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青龙出海孟青龙拳谱,求能看懂,多谢啦!

看懂古拳谱
我的图书馆
看懂古拳谱
太极拳的古代经典拳谱中,有的词语令人感到难以解释,比如“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有的词语令人感到有些别扭,如“随屈就伸”;有的词语又令人感到颇费思量,如“人刚我柔谓之走,人背我顺谓之粘”。这类词语在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中还是不少的。现代人之所以对这类词语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这类词语是经过了现代人很不熟悉的一种叫“互文”的古代特殊修辞处理。有的词语令人感到有些前言不搭后语、牛头不对马嘴似的。比如“左宜右有虚实处”、“缓应急随理贯通”。“左”怎么会“宜”?“右”怎么会“有”?“缓应急随”是动态,有什么“理”会“贯通”?这类词语在太极拳中是经过了现代人很不熟悉的一种叫“分承”的古代特殊修辞处理。&&
(一):“互文”是怎样的一种修辞呢?原来“互文”是大约明代之前古代汉语所特有的一种写作技巧,又称“互备”。唐代学者贾公谚对“互文”的解释是:“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
就是说:为了排偶和避免叙述单调平板等的需要,对于需要重复叙述的某一词语,在前后分别叙述时在前后句中都各省略去一半,但在阅读时则必须前后对照作完整的理解,这种写作和阅读方法叫“互文见义”,所以称为“互文”。这种现象在成语中还是很多的,比如夸张地形容冰雪之大为“冰雪的天地”,经互文修辞,可以说成“冰天雪地”,既简洁又有韵味。这“冰”和“雪”就是“互文”。“冰天雪地”不能理解为“冰的天、雪的地”,而是应该理解为“冰雪的天、冰雪的地”。所以经互文修辞的词语使人感到平添趣味。“互文”分为当句互文和对句互文两类。当句互文是互文词语出现在同一句中,对句互文则不出现在同一句中。而当“互文”溶入到句子中时,意思往往就不是象成语中那样容易理解了,“互文”的各一半也并非都是“冰”和“雪”那样并列关系的。因此,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应用的“互文”,虽然令人感到饶有趣味而延续了千年,但阅读时必须上下句对照起来理解,不然极容易发生误解。古代读书人比较少没有一脉相续的师承,“互文”词语经过老师的传教还不会发生理解差错,但随着文化的普及到了越来越大众化,书面语言越来越接近日常口语,社会对书面语言越来越要求表达准确、清晰,“互文”这种技巧性的叙述就容易令人发生误解了,以至于在应用上渐渐被淘汰,到了明末时“互文”基本上已经销声匿迹,至少是属于十分罕见的了。但是,如果对“互文”修辞不了解,那么,在阅读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时,即使了解了词语的古代含义,对包含“互文”的语句也必然会是要么根本解释不通,要么就是牵强附会解释错了,根本不可能真正了解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的本来意思。而如果既了解了词语的古代含义,又了解“互文”修辞,那么,这类包含“互文”的语句就很容易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二) 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中的当句互文例句&&&
﹙1﹚提顶吊裆。(六首古歌诀的注文)上一词语的全句是“提顶吊裆,心中力量”。“提”原有向上引物之义,“吊”原有向下引物之义,“提”和“吊”合为一词后就容易避免单单向上或向下引物的理解,并且对于被悬空而置,既受到上的固定,又受到重力向下作用的意义就更明确了。“提顶吊裆”的意思就包含着头部空间高度不变的虚领顶劲和沉胯提肛。全句的大意是虚领的头就象被悬空提吊着似的、胯裆也象被悬空提吊着似的,在潜意识中是始终不能忘记的。所以,“提顶吊裆”的意思是“提吊顶,提吊裆”。作者将同一句中前一个的“提吊”省略掉了一个“吊”字,将后一个的“提吊”省略掉了一个“提”字。所以,歌中的“提”和“吊”是当句互文。﹙2﹚随屈就伸。(王宗岳太极拳论)上一词语的全句是“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中心词是“屈”和“伸”,而“随”是指被人带动,“就”是指与人接触着;“随”和“就”都是对“屈”和“伸”的说明。太极拳动态的“随”不能没有“就”,而动态的“就”必定表现为“随”;“随”和“就”在太极拳中是无法分开的,所以不可以分开来理解。“无过不及”则是对“随屈就伸”的说明,是说明这种“随”和“就”的不丢不顶、不先不后。太极拳的“屈”和“伸”都是必须与人不丢不顶地接触着被人不先不后地带动的。所以,“随屈就伸”的意思是“随就屈、随就伸”。作者将同一句中前一个的“随就”省略掉了一个“就”字,将后一个的“随就”省略掉了一个“随”字。所以,歌中的“随”和“就”是当句互文。﹙3﹚缓应急随。(六首古歌诀)上一词语的上下全句是“动分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大意是太极拳“缓应急随”的“随屈就伸”表现为“动分静合”的太极阴阳之“理”的普遍性也就是“理贯通”。太极拳的“随屈就伸”就是表现为对外的“应随”。“应”是指肢体对外界变化作出的反应,“随”是指肢体反应的一种实施和表现,可见在太极拳中“应”和“随”是不能分开的。“缓应急随”的意思就是“(对方动缓则)缓应随、(对方动急则)急应随”。作者将同一句中的前一个“应随”省略掉了一个“随”字,将后一个“应随”省略掉了一个“应”字。所以,上文中的“应”和“随”是当句互文。﹙4﹚神舒体静。(十三势行功心解)上一词语的全句是“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太极拳首要的无论精神还是肢体都必须始终追求十分的放松,这种放松可以用“静”来表示,“舒”是这种“静”的一种效果,“静”则是“舒”的状态。这种“舒静”在精神上就表现为无思无虑,在肢体上就表现为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王宗羲所说的内家拳的主要特征“以静制动”的“静”指的无疑就是这样的“静”。太极拳的“舒”与“静”两者关系密切,是不可以分开的,所以是不可以分开来理解的。“神舒体静刻刻在心”的大意就是“追求精神与肢体的舒静,潜意识中必须时时刻刻存在着”。这“神舒体静”应该理解为“神舒静、体舒静”,而作者将前一个“舒静”省掉了“静”、后一个“舒静”省掉了“舒”。所以,上文中的“舒”与“静”是当句互文。&&&&&&&&&&&&&&&&&&&&&&&&&&&&&&&&&&&(三)&
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中的对句互文例句
﹙1﹚人刚我柔谓之走,人背我顺谓之粘。(王宗岳太极拳论)上文中的“粘”就是“就”、“走”就是“随”,“就”与“随”是从不同角度对“随屈就伸”(也就是后来所说的“沾粘连随”)同一反应的说明,可见“粘”与“走”在太极拳中是无法分开的,是始终同时存在的,是不应该分开来理解的。上文要表达的意思是太极拳的“人刚我柔”是以“随屈就伸”来表现的;“人刚我柔”的一个效果就是始终让自己处于“顺势”,而让敌人动辄成为“背势”,也就是“人背我顺”。或者说:对于敌人的攻击(刚),我以随屈就伸(柔)加以引化,随屈就伸的目的是造成“人背我顺”的态势。可见“人刚我柔谓之粘,人背我顺谓之走”的意思就是:太极拳的“人刚我柔”说的是“随屈就伸”的一种表现;太极拳的“人背我顺”说的是“随屈就伸”的一个效果,“人刚我柔”与“人背我顺”并不是并列的关系。所以上文应该理解为“人刚我柔谓之粘走,人背我顺谓之粘走”。前一句中的“粘走”被省掉了“粘”,后一句中的“粘走”被省掉了“走”。“走”和“粘”是对句互文。近代以来,很多人将“人刚我柔谓之粘,人背我顺谓之走”解释为“人刚我柔是粘法,人背我顺是走法”,显然是没有认识到这一对偶句中包含着互文,是一种牵强附会的错误解释。﹙2﹚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王宗岳太极拳论)“观”是观看,“察”是明辨、分析。“显非力胜”和“快何能为”都是观看了“耄耋能御众”与“四两拨千斤”这种情形和歌诀后,通过分析得出的的结论,可见上句的“察”与下句的“观”均为“观察”;而“耄耋能御众”其实是“四两拨千斤”的一个突出个例而已,“耄耋能御众”所要表示的也是“四两拨千斤”;可见“四两拨千斤”与“耄耋能御众”都是属于“显非力胜”与“快何能为”的。所以这段话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具有“四两拨千斤”效果的“随屈就伸”(沾粘连随)依赖的不是力量和主动的速度快。所以上文前后两句应该理解为“观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快何能为;观察耄耋能御众之形,显非力胜、快何能为”。前一句的“观察”省掉了“观”,后一句的“观察”省掉了“察”;前一句的“显非力胜快何能为”省掉了“快何能为”,后一句的“显非力胜快何能为”省掉了“显非力胜”。
“察”与“观”、“显非力胜”与“快何能为”都是对句互文。&
(3)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六首古歌诀的注文)古代的“气”是一个可以万用的代词。表示力量的“气”对于太极拳而言,广义的包括了“劲”,狭义的则是表示太极拳强度小的“劲”;而“劲”就是狭义之“气”强度大的。所以,太极拳的“气”和“劲”既是同一的又是有区别的,“劲”和“气”是不能分开来理解的。“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要说明的是太极拳锻炼的原则是包括了“劲”的“气”应该始终养育保护着不要加以损伤(即“直养而无害”),而这种养护的肢体外形特征就是松柔的圆撑和含蓄,这样,传递性的“气”就能够得到养育保护,使得“气”能够充沛有余而不会受到损害(即“曲蓄而有余”)。所以上文应理解为“劲气以直养而无害,劲气以曲蓄而有余”。前一句中的“劲气”被省掉了“劲”,后一句中的“劲气”被省掉了“气”。“劲”和“气”是对句互文。这一对偶句中的前一句借用了《孟子》中的一句话,“气”的概念是完全不同了,将这一句话用《孟子》中所表达的意思来解释那就是完全错误了。﹙4﹚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六首古歌诀的注文)从哲理上讲,“刚”包括了广义的“力”。对于太极拳而言,广义之“力”中的“纯刚之力”就是有刚无柔之力,又称为“僵劲”或“拙力”等,实质上是指不是被“气”所带动的广义之“力”,简称为“力”(狭义的);而“气”则是传递性的广义之“力”,就是柔中寓刚的广义之“力”。其中强度大的称为“劲”,强度小的也称为“气”(饵狭义的)。可见上句中的“有气”与“无气”是同类的相反,而“无力”与“纯刚”也是同类的相反。上文要说明的就是:动作凡是“气”所带动的就不是狭义的“力”,不是“气”所带动的就是狭义的“力”,(也就是“纯刚之力”)。所以上文应该理解为“有气者无纯刚之力,无气者为纯刚之力。”也就是前一句的“纯刚之力”省掉了“纯刚”;后一句的“纯刚之力”省掉了“力”。“力”和“纯刚”是对句互文。&&
﹙5﹚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十三势歌)上文中的“不少滞”是“须留意”的对象,可见“须留意”与“不少滞”是紧密相联的,两者是不应分开来理解的。而“不少滞”要说明的是“气遍身躯”与“变换虚实”。对于太极拳而言,“变换虚实”就是“气遍身躯”的表现形式。所以,上文的大意是:气在全身的传递流动及所反映的全身虚实变化都必须注意一点也不要迟滞。上文应该理解为“变换虚实须留意不少滞,气遍身躯须留意不少滞。”前一句中的“须留意不少滞”被省掉了“不少滞”,后一句中的“须留意不少滞”被省掉了“须留意”。“须留意”和“不少滞”是对句互文。﹙6﹚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十三势行功心解)
“心”为“行气”之主宰,“身”为“行气”之处所,此三者是无法分离的,因此不应该分开来理解,应该完整理解为“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可见上文的大意是:必须以虚灵之精神使得气运行于全身沉着顺遂,使气就象收藏流走于骨内一样不露形迹,这样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才能够从心所欲。所以,上文应该理解为“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前一句中的“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被省掉了“以气运身”,后一句中的“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被省掉了“以心行气”。“以心行气”和“以气运身”是对句互文。﹙7﹚发劲须沉着松净专主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十三势行功心解)上文中的“沉着松净、中正安舒、支撑八面”都是对于太极拳发劲时“立身”的说明,是发劲能够“专主一方”的条件。所以,上文应该理解为“发劲立身,须沉着松净专主一方,发劲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前一句中的“发劲立身”被省掉了“立身”,后一句中的“发劲立身”被省掉了“发劲”。“发劲”和“立身”是互文。﹙8﹚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十三势行功心解)对于太极拳而言,意到气到力(劲)到,凡是有劲力之处必然有气(狭义的),气是劲力的载体,两者是不能分开的;太极拳之“行气……无微不到”是条件,“运劲……何坚不摧”是结果,太极拳浑身都能“运劲”攻击人,这劲力就是“行气”的结果,可见“行气”和“运劲”是不能分开来理解的。上文的大意是:只有达到全身行气运劲如在九曲珠内,没有哪个微小的部位不能到达,这样才能使劲力象古代经过上百次煆炼制成的精纯钢剑,没有什么坚硬的东西不能被摧垮。所以“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应该理解为“行气运劲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行气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前一句中的“行气运劲”被省掉了“运劲”,后一句中的“行气运劲”被省掉了“行气”。“行气”和“运劲”是对句互文。﹙9﹚形如搏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十三势行功心解)
“形”即形态,包括各种姿势和动态;“神”即神色、神态等。无论是人、鹰、猫其“形”与“神”都是共存于一体无法分开的,所以,“形”与“神”是不可以分开来理解的。上文的大意是:练太极拳者的形态和神色就像是在天空中盘旋准备俯冲下去抓猎兔子的鹰隼和正在悄然移步准备窜扑上去捕捉老鼠的猫儿那样的小心平稳、似动非动。这两句比喻描述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形象地说明太极拳的“虽动犹静”。应该理解为“形神如搏兔之鹘,形神如捕鼠之猫。”前一句的“形神”被省掉了“神”,后一句的“形神”被省掉了“形”。“形”和“神”是对句互文。&&
(四):“分承”是怎样的一种修辞呢?原来“分承”也是大约春秋战国时已经产生、一直沿用到明代之前古代汉语所特有的一种写作技巧,也称“合叙”、“并提”,是指将语句中的某些词或必需连续的语分成为两部分或几部分分别放置在前语和后语,形成两套或几套平行结构,从而产生排偶等修辞效果;阅读时则必须参照前后语将这些分置于前后的词语跳档联接起来理解。这种修辞现象在如今已经习惯的古代流传下来的成语中也是有的,比如“哗众取宠”,语出《汉书·艺文志》,这一成语不能理解为“喧哗众人,取得宠爱”。因为“哗众取宠”的意思是:用浮夸的言辞或行动以显露的方式博取众人的称赞和欢心,这“哗”是“浮夸显露”的意思,是“取”的状语;这“众”则是“宠”的定语,应该理解为“哗取众宠”。所以,“哗众取宠”中其实“哗”应该与“取”相联系,“众”应该与“宠”相联系,然而古人在组成这一成语时将“哗取”和“众宠”分了开来放置于前后相搭配,阅读时就必须跳档相承接。又如“裘马轻肥”,语出《论语·雍也》和南朝·梁·范云《赠张徐州稷》诗,这一成语也不能理解为“披着裘的马,是轻轻肥肥的”。因为“裘马轻肥”的意思是:穿着轻软的皮衣,骑着肥壮的骏马,是形容生活豪华,也就是“裘轻马肥”的意思。所以,“裘马轻肥”中其实“裘”应该与“轻”相联系,“马”应该与“肥”相联系,“裘轻”和“马肥”在写作时被分了开来放置于前后相搭配的,阅读时必须跳档相承接。然而,这些成语经用这样的技巧陈述,平铺直叙的话就变得有对偶趣味了,对偶的话变得奇异了,因此令人感到很有趣味。“分承”可分为“顺承”、“错承”和“复杂分承”等几类。“顺承”即被分拆开来的几对词语的各部分在前后文的相互排列顺序相一致,“错承”则被分拆开来的几对词语的各部分在前后文的相互排列顺序不一致。比如“红红绿绿”写成“红绿红绿”为“顺承”,写成“红绿绿红”为错承。“复杂分承”是各词语被分为三个部分以上分散安排在前后文,可以都是顺承,也可以是既有顺承又有错承。“分承”修辞虽然令人感到很有趣味,但也容易发生理解错误,因此约到了明末时在应用上也已经被淘汰而难觅踪迹了。由于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也存在着不少“分承”,所以阅读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应该对“分承”有所了解。&&&&&&&&&&&&&&&&&&&&&&&&&&&&&&&(五)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中的顺承例句&&&
(1)顺项贯顶两膀松,束烈下气把裆撑。(六首古歌诀)上文前一句的“顺项贯顶”指的是后来所说的虚灵顶劲,后一句“束烈下气”的“烈”应该是“肋”字之抄误,“束肋下气”
指的就是后来所说的含胸、气沉丹田等。太极拳的虚灵顶劲与气沉丹田相互促成、相互影响,关系很密切;而前一句的“两膀松”与后一句的“把裆撑”包含了外三合之一的肩与胯合,关系也较密切。所以,“顺项贯顶”应与“束烈下气”相承接,“两膀松”应与“把裆撑”相承接。上文这两句应该理解为“顺项贯顶束烈下气,两膀松把裆撑”。写成“顺项贯顶两膀松,束烈下气把裆撑”是将“顺项贯顶束烈下气”与“两膀松把裆撑”都分拆为两部分各置于前后句中,是属于“顺承”。之所以这样写,为的主要是组成七字歌诀,另外,反映了“顺项贯顶”与“两膀松”、“束肋下气”与“把裆撑”也是相互有关系的。(2)极柔极刚极虚灵,运若抽丝处处明。(六首古歌诀)上文的“极柔极刚”与“运若抽丝”指的都是太极拳包括“劲”之“气”的特性,无论是“极柔”还是“极刚”都是“运若抽丝”的表现形式;而追求静极默笃澄心息虑之“极虚灵”是太极拳所有健身益寿与武术功夫的精神根本,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头脑异常清醒与反应异常灵敏也就是“处处明”。所以,“极柔极刚”应与“运若抽丝”相承接,“极虚灵”应与“处处明”相承接。上文这两句应该理解为“极柔极刚运若抽丝,极虚灵处处明”。写成“极柔极刚极虚灵,运若抽丝处处明”是将“极柔极刚运若抽丝”与“极虚灵处处明”都分拆为两部分各置于前后句中,属于“顺承”。之所以这样写,为的主要是组成七字歌诀,另外,反映了“处处明”之“极虚灵”是“运若抽丝”之“极柔极刚”的重要精神条件。﹙3﹚左宜右有虚实处。(六首古歌诀)这一句的意思是:左和右应该有虚实之分。“宜”是应该的意思。显然语中的“左”应与“右”相承接,“宜”应与“有”相承接。上文应该理解为“左右宜有虚实处”。写作时是将“左右”和“宜有”都拆分为两半各置于前后,属于“顺承”。这一句还有借代修辞,“左”和“右”都是借代指人体上下、前后等各个相反的部位,“左右”与“宜有”还有主谓语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分承句。之所以这样写,为的主要是组成有对偶趣味的七字歌诀。(4)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毌,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王宗岳太极拳论)上文中的“动”属阳、“静”属阴。可见“动之”与“静之”是代表“太极阴阳”;“分”
表示“阴阳”对立相反的关系,“合”表示“阴阳”相互依存不离的关系。可见“则分”与“则合”是表示“太极阴阳”的相互关系与总规律。所以,“动之”应与“静之”相承接,“则分”应与“则合”相承接。属于“顺承”。句中的“之”和“则”主要是用作语气词。中国古代哲学认为:阴阳相互总是既分又合的,阴阳双方互为其根,一旦双方分离开,阴阳也就灭亡了。所以,不能将上文理解为不少人所认为的阴阳动了相分离,阴阳静了相合聚。上文应该理解为“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毌,动之静之,则分则合。”大意是:太极是由无极演化而来的,是阴阳的前身;阴阳表现为动静;阴阳既是对立而分的,又是相互依存不离开而合的。之所以这样写,为的主要是尤其突出太极阴阳的这种既“分”又“合”的关系。﹙5﹚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十三势歌)&&&
上文中前一句的“静中触动”是反映了太极拳之手臂、腿脚、腰胯等之动是由于敌人的变化所引起的“听劲”所再引起的不主动之动;“动犹静”是反映了手臂“不动”的随人而动。可见手臂“不动”的随人而动已经被包含在“静中触动”了。后一句的“因敌变化”是所有武术的共性,可见仅仅“因敌变化”是谈不上“示神奇”的。按照现代语序,这种叙述显然令人费解。其实,这两句话是从两个角度对太极拳的说明,其一是手臂、腿脚、腰胯等之动是由于敌人的变化所引起的“听劲”所再引起的,指出了太极拳以柔克刚动作的总规律;其二是手臂“不动”的随人而动也就是“动犹静”显示出了太极拳的“神奇”,因为这种虽动犹静的沾粘连随是十三势长拳所独有,是其它武术所没有的,往往令人难以觉察、难以理解和难以模仿。所以,前一句的“静中触动”应与后一句的“因敌变化”相承接,而前一句的“动犹静”应与后一句的“示神奇”相承接,两句应该理解为“静中触动因敌变化,动犹静示神奇”。这样,这两句所反映的意思不仅通顺合理,而且点明了太极拳的核心机密。写成“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显然主要是为了组成七言诗歌的需要,是属于“顺承”的写法。(6)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十三势歌)在宋代的医学文献中,“尾闾”已被用以表示脊柱尾骨,并已经成了民间普遍对尾骨的称谓,但在上文中显然是借代指整条脊柱骨。对于太极拳而言,整条脊柱骨“中正”也就是身躯自然直竖是浑身放松轻便灵活的重要条件;“神贯顶”是十分清醒的意思,“顶头悬”是其必需的姿势条件。显然,上文中的“尾闾中正”是因,“满身轻利”是果;“顶头悬”是因,“神贯顶”是果。所以,前一句的“尾闾中正”应与后一句的“满身轻利”相承接,前一句的“神贯顶”应与后一句的“顶头悬”相承接。上文应该理解为“尾闾中正满身轻利,顶头悬神贯顶。”大意是:做到了脊柱自然中正竖直,才可能全身肢体轻松灵活;做到了顶头悬,精神就能提得起从而头脑清沏得如贯透头顶。上文写成“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是将“尾闾中正满身轻利”和“顶头悬神贯顶”都分拆开以相同的顺序分置于前后句中,是属于“顺承”的写法。文中不仅用“尾闾”借代“脊柱”,还用错序将“顶头悬”和“神贯顶”作了颠倒安排。之所以这样写,为的主要是组成七字歌诀,另外也隐含了“尾闾中正”的“满身轻利”是与“顶头悬”的“神贯顶”有关的。﹙7﹚精神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虑,所谓顶头悬也;意气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也。(十三势行功心解)上文的大意是只有做到顶头悬了,精神才能提得起;精神提得起了,意气才能换得灵;意气换得灵了,变转虚实才能无迟重之虑和有圆活之趣。可见是多层的条件复句;文中的“精神提得起”应与“意气换得灵”相承接,是对同一形态即“顶头悬”引起的两种效果的表述;而“则无迟重之虑”应与“乃有圆活之趣”相承接,是对“精神提得起”与“意气换得灵”的一个效果“变转虚实”的描述。上文中还有错序修辞,“顶头悬”是“精神提得起”和“意气换得灵”的原因,常见语序“顶头悬”应在“精神提得起”之前,上文却放置在前一句的最后;“变转虚实”是“则无迟重之虑”和“乃有圆活之趣”说明的对象,常见语序“变转虚实”也应在“乃有圆活之趣”之前,上文也将其放置在后一句的最后。所以,上文应该理解为“所谓顶头悬也,精神提得起意气换得灵;所谓变转虚实也,则无迟重之虑乃有圆活之趣。”用“顺承”将“精神提得起意气换得灵”和“则无迟重之虑乃有圆活之趣”都分拆开来分置于前后句中和错序,就将“顶头悬”为因和“变转虚实”为果的关系巧妙地表露出来了。&&&&&&&&&&&&&&&&&&&&&&&&&&&&&
(六) 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中的错承例句&&
(1)举动轻灵神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六首古歌诀)上文的“举动轻灵”反映的是肢体活动状态,肢体活动的动力称为“气”,可见上两句中“举动轻灵”与“一气研”关系最密切。而太极拳尤其要求静极默笃的澄心息虑也就是“神内敛”能够不断持续的保持,太极拳无论是精神还是肢体动作的敏捷首要所依靠的就是这“神内敛”,可见上两句中“神内敛”与“莫教断续”的关系最密切。所以,“举动轻灵”应是与“一气研”相承接;“神内敛”应是与“莫教断续”相承接。上文这两句应该理解为“举动轻灵一气研,神内敛莫教断续”。用错承写成“举动轻灵神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就将“神内敛”与“举动轻灵”的密切关系溶入其中了。(2)动分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六首古歌诀)上文“动分静合”之“动”借代为“阳”,“静”借代为“阴”;而“分”与“合”借代为阴阳的既相互分别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动分静合”中的“动”应与“静”相承接,“分”应与“合”相承接,应该理解为“动静分合”,是“顺承”,指的就是不断变化的太极阴阳。上文中的“动分静合”也即太极阴阳变化规律具有普遍性,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万事万物都适用的,也就是“理贯通”的。可见“动分静合”是应与“理贯通”相承接的。而“屈伸就”(也即“随屈就伸”的简称)是一类特殊的太极阴阳,“缓应急随”是“屈伸就”的重要特征。可见“屈伸就”是应与“缓应急随”相承接的。所以,上文这两句应该理解为“缓应急随屈伸就,动分静合理贯通”,意思是太极拳缓应急随的随屈就伸就是太极阴阳普遍性规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写成“动分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是属于“错承”。&&&&&&&&&&&&&&&&&&&&&&&&&&
(七)& 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中的“复杂分承”&&& 1。蓄劲如开弓,&&
发劲如放箭;& 2. 曲中求直,&&&& 蓄而后发;& 3.
力由脊发,&&&& 步随身换;4.收即是放,&&&&
放即是收,断而复连;& 5.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
6.极柔软,&&&&&& 然后极坚刚。(六首古歌诀注文)
全段共分为六组。第一组前一句的“蓄劲如开弓”说的是十三势长拳沾粘连随双臂放松的圆撑,是十三势长拳“蓄劲”的主要形式,是十三势长拳“极柔软”的主要反映;后一句的“发劲如放箭”说的是十三势长拳“然后极坚刚”的主要形式。第二组前一句的“曲中求直”是对第一组前一句之“蓄劲如开弓”的一个重要目的和效果的说明;后一句的“蓄而后发”又是对第一组后一句之“发劲如放箭”的说明。第三组后一句的“步随身换”是对十三势长拳沾粘连随下肢重要特点的说明,是对“蓄劲如开弓”的补充;第三组前一句的“力由脊发”又是对第一组后一句之“发劲如放箭”的说明。第四组前一句的“收即是放”显然是说明十三势长拳沾粘连随的重要特性,也就是沾粘连随动态姿势的任何一处都可以是发劲的姿势;第四组后一句的“放即是收,断而复连”说明的又是“发劲如放箭”的重要特性,那就是其一、任何发劲姿势都可以是沾粘连随的化解姿势,其二、任何发劲都可以立即转变为沾粘连随,也可以用不着间隙而连续发劲。第五组后一句的“进退须有转换”说的又是十三势长拳沾粘连随,是说明十三势长拳的所有进退转侧都必需有腰胯的转换。第五组前一句的“往复须有折迭”说的主要又是“发劲如放箭”,因为十三势长拳沾粘连随的特点是随人而动,不可能主动地“往复折迭”,又十三势长拳之发劲,手臂虽然是被动的,但人的整体对于对方而言是主动的,可见对于十三势长拳而言,“往复折迭”主要是发劲的一种表现,说的是十三势长拳的发劲往往变化多端,会突然改变方向,而且是反方向的,就如同是衣服的皱折。&&
由此可见,这段文字应该是第一组、第二组的前一句、第三组的后一句、第四组的前一句、第五组的后一句、第六组的前一句相前后承接,是从各个角度对十三势长拳之“极柔软”的说明;第一组、第二组的后一句、第三组的前一句、第四组的后一句、第五组的前一句、第六组的后一句相前后承接,是从各个角度对十三势长拳之“然后极坚刚”的说明。六组句子组成了复杂分承。第三组、第五组则与其它组形成错承,其它句子都是顺承;另外,还错序将“极柔软”和“然后极坚刚”放置在最后。之所以这样将“极柔软”和“然后极坚刚”两两对照着叙述,显然是传递着十三势长拳“极柔软”和“然后极坚刚”关系十分密切这样的信息。将各组前后承接之句连接起来就是:“极柔软:蓄劲如开弓,曲中求直,步随身换,收即是放,进退须有转换;然后极坚刚:发劲如放箭,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放即是收,断而复连,往复须有折迭。”全段文字的大意应该是:十三势长拳“极柔软”的主要表现是:蓄劲就如将弓拉开的放松圆撑,放松圆撑就象是弓的弯曲为了射出去的箭笔直飞行,脚步应随身体的移动而不断变换虚实,收缩屈曲之柔的任何一处都可以立即发劲,身体的前进与退后都必须要有腰胯转换的变化。十三势长拳“然后极坚刚”的主要表现是:发劲就象是放箭一样的疾快,这是因为有全身放松的含蓄而发,透发的劲力是由腰脊直接传送的,发劲的姿势就是沾粘连随的姿势,所以一个劲发出似乎是断开的其实是可以与沾粘连随立即接续的,凡是发劲的往复往往都表现为折迭之变化。&&&
由以上介绍可见,太极拳很多经典词语是必需用“互文”“分承”来解释的,不然的话就必然会觉得拳谱似乎语无伦次和散乱,甚至阅读理解时会发生错误。另一方面,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中存在着这么多的“互文”与“分承”,也透露着一个历史信息,那就是太极拳至少明代中叶已经出现和流传了,因为虽然古代汉语不少修辞和语法一直延用至近代,但“互文”与“分承”,在明末时几乎已经完全绝迹了,拳谱中包含着这么多的“互文”与“分承”,即使是宋代的一些名著中也是少见的,明末清初之人是不可能写出这样出现这么多包含“互文”与“分承”词语之文章的;因而,《清史稿》对太极拳在明代中叶已经出现的记叙是有根据的,河南唐村李氏家谱关于明代中末叶千载寺道人传授十三势长拳的记载也印证了这一历史事实,而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中存在着这样多的“互文”、“分承”更是这一历史事实无可辩驳的铁的证据。
馆藏&48737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乾坤青龙出海指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