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银燕新偶燕属性点怎么加

武林外传数据库
10.22 10.13 10.22 10.22 10.22 10.07 10.07 10.22 10.22 05.30
10.22 08.20 09.30 10.22 10.08 10.12 09.30 10.19 10.22 10.22
05.30 08.19 03.30 09.30 03.01 02.29 09.02 08.26 09.20 11.25
10.22 10.22 10.01 10.01 07.02 10.18 08.27 04.30 07.07 10.18
职业特色:近战、高爆发、高抗性
技能总览:|
职业特色:辅助、奶妈、爆医
技能总览:|
职业特色:肉盾、坦克、高血量
技能总览:|
职业特色:群伤害、单体控制、远程、脆皮
技能总览:|
职业特色:近战、高爆发、技术型
技能总览:|
职业特色:近战、刺客、技术型
技能总览:|
职业特色:远程、高爆发、缺少控制
技能总览:|
职业特色:群辅助、群控制、魔族医生、高爆发、阵地战
技能总览:|
职业特色:魔族法系、群控、强控、高伤
技能总览:|
武林红人专访
责任编辑 :[编辑]轩辕苍月 
进入论坛参与讨论 :
               
游戏信息:
[开发运营]
新武林职业技能
武器幻化系统
新武林排行榜奖励
新武林装备平转
新武林胡子大盗
武林外传怪物分布
武林BT任务全集
武林转职任务
新武林技能GIF图
武林资料热点
武林外传常用工具
武林外传资料
精彩武林图文视频
近期热门任务
经验心得武林宠物综合经验>>
职业属性加点经验>>
武林常用综合经验>>
友情链接:& |& & |& & |& & |& & |&
中国人类学评论网
郭净:让灵魂回归雪山:卡瓦格博朝圣日记
卡瓦格博(khabadkarpo)地处云南和西藏边界,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西北部的德钦县境内,最高海拔6740米。
远在佛教尚未传入西藏的时代,卡瓦格博便被在藏区占统治地位的本教奉为神山。至今,它在藏族本教信徒的心目中仍具有重要的地位。公元8世纪以降,卡瓦格博皈依新兴的佛教,经莲花生、历代噶玛噶举派和其他教派大师的点化推崇,逐渐成为闻名全藏区的一座大神山。藏族崇拜卡瓦格博的方式,主要是&转经&,即以徒步行走,朝拜山中的圣地。其中又分为&内转&和外转&。公元2003年,适逢它的本命年??藏历水羊年,十多万藏族从青海、西藏、四川、云南和海外赶到这里,以围绕卡瓦格博山脉徒步行走的方式,表达他们虔诚的信仰。这一转山活动,成为当年藏地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卡瓦格博羊年转山,在海内外也引起很大反响,来自中国、日本、美国、德国、法国、新加坡、英国、印度的数十百位人士,和藏族一起围绕此山朝圣。
外人在这个地区从事的最冒险的事业,要数公元年的登山活动。在这几年间,来自日本、中国、美国的登山队多次试图登上卡瓦格博的峰顶,均告失败。1991年1月3日,17名中、日登山队员在海拔5100米的3号营地全部遇难。
在延续10多年的登山过程中,当地藏民一直表示强烈的反对,理由是登山活动惹怒了神山,给他们带来了灾祸。1999年底到2000年初,又有人策划攀登卡瓦格博的行动。搜狐(Sohu)网站为之开办主页,许多网民在BBS发表帖子,对此次登山发表不同看法。分歧的焦点在于:登山的支持者认为雪山只有自然的属性,可以成为人类表现自己精神力量的对象。而反对者认为卡瓦格博是藏族的神山,应当尊重他们对神山的信仰。
在这场热闹的争论中,以及后来在当地实施的大规模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活动中,当地藏族都很少获得发言的机会。但他们早在这些事件到来之前,就在这座大山里生活,并以自己的行为和信仰,表达他们对于卡瓦格博自然和超自然属性的认识。在剧烈的外部冲击下,德钦藏族的文化自觉日益提升,他们开始与学者们合作,以拍摄记录片,撰写文章和开展文化保护活动的方式,向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
来自雪山的声音,逐渐引起了反响。环保工作者,人类学者,国内外的非政府组织,纷纷参与了保护卡瓦格博地区生物和文化多样性的事业。有关神山的话题,在当今世界获得了更广泛的意义。近来,联合国正与各国的学者和政府合作,试图恰当地运用&自然圣境&(sacred nature sites,包括有关神山,神水等自然信仰)这样的文化手段,更加合理、开放、有效地保护我们与其他生物共有的家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3年卡瓦格博的转山活动,才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这期间,数百位中外人士和藏族的朝圣者一起徒步转山,以亲身体验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生命观念和大自然的神奇壮美。就在这样的行动中,一种新的旅行方式逐渐成型。
以朝圣为主旨的转山旅行,以往只是宗教信仰者的选择。而今后,它将成为其他热爱自然,热爱西藏的人们更向往的行走方式。
前言:走进而不只是走过
由于申报了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三江并流&地区现在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在这片地域的核 心,怒江和澜沧江之间,有一座早已闻名的雪山:卡瓦格博。今年它的名声也很响亮,但主要是在藏族而不是旅游者中间。这座像人一样有属相的雪山,在羊年迎来了十多万朝圣者。 
今年也是我的本命年,所以,我希望找到一个亲近卡瓦格博的机会。而不是像以往那样,仅以一个外来的研究者或&记者&(当地人这样认为)的身份,远远打量他。 
三月份,在昆明的影像展期间,拍纪录片的季丹讲了她的一个故事。她刚到西藏的时候,曾站在布达拉宫对面的小山上,心里默默发愿:此生,一定要和脚下这片土地发生亲密的联系。后来她去一个小村子住了两年,先学会藏语,然后才拍了两部记录藏民日常生活的影片。 
她的经历让我思考了很久:应该以什么态度去观察你所关注的地方和人民? 
6月的某一天,一个偶然的电话,引导我找到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云岭乡的仁钦多吉老师,让我有机会第一次跟一家藏人去环绕卡瓦格博外转经。经过数年断断续续的田野调查之后,我渴望从一个城市来的学者变为一个朝圣者。现在,我终于可以用另一双不太清晰,但不全是&外部&视角的眼光来近距离地注视这座神山。我接受仁钦老师家人的建议,把脚上的高帮皮靴换成布面的解放鞋,把黑色外套扎在腰上,背一个简单的旅行包,每天和大家一起露宿,吃琵琶肉,喝清淡的酥油茶,肚子疼了灌几口青稞酒,吞两粒仁钦老师带的藏药,还偶尔品尝几颗同行的女孩卓玛摘的野果子。她很调皮,让我吃酸涩的果子,然后看着我尴尬的样子大笑。最好吃的还是阿佳(老年妇女)们采的野菜,既补充维生素,第二天爬山还不觉得累,能像麂子一样跑得飞快。 
这一路上我都在摄像,但目的有所改变。晚上休息,我常把当天拍的内容放给大家看。夜色朦胧,远处的雪山发出暗蓝的光,江水在附近轰鸣,大伙席地而坐,一边赶着蚊虫,一边盯着摄像机的小屏幕,指指点点,笑声不时爆发出来。还有什么形式的放映活动能背靠着那么辽阔的风景,让别人,也让我自己如此快乐? 
那样的影像我看多少遍也不会厌倦:两个阿佳从埋电线杆的士坑里拯救青蛙,还沿途给蚂蚁施舍糌粑面;在攀登说拉垭口的山路上,男男女女一起吟唱嗡嘛尼叭咪哄;格玛尼扎伸出手来,牵我走过惊险的滑石陡坡;阿觉娃们在开着野花的草地上睡着了&&
山、水、森林、动物和转经的人,此时此地都成为这座雪山的一部分,就像他身上的毛发,像他爱抚的子女,像他流出的一滴泉水,像他生命中的一个细胞。 
其实,我们以前都是这个原始世界的一部分,可如今,周围的很多人都丧失了与广阔粗野的风景打交道的缘分,甚至失去了走路的本能。他们中间有勇气的人,也必须把越野车、双向透气内衣、登山皮靴、生火的设备、野外生存手册当作保护自己的盔甲,怀着傲慢而恐惧的心理穿越森林。他们把行走的过程叫做&旅游&,他们在人家的村寨里探险,他们只知道山民是驮行李的背夫,他们从没有为山顶的烧香台添过一根柏枝,他们也不曾在雪山面前低头祈祷。 
我过去是这些人中的一员,尽管打着学术研究的名义。 
转山回来,当我拄着一根五节的青竹来到梅里石,满身尘土地坐在公路边,在笔记本上写下今后旅行的几个原则:以外在的旅行作为内心修行的方式,先做行者和做者,再做作者;走进,而不是走过一个地方,直至它成为另一个家园;跟朝圣者而不是旅游者一起旅行;以当地人为师,尽量学习当地人的语言和生存方式,努力掌握地方性知识;带尽量简单的摄影装备,或者只带自己的眼睛;在调查地以走路为主,或者只乘坐当地的班车;在行动和思考中创造适合于自己的&个人的知识&,不再盲从任何学术体系:自己创作的文字和影像作品,都要给当地人分享。 
这些原则并不那么容易兑现,但它们给了我一个尝试的机会。事实上,自从认识藏区以来,奇迹就像花瓣一样在我面前一一展开。在桑耶寺,在西单和雨崩,在说拉山口,在阿东,我渴望却不敢相信的,都已发生。正如一个朋友所言:在藏地,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当然那前提是: 
你越来越亲近像卡瓦格博这样一个创造奇迹的本源,直至同他发生亲密的联系。 
补充一句:在说拉山口附近,我为自己盖了一间石头小房子,祈祷来世转生到这座雪山下。
一个电话,决定要去转山
  2003年6月4日晴云南省博物馆办公室
香港(中国)探险学会张凡来访,说他们在德钦县的阳朝桥设了医疗接待站,专门为到卡瓦格博转山的朝圣者服务,并劝我去调查,说现在来的人已经很多了。
6号,做环境保护项目的李波打来电话,说他去德钦时,有人建议他去云岭乡看看当地的学者仁钦多吉。他顺路去了,很吃惊:仁钦多吉从迪庆藏医院退休后,用自己的钱,在家里建了一个卡瓦格博博物馆。李波想到我在这一带做田野调查,建议我去看看能帮仁钦老师做点什么。
我当天便打电话给仁钦老师,他说你最好要么现在来,要么月底来。我问为什么,他说他一家本月15号要去转卡瓦格博,大概10天以后才回来。
在藏区的各个地方,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神山。每个神山都有自己的属相。藏族朝圣者要根据这些大山的属相,每年到不同的山转经,即围绕山徒步旅行,作为修行和祈祷的一种方式。2003年属藏历水羊年,是卡瓦格博的本命年,60年才得一遇。据经书讲,在这一年围绕卡瓦格博外转,能积累比平时祈祷大得多的功德。早在一年以前,各地的藏族,以及周围的朋友就在谈论准备转山的事。我的本命年正是羊年,所以已经许下转山的愿,原定10月份陪美国公众广播电台的比尔去。听说仁钦老师要去,知道他编过《雪山圣地卡瓦格博》一书,心想先跟他去探探路也好,便当即请他等我到德钦,和他一家转山。他说同行的有六、七个人,还要准备马。我最担心下雨,他说这几天德钦没雨,出发问题不大,到山上下不下雨就管不着了。
订的飞机票是明天早上7点多的,到香格里拉(中甸)县只有每天一班早班飞机(旅游旺季加航班),如果一早搭出租车从城里走,到机场约20分钟。但非典(SARS)期间,机场检查很费时间,所以决定今晚住到机场附近的宾馆,免得清晨5点就起床。
  6月11日阴昆明机场&德钦县
早上5点多还是醒来了,背起包到机场宾馆总台结帐。冒着小雨,走10分钟到机场二楼的进站大厅,经过门口时被仪器验了体温,不发热,于是填表,办登机手续。人比想象的要多,乘车到停机坪时遇见一个国际环保机构的负责人,才知道今天她和一大帮省政府官员去中甸开现场办公会。这个美国的非政府组织1999年来到云南,在迪庆藏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项目。该地区这些年以&香格里拉&(Shangri-la)闻名海内外,吸引了大批游客、探险家和学者。
8点20飞机到达中甸,阴天但没雨。马上乘出租车从机场直接赶去车站,买了9点20的德钦班车票。半年多没到德钦,路大部分铺了柏油,12点不到就到了吃中饭的奔子栏乡。这里海拔只有1000多米,隔金沙江和四川的德荣县相望。两边都是藏族,可奔子栏地势较宽阔,有水源,明显富裕一些。
还是在东竹林寺巴卡活佛家开的旅馆吃饭。正好活佛在家,一见我,便笑嘻嘻地拉着手问候。我问他什么时候去转卡瓦格博,他指指下垂的眼皮说,福气不够,所以没去。
班车翻越4000多米的白马雪山,除了山顶有段弹石路,其余的都是柏油路面。
到距离德钦约半个小时的雾浓顶,对面的卡瓦格博云雾笼罩。汽车忽然停下,上来一个人检查证件。他眼睛尖,直接走到我面前,问我从哪里来。我用昆明话回答说来调查,他看看身份证,笑笑下去了。原来是检查非典的,他知道昆明尚未发现这种病,所以没拉我去隔离。
4点到达德钦汽车站,人很多。我一眼就看见披着长发的当地诗人扎西尼玛,他安排我住进酒店,下午,又陪我到小小的德钦街上买转山用品。考虑到路上大部分时间要在野外过夜,又是雨季,我买了一块遮雨用的塑料布,一块睡觉防潮的羊毛垫子,一顶牛仔布的宽沿帽,还有一双丽江人做的高帮牛皮靴。
德钦县属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的滇、川藏三省结合部,是康巴藏区的一部份,与西藏的昌都藏区和四川的甘孜藏区相邻。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夹持着其境内的一列列大的雪山逶迤南下,最高的一座雪山,便是海拔6740米,坐落于滇藏边界的卡瓦格博。上千年来,这座雪山一直被尊为藏地最重要的神山之一,每年都有上万朝圣者来徒步转经。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前期,西方的传教士和植物学家、探险家就进入该地区,试图由此深入封闭的西藏。1991年1月,17位中、日联合登山队的队员攀登此山时全部被雪崩吞没,成为轰动国际登山界的新闻。此后,旅游者、学者和商人接踵而来,把这座沉默的雪山,变成了探险、开发和环保的焦点。
德钦县城是深陷在峡谷中的一座小山城。这些年,有老板在附近山上开矿,造成严重的山体滑坡,使县城随时面临泥石流的危险。所以,是否要搬迁县城,一直是当地人热衷的话题。
县城的对面,就矗立着卡瓦格博巨大的白色屏障,五座雪白的山峰一线排开。一条长长的冰川从主峰流淌而下,插入森林中。冰川延伸的明永河喧闹地汇入澜沧江。近几年,每年夏季都有登山队员的遗骸出现在冰川中部的台地上,据说还剩一具尸体还没找到。
2、九龙顶的博物馆和大峡谷
  6月12日多云德钦---九龙顶(海拔2210米)
下午2点30,和扎西尼玛、北京来的自愿教师马骅乘中巴车去九龙顶。这条路既窄又烂,非常危险。马骅说他第一次过时,朝左边的窗子望出去,轮子好像悬空似的,吓着了。司机是本地的小伙子,开得很溜。但今年德钦沿江的路上,已经有几辆车翻到江里,人全死了,有一车拉的都是小学生。
坐在旁边的还有一个男子,说他叫歪哥,是画画的。他最近专门画卡瓦格博。
4点到达云岭乡所在地九龙顶,这是个德钦藏语的译音,原叫&九同顶&,意思是有很多杨柳的地方。九龙顶位于澜沧江边的山崖拐角上,夹在海拔6740米的卡瓦格博和4000多米的扎拉雀尼两大雪山之间,放眼看去,四野很少植被,险峻的山体从雪峰直落江底。无论朝江的上游或下游眺望,都是层层叠叠的山峦,景色开阔粗犷,没有一般峡谷地带憋闷的感觉。
仁钦多吉老师的家靠近公路的下段,高石阶上,由灰砖平房和两层楼房围成小院,很干净,四周都是苹果树,绿荫荫的。进大门处按照乡下的传统,用几截木头插在两边的门柱里,挡住牲口,但人要抬高了腿才跨得过去。
仁钦老师把我们三个安排到二楼的大房间住,然后坐下来聊天。原来,这里以前是乡农业银行的房子,他花钱买下来,办了一个卡瓦格博博物馆。仁钦老师60多岁,现在退休了。他的老家在离此地十来公里的山沟里,一个叫南左的小村子。他对本地的历史文化尤为关心,和从德钦到北京工作的藏族学者祁继先合作,收集整理有关卡瓦格博的资料,出版了《雪山圣地卡瓦格博》。这本书流传到各藏区,很多阿觉娃(当地人对外来朝圣者的称呼)都拿着它来转山。
和仁钦老师聊起本地的历史,他告诉我们,九龙顶以前缺少水源,除了沟下面一个叫日嘴的小村子,只有9户人住。1950年代初,政府动员10多户没有土地的穷人搬来坡上,建了个名叫&解放新村&的村庄。为了改善水土,藏族人依照传统,在定居点周围种了核桃树,又按政府的安排,种了桉树。他们还修通水渠,从山上的红坡引来山泉,浇灌土地。慢慢地,四周有了一片片绿色,生活也变得舒适了。1985年,云岭乡政府从江边的嘉碧村搬上来,因为这里靠近公路。现在,该乡辖36个自然村,分属5个行政村:查里通、红坡、果念、西当、斯农,乡政府所在地九龙顶约有200多人口。 
九龙顶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我后来给它归纳了下面三条:
其一,这里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
历史上从德钦到西藏的贸易通道,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从大理或丽江出发,经金沙江流域的奔子栏到阿墩子(德钦),然后进藏;另一条是沿澜沧江河谷往北,经维西、燕门、九龙顶到阿墩子,然后进藏。九龙顶是第二条路上的中转站,过去的6户人家为过往的马帮提供食宿和牲口的草料。以前到这地区传教和探险的外国人,进入西藏时大都要经过此地。1985年,这里成为云岭乡政府所在地之后,澜沧江峡谷里便多了一个人和物的中继点,公路从村里穿过,两边排列着乡政府、卫生院、兽医站,几家小商店、小饭馆,还有白墙平顶的两层藏式民房。每天有一班中巴往返德钦。来往于德钦和燕门乡、巴迪村、维西县的班车,每天也要经过这里。到冬季,如果白马雪山被大雪封住,经过九龙顶的德(钦)??维(西)公路,便成为德钦县城连接云南内地的唯一通道。
近来,德(钦)??维(西)公路作为沟通三江地区的主干线,正在重新修筑。这条公路的开通,将大大促进德钦及西藏东部地区与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堪称现代的&茶马古道&。九龙顶的重要性,也将随之得到提升。
其二,这里是三江并流保护区的核心地带
在&三江并流&(澜沧江、怒江、金沙江)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中,九龙顶所属的云岭乡,正位于澜沧江的中段,两边隔着高山遥望金沙江和怒江,并且,它还面对该区域最高的山峰卡瓦格博。无论从地理位置或生物和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来看,这里都堪称三江并流的核心地带。
其三,这里是卡瓦格博朝圣的必经之地
围绕卡瓦格博的外转经活动,已经成为影响整个藏区并波及海内外的重大文化事件。根据香港探险协会和我后来的不完全统计,从2003年4月到12月,有来自云南、西藏、青海、四川的十多万多藏族前来朝圣。另外还有来自中国的云南、北京、四川、浙江等地和国外的数十位探险者、旅游者前来转山。全程跟踪拍摄的电视台有中央台、云南台、浙江台等。而外转经的所有朝圣者,都必须经过云岭。
其四,这里是月亮湾大峡谷的入口
九龙顶的旁边就是景色壮丽的月亮湾大峡谷,站在村里人家的屋顶上,可以眺望一年四季,一天四时峡谷里光影云影的变幻。旅游者从此步行几分钟,便能进入峡谷区域。一直向下到澜沧江边,可以经过美丽的果念村、佳碧村、尼农村,沿雨崩河上朔至卡瓦格博雪山脚下的原始森林地带。
散步回来,仁钦老师领我们参观他的博物馆。两层砖楼的底层,便是博物馆的三间展室,面积约100平方米,一间是&卡瓦格博神山文化展室&,展出内转经和外转经路线图及解说、历代高僧大德留下的相关文献;一间是民族用品展室,展出了本地藏族使用过的生活用具、宗教用品及藏医药资料。第三间展室还没开放,仁钦老师打算在里面摆放一个&卡瓦格博雪山??八座宗(月亮湾峡谷)&的立体沙盘。
饭后,和仁钦老师顺着盘山公路散步。他这些天都在坚持跑步、散步,为转山做准备。我们走到村口的拐角处,风沿着傍晚的河谷吹来,把木杆上的经幡刮得扑扑作响。我们站在悬崖边眺望远处,要努力定住脚跟,才不至于被风吹倒。云岭的风是出了名的,当地流传一个笑话,说以前有马帮到这里,把马驮的垛子放下来歇脚,不料一阵大风刮来,一架驮子被卷走,粘在附近的墙上,贴了几天才落地。
北边,一排排山峦在夕阳下朝西藏的方向延伸而去,澜沧江穿过这无数灰蓝色的屏风,蜿蜒而来,再奔流1200多公里(湄公河全长4880多公里,澜沧江全长2130多公里,在云南境内长1260多公里),以湄公河的名字进入东南亚。仁钦老师指着群山告诉我:那里就是著名的&月亮湾大峡谷&。峡谷两边的高山像八根交叉的手指,夹持着澜沧江水,逼迫它一路绕成八道拐,形成极为罕见的连续大转弯。当地的传说,把这峡谷叫做&八座宗&,说他们原来是八个凶猛的山神,名叫格乐赞波宗、林山咱面宗、果念咱拉宗、大象鼻舌宗、江塘达姆宗、断山地堂宗、险岩帕从宗、悬崖头里宗。他们曾与佛教莲花生大师加持的卡瓦格博斗法,失败后皈依了佛教,成为卡瓦格博的护法神。
  3.玩命的北京人
  6月13日 多云 九龙顶
晚上在仁钦老师家见到两个有意思的人,是一对北京的夫妻,男的叫张旭光,女的叫张虹。丈夫当学生时参加过远征德钦的环保绿色营,对卡瓦格博产生了感情,每年都要来看看。毕业后他在大学教体育,自己修炼武术、气功和宗教哲学,去年听说羊年要转卡瓦格博,就起了念头。本来准备好5月全国放长假期间来,可以避开冷天和雨天,不料北京闹非典,单位在4月份接到通知,师生一律不得外出,于是立刻决定提前出发。可到了中甸,又被当作北京来的SARS嫌疑分子禁闭了14天。出来后,于5月初去外转,今天才回来。
张旭光两口子脸晒得黑黑的,精神挺好,你一言我一句地给我讲他们的冒险经历。这次他俩真的险些丢了命,主要原因是在最高的两处垭口遇到大雪,从中甸请的两个导游收了钱,自顾自地往前先跑了。四周一片迷茫,他们跟着德钦村里请的背夫艰难地跋涉,找不到山口,张虹差点陷入昏迷状态。下山时,雪把小路盖住,他们只得学着藏族朝圣者的样子,从陡坡直接滑到山脚。
听着他们的故事,我心里直咯噔。从去年开始就说要来转山,因为我也属羊。但说实话,对自己能否顺利地走过去,心里完全没有把握。两年前,日本登山队员小林给我看NHK电视台拍的转山记录片,印像最深的是影片中出现一张地图,一连十几天的线路都是直上直下,又高又陡。我虽然在这个地区调查了几年,也跟放牛的人爬到近4000米的牧场,但每天这样不停地爬,体力恐怕吃不消,如果发生意外,像生了病,受了伤,连看医生的地方都没有。
这些想法在我的脸上没显露出来。
  4.穿什么鞋 
  6月14日多云九龙顶---阳朝桥(1990米)---九龙顶
上午9点半,我乘往燕门的中巴车去10公里外的阳朝桥了解转山的情况,那里是卡瓦格博外转经的起点。上车就遇到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道郛县来的5个朝圣者,是两对夫妻和一个女儿。他们在家刚把青稞种下去,要等8月份才收割,所以有时间出来。
阳朝桥是一座横跨澜沧江的钢索吊桥,建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以前江上只有溜索,人和骡马过江有一定危险。江的对面属查里顶村,(香港)中国探险学会在桥头建了一个转山接待站,木结构三层楼,为朝圣者提供茶水,并安排一些国内外的志愿者和学者轮流驻守,每天以问卷的方式了解转山者的情况。我把背包放在接待站,便跟着道郛的转经人去不远处的支信塘(&bras zhing thang)取进山的&钥匙&。
支信塘(海拔1950米)是一座依偎在澜沧江边的小庙,里面供着山神卡瓦格博的塑像。烧过香,点过酥油灯,就算拿到进山的钥匙了。我到主殿旁边的小屋里,守庙的老人用口缸泡了两包快餐面,端给我吃。有个50多岁的男子坐在一边,也吃快餐面。我们边吃边聊,原来他也是来转山的,老家在四川&跑马溜溜&的康定,今年农历2月就来了,到现在已经外转5圈,他发愿要转8圈,中途在支信塘歇两天。我问他转那么多次难不难,他说不难,心里从来不想走不过去,所以不难。
这人低头看见我脚上的皮靴,摇头说不行不行。我一看,他穿的是高帮的解放鞋,当地藏族不论男女,都穿这种鞋子。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解释说:现在恰逢雨季,上山到处是烂泥,水坑,草也湿漉漉的,皮靴湿透了很难干,只有布面胶底的解放鞋,走一阵就干了。走路保护脚最重要,脚捂在湿的鞋子里面,走不长久的。
是啊,爬山那里还有比脚更宝贵的?记得有个活佛讲过:现代人碰到路不好,就修条公路。其实,你不用改变环境,换双鞋就可以走了。我马上在村里找了家小卖部,用2块钱换了一双&石林&牌解放鞋。丽江皮靴留在接待站,等转山回来再取。
据接待站工作人员告知:他们从6月份开始统计转山人数,起初每天有30?40人,昨天增加到100多人。目前来外转的大多为本地藏族,有少数来自四川甘孜地区和西藏的芒康县。本地村民祖祖辈辈都有转卡瓦格博的传统,如查里顶一个叫康主次里的老人,今年68岁,他说从文革以后每年要去转两次山,以祈祷天下的生灵平安,到现在已经转了22次。其中有8次是一个人去的。
  5.第一天的考验和见闻
  6月15日多云见晴九龙顶&阳朝桥-永久村(2480米)-隆那(3300米)
本来我们的转山队伍只有6个人,仁钦老师一家和我。他家邻居的女孩卓玛得知我们转山的计划,请仁钦老师带她一起走,老师马上就同意了。
仁钦老师考虑了很久,决定不带马,让他的两个女婿多吉次仁和次南尼扎背所有的用品。其实让骡马驮东西很麻烦,要为它们带饲料,路上要找有草的地方歇息,还怕它们在森林里跑丢了。仁钦老师夫妇、他妹妹、卓玛和我从九龙顶出发,两个女婿从南左村出发,到阳朝桥会合。
早上吃了酥油糌粑和饼子,我们便收拾行李。我带一大一小两个双肩旅行包,大的装衣服、4只录像电池,30只录像带,30个反转片,洗脸用具,药包,睡袋,一块可以供大家遮雨用的塑料布,一共重约10来公斤,这个包带到阳朝桥后请多吉次仁背,报酬是每天50元,SonyPD100数码摄像机一台,莱卡傻瓜相机一部,一只海拔仪,5盒录像带,5个反转片,饭盒,军用水壶,电筒,雨衣雨裤,防治高山反应的&红景天&胶囊一盒,创可贴一包,感冒清、黄连素各一瓶,一本布面笔记,重约5公斤,这个包自己背。
我一边自己收拾,一边看别人带什么:原来他们除铺盖、锅碗以外,装的全是吃的,如酥油、糌粑、琵琶肉、新鲜肉、大粑粑、大米、快餐面、青稞酒等,而且分量够7个人的。我原来只考虑把饭钱和雇背夫的钱交给仁钦老师就行,没想到路上人烟稀少,很难买到吃的东西,心里暗自责怪自己没有为别人着想。
上午从阳朝桥头出发,有两条转山路线:一条往右,到支信塘烧香取进山钥匙,再爬山,经永久村踏上转经的山路,这条是大多数人走的道,比较陡;另一条往左,走约一个多小时到永支村,再爬一段坡,进入转山的主干道,这条路比较平缓。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条路在海外颇有名气,因为法国著名的女探险家大卫.尼尔(Alexandra David-Neel)曾由此进入当时还不对外开放的西藏。
如果从阳朝桥算起,今天徒步走了9个小时,从海拔1900米爬到3000多米。我们在支信塘的小庙烧香后爬山,中午12点左右到达永久村。在村旁的小庙做饭,我多吃了一点肉,刚一爬坡肚子就疼得厉害,实在忍不住,跑到树林里拉了泡屎才轻松一些。还好,第一次考验总算闯过来了,虽然很累,但对自己有了一点信心。
到通崖垭口的路上圣迹很多,有莲花生大师的石头手杖,天然的&却登&(石塔),也有转经人悬挂的衣服、首饰和小石子,和他们搭的石头小房子。下午过了一处叫做&曲刷&的溪流以后,我们还轮流钻了路边的一个石洞和树洞。这样做,并不是要像探险家那样自讨苦吃,挑战自我,而有另外的寓意。藏族把这样的地方叫做&中阴狭道&。按照《西藏度亡经》的说法,亡灵进入中阴境界,就像婴儿进入人世间一样,所体验的一切都既反常而又混乱。以善相、忿怒相现身的佛会相继来到面前,救度亡灵的明光和诱惑亡灵堕入地狱的光焰也会不断闪现。在生前经过佛教修炼,洞悉死亡真相的人,到中阴境界后,能顺利通过种种考验,追随救度的智性光芒得到解脱,或得到好的果报,转生为六道中的天、人等善趣;生前如果作恶太多,或陷于贪欲不能自拔的人,进入中阴之后,便会因报应而堕入地狱,或转生恶趣。
那么,人死后要怎样在中阴境相里得到好的果报呢?其关键,除了在生前尽可能积累功德之外,还要通过各种仪式修习中阴救度的密法,以熟悉相关的教义,熟悉在中阴阶段里将显现的佛尊形象以及需要克服的障碍。围绕一座神山转经,就是接受中阴救度教育和训练的最好时机。换句话讲,围绕卡瓦格博行走的旅程,也就是通过死后世界,再重新出生的过程。对于那些不知道多少佛学理论的老百姓来说,以这种方法修炼最深奥而又最必需的中阴救度密法,非常简单实用,能在短期内积累巨大的功德。出现在转山路途中的&中阴狭道&,也就是&中阴旅行&的一种象征。这类洞子通常分为上洞和下洞,先钻下洞,意味着经过地狱;再钻上洞,意味着进入天国。转经的人都相信,能否钻过石洞或树洞,和这个人的胖瘦没有关系,而与他积累的福德和罪过的大小有关系。幸好,每次钻中阴狭道,我都很顺利。当然,并不是因为我太瘦的缘故吧。
6.密林中的隆那茶馆
晚上歇在&隆那&,牌子上写茶馆,其实只是搭在树林里的木头棚子。以前的转山者在这里住野外,今年才有云南来的藏族村民在沿途盖棚子供大家吃住。
太阳落了以后山谷里很冷,可能是旁边有永支河流过,它是从雪山上下来的,夹带着刺骨的寒气。我坐在灶台旁边写日记,次南尼扎凑过来看。我把笔交给他,说你来写一段吧。他接过笔记本,在后面两页写了下面的话:
&我是南佐村 做(座)落在浪(澜)沧江东边的一个小山脚下 四出(处)都是花草树木 真是个人间的天堂 你有空来玩南佐 你是个真是个好(豪)爽的人 我真是欢系(喜)你 一起走过了山顶山下 我真陪(佩)服你 今天走了20多公里。
从明后的日子里我们多多的欢乐吧!我今天见到你 我很幸运。
你转经马到成功,
我们的日子里幸福快乐 祝你一生财运 我俩交个好朋友一生的好朋友吧?我叫次南尼扎 今年我23岁
山不转水转 水不转路转
人别心难过 风吹树难过
一日分别 千日通信 机不可失
失不在(再)来 一条大路分两(边) 只分路来不分心
我们永远的好朋友吧!&
落名处,他画了一根箭穿过两颗心。
我又把笔记本交给卓玛,请她写下今天的所见所闻,于是,她借着朦胧的天色和火塘的光亮,埋头写了一个多小时,记录沿途看见的圣迹,海拔和时间,其中有段话说:
&一路所见的朝山者所盖的小石房,与此处永芝出土的石墓的建造非常相似。
在此还可以喝到新鲜的牛奶,酸奶。&
我肚子不好,没喝牛奶,只吃了米饭和白菜汤。
茶馆里只提供木板搭的通铺,没有被褥。所以只能穿着外衣外裤钻睡袋,不太冷,只是感觉不太舒服。
  7.轻松愉快的一天
  6月16日 阴转小雨 隆那??玛追通(3320米)
今天是最轻松的一天。从早晨6点30走到10点多,到一个叫&永是通&的牛场歇脚。放牛的小伙子在一块平坦的草坝上搭了间长长的木棚,分做两格,一格做小卖部,一格做饭馆兼旅社。我看见小卖部里靠墙摆着一排竹杖,便问是做什么用的,主人说这几天转山的人很多,还有几个老外,所以砍了些竹子做成手杖,给爬山的人提供方便,自己也有点收入。我买了一根竹杖,五毛钱。
这里的木棚宽敞舒服,我们边喝茶边聊天,讲到社会的变化,讲到天下大事。大伙拿着一张写着藏文的纸在传看,原来是莲花生大师的预言,大意是说现在这个时代,人们追逐钱财,道德沦落,呈现出末法时代的种种迹象,难免招来祸患。大家便议论起今年的非典和伊拉克战争,正应了这个预言。但大师也说了,藏族地区有佛法的保佑,不会有事。他还预言七年后有一场天下的大战,所以人们只有七年的好日子。我开玩笑说:如果战争以后人类剩下最后一支血脉,那一定藏在卡瓦格博的山窝窝里。
11点,我们到达今天的目的地&玛追通&,这里可以隐约望见雪山的尖顶,离第一个垭口&多克拉&不远。大多数人都在此休息,养精蓄锐,为明天的艰难旅程做准备。
放下背包,天就下雨了。仁钦老师说今天是&双水日&,肯定要落雨,可我们福气好,走路时没有下。这棚子很大,有里外两间。每间用木板搭成通铺,可以并排睡十几个人。没有事干,男人都靠在行李上睡觉,女人坐着数念珠,卓玛在写日记。我走到外面,在草地、河滩上闲逛,看一批又一批转山的人往前赶路。他们都顶着塑料薄膜,有的背着熟睡的婴儿。在支信塘碰到的康定老人也独自走过。他走得很快,说今天人多,要去多克拉山脚找个避雨的住处。
这些冒雨赶路的人,给闲散的空气中带来了一丝紧张的味道。
8.第一道难关:翻越多克拉
  6月17日小雨转阴玛追通-多克拉(4479米)-曲那塘(2480米)
仁钦老师昨天就提醒过:好好休息,准备爬多克拉(rdo skas la kha)!今天果然领教了。4点钟摸黑起来,发现雨还没停,但没有人犹豫等待,大伙默默地收拾行装,吃点东西就动身了。
出门便开始爬山,穿过一片密林,鞋子越来越重,原来是脚底沾了许多烂泥。到山脚的时候,我瞥见在支信塘认识的康定老人躺卧在一块低矮的岩石下,披着塑料布吹火。他今夜就睡在那里。黑黑的树丛中,巨石边,到处闪烁着火光和电筒光。我们像在梦境里踉踉跄跄地赶路。
登上前往多克拉的小路,其实是山水流淌的乱石沟,有的地方水流很大,得踏着滑滑的石头跳过去,鞋很快就湿了。仁钦老师说,下个月还会涨大水,这段路更难走。雨衣湿漉漉的,衣服里面也被汗水湿透了,加上寒冷和氧气稀薄,觉得精神不振。幸而到3500米的高山荒漠地带时,雨停了。紫色的小花在寒风中抖动,对面陡峭的山崖渐渐变成曙红色。我们在此休息片刻,仁钦老师拿出一种藏药,我拿出一板&红景天&药片,大家都吃了,以改善心脏状况,然后又默默地往上攀登。
走过一段结冰的地面,坡度一下抬得又高又陡。我眼看着背着大背篓的多吉次仁和次南尼扎渐行渐远,变成山路上的两个小黑点,又看着次那永措、次仁永宗、卓玛几个女人走到我前面,最后,气喘吁吁的仁钦老师也从我身边超了过去。
我感觉有轻微的高山反应,走几步就要歇一次,这里的海拔肯定到了4000米以上,不时要穿过积雪的山坡。大约8点钟,我终于接近垭口。同伴们站在龙达(经幡,俗称&风马旗&)旁呼喊我。回头看,爬山的男男女女在脚下排成细细的曲线,许多小伙子扛着经幡,飞快地登到山顶,放下背篓又下去接其他人。都吉次仁也了赶下来,接过我的背包。我鼓起精神,一步一步往陡坡上挪。等到达山口,已经说不出话,把摄像机递给卓玛,便一屁股坐下来。不一会儿,周围的人越聚越多,他们冒着寒风挂起龙达,点燃香火,扑在结冰的地上祈祷山神,嗡嗡的诵经声转眼就被风吹散了。
  9.下山路 青竹杖和鲁阿森拉
到此,我感觉已经筋疲力尽,但今天的路程才走了一半。
翻过多克拉垭口下山的那一刻,仁钦老师一家大声唱起&嘛呢歌&(六字真言)。一路上凡过山口,大家都要高唱嘛呢。溪流在谷底轰鸣,与他们的歌声应和,让我鼓起了勇气。若在冬天,这道陡坡便成为鬼门关。又细又陡的小路结了冰,难以行走,朝圣者只能从旁边积雪的山崖滑下去。那里坡度很陡,看了头都发晕。转经人通常把树枝做的背架&廓噶&当作滑板,下到山脚不过数分钟。花的时间虽然短,但风险却不小。一是雪堆里隐藏着大块石头,还有前面的人留下的断竹杖,像尖桩一样插在雪里,碰上这些东西,性命就难保了。二是下滑速度太快,如果控制不住身体,就会连人带行李滚到山脚。经常有人,特别是妇女从这里滑下去时,把背的行囊、小锅、水壶之类甩得无影无踪。
我们踏着之字形状的小路下山,一路顺利,却十分劳累。等到达咱俗塘的牧场,在一家牛棚吃中饭时,我不知不觉睡着了。等我醒来,酥油茶已经熬好。我喝了三、四碗茶,吃了一小碗糌粑,结果被大家笑话,说怎么才吃那么一点。放牛的主人笑着劝我再吃一碗,说:只有吃得起,才能走得起。
从曲那塘到刷角尼这一路,几乎都在森林里沿河边行进。雨水、河水时而淹及路面,沿途都是烂泥和烂泥里的石头。我已经疲惫不堪,眼神恍惚,脚步踉跄。直到脚在石头上猛然滑了一下,头脑才清醒过来。我告诫自己千万别歪了脚,可这烂泥和石头混合的林中路,让我无法保持身体的重心。那一刻,我一直落在最后,勉强跟着走得很慢的仁钦老师。看着他挪动的脚步,我忽然想起他讲过的话:开辟这条转经路的噶玛噶举派的大师专门找难走的地方,曲折的地方,要让转山的人吃苦。要想走好走的路,呆在城里得了,何必来这里受罪。想到此,我忽然意识到:这转山,不就和修行一样吗!那&行&字,原来的意思就是走路。于是,我不再管身体的感觉,尽量把心思集中在走路上,眼睛盯住前面仁钦老师的脚后跟,不让眼神散乱,不让心思漂移,只存一个简单的念头:走好每一步。
我把步子适当放开,步幅加大,手上的竹杖一点出去,脚步也同时迈出,走了一阵,身体果然越来越稳,精神也提了起来,一直坚持到休息的刷角尼。
下午爬鲁阿森拉垭口(lho &od gsal la),不知道是不是水土变化的原因,又拉肚子了。这是今天翻越的第二座大山,仁钦老师的妻子和妹妹在前边领路,她们很少说话,走得很慢,但也很少停下。山路没完没了地往上延伸,我们一声不吭地爬,爬,爬,爬得对高度的感觉已然麻木。爬到垭口的时候,浑身的疲倦一下涌上来,满眼的经幡、到处悬挂的旧衣物都变成虚幻的景致,提示我们此刻就在中阴的世界里。后来从仁钦老师那里得知,鲁阿森拉是卡瓦格博的&四圣地&之一。藏区的圣地,也像汉区那样讲究四至方位,卡瓦格博位于中央,其四边有&达、森、琼、珠&四方神守护。
在鲁阿森拉,从云南以外来的藏族,要把自己、家人,尤其是生病或者过世的亲人的衣物留下,以祈求福报或转生善趣。一路上我们走过的地方,数鲁阿森拉留下的东西最多,除了挂在树上的衣服、帽子、手套、鞋子,还有形状各异的大小瓷碗,一串串的首饰,以及一堆堆的糌粑面。
从垭口下去不远,便能听见谷底哗哗的河水声,但下山却花了一个多小时。我忍着肚子和脚趾的疼痛,慢慢往下走,眼看着其他人消失在树丛里,没了影子。好容易到了山脚,夕阳下,一座悬臂木桥横跨冰川河,卓玛正站在桥头等我。我疲惫地抬头往前看,前面就是今晚的宿营地曲那通。有永支村来的一对年轻夫妻在这里盖了个石墙塑料薄膜顶的客栈,供大家吃住。这里地点很窄小,住不下多少人,有几队转经者见来了我这个汉族的老师,便又往前走一段,在树林里扎营,把能挡风雨的客栈让给我们住。
  10.阿丙村有&四多&
  6月18日 小雨转晴 曲那通-阿丙村(海拔2290米)
昨晚吃了野菜&切乐&,是几个女人在树林里采的。仁钦老师说,山上的马鹿吃了它,可以飞快地翻好几座山。我感觉自己今天就像马鹿,浑身是劲。爬辛康拉山口的时候,我上坡走大步,下坡一溜小跑,把几个同伴甩在后面。
中午,在当地人采松茸的木板房吃火腿肠煮快餐面,还喝了点酥油茶。有两个转山人的骡子跑了,害得他们到森林里找了好长时间。
在山顶可以看见下面的阿丙村(a ban)和村边的阿丙河,但下山走到那里却花了4个小时。原始森林不见了,一路都是次生的松树林。下到半山,我又变成最后压阵的,因为脚比昨天还疼得厉害。军用胶鞋比较薄,下陡坡时脚发胀,脚趾头紧紧地顶着鞋子里面,非常难受。我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难,所以忍着不讲。等挨近阿丙村口,脚趾已经变紫,只得一点点往前蹭。
这个村子坐落在一个宽阔的山谷里,靠着河流,都是藏式的平顶石头房。阿丙是转山路上第一次遇到的西藏的村落,我发现这里有四个&多&:
孩子多。这里好像没有大人,只有孩子似的,小孩一出来,就是大的领着小的,三、四个,四、五个一排,有的还背在大孩子的背上。仁钦老师说,说村里最多的一家有七、八个小孩呢;
狗多。还没吃饭,两、三条狗就等在旁边。到村里转转,到处都是狗在悠闲地溜达;
小卖部多。我们一进村就找小卖部,准备当住处,看一家不行,又换一家。村里只要是路边,总会冒出一家小卖部的铺面,木板墙画得五颜六色,很好看。结果,我们就在一家小卖部的前廊安家,主人免费提供灶台和柴火,买东西也方便。这一路,每到一个有人家的宿营地,我们都在找小卖部。这些形式简陋,商品很少的&乡村贸易中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大多在临街的铺面里,那&街道&其实就是穿过村子和小镇的路,有的干脆连铺面和招牌也没有,就在主人的家里。别看它们其貌不扬,在交通闭塞的大山中,小卖部充当着各居民点的货物集散地。每个小卖部卖的东西都差不多,无非是电池、毛巾、胶鞋、糖果、啤酒、方便面、可口可乐、粮食之类,可这些东西是生活自给的山民必需的日常用品。联系着各村落小卖部的纽带,就是不少人以为已经衰落了的马帮。就拿眼下这家小卖部来说,它的货物,全部是靠马帮供应的。我和老板聊了几句,了解马帮的运费和当地的物价。他告诉我,本地的货物全部从云南的贡山县用马帮拉来,一匹马驮4件啤酒,每件有12瓶,运费是每匹马80元。啤酒在贡山卖2元一瓶,29元一件,拉来这里卖5元一瓶,每瓶刨掉运费,可以赚5毛钱。这家小卖部在转山的路边,最好卖的东西就是方便面(当地人叫快餐面)和啤酒、饮料。快餐面大多是小包塑料带装的,啤酒都是云南产的澜沧江、大理啤酒等,饮料又以百事可乐、健力宝、雪碧为主。我看看商标,货物都没过期,原因是马帮几天就要拉一次货。老板说从贡山到阿丙,马帮要走三天,来回一转约六天时间。这一带属于西藏的察瓦龙地区,公路还没修通,到云南反而路途较近,所以商品的来源地都是云南的怒江和德钦,马帮也是云南的。现在正在施工的公路,也通往云南的贡山,可见无论过去和现在,无论依靠马帮或汽车,察瓦龙和云南的贸易联系都十分紧密。
麻子多。&麻子&是藏语小蚊子的意思,黑黑的一个小点,咬牛的,咬人更厉害,因为人的皮肤薄。太阳出来时见不着,太阳一落或还没出来的时候,就一群群地像烟雾一样围过来。只要感到皮肤一下针刺地疼,就是麻子光顾了。英国探险家金敦.沃德1911年到1913年到卡瓦格博地区考察植物时,也曾饱受吸血的小家伙骚扰:
&第一种是在阳光和煦的白天成群结队飞入帐篷的绿色大吸血蝇。这是一种又笨又大、行动迟缓的昆虫。它们咬人时都用像针一样的啄狠刺,使你跳将起来。但由于它们落下时都很重,同时发出很大的嗡嗡声,预先就发出了很多警报,因而通常容易对付。我想,它们来到这个世界一定是为了骚扰牦牛,但因牦牛此时尚未到达这一高度,它们就注意到了我们,把我们当成了牦牛的替代物。第二种是我们在朵卡拉(多克拉)山遇到过的白蛉(麻子的学名)&&班驳的白蛉是白日里的一大公害。雨下得越大,它们叮咬得越厉害,以致我们的脖颈和手腕都被咬遍,痛苦不堪。&
我最怕每天早晨在野地里解大便,没有太阳,一蹲下去,麻子立刻在脖子、手腕和光屁股上狂咬,弄得人手忙脚乱,蹲不到一分钟就连忙提起裤子逃跑。
今晚就在小卖部的走廊过夜,主人免费提供炉灶和烧柴,吃得很舒服,睡得很好。
6月19日 晴 阿丙?热水塘(1800米)
  刻满佛像的峡谷
一大早离开村子,便沿着阿丙河前往怒江。沿途的山谷风景十分优美,阿丙河在山谷中间淌过,两岸的岩壁上雕满石刻,大部分为藏文六字真言,也有很多佛、菩萨和护法神的造像。正是这些石刻,把山谷装点成了一个画廊。早在1923-24年,大卫。妮尔进藏经过此地,便被这些石刻所吸引。虽然现在我们没有时间停留,仍希望今后能来这里做考察研究。我相信,这里面隐藏着有关卡瓦格博转山历史的很多秘密。
接近河口处,我们越过一座典型的藏式伸臂桥,即从两岸把木头像伸出的手臂一样逐渐往前搭,到相距不远时,再用木板连接起来。这种形式的桥在西藏、四川藏区很常见,而云南藏族则主要靠溜索渡江。仁钦老师站在桥头指着桥下面露出水面的石头,让我们看天然显现的海螺。
大约10点钟,我们抵达了怒江。雨季,江水是黄色的,而汇入怒江的阿丙河却十分清亮。三条河水的汇合处有一座小庙,这种没有僧人驻守的小庙叫做&拉康&。我进去看了看,见有一幅卡瓦格博的画像。我奇怪怎么没有守庙的人,仁钦老师解释道:以前先后有三个女人在此守候,但因为拿了转经人捐的钱,所以被阴间的鬼怪招去,一个个跳了江。在藏地,朝圣者不管到了大寺小庙,都要布施。大家在旅行之前,要换些&毛子&(即零钱,多是一毛、一元)带在身上。进得寺院,每个佛像前面进贡一个&毛子&。如果零钱没有了,可以放一张大钱,再从别人贡的毛子中找补。这些钱白天就放在佛像前,晚上由守寺庙的人收集记账。它们不是普通的钱,而是进香者供奉给佛的功德,一分一厘都必须用于寺院的修缮和佛事活动,随意侵吞的人,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但早晚会遭到报应。
  怒江险道
从阿丙开始,我们从澜沧江流域进入了怒江流域,今天则开始沿怒江的旅行。我们在小庙休息了一阵,便顺着怒江右岸一路上行。忽然,远处的路上&轰&的一声,冒起一团烟尘,原来那边正在修路炸石头。我们观望了一阵,见没动静,便转到路的下面,从江边的沙地里绕过放炮的地方。大家一边走,一边担心地朝上面的路张望,生怕修路的民工看不见有人在下面走,把石头炸下来。幸而直到我们穿过危险区,都没听到放炮声。可能是民工去吃饭了吧。
在我们之后一个月来的转山者就没那么有福气了,今天我们走过的整条路都被炸得七零八落,说是要修一条通往云南贡山县的公路,以便用汽车代替马帮把货物运进来。原来,卡瓦格博背面的察瓦龙,是西藏最闭塞的地区之一,物资主要依靠马帮从云南拉来。显然,有了这条公路,察瓦龙的物资供应会大大改善;但令人不解的是,当地的领导只顾修路,并不考虑转山者的安全。听后来的人说,他们经过施工地段,原来的路几乎不见了,只好把行李从骡马背上卸到人的背上,冒着危险从悬崖上搬运过去。一个老外转山回来,给我看他走过这里的几秒钟录像,可以清楚地看出朝圣的男男女女在爆炸的硝烟里奔跑。除了自然的考验外,这些决不回头的转经人,还得面对自己的同类所制造的危险。
走着走着,路面变得干燥起来,两边的野地里也出现了半人多高的仙人掌。转过一个山嘴,江面逐渐宽阔。山路忽而贴近水边,雨季会被淹没,忽而又弯曲着往上延伸,到一山壁处,变成弯弯曲曲吊在悬崖上的石板小径。强劲的风从这里吹来,把蹒跚在小径上的卓玛和仁钦老师刮得摇摇晃晃。
  乱石中的热水塘
今天的路不算远,只走了半天,但仁钦老师指着前边说到了的时候,我还是感觉到浑身的酸疼。这一带到处是大石头,滑坡也很多。大路由此转向下,沿一段滑坡伸到江边,就在大石围着的一小块平地,我们找到今天的宿营地&曲珠&。在上面看不见温泉,只见乱石中的几棵树,很难想象这里可以找到过夜的地方,更没想到这里不仅可以过夜,还藏着我们盼望的世外桃源。紧靠山崖,有一处面积不大的台地,中间立着一块巨石,下部凹进去,如同一间屋子,可以容纳三四个人住宿。走在前面的都吉此仁和次南尼扎本来想带我们住这里,却发现有一对藏族男女在里面,便转到巨石后面的空地扎营。
都吉次仁和次南尼扎点火烧茶完毕,乘女人们休息的时候,各拿一条毛巾到坡坡下面泡温泉去了。我很好奇,连忙提起摄像机跟了过去。只见在一片大石头中间,有一汪水塘。浑黄的怒江从身旁流过,而这塘水的颜色却极其清亮,略呈碧绿。周围的石板非常平滑,很像人工所为,其实是天然的。我把脚探进水里试试,温度比体温略高,脱了衣服下去,开始觉得有点冷,慢慢就习惯了。我试着坐下身子,才发现水底铺着细细的小石子和砂粒,太舒服了。都吉次仁和次南尼扎和另外两个转山的小伙子都在这个大塘子里。从宿营地看不见这里,所以大家都脱得赤条条的,兴高采烈地一会儿游来游去,一会儿抓起装着青稞酒的塑料瓶啧啧地喝酒。我也灌了几口,心情无比舒畅。玩了一阵,爬起来把几天没换的脏衣服全搓洗干净,晾在平滑的石板上,又接着泡温泉。
以前我在云南藏区调查时就知道那里有很多温泉,当地的藏话叫&曲珠&,汉话叫&热水塘&。我在格扎乡曾跟着藏族司机杨中文和他的父亲去看过一处。那里的热水塘在山里面,面积像一间10多平方的房子那么大,有一大一小两个塘,水温比这里高。当时有几个老人搭帐篷住在那里,每天都泡澡,在水里喝酒,吃东西,一连几天不回家。洗温泉甚至成了滇西北的一大文化景观,引得一帮摄影家年年来拍,其中一位的照片还得了联合国的金奖。
我奇怪仁钦老师怎么没和我们一起洗澡,次南尼扎笑着指了指不远处一块大石头,说那后边有个&小池&,阿老在那里呐。傍晚时我们过去参观,见一个小小的石洞,刚好够一个人蹲坐在里面,比我们的&大池&舒服多了,原来仁钦老师在这里享受呢。这两个池子的水源都从山上来,沿着石缝往下淌,在江边低洼的地方聚成热水塘,再汇入怒江。
折腾了个把小时,都吉次仁仰面朝天地躺在一块大石头上,惬意地睡着了。他的身边,滔滔大江在无声无息地流过,从西藏流往云南,从云南流入缅甸,然后汇入印度洋。
等大家都洗完澡,仁钦老师带着我们察看周围的历史遗迹。其实不必搜寻,放眼一看,四周的岩壁上都是石刻。
在藏区旅行的时候,石刻是最引人注目的风景。根据学者的统计,仅在西藏自治区境内的摩崖造像,便有30余处,数万多尊。内容包括佛、菩萨、罗汉、护法神、高僧、弟子、法王、动物等。无论嘛呢堆、石经墙还是摩崖造像,都作为一种&路标&或&地标&而存在,被安置于旅行和转经的山口、路口和拐弯的地方。从实用的意义来讲,他们可以为旅人指示前进的方向,标明行走的路线。这在人烟稀少、地域辽阔的高原,是非常必要的。除了几条主要的交通干线以外,广袤的藏区缺少真正的道路。藏人自古并不使用牛车和马车,也很少修筑道路。短途行走、长途跋涉就靠两条腿,或以骑马代步。所以,凡是走到看不见路的地带,就会出现一簇簇的石堆,一个接一个,向山顶,或向天际线伸展而去。它们是行路者经年累月,一人一块石子堆起来的。
然而,石头的地标还具有实用之外更重要的意义,即它们是大地之上,人与外在环境发生关系的接触点。热水塘一带的石刻是这一路上最密集的,有文字和图像两种类型。图像有佛像和脚印等圣迹,文字则主要是六字真言和与噶玛噶举大师有关的经文。
六字真言是观世音的大明咒,包括&嗡嘛呢叭咪哄&六个字,是藏地石刻最常见的题材。据佛经的说法,雪域藏地原来有不少妖孽为害百姓,无量光佛为了利益这里的众生,化身为美妙如意的观音降临,开示大明心咒,救度众生有情。在身、语、意三密之中,六字真言为意密的一种,是佛、菩萨所说秘密语,真实而不虚妄,所以叫做&真善&。它以咒语发声的力量与宇宙万物和自我的内心沟通,拥有巨大的威力。藏民常将六字真言刻在路边的石头上,引导朝圣者前行。
6月20日 小雨转晴 热水塘-曲珠堆格(1800米)?龙普(2420米)
  卡瓦格博洒了一把石子
昨天只走半天,今天又起那么早,是仁钦老师特意的安排。他说前面有这一路最难走的关口:曲珠堆格。
我事先已经做好准备,要把过这道关口的经历拍下来。为此,我停在离曲珠堆格约十分钟路程的地方,从这里可以看到它的全貌:那是一片巨大的碎石滑坡,全部由公分石大小的灰白石子组成。这山正是卡瓦格博的主峰,它的顶端隐没在云雾之中,下部一直滑进奔腾的怒江,滑坡上没有路,每天转经的人走过,踩出一条细细的小道,下午就不见了。据仁钦老师说,相传当年有条黑蛇向山神挑战,从江的另一边冲向卡瓦格博的心脏,山神立刻朝它洒了一把&松尼&(烧香的五谷),黑蛇顷刻化成一座山丘,趴在江对面。松尼则变成了满山的碎石。
我先把镜头调成全景,拍摄小队其他六个人过关的情形。只见两个年轻的男人背着背篓走在最前面,接着是卓玛,两位阿佳(老年妇女),最后是仁钦老师。开始他们还走得比较快,等刚过一半的路程,步伐明显慢下来了。再走几步,有的人已经停住,犹豫片刻,又趴在坡面上,一点点往前挪。在巨大的滑坡映衬下,他们变成几个小小的可怜的蚂蚁。等他们全部安全过了滑坡,我把摄像机的录像按纽打开,举在右手,左手拄着竹杖,鼓起勇气朝这道鬼门关走去。
当我踏上滑坡的时候,才发现面前只有一条约两个脚掌宽的小路,还是刚过去的人踩出来的。右边连片的碎石忽然变成庞大的乌云,重重地压在头顶,脚底踩着的石头,随时可能滚落到深深的怒江里。我尽量朝右边倾斜身体,眼睛不敢看屏幕。四周那么寂静,耳朵里只剩下一种声音:我背包上挂着的军用水壶一左一右地摇晃,发出咕咚、咕咚的响声。
走到刚才他们停下的地方,路不见了。我一手举着摄像机,一手拿着竹杖,愣了一会儿。这时,次南尼扎从对面返回来了,他在为我踩路呢。我咬咬牙,把身体侧向山坡这边,慢慢朝他挪动。当他终于抓住我的左手时,我全身的重量都靠了过去。他的手很有力,仿佛将我从深渊里拽了出来,我的脚步不再犹豫,跟着他,渡过这条碎石的河流,一直走到对岸。
对岸,我们小队的全部人马都等在那里,笑嘻嘻地欢迎我。
  察瓦龙 察瓦龙
越过曲珠堆格,往前的路不再有危险。拐过一个山嘴,可以远远望见这一路碰到的第一个小镇??察瓦龙。
察瓦龙,察瓦龙,这个名字早就如雷贯耳了。
辽阔的康巴藏区环绕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自古以来便是西藏与四川、云南乃至内地交往的过渡地带。因该地区的主要民族以藏族和彝族为主,有学者将其称为&藏彝民族走廊&。所谓&康&, 并非一个专门的行政区划,它只是藏族古代的一种地理概念。藏语叫做&康&,有&边地&之意。原因是西藏的吐蕃王朝征服该地区后,把这一它视为自己的&边疆&。
藏族在习惯上又有&多康六岗&的说法,指的是康区的六个地域,据《安多政教史》等书记载,&多康六岗&是:
色莫岗:金沙江上游与雅砻江上游间的地区,大致为原四川甘孜地区德格土司辖境和青海玉树州的一部分;
察瓦岗:怒江、澜沧江间的察瓦龙(又写作察瓦绒),以及门空、左贡、察隅一带地方;
绷波岗:金沙江、雅垄江中下游之间的地区,包括四川的白玉以南、云南的中甸、德钦以北地区。
玛康岗:金沙江与澜沧江上游之间的地区,大致包括宁静山附近的芒康、贡觉及察雅、昌都等地。
玛扎岗:黄河与扎曲 (雅砻江上游)间的地区。包括青海果洛州及四川甘孜州的石渠、色达、道孚一带地方;
木雅热岗:雅砻江中游以东,以木雅贡噶(木雅热)为中心的一片地方(参见任乃强、泽汪多吉&多甘思考略&,载&西藏网&)。
卡瓦格博神山地区,包括在上述六岗中的察瓦岗之内,它的山脊以东,是云南的德钦县,它的山脊以西,即背面便是西藏的察瓦龙,藏语的意思是&热带峡谷&,因其地处怒江峡谷两岸,气候干热的缘故。察瓦龙过去属西藏昌都地区察隅宗本,现为察隅县管辖的地域。从前广义的察瓦岗,还包括了今天云南的德钦县管辖的地盘。噶玛噶举派第二世活佛噶玛巴希在《绒赞山神卡瓦格博颂》里,便将该地区称为&南部察瓦岗&:
&向至高无上的尊师顶礼。虹光交射的地界,南部察瓦岗厄旺法台之上雄踞绒赞山神卡瓦格博&(张国华译文,见《迪庆方志》1992年2期)。
实际上,自从我们翻过多克拉垭口,就进入察瓦龙的地界了。察瓦龙是西藏最靠南的一个乡,由于山川阻隔,交通不便,它与西藏的联系,反而不及和云南藏区的联系来得紧密。德钦这边几个村子的牛群都在察瓦龙的山上放牧,察瓦龙的日用品要云南的马帮运输。此刻,我们正加紧脚步,要赶到察瓦龙(又叫扎那)好好吃顿中饭。
6月21日 晴 龙普?堂堆拉卡(3242米)?格布村(2340米)
  修行者阿尼觉姆
龙普离察瓦龙乡约2小时路程。第二天一早,便要爬堂堆拉卡。从龙普爬堂堆拉卡的坡度很陡,但和同伴边说话边走,不觉得怎么累。到半山的时候,又见到来自西藏阿里地区的尼姑阿尼觉姆(大家都这样称呼阿尼贡曲吾姆)。她穿着赭红色的僧装,个子很矮,背有点驼,一只眼睛不好,但整个人却充满魅力,说起话来声音很大,笑起来毫无顾忌。她内在的精神,已经不需要外型的包装。说真的,从第一次见面,我对她就怀着敬仰的心情。她的生活方式,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大部分时间都在云游四方,听说她曾在格布的山里修行过好几年,被当官的知道了,要让她走,她又到德钦卡瓦格博的山洞里住下。这座山,她已经转了40多圈。她转山几乎不用带什么东西,沿途都有朝圣者和村民提供吃的睡的。即使没人接待,我想她也可以用修行的方式走过来。
中午在拉达村吃过午饭,我们又顶着大太阳前进。出去不多远,又路过一个危险的地段,那是江边一处悬崖,路窄得只有脚掌宽。这样的地方我们已经过了好几处,但今天刮着大风,脚跟站不稳,就显得有些紧张。刚才我就在一路拍摄阿尼觉姆和大家的聊天,她总是又说又唱,让周围的人快乐无比。此时,她一边讲着笑话,一边在前后两个人的扶助下走上悬崖。一阵狂风掀起她赭红色的长袍,那一刻的印象,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
这是一个得道的人。她在任何一具美丽的或丑陋的皮囊中,都会向周围发出耀眼的光彩。
  格布的大喇叭
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格布,它夹在山沟里,是个干热缺水的村子。村里老老小小人来人往,有的背着大捆的麦子,有的背着一人多高的塑料桶,到很远的地方背水。那桶别处见不到,像扛在背上的一门大炮,显然是为此地特制的。在小卖部的走廊下休息一阵,我拿了毛巾,想去水沟里洗洗脸。但找了几处,水都浅得没不住脚背,而且有点脏。我实在不耐烦,想将就着洗一下,沟边烧茶的转经人连忙阻止我,说往上走一段要干净些。我朝前走了十多分钟,仍然没有找到大的水源,见水质稍稍改善,便用口缸勉强舀了半缸水,抹了一把脸。
今晚还是住在村里寺庙的前廊,锅灶就搭在院墙根下。淅淅呖呖下过一会儿小雨,天又放晴了。我没事,自告奋勇去买蔬菜。此前在龙普就有教训,那时卓玛到村里买蔬菜,转来转去都买不着,好说歹说才买了几个鸡蛋回来。这会我先在村里闲逛,专门看各家的菜地。没看几家,就碰见一个中年女子,我连忙比划着问她有没有种菜。她听懂了我的意思,领我到一块小菜地,种的正是我想要的小白菜。采了一把,问她要多少钱,她说不知道。我按城里的价格心算了一会儿,递给她一元。回来以后,卓玛把我数落了一顿,说这里的东西怎么能照城市里的算法,至少该给人家5元才对。当然,再去补钱不好意思了,到另一个村子改正吧。
今天的晚饭比较丰盛,有米饭和白菜煮琵琶肉汤,还有卓玛买的鸡蛋。
吃过饭,大家都围着寺庙转经。过一会儿,又传说小卖部的歌厅可以跳舞,年轻人都跑去,我也拿着摄像机去赶热闹。歌厅在小卖部的下层,里面外面都挤满了人,顶棚吊着一个昏暗的灯泡,一台录音机轮番播放迪高和藏歌,音量调到最大,根本听不清说话。看我提着摄像机进来,人们都笑着让开一条通道。密密匝匝的人群大多是看热闹的,当中留出一小块空地,跳舞的人分为两排,一排男,一排女,都只有十多二十岁。他们手拉着手,随着音乐的节奏摆动,一排进,一排退,在现代的舞步中掺进了锅庄的味道。
1997年我刚到卡瓦格博地区调查,村里还没有歌舞厅。过一年,西当村公所的干部就买了一套音响加电视,摆在一楼的一间屋子里看节目,唱卡拉OK。再过一年,村医小虎已经承包了这间屋子,开了一家歌舞厅。每天晚上,村里的姑娘小伙总要到这里聚会。这样的场所,和打台球的地方一样,成了乡村现代化的标志。&到歌厅去&!被当地的年轻人当作最时髦的语言,就好像去参加一个秘密结社,又好去像过节。
格布比云南那边的村子闭塞得多,在这里,歌厅更像年轻人的教堂,本村的、转山的男女青年都聚集到地下室一般狭小和拥挤的屋子里,等夜幕降临以后尽情狂欢。我和几位老人都睡下了,寺庙外的院子里,疲倦的转山人大多也睡了,但我确定没有人睡得着。架在小卖部房顶的大喇叭,向黑夜播放着刺激的音乐,又被周围的大山反射回来,把山谷变成了一个有节奏震动的音箱。在舞曲间歇的时候,不断有人高声邀请某某村的某某献上一曲。从旁边的铺上,不时传来辗转反侧和叹息的声音。可是没有人起来抗议,连本村人收了一天麦子,背了一天水,也不出来说句话。到了夜晚,格布就被年轻人占领了。香格里拉的白天属于过去,它的夜晚,毫无疑问属于未来。
6月22日 晴 格布?达古拉(4100米)?来得桥(2460米)
  最漫长的一天
今天迷迷糊糊起来就走,精神不好。肚子又唧唧呱呱地响,还隐隐作痛。后来才知道,昨天买的方便面过期了,害得好几个人闹肚子。
小路漆黑一片,我走到半山腰,实在忍不住,躲到旁边的灌木丛里方便。等出来,前头的人已经走远,连电筒光也看不见。我连忙朝前赶,走了十多分钟,眼前出现两条路:一条一直向上,一条宽一些的往左拐。我犹豫了一下,本能地选了宽的那条。走出去二十分钟,依然不见前面的亮光,心里就发毛了。我停下脚步,低头思考了一阵,想今天爬的是座高山,而这条路太平。回去!走刚才往上的那条路!
我幸运地作了正确的选择。后来得知,出格布以后,在半山分叉的两条路,云南人要选向上的那条,西藏人要选往左的那条,才能返回各自的家乡。翻过一个山口,一眼看见伙伴们在路边休息等我,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天色开始发亮了,我坐在路边,放眼四望,发现我们正面对着一片壮观的景色:一列长长的山脊,把朦胧的&玉曲&逼成倒U字形的大转弯,两边的江水相距不过一公里。江畔耸立着一座金子塔般的高山,海拔至少在4000米以上,尖锐的顶峰刚好被一缕曙光染成曙红色。仁钦老师说,那玉曲是怒江的支流,原来是径直往前流的,后来挨了卡瓦格博一鞭,才急剧改变方向,流朝相反的方向,成了现在的样子。
休息十来分钟,又开始上坡。我们走的是阴坡,太阳照不着,所以麻子特别多,大家都避免停下来。可是,今天爬的山实在太高了,一个上午,我们要爬1700多米,根本看不见顶峰在哪里。鼻子面前是不断上升的小路,从杂木林走到松林,又走到冷杉林。那山好像在随着我们的脚步慢慢长高。出发前,我在阳朝桥的小卖部买了包水果糖,现在拿出来分给周围的人,自己嘴里也含了一颗又一颗。因为肚子不舒服,我猛爬了一阵,还是渐渐落在大部队后边,只有一位生病的阿佳走在我的身后。
整整爬了4个小时,才到吃中饭的地点。我又拉了一次肚子,强迫自己吃了点快餐面,精神才振作起来。临行前,我们把散落在四周的塑料袋等垃圾扔进火里烧了,再把火塘灭掉。往上再走一个多小时,大约11点多的时候翻过4000多米的垭口,我们终于踏上了下坡的路。
又拉了一次肚子,吃了仁钦老师带的藏药,加上道路变得平缓,心情和步伐都变得轻快起来。整个下午,我们都沿着玉曲向峡谷下面走。在一个拐角处,我第一次看见卡瓦格博的背面。积雪的山峰,托起在绿色的河谷之上。我换了种走法:休息10分钟,然后大步追赶其他人;再休息10分钟,再大步追赶,就这样走到下午5点多种,看见玉曲在一堵绝壁那里拐过去。仁钦老师说,今晚的宿营地就在那座悬崖下边。
那地方看着不远,可一道弯一道弯地绕过去,总也走不到。我索性不再想宿营地的事,和大家一样,闷着头机械地挪动步子。天色渐渐昏暗,下了一条陡坡,江风终于吹到了脸上。来得桥到了。
  夜宿来得桥
到来得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6点。我们这对老老小小的队伍,竟然还是第二批到达的。一座很大的伸臂木桥横架在玉曲之上,过了桥,有一片高出河床的台地,可以住宿。
来得桥有一种阴郁的气氛,可能是它夹在黄昏的山谷中,而且没有村落的缘故。桥头一间破旧的石头房子,是小卖部,远处另一间石头房子,是座寺庙。两座房子只有一个主人,一个手指畸形,脾气古怪的阿老。我们把行李放在寺庙的前廊,想当然地要在此过夜。不料阿老不同意,只得搬到露天的地坝上。我们的糌粑、大米没有了,想去小卖部买吃的,阿老拿出来的只有一包快餐面。据说很快会有马帮拉东西来,先到的一批人等不得,背起背包到数公里外的来得村投宿。仁钦老师见大伙太疲倦,决定留下来等马帮。
大家默默地坐在地上,眼睛不时朝西边张望,卡瓦格博的雪峰清晰可见,黄昏在他的顶端变幻着橘红、暗红和灰蓝的色调。那边,就是马帮来的方向。过了半个小时,真的来了两匹马,赶马的人是德钦梅里水村的。他和阿老很熟的样子,边聊天,边把马驮子上的货卸下来。我拍着录像,眼睛却瞄着麻袋里拿出来的东西:两件啤酒,一大塑料袋糖果,还有,一箱方便面!我跑去向仁钦老师汇报,好啦!今晚可以住在这儿,饱餐一顿了!大伙情绪即刻高涨,纷纷拿着洗漱用具到河里洗澡。
我找了河边一块平坦的大石头,先把内衣裤都脱下来洗。从曲珠以后就没换过衣服,都发臭了。幸好大家都一样,谁也不能嫌弃谁。河水混黄,还有点凉,但我还是洗了洗身子,漱了口,感觉把钻在骨头里的疲乏扔进了漩窝,浑身一阵轻松。我从河岸边爬上来,将洗干净的衣服晾在低矮的树枝上,便回到宿营的地方。
平坝里已经聚集了好几伙转经的人,都是德钦的村民。此刻,大家都在烧火做饭。我们这群人都洗过澡,拣了柴,正在准备晚餐,仁钦老师则被一堆人围着,给他们看病发药。这一路,有好些人吃了他的藏药,才坚持走下来。我今天拉肚子,也是靠他的药才止住的。能和他一起走这么艰难的路,既学到不少知识,还得到医疗保障,真像有菩萨一路保佑。
6月23-24日 晴 来得桥-来得村(3000米)
今天从来得桥到来得村,只走了两个小时。后来才知道,是仁钦老师故意安排的。他说他的右眼皮一直跳,觉得有不好的预感,所以决定在来得村休整一天。
来得是个山沟里的藏族小村子,六户人家,都建在陡坡上。我们住在村口的一家,是卓玛大妈的好朋友。这里的建筑虽然也是藏式夯土平顶房,结构却与德钦的略有不同。首先是从院子进入二层的住处,必须经过一层的畜圈,脚上踩得都是粪便。上楼以后,四周围一圈走廊,中间的天井与畜圈相通,蚊子、苍蝇和臭气都跑到人住的地方来了。如果能稍加改造,像德钦那样把关牲口的底层和人住的二层分开,就会干净得多。
由于村子太小,转山的人太多,大部分人都住到村外的一块台地上。傍晚时分,我们站在屋顶上望去,只见那边燃起一堆堆篝火,烟雾弥漫。我把摄像机调到近距离,才发现镜头里的人都在焦躁地走来走去,还不停地挥舞着手四下驱赶。原来,他们也在忍受着蚊子的骚扰呢。
  6月24日 晴 来得村-说拉((4815米)-梅里水(2200米)
  翻越说拉山口
今早三点多,我们就开始准备行装,外面已是人声嘈杂,想必是蚊子把大家都赶起来了。山路上,电筒光连成一条长长的光带,弯弯曲曲爬向漆黑的山里。我昨天到今天一直在拉肚子,早餐勉强吃了碗汤泡饭,喝了两碗酥油茶。上山的头两个小时,感觉非常疲乏,没心肠讲话,闷闷地跟着大伙走。天蒙蒙亮的时候,进入3500米以上森林和高山灌丛的交界地带,远处的雪山从云层中显露出来,爬山的人开始唱起&玛尼歌&。
在路边,我为自己搭了一个石头的小房子,祈求来世转生到这座雪山下。
在一个叫梅求补功(出药材之地)的山坡生火,吃了点快餐面煮火腿肠,我好像吃了补药一样,马上振作起来了。朝垭口攀登的路上,我不仅拍着录像,还有心思四下观看壮美的景色。有几个姑娘、伙子眼睛更尖,竟然发现乱石坡上长着虫草,边拣边往嘴里塞。走过长虫草的地方,前面是一片从垭口延伸下来的陡坡,颜色呈赤红色。风力忽然加大,脚踩着碎石,边爬边打滑。多吉次仁和卓玛跑下来,接过我的背包。我嘴里含着水果糖,脚下使劲,一会就登上了垭口。山顶像刀刃般狭窄,上山的这边是陡坡,下山的那边是悬崖,狂风把横七竖八的经幡刮得扑扑直响,人要拄着手杖,或蹲下身子似乎才不会被风吹到山下。
和攀登多克拉那天不同,今天天气很好,大家的心情也很好。仁钦老师和两位阿佳上来了,一批批的村民也上来了,在顶峰轮流烧香,照相。过了这个山口,就要进入云南的地盘,前面再没有高山阻挡,我们已经走过了最艰险的路程。
下山,沿途的风光正应和着我们快乐的心情,满山的野花,大片大片的高山杜鹃,让人无比陶醉,真想今晚就在此扎营。可惜,我们只在各色花朵铺成的草甸上坐了十来分钟,又得动身往下走。拐过一道淌着溪流的弯道,下面现出一幅真正的人间仙境图:碧绿的山谷,环抱着一片碧绿的草场,木头搭的牛棚,星星点点的牛马,围着篝火的转经人。
在一间牛棚里,仁钦老师一家围坐在一起,滚热的酥油茶,开了瓶的啤酒,各种吃的东西,好像在摆庆功宴会。我们放开肚子大吃大喝,聊着路上的见闻,外面草地上,也不时传来其他人的笑声。
下午一点,大伙又出发了,可现在已经告别西藏,走在德钦的地盘上。一条溪流奔腾的山沟,引导我们走向澜沧江边,今天就要回到德钦县城。我的脚步从未有过地轻松,在路边采了几根柏树枝条和野花,插在转山竹杖上。这样,我就是一个完成使命的朝圣者了。
可接下来的4个多小时却出乎我们的期待,不是因为风光的漂亮,而是因为出乎意料的艰难。那是一条溪水奔腾,从山顶延伸到澜沧江的山沟。小路沿着沟走,其实并没什么路,就是从高处一个石头跳到底处另一个石头,没完没了地跳下山去。听说沿途要过20座跨越溪流的木桥,我就盼望着,过一座,数一座,数得疲倦不堪。又盼望走出前面的峡谷,可走过一个弯,又有一个弯,未了,干脆什么都不再想。等我们终于到达梅里水村,已经是下午5点。我们疲惫地到一家路边的小吃店休息,只有三碗米线,其他人吃了点快餐面。
没有人想留在此过夜,想找去德钦的班车,可是车已经走了。两个哥哥去村里打电话,联系到佛山的一个私人汽车,天快黑才到达德钦。这辆车坐的都是转山的村民。车上的人说起,昨天在这里翻了一张班车,掉到澜沧江里,车上的人全部死了。仁钦老师才告诉我们:他前天决定住在来得,是因为有不好的预感。如果我们昨天回来,就会坐在那张出事的车上。
原文正式发表于《边疆文学》2004年12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小燕子雪山阿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