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6号的燃料是什么七号是用的什么燃料,可以飞天上去,不会掉吗

长征七号首飞成功 媒体:距离登月还有多远?_中国人,水晶之恋,发射场,长征,天气, - 第一站长论坛 - Powered by
<span onclick="showDialog('Email:')" title="点击 找回密码">找回密码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477|回复: 0
长征七号首飞成功 媒体:距离登月还有多远?
发表于 4&小时前
网站提高收录利器/644/1/tbenzhanyonghuzizhuSEOyouhuawangzhanbeiKwangzhanbushoulu.html
免费获取本站 U币//tmianfeiUbikeyihuoqulazuorenwujikededaoUbi.html
点击购买广告点击购买广告
点击购买广告点击购买广告
点击购买广告点击购买广告
点击购买广告点击购买广告
点击购买广告点击购买广告
点击购买广告点击购买广告
点击购买广告点击购买广告
点击购买广告点击购买广告
点击购买广告点击购买广告
点击购买广告点击购买广告
点击购买广告点击购买广告
点击购买广告点击购买广告
点击购买广告点击购买广告
法制晚报讯 (文/记者 温如军)今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业内普遍认为,中国人“登月”是迟早的事,而长征七号的推出,意味着我国离“登月”又近了一步。那么,“迟早”到底有多迟?有多早?长征七号火箭今晚飞天据央视报道,今天傍晚后,海南文昌发射场区气象转好,满足发射条件。火箭完成了燃料加注,全新的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燃料,更加绿色环保。记者在指控中心看到,发射场各系统已经做好了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从这座集科技、生态、环保、人文于一体的现代化绿色航天发射场实现首飞,开启它的全新太空之旅。据央视最新报道,6月25日8时22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离月球又近了一步。发射前做了什么准备?观海解局(ID:guanhaijieju)记者注意到,今天上午,发射场区出现了阴雨天气并伴有短时雷暴,针对气象变化,发射场气象部门临机增加气象会商,同时也相应加大了气象观测的密度,实时对可能给发射场区造成恶劣天气的气象系统和环流形势进行科学比对和分析。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气象室高级工程师郭学文说:“基本上是两小时左右要提供一次预报单,数据分析得更加详细,数据更加密集,由原来十几分钟提供一次数据,现在提高到七分钟提供一组数据。现在天象跟我们原来预计的天气差不多,总体情况还良好,发射窗口满足发射的最低气象条件。”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燃料加注现地指挥员彭博说:“今天上午,我们已经开始了火箭燃料的加注工作,这项工作现在正在持续进行。这次我们采用了全新的无毒无污染的燃料,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将注意压力、温度的变化,确保加注工作顺利进行。”除了加注燃料有所不同外,此次长征七号火箭发射整体上采用了新的“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测试发射技术。在指控中心,发射场通信系统各要素单元,正在对此次发射最新运用的各系统信息传输设备进行最后阶段的检查调试。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通信系统高级工程师司长哲说:“我们的通信系统采用一体化体系架构,建成了信息传输的宽带化、网络管理智能化、服务安全化的通信平台,为测试发射、数据、语音、图像提供安全可靠、实时的传输。”长征七号有多强大?据观海解局(ID:guanhaijieju)记者了解,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也可用于发射人造卫星等其它航天器。据新华社报道,中国2020年前后建成的载人空间站就要靠它来发射货运飞船。长征七号的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介绍,作为中国未来航天发射任务的“主力军”,长征七号还将满足载人运载火箭更新换代的长远需求。观海解局(ID:guanhaijieju)记者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得知,长征七号火箭总长53.1米,芯级直径3.35米,捆绑4个直径2.25米的助推器,助推器长度为现役运载火箭的2倍,起飞重量597吨。采用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实现无毒、无污染。由于液氧的温度达零下183摄氏度,在研制火箭的试验中,每次低温燃料加注后,试验现场的发射塔就像是个“大冷库”。虽然看起来是“钢筋铁骨”的大个子,体重几百吨,但火箭体重的90%甚至更多都是燃料。由于燃料重量不能随意增减,为了带更多的“乘客”去太空,减轻火箭自重就成了关键。因此,“长七”火箭外壳很薄,最薄处仅有0.8毫米,和鸡蛋壳差不多,可以说是薄如蝉翼却力量惊人。它的运载能力为近地轨道13.5吨,太阳同步轨道5.5吨,将中国中型运载火箭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由8.6吨提高至13.5吨,达到国外同类火箭先进水平。值得一提的是,长征七号的总体设计团队也十分“抢镜”:80%以上未满35岁,46%拥有博士学位。“登月”还需解决哪些问题?观海解局(ID:guanhaijieju)记者了解到,长征五号的研制成功,让我国运载火箭的整体水平将真正进入和美俄并驾齐驱的时代。不过,全国人大代表、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兼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醒道,新火箭和发射新火箭的海南文昌新发射场,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磨合,一旦哪一个技术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影响中国人的登月进程。此外,与月球探测不同,载人登月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是,航天员所必需的“生命保障系统”——食物、氧气和水的再生。这一点在胡浩看来,并没有太大的阻碍,只需要在未来的研制试验中进行更多的磨合。毕竟,自神舟五号等载人航天工程之后,我国的生保系统已经比较成熟。专家介绍,将来我们要完成登月、深空探测、空间站建设,这些依靠现有的火箭都无法完成。要实现载人登月就需要重型运载火箭,我国目前正在进行重型火箭的相关预研工作。2017年前后,执行首次月球采样返回的嫦娥五号,其重量将是嫦娥三号的两倍之上。为此,我国推出迄今为止推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一来为完成嫦娥三号任务,二来也是为未来载人登月做准备。2015年年初,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重型火箭的关键技术研制也已经启动,国防科技工业局已经正式批准重型火箭的关键技术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总体技术,二是发动机技术,从而实现重型火箭起飞推力在“长征五号”大型火箭1000吨的基础上提升至吨的目标。距离“登月”有多远?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多大,中国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太空活动能力也就有多大。胡浩表示,目前航天界已组织了不少论证,大家普遍认为中国人登月是迟早的事。据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介绍,中国目前研制规模和技术跨度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于今年下半年首飞,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的运载能力,与国际上主流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相当,将承担发射嫦娥五号、空间站核心舱以及火星探测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任务,大幅提高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而新华社的消息称,中国15年内有望发射重型运载火箭。在目前的设计蓝图中,重型运载火箭箭体直径近10米,全箭总长近百米,运载能力是现有火箭运载能力的5倍多,超过正在研制的美国下一代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可满足未来载人月球探测、火星取样返回,太阳系行星探测等多种深空探测任务需求,保障中国在未来宇宙探索和更大更远空间的话语权。涨知识成功载人上月球的火箭土星5号火箭是目前人类唯一的载人登月火箭,美国利用土星5号火箭成功发射7艘阿波罗登月飞船,其中6艘成功登陆月球。土星5号火箭高110.6米,最大直径10.1米,起飞重量为3038吨,起飞推力达3400吨,可将118吨的有效载荷送上近地轨道,或将4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月球轨道。&#26412;&#39029;&#26631;&#39064;:&&#26412;&#39029;&#22320;&#22336;:&
本站已经推出免费获取U币,看广告玩游戏就可以获取U币,本站要实现人人皆可享受网站优化服务。。你还在等什么?U币可以做什么?U币可以享受本站特殊外部SEO优化服务,能有效提高网站收录,如果网站处于被K的状态,也有一定的几率会恢复。 请点击下面的查看!新年新启航:长征七号首揭神秘面纱
扫一扫 手机阅读
长征五号:展开多项试验 明年首飞
  我国计划于2016年陆续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在这些任务中,我国的新火箭将陆续担起重任。
  长征五号的直径达到了5米,站在它的旁边可以感受到它的巨大,未来它将成为我们国家航天发展最强劲的新动力。
  长征五号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氢液氧作为推进剂,由于液氢和液氧的温度为-252℃和-183℃,长征五号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冰箭&。
  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 李洪:原来的低轨(火箭运载能力)空间布局也就是在10吨左右,现在提高到了25吨级。高轨现在是5.5吨级,将来会提高到14吨或者是14.5吨级。
  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研究院长征五号副总设计师 娄路亮:这样能够满足后续国家载人空间站的发射和探月三期的(任务),能送上去(月球)还能回来,满足这个要求。
  未来,长征五号要采用海运方式前往发射场,所以它和以往的火箭不同,不会因为铁路运输要经过涵洞、隧道的条件制约,而把直径限制在3.35米,长征五号的直径是5米,这样的&大身材&虽然可以为他换来更强的运载能力,但在研制上却是高难度。
  长征五号设计起飞重量800多吨,但是您知道吗?它身上的每一公斤都是精打细算出来的,因为如果它自身重一公斤,就意味着未来运载的航天器重量就得少一公斤,因此,火箭人首先面对的就是为它&减重&
  重量减了,但火箭推力不能减。为此,火箭人在设计上也是想尽了办法。比如这四个捆绑在火箭主体身边,为它提供更多推力的助推器,就采用的是不同于现役火箭的全新造型。
  助推器的全新外形其实也正是长征五号拥有强大运载能力的秘诀。长征五号每一枚助推器都有300多吨的推力,已经相当于国际上某些小型火箭的能力。
  娄路亮说,长征五号将于2016年在海南发射场首飞,从2006年正式立项到首飞,这也将是他们研制团队十年磨一&箭&的最后考验。
  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 雷凡培:海南发射场是我国离赤道最近的发射场,对于提升我们国家(火箭)运载能力,意义十分重大,这个发射场目前已经基本建成,预计到2016年,长征五号,长征七号都将在海南发射场实现首飞。
长征七号:脱胎换骨新&长征&
  长征七号,也是我国新一代火箭的成员。它和外形粗犷的长征五号不同,长征七号火箭要苗条些,因为它沿用了我国现役火箭3.35米直径的设计。不过虽然身材没变,但它和我国的现役火箭相比,内在的变化却是相当大的。记者经过特别的允许,第一次在电视屏幕上为大家揭开&长征七号&火箭的神秘面纱。
  和现役的长征火箭比,长征七号不仅身体更壮,头脑也更好,可以说称得上是一型&智能&火箭。
  正是拥有这样强大的能力,未来,长征七号才能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重要的运载工具。
  专家透露,长征七号将有望成为中国火箭中第一个坐船前往海南文昌发射场的&海上乘客&,他们对它的首飞充满了期待。
大火箭诞生的地方首度公开
  怎么样,新一代的运载火箭看上去很令人期待吧?其实这两型先进火箭,都是在我国天津的大运载火箭基地完成生产总装的。下面就跟着我们的记者,一起去看看这些先进火箭诞生的地方。
  在天津大运载火箭基地,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的生产正在紧张进行,为了备战今年将要进行的多项关键实验,不断有新的火箭零件在这里被制造了出来。
  新一代火箭,尤其是5米直径的长征五号,是我国首次研制,如此尺寸巨大、弧度精准的部件要造出来,连设备都没有,这些任务当初可难坏了这个车间里的小伙子们。
  搞定了大件,还要能搞定小件。火箭精密的设计需要所有零件都满足标准,因此制造车间里还要进行精细的&手工活&,哪怕再小的零件也不能放松。
  虽然手工活精细,但这些零件还要再经过严格检验,才能最终被就组装到完整的火箭上。但是,作为全新的型号,怎样保证研制出来的大火箭整体设计是可靠的呢?
  平时,我们只有在火箭发射前,才能看到&站立&起来的火箭,其实每一种新型火箭在研制时,都要经过千锤百炼的试验,要验证它的可靠性。
  在未来,这片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诞生地,不仅仅要完成火箭的研制、总装,它还将成为中国航天技术向民用发展的孵化地。
赵鸿飞:我和我的&新长征&
  在打造中国航天未来的主力火箭的数年中,航天人一直在默默为之付出。新一代运载火箭当初落地天津时,这里还曾是一片荒地,从建设之初到今天迎来最终的决胜之年,所依靠的是一群80后年轻人的执着梦想。
  穿上防静电服,走过风淋门,这是赵鸿飞每天工作最熟悉的前奏。作为80后的航天人,她说以前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中国航天能力跨越的见证者,毕业后选择航天,更多的是一种向往和崇拜。
  然而这个&高大上&的梦想,很快被现实打破了。成为一名航天人的赵鸿飞,被分到了当时刚刚开始建设的天津大火箭基地。她所要做的,是在一片荒地上和大家一起从厂房建设做起。
  就这样过了一年左右,赵鸿飞被调回北京,临时参加当年神舟九号的相关工作,虽然只是简单的辅助,但赵鸿飞仍然很激动。
  参与神舟九号的工作,让第一次看到火箭的赵鸿飞多少有些兴奋。而再次回到天津,第一次看到5米直径的长征五号火箭时,赵鸿飞却傻了眼。
  尽管这样,赵鸿飞还是和同事一起,尽可能地想办法稳妥地来完成火箭总装。为了给这个大火箭及时设计出各种工装,赵鸿飞经常要抱着图纸研究一晚上。
  就这样,3年以来,赵鸿飞和同事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完成了长征五号所有部段的首次生产。就在今年,她亲手组装出来的长征五号将进行最后的备战,赵鸿飞说,她有一个梦想。
  航天科技集团大运载火箭车间工艺员 赵鸿飞:希望它早日首飞成功。~感觉自己从一个初始的建设到后面每一点每一滴自己都经历了,是一种充满感动,也充满兴奋的一件事。
航天人的&飞天梦&
  今年,对于我国新一代长征火箭来说,将是至关重要的一年。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都计划在2016实现首飞,这也意味着长久以来的研制工作将进入尾声。在2015年到来的时刻,航天人都怀揣着一个新年的梦想,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里话。
  航天科技集团天津火箭公司车间工人 梁立冬:在我们车间所有人的努力下,最终两个型号能够研制成功,是我最大的梦想。
  航天科技集团天津火箭公司车间工艺员 王海涛:这个是我刚刚生产完的零件,也有可能就将是我们下一发上天火箭要用的零件了。
  航天科技集团天津火箭公司车间调度员 李锐:今年儿子刚刚出生,也希望儿子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中,能够健康快乐。~如果有这样的机会的话,将来能带着儿子一块去海南的文昌,看咱们的大火箭的首飞。
  航天科技集团天津火箭公司铆接车间组长 于丹:这一颗颗铆钉都是我的宝贝,这个就怎么说,就跟我的兄弟一样,时刻的陪伴在我的工作当中。~赶紧首飞,非常期待那一刻。
  航天科技集团天津火箭公司检验工艺员 韩国良:我希望我在工作中能够更加努力,然后为我们的产品,为航天事业能够贡献更多的力量。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希望我能尽快成立自己美满的家庭。两个都不要耽误。
  航天科技集团天津火箭公司车间主任助理 王惠苗:两型火箭这个决战之年,2015之后这个即将就是面临首飞,也是见证我们这些年,就是辛苦的这个成绩的时候了。
说说我们的&航空航天梦&
  听了中国航天人的梦想,我们也来听听普通人说&航天梦&。在《新年新启航》节目播出前,我们就在央视新闻的微博和客户端,与网友进行了互动。我们来听听网友们自己的&航天梦&,他们对祖国的航天事业又有怎样的期许和祝福呢?
网友留言:
  中国航天基本上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这是几代航天人努力换来的结果。因为有了前人的经验和后来者的奋斗,才实现了今天中国人的航天梦想。希望祖国的航天事业稳步推进,越走越远!
  一直难以忘怀语文课本里的&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为了追上发达国家的一小步,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付出了无限的努力,感谢他们为了我们国家的富强所做的无私奉献,真诚祝愿每一个航天人生活幸福美满,科研水准步步高升。
  大运,大客,大火箭,无数国人为之期待,为之奋斗,为之付出一切,为成就属于自己的中国梦我们薪火相传,加油,掌声与鲜花送给所有为这个国家有过贡献的默默无闻的人。
  我是一名90后的基层航天科研工作者,正在努力充实提高自己,只为将来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未来是属于我们青年一代的,我们肩负着祖国航天的未来。梦想的实现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来自西工大航天学院。
编辑:李冬
责任编辑: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移动看!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24小时点击排行从长征七号到登月有多远?十五年够不够?
摘要长征七号的运载能力为近地轨道13.5吨,太阳同步轨道5.5吨,将中国中型运载火箭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由8.6吨提高至13.5吨,达到国外同类火箭先进水平。
法制晚报讯 (文/记者 温如军)今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业内普遍认为,中国人“登月”是迟早的事,而长征七号的推出,意味着我国离“登月”又近了一步。那么,“迟早”到底有多迟?有多早?长征七号火箭今晚飞天据央视报道,今天傍晚后,海南文昌发射场区气象转好,满足发射条件。火箭完成了燃料加注,全新的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燃料,更加绿色环保。记者在指控中心看到,发射场各系统已经做好了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从这座集科技、生态、环保、人文于一体的现代化绿色航天发射场实现首飞,开启它的全新太空之旅。据央视最新报道,6月25日8时22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离月球又近了一步。发射前做了什么准备?观海解局(ID:guanhaijieju)记者注意到,今天上午,发射场区出现了阴雨天气并伴有短时雷暴,针对气象变化,发射场气象部门临机增加气象会商,同时也相应加大了气象观测的密度,实时对可能给发射场区造成恶劣天气的气象系统和环流形势进行科学比对和分析。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气象室高级工程师郭学文说:“基本上是两小时左右要提供一次预报单,数据分析得更加详细,数据更加密集,由原来十几分钟提供一次数据,现在提高到七分钟提供一组数据。现在天象跟我们原来预计的天气差不多,总体情况还良好,发射窗口满足发射的最低气象条件。”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燃料加注现地指挥员彭博说:“今天上午,我们已经开始了火箭燃料的加注工作,这项工作现在正在持续进行。这次我们采用了全新的无毒无污染的燃料,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将注意压力、温度的变化,确保加注工作顺利进行。”除了加注燃料有所不同外,此次长征七号火箭发射整体上采用了新的“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测试发射技术。在指控中心,发射场通信系统各要素单元,正在对此次发射最新运用的各系统信息传输设备进行最后阶段的检查调试。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通信系统高级工程师司长哲说:“我们的通信系统采用一体化体系架构,建成了信息传输的宽带化、网络管理智能化、服务安全化的通信平台,为测试发射、数据、语音、图像提供安全可靠、实时的传输。”长征七号有多强大?据观海解局(ID:guanhaijieju)记者了解,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也可用于发射人造卫星等其它航天器。据新华社报道,中国2020年前后建成的载人空间站就要靠它来发射货运飞船。长征七号的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介绍,作为中国未来航天发射任务的“主力军”,长征七号还将满足载人运载火箭更新换代的长远需求。观海解局(ID:guanhaijieju)记者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得知,长征七号火箭总长53.1米,芯级直径3.35米,捆绑4个直径2.25米的助推器,助推器长度为现役运载火箭的2倍,起飞重量597吨。采用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实现无毒、无污染。由于液氧的温度达零下183摄氏度,在研制火箭的试验中,每次低温燃料加注后,试验现场的发射塔就像是个“大冷库”。虽然看起来是“钢筋铁骨”的大个子,体重几百吨,但火箭体重的90%甚至更多都是燃料。由于燃料重量不能随意增减,为了带更多的“乘客”去太空,减轻火箭自重就成了关键。因此,“长七”火箭外壳很薄,最薄处仅有0.8毫米,和鸡蛋壳差不多,可以说是薄如蝉翼却力量惊人。它的运载能力为近地轨道13.5吨,太阳同步轨道5.5吨,将中国中型运载火箭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由8.6吨提高至13.5吨,达到国外同类火箭先进水平。值得一提的是,长征七号的总体设计团队也十分“抢镜”:80%以上未满35岁,46%拥有博士学位。“登月”还需解决哪些问题?观海解局(ID:guanhaijieju)记者了解到,长征五号的研制成功,让我国运载火箭的整体水平将真正进入和美俄并驾齐驱的时代。不过,全国人大代表、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兼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醒道,新火箭和发射新火箭的海南文昌新发射场,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磨合,一旦哪一个技术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影响中国人的登月进程。此外,与月球探测不同,载人登月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是,航天员所必需的“生命保障系统”——食物、氧气和水的再生。这一点在胡浩看来,并没有太大的阻碍,只需要在未来的研制试验中进行更多的磨合。毕竟,自神舟五号等载人航天工程之后,我国的生保系统已经比较成熟。专家介绍,将来我们要完成登月、深空探测、空间站建设,这些依靠现有的火箭都无法完成。要实现载人登月就需要重型运载火箭,我国目前正在进行重型火箭的相关预研工作。2017年前后,执行首次月球采样返回的嫦娥五号,其重量将是嫦娥三号的两倍之上。为此,我国推出迄今为止推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一来为完成嫦娥三号任务,二来也是为未来载人登月做准备。2015年年初,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重型火箭的关键技术研制也已经启动,国防科技工业局已经正式批准重型火箭的关键技术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总体技术,二是发动机技术,从而实现重型火箭起飞推力在“长征五号”大型火箭1000吨的基础上提升至吨的目标。距离“登月”有多远?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多大,中国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太空活动能力也就有多大。胡浩表示,目前航天界已组织了不少论证,大家普遍认为中国人登月是迟早的事。据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介绍,中国目前研制规模和技术跨度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于今年下半年首飞,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的运载能力,与国际上主流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相当,将承担发射嫦娥五号、空间站核心舱以及火星探测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任务,大幅提高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而新华社的消息称,中国15年内有望发射重型运载火箭。在目前的设计蓝图中,重型运载火箭箭体直径近10米,全箭总长近百米,运载能力是现有火箭运载能力的5倍多,超过正在研制的美国下一代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可满足未来载人月球探测、火星取样返回,太阳系行星探测等多种深空探测任务需求,保障中国在未来宇宙探索和更大更远空间的话语权。涨知识成功载人上月球的火箭土星5号火箭是目前人类唯一的载人登月火箭,美国利用土星5号火箭成功发射7艘阿波罗登月飞船,其中6艘成功登陆月球。土星5号火箭高110.6米,最大直径10.1米,起飞重量为3038吨,起飞推力达3400吨,可将118吨的有效载荷送上近地轨道,或将4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月球轨道。当前位置: >
【焦点】:长征七号首飞成功 媒体 距离登月还有多远?时间:日00:23来源:IT168网
原标题:【焦点】:长征七号首飞成功 媒体 距离登月还有多远?
  法制晚报讯  (文/记者 温如军)今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业内普遍认为,中国人“登月”是迟早的事,而长征七号的推出,意味着我国离“登月”又近了一步。  那么,“迟早”到底有多迟?有多早?  长征七号火箭今晚飞天  据央视报道,今天傍晚后,海南文昌发射场区气象转好,满足发射条件。火箭完成了燃料加注,全新的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燃料,更加绿色环保。记者在指控中心看到,发射场各系统已经做好了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从这座集科技、生态、环保、人文于一体的现代化绿色航天发射场实现首飞,开启它的全新太空之旅。  据央视最新报道,6月25日8时22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离月球又近了一步。  发射前做了什么准备?  观海解局(ID:guanhaijieju)记者注意到,今天上午,发射场区出现了阴雨天气并伴有短时雷暴,针对气象变化,发射场气象部门临机增加气象会商,同时也相应加大了气象观测的密度,实时对可能给发射场区造成恶劣天气的气象系统和环流形势进行科学比对和分析。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气象室高级工程师郭学文说:“基本上是两小时左右要提供一次预报单,数据分析得更加详细,数据更加密集,由原来十几分钟提供一次数据,现在提高到七分钟提供一组数据。现在天象跟我们原来预计的天气差不多,总体情况还良好,发射窗口满足发射的最低气象条件。”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燃料加注现地指挥员彭博说:“今天上午,我们已经开始了火箭燃料的加注工作,这项工作现在正在持续进行。这次我们采用了全新的无毒无污染的燃料,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将注意压力、温度的变化,确保加注工作顺利进行。”  除了加注燃料有所不同外,此次长征七号火箭发射整体上采用了新的“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测试发射技术。在指控中心,发射场通信系统各要素单元,正在对此次发射最新运用的各系统信息传输设备进行最后阶段的检查调试。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通信系统高级工程师司长哲说:“我们的通信系统采用一体化体系架构,建成了信息传输的宽带化、网络管理智能化、服务安全化的通信平台,为测试发射、数据、语音、图像提供安全可靠、实时的传输。”  长征七号有多强大?  据观海解局(ID:guanhaijieju)记者了解,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也可用于发射人造卫星等其它航天器。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2020年前后建成的载人空间站就要靠它来发射货运飞船。  长征七号的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介绍,作为中国未来航天发射任务的“主力军”,长征七号还将满足载人运载火箭更新换代的长远需求。  观海解局(ID:guanhaijieju)记者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得知,长征七号火箭总长53.1米,芯级直径3.35米,捆绑4个直径2.25米的助推器,助推器长度为现役运载火箭的2倍,起飞重量597吨。采用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实现无毒、无污染。  由于液氧的温度达零下183摄氏度,在研制火箭的试验中,每次低温燃料加注后,试验现场的发射塔就像是个“大冷库”。  虽然看起来是“钢筋铁骨”的大个子,体重几百吨,但火箭体重的90%甚至更多都是燃料。由于燃料重量不能随意增减,为了带更多的“乘客”去太空,减轻火箭自重就成了关键。因此,“长七”火箭外壳很薄,最薄处仅有0.8毫米,和鸡蛋壳差不多,可以说是薄如蝉翼却力量惊人。  它的运载能力为近地轨道13.5吨,太阳同步轨道5.5吨,将中国中型运载火箭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由8.6吨提高至13.5吨,达到国外同类火箭先进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长征七号的总体设计团队也十分“抢镜”:80%以上未满35岁,46%拥有博士学位。  “登月”还需解决哪些问题?  观海解局(ID:guanhaijieju)记者了解到,长征五号的研制成功,让我国运载火箭的整体水平将真正进入和美俄并驾齐驱的时代。  不过,全国人大代表、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兼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醒道,新火箭和发射新火箭的海南文昌新发射场,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磨合,一旦哪一个技术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影响中国人的登月进程。  此外,与月球探测不同,载人登月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是,航天员所必需的“生命保障系统”——食物、氧气和水的再生。这一点在胡浩看来,并没有太大的阻碍,只需要在未来的研制试验中进行更多的磨合。毕竟,自神舟五号等载人航天工程之后,我国的生保系统已经比较成熟。  专家介绍,将来我们要完成登月、深空探测、空间站建设,这些依靠现有的火箭都无法完成。要实现载人登月就需要重型运载火箭,我国目前正在进行重型火箭的相关预研工作。  2017年前后,执行首次月球采样返回的嫦娥五号,其重量将是嫦娥三号的两倍之上。为此,我国推出迄今为止推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一来为完成嫦娥三号任务,二来也是为未来载人登月做准备。  2015年年初,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重型火箭的关键技术研制也已经启动,国防科技工业局已经正式批准重型火箭的关键技术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总体技术,二是发动机技术,从而实现重型火箭起飞推力在“长征五号”大型火箭1000吨的基础上提升至吨的目标。  距离“登月”有多远?  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多大,中国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太空活动能力也就有多大。  胡浩表示,目前航天界已组织了不少论证,大家普遍认为中国人登月是迟早的事。  据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介绍,中国目前研制规模和技术跨度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于今年下半年首飞,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的运载能力,与国际上主流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相当,将承担发射嫦娥五号、空间站核心舱以及火星探测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任务,大幅提高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  而新华社的消息称,中国15年内有望发射重型运载火箭。在目前的设计蓝图中,重型运载火箭箭体直径近10米,全箭总长近百米,运载能力是现有火箭运载能力的5倍多,超过正在研制的美国下一代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可满足未来载人月球探测、火星取样返回,太阳系行星探测等多种深空探测任务需求,保障中国在未来宇宙探索和更大更远空间的话语权。  涨知识  成功载人上月球的火箭  土星5号火箭是目前人类唯一的载人登月火箭,美国利用土星5号火箭成功发射7艘阿波罗登月飞船,其中6艘成功登陆月球。  土星5号火箭高110.6米,最大直径10.1米,起飞重量为3038吨,起飞推力达3400吨,可将118吨的有效载荷送上近地轨道,或将4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月球轨道。  分享到:  0 个人觉得赞好文章 点个赞您已经赞过了+1
  本文来源于作者提供 本文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中国长征七号火箭推力排名?,长征七号首飞演练,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将首飞,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概念股
声明:本网部分信息转载于其他网站,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E-Mail:@qq.co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征6号的燃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