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克尔·阿尔特塔 瓜迪奥拉的身高

Graham&Hunter&《巴萨:世界上最伟大的球队是这样炼成》(节选)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ages.word-power.co.uk/images/product_images/3.jpg" STYLE="max-width:690" WIDTH="250" HEIGHT="400" NAME="image_operate_59401"
ALT="Graham&Hunter&《巴萨:世界上最伟大的球队是这样炼成》(节选)"
TITLE="Graham&Hunter&《巴萨:世界上最伟大的球队是这样炼成》(节选)" />
Hunter是英国体育记者,在巴塞罗那居住了长达10年,他曾经为苏格兰邮报、BBC、ESPN等媒体和欧足联官网撰稿,也是天空体育的特邀记者。2012年他出版了《巴萨:世界上最伟大的球队是这样炼成》()。这本书从他作为记者的经历回顾巴萨10-11赛季的夺冠历程,同时记叙了梅西、伊涅斯塔、哈维、瓜迪奥拉等核心人物的故事,其中引用了作者本人对球员、教练的访谈和报道资料。当然这本书很长,我没办法全部翻译出来(我也没有得到授权=v=||),只翻译我最感兴趣的和梅西有关的章节(网上好像也有其他人已经翻译了其他部分)。
无责任翻译,欢迎抓虫,转载请注明出处^_^
Hunter《巴萨:世界上最伟大的球队是这样炼成》
第二章 梅西的炼成
“我相信莱奥来自一个神奇的星球,那个创造了小提琴家、建筑家、医学家……无数天才的地方。他们是上帝的选民。”
——何塞·马利亚·明格利亚
我非常记得第一次看到莱奥·梅西踢球。那天我们明显不在状态。我一路过来,满脑子都在想胡安·巴尔度(Joan Verdu),他当时打的正是在如今公认为最适合梅西的位置,完全盖过了梅西的风头。当代最伟大球员当时似乎遇到了一点问题。
那是2003年秋天,在巴萨距离诺坎普几百米处17000观众容量的迷你球场。我的朋友罗伯·摩尔(Rob Moore)把我叫去和他一起看巴萨B队的队长阿劳乌·雷拉(Arnau Riera),因为他正在考虑当他的经纪人。当然,那时候梅西的名字已经小范围地传开,但那天他在4231阵型中踢左边锋,尽管有一两次漂亮的盘带,但他看起来还是拖泥带水、兴趣索然。
后来我再见到他,就是他为巴萨打进处子球的晚上——2005年春天,主场对阵阿尔巴塞特。在场的所有人一点都不怀疑,自己正在见证一位特别的球员的崛起。
当时我带上我的女儿卡拉,坐在诺坎普的西侧(Lateral区)——最接近北球门的地方。
梅西当时17岁,在西甲出场时间区区69分钟,六个月前刚在西班牙人的比赛中登场。他换下了埃托奥,107秒后他就把球送进球门。罗纳尔迪尼奥从中场摆脱了两人奔袭而来,把球挑起给前方的梅西。阿根廷小孩脚尖一碰,球便漂亮地越过了守门员。
这个进球被错判为越位。阿尔巴塞特守门员劳尔·巴尔布雷纳(Raul Valbuena)很大哥地拍拍梅西的脑袋:“运气差了点,小子。”全场8万名球迷为这颗无端吹走的魔幻入球而怒吼。距离常规时间还有18分钟,不过也足够让巴西人和他的小跟班继续表演魔术。
就在30秒后,罗纳尔迪尼奥传球给左侧的梅西,梅西的传中差点被伊涅斯塔转化为进球。小天才当时只在场上待了2分半钟。阿尔巴塞特长驱直入寻找机会反扑。然而范布隆斯特从鲁本·苏亚雷斯(Ruben suarez)抢到球传给德科,德科一个大脚找到了梅西。小子先用头控球,在对方防守下回传给罗纳尔迪尼奥,后者原法炮制,在半场挑球传给梅西。梅西等球在地上弹了一下,便第二次挑过巴尔布雷纳的头顶。
诺坎普沸腾了。我们早就知道罗纳尔迪尼奥——这个慷慨、友爱的人——已经爱上了梅西,而现在真相直接摆在我们面前:导师为新人送去了两个助攻,让梅西向世人展示他的才华。当他们庆祝进球时,罗纳尔迪尼奥为年轻人弯下腰,好把他背起来接受球迷们的喝彩。两个星期后,梅西解释说:“这挺奇怪的,因为我能听到8万人喊我的名字,但眼前一片空白。我不知道这是要晕过去了,还是只是为诺坎普的处子球激动过头,但我真的什么也看不到。”
没有人知道梅西会成为怎样的一种现象,但所有在当晚见识过他的才华的人,都知道了巴萨有一个早熟、冷静的新天才。
我一直对自己在迷你球场的判断耿耿于怀。难道我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对早年梅西的天赋视而不见的人?我一直这样告诉别人、告诉自己,直到为这本书做了调查。
当我和阿劳乌·雷拉聊起03年那场比赛时,他告诉我,那时梅西急切地想从B队升入一队,而且他什么位置都喜欢,就是除了左边锋,这就意味着,有些时候他会游离于比赛之外。这倒不是在生气,只是不在他的最佳状态。
“大家都明白他早晚会离开我们,加入一队,”阿劳乌说。“他是个了不起的队友,好伙伴,而且训练有素——但他很清楚自己16岁就为一队准备好了,而且也不怎么喜欢被固定在左边锋位置上。”
感谢上帝,我只是在坏日子碰到梅西。我松了口气。
他曾经说过,当里杰卡尔德把他提拔至一队时,他“讨厌”被当作纯正的右路球员,或者更糟,左边锋。但梅西也承认在当代最具天赋的中锋萨穆埃尔·埃托奥身边学习,对他来说至关重要。
就算在那时,我也不是第一个对世界最佳球员做出错误判断的人。这种错误差点直接让他无缘巴萨。
1987年出生于阿根廷罗萨里奥的梅西有着荷尔蒙不足的缺陷,虽然不会阻止他发育到成人的身高,但如果不加治疗的话,可能生长会受到延缓,以至于无法成为职业球员。这个故事已经广为流传,然而不为人所知的是,由于体格上的不足,当时的巴萨对他表现出的怀疑有多深。
然后雷克萨奇——巴萨主席胡安·加斯帕特的足球顾问——出现了,他私下在庞培亚(Pompeia)的一家网球俱乐部与豪尔赫·梅西见面,然后以巴塞罗那俱乐部的名义在餐巾纸上签下梅西;此后梅西的父亲又不得不给俱乐部写了一封恳切的信,询问他们什么时候——如果还有机会的话——能够履行后续的承诺,因为他们从阿根廷来到巴塞罗那以后,维持生计的费用正在一点点耗尽。
梅西的生长情况与他被巴萨发现的过程紧密相连。
他在阿根廷的第一个专科医生迭戈·施瓦斯坦因(Diego Schwarzstein)回忆:“一些(纽维尔)俱乐部的人找到我说,‘我们有这么个小孩,他是个现象级,但需要长高’。他缺乏一种荷尔蒙,我们可以人工制造出来为他的身体提供补充。唯一的问题是,这种治疗很贵。”
梅西8岁开始疗程,他的家人也清楚小儿子的天赋异禀,努力为他筹集荷尔蒙针剂的费用。然而,不仅费用是个问题,注射针剂本身对如此年幼的小孩是很不愉快的经历。
然而他拒绝了邻居和家人的帮助。“我还记得在以前我每天晚上都坐床边给双腿注射,”他说,“相信我,这并不好玩,但我真的很想成为足球运动员,我知道我能做到。可是治疗费用很高,虽然我父母已经尽力了,但靠自己还是付不起药费。”
梅西的哥哥马蒂亚斯·梅西解释说:“整个过程都是他自己完成,准备针管,给自己注射。他自己从来没有一点抱怨,但这还是对整个家庭都很难。要知道每天晚上睡觉前他都必须经历一次这样的过程,对那个年纪的人来说一点都不好受。”
在罗萨里奥,梅西玩五人制足球无人可挡。这在欧洲大陆和南美很流行,比起英国和爱尔兰的小型球场,皮球更小更重,球门更窄更高,而不是小得像信箱一样。不管他的对手和他差不多还是比他大,他的表现始终如一,拦截、加速的时机恰到好处,盘带是如此让人眩目,这些都是如今让他无可匹敌的本领。
当地有个街区球队叫格兰多利(Grandoli)。有时他的父亲豪尔赫会在那里当他的教练。5岁没到梅西就被外婆带到那里,某天球队缺人,他就参加了人生中第一场比赛。就是这位外婆塞莉娅,直到今天每当梅西庆祝进球后都会双手指天献给她。
俱乐部距离梅西位于以色列大街(Calle Estado de Israel)的家大约4公里,也就是说如果没人开车送他过去,或者是车票价格太贵的时候,他要走1个小时。很快,纽维尔俱乐部就意识到他的才华,把他带到青年梯队里面训练。梅西说,那时候他真的想留在这家俱乐部直到退役。
纽维尔的球场位于上城区,离梅西家大约6公里,对年轻的梅西来说,能去趟球场看成年队的比赛简直就像天堂一样。1993年末,马拉多纳在纽维尔俱乐部打了5场比赛,他的父亲就曾经带他看了其中1场,让他亲眼见识了这位国民偶像。球场坐落在罗萨里奥的国家公园,附近就是跑马场和罗萨里奥马术俱乐部,还有人工湖、玫瑰花园、雄伟的纪念雕像——只是距离居民区非常遥远。
纽维尔俱乐部的少儿队(Malvinas)球场离他家近很多,但也简陋很多。他在这里崭露头角。然而无论是纽维尔还是有意签下他的河床,都不能支付每月大约1000美金的针剂费用,他需要治疗使身高达到正常水平。
豪尔赫·梅西曾经说服他的雇主和另一家当地企业分担部分治疗费用,然而2年后就难以为继,当中部分原因是阿根廷经济的衰落。
到了2000年,一个小小的奇迹出现了。这位12岁腼腆少年接下来的故事,就是进入巴塞罗那俱乐部的视野,举家迁移到另一个半球,继续他的治疗,征服诺坎普怀疑的目光,成长为前所未有的伟大球员。
当时,两个布宜诺斯艾里斯的阿根廷中介听说了这位遇到一些生长问题的奇才。他们给巴塞罗那的联络人奥拉西奥·加治奥尼(Horacio Gaggioli)打了电话,后者带来了故事的中心人物:何塞·马里亚·明格利亚,一位在巴塞罗那俱乐部现代史影响无处不在的人,一位伟大的人。
回溯到1970年,明格利亚作为英国教练维克·贝金汉姆(Vic Buckingham)的翻译来到了巴塞罗那,此后他成为了助理教练、青年队主管、球探和球员经纪人。他为诺坎普带来的球员有马拉多纳、罗马里奥、斯托奇科夫,以及后来的梅西。
至于签下马拉多纳,明格利亚向我解释:“那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谈判。我在1977年第一次看中了迭戈后,就想尽快把他带到巴塞罗那。”
“当时我在寻找巴萨7号位的球员,来阿根廷后看的第三场比赛是为了观察一个叫豪尔赫·洛佩斯的家伙,结果一个穿短裤留着一头黑色卷发的小孩登场,才第一次触球就吸引了我的目光。他不同于任何我见过的人。我向青年人俱乐部主席打听,他告诉我要是敢卖这小孩,会员们会把他杀了,况且那时巴萨并不想在别的国家签下一个小球员。”
“然后一直拖到1980年,巴萨才和马拉多纳以及他所在的俱乐部签下合同。我们回到加泰罗尼亚时还秘而不宣。15天后,阿根廷足协主席格隆多那打电话叫我必须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因为出现了些问题。格隆多那要求我必须去见体育部部长。当时阿根廷还在军政府统治下,这位部长就是筹划1978年世界杯的其中一位将军。他们决定马拉多纳不许离开国家,直到1982年世界杯结束。”
“我并不了解那个国家军队与人民之间正在发生些什么,但那时他们杀害了大约4万多名无辜的人。要是当时我知道那种情况,我可能不会跟他们抬杠。”
“最终是博卡青年签下了迭戈,世界杯结束以后才轮到我们。”
马拉多纳无论在过去还是未来都是对梅西重要的人。当年轻的梅西第一次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接到迭戈的电话、邀请他参加“10号之夜”电视节目时,他激动得流着泪说不敢相信祖国最伟大的运动员给他打了电话。
马拉多纳在阿根廷队执教梅西,尽管老人家有时会表现出少许的嫉妒,但他也暗示说年轻人比他更好。
明格利亚不仅清楚地记得梅西的天赋如何让他信服,还记得他自己如何说服更多的人相信他的天赋。“梅西的情况比马拉多纳还困难,”他说,“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他才12岁,从体型看他个子小,有人甚至怀疑在欧洲他能不能成为一名好球员,然而当我看他的录像时就像看到了光。我相信莱奥来自一个神奇的星球,那个创造了小提琴家、建筑家、医学家……无数天才的地方。他们是上帝的选民。”
“大致上看,他和马拉多纳相似,左脚、10号,他们有着同样的心智。像他那样的孩子都想成为前腰(Playmaker),就像马拉多纳那样,但我知道当中困难重重。”
“又一次,巴萨并不特别感兴趣。他们说,‘要等上10年12年才能看到回报’。我已经下决心了,所以我支付了他和他的父亲来西班牙的路费,将他们安顿在西班牙广场附近的酒店。”
“教练们看过训练就知道他的水平,但还是花了几个星期讨论,一些董事觉得他太小,也有人喜欢他,但就是没有人肯做决定。我打电话给老朋友雷克萨奇,当时他是巴萨主席加斯帕特的足球顾问,随后查理(雷克萨奇)准备一场友谊赛。”
友谊赛在迷你球场的外侧,硬地面,人工草皮,尽管梅西的发育低于实际年龄水平,对手又是更高年龄段的小孩——但他还是闪耀全场,只有瞎子才看不见。
“查理马上就看到其他人不敢确信的一切,”明格利亚说,“但事情拖得太久,以至于莱奥的父亲变得沮丧而失望。于是大家一起去了我在蒙锥克山上经营的庞培亚网球俱乐部。我对雷克萨奇充满信心,但梅西一家已经在这里待了一个多月,他们觉得所有的一切都乱套了。”
“然后查理拿来了那张著名的餐巾纸,把它铺在桌上,写道:‘2000年12月14日巴塞罗那,明格利亚先生、奥拉西奥·加治奥尼(Horacio Gaggioli,梅西一家的代理人)在场见证,我,雷克萨奇,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董事会技术秘书,在存在反对意见的情况下行使权限,承诺在财务条款达成共识时签下足球运动员莱奥纳尔·梅西。’”
然而时日无多,豪尔赫·梅西已经厌倦了这种局面。
几个月前他才因为类似的原因与河床不欢而散。等他背井离乡来到世界的另一头后,巴萨也似乎没有当回事。
到了这个关头——即使明格利亚发誓他从来没有接洽过皇马——巴萨的死敌也听说了这个现象级天才,另一方面加泰罗尼亚俱乐部方面进展缓慢,梅西还没有在阿根廷签过职业合同,一点风吹草动都足以改变一切。
假如那年圣诞节因为巴萨的犹疑不决,梅西和他父亲沮丧地回到阿根廷,接下来梅西的境遇,可能就是按照阿根廷足协的规定,签下职业合同(很可能就是和纽维尔),此后巴萨想简单地做成交易就再也不可能了。
结果这份奇怪的餐巾纸合同还真发挥了作用,梅西一家重新对巴萨有了信心,俱乐部为豪尔赫·梅西许下承诺,不仅在青训和球探系统中给他安排工作(年薪大约4万2千欧元),而且他的儿子也会在诺坎普开始职业生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006年2月份的时候,我第一次采访了梅西,他告诉我,那时他要和罗萨里奥再见了,他要成为巴塞罗那的一名青训球员。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离开的时候左邻右舍都出来送别,”他说,“我妈妈和爸爸,还有我的两个哥哥和妹妹都已经坐在开往机场的出租车上,我们都哭得很伤心。他们都说巴塞罗那会把我和我的家人照顾好,但我担心这或许都是骗人的。后来我们看到诺坎普,被这里深深震撼了,我们才终于相信。”
完整的少年球员合同(而不是职业合同)还是要到2001年3月份才签下。在这个过程中,故事的另一位人物胡安·拉古埃瓦(Joan Lacueva),当时的巴萨董事会成员之一,也厌倦了俱乐部的无能,开始自掏腰包为梅西支付生长荷尔蒙费用。
以下就是他为那个值得纪念的时刻为本书所做的回忆,时隔11年后首次揭开其中不为人知的故事。
“当时我是主管巴萨青训的董事。我意识到这个球员,莱奥·梅西,会在巴萨飞黄腾达。何塞·马里亚·明格利亚过来告诉我,‘这孩子有朝一日会升入一队。我非常喜欢他,而且我们要搞清楚为什么他的父亲不高兴,还有为什么事情不像预料中顺利。我想把这些问题解决好’。”
“我找到了俱乐部搞竞技方面的人,对他们说:“我们正在观察一个球员,而且我想知道他的一切,然后我才能决定要不要签下他。”
“我跟教练们谈——就是那些负责训练的人——他们的反馈基本都是‘难以置信’,于是我坚持要签下这家伙。”
“也是那时候,在他父亲的强烈要求之下,我们和技术主管(technical director)雷克萨奇碰了头。他们在一家网球俱乐部内见面,达成了协议,签下了著名的餐巾纸合同。当然,那不是一份合法的文件,所以当天下午梅西的父亲就找到了我,因为我当时负责合同细节。”
“我没办法立刻提供正式的文件,因为这需要经过董事会同意,于是我决定把餐巾纸上的协议复制到俱乐部的官方抬头纸,并在上面签了字。当这份文件最终送到董事会时,大家意见不一。有的董事支持,也有的人认为这13岁的孩子太小,更适合室内足球、五人制足球甚至桌上足球。”
“提议中我们为这孩子投入很大,俱乐部从来没有在哪个同样年纪的小孩身上有过先例,但会议最后他们同意启动签约程序。”
“我知道梅西在阿根廷的时候已经在补充生长激素,所以跟巴萨医疗队的卓塞普·博雷尔(Josep Borrell)讨论过他需要怎样的治疗。他给出的建议是越早越好。这就意味着必须有人为治疗支付费用,我记得自己就为第一轮的注射支付了15万2千比塞塔。但我这么做并不只是因为内心善良。在梅西还没成为巴萨球员的情况下,我没办法为他动用俱乐部的基金,后来他效力俱乐部时,我也得到了补偿。”
面对意见不一的诺坎普董事会以及虎视眈眈的皇家马德里,雷克萨奇和拉古埃瓦所做的一切,让豪尔赫·梅西吃了定心丸,确信巴萨就是适合他儿子的俱乐部。
凭着智慧、诚信和灵活的手段,拉古埃瓦和雷克萨奇、明格利亚以及其他少数几人最终力排众议完成签约,这让他们能在今天安坐在诺坎普VIP席位或家中的沙发上,怀着无比的满足感,见证莱奥纳尔·梅西书写足坛的传奇。
“他非常内向而且有点害羞。刚来的时候我经常到酒店拜访他的家人。开始的两个星期他很害怕,不顾一切地想回到阿根廷,”拉古埃瓦回忆,“改变他态度的是队友们的反应。所有和他一起比赛或训练的人都立刻意识到这家伙有多强,这给了他很正面的影响。”
“到最后如果你跟他说:‘好吧,那我们就把你送回阿根廷’,他会连地铁都不肯去,因为怕你一路把他骗到机场!”
“现在莱奥已经24岁,我还是觉得他在各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说体能的提高、与媒体打交道,又或者是成为更广泛深刻的社会现象。如果某天他的生平被拍成电影,我一点都不惊奇。那会是个感人的故事。”
“莱奥是个伟大的足球天才,但拉玛西亚让他成为一个伟大的团队球员。我记得当时每隔三四场比赛他就要升入高一级的梯队。以往他在球队已经习惯了带5、6、7脚才传出去,不停地盘带,而拉玛西亚教会他怎样在比赛中融入球队,一脚、两脚出球。现在当他和伊涅斯塔或塞斯克同场比赛时,全世界都能看到成果。”
“有没有想象过梅西会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球员?我们考虑的只是签下一名有潜力升入一队的球员,而且年纪够小能加入西班牙国籍,这样就不占用外籍球员名额了。我做梦都没想过他会成为今天这般模样。”
“当时比起其他小孩,他的表现相当出众,但我太了解12岁到18岁之间能发生的改变有多大。小孩长大后可能脾气变坏,只要得不到比赛就大吵大闹。”
所以不管怎么说,就算是处于管理无方的加斯帕特时代,巴萨还是能理出个头绪将这个小孩安顿下来,使他在日后为俱乐部挣来数以百万计的收益,赢来一个个奖杯,成为他们历史上最好的球员。
然而到了2001年7月,情况急转直下。豪尔赫·梅西向加斯帕特写了这么一封信:
我以莱奥纳尔·梅西的父亲和监护人的身份写下这封信,他目前是巴塞罗那俱乐部少年队(Infantil)的球员。
去年三月,为了让我的儿子与巴塞罗那俱乐部签约,我们从阿根廷迁移至此。当时我们签署了有关文件,不仅确定了莱奥纳尔竞技层面的事宜,也明确了我和我的家人(我的妻子和四个孩子,包括莱奥纳尔)将得到保障。这意味着我可以凭借与您签下的劳动合同,开始申请我的西班牙居留权。
在原有的薪酬之外,我们的合同从7月1日开始,目前已生效。
然而迄今为止,即使与俱乐部有关负责人多方联系,我目前的身份仍然悬而未决。一直以来参与这项运作的拉古埃瓦、赫因霍斯以及冈萨雷斯先生都未能向我提供任何解释。
因此我和我的家人处境越来越艰难,到本月已无法继续独立维持家庭生计,而此时我们的合同本该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我没有得到任何与报酬有关的指引,也没有人愿意告知该如何进展。
以上,望早日解决为盼。
你忠实的豪尔赫·奥拉西奥·梅西
梅西一家对巴萨董事会越来越失望,小球员本身也被各种最棘手的条条框框所束缚。整整6个月他无法注册,不能参加巴萨少年队的正式比赛,只能踢友谊赛。
没有赛事,没有正式的药物供应,老梅西的工资也一直被拖欠。也难怪他们会产生不被重视的感觉。
明格利亚有自己的看法:“我相信他们之所以对这位特别的小球员没有足够的信心,是因为从我50年的工作经验来看,足球教练的唯一目标就是赢得下一场比赛。至于明年、3年或者是5年后的事情,没多少人会关心。这星期赢了,那就好办。有的人还可能想,‘等梅西20岁的时候都不在这里了’,所以他的情况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后来更是雪上加霜,等梅西终于获许参加比赛,才第二场他的脚踝就严重受伤,以至于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恢复。
在频繁来回于两个国家以后,他的妹妹也越来越想家,后来母亲塞莉娅和她一起回到了罗萨里奥。没多久,梅西的两个哥哥马蒂亚斯和罗德里格也跟着回去了。
梅西告诉我,那时他背着父亲悄悄流眼泪,有时是因为荷尔蒙注射带来的疼痛,有时是因为实在太想家了。他来到了十字路口,他的父亲也知道。
豪尔赫·梅西决定给他的儿子一个选择的机会:他们可以回罗萨里奥和家人重新团聚,也可以留在西班牙继续克服各种困难。梅西,这个坚强的小孩,并不愿意放弃。
关于这个选择,他在2006年这样回忆:“是我自己要来的,我也不确定如果我是父亲的话敢不敢做同样的事。这对我的家人来说非常艰难,我也很感激我的爸爸妈妈、哥哥们还有其他朋友给我的鼓励。没有他们我就不会在这里。就是这么简单。”
梅西的部分性格也要归因于他的两个哥哥,马蒂亚斯和罗德里格。在2006年的访谈中,他告诉我,作为三兄弟里面的老小,他经常输了球就哭鼻子,有时就算赢了,他的哥哥也会没完没了地嘲笑他直到他哭为止。
“我从小就讨厌输,以前和哥哥们踢球,踢到最后总是要吵起来”,他说,“就算我赢了,哥哥们也总是能找到办法把我惹恼火,故意说些明知道我会讨厌的话。要是我输了,他们就会一直嘲笑我、捏我,直到我哭为止。其实这种事情一般兄弟之间都会有,但是他们让我讨厌输。”
在腼腆的外表下是梅西强大的内心。但他也爱笑,所有我接触过认识他的人都说,其实他是个简单又随和的人。回到罗萨里奥的家人可能觉得,小孩留在西班牙一定过得很苦,但最终证明梅西在正确的时候出现在了正确的地方。
他进入了一支人才喷涌的青年球队,有杰拉德·皮克,塞斯克·法布雷加斯,维克托·巴斯克斯,维克托·桑切斯和马克·巴里恩特等队友,胜利成为了他们的第二本能。此时梅西的生长回到了正常水平,与之相比他球技的成熟速度还要更快一些。
其实也没有这么简单。杰拉德·皮克在更衣室第一次见到梅西的时候说,“这家伙和我们一起踢球?他看这像我的小弟弟!”法布雷加斯也常说,刚开始他们以为梅西是哑巴。然而两人都承认,只要到了梅西脚下,他们就成为了他的仆人。
只有维克托·巴斯克斯除外。
巴斯克斯是个优秀的青训球员,本来有机会升入一队(目前他在布鲁格俱乐部),只可惜遇到了严重的伤病。在青年队的时候他经常和梅西比谁的进球多,而且按皮克的说法,比赛的进球经常由这两人瓜分,而其他人——不管是自己人还是对手——一点机会都捞不着。
在最早期的专访中,我就问过梅西像这样的踢球风格会不会带来更大的受伤危险。到现在他已经以这样的风格踢了有20年,期间想必没少挨踢,有些可能还挺可怕,但你何时见过他报复、发火或者退缩?
他这样解释:“这就是我的性格,让我每次被放倒后都立刻爬起来,我一直能做到。很久以前我就清楚,只要我还是这种风格,人们就会继续去踢我、去犯规。这些一般都没有恶意,然而如果是恶意的,你就必须作出些反抗。在比赛刚开始、身体还没活动开的时候,被踢到会疼一些。一旦完全进入了比赛状态,你所想的就只有赢,以至于几乎感觉不到发生了什么。”
但是在那支4年间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青年队(Junvenil)里,对手在某场比赛中对梅西没完没了的犯规终于彻底激怒了皮克。为了保护朋友,皮克也用犯规回敬了那一两个球员,结果被罚下场。
梅西之所以适应了俱乐部和比赛中的身体对抗,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巴萨为年轻球员量身订造的体能方案,这个方案叫做“个体化体能发展计划”(Individual Physical Development Program)。在13岁和巴萨签下第一个合同时,梅西身高4英尺10英寸,体重39公斤,3年后长到了5英尺5英寸,体重增加了25公斤。到16岁梅西已经接近于目前的身高体重,分别是5英尺6.5英寸和69公斤。
这个计划着重于健身、饮食以及均衡营养,其目的是“为技术精湛但身体条件不足的年轻球员提高身体素质”。俱乐部的队医卓塞普·博雷尔和运动医学专家、营养学专家、生理学专家和体能教练一起,逐渐改造梅西的体质,同时逐渐减少生长激素的剂量。
大多数对梅西早年经历的报道都将目光集中在荷尔蒙治疗上,然而,他的家人和巴萨的工作人员都解释说,荷尔蒙激素的治疗会影响体能和耐力的发展,再加上他的活跃的风格,比赛会让他精疲力尽。比起同龄的孩子他更容易感到疲劳。
融入新生活后,他变得越来越开心。在学校他受到同学欢迎,因为论踢球他是最有天赋的一个,而且身体的发育也让这种天赋展露锋芒。然而,对年轻的梅西来说这不是到哪都行得通。
在学校他兴致索然,经常在课堂上被发现坐在后面听音乐。如今他对校园生活仅有的一点回忆,就是课余时间在院子里踢球。
诺坎普旁边的老拉玛西亚生活也并不全然单调乏味,孤独的年轻人们(比如伊涅斯塔、巴尔德斯还有梅西本人)还是能找到不少乐子。
梅西和他的伙伴经常躲过监控摄像头,偷偷溜到诺坎普北面和拉玛西亚之间的训练场上。很长一段时间那里是一队的主要训练场,你可以在去往巴塞罗那最大的妇产科医院的人行道上看到那个地方。
球场的管理员一定会纳闷为什么晚上修整过的草皮第二天一早又布满了小坑和泥印。梅西和他的伙伴们就是按捺不住晚上去踢两脚,不管俱乐部怎样禁止,也不管路灯有多昏暗。
有一天,巴萨的篮球队新星Asier Zengotitabengoa加入了梅西团伙并展示了他的好胜本能——然而方法不是很对。身高差不多两倍于梅西的“Zengo”当时在昏暗的灯光下盯防他,在意识到一个长传即将落在阿根廷人跑动方向后,这位篮球巨人立马一个滑铲(a sliding tackle),结果梅西的脚踝崴了,比赛也随之结束。(注:梅西后来在接受的时候也说起这件事,不过他们当时是在打篮球。)
危机即将到来,然而梅西的罗萨里奥街头直觉发挥了作用。伙伴们将保安的注意力吸引开,偷偷将他运回拉玛西亚,然后冰敷了一整个晚上。第二天早上,梅西拖着受伤的脚来到了训练课,尽可能装得像没事一样,慢慢走到训练场,等第一个球传到他脚边时,他倒在地上,就像脚踝是那时候扭到的。就这样前一天晚上的历险被掩盖了过去,几天后梅西脚踝消了肿,什么事都没了。干得不错。
明格利亚回忆梅西当年是何等地沉溺于足球:“他刚来的时候很安静、不爱交际,有一次大家在我家花园里聚餐,里克尔梅和莫塔也在里面。莱奥当时14岁,他盯着这些球员,仿佛他们是上帝。从我和他接触的经历来看,他可以说从始至终为足球而疯狂。他沉迷于此,满脑子想的都是踢球,整个生活就是绕着足球转。他不是一个社交生活丰富、喜欢逛夜店的小伙子。所有他所做的,无不是为了足球、为了怎样把球踢得更好。”
此后梅西的蹿升速度简直像火箭一般。最初他还是一个不被巴萨看好的孩子,3年不到,他就完成了一队处子秀。而接下来的这个故事——人称“面具比赛”——可以说为这个过程提供了最有力的注脚。
那个赛季他进入了阿历克斯·加西亚的学徒A队,一整年都没输过。“每个星期他都像队里的小弟弟,人人都想照顾他”,加西亚回忆,“但一到周末他就不需要任何照顾。皮克、塞斯克、维克托·巴斯克斯和梅西是众人中的佼佼者,在那时就已经表现出惊人的天赋,才15、16岁,打起比赛就像22岁的球员那么成熟。这群人天生就是赢家,平时训练就像比赛一样,这样他们可以像平时训练那样进入周末的比赛,而其他人都是为了能应付周末的比赛而去训练。”
“唯一的问题是他们所有人都想当射手王,有点球的时候四个人都上去抢,直到我在界外大喊大叫让某个人来罚。就算这样也没人能比得上梅西。我想那个赛季他大概进了40个球。”
加西亚目前在第比利斯(Tbilisi)俱乐部执教,他这样回忆起当年那位天才学生,“莱奥害羞又内向。他很敏感,不喜欢面对公众。他从来不爱说笑话,而且是好的倾听者。事实上,在球场外你几乎不会留意他。”
“我从来没有想过他会成为世界最佳球员,但我一直看出他有多特别。无论什么时候看到他,他都是我当年执教的那个16岁男孩。他天生就是赢家,就像那一代的其他小伙子——皮克,塞斯克。他们都是有专业素养的16岁男孩。他们把训练当比赛,然后像训练那样比赛。没有其他球队能比得上他们。”
那个赛季最后,巴萨和西班牙人争夺少年级别的联赛冠军。巴萨赢了,但梅西和对手碰撞,当场昏迷送医院,结果是面骨骨裂。8天后,巴萨将要在加泰罗尼亚杯再次面对他们的同城死敌。按理来说梅西应该要错过这次比赛了,但他非常想参加。
“在面骨骨裂之后,他几乎可以确定不能参加决赛”,加西亚说,“其他球员开始担心:‘决赛没有梅西……’”
那个赛季普约尔也受了同样的伤,他脸上戴的那个特制塑料护具还保留着。梅西获得允许上场,但必须戴着这个面具——即使如此这样做也很冒险,要是再有一次碰撞,他受到的伤害会更大。
那是2003年5月4日,星期天,比赛进行到上半场第7分钟,梅西跑回替补席,说面具让他流了很多汗以至于没法看清楚,把面具扔回给加西亚和助教,规矩、警告什么的通通被他无视了,而且等教练来得及把他换下前,他进球了。然后又进了一个。到了下半场,皮克把比分改写成3比0,保险起见加西亚把梅西摁在了替补席上。下半场皮克和西班牙人的教练一起被罚下场,这也不影响巴萨最终赢了4比1。到赛季结束,这支球队赢下了所有的奖杯,没输过哪怕一场球,而且梅西进了40球。这场胜利也是梅西和小法的最后一场比赛,直到小法以四千万身价回到巴萨赢下了西班牙超级杯。
加西亚回忆那次历险,“梅西戴着面具训练的时候还挺开心的,他跟我讲,‘说真的老大,一点问题都没有’,这就是梅西。结果到了比赛,他来到替补席把面具扔给我,还告诉我他看不清楚东西。我跟他说‘不行,那不安全!’”
“‘让我踢20分钟,’他求我,‘然后再把我换下’。”
“那小子20分钟就进了俩。没有面具保护他很可能会受重伤,但即使他才16岁,我们还是彻底相信他。”
“面具摘掉以后,梅西的父亲非常担心,因为他全程参与了医疗会议,很清楚当中有什么危险。感谢上帝一切都好。他被换下的时候比分已经是3比0,但无论是什么结果,我们都会把它换下,哪怕是3比0落后。”
后来梅西自己是这么回忆的,“我记得决赛的时候戴上了普约尔的旧面具,因为我的面骨裂了。普伊好像不怎么介意戴上,不过我从第一脚触球就发现戴上以后没法往下看了。于是我回去摘掉面具,把它扔到替补席上。”
法布雷加斯去了海布里,梅西留在巴萨继续走向他的巨星之路。
跳蚤升入了加塔科斯(Pere Gratacos)执教的B队——阿根廷记者们开始这样称呼他,因为从马蒂亚斯和罗德里德口中知道了梅西的昵称——距离他的处子秀只有2个月了。
加塔科斯的观点和阿劳乌·雷拉一样,那就是梅西很快就意识到自己很快就跳过B队进入一队。“他需要新的挑战;他需要在罗纳尔迪尼奥、埃托奥和德科这种球员身边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他更进一步。”
“每周我们教练开会的时候,我都一遍又一遍地向里杰卡尔德提起莱奥。终于(2003年11月),他们找我要几个青训球员填补一队空缺,球队准备去波尔图参加他们新球场的揭幕战。”
当时梅西17岁4个月零23天,刚在对阵格拉诺勒斯的比赛中为B队上演帽子戏法,正值国际比赛日,他随队前往波尔图的巨龙球场,比赛还剩15分钟时替补上场。
虽然巴萨的残阵面对穆里尼奥的波尔图输了2比0,但梅西在短短的15分钟里面创造了3次不错的进球机会。球队回来后,加塔科斯得到了消息:“你是对的,他应该跟着一队训练——我们会在周末把他还给你们参加比赛。”
到这个时候,格拉斯哥流浪者队的球迷比任何时候都接近梅西和伊涅斯塔两个未来的巨星,因为两人可能以租借方式来到埃布罗克斯(流浪者队球场)。
阿历克斯·麦克利什(Alex McLeish)一直以大胆的目光为他的球队招募人才。他一向喜欢欧洲大陆的足球,早年执教苏格兰希伯来人队时,他引进了前法国国脚Franck Sauzee和波尔图中场Russel Latapy,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会大获成功,这还是在希伯莱人从英超降级的条件下。
执教流浪者队期间,他成功引进了拉玛西亚毕业生米克尔·阿尔特塔,让-阿莱恩·布姆松(Jean-Alain Boumsong)和Dado Prso。然而0304赛季他差点做成了职业生涯中最伟大的转会。
麦克利什回忆:“让·沃特斯(Jan Wouters)是我在流浪者的助手,我问他和里杰卡尔德有没有交情,愿不愿意和他接触,去了解哪些优秀的年轻人能为我们带来自己的才华,然后把苏格兰的经验带回巴萨。”
“沃特斯告诉我,他和里杰卡尔德的助手滕卡特有点联系,而且我们的球探也已经对莱奥·梅西日益增长的名声有所耳闻。”
“那时我们没有什么预算,而且上一个赛季我们签下了一些稍有名气的自由球员或者转会费不高的球员,但工资比较高。这时候我们想,球迷们应该能理解我们带来的是年轻、经验不多但是实力优秀的球员。”
“滕卡特和沃特斯稍微聊了一下梅西的租借,但从滕卡特得到的信息是,这球员可能太年轻,而且太单薄,苏格兰的球队可能很难从他身上得到帮助。我们觉得巴萨当时可能只是想留条后路。即使是这样,他们已经知道他有多优秀,担心把他送到英超会有风险,因为身体对抗比较多,但他们也明显不敢肯定他究竟有多快能在一队出头。我们刚好赶在巴萨摇摆不定的时候参与进来,但在讨论中滕卡特建议沃特斯用伊涅斯塔代替他。”
“我想他说的原话是这样的,‘这孩子会成为世界巨星,’这在对阵荷兰的比赛中已经证明了。滕卡特告诉我们伊涅斯塔先于所有人‘在眼前看得到全局’,所以他总能传出好球,伤害对手。”
“最终我们发出了正式请求;我想那大概是在0405赛季末。但梅西在世青赛大放异彩,巴塞罗那确信他们不会把他租出去。然后伊涅斯塔打出了一次闪耀的季前赛,还进了一球,因此他们也不会把他租出去打自己的脸。这很可惜,因为他们无论谁来这里踢一个赛季,光是想法本身也让我非常激动。”
“另一件关于梅西的事情是,我孩子们参加了Championship Manager比赛,他们就说这小子一以后会是超级巨星,当时他才12、13岁。”
索里亚诺(Ferran Soriano)是当时巴萨的其中一名副主席,他很记得当时因为流浪者下决心带走他们之中的一个,关于两人的争论趋向白热化。
“流浪者表现出兴趣的时候,关于伊涅斯塔的讨论很多。我记得滕卡特坚持自己的观点说,‘这家伙太小,他没有那样的力量,可能我们把他送到其他地方踢几年就能看到成效。’”
“举个例子,他喜欢范博梅尔,2006年欧冠决赛的一个经典就是范博梅尔被换下,伊涅斯塔上场。”
“关于是否租借到流浪者队的讨论中,历史和先例也占了一些分量。我记得贝里吉斯坦、拉波尔塔、老家伙们还有本地人,非常非常坚持留下伊涅斯塔,他们说‘不行,这家伙是天才,他必须留下’,事实证明他们是对的。”
“争论过程一波三折,因为这家伙很小,而当时我们的对手是切尔西。我们有几次冠军联赛对阵他们。他的对手将会是像埃辛那种比他大几倍的球员。所以在当时这问题讨论起来很艰难,虽然现在已经不是问题了。”
在贯穿0304赛季的16个月中,梅西已经连升了几个级别,从学徒一直到青年队、C队、B队,现在进入了一队。这种速度的跳级很容易让他无所适从,特别像他这种腼腆的人,然而即使是巴西人,也想照顾这个阿根廷人。
德科很快就提醒人们,一个训练场上的小矮人在往事足球中打败了他。西尔维尼奥、埃德米尔森、贝莱蒂(Juliano Belletti)和德科欢迎他、保护他,但最该感谢的,应该是罗纳尔迪尼奥。
“罗尼一直对我非常重要——当我第一次进入巴萨更衣室的时候,我是那么年轻,但他第一个接触我、照顾我的人”,梅西在进入一队后没多久这样告诉我。
“对我来说我不需要应付什么不友好的情形——事实恰恰相反。罗纳尔迪尼奥和其他所有人一起支持我,让我感到受欢迎。当然,我也可能进入另外一种更衣室,但所有的这些让我感到非常幸运。”
“作为senior colleague,小罗照顾我保护我,但作为队友我有幸能在他身边踢球。吃饭的时候我们有‘巴西人’的桌子,他们经常叫我和他们坐在一起,但他们一直告诉我是唯一一个可以和他们坐在一起的阿根廷人!我试着学小罗做的事情,但更根本的是我试着为快乐而踢球。看看他踢球的时候总是带着笑容——这就是我感受到的。对我来说踢球总是意味着快乐,快乐也是我踢球的原因。”
这些都把我们带到本章的开头:罗纳尔迪尼奥在阿尔巴赛特的比赛中两次为梅西送去妙传,小王子也极为出色地完成这两次机会。
“我在首秀的时候大概也是那个年纪,我清楚一个有天赋的小球员融入到一个充满成人的更衣室有多难。”小罗这样解释,“所以,为了让他放下压力,我像小弟弟那样对待他,我们也试着跟他开玩笑,让他尽可能地感到自然。这就是友谊。”
这就是梅西在一队的第一个赛季——没有纷争、没有勾心斗角,而是真真实实地成为那支六年来第一次夺得联赛冠军球队的一份子。然而他在2005年夏天的出色发挥,让他在18岁生日没过多久,就成为了拥有西甲冠军和世青赛冠军两大头衔的年轻人。
对于很多喜欢足球——这项美丽而不可预测的运动——的人来说,这个故事一个伤感之处在于,罗纳尔迪尼奥,这位一直在一队守护着梅西从孩子成长为羽翼丰满的天才的人,开始了他的衰落之路。想象他们在这支球队一起度过生涯中最好的年华会是怎样的情景?然而天意难测。巴西人的时代华丽而短暂,阿根廷人开始超越一个又一个记录。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尔特塔 瓜迪奥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