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入奥匈帝国地图国籍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国籍的分布研究(上)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网络技术员,毕业于北大青鸟!!现有自己的网络工作室!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国籍的分布研究(上)
下载积分:1200
内容提示: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国籍的分布研究(上)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4|
上传日期: 13:16:0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国籍的分布研究(上)
官方公共微信欧洲各代王朝历史(求精)
共 4653 浏览 21 回帖&&
发帖: 351 篇
在线时长: 124 小时
欧洲各代王朝历史(求精)
这是一份奥地利自成为独立封地以来各代藩侯、公爵、大公以及皇帝的名单。
奥地利起源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二世创设的巴伐利亚东部边防区(马克),其统治者(来自于巴本堡家族)在大约960年被给予藩侯称号。约在1147年,巴本堡家族的亨利二世被任命为第一代奥地利公爵。该家族统治奥地利公国直至1246年。
奥地利藩侯(巴本堡王朝)
利奥波德一世 976年-994年
亨利一世 994年-1018年
阿达尔伯特 1018年-1055年
恩斯特 1055年-1075年
利奥波德二世 1075年-1095
利奥波德三世 1095年-1136年
利奥波德四世 1136年-1141年
亨利二世 1141年-1156年 巴本堡王朝亨利二世 1141年-1177年
利奥波德五世 1177年-1194年
腓特烈一世 1195年-1198年
利奥波德六世 (1198年-1230年
腓特烈二世 1230年-1246年
无王朝统治
巴本堡王朝的腓特烈二世去世后没有留下儿子,奥地利的统治权随着他的女儿奥地利的格特鲁德传到巴登藩侯赫尔曼六世手中。但该家族未能在奥地利站稳脚跟,他们不久被驱逐了。
赫尔曼六世 (巴登) 1248年-1250年
腓特烈一世 (巴登) 1250年-1251年
1251年,奥地利被强大的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征服。
奥托卡二世 1251年-1278年
哈布斯堡王朝
1278年,哈布斯堡伯爵鲁道夫一世在当选为皇帝后打败了奥托卡二世并夺取了奥地利公国作为哈布斯堡家族的世袭领地。此后,奥地利的统治者常常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鲁道夫一世 (1278年-1282年)
阿尔布雷希特一世 (1282年-1308年)
鲁道夫二世 (1282年-1290年)
鲁道夫三世 (1298年-1307年)
腓特烈三世 (1308年-1330年)
利奥波德一世 (哈布斯堡) (1308年-1326年)
阿尔布雷希特二世 (1330年-1358年)
奥托 (1330年-1339年)
鲁道夫四世 (1358年-1365年)
1359年,奥地利公爵鲁道夫四世试图将奥地利升格为一个大公国,大公的头衔最终在1402年为恩斯特(“钢铁”)首先使用,但直至1453年才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三世正式承认。
1379年,根据诺伊堡条约,哈布斯堡王朝领地被家族各支系瓜分。
阿尔布雷希特支系
(统治大奥地利)
阿尔布雷希特三世 (1365年-1395年)
阿尔布雷希特四世 (1395年-1404年)
阿尔布雷希特五世 (1404年-1439年)
空位 (1439年-1440年)
拉迪斯劳斯 (1440年-1457年)
利奥波德支系
(统治施蒂里亚,卡林西亚,卡尼鄂拉,蒂罗尔和Vorder&sterreich)
利奥波德三世 (哈布斯堡) 1365年-1386年
威廉 1386年-1406年
利奥波德四世 (哈布斯堡) 1386年-1411年
1402年,利奥波德支系再度分裂为老蒂罗尔支系和施蒂里亚支系
老蒂罗尔支系腓特烈四世 1402年-1439年
西吉斯蒙德 1439年-1490年 施蒂里亚支系恩斯特 (1402年-1424年)
腓特烈五世(1458年-1493年)
阿尔布雷希特六世 (1446年-1463年)
Between 1485 and 1490, Matthias Corvinus of Hungary resided in Vienna as duke of Austria.
哈布斯堡王朝
(1490年,奥地利领土再次统一)
马克西米连一世 (1493年-1519年)
查理一世 (1519年-1520年)
斐迪南一世 (1520年-1564年)
马克西米连二世 (1564年-1576年)
查理二世(施蒂里亚,卡林西亚和卡尼鄂拉摄政,1564年-1590年)
斐迪南二世 (蒂罗尔摄政,1564年-1595年) 鲁道夫五世 (1576年-1608年)
马提亚斯 (1608年-1619年)
马克西米连三世(蒂罗尔总督,1612年-1618年)
利奥波德五世 (哈布斯堡) (小蒂罗尔支系,1619年-1632年)
斐迪南&查理 (小蒂罗尔支系,1628年-1662年)
西吉斯蒙德&弗兰茨 (小蒂罗尔支系,1662年-1665年) 斐迪南三世 (1619年-1637年)
斐迪南四世 (1637年-1657年)
利奥波德六世 (哈布斯堡) (1657年-1705年)
约瑟夫一世 (1705年-1711年)
查理三世 (1711年-1740年)
玛丽亚&特里萨 (1740年-1780年)
约瑟夫二世 (1780年-1790年)
利奥波德七世 (哈布斯堡) (1790年-1792年)
弗兰茨 (1792年-1806年)
神圣罗马帝国于1806年被拿破仑一世推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二世在1804年就已经自称为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此后他便以这个名义统治哈布斯堡王朝剩余的领土。
弗兰茨一世 (1804年-1835年)
斐迪南一世 (1835年-1848年)
弗兰茨&约瑟夫一世 (1848年-1867年)
1867年,奥地利与匈牙利合并为二元帝国奥匈帝国,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兼任匈牙利国王和第一位奥匈帝国皇帝。
弗兰茨&约瑟夫一世 (1867年-1916年)
查理一世 (1916年-1918年)
1918年,奥地利结束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共和国的国家元首是联邦总统(Bundespr&sident),而政府首脑是联邦总理(Bundeskanzler,实际上拥有更多实权)。
------------------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祢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识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祢的,直到永远,阿门!
06:52:11 被【
恭喜!本帖被 加为精华。系统奖励10分!
' + newItem.onLineCount+ '' + newItem.name + '';
NTES.ajax.importJs(url, function() {
var len = hotLive.
if (hotLive != '' && len != 0){
for (var i = 0; i < len-1; i++) {
var boboItem = hotLive[i],
isLive = boboItem.live,
liveHref = isLive ? boboItem.liveUrl + boboStatTag : "/" + boboStatTag,
boboLiveStat = isLive ? '' : '',
boboHtml = '';
html += boboH
if(i === 0){
html += newH
NTES(".bobo-list").attr("innerHTML", function() {
return this.innerHTML +
}, "utf-8");
}, "utf-8");
发帖: 351 篇
在线时长: 124 小时
哈布斯堡王朝的家族成员曾出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地利公爵、大公、皇帝,匈牙利国王,波希米亚国王,西班牙国王,葡萄牙国王,墨西哥皇帝和意大利若干公国的公爵
德意志国王或/和神圣罗马皇帝
哈布斯堡家族自13世纪起,势力逐渐在德国南方和奥地利扩散,渐渐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内实力最强大的家族,多位成员被选为德意志国王或/和神圣罗马皇帝。以下君主名字译自其德文名。
哈布斯堡皇朝鲁道夫一世,1273年 - 1291年
阿尔布莱希特一世,1298年 - 1308年,英译为艾伯特一世
阿尔布莱希特二世,1438年 - 1439年,英译为艾伯特二世
腓特烈三世,1440年 - 1493年
马西米连一世,1493年 - 1519年
卡尔五世,1519年 - 1556年,即西班牙王卡洛斯一世,英译为查理五世 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
1556年,卡尔五世将奥地利大公之位让与其弟匈牙利及波希米亚国王费迪南一世(Ferdinand I),并立费迪南为神圣罗马帝位的继承人。但根据查理的遗嘱,费迪南及其子裔丧失了继承为西班牙国王的权利。此举使费迪南成为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的首位君主。
费迪南一世,1556年 - 1564年
马西米连二世,1564年 - 1576年
鲁道夫二世,1576年 - 1612年
马提亚什,1612年 - 1619年
费迪南二世,1619年 - 1637年
费迪南三世,1637年 - 1657年
利奥波德一世,1658年 - 1705年
约瑟夫一世,1705年 - 1711年
卡尔六世,1711年 - 1740年,英译为查理六世 哈布斯堡-洛林皇朝
1740年,卡尔六世去世。由于他和他的兄长,约瑟夫一世都无男性子裔,他在生前预制了“国事遗诏”。
弗朗茨一世,1745年-1765年,英译为法兰西斯一世。(他的祖母是哈布斯堡君主费迪南三世的女儿,并娶了卡尔六世之长女玛丽亚&特里莎为皇后)
约瑟夫二世,1765年-1790年
利奥波德二世,1790年-1792年
弗朗茨二世,1792年-1806年,即奥地利的弗朗茨皇帝,英译为法兰西斯二世 奥地利皇帝(哈布斯堡-洛林皇室)
奥地利皇帝的称号,首次出现在1804年,法皇拿破崙称帝后三星期,奥地利大公弗朗茨亦自称奥地利皇帝以回应拿破崙。
帝位传四代,帝国于1918年被共和国取代,末代奥皇卡尔被迫退位流亡海外。
弗朗茨,1804年-1835年,英译为法兰西斯
斐迪南,1835年-1848年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1848年- 1916年,英译为法兰西斯&约瑟夫
卡尔一世,1916年-1918年,末代奥皇,英译为查理,卒于1922年
------------------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祢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识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祢的,直到永远,阿门!
发帖: 351 篇
在线时长: 124 小时
匈牙利国王/女王
哈布斯堡王室两次通过联姻取得匈牙利王位,以下各君主译名皆翻译自相应的匈牙利文名。
哈布斯堡皇朝艾伯特,1437年 - 1439年
拉兹劳五世,1444年 - 1457年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费迪南一世,1526年 - 1564年
米卡撒一世,1563年 - 1576年
鲁道夫一世,1572年 - 1608年
马特亚斯,1608年 - 1619年
费迪南二世,1618年 - 1637年
费迪南三世,1625年 - 1657年
费迪南四世,1647年 - 1654年
利波特一世,1655年 - 1705年
约瑟夫一世,1687年 - 1711年
卡罗利三世,1711年 - 1740年
玛丽亚&特里西亚,女王,1740年 - 1780年 哈布斯堡-洛林皇朝约瑟夫二世,1780年 - 1790年
利波特二世,1790年 - 1792年
弗伦尼克一世,1792年 - 1835年
费迪南五世,1835年 - 1848年
弗伦尼克&约瑟夫一世,1848年 - 1916年
卡罗利四世,1916年 - 1918年 波希米亚国王/女王
哈布斯堡王室通过三次联姻,被选为持有波希米亚王位的家族,以下各君主译名皆翻译自相应的捷克文名。
哈布斯堡皇朝鲁道夫一世 1306年-1307年 艾伯特,1437年 - 1439年
拉迪斯拉夫一世,1453年 - 1457年 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费迪南一世,1526年 - 1564年
马西米连,1563年 - 1576年
鲁道夫二世,1572年 - 1611年
马特亚斯,1611年 - 1618年
费迪南二世,1621年 - 1637年
费迪南三世,1625年 - 1657年
费迪南四世,1647年 - 1654年
利奥波德一世,1655年 - 1705年
约瑟夫一世,1687年 - 1711年
卡雷利二世,1711年 - 1740年
玛丽亚&特里兹亚,女王,1742年 - 1780年 哈布斯堡-洛林皇朝约瑟夫二世,1780年 - 1790年
利奥波德二世,1790年 - 1792年
弗朗提瑟克一世,1792年 - 1835年
费迪南五世,1835年 - 1848年
弗朗提瑟克&约瑟夫一世,1848年 - 1916年
卡雷利三世,1916年 - 1918年
------------------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祢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识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祢的,直到永远,阿门!
发帖: 351 篇
在线时长: 124 小时
西班牙国王
哈布斯堡王室,通过神圣罗马皇帝马西米连一世的长子菲利浦王子和刚统一的西班牙储君胡安娜公主的联姻,接受了西班牙统一的果实。
哈布斯堡王朝菲利浦一世,卡斯蒂利亚女王胡安娜的王夫
卡洛斯一世,即神圣罗马皇帝卡尔五世,1516年-1556年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菲利浦二世,1556年-1598年
菲利浦三世,1598年-1621年
菲利浦四世,1621年-1665年
卡洛斯二世,1665年-1700年 葡萄牙国王
菲利浦二世继西班牙王位后的1580年,葡萄牙出现王位继承危机。哈布斯堡王室通过此前和葡萄牙的阿维士王室的联姻,得以继承葡萄牙的大统。
菲利浦一世,1580年-1598年,即西班牙王菲利浦二世
菲利浦二世,1598年-1621年,即西班牙王菲利浦三世
菲利浦三世,1621年-1640年,即西班牙王菲利浦四世 墨西哥皇帝
在法皇拿破崙三世的怂恿下,奥地利王子马克西米连接受了墨西哥的皇位,但很快就被共和革命份子推翻,落得被枪决的悲惨下场。
马克西米连,1864年 - 1867年,哈布斯堡-洛林王室成员
意大利诸公国公爵(哈布斯堡-洛林王朝)
意大利位于奥地利的正南方,因此历任哈布斯堡君主都有意南进,占领或争夺意大利境内的领地和公国,以保帝国南疆不受威胁。
托斯卡纳大公
1735年,洛林公爵弗朗索瓦三世(全名为弗朗索瓦&斯蒂芬)在与波兰废王斯坦尼斯拉夫二世&列辛斯基用洛林换得托斯卡纳。随著次年洛林公爵和哈布斯堡王朝继承人玛丽亚&特里萨的联姻,扥斯卡纳大公国被并入哈布斯堡领地。而大公国最终在1859年被萨伏依王室并入新成立的意大利王国。
弗朗切斯科二世,1737年-1765年,英译为法兰西斯&斯蒂芬,即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一世
利奥波多一世,1765年-1790年,后即位为神圣罗马皇帝利奥波德二世
斐迪南三世,1790年-1800年,1814年-1824年
利奥波多二世,1824年-1849年,1849年-1859年
斐迪南四世,1859年 摩德纳公爵
1814年,拿破崙战败后,摩德纳公国被授与哈布斯堡-洛林王室的一个旁支,而公国最终在1859年被萨伏依王室并入新成立的意大利王国。
弗朗切斯科四世 1814年-1846年
弗朗切斯科五世 1846年-1859年帕尔玛公爵
1814年,拿破崙战败后,帕尔玛公国被授与法皇拿破崙一世的第二任妻子作为食邑,而公国在1847年归还波旁王朝。
玛丽亚&路易莎,1814年-1847年,奥皇弗朗茨之女。 奥帝国覆亡后哈布斯堡-洛林家族首领
1918年,奥地利帝国被共和国取代,末代奥皇卡尔被迫流亡海外。末代皇太子奥托于1961年宣布放弃帝位,后于1966年获准返回奥地利定居。后来更当选为欧洲议会中德国的代表。
卡尔一世,1918年-1922年,末代奥皇
泽塔&波旁-帕尔玛,1922年-1930年,末代奥地利皇后,卡尔皇帝之妻,财产监护人
奥托&冯&哈布斯堡,1922年至今,末代皇太子,卡尔皇帝和泽塔皇后之长子
------------------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祢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识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祢的,直到永远,阿门!
发帖: 351 篇
在线时长: 124 小时
拿破仑三世(1808年—1873年),即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之弟、荷兰国王路易和约瑟芬皇后与前夫之女奥坦丝&德&博阿尔内王后的次子。
1808年,诞生于巴黎。
1815年,拿破仑一世第二次逊位,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流亡国外。
1830年,开始在伯尔尼服兵役,获上尉军衔。
1832年,加入瑞士国籍。
1836年,返回斯特拉斯堡举事,兵败后被发配英国。
1837年8月,潜回瑞士看望病危的母亲。10月,其母、前荷兰王后奥坦丝去世,享年54岁。
1838年,离开瑞士,流亡英国。
1839,发表《拿破仑思想》,歌颂拿破仑一世的伟大功绩。
1840年,在布洛涅发动兵变未果,被判在阿姆监狱终生监禁。
1842年,第一个私生子欧仁出生。
1844年,发表《消灭贫困》。
1845年,第二个私生子路易出生。
1846年5月,越狱成功,逃亡伦敦。9月,其父、前荷兰国王路易去世,享年63岁。
1848年2月,巴黎爆发革命,七月王朝覆灭,第二共和国成立。4月,开始英国警察部队服役。6月,当选巴黎、荣纳、科西嘉、下舍朗特议员。9月,返回巴黎任职。12月,当选共和国总统。
1851年,发动政变成功,旋即修改宪法,延长总统任期。
1852年11月,被元老院尊为“拿破仑三世”。12月,登基称帝,第二帝国成立。
1853年,与西班牙贵族小姐欧仁妮结婚。
1854年,联合英国对俄国宣战,克里米亚战争开始。
1856年2月,巴黎和会召开,俄国认输,法、英、奥斯曼帝国取得战争的胜利。3月,其嫡子阿尔及利亚王路易诞生。
1857年,伙同英国对中国宣战,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9年,对奥地利宣战,旋即御驾亲征意大利。
1860年7月,法国—撒丁与战败的奥地利停战协定。11月,英法联军进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迫使中国清廷签订《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1862年,伙同英国、西班牙入侵墨西哥。
1863年,法军进入墨西哥城,墨西哥总统胡亚雷斯率部北逃。
1864年,扶持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之弟马克西米连大公为墨西哥皇帝。
1867年2月,法军被迫撤离墨西哥。5月,马克西米连大公被胡亚雷斯的军队俘虏,旋即饮弹身亡。
1870年7月,向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爆发,偕儿子阿尔及利亚王路易出征,皇后欧仁妮为摄政,留守巴黎。9月1日,色当战败被俘。4日,巴黎发生革命,第二帝国覆灭。5日,欧仁妮皇后逃出巴黎。
1871年,拿破仑三世获释,赴伦敦与妻子、儿子会合。
1873年,因病在伦敦驾崩,享年65岁。
------------------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祢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识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祢的,直到永远,阿门!
发帖: 351 篇
在线时长: 124 小时
【回复 掷弹兵 】:
拿破仑一世皇帝(),法兰西帝国缔造者,卓越的军事家,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先后多次打垮了欧洲各个封建君主国组织的“反法同盟”,保卫了由法国资产阶级进行的法国大革命胜利果实,并在欧、非、北美各战场上,进行了对欧洲各封建国家的战争,削弱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重要功绩还有他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至今还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图:拿破仑帝国(1812年欧洲)
『用法律更新人们的思想,在各地建立新的政权机构。消除封建残余,保证人的尊严,促进经济繁荣,以稳定联邦形式统一欧洲……』
拿破仑&波拿巴(Napol&on Bonaparte,日—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 - 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年 - 1814年,1815年)、军事家、政治家,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
拿破仑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雅克修城,他的家族是一个意大利贵族世家,科西嘉岛刚刚被卖给法国后,法王承认其父亲为法国贵族。在父亲的安排下,拿破仑9岁时就到法国布里埃纳军校接受教育。178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选送到巴黎军官学校。
拿破仑一开始自认是一个外国人,一心希望有一天能够让科西嘉从法国独立出去。16岁时父亲去世,他中途辍学并被授予炮兵少尉头衔。在随部队驻防各地期间,他阅读了许多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其中让&雅各&卢梭的思想对他的影响非常大。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拿破仑回到科西嘉,希望推动科西嘉独立,但遭到另一个亲英反法的保利集团排挤,最后全家逃往法国。
在1793年7月,拿破仑带兵攻下了保王党的堡垒土伦,因此受到雅各宾派的赏识。1794年热月政变中拿破仑由于和罗伯斯比尔兄弟关系紧密而受到调查,后因拒绝到意大利军团的步兵部队服役而被免去准将军衔。1795年他受巴黎督政官巴拉斯之托成功平定保王党武装叛乱,一夜之间荣升为陆军中将兼巴黎卫戍司令,在军界和政界中崭露头角。
拿破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对当时的军事知识深有研究,善于将各种军事策略运用于实战之中,尤其是主张将火炮集中使用,以及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作用。日,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3月9日与情人约瑟芬&博阿尔内结婚,之后便匆匆奔赴前线。在意大利,拿破仑统帅的军队多次击退了奥地利与萨丁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联军,最后迫使对方签署了有利于法国的停战条约。
取得意大利之役的胜利后,拿破仑的威信越来越高,他成为法国人的新英雄。而他的崛起令督政府感到受威胁,因此任命他为埃及军司令,派往东方以抑制英国在该地区势力的扩张。在拿破仑的远征军中,除了2000门大炮外,还带了175名各行业的学者以及成百箱的书籍和研究设备。在远征中拿破仑曾下达过一条著名的指令:“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拿破仑本人精通数学,同时还十分喜爱文学和宗教,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十分大。
然而1798年远征埃及本身是一个大失败。拿破仑的舰队被英国的海军上将纳尔逊完全摧毁,部队被困在埃及。1799年回国时,400艘的军舰只剩下2只小舰,原本侵略印度的计划受阻,人员损失惨重。
此时欧洲反法联盟逐渐形成,而法国国内保皇派势力则渐渐上升。1799年8月,拿破仑最终决定赶回巴黎。1799年10月,回到法国的拿破仑被当作“救星”来欢迎。11月9日,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并获得成功,成为法国第一执政,实际为独裁者。
拿破仑之后进行了多项政治、教育、司法、行政、立法、经济方面的重大改革,其中最著名并且直到今天依然有重要影响的《拿破仑法典》,是在政变的当天晚上就由拿破仑下令起草的,很多条款拿破仑本人亲自参加讨论最终确定,基本上采纳了法国大革命初期提出的比较理性的原则。法典在1804年正式实施,即使是在一个多世纪后依然是法国的现行法律。法典对德国、西班牙、瑞士等国的立法起到重要影响。在政变结束后三周拿破仑向人民发布的公告中,他自豪地宣称:“公民们,大革命已经回到它当初籍以发端的原则。大革命已经结束。”
------------------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祢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识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祢的,直到永远,阿门!
发帖: 351 篇
在线时长: 124 小时
1802年8月,修改共和八年宪法,改为终身执政。日,公民投票通过共和十二年宪法,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波拿巴为法兰西人的皇帝,称拿破仑一世。12月2日,他并不是由教皇庇护七世加冕,而是自己将皇冠戴到了头上,然后还为妻子约瑟芬&博阿尔内加冕为皇后。一年之后,他又在意大利由教皇加冕为意大利国王。
1805年8月,奥地利、英国、俄国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仑于是在9月24日离开巴黎,亲自挥军东进,到10月12日法军已经占领了慕尼黑。10月17日法国和奥地利在乌尔姆激战后,反法同盟投降。之后法国又取得了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反法同盟再度瓦解,并且迫使奥地利取消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拿破仑随后联合了德国境内各诸侯国组成“莱茵邦联”,把它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次年秋天,英国、俄国、普鲁士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但是10月14日法军同时在耶拿和奥尔斯塔特击溃敌军,普鲁士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拿破仑因此取得了德国大部分地区。1807年6月法军又在波兰大败俄国军队,拿破仑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会面,双方签订了和平条约,在此前一年拿破仑颁布了《柏林赦令》,宣布大陆封锁政策,禁止欧洲大陆与英伦的任何贸易往来。自此,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得到了确立。拿破仑一世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并分别封他的兄弟约瑟夫、路易、热罗姆为那不勒斯、荷兰、威斯特伐利亚国王。
转折:入侵西班牙、奥地利与俄罗斯
1807年末西班牙爆发内部动乱,西班牙国王遭到人民的唾弃。拿破仑于是乘机入侵了西班牙,并让其长兄约瑟夫&波拿巴(Joseph Bonaparte)成为西班牙国王。但是这个举动遭到了西班牙人的反对,拿破仑根本无法平息当地的暴动。英国在1808年介入西班牙争端,英军8月8日登陆蒙得戈湾,8月30日占领了整个葡萄牙。之后他们在当地民族主义者的支持下,逐步将法军赶出了伊比利亚半岛。
正当拿破仑陷入西班牙泥潭之际,1809年初第五次反法同盟组成。奥地利在背后偷袭法在德国的领土,拿破仑被迫退出西班牙,率军东征。奥地利军队虽然一开始取得优势,但是拿破仑很快就转败为胜,迫使奥地利签订维也纳和约,再次割让土地。次年,拿破仑娶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莎为妻,法奥结成同盟。
到了1811年末,法俄关系已经开始恶化,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拒绝继续与法国合作抗英,最后战争爆发。拿破仑率领操12种语言的50万大军进入俄罗斯。俄军采取了撤退不抵抗的战术,直到日法军历经博罗金诺战役(法军有7万人阵亡和重伤)后,进入莫斯科。拿破仑本以为亚历山大一世将会妥协,未料到迎接他的却是莫斯科全城的大火。而此时在国内又有人策划了一次失败的政变,令他不得不赶回法国,最后回到法国的只有1万人。
战败、流放、百日政权与滑铁卢
1813年英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双方在德国境内多次激战。虽然法军取得了多次胜利,但是针对拿破仑的压力却是越来越大,直到10月的莱比锡战役法军被击溃,各附庸国也纷纷脱离法国独立,同盟军开始向巴黎挺进。日,巴黎被占领,同盟军要求法国无条件投降,同时拿破仑必须退位。日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此前两天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拿破仑本人在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拿破仑保留了“皇帝”的称号,可是他的领土只局限在那个小岛上。
拿破仑在往厄尔巴岛的路上几乎被暗杀,自己也尝试自杀未遂。而在巴黎,路易十八回到法国,重新成为法国国王,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的妻子和儿子被奥地利人囚禁,还有传闻说拿破仑将被流放到大西洋上的一个小岛,这一切令拿破仑别无选择,最后在日逃出小岛,率领1000人于3月1日回到法国。本来被派来阻止他的法国军队转而继续支持拿破仑。3月20日拿破仑回到巴黎,此时他已经拥有一个14万人的正规军和20万人的志愿军,路易十八逃跑,百日王朝开始。
但是好景不长,欧洲各国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日拿破仑的军队在比利时滑铁卢战役中全军覆没,7月15日他正式投降。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路易十八再度复辟。拿破仑被流放圣赫勒拿岛。日,拿破仑在岛上去世,5月8日在礼炮声中这位征服者被葬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托贝特山泉旁。直至今日,拿破仑的死因还是众说纷纭,英国医生的验尸报告显示他是死于严重胃溃烂,但新的研究认为拿破仑死于砷中毒,而且从当年贵族爱用的墙纸上,历史学家亦发现含有砷的矿物,估计是因为环境潮湿而让珅在环境中渗透出来。
他去世后九年,新的奥尔良王朝在人民的压力之下将拿破仑的塑像重新竖立在旺多姆圆柱上。1840年,法国七月王朝的路易&菲利浦派其儿子将拿破仑的遗体接回。该年12月15日,拿破仑的灵柩被运回巴黎,在经过凯旋门后安葬到塞纳河畔的老残军人退休院(即荣誉军人院)。
------------------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祢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识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祢的,直到永远,阿门!
发帖: 351 篇
在线时长: 124 小时
拿破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他一生亲自参加的战役达到60多个,而其指挥的多个战役,直到今天在军事史上依然有重要意义。但是他的征战打破了欧洲的权力均衡,导致其他欧洲强权7次组成反法同盟,最终彻底击败拿破仑。在拿破仑战败后的维也纳会议上,新的欧洲秩序与均衡被很快重新建立起来。
虽然拿破仑曾经叱咤风云数十载,但是他的功绩是短暂的,在他退位后,法国的疆域很快又恢复到他执政前的样子,拿破仑的戎马生涯对之后的欧洲历史并没有重大影响。唯一能让他载入史册的,是由他本人下令编撰的《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是很多现代民主国家法律体系的原型。
除此之外,拿破仑也是最早提出欧罗巴合众国构想并试图通过武力来实现的人。虽然他本人并未成功实现这个梦想,今天的欧洲正在朝向一体化的目标迈进。
拿破仑为法国带来了荣耀,法国人民始终爱戴这位法兰西战士(有趣的是,他在18岁以前始终认为法国不是他的祖国),1840年12月他的遗体运抵巴黎后,90万巴黎市民冒着严寒迎接他。而在多年后,拿破仑也赢得了对手的尊敬。1855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携王储(即后来的爱德华七世)到老残军人院,女王让王子“在伟大的拿破仑墓前下跪”。
------------------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祢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识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祢的,直到永远,阿门!
发帖: 351 篇
在线时长: 124 小时
拿破仑二世(Napoleon II,Fran&ois Joseph Charles Bonaparte,日 - 日),拿破仑一世(拿破仑&波拿巴)与他的第二位皇后玛丽&路易莎(Marie-Louise)之子,生于杜伊勒里宫。
他出世后即被封作“罗马王”(Roi de Rome),为拿破仑一世法兰西第一帝国皇位的继承人。1813年拿破仑一世在莱比锡会战中战败,次年反法联军进入巴黎,法国元老院随即废除了拿破仑一世的帝位。拿破仑一世在枫丹白露宣布退位,在退位诏书中他希望由“罗马王”即位、路易莎皇后摄政。但是在保王的塔列朗游说下,反法同盟最终使波旁王朝复辟。 拿破仑一世失败后,Fran&ois被母亲带到她位于帕尔马的领地,后来又被送到维也纳他的外祖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即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那里,他的封号也先后被改为帕尔马亲王(Prince of Parma,1814年-1818年)和莱希斯塔德公爵(Duke of Reichstadt,1818年-1832年)。尽管他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继承皇位,“波拿巴分子”——拿破仑的支持者依然称Fran&ois为“拿破仑二世”或是“罗马王”。由于身患肺结核,Fran&ois身体状况一直很差,终于在1832年于维也纳去世。
------------------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祢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识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祢的,直到永远,阿门!
发帖: 351 篇
在线时长: 124 小时
波旁皇家帝王法国
年代代表着在位期,而非生逝。
亨利四世, 大帝1589年-1610年
路易十三世,公正者 1610年-1643年
路易十四世,太阳王 1643年-1715年
菲利普二世(奥尔良公爵) (Regent) 1715年-1723年
路易十五世,被喜爱者 1715年-1774年
路易十六世 1774年-1793年
路易十七世 (未曾登基) 1793年-1795年
路易十八世 1814年-1824年
查理十世 1824年-1830年 [编辑]
西班牙腓力五世,1700年–1724年 和1724年–1746年
路易斯一世,1724年
斐迪南六世,1746年–1759年
卡洛斯三世,1759年–1788年
卡洛斯四世,1788年–1808年
斐迪南七世,El Deseado 1813年–1833年
伊莎贝拉二世,La Chata 年
阿方索十二世,1875年–1885年
阿方索十三世,1886年–1931年
胡安&卡洛斯一世,1975年–至今 巴塞罗那王朝皮特罗一世 1282年-1285年
贾科莫一世 1285年-1295年
费德里科二世(或三世) 1296年-1337年
皮特罗二世 1337年-1341年
路易吉 1341年-1355年
费德里科三世(或四世) 1355年-1377年
玛丽亚 1377年-1401年
马蒂诺一世 1392年-1409年
马蒂诺二世 1409年-1410年 斐迪南一世 1412年-1416年
阿方索一世 1416年-1458年
乔万尼一世 1458年-1479年
斐迪南二世 1479年-1516年 波旁王朝卡洛七世(在那不勒斯)/四世(在西西里) 1734年-1759年 他也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三世。
斐迪南四世(在那不勒斯)/三世(在西西里) 1759年-1806年 被拿破仑废黜;但仍继续统治西西里。1815年,他又恢复了那不勒斯的王位,并将两地合并为两西西里王国。 波拿巴王朝(仅统治那不勒斯)朱塞佩 1806年-1808年 即约瑟夫&波拿巴。 约阿希姆&缪拉 1808年-1815年 拿破仑手下的大将。
两西西里王国(包括西西里和那不勒斯)斐迪南一世 1816年-1825年 他也是那不勒斯的斐迪南四世和西西里的斐迪南三世。 弗朗切斯科一世 1825年-1830年 斐迪南二世 1830年-1859年 弗朗切斯科二世 1859年-1860年 两西西里王位继承人弗朗切斯科二世 1860年-1894年 阿方索一世 1894年-1934年 斐迪南三世 1934年-1960年 阿方索二世 1960年-1964年 卡洛一世 1964年至今。卡拉布里亚公爵。
霍亨斯陶芬王朝
霍亨斯陶芬王朝(Hohenstaufen)(德语名称Staufer)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王室。最初霍亨斯陶芬家族为现时德国南部士瓦本(又称为斯韦比亚)的世袭伯爵与统治家族。由腓特烈一世在1079年迎娶了皇帝亨利四世的女儿阿格尼丝公主并继任士瓦本公爵起,是为霍亨斯陶芬王朝之始。
和皇室联姻使霍亨斯陶芬家族挤身于最高的统治阶层,而且由于阿格尼丝公主的弟弟亨利五世没有子嗣,法兰克尼亚王朝告终。霍亨斯陶芬家族即成为理所当然的皇位继承人。其后霍亨斯陶芬家族又成为法兰科尼亚和莱因的统治家族。在12世纪,此家族在德意志政治上扮演重要角色,成为德意志“皇帝党”势力的首领。1138年此家族更取得德意志王位。在红胡子腓特烈一世和腓特烈二世统治时期,霍亨斯陶芬家族权势最盛,与罗马教廷展开权力斗争,并入侵意大利,取得意大利南方西西里岛的统治权。但在腓特烈二世死后,此家族日渐衰落。1254年德意志之霍亨斯陶芬王朝终结,1268年霍亨斯陶芬家族最后的男性后裔康拉丁在那不勒斯被斩首示众,该家族灭绝了。
霍亨斯陶芬家族成员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德意志国王康拉德三世 德意志国王 腓特烈一世, 德意志国王,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55年后 亨利六世, 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91年后 菲利普 (士瓦本), 德意志国王 腓特烈二世, 德意志国王,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20年后 亨利(七世) 德意志国王1220 - 1235 (under his father) 康拉德四世, 德意志国王 士瓦本公爵弗里德里希一世 (在位1079年 - 1105年) 弗里德里希二世 (在位1105年 - 1147年) 弗里德里希三世 (在位1147年 - 1152年) 1152年称王,1155年称帝 弗里德里希四世(在位1152年 - 1167年) 弗里德里希五世(在位1167年 - 1170年) 弗里德里希六世 (在位1170年 - 1191年) 康拉德二世 (在位1191年 - 1196年) 菲利普, 士瓦本公爵, (在位1196年 - 1208年) King in 1198年 弗里德里希七世 (在位1212年 - 1216年)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亨利(七世) (在位1216年 - 1235年), King 1220年 - 1235年 康拉德四世 (在位1235年 - 1254年) King in 1237年 康拉德五世 (康拉丁) (在位1254年 - 1268年)
------------------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祢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识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祢的,直到永远,阿门!
发帖: 351 篇
在线时长: 124 小时
英格林-斯凱爾丁-戈爾姆Yngling-Skiolding-Gorm家族
英格林-斯凱爾丁-戈爾姆家族是北歐地區早期三個統治家族的合稱。根據北歐的傳說,這三個家
族互有親緣關係,因此本網頁將這三個家族合在一起介紹。公元9世紀,北歐地區相繼形成丹
麥、瑞典、挪威三國,其中瑞典和挪威最初均由英格林王朝統治,丹麥則最初由斯凱爾丁王朝統
治,約900年轉歸戈爾姆王朝統治。10 至11世紀丹麥國王斯文一世Svend I和克努德一世Knud I在
位時期,丹麥發動對外擴張,征服挪威和英格蘭,稱霸北海地區,形成「北海North Sea第一霸
權帝國」。英格蘭歷史上的「丹麥王朝」便是由這兩名丹麥國王建立的。至11世紀丹麥的戈爾姆
王朝和瑞典的英格林王朝先後傳位於其姻親,挪威的英格林王朝亦於14世紀初傳位於其姻親。至
此北歐三國的早期統治家族退出歷史舞台。
------------------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祢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识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祢的,直到永远,阿门!
发帖: 351 篇
在线时长: 124 小时
沃爾德馬Valdemar家族
沃爾德馬家族是丹麥的統治王朝。1157年沃爾德馬一世Valdemar I奪取丹麥王位,建立沃爾德馬王朝。沃爾德馬二世
Valdemar II在位時()征服波羅的海地區,形成「北海第二霸權帝國」。14世紀末馬格里特一世Margrethe I在
位時,透過聯姻於1387年取得挪威王位。1389年瑞典貴族奉馬格里特一世為國王,至此沃爾德馬家族遂控制北歐三國,
並於1397年正式宣佈丹麥、挪威和瑞典三國組成「君合」,史稱卡爾馬 Kalmar聯盟,由沃爾德馬家族統治。1448年沃爾
德馬王朝結束,王位轉歸奧爾登堡家族。
盧道夫Ludolf家族
盧道夫家族(又稱薩克遜Saxon家族)是德意志地區的統治家族。850年盧道夫稱薩克遜 Saxony公爵,是為盧道夫王朝之
始。此後盧道夫家族曾先後統治德意志早期五大諸侯國(薩克遜、法蘭科尼亞 Franconia、巴伐利亞Bavaria、斯韋比亞
Swabia和洛林Lorraine,成為德意志早期的重要統治家族。919年薩克遜公爵海因里希一世Heinrich I更兼任德意志國王。
奧托一世Otto I在位期間(936-973)加強德意志王權。962 年奧托一世倣效以往法蘭克國王的做法,加「羅馬皇帝」尊
號。此一事件被部分史家視為「神聖羅馬皇帝」尊號之始(註1),標誌著盧道夫家族勢力達到其最高峰。但在1024年國王
海因里希二世Heinrich II死後,盧道夫家族無嗣,其權勢亦從此衰落。
薩利安Salian家族
薩利安家族是德意志地區的統治家族。939年康拉德二世Konrad II繼為法蘭科尼亞公爵,是為薩利安王朝之始。此後薩利
安家族曾統治德意志早期五大諸侯國中之法蘭科尼亞、巴伐利亞、斯韋比亞和洛林四國,並在1024年取得德意志王位,成
為德意志早期的重要統治家族。德意志國王海因里希四世Heinrich IV在位期間 ()企圖加強王權,曾與羅馬教
廷發生爭奪主教授職權之爭,結果兩敗俱。1125年德意志國王海因里希五世死後無嗣,德意志之薩?餐醭?Y束。自此薩
利安家族便退出歷史舞台。
霍亨索倫Hohenzollern家族
霍亨索倫家族最初為索倫Zollern(位於斯韋比亞地區)(註1)和紐倫堡Nurnberg的統治家族。1417年紐倫堡伯爵弗里德里希
Friedrich兼稱勃蘭登堡Brandenburg選侯(稱弗里德里希一世Friedrich I),自此霍亨索倫家族在德意志北部逐漸強盛。1512
年霍亨索倫家族的阿爾布萊希特Albrecht繼任條頓Teuton騎士團親王-總團長,霍亨索倫家族遂繼承該騎士團在今波蘭的大
片領地。1525年阿爾布萊希特改稱普魯士Prussia公爵。17世紀勃蘭登堡的霍亨索倫家族開始兼領普魯士領地,並於1701
年正式將兩國合併為普魯士王國,俗稱勃蘭登堡-普魯士 Brandenburg-Prussia。經過18世紀的「開明專制」改革後,普
魯士成為北德意志強國,並與奧地利爭奪在德意志諸邦的霸權。19世紀普魯士更負起統一德意志的重任,於1867年合併北
德意志諸邦,成立北德意志North Germany邦聯。其後又於1871年合併南德意志諸邦,最終完成統一大業,成立德意志帝
國。統一後的德意志繼續由霍亨索倫王朝統治,奉行軍國主義政策,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德意志戰敗,國內爆發
「十一月革命」,結束了霍亨索倫王朝和德意志的君主制。
除了德意志外,霍亨索倫家族的一個支系霍亨索倫-西格馬林根Hohenzollen-Sigmaringen支系的一名成員卡羅爾一世Carol
I在1866年取得羅馬尼亞王位。該王朝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取得摩爾達維亞Moldavia、布科維納Bukovina和特蘭西瓦尼亞
Transylvania等地,使羅馬尼亞的領土大幅增加。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羅馬尼亞奉行親納粹政策,成為德意志之附
庸國。戰後羅馬尼亞國內左翼勢力抬頭,於1947年廢除君主制,霍亨索倫-西格馬林根家族的統治遂告終結。
註1:斯韋比亞原為德意志早期五大諸侯國之一,1268年為西西里所滅後,其所在地區分裂為眾多封建諸侯國。自此斯韋比亞成為一地理名詞,指德意志西南部某地區。
奧爾登堡Oldenburg家族
奧爾登堡家族起源於德意志西北部的奧爾登堡伯國,由克里斯蒂恩一世Christian I於1143年創建。 1448年奧爾登堡家族
取得丹麥王位(兼領挪威和瑞典),1459年又取得荷爾斯泰因Holstein(兼領石勒蘇益格 Schleswig),至此奧爾登堡家族(又
稱荷爾斯泰因家族)遂成為德意志西北部和北歐西半部廣大地區的統治家族。但此後奧爾登堡家族分裂,其統治區域陷入分
崩離析的狀態。1523年瑞典脫離丹麥獨立。1544年隨著荷爾斯泰因正式分裂為荷爾斯泰因-塞格堡Holstein-Segeburg和荷
爾斯泰因-戈托普Holstein-Gottorp兩國,形成奧爾登堡家族兩大支系:丹麥奧爾登堡Danish Oldenburg支系和荷爾斯泰因-
戈托普支系 。以下分別介紹該兩支系的發展。
1. 丹麥奧爾登堡支系起初統治丹麥、挪威、奧爾登堡和荷爾斯泰因-塞格堡等地。在1773年此支系以奧爾登堡與荷爾斯泰
因-戈托普支系交換後者的領地,並將荷爾斯泰因-塞格堡和荷爾斯泰因-戈托普兩地合併為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
Schleswig-Holstein,勢力頗盛。但在19世紀此支系先後喪失挪威和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僅保有丹麥一地。1863年此
支系中之格呂克斯堡Glucksburg支系繼承丹麥王位,該王朝延續至今。此後,格呂克斯堡支系通過繼承和聯姻在歐洲重新
擴大影響力。該支系在年分別繼承希臘(註 1)和挪威(註2)的王位。在20世紀,希臘的格呂克斯堡王室通過聯
姻又與不列顛的溫莎Windsor王室建立聯繫,現時不列顛的威爾斯Wales親王在父系血緣上是格呂克斯堡支系的後裔(註
3)。不過以上這些國家均為各自獨立的領地,他們雖源於丹麥的格呂克斯堡王室,但並非丹麥的領地。
2. 荷爾斯泰因-戈托普支系起初僅統治荷爾斯泰因-戈托普。1773年此支系將其領地讓予丹麥奧爾登堡支系,換取後者的奧
爾登堡領地,建立荷爾斯泰因-奧爾登堡Holstein-Oldenburg伯國(1829年改稱奧爾登堡大公國),成為北德意志重要邦國之
一,直至1871年被併歸統一的德意志帝國。除了統治奧爾登堡的主支外,此支系的成員在18世紀又先後取得瑞典和俄羅斯
君位。其中俄羅斯的羅曼諾夫-荷爾斯泰因-戈托普Romanov- Holstein-Gottorp王朝(註4)成為俄羅斯的末代王朝,一直延續
至1917年在俄羅斯二月革命中被推翻為止。
註1:格呂克斯堡王室在希臘的統治一般稱為丹麥王朝或格呂斯堡Glusburg王朝。該王朝在1963年被推翻,在 1935年復辟。但在1941年軸心國入侵希臘期間再次被推翻,被迫流亡海外。1946年丹麥王朝再次在希臘復辟 1967年該王朝第三次被推翻後,希臘最終結束君主制,確立共和政體。
註2:格呂克斯堡王室在挪威的統治一般沿用該王室的古老名稱而稱為奧爾登堡王朝,1940年在德意志入侵後被推翻,至1945年復辟,王朝延續至今。
註3:「威爾斯親王」是不列顛儲君的封號。不列顛現任女王伊利沙伯二世Elizabeth II的王夫腓力Philip(其封號為愛丁堡Edinburgh公爵)是希臘格呂克斯堡王室的後裔,因此現時的不列顛儲君查理Charles在父系血緣上是格呂克斯堡支系的後裔。
註4:俄羅斯的羅曼諾夫Romanov王朝建於1613年。1762年俄羅斯皇帝伊利沙維塔Elizaveta死後,無嗣,遂由前任皇帝彼得一世Pyotr I的外孫,時任荷爾斯泰因-戈托普公爵的卡爾.彼得.烏爾里希Karl Peter Ulrich兼任俄羅斯皇帝(稱彼得三世Pyotr III)。此後的俄羅斯皇帝在父系方面實為荷爾斯泰因-戈托普支系的後裔,但傳統史家仍將彼得三世之後的俄羅斯王朝稱為羅曼諾夫王朝。某些史家則將兩王朝名稱合一,稱為羅曼諾夫-荷爾斯泰因-戈托普王朝。
拿騷Nassau家族
拿騷家族起源於德意志中部的拿騷伯國,由瓦爾拉姆一世Walram I於1151年創建。1255年拿騷兩
名並治伯爵瓦爾拉姆二世Walram II和奧托一世Otto I分立,自此拿騷家族分裂為瓦爾拉姆Walram
支系和 奧托Otto支系。以下分別介紹該兩支系的發展:
1. 瓦爾拉姆Walram支系統治魏爾堡Weilburg、伊德斯坦Idstein等地,並繼承拿騷伯爵稱號,成
為拿騷家族的主支。1292年拿騷伯爵阿道夫Adolf獲選為德意志國王,建立拿騷王朝在德意志的短
暫統治。1355年此支系分裂為數個政權,其主支統治魏爾堡,稱拿騷-魏爾堡Nassau-Weilburg伯
國。此後瓦爾拉姆支系之領地續有分裂,直至1816年拿騷-魏爾堡公爵威廉Wilhelm重新統一此支
系各領地,建立拿騷公國。拿騷於1866年被併歸普魯士,但其最後一任公爵阿道夫Adolf在1890
年取得盧森堡大公之位,除了年德意志佔領盧森堡期間外,此支系一直維持在盧森堡
的統治,延續至今。
2. 奧托Otto支系統治迪倫堡Dillenburg、西根Siegen等地。16世紀此支系的成員威廉一世Willem I
繼承拿騷-奧蘭治Nassau-Orange伯國(位於法蘭西南部)(威廉一世亦為西班牙轄下荷蘭省的省
督),形成奧蘭治Orange支系。其後威廉一世領導尼德蘭北方七省發動反西班牙革命,並於1581
年成立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威廉一世任尼德蘭執政官,自此奧蘭治支系世襲統治尼德蘭(註1)。
1795年法蘭西征服尼德蘭,推翻奧蘭治支系的統治。但在1813年奧蘭治王朝復辟,並在1815年
將其統治範圍擴及比利時和盧森堡。其後比利時於1830 年脫離尼德蘭,盧森堡的統治權亦於
1890年轉歸瓦爾拉姆支系,奧蘭治支系僅保有尼德蘭(註2),其統治除了 年德意志佔
領期間外,得以延續至今。
註1:16-18世紀奧蘭治支系在尼德蘭的統治曾有兩次中斷,稱為「無執政官時期」。年間愛國黨亦曾把執政官威廉五世Willem V驅逐出首都海牙Hague,但當時愛國黨的統治僅限於海牙一帶。
註2:在年間曾在尼德蘭東南部存在一個林堡Limburg公國,但此公國實際為尼德蘭的附屬領地,由尼德蘭國王兼任林堡公爵。1867年此公國最終併歸尼德蘭。
------------------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祢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识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祢的,直到永远,阿门!
发帖: 351 篇
在线时长: 124 小时
阿斯坎尼亞Ascania家族
阿斯坎尼亞家族起源於德意志東北部的安哈爾特Anhalt,由阿爾布萊希特Albrecht於1123年創建。其後阿爾布萊希特先後
兼任北方侯爵(1136年改稱勃蘭登堡侯爵)和薩克遜公爵,將本家族統治範圍擴展至勃蘭登堡和薩克遜。阿爾布萊希特死
後,本家族分裂為安哈爾特、勃蘭登堡和薩克遜三個支系。以下分別介紹各支系的發展。
1. 安哈爾特支系繼承了安哈爾特的統治權。但從13世紀起安哈爾特陷入分裂。至17世紀初分裂情況更嚴重,形成安哈爾
特-伯恩堡Anhalt-Bernburg、安哈爾特-德騷Anhalt-Dessau、安哈爾特-科滕Anhalt- Kothen和安哈爾特-策爾普斯特Anhalt-
Zerbst四國。其後安哈爾特-德騷與安哈爾特-科滕在19世紀合併為安哈爾特-德騷-科滕Anhalt-Dessau-Kothen,並在此基
礎上重新統一安哈爾特各區,重建安哈爾特公國。但統一的安哈爾特為時不久便在1871年被併入統一的德意志。
2. 勃蘭登堡支系繼承了勃蘭登堡的統治權。但在1319年此支系的領地為德意志併吞。
3. 薩克遜支系繼承了薩克遜的統治權。但在1260年薩克遜分裂為薩克遜-維滕堡Saxe-Wittenberg(仍俗稱薩克遜)和薩克遜-
勞恩堡Saxe-Lauenburg(一般簡稱勞恩堡)兩國。其後此兩國的阿斯坎尼亞王朝先後在15 和17世紀為韋廷王朝和韋爾夫王
韋廷Wettin家族
韋廷家族最早可追溯至斯韋比亞公爵布爾哈德一世Burkhard I。約917年布爾哈德一世稱斯韋比亞公爵,是為韋廷王朝之始。但布爾哈德一世死後,斯韋比亞之君位即轉歸其他家族。因此一般史家均以1130年韋廷家族之康拉德Konrad繼為邁森Meissen(位於德意志中部)侯爵作為韋廷王朝建立統治之始。其後該王朝兼領圖林根Thuringia地區。1423年邁森侯爵弗里德里希四世Friedrich IV改任薩克遜-維滕堡選侯(稱弗里德里希一世Friedrich I),自此韋廷家族遂成為薩克遜-維滕堡地區的統治家族。1485年薩克遜-維滕堡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分別由阿爾布萊希特五世Albrecht V和恩斯特Ernst統治,自此韋廷家族分裂為阿爾伯特和恩斯特兩大支系。以下分別介紹該兩個支系的發展。
1. 阿爾伯特支系(又稱薩克遜-邁森Saxe-Meissen支系)統治[東]薩克遜-維滕堡[Eastern] Saxe- Wittenberg(以邁森地區為中心),因其統治者起初稱「薩克遜-維滕堡公爵」,故其領地又稱「薩克遜-維滕堡公國」。1547年本支系取得恩斯特支系的領地以及「薩克遜-維滕堡選侯」之位,一度重新統一薩克遜-維滕堡。由1566年起[西]薩克遜-維滕堡再度分裂,惟本支系保持[東]薩克遜-維滕堡的統一(註1),在17至19世紀曾有數名薩克遜-維滕堡君主兼任波蘭國王和華沙大公,使薩克遜-維滕堡成為德意志東北部的強國。但至1871年薩克遜-維滕堡最終被併歸統一的德意志。
2. 恩斯特支系(又稱薩克遜-圖林根Saxe-Thuringia支系)統治[西]薩克遜-維滕堡[Western] Saxe- Wittenberg(以圖林根地區為中心),因其統治者起初稱「薩克遜-維滕堡選侯」,故其領地又稱「薩克遜-維滕堡選侯國」。1547年阿爾伯特支系取得本支系的領地以及「薩克遜-維滕堡選侯」之稱號。但由1566年起[西]薩克遜-維滕堡再度與[東]薩克遜-維滕堡分離,其後不斷分裂。恩斯特支系原來的領地遂分裂多個小諸侯國,統稱為「薩克遜諸公國」Saxon Duchies,較重要者包括薩克遜-哥達Saxe-Gotha、薩克遜-科堡Saxe-Coburg、薩克遜-愛森納赫Saxe-Eisenach、薩克遜-魏瑪Saxe-Weimar、薩克遜-阿爾滕堡Saxe-Altenburg、薩克遜-科堡-哥達Saxe-Coburg-Gotha、薩克遜-邁寧根Saxe-Meiningen、薩克遜-魏瑪-愛森納赫Saxe-Weimar-Eisenach等,形成多個支系。其中薩克遜-科堡-哥達支系在國際上最有影響,該支系在19世紀先後成為比利時和保加利亞的統治王朝。前者除了兩次世界大戰德意志佔領期間外,一直統治比利時至今。後者的統治則在1946年保加利亞廢除君主制後宣告結束,但該支系成員、保利加亞末代皇帝西米恩二世Simeon II卻得以在2001年重返政壇,成為保加利亞總理。除此以外,薩克遜-科堡-哥達支系還曾是葡萄牙(註2)和不列顛(註3)的統治王朝。
註1:雖然在1566以後阿爾伯特支系實際僅統治原來的[東]薩克遜-維滕堡地區,但由於阿爾伯特支系長期保持保有薩克遜-維滕堡選侯的稱號(1806年起更將其稱號升格為「國王」),因此一般把阿爾伯特支系的領地簡單稱為「薩克遜-維滕堡」(即無需加「東」字),或甚至簡稱為「薩克遜」。
註2:葡萄牙布拉干薩Braganza王朝女王馬利亞二世Maria II在1853年死後,由其子費爾南多二世Fernando II 繼位。由於馬利亞二世的王夫是薩克遜-科堡-哥達支系成員,因此費爾南多二世在父系方面是薩克遜-科堡-哥達支系的後裔,其所開創的王朝亦稱為薩克遜-科堡-哥達-科哈里Saxe-Coburg-Gotha-Kohary王朝。不過,有部分史家把費爾南多二世以後的葡萄牙國王歸入布拉干薩王朝。
註3:不列顛漢諾威王朝女王維多利亞Victoria在1901年死後,由其子愛德華七世Edward VII繼位。由於維多利亞的王夫是薩克遜-科堡-哥達支系成員,因此愛德華七世在父系方面是薩克遜-科堡-哥達支系的後裔,其所開創的王朝亦稱為薩克遜-科堡-哥達王朝。不過,有部分史家把愛德華七世以後的不列顛國王歸入漢諾威王朝(但在1917年不列顛王室把王朝名稱正式定為溫莎Windsor王朝)。
霍亨斯陶芬Hohenstaufen家族
霍亨斯陶芬家族最初為斯韋比亞的統治家族。1079年弗里德里希一世Friedrich I繼任斯韋比亞公爵,是為霍亨斯陶芬王朝之始。其後霍亨斯陶芬家族又成為法蘭科尼亞和萊因的統治家族。在12世紀,此家族在德意志政治上扮演重要角色,成為德意志「皇帝黨」勢力的首領。1138年此家族更取得德意志王位。在弗里德里希一世Friedrich I和弗里德里希二世Friedrich II統治時期,霍亨斯陶芬家族權勢最盛,與教廷展開權力鬥爭,並入侵意大利,取得意大利南方西西里島的統治權。但在弗里德里希二世死後,此家族日漸衰落。1254年德意志之霍亨斯陶芬王朝終結,導致德意志陷入內亂(史稱「大空位時期」)。其餘各地的霍亨斯陶芬王朝亦相繼被取代。
維特爾斯巴赫Wittelsbach家族
維特爾斯巴赫家族最初為巴伐利亞的統治家族。1180年奧托一世Otto I繼任巴伐利亞公爵,是為維特爾斯巴赫王朝之始。1214年巴伐利亞公爵路德維希一世Ludwig I兼任萊因Rhine王權伯爵,自此形成本家族的兩大支系:巴伐利亞支系和萊因支系。以下分別介紹該兩個支系的發展。
1. 巴伐利亞支系由1255年起陷入分裂,至1503年始恢復統一。該支系曾有兩名成員獲選為德意志國王,並曾在14世紀統治勃蘭登堡、埃諾和荷蘭。但至15世紀該支系僅剩下在巴伐利亞之領地。至1777年巴伐利亞之君位亦轉歸萊因支系,並因此而引發一場國際戰爭(巴伐利亞繼承戰爭)。
2. 萊因支系(又稱巴拉丁Palatine支系或普法爾茨Pfalz支系)由1410年起陷入分裂。宗教改革期間,該支系領導德意志新教諸侯反對奧地利,並曾在三十年戰爭初期短暫統治波希米亞。其後萊因為西班牙侵佔,並被併歸巴伐利亞。1648年三十年戰爭結束後,該支系恢復萊因之獨立,重振勢力,並在1777年繼承巴伐利亞君位,成為德意志南部重要邦國。此外,本支系成員亦曾統治德意志、瑞典(註1)和希臘。隨著巴伐利亞在1871 年被併歸德意志,本支系逐漸退出歷史舞台。
註1:在年間統治瑞典的萊因支系乃屬於該支系中的茲威布呂肯Zweibrucken支系,故在此期間的瑞典王朝稱為「普法爾茨-茲威布呂肯-克里堡Pfalz-Zweibrucken-Kleeburg王朝」。
伊道夫Ydulf家族
伊道夫家族最早可追溯至洛林Lorraine公國的第一名公爵吉塞爾伯特Giselbert。約925年德意志封吉塞爾伯特為洛林公爵,是為伊道夫王朝之始。但在939年吉塞爾伯特死後,伊道夫家族便喪失對洛林公國的統治權。此後該家族一度沉寂,直至1095年該家族成員戈弗里德一世Godfried I繼承盧萬Louvain(位於今比利時中部),並改國名為布拉邦特Brabant。其後布拉邦特先後在12和13世紀併吞[下]洛林和林堡,成為低地國家地區的重要諸侯國。在1265年布拉邦特宗室海因里希一世Heinrich I在南德意志建立黑森Hesse伯國,使該家族的統治範圍擴展至黑森。在15世紀布拉邦特(連同低地國家地區多個諸侯國)轉歸[西]勃艮第,此後該家族僅在黑森維持統治。16世紀黑森陷入分裂局面,形成多個支系,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支系是黑森-卡塞爾Hesse-Kassel 支系和黑森-達姆施塔特Hesse-Darmstadt支系,這兩個支系分別統治南德意志的兩個重要邦國,直至19世紀該兩個邦國在德意志統一運動中先後被併歸德意志帝國。除了上述政權外,伊道夫家族的成員還曾在18和19世紀先後出任瑞典國王和保加利亞親王(註1),但伊道夫家族在上述兩國的統治只歷一名君主便告結束。
註1:1720年黑森-卡塞爾支系的腓特烈一世Frederik I繼任瑞典國王。1879年黑森-巴騰堡Hesse-Battenberg支系的阿歷山杜爾Aleksandur被立為保加利亞親王。
哈布斯堡Habsburg家族
哈布斯堡家族起源於瑞士地區的哈布斯堡伯國。1273年哈布斯堡伯爵魯道夫一世Rudolf I取得斯韋比亞和德意志,並於次年取得奧地利君位,從此成為中歐地區的重要統治家族。14世紀哈布斯堡家族在中歐擴張領土,先後在提羅爾Tyrol和斯提里亞Styria建立統治。但此後哈布斯堡家族經歷多次分裂。1379年該家族分裂為阿爾布萊希特Albrecht支系(又稱奧地利支系)和利奧波德Leopold支系,前者統治奧地利,後者統治提羅爾和斯提里亞,並在1386年再分裂為斯提里亞支系和提羅爾支系。1438年起,奧地利大公長期兼任德意志國王(兼領「神聖羅馬皇帝」尊號),從此確立哈布斯堡家族(奧地利支系)在德意志諸統治家族中的崇高地位。15世紀末馬克西米連一世Maximilian I繼任奧地利大公後,重新統一哈布斯堡家族。此後哈布斯堡家族在中、西歐擴張領土,至16世紀初卡爾一世Karl I(即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Carlos I 和德意志國王卡爾五世Karl V,我國史書一般稱為查理五世Charles V)在位時,兼領奧地利、[西]勃艮第、西班牙、那不勒斯、西西里等國,並且統治尼德蘭、北非和拉丁美洲之殖民地,控制意大利多國,形成一個「卡爾五世帝國」,是為哈布斯堡家族勢力之巔峰。約1521年卡爾一世把奧地利君位讓予其弟腓迪南一世Ferdinand I,自此哈布斯堡家族分裂為西班牙哈布斯堡支系和奧地利哈布斯堡支系。以下分別介紹該兩個支系的發展。
1. 西班牙哈布斯堡支系統治西班牙、[西]勃艮第、那不勒斯、西西里等國,其後又兼領米蘭和葡萄牙。16世紀尼德蘭(註1)爆發革命後,北尼德蘭脫離西班牙獨立。其後西班牙海軍為英格蘭擊敗,自此喪失海上霸權,該支系勢衰。1700年該支系在西班牙之統治為波旁家族取代。此後該支系之其餘領地亦大部轉歸奧地利哈布斯堡支系。
2. 奧地利哈布斯堡支系起初僅統治奧地利,其後又取得波希米亞和匈牙利,並繼承德意志國王和神聖羅馬皇帝尊號。1564年腓迪南一世死後,三子分立,該支系遂又分裂為奧地利系、提羅爾系 和斯提里亞系。但至1665年該支系重歸統一。17世紀末奧地利擊敗奧斯曼,奪取匈牙利全部後,奧地利自此成為中歐強國。1736年[上]洛林[Upper] Lorraine公爵弗朗索瓦三世Francois III與奧地利公主馬利亞.特里薩Maria Theresa(1740年繼為奧地利大公)結婚,自此形成哈布斯堡-洛林Habsburg-Lorraine 家族(在北意大利此家族又稱洛林-哈布斯堡Lorraine-Habsburg家族)。1737年弗朗索瓦三世改任托斯坎尼Tuscany大公(稱弗朗切斯科二世Francesco II),從此開始洛林-哈布斯堡家族在北意大利的統治。 1780年馬利亞.特里薩死後,奧地利君位轉歸哈布斯堡-洛林家族。其後此家族在北意大利又取得帕爾馬Parma、摩德納Modena和倫巴底-威尼西亞Lombardy-Venetia(註2)的統治權,使奧地利的勢力伸展至北意大利。1864年哈布斯堡-洛林家族的成員馬克西米連Maximilian參與干涉墨西哥的戰爭,被法蘭西立為墨西哥皇帝(稱馬克西米利亞諾Maximiliano,該政權俗稱為「馬克西米利亞諾Maximiliano帝國」),但該政權在1867年便被墨西哥共和政府推翻。與此同時,奧地利亦為撒丁和普魯士擊敗,喪失在北意大利和德意志的霸權,但哈布斯堡-洛林家族仍然保持在中、東歐的大幅領地,世稱為「奧地利-匈牙利Austria-Hungary帝國」。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地利戰敗,帝國各地爆發革命和民族獨立運動,哈布斯堡-洛林家族的統治最終結束。
註1:尼德蘭原包括多個地方封建政權,至15世紀陸續為[西]勃艮第公爵繼承,形成尼德蘭地區。15世紀末 [西]勃艮第轉歸卡斯提-萊昂Castile-Leon。其後卡斯提-萊昂成為西班牙統一國家的一部分,自此尼德蘭地區便成為西班牙國王的領地。
註2:嚴格地說,奧地利哈布斯堡支系在18世紀初便已先後取得曼圖亞Mantua和米蘭的統治權,這兩個地區其後成為倫巴底的一部分。1815年奧地利奪取威尼西亞,並將倫巴底和威尼西亞兩地合併為倫巴底-威尼西亞王國,由奧地利皇帝兼任倫巴底-威尼西亞國王。
奧特維爾Hauteville家族
奧特維爾家族源出於諾曼第的諾曼人騎士坦克雷德Tancred。11世紀諾曼人入侵意大利南部,坦克雷德諸子亦加入遠征軍。約1042年其中一名兒子紀堯姆一世Guillaume I在意大利南部建立阿普利亞Apulia伯國,是為奧特維爾王朝之始。此後奧特維爾家族在南意大利擴張勢力,征服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島,建立西西里伯國。其後羅傑二世Roger II統一西西里和阿普利亞兩地,並取號西西里國王,稱霸意大利南部,奠定日後西西里王國和那不勒斯王國的基礎(註1)。12世紀末德意志之霍亨斯陶芬家族推翻奧特維爾王朝,奪取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島。
11世紀末,奧特維爾家族成員、阿普利亞王子博希蒙德一世Bohemond I參加十字軍遠征,並在1098年在敘利亞地區的安條克Antioch建立了一個十字軍政權。此政權一直維持至13世紀終為馬木路克所滅。
註1:在歷史上,西西里和那不勒斯兩國關係密切,至1816年兩國正式合併為兩西西里Two Sicilies王國。不過由於該兩國在中古時代已曾多次出現兩國共戴一君的情況,歷來史家常把中古時代的該兩國合稱為「兩西西里王國」。
薩伏依Savoy家族
薩伏依家族原為薩伏依的統治家族。約1027年翁貝托一世Umberto I在意大利西北部建立薩伏依伯國,是為薩伏依家族統治之始。13世紀薩伏依家族在意大利西北部建立另一個政權-皮德蒙特Piedmont親王國。 15世紀皮德蒙特併歸薩伏依,至此薩伏依遂兼領薩伏依、皮德蒙特、尼斯Nice等地。1713年薩伏依取得西西里島。1720年又以西西里島換取西班牙屬地撒丁Sardinia島,自此薩伏依改稱撒丁王國(但政治重心在皮德蒙特,故史家俗稱此政權為皮德蒙特-撒丁Piedmont-Sardinia王國),並逐漸崛起成為意大利西北部強國。在拿破崙戰爭時期,法蘭西佔領薩伏依、尼斯和皮德蒙特,薩伏依家族曾一度被迫退守撒丁島,戰後恢復故土。1831 年撒丁王位轉歸薩伏依家族的一個支系薩伏依-卡涅南Savoy-Carignan支系,此後撒丁成為意大利統一運動的領導力量。1860年撒丁統一意大利大部分地區(但須割讓尼斯和薩伏依予法蘭西),並於次年正式成立意大利王國。統一後的意大利成為中南歐地區強國,薩伏依家族的地位有所上升,其家族成員阿馬德亞 Amadeus更曾於年間繼任西班牙國王。在20世紀前期,意大利國內法西斯主義勢力崛起,對外發動擴張,曾先後征服阿爾巴尼亞和埃塞俄比亞,使薩伏依家族的統治範圍擴張至最大限度。隨著意大利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失敗,意大利王室的聲望亦空前低落,意大利最終在1946年廢除君主制,結束薩伏依家族的統治。
埃斯特-韋爾夫Este-Welf家族
埃斯特-韋爾夫家族又稱「小韋爾夫家族Younger House of Welf」,與巴伐利亞地區的「老韋爾夫家族Elder House of Welf」有姻親關係。老韋爾夫家族起源於9世紀巴伐利亞地區一位名叫韋爾夫的伯爵。該家族至11世紀絕嗣,最後一名女繼承人庫尼貢德Kunigunde與意大利北部埃斯特侯國的創立人阿爾貝托.阿佐二世Alberto Azzo II結婚,自此形成埃斯特-韋爾夫家族。阿爾貝托.阿佐二世的兩名兒子韋爾夫一世Welf I和福爾科Folco分別成為巴伐利亞和埃斯特的統治者,自此埃斯特-韋爾夫家族遂分裂為埃斯特支系和 韋爾夫支系。以下分別介紹該兩個支系的發展。
1. 埃斯特支系起初統治埃斯特(約1208年改稱斐拉拉Ferrara),其後又取得摩德納Modena和勒佐 Reggio(均在意大利北部),並在1452年正式成立摩德納和勒佐Modena and Reggio公國,成為意大利北部重要政治勢力。但在約1598年斐拉拉為羅馬教皇國併吞,摩德納和勒佐亦於1796年為法蘭西所滅。拿破崙戰爭後摩德納被劃歸洛林-哈布斯堡家族,此支系在北意大利的統治告終。
2. 韋爾夫支系起初統治巴伐利亞,其後又統治萊因和薩克遜,並成為德意志「教皇黨」的首領,與「皇帝黨」首領霍亨斯陶芬家族爭奪德意志領導權。該家族成員奧托四世Otto IV更曾繼為阿基坦Aquitaine公爵和德意志國王(註1)。1180年薩克遜公爵海因里希三世Heinrich III兼巴伐利亞公爵海因里希十二世 Heinrich XII(我國史書一般稱為「獅子亨利」Henry the Lion)被德意志國王弗里德里希一世Friedrich I(我國史書一般稱為「紅鬍子腓特烈」Frederick Barbarossa)擊敗,韋爾夫家族遂被褫奪巴伐利亞和薩克遜的領地。而奧托四世的德意志王位亦於1214年為霍亨斯陶芬王朝推翻。1235年韋爾夫家族的奧托一世Otto I在德意志西北部建立不倫瑞克Brunswick公國,重建韋爾夫家族的統治。但由1345年起不倫瑞克開始陷入分裂,先後出現不倫瑞克-沃爾芬布特爾Brunswick-Wolfenbuttel、不倫瑞克-呂內堡Brunswick-Luneburg(1692年改稱漢諾威Hanover)等封建諸侯國,韋爾夫支系遂分裂為多個支系,其中漢諾威支系先後於17和18世紀繼承薩克遜-勞恩堡Saxe-Lauenburg和不列顛的君位。但在19世紀德意志統一運動中,不倫瑞克-沃爾芬布特爾、漢諾威和薩克遜-勞恩堡最終被併歸統一的德意志國家。而不列顛的漢諾威王朝則在1901年絕嗣,不列顛王位轉歸薩克遜-科堡-哥達王朝(但部分史家把1901年以後的不列顛國王仍然歸入漢諾威王朝,參見前面「韋廷家族」註3)。
註1:奧托四世在阿基坦歷史上稱為奧東Otton。
------------------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祢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识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祢的,直到永远,阿门!
积分: 4589
发帖: 758 篇
在线时长: 86 小时
------------------
偶也不知道该写什么才好,你有好的建议的话联系我!!皇马QQ群:。偶QQ:11687986偶的相册:/openalbum.php
积分: 4252
发帖: 737 篇
在线时长: 229 小时
强 此贴不水也!
------------------
俱乐部名称:尤文图斯 英文名称:Juventus 成立时间:日 俱乐部主席:弗兰佐-斯蒂文斯 主教练:法比奥-卡佩罗 主球场:德尔&阿尔卑 官方网站: 官方邮箱:gairomy@mbox.vol.it 电话:31 传真:4134 地址:Piazza Crim
发帖: 5 篇
在线时长: 7 小时
太长了,看不完。
积分: 2530
发帖: 4529 篇
在线时长: 1272 小时
受精吧!键
------------------
发帖: 0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真多呀~~~~~~~`
发帖: 272 篇
在线时长: 77 小时
------------------
I wonna be your Romeo! Hey Juliet
发帖: 272 篇
在线时长: 77 小时
------------------
I wonna be your Romeo! Hey Juliet
发帖: 74 篇
在线时长: 455 小时
居然对这个有兴趣,我可一窍不通,佩服之至
------------------
愿兄弟姐妹们在网易体育论坛玩得开心,有事请发纸条:)
积分: 2158
发帖: 367 篇
在线时长: 180 小时
【回复 王小石 】:
------------------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祢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识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祢的,直到永远,阿门!
下次自动登录
每30秒自动保存一次内容
我眼中的似水流年作品征集
24小时热帖榜
下次自动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奥匈帝国解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