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澳大利亚游戏公司区游戏会特别贵

您的位置:
> 澳大利亚游戏
澳大利亚游戏网站
本类热门网站
网站名称人气
网站名称评论
本类热藏网站查看: 6138|回复: 60
澳洲3ds真贵阿...想买都买不起阿...有澳洲的朋友知道哪买便宜么
猥币2146386
在线时间679 小时
阅读权限60
帖子猥币巴士票
猥人师表 Lv.6, 积分 21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65 积分
本帖最后由 qzz 于
09:20 编辑
现在就看见jb hifi还算便宜 诶
248真心黑阿 不是之前都搞大减价了么 为什么澳洲不减价阿
不知道国内现在3ds多少钱了,有熟悉价钱的 透露给咱吧 万分感谢
猥币2148393
在线时间840 小时
阅读权限100
帖子猥币巴士票
同意,游戏还比别的地方上的慢。。每次都要等。。
澳洲哪里的?
猥币2146386
在线时间679 小时
阅读权限60
帖子猥币巴士票
猥人师表 Lv.6, 积分 21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65 积分
网购让人觉得不放心额
猥币100511
在线时间442 小时
头像被屏蔽
帖子猥币巴士票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猥币510355
在线时间5045 小时
阅读权限100
帖子猥币巴士票
澳洲整體所得也高
神谷英樹親自提筆
猥币102745
在线时间139 小时
头像被屏蔽
帖子猥币巴士票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猥币163061
在线时间6442 小时
阅读权限100
帖子猥币巴士票
没错啊~249是减价的价钱
eb是专卖店当然贵
我一般都是jbhifi买~主机和游戏都是
还有lz去bigw一类的超市去看看,bigw降价的佣兵比淘宝上美版都便宜
猥币2197155
在线时间880 小时
阅读权限80
帖子猥币巴士票
猥风八面 Lv.8, 积分 136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311 积分
lz这个价钱已经不错了 我买的时候可花了348刀呢 JB hifi的佣兵现在是29刀 还算不错 eb的山脊好像只要23刀
猥币2197155
在线时间880 小时
阅读权限80
帖子猥币巴士票
猥风八面 Lv.8, 积分 136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311 积分
除了bigw lz可以去target看看 那边有的时候也有折扣
猥币163061
在线时间6442 小时
阅读权限100
帖子猥币巴士票
vincentprince
& &我买的时候一样价钱。。主机+配件+游戏。。你哪个城市的?
我的朋友很多【普通成就】
朋友不只是踏脚石,偶尔也可以当坐垫的哦(好友数超过100名)
水元素【普通成就】
水、H2O、みず、water,额...总之怎么叫都行了
(累计发帖1000即可解锁)
水精灵【稀有成就】
我很喜欢水,因为这就是我存在的意义...(累计发帖10000即可解锁)
浮云爱好者【普通成就】
一朵,两朵,三朵,呵呵呵… (累计获得1000朵浮云)
常客【普通成就】
《我的业余生活》从前有一个论坛叫TGBUS…(在线时间超过1000小时)
浮云收藏家【稀有成就】
已经收藏到这么多浮云了吗,不错嘛!(累计获得5000朵浮云)
展会先锋【普通成就】
每当有游戏展会,我都有很多事情要做,根本停不下来!(参与任何游戏展会报道直播及其他相关内容制作)
正版党【光辉事迹】
不是咱要晒正版,实在是游戏太好玩(自曝拥有任意平台10款以上的正版游戏)
Powered by当前位置:
Polygon记者布莱恩·科瑞森特(Brian Crecente)受邀参加澳大利亚的“啤酒与像素”——一个游戏开发者聚会。他记录了聚会情况,并以独立开发盛行的现状为切入点,简要描写了澳大利亚游戏产业的衰败和重生。触乐网对文章进行了编译。
■ 啤酒和像素
刚入夜,空气厚重而潮湿,带着桉树的味道,而鸽子在喧哗。悉尼歌剧院的“贝壳”、邦迪海滩的悬崖,岩石区的辉煌历史……剥离这些耳熟能详的符号,城市还原了本真面目。悉尼大学的学生在街旁游荡,笑闹不休。
“啤酒与像素”(Beer and Pixels)是一个月度游戏开发者聚会。参会者来自游戏界的各个领域:PC游戏、主机游戏、移动游戏和桌游。其中大部分团队只有三到四个人,有的则更少。几乎没有超过这个规模的团队。
“啤酒与像素”的现场照片
克里斯特·科林(Krister Collin)协助筹办了这次月度聚会。他表示,“啤酒与像素”希望给本地独立开发者一个舒适的环境,在这里他们能分享彼此的作品。
“我们在‘啤酒和像素’里相聚,坐到吧台边喝上几杯,或者玩玩游戏、聊聊天。”
科林解释,通常聚会有150到200人参加,但今晚只有不到100人。罪魁祸首大概是《黑暗之魂3》。
“啤酒与像素”不光在悉尼举行。当晚,墨尔本和阿德莱德分会场同步举行了聚会。它的中心目标有三个:给开发者展示游戏的机会;向开发者提供舒适的交流环境;增进开发者社区的互助氛围。
“悉尼的游戏人基本上都在这了。我觉得,能够认识这些家伙是件美好的事,他们也一直在身后支持我。”科林说。
澳大利亚并非始终拥有这样融洽的开发者氛围。
15年前,许多游戏巨头关闭在澳洲的游戏工作室,不少有天赋的游戏人失去了稳定工作,开发者社区随之分崩离析。然而,第一次大型倒闭潮在2011年才真正袭来。即使像Team Bondi这样的工作室也难以幸免,要知道,他们为Rockstar开发了《黑色洛城》。即便到了现在,这样的事也时有发生,每一次都强烈冲击了澳洲的游戏业。就在去年,开发《生化奇兵:无限》(BioShock Infinite)的2K Australia因为“高额运营支出”而关闭。
“难以置信,从《生化奇兵:无限》团队里出来的开发者说他们找不到工作,需要帮助。老师告诉我们最好别去大公司找工作了。”
“他说,我们应该创业,越快越好。”科林这样回忆。倒闭潮袭来时,科林还是个主修游戏设计的本科生。
这并不是老师的独到见解,事实上,这是当时所有澳大利亚游戏专业毕业生的共识。
“托这些事情的福,我们才有了澳洲的独立游戏氛围。现在,我们不仅很强大,还有足够的空间去尝试新东西。”
■ 太空海盗
我在4月11日晚上7点来到“啤酒和像素”,准备采访詹妮弗·席勒(Jennifer Scheurle),顺便玩玩游戏,喝点啤酒。
我遇到了一大帮游戏人。他们倚靠在桌旁,一边畅饮,一边高声谈论游戏设计。桌上摆放了一套带着巨大显示屏的控制器,那是席勒的作品。她正在为一个非常复杂的太空游戏做设计。还不是现场最惊人的游戏——澳大利亚游戏产业在摆脱了大公司主导的模式后,越来越敢于冒险,创造新东西。
《太空物体》复杂的控制器,坐在桌旁的女士就是席勒
席勒是一名来自德国的游戏设计师。她去年来到澳洲,并首次尝试制作游戏控制器。她正在参与的项目是《太空物体》(Objects in Space),开发商PAX Australia希望她能给游戏带来更好的表现形式。她的目的则是引起核心玩家在技术方面的兴趣,并带来一个完美的太空游戏。她想把这款小众游戏介绍给更多人。
在把游戏推向全世界之前,“啤酒和像素”给了她一个机会,让她好好审视这个游戏到底有多棒。
“DIY这么一个控制器并不是难事。我们会公布源代码和所有的硬件设计图。只要你愿意,就能造出自己的太空船操纵台。”在我为控制器的复杂和精致而惊叹时,席勒这样说。
“如果它在美国市场表现好的话,我们会考虑推出一个特别版……好吧,这不是承诺,我是说,大概会有这么一个版本。”
《太空物体》新奇的控制方式可谓夺人眼球。在这背后,是由复杂性造就的游戏乐趣。这个游戏玩起来有点像Apple II上的贸易游戏《大班》(Taipan!,“大班”是香港地区对大人物的称呼),还混杂着一些《猎杀潜航》的要素。
爱好者将Apple II上的经典游戏《大班》移植到了树莓派上
“想象你操纵着舰艇飞向太空,探索整个宇宙。游戏会有一个庞大的故事构架,而玩家并不是故事的中心。你可以航行,贸易,去太空站做客,挑选装备。你可以猎杀海盗或者成为海盗。能做的事情太多了。”
席勒让我坐到显示屏前面。我面对着一个涂着黑灰相间条纹的木质盒子,上面托着两个音箱和一个苹果键盘。显示器的两旁有巨大的控制器,每个都比显示器本身更高。控制器的组成部件有旋钮、指示灯、按钮和仪表。如果不用控制器玩这个游戏,你需要用鼠标在界面里点进点出,控制能量系统、武器、航向——几乎所有东西。
游戏的体验,如同你真的在一搜太空船里,但没法看到窗外的景象——所有空间都用来摆放控制系统和仪表。
当我准备开始游戏时,席勒看着两个指示能量的仪表皱起了眉头。其中一个闪烁着红光,这说明出问题了。
“让我来修一修。”她说着,拆开仪表,调整了芯片针脚,飞快地让指示灯变绿了。
如同之前提到过的,游戏拥有剧情,但全部需要在游戏中通过对话慢慢摸索。没有动画,所有的对话都是文字。席勒告诉我,有一个四人团队负责编程和美术,而剧情团队则包括多达7名自由写手,他们将共同搭建出完整的宇宙。同时,由众多音乐人组成的团队创作了游戏音乐,但不会作为背景音乐直接播放,必须在游戏的宇宙中打开电台才能收听。
游戏预计在今年上市。
“你有没有中心底里渴望某种东西,死都想要?我有,那个东西就是《太空物体》。”席勒说。
“就算天崩地裂,我也要把这个游戏做出来……你知道我的意思吧?我们真的很爱这个游戏。”
这套控制器不光在聚会上吸引了许多游戏爱好者,连澳大利亚动力博物馆(Australia Powerhouse Museu)都对它产生了兴趣。PAX Australia创始人雷·哈里斯(Leigh Harris)指着那两个仪表笑着说:“他们想知道我们是怎么做出这个东西的,于是赞助了我们。他们希望在游戏推出后,马上把它拿到博物馆里展览。”
■ 光速发推特
几分钟后,席勒买了杯啤酒,然后向我介绍另一个开发者,Gritfish的约翰·凯恩(John Kane)。他给我展示了一个有趣的文字冒险游戏:《光速杀时间》(Killing Time at Light Speed)。游戏中,你要乘坐光速航行的太空船离开地球。你可以看到人们发出的推特,而由于相对论原理,你每刷新一次,就会过去好几年。
《光速杀时间》游戏画面
《光速杀时间》是凯恩在一个游戏竞赛上的参赛作品。凯恩的初衷,是想通过游戏展示澳大利亚人看待美国弗格森骚乱的态度。
“整个澳洲的SNS上都是弗格森骚乱的消息,但我们离美国确实太远了。说实话,我当时觉得,关注这些毫无意义。”
几个月后,就在离凯恩公司几个街区远的地方发生了一场恐怖袭击。
“你目睹着一切发生,但能做的仍然还是只有发推特。”他说。
夜更深了,席勒把丹·海因斯(Dan Hindes)拽到我身旁。他正在玩《磷火》(Wildfire)的最后一关。这是当晚人人都在谈论的游戏。
与我当晚看到的其他游戏不同,《磷火》的资金来自众筹。大约1250名玩家参与了众筹,最终成果是两万澳元。这笔钱使得游戏得以问世。
游戏受到了《忍者印记》(Mark of the Ninja)的启发,武器设计上的灵感则源于《阿凡达》。它拥有独特的画风,是一款令人印象深刻的2D动作游戏。
《磷火》的游戏画面
海因斯说,他希望让潜入成为游戏的核心机制,就像《忍者印记》做的那样。开发团队最终选择了像素风格。他们认为在像素风格下,能够实现最精准的操作。在这个游戏里,你要使用元素之力在敌人的视野中隐藏踪迹,并踏上拯救故乡的旅程。游戏巧妙地设定了元素技能,你可以利用环境打倒敌人甚至不战而胜。比如,你能点燃草丛把敌人赶跑,或者趁敌人在水中时把他们冻住。
海因斯说,“像素与啤酒”对这个游戏来说来是个不错的机遇。
“站在这么多根本没听说过《磷火》的人面前接受采访,真是太棒了。”海因斯调侃。
■ 遥远之岛
国际游戏开发者协会(International Game Developers Association)悉尼分会会长杰弗瑞(Geoffrey Hill)表示,澳大利亚游戏业正在重建和发展。
“整个产业已经从传统雇佣关系里跳出来了。曾经,我们被银行家和大公司控制,开发着无穷尽的续作。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独立开发者们都在尝试创造自己的IP。我们将看到更多像《天天过马路》一样的移动游戏登上世界舞台。而PC/主机市场也不会落后,《命运之手》(Hand of Fate)这样的优秀作品会越来越多地出现。”
“创新风潮由独立开发者开始,一直影响到学生、创业者和普通游戏公司雇员。各种规模的创业团队都有许多成功案例。当然,比起大规模游戏开发者集群,我们还很小。但我们正在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行。”
澳洲游戏业将更新,更强大。驱动这个产业的,是原创力量。
“独立开发者用非常酷的游戏设计,讲出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来自他们本身的生活体验。他们做自己想做的游戏,找到了喜爱他们的玩家,并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类似‘啤酒和像素’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整个社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开发者可以在这里构建他们的关系网络,并分享观点和创意。或者就只是来聊聊天,和过去的工作伙伴们喝上几杯。”
进入午夜时分,平板和手机被放回背包里。酒吧渐渐空旷起来。
科林说,聚会主要由学生,游戏爱好者,业余开发者和全职开发者组成。
“澳大利亚人拍出了《乐高大电影》和《疯狂的麦克斯》。既然电影业选择了澳大利亚,我觉得游戏业也不会甘于落后。我希望澳洲游戏业能真正复兴。”
无论这个愿望能否实现,科林坚信,在社区的帮助下,澳大利亚的游戏开发氛围会一直保持健康,并变得越来越好。
“澳洲有许多游戏交流活动。我们会把维多利亚的游戏拿到悉尼去参展,希望尽可能地盘活整个游戏业。”
“我们可是在远离世界的孤岛上生活。看在上帝的份上,我们必须对彼此好一点。”
精彩图文推荐
近期看点推荐
游戏视觉焦点
相关热点推荐
网友跟帖吐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澳大利亚吃饭贵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