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风格垃圾争夺战读后感

北欧垃圾产出量喂不饱处理厂 挪威或从美国进口垃圾|欧洲|垃圾|争夺战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北欧垃圾产出量喂不饱处理厂 挪威或从美国进口垃圾
  据中国日报报道
  就在中国大部分城市相继爆出“垃圾围城”难题的同时,一些垃圾处理产业发达的欧洲国家却正在疯狂地从世界各地进口垃圾,并为此展开激烈的垃圾争夺战。北欧国家挪威首都奥斯陆目前就面临着垃圾匮乏的问题。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奥斯陆的垃圾处理产业非常发达,奥斯陆对垃圾极为渴求,不仅从临近的英格兰、爱尔兰和瑞典进口垃圾,甚至还盯上了美国的垃圾市场。
  奥斯陆的垃圾处理产业通过焚烧家庭垃圾、工业垃圾、甚至是有毒和危险废物为市民提供暖气和电力。据悉,当地大约过半的地区和大部分学校均利用焚烧垃圾供暖。然而,奥斯陆的这种环保模式却一直面临垃圾匮乏的问题。当地垃圾发电厂的负责人帕尔?米克尔森说:“北欧的发电量非常大。”
  米克尔森表示,北欧年产垃圾总量大约只有1.5亿吨,而这里垃圾处理厂的总处理能力至少是7亿吨。这也就意味着,当地的垃圾产出量远远“喂不饱”处理厂。
  而更令米克尔森感到着急的是,奥斯陆在进口垃圾方面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因为“瑞典、奥地利和德国等欧洲国家仍在继续修建”垃圾处理厂。在一些人看来,奥斯陆进口垃圾发电的做法可能令人难以接受。但米克尔森表示,垃圾焚烧是“一场可再生能源的游戏,能够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但也有人对这场“争夺战”感到不安。挪威环保组织“地球之友”的主席拉尔斯?霍特布雷肯指出:“从环保的角度出发,这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它会迫使人们产生越来越多的垃圾,直到超出(垃圾处理厂的处理)能力。”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长江商报消息  近来,就在农夫山泉曝出其水源地垃圾围城,不知如何解困之际,北欧国家却在进口垃圾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据纽约时报报道,挪威首都奥斯陆拟从美国进口垃圾,来弥补垃圾匮乏的难题。  垃圾也有人抢?对,的确是真事。  现象  垃圾处理厂“喂不饱”北欧缺口达5.5亿吨  在垃圾争夺战中,挪威的竞争对手不止一个。瑞典在2012年就公开宣称,每年进口80万吨垃圾。“数十年来,整个北欧都在通过焚烧垃圾来供电和暖气,对垃圾的需求大大增加”,奥斯陆“变废为能源产业(英文简称EFW)”的主管米克尔森说,瑞典人正在建立更多的焚化厂,德国和奥地利也在这样做。  “在欧洲,垃圾是可以买卖的商品,这个市场越来越大。”奥斯陆废弃物处理高级顾问鲁斯说。据报道,北欧年产垃圾总量约有1.5亿吨,而垃圾处理厂的总处理能力至少是7亿吨,即垃圾产出量缺口高达5.5亿吨,远远没有喂饱EFW产业。竞争如此激烈,以致挪威觉得从英格兰、爱尔兰和瑞典进口垃圾尚不够用,无奈转投美洲市场。  做法  既可发电又可供暖瑞典99%垃圾变废为宝  据报道,奥斯陆主要是通过焚烧家庭垃圾、工业垃圾、甚至是有毒和危险废物为市民提供暖气和电力,为当地过半的地区和大部分学校的供暖。而北欧的发电需求又远远大于能源产出量。这种环保模式在北欧盛行,最终导致出现抢垃圾的局面。  丹麦、奥地利、瑞典等国家,大多选择了热电一体化的垃圾处理技术,其目标是循环再造,在减少填埋和焚烧的前提下,通过利用高科技生物技术处理转化成热和电。在2004年,奥地利对最有效垃圾处理系统进行了环境评估,提出垃圾焚烧设施用于生产电力和热能是最佳选择。  瑞典在垃圾处理效率上,属世界最高。欧盟数据统计委员会2012年数据显示,瑞典被填埋的非可再生垃圾只占1%,36%可得到循环利用,14%再生成化肥,另外49%被焚烧发电供热为城市460万户的供暖需求。垃圾焚烧处理最重要的对废气的二次净化,比如二噁英(致癌污染物质)各国都严格制定了限制垃圾焚烧废气的排放标准。  释疑  挪威进口为何偏爱“英式垃圾” ?  为何挪威不直接从因垃圾而出名的意大利那不勒斯进口呢?“奥斯陆偏爱更清洁和更安全的"英式"(英语国家的)垃圾。”米克尔森仍间接点出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在挪威,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存放不同种类的垃圾,这些袋子由当地商店免费发放。比如,厨房及食物垃圾放在绿色的塑料袋中,蓝色的垃圾袋装塑料制品等。奥斯陆垃圾处理公司将垃圾回收后,不用人工分拣,只需已经编程好的自动传感器识别不同垃圾袋而将垃圾分别送往不同种类垃圾的处理区域。  垃圾分类技术的成熟,能有效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瑞典从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焚烧垃圾,现如今因为分类垃圾技术日益成熟,包括密闭式的自动垃圾收集系统,废气排放已经减少了90%至99%。  本报记者 罗晓庆 编译  关注本地  生物分解技术带头企业来汉遇冷  “环保意识差,推广难”  “我们随时准备杀回武汉。”昨日,记者致电厦门市荣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李汉章,他说。该企业作为全国微生物分解垃圾技术项目的带头企业,曾于2009年来到武汉,因为推广困难,2010年退出武汉市场。至今他对没有开发好武汉垃圾分解市场觉得遗憾。  据了解,厦门市荣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曾带着其制造的有机垃圾微生物处理机来汉进行技术推广,这种技术是通过将回收的垃圾进行生化处理,形成有机肥和饲料添加剂,该技术优势在于空气污染为零,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可解决武汉长期存在的餐厨垃圾处理难题。但花费近百万宣传费用之后,这家公司最终撤回厦门总部。李汉章表示,“一方面是公共场所环保意识不足,推广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政府重视力度不够,没有资金扶持,也无场地提供,我们两方面受阻。”  武汉市城管局建设处数据显示,目前武汉中心城区每天仅生活垃圾处理量已达6000余吨,预计2020年,这个数字将翻一番。而目前,武汉的垃圾处理场仅5个,处理方式为简易填埋、焚烧。  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总工程师李先旺介绍,武汉在热电一体化技术上不成熟,生物分解又嫌成本高,“ 武汉的垃圾处置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政府的投入和监管是外来环保项目入驻武汉的首要条件。”李先旺说。  见习记者郑玮  作者:彭为 王碧涛 胡贵玉
13-05-10·
13-05-09·
13-05-09·
13-05-09·
13-05-09·
13-05-09·《自由散漫的北欧大学》读后感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
《自由散漫的北欧大学》读后感
读完“自由散漫”的北欧大学,感受很深。为什么没有的严格的校规、校纪及严格教学模式下,北欧大学出来的学生没毕业就有了自己的公司,很多人找的了自己理想的工作,但细想一下看似“自由散漫”但并不失目标,正是这种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育人模式,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及向困难挑战的动力,在他们共同的研究总结讨论的情况下,完成了自己的课题,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北欧大学的这种教学方式,在我们今后的企业管理中也应该很好的借鉴。首先是我们应该确定各部门的工作目标,再次就是做好考核,我们要的是结果,对各部门如何去做,采取什么方式,细节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要达到我们公司的考核标准,我想这种管理方式能节省公司领导很多时间。北欧大学的学生“自律”和主动性都做的很好,如果学生不具备这两条,课题也很难完成的,同时我们在企业更要发挥这方面的优势,认准公司的目标,自己能为公司目标做什么,怎么去做,达到什么标准,真正自主地为目标的实现而努力,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北欧大学毕业生”。日
评论人: 评论日期: 13:07
写的不错哟
评论人:天涯网友(游客) 评论日期: 20:13
你也没上网哎~~~想和你说说话了
本文所属博客:
引用地址:北欧打响垃圾“争夺战” - 长江商报官方网站
长江商报新闻热线:027-
当前位置: > 北欧打响垃圾“争夺战”
北欧打响垃圾“争夺战”
瑞典焚烧炉焚烧垃圾为当地居民供暖。图片来源于连线杂志长江商报消息&近来,就在农夫山泉曝出其水源地垃圾围城,不知如何解困之际,北欧国家却在进口垃圾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据纽约时报报道,挪威首都奥斯陆拟从美国进口垃圾,来弥补垃圾匮乏的难题。垃圾也有人抢?对,的确是真事。■现象垃圾处理厂“喂不饱”北欧缺口达5.5亿吨在垃圾争夺战中,挪威的竞争对手不止一个。瑞典在2012年就公开宣称,每年进口80万吨垃圾。“数十年来,整个北欧都在通过焚烧垃圾来供电和暖气,对垃圾的需求大大增加”,奥斯陆“变废为能源产业(英文简称EFW)”的主管米克尔森说,瑞典人正在建立更多的焚化厂,德国和奥地利也在这样做。“在欧洲,垃圾是可以买卖的商品,这个市场越来越大。”奥斯陆废弃物处理高级顾问鲁斯说。据报道,北欧年产垃圾总量约有1.5亿吨,而垃圾处理厂的总处理能力至少是7亿吨,即垃圾产出量缺口高达5.5亿吨,远远没有喂饱EFW产业。竞争如此激烈,以致挪威觉得从英格兰、爱尔兰和瑞典进口垃圾尚不够用,无奈转投美洲市场。■做法&既可发电又可供暖瑞典99%垃圾变废为宝据报道,奥斯陆主要是通过焚烧家庭垃圾、工业垃圾、甚至是有毒和危险废物为市民提供暖气和电力,为当地过半的地区和大部分学校的供暖。而北欧的发电需求又远远大于能源产出量。这种环保模式在北欧盛行,最终导致出现抢垃圾的局面。丹麦、奥地利、瑞典等国家,大多选择了热电一体化的垃圾处理技术,其目标是循环再造,在减少填埋和焚烧的前提下,通过利用高科技生物技术处理转化成热和电。在2004年,奥地利对最有效垃圾处理系统进行了环境评估,提出垃圾焚烧设施用于生产电力和热能是最佳选择。瑞典在垃圾处理效率上,属世界最高。欧盟数据统计委员会2012年数据显示,瑞典被填埋的非可再生垃圾只占1%,36%可得到循环利用,14%再生成化肥,另外49%被焚烧发电供热为城市460万户的供暖需求。垃圾焚烧处理最重要的对废气的二次净化,比如二噁英(致癌污染物质)各国都严格制定了限制垃圾焚烧废气的排放标准。■释疑挪威进口为何偏爱“英式垃圾”&?为何挪威不直接从因垃圾而出名的意大利那不勒斯进口呢?“奥斯陆偏爱更清洁和更安全的‘英式’(英语国家的)垃圾。”米克尔森仍间接点出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在挪威,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存放不同种类的垃圾,这些袋子由当地商店免费发放。比如,厨房及食物垃圾放在绿色的塑料袋中,蓝色的垃圾袋装塑料制品等。奥斯陆垃圾处理公司将垃圾回收后,不用人工分拣,只需已经编程好的自动传感器识别不同垃圾袋而将垃圾分别送往不同种类垃圾的处理区域。垃圾分类技术的成熟,能有效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瑞典从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焚烧垃圾,现如今因为分类垃圾技术日益成熟,包括密闭式的自动垃圾收集系统,废气排放已经减少了90%至99%。本报记者&罗晓庆&编译■关注本地生物分解技术带头企业来汉遇冷“环保意识差,推广难”“我们随时准备杀回武汉。”昨日,记者致电厦门市荣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李汉章,他说。该企业作为全国微生物分解垃圾技术项目的带头企业,曾于2009年来到武汉,因为推广困难,2010年退出武汉市场。至今他对没有开发好武汉垃圾分解市场觉得遗憾。据了解,厦门市荣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曾带着其制造的有机垃圾微生物处理机来汉进行技术推广,这种技术是通过将回收的垃圾进行生化处理,形成有机肥和饲料添加剂,该技术优势在于空气污染为零,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可解决武汉长期存在的餐厨垃圾处理难题。但花费近百万宣传费用之后,这家公司最终撤回厦门总部。李汉章表示,“一方面是公共场所环保意识不足,推广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政府重视力度不够,没有资金扶持,也无场地提供,我们两方面受阻。”武汉市城管局建设处数据显示,目前武汉中心城区每天仅生活垃圾处理量已达6000余吨,预计2020年,这个数字将翻一番。而目前,武汉的垃圾处理场仅5个,处理方式为简易填埋、焚烧。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总工程师李先旺介绍,武汉在热电一体化技术上不成熟,生物分解又嫌成本高,“&武汉的垃圾处置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政府的投入和监管是外来环保项目入驻武汉的首要条件。”李先旺说。见习记者郑玮■相关新闻后年我省生活垃圾八成以上无害化处理本报讯(记者&彭为&王碧涛&通讯员&胡贵玉)昨日从省政府获悉,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到2015年,全省建成较完善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市(县)全部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到2015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武汉、襄阳、宜昌、十堰市和三峡、丹江口库区内各乡镇的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在武汉等大中城市推进和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0%,到2030年,全面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责编:ZB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垃圾场争夺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