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中央山水房价年轻大哥地主

湖北枝江民间故事接龙(汇总)
湖北枝江民间故事接龙(汇总)
枝江民间故事接龙(1):增和桥(作者:太阳在流浪)
  传说明朝时仙女镇的青狮港上有一座桥,名叫增和桥。一天,一个和尚和一个秀才路过桥边,看到桥下有一个标致的农家闺女在洗萝卜菜。这和尚和秀才不是个东西,看到漂亮女人,心思花了,想调戏女人一番。那和尚站在桥上,对着那女子说:“好一座增和桥,好就好在这个增字上。有土也是增,无土也是曾,去掉增边土,添人变为僧。僧家子,逗人爱,一对木鱼随身带。有朝一日成了佛,我才不吃萝卜菜。”
  秀才见那秃驴摇头晃脑,沾沾自喜,也不甘示弱,接口说道 :“好一座增和桥,好就好在这个和字。有口也是和,无口也是禾。去掉和边口,添斗变为科。科举子,逗人爱,一根毛笔随身带,有朝一日中状元,我才不吃萝卜菜。”
  桥下那女子见和尚秀才色迷迷地瞧着自己,气不打一处来,随口答道:“要说这增和桥的好,最好还是这个桥字。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去掉桥边木,添女娈为娇。娇女子,逗人家,一对妈子随身带,有朝一日出了嫁,一胎生下两个孩。和尚我的儿,秀才我的乖,老娘我也不吃萝卜菜。”
  和尚和秀才一听,老大没趣,鼠窜而去。
枝江民间故事接龙(2):狗子耕田 (作者:wyxaicomcn)
  从前,有两兄弟,爹妈不在哒,老大的媳妇嫌老幺是累赘,就要分家,老幺是个单身汉,也小些,没得法,只好同意。
  老大跋扈些,要牛,老幺没得狠,只分到狗子。
  种田的时候,老幺没得牛耕田,只有用狗子耕田。这个时候大路上来了一个县官,看到老幺用狗子耕田,觉得很不象话,就跟老幺说:“斯马屁哩,狗子耕田,颠倒清白,你要是一鞭杆打哒,狗子拉犁跑三转,我就赏你十两银子。”老幺提起一鞭杆,狗子撒腿就跑,沿着田梗子就跑了三转。县老爷果然赏给老幺十两银子。
  有这样的好事,老大的媳妇也晓得了。就要老大来找老幺借狗子,老幺心善,就借哒。老大也驾起狗子到路边头耕田,县老爷回去的时候看到了,就要老大一鞭杆打了狗子跑三转,但老大鞭杆举的老高,不管怎么打,狗子就是不跑。老大发了毛,左一鞭杆,右一鞭杆,几下就把狗子打死了。银子没得到,倒被县老爷骂了一餐。老大只好丧气地回去,死狗子也丢在田里。
  老幺来要狗子,老大说死哒,老幺很伤心,但没得法,只有来到田里把狗子埋起。第二天,在埋狗子的坟头长了一棵小树,老幺看树长的又直又壮,就砍了树回家打了个鸡笼。自从鸡跩新鸡笼后,每天老幺都捡一鸡笼蛋。
  这样的好事又被老大的媳妇听说了,就来借鸡笼,老幺心慈,又借了。二天早上老大就到新鸡笼捡蛋,可是他伸手在鸡笼里一抓,抓到的是一把鸡夿夿,满鸡笼里找一个鸡蛋也没有。后头几天老大都是抓一把鸡屎,鸡在新鸡笼没有下一个蛋,老大很恼火,提起斧头就把鸡笼锤哒,捡到灶里烧了.
  没得鸡笼了,老大也不赔,只跟老幺说我把鸡笼烧哒.老幺很伤心,又没得办法,就只好到老大灶门口把烧鸡笼的灰刨了一筲箕,端到田里种了点黄豆.
  黄豆收了,老幺炒了一碗,吃了后就打屁,奇怪的是打的屁香喷喷的.老幺就到街上卖屁,说:"屁儿香,屁儿臭,卖个香屁来糊口."这时就有一个有钱人来看稀奇,要老幺打个香屁,老幺屁股一橛,"噗――"果然是个香屁,有钱热就给了老幺十两银子.
  老大的媳妇听说了,赶着老大来讨黄豆炒了吃,老幺就给了点.老大吃了黄豆也到街上卖屁,喊:"屁儿香,屁儿臭,卖个香屁来糊口,"有个小姐听说了来买屁,老大看来了生意,把屁股一橛,"噗――"一声哄响,出来的不是香屁,是一摊稀夿夿,小姐恼羞成怒,要打手抓到老大一阵饱打,把老大打得个半死.
  从此以后,老大再也不敢欺负老幺了.老幺有了钱,生活也过好了.   (王友现根据儿时记忆05年5月18日整理)
枝江民间故事接龙(3):为嘛子人总是洗不干净(作者:太阳在流浪)
  人天天洗澡,总是洗不干净,有时用手一搓,还会有些黑面条条,呵呵!
  很早很早以前,地上有山有水,有花有草,就是没得人,到处冷火秋烟的。有一天,也不知哪门搞的,眨目头子从水里蹦出一个人来,细皮嫩肉的,胸前吊着两个“妈妈”,还蛮好看呢。她到处跑,就是没得人陪她说话,很孤单。有一次,她来到水边哈,望着水面发呆,忽然,她看到水里也有一个人,她笑,水里人也笑;她怒,水里人也怒;她跳到水里去抱那个人,那个人就不见了。当她爬到岸上,那个人又来了。她想,我抓不到那个人,我就按那个人的样子做一个吧。于是她从水边挖起一坨泥巴,照着水里的人的样子捏起来,不一会就捏成一个小泥人,她把小泥人托在手掌上说:“小泥人,你能和我说话吗?”小泥人点点头,身子一歪就扑到她的怀里,用口含住“妈妈儿”。小泥人吃着吃着,很快长大了,说:“是你的妈妈儿把我养大的,我就叫你妈妈吧!”
  “好,好!”她高兴地说,“我再也不孤单了。”
  “妈妈,你再捏几个吧,越多越好,那就热闹了。”小泥人说着也捏起了泥人来。
  于是这世上就有了许多人。
  人为什么洗不干净呢?因为人都是泥巴做的。
枝江民间故事接龙(4):四个媳妇吟诗(作者:大兴土木)
  从前,有个张老汉,家有四个媳妇。张老汉待媳妇很严,动不动就打就骂,四个媳妇蛮不满。一次,四个媳妇一起在堂屋里纺线,说说笑笑,张老汉以为媳妇在讲他的坏话,悄悄走到厨房听壁根,惊动了一只黑猫,黑猫“喵”地一声向堂屋逃去。大媳妇眼尖,向纺线的三个媳妇眨眨眼睛笑着说:“猫儿落地四脚轻”,二媳妇说:“一双眼睛象铜铃,”三媳妇接着说:“猫子老了不逼鼠”,四媳妇看看厨房说:“专在厨房听香赢。”张老汉听了又呕又气,跑到县里告了状,说媳妇们在背后说他的坏话。
  知县立即传来四个媳妇,大声喝道:“你们听着,你们的公公告你们欺老骂上,指猫骂狗,有此事吗?”四个媳妇听了,急忙争辨道:“禀告知县大人,我们是在吟诗作对,并非骂公公。”知县好笑地说:“我县太爷活了六十四,还没听说女人会作诗,今天,你们给我作一首,作得好,放你们回家,作不好,每人打四十大板。”四个媳妇听了,相互点点头,大媳妇吟道:“太爷头上一柄鼓,”二媳妇接上:“鼓上坐个花老虎,”“三媳妇随口道“今年作知县,”四媳妇跟上一句:“明年升州府。”太爷听了,就象喝了蜂糖,心里甜滋滋的。捋了捋胡子,笑眯眯地说:“好,你们四个儿媳妇无罪,放你们回家。”突然,把惊堂木一拍:“张老汉诬告好人,打他四十大板。”张老汉木匠做枷子——自作自受,四十大板打得他皮开肉绽,四个媳妇见公公回来,大媳妇道:“公公脾气犟,”二媳妇扮个鬼脸:“出门去告状,”三媳妇学着县太爷的口气说:“打他四十板,”四媳妇学着公公走路的样子说:“走路两边荡。”
  张老汉记恨在心,总想报复,一天中午,张老汉一屁股坐在大门槛上,心想:你们四个臭婆娘们总要走大门的,谁闯了我,我就打死她。四个媳妇看公公坐在门槛上,知道是报复他们的,大媳妇说:“公公拦门坐,”二媳妇说:“侧着身子过,”三媳妇说:“千万不闯他,”调皮的四媳妇说:“一闯就是祸。”四个媳妇你一言,我一语弄得张老汉哭笑不得,报复不了,只得站起身来,拍拍屁股上的灰尘,怏怏地走了。
枝江民间故事接龙(5): 憨 儿 子 买 屁(作者:大兴土木)
  从前,有一户人家,家里蛮发财,就是养个儿子憨头憨脑的。
  他妈烦得没得法,骂他:“你这个憨东西,没出息的,将来只有吃屁。”憨头儿子一听,心里想:我什么好的都吃过,就是没有吃过屁,屁只看是什么味道沙?他边这样想就边往铺子里跑:“喂!老板,你这里有没有屁卖?”铺子的老板一听,晓得他是个“二百五”也就故意哄他说:“有屁卖,你快点回去拿银子来买。”憨头儿子赶快往家里跑,找他妈要了银子,铺子老板收了白花花的十两银子,用草纸左一层右一层地包了一大包,并告诉憨头要到没有人的地方去吃,怕被人家看见抢起跑哒。
  憨头拿了纸包包,拼命地往没有人的地方跑,边跑边想,这个屁肯定蛮好吃,要不老板怎么会要我躲到没得人的地方去吃呢?憨头来到一座桥边,看四处无人,就把纸包包一层一层地打开,不看脚下。脚绊到一块石头,石头滚到水里,“咕哝”一声。憨头儿子一听,又见纸包里头空的,他以为买的屁掉到水里去了,连忙到水里去摸。他在水里冻得浑身发抖,一位化缘的和尚路过这座桥,看见有人在水里摸东西,冻得遭孽。也下水帮他去摸。和尚摸了一会,双手冻得发红,就把一双手扪在嘴里哈气。哪晓得被憨头儿子看到哒,硬说和尚把他的屁吃哒,和尚说不清白,就只好爬起来跑,憨头在后头赶,和尚一下子把木鱼跑掉哒。憨头把木鱼捡起来边看边说:“好吃的和尚把我的屁吃完哒,只给我留了一个空壳壳。”
枝江民间故事接龙(6):苦瓜和春花的故事(作者:大兴土木)
  很久以前,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男伢儿叫苦瓜,一个女伢儿叫春花。他们两个人蛮小就乖得很,又肯帮助人,村子里头没得一个不欢喜他们的。
  一而三,三而九,春花和苦瓜都长大成人。春花生得标致完哒,还学会了挑花绣朵。苦瓜长得体体面面,也学会了种田打猎。他们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说话打闹,玩得哪个也不想离开哪个。
  有一次,春花的妈病哒,想吃野味,苦瓜晓得哒,就来喊春花上山打猎。突然,一只老虎向春花扑来,吓得春花乱喊,苦瓜沉着得很,拉开弓箭把老虎射死哒。村子里头的人晓得以后,都说苦瓜是个英雄,说他们是天生的一对。日后,他们两个就更加亲热哒。没隔好长日期,他们两个人就结婚了。
  有一天,村西头张财主的儿子张扯筋带着一班人出门闲逛。看到春花一个人在田里搞事,歉得涎水直流。他走到春花跟前来,讨好地说:“春花妹子美如神仙,这么‘干净’的美人儿哪么舍得让你到田搞事的咧?”话没说下地,就动起手来。春花先是惹不起,看见他动手动脚,非常恼火,扬手就给他一巴耳子。张扯筋没占到便宜,倒还挨了打,心里好不气愤,上前就想抱到来亲嘴。春花拿脚就跑,张扯筋也跟到就赶。春花一边跑一边喊,村里人围拢来,才把张扯筋吓起跑了。
  苦瓜到屋以后,春花把张扯筋欺负她的事望到他一说。苦瓜一听,火不醒得往哪里烧,拿起猎枪,就要去找张扯筋算帐。春花拉他不住,又怕事情闹大哒,只好跟倒在后头跑。苦瓜跑到张财主的屋门口,开口就掘,掘得张财主屋里人都蛮怕,连忙把门关起。张扯筋吓得屁滚尿流,躲在屋不敢出来。直到春花赶到,才把苦瓜拖了回去。
  从此以后,张扯筋害上了相思病。这年发洪水,村里人都到河边头做堤去了,张扯筋心里一喜,想趁苦瓜不在屋里,去打春花的冤枉主意。晚上,他偷偷摸摸地来到春花的屋门口,轻轻地一敲门,憋起个声音喊门:“春花,春花,快开门哪!”春花以为是苦瓜回来哒,连忙下床来开门。张扯筋连忙挤进门去,抱到春花就亲嘴。春花正要喊人,被他把嘴一扪。眼看到春花就要遭秧,苦瓜回来哒,拿起菜刀就是一下,把个张扯筋的耳朵削了一个。苦瓜正要上前结果他的性命,被春花把苦瓜的膀子一抱,张扯筋这才趁机爬起跑哒。
  张扯筋挨了苦瓜一刀,时时在想把苦瓜害死,霸占春花。有一次,苦瓜出门打猎。张扯筋花钱买活了一帮打手,偷偷跟到苦瓜,趁他不注意,把苦瓜捉到,往河里一甩,结果了他的性命。
  张扯筋听到苦瓜一死,蛮欢喜,连忙赶到春花屋里,望到春花说:“美人哪,这回你是哪么也跑不脱哒的!”春花顺手摸起一把剪刀说:“你敢往前走一步,我就杀死你。”张扯筋瞪着白眼珠子骂道:“臭婆娘的,莫不识抬举,我实话告诉你,你的丈夫已经甩到河里喂娃娃鱼去哒,我今天来就是要把你接到我屋里去的。”春花一听,不晓得是哪来的一股子劲,朝着张扯筋的胸前就是一剪刀,把他杀死哒。剪子一丢就往河边头跑。望到那滔滔的江水大声地喊:“苦瓜,我的夫啊,你的妻子为你报了仇。你等到我啊!”说完,就跳进江中,找苦瓜去了。
  从此以后,河上就出现了一对雀子,它们双双在空中飞来飞去,嘴不住地喊:“苦啊!苦啊!”望到人们诉说他们的冤屈。
枝江民间故事接龙(7):如此训斥(作者:看看说说)
  某姓两兄弟,年过三旬,尚未成家娶妻,均单身混日。有一天老二来客人了,没有碗剩饭,便去向老大借碗,老大板着脸训斥到:“你这个二猴根子就是不理家,来了一个客还跑来找我借碗!”话间,老大拿出仅有的一只碗说道: “拿去,等会儿我用瓢吃!”
一日去走人家,两兄弟狼吞虎咽,饱餐一顿。席毕,叫多谢回家。由于吃得太多,老二过门槛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怎么也爬不起来,老二乞求老大:“你拉我一把吧!”老大见众客人在笑,老羞成怒地骂道:“你这个不成器的二猴根子,真是丢人现眼,色人八沙,我如果是能弯得下腰来的话,我不当着众人的面捶你两嘴巴才怪!”众人捧腹大笑。
枝江民间故事接龙(8):“糖鸡屎”和“倒不得”(作者: wyxaicomcn )
说,有一个结巴子,是个热心肠,喜欢帮助别人。
这天,结巴子到茶馆喝茶,在外头凉棚里找了个位置坐下,恰好对面坐了个瞎子也来喝茶。
瞎子来得早,结巴子才坐好,瞎子的茶就上来了。店小二轻轻地端了茶碗放到瞎子面前,转身,恰好撞到一只大公鸡在他裤脚边打转找食。“咯咯咯”一路走一路刨,店小二嫌他聒地心烦,踮起脚尖踢了鸡公一家伙,鸡公一受惊,扑打着翅膀就飞了起来,小二乘势一吓,慌了神的鸡公一家伙就跳到了瞎子的茶桌上,从桌子这边临空飞了过去。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鸡公从瞎子面前飞过去的一刹那,一坨糖鸡屎从鸡屁股下急了出来,不偏不倚,将将落在瞎子的茶碗里。
遇此惊变,瞎子仍然是浑然不知,茶来了,端起就喝。而结巴子却是看得一清二白,急忙制止,冲着瞎子大喊:“糖——糖——糖——”
瞎子一听对边桌子有人喊糖,以为茶碗里还放了糖,心里一阵暗喜,想:“我快来尝尝茶里放糖的滋味。”
一仰脖,咕咚,一碗茶全下了肚。在瞎子还没有来得及弄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结巴子急得不行,终于把要说的话说出来了:“糖,糖,糖鸡屎!”
再说一个,还是这个热心的结巴子,一次经过一个路口,遇到一辆拖拉机在倒车,路边就是一条大沟渠,倒车很容易翻到沟里。司机正愁没人给在后面指挥,在那里着急呢,看见来了一个人,就请他帮忙。
结巴子很乐意,站在车后,很有架势地挥动双手指挥司机:“倒,倒——”
坐在驾驶室的司机看着结巴子的手势一点一点的倒车,结巴子总是在喊倒,倒。司机也就挂着挡慢慢后退,突然,车身一歪,拖拉机连人带车翻到了沟里。
这时,只听结巴子才大声喊道:“倒,倒,倒不得哒!”(王友现据他人讲述整理于鸡年5月24日)
枝江民间故事接龙(9):小 克 马 (作者:大兴土木)
枝江民间故事接龙(9):小 克 马 (作者:大兴土木)
  很久很久以前,后山冲有一户人家,母亲上了年纪,儿子才十四、五岁,名叫小克马,两母子相依为命,打发日子。
  一天早晨,妈叫儿子赶街,用鸡蛋换点盐回来,小克马说:“您把盐罐子给我沙!”妈伸手到缸旮旯拿盐罐子时顺口说:“缸出汗,要下雨啦!”小克马听了,没有在意。来到杂货铺,一卖鸡蛋二买盐,杂货铺老板称盐时也顺口说:“盐发潮,要下雨啦!”小克马听了,还是没有在意。称了盐,顺便到街上看热闹,见好多人挤在十字街口看告示,就钻了进去,听人家一念,才知道县太爷要招人求雨,他想早晨妈说的话和刚才杂货铺老板说的话,想必天快下雨,还要求什么?便大着胆子上前把告示撕了,那些差狗子等人揭告示,胯子都快站硬了,见这个伢儿把告示揭了,象遇到救命活佛一样,连忙带去向县太爷交差。
  县太爷见带来这么个小伢儿,半信半疑,说:“如今天旱日久,本官招人求雨,小相公揭了告示,未必你能求下雨来?”小克马一听,心想:这是蚂蝗叮了鹭鸶的脚,要脱不得脱,浑身长嘴也说不清白!我揭告示,是说不必求雨,就有雨下,这县太爷的意思是,我撕了告示,就要我求雨!干脆,来了跛子拜年,借势一歪!想到这里,他说:“回县太爷,只要您搭个台子,我就能求下雨来。”县太爷好不欢喜,立刻一面吩咐人搭台子,一面吩咐人摆酒席,小克马想起妈在屋里遭孽,中午还没有盐吃,不如把妈接来,让老人家吃几天好的,遇事也好有个商量,于是对县太爷说:“禀县太爷,我还有个母亲,请打轿接来,帮我求雨,七天之内,定降大雨。”县太爷只好照办。
  县太爷放个屁,差狗子唱台戏,一会儿,高台子搭起了,先把小克马送上去,他妈也随后接到,母子在高台子上一见面,妈吓得直哭,埋怨小克马不该闯祸,小克马说:“早晨您老人家说缸出汗,要下雨了,杂货铺老板也说盐发潮,要下雨了,大概真的要下雨了,您就放心吧!”事情已经到了这步田地,他妈只好将就。一天,两天……到第七天上半天,还是万里无云,两母子四个眼睛望青天,眼睛泡子望得快掉出来了,直到太阳快落土的时候,云随风起,象铺晒席一样铺满天空,霎时雷鸣火闪,雨点越来越密,妈看见雨滴在旁边一个要干了的堰塘里,一点一个泡,说:“一点一个泡,大雨马上到。”果然,一阵风来,雨下成一堵墙,两母子被淋得睁不开眼睛,越淋他们越欢喜。那县太爷见七天时间快到,还是万里无云,正在疑惑,忽见这瓢泼大雨,不觉拍案大惊:“神童!神童!”立刻派人冒雨把他们母子接下高台,换好衣服,县太爷对小克马打躬作辑,问道:“小相公如何知道今日有雨?”一句话问得小克马不知如何回答,忽然急中生智,信口说道:“我会做梦,梦见今日今时有雨!”从此,小克马会做梦的名声越传越远。
  一天,当朝皇帝和宰相阎发朝下象棋,棋逢对手,杀得难分难解,皇帝举手走棋,大袖子一拖,把一颗棋子拖到地下,皇帝伸手去捡,不想把棋子捡了起来,却把袖子里的金印掉在地上,阎发朝看在眼里,偷偷用脚把金印扒到自己面前,悄悄捡起,塞进腰里走了。皇帝正在兴头上,赢了全盘,大笑而去。
  宰相回到府里,气都没喘一口,把心腹张三李四找来,吩咐他们把印埋在缸底下了。那皇帝下完棋,回到后宫,才发觉印不见了,宫里宫外到处找,没有一点影子,连忙召见宰相,要他行文天下:哪个能找到金印,就招为驸马。阎宰相领了圣旨,装腔作势,一本正经地连夜行文。
  皇上的文书,一到小克马这个县的县太爷手里,县太爷以为自己的财喜来了:这叫小哈蟆去一梦不就梦出来了?!为了邀功讨赏,立刻奏本,申报朝庭。
  宰相接到奏本,不觉一惊:“未必天下真的还有这样的能人?”又不敢压下奏本,只好一面禀报皇帝,一面有意派张三、李四去接小克马,吩咐他们一路上暗中留心。张三李四带着轿夫,上了路。
  县太爷早已派人,把要梦金印的事告诉了小克马,吓得他头上冷汗直冒,可怜他的妈又哭了起来了,小克马只好说:“妈您莫急,他们把我接走时,走出几里路,您就一把火把屋烧了,我要他们抬转来,拖得一天是一天,慢慢设法!”
  过了几天,张三李四带着轿夫来了,把小克马抬起就走,走了七八上十里,小克马喊:“快点给我往转抬!”张三李四问:“怎么回事?”小克马说:“我刚才在轿子里梦见我屋里失了火!”张三李四正想看看他的本事,吩咐轿夫,车过轿头,转来一看,果然屋里失了火,小克马的妈,一把鼻涕一把泪在旁边哭,张三李四你望我,我望你,吓得舌条差点缩不回去,心想:“这怎么得了!”
  小克马以做屋为名,拖了几天,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好重新上路。一路上,张三李四心里象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小克马在轿子里闭着眼睛发愁,他们以为又在做梦,越看越怕,找了个机会,问:“小相公,皇帝的金印到底是哪个拾起了呀?”小克马不耐烦地说:“反正不是张三就是李四!”张三李四一听,连拾印的人都知道了,吓得气也不敢出。
  到了京城,张三李四连身上的灰都来不及拍一下,窜到宰相府,禀告相爷,说小克马如何如何,比菩萨还灵,说得活龙活现,阎发朝听了,浑身起鸡皮疙瘩,立刻亲自出马,探听虚实。
阎发朝溜到小克马住的地方,轻手轻脚地把窗户纸戳了一个小洞,正要扒上去看,只听见屋里一声叹息:“唉,不为盐发潮,我也不会到这里来哟!”阎发朝一听:“糟啦!他连姓氏名谁都梦得一字不差!”接着又是一声叹息:“唉,不为缸出汗,我也不会到这里来哟!”“我的妈呀,他还要到缸底下看!”阎发朝这时变成了阎发慌,心慌意乱,顾不得三七二十一,撞开门,往地下一趴,一口气磕了二十四个响头,嘴里直喊“饶命”,小克马正在毛焦火燎,见这个人磕头象舂米,不晓得是怎么一回事,刚开口:“你是……”阎发朝连忙接上:“我就是相公说的那个阎发朝,我该死!金印拾在缸底下,请大慈大悲,救我一命!”,说完,又是磕头,小克马这才恍然大悟,马上学着那些当官的样子,一腔一板地说:“嗯,啊,我饶你是,嗯,初犯,这样吧……”阎发朝服服帖帖,连忙把耳朵送过去,小克马交代了几句,阎发朝千恩万谢,回去趁夜晚行事。
  第二天,皇帝宣小克马上殿,问道:“梦得如何?”小克马签:“禀告皇上,梦出来了!”皇帝大喜,追问:“印在何处?”小克马答:“在御花园靠东第三块石板下面!”皇帝立刻命人前往,果然取回金印,欢喜不尽,阎发朝也暗自松了一口气。接着,皇帝对小克马说:“我招你为驸马……”话没说完,公主骄滴滴地叫:“父王且慢,我还要考考他哩!”
  公主在御花园捉了个小克马,放进茶壶盖好,要小克马说出茶壶里装的是什么东西,说得对,照父王的办,说的不对,哼,就是欺君之罪,推出去砍脑壳。小克马见为皇帝找到了金印,又惹下这一场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弄的不好,连条命也保不住,不觉叹息:“难道我小克马就死于这茶壶之中吗?”围着看热闹的宫女们一听,象鹊雀炸了窝,拍手直叫:“梦到了!梦到了!茶壶里就是小克马,是小克马!”
  就这样,小克马成了驸马。
(注:小克马,小蛤蟆,即小青娃。鄂西方言)
枝江民间故事接龙(10)
老丈人驯校小女婿
作者:柳梢春晖
——从故事中看人情世态
这是一个好友酒席上口述、我酒后实录的故事,从中似可窥见当今的世态人情——
某县城郊有位退休干部,家境宽裕,儿女孝顺,老伴善良贤惠,孙子孙女个个聪明好学。唯有一美中不足,就是小女婿不中老人意,也不合亲朋好友意。要在寻常人家,这点不足往往算不了什么,而在我们这位梁老先生心里,却无异于一个瘤子,随着岁月的叠加,瘤子成几何倍数疯长。你看,老先生最近总气鼓鼓地,似乎让瘤子把腹腔给撑满了,五脏六腑被挤压得没了容身之所。
梁先生当了一辈子干部,满腹经纶,一张铁嘴,不信把这“东床小哥”撇不过来。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跟我老汉做女婿转眼就十五年了,十五个春秋,再烈的小牛牯子也被驯乖了啊,何况我这“小哥”并不憨,不然当初我也不会向死乞白赖着要嫁给这位帅哥的小妮子点头应允呀。
梁先生决定对“小哥”作最后一次也是最全面彻底的一次挽救和校正。做了个把月的准备,一套缜密对症的方案成熟了。
那一天是个星期天。时值久雨初晴的凉爽夏日,梁家小院桃红柳绿、蜂鸣蝶舞,头顶一片蓝天,院内日月欢洽。早早地,大女儿夫妇、二女儿夫妇及小女婿两口子陆续到来,他们的子女有的在外上大学自然来不成,有的在县城读中学因学校没放假也来不成。两个儿子已在省城工作和定居多年,不逢过年他们不会回老家,大伙儿也没指望他们回来。这样也好,正方便“老头子”的“驯校工程”。
老头子知道大女婿与小女婿长期不和,不和的原因,是他俩互不买账。之所以互不买账,也并非连襟间有什么过节,而是因为大的能说会道、八面玲珑,极善察言观色、投泰山大人所好;小的呢,恰与大的相反,他直巴老通、口直心快,憨厚倔强、不懂眼儿。由是,大的自然瞧不起小的,而小的则相当讨厌大的。正基于此,老头子决定先考“大哥”。
话说此时,一大家人热之闹之刚坐稳,老头子发话了:“吭——,老婆子,你的麻将场子摆好了么,让翠花她们三姊妹陪二哥打牌去,你还是按惯例负责后勤工作,啊?我和大哥小哥有个正事要办,就不打扰我们了噢!”
为防“二哥”多心,老头子事前已打招呼。至于三个“千金”,她们正求之不得来过盘赌瘾,又还不需下厨。
万事俱备,老头子开考了:“大哥二哥,我今日来比比你俩的智商,啊?先大后小,各考四道题。我与被考者从后门出,绕这小院转一圈,再从前门进,落坐就考完了。好,大哥,我俩先走出去。”
老头子年轻时有“甘阳城三个半才子中的第一整个才子”的美名,如今雄风未减,见啥说啥,出口成章,生动形象。你听:“出门一口堰,堰中鸭群‘嘎嘎’嬉。考题是,鸭坐堰中,不游也不沉。为何?”
大女婿沉吟半晌,胸有成竹地缓缓对答:“鸭有一身离水毛,所以能在水中漂!”
老头子右手轻拂长髯:“嗯,不错不错!”
二人前行至堰角的桃树下。老头子抬起头,口中辞出:“仰观一树桃,个个半边红唻半边青。这是为什么?”
大哥心里一笑,就这?呵呵。嘴巴却慢慢启开:“日头属阳,桃子照到自泛红;背阳属阴,桃子之北必为青!”
“大哥”的成绩尽在老头子的预料之中。老头子与大女婿几步跨至宅子山墙角,在那棵老柳树下停下来。老头子似深有感慨:“枝繁叶茂一棵柳,是我当年亲手植。昨日好像细又小,如今却已高大粗。请问何因?”
哈哈,大女婿仿佛窥见了岳父大人充满自豪与老骥伏枥的内心,郑重其事地回答道:“根深叶又茂,八方都来肥,若不高大粗,老天都不服!”
老爷子面露喜色,双手捋胡子,口中直叫“好好好!”
说笑间来到前门,二人大步向前,推开虚掩的正门跨过高高的门槛,老头子发出最后一道题:“想当年,体壮颜面光;叹今日,拃把长的胡子花又白……”
大女婿不假思索:“老泰山行善数十朝,积德遍八乡,因此胡须花白长又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枝江天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