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制250毫米大炮

大和号上的舰炮_百度知道
大和号上的舰炮
请问 日本大和号战列舰上的460MM主炮 一发炮弹打在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甲板上能击穿吗?能击毁艾森豪威尔号吗?如果打到侧面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大和号战列舰上的460MM主炮打在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甲板上是绝对能够击穿的!不过不足以击毁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现代航母的管损系统是十分完备的,就是”现代舰“的日炎导弹击中也不会被击沉的!除非大和号舰炮一炮集中武器舱!  大和号以其巨型主炮闻名于世。主炮为三联装94式45倍径460毫米口径舰炮,3联装主炮塔三座,两座三联装炮塔配置在前甲板,一座三联装炮塔配置在后甲板。当时日海军对主炮口径保密,称为九四式身长45倍口径的400毫米炮,实际是460毫米。炮身重165吨,一座炮塔内三门火炮总重为1,720吨,加上炮塔装甲(790吨)和弹药的重量,单座炮塔的旋回部的重量总重为2,774吨(有些资料称大和炮塔重2,510吨,系未计算弹药时的重量),相当于日海军秋月级驱逐舰的排水量。炮塔防护盾的装甲很厚:前面650毫米,侧面250毫米,顶部270毫米,底座两侧560毫米。炮塔后部装有93式15米基线测距仪(装有电罗经,航行时可保持稳定),炮塔两侧前面及顶部前面均装有潜望镜式瞄准镜。炮塔的俯仰角是+45度,-5度,火炮装填炮弹时,固定在+3度,俯仰速度每秒8度,炮塔旋回一周3分钟。发射速度1.8发/每分;炮弹基数每门炮100发,每发炮弹装药量330公斤。扬弹速度每发6秒,装弹机械化。该炮由吴海军工厂舰炮部负责研制。9门主炮若指向一舷齐射,其后座力达8000吨,发射时冲击波也很强,为此日舰船设计部门煞费苦心。  大和舰的460毫米火炮配有三种炮弹,分别为91式460毫米穿甲弹,三式对空弹和高爆弹。91式穿甲弹弹重1460公斤(内置炸药33.85公斤),发射时膛压32公斤/平方毫米,炮口初速785米/秒,最大射程42,050米(45度仰角),需飞行90秒。主炮仰角40度时,射程40,700米,30度时,35,826米,20度时,27,916米,10度时,16,843米。3式对空弹和高爆弹重量均为1,360公斤,炮口初速也均为805米/秒,前者用于对空射击,最大射高为11,900米,后者装填有59.5公斤炸药,主要用于打击无装甲目标和执行岸轰任务。大和舰每门主炮配有120发炮弹,其中100发为穿甲弹。94式主炮的发射速度较低,为1.8发/分钟。  3联装主炮齐射后发射出去的炮弹在飞行中往往会互相干扰而影响射击精度。以往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便是让中间那门火炮与边上的2门交替发射,而大和舰在主炮上装了一种火炮发射延迟装置,使中间那门炮的发射时间比边上2门延迟3/1000秒—5/1000秒,从而保证3门主炮能够同时射击。  大和舰装备的94式460毫米口径主炮是历史上威力最大的舰炮,与“依阿华”级战列舰配备的MK7式406毫米口径50倍径舰炮相比,94式460毫米舰炮在穿甲弹重量,炮口初速,射程上均处于优势地位。大和舰主炮无疑要比“依阿华”主炮有着更强的装甲穿透力。战后美国发表的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单纯从数据来看,这种优势似乎并不明显,但如果考虑到双方的装甲防护水平,大和舰在20,000-30,000米距离上(这是战列舰一般采用的远程炮战距离)已经可以贯穿“依阿华”级战列舰的主装甲带(也可以击穿世界上任何一艘战列舰的主装甲带),而“依阿华”级的主炮却还难以做到这一点。有认为大和舰的460毫米炮精度较差,射速也比MK7低,因而怀疑94式炮的实战效能。关于大和舰的主炮火炮精度并未找到过证明其精度较差的可靠证据。
采纳率:40%
可以 460mm的穿甲弹有一顿半重,具有很大的动能和穿透能力。如果齐射一次,有一枚炮弹命中航母甲板或侧面,就能击穿甲板或侧面。如果引爆弹药库和油库,航母就完了。
是现在美国在役的那艘吗。战列舰的主炮命中航母那只要是21世纪之前的都可以轻易击穿。但击毁要看船只的设计和损管系统了。只要口径在380MM以上。无论哪个部位。
大口径舰炮支援陆军的意义远大于海战射击意义
肯定能打穿只不过两艘舰艇不是同一时代的,没机会在一起PK了战列舰皮厚炮猛,航母打仗靠的是上面的飞机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大和号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ボ式40毫米高射机关炮ボ式40毫米高射机关炮
  ボ式40mm高射机关炮主要用于野战防空,是日军根据1942年在南洋俘获的瑞典L60高炮造的仿制品,性能优于比旧日本海军的40mm舰载高射机关炮。&大和号的主炮口径到底是多少_百度知道
大和号的主炮口径到底是多少
RT看到了两种说法网上 18.1英寸杂志(《兵器》) 16英寸该信哪个?
我有更好的答案
  460毫米。  “大和”号以其巨型主炮闻名于世。3联装主炮三座,两座三联装炮塔配置在前甲板,一座三联装炮塔配置在后甲板。  当时日海军对主炮口径保密,称为九四式身长45倍口径的400毫米炮,实际是460毫米。主炮炮塔的旋回部的重量约2700吨,相当于日海军秋月级驱逐舰的排水量。  炮塔防护盾的装甲很厚:前面650毫米,侧面250毫米,顶部270毫米,底座两侧560毫米。炮塔后部装有长15米的测距仪,炮塔两侧前面及顶部前面均装有潜望镜式瞄准镜。炮塔的俯仰角是+45度,-5度,火炮装填炮弹时,固定在+3度,俯仰速度每秒8度,炮塔旋回一周3分钟。发射速度1.8发/每分;最大射程42000米,需飞行90秒。  炮弹基数每门炮100发,每发炮弹装药量330公斤。扬弹速度每发6秒,装弹机械化。3座主炮样式相同,都是由吴市海军工厂的舰炮部负责研制的。9门主炮若指向一舷射击,其后座力达8000吨。发射时冲击波也很强,为此日舰船设计部门煞费苦心。
  有些资料称“大和”号的主炮口径为457毫米(18英寸),而事实应为460毫米(18.1英寸)。“大和”号主炮配用的91式穿甲弹弹体直径就有458.5毫米(不计导环的宽度),根本不可能用457毫米口径的火炮发射。  大和”号的主炮为3座三联装94式45倍径460毫米口径舰炮[注2],出于保密考虑,日本海军将其称为400毫米舰炮。该炮由吴海军工厂舰炮部研制,火炮炮身长21.3米,单具炮管重165吨,1座炮塔内3门火炮全系统总重为1,720吨,加上790吨炮塔装甲和弹药,总重达2,774吨(有些资料称“大和”炮塔重2,510吨,系指不计算弹药时的重量)。该炮俯仰角为+45°~ -5°,装弹时固定在+3°位置。主炮炮身的俯仰和炮塔的转动均采用液压驱动,俯仰速度8°/秒,炮塔旋回一周需3分钟。炮弹采用机械装填,其扬弹速度为10发/分。主炮塔后部装有世界最大的93式15米基线测距仪(带电罗经,可在航行时保持稳定),另附有98式射击仪和98式方位瞄准仪。通过这些装置,保证了94式舰炮在远程炮战中的射击精度。94式主炮的射速较低,为1.8发/分。  “大和”号的460毫米火炮配有3种炮弹,分别为91式460毫米穿甲弹、三式对空弹和高爆弹。91式穿甲弹弹重1,460公斤,内置炸药33.85公斤,弹长1,953毫米,发射药重330公斤(分别由6个各重55公斤药筒组成),发射时膛压32公斤/平方毫米,炮口初速785米/秒。45°仰角最大射程42,050米,仰角40°时射程为40,700米,30°时为35,826米,20°时为27,916米,10°时为16,843米。3式对空弹和高爆弹重量均为1,360公斤,炮口初速也相同,为805米/秒,前者用于对空射击,最大射高11,900米。后者装填有63.5公斤炸药,用于打击无装甲的目标和执行岸轰任务。“大和”号每门主炮配有120发炮弹,其中100发为穿甲弹。  “大和”装备的这种94式460毫米口径主炮是人类历史上威力最大的舰炮,与处于第二位的衣阿华级战列舰配备的Mk7型406毫米口径50倍径舰炮相比,94式在口径、穿甲弹重量、炮口初速和射程上均处于优势地位。众所周知,战列舰主炮是一种远程抛射型火炮,其炮弹穿甲威力取决于弹丸的重量、下落前的弹道顶点(这两点保证了炮弹的势能和着舰动能)以及着舰角度,而射程远的火炮其弹道顶点通常较高。弹丸越重、射程越远的火炮穿甲威力就越大(额外还应考虑弹丸的外形、弹体材料和工艺等次要因素),同时具备这两个优势的“大和”号主炮无疑比衣阿华级主炮拥有更强的穿甲力。战后美国发表的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应该是18.1,你看到的16英寸可能是以阿华的口径.
460mm.50倍径.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大和号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中画幅远摄大炮 富士发布GF250mmF4镜头中画幅远摄大炮 富士发布GF250mmF4镜头IT168百家号【IT168 资讯】日,富士胶片公司宣布,将于2018年5月推出GF系列第七款和第八款镜头 -“富士龙GF250mmF4 R LM OIS WR”镜头及配套的“富士龙望远增倍镜GF1.4X TC WR。此款镜头和望远增倍镜是GF系列镜头的新成员,适用于拥有中画幅传感器(43.8×32.9mm)GFX50S无反数码相机。此次发布的新镜头将使GFX可换镜头系统望远镜头的拍摄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此外,富士胶片还将同步推出近摄接圈“MCEX-18G”和“MCEX-45G”,以扩大微距摄影的拍摄范围。GF250mmF4 R LM OIS WRGF1.4X TC WRMCEX-18GGF镜头是富士胶片推出的高端镜头产品,采用富士胶片一流的光学设计技术和制作技术,实现了高精度镜片表面准确性,最终呈现高分辨率和丰富的色调再现性能。GF250mmF4镜头通过搭配中画幅(面积大约是35mm传感器1.7倍)传感器并采用富士胶片独特的色彩再现技术,可以实现令人赞叹的出色图像质量。富士胶片自发布“FUJIFILM GFX 50S”无反中画幅相机(以下称“GFX 50S”,是“GFX 系列”中的第一款相机)以来,已推出六款“GF镜头”。所有这些产品都深受专业摄影师与摄影爱好者的喜爱,因为它们不但可以捕获高精度细节,为画面增添三维效果,而且机身小巧轻便、简便易用,因此倍受专业摄影师的赞许。GF250mmF4 R LM OIS WR是一款望远镜头,焦距约198mm(相当于35mm格式);通过结合使用富士胶片的专有光学设计技术,即使未来面临越来越高的图像解析要求,它也能提供出色的高分辨率。该款镜头既有出色的分辨率性能,又能实现丰富多彩的散景效果,因此可以很好地还原场景的氛围。安装1.4倍望远增倍镜“GF1.4X TC WR”后,拍摄范围可以扩大到大约277mm(相当于35mm格式),而图像质量依然卓越。此款镜头还配备了全新的对焦预设功能,方便摄影师即时激活先前保存在镜头内存中的对焦设置。采用镁合金镜筒,镜头自重小;防尘防滴,可在低至零下 10 摄氏度的环境中工作;这些优势必将使该新款镜头成为专业摄影师值得信赖的工作伙伴。此外,同步发布的近摄接圈“MCEX-18G”和“MCEX-45”可以与任意GF镜头连接,扩大了微距摄影的范围。1. 主要特点(1) 超高图像质量该款镜头由10组16片镜片组成,其中包括一片Super ED镜片和两片ED镜片,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色差并实现出色的图像质量。尤其是,Super ED镜片可以根据拍摄距离减少色差波动。它可以实现最近1.4m对焦距离、最大0.22倍放大倍率的拍摄,以及具有丰富散景效果的长焦拍摄效果。(2) 出色的图像防抖该款镜头配备强大的五档图像防抖功能(CIPA标准)。即使手持拍摄时,摄影师也能最大地发挥出GFX的高图像分辨率性能。(3) 丰富的功能该款镜头的功能极其丰富,包括:对焦限制器,可以通过限制对焦范围来加快自动对焦速度;对焦预设,用于记忆之前设定的镜头对焦设置;位于镜头前部的 4 个对焦控制按钮,方便操控对焦锁定或自动对焦。*需要升级GFX50S固件才能操作对焦预设功能和对焦控制按钮。此功能包含在将同时发布的新版GFX50S固件中。(4) 安静的高速自动对焦驱动对焦镜片的线性马达可以高精度、安静且快速地完成自动对焦。此外,该款镜头现在还加入了一个新的装置,可以在关机或回放时固定线性马达的位置,从而固定对焦镜片。(5) 适用于各种严酷拍摄环境的坚固设计采用镁合金镜筒,既坚固又轻便。18个位置密封,确保防尘防滴,能在低至-10°C的温度下工作。前部镜片元件也带氟涂层,在严酷的室外环境下也能确保防尘防滴。(6) 1.4倍望远增倍镜富士胶片同步推出1.4倍望远增倍镜(GF1.4X TC WR),可以实现350mm望远焦距(大约相当于35mm格式的277mm),而且图像质量依然卓越(最大光圈减小一个F值)。由于镜头和望远增倍镜都具备卓越品质,因此在安装望远增倍镜后,MTF曲线几乎没有变化。3. 近摄接圈富士胶片开发了18mm和45mm两款近摄接圈(MCEX-18G WR、MCEX-45G WR),扩大了微距摄影的范围。在任意GF镜头上安装近摄接圈,都可以提高微距摄影的放大倍率。摄影师可以根据所需放大倍率相应选择18mm圈或45mm圈。具体来说,如果GF120mmF4 R LM OIS WR Macro(微距镜头)与MCEX-45G连接,则能实现1:1微距真实比例的拍摄。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考以下网站:http://www.fujifilm.com/products/digital_cameras/accessories/lens/#mountadapter另:日至4月30日,正值GFX系列相机上市一周年之际,富士胶片将开启GFX 50s一周年上市促销活动。活动期间至富士GFX商用数码产品指定经销商处购买GFX 50S及富士龙GF63mmF2.8 R WR标准定焦组合的消费者将获得6500元的购机现金折扣。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IT168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IT垂直媒体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您现在的位置是: &
“大和”号神话的破灭
  日。日本海军以“大和”号超级重型战列舰、“矢矧”号轻型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组成日本海军第二舰队,并以之为海上特攻部队,由伊藤整一中将为司令官,森下信卫少将为参谋长,“大和”号为旗舰,企图在4月8日拂晓攻击冲绳岛白砂锚地美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实施所谓“菊水作战”,也称“天一号作战”。
  专家观点
  年的29年里,日本海军共建成战列舰12一艘。其中“大和”号和“武藏”号舰龄最短(1941年建成),排水量最大。火力最强,装甲最厚,被誉为无坚不摧、固若金汤的海洋钢铁城堡。因此迷信大炮巨舰制胜论的日本海军对它的期望值很大。认为凭借“大和”号的单舰威力就可以与美国海空一体的舰队抗衡。
  所谓的“天一号作战”命令就是要求“大和”号主动吸引美军战机前来攻击,以掩护日军战斗机向美军舰发起自杀式袭击。尽管没有飞机护航,日本军部还是期望“大和”号能够突破美军防线抵达冲绳岛,然后主动搁浅成为一座巨型的炮台,舰上的水兵上岸作战,配合驻守冲绳的日军击退美军的登陆。
  此时的日本海军已经完全失去制空权,而没有海军航空兵保护的水面部队进行特攻作战的结果是必败无疑。日本海军负责此次作战计划的制定者完全没有考虑让作战士兵有任何生还的可能。
  4月6日15时,以“大和”号为核心的日本海军第二舰队海上特攻部队,携带单程燃料,在没有任何海军航空兵掩护的情况下,从濑户内海山口县德山港出发向冲绳诸岛方向驶去。“大和”号舰长是有贺幸佐大佐。
  整个舰队以战列舰“大和”号为中心以12节的航速做菱形阵列南下,舰队对空、对潜保持24小时昼夜警戒。
  【当事人】
  冈田达雄。原“大和”号战列舰通信兵
  到“大和”号不久。就传来美国人在冲绳登陆的消息。日那天晚上。我们整个第2舰队所有舰船都集结在濑户内海。当晚“大和”号上所有人都拼命地饮酒作乐。根本不考虑什么军纪。因为白天军部已下达了让“大和”号执行“天一号”特攻的命令。尽管我还是个新兵,但从队长和其他老兵的脸上我马上明白了“特攻”的含义。
  专家观点
  在此种情况下,菱形阵列是最理想的警戒航行队形。巡洋舰“矢矧”号在“大和”号前方2000米,统一指挥全体护卫驱逐舰。右侧为第17驱逐队的“矶风”号、“浜风”号、“雪风”号;左边的是第21驱逐队的“朝霜”号、“初霜”号、“霞”号;“大和”号斜后方两侧为第41驱逐队3500吨级的最新式防空驱逐舰“冬日”号,“凉月”号守卫后方。
  4月6日18点左右。“大和”号作战编队浩浩荡荡从濑户内海行驶到几十海里外的丰后水道。舰队刚进入宇和岛和三重岬角之间水面,“大和”号上的雷达就发现了可疑目标。所有的探测器一齐对准了目标方向,果然是敌潜艇。情报部门很快截到一条电讯,敌艇在报告舰队的船身和航速。伊藤命令各舰灯火管制。闭灯夜航。
  潜艇正是美国海军的“线鳍鱼”号,当侦察雷达发现“大和”号后。它立刻就向美国舰队发出了日本海军有作战编队企图南下攻击的通报。
  驶出丰后水道后,“大和”号沿九州岛南航。7日晨,天刚刚亮。舰队又改取西南航向穿过了大偶海峡。伊藤打算让舰队白天西行。躲过美机的搜捕,黄昏时分再折向南下,于夜间闯入冲绳滩头。因为如果径直南下,庞大的舰队必然躲不过美军的侦察。伊藤认为“大和”号成功的希望在奇袭,在东海绕一个大弧,或许可以掩人耳目。不过他没想到的是,这个弯绕下来,迎面碰上的是米切尔的航空母舰编队第58特混编队。
  此时。“大和”号作战编队改为以“矢矧”号、“大和”号为中心。1000米范围内由8艘驱逐舰形成圆形出击阵容,推进航速20节。两架美军侦察机接替“线鳍鱼”号进行跟踪,它们始终呆在舰炮的射程外,这使得“大和”号上的高炮手气恼万分,时时对空开炮,却无济于事。美机不理不睬,只跟踪,不攻击。
  第58特混舰队辖有18艘航空母舰、8艘战列舰、16艘巡洋舰和64艘驱逐舰。米切尔中将的顶头上司是指挥过马里亚纳大海战的斯普鲁恩斯。
  4月6日晚。斯普鲁恩斯收到太平洋舰队总司令海军上将尼米兹的通报,“线鳍鱼”号潜艇在九州东岸发现一支日本舰队。其中至少有一艘战列舰。他决定以绝对优势兵力,来收拾日本舰队。他将情报转给在冲绳登陆滩头附近的火力支援编队——第54特混舰队,抽调6艘战列舰、7艘巡洋舰和21艘驱逐舰,布置在冲绳岛和九州之间,期望像英国海军围歼“俾斯麦”号那样,以舰炮轰沉“大和”号。
  斯普鲁恩斯同时把情报通知了米切尔。米切尔当即率领3个特混大队向冲绳岛东北方向运动,以利飞机起飞。与斯普鲁恩斯想法不同,米切尔想当主力。7日拂晓,第1特混大队和第3特混大队派出40架飞机,成扇面搜索冲绳以北洋面。各大队都忙着将战斗机、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提升到飞行甲板待命。
  专家观点
  “大和”号是平面海战时代的恐龙,号称世界第一战列舰,具备大炮巨舰的全部特征:排水量大、炮击能力强、防护能力强等,但是20世纪40年代,海军飞机和航空母舰的兴起,标志着海战已经从舰炮的平面对攻战转变为海空立体战,制海权的内涵彻底发生了变化。已经与制空权融为一体。这就意味着当时海战明星战列舰的水面霸主地位,在以舰炮射程为半径的海域内还算成立。而一旦超越这一范围。就成了海军航空兵的天下。与海军飞机几百千米的作战半径相比。舰炮几十千米的射程实在微不足道。如果伊藤未做规避。美军按计划进行舰对舰的决战。或许不能改变结局。但能否改写战果就未可知了。
  【当事人】
  查尔斯·G·福蕾厄斯。原“约克城”号航母舰载机飞行员
  1944年初。我加入了海军航空队。成为一名“复仇者”式鱼雷攻击机上的尾部机舱手兼无线电通讯员。我们中队隶属于“约克城”号航空母舰。
  日。冲绳岛之战开始。4月初对“大和”号行踪的消息一直时断时续。4月7日早上。中队长召集我们进行任务简报。言辞极其简短。归成一句话就是:击沉“大和”。
  9时过后,天空下起了阵雨,能见度越来越低。
  9时15分,米切尔派出了16架飞机,前去监视“大和”号。10时整。第1特混大队和第3特混大队开始发动进攻。
  美国海军特混舰队的8艘航空母舰上集合了386架作战飞机,其中包括F-6F和F-4U战斗机180架,SB-2C轰炸机75架。TBF“复仇者”式鱼雷攻击机131架。余下水面支援舰艇则准备在航空攻击失败后尽力阻止“大和”号作战编队的南下。
  11时30分。“大和”号结束规避行动改为直向冲绳诸岛方向前进,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
  12时20分。“大和”号的雷达发现了快速袭来的大机群编队,观察哨惊呼:“敌机200架以上。向我袭来!”舰上人员闻讯马上紧急行动起来。不一会儿,美攻击机群在侦察机的引导下,从云层里钻出,直接向以“大和”号为中心的日特攻舰队发起攻击。
  “大和”号舰长有贺幸佐下令开火。120多门火炮一起对空开火,这种气势也是非常震撼的。只见“大和”号上的炮手们巧妙地用曳光弹编织成了数道严密火网。将美攻击机与日舰分割开来。一时间,美机竞无法突破这罕见的密集炮火。
  【当事人】
  查尔斯·G·福莱厄斯:上午10点,数百架飞机组成了一支庞大机群。飞向目标。我不停地检查着机枪和弹药。心里极为紧张。大约在中午12点时。俯冲轰炸机中队报告说他们已经发现了日本舰队。不久后我们也看到了这支很不协调的舰队。最大的军舰和最小的相差悬殊。许多小得几乎被忽略的军舰围绕着一艘硕大无比的战舰。它就是我们的目标——“大和”号战列舰。
  专家观点
  “大和”号装有3联装主炮3座共9门,前2后1配置。口径是457毫米,一般称为460毫米。主炮炮塔的回旋部分重量就达2774吨,相当于日海军“秋月”号驱逐舰的排水量。460毫米主炮发射1460千克重的91式穿甲弹。能在2万~3万米距离内击穿当时世界上任何一艘军舰。“大和”号还配备有3联装155毫米副炮4座,分别安装在上层结构的前面及舰的两舷。这些副炮原为巡洋舰的主炮,性能比200毫米炮还好。此外,还装有127毫米高炮24门,25毫米机关炮113门。整个军舰像个奋起自卫的刺猬。全身竖起了各种武器。
  然而,到手的“猎物”岂能再让它跑掉。美空中飞行指挥官霍兰·史密斯海军上校立即采取了主佯配合攻击战术。他将1支由80余架鱼雷攻击机组成的偷袭机群派往“大和”号的右侧后方向,并指示要集中使用鱼雷去攻打日舰后半部的弹药舱部位。又让近100架俯冲轰炸机组成的机群,迎着太阳飞去,然后利用阳光的掩护向特攻舰队俯冲过来。剩下的100余架飞机仍留在正面吸引日舰的火力。并伺机向日舰发起攻击。
  12点40分至14点17分,美军航空攻击部队对日本“大和”号作战编队进行了四个波次的攻击。“大和”号作战编队以25节航速作规避行驶,并在规避过程中实施对空作战。
  行动中,一架美军战机被击中坠毁,“大和”号被2颗250千克重的炸弹击中,舰艉部的射击指挥所、2号副炮、对空雷达损坏。一枚炸弹击中了“大和”号的主炮。但是由于装甲太厚的缘故,炸弹被弹了回来,在别的地方爆炸了。
  专家观点
  “大和”号设计有非常厚的装甲保护。舰体长度53.5%的主防御区被410毫米厚的舷侧装甲、200~230毫米厚的装甲甲板和350毫米厚的横舱壁保护得严严实实,即使2吨重的航空炸弹从2200来高度投下,也无法击穿。战列舰的水下防护在舰肿宽;达6.25米,装甲舱壁厚度达64~194毫米。炮塔装甲也很厚,前面650毫米,侧面,250毫米,后面190毫米,顶部270毫米,底座两侧560毫米。舰体被分成24个主水密隔舱,防水隔舱总数为1147(防护甲板以下1065个),经过测试,能够经受装药相当于500-600千克TNT鱼雷的攻击。
......(暂无全文信息,请到维普官网检索)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金月芽期刊网 201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制简易大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