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中国国际象棋等级分证查询

湖北省体育局
您的位置:&&&&/&&&&/&&&&/&&信息详情
在第6届全运会上,国际象棋和我国传统棋艺围棋、象棋一样,被列为一个比赛项目,举行男女团体赛。国际象棋在我国是个新兴的运动项目,开展的时间不长,1956年起才和围棋、象棋一起列为国家开展的体育项目,但它在世界上非常普及。目前,爱好国际象棋的人在全世界至少有数亿之多,而加入世界国际象棋联合会(简称&国际棋联&)的会员国或地区已经超过120个。我国国际象棋协会从1975年起正式加入国际棋联。国际象棋是一种比智力、比战法、比意志的运动,它的变化复杂、趣味浓厚,工作和学习之余参加国际象棋活动,不仅能丰富人们业余的文化生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锻炼思维能力,培养顽强沉着、机智勇敢的意志品质。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列宁都是国际象棋的积极爱好者。列宁曾把国际象棋比喻为&智慧的体操&,马克思认为国际象棋和跳棋等都是&聪明人的游戏&。由于国际象棋棋盘的64个小方格黑白相间、棋子形象立体,对少年儿童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因此,近几年来欧洲一些国家把国际象棋作为&寓教于乐&、启迪思维的智力教具来加以利用,他们在小学里开设国际象棋课。目前,法国莫里哀学校开设国际象棋课的经验正在欧洲一些国家广泛推广。在号称&国际象棋王国&的苏联,除了在小学里开设国际象棋课,在少年宫里组织国际象棋活动小组,并定期举办国际象棋讲座或训练班外,为提高国际象棋这项运动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还在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里设有专门研究国际象棋的研究室,配有研究人员,招收研究生,在国家体育学院里设有国际象棋专业,招收攻研国际象棋的学生和研究生。国际象棋,相传起源于亚洲,是亚洲人的创造发明,它已有着将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关于它的发源地,六十年代以前,苏联的棋史学家认为是在古时的印度,五六世纪时在印度流行的四方棋是原始国际象棋的前身,这是国际象棋的印度起源论。但近十余年来,英国、南斯拉夫、苏联等国的棋史学家著文提出许多反证材料,指出国际象棋和中国传统的象棋一样,都是由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一度十分流行的六博棋逐渐演变而来的,因而他们认为国际象棋的最早发源地不在印度,而在中国,是欧洲人把它改造成现在这种国际象棋的。目前,关于国际象棋源流之争正在世界国际象棋史学界广泛展开。国际象棋的真正故乡究竟在何处,若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从我国出土文物看,早在北宋以前饰有&琴、棋、书、画&图案的织锦上,表示&棋&的就是一个由8×8黑白格相间的小格的国际象棋棋盘,可见至少在千年以前,我国民间已有类似现在流行的这种国际象棋。十九世纪中期,国际象棋开始成为正式的比赛项目。1924年曾被列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同年成立了&国际棋联&。目前,国际棋联主办或委托成员国协会举办的重大世界性比赛有: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世界团体锦标赛、男女个人世界冠军赛、大学生世界团体赛、少年世界冠军赛,以及各大洲的国际象棋团体赛。至于各种杯赛、邀请赛、大师赛、特级大师赛、等级分赛等更是不可胜数。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是国际棋联主办的比赛中规模最大的一种比赛,它实际上就是世界国际象棋团体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关于比赛地点,从1984年起国际棋联作了新的决定,规定一次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希腊,一次在世界其它地区。第1届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于1927年在伦敦举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一度中断。1957年以前只有男子团体赛一项,1957年以后增加了女子团体赛项目。近几届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参加角逐的队数大大增加,男队发展到将近90个,女队发展到40多个。国际象棋世界团体锦标赛:是1985年开始创办的,每两年一次,参加者必须是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中的前六名和各洲的冠军。1985年在瑞士举行的第1届国际象棋世界团体锦标赛共有10个队参加。国际象棋男女个人世界冠军赛:每三年一次,由各大区选拔赛开始,经过区际赛,候选人赛直至世界冠军对抗赛。这是国际棋联组织的比赛中水平最高、循环时间最长的一种比赛。国际象棋在中国目前还远远比不上中国象棋那样普及,但中国象棋家喻户晓的普及程度对国际象棋在中国的发展却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因为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无论在着法上或战略战术上,都有许多相似或可以互相借鉴的地方,中国象棋优秀选手改下国际象棋以后,棋艺水平的提高速度很快,他们很快就能把中国象棋特有的战略战术运用到国际象棋里,形成了中国国际象棋手的独特风格。1956年起,国际象棋列为我国开展的运动项目,同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一次国际象棋表演赛,当时只有四个省市的六名棋手参加,而一年以后的1957年全国国际象棋锦标赛中,参加比赛的选手发展到将近十个省市的22名。1957年至1966年,差不多每年都举行一次全国比赛,参加比赛的选手每年都有所增加。1974年又恢复全国棋类比赛。1978年以后,国际象棋的全国比赛增为每年两次,其中一次为团体赛,一次为个人赛,而且男女分项比赛。此外,还有拼搏杯等传统的杯赛,使优秀棋手和青少年选手有很多机会可以交流和提高棋艺。1986年全国国际象棋团体赛创历史上最高纪录,成为有史以来国内国际象棋比赛规模最大的一次。参加比赛的有18个省、市、自治区的150多名男女国际象棋选手。六十年代初,上海、北京、温州、杭州等开展国际象棋的重点城市,在少年宫或业余体校中设立国际象棋班。七十年代中期开始,成都、广州、山西、天津也相继办起了这样的少年国际象棋班,聘请或安排专职的国际象棋教练员进行训练和辅导,这对新一代选手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女子国际特级大师刘适兰、吴敏茜,女子国际大师安艳凤、男子国际大师戚惊萱、李祖年、梁金荣、杨献、林塔、马红丁、王犁等都是从棋校、少年宫或业余体校国际象棋班里培养出来的。1975年,我国加入国际棋联后,国际象棋的国际交往逐年增多,中国选手在国际比赛中的成绩也愈来愈好,引起了世界棋坛的广泛注意。1977年11月,中国队首次参加亚洲国际象棋团体赛,即旗开得胜,荣获亚军。此后,中国队二次蝉联亚洲冠军。至1983年,我国棋手从历届亚洲国际象棋冠军保持者菲律宾队的手里夺得了亚洲冠军的奖杯。从此,中国棋手冲出亚洲,走向世界。1978年底,我国棋手第一次参加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里斯举行的第23届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曾战胜战平一些强队,最后获得第18名。1980年12月,由年龄不到20岁的三名中国姑娘组成的中国国际象棋女队初登国际棋坛,就在那年的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中战平世界冠军苏联队,荣获并列第5名。以后在每两年一次的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中,赛一次进一步。1986年11月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的第27届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中荣获并列第3名。出任第1台的中国国际特级大师刘适兰,个人成绩列为该台次的前三名,受到大会授予的最佳运动员奖。比赛中,中国女队出乎意料地打胜了一些硬仗,例如先后战胜了前世界亚军保加利亚,前世界第3名罗马尼亚等强队,并仅以1比2负于苏联队。中国男队在近两届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中成绩也很突出,1984年在第26届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中获并列第8名。1986年在有108个队角逐的第27届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中,战平前世界亚军南斯拉夫队,以胜9场、平1场、负4场,在56局棋中得34分的优异成绩,与保加利亚、冰岛并列第5名。这是亚洲国家男队在以往奥林匹克赛中的最高名次。过去菲律宾队的最佳成绩是第11名。中国队第1名徐俊的优异成绩引人注目。中国选手在世界国际象棋个人赛中的成绩也有突出的提高。1981年刘适兰以14盘全胜的纪录夺得亚洲分区第1名以后,进入世界冠军候选人赛即八强赛,荣获国际特级大师称号。1985年安艳凤、吴敏茜、赵兰囊括亚洲分区赛前三名。吴敏茜后来打入八强战,也获得了国际特级大师称号。中国其他女棋手在国际赛中成绩也很好,安艳凤、赵兰、吴晓莹获国际大师称号,宁春红获亚洲第2名。贺天剑、谢军、彭肇勤应邀访问了苏联。中国男选手在国际比赛中有多人战胜战平过世界著名的国际特级大师。1985年3月在非律宾拉奥格举行的亚洲分区选拔赛中,中国棋手戚惊萱、李祖年、叶江川囊括了前三名。国际象棋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国际象棋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http://www.cqjlp.gov.cn
发布机构:区体育局
国际象棋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一、国际级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一)世界杯赛(个人)、世界锦标赛(个人)前八名;
  (二)奥林匹克团体赛、世界团体锦标赛:
  1、第一名授予参赛的5名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参赛的4名运动员;
  3、第三名授予参赛的3名运动员;
  4、第四至六名授予参赛的2名运动员;
  5、第七、八名授予参赛的1名运动员。
  二、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一)世界杯赛(个人)、世界锦标赛(个人)第九至十六名;
  (二)奥林匹克团体赛、世界团体锦标赛第二至八名授予除国际级运动健将外其他参赛成员;
  (三)亚洲个人锦标赛、世界冠军分区赛(中国区)、全国锦标赛(个人)前十四名;
  (四)亚洲团体锦标赛出场率不低于40%和得分率不低于70%:
  1、第一名授予参赛的5名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参赛的4名运动员;
  3、第三名授予参赛的3名运动员;
  4、第四至六名授予参赛的2名运动员;
  5、第七、八名授予参赛的1名运动员。
  (五)全国智力运动会(团体)出场率不低于40%和得分率不低于70%:
  1、第一名授予参赛的男女各4名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参赛的男女各2名运动员;
  3、第三至六名授予参赛的男女各1名运动员。
  (六)全国锦标赛(团体) 出场率不低于40%和得分率不低于70%:
  1、第一名授予参赛的男4名、女3名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参赛的男女各2名运动员;
  3、第三至六名授予参赛的男女各1名运动员。
  (七)全国青年个人冠军赛(17岁―20岁)前二名且得分率达到70%;
  (八)全国等级赛甲组冠军且得分率达到76%。
  三、一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
  (一)亚洲个人锦标赛、世界冠军分区赛(中国区)、全国锦标赛(个人)第十五至三十二名;
  (二)全国锦标赛(团体)前八名授予除运动健将外其他参赛的男、女运动员且出场率不低于30%和得分率不低于60%;
  (三)全国智力运动会(团体)前八名授予运动健将外其他参赛的男、女运动员且出场率不低于30%和得分率不低于60%;
  (四)全国智力运动会(少年团体)(10岁―16岁)前二名且出场率不低于30%和得分率不低于60%,授予参赛的男女各4名运动员;
  (五)全国青年个人冠军赛(17岁―20岁)前十名,参赛人数不足20人,录取前五名(17岁―20岁);
  (六)全国等级赛乙组参赛人数50人以上,录取前十三名;参赛人数70人以上,录取前十八名;参赛人数100人以上,录取前二十五名;参赛人数150人以上,录取前三十八名;
  (七)全国少年冠军赛甲组(16岁组)、乙组(14岁组)冠军;
  (八)省、自治区、直辖市个人锦标赛前三名;
  (九)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级赛乙组冠军。
  四、二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
  (一)全国锦标赛(个人)第三十三至四十二名;
  (二)全国锦标赛(团体)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赛的男4名、女3名运动员;
  (三)全国智力运动会(团体)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赛的男女各4名运动员;
  (四)全国智力运动会(少年团体)(10岁―16岁)第三至五名授予参赛的男女各4名运动员;
  (五)全国青年个人冠军赛(17岁―20岁)第十一至十八名,不足20人比赛,录取第六至九名(17岁―20岁);
  (六)全国等级赛丙组参赛人数50人以上,录取前十三名;参赛人数70人以上,录取前十八名;参赛人数100人以上,录取前二十五名;参赛人数150人以上,录取前三十八名;
  (七)全国少年冠军赛甲组(16岁组)、乙组(14岁组)第二至十二名;丙组(12岁组)、丁组(10岁组)前八名;
  (八)省、自治区、直辖市个人锦标赛第四至十二名;
  (九)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级赛丙组前六名;
  (十)省、自治区、直辖市少年冠军赛,甲组(16岁组)、乙组(14岁组)前三名,丙组(12岁组)、丁组(10岁组)冠军。
  五、三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三级运动员称号:
  (一)全国锦标赛(个人)第四十三至六十二名;
  (二)全国锦标赛(团体)第十三至十六名授予参赛的男4名、女3名运动员;
  (三)全国智力运动会(团体)第十三至十六名授予参赛的男女各4名运动员;
  (四)全国智力运动会(少年团体)(10岁―16岁)第六至九名授予参赛的男女各4名运动员;
  (五)全国青年个人冠军赛(17岁―20岁)第十九至二十六名;不足20人比赛,录取第十至十二名(17岁―20岁);
  (六)全国少年冠军赛甲组(16岁组)、乙组(14岁组)第十三至二十五名;丙组(12岁组)、丁组(10岁组)第九至二十名;
  (七)省、自治区、直辖市个人锦标赛第十三至三十二名;
  (八)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级赛定级组前十名;
  (九)省、自治区、直辖市少年冠军赛,甲组(16岁组)、乙组(14岁组)第四至八名,丙组(12岁组)、丁组(10岁组)第二至四名;
  (十)省辖市、地区、自治州个人锦标赛前六名;
  (十一)省辖市、地区、自治州等级赛定级组前六名;
  (十二)省辖市、地区、自治州少年冠军赛前三名;
  (十三)县(区)个人锦标赛冠军。
  注:申请等级称号的条件
  1、赛制:不得少于11轮棋,每轮棋用时不少于60分钟。全国性的赛事允许有一次快棋申请称号。
  2、亚洲团体锦标赛、全国智力运动会(团体)、全国锦标赛(团体)按出场次数(按条例的出场率)来计算得分率。
  3、凡参加全国等级赛的运动员必须持等级证书参赛。技术等级证书必须符合上述条例的比赛名称方可办理等级证书,否则视同无效。
  4、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级赛:
  (1)比赛分为甲组(一级运动员组)、乙组(二级运动员组)、丙组(三级运动员组)、定级组;
  (2)持棋协大师证书可参加乙组,持候补棋协大师可参加丙组,持棋协一至二级棋士证书可参加定级组。
  5、参加省级以下(含省级)比赛所有人员必须是有当地户籍的运动员。
  6、比赛秩序册、成绩册、获奖证书(根据规程录取名次发)必须加盖组委会章,而全国等级赛的成绩证明单必须加盖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公章方可作为申请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的依据。
主题相关信息
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政府网站标识码:&&ICP备案编号:渝ICP备号&&id="p_1001" href="?f=&areaID=17&classID=793&price=以下 <a
id="p_1002" href="?f=&areaID=17&classID=793&price=9元 <a
id="p_1003" href="?f=&areaID=17&classID=793&price=-1999元 <a
id="p_1004" href="?f=&areaID=17&classID=793&price=-2999元 <a
id="p_1005" href="?f=&areaID=17&classID=793&price=-3999元 <a
id="p_1006" href="?f=&areaID=17&classID=793&price=-4999元 <a
id="p_1007" href="?f=&areaID=17&classID=793&price=及以上
请选择城市
IT(电脑)
英语四六级
其它行业英语
注册会计师
财务管理师
实操会计师证
建筑工程类
报关员/报检员
网络工程师
IT认证考试
模具设计/工业设计
嵌入式、单片机培训
IT(电脑)&#xe621; 上传我的文档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粉丝量:70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办理国际象棋业余等级证书须知
下载积分:1200
内容提示:办理国际象棋业余等级证书须知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37|
上传日期: 14:12:04|
文档星级:&#xe60b;&#xe60b;&#xe60b;&#xe60b;&#xe60b;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xe71b; 1200 积分
&#xe602;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办理国际象棋业余等级证书须知
关注微信公众号为丰富少年儿童课外活动,推进围棋、国际象棋在少儿中的普及和提高;同时为少儿围棋、国际象棋爱好者提供一个面对面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湖北省围棋协会、湖北省国际象棋协会定于2014年元月18日、19日举办第九届“迎春杯”湖北省围棋、国际象棋等级赛,具体赛事安排如下:
一、主办单位:湖北省围棋协会、湖北省国际象棋协会
二、承办单位:武汉市青山区青少年宫
三、比赛时间和地点:
2014年元月18日、19日上午8:30时开始,在青山区青少年宫举行。
四、比赛项目及分组:
(一)围棋分组:
1、段位组:根据段位分组,每段为一组,人数不足可并组比赛,最高为4段升5段组;
2、高级组:1―3级棋手,按具体级别分组,&
3、中级组:4―9级棋手,按具体级别分组;
4、初级组:10级以下至无级棋手;以上组人数不足可并组比赛;
5、幼儿组:幼儿园5岁以上的幼儿(学棋半年以上)。
(二)国际象棋分组:
1、甲组(一级运动员);
2、乙组(二级运动员或棋协大师);
3、丙组(三级运动员或候补棋协大师);
4、定级组(一、二级棋士);
5、棋士组(三级以下棋士至无级,每级一组)。
五、竞赛规则:
1、采用最新《围棋竞赛规则》、《国际象棋竞赛规则》;
2、按组别进行五至七轮积分编排制或循环赛。
六、录取名次、奖励及等级晋升办法:
(一)围棋:
1、个人每组录取前六名,颁发奖牌、证书及奖品;
2、4段至1级组均为7轮5胜者晋升一段;
3、其它级别根据省围棋协会级位晋升办法晋升等级,颁发证书;
(二)国际象棋:
1、甲组录取前三名,颁发奖品,具体根据报名人数制定;
2、乙组录取前三名,其中第一名可晋升一级运动员;
3、丙组录取前六名,可晋升二级运动员;
4、定级组录取前十名,获得明年丙组参赛资格;
5、其它等级组根据得分率晋升等级。
(三)参赛选手均有纪念品,参赛队员达10人以上的队可计团体成绩,团体成绩按本队成绩最好的5人统计评比。
七、报名方式:
参赛者须于2014年元月10日前向承办单位报名,并提供报名组别相应的段级位证明。
报名地点:青山区青少年宫培训报名处
联系电话:027- (元月6日起全天接受报名);,李老师。
报名费:130元/人
八、裁判长及主要裁判员有主办单位指派,其他裁判员由承办单位补充。
九、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湖北省围棋协会、湖北省国际象棋协会
2013年12月6日
&&&&&&&&&&&&&&&&&&&&&&&&&&&&&&&&&&&&&&&&&&&&&&&&&&&&&&&&&&&&&&&&&&&&&&&&&&&&&&&&&&&&&&&&&&
&&&&&&&&&&&&&&&& &&&&&&&&&&&报 名 表&&&&&&&&&&&&&&&&&& ( 此表可复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象棋等级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