汉献帝和刘协在三国志11刘协剧本里面为什么是2个人

三国志11加官进爵如何才能从汉献帝那里快速得到封赏,需要哪些条件_三国志11献帝-牛宝宝文章网
三国志11加官进爵如何才能从汉献帝那里快速得到封赏,需要哪些条件 三国志11献帝
三国志11加官进爵如何才能从汉献帝那里快速得到封赏,需要哪些条件?我受到封赏的速度总是比其他君主要慢,这样就直接影响了我属下武将的带兵数量.还有我现在在中曹操已经废献帝自立为王,我是否也能称帝,如果不行该如何升官.望高手指教.1.看你占领的城池数2.只要城池数够了就行,会有人提议的,最好再有玉玺和铜雀注:占领城数达到两个之际在过季度的画面后会晋升为州刺史占领城数达到四个之际在过季度的画面后会晋升为州牧占领城数达到六个之际在过季度的画面后会晋升为羽林中郎将占领城数达到八个之际在过季度的画面后会晋升为五官中郎将占领城数达到十个之际在过季度的画面后会晋升为大将军占领城数达到十二个之际在过季度的画面后会晋升为大司马占领城数达到十六个之际在过季度的画面后会晋升为公占领城数达到二十个之际在过季度的画面后会晋升为王附:一:爵位:爵位 指挥士兵数 获得条件皇帝 15000王 14000公 14000大司马 13000大将军 13000五官中郎将 12000羽林中郎将 12000州牧 11000州刺史 11000二:官职官职 功绩 指挥 俸禄 效果丞相
60 政治+5司空
60 政治+5太尉
60 政治+5司徒
60 政治+5大都督
55 统率+2卫将军
55 统率+2骠骑将军
55 统率+2车骑将军
55 统率+2光禄勋
50 政治+5大司农
50 政治+5廷尉
50 政治+5卫尉
50 政治+5征东将军
50 统率+1征西将军
50 统率+1征南将军
50 统率+1征北将军
50 统率+1尚书令
45 政治+4太仆
45 政治+4太常
45 政治+4大鸿胪
45 政治+4镇东将军
45 统率+1镇西将军
45 统率+1镇南将军
45 统率+1镇北将军
45 统率+1中书令
40 政治+4御史中丞
40 政治+4执金吾
40 政治+4少府
40 政治+4安东将军
40安西将军
40安南将军
40安北将军
35 政治+3侍中
35 政治+3留府长史
35 政治+3太学博士
35 政治+3左将军
35曷者仆射
30 政治+3都尉
30 政治+3黄门侍郎
30 政治+3太史令
30 政治+3军师将军
30安国将军
30破虏将军
30讨逆将军
25 政治+2从事中郎
25 政治+2长史
25 政治+2司马
25 政治+2平东将军
25平西将军
25平南将军
25平北将军
政治+2大仓令
政治+2武库令
政治+2卫士令
政治+2门牙将军 护军 偏将军 裨将军 主簿
政治+1谏议大夫
政治+1侍郎
政治+1中郎
政治+1忠义校尉 昭信校尉 儒林校尉 建议校尉 左仆射 5000 10 政治+1右仆射 5000 10 政治+1典农校尉 5000 10 政治+1议郎 5000 10 政治+1奋威校尉 6000 10长水校尉 6000 10破贼校尉 6000 10武卫校尉 6000 10注:黄巾军不受官职的影响,一开始张角和张宝,张梁就能带15000兵,其它的部将也能带兵13000
欢迎您转载分享:
更多精彩:,,热门搜索:& & & & & & & & & &
&&&&&&&&&&当前位置:&&中国历史&&
东汉献帝刘协为什么会叫大忠臣董承国舅呢
发布日期:&&浏览次数:0
核心提示:  图片来源于网络东汉末年朝中的大忠臣,为了维护汉献帝刘协的利益,试图策划诛杀曹操的活动,后因为企图暴露而功败垂成,并且最后反被曹操诛杀。汉献帝后宫董贵人的亲生父亲,如果从这个层面来看,董承应该是汉献
  历史上关于小人物的记载都不会太多,一则对整个历史发展没太大的影响,二则是人们的关注重心都会放在大人物上,没有时间聚焦小人物。三国中便有很多这样的小人物,人们不会关心他们的出生,自然也不会关注他们的死亡,董承是三国中的典型小人物,那么董承是怎么死的,在历史资料中关于董承是怎么死这个问题是如何描述的?董承死亡的原因有哪些,从董承怎么死的过程可以看出当时的历史情势是怎样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记载,可以得出董承之死是死于曹操所下的黑手,在曹操的命令之中,不光处死了董承,而且将与董承有着亲戚关系之人尽数斩杀。那么董承为何会死于曹操之手?这才是董承的真正死因。汉献帝刘协之间的关系。董承本只是董卓女婿的一名下兵,在因缘巧合之下,董承开始步入仕途,并为汉献帝立下汗马功劳,从而汉献帝开始倚重董承,在董承女儿成为汉献帝的妃子之后,董承更是一心一意跟随汉献帝刘协,他们两人的利益是一致的。这一点是曹操下定决心灭掉董承的最重要原因。汉献帝密令后,便一心一意筹划谋杀曹操的行动,但由于为人谨慎不足,刘备等各方势力未能达成灭曹的一致决定,最终谋划破产,董承的命运已然注定。曹操必须斩杀董承,从而也可以看出东汉气数已尽,曹操的羽翼已丰。&&
&…&&3&
下一篇:暂无
【中国历史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中国历史网站网站的所有信息,版权均属中国中国历史网站网站所有,他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载、链接、转贴、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和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历史网站网站&,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历史网站网站
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自互联网,处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禁止篡改为来源为中国历史网站网站,否则本网将依法进行追究责任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作者著作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
&&推荐图文
&&推荐中国历史
&&点击排行
--footer--热门专题:
刘协的故事
您现在的位置:&>&刘协的故事
  历史上我们见过很多开国大臣、名将或是开国君臣,他们总是因为一个新王朝的建立而受到格外的瞩目,大家都会以赞许和钦佩的眼光,报以这些元勋最崇高的敬意。这当然新王朝建立,赢得的欢呼和喝彩,而这些君臣都将会被载入史册,继……[]当前位置: >
生死都由曹操做主 细说汉献帝身边的那些女人们
09:37:47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
导语:封建时代里,皇帝是&九五之尊&,皇后则要&母仪天下&,堪称世上一等一的尊贵男女。然而,那是治世、盛世。等到了王朝末世,地位越高,在...
封建时代里,皇帝是“九五之尊”,皇后则要“母仪天下”,堪称世上一等一的尊贵男女。然而,那是治世、盛世。等到了王朝末世,地位越高,在改朝换代的浪潮之下,便更是无可逃避,只能眼睁睁承受命运的刀斧。比如,东汉的最后一位天子汉献帝,尽管与诸葛亮同年生同年死,本人也并非毫无才略,但处在大势之下,他也只能乖乖成为一个又一个野心家和阴谋家把持、玩弄的对象。最终在曹丕的威逼下,上演了一出“禅让”的丑剧,自己也在后世中成为无能与傀儡的代名词。
公元189年十常侍之乱时,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就是汉献帝)被宦官劫持到野外,遇上带兵前来的董卓。董卓向少帝询问变乱经过,少帝结结巴巴,啥都说不清楚。再问陈留王,陈留王虽然年纪比少帝小好几岁,却能从头到尾说得很清楚。董卓大喜,认为刘协更贤能,于是把持朝政后就废了少帝,改立刘协为皇帝。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关中灾荒,年仅14岁的汉献帝命令把仓库的粮食拿来熬粥赈济灾民,可还是有很多人饿死。汉献帝怀疑是负责赈济的人在舞弊贪污,就亲自拿了定量的五升米五升豆熬粥,结果熬出来两盆粥。再对比从仓库中领取的粮食和发放给灾民的粥,漏洞顿时暴露无遗。汉献帝重责了相关官员,从此再没人敢在赈灾粮食上做手脚了。所以,天资聪明的汉献帝,其实完全具备做一个明君的才能,可惜遇上末世,身不由己,只能徒呼奈何。同样,汉献帝身边的那些后妃,她们的命运甚至更加悲惨。汉献帝尽管是傀儡,毕竟还有皇帝名分。除了董卓这种莽撞屠夫,敢擅自动手开杀的毕竟不多。相对来说,后妃虽然也是“国母”,动起手来就容易多了。
常伴汉献帝身边的贵人,共有两位,一位是伏皇后,一位是董贵妃。伏皇后名叫伏寿,是诸葛亮的老乡琅琊人。她的八辈子祖宗伏湛曾经当过大司徒,也算是名门望族。伏皇后的老爹叫伏完,老妈是汉桓帝的女儿阳安公主。论辈分,汉桓帝是汉献帝的堂叔公,伏完是汉献帝的表姑父,伏皇后跟汉献帝也就是拐弯抹角的表兄妹了。伏皇后入宫,是在初平元年(公元190年)。那一年,恰逢关东诸侯讨伐董卓。董卓焚烧洛阳,迁都长安。兵荒马乱之际,伏寿小姐进入宫廷。毕竟是名门望族的闺女,又是皇帝的表妹,不能从宫女当起,她一进宫就是贵人,从此开始和汉献帝二十余年的相伴。后来,王允、吕布杀死董卓,李傕、郭汜攻克长安,杀死王允轰走吕布。在这连番的变乱中,她始终陪伴着皇帝丈夫,承受这一波又一波的动荡。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把持朝政的军阀李傕和郭汜发生内讧,在长安厮杀起来。伏贵人连同皇帝一起,被李傕劫持到军营中。白天,两军交战的喊杀声就在帐外响彻,有时候还有一两支箭射到门口。夜里,皇帝的御帐四周都是士兵叽里呱啦的西凉口音,还夹杂着羌人、胡人的语言。物资供应也很匮乏,就连皇帝左右的侍从,粮食都不够吃。就在这样危险和尴尬的境地下,四月里,在李傕的军营之中,伏贵人被册立为皇后。这大概是汉朝几百年里面最寒酸的册立皇后礼了。汉献帝选择在这样的时候册封,只能用“苦中作乐”来描述。
到了六月,李傕郭汜暂时休兵,皇帝、皇后也被释放,并且和从郭汜营中逃出来的大臣们汇合在一起。但夏天一过,李傕、郭汜又联合起兵杀了过来。这一次他们不是要劫夺皇帝,而是要造反杀死皇帝!虽然得到杨奉、董承等人的保护,皇帝、皇后还是异常狼狈地奔走。十二月,保护皇帝的军队两次被叛军击败,死伤无数,文武百官和宫女太监大多被乱军杀死。伏皇后由哥哥伏德搀扶着,一瘸一拐地奔走在溃败的队伍中。好容易找了一艘船,用绢帛裹着皇帝的身体,慢慢坠下船去,伏德背着皇后跳下船。然后,才渡文武百官。有人等不及,跳下水攀着船舷想要强渡,船上的人就拿刀剑砍手,砍下来的手指头都堆在船舷内侧,血肉森然。
过河之后,大家找了一辆牛车给皇帝皇后乘坐,然后在茅草房子里面设立临时朝廷,连门窗都没法关。皇帝和大臣开会的时候,士兵们就趴在篱笆上围观,还互相打闹开玩笑。护驾的将军们推荐了很多伙伴当大官,于是用石头做成印章,拿锥子随便刻画几笔就算封官。最严重的是没有粮食,皇帝和伏皇后也只有粗粮果腹,百官和宫女能找到野菜野果填肚子就已经算上上大吉了!
这就是伏寿同志皇后生涯的开端。仅此一段,已足见她这个皇后将在东汉王朝的末年遭受怎样的折磨。直到第二年,曹操出兵保驾,迁都许城,皇帝一行才算有了暂时的安身之处,起码吃穿有了保障。稍事安定之后,皇帝任命自己的岳父伏完为辅国将军,掌握大权。但伏完是个深沉稳重的人。他知道现在的实权人物是曹操,自个儿又没有足以与之抗衡的力量和才干,身居高位反而会带来祸端。因此,他辞去了这个职务,而改任中散大夫。
另一位董贵妃,史书未记载其名。董小姐的父亲叫董承,是董太后的侄儿,董太后是汉献帝的祖母。所以董承是汉献帝的表叔,董小姐也算得上汉献帝的另一个表妹。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误写董贵妃是董承的妹妹,大约看史书中写“董承是汉献帝之舅”,把这个“舅”理解为舅兄。其实,这里的“舅”是指岳父的意思。《三国演义》中董承第一次出场,就是在汉献帝逃离李傕、郭汜控制的半途中,郭汜引兵追来,当时保驾的杨奉寡不敌众,眼看形势危急:“忽然东南上喊声大震,一将引军纵马杀来。贼众奔溃。徐晃乘势攻击,大败汜军。那人来见天子,乃国戚董承也。帝哭诉前事。承曰:‘陛下免忧。臣与杨将军誓斩二贼,以靖天下。’”
历史基本也是如此。此后,董承与杨奉、韩暹等人一起,带领兵马保护汉献帝返回洛阳,途中与乱军几次大战,杀得血流成河。这份肝胆节烈是实实在在的。因此,在《三国演义》中把董承作为汉朝的忠臣描写。但董承的身份并非那么简单。在扮演“大汉忠臣”的同时,他还曾是臭名昭著的大奸贼董卓集团中的重要干部。
原来,汉灵帝刚死那会,宫廷内斗,何进、何太后害死了董太后;后来何进被宦官所杀,董卓进京,废少帝刘辨,立汉献帝刘协,又害死了何太后,权倾朝野。董承当时在董卓的女婿牛辅部下为将。他可能和董卓是什么拐弯抹角的亲戚,或者是认了同宗。毕竟,在反对何氏一党,为董太后报仇这一方面,董承与董卓是有共同利害的。而作为西凉土霸王的董卓,对于同姓同门这一点也颇为看重。
加入董卓集团并非就是个个十恶不赦。像蔡文姬的父亲蔡邕,也是被董卓威逼利诱之后重用的。甚至司徒王允在政变杀董卓之前,也是以董卓心腹的面目公示于人。所以,董承尽管与董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这并不妨害他有着自己作为汉家臣子的立场和良心。之后,他在李郭之乱时的挺身保驾,或许就是这种忠良本心的体现。当然,也可以将其庸俗化,理解为一种政治投机。即便如此,董承为了这次投机,投入身家性命,也称得上是无愧忠臣之名了。
等曹操迁都许城之后,董承的女儿嫁给汉献帝为贵妃。作为对这个表叔兼岳父的酬劳,董承本人在建安三年(公元198年)被皇帝任命为车骑将军。正因为与皇帝有这双重的亲戚关系,再加上自个身居高位,又曾在董卓、李傕的军阀集团里面打滚,董承与伏完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他是不甘于装孙子的。他也要扶持自己的势力,实现自己的功业。
这就隐隐埋下了董承与曹操矛盾的伏笔。偏生曹操自从移驾许都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汉献帝完全当做自己的傀儡,诸般国事,尽是自己掌握。甚至对于汉献帝左右的大臣,也是擅杀擅贬。对汉献帝而言,从小受董卓的挟持,后来又被李傕、郭汜欺负,现在来的曹操,原以为是忠良之臣,谁知道手段比前面几位更狠。
此刻汉献帝年龄渐长,对于曹操的专横也越来越不满。他要寻找其他的忠臣,去遏制和剪除曹操。找来找去,表叔兼岳父董承便成为最佳的人选。于是,汉献帝咬破手指,在一条衣带上写了密诏,然后偷偷赐给董承,让他联络同志,诛杀“国贼”曹操。董承受诏之后,又联络了吴兰、王子服、刘备等人,结盟同心,誓杀“曹贼”。然而,他们的心机计谋比起曹操毕竟差得远,而运气也不太好。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密谋泄露,董承等人被曹操杀个一干二净,结束了他在东汉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史。
曹操杀了董承,对于董承的女儿(《三国演义》误作妹妹)定要斩草除根。于是,带领兵马,杀奔宫廷。汉献帝已经下达了诛杀曹操的密诏,操哥自然也不会客气。《三国演义》如此描述这段惊心动魄的场景:
且说曹操既杀了董承等众人,怒气未消,遂带剑入宫,来弑董贵妃。贵妃……已五月。当日帝在后宫,正与伏皇后私论董承之事至今尚无音耗。忽见带剑入宫,面有怒容,帝大惊失色。操曰:“董承谋反,陛下知否?”帝曰:“董卓已诛矣。”操大声曰:“不是董卓!是董承!”帝战栗曰:“朕实不知。”操曰:“忘了破指修诏耶?”帝不能答。操叱武士擒董妃至。帝告曰:“董妃有五月身孕,望丞相见怜。”操曰:“若非天败,吾已被害。岂得复留此女,为吾后患!”伏后告曰:“贬于冷宫,待分娩了,杀之未迟。”操曰:“欲留此逆种,为母报仇乎?”董妃泣告曰:“乞全尸而死,勿令彰露。”操令取白练至面前。帝泣谓妃曰:“卿于九泉之下,勿怨朕躬!”言讫,泪下如雨。伏后亦大哭。操怒曰:“犹作儿女态耶!”叱武士牵出,勒死于宫门之外。后人有诗叹董妃曰:“春殿承恩亦枉然,伤哉龙种并时捐。堂堂帝主难相救,掩面徒看泪涌泉。”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生之我是汉献帝刘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