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玩游戏最省钱就要好好玩,整那些乱七八糟的对谁都不好

如何控制自己不去想一些不好的事情?
人有时候会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例如悲观的、恐怖的) 而往往越要控制自己不去想,反而就会越想越多,越陷越深。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应该怎么缓解和克服?
163 个回答
谢谢题主的邀请!你说的这种情况,和心理学上提到的闯入式思维比较相似。什么是闯入性思维?指的是一类重复出现的、难以被人接受和控制的思想、表象或冲动。闯入性思维和什么相关?心理学家曾提出,“功能失调性信念”影响了人们对闯入性思维的评价,让人维持了这种思维方式。信念产生于人们的某种生活经历,影响我们每个人对主观和客观的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功能失调性信念使得个体对闯入性思维产生不适当的评价, “功能失调性信念”包括哪些方面?1、对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性和责任感的夸大; 2、完美主义和对不确定性的不可忍受; 3、强烈的控制欲;4、思想–行动融合在这里不拉开篇幅解释功能失调性信念,看字面的意义,你也大概能看出点什么,象这种闯入性思维,是来自于人的心理内部,有一个特点是部分的自主能力丧失,亦即,你越是想要控制,发现越控制不了,同时存在着自我控制和自我反控制的角力。在认知上,你要了解到闯入性思维,是广泛地存在在人群中的,你有,别人也有,它让人感到不舒服,但这是人的思维的一部分,没有人能完全把它象排便一样地排出体外。这个时候,就会提出一个现实的问题:你愿意不愿意认同和接纳这种闯入性思维?当你不认为它对你造成什么干扰的时候,才是它对你影响最小的时候!很多思想上“问题”,正是因为人们认为它是一个“问题”,它才成为了问题,并在强烈的想要控制它的欲望中,把它顽固地保留到了意识里,你甩也甩不掉了。也许你仍然想要追问到底要怎么控制?接纳是一个长期的心理工作,应对闯入性思维的策略也是有的。其中最为有效的,就是讲述它,把它说出来,用你能想到的方式,比如对熟人说,对好友说,对网络说,自己写出来,不停地去讲述它,释放焦虑。或者,什么都不做,思维闯进来的时候,你什么也不做,任它进来,在精神上不去跟它拗,让它来,让它走。这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最高明的做法,是去改译你对它的害怕和焦虑,你不把它当成是令人讨厌的东西,而是要去喜欢它,通过喜欢,你发现自己成天都在花时间去寻找它的出现,甚至有意地去制造它,你会发现,在寻找的过程中,它悄悄地隐身了。在此强调一句,不要给自己打任何病理标签!愿你有所感悟。
卸腰。北京正好下着雨,很喜欢在这种时候写点东西。纷杂的思绪-大脑的真相去年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对于人的思维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那是一个夏天的晚上,我刚参加完一个朋友的聚会,准备坐地铁回家。车站里的人不多,我很快就注意到一个站在我旁边的二十多岁的女人,长得还算漂亮,但看的出来衣服头发和指甲都有一段时间没有打理过了,引起我注意的不是这些,而是她看起来有点不正常。她有有点神经质,又有点愤怒,头侧向一边,大声的自言自语着:“你就是个骗子,我这么相信你,我这么帮你,你一直在利用我,我要弄死那个小狐狸。“一会儿又会像在和另一个人说话一样转向另一侧,继续大声地说话,从她说的话里大概猜得出是情感上受到了一些挫折之后,成了一个疯子。晚上的地铁来的很慢,我大概听她说了五六分钟絮絮叨叨,再加上空气有些闷热,我开始有点烦躁起来,这是头脑中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来:“在地铁走过来的时候,我要把她推下去。”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我很排斥它,开始责怪自己,我怎么能这么想呢,我要忘掉这个很邪恶的想法,但是这并不奏效。但是好像突然想明白了什么,我意识到我和她之间其实很像,头脑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念头,有一些还很离奇,很邪恶,我跟她的区别只是没有用嘴大声的把我头脑中的想法说出来,只是我没有完全被大脑的思维控制。我们在不用大脑来解决特定的问题的时候,头脑中的思绪就像一条河流,不停地在流动,会有各种各种的想法飘过,这就是大脑的真相。「好」与「不好」-冲突的产生既然每个人的大脑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产生,那么很自然的就会慢慢的把头脑中的这些想法进行分类,有些根据人本身的自然反应,有些是根据社会,父母,朋友给你灌输的观念,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标签来对想法进行评判,于是就有了「好」与「不好」的想法。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因此痛苦和困扰而另外一些人不会呢?问题的关键在于有些人会将头脑中闪过的念头贴上「好」与「不好」的标签,同时又有完美主义的倾向,他们容不得各种「不道德的」「悲观的」「恐怖的」的念头停留在大脑里,想要快速的排斥它,但是结果会怎么样呢。你们可能都听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叫“别去想那只粉红色的大象”,参与者被要求不要去想象房间里面有一头“粉红色的大象”,但是没有人成功过——正如你脑袋里会无可抑止地出现粉红色奇怪的大象一样。我们的大脑机制就是这样,拒绝「不好」的事情只会让它增强,最终把我们吞噬。接纳与观察-解决之道通过上面我们已经明白了大脑是怎么运作的,下面自然就有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接纳」与「观察」。首先应该清楚的是,头脑中产生各种的想法只是大脑纷杂的思想之河中的一个个自然存在的想法,人类总是太过高估自己的理性和思维,企图通过逻辑和科学来解释一切,来批判自己,来得到一个完美的答案,实际上人类看似完几千年来积累的文明和智慧在宇宙的宏大秩序中显得微不足道。不要企图与自然抗争,你头脑中的所有念头都很正常,他们都是自然存在的,你能做的是「接纳」与「臣服」,这一开始可能会很难,会让你痛苦,因为就像是手碰到火一样,你会忍不住缩回来,碰到「不好的」思想就想逃避已经成为了你故有的行为模式。但你可以尝试着带着这些想法去做自己的事情,它就在那里,你不去排斥,你不去强调,一开始很难,但你可能会慢慢发现它自己就像一个在调皮吵闹的小孩子一样,大人不去理他,自己反而慢慢的就安静下来了。如果你还是觉得这些「不好的」想法太过强烈,干扰了你的生活,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观察」,放下你手中的事情,不带评判的,观察你的想法和念头,感受你的身体的反映,感觉胸闷吗,喉咙紧吗,手心会出汗吗,去体会这种感觉,让自己沉浸在这种感觉里,想法也会慢慢流散出去,因为身体是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和情绪的,我们的身体在关注之下不会一直保持紧张的状态,自然就会慢慢放松下来。投入自己的生活,一切都会自然发生。
的邀请。大禹之所以成功的治愈了水患,是因为他改变了一贯以来的堵塞的做法而采用了疏导的方式。大禹的这个成功经验在心理调适上也同样适用。那些让你恐怖或纠结的事件之所以不断会出现在你的意识里,是因为这些事件背后的情绪能量没有机会宣泄。这些情绪能量正如那些波涛汹涌的洪水一样,时刻想要冲破意识的阻拦。你试图将它们压抑下去,这相当于一种堵塞的方式,于是,被压抑的能量与实施压抑的自我之间展开了斗争。如果你的自我能量如果被大量地消耗在这场斗争中,会导致日常生活中效率的降低,你也许会沉溺在内心的斗争中无法自拔。压抑的方式是需要的,这也是一种必要的心理防御机制,让人能把注意力投注于更有意义的事件上去。但一贯的运用压抑而不去表达那些情绪,久而久之会导致负面情绪的积聚。那些未被表达与理解的情绪,会转化为诸多心身症状,如焦虑、失眠、抑郁、慢性疾病等等,有些人会通过诸多不良行为去调节这些心身症状,形成恶性循环。为什么有些人会不屑于表达情绪呢?情绪表达的习惯似乎是很多男性所不屑于做的事情(表达情绪似乎代表了软弱)。有泪不轻弹是社会对男性的要求,所以压抑情感甚至可以是男性的魅力之一。当看到一个男子处变不惊或无情到底时,有些女子会发自内心的赞叹。但文化有时候却以塑造不健康的人为己任的,所以过度认同文化的要求反而塑造了情绪表达不能的人,虽然这些人看起来很厉害。有些人从小被父母教育不要哭,不要怕,甚至父母会以:“你越哭,我越要打你;你不哭了,我才不打你了”作为处理孩子脆弱情绪的方式。我们可以推测,这些人往往会学会压抑情感的习惯。情绪的疏导是心理咨询之所以起效的因素之一。当你能够谈论那些令你害怕或纠结的事件,并得到某个人的倾听与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情绪能量得到了宣泄,由情绪所决定的不断冒出来的想法自然会少很多。于是,你能够从负面情绪的牢笼中解放出来,将能量用于建设性的方面。每个人都曾会有过类似的体验,当你把某件难以启词的事件谈论出来并得到理解之后,一方面你会有一种放电的感觉(这是心理咨询过程中很多来访者的体验),另一方面那些一直纠结你的忧虑会明显减少,你可以真正放下了这件事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不能奢谈放下。放下是佛教里经常会有的说法,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放下,特别对于那些令人痛苦的事件。比如,对于沉溺于失恋痛苦中的人们来说,特别想要快点结束这种混乱的状态,重新恢复心情的平静。但为什么放不下呢?是你意志力不够吗?或者你不够坚强?这是很多人在放不下时常有的自我怀疑。其实能否放下,跟坚强或意志力关系不大,而更多的与那些未被表达的情绪能量有关。因此,要做到真正放下,首先得表达,没有表达的放下会很艰难,有了表达的放下会容易得多。当你把失恋之后的痛苦彻底的表达与消化之后,那个曾经让你思念或憎恨的人也慢慢的随风而逝了。所以,如果想要真正放下这些不好的事情,不妨先去表达和理解它再说。当然,表达了并非万事大吉了,还需要有耐心去慢慢消化;同时,还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运动等方式去调适。在心理调适上,需要多管齐下,而不能有且只有压抑这种方式。
个人最佳解决方案 ------站起来,跑步去。
谢邀 排名第一的的答案已经将闯入性思维的原理和性质解释的很清楚了。在这里我谨锦上添花,表达一下我对闯入性思维的一些看法。
闯入性思维起源于过去你对自己某种情感和思维感受的压抑,这些思维一般代表了你的本我,反应了潜意识试图表达的情感和需要,如性和恐惧。或是因为羞怯,自卑,不被认可,或是因为时下不适合表现,你采取了逃避和自我压抑等不成熟的方式处理了它。而这种不恰当的情感处理方式,给它的爆发埋下了伏笔。一旦它再被触动,就会像洪荒之力不受控制,而且越压抑越强力试图表达。如何正确的对待闯入性思维?
我们提倡采取一种不批判,不否认,不压抑,平静的接受它,任它自由表现的方式。当与对方冲突,或感到自己受委屈时,适度表达自己的伤感情绪。如“你刚才说......,这样我感到很生气(受委屈......),并且表达自己希望看到的改变(如‘可能我们现在都不冷静,不如让我们都不要吵了等我们平静下来再慢慢说这事吧’)”。通过情感反馈,让对方理解你的感受。这也是一种正确的处理生活中冲突和激动的方式。
闯入性思维,同样也是自我认识的一种途径。通过正视它想要表达的自我,可以认识到自己未被满足和表达的需要和情感,借此能够更深刻的认识自己。
其实归根结底是紧张感和恐惧感带来的。 答主也有过类似的经历,答主今年大二,高三那年,答主每天复习的时候都会控制不住的想一些不好的事情刚开始想的东西还算正常,类似于高考考的不好怎么办,大家都这么认真学的比我好怎么办等等等问题。后来变成了,大家都在学习我却在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这个阶段我实际就变得很焦虑了。最后到了这样一个阶段,我内心每天都很恐惧的对自己说,我千万不要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啊,结果可想而知,我每天都陷入想与怕想的境界中⊙▽⊙。而且这种状态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焦虑的睡不着觉,每天2点多睡5点多就得爬起来上课的状态简直不能再糟糕。后来可想而知,答主的高考简直糟透了,没复习,上了个一般的985。而且还是答主最不喜欢的专业。后来上了大学,不喜欢的城市,不喜欢的大学,不喜欢的专业。读起来发现其实也没那么难以接受,人的适应能力其实都很强,你所以为的自己深深恐惧的东西,其实接受起来真的没那么难。只不过你在事情没有发生的时候,自己加深了恐惧感而已。事实上,你没有那么害怕那些东西发生。 但是当我明白这一点之后,事情却没有结束,高三那一个时期给我带来了一个后遗症就是楼主所说的那种情况。我开始尝试很多办法,后来发现这样很有效。一旦我开始控制不住的胡思乱想。我给自己的调节是这样的。第一个部分是【如果我控制不住自己想什么,那一定是我在恐惧什么,我会考虑到事情会带来的最不好的后果,很认真的问自己,这个后果真的很难以接受吗?当我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这个问题时,我会发现,真的没什么接受不了的。】最糟糕不过是这样,既然我能接受它,那又有什么可以恐惧的?况且事情不一定会发生。第二个部分是【当你有时间胡思乱想时,往往是自己太闲了】既然有时间去胡思乱想,其实是证明了形势不够严峻,其实就是你太闲了,才有空去胡思乱想。所以找点事做,累了的时候,哪有空想那么多……第三个部分就是【恐惧的一方面原因来自于经历的太少】拿我之前高考……答主高中时纯学霸,啥都没经历过,自负,一点小事就无限放大化。我一直戏称自己小农思想。后来经历的多了一点的时候,发现恐惧感真的少了很多。第四个部分【谷维素加维生素b1,详情咨询医师】学医的可以帮我纠正一下有木有错误哈……答主老妈是医师,所以她一直认为我是植物神经紊乱,告诉我吃维生素b1加谷维素,营养神经……我以为她在瞎扯,但是我吃了确实有缓解。而且维生素啥的,副作用也在我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所以一直有在坚持。第五个部分【坚持健身,最好每天跑跑步啥的】我一直觉得跑步是一个很有效的缓解压力的方式,现在每天都坚持跑5圈左右,不多,但是跑的时候大脑放空了,感觉很好。其他健身方式没试过,估计效果大同小异。现在答主自认为已经痊愈了π_π。混知乎以来第一个回答……不是学心理学,有共鸣所以答哒,求清喷……
因为我自己也曾经受过类似的困扰并且已经解决,而我一个朋友类似的困扰我怀疑到现在都没有解决。所以这个问题我很想回答一下。在我过去还不会系统地使用心理学手段来分析自己的时候,我遇到缠绕在心头的令自己痛苦的、恐惧的、厌恶的念头时,我跟大家一样,告诉自己“别想了!”那结果也跟大家一样——每一次喝止更像是一次再激活、再强化,以此往复,万劫不复。直到我跳出了这个模式——来,让我们把这个恐惧\厌恶\愤怒\不甘等过去条件反射一般会逃避的念头,拿出来彻彻底底地想想明白,今天想不明白,那就明天接着想,自己想不明白,看看别人是这么想的,书里是怎么说的,心理学家怎么说,生物学家怎么说,道听途说怎么说……就是,把过去不敢想的、不愿想的、不能想的、极力去阻止想的,现在通通拿出来仔细想,翻来覆去想,集中注意力去想,想源头,想来龙去脉,想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想着想着,可能还被打岔了,想着想着突然发现:哎呦,好几天都忘了想了,怎么这样呢?说好了要用功思考这个问题的呢!这有点像森田疗法,但是更加进阶,更加积极。因为我们所有的恐惧和愤怒往往来自于“无知”!而人类本能里的确又有一条是条件反射地躲避未知/陌生的东西,因为在远古自然世界里充满着未知的生命威胁。我过去认为,所有五花八门的恐惧都指向一个终极方向——对死亡的恐惧。前几天看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大师认为所有的恐惧都最终指向——对孤寂感的恐惧。想想还是大师高明,为什么对死亡如此恐惧,如果大家都认为死亡都是结伴去了另一个世界的话,没几个人会害怕死亡,不就是换个地儿玩嘛。所以,对死亡的恐惧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人知道死亡后的世界到底神马样,并且现代科学知识告诉我们差不多死亡就是一个人孤零零地销声匿迹。太惨了~~于是各种宗教都统一步调地安慰人类——我们死亡后会去另外一个世界,与我们活着时候的亲人朋友早晚都会再续“前缘”……好了,希望没有扯远。不过,只要你认真想你的问题,你都会扯远,越扯远可能越意味着你寻找到了问题的核心,而当初让你害怕的那个念头,早就烟消云散。
题主这个问题,涉及范围其实非常广,几乎所有心理学关注的领域,都需要研究这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控制一个人的想法。逻辑上很好理解,如果一个人脑子里充满的全是好的想法,健康的,积极的想法,那么这个人的行为表现和情绪状态肯定也会是健康的,积极的。反之,如果你心中全是恐惧的想法,负面的,失败的想法,那么你要撞到何等的好运气,才能改变你失败恐惧的生活状态啊!所以,在我从事心理咨询治疗这些年中,我反复强调一个观点:替代,而不是消灭。因为你消灭不了你内心的那些东西,恐怕很多强迫症患者都有这样的经历,你越是强迫自己不去想什么,内心反而在不断加强这个念头,这样的循环反反复复几年,你这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就基本萎靡了。替代,而不是消灭,是更为顺应人性的做法,也是改善心理状态最成功的方法之一了。举个例子,夫妻之间最容易被琐事牵绊,引起争吵,消磨感情,甚至导致感情破裂离婚的结局。琐事带给他们的消耗是那样的真切。有多少女人,就是因为自己的老公太过邋遢,不停的为此生气,或者因为老公即使下班更早也不做饭,不停的伤了女人的心。如何修复这种情感受伤的家庭呢?还是得回到琐事本身,用表达爱意的琐事去抵抗消磨感情的琐事。我恋爱的时候开始,就特别注意这方面的事情,每个月7号左右我都会送花给女朋友,可能是9朵玫瑰,也可能就1枝,有时候是柳枝加百合,有时候是蝴蝶蓝。我刻意把这个行为格式化,并且对女朋友反复说,送花是表示我对你不渝的爱,除此之外,我每个月还会花点小钱给女朋友买小礼物,同理,也是表达爱意。这些都是成本很低但是收效很好的行为。家里虽然我做饭多一点,但我并不是特别勤快的人,可是我会在女朋友下夜班的那天,刻意用心去做饭,为什么?因为她下夜班(她是医生)那一天特别的累,那一天我不但在家里准备好她喜欢吃的水果,而且还会刻意揽过家务,为的就是表达我对她的关心照顾,付出/收获比非常高。而在她平时不忙的时候,她其实很乐意做饭给我吃,而我那时也乐享其成。我把夫妻生活中无法避免的琐事(比如做饭,做家务,以及疲惫工作后的偷懒)重新排列,并且赋予它们爱的涵义,这样,琐事就变成了为感情充值,而不是消磨感情了。貌似偏题了,但是原理是一样的,多想想办法去替代,而不是消灭,最终你会发现那些不好的想法慢慢消失了。题主想知道如何控制自己不去想一些不好的想法。最有效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去多想一些好的想法。比如上面回答中那位染色体异常导致怀孕艰难的匿名用户,她历经艰苦,终于采用了正确的方法,那就是去想积极的想法。我的哥嫂也是通过试管婴儿生下小孩的,头几次尝试都失败了,花了很多钱,也让人渐渐绝望,最后成功的那次,在得知自己怀孕后,我嫂子做出了一个非常奇妙的联想,她住院保胎的时候,看到窗台上一颗小绿苗在慢慢成长,于是她就把肚子里的孩子也想象成一颗小树苗,想象他历经千难万难,历经风风雨雨,但是能够顽强健康的成长,她甚至就给孩子起了小名“苗苗”。十月怀胎,非常不容易,但是她没空去想那些可能失败的后果了,她心里脑子里充满了对苗苗的美好想法,想想他慢慢成长,就如同幼苗破土那样……终于,苗苗出生了,健康茁壮。这个关于小树苗的想象,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心理暗示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最好的心理暗示了。最后说一句,不需要懂得多么高深的心理学理论,你自己就完全可以做到!
我就是会一直想,想到想明白为止,经常为一件想不透的事,想几个月,但是也不是一直想,就是有空的时候,不想别的,只想这个事,一直到想透了为止,给你举个例子吧。去年,我经历了一件很大的事,就是得知我是染色体异常,自己怀孕的话,只有十八分之一的几率能生下健康的宝宝,结婚好几年了,真是个打击。我用了一整年来想这件事,一开始就是一想就想哭,就想,可能我这一辈子都不会有自己的孩子了,可能婚姻也不幸福了,可能要在求子路上跌跌撞撞都后来穷困潦倒也不成,等等等等,这就是负面情绪,太难受,越想就越出不来,后来我就跟自己说,好吧,既然不能不想,当没发生,就一直想透它。第一,自己尝试怀孕,就是自己去碰那十八分之一的机率,可能会不停的流产,太伤身体,也伤精神,可能哪一次不小心,会有生命危险,终身不育。所以不行。第二,做第三代试管,每次要将近十万,我的家庭条件,只能支持我做三次左右,这就是唯一的限制。但是卖了房子,十次也能做。第三,借别人的卵,每次三万左右,给捐卵的两万,一共五万,费用少点,但是总感觉不是自己的亲生,以后万一婚姻出什么问题,老公一句孩子是我的不是你的,我还不是什么都没有。第四,领养一个孩子。第五,丁克。相信我,这么看,是觉得很简单,但是想的时候,真的不简单,每个可能反复的想,反复的比较,每天我都是白天高高兴兴的,晚上回来躺床上脑子里面就是这些,交叉比较,每个可能想到很远。。。反正就是不停的想。后来整整一年,终于想明白了,钱可以挣,房子也可以卖,做试管,就是要自己的孩子,要不一辈子多遗憾。选定了,就再没感觉这是个事,感觉无论要受多少苦,无论会怎么,不后悔啊!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这样顺其自然,想开了感觉每天都睡得香,一步一步按着走就是了,也不会再想那种,为什么是我,为什么这么惨,万一我老公不要我怎么办,之类的问题下一步,我就要开春以后,去开始一步步的做试管婴儿了,希望在羊年可以成功,我什么都不怕,宝宝快来爸妈身边!希望会对你有帮助
我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会吃东西来转移注意力。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对谁都好,就是对谁都不好 - 简书
<div class="fixed-btn note-fixed-download" data-toggle="popover" data-placement="left" data-html="true" data-trigger="hover" data-content=''>
写了37371字,被85人关注,获得了628个喜欢
对谁都好,就是对谁都不好
C和D是我大一到大四的麻吉男好友,也是俩标准暖男。拿其中最warm的C来举举例。C是典型理工IT男,只要我的电脑出现任何问题,无论他身在何方,无论课业多繁杂,他都会拿去修理,不计任何成本高质修好;每次他拿东西给我,或者我拿东西给他,除非情况特殊(譬如我就在他宿舍区那边吃东西什么的),他都不辞辛劳地穿越迷宫般又绕又长的路途,到我宿舍楼。出去吃饭,他会咨询我的意向选定餐馆,之后行程、搭车、订座全程包揽,等等。C各方面条件很优秀,一米八的高个,修长白净,熟悉各种电脑技术,为人亲和、贴心。可在我们这女多男少的学校,各种性格诡异、长相怪异的男生都牵着白富美的手在校道上显摆,按理来说,以C的条件,应该是被一排美女仰视,从中挑个上等好货,踏上校园美好恋爱生活的康庄大道。但都临近毕业了,他都还是单身狗一枚。有次和好友傻宁聊到这个话题时,我说:“C找不到女朋友,这不正常啊!” “没啊,我觉得挺正常的。”傻宁淡定地答着我。 “他的条件比我们班XXX,XXX,XXX,~~~好太多了吧,还是理工科的,这怎么正常了。”我义愤填膺地说。 “嗯,好吧。你那么花痴,他的好你又感受了那么久,你喜欢他么?傻宁问。 “不喜欢,我们是单纯的好友好不,你别把水搅浑。”我答到。 “哎,一个又高长得又不差,性格又好的人,若只对你一个那么贴心,就你这抵抗力,你不陷进去才怪。你不喜欢他是因为他对女生都很关心。你感受不到重视,所以就不动心咯。”傻宁微笑着看着我说,“是我,我也不会喜欢。他对谁都好,就是对谁都不好。”傻宁的话,让我回想起大一刚认识C的时候。那时,面对这样一个人畜无害又细腻的大男生,心中的小鹿是有蹦几蹦的。但是,后来,当我意识到他也会为其他女生修电脑,到其他女生楼下拿东西,外出时也会为其他女生提供“一条龙”服务时,我的小鹿也不闹腾了,静静地呆在心房里睡大觉。再后来,他于我就完全变成男闺,变成和傻宁一般的存在。 暖男这类生物,很受女生欢迎。因为和他们呆在一起有种被呵护的舒服感。但,女生不会喜欢暖男,因为女孩子喜欢一个人,最看重的是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重要性。重要性最显著的体现就是“唯一”,暖男如同太阳,阳光普照他身边的芸芸众生,却没有定点。女生喜欢他们投射过来的光芒,但绝不会因此而爱上这个太阳。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被以下专题收入,发现更多相似内容:
每周写500字,一年26000字,已经可以参加简书的作者成书计划了。
为你的第一本书努力吧!
· 56431人关注
我非常喜欢勤于思考、总结的人,也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前进。你可以把生活中的点滴发到这里,一起探讨,一起思考。
· 529人关注
· 348人关注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选择支付方式:今天看了总裁崩了对谁都不好,感觉有点像打脸狂魔_事件记录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25,731贴子:
今天看了总裁崩了对谁都不好,感觉有点像打脸狂魔收藏
两本同是快穿文,本来也很像,但是看了前面几个故事,感觉好多设定好像啊。。。大家有没有同感。。。。
心思太重了,安心啦
我也这么觉得,看的时候就是感觉超像,一直不停的想到打脸
觉得主要是攻受的性格和形象方面,特别像,尤其是第一篇
这本雷翻我,今年最尴尬最毁三观最雷的一本。嗯,同时也是最弱智的一本
作者N年没更了。弃了吧
想太多了吧
我感觉很好看,再说,是别人的小说,后期也就不一样了,有时候写小说是需要代入感的,或许作者是在代入,但是他的文笔是真的可以,看的我很舒服,总之,我们只是读者,而不是别人写小说要讨好的人,我们看的舒服,别人写的愉快,都大皆欢喜,没必要对比,但,如果此文作者是另类抄袭,也就另提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乱七八糟的房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