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好在哪里”里

《三国演义》里那些地名都是现在的哪里啊?
《三国演义》里那些地名都是现在的哪里啊?
比如什么汉中,荆州,隆中……反正越多越好~最好还有地图~
“蜀国”分布在四川一带,“魏国”分布在北京一带,“吴国”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
的感言:哇塞太强了~!
城阳郡:治莒县,即今山东莒县。 荆州:辖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贵州、两广各一部分。原治汉寿,在今湖南常德,刘表治襄阳,后吴魏各有一部分,吴治 江陵,魏治襄阳。 勃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辖今天津及河北、山东各一部分。 南阳郡:治宛城。 南郡:治江陵,孙吴曾移治公安。 荥阳郡:曹魏时始设置,讨董卓时尚未有荥阳郡,更无荥阳太守的称呼。 赵郡:在今河北邯郸一带,治邯郸。 临川郡:孙吴在今江西抚州一带分豫章郡设临川郡,治南城,即今江西南城东南。 临渝:又称渝关,即今山海关。 幽州:辖今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北京市和海河以北的天津市,治所就在今北京城西南。 信都郡:又称广川国,治信都县,在今河北邢台西南。 济阴郡:治定陶(今定陶西北) 济南郡:治东平陵,即今山东章丘西,晋移历城(今济南)。 泰山郡:治奉高,在今山东泰安东北。 桂阳郡:治彬县,即今湖南彬州,辖今湘南粤北。 常山郡:治真定,即今河北正定。 夏口:汉水入长江处,也称汉口、沔口、鲁口。孙吴在蛇山上筑夏口城。 柴桑:在今九江西南,孙权在赤壁之战前驻柴桑,他的治所仍在吴,只是把柴桑作为临时指挥部。 逍遥津:在今安徽合肥东北。 徐州:治郯城,在今山东,曹魏时移彭城。 胶东郡:有时是国,治即墨,在今山东平度东南。 高阳郡:治高阳,即今河北高阳。西汉初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是高阳乡,在今河南,与高阳郡无关。 益州:辖今四川、陕南、甘肃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云贵大部。本来治雒(今广汉北),刘焉时移绵竹(今德阳东北 ),再移成都。 益州郡:治滇池,在今云南晋宁东,益州郡和益州是两个概念。蜀汉改为建宁郡。 凉州:辖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各一部分。原治陇县(今甘肃张家川),曹魏移姑臧(今武威)。 琅邪国:治开阳,即今山东诸城,诸葛亮是琅邪人。 梓潼郡:刘备称帝前分广汉郡设梓潼郡,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 斜谷道:秦岭太白山发源的褒水向南流入汉水,斜水向北流入渭水,利用这两条河谷开辟的道路叫褒斜道,又叫斜谷道, 斜谷的北口在今陕西眉县西南。 清河国:治甘陵,在今山东临清东。 涿郡:治涿县,即今河北涿县。 淮阳郡:治宛丘,即今河南淮阳。 淮南国:治寿春(今安徽寿县),辖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 渔阳郡:治渔阳,在今北京密云西南。 涪陵郡:治涪陵(今四川彭水),刘备始设置。 梁国:治雒阳(今河南商丘南)。 博陵郡:治博陵县(今河北蠡县),建安末废。曹魏时又改博陵县为博陆县。 博望:在今河南方城西南。 葭荫:在今四川广元西南,蜀汉改汉寿。 健为郡:治武阳(今四川彭山东),辖今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各一部。 街亭:在今甘肃庄浪东南。 颖川郡:辖今河南中部,治阳翟(今河南禹县)。 鲁郡:治鲁县(今山东曲阜)。 敦煌郡:治敦煌县,在今敦煌西。 渭桥:汉时在长安附近有渭桥,中渭桥在今咸阳东十公里处,东渭桥在灞水入渭水处,西渭桥在今咸阳南。 零陵郡:辖今湘南桂北,治泉陵,即今湖南零陵。当时的零陵县在今广西全州。 蜀郡:治成都,辖地北到松潘,南至宜宾。 雍州:东汉末始设置,曹魏时辖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及宁夏、青海各一部分。 鄱阳郡:汉末孙权设鄱阳郡,治鄱阳县,就在今江西鄱阳。 谯郡:曹操在建安末年分沛国设谯郡,治谯县,即今安徽亳州市。曹操是谯县人。 黎阳津:在今河南浚县东,是古黄河北岸的重要渡口,与南岸白马津相对。 豫章郡:治南昌(即今南昌),原辖境大致同今江西省,后孙吴划分了几个郡,辖地缩小。 冀州:治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辖今河北中部、南部和山东、河南各一小部分。 襄平:在今辽宁辽阳。 襄阳郡:治襄阳,即今河南襄阳。 七星关: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诸葛亮祭旗处。 九江郡:治寿春。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区,魏改淮南郡。 下邳:国名(国与郡级别性质一样,国的行政首脑称相)治所在今江苏睢宁西北,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上郡:治所在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 上党郡:治所在壶关,辖晋东南。 上庸郡:汉末始置,治所在上庸,在今湖北竹山西南。 山阳:今河南焦作东,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即此地。 广陵郡:治所在今扬州西北,当时属于徐州管辖。 小沛:即沛县的别称。 子午道:从长安东南的杜陵穿秦岭到汉中的通道,南口在今安康。 天水郡:治所在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东汉时曾叫汉阳郡,魏又改为天水。 五原郡:治所为九原,在今内蒙包头西北,吕布为五原人。 五丈原:在今陕西歧山南,斜谷口西。 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即今太原市西南。 中山:汉时郡、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 长坂:在今湖北当阳东北。 长沙郡:当时治所在临湘,即今湖南临湘。 乌林:孙刘破曹处,今湖北洪湖县东南,长江北岸的乌林矶。 巴东郡:汉末刘璋设,治鱼复,即今四川奉节东。 巴郡:原来的巴郡在刘璋时被一分为三,分巴东、巴西和巴郡,巴西治阆中(今阆中),巴郡治江州(今重庆) 左冯翊: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即把京师附近地区归三个地方官分别管理。左冯翊、右扶风既是官名, 也是行政区名。魏改冯翊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 右扶风:见上条。魏改扶风郡,治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 右北平:治平刚,在今辽宁凌源西南。公孙瓒曾领此郡。 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为交州和交址郡治所。 平原:有时称郡有时改国,治所均在今平原县西南。 东平国:治无盐,即今山东东平。 东郡:辖鲁西和豫东北,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 东莞郡:汉末设,治所在今山东沂水东北。 东海郡:治郯(今山东郯城北),陶谦时为徐州治所在郯,后迁到彭城。 北地郡: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 北海郡:有时称国,治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 卢龙塞:即今河北喜峰口。 代郡:治代县,今河北蔚县西南。 白马:在今河北滑县,当时在黄河南岸,与北岸黎阳津相对。 白帝城:在四川奉节白帝山上,是东汉处公孙述建,他自以为是白帝,故命名。 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 永昌郡:辖今云南大理及哀牢山以西,治不韦,即今云南保山东北。 弘农郡:治弘农县,即旧函谷关地,在今河南灵宝北。辖黄河以南,宜阳以西。 辽东郡:治襄平,即今辽阳。 辽西郡:治阳乐,即今辽宁义县西。 西县: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屯兵处,在今甘肃天水西南。 西河郡:汉时西河郡辖今内蒙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地区。治兹氏,即今汾阳。 扬州:汉扬州包括江苏的江南、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三国时魏、吴各有扬州,吴扬州治建业,魏扬 州治寿春。 夷陵:在今湖北宜昌东南。吴后改西陵,晋又改夷陵。 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 延津:今河南延津,当时在黄河以南。从延津东北至滑县的渡口,也统称延津。 合浦郡:治合浦,在今广西合浦东北。 会稽郡:治三阴,即今绍兴,辖浙江的钱塘江以南和福建。后吴又增设临海、建安等郡,辖地缩小。 交州:东汉交州治番禺,即今广州,辖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吴分交州为交州和广州,广州治番禺,交州治龙编(在今越南 河内东),交州辖今越南北部和两广的雷州半岛和钦州地区。 齐郡:治临淄(在今山东临淄)。 朱崖郡:孙吴时设置,治徐闻,在今雷州半岛的徐闻县西,称海南岛为朱崖洲。 并州:东汉和魏治晋阳,辖今山西大部以及内蒙、河北各一部。 米仓道:从汉中沿着濂水谷道和巴江谷道到四川巴中的道路。 江夏郡:汉时治安陆(今湖北云梦),辖今河南、湖北各一部,三国时魏吴各有江夏,魏在上旭(今云梦西南),吴在武 昌(今鄂城)。 江州:即今重庆嘉陵江北岸。 汜水关: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也就是虎牢关,演义里把一个关两个称呼误以为两个关。 汝南郡:治上蔡,即今上蔡西北。 安定郡: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北。 祁山:在今甘肃礼县东北。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 阳平关:汉阳平关在今陕西勉县白马河与汉水交接处,蜀汉的阳平关在在汉阳平关南,今宁强西北。 阴平郡:曹操时设立,治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后被蜀汉占有。邓艾灭蜀时经过的阴平道是指从今文县穿越岷山山脉 ,经过四川平武、江油到成都的道路。 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沮水、漳水之间。 赵国:即邯郸郡,治邯郸。 苍梧郡:治光信(今广西梧州),辖梧州及湖南、广东一部分。 赤壁:一般认为是今湖北蒲沂西北的赤壁山,也有说武汉以南的赤矶山。苏东坡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误作赤壁,又被称为 东坡赤壁。 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是冀州和魏郡的治所。 吴郡:治吴县(今苏州),辖今苏南浙北,包括杭州在内。 庐江郡:治所在舒城,即今安徽庐江西南。 庐陵郡:孙策时设置,治庐陵(在今江西泰和)。 沛国:治相县,在今安徽,和沛县即小沛是不同的概念。 汶山郡:治汶江,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北。 陆口:即蒲沂口,蒲矶口,陆水入长江处,鲁肃、吕蒙屯兵处。 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魏移到襄武,即今陇西。 陈仓:在今陕西宝鸡市东。 陈国:献帝时改陈郡,治陈县,即今淮阳。 陈留郡:治陈留,在今开封东南陈留城。 昭陵郡:吴开始设置,治昭陵,即今湖南邵阳。晋为避司马昭讳改邵陵郡。 青州:辖今山东东北部和河北的一小部分,治临淄。 青溪:吴在建业城东南开运河,从钟山西南经今市区入秦淮河。 武乡:诸葛亮封武乡侯,在汉中东北。 武昌:原名鄂县,今湖北鄂城,孙权时改。 武威郡:治姑臧,今甘肃武威。 武都郡:治下辨道,在今甘肃成县西。 武陵郡:治临沅(今湖南常德西),辖今鄂西南、湘西及黔桂各一部分。 郁林郡:治布山,在今广西桂平西。辖今广西大部。 芒砀山:在河南永城东北,分芒山和砀山,演义中张飞一度在此落草。 昌邑郡:汉昌邑郡或国、山阳郡是同一概念,治昌邑,在今山东巨野东南。山阳郡和献帝被废后居的山阳县不是一个概念 。 昌黎郡:魏始设置,治昌黎,(今辽宁义县)。 金城郡:辖今甘肃兰州以西和青海一部分,治允吾(今甘肃永靖西北),汉的金城县是指今兰州,不在金城郡辖内。 京城:今江苏镇江,209-211年孙权从吴移治此。东晋开始改叫京口。 兖州:辖今山东西南和河北东部,治昌邑。 河内郡:辖今河南的西北部,治怀县,在今河南武陡西南。 河东郡:辖今晋西南地区,治蒲坂,关羽为河东人。 河间郡:有时是国。治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河南郡:治洛阳,东汉时郡的首脑称河南尹。 泸水:今雅砻江下游及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后的一段。 油口:又叫油江口。赤壁战后硫备曾驻军于此,在湖北公安北,是古油水入长江口。 定襄郡:治今内蒙和林格儿西北。 官渡:在今河南中牟东北。 房陵郡:东汉房陵郡,魏改新城郡,治房陵,即今湖北房县。 建业:今南京。 建宁郡:原叫益州郡,刘备时改,治昧县(今云南曲靖)。 建安郡:孙吴时分会稽设置,浙江、福建由此开始分治。治建安,在今福建建瓯。 始兴郡:孙吴分桂阳郡设置,治曲江,在今广东韶关南。 始安郡:孙吴分零陵郡设置,治始安,在今广西桂林。 沓中:姜维屯兵处,在今甘肃舟曲西、岷县南。
三国里的地名,和现在变动很大!其实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呵呵,主要的是那些战略位置,朋友,你说呢?
曹操发源地在河南山东一带!!你说北京是官渡后夺得袁绍的地盘
长安就是西安
3.《三国演义》的英译研究
汤姆斯(P. P. Thomas)翻译的《著名丞相董卓之死》被认为是最早的《三国演义》英语片段译文,载于1820年版《亚洲杂志》(AJ)第一辑卷10及1821年版《亚洲杂志》第一辑卷11,内容是《三国演义》第一回至第九回的节译。《三国演义》的英语全译本,国内学界公认比较受欢迎的有两个:一个是较早的邓罗(C. H. Brewitt-Taylor,)英译的《三国志演义》,1925年由上海别发洋行出版,共二卷。另一个是现在市面上比较流行的新译本,由罗慕士(Moss Roberts,1937-)翻译,1992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及北京外文出版社联合出版,是目前译界最主要的研究文本。
罗慕士(Moss Roberts)美国纽约大学东亚研究系的汉语教授,在汉语语言文化方面有很深的造诣,1966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汉语博士学位。罗慕士曾出版过选译本《三国:中国的壮丽戏剧》,1976年由纽约梅林因书局出版。后来,他来到中国深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推出了他的《三国演义》全译本,于1991年在英国出版,1995年在中国出版。译本分为上中下三册,共1,698页。其中正文部分有1,457页,其余为序言、跋以及注释等。书中还有主要人物列表、重大事件列表、头衔、职务表、当时的行政区划图、重大战役路线图等,别具一番特色,在中西方均享有崇高的声誉。西方评论界一直认为罗慕士的译文 “易于阅读”。美国芝加哥大学巴克人文学讲座教授Anthony C. Yu(余国藩)认为罗慕士的译文“超级优美,富有学术性”。为《纽约时报》撰写书评的帕特里克·哈南(Patrick Hanan)认为《三国演义》(Three Kingdoms)“是一部由罗慕士译成英语的战争史诗,原著忠于史实,译文生动流畅”。不仅如此,美国的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和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还分别于1993年 1月 17日和 1994年 6月 16日刊登书评,对罗慕士译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翻译中心也对该译本进行了奖励。
研究《三国演义》,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中华文明悠久,所产历史小说不止一本,为何《三国演义》独享殊荣?研究《三国演义》的英语译本,同样需要回答一个问题:罗慕士的《三国演义》英译本何以成为译界最主要的研究文本?
张浩然(2001)指出《三国演义》罗译本具有以下优点:(1)依据语境,活译词汇;(2)译出个性,再现形象;(3)重视语体,展现风格,别具一番特色。
张浩然, 张锡九(2002)认为:“罗慕士先生对文化内容的翻译很有特色,采取的手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直译法、意译法、增译法和加注法(2002:35)。”
贺显斌(2003)指出,罗慕士的《三国演义》英译本是以源语文化为出发点的,即在将其英译时,译者竭尽全力地保留原著中的文化形象,以使西方读者能真实地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面貌。罗慕士全译本的第一大特点是将《三国演义》中的所有内容无一遗漏地翻译成了英语,回目、对联、章末的诗歌和“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类的结束语等也都译成了英语。因而,该译本是《三国演义》到目前为止惟一的、地道的全译本。其次,对于古代王朝的年号、宫殿名和人物的封号,汉语的谦称、敬辞,习语、形象说法和典故等,译文都基本上把原来的形象保留了下来。音译中国人名和地名时,过去很多译者喜欢采用威妥玛 (Thomas Francis Wade, )设计的拉丁字母标音法,如Tsao Tsao (曹操), Pang Tung (庞统)等,而罗慕士采用的是标准的汉语拼音,真实地反映了汉语的发音情况 (2003:2)。另外,罗慕士还在书后附有长达79页的后记、主要人物表、主要事件时间表、部分头衔和机构以及 1120条、篇幅长达 141页的注释,对《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版本和作者研究、书中的典故、古代中国的风土人情等都进行了详尽地研究和解释,体现了作者传达中国文化的良苦用心。书中的有些内容如没有注解,中国读者也会同样感到费解(2003:3)。
那么,目前国内译界对《三国演义》英译都做了哪些相关问题的研究呢?
贺显斌(2003)以《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为例,对“文化翻译策略”进行了归因解析,认为在对待汉语文化成分时,罗慕士主要采用异化的方法,使其在译文中得到了较好地传达,因此“汉译英时,并不是非要尽量归化才能受到英语读者的青睐(2003:5) ”。
张智中(2004)根据自己翻译《三国演义》开篇词的体会,从原诗的理解出发,对开篇词的四种译文从形美、音美、意美三个方面进行了对照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劣得失。
张晓红, 冯奇(2005)对《三国演义》回目的翻译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怎样才能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准确地转换原语的文化意义,尽量填补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意义空白(2005:89)”。在回目翻译时,罗慕士不仅回目中词汇意义的传达,而且常用改译的方法来再现的文化意义。如第五回“破关兵三英战吕布”中的“英”字,字面意义是“英雄”,指刘、关、张三人,英文中与“英雄”字面意义相对应的词是"hero",英语"hero"这个词汇的内涵意义是不包括中国文化中“兄弟”这一层的。因此,罗慕士把“英雄”改译成了“兄弟”,“三英”译作“the three brothers”,突出表现了原文的内涵意义。
洪涛(2005)探讨了“《三国演义》中的运数观、预测术和相关的英译问题”,重点探讨了“卜《易》的描写及相关的英译问题”和“占星的描写及相关的英译问题”。
曾晓光(2007)对罗慕士英译的“数合”一词(包括“数合”、“不数合”、“不到数合”、“数十余”和“十数”)的译文进行了分析,指出在不同的语境中,罗慕士有不同的译法,但他的处理方法显得“粗略”,译文中交战回合“数”的翻译显得不忠实,互相混淆,随心所欲。曾晓光提出的解决办法还是如实译。例如:“数”就译为“a few, several”,“不数”就译为“less than a few”(2007:85)等。
孙静艺,王伦(2007)以《三国演义》罗慕士全译本中尊谦语的翻译为例,论证了“异化策略在文化翻译中的成功应用”,认为“对待《三国演义》中体现中国古代文化的尊称和谦称,罗慕士主要采用了异化方法,使其在译文中得到了很好的表达,成功地传递了这种文化信息”()。同时,“在翻译文化信息时,异化策略运用得当可以为读者了解并吸收外来文化创造机会,让他们看到异域文化的真面目,并可以加强文化交流中的相互融合与相互吸收,达到更好的传播文化的效果()”。
张煜,田翠芸(2007)从《三国演义》英译本讨论了译者的创造性,因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付出的努力不仅仅是解读原文本,将其逐字对译给另一语码,而其中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最为重要的是两大语言层面下所蕴涵的深层文化意蕴()”。什么地方要增译,什么地方要减译甚至不译;又有什么地方需要灵活的运用归化、异化手法加以处理,以达到最好的译介效果,是译者脑海中必须综合考虑的地方。译者的创造性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弘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曾晓光(2008)还探讨了“罗慕士译《三国演义》对长度词的英译及问题”,涉及长度词有:里、丈、围、尺、寸、匹。罗慕士“长度”词的翻译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显出了在“归化”和“异化”之间的徘徊,由此带来了一些混乱。作者认为“直译是译作中传播源语文化的最有效的手段(2008:75)”。同年,曾晓光还探讨了“罗慕士译《三国演义》对容量词的英译及问题”,涉及的容量词有:斗、石、斛、升,认为“罗慕士对这些容量词的翻译形式多样,但有不少错误”,曾晓光不仅分析了那些形式和错误,而且提出“对《三国演义》的‘容量’词的英译,完全可以采取直译”:一致英译为各自相应的汉语拼音词,即:sheng, dou, hu, dan。在汉语拼音的“容量”词的旁边用双括号注明英制或公制的容量,形如:one dou (about 2 litre),但浪费篇幅,因而最可行的做法是在书末的注释中,用汉英度量衡对照表统一说明,其中一定要有公制,又在书末注释中适当加以说明。
曹操,沛国谯诚人,现在 安徽亳州
乌林:孙刘破曹处,今湖北洪湖县东南,长江北岸的乌林矶。
三国志上有吧
暈。。。。有這樣的問題?
赤壁在今天的湖北武赤壁
官渡在今天的河南中牟
略懂社热议
等待您来回答
中国文学领域专家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三国演义》好在哪?怎么读?
熟读三国一百遍,识尽人间真假面。
乱世休论德与道,满纸皆是利与权。
——观《三国演义》有感首先,我是一个死硬派的三国迷,我的抽屉里摆满了市面上能买到的所有三国游戏,我还是忠实的三国杀玩家,平常跟三国有关的周边产品,我都会有意识的收集。小时候吃干脆面送三国武将卡,为此我可以一个月只吃方便面,100张武将卡我收集了98张,只差关兴、曹洪。《三国演义》这本书我读了二十五遍,你问我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那是因为我听说一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想试试这句话到底有没有道理,于是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三国演义》翻来覆去的狂读。但我最终还是没有读到“百遍”,只读了二十五遍。虽然读了这么多遍,我却一点都没有感觉厌烦,甚至每一次翻开《三国演义》,我都有一种莫名的兴奋。煮酒论英雄时,曹操的对白,舌战群儒时,诸葛亮的对白,我都能倒背如流。如果有需要,我也可以从书中扯出营销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养生学、形而上学、生理健康学等“狗拉羊肠子(新疆俗语)”的废话来,但已经和《三国演义》无关了。作为读者,我们根本不需要知道。咱们读三国图个什么?不就图个风云际会吗?用不着任何方法,因为只有你肯读,你就会爱上它。
.毛宗岗批注版的《三国演义》之前有一篇《读三国志法》,详细叙述了三国演义的魅力之处。兹附于后。读三国一定要看注解,建议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如果对于其中某些词句不好理解,可以选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新课标”版,注释清晰。第二个阶段,建议选用毛宗岗批注版的三国演义《读三国志法》读《三国志》者,当知有正统,闰运,僭国之别。正统者何?蜀汉是也。僭国者何?吴、魏是也。闰运者何?晋是也。魏之不得为正统者,何也?论地则以中原为主,论理则以刘氏为主,论地不若论理。故以正统予魏者,司马光《通鉴》之误也。以正统予蜀者,紫阳《纲目》之所以为正也。《纲目》于献帝建安之末,大书后汉昭烈皇帝章武元年,而以吴、魏分注其下,盖以蜀为帝室之胄,在所当予:魏为篡国之贼,在所当夺。是以前则书刘备起兵徐州讨曹操,后则书汉丞相诸葛亮出师伐魏,而大义昭然揭于千古矣。夫刘氏未亡,魏未混一,魏固不得为正统。迨乎刘氏已亡,晋已混一,而晋亦不得为正统者。何也?曰:晋以臣弑君,与魏无异,而一传之后,厥祚不长,但可谓之闰运,而不可谓之正统也。至于东晋偏安,以牛易马,愈不得以正统归之。故三国之并吞于晋,犹六国之混一于秦,五代之混一于隋耳。秦不过为汉驱除,隋不过为唐驱除,前之正统以汉为主,而秦与魏、晋不得与焉,亦犹后之正统以唐、宋为主,而宋、齐、梁、陈、隋,梁、唐、晋、汉、周俱不得与焉耳。且不特魏、晋不如汉之为正,即唐、宋亦不如汉之为正。炀帝无道而唐代之,是已,惜其不能显然如周之代商,而称唐公,加九锡,以蹈魏、晋之陋辙,则得天下之正,不如汉也。若夫宋以忠厚立国,又多名臣大儒出乎其间,故尚论者以正统予宋。然终宋之世,燕云十六州未入版图,其规模已逊于唐,而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取天下于孤儿寡妇之手,则得天下之正,亦不如汉也。唐、宋且不如汉,而何论魏、晋哉?高帝以除暴秦、击楚之杀义帝者而兴;光武以诛王莽而克复旧物;昭烈以讨曹操而存汉祀于西川。祖宗之创之者正,而子孙之继之者亦正,不得但以光武之混一为正统,而谓昭烈之偏安非正统也。昭烈为正统,而刘裕、刘智远亦皆刘氏子孙,其不得为正统者何也?曰;裕与智远之为汉苗裔远而无徵,不若中山靖王之后近而可考,又二刘皆以篡弑得国,故不得与昭烈并也。后唐李存勖之不得为正统者,何也?曰:存勖本非李而赐姓李,其与吕秦、牛晋不甚相远,故亦不得与昭烈并也。南唐李昇之亦不得继唐而为。正统者,何也?曰:世远代遐,亦裕与智远者比,故亦不得与昭烈并也。南唐李昇不得继唐而为正统,南宋高宗独得继宋而为正统者,何也?高宗立太祖之后为后,以延宋祚于不绝,故正统归焉。夫以高宗之杀岳飞、用秦桧,全不以二圣为念,作史者尚以其延宋祚而归之以正统,况昭烈之君臣同心誓讨汉贼者乎!则昭烈之为正统愈无疑也。陈寿之志,未及辨此,余故折衷于紫阳《纲目》,而特于演义中附正之。
古史甚多,而人独贪看《三国志》者,以古今人才之聚(众)未有盛于三国者也。观才与不才敌,不奇;观才与才敌,则奇。观才与才敌,而一才又遇众才之匹,不奇,观才与才敌,而众才尤让一才之胜,则更奇。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历稽载籍,贤相林立,而名高万古者莫如孔明。其处而弹琴抱膝,居然隐士风流,出而羽扇纶巾,不改雅人深致。在草庐之中,而识三分天下,则达乎天时;承顾命之重,而至六出祁山,则尽乎人事。七擒八阵,木牛流马,既已疑鬼疑神之不测,鞠躬尽瘁,志决身歼,仍是为臣为子之用心。比管、乐则过之,比伊,吕则兼之,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历稽载籍,名将如云,而绝伦超群者莫如云长。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秉烛达旦,传其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醐恩之谊重。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光风。心则赵忭焚香告帝之心,而磊落过之;意则阮籍白眼傲物之意,而严正过之: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历稽载籍,奸雄接踵,而智足以揽人才而欺天下者,莫如曹操。听荀或勤王之说而自比周文,则有似乎忠;黜袁术僭号之非而愿为曹侯,则有似乎顺;不杀陈琳而爱其才,则有似乎宽;不追关公以全其志,则有似乎义。王敦不能用郭璞,而操之得士过之;桓温不能识王猛,而操之知人过之。李林甫虽能制禄山,不如操之击乌桓于塞外;韩惋胄虽能贬秦桧,不若操之讨董卓于生前。窃国家之柄而姑存其号,异于王莽之显然弑君;留改革之事以俟其儿,胜于刘裕之急欲篡晋:是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有此三奇,乃前后史之所绝无者,故读遍诸史而愈不得不喜读《三国志》也。
三国之有三绝固已,然吾自三绝而外,更遍观乎三国之前、三国之后,问有运筹帷幄如徐庶、庞统者乎?问右行军用兵如周瑜、陆逊、司马懿者乎?问有料人料事如郭嘉、程昱、荀或、贾诩、步骘,虞翻,顾雍,张昭者乎?问有武功将略,迈等越伦如张飞、赵云、黄忠、严颜、张辽、徐晃、徐盛、朱桓者乎?问有冲锋陷阵,骁锐莫当如马超,马岱、关兴、张苞、许褚、典韦、张邰、夏侯 淳 、黄盖,周泰、甘宁、太史慈、丁奉者乎?问有两才相当,两贤相遇,如姜维、邓艾之智勇悉敌,羊祜、陆抗之从容互镇者乎?至于道学则马融、郑玄,文藻则蔡邕、王粲,颖捷则曹植、杨修,早慧则诸葛恪、锺会,应对则秦宓、张松,舌辩则李恢、阚泽,不辱君命则赵谘、邓芝,飞书驰檄则陈琳、阮瑀,治烦理剧则蒋琬、董允,扬誉蜚声则马良、荀爽,好古则杜预,博物则张华,求之别籍,俱未易一一见也。乃若知贤则有司马徽之哲,励操则有管宁之高,隐居则有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之逸,忤奸则有孔融之正,触邪则有赵彦之直,斥恶则有祢衡之豪,骂贼则有吉平之壮,殉国则有董承、伏完之贤,捐生则有耿纪、韦晃之节。子死于父,则有刘湛、关平之孝;臣死于君,则有诸葛瞻、诸葛尚之忠;部曲死于主帅,则有赵累、周仓之义。其他早计如田丰,苦口如王累,矢贞如沮授,不屈如张任,轻财笃友如鲁肃,事主不二心如诸葛瑾,不畏强御如陈泰,视死如归如王经,独存介性如司马孚。炳炳麟磷,照耀史册。殆举前之丰沛三杰、商山四皓、云台诸将、富春客星,后之瀛洲学士、麟阁功臣、杯酒节度、砦市宰相,分见于各朝之千百年者,奔合辎凑于三国之一时,岂非人才一大都会哉!入邓林而选名材,游玄圃而见积玉,收不胜收,接不暇接,吾于三国有观止之叹矣。
《三国》一书,乃文章之最妙者。叙三国不自三国始也,三国必有所自始,则始之以汉帝。叙三国不自三国终也,三国必有所言终,则终之以晋国。而不但此也,刘备以帝胄而缵统,则有宗室如刘表、刘璋、刘繇、刘辟等以陪之。曹操以强臣而专制,则有废立如董卓,乱国如李傕、郭汜以陪之。孙权以方侯而分鼎,则有僭号如袁术,称雄如袁绍,割据如吕布、公孙瓒、张扬、张邈、张鲁、张绣等以陪之。刘备,曹操于第一回出名,而孙权则于第七回方出名。曹氏之定许都在第十一回,孙氏之定江东在第十二回,而刘氏之取西川则在第六十回后。假令今人作稗官,欲平空拟一三国之事,势必劈头便叙三人,三人便各据一国,有能如是之绕乎其前,出乎其后,多方以盘旋乎其左右者哉?古事所传,天然有此等波澜,天然有此等层折,以成绝世妙文,然则读《三国》一书,诚胜读稗官万万耳。
若论三国开基之主,人尽知为刘备、孙权、曹操也,而不知其间各有不同。备与操皆自我身而创业,而孙权则藉父兄之力,其不同者一。备与权皆及身而为帝,而操则不自为而待之子其子孙,其不同者二。三国之称帝也,惟魏独早,而蜀则称帝于曹操已死、曹丕已立之余,吴则称帝于刘备巳死、刘禅已立之后,其不同者三。三国之相持也,吴为蜀之邻,魏为蜀之仇,蜀与吴有和有战,而蜀与魏则有战无和,吴与蜀则和多于战,吴与魏则战多于和,其不同者四。三国之传也,蜀止二世,魏则自丕及奂凡五主,吴则自权及皓凡四主,其不同者五。三国之亡也,吴居其后,而蜀先之,魏次之。魏则见夺于其臣,吴、蜀则见并于其敌,其不同者六。不宁惟是,策之与权,则兄终而弟及;丕之与植,则舍弟而立兄;备之与禅,则父为帝而子为虏,操之与丕,则父为臣而子为君,可谓参差错落,变化无方者矣。今之不善画者,虽使绘两人,亦必彼此同貌。今之不善歌者,即使唱两调,亦必前后同声。文之合掌,往往类是。古人本无雷同之事,而今人好为雷同之文,则何不取余所批《三国志》。
《三国》一书,总起总结之中,又有六起六结。其叙献帝,则以董卓废立为一起,以曹丕篡夺为一结。其叙西蜀,则以成都称帝为一起,而以绵竹出降为一结。其叙刘,关,张三人,则以桃园结义为一起,而以白帝托孤为一结。其叙诸葛亮,则以三顾草庐为一起,而以六出祁山为一结。其叙魏国,则以黄初改元为一起,而以司马受禅为一结。其叙东吴,则以孙坚匿玺为一起,而以孙皓衔璧为一结。凡此数段文字,联络交互于其间,或此方起而彼已结,或此未结而彼又起,读之不见其断续之迹,而按之则自有章法之可知也。
《三国》一书,有追本穷源之妙。三国之分,由于诸镇之角立;诸镇角立,由于董卓之乱国;董卓乱国,由于何进之召外兵;何进召外兵,由于十常侍之专政。故叙三国必以十常侍为之端也。然而刘备之初起,不即在诸镇之内,而尚在草泽之间。夫草泽之所以有英雄聚义,而诸镇之所以缮修兵革者,由于黄巾之作乱。故叙三国又必以黄巾为主端也。乃黄巾未作,则有上天垂灾异以警戒之,更有忠谋智计之士,直言极谏以预料之。使当时为之君者体天心之仁爱,纳良臣之谠论,断然举十常侍而迸斥焉,则黄巾可以不作,草泽英雄可以不起,诸镇之兵革可以不修,而三国可以不分矣。故叙三国而追本于桓灵,犹河源之有星宿海云。
《三国》一书,有巧收幻结之妙。设令魏而为蜀所并,此人心之所甚愿也。设令蜀亡而魏得一统,此人心之所大不平也。乃彼苍之意不从人心所甚愿,而亦不出于人心之所大不平,特假手于晋以一之,此造物者之幻也。然天既不祚汉,又不予魏,则何不假手于吴而必假手于晋乎 ?曰:魏固汉贼也,吴尝害关公、夺荆州、助魏以攻蜀,则亦汉贼也。若晋之夺魏,有似乎为汉报仇也者,则与其一之以吴,无宁一之以晋也。且吴为魏敌,而晋为魏臣,魏以臣弑君,而晋即如其事以报之,可以为戒于天下后世,则使魏而见并于其敌,不若使之见并于其臣之为快也,是造物者之巧也。幻既出入意外,巧复在人意中,造物者可谓善于作文矣。今人下笔必不能如此之幻,如此之巧,然则读造物自然之文,而又何必读今人臆造之文乎哉!
《三国》一书,有以宾衬主之妙。如将叙桃园兄弟三人,先叙黄巾兄弟三人:桃园其主也,黄巾其宾也。将叙中山靖王之后,先叙鲁恭王之后:中山靖王其主也,鲁恭王其宾也。将叙何进,先叙陈蕃、窦武:何进其主也,陈蕃、窦武其宾也。叙刘、关、张及曹操、孙坚之出色,并叙各镇诸侯之无用:刘备、曹操、孙坚其主也,各镇诸侯其宾也。刘备将遇诸葛亮,而先遇司马徽、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等诸人:诸葛亮其主也,司马徽诸人其宾也。诸葛亮历事两朝,乃又有先来即去之徐庶、晚来先死之庞统:诸葛亮其主也,而徐庶、庞统又其宾也。赵云先事公孙瓒,黄忠先事韩玄,马超先事张鲁,法正、严颜先事刘璋,而后皆归刘备:备其主也,公孙瓒、韩玄、张鲁、刘璋其宾也。太史慈先事刘繇,后归孙策,甘宁先事黄祖,后归孙权;张辽先事吕布,徐晃先事杨奉,张邰先事袁绍,贾诩先事李傕、张绣,而后皆归曹操:孙、曹其主也,刘繇、黄祖、吕布、杨奉等诸人其宾也。代汉当涂之谶,本应在魏,而袁公路谬以自许:魏其主也,袁公路其宾也。三马同槽之梦,本应在司马氏,而曹操误以为马腾父子:司马氏其主也,马腾父子其宾也。受禅台之说,李肃以赚董卓,而曹丕即真焉,司马炎又即真焉:曹丕,司马炎其主也,董卓其宾也。且不独人有宾主也,地亦有之。献帝自洛阳迁长安,又自长安迁洛阳,而终乃迁于许昌:许昌其主也,长安、洛阳皆宾也。刘备失徐州而得荆州:荆州其主也,徐州其宾也。及得两川而复失荆州:两川其主也,而荆州又其宾也。孔明将北伐中原而先南定蛮方,意不在蛮方而在中原:中原其主也,蛮方其宾也。抑不独地有宾主也,物亦有之。李儒持鸩酒、短刀、白练以贻帝辩:鸩酒其主也,短刀,白练其宾也。许田打围,将叙曹操射鹿,先叙玄德射兔:鹿其主也,兔其宾也。赤壁麈兵,将叙孔明借风,先叙孔明借箭:风其主也,箭其宾也。董承受玉带,陪之以锦袍:带其主也,袍其宾也。关公拜受赤兔马而陪之以金印、红袍诸赐:马其主也,金印等其宾也。曹操掘地得铜雀而陪之以玉龙、金风:雀其主也,龙、凤其宾也。诸如此类,不可悉数,善读是书者,可于此悟文章宾主之法。
《三国》一书,有同树异枝、同枝异叶,同叶异花、同花异果之妙。作文者以善避为能,又以善犯为能。不犯之而求避之,无所见其避也;惟犯之而后避之,乃见其能避也。如纪宫掖,则写一何太后,又写一董太后;写一伏皇后,又写一曹皇后,写一唐贵妃,又写一董贵人;写甘、糜二夫人,又写一孙夫人,又写一北地王妃;写魏之甄后、毛后,又写一张后,而其间无一字相同。纪戚畹,则何进之后写一董承,董承之后又写一伏完;写一魏之张缉,又写一吴之钱尚,而其间亦无一字相同。写权臣,则董卓之后又写李傕,郭汜,傕、汜之后又写曹操,曹操之后又写一曹丕,曹丕之后又写一司马懿,司马懿之后又并写一师、昭兄弟,师、昭之后又继写一司马炎,又旁写一吴之孙琳,而其间亦无一字相同。其他叙兄弟之事,则袁谭与袁尚不睦,刘琦与刘琮不睦,曹丕与曹植亦不睦,而谭与尚皆死,琦与琮一死一不死,丕与植皆不死,不大异乎!叙婚姻之事,则如董卓求婚于孙坚,袁术约婚于吕布,曹操约婚于袁谭,孙权结婚于刘备,又求婚于云长,而或绝而不许,或许而复绝,或伪约而反成,或真约而不就,不大异乎!至于王允用美人计,周瑜亦用美人计,而一效一不效则互异。卓、布相恶,傕、汜亦相恶,而一靖一不靖则互异。献帝有两番密诏,则前隐而后彰;马腾亦有两番讨贼,则前彰而后隐,此其不同者矣。吕布有两番弑父,而前动于财,后动于色;前则以私灭公,后则假公济私,此又其不同者矣。赵云有两番救主,而前救于陆,后救于水;前则受之主母之手,后则夺之主母之怀,此又其不同者矣。若夫写水,不止一番,写火亦不止一番。曹操有下邳之水,又有冀州之水;关公有白河之水,又有罾口川之水。吕布有濮阳之火,曹操有鸟巢之火,周郎有赤壁之火.陆逊有 琥 亭之火,徐盛有南徐之火,武侯有博望、新野之火,又有盘蛇谷、上方谷之火,前后曾有丝毫相犯否?甚者孟获之擒有七,祁山之出有六,中原之伐有九,求其一字之相犯而不可得。妙哉文乎!譬犹树同是树,枝同是枝,叶同是叶,花同是花,而其植根安蒂,吐芳结子,五色纷披,各成异采。读者于此,可悟文章有避之一法,又有犯之一法也。
《三国》一书有星移斗转、雨覆风翻之妙。杜少陵诗曰:“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成苍狗。”此言世事之不可测也,《三国》之文亦犹是尔。本是何进谋诛宦官,却弄出宦官杀何进,则一变。本是吕布助丁原,却弄出吕布杀丁原,则一变。本是董卓结吕布,却弄出吕布杀董卓,则一变。本是陈宫释曹操,却弄出陈宫欲杀曹操,则一变。陈宫未杀曹操,反弄出曹操杀陈官,则一变。本是王允不赦傕、汜,却弄出傕、汜杀王允,则一变。本是孙坚与袁术不睦,却弄出袁术致书于孙坚,则一变。本是刘表求救于袁绍,却弄出刘表杀孙坚,则一变。本是昭烈从袁绍以讨董卓,却弄出助公孙瓒以攻袁绍,则一变。本是昭烈救徐州,却弄出昭烈取徐州,则一变。本是吕布投徐州,却弄出吕布夺徐州,则一变。本是吕布攻昭烈,却弄出吕布迎昭烈,则一变。本是吕布绝袁术,又弄出吕布求袁术,则一变。本是晒烈助吕布以讨袁术,又弄出助曹操以杀吕布,则一变。本是昭烈助曹操,又弄出昭烈讨曹操,则一变。本是昭烈攻袁绍,又弄出昭烈投袁绍,则一变。本是昭烈助袁绍以攻曹操,又弄出关公助曹操以攻袁绍,则一变。本是关公寻昭烈,又弄出张飞欲杀关公,则一变。本是关公许田欲杀曹操,又弄出华客道放曹操,则一变。本是曹操追昭烈,又弄出昭烈投东吴以破曹操,则一变。本是孙权仇刘表,又弄出鲁肃吊刘表、又吊刘琦,则一变。本是孔明助周郎,却弄出周郎欲杀孔明,则一变。本是周郎欲害昭烈,却弄出孙权结婚昭烈,则一变。本是用孙夫人制昭烈,却弄出孙夫人助昭烈,则一变,本是孔明气死周郎,又—弄出孔明哭周郎,则一变。本是昭烈不受刘表荆州,却弄出昭烈借荆州,则一变。本是刘璋欲结曹操,却弄出迎昭烈,则一变。本是刘璋迎昭烈,却弄出昭烈夺刘璋,则一变。本是昭烈分荆州,又弄出吕蒙袭荆州,则一变。本是昭烈破东吴,又弄出陆逊败昭烈,则一变。本是孙权求救于曹丕,却弄出曹丕欲袭孙权,则一变。本是昭烈仇东吴,又弄出孔明结好东吴,则一变。本是刘封听孟达,却弄出刘封攻孟达,则一变。本是孟达背昭烈,又弄出孟达欲归孔明,则一变。本是马腾与昭烈同事,又弄出马超攻昭烈,则一变。本是马超救刘璋,却弄出马超投昭烈,则一变。本是姜维敌孔明,却弄出姜维助孔明,则一变。本是夏侯霸助司马懿,却弄出夏侯霸助姜维,则一变。本是锤会忌邓艾,却弄出卫瓘杀邓艾,则一变。本是姜维赚锤会,却弄出诸将杀锤会,则一变。本是羊祜和陆抗,却弄出羊祜请伐孙皓,则一变。本是羊祜请伐吴,却弄出一杜预,又弄出一王 睿 ,则一变。论其呼应有法,则读前卷定知其有后卷;论其变化无方,则读前文更不料其有后文。于其可知,见《三国》之文之精,于其不可料,更见《三国》之文之幻矣。
《三国》一书,有横云断岭、横桥锁溪之妙。文有宜于连者,有宜于断者。如五关斩将,三顾草庐,七擒孟获,此文之妙于连者也。如三气周瑜,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此文之妙于断者也。盖文之短者,不连叙则不贯串;文之长者,连叙则惧其累坠,故必叙别事以间之,而后文势乃错综尽变。后世稗官家鲜能及此。
《三国》一书,有将雪见霰、将雨闻雷之妙。将有一段正文在后,必先有一段闲文以为之引;将有一段大文在后,必先有一段小文以为之端。如将叙曹操濮阳之火,先写糜竺家中之火一段闲 文以启之;将叙孔融求救于昭烈,先写孔融通刺于李弘一段闲文以启之;将叙赤壁纵火一段大文,先写博望、新野两段小文以启之;将叙六出祁山一段大文,先写七擒孟获一段小文以启之是也。“鲁人将有事于上帝,必先有事于泮宫。”文章之妙,正复类是。
《三国》一书,有浪后波纹、雨后霹霖之妙。凡文之奇者,文前必有先声,文后亦必有余势。如董卓之后,又有从贼以继之;黄巾之后,又有余党以衍之;昭烈三顾草庐之后,又有刘琦三请诸葛一段文字以映带之;武侯出师一段大文之后,又有姜维伐魏一段文字以荡漾之是也。诸如此类,皆他书中所未有。
《三国》一书,有寒冰破热,凉风扫尘之妙。如关公五关斩将之时,忽有镇国寺内遇普静长老一段文字;昭烈跃马檀溪之时,忽有水镜庄上遇司马先生一段文字;孙策虎踞江东之时,忽有遇于吉一段文字;曹操进爵魏王之时,忽有遇左慈一段文字;昭烈三顾草庐之时,忽有遇崔州平席地闲谈一段文字;关公水淹七军之后,忽有玉泉山月下点化一段文字。至于武侯征蛮而忽逢孟节,陆逊追蜀而忽遇黄承彦,张任临敌而忽问紫虚丈人,昭烈伐吴而忽问青城老叟。或僧或道,或隐士或高人,俱于极喧闹中求之,真足令人躁思顿清,烦襟尽涤。
《三国》一书,有笙箫夹鼓、琴瑟间钟之妙。如正叙黄巾扰乱,忽有何后、董后两宫争论一段文字,正叙董卓纵横,忽有貂蝉凤仪亭一段文字;正叙傕、汜猖狂,忽有杨彪夫人与郭汜之妻来往一段文字,正叙下邳交战,忽有吕布送女、严氏恋夫一段文字;正叙冀州厮杀,忽有袁谭失妻、曹丕纳妇一段文字;正叙荆州事变,忽有蔡夫人商议一段文字;正叙赤壁鏖兵,忽有曹操欲取二乔一段文字,正叙宛城交攻,忽有张济妻与曹操相遇一段文字;正叙赵云取桂阳,忽有赵范寡嫂敬酒一段文字;正叙昭烈争荆州,忽有孙权亲妹洞房花烛一段文字;正叙孙权战黄祖,忽有孙翊妻为夫报仇一段文字;正叙司马懿杀曹爽,忽有辛宪英为弟画策一段文字。至于袁绍讨曹操之时,忽带叙郑康成之婢;曹操救汉中之日,忽带叙蔡中郎之女。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人但知《三国》之文是叙龙争虎斗之事,而不知为凤、为鸾、为莺、为燕,篇中有应接不暇者,令人于干戈队里时见红裙,旌旗影中常睹粉黛,殆以豪士传与美人传合为一书矣。
《三国》一书,有隔年下种、先时伏着之妙。善圃者投种于地,待时而发。善奕者下一闲着于数十着之前,而其应在数十着之后。文章叙事之法亦犹是巳。如西蜀刘璋乃刘焉之子,而首卷将叙刘备,先叙刘焉,早为取西川伏下一笔。又于玄德破黄巾时,并叙曹操,带叙董卓,早为董卓乱国、曹操专权伏下一笔。赵云归昭烈在古城聚义之时,而昭烈之遇赵云,早于磐河战公孙时伏下一笔。马超归昭烈在葭萌战张飞之后,而昭烈之与马腾同事,早于受衣带诏时伏下一笔。庞统归昭烈在周郎既死之后,而童子述庞统姓名,早于水镜庄前伏下一笔。武侯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上方谷火灭之后,而司马徽“未遇其时’之语,崔州平“天不可强”之言,早于三顾草庐前伏下一笔。刘禅帝蜀四十余年而终,在一百十回之后,而鹤鸣之兆,早于新野初生时伏下一笔。姜维九伐中原在一百五回之后,而武侯之收姜维,早于初出祁山时伏下一笔。姜维与邓艾相遇在三伐中原之后,姜维与钟会相遇在九伐中原之后,而夏侯霸述两人姓名,早于未伐中原时伏下一笔。曹丕篡汉在八十回中,而青云紫云之祥,早于三十三回之前伏下一笔。孙权僭号在八十五回后,而吴夫人梦日之兆,早于三十八回中伏下一笔。司马篡魏在一百十九回,而曹操梦马之兆,早于五十七回中伏下一笔。自而外,凡伏笔之处,指不胜屈。每见近世稗官家一到扭捏不来之时,便平空生出一人,无端造出一事,觉后文与前文隔断,更不相涉。试令读《三国》之文,—能不汗颜!
《三国》一书,有添丝补锦、移针匀绣之妙。凡叙事之法,此篇所阙者补之于彼篇,上卷所多者匀之于下卷,不但使前文不拖沓,而亦使后文不寂寞;不但使前事无遗漏,而又使后事增渲染,此史家妙品也。如吕布取曹豹之女本在未夺徐州之前,却于困下邳时叙之。曹操望梅止渴本在击张绣之日,却于青梅煮酒时叙之。管宁割席分坐本在华歆未仕之前,却于破壁取后时叙之。吴夫人梦月本在将生孙策之前,却于临终遗命时叙之。武侯求黄氏为配本在未出草庐之前,却于诸葛瞻死难时叙之。诸如此类,亦指不胜屈。前能留步以应后,后能回照以应前,令人读之,真一篇如一句。
《三国》一书,有近山浓抹、远树轻描之妙。画家之法,于山与树之近者,则浓之重之;于山与树之远者,则轻之淡之。不然,林麓迢遥,峰岚层叠,岂能于尺幅之中一一而详绘之乎 ?作文亦犹是已。如皇甫嵩破黄巾,只在朱隽一边打听得来,袁绍杀公孙瓒,只在曹操一边打听得来;赵云袭南郡,关、张袭两郡,只在周郎眼中,耳中得来;昭烈杀杨奉,韩暹,只在昭烈口中叙来,张飞夺古城在关公耳中听来;简雍投袁绍在昭烈口中说来。至若曹丕三路伐吴而皆败,一路用实写,两路用虚写;武侯退曹丕五路之兵,惟遣使入吴用实写,其四路皆虚写。诸如此类,又指不胜屈。只一句两句,正不知包却几许事情,省却几许笔墨。
《三国》一书,有奇峰对插、锦屏对峙之妙。其对之法,有正对者,有反对者,有一卷之中自为对者,有隔数十卷而遥为对者。如昭烈则自幼便大,曹操则自幼便奸。张飞则一味性急,何进则一味性慢。议温明是董卓无君,杀丁原是吕布无父。袁绍磐河之战胜败无常,孙坚岘山之役生死不测。马腾勤王室而无功,不失为忠;曹操报父仇而不果,不得为孝。袁绍起马步三军而复回,是力可战而不断;昭烈擒王、刘二将而复纵,是势不敌而从权。孔融荐祢衡是缁衣之好,祢衡骂曹操是巷伯之心。昭烈遇德操是无意相遭,单福过新野是有心来谒。曹丕苦逼生曹植是同气戈矛,昭烈痛哭死关公是异姓骨肉。火熄上方谷是司马之数当生,灯灭五丈原是诸葛之命当死。诸如此类,或正对,或反对,皆一回之中而自为对者也。如以国戚害国戚,则有何进:以国戚荐国戚,则有伏完。李肃说吕布,则以智济其恶;王允说吕布,则以巧行其忠。张飞失徐州,则以饮酒误事;吕布陷下邳,则以禁酒受殃。关公饮鲁肃之酒是一片神威,羊祜饮陆抗之酒是一团和气。孔明不杀孟获是仁者之宽,司马懿必杀公孙渊是奸雄之刻。关公义释曹操是报其德于前,翼德义释严颜是收其用于后。武侯不用子午谷之计是慎谋以图全,邓艾不惧阴平岭之危是行险以侥幸。曹操有病,陈琳一骂便好;王郎无病,孔明一骂便亡;孙夫人好甲兵是女中丈夫,司马懿受巾帼是男中女子。八日而取上庸,则以速而神;百日而取襄平,则以迟而胜。孔明屯田渭滨是进取主谋,姜维屯田沓中是退避之计。曹操受汉之九锡,是操之不臣;孙权受魏之九锡,是权之不君。曹操射鹿,义乖于君臣;曹丕射鹿,情动于母子。杨仪、魏延相争于班师之日,邓艾、锤会相忌在用兵之时。姜维欲继孔明之志,人事逆乎天心,杜预能承羊祜之谋,天时应乎人力。诸如此类,或正对,或反对,皆不在一回之中而遥相为对者也。诚于此较量而比观焉,岂不足快读古之胸,而长尚论之识?
《三国》一书,有首尾大照应、中间人关锁处。如首卷以十常侍为起,而末卷有刘禅之宠中贵以结之,又有孙皓之宠中贵以双结之,此一大照应也。又如首卷以黄巾妖术为起,而末卷有刘禅之信师婆以结之,又有孙皓之信术士以双结之,此又一大照应也。照应既在首尾,而中间百余回之内若无有与前后相关合者,则不成章法矣。于是有伏完之托黄门寄书,孙亮之察黄门盗蜜以关合前后;又有李傕之喜女巫,张鲁之用左道以关合前后。凡若此者,皆天造地设,以成全篇之结构者也。然犹不止此也,作者之意,自宦官妖术而外,尤重在严诛乱臣贼子以自附于《春秋》之义。故书中多录讨贼之忠,纪弑君之恶。而首篇之末则终之以张飞之勃然欲杀董卓,末篇之末则终之以孙皓之隐然欲杀贾充。由此观之,虽曰演义,直可继麟经而无愧耳。
《三国》叙事之佳,直与《史记》仿佛,而其叙事之难则有倍难于《史记》者。《史记》各国分书,各人分载,于是有本纪、世家、列传之别。今《三国》则不然,殆合本纪、世家、列传而总成一篇。分则文短而易工,合则文长而难好也。
读《三国》胜读《列国志》。夫《左传》、《国语》,诚文章之最佳者,然左氏依经而立传,经既逐段各自成文,传亦逐段各自成文,不相联属也。《国语》则离经而自为一书,可以联属矣;究竟周语、鲁语、晋语、郑语,齐语、楚语、吴语,越语八国分作八篇,亦不相联属也。后人合《左传》,《国语》而为《列国志》。因国事多烦,其段落处,到底不能贯串。今《三国演义》,自首至尾读之,无一处可断,其书又在《列国志》之上。
读《三国》胜读《西游记》。《西游》捏造妖魔之事。诞而不经,不若《三国》实叙帝王之事,真而可考也。且《西游》好处,《三国》巳皆有之。如哑泉、黑泉之类,何异子母河、落胎泉之奇。朵思大王、木鹿大王之类,何异牛魔、鹿力、金角、银角之号。伏波显圣,山神指迷之类,何异南海观音之救。只一卷“汉相南征记”便抵得一部《西游记》矣。至于前而镇国寺,后而玉泉山,或目视戒刀脱离火厄,或望空一语有同棒喝。岂必诵灵台方寸、斜月三星之文,乃悟禅心乎哉!
读《三国》胜读《水浒传》。《水浒》文字之真,虽较胜《西游》之幻,然无中生有,任意起灭,其匠心不难,终不若《三国》叙一定之事,无容改易,而卒能匠心之为难也。且三国人才之盛,写来各各出色,又有高出于吴用,公孙胜等万万者。 吾谓才子书之目,宜以《三国演义》为第一。.
我就这么个爱好,三国,时间够长。我高中之后,就对很多东西失去了兴趣了,被物理折磨半死的我早已经对国民党投降了。我的世界除了练习题,就是试卷,三点一线,对于世界,我不再觉得自己牛逼,我只尽可能让自己普通,我不会告诉我的班主任我可以背出三国蜀国的所以人物,足足100多人。我只想让物理及格,哪怕我曾经数学考过150分。我只想会害怕老师,哪怕这个老师之后在我看来根本不及格。我没能做过任何一件10000小时的事情,虽然我知道人生还很长。我和所有对数函数的图像一样,虽然刚开始是负的,负的离奇,但渐进平庸。小学时候厕所里看到的《三国演义》,初中在暗恋面前滔滔不绝,高中从新华书店花了一个星期零花钱买了本《三国志》,大学时候读完《三国史话》觉得吕思勉真他妈想到我心底去了。现在,依然在寻找。我就这么个爱好,我自己知道。
1.情节精彩紧凑故事发展快。这一点使得《三国演义》如同网络小说一般阅读门槛甚低,因此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2.人物塑造上,寥寥几笔就勾画出大量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以周瑜举例,即便我们明知道正史中的周瑜是一个胸怀大志腹有良谋的奇男子,但还是难敌《三国演义》中“既生瑜何生亮”的小受印象。单凭人物塑造,《三国演义》就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3.结构。要想把汉末三国的故事讲清楚,在结构上就必须穿插得极尽巧妙,光是魏蜀吴三国叙事就很不容易,何况还要把何进、董卓、袁绍、袁术、陶谦、刘表、吕布、公孙瓒、马腾、韩遂、张鲁、刘璋这么多人交代明白。本人水平有限,读书只懂得从情节、人物、结构三方面着手。贻笑于大方之家,望不吝赐教。
记得之前有个问题是男人的浪漫是什么,我当时就像扔给那个题主一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热血小说,一个打不死的小强,领着两个兄弟,为了某个目标,不停的被打倒,然后继续爬起来,无数次之后,他们死掉了。
《三国演义》作为小说,大部分忠于的史实,还有不少虚构的成分。《三国演义》之所以叫做“演义”,因为除了要把历史演出来,最重要的是要把一种“公义”给演出来,“公义”其实就是代表了民间大众的最纯真最原始的一种道德标准。
截取几段例子,都是当时读起来比较有感触的部分:
华容道,非常体现信义,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操曰:“既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众将曰:“人纵然不怯,马力已乏,安能复战?”程昱曰:“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操从其说,即纵马向前,欠身谓云长曰:“将军别来无恙!”云长亦欠身答曰:“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操曰:“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云长曰:“昔日关某虽蒙丞相厚恩,然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以奉报矣。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操见云长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云长回身时,曹操已与众将过去了。云长大喝一声,众军皆下马,哭拜于地。云长愈加不忍。正犹豫间,张辽纵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后人有诗曰:“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败走麦城后这段话,颇有文天祥的风范。
瑾曰:“今奉吴侯命,特来劝谕将军。自古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将军所统汉上九郡,皆已属他人类;止有孤城一区,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危在旦夕。将军何不从瑾之言,归顺吴侯,复镇荆襄,可以保全家眷。幸君侯熟思之。”关公正色而言曰:“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
吕蒙之死,这段电视上都没有演过,虚构的比较明显,史实上吕蒙是病死的。但放在小说就不行了,因为广大民众认为把三国中最重信义的关羽害死的人只有一个下场,就是不得好死,所以小说要想让人们读着爽,一定要把吕蒙之死写成下面这样。
却说孙权既害了关公,遂尽收荆襄之地,赏犒三军,设宴大会诸将庆功;置吕蒙于上位,顾谓众将曰:“孤久不得荆州,今唾手而得,皆子明之功也。”蒙再三逊谢。权曰:“昔周郎雄略过人,破曹操于赤壁,不幸早夭,鲁子敬代之。子敬初见孤时,便及帝王大略,此一快也;曹操东下,诸人皆劝孤降,子敬独劝孤召公瑾逆而击之,此二快也;惟劝吾借荆州与刘备,是其一短。今子明设计定谋,立取荆州,胜子敬、周郎多矣!”于是亲酌酒赐吕蒙。吕蒙接酒欲饮,忽然掷杯于地,一手揪住孙权,厉声大骂曰:“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还识我否?”众将大惊,急救时,蒙推倒孙权,大步前进,坐于孙权位上,两眉倒竖,双眼圆睁,大喝曰:“我自破黄巾以来,纵横天下三十余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计图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权大惊,慌忙率大小将士,皆下拜。只见吕蒙倒于地上,七窍流血而死。众将见之,无不恐惧。权将吕蒙尸首,具棺安葬,赠南郡太守、孱陵侯;命其子吕霸袭爵。孙权自此感关公之事,惊讶不已。
三国会上瘾,每日一回,慢慢发现不同的世界
经典名著。读了就知道哪里好了。慢慢读。每次读一回。大约一个小时。人物关系可以自己画画图。
三国演义从汉朝的败落开始。老子英雄,儿子不一定是好汉,相当初高祖刘邦是何等英雄。可到了汉末,儿孙一代比一代差。最后大失人望,大失人望就是没有人说你好,都恨不得你早点完蛋呢?所以黄巾起义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结果很明显,经过各军阀之间征战,黄巾起义失败了。
自从董卓开始,我们就知道汉朝完了。为什么呢?起初汉朝是对董卓是有绝对领导力的。自从卓进京之后。都害怕卓,谁还把汉帝放在眼里啊。这一事件就足以证明,汉朝其实名存实亡了。但卓会替代汉吗?应该不可能,为什么呢?因为也不得人心甚至于还不如汉朝。残酷暴虐。滥杀无辜,不懂得用贤人。并且不服的人太多了比如十八路诸候讨伐。最后卓被王允美人连环计所杀。三国混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汉朝虽然名存实亡了,但一然存着,只是操替代了卓而以。操那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不单能臣武将都争想投靠。而且获得了人民的大力支持。一片兴旺之气,至此时,其实我们是能够认定替汉者必操啊。但操要掌控天下,就要消灭其它的诸候。比如,袁绍、刘表、孙权等。消灭他们就要他们听你的,把他们的土地变成自己的。把他们的军队变成自己的。所以就要吸引能带兵的,能打仗的来为自己效力。用这些能人来打败自己的敌人。到最后其实还是人力,物力、财力的对比。然后这时候就是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所描写的了,各种场面,各种你争我夺。各种计谋连翻上场。但前面我所说的是这些计谋的总开关,前面的做不到,计谋再好也完成不了。
三国演义最出彩的各种争夺也值得我们去玩味一番,不管是用三之计,还是从里应外合,还是连环计,还是驱虎吞狼计等,都是很有看头的。这些计谋是完全可以运用到我们实际生活当中的;为什么三国鼎力了呢?因为势均力敌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蜀、吴越来越失人望,越来越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了,所以最后失败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演义在日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