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65 国际体 育在 线上体看比赛的话,发表评论获得的积分有什么用的呢?

在现场观看足球五大联赛或国际 A 级赛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知乎451被浏览81958分享邀请回答3242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v_show/id_XNzQ2NDU3MDg4.html
球迷陆续落座之后皇马球员先出来热身,第一个出来的是门将迭戈洛佩兹。死忠球迷非常热情地和迭戈洛佩兹嘘寒问暖,我听不懂西语,看样子估计是问候他母亲和祖上更多一些。从发型上也能看出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这种小问候迭戈洛佩兹根本不加理会,淡定的暖身练习,远处表演的老年鼓号队也没有分散他的注意力。之后皇马其他队员也陆续出来了,先发除了门将的其他十名队员分两组做抢传对抗,我和我的女伙伴都被莫德里奇壮硕的小腿惊呆了。梅同学对C罗略感失望,因为他现实中有点驼背,像是随时准备冲刺的感觉,不过她也许不知道有些人踩几块砖头也没有驼着背C罗高。之后皇马其他队员也陆续出来了,先发除了门将的其他十名队员分两组做抢传对抗,我和我的女伙伴都被莫德里奇壮硕的小腿惊呆了。梅同学对C罗略感失望,因为他现实中有点驼背,像是随时准备冲刺的感觉,不过她也许不知道有些人踩几块砖头也没有驼着背C罗高。巴伦西亚作为老牌劲旅该赛季表现却一般,当时仅排名第九,但正所谓瘦死的骆驼~~也很大,这场比赛还是给皇马制造了不小的麻烦。场面也如大家所想,一边倒,球基本都在另一边的半场。二十八分钟的时候迪马利亚靠个人能力先进一球。因为不满上层看台皇马球迷庆祝的声音太大,巴伦西亚球迷和他们对骂,一些小球迷还非常熟练地比了中指,他们太早熟了,我在他们这个年纪连”傻逼换傻逼,越换越傻逼“都没有听过呢。六分钟后巴伦西亚一次有效的反击,贝纳特就从我眼前把球传向中路,皮亚蒂头槌入网。感觉就像是从底线视角看雷阿伦投进一个三分球那么干脆利落。不过好景不长,仅仅四分钟后C罗就头球再次超出。我很自然地表现得很失落,跟周围的巴伦西亚融为一体。这个球和之后第三个球之后巴伦西亚球迷都不像被进第一个球时那样激动了,任凭皇马球迷嚣张地庆祝。不过好景不长,仅仅四分钟后C罗就头球再次超出。我很自然地表现得很失落,跟周围的巴伦西亚融为一体。这个球和之后第三个球之后巴伦西亚球迷都不像被进第一个球时那样激动了,任凭皇马球迷嚣张地庆祝。下半场易边之后我们本以为终于能更多地近距离观看球星们的表现了,结果巴伦西亚却踢得风生水起,皇马反而打起了防反,我只能在反击当中抓到几个C罗奔跑和从事水上项目的英姿。最后结果是双方又各进一球,巴伦西亚遗憾2:3告负。最后结果是双方又各进一球,巴伦西亚遗憾2:3告负。我们周围的球迷大多数都是季票持有者,只有我们零星几个拿单场票的。因为是中立球迷,在周围情感的渲染下会很自然地融入其中,成为一场巴伦西亚主场球迷,好像每一次进球的欢呼和每一次被断球的叹息都是发自肺腑的。左边的左边是一个火一般的大叔,每次巴伦西亚被吹犯规,无论是不是判罚正确他都会骂几句,很投入很夸张,我会和我们之间那个特别爱笑的老爷爷相视一笑。两次进球都会和笑眯眯的老爷爷激动地互相握手,赛后他还主动想和我合影。虽然输了,我好像并没有感到巴伦西亚球迷特别的难过,因为球队踢得不差,输了比赛但没丢尊严。我特别注意到一个老奶奶,她的皇马围巾是03年雪青色那款的,当时皇马胸前广告是明基那款,巧合的是那年的联赛冠军正是巴伦西亚。这个老奶奶独自一个人来,自始至终很安静,她看周围都是巴伦西亚球迷就把围巾放在大衣里面,静静怀着期待赶来,淡淡享受着球队胜利离开。其实我想说的是:不管是主队客队还是中立球迷,也无论是热情奔放或是娴静安详的球迷,都能在球赛中找到自己的那份快乐,或是释放自己随比赛的波澜上下起伏,或是淡定地观看眼前发生的一切,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五大联赛和A级赛事大多也许会技战术水平更高,就像高手过招,一人打一套拳,一教高下。但实际上当球迷走进球场的话,最主要的就变成了情绪的活动,技战术那是教练才会在这会儿考虑的事情,我们只管享受这各属自己的90分钟。二,德甲的票比西甲难买,如果加上是拜仁的比赛,如果再加上假如拜仁获胜就会提前七轮夺冠的比赛,那票有多火可想而知。虽然是客场,而且是提前了半年卖的,但是还是在早上10点开放购买20分钟内就销售一空。柏林奥林匹克球场是德甲为数不多的以综合竞技场而非专业足球场作为球场的,因为有一圈蓝色跑道,球迷离球场会稍远,但这不会影响到球迷的热情,尤其是东看台死忠球迷的热情。赫塔最终1:3告负,打进点球的拉莫斯也确定转会多特蒙德,我比较沮丧,就不细说了。当大屏幕打出”衷心祝贺获得13/14赛季德甲冠军的球队“时,现场赫塔球迷并不像大屏幕一样衷心,而是大方的献上嘘声,毕竟这是踩在自己脸上夺的冠,还创了记录。但当赫塔球员像每一个主场比赛结束一样走向柏林奥林匹克球场东看台时,球迷们丝毫不吝惜掌声和欢呼。球迷们来自这个城市的各行各业,球员们知道他们是这些球迷每个比赛周末的骄傲,是下周一的话题,他们必须拼尽一切才对得起这份期待,没有这些球迷他们什么都不是。比赛输了,大卫没有战胜巨人歌利亚,奇迹当然不总发生,要不也就不会称之为奇迹了,但是当几万人满怀期待的盼望奇迹的是我觉得使这项运动变得伟大的原因之一。当大屏幕打出”衷心祝贺获得13/14赛季德甲冠军的球队“时,现场赫塔球迷并不像大屏幕一样衷心,而是大方的献上嘘声,毕竟这是踩在自己脸上夺的冠,还创了记录。但当赫塔球员像每一个主场比赛结束一样走向柏林奥林匹克球场东看台时,球迷们丝毫不吝惜掌声和欢呼。球迷们来自这个城市的各行各业,球员们知道他们是这些球迷每个比赛周末的骄傲,是下周一的话题,他们必须拼尽一切才对得起这份期待,没有这些球迷他们什么都不是。比赛输了,大卫没有战胜巨人歌利亚,奇迹当然不总发生,要不也就不会称之为奇迹了,但是当几万人满怀期待的盼望奇迹的是我觉得使这项运动变得伟大的原因之一。也许有一些人会在意自己的联赛是什么水平,是第几大联赛。但以我个人的感受,当走进球场之后这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351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YXAD提示信息张怡宁到底有多强? - 知乎12473被浏览分享邀请回答13K69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ittf_ranking/pdfs/_Basic_Principles.pdf 。(原第一名:国际乒联规定必须要输过球才能进入排名,而张怡宁出道后很长时间没输过球所以没排名)接下来从几个维度来说明张并非像这里众多答案说的那样空前绝后、男女通杀。三大赛冠军数量:王楠是第一人(24个),张怡宁是19个,邓亚萍是18个。你要说张怡宁是全盛时期退的,那邓亚萍也是全盛时期退役的!值得注意的是,邓亚萍拥有3次世锦赛冠军,张怡宁是2个,而世锦赛是乒乓球届最盛大的赛事。张怡宁的世界杯冠军3个,邓亚萍是1个。且不说乒乓球世界杯的分量是三大赛中最轻的,关键是它96年才第一次举办,邓亚萍97年就退役了,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想多拿一个也没办法啊!(科普一下,乒乓球项目中,三大赛的重要程度为:奥运会 ≈ 世锦赛 && 世界杯。奥运会的重要性在于4年才一次,并有奥运光环;世锦赛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最传统的乒乓球盛会,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比赛项目最全,参赛人数最多,2年一次。世界杯每年都举办一次,规模也小,也没有奥运光环加持,对中国队主力选手来说,算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成绩。)跟同期选手相比:张怡宁毫无疑问是当时最强的,也并非是铁墙般不可撼动的,未尝败绩。从97年出道以来,输过的比赛不少,不仅多站公开赛未拿冠,世界杯也输过两次(06年和07年),还有世乒赛也输过两次(99年和07年)。公开赛是有丰厚奖金可拿的,能拿冠军不会不拿;就算公开赛让自己对手,世界杯和世乒赛是不可能会放水的。王楠在过了巅峰期不知道多少年后都还是赢过张怡宁的。当然,邓亚萍和王楠做为各自时代的第一人,跟同期选手对比情况也差不多。跟男子选手比:前两天有个话题:「有什么体育项目普通男子能胜过女子世界冠军」,答案是:「没。」同样,在对抗性竞技体育里,有为什么项目女子世界冠军是强于男子世界冠军的?答案也是:「没。」具体到乒乓球项目里,女子世界冠军的战斗力差不多是国家队男子二队中上水平。大家要知道二队是什么人,都是没成年的力量还未发育全的少年啊!无论张怡宁还是王楠的力量打一队男子,打也打不死,防也防不住。(顺带一提,孔令辉刚退役到女队当教练的时候让女队跟他打,他只守不攻,几乎没人打得死他,最后是郭跃拿下了他)。跟现役球员比:一手带出王楠、张怡宁、李晓霞三位女子大满贯球员的金牌教练李隼说过(对,她们的教练是同一位),单从技术层面来讲,李晓霞是最强的。其实这也非常好理解,当年张怡宁在的时期,李晓霞的利爪历经够得到张怡宁了(就像恋次打白哉,狂炫霸气的年轻挑战者vs从容优雅的高冷前辈),可惜当时太年轻。现在技战术成熟了,身体壮得像两个张怡宁,完全没有下风的理由。如果张怡宁是女子打法的集大成者,那李晓霞就是个男子运动员。(现在乒乓球也越来越拼身体了,以后男性化打法的女乒乓运动员会越来越多)。当然,即便是李晓霞,跟同级别男选手相比也是...一个有趣的视频:巅峰期的李晓霞 VS 快退役的马琳 。如果比对纯粹的技术能力,张怡宁大概和现在世界第一的刘诗雯差不多,这两人风格也像,还都输给过冯天薇;比巅峰的李晓霞稍弱,主要是因为李晓霞的身体条件太好了,突破了女子能力的瓶颈。但心态上比两人要强许多。刘诗雯前几年心态出问题就不说了,次数不少;而李晓霞拿完第一轮大满贯就想退了,被教练组强留着,所以这两年来她半练不练,有些消极应对。如果关公战秦琼的让她们各自以巅峰状态对战,可能刘张四六开,李张五五开。另外张怡宁的技术能力和邓亚萍是很难合理对比,因为邓亚萍时代的乒乓球还是38mm直径球,打球思路和后来的40mm,以及现在的40+mm有不小的差异。只能说要是比38mm球,邓赢;40mm球,张赢。跟福原爱以及那位匈牙利老将做对比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一个二队水平,一个省队水平,木有意思,刘诗雯照样狂虐福原爱。当然了,为什么这么多人觉得张怡宁是空前绝后甩第二名十万八千里的女子运动员也是有原因的。一、张怡宁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女子传奇球员,震耳的名号至今还在耳边萦绕,而邓亚萍和王楠有点远;另外04年奥运会,王楠神奇的突然死机,输给了新加坡的李佳薇(小时候是北京队的,被新加坡挑走),金香美又超常发挥赢了李佳薇,而张怡宁在决赛赢了金香美。这成了王楠人生一失手成千古恨的痛,同时也成就了张怡宁。但客观来说,任何一个中国球员赢金香美都没有难度;二、连续两届奥运拿到单打和双打(团体)冠军很震撼,造成一种这人无敌了的感觉(其实邓亚萍也做到了);三、现阶段李晓霞的统治力不及邓、王、张,输球比前三人要频繁,再加上颜太威武雄壮,不讨喜,所以影响力不及张怡宁;四、张怡宁打球面无表情,心理波动小(心理上的稳定大概是史上第一了)。再加上动作放到国家队也是非常简洁流畅,极具美感,让人感觉她深不可测(看看福原爱那个视频,步伐被张怡宁打得乱成业余)。五、张怡宁的体型也非常加分,高高瘦瘦,手长脚长,打起来非常帅气,这也是非常有魅力的。类似的有现在的丁宁,粉丝异常多,世乒赛时满场都是丁宁粉丝的加油声。再说说张怡宁福原爱这对CP,一个高瘦平胸无表情,一个矮圆大胸萌萌哒;一个人见人怕大魔王,一个花见花开小爱酱;一个中国人民的骄傲,一个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不被同人才怪呢!总结:张怡宁是她的时代的无可争议的第一人,但要说历史第一人,无论战绩还是技术都不乏竞争者,至于放男队也算厉害这类话,也只能笑笑了。本来写了一些技术类的东西,但觉得放在这里看的人也不多,而且太抽象。干脆放一段很好诠释张怡宁技术的视频,相信我,你会燃起来的。 - - - - - - - - - - - - - - 再说点关于乒乓球的一些东西好了。于本题无关,权因知乎此类话题不多,没地方讲。另外回答部分评论。评论里有几个人提到喜欢郭跃(视频上那位),大家觉得帅气吗?她11岁就进国家队了,16岁成名,开创女子打法男性化先河,可以说没有她就没有现在的丁宁李晓霞。可是,过早的成名却成了她的羁绊。早年被技术不成熟被张怡宁王楠压着,好不容易等她们走了,自己的技术却被摸透了,还被模仿,163的她跟170+的丁李用同样的打法劣势太明显。然后加上伤病,这位10年前就已经被寄予最大厚望的希望之星就这样陨落了(年初被开出国家队了)。今年她才27岁,却几乎再无希望。王皓是直拍横打集大成者,她是女子技术男性化开创者,技术结构在这个时代看来是有问题的,能取得的成就不可同日而语。她比王皓可怜多了。(此段写于14年)楼下提到张怡宁跟主持人说自己没有不适应的打法,这个事情我来解释下。去年还是前年央视记者采访马琳,大致是问他现在小将们打法越来越先进,他是否会觉得跟不上。关注乒乓球的都知道,马琳的打法绝对是落后的,跟同样直拍的许昕王皓比要差一个时代(但胜技巧,现在年纪大了就控不住别人了)。马琳当时的回答是「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打法落后,你去问瓦尔德内尔(第一位大满贯得主),他也不会觉得自己打法落后,这是拿过奥运会冠军的运动员应有的自信」所以,这叫奥运冠军的自信,运动员没这样自信自己比别人都强的霸气,怎么能拿奥运会冠军。我们就不说张的主管教练李隼说她打不过现在的李晓霞这事,单是她09年乒超遇到刚出道的小将削球手武杨,就表现出了明显的不适应,最后输了比赛。至于有人说张怡宁没输过外战,这话是不对的。张怡宁输的外战和邓王差不多,这种级别的选手输的外战次数板着手指就能数过来,多几场少几场其实有些意外的因素。张怡宁输过比较重要的一场外战是04年世乒赛团体半决赛,当时还是王楠力挽狂澜赢了两场。关注乒乓球的朋友可能会知道世乒赛团体的重要性,女乒10年团体兵败莫斯科后,主教练施之皓不久就下课了,当时输两场的刘诗雯到今天都有人拿这件事情指责她。你看王皓输给柳承敏也没人指责不是?大家还觉得他是悲情英雄。因为提到福原爱了,所以简单谈谈日本球员现在当家这一代。这批运动员无论男女,球都太薄了,力量小、基本功不扎实,靠颗粒胶、发球之类投机取巧的路数,遇到底子厚实中国队员一下就被打穿。下一代的新星伊藤美诚也这样,靠着生胶刚出道时别人不熟悉她,拿了点成绩,现在又不行了。大概要等大岛佑哉、吉村真晴、平野美宇这些身体条件优秀,技术走正路的球员成熟了,才有机会冲击一下中国。其实这个话题出现在我TL上好几天了,因为想想这事很快会过去就没答。没想到后来越来越那啥了,所以忍不住了。知乎是客观理性的地方,要捧神可以去AB站发弹幕。特别想把评论里的某位挂起来,别人认认真真写的答案看都不看仔细就乱骂一通真的好吗?我不想以后一个懂乒乓球的知乎新人看到这个话题,然后看到下面这么多大几百票的答案都是那啥的,然后轻蔑的笑笑点了右上角。有人说我在吹李晓霞,我喜欢的是刘诗雯,我吹李晓霞干嘛?马龙的技术这几年来一直很多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完美的,每一板都标准的可以做教科书,可是直到去年(15年)才真正爆发,横扫整个乒坛。一个运动员的成绩,当然要靠个人的奋斗提高水平,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这就是马龙张继科和王皓三人命运纠葛的另一个故事了)。李晓霞的球单板的质量、对抗能力是公认的女子巅峰(摆速弱于张怡宁和刘诗雯)。当然了,她的打法也有坏处,那就是伤身体(张怡宁打法的优越性之一是伤病少)。由于拿到了大满贯,外加伤病,李晓霞心态倦怠,这两年训练有一搭没一搭的,非常不系统。如果你熟悉任何一种有对抗性的项目,就会知道就算技术再强,练的少了,高强度的比赛时失误也会暴增。饶是如此,其他人就算赢她也赢的非常艰难。至于排名,她去年基本都在养伤,都没怎么参加比赛,哪来的高排名。( 21:30 插播一则消息。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女单半决赛,李晓霞4:0大胜比当年更成熟的福原爱,四局比分为 11:4、11:3、11:1、11:1。福原爱4局加起来9分,其中最后一局8:0时,李晓霞放了一分。)( 13:40 插播一则消息。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女单决赛,丁宁4:3战胜了李晓霞。这场比赛丁宁发挥的确实出彩,她出手之凶狠,跟以前判若两人,不仅原先相持的特长没丢,而且在进攻中敢于发死力,在大分2:3落后时也丝毫没有气馁,每一分球都拼尽了全力。丁宁的精神力量确实强大,这让我想起了当年马琳那句:愿意用一条命换一块奥运金牌。李晓霞发挥的也不错,可能有最好状态时的八九成,可惜第一局开局有点像梦游般对不上点,最后一局毫无征兆的崩盘了。关于这场比赛的更多点评,我写在这里)最后,其实乒乓球观赏性还是很高的,也很有乐趣,但最好是要有基本的理论知识和练习,否则只能不明就里地看到两个球飞来飞去,通过电视画面更是看不清细节。乒乓球入门太难,而且前期很枯燥。很多人都在有一定手感之前觉得没意思不打了,另外一些坚持下来的人,因为没有前期基本动作的规范,越打越难进步,也就慢慢觉得没意思了。这点乒乓球和其他一些流行项目比太吃亏了。以后有乒乓球类的话题可以邀请我。贴一个B站乒乓球视频,你看弹幕多欢乐。嗯。.7.3K61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39 个回答被折叠()你是否参加过国内或国外的机器人竞赛?成绩如何?对这种比赛有什么看法? - 知乎704被浏览75676分享邀请回答3395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423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2 个回答被折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线上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