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中国战地记者者,你最想拍下哪一幕,为什么

> 第345期凤凰新闻客户端撰稿人 王月兵[导语]“ISIS在21世纪将无容身之地”。21日凌晨,奥巴马就伊拉克极端组织ISIS杀害美国记者詹姆斯?福利发布声明。福利是一位年轻的战地记者,早在 2011 年供职于《环球邮报》的时候,就曾被叙利亚军事武装劫持了 44 天。被叙利亚当局释放后,他很快就重返战地报道现场。但一年后,福利在报道叙利亚内战时再度失踪,自此家人再也没有得到过他的半点消息,直到ISIS公布福利被斩首的视频。福利的遭遇也让记者的安全问题成为国际媒体的关注热点。在福利之前,已经有许多记者倒在了危险的战地上。他们是谁?是什么令他们甘愿深入险地?●罗伯特?卡帕: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靠得不够近罗伯特?卡帕是20世纪最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卡帕在在匈牙利出生,他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各个战区——西班牙内战、日本侵华、北非战争、意大利战争、诺曼底登陆、法国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用血肉之躯去换取莱卡相机里的一格格底片。日,卡帕完成了震惊世人的“一个忠诚战士的倒下”,这幅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以《西班牙战士》、《战场殉难者》、《阵亡的一瞬间》等标题发表,成为战争摄影的不朽之作,也成为卡帕的传世之作。1938年,卡帕来到中国,拍摄了许多中国抗战的生死瞬间。那张闻名于世的中国士兵肖像就出自卡帕之手,并成为当年《生活》杂志的封面人物,让美国及世界了解了中国抗战的决心,赢得了民众的广泛支持。卡帕最震撼人心的作品是《诺曼底登陆》,被世人誉为“不朽的历史见证”。照片中唯一能被认出来的士兵是盟军116师的爱德华?雷根,这名战士18岁,诺曼底登陆时,周围到处是血乎乎的海水和战友的尸体。第一波登陆的美军士兵大部分在几分钟后就牺牲了,爱德华是少数幸存者之一。他的母亲从《生活》杂志中剪下他的照片,一脸泪水。(卡帕眼中的最后世界)“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靠得不够近。”这是卡帕对于摄影的理解,因此他总是走在最前面。日,卡帕随法军前哨部队在红河三角洲陷入越共伏击,不幸踩中了地雷,胸部受了致命伤,中雷身亡的一刻,卡帕还本能地按下相机快门拍摄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后来被后人命名为《卡帕眼中的最后世界》卡帕就这样死了。他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甚至他的作品也不完美,但他的勇气,他的大无畏精神让世人知晓他是用生命在拍照,而非机器,这也是他被赋予伟大的原因。正如约翰?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的作者)所说:“在我看来,卡帕确凿无疑地证明:照相机不一定就是一件冰冷无情的器具,这要看谁来用它了,就跟钢笔一样。照相机可以延伸人的思想与情感。”●拉里?伯罗斯:报道越战是职责所在,要有始有终40多年前,旷日持久的越南战争曾将战地记者这一危险职业推向了极致,英国人拉里伯罗斯则是最具代表的越战战地记者。拉里伯罗斯是《生活》画报最得力的战地摄影师。日,他出生于伦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经他的手冲洗过成千上万张各国摄影师拍摄的战场照片,其中有的照片出自像罗伯特卡帕这样著名战地记者之手。1944年,拉里伯罗斯正式成为《生活》杂志摄影师。1962年,拉里伯罗斯前往越南战场采访。伯罗斯开创性地在战地摄影中应用彩色胶片,照片又通过如《生活》杂志这类强势媒体刊登并加以传播,越战现场生命搏杀的惨烈与毁灭性不再会象黑白影像那样被无情的过滤,尤其是那些人类应该也必须知道的有关战争的“真相”得以保留。「 hi,请记住我们哦,名字“我爱热可乐”,域名 」日,伯罗斯拍出了关于越战最富戏剧性和最令人难忘的照片故事——《骑在“YP-13“头上的人》,没有人能在看过这幅黑白照片后忘掉它。伯罗斯记录了了生命处于危险中的海军陆战队代理下士詹姆斯?C?法利的一项使命。并且尽力帮助法利救出一名倒下的领航员。1969年,伯罗斯拍摄的《寡妇》是所有越战影像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1968年这里发生了一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成百上千的人在黑夜中被捆绑到这里杀害和埋葬。一年后重新挖出来的尸体早已腐烂,人们只能凭借他们身上尚存的装束来辨认死去的亲人。画面上一位悲伤欲绝的顺化年轻妇女跌坐在地上,左手举着斗笠,右手抚着亡夫遗骨的包裹,失声痛哭……拉里伯罗斯径直将越南民众的惨境活生生地传达给《生活》杂志的读者,这正是他想告诉别人的事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并成为越战经典照片之一的还有那幅日拍摄的《伸手》(Reaching Out):一名头部负伤海军陆战队中士发现双腿打着绷带、浑身泥泞的指挥官靠坐在树桩旁已经断气,他情不自禁地伸出双手……在越南这片土地上,伯罗斯拍出了许多传世作品,也最终将生命留在了这里。日,他和另外3位记者乘坐的飞机被击落后。在他去世之后,《生活》杂志曾经为他做了一期专题,以纪念他在越战最惨烈的战火中从不退却的对工作的献身之忱,并智致最崇高的敬意:“他花了9年时间,在非属偶然而是一次又一次的难以置信的危险中不断从事越战的采访,我们一直想方设法要他去另做别的比较安全的报道,但是他总是在一干完之后就立刻又回到越战中去。正如他所说:这场战争即是他的报道责任所在,他一定要有始有终,把它从开头一直看到结尾。”1998年3月,一批志愿者包括老记者霍斯特?法亚斯再一次回到越南,希望根据有限的线索寻找他们的下落。但是在那里除了挖掘出徕卡和尼康镜头各一支及少量个人物品外,并未有更多的发现。伯罗斯和其他记者的遗体至今仍未找到。●克里斯?洪德罗斯:记下时代重要的事件,不追求一时的舒适和温暖日,利比里亚首都摩罗维亚,当时忠于政府军一方的武装人员在大桥上阻击叛军,露出红色内裤的Joseph Duo作为其中一员,当时他发射RPG(火箭助推榴弹发射器)前后的一组照片传遍了世界,手持RPG狂喜的Joseph Duo 成为了利比里亚内战的象征,也成为了RPG的象征!这组照片的拍摄者就是美国摄影记者克里斯?洪德罗斯。克里斯出生于纽约,自20世纪末期起,他先后到科索沃、塞拉利昂、约旦河西岸、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多处战地,从事摄影报道。离开美联社后,他成为一名自由摄影师,最终成为盖蒂图片社高级职员。
2004年,克里斯因为在利比亚的工作而成为普利策奖现场新闻摄影奖的最终候选人;2006年,因为他在伊拉克的工作而获得战地摄影的最高荣誉——罗伯特-卡帕金奖。日,41岁的克里斯在利比亚被炮火击中,受重伤而去世。就在去世前几个星期,他曾用坚定的语气告诉他的同事:“我必须去报道利比亚的战事,这样世界就能够知道那儿究竟在发生什么,就可以行动起来避免更多的人类苦难。” 从克里斯留下的相机内,人们发现了这位摄影师生前拍摄的最后一组图片:利比亚两派在米苏拉塔市中心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人们在一座已经燃起熊熊大火的建筑中进行搜索……克里斯曾经有过这样的自白:“有那么一秒钟,这种踩在外国土地上的感觉让我有些恍惚,开始从哲学甚至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思考:为什么我在这里,事情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我这个早晨会在阿富汗的山谷里?我不是军人,我没有必要干这个,我要回家,要看电视,要蜷缩在床上喝一杯浓浓的咖啡。但最后,事情的一切原委仍然明了,我发现,能让我自己满意的工作是记下这个时代重要的事件,而不是追求一时的舒适和温暖。”●现代战争中,战地记者正逐渐成为攻击的目标无数事实证明,记者正越来越多地在战争中成为攻击的目标。在前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消息报》有44名记者牺牲;整个越南战争中有63名记者殉职;波黑内战前两年,死于巴尔干半岛的各国记者就已达到68人。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发动的科索沃战争中,投入战斗的北约部队无一伤亡,而在贝尔格莱德,南联盟就有10余名记者殉职,在那次战争中,中国记者也首次上了“死亡名单”。2012年全球共有121名记者被杀害,其中35名记者在叙利亚殉职。2013年全球共有108名记者及媒体工作者因公殉职。现代战争逐渐改变了战地采访的规则。参战方不再把记者作为绝对的中立者,而是作为敌人或潜在的人质筹码。记者越来越成为战争双方有意识的攻击目标。2011年3月,叙利亚爆发反政府示威,后引发武装冲突。在这场武装冲突中,反对叙利亚政府与支持政府的媒体人和他们供职的新闻机构构成了最为重要的舆论战。除了多名各国记者在追随自由军或者站在反对派这边采访时被打死外,叙利亚政府方面的电视台、电台、通讯社的记者也接连遭遇不测。其中叙利亚国家电视台被炸,亲政府的私营电视台被炸、记者被枪杀,国家电视台的主持人先被绑架后遭杀害……日,在叙利亚战乱城市霍姆斯,一枚炮弹击中该市临时搭建起来的媒体中心,当代最资深的战地记者玛丽?科尔文和法国摄影记者雷米?奥克利克在炮击中身亡。据黎巴嫩情报人员截获的叙利亚军官间的通讯显示,叙利亚方面接到指令以科尔文当时所在的临时媒体中心作为袭击目标。现代战争不仅充斥着炮火,更充斥着攻防激烈的舆论战。舆论战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一个政权的生死往往受其左右。所以能影响舆论的人也被双方列为优先打击的目标,这就彻底改变了战地采访的规则。●现实中对战地记者的保护也存在诸多问题虽然战地记者不能阻止战争,但是他们在战争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能让人们了解战争的真相。所以保护战地记者的生命安全和自由权利是冲突双方不可推卸的法律和道义责任。1899年海牙公约规定:战地记者应被视为非战斗员,因为他们“随军行动但不属于它个人”。然而一些国家往往藐视海牙公约的原则。在这些国家,记者往往与军人合一,并且拒不承认敌国记者的相应待遇。在二战瓜达尔卡纳尔岛美日军丛林战中,日军经常故意向身材高大、佩戴袖章的美国记者理查德?特里加斯基斯射击。1949年《日内瓦公约》的第4条提到战地记者属于战俘。1977年《第一附加议定书》第79条明确提到对新闻记者的保护措施,规定在武装冲突地区担任危险职业任务的记者视为平民,因此战地记者可以获得与武装冲突中的平民同等的所有权利和保护。尽管理论上战地记者享有国际人道法的保护,但现实中对战地记者的保护并不完善。首先,如今许多武装冲突不是国际性的,而是发生在国家内部。但无论是《第一附加议定书》还是《日内瓦》公约,都适用于国际性武装冲突,适用于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1977年《第二附加议定书》中没有对战地记者的保护规定。其次保护战地记者的规则在实践中难以实施,许多武装部队和其他武装团体成员并不在乎国际人道法,冲突方把战地记者当做敌人。而且战地记者常常身处危险地域,冲突双方能否有效分辨目标也是个难题。而对于伤害战地记者的行为,国际上也缺乏有效的追究手段。蓄意攻击战地记者造成受伤或死亡属于战争罪,但对战争罪的追究,无论是国内司法机构还是国际司法机构,都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推荐:上一篇: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当年就是因为崇拜你所以想去做一个战地记者,感受来自硝烟背后的真? - 爱问知识人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91531',
container: s,
size: '150,90',
display: 'inlay-fix'
,感受来自硝烟背后的真实情怀,可是这个愿望终究没有实现。现在我是一小民警,但我仍然热爱我的工作。我相信那种头顶信念去追求信仰的人是最自由与烂漫的。
记者,善待他们。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千手观音,因为是聋哑人表演的,而且效果惊人,很震撼,我还记住了一句话: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还有的就是主持人的对联,非常棒,不过不算节目
大家还关注&&& 萧乾:中国战地记者第一人
  1935年7月从燕京大学毕业进入《大公报》以后,一直从事新闻采访、写作,他是那种内心自由决不受金钱、权力等物欲驱使的人。1944年6月,在希特勒“炮弹四落”的情况下,雇了5名助手,就在伦敦舰队街挂出《大公报》办事处的招牌。秋天,领到随军记者证,成为中国“在西欧战场上惟一的记者”。不久,随美军第七军挺进莱茵河。联军攻入柏林后,他是第一批进入柏林采访的记者之一。次年,转美国旧金山,采访联合国成立大会,同年他在第一时间里采访了波茨坦会议和德国纽伦堡对纳粹的审判。
  萧乾原名萧炳乾,日出生于北京。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随后进入《大公报》工作。他先后主编过天津、上海、香港等地的《大公报》文艺副刊,主持过国际问题社评,以欧洲战场上唯一的中国战地记者的身份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过程。1948年作为《大公报》的资深编辑记者,参与策划香港《大公报》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中国》副主编,参加了第一次文代会。1953年至1955年任《译文》杂志编辑部副主任,1956年任《文艺报》副总编。1957年反右和“文革”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获平反。1980年起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顾问。1985年12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1989年4月任馆长。
  萧乾同志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记者、翻译家。他的二战特写,以满怀正义的激情和锋利的笔触,愤怒控诉德国法西斯的暴行,热情讴歌欧洲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光辉业绩,极大地鼓舞了正在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国军民。建国初期,他的大型报告文学集《土地回老家》,被译成11种文字出版,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史无前例的巨变。改革开放以后,年届七旬的他进入文学创作上的黄金时期,近200万字深受读者喜爱的散文、随笔、杂文、回忆录,与夫人文洁若联袂翻译的英国著名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40多万字的《尤利西斯》等译作,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华和以拼搏的姿态“跑好人生最后一圈”的勤奋。作为一位蜚声海内外的文化交流使者,他多次赴欧美及东南亚国家访问、讲学,为中国与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他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10年来,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倾注了极大热情。萧乾同志一生热爱祖国,向往光明,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老一代知识分子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正直高尚的人格。
&&& 许杏虎:光明日报驻贝尔格莱德记者
许杏虎,男,中国共产党党员,光明日报驻贝尔格莱德记者。日生于c市。父母都是农民,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1990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东欧语系塞尔维亚语专业,后入光明日报国际部任编辑。1996年9月至1997年7月在贝尔格德大学进修。1998年7月赴南斯拉夫任光明日报外派记者,与妻子朱颖共驻贝尔格莱德。自北约轰炸南联盟以来,他就全身心投入到战地采访和报道工作中,经常前往北约轰炸最为集中的地区进行采访,发回了大量报道。日夜在北约轰炸中国大使馆时牺牲。年仅31岁。
&&&&朱颖:光明日报记者
&&&&朱颖,
许杏虎夫人。日出生,北京人。1992年7月毕业于天津轻工业学院工业艺术工程系。1994年1月调入光明日报广告部工作,任美术编辑,其作品曾获北京广告协“昆仑杯”优秀奖。1998年与许杏虎结婚,婚后不久便随许杏虎赴贝尔格莱德工作,不惧艰险,协助许杏虎做好新闻报道工作,拍摄了大量战地照片。日在北约对中国驻南使馆的轰炸中遇难。
 & 唐师曾:永远做梦的“唐老鸭”
1961年出生。江苏无锡人。1983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毕业,1988年汤姆森国际新闻培训中心毕业。现为新华社主任记者,装甲兵学院上校研究员。是新华社第一个装备无线通讯装置、不畏刀剑现场拍照采访突发事件的新闻记者。
&&& 1987年沿万里长城步行,为法国SIPA、SIGMA、巴黎《竞赛》画报拍摄长城。
&&& 1988年在秦岭雪山拍摄野生大熊猫,在纽约出版《THE SECRETWORLD OF
GIANT PANDAS》,有英、法、德多种译本。
1990年在世界屋脊可可西里无人区探险,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无人区持续工作4个月。1990年,唐师曾正确判断海湾地区局势,在新华社支持下,事先潜入伊拉克,一个多月后海湾战争爆发。海湾战争期间,唐师曾是最后撤离巴格达的中国记者,也是第一个在以色列公开采访的中国记者。
1991年至1993年底先后采访卡扎非、沙米尔、拉宾、阿拉法特、穆巴拉克、加利、曼德拉等军政要人。
&&& 1995年在神农架寻找野人。
&&& 1996年独自驾车环绕美国。
&&& 1999年3月应阿曼苏丹国王室邀请作为国宾出访海湾。
&&& 2000年5月应伊拉克政府新闻部邀请访问伊拉克。&
&&& 目前正和有关部门合作,从事有关金三角问题的采访。
&&& 唐师曾主要著作:美国HARRY ABRAMS PUBLISHER 《THE
SECRETWORLD OF GLANT
PANDAS》,世界知识出版社的《我钻进了金字塔》、《我从战场归来》,到1999年8月,两书正版发行量已超过32万。被《中国图书商报》评选为“1998年十大新锐作家”。
&&& 外号“唐老鸭”的,是新华社37岁的摄影记者唐师曾。&
唐师曾出名是因为拍摄战争、骚乱、洪水、大火、地震、瘟疫之类突发事件,以及参与寻找野人、大熊猫、无人区探险等等。中国记者中不乏喜欢冒险者;但是在战火中采访海湾战争,单枪匹马往来交战各国,遍访卡扎菲、拉宾、阿拉法特穆巴拉克、加利、曼德拉等军政要人,唐师曾是第一个。许多人认为这是中国第一个真正国际水准的记者,也是中国新闻界的一个奇迹。
年初,“鸭子”大病住院的消息,通过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媒体广泛传播。北大校庆期间,唐的《我钻进了金字塔》热销以致被盗版;其后面市的姊妹篇《我从战场归来》更迅速印到12万册。大伙发现唐师曾还活着,只是一个月内做了三次“骨穿”一次“活检”。
坊间也有一些对唐的批评,比如,“他在单位名声可不好”、“和新华社中东分社所有女眷打得火”、“特别喜欢和独裁者合影”,诸如此类。
&&&&&&&&&&&&&&&&&&&&&&&&&&&&&&&&&&
如何进入新华社
&&&&曾有人在香港某报撰文,说唐师曾“是新华社20年最大的发现”。唐被新华社“发现”,却并不那么容易。
1983年,唐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毕业。哲学、逻辑、国际关系史“优”,英语“中”,政治理论等需要背的都不太行。在北大图书馆,他曾如饥似渴大读各种“武器系统”、“战争史”;对军事的执着和对摄影的迷恋,使他很快认识了罗伯特?卡帕这位战地摄影记者(“两杯黄汤落肚,我总是产生我是卡帕转世的错觉”);在宿舍的棉被里,他冲洗了平生第一个黑白胶卷。
毕业时他想有一份“自由的工作”,於是选了北京出版社报到,想去《旅游》杂志。那时候他已经开始背着相机整日在街上游荡,但人家并不欣赏他用小相机抓拍的那些照片。他的档案被退回北大。
以为塞翁失马天赐良机可从此一圆军人梦,唐师曾迅即叩访各军事单位:第一站38军坦克6师;第二站红山口解放军军事学院;第三站青龙桥军事科学院;第四站空军指挥学院。第四站愿意留他教党史,可他更想教别的,比如军事史。
正捧着根鸡肋不知如何是好,有老师建议他去中国政法大学,“北大法学院的×××带着一帮人在那边”。对北大,唐师曾有严重的“恋母校情结”,一想到要离开心里就发慌,老师的话立刻就听进去了。老师更重要的意思是,你这个人没长大,别离开学校,社会太脏,你会吃亏。
报到那天,在铁丝网的一个豁口,唐师曾扛着自行车一步迈进了政法大学。他被分在马列教研室当辅导老师。第一课《共产党宣言》,他对“公妻制”的解释就和教研室主任不一样。北大给他的教育是“大学是搞科研教学的地方,不是思想训练班”;政法大学则讲究“要掌握刀把子印把子”。待讲到平型关大战那一课,讲到115师与阎长官究竟谁正面谁侧面,唐师曾终於发现自己不适合当老师。此时他已被破格评为讲师,主任也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勤快、能干的小伙子――每天生火,打水,跑到挺远的锅炉房,拎一大壶。他还在学生中组织了“国防”、“摄影”两个协会,自任两会会长;那时的学生动不动就要上街游行,由他出面劝阻,总是特别有效――“你们的想法都对,但是於事无补。你爹你妈出你一个大学生,不容易”(“我走的时候主任说,如果他们欺负你你就回来”)。
唐师曾开始幻想出国留学改变环境。在托福班里,他背的那架Penta×引起同桌的注意(“相机是大学毕业时美国二伯送的。就为这,后来做了二伯的养子”)。同桌的父亲在新华社工作,说新华社摄影部没有英语象你这么好的。唐一听茅塞顿开,立刻请同桌递了一份简历给新华社。简历如泥牛入海。其间《中国青年报》要用他做文字记者,他觉得新闻有套路,有套路的东西他都弄不成,没去。
这当口,他在街上认识了新华社《了望》周刊摄影记者××。一个星期里他们撞上了三次,想拍的都是同一个题材。××带唐师曾去了他们的沙龙,大家传看着唐裱在马粪纸上的照片,说,“你比我们都棒,我们这里没有一个会洗照片的”。
唐师曾终於被新华社发现了。《了望》一提出要他,总社就说我们早有他的简历了。最后经一群正副主任集体面试,1987年,唐师曾终於进入了新华社摄影部。
进了摄影部却并非摄影记者。那段时间他发的照片还不能署“新华社记者”,而是“唐师曾摄,新华社稿”;一旦出事,自己负责。因为他拍的那些都没有请柬,都是大街上弄来的。他白天做值班编辑,晚上拍照片;用自己的相机,自己的胶卷。平均每天至少发一张新闻照片;并把这个记录保持了很多年。
1987年6月,唐师曾终於有了新华社给他的第一台尼康FM2。当时,新华社要派一记者和一群法国记者徒步考察长城;大夏天里,就他特别愿意去。
军事学上的两个理论被他用到了新闻摄影上。一个是“首发命中”――通讯社记者拍摄的只应是可重复的新闻事件;这些照片应该当时有新闻性,事后有文献性。结果他拍了许多“中国第一”:
第一次来大陆访问的台湾记者,第一个台湾老兵探亲团,第一例中国试管婴儿,第一回用麻醉枪捕捉大熊猫……。
另一个是坦克的“闪击战理论”――一流的通讯,一流的机动性,一流的突破力。为此,1987年,他就装备了寻呼机,四处散发“有新闻呼5566,昼夜工作”;副社长郭超人还特批给他一部“大哥大”。他爱骑他那辆破自行车采访,他发现在北京二环路以内,这是最快的交通工具;如果是出远门,郭超人有话――“让车到你家去接你”。
&&&&&&&&&&&&&&&&&&&&&&&&&&&&&&&&&&&&&&
无权无勇无孔不入
&&&&唐师曾能有这些“特权”,是因为他有一流的突破力。
&&&&1987年,拍“台湾记者”那天,他是蹭同事的车去的机场,也没有进入隔离区的证件;那天,同事拍的照片用了一张,他的,用了6张。
1988年,一对婚外恋人在长城用炸药殉情自杀,现场戒备森严。唐师曾七拐八拐绕过警戒线,拍到了案发现场的独家照片。大为恼火的警官们后来一一成了唐的朋友,警方的报纸还专为他写过一篇报道――《万绿丛中一点红》。
&&& 1990年秋天,一个和唐很熟的记者告诉我:唐老鸭正在奋斗去巴格达。
日,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当时唐师曾正在可可西里无人区探险。“中东要打仗了”,四年大学、四年教书的国际政治训练,让他立刻做出这个判断。他全部的神经都随着这个预感兴奋起来(“我的预感特别准”)。在鸭绒睡袋里,他打着手电起草给新华社领导的电报稿:“新华社正在步入世界性通讯社的行列,中东是最好的突破口……”。另两封电稿是请朋友帮忙,一是准备防弹背心,一是借有关海湾危机的书。
当时的北京,正沉浸在亚运会的热烈气氛中,很少有人关心中东。回到京城的唐师曾利用几年来在北京建树的各种光荣,软磨硬泡,死缠烂打,有计划地去说服每一个有关领导,让他们相信海湾战争一定会打,而他最应该、也最有资格去中东。
亚运会上,他也没闲着。他的任务是采访突发事件、软网球以及卖照片。他专找阿拉伯国家来的推销照片,拍主麻日,借机学习阿语(“我的阿语能买飞机票,能办签证,能砍价,能谈恋爱,考试肯定不及格”)。其间,他还受命潜入亚运村,千方百计拍到了一位谁都拦着不让拍、他也根本不认识的服务员――毛主席的外孙王效芝。这张照片是亚运会期间新华社卖价最高的照片(“‘新华’又镇了‘路透’、‘美联’一回”)。
当时新华社除高层几位领导外,大多数人都不相信海湾战争会打起来。唐师曾却最终获准奔赴海湾,单枪匹马,揣着300美元。他为领导找了一个最好的理由:他已经考上了常驻中东记者,不过早去两个月。
日,是联合国安理会给伊拉克的最后期限。1月的伊拉克,国际通讯已全部中断,新华社的传真机已无法发稿;幸好中国使馆的郑大使指点迷津,也幸亏唐师曾汉语拼音根基好并能用打字机编码打孔;他每天送一卷几十米长的纸带到使馆,通过无线电台向北京发回巴格达的最新局势。
为了能留在巴格达,他竟然违抗上司,拒绝办理出境手续;以致1月14日郑大使率最后一批中国人员撤离时,级别最低的9等随员唐老鸭,差点在巴格达机场被扣下。
当伊拉克袭击了以色列、所有的人都在往回撤的时候,在安曼待命、忍无可忍的唐师曾越级上书北京总社,强烈要求去以色列。去还是不去,那天晚上新华社的编务会争得不可开交。副社长兼副总编曾建徽迟到了,进门就问:“谁想去以色列?”听说是唐师曾,立刻表态:“唐老鸭?应该去!”
正是这位副总编,让唐师曾以及让唐的上司们为唐写过不计其数的检查;也正是这位副总编最清楚,“不听话”的唐师曾总能为新华社弄到独家新闻。
在新华社,唐以“惹事”著称,一旦风闻有人犯错误,大伙都猜是唐老鸭;因为那时摄影记者会英文的不多,和老外关系密切的不多;偏偏“出事”的人,永远都不是唐老鸭(“我政治系毕业的,
我不出事”)!
&&& 最让领导放心的,是唐老鸭不随便爱财。总有外国通讯社找他;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给外国人干。
唐知道外国人看上他的是什么,也知道什么照片能卖大价钱;可他不愿意为了每月多挣多少钱失去自己的自由。(“我要是卖了不该卖的照片,公安局还不把我抓起来;我要是拿了外国护照,中国还让我进来吗?!”)&&&
於是,好“惹事”的唐师曾,成为新华社用“特拉维夫”电头发稿的第一人。以色列新闻部办理采访证的官员说,此前他从未见过北京来的中国人。
  很多年之后,唐师曾不再羞於承认自己其实很胆小。当终於等来了恭候多时的“飞毛腿”,当迅速爬上了希尔顿饭店楼顶,却无论深呼吸多少次,他还是不由自主地哆嗦,连照片都拍虚了,(“回来都不好意思给别人看,只好改写字了。”)?
其实,在唐师曾的采访经历中,离“死”最近的是在可可西里无人区的4个月。医生说,千万别感冒,一感冒就肺水肿,就有生命危险。冰天雪地里,住在仅仅一层尼龙布的帐篷里,他却从来没想到过死。那次采访,新华社拿不出两万元探险费,是他义务当司机,才挤进了探险队。
他从没想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我钻进了金字塔》出版后,许多人笑唐师曾:一个摄影记者,居然合影成癖。中国摄影记者象唐那么爱留影的好象不多,但唐师曾振振有辞:在中东这个是非之地,每一张合影都是一张护身符――在挡风玻璃上贴张和卡扎菲的合影,许多阿拉伯人就看他是“雅嘿”(兄弟);放上和拉宾的合影,犹太人就不会为难他;换成阿拉法特,在巴勒斯坦人的地盘就能畅通无阻!
在战火中,唐师曾结交了许多外国同行,象所有的战地记者一样,他们交换信息,互通有无。唐佩服他们卸藏胶卷的娴熟技术,更羡慕他们情报准确,知道“爱国者”从哪里发射;他们则看上了唐滔滔不绝的军事知识,飞机坦克步枪导弹,好象问什么都有答案。他们中有的和唐成为至交。
&&& 那一年,“火线”上的唐师曾被评为主任记者。新华社第一次破例给驻外记者评职称。
&&&&&&&&&&&&&&&&&&&&&&&&&&&&&&&
生命不息做梦不止
&&&&打电话约访唐师曾,他上来就说:“我现在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我对&
“再生障碍性贫血”一无所知,明白他的意思是他已经接近健康。“我不太愿意别人说我的病,影响我的一切机会”,他嚷嚷着要状告某报纸说他得了白血病。
谈起这些年他做成的事,唐总把海湾战争指挥他的“老板”们挂在嘴边。然后,他让我看沙发背上镜框里的大照片,那是他的师傅黄景达。第一次见面,这位老新华“恶狠狠地看了我一眼,说了句:‘卸磨杀驴呀!’”。幸亏师傅病了,唐师曾骑着自行车去给师傅送苹果。当晚突发“3.20之夜”大游行,师傅拿出自己的尼康相机,让唐赶快去拍。此后,师傅带着他走街串巷,告诉所有的关系单位:“以后我就不来了。他就是我”。说得眼泪汪汪。唐的《我从战场归来》首发式上,新华社记者,他只请了已经退休的黄景达(“我的那些个‘第一’都是从我师傅那儿来的”)。
战争让唐重新看待生命。从前年起,他开始采访京城著名的老先生;新华社摄影记者第一次在香港《明报》上图文并茂地开专栏。他说他是在抢救祖国文化,和伟大的灵魂对话。有的文章发表不久老先生就过世了。他和老先生特别投缘,朱家晋给他看自己拍摄的美女作品;萧乾要教他点儿“男人才知道的道理”;张中行告诉他“女人的寿命比男人多5年,是为了让男人死在女人的怀里”……。
&&& 他生病住院,护士都纳闷:怎么会有一堆老头儿来看他?
对年长於他的人,唐师曾都容易信任。几年前,在街上,有位“大女孩”喊了声“唐老鸭”,说是他一朋友的妹妹,他就跟着上人家吃面条去了(“要是一十八九岁的小女孩我准不敢跟她去”)。
席间,唐谈起向往异域婚恋,苦於无从寻觅。朋友的妹妹说她哥那儿就有一个――台湾的,巨有钱,&&
就想找一北京男孩,介绍了几个都不成――“你得替我们镇镇她”!唐老鸭果然不负众望;而他自己也深陷其中,给《世界博览》的连载文章都因此中断了长达一年。这段轰轰烈烈的感情却未修成正果。去年,在天上飞了36年的“鸭子”终於落地安了家,女主人却不是台湾人。
除了唐师曾自己,还有谁相信――唐的初吻是在29岁,算上太太,女朋友前后仅三个,每一个他都非常认真?比摄影还认真,结了婚的唐师曾不爱上班了,就愿意呆在家里做饭给太太吃。一场大病使他如愿以偿。&
&& 唐师曾的家在八宝山南边,从地铁上来再走大约30分钟。新华社在职的主任记者极少住这么远。
新家装饰得舒适、温馨,却因为太远和太贵(12万)而没买。唐承认,安新家、买汽车,至少一半钱是由在电视台工作的太太出。
唐的月薪800多,房租、水电费、住房公基金就要300多元(“一旦老婆和我发生重大冲突,我回我妈那儿,有关车的钱都省了,我这钱就够了”)。幸好还有稿费、版税帮他撑住门面。写作将可能成为这位摄影记者最重要的经济来源。
最让唐师曾头疼的,是拍来的照片发不出去。《我从战场归来》里,他曾专辟一章,写如何与伊拉克、以色列的新闻检查官斗智斗勇。回到国内,同样有新闻理念的差异。过去是软磨硬泡,只要照片发出去,后面再写检查、哪怕罚操场上跑圈都行;现在岁数大了,脸皮薄了,於是转投别家;有时,他在社里被扣下的某张照片,能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上同时刊发。有人劝他多和上司沟通,他竟然说“我没拿帮助“处类”提高业务水平那份儿钱”!如果两条路都行不通,他就要骂人了(“大驴嘴现那儿,成天跟人说”)。
都说唐师曾喜欢穿红的,那种和他的个性一样恣意张扬的颜色。其实,他以前也不好意思穿红衣服,教书时一身中山装,别一钢笔。当记者后有同事说他穿红的会特好看,就买了一件。以后红T恤、红夹克、红马甲、红羽绒服地,一发而不可收拾。再以后发现他喜欢的人都爱红色,比如巴顿设计的坦克裤有宽宽一条红裤线,恺撒打仗都披红袍(“我特喜欢恺撒的那句话:‘我来了,我看见了,我赢了!’”)。
红色让唐感觉到“活在我自由的梦里边”。他说科学与自由是他人生特重要的两个支柱(“自由从属於科学”)。他认为马克思就“一生活在他自己的自由世界里”。
战场归来,唐师曾终於有了一个军阶――荣誉陆军上校。在解放军装甲兵学院,他给军校的学员上课,讲战争史。参军入伍,是唐从小的梦。他天马行空地不断做着诸如此类也许在别人看来是荒诞不经的梦,然后乐在其中地一一设法去实现。也因此,他从不把工作当成是负担。连一般以为痛苦万分的“骨穿”,都成了他体验人生的一种享受(“象打井似的,能感觉到金属的东西往里钻。以后可以吹牛,我骨穿过”)。
大病初愈的唐老鸭又在做一个新的梦。5年前他结束中东工作突发奇想申请驾车自开罗返回北京失败,从此,唐师曾始终放不下“长城――金字塔”这个梦。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他为自己的梦想在宏观与微观各找了5个支点,其中包括:安理会5大常任理事国中唯有中国人最具备横穿中东的政治条件,以及他在中东结交的一大帮朋友会给他的梦想开绿灯。虽然他需要的初驶1万公里无故障的大吉普,几经周折至今没有着落,他依然乐观地相信,就象当年神农架找野人请他去做党小组长,还会有人找上门来。采访结束时他一脸诚恳地对我说:“如果你们的读者有谁愿意赞助我,我一定给你写独家报道”。
&&& 他深信:“只要你是优秀的。想干什么都能干成”。
&& 水均益:我是土生土长的兰州人
水均益——在中央电视台群星争辉的主持人中,以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仪表,敏锐凝重、干练精辟的言辞,题材重大、万众瞩目的选题特点,成为万千观众日益“聚焦”的人物;如同《焦点访谈》一样,成为人们日益熟悉和喜爱的朋友。
&&& 水均益说:“我是土生土长的兰州人!”因此,我们就对这位老乡有了更多的偏爱。
有幸我们在京相会,约了水均益、朱军等人去毛岸青、邵华同志家做客,水均益打来电话说刚开完会,一会儿便到。我们几人一同步出招待所,走到万寿路口,已见他驱车赶来。他戴一副墨镜,半截袖的上衣,身背一个很大的采访包,随和而平静。记得裴新华说:“水均益现在红透了!”但我们却一点也看不出他“红”在哪里,平常如素。
水均益对事业的执著和热爱,对新闻评论的娴熟和天然赋性,显示着他人格的品质。“《焦点访谈》虽然只有20分钟,但是我们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远是它的几倍甚至几十倍。24小时等你,这是我们《焦点访谈》记者们的行为准则。我们这个节目组大多是年轻人,每个人不但干劲十足,而且富有朝气,一有线索便雷厉风行,号称是中央电视台的快速反应部队。”水均益笑着说。
&&&& 其实,水均益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组,这里还有一段故事哩!
1963年,他出生在兰州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从小酷爱读书,又勤于思考,在中学时便很受老师的喜爱。1980年,水均益从兰铁四中毕业后,顺利考入兰州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他发奋努力,
4年苦读,各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为当教授的父亲脸上增了不少光彩。在学好英语专业的同时,水均益还广泛地涉猎了文学艺术、新闻写作等各方面的知识,丰富了知识结构。1984年,水均益大学毕业后,被新华社优先录用。到新华社当一名记者,这意味着将以天下为家,满世界地跑。母亲很明白这是一个与艰辛与风雨连襟的职业,但知书达理的父母尊重均益的这一选择。
到新华社后,水均益先在宁夏分社实习,半年后被分到新华社国际部新闻编辑部,负责中东和非洲地区稿件的编辑。《焦点访谈》节目刚开播那会儿,编导盖晨经认真考虑,辗转找到水均益,请他参与国际时事评论。
在中央电视台,他不再单纯地是个记者,同时也是个节目主持人,他是两付重担一肩挑。如果单纯地作个文字记者,没人会管你穿什么,戴什么。你即使身穿奇装异服、蓬头垢面,只要你能写出好的新闻稿件,别人也不一定在乎。作为一个主持人,不但要口齿伶俐、言词明快、反应敏锐,而且观众对他的仪表要求更为严格,诸如发型、衣着、精神状态都要求很高。他这个主持人与我们通常知道的一些主持人不同,水均益他们首先是记者,然后才是主持人。他们所主持的每个节目都由自己亲自去采访制作,然后再播出,所以没有几脚功夫,几份能耐,很难胜任这项工作。水均益由于自身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而且对自己要求极严,所以没多久,他便胜任了这项工作,而且干得很出色,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
在《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这两个节目中,由于水均益有着很娴熟的英语水平,所以评述国际问题这付重担自然就落在他的肩上。搞新闻的同行都很清楚,国际问题评说多是资料加说明,平淡、枯燥。但水均益凭借自己多年做新华社驻外记者和国际部新闻编辑的经验和丰富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贴近群众的方式,把复杂乏味的国际问题人情化、人性化。从《丧钟为谁敲响》、《专访基辛格》及关于李登辉搞台独和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连续评说中,我们就可看出水均益在这方面的功底之深了。在《专访基辛格》节目中,水均益丰富的知识和幽默的才气得以充分展示。原定
5分钟的采访因此延长了25分钟。水均益以流利的英语采访得轻松、自然、和谐,使该节目因此而获《东方时空》的金奖。
同时,水均益并不是一个像电视节目里所显示的那样严峻的人,他是个热心肠的朋友。他曾经为兰州的空气污染主持过一个节目,这个举措得到了甘肃省省长的赞赏。
他从美国回来后告诉我们,在联合国大会后,他们采访小组又专程去了亚特兰大,对义务支援甘肃的医疗队发起人进行跟踪采访……
他的心系着甘肃,系着兰州。兰州不但有着他小学、中学、大学时代永远讲不完的金色故事,有哺育他成长的父老乡亲,也有着他年逾古稀恩慈宽厚的爸爸妈妈,以及声名远播的水氏家族。均益的祖父水梓先生,作为辛亥革命的老前辈而位居民国甘肃省教育厅长,解放后任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其德高望重、鼎堂大名一直为陇人敬重。其父亲水天明为兰州大学外语系俄语教授,颇负建树。母亲常年操持家务,哺育了这些有出息的孩子。有人开玩笑说:
“水家没差的!”这使我们想起了其叔父,国务院文化部研究室的著名理论家水天中先生;其叔父,甘肃电视台的编导水天达先生;其姑母,甘肃省文史馆副馆长水天长先生……等等。如果不是因为文字所限,或许可以列出一长串名单。就是他远在武汉的兄长,在深圳的姐姐,也都与他一样修学外语,如今都从事教学工作。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尽管均益在事业上已有了点名气,跨洋过海,遍游九州。但他常常深沉地说:“我是土生土长的兰州人。”他的心,系着这片祖祖辈辈劳作和奋斗过的热土!今天,他已经有一个两岁的小女儿,妻子在京广中心工作,一家人过得温馨和睦。但他的心,时时惦念着年迈的父母。
好男儿志在四方。均益有个愿望:访遍世界名人。这两年来,他先后采访了阿拉法特夫妇、以色列总理拉宾、德国总理科尔、联合国妇女委员会主席蒙盖拉夫人、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等;他还曾随江泽民总书记采访了联合国成立50周年大会和日本的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年会,期间采访了许多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和高级外交官员。
均益的眼光在五大洲。这位从兰州出发的西部汉子,一定会把世界的风云尽揽于自己的镜头,给人们送来更多的信息,更多的和平、安宁与温馨的吉祥祝福。
&& 吕岩松:独自一人闯战场的记者&&&&&
  一、使馆被炸事件中唯一幸存的住在馆内的中国记者
  吕岩松同志今年32岁,黑龙江人,1996年5月出任人民日报常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记者。这次北约轰炸南斯拉夫,他一开始也住在本报记者站,但后来考虑到安全问题,他和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等一起住进大使馆。使馆被炸那天,同住在使馆的还有邵云环和许杏虎夫妇。不幸的是,这几位同志都壮烈牺牲了。而吕岩松也是死里逃生。当时,吕岩松和夫人小赵刚刚上楼没有一分钟,就听到一声巨响。屋里漆黑一片,吕岩松还没来得及点燃蜡烛,小赵刚进卫生间洗手,吕岩松正好站在卫生间的门外和小赵说话。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对那声巨响作出反应,上面的楼板就轰然塌落下来,钢筋水泥的碎块从吕岩松眼前十几厘米的地方落下。紧接着,第二次爆炸声又响起,只见整个大使馆内一片白光,不是红光,而是爆炸近在眼前时发出的那种刺眼的白炽灯一样的白光。这时吕岩松意识到,使馆大楼被袭击了。
  已经不能用危险来形容当时的情形,简直可以说小吕是死过一次的人。他是使馆内唯一幸免于难的中国记者,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小吕所做的一切,足以证明我们的战地记者是真正的英雄的记者。
  二、第一个将消息传回国内的人
  吕岩松是将中国使馆被炸的惊人消息传到国内的第一人。事件发生在5月8日北京时间凌晨5时45分,而大约15分钟后,使馆顿时硝烟弥漫。吕岩松从一片黑暗中摸索着逃了出来。他出来第一件事,就将消息通过手机传到了他的前任、本报国际部主任编辑、《环球时报》副总编胡锡进家里。这时大使馆被袭击才15分钟胡锡进正在睡梦当中,听到这一消息有如晴天霹雳,难以置信。弄清基本事实后,胡锡进立即向本报国际部负责人报告,并受国际部委托向外交部欧亚司南斯拉夫处处长李满长打电话。同时,国际部负责人立即向主管国际宣传报道工作的人民日报副总编周瑞金同志报告,周瑞金副总编即向邵华泽社长等领导同志汇报。大约半时后,外交部总值班室来电话,说仍未能与前方取得联系,希望我报记者进一步提供情况。这时,吕岩松又把新华社记者邵云环牺牲,光明日报记者及使馆武官等3人失踪的消息报回来。报社领导立即将这些情况向中央领导报告。报社编委会当天上午召开会议做了传达并作了部署。国际部一些同志闻讯也立即赶到办公室,按编委会的部署赶写第一篇评论员文章。同时我们得知,中央当天上午召开了紧急会议,确认使馆当时联络中断,又忙于抢救工作,人民日报是第一个消息源,而吕岸松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发出的消息,就是中国甚至也是全世界关于这次事件的第一个反应。可以认为,这不仅为本报的报道增色,也为我国的外交、我国政府的决策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三、第一个现场报道的中国记者
  小吕将消息通报国内的同时,还立即着手现场新闻报道。
不难想象,那一天,那一刻,小吕在精神上受到了什么样的刺激。后来他对我们说,他的精神几乎崩溃。但他在死里逃生的时候没有带上个人物品,却本能地带上了照相机、摄影包和海事卫星电话等新闻工具匆匆离开烈火燃烧的现场,让人想到他真是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记者,而这种精神似乎已化作他生命的一部分。8日上午10时许,他强忍住悲痛,作为在现场的唯一一位活着的中国记者,向人民日报网络版发回了目击中国使馆遭袭的文字消息,里面明确写出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朱颖夫妇已经遇难。这是中国第一篇比较详细描写中国使馆遭袭击的稿件,也是在全世界首先写出了除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外,许、朱两位也同遭厄运的消息。那天他除了给人民日报、人民日报网络版发稿外,还为环球时报口述了一万多字的稿子,仅口述就花了近两个小时。另外,他还发回8张照片。口述稿子的时候,他有好几次泣不成声。而那8张照片,有几张拍的就是3位死难者的遗体。他竭尽全力从不同角度反复地拍了,给我们传回的只是他认为最清晰的一部分。3位死难者都是他最熟悉、最亲密的战友。邵云环是他尊敬的大姐,许杏虎是他在南斯拉夫最好的伙伴。仅仅几个小时前,他才和邵云环、许杏虎等人一起去外地采访归来,而现在,他们鲜血淋漓地躺在他面前,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要反复地、从各个角度去拍他死难的战友。当晚,人民日报即刊发了他抢写的现场消息、特写《血的见证——中国驻南使馆被炸目击记》和5张现场照片很难想象,小吕是在压抑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去完成这些痛苦的工作。
  四、独自一人闯战场的记者
  中国驻南斯拉夫的兄弟新闻单位多数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记者,只有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是一个记者带夫人。现在,新华社和光明日报的3位战友牺牲了,吕岩松和夫人赵燕萍仍然坚守在战火硝烟的南斯拉夫,坚持报道工作。我驻南使馆被袭后,吕岩松的报道震撼了全国广大的读者。《异国恸哭诉悲愤》、《最后的诀别》等一篇篇通讯、特写紧紧揪住了读者的心。吕岩松用他悲愤的笔,记录了侵略者的滔天罪行,也记录了中国人民的满腔义愤。吕岩松除了完成人民日报的报道任务,还要为网络版和每周一期的环球时报撰稿。北约开始轰炸南斯拉夫后,环球时报连续有9个头版头条都是吕岩松的,这是环球时报创刊以来所没有过的。科索沃危机爆发前,吕岩松同志多次去过波黑、科索沃,甚至在科索沃的大山里见过“科索沃解放军”,这是需要相当的勇气的,因为那帮激进的阿族武装分子对中国记者很不友好。小吕冒着被阿族分裂主义分子袭击的危险,深入科索沃腹地采访冲突双方的武装人员和居民,想方设法地了解详细情况,昼夜赶写并发回了数十篇对南斯拉夫时局分析、评论的稿件。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一个主权国家实施空中打击。吕岩松在空袭发生后两个小时即向本报发回了独家新闻,并于当日在
人民日报第一版发表,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在以后的40多天时间里,他不顾个人安危,冒着随时可能被北约飞机轰炸的危险,多次深入到被北约轰炸的现场。他的战友、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同志生前在光明日报发表过一篇文章《战火中的中国记者》,其中专门有一节是描写他的。许杏虎在文章中说,小吕所采访过的被轰炸的地方是所有中国记者中最多的一个。吕岩松去了苏尔都利察两个居民街,去了国际列车被炸的格尔戴利察峡谷现场、贾科维察附近的难民车队被炸现场、总统官邸被炸现场和塞尔维亚电视台被炸现场,还去了很多其他敏感地区,采写了170多篇见报战地稿件,其中包括几十幅新闻照片及时地向全国人民报道了在南斯拉夫发生的真实情况,有力地揭露了北约轰炸给南斯拉夫人民造成的种种苦难。目前,人民日报出版社已编辑出版吕岩松的《我亲历中国使馆被炸——来自南斯拉战地的报告》一书,本报还在紧张筹备吕岩松战地摄影作品展览,还将出版他的战地摄影作品集。
  北约开始空袭后,吕岩松的工作遇到严重困难。别的不说,单是发稿就成了大问题。由于北约每次空袭前几个时就开始电子干扰,南斯拉夫通信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小吕每次发稿都要花去很多时间,为此废寝忘食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他的夫人赵燕萍全力支持他的工作,记者站和总社联络不畅,她就上百次地拨电话,帮助发稿,还协助小吕看大量有关英文材料。但她也和小吕一样,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
  五、公而忘私的高尚思想境界
  吕岩松在使馆被空袭后,非常痛苦地说,他对不起自己的夫人小赵,许杏虎也对不起他的夫人小朱,因为作为记者,他们的牺牲也许是职业的需要,但他们不应该把自己的夫人也拉进来。他说的完全是心里话。中国专机飞抵南斯拉夫前,他强烈地、不容别人劝阻地要把夫人送回国。他说他根本没有权利让他的夫人继续陪他呆在北约战机的翅膀底下。胡锡进同志回忆说:“在电话里,我听到他很严厉地冲着夫人嚷着:他别再说了,你走定了。”国际部在与小吕的联系中,他的夫人是回是留,也一直是一个难以决定的问题。不难想见,夫妻俩是在作多么艰难、多么痛苦的抉择!
  事件发生后,吕岩松夫妇的处境受到全社上下同志的共同关注。报社领导、国际部和报社许多部门都向他发来诚挚感人的慰问信,全国各地的读者也不断打来电话、电报或传真,向他慰问。对此,小吕说,他只是留在南斯拉夫的中国记者中的普通一员,大家的风险概率是一样的,并不存在一个特别的勇敢者。他说他所做的是记者的职业道德要求他必须做的,其他记者也在像他一样做,因此任何特别的荣誉对他来说都是奢侈的,特别是当几名记者已经牺牲的时候。当记者要采访小吕本人的事迹时,他一再说:“有的同志已经牺牲了,而我们还好好地活着,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要说就多说说那些死去的战友吧!”
&&& 顾玉龙:中央电视台驻布鲁塞尔首席记者&
一个说普通话都感到吃力的上海人恰恰干上了需要出口成章作现场报道的电视记者这一行;北约投在南联盟的巡航导弹使一位普通的中国战地记者在一夜之间成了战地英雄。  顾玉龙,1962年生于上海,1983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翌年调入中央电视台。长期的国际新闻报道工作练就了作者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和对国际时事的综合分析能力。1996年,顾玉龙出任中央电视台驻布鲁塞尔记者站首席记者,并对北约东扩和欧盟一体化建设进程进行了长期深入的追踪报道。1999年,作者两度奔赴硝烟弥漫的南斯拉夫前线,用热血和生命追逐北约的巡航导弹,以激情发回了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战地报&
道。这些报道获当年中国新闻一等奖,作者荣获中宣部和人事部颁发的“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顾玉龙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大洲,他担任驻欧洲记者六年多,曾采访过众多的欧洲国家的领导人和北约的高级将领,对欧洲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军事等方面有着较深的了解。顾玉龙不但擅长形象报道,而且还是一位风格独具的网络写手他的文章清新幽默,被海内外媒体所大量转载。
&&& 20世纪战场上的国外记者
 战地记者又称随军记者,是为采访报道战争情况而工作于战争地区的记者。20世纪战争从来没有真正远去,战地记者也从来没有真正轻松,从威廉·拉塞尔到罗伯特·卡帕到萧乾,他们用笔和镜头,记录下了炮火、对抗、仇恨、血腥以及不灭的希望、和平。战地记者又是最危险的一群人,1999年有33名新闻工作者以身殉职。2000年,全世界有62名新闻工作者成为“暗杀和谋杀事件”的受害者。
  第一个职业战地记者———威廉·拉塞尔
  威廉·拉塞尔1820年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1850年赴丹麦,开始了他的战地记者生涯。1854年2月,作为《泰晤士报》的特派记者随英国皇家近卫军远征马耳他,用现场目击式的报道真实的反映了克里米亚战争的残酷和战地救护中的严重问题。他的报道使后来大名鼎鼎的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出面组织了一支由38名护士组成的民间战地救护队伍,在前线建立起医院管理制度,使伤病员死亡率直线下降。报道克里米亚战争使他一举成名,此后,他还报道过1857
1858年的英印战争、初期美国内战、普奥战争、普法战争、巴黎公社起义等,当他于1883
1884年在埃及报道他的第10场战争时,他已经64岁高龄了。不畏艰难进行报道的精神和敢于揭露事实真相的勇气,使他成为无数后来者效仿的榜样。
   20世纪最伟大的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
  原名安德烈·弗莱德曼(Andre
Friedmann),是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摄影组织、摄影顶尖高手的云集地———玛格南(Magnum)图片社的创始人,靠一幅把生死瞬间凝固、从战壕中伸出的照相机拍下的《共和国士兵之死》声名雀起。他终年在外奔波,和枪弹比快地猛按快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各个战场———西班牙内战、东亚战场、意大利战争、诺曼第登陆战、法国解放战都出现过他的身影。这使他赢得了迄今依旧无人超越的战争照片,这些照片已经成为人类和战争的象征。他贪杯好色、嗜赌成性(经常要靠赌马来周转员工和同仁的薪水),但却关心人类命运,对不同国籍、种族、性别、贫富一视同仁。而与影星英格丽·褒曼的爱情悲剧更为其记者生涯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他是用生命在拍照,而不是用机器,毕生迷信“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说明你离炮火不够近”,在越南红河三角洲的战场上踩响地雷的最后一刻还按下了快门。
  呆在战场时间最长的战地记者──库尔特·肖尔克
  40岁那年,突然决定成为一名记者。哪里有流血冲突,哪里就留下了库尔特的身影,他把发生在斯里兰卡、库尔德地区、阿富汗、波斯尼亚、车臣、科索沃、东帝汶等地的重大事件在第一时间里告诉了世界。他呆在战场上的时间,比任何人都长。日,在距离弗里敦50英里处,他被炮弹击中头部身亡。在此前不久,他刚刚被授予自越南战争以来世界上最伟大的战地记者的称号。
  战地记者中的硬汉──欧内斯特·海明威
  中学毕业后,因渴望赴欧参战而不愿上大学,但因为视力的缘故没被批准,便到《堪萨斯明星报》做了见习记者。因在报道意大利战争中表现出色,刚满19岁,就获得意大利政府颁发的十字军功勋章和勇敢勋章。先后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报道,被炸成过重伤,膝盖被打断,身上所中的炮弹片和机枪弹头多达230余块,一共做了13次手术,换上了一块白金做的膝盖骨。曾在抗日战争期间以记者的身份走访东亚战场。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名著《老人与海》脍炙人口。C2
]     [
]     [
新 闻 查 询
 新闻专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战地女记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