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硬件配置限制,玩游戏在2k分辨率玩游戏和特效这两个选项之间只能选一个开高,该选择什么?

为什么我家电脑玩单机游戏,分辨率调到最低,一些效果也没弄,但玩起来和高分辨率一样没差,配置是达到要_百度知道
为什么我家电脑玩单机游戏,分辨率调到最低,一些效果也没弄,但玩起来和高分辨率一样没差,配置是达到要
分辨率调到最低,但玩起来和高分辨率一样没差,一些效果也没弄为什么我家电脑玩单机游戏
显示效果全都关掉试试看,看看纯净环境下会不会好点,你可以清理一下系统或者重做一下系统。如果这样都不行分辨率跳到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单机游戏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你是调的游戏里面的分辨率吧。。
太小了 肯定的了 你要是开完全部特效 显卡分分钟烧掉 至少也要2g 显卡 900块以上的用 n 卡 gtx 系列产品
我劝你不要开特效 出了问题就麻烦了 显卡跟不上游戏效果 很容易烧的 我身边的游戏狂人 烧的显卡都不知道多少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查看: 9220|回复: 21
基于i7 2600搭建的Sandy Bridge平台同频单卡游戏效能对比测试
本帖最后由 guanyuhan426 于
01:28 编辑
i7 2600开包赏析
i7 2600测试用主板微星P67A GD65图赏
基于i7 2600搭建的Sandy Bridge平台同频基准效能对比测试
基于i7 2600搭建的Sandy Bridge平台同频单卡游戏效能对比测试
Sandy Bridge平台上GTX460 1G SLI效能对比测试
Intel Sandy Bridge平台功耗表现初探
Sandy Bridge平台超频解析之i7 2600篇
Intel Core i5 2300开包赏析
i5 2300测试用主板华硕P8P67赏析+吐槽
i5 2300与i5 760的PK之办公部分
i5 2300与i5 760的PK之游戏、功耗部分
测试平台/测试方法介绍:
i7 2600平台以及参数设置介绍:
关于这个平台的主板介绍,请看这里:
显卡选用了目前相对主流的GTX460 1G。
因为Sandy Bridge的内存控制器原生最高支持DDR3 1333内存,所以测试时内存采用默认分频,运行在1333MHz的频率上。
i7 2600平台的CPU-z截图:
下面是与i7 2600同频比较的i7 875K平台以及参数设置介绍:
选择i7 875K的原因:
& && && &&&因为老平台没有预设3.4GHz这样高频的四核心CPU,而通过大幅调节BCLK达成3.4GHz又会对测试结果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所以选择了不锁倍频的i7 875K,尽量减小BCLK调节的幅度,测试中我将i7 875K的倍频调节到25x,BCLK上调3MHz,刚好达到i7 2600的预设频率3.4GHz。
& && && && &同时,新的i7 2000系列是用来取代i7 800系列的,使用i7 875K与i7 2600进行对比是符合两款CPU定位的。
因为i5 2000系列与i7 2000系列在硬件的架构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这样的同频比较结论可以同时用来参考i5 2000系列与i7 2000系列的性能表现。
& && && &&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考虑到下一代平台超频艰难的情况,所以睿频加速功能这一次被考虑到了测试里面,测试中的两款CPU均打开睿频进行测试,这样可以更加有实际选购层面上的参考性。
平台的CPU-z截图:
& && && &&&我挑选了目前比较典型的游戏进行测试,本文中的几个游戏测试项目可以比较广泛的参考市面上其他游戏的表现。
& && && && &注:因为目前的显卡驱动仍未对3D Mark11进行足够的优化,所以3D Mark 11这个项目从原来的测试中去掉了。
& && && && &为了让测试对实际应用有参考意义,我会按照我们平时玩游戏的习惯——在显卡能吃得消的前提下尽量开更多的特效。所以必要的话我会附上游戏特效设置截图。
& && && && &很遗憾的是,我没有接到像GTX580这样单卡性能很高的产品,手头只有比较主流的GTX460,有可能这种情况下这一代平台的一些特性不能被测试出来,如果后期发现,一定会补上。
本帖最后由 zyy 于
09:34 编辑
理论性能测试:
3d mark vantage
3Dmark Vantage是业界第一套专门基于微软DX10 API打造的综合性基准测试工具,并能全面发挥多路显卡、多核心处理器的优势,能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满足PC系统游戏性能测试需求。和 3DMark05的DX9专用性质类似,3DMark Vantage是专门为DX10显卡量身打造的,无法运行在Windows XP系统下。它包括两个图形测试项目、两个处理器测试项目、六个特性测试项目。在游戏显卡性能的测试中只需运行两个图形测试项目和两个处理器测试项目即可得到分数。
测试的设置选用对应GTX460显卡的High模式
打开物理加速进行的测试。▲从结果上看,总分和GPU部分老一代的CPU反而有一些优势,CPU性能部分i7 2600占了优势。关闭物理加速:
▲第二次关闭物理加速后,测试出来的趋势与上面是一样的,可以忽略是软件的误差出现这样的结果,在实际游戏中Sandy Bridge平台是不是会像3d mark vantage的结果一样效能偏弱,我们继续看下面的实际游戏测试。
本帖最后由 zyy 于
09:33 编辑
实际游戏测试:
METRO 2033
《Metro 2033》(地铁2033)改编自俄国作家Dmitry Glukhovsky的畅销小说「Metro 2033」,故事描述近未来爆发了核战,整个世界都笼罩在辐射之下,人类几乎死尽。仅存的人类躲藏在莫斯科的地铁站里(注)挣扎求生,布满辐射尘的地表已为各种变种生物所占据,地底的列车站台成了人们最后的聚集地。故事的主角Artyom是核爆后出生的生存者,他的兴趣是收集战前的风景明信片,梦想地表的模样;某日,一起突如其来的事件迫使主人公Artyom踏上旅途,前往其他的站台求援,以拯救自己居住的地铁站以及最后人类的命运。
选用隧道场景,尽量保证较小的偏差。
游戏设置:
曲线图:▲可以说,两套平台在这个游戏下表现几乎相同,谁都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优势。▲柱状图的结果也是一样,两套平台没有本质区别。孤岛危机:弹头
《Crysis Warhead》是由德国Crytek Studio开发,美国艺电(EA)发行的一部孤岛危机正统续作。玩家将在游戏中继续借助Nanosuit与外星种族展开最后的生死搏斗,与众多新增角色一同进行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此作将全面强化Nanosuit作战服的崭新能力与操作体验,新加入的&Advanced AI&技术将把游戏互动体验提升到一个史无前列的巅峰高度。作为Crysis的后续之作,Crysis Warhead在游戏引擎上做了不少优化,游戏FPS相对提高了一些,但对于目前的主流硬件配置来说依然是一个噩梦。
游戏设置:特效全部最高,DX10模式,分辨率,NoAA 选用比较消耗资源的冰天雪地场景进行测试。
因为游戏测试机制的问题,曲线图没办法拟合,只能提供柱状图。
▲crysis这个项目上出现了意外的结果,i7 875K具有了明显的优势,之后我又跑了几次测试,结果是一样的,i7 2600处于劣势地位。Battlefield: Bad Company 2:
《 Battlefield: Bad Company 2 》(战地:叛逆连队2)是EA DICE研发的第9款“战地”系列作品。它是2008年上市的同系列的游戏战地:叛逆连队的续作。两在单人游戏剧情上亦有很多交叉点。游戏仍然沿用前作的寒霜引擎,并有所改进。除了完善了代码的优化,本作在破坏效果上也有所加强,可破坏的物件由92%上升到99%。前作里不能破坏的小物件以及建筑物框架,在本作中也可以被破坏。值得一提的是DICE与AMD关系十分密切,这个寒霜引擎就曾经用在AMD R600的Demo里。
选用开场登陆的场景,尽量保证较小的偏差。
游戏设置:分辨率,其他特效全部最高。▲两套平台的标下差异不大,只是在171秒的时候i7 875K平台帧数掉的比较多。▲平均起来,i7 2600平台具有微小优势,这个优势可以忽略不计。荣誉勋章2010:
EA系列FPS新作《荣誉勋章》的游戏背景设定在现代的战争。这也是《荣誉勋章》系列上市十年来头一次抛弃了二战题材,投入了现代战争的怀抱。这款定于2010年发布的全新《荣誉勋章》将为玩家展现一个叫做“第一梯队”的机构,直接隶属于国家指挥局。
   《荣誉勋章》是由业内最好的单人游戏设计团队进行设计的。洛杉矶工作室的成员都是由总经理Sean Decker、执行制作人Greg Goodric和资深创意总监Rich Farrelly精挑细选组成的。为了更加丰富单人游戏的体验,EA洛杉矶工作室甚至抽调了多人游戏专家组——《战地》系列的DICE。这支专家组将专门负责游戏的多人游戏模式。这两个工作室强强联手,致力于打造新一代顶级的《荣誉勋章》。
游戏设置为分辨率,其他最高。另外,游戏的配置文件默认状态下对最高帧做了限制,为63FPS,考虑到这个帧数下已经非常流畅,没有必要为了测试去修改配置文件,所以采用了默认状态的测试。
▲两套平台表现几乎没有差别。▲平均起来i7 2600平台具有可以忽略不计的优势。尘埃2
《Colin Mcrae: DiRT 2》(科林麦克雷:尘埃2)是有Codemasters公司推出的赛车类游戏,是科林麦克雷拉力赛的正统续作。成熟的引擎、完美的画面和适中的难度让《Colin Mcrae: DiRT 2》成为电脑游戏玩家最为热衷的竞速作品竞速作品之一。《Colin Mcrae: DiRT 2》采用第一代使用的系统,但在赛车的各种视觉表现上,更注重沙尘和赛车的表现效果,无论是飘沙的设计,或是在车道上留下的车痕。另外,本次系列作针对车辆内的操作人员动作也做了强化,让玩家亲身体验赛车的刺激。《Colin Mcrae: DiRT 2》使用的EGO引擎整体部署DirectX 11技术,支持图形多线程、硬件Tessellation以及SM5.0等新特性。
选用游戏自带场景测试,由于每一次的路径不相同,所以曲线只能整体去看。游戏设置:抗锯齿8xQCSAA,其他都是最高。
▲曲线上,i7 2600平台可以看出来具有微小的优势。但是这么小的差别在主观上是感觉不到的。▲平均起来,i7 2600平台也只是具有非常微小的优势。HAWX2 Demo
由育碧布加勒斯特开发的《汤姆克兰西之鹰击长空2》将在2010年9月面市,在新作中玩家将扮演精英飞行员,驾驶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担任一系列的战斗任务。
   《鹰击长空2》新增了许多新特性和玩法,包括自控起降、无人侦察机、4人合作等,另外在画面特效上也有很大的改善,尤其在地图效果,来自GeoEye的商业级高分辨率卫星地图能确保游戏营造出令人震撼的逼真程度。
游戏中设置全部都为最高,分辨率。
▲前半段,两套平台相比i7 2600有略微的劣势;后半段60秒到67秒之间,i7 2600平台优势明显,总的来说,差别不大。▲平均起来,i7 875K占据一些优势。侠盗飞车4:自由城之章
这款游戏极度依赖CPU,对核心数和单核心效能需求都非常高,同时对显存容量要求也很高
新的DLC分为两部分,两部分都带有Benchmark,
第一部分为:The Lost&Damned,相对来讲比较考验显卡性能。
第二部分为:The Ballad Of Gay Tony,相对比较考验CPU性能。
全部选取游戏自带的测试。
游戏设置:
第一部分的曲线图:
▲第一部分比较怪异,前半段i7 2600平台 具有明显优势,后半段具有明显劣势。 ▲平均起来之后,两套平台差不多。第二部分:▲这个场景下,i7 2600体现出了一些优势,这个场景是相对依赖CPU的。 ▲在特别依赖CPU的特例游戏上跑特例的场景,i7 2600终于出现了相对大的优势。失落的星球2:
《失落的星球2》的游戏舞台是前作故事发生后十几年之后经过温暖化改变的EDN-3rd,这里将新增丛林等新场景,主人公也并非前作那样为一人,而是以“雪贼”们不同的视点展开故事。与前作相同,《失落的星球2》采用CAPCOM公司原创引擎MT Framework的最新版VER.2.0进行开发,游戏世界的表现将更加细致和美丽。而不仅仅是画面上的进化,本作将会在前作玩家要求基础上追加大量全新要素,新场景、新角色、新武器等自不必说,角色的动作也比前作更加丰富多彩。
选用游戏自带测试的B场景,这个场景相对来讲比较消耗资源。
游戏设置:
曲线图:▲两套平台没有明显的区别。▲最低帧上,i7 2600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冲突世界:苏联进攻
游戏设置全部为最高。▲这款游戏中,两套平台的曲线也很有意思,在8秒到18秒核弹爆炸的区间,这一段场景公认特别依赖CPU性能,在前面的性能测试中表现抢眼的i7 2600在这个场景下具有了很强的优势,要知道在这之前,我还没有见到过哪个平台开全特效在这里跑顺过;其他部分,i7 2600反而有劣势。▲新平台在这款游戏的最低帧上有比较明显的提升。
下面进入主观流畅性比较部分:
如果你经常关注游戏测试不难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有的游戏即使帧数低的时候也能比较流畅,典型例子是crysis和地铁2033;有的游戏即使帧数比较高,但是仍然感觉不算太流畅,典型例子有很多。
又或者,玩游戏的时候,你可以感到某个平台跑某个游戏的时候经常“掉帧”,但是记录帧数与另一个平台对比的时候却发现,两套平台的帧数曲线基本一致。
以上的第一种情况,经过摸索我是这样总结的:仔细观察crysis测试时窗口的左上角,你是不是发现crysis的测试是有一个总帧数的?又或者性能越高的平台,跑完crysis测试所花的时间就越少,如果你把测试的设置降到最低,进入场景一闪而过?crysis这种即使帧数低,依然没有明显不流畅感觉,主要是因为crysis渲染每帧所花的时间基本保持到差不多的程度;其他帧数很高依然不流畅的游戏,主要是因为每帧渲染出来的时间有很大差异,所以主观上你可以感觉到。
第二种情况也要稍微与第一种情况结合,主观感觉不流畅,但是数据上流畅,主要是因为记录FPS采样的频率比较低,比如FARPS默认是一秒进行一次采样,如果没有进行采样的时候帧数掉下来,进行采样的时候帧数回来,那么测试数据上就不会有什么区别。
所以说,FPS曲线虽然能反映一下游戏表现,但是只能大致反映,一个人真正用某个平台,某个设置玩这个游戏的时候体验会与这个曲线多少有点出入。
那么怎么来完美的还原主观这部分的感受就成为我进行测试的下一个要攻克的目标,之前和viva大大进行了一些探讨,经过他的一些帮助,我们暂时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记录出每帧时间,注意,是每帧生成的时间。
然后,需要一个标杆来简单衡量,这一次由于是尝试,所以每帧生成的时间标杆先暂定为33.33ms——也就是说,先按照我们对流畅性的基本要求,达到 30FPS为标准(一秒30帧,那么生成一个画面的时间大于33.33ms就相当于帧数低于30FPS;生成时间小于33.33ms,就是大于 30FPS)。
测试结果:
测试的时候,我记录了以上所有游戏的每帧生成时间,选取生成时间小于或者等于33.33ms的帧,算出总数,除以总帧数,得出一个比例。
▲这里的数据也比较有意思,大体上我们发现,i7 2600平台的流畅性不如i7 875K,只有两个项目:失落的星球2与冲突世界苏联进攻胜出。
上面的性能测试,着实让我兴奋了一次。
之后的游戏测试,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主观流畅性方面,同频打开睿频的情况下,新平台反而不如旧平台。
游戏性能表现方面,除了冲突世界苏联进攻的核弹爆炸场景,我没有找到i7 2600在游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项目。
在开始我担心的问题看来基本不存在,中高端单卡有这样的表现,不能指望像i5 7xx、i7 8xx与i7 9xx的比较那样,体现出pci-e总线延迟低优势(详见这两篇文章:解析高端游戏配置的选购误区
/bbs/thread-.html
i5就是这样超过i7的 解析高端游戏配置的选购误区
/bbs/thread-.html)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游戏玩家,打算组建单显卡系统,不要指望新平台能为你带来什么明显的体验提升(虽然在之前能搜索到的相关测试中,Sandy Bridge平台在星际2这个项目上很有优势,但是星际2用一颗i5 760也可以跑完美),我们只能指望它在非常依赖CPU的场景中体现优势。
在接下来的测试中,我会尝试两片460组建SLI,看一看新平台在多显卡方面是否还能压榨出什么东西。
{:14_704:}看价格了 性能差距不大额~~~
426辛苦了,这么晚还发测评
但是从我从其他网站的测评来看,同频下SB还是大约有10%的优势的
还是选760?
426辛苦了,这么晚还发测评
但是从我从其他网站的测评来看,同频下SB还是大约有10%的优势的
rainfallfeng 发表于
08:27 如果说同频游戏性能有10%的优势,在实际角度上讲是不可能的
上面的测试结果经过了好几次的验证,保证是没问题的
还是选760?
colour 发表于
08:37 嗯,如果自己能超一超的话,i5 760仍然是性价比最高的游戏CPU
通过测评我深刻体会到玩游戏还是要靠显卡滴。
本帖最后由 辉耀 于
11:47 编辑
新品显卡表现不佳还可以说“等等驱动看看”,新CPU这个样……看来只能说果断760了……(当然是指针对游戏玩家)
我个人的话……还是继续等几个月后看看2500k的稳定价格以及Z68进一步消息吧……
PS 考虑到微型计算机那文……难道SB是暴雪专用U么……
{:14_691:}SB就这样了么,好失望,还不给艹
不给搞超频,是不是DIY要完蛋鸟?!
我觉得有必要测下星际2,纪元1404,龙腾世纪:起源,巫妖王。
我觉得有必要测下星际2,纪元1404,龙腾世纪:起源,巫妖王。
gamforever 发表于
21:55 很可惜这些游戏现在还没有可以模拟实际情况,场景差不多,准确严谨的方式来测试
看来i7 920出来不久就入手的玩家可以继续保值了
第一次来玩家堂,很高兴认识大家!
感谢426大大详尽细致的评测!
看了426针对i7 2600一系列的评测,我发现一个问题:新旧平台在除了游戏以外的领域差距较大,但在游戏测试阶段,比分始终没有拉开较大差距。此环节也是一系列测试中唯一与显卡密切相关的部分,我怀疑是遇到了瓶颈,看测试平台内存频率仅为1333,显卡也仅为GTX460,如果将这两项提升为:海盗船DDR3 1600 c9的双通道套装和GTX580的话,我想游戏成绩拉开档次才能便于观察。
同意LS,。。。。
第一次来玩家堂,很高兴认识大家!
感谢426大大详尽细致的评测!
看了426针对i7 2600一系列的评测,我发现一个问题:新旧平台在除了游戏以外的领域差距较大,但在游戏测试阶段,比分始终没有拉开较大差距。此环节也 ...
melodyv 发表于
13:52 考虑到了单卡的瓶颈问题,所以加入了460SLI的测试(当然这个测试的主要目的是看一下新平台在多显卡情况下的表现和老平台相比有什么差别),460 1G SLI综合起来的3D性能是可以赶上580的
在SLI的测试中,差别仍然不大,所以可以继续保持这个结论
Powered by当电脑的配置不能全特效玩一个游戏时,应该降低分辨率来提高流畅度还是降低特效来提高流畅度_百度知道
当电脑的配置不能全特效玩一个游戏时,应该降低分辨率来提高流畅度还是降低特效来提高流畅度
提问者采纳
当然是降低分辨率来保留特效,分辨率在高没特效只会令画面简陋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玩游戏,分辨率配置要求高还是特效要求高?_百度知道
玩游戏,分辨率配置要求高还是特效要求高?
提问者采纳
都很高。建议分辨率优先调高,这样就能保证画面清晰。
分辨率考验cpu还是特效考验cpu?
分辨率。游戏考验的主要是显卡,cpu关系不大。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首先分辨得高,才装得下特效
哪个配置需求高?
特效再高,分辨率低了看也看不清楚
哪个配置需求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in10玩游戏分辨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