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玩的一个java的回合游戏最后的任务是打猪脚他师傅 孙悟空第一个师傅是谁任务好像

你浏览的页面不存在
我的图书馆
信息提示:
你要浏览的文章不存在,5秒后将自动跳转到“360doc个人图书馆”的首页,你可以继续浏览其它好文章,也可以&
&当前页面。问道必做任务之一 师门任务高玩经验谈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 11:26:03
  师门任务,其实就是在门派里师傅给予徒弟的一些个小考验,在几乎所有的回合制游戏,师门任务是很重要的。因为做师门任务大多不限制时间(问道某几个任务例外,下面会细说的),而且师门任务不需要组队领取任务,一个人就考验领取任务了,给的经验又不少。或许有朋友会说,师门任务有啥好说的,不就是师傅说干嘛,咱就去干嘛咩。呵呵,今天主要是师门任务要注意的某些个方面,因为好多人都不太注意某些事的,结果到了后来才发现自己吃大亏了。好了,话不多说,我们来看师门任务吧:
  1、寻找方大刚。这任务一般都是第一个师门任务,特简单,就是去天墉城门(南门或北门)找看门的小兵,会有特别提示的。基本上所有级别都会出现这个任务。
  2、找其他门派的掌门要回经书或是找其他门派师傅破解棋局。这个任务也很简单,就是找到目标人物对话即可,基本上这个任务40级前是不会出现,所以40级前的朋友很舒服,不用跑那么老远的地做任务。
  3、挖药任务。这个任务就是师傅让你去指定地方挖黄精或是茯苓。这个任务只需要去杂货店买好锄头(建议买2把,反正花不多钱,挖坏1把还有1把),到指定位置(大多是自己门派,你可以在门派附近挖就可以了)开挖就可以了,注意,挖到黄精或是茯苓后,看他们的品级是不是你任务要的,不是的你可以继续挖。这两个东西在以前没开商城的时候是很贵的材料哦,为啥?因为它们是做双药的材料。挖药这个任务到了40级之后几乎是没有了的,一般都是40级前出得比较多点。
  4、猜拳任务。这个任务是最恶心的,领取任务后要到揽仙镇找黄仨儿猜拳,赢了就完成任务;输了嘛。。。。就开打。这个任务高攻职业很轻松,建议高攻职业只选一个手,这样任务的速度会大大加快。因为你只选同一只手,不是赢就是输,输了就开打(只选同一只手,很快就会决定胜负了),直接抽黄仨儿,宠就拉好血,一般都是在他放第二或第三个宠物出来的时候结束的,只要打赢黄仨儿,你任务也算完成的。当然咯,如果你打不过他,你可以逃跑继续和他猜拳,这个任务失败率很低,至少我没见过做这个任务失败的朋友。这个任务不论级别都会出现的,呵呵。
  5、采购物品。这个任务也很恶心,特别是级别中等(40来级左右吧),老要你购买低级药,所以要常常跑回揽仙镇买(车夫传送,别走官道)。有时候他说要什么什么装备,大多天墉城能买到,去装备店买给他好了。这个任务也是40级前老出现的任务。
  6、追杀叛徒。没啥可说的,直接按师傅给的坐标去找到叛徒开打,打赢就完成了。唯一要注意的是,这个任务不可以换线做,而且还有时间限制的(半小时),所以这个任务要尽量完成再下线哦,你可以组队打的。这个任务是40级以后才会出现的。
与问道,师门任务相关的文章
03-0202-1010-1510-0709-2808-1906-2006-20查看:46947|回复:167
高级工程师
无忧派密派杀手
十年总结-开篇:歇一歇,才能走的更远
经常见坛子里有人问,学习java该如何入手,或者是该学java还是学XX语言。
我一直觉得,编程跟语言关系不大,重点是要有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习一门语言,其实只是寻求如何将编程的思路落地。
学习软件开发,可能还是先从原理入手比较好,很多人喜欢例子,
但我觉得例子所能提供的信息虽然直观,但也非常有限。
而且通过例子入手学习,由于例子先入为主,可能会带来一个后果:
限制了对一种技术手段的灵活运用。
这种限制,会导致学习者无法充分发挥某项技术的优势,
也可能使他无法在技术和要解决的问题之间做出最好的匹配。
所以,我说,用自己会的东西去解决所有问题,还是基于问题去寻找适用的技术,
应该是能力高与低的重要差异。
什么是原理?
以武侠小说为例,
高手都是内外兼修,而且往往先通过各种方式积累了深厚的内力,
有此基础,在修炼精妙招式的时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内功修为是激发人体潜能的原理,而招式则是一种技能,
招式是容易传承和模仿的,可以速成,但内功修为则没有取巧的可能性。
那么在编程学习过程,什么可以看作原理?
以很多人曾问过的,将来必定还会有更多人问的“多线程聊天代码”为例,
我认为其中可以看作原理的知识点有:
线程(进程)的同步与互斥模型,
TCP/IP通信协议
进程控制方面,计算机科班出身的兄弟们应该知道,进程的同步与互斥是在操作系统中学习的,而不是在哪门编程语言中学到,
java有自己的线程控制机制,c++也有,但他们的原理是相通的。
而TCP/IP协议,可能会引起争议,有人会觉得学这个没有实用价值。
的确,现代语言对底层通信封装的非常好,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了解TCP/IP中的IP/UDP/TCP这三层的工作原理,
平常没用,可一旦出现问题,这些知识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再说两句现在的J2EE,
我觉得学习J2EE,最先要看的就是SUN官方的tutorial,必须理解J2EE的架构,
并至少了解jsp、servlet在J2EE架构中的位置、作用和工作方式。
J2EE架构,可以认为是现在所有J2EE相关框架、容器、工具的核心原理。
--------------------
一篇文章难以承载太多内容,我今后要陆续发帖,表达我的看法,
主要是关于软件开发学习过程、软件开发过程本身、我对自己所掌握的技术的看法,
以及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非技术因素(主要是人的因素)。
这是我从业10年的一份总结,以证明我这10年没有白混,
也是我未来五年的一个新起点。
无论您有什么想法、看法,只要是善意的,欢迎您与我讨论、辩论。
如果这一系列的文章能够帮到某些人,我也会非常开心。
本帖最后由 林路 于
10:58 编辑
高级工程师
无忧派密派杀手
十年弹指一挥间,回头看看才知道时间过得快。
进入软件这一行,就意味着永无之境的学习。
我不得不承认,自己这十年,有些失败(失策)。
不是技术不好,也不是不够敬业,只是,低头拉车的时间太多,抬头看路的时间太少,
当“一个人战斗”的工作习惯成为一种束缚,下一个突破点在哪里?下一步的策略是什么?
有过两年工作经验的人想必都有体会,软件行业压力大,
经常是时间短,任务重,需求还总在变。
整天的加班,冲向一个又一个的里程碑和deadline。
虽然我现在做反思和调整,也不算太晚,但如果早几年醒悟,能够静下心来想想,现在一定更轻松。
所以,我建议年轻的从业者,尤其是新加入和准备加入这个行业的“后浪”们:
1、可以执着于技术,但不要把技术当作全部。
2、工作2年后,要有未来3-5年的“动态”规划
3、定期总结计划执行情况,及时修改“动态”规划
4、工作4-5年时,基本选定行业和发展方向,如果感觉目前的行业或公司没前途,而自己有能力,一定要换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用“工作”、“压力”、“能力”、“幸福度”四个指标,大致回顾一下我这十年的历程:
工作历程篇:
& && && && && &&&*** 我用收入变化大致反映我的工作历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_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度(每字符代表一个季度)
99& &00&&01&&02&&03&&04&&05&&06&&07&&08&&09
99年,我南京邮电学院毕业后,进了家乡地区的电信公司,拿着极其可怜的工资(小地方的运营商在当时收入并不高),
现在回头看,我都想穿越回去扁我自己一顿。
这是我性格中的致命伤:缺乏冒险精神,自信不足。
实际上,我是属于被“分配”的那种,在此之前,只参加了非常有限的几次面试,
第一家,不记得是什么通信公司了,但面试我还清楚的记得,
面试官要求我使用VB编写一个访问数据库并在FORM上展示数据的程序。
不会,尝试了5分钟,面试官还不错,让我换用C编写快速排序算法。
第二家,华为。
华为面试并没有具体的技术问题,而是关心学习成绩和有没有做过什么东西(参加科协的比较有优势)。
第三家,中国普天。坐他们公司的车去参观了一下,不知道为什么,连简历都没有投,个中原因,我真的有点记不得了。
我在学校属于偏科非常严重的,专业课都还不错,但数学+线代+数字信号分析总共补考四次,成了应聘时的死角。
02年,我考取清华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并于同年年初来北京工作。
这家公司的试用期工资和我原来的工资差不多,但一年内涨了两次(能力指数中详述),
03年年中,我面试微软实习生通过,去微软参加为期一年的实习,同时兼职原来公司的部分工作,
收入降低了,却咬牙买了房,压力好大(压力指数中详述),但现在看来,真是庆幸。
04年年初,我实习才半年,原来公司老板因为业务发展需要,开出当时令我十分心动的条件,邀请我回去。
我在将来进入外企的可能性与现实的利益诱惑之间犹豫良久,终于选择了回去,
这可以说是我职业道路上比较关键的一着棋,由于历史无法重演,
所以我至今无法参透,这一决定究竟是对是错。
05年,是我职业生涯中最最痛苦的一段日子,虽然老板很信任我,委以重任,负责一款产品的研发,
但毕竟经验有限,产品做得很艰难,由于没有销售收入的支持,产品团队越来越萎缩,
年底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产品研发失败。
产品研发的失败,让我觉得很沮丧,而且自信心受到很大的打击,毕竟自己付出大量的心血,
06年初,公司决定将研发团队出售给另外一家公司,我决定继续跟进这个方向,
于是没有再去另谋出路,被卖了过去。
06年三月份,在新公司负责的第一个项目,心里憋着一口气,就想着一定不能失败。
还好,这个项目9月份顺利上线,得到了用户的认可,我也重新拾回一点自信。
此后两年,工作上比较顺利,07年成功实施两个项目,08年并发了4个项目,
经过几个项目的磨练,开发的东西也有那么一点产品的意思了。
经过这两年参与开发、项目管理、实施、售前等多兵种的实战,除了技术上的提升,
重要的是,更了解项目的整个运作过程,甚至销售的流程。
08年,虽然产品比两年前有了很大的起色,但公司的投入还是严重不足,
虽然公司口头上强调重视这个方向,但实际操作上,还是围绕项目,走一步,看一步。
我想从具体的开发工作中脱离出来,多看看方向和技术,但一直抽不开身,这让我又进入一种郁闷状态。
一个偶然的机会,另外一家做同类产品的公司在交流中,见到了我公司的产品,表示了一定的兴趣,
当时我负责演示,给他们做了简单的介绍,这实际上是在07年下半年。
08年的时候,这家公司又与我联系,希望我能过去主持产品的研发,于是,08年8月份,
在基本完成原公司的奥运重保项目之后,来到了现在这家公司。
纵观这许多年,我的经历是比较被动的,很少主动作出改变,虽然执着,但缺乏一点策略和激情。
工作的过程,是进步的过程,也是不断的打破与重建自信的过程,关于我这十年的工作情况,就说这么多,
其中对我的能力有提升,让我感受到压力,让我幸福或者痛苦的一些具体事件,将在后续篇章中继续总结。
本帖最后由 林路 于
10:58 编辑
高级工程师
无忧派密派杀手
对我来讲,从事技术工作,也算是兴趣和职业的统一,
十年来每每面对困难和压力,虽然彷徨过、烦闷过,却从未感到过绝望,也从不想放弃。
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没有压力会松懈,松懈就意味着着退化,
所以,如果工作中长时间没有挑战和风险出现,也应该有所警惕,主动给自己寻找一些刺激。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搞计算机的就是“白领”,有“高收入”行业的观念,
近年来,“软件蓝领”,“IT民工”等名词的出现,让我们很难再将计算机行业定义为“优质”行业,
进入这个行业,可能意味着更大的压力、更激烈的竞争。
不过也没必要太悲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觉得计算机行业仍然比传统行业有着更多的机会。
昨天看到一位17岁小朋友的慷慨陈词,高一辍学去学软件开发。
这种事情不能简单的说好或不好,但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从事这个行业所需的激情和强烈的兴趣。
最近收到一条短信说:很多人生活得不快乐,是因为他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
我曾经一度佩服这些“箴言”的作者,也经常拿这些话“啊Q”一下,
但随着阅历的增加,却发现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这些话更像是带麻醉作用的慢性毒药。
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都是不能逃避的,我们只有迎难而上,将压力变成前进的动力,
才能博取真正的幸福。
似乎扯得有些远,还是说说我这十年来所感受的压力吧。
工作压力篇:
& && && && && &&&*** 压力指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度(每字符代表一个季度)
99& &00&&01&&02&&03&&04&&05&&06&&07&&08&&09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在一个小地方的电信公司,除了刚步入社会的紧张感,工作本身并没有什么压力可言。
头半年,在数字机房跟着师傅们做维护,也算是将学校的书本知识稍微证实了一下。
半年后,我和另外一名新分配的同事被调去“因特网俱乐部”,这是一个不能说无聊,但是挺颓废的一个部门,
说白了就是由电信公司出资开办的一个“大网吧”,旨在向社会宣传互联网业务。
当时这个俱乐部有三十多台机器,每天的工作就是来人上网登个记,其他时候就爱干啥干啥。
由于当时互联网普及率很低,所以来俱乐部的人比较少,而且一般有三-四个人同时上班,所以工作是相当悠闲。
俱乐部的经理也是有一定头脑的,他觉得照此下去,部门做不出什么成绩,自然不会受公司的重视,
于是,他决定面向社会推出“互联网培训计划”。
要培训就需要讲师,这时候就体现出学历的作用,他首先来征求我的意见(因为另外一个人是中专),问我能不能讲。
我在这件事儿上倒没有太多犹豫,一方面是因为刚工作,还不会耍滑头,另一方面也想锻炼锻炼,就应承下来了。
这下压力就来了。
在此之前,我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没有在公开场合发过言,站在台上讲话会紧张,所以我首先要克服怯场。
而且,教材也需要自己组织,为此,我学习了flash和ppt,制作了课件。
就像看恐怖片一样,真正可怕地不是真相,而是揭开真相的过程,
第一期培训之前,自己忐忑的设想过很多尴尬的场景,比如说错话、控制不住时间、回答不出问题等等,
但事实并没有此前预想的那么糟糕和困难,我的第一次讲课,基本上轻松过关。
在接下来的大半年中,我陆续主持了几期培训,都算比较顺利,然后被调回了局里,开始参与“信息港”的建设。
“信息港”是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批官方网站,由各省、地、市的互联网部门负责建设。
实际上是俱乐部的经理因为“业绩突出”被率先调回数据分局做副局长,然后他又召回我做他的得力干将,
这些都是我在离开以后,慢慢领悟的。
这一次转岗,又给我带来了新的挑战,虽然之前为了满足培训需要,自学了Dreamweaver等网页制作三剑客,
但对自己还是没有信心。果不其然,我遭遇了一个小小的挫折。
适逢信息港页面要改版,领导要求我代表的新加入人员和原有团队各制作一套页面,评审后决定用哪个,
结果是我做的方案落选了。
我的一位朋友给我的评价是:整体风格太像个人主页,不大气。呵呵,UI这东西,需要天分啊,至今这方面也没啥改善。
但我最大的特点是积极、努力,领导用起来顺手,呵呵。而且在当时的环境,
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我毕业于正规的邮电大学(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我被分配到这里是多么弱的表现),
还是比较受器重的。
2000年的信息港网站,还是以静态网页为主,基本没有什么人看,配有一个聊天室,倒是比较受人欢迎。
制作静态网页并不是我兴趣所在,况且还有更合适的人选,有两位女同事逐渐接手了这部分的工作
(跟我一起从俱乐部过来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跟我同时入职,并一块儿被调来调去的同事,
还有一个原来的老员工,但也是特别爱钻研,她后来成了一个非常称职的美工flash+fireworks)。
我们的加入,实际上引起了一场小团体的斗争,集中体现在聊天室的升级上。
信息港最受欢迎的业务“聊天室”,只能支持150人在线,
已经开始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当时技术更好的聊天室已经出现(就像当时的碧海银沙所采用的),但他们不愿意采用。
很多进电信公司的人都有背景,领导说不动他们也拿他们没办法,况且即便没背景,这种企业进去了如果没有犯啥大错误,领导也没辙,消极怠工,根本算不上大错误。
当时不谙世事的我跳了出来(其实我本没有争斗的意思,只是本着一种想把事情做好的心态),
提出要用新技术重新建立一个聊天室。
在两位副局长的支持下,经过调研、选型,从局里申请了3000元的经费,购买了一套代表当时先进技术的聊天室程序,
开通了5个聊天室,每个聊天室都可以支持500人在线(后来我了解到,同时在线人数最高也没有超过600人)。
聊天室积累了人气,我成了令广大网友们向往的“超级管理员”,也因此结识了几个朋友,只可惜到北京后联系的少了。
每天的工作大部分时间泡在聊天室里,踢人,跟别人耐心的解释为什么不能批准他为管理员。
这之前所有工作,可以说都和软件开发扯不上关系,聊天室系统逐渐稳定以后,我开始想建立一个社区,
于是找了一个开源的系统,基于ASP的,开始了修改、调试别人代码的工作,也逐渐走上了软件开发这条路。
社区调通上线后,给了我莫大的成就感,开始喜欢编程,后来又自己写了一个随机广告展示模块,和一个小说连载的模块,
来丰富社区的功能。
本帖最后由 林路 于
10:59 编辑
高级工程师
无忧派密派杀手
我不得不来北京,那是与至爱的约定,是我无法辜负的承诺。
人家都说年轻气盛,但我却难以凝聚足够的勇气去闯一闯。
于是我选择了考研这条路。
清华大学,莘莘学子每个人心中的理想殿堂,高中毕业无缘得进,于是研究生考试再次瞄准了这个目标。
2000年夏天,我向单位请了半年的假,去北京认真读书,冒着酷暑听陈文灯的考研辅导。
那时候学校教室的条件普遍没有现在好,很多没有空调,
我的女朋友每次为我准备一瓶冰冻的矿泉水,让我在拥挤的大教室中感受到一丝清凉、一丝丝爱意。
(我勤勤恳恳的工作一年,为领导创造了业绩,他给我的回报是请假半年没扣工资)
考试结束后,我回原单位等成绩,但第一年的结果不太理想,虽然也在分数线以上,但不够清华的录取线。
2001年9月份,我咬牙辞去了工作,带着两年来的积蓄,在北京租了一个150元/月的床位,继续为未来而努力。
那是一段非常简单的日子,远离家乡,远离所有熟悉的人,在陌生城市的一个角落,过着单调而充实的生活,
两次考研,至少让我把数据结构、编译原理和操作系统强制性复习N遍,也算是为软件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成绩揭晓,我得以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面试,但由于成绩并不是特别突出,
人家问我深圳校区去不去。
我想我千辛万苦不就是为了来北京吗?不去!
于是就被发配到了新成立的软件学院。
我也没再矫情,毕竟再拖一年,纵然自己有毅力,也难抗周围的压力。
软件学院的学费比较高,而两年来的积蓄在考研过程中都花光了,只好厚着脸皮让父母出了第一年的费用,
从本科毕业到考上研究生,转了一个圈,一切归零,又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2002年的3月,我去超市买了一辆自行车,正式拉开了在北京生活的序幕。
结束了两年多的苦苦相望,过去的种种磨难、猜疑与互相伤害,在这个初春的夜风中消散,
我和女朋友缓缓骑行在繁华的街道上,共同憧憬美好的明天。
本帖最后由 林路 于
10:59 编辑
高级工程师
无忧派密派杀手
虽然人已经来到北京,但对于接下来找工作还是有些惶恐,
过去两年,虽说也学到不少东西,但感觉在技术方面并没有太长足的发展。
还好,我顺利进入一家小公司,做的是 商业智能(BI)。
公司刚成立,总人数不超过10人,老板面试的时候问我sybase熟悉不熟悉,
我说过去只用过sql server,但sql和数据库原理都没有问题。
可能公司也比较缺人,反正把我留下了,工资跟原来相比基本一样,
我当时的心理是只要有公司要,我就很庆幸了,所以并没有计较太多。
公司当时的主要项目是 内蒙移动的经营分析报表,使用Brio,
项目组一共有5个人,项目经理直接带我。
我花了1周左右的时间,阅读了Brio自带的帮助文档,做了几个例子,
然后告诉我的 师傅,我基本上已经掌握了这个工具(珍惜和企业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
师傅 交给我一些SQL文件(这是我第一次见这么长这么复杂的SQL)让我读,
大家可能知道,做商业智能项目的核心是ETL,就是用SQL倒腾数据,
我虽然不太熟sybase,但Sql基本上没啥问题,
读完sql,我向师傅汇报了自己的理解,并请教了一些问题。
这样,我花了不到三周的时间,基本上掌握了项目使用的工具,并摸清了项目的大致情况,
当前项目卡在性能、稳定性和准确性问题上,
有一个报表的SQL,每次运行都超过24小时,还经常出不来结果,
还有一些ETL对异常数据处理不够,经常报错中断,
另外一些报表算出来的数据对不上。
由于系统跑的不太稳定,所以,每月末都要出差到现场几天盯着系统运行,然后校对数据后再将报表提交用户,
在等待那个超长报表的过程中,我仔细翻阅了一本Sybase的书,
参照书上关于性能优化的章节,查看sysbase的配置,惊奇的发现:
sybase的系统参数都是默认值,没有经过任何优化,所以,主机上配置的4G内存,只有几十M被用作数据库缓冲。
在征得领导同意后,对照书本,我仔细调整数据库缓存,最终使得那个超长报表的运行时间降低到1小时左右。
说是机遇也罢,说是巧合也罢,机会确实留给了那些用心准备的人。
因为这件事儿,我得到了老板的充分信任,为我接下来在项目中逐渐取得主导地位打下基础。
本帖最后由 林路 于
10:59 编辑
高级工程师
无忧派密派杀手
在自己参与的项目中解决了重大问题后,我很快成了团队的主力。
现在想想,自己那个时候真年轻,而且心性很单纯(现在复杂多了,但相对于同龄人来讲,我还是比较 单纯 的),
领导的几句称赞,就让我死心塌地跟了他好多年。
不过,当时来自外部的肯定,确实帮助我逐渐建立了比较稳固的自信心,
如果出来混做的第一件事儿搞砸了,以后的路,肯定还要加倍艰辛。
-----
当时我以为这份工作只会持续半年左右(02.9),因为9月份就要去上脱产研究生了。
但我做事追求完美,又渴望证明自己,所以我并没有因为工作的临时性而有所放松。
工作满两个月的时候,老板给我涨了一次工资,
那个时候什么房子、车子、前途等等烦心事儿,
感觉都是遥远的未来才要考虑的事情,至少是研究生毕业以后的事儿。
我和我女朋友,每个月有7K左右的收入,800租了一套房子,
虽然还一无所有,但内心是轻松的,那是一段幸福而又没有太大压力的日子。
正应了那句话:幸福,不在于拥有的多,而在于要求的少。
并不是生活中没有烦恼,
或许是我们分开太久,太渴望重温在学校那种朝夕相伴、无忧无虑的生活,
我们都选择性的屏蔽了很多问题,下意识的假设,将来(研究生毕业后)充满希望。
-----
项目做的顺利,老板又重视,就在自我感觉有些膨胀的时候,蒙上天眷顾,一件事情,让我冷静下来。
第一个项目收尾,项目组的几个人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公司,包括项目经理(我的师傅)。
技术人员只剩下三名,于是大家都直接参与了下一个项目的需求和设计。
在这个项目的第一次设计讨论会上,老板让我们都发表一下看法,主要是这个项目怎么做。
我在年间,做过多次培训讲师,当众发言倒也不怕(详见(二)),
发言前,我还觉得自己的想法得当,陈述合理,
但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等到全部发言完毕后,
我才发现自己的想法在条理性、分析的深度、考虑问题的全面性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
这让我意识到,做软件不仅仅是写好代码那么简单,
自己在软件开发方面,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需要继续努力。
-----
应 kokobox 的建议,每篇加一个专门的总结:
每个人看看自己的过去,都会发现自己犯过的错误是多么的可笑和愚蠢,
就像我当时简单的认为“研究生毕业”,可以解决我的一切问题,
现在看看是多么的幼稚。
但正是我们犯下的错误和走过的弯路,汇成了我们多彩的青春。
思考,是前进路上永无止境的课题,
我在具体问题上思考的多,对长远的规划思考的少,
我现在跳出来,回顾自己的过去,思考自己的未来,
是希望看到这些文章的你们,能够及早思考自己的人生。
本帖最后由 林路 于
10:59 编辑
高级工程师
无忧派密派杀手
在 内蒙移动经营分析项目 进入维护期后,公司下一步的目标不太明确,
公司的销售主要靠老板的个人关系,而老板的关系主要在电信领域,
可是电信企业都是大项目,小公司很难进入。
很多人可能对公司不抱希望,于是离开了,只有我傻傻的不太想这些事情,继续坚持着。
2002年7月到2003年非典结束,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做了两个没有效益的研发型项目,
(至少没有直接效益,因为都没卖出去,但公司以后的方向与此有关)。
我觉得自己一直很幸运,老板有梦想,对我又信任,能够拿出其它方面的利润支持研发,
虽然规模不大,也相当不简单。
我的很多基本技能,都是在这个期间学习的。
2002年夏天,老板要求我做一个 收入预测 系统,
这是基于数据仓库,对电信企业的历史收入数据进行分析,预测企业未来收入变化的系统。
由于技术人员走的差不多了,于是公司又招聘了两个毕业生,归我管理,
当时还稚气未脱的我,就开始管人,这对我也是非常重要的历练。
这两人中的一个小伙子是数学系毕业的,对计算机软件充满激情,和我一样,是非常有“买火车票精神”的人,
由于这个系统的开发涉及到用户界面和绘图,java当时还不会,VC更是感觉困难,
于是不情愿的又选择了VB做开发工具(VB曾在我人生第一次面试的时候蹂躏过我,参见:十年总结(一))。
虽然大家都还比较弱,但经过两个月的辛苦努力,东西总算做出来了,只是最终没有当作项目卖出去。
2002年9月份,我向老板请辞,去学校报到。
我以为接下来两年,又将回到单纯的学生时代,但没想到半个月以后,我又回到公司开始上班。
我上的是清华大学软件学院,这个学院02年刚成立,当年第一次招生,
由于是工程硕士,所以招收了大量的在职学生。
为了照顾在职生的时间,所有的课程都安排在周末和晚上。
于是,那一段时间,
我和女朋友每天下班后从北京的两个点出发,到清华大学的教学楼会合,
听完课,一起回家,每天都是早出晚归,辛苦而充实。
(补充一个线索:
&&我女朋友冰雪聪明,她本科的时候就比我成绩好,
&&们一起参加的01年研究生考试,
&&不过我是二进宫,她是头一次,
&&我是半年时间专心复习,她是每天晚上陪我一起读书,
&&就这样,她的分数和我差不太多,于是一起进入清华大学软件学院。
&&她是在职的,我是脱产的。&&
时光不可逆转,人生没有假如,
但我经常忍不住要想,如果当时进的是清大计算机系,
然后按部就班的在2005年1月毕业,进入一家“大公司”,那样的路会不会比今天好。
也许吧,去大公司,会获得正规的培训,见识先进的管理理念,体验世界一流的企业文化等等,
不像现在这样,在繁琐的工作中磨练自己的“草根”智慧。
但我想我也会失去一些东西,
首先,我会失去买房的最佳时机,
其次,我的工作经验少了两年,
第三,我可能无法自己自足完成学业。
第四,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
可能还有更多,但这种比较,的确是没啥意义,三岔口的每条路,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景。
2002年的秋天,我开始学习java。
在我开始十年总结之前,总觉得自己过去的经历有些灰暗、有些失败,
希望通过总结和剖析,让自己未来少走弯路,
现在一步步梳理下来,我更多的想到感恩,觉得自己还算是幸运。
我的工作过程一直充满了挑战,超出我能力范围的任务让我不断进步,
公司的信任,给了我更多尝试、犯错和发挥的空间。
但公司对我的信任,也来自我的自律和对公司的忠诚,
以一件小事儿为例:
我去学校报到,半个月没有上班,我回去后月底老板给我发了全月的工资,
是我自己找到财务退了一半钱回去。
我相信这样的事情会影响老板对一个人的看法。
这一段经历没什么大道理好讲,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和锻炼自己,不要退缩。
十年总结(七):学习JAVA,爱上JAVA
2003年以前,我是一只大大的菜鸟,凭着加倍的努力来做好跟软件相关的工作。
虽然我毕业于计算机系,却一度对计算机“不太信任”,对于编程,更是没有任何的驾驭感。
有一阵子学C,语法好掌握,但总是搞不清楚有哪些函数可用, 而一旦涉及到和资源交互,比如Socket通信,数据库连接, 跟着书本一步步的做,更是经常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大家设身处地想一想,我是通信学院毕业的,对TCP/IP协议的原理都门清, 却愣是写不出来一个稳定的C/S网络通信程序,那个WinSock让我郁闷的要死, 你说我能不抓狂吗? 所以,当我碰到Java,并逐渐了解Java的时候,很快就被它征服了。 这就好像你在一群悍妇中寻寻觅觅,正备受打击时, 暮然回首,却见到温文尔雅,小鸟依人的她, 除了一见钟情,你还有别的选择吗? 像我这个年龄的人,刚上大学那阵子接触的都是286,编程从basic学起,数据结构都是Pascal版的, 毕业以后这三年,用过ASP,用过SQL,用过VB, 一直受的都是面向过程的教育,已经先入为主了,要理解面向对象,还是有那么一点障碍, 现在的学生们就幸福了,直接都是面向对象的思想。
不过,困难是用来克服的,况且这点理念上的差异,比起过去遭受的自信心打击,那是小菜一碟。
我之所以选择Java做了这么多年的编程语言,是因为:
1、javadoc。 我觉得Javadoc这种创新的API文档组织方式,大大缓解了学习压力。 它让我在还不熟悉Java的时候,不会充满对未知的恐慌, 因为所有可用的类、方法及其解释,都在这一份文档中。
2、异常处理及StackTrace 出错了,能够知道完整的调用路径,大大方便了代码的调试。
3、对Socket、数据库链接、IO、线程的良好封装。
4、有丰富的基础API,而且引入第三方API的方式很简单。
2002年秋天,公司没有什么具体活,内蒙项目在现场招了一个人做维护,偶尔会传一些日志过来让我们查错。
日志很大,一开始都是用UltraEdit手工找关键字,后来我就想做一个简单的日志分析工具,顺便学点东西。
为什么选择学习java已经忘记了,不过学了就喜欢上了。
我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看了一遍Thinking In Java(实体书),这是我看过的唯一一本Java书, 以后使用过程中,主要靠翻Javadoc和上网搜。
相对轻松的工作环境,也为我提供了验证学校知识的条件,我从老师那里知道了设计模式,并在项目中实践。
当时我带着两个人开发一个“业务建模”工具,可以在界面上拖拽节点、画线什么的,就像流程图,用Swing做的, 我清楚的记得自己在这个工程中用了Composite模式,还有Template模式。
初试牛刀,看着三个人的代码最终整合起来,能够正常运行,心里也有小小的成就感。 不过第一个项目,对java面向对象的特性理解真的十分有限, 所以程序中充满了用于全局调用的静态属性和方法, 整个系统是紧密耦合,分不出模块的。
02年似乎还没有Eclipse,我们编写代码用Ultraedit,手工编译, 这虽然很麻烦,但对java的理解的更透彻,比如你必须真正明白Classpath的作用和设置才能编译通过, 也能养成比较良好的编程习惯,因为没有IDE帮你做格式化和缩进。 现在Eclipse,尤其是MyEclipse,隐藏了太多的真相, 让比较懒惰的使用者越来越“傻瓜“,遇到问题肯定抓瞎。
学习的过程是一重重的境界,火候不够,就无法体验, 我偶尔回答问题也相当粗放,仔细想想,对于新手也许等于越帮越忙, 因为我也经历过弱弱的阶段,一层薄薄的窗户纸,要捅破有时候也相当困难。
现在的JAVA技术体系太过于庞大,远不像我当初所接触的那么简单, 也许不仅仅JAVA,每一个技术阵营都有越来越复杂的趋势, 但枝繁叶茂、盘根错节的大树,毕竟也只能有一个树干, 越是基本的东西,随时间的波动越小,学习要注意去芜存菁,避虚就实, 掌握了原理,才能触类旁通,用起来得心应手。 PS:我至今都觉得,C比JAVA难学!因为我没学会。
本帖最后由 林路 于
11:00 编辑
高级工程师
无忧派密派杀手
我的十年总结尚未过半,我们小班十年聚会的日期却已经来临。
周五晚上匆匆南下,今天傍晚又匆匆北上,从北京到南京,短短的相聚,却让人感慨颇多。
我个人的“”,可能也会给人一点点启示,但毕竟来自单薄的个体,
那么根据这次聚会所整理出来的文字,虽然是我个人总结的“插曲”,
但对读者来说,绝对有更高、更普遍的参考价值。
我们班29个人,23人参加了这次聚会,占79.3%。
剩余2人在国外,2人阴差阳错出差在北京,1人孩子太小,1人因工无法脱身。
母校南京,但毕业后北京7人,南京5人,上海3人,国外2人,总计17人,占58.6%。
其它分布在山东、广州、湖南、浙江、甘肃等省。
工作分布情况:
转行:1人。
创业:2人。
纯软件:3人。
通信相关企业(NOKIA、爱立信、华为等):7人。
运营商(电信、移动、联通、邮政):几乎剩余所有人。
工作岗位:
半数左右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管理,有2个同学管理的团队超过100人。
一位基本脱离技术,走上仕途。
大多数人本科毕业后取得硕士学位,在职和脱产基本上对半,
一个博士,一个博士后。
我发现我们这一代赶上了通信大发展的好时候,这十年是大家黄金的发展期,
虽然多数人并没有做到太高层,但都是各自单位和企业的骨干。
可以想象,未来十年,很多人的称谓后面会加上总字,彼此的差异会扩大。
南邮和北邮,就业形势和所处行业都很好,是优质学校,大家可以考虑报考(读研亦可)。
这两天折腾的有些累了,先写这么多,
接下来的1-2篇文章,会详细写我对这次聚会的思考,
我在总结的同时,也需要吸取别人的经验。
向楼主学习
本帖最后由 林路 于
10:58 编辑
初级工程师
学习学习!:victory:
Knowledge of the creation of wealth
初级工程师
文章很好,感谢分享。
(。。但随着阅历的增加,却发现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这些话更像是带麻醉作用的慢性毒药。
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都是不能逃避的,我们只有迎难而上,将压力变成前进的动力,
才能博取真正的幸福。..)很好,真的很好。
初级工程师
请问 你现在 在那上班
具体的公司名字
:(mars_20):
恩,受教了,谢谢。
初级工程师
十年不易呀 枯燥的编程快折磨死我了 应该向楼主好好学习~~
恩恩····楼主的毅力那是相当的好啊!
受教了 呵呵
现在很是迷茫啊
欲哭无泪 学计算机 现在荒废了
楼主真的很强
楼主真的很强
非常感谢,我有好的资料也与大家共同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小凡的第一个师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