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isallard van riell为什么是英雄

有人可以用英语三个词概括一下Louis Riel这个人,再写一段原因吗?就比如他是一个Leader, 非常fearlessness 之类的。然后就是为什么,写一个自然段。谢谢
Louis Riel Louis Riel is a controversial, courageous but tragic figure in in Canadian historiography. Louis Riel, a leader of his people in their resistance against the Canadian government in the Canadian Northwest, is perhaps the most controversial figure in Canadian historiography. His life and deeds have spawned a massive and diverse literature.In 1884, while teaching in Montana at a Jesuit mission, Riel was asked by a delegation from the community of Métis from the south branch of the Saskatchewan river to present their grievances to the Canadian government. Despite Riel's assistance, the federal government ignored Métis concerns. By March of 1885, Métis patience was exhausted and a provisional government was declared.Riel was the undisputed spiritual and political head of the short-lived 1885 Rebellion. He never carried arms and hindered the work of his military head, Gabriel Dumont. Riel was increasingly influenced by his belief that he was chosen to lead the Métis people. On May 15, shortly after the fall of Batoche, Riel surrendered to Canadian forces and was taken to Regina to stand trial for treason.He was hanged in Regina on 16 November, 1885.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魁北克的历史和今天
 魁北克是加拿大的法语省。在加拿大为什么存在一个讲法语的省分?追本溯源,这是怎么造成的?那里的现状又如何?本文试图从历史、政治、文化等诸方面对魁北克作一介绍,并加以研讨。    一、新法兰西的建立
  “魁北克”在当地土著阿尔龚干人的语言里是“河流变窄的地方”,这里所说的河流,是指流经北美的著名大河圣劳伦斯河。
   最早踏上这块土地的法国人是航海家,冒险家雅克·卡梯埃(Jacques
Cartier,1494-约1554)。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西欧诸国的探险船队纷纷弛向美洲。1535年,雅克·卡梯埃受命于法王弗郎索
瓦一世出海远航,直至今加拿大的东边,位于圣劳伦斯河入海口的魁北克。但是他并未在那里久留,随即便调转船头向南驰去。只是在事隔几十年以后,法国才重视
起这个地方。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像哥伦布、麦哲伦等人一样,卡梯埃所要寻找的除了通向印度的海上航道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黄金——十五、六世纪欧洲各国
帝王们所梦寐以求,至高无上的宝物。但是当时在魁北克那一带并未发现黄金,有的只是铁矿石、石英石,因此卡梯埃便放弃了这个地方。此后,一些法国渔民在捕
捞鳕鱼的季节来到这里。然而这种季节性活动也未引起法国向北美移民,捕鱼季节过后,渔民们便满载而归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了法国向
北美大规模移民呢?是毛皮交易。北美有丰富的毛皮兽类资源,当地剽悍的土著又是出色的猎手,法国渔民来到这里时,常可以用酒或者一些不值钱的小东西从土著
人手中换来珍贵的毛皮。这种对双方都有利可图的交易越做越大,美洲毛皮在法兰西也就越来越走俏,巴黎的贵妇人以穿披北美皮货为时髦。法国西海岸的一些商人
看准了这一巨额利润的买卖,从16世纪80年代起便开辟了专运皮货的航线。随着这一交易的不断扩大,买方就不能只停留在沿海地带而要深入北美大陆,也需要
与土著卖方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这样,开发占领北美并向那里移民的问题便摆在法国面前。
  其实法国早有此心,只是由于多年的宗教战争(1)缠身
又苦于资金匮乏而迟迟未有行动。如今的毛皮交易带来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法王亨利四世赋予一个私人公司垄断北美的毛皮贸易权,同时由该公司负担法国向加拿大
移民的经费。初始,该公司的活动范围在加拿大最北边的北纬46°和40°之间。由于那里远离土著猎户,加之常受英国人和海盗船的骚扰,公司便委托探险家萨
米埃尔·德·尚普兰(Samuel de
Champlain,1567至1570之间-1653)寻找一个最佳地盘。尚普兰选中了圣劳伦斯河入海处的这块地方,于1608年正式建起了魁北克城。
此后,毛皮交易更趋红火,魁北克成了这一交易名符其实的中心,每年春季,成百上千只小船满载海狸皮云集魁北克城及其附近的蒙特利尔、三河镇等港口,形成一
年一度的毛皮交易盛会。
  法国人与大多数土著的关系是比较融洽的,与部分土著以及荷兰人、英国人之间虽然存在一些矛盾,甚至时有争战,但他们毕
竟有了比较牢固的基础,在北美站住了脚。年青的路易十四登上法国王位后,给予以魁北克城为首府、也称做魁北克的这一大块北美殖民地以法国一个省的地位,向
那里派驻了兵团。史称:1663年魁北克正式成为法国皇家殖民地。正如荷兰在北美有新尼德兰,英国有新英格兰一样,魁北克被称做“新法兰西”(2)。(现
在,报据一般习惯,多用“魁北克”指魁北克省,如指它的同名省会时,则用“魁北克市”。)
    二、英法对魁北克的争夺及法国的战败
  在加拿大,与法国争夺殖民地的主要对手是它的近邻英国。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正值强盛时期,其军事力量称雄欧洲。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因经常接受路易十四的资助而不敢与之抗衡。随着英国国内政治情况的变化(3),英国在加强自身力量的同时,
也感到了法国对自己的威胁,于是从17世纪末开始,英法之间的矛盾便不断加深,不但在欧洲大陆上战事频繁,对海外殖民地的争夺也日益激烈,为了得到加拿大
这块具有巨大潜力的海狸皮货宝地,英军多次向驻守那里的法国军团发起进攻。被视为进入北美大陆之门户的魁北克城,因其地理位置重要而成为英军攻击的首要目
标。1690年,法国驻军在伏龙特纳克伯爵(Louis de Buade,comte de Palluau et de
Frontenac,1622-1698)统帅下,与来犯者进行了浴血奋战,经过顽强抵抗,终于成功地保卫住魁北克城,并进一步加强了对该城的防御。
  18世纪初,法国在加拿大的优势达到巅峰,它有力地控制了毛皮贸易的通道与要地。然而与此同时,它在欧洲大陆的角逐中却屡遭失败,英国
国力则不断增强。这样,英国在加拿大便转败为胜频频得手,法国则从峰顶一路下跌,逐步缩小了它在北美的势力范围,丧失了重要的毛皮货源地,最后只有加强对
圣劳伦斯河沿岸地带的防卫。但8万法国驻军和移民面对十数倍强大于自己的敌人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1759年英军包围了魁北克城,在阿布拉罕平原
一场鏖战之后,魁北克全城陷落,次年蒙特利尔投降。英法一百余年争夺北美大陆霸权的斗争,以资本主义的英国战胜封建主义的法国而告终。1763年,根据两
国签署的“巴黎协定”,法王路易十五把在北美的殖民地拱手让给了英国。
    三、矛盾与让步
  被法兰西母亲抛弃在重洋之外的这一小群
法国人陷入了困难的境地。他们自认为属于一个最伟大的文明,并以此而感到骄傲与自豪,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服从,即使对晚于自己渡海到来的同胞,也表现出某
种程度上的独立性。然而一夜之间,他们被置于一群外来者的统辖之下,这些外来者既不讲和他们同样的语言,又不信和他们同样的宗教。在各方面他们都低人一
等,在政治上自不必说,从经济上看,除少数下级行政管理人员和法律界人员以外,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都居住在农村,从事着农业劳动,英国人则控制了那里的经
济和贸易活动。从语言上讲,法语和英语是绝无竞争可言的,它时时面临被同化的危险。处在这种情况下的法国人不甘心对英国人俯首从命,两个民族之间发生摩擦
甚至冲突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法国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争取多一些的权利而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不断地向当局提出自己的要求。对于法国人的这些要求,英国并
非未做过让步,特别是在18世纪的后期。根据1774年英法合签的“魁北克法案”,法国移民终于获得了一些特权:可以使用自己的语言,保留自己的风俗习惯,法国民法在魁北克继续有效,尤其重要的是,他们可以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在英国本土被禁止的天主教。
 英国之所以采取这种宽容态度,是有其历史原因的。英国在加拿大打败法国的同时,它在南边的13个殖民地正在闹独立,那里的反英群众斗争正是从1763年
蓬勃开展起来的。英国十分惧怕这里的法国人与那里的起义军携起手来。假如不甘心忍受英国统治的法国人与起义军结成联盟,对英国来说,势必出现不堪设想的后
果。“魁北克法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签订的。由该法案所确定的法裔人的这种地位一直维持了半个多世纪。
  1783年美国独立后,一部分坚持效忠
于皇室和国王的英人不愿意留在那里而北迁加拿大。这些大英帝国的忠实臣民自然受到英国当局的欢迎与重视。为了满足他们实行英国议会制度与民法的要求,同时
又不损害加拿大法裔的利益,英国于1791年颁布了“立宪法案”,把加拿大分成上加拿大(今安大略省)和下加拿大(即魁北克省)两部分。但是,这一做法没
有得到预期效果。在下加拿大,英商由于看到法裔进入立法议会而感到不安,法裔又因为看到大部分权力由英国皇室任命的立法院及行政院所掌握而感到不满。于
是,1837年秋季便发生了法裔人的武装暴动。英国人在镇压了暴动以后,于1840年重新采取了把法裔置于政治上从属地位的措施,通过“联盟法”把上、下
加拿大合并成为加拿大联合省,法语失去了其合法地位,英语成为唯一的官方语言。(只是由于法裔的强烈反对,伦敦才不得不于1848年恢复了法语的合法地
  英国这一合并之举,其目的是把操两种语言的居民置于同一个殖民地体系,从而便于自己的统治,但实际上却没有解决已存在的矛盾,难以让一
半讲法语一半进英语的平民百姓感到满意。这种两面不讨好的结果,迫使伦敦不得不重新调整它在加拿大的战略布署,于1867年颁布了“不列颠北美法令”。根
据这项法令,建立了由魁北克、安大略、新苏格兰和新不伦斯瑞克四省组成的,以渥太华为所在地的联邦政府,各省设省政府。从此,魁北克人才有史以来第一次有
了自己的政府。后来,随着加拿大的扩大,其他6省也相继进入联邦,以致使魁北克成为面对其他9个主要讲英语省分的唯一一个法语省了。
  魁北克与联邦政府、其他诸省之间以及魁北
克省内法裔与英裔之间的关系,有时不免处于紧张状态,然而从历史上看,它们之间又同时存在着共同的利害关系。比如,在魁北克的一些公共或私人企业里,英裔
人与法裔人需要携起手来,共同管理经营,对于英国宗主国,他们需要联合起来维护他们共有的加拿大的主权,特别是面对独立后的美国的扩张野心,他们更要团结
起来一致对外。这种共同的利害关系,使得他们也要联合与协作。这种联合与协作无疑促进了社会的安定与发展。魁北克与整个加拿大就在这既有矛盾又有联合,既
有斗争又有妥协的过程中,不断地协调自己、发展自己。
    四、魁北克的民族运动
  1791年魁北克成为下加拿大以后,民族问题便显 露出来,路易·约瑟夫·巴比诺(Louis-joseph Papineau
1786-1871)领导的加拿大党要求承认法裔人的政治权利,提出成立一个由民众代表组成的地方权力机构来管理魁北克,实质上就是要求魁北克独立,其矛
头直接指向英国的殖民政策。这当然是英国当局所不能同意的。双方矛盾的激化,便爆发了前面提到的1837年的武装暴动。这次暴动由于组织不健全、行动欠协
调以及缺少武器等自身弱点,很快被英国当局无情镇压下去,一些头领被送上了绞架,巴比诺则逃亡国外。
  教会为了维持秩序、保护信仰,呼吁教民们
与英国人达成谅解。一部分资产者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下,走上了英国人划定的轨道,与此同时,英国人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魁北克经济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因此,在
暴动后几十年期间,魁北克的局势比较平静,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他们的地位也有所改善。尽管如此,那里的基本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随着魁北克教育事
业的发展,知识阶层人数的逐渐增多,在法裔知识分子中,“二等公民”的意识更为明显。这种不满或失望,不平或反感,在魁北克以及加拿大其他地区的法裔居民
中,逐渐演变为一股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几乎每过二、三十年,矛盾便激化成不同程度的冲突,随后又渐趋缓和,如此循环往复。继1837年暴动之
后,1869年在加拿大中部法裔人较多的马尼托巴省,又爆发了由法裔和土著人的混血儿路易·利埃尔(Louis
Riel,1844-1885)领导的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利埃尔逃亡美国。15年后他回国再次组织暴动,这一次失败后他被推上了断头台。1914年和
1940年,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魁北克因征兵问题都发生了骚动,原因是法裔人不愿意为英国皇室而到
海外去送命。本世纪60年代初,魁北克又出现了范围较大的变乱,导火线是某些英裔高层人士在公开场合下的不适当讲话刺激了法裔人。当时,首先有渥太化的法
裔大学生走上街头闹了起来,紧接着,蒙特利尔发生了数千人历时3小时的大规模示威游行,队伍在行进中与治安警察发生了激烈的暴力冲突,这次冲突的余波经久
难以平息。
  时间到了1980年。在5月20日这一天,在当政的魁北克党的要求下,魁北克全省进行了一次公民投票,其目的是使该党获得就《主权
——结合》问题同联邦政府谈判的委托权。“主权”,是指魁北克政治上的主权,“结合”,即魁北克经济上与加拿大其他地区的结合。这次公民投票的实质,是就
魁北克要否脱离加拿大而独立的问题进行全民公决。然而,结果却出乎组织者的意料,60%的魁北克人投了反对票,赞成者只有40%。后来,围绕魁省独立问
题,在省内及全国内又进行过一系列的活动与投票。前不久,即9月12日,在魁北克省议会选举中,主张独立的魁北克人党以在125个议席中夺得77席而获
胜。该党党首雅克·帕里佐(Jacques
Parizeau)是坚定的独立派,他刚刚登上省总理的宝座就迫不及待地宣称,一年之内,他将就魁北克独立问题再一次进行全民公决。这一次公决的结果会怎
么样呢?今天魁省百姓中的多数把选票投给了魁北克人党,是否预示着明天投赞成(独立)票的也是多数呢?那倒也未必。因为,在此次选举中,帕里佐的党并未取
得预期的压倒多数的胜利,而是仅以44.7%对44.3%的微弱强势险胜自由党的。再说,民意测验表明了人们对独立的支持率有所下降,因此,有人说,此次
议会选举的结果只反映了魁北克民众更换政府的意愿,而并不能说明他们想脱离加拿大。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另一种论调:一年以后魁北克将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总之,魁北克独立一事至今仍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但无论如何,现在它还是加拿大的一个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canadians were divided as they had not been since the execution of louis riel in 1885 是什么意思?
莛嗳曉猴子168
自1885年路易斯瑞尔被处死迄今,加拿大人众还从未像如此这样两级分化过.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ouis riel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