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课件的文明成就d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在社会经济... 本文档属于精品文档、课件类技术资料,转载请联系作者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在社会经济...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答案带解析】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关联正确的一项是A.蔡伦一最早的麻纸
B.张衡一《九章算术》C.扁鹊一最早的“麻沸散”
D.祖冲之一圆周率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成就。最早的麻纸是西汉前期的,东汉的蔡伦是改进了造纸术。张衡是发明地动仪,发明最早的“麻沸散”的是华佗。所以A、B、C项的关联均有误,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故选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考点分析:
考点1:昌盛的秦汉文化
秦汉时期,我国的文化空前繁荣,出现了以造纸术为代表的四大发明,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等。
一、造纸术:
1、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
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称“蔡侯纸”
二、《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的一部数学著作。
三、医学成就:
& 1、华佗:“麻沸散”--世界最早的麻醉药剂,“五禽戏”
& 2、“ 医圣”张仲景(东汉)著有《伤寒杂病论》,在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 3、张衡(东汉)地动仪: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震的议器
四、佛教的传入:
1、佛教发源于古印度,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2、东汉明帝派人到西域求佛经,并在洛阳建成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
五、道教的出现:道教源于中国,在东汉时兴起。
六、王充《论衡》:王充批判迷信鬼神的思想说,世界上根本没有鬼神存在。 & & & & & & & & &&
七、司马迁与《史记》:
《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
知识点拓展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1、造纸术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西汉早期用麻做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用破布、麻头、旧鱼网等作原料造纸,扩大了造纸的原料,降低了造纸成本,提高了纸的质量,普及和推广了纸的应用,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2、《九章算术》和地动仪
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一部数学名著,这部书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
东汉科学家张衡制造了一种仪器,能测定地震方向,叫做地动仪,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3、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华佗擅长外科手术,他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还编制了一套医学体操,叫“五禽戏”。
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人尊称他为“医圣”。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1、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
佛教起源于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主张只有修身养性,才能得道成仙。道家思想和《道德经》是道教的理论基础。
2、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被后人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汉时期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是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相关试题推荐
2011年5月,在北京开幕的中国首届华佗文化节,集中展示了传统中医的优秀成果,旨在推动中医文化发扬光大。下列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A.编著《伤寒杂病论》
B.创制五禽戏C.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D.开创望闻问切的诊疗法 
《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面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下列与“汉武"有关的历史事件有A.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奴
B.派蒙恬夺河套、修筑长城C.“昭君出塞”实行和亲政策
D.将盐铁经营权下放至地方 
一篇题为“中国足球不是民企沃土,多家俱乐部已揭竿而起"的评论文章分析了中国足球环境方面的问题。评论文章中引用的成语“揭竿而起”源自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A.国人暴动
B.陈胜、吴广起义C.楚汉之争
D.赤壁之战 
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下列属于他的功绩的是①灭掉六国,实现统一
②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④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1530套总数:5885151套专访:3372部会员:401265位
当前位置:
& 河北存瑞中学高三历史复习学案:考点47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中国古代史)
河北存瑞中学高三历史复习学案:考点47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中国古代史)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44次
资料类型:说课稿
文档大小:1.55M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学习目标】
大纲条目 细化要求
3.三国、两晋、南北朝
(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
道教与佛教
唯物论思想家
文学和艺术 3.三国、两晋、南北朝
(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
数学、农学、地理学的成就
道教的变化。扬佛与灭佛原因、表现、后果。
范缜与《神灭论》
文学:诗歌的演变、建安文学、田园诗、南北民歌
艺术:书法名家、绘画的特点与名家、两大石窟特点
【自主复习】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特点
的烙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具体明显的区别。特别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如南北民歌风格的迥然不同;外来佛教及其艺术在南北的差距,南方重佛理,北方重形迹;南方佛教艺术多由寺院组成,北方佛教艺术多由信徒制作等。
的特色。重要的文化成就,来自不同民族优秀分子的创造的文化成就,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格。
⑶思想领域异常活跃。道教官方化,侫佛和反佛斗争激烈,儒释道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是佛教,经历了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南北方的政治、经济领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也无不打上佛教影响的烙印。
成果成就突出。如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⑸文化艺术成就
特色:东晋的王羲之吸收汉魏诸家的精华,集书法之大成,被后世誉为“书圣”;顾恺之的人物画有极高的造诣;陶潜的田园诗和北方的民歌,各具特色,为我国古代文学注入了五股清新的气息。
★魏晋南北朝文化发展的原因
①经济发展,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
②民族大融合;
③前代秦汉文化的基础;
④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
⑤劳动人民辛勤劳动。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
(1)刘徽:魏晋时的刘徽,运用
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2)祖冲之(南朝)
①精确算出圆周率是在3.世纪以前
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利用。
3、地理学:
(1)裴秀西晋裴秀,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图学家。他绘制出《禹贡地域图》,还提出了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水经注》文笔雄拔俊秀,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山水文学的优秀作品。
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
1、道教的改造与发展:
★道教的产生:
东汉时,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形成道教,主要经典是
,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宣扬散财救穷、自食其力。
⑴东晋葛洪改造道教:
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道教由东汉时期的平民宗教变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葛洪是一位道教理论家、炼丹家,也是一位医学家。他写的
涉及许多化学知识,在我国古代化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⑵南朝(萧梁)陶弘景改造道教:
萧梁时期,陶弘景吸收
观念,丰富了道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
2、佛教的盛行:
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东汉末年在国内逐渐传播。三国两晋南北时盛行。
⑴迅速传播原因
①社会动荡不安,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为佛教流行提供了土壤,人民容易接受宗教,幻想摆脱痛苦。
②佛教本身有很大的欺骗性,佛教所宜传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为苦难中挣扎的穷苦百姓找到了一条精神解脱的道路,很容易欺骗和麻痹广大劳动人民。
③统治阶级的提倡和支持。
⑵盛行的表现:
信奉佛教的人很多,上至皇帝、王公、贵族和大臣,下至普通百姓,都信奉佛教;佛寺遍布各地,僧尼众多;佛教寺院在政治、经济上有很大势力。
3、佛教盛行的危害和积极影响:
①统治者利用佛教教义,麻痹人民人民的思想和斗争,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压迫,安于现状,加重了愚昧落后。
②大修塔寺,开凿石窟,大兴佛事,使得佛教艺术得到迅速发展,但劳民伤财,加重了人民的负担。③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与官府争夺劳动人手和税收,农民负担加重。
④僧侣众多,减少了劳动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不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⑵积极影响:
①同佛教有关的建筑和石窟艺术得到迅速发展。
②客观上推动了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出现了反佛教的斗争。范缜的《神灭论》揭穿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进行的欺骗。
4、反佛与灭佛:
⑴反佛灭佛的原因
佛教给社会带来了危害如统治者利用佛教教义,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和压迫;统治者广修寺塔、浪费人民的血汗;寺院经济与官府争夺人手和税收。
⑵反佛灭佛的表现
范缜在《神灭论》主张
,提出反佛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重大发展。
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为巩固统治,曾先后两次灭佛。北周武帝利用灭佛增加劳动人手和财政收入,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但焚烧佛经、捣毁佛像,也使佛教文化遭受损失。
★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和范缜思想的联系及其产生的背景
⑴联系:王充和范缜分别是东汉和魏晋时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王充《论衡》是反对封建神学的, 范缜《神灭论》是反对佛教的发展。二者在主张上相同之处都阐述了精神与肉体与形体的关系,但范缜的认识更加深刻。
⑵产生的背景:
王充《论衡》----原因:西汉时期出现“天人感应”论即天是万物的主宰,可以降福祸于人间的迷信思想,王充反对迷信,对此进行批判。
范缜《神灭论》----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统治者利用宗教统治人民,因此大力宣扬佛教。佛教宣扬转生来世,针对佛教的谬论,范缜发表《神灭论》。
三、承上启下的文学
1、文学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大变动,丰富了文学的内涵。这一时期的文学,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诗歌完成了古诗从四言、五言、骚体到七言诗的过渡,涌现了一批杰出诗人。
2、建安文学
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诗人,以所见所闻及亲身经历,写出的诗赋,史称“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的代表作有曹操的《篙里行》、王粲的《七哀诗》和蔡文姬的《悲愤诗》等。
3、陶渊明与田园诗
东晋诗人陶渊明向往农村生活,一生中写下许多内容清新自然、风格朴实恬淡的田园诗。他的《归园田居》《桃花源诗》尤为著名。(反映了对士族统治造成的社会黑暗的不满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诗
兴盛。谢灵运的《登池上楼》,是山水文学的代表作。与谢灵运同时代的鲍照的代表作有《拟行路难》等,对后世影响较大。
5、南北朝民歌
南北朝时期,一种新的乐府诗即民歌大为盛行;南方民歌缠绵婉转,多写爱情,代表作有《采桑度》等;北方民歌慷慨激昂《敕勒歌》《木兰辞》等。
四、大放光彩的艺术
1、书法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①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著名学者蔡邕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
②曹魏的钟繇,开始把字体由
,这是汉字书法的一种进步。
③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世称“书圣”,代表作有《兰亭序》《黄庭经》等。其子王献之书法造诣也极高,与王羲之合称“二王”。
*④东晋女书法家卫铄,世称卫夫人,她师从钟繇,得其真传。王羲之曾随卫夫人学习
书法。王羲之之妻郗璿,也是一位书法家。
*⑤因北魏碑志艺术最有代表性,人们习称这种书体“魏碑”。“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书法艺术的精品
2、绘画艺术成就(春秋战国时,绘画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
魏晋南北朝的绘画,往往带有
。三国时的
是我国佛像画的始祖。东晋
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画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
3、石窟艺术
①魏晋以后,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寺遍布南北各地。
石窟保存较多古印度艺术风格;、河南
石窟具有中原文化特征,后来成为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4、音乐与舞蹈艺术
①直接从西域引进了《龟兹乐》《疏勒乐》《康国乐》,异域传来的天竺乐、扶南乐、高丽乐等,也很流行。②舞蹈在这一时期带有明显的
色彩,有名的舞是《大面》和《城舞》。
③《大面》又称《兰陵王入阵曲》。《大面》舞对后世戏剧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重点知识】
1、活跃在魏晋南北朝思想领域的哲学思想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⑴哲学:关系:
1.下列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手工业发展表现的是(  )
A.吴、蜀的丝织业闻名全国B.建业、扬州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C.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D.青瓷制作技术日臻成熟
2.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有南移的趋势,其表现不包括(  )
A.整个长江流域得到开发B.耕作技术提高
C.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趋向平衡 D.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是重要的产粮区
3.对刘禹锡“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和温庭筠“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的诗句理解准确的是
①开垦了大量土地②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破坏了生态环境④导致了封建经济逐渐走向衰落
A.    B.②④C.①③
4.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走廊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促成这一情况的因素包括(  )
①两汉政权对匈奴战争取得胜利 ②少数民族内迁使畜牧区域东移 ③中原移民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 ④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A. B.②③④
5.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技术进步,纸张白度增加,下图是吐鲁番出土的《纸绘生活图》,它有可能来自当时的哪些造纸中心(  )①北京 ②洛阳 ③长安 ④成都 ⑤建业 ⑥扬州
A.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6.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特点与秦汉时期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  )
A.先进生产方式向边疆传播B.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
C.商品经济比较活跃D.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交流增强
7.)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些新的烹饪方法和一大批在制法、风味上均有显著特色的菜肴品种,呈现出菜肴形式多样的盛况。其原因有(  )
①民族融合的加深 ②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③土族在饮食享受上的追求 ④广泛引进农作物新品种A.①②
8.(2010·海淀模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比较注重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性的特点。下列科技成就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并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是(  )
①“太初历”
②《九章算术》③《水经注》
④《齐民要术》A.③④
9.(2010·豫南九校模拟)下列各项中,能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有
①《齐民要求》
②北方的民歌③《论衡》
④顾恺之的绘画作品
10.下列史实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是(  )
①江南农业迅速开发 ②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③佛教迅速传播④商品经济活跃,寺院经济膨胀
D.①②③④
秦汉及魏晋南北朝
1.秦朝的“皇帝”与西周的“王”相比,最本质的不同点是(  )
A.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  B.代表国家最高权力C.国家形成的产物
D.集权制确立的表现
3.“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该诗中提到的秦朝的历史事件是
A.统一六国,焚书坑儒
B.政治改革,平定山东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
D.农民起义,刘项文盲
4.临淄曾是两汉时期著名的大都会,这里出土过“齐国钟官长(为掌管钱财之官)”印、“齐铁官长”“齐铁官丞”印,及西汉初年带有“淄川王”“胶西王”等字样的印泥(古时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印章的泥块)。这些发现可以印证西汉时(  )
A.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事实 B.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C.在各地设立封国的事实D.已经出现印刷术的事实5.据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以下对上述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A.秦亡后,县令、长在汉初继续留任B.秦朝每县掌治100个亭
C.汉朝县扩大辖区,掌治100个乡D.汉代县制大体沿用秦朝制度
7.西汉建立六七十年之后,“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下列哪种活动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A.汉武帝大规模反击匈奴
B.汉文帝颁布“推恩令”C.派班超出使西域
D.派甘英出使大秦
8.下列对张骞通西域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获得了大量前所未有的西域资料②促使中原同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③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④奠定了对西域管辖开发的基础
A.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下列有关新疆在西汉时期的表述正确的是
A.掌握了铸铁技术、井渠法、修筑坎儿井B.始终处于中央的控制之下
C.汉武帝设置西域都护管辖新疆一带D.处于丝绸之路的起点,商贸发达
10.秦汉时期,中国与东亚国家政治关系非常密切。下列史实中能说明这一关系的是(  )
A.秦朝时期朝鲜半岛北部的辰韩被称为“秦韩”B.汉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使译通于汉”
C.1784年日本出土了“汉委奴国王”金印D.中日两国流传的徐福东渡的故事
11.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
B.重理论C.重民众
12.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13.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主张是(  )
A.主张“制天命而用之”B.反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
C.提出“形神相即”的观点D.提出“气者,理之所依也”的唯物观点
14.下列文物图集中说明了(  )
A.两汉国力强盛B.两汉艺术丰富多彩C.两汉建筑技术先进
D.两汉对外交流频繁
15.东晋时江南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局面,其形成原因不包括(  )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推行劝课农桑的政策C.大力兴修农田水利 D.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16.下列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手工业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
A.冶铁技术开始出现淬火技术 B.蜀国培育出八辈之蚕,缫丝质量高
C.南方创制出白瓷D.百炼钢技术非常成熟
17.曹魏时期是黄河流域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①改进翻车,用于农业灌溉 ②兴复许多渠堰堤塘③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得到开发 ④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A.②③④
18.“如果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的发现,那就未免和事实相差太远。早在1300多年前,在一部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中,就已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赞誉的这部中国古代的著名农书是(  )
A.《梦溪笔谈》
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
D.《考工记》
19.这座佛寺不只是个宗教场所,同时也是地方金融中心,寺院借贷给农民并收取高额利息。寺院拥有庞大的地产和大量的身份依附者,寺院长老们正和来到寺院的达官贵人们探讨着深奥的佛理。这应是什么时期的现象A.两汉时期
B.南北朝时期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20.下列中华文明成果中,最能体现各民族共同创造事实的是(  )
21.在中国古代,“家”(家族、宗族)与“国”(国家政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阅读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西周制度示意图
材料2:《左传·桓公二年》:“天子立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材料3:“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4: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
材料5: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请回答:(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1、2在“家”“国”关系上有何特点?(4分)(2)在“家”“国”关系上,材料3、4与材料1、2相比,有何延续性和变化?分析以上变化的原因?(6分)(3)材料5中说中国古代农民“交了粮,自由王”,你赞同此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6分)
(4)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小农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牟氏庄园,是大地主牟墨林及其后裔营建的住宅,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地主庄园,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地主庄园。庄园内的每一项建筑都严格按照封建地主阶级的等级观念布局:大厅供奉祖先,老爷居住楼阁,妻妾子女居于平房,一干佣人居于群房。粮仓、磨房、碾房、粉房、油坊、棺寿房等多在群厢,形成了一个自我封闭、自给自足的小社会体系。
日,修葺一新的牟氏庄园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此,庄园全面对外开放,短短十几年间,观光旅游者已超过六百万人次。
材料2:战国时候,韩、赵、魏三国的垦荒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中原地区的荒地大大减少。秦国从孝公商鞅变法以来也很重视垦荒。到秦昭王晚年更用分给田宅、免除徭役等办法招徕三晋(韩、赵、魏)之民到秦开荒,使秦国的荒地迅速得到开垦。——《中国经济简史》
材料3:江南之为国盛矣。虽南包象、浦,西括邛、山,至于外奉贡赋,内充府实,止于荆、扬二州。——(南朝梁)沈约《宋书》材料4:
请回答:(1)据材料1,你可以得出哪些历史信息?(4分)
(2)材料2,反映了我国农业的什么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4分)
(3)与材料2相比,材料3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变化?根据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变化的具体表现。(6分)
(4)从材料4中你能得到农业发展的哪些信息?结合史实,归纳这些经济信息对其他经济部门的主要影响。(4分)
(5)从材料1到材料4,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哪些趋势?(2分)
哲学:玄学、道教、佛教,还有反佛的无神论。
关系:玄学,以道家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是当时社会流行的思想。道教也得以改造,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道教教义。佛教理论发展,适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得到迅速的传播。随着佛教传布,不断有人反佛灭佛,范缜更是著《神灭论》,给佛教以沉重打击。答案:(1)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或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政治制度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周王获得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贵族通过嫡长子继承制(世袭制与世卿世禄制)获得政治特权。
(2)延续性:皇帝世袭制延续了“家天下”的格局。变化: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官员任免制取代贵族世袭制(或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而分封制不利于统一;适应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3)一种:赞同,中国小农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经营自主性强,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轻。另一种:不赞同,中国小农除了交纳国家赋税外,还受到地主剥削,并承担国家的徭役、兵役等任务。
(4)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政府财政赋役收入的主要来源;其稳定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国家政权。
答案:(1)封建地主阶级鲜明的等级观念,自我封闭、自给自足;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成为旅游胜地。
(2)特征:大力垦荒以扩大耕地面积。原因: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各国政府的鼓励性措施。
(3)变化:江南经济发展迅速。表现:耕地面积增多,耕作技术进步,单位产量提高;农业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以丝织为主的纺织业技术高,产量大;出现了建康和扬州等大城市。
(4)信息:棉花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影响: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5)趋势: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线索)
高三年级文科
组编: 樊业兵
高三历史学案
3.3098答案:C
4.3099答案:A
5.3100答案:D
6.3101答案:C
7.3102答案:C
8.3103答案:C
9.3104答案:A
10.3105答案:B
11.3106答案:C
12.3107答案:C
13.3108答案:B
14.3109答案:C
15.3110答案:B
16.3111答案:A
17.3112答案:D
18.3113答案:D
19.3114答案:D
20.3115答案:D
21.3116答案:B
22.6494答案:B
23.6495答案:B
24.6498答案:C
高一历史学案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两晋南北朝框架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