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吴蜀三国志 小霸王孙策的野心 他为何想取代曹操传孙策?难道孙家也想相汉,猪八戒吧~

& 电视动画 & 《三国演义》(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
《三国演义》(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
Posted by Anonymous Friday,24 September :19
三国时期三股最强的政治势力刘备、曹操和孙权之间错综复杂而充满张力的斗争,集中体现了那个时代层出不穷的杰出人物,以及他们的英勇行为和高强战略。为了重新将历史时代展现在人们面前,创作人员进行了很多历史资料的研究,并尽量重现了一个真实而宏大的三国时代。
作为中国4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数百年来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还先后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广泛传播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表现的仁、智、忠、勇、孝等美德至今还对政治、军事、外交、企业经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借鉴意义—可以说她不仅仅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同时也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
公元日,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了北京银河长兴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制作超大型国产动画片《三国演义动画版》的申请—这是这部中国古典名著首次由中国大陆官方正式批准改编为超大型国产动画剧。同时,它也预示着作为新世纪朝阳产业的国产动画全面腾飞的春天的到来
该剧拟以制作1批,播映1批的方式滚动推进,除在海内外发行、播映外,还将以该剧为依托,出版发行各类图书、音像制品,深入、广泛地开发、开展与《三国演义动画版》相关的各类商业推广宣传活动。相信在未来的数年内必将在海内外掀起一股强劲的“三国热”
  人物姓名 个人简介
乱世奸雄 魏武帝 曹孟德
曹操(公元155年7月18日—公元220年3月15日)字孟德,魏王。东汉丞相,中国伟大著名的大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国时代的奠基人,也是三国时期最伟大杰出的君主。曹操小名阿瞒,人称“曹公”,沛国谯郡 (今安徽亳州市)人,出生自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其父曹嵩乃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改姓曹。亦因这种关系,曹操自幼便有机会接触官宦子弟,日后的劲敌袁绍亦是曹操年少时朋友。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髯,自幼豪放不羁,但很有才华,胸怀壮志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陈寿评价他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当年汝南名士许劭,评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连诸葛亮也称赞曹操为“军神”。曹操雄才大略,能征善战,用兵如神,挟天子以令诸侯”(奉天子以令不臣),戎马一生。统一中国北方以及中原广大地区,治国之才超群绝伦。赤壁之战后,曹操击败了割据西凉的乱贼马超、韩遂,不久后,献帝封他为魏王,建立了三国中占据绝对优势的魏国,力拒吴蜀,休养生息,在世期间,吴蜀皆不敢兴兵犯境。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享年六十六岁,次年,其子曹丕称帝,追谥其为魏武帝,即太祖武皇帝。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是举,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中央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兵法,着《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曹操生性简朴,不好华丽,相比之下,孙权、刘备的晚年则是昏聩糊涂。曹操谋略超群绝伦,雄霸天下。破黄巾、讨董卓、平李郭、灭袁术、破袁绍、诛吕布、伐乌桓、收刘表、败马超、降张鲁、征孙权、攻刘备,一生挫败了无数强大的对手,在面临统一中国之际由于战略失误等诸多因素错失机会,在赤壁之战中不幸误中周瑜等人的奸计,被东吴用火攻击败。但他对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治理手段,是值得人民肯定的。
曹丕 曹丕(187~226),字子桓,属兔,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王朝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魏文帝),葬于首阳陵。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的长子。由于文学方面的成就而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为“三曹”。
曹睿 曹睿,字元仲,属鸡,魏文帝曹丕长子,母甄夫人。文帝死后继位,是曹魏的第二位皇帝(226~239年在位),魏明帝,烈祖。在位十三年年,享年三十六岁。他即位后,首先巩固了政权,稳定了局势,使经济有所发展,多次击退了吴蜀的入侵。
鬼谋神算 晋宣帝 司马懿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司马懿为人足智多谋,坚韧不拔,善于权变,在诸葛亮北伐过程中坚守不出,利用各种战术击破蜀军。司马家的崛起,宣告了士族政治的来临,也标志着三国的结束,魏国的大权后期已经牢牢握在了司马懿父子的手中。司马懿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懿为晋宣帝。
司马昭 司马昭(211—265)即晋文帝,晋武帝司马炎之父。字子上河内温人(今河南温县)。司马懿次子。昭随父抗蜀,多有军识。雄才大略,野心勃勃,人称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景初二年,封新城乡侯。正始初,迁洛阳典农中郎将。曹髦时专揽国政,迁大将军,加封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制定选拔官吏的法规,命百官推荐贤才,整顿纲纪,任命文武大臣使各有职掌,朝野肃然。阴谋代魏。甘露五年,杀魏帝曹髦,另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伐蜀,灭蜀国统一大半天下。自称晋王。咸熙二年八月薨,终年59岁。昭死四个月,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朝。追尊司马昭为晋文帝。
司马师 司马师(208—255)司马炎的伯父。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字子元。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司马懿长子。西晋奠基人之一。司马师沉着坚强,且有雄才大略,与夏侯玄、何晏齐名。魏景初年间,拜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曾与其父司马懿谋划诛杀曹爽,以功封长平乡侯食邑千户,旋加卫将军。司马懿死后,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独揽朝廷大权正元元年(254),魏帝曹芳与中书令李丰等密谋除司马师,事情泄露,司马师迫太后废掉魏帝曹芳,从太后命以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次年,司马师亲率兵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途中病死,终年48岁。西晋建立后,追尊为晋景帝。庙号世宗。
郭嘉 郭嘉(170-207)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谋士,官至军师祭酒,洧阳亭侯。后于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郭嘉智慧渊深,通达事理,十余年为曹操出谋划策,动无遗失,过绝于人。赤壁战败,曹操又想起了郭嘉,叹息道,“假如郭嘉健在,我不至于落得这等地步!”更加深刻的领悟到了智谋之士的重要作用。
程昱 程昱(141 — 220),字仲德, 魏卫尉,曹操的主要谋士之一。山中读书,荀彧荐仕太祖。曾于徐州用计迫降关羽;太祖征河北,昱举羽以敌颜良,又於仓亭献十面埋伏之计,大胜袁绍。后与先主战,昱计挟亲赚徐庶,使庶来投。从南征,昱谏太祖以防火攻,又识黄盖粮船之伪,免大寨遭创,太祖亦因此逃逸得及。后又于濡须劝太祖班师。魏国既建,以昱为卫尉。
荀彧 荀彧(163—212)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曹操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官至汉待中,守尚书令,谥曰敬候。荀彧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卒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华歆,陈群,司马懿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辅佐,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独眼猛将 夏侯惇
夏侯惇(?-220),字元让,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魏国名将,曹操部下重要将领,勇猛无敌,曾经大破关羽的人马。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的后代。官至大将军,高安乡侯。谥号忠侯。夏侯惇忠心于曹操,当时各将领都受与魏的官号,只有夏侯惇仍受前将军的汉官官职,便上书希望曹操封他魏官,表明他是忠于魏。但曹操却认为夏侯惇与他同为汉官,大家是友臣,夏侯惇怎能屈就魏的官号,夏侯惇便受任,可见他深得曹操重用、信任,在当时无人能及。
夏侯渊 夏侯渊(?-219)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惇之族弟,八虎骑之一。群雄征讨董卓时随曹操一同起兵,后征战四方,屡立功勋。在平定马超叛乱后负责西北防线的镇守。公元219年刘备攻打汉中,他被刘备部将黄忠所杀害。曹操起兵之后,夏侯渊随曹操而起,并常年转战各地,克昌豨,剿雷绪,破马超、逐韩遂,灭宋建,平诸羌、攻刘备,当时号称“虎步关右,所向无前”,战功极多。封为博昌亭侯,征西将军,假节,后在汉中之战时,被蜀将黄忠杀害。
曹仁 曹仁(168—223)字子孝,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从弟。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官至大司马。谥曰忠侯。 曹仁好弓马骑射,少时不修行检,及至长成为大将,则变得严整,奉法守令。仁从曹操多年,屡立功勋。官渡之战时,曹仁从围高干于壶关。当时曹操下令城陷尽坑敌军,结果连月不下。曹仁向曹操建议「围城必阙」,曹操从之,城池果然立降。录前后功封都亭侯。自此曹操倚曹仁为南方屏障,封仁征南将军。镇守荆州时,仁曾拒吴将周瑜於南郡,又拒蜀将关羽於樊城,其间又行安西将军西拒马超。文帝时,拜曹仁为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诸州军事,进封陈侯,与徐晃共攻破陈邵,进军襄阳,拜为大将军。
曹洪 曹洪(?-232)字子廉,曹操从弟。随曹操追袭董卓荥阳时,曹军为董卓部将徐荣所败,曹操失马,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曹操免于厄难。后多随军征伐,讨黄巾、张邈、吕布、袁绍时,杀何曼、袁谭等大将,咸有功劳。后引军助夏侯渊、张郃镇守西线。曹操讨伐西凉乱贼时,洪孤身搏战马超,再次救得曹操脱离险境。曹丕即位时,封为卫将军,进封野王侯,并与曹休掌典禁军。
骁勇神威 张文远
张辽(169—222)字文远,汉族,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城区大夫庄)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官至前将军、征东将军、晋阳侯。后人将他与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称为曹魏的“五子良将”。他是三国时代著名的战术家。他使用长枪、金戟,武功高强,又谋略过人,据说他拥有一把玄铁巨剑,重一百七十二斤,为绝世兵器,只是行动不便,多次建立奇功。还有着武将少有的突出的语言才能。昔从属丁原、董卓、吕布。及吕布败亡,归曹操。辽随曹军征讨,战功累累。说降关羽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斩乌丸单于蹋顿于柳城,又讨平梅成、陈兰争贼寇。曹操赤壁败退,独任张辽引李典、乐进守合肥,以御孙权。后孙权引军入寇,张辽率队迎击,以八百之众袭孙权主力,使敌军十万大败,威震敌国,名威天下,为操拜征东将军。曹丕践祚,仍令张辽守御孙权。黄初二年,张辽屯雍丘,抱病退吴将吕范。黄初三年,辽病卒于江都,谥刚侯。卒年五十四岁。
张郃 张郃(?—231)字儁乂,河间鄚(今河北任丘北)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官渡之战时,本为袁绍部将的张郃投降了曹操,并在曹操帐下多立功勋,于曹魏建立后加封为征西车骑将军。张郃多次抵御蜀汉诸葛亮的进攻,于公元231年在木门道误中诸葛亮奸计而死。谥曰壮侯。
于禁 于禁(?-221)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宁阳县瓷窑镇西大平村)人。三国时期曹魏武将,曹操部下“五子良将”之一。官至左将军,假节钺。谥曰厉侯。有一子于圭。曹操时期外姓第一将。早期随鲍信起兵讨黄巾,后来又一起归附曹操,被任为军司马。从此跟随曹操四处征战, 屡建功勋。 曹操征张绣失利, 唯独于禁临危不乱, 且战且退. 路遇青州兵四处抢劫,被于禁追杀后就去诬告于禁叛变,于禁先扎下营寨才去见曹操,曹操问他怎么不先来解释,于禁认为分辩事小,退敌事大,曹操对于禁坚毅沉稳的作风大加赞赏,封他为益寿亭侯。后来在败吕布,破袁绍等大小战役中,于禁等五子良将都轮流任先锋和后拒,成为曹军将领中的骨干精英。曹操曾经因恼怒朱灵而想撤掉他的兵权,就派于禁去办,于禁手执文书仅带数十骑就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在曹军中就是这样地令人畏惧。
徐晃 徐晃(?-227),字公明,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为杨奉帐下骑都尉,杨奉被曹操击败后转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勋,参与官渡、赤壁、关中征伐、汉中征伐等几次重大战役。樊城之战中徐晃作为曹仁的援军击败关羽,因于此役中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曹丕称帝后,徐晃被加为右将军,于公元227年病逝,谥曰壮侯。
虎痴神将 许仲康
许褚,字仲康,谯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的武将,曹操的重要部将之一,和典韦一同统率着曹操的亲卫队“虎卫军”。因为他十分勇猛,所以有“虎痴”的绰号。魏武卫将军。太祖讨伐黄劭、何仪,褚生擒仪。典韦要人,褚欲与之争斗未果,为太祖赏识,收之用为护卫,随同征战多年。褚素呆滞,征战英勇,对曹操忠心耿耿,曾裸衣恶斗马超,为曹操征战各地,任虎贲大将军。
庞德 庞德(?-219)字令明,东汉末年南安狟道(今甘肃陇西东南)人。曹操部下重要将领。官至立义将军、关门亭侯。谥曰壮侯。有一子庞会。初为西凉马腾帐前心腹校尉,时太祖擒杀腾于许昌,子超誓报父仇,亲攻长安,德与马岱并为左右折冲。德献策筹画,陷长安,亲斩魏将钟进。因与关羽一战,被水淹七军后誓死不降,被关羽杀害。曹操听到庞德事迹,感动得泪流不己,下令封他的两个儿子为列侯。曹丕登基后,派使臣到襄阳墓地致祭赐谥号,褒扬他“惟侯式昭果毅,蹈难成名;声溢当时,义高在昔。”谥号壮侯。
华歆 华歆(157—231),字子鱼,籍贯冀州平原高唐(今山东省高唐县固河镇大华村)。汉灵帝时举孝廉,任郎中,后因病去官。后何进征召为尚书郎。官渡之战时,曹操“表天子征歆”,任为议郎,参司空军事,入为尚书,转侍中,代替荀彧为尚书令。曹操征讨孙权,“表歆为军师”。后任御史大夫。曹丕即王位后,拜相国,封安乐乡侯。后改任司徒。魏明帝曹叡即位,晋封博平侯。卒谥敬侯。
陈群 陈群,三国时曹魏名臣。其祖父陈寔、父陈纪、叔陈谌皆望族名士。陈群为人清尚有仪,雅好结友,有知人之明。先为刘备所用,后刘备被吕布所袭,陈群与父避居徐州;及吕布破后,方归曹操,历任司空西曹掾属、治书侍御史、御史中丞等职。后转为侍中,领丞相东西曹掾。曹丕即王位,封陈群为昌武亭侯,徙为尚书。陈群在任内订制九品官人之法,成为历史名制。曹丕践阼后,陈群迁尚书仆射,加侍中,徙尚书令,进爵颖乡侯。陈群在魏,一直位居要职,先后受曹操、曹丕托孤,成为国之重臣,多次向曹睿作出规劝,官至司空。于青龙四年逝,追谥靖侯。
贾诩 贾诩(147—224),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谋士,著名战术家,官至太尉,谥曰肃候,奇谋百出,算无遗策。李傕郭汜作乱时,在李傕帐中任谋士,后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曹操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皆有贾诩之谋。在曹操立继位人问题上贾诩暗助了曹丕。曹丕日后称帝封其官为太尉、魏寿亭侯。死时七十七岁。
刘晔 刘晔是光武帝 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年少知名,人称有佐世之才。曹氏三代重臣、战略家,献过许多妙计。官拜魏国太中大夫。料事如神,屡献奇策,用之则吉,违之则凶,但终因他为汉室宗亲而被曹氏所忌,使得他在关键时刻所献取蜀灭吴之策,皆未被曹操和曹丕父子采纳。刘晔之才未尽其用。
蒋干 蒋干,字子翼,汉末三国时期的人物,九江(治今安徽寿县)人。历史上的蒋干是当时的名士,而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则将蒋干刻画成了被周瑜所愚弄的小丑形象。
杨修 杨修,(175-219)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出生于公元175年,东汉建安年间举为孝廉,后为汉相曹操主簿。后因耍小聪明,被曹操杀掉,死于公元219年,卒时方45岁。
典韦 典韦(?—197),东汉末年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人称“古之恶来”(恶来是商纣王部下猛将)。曹操部下重要将领,同许褚共领虎卫军。初属张邈手下司马赵宠,后属夏侯惇。曹操讨吕布于濮阳时,典韦奋力勇战,杀退吕布,为曹操所异。因其人忠诚谨重,自此引典韦为近侍,迁为都尉,置之于左右。后曹操于宛城时,张绣先降而复反,急迫曹操本营;典韦守着大门,殊死恶斗,杀敌甚众(200余人),最终因寡不敌众战死。
编辑本段西蜀势力
  人物姓名 个人简介
乱世枭雄 蜀昭帝 刘玄德
刘备(161—223),字玄德,绰号大耳贼,蜀汉的开国皇帝,相传是拥有上千名后代的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年少丧父,靠贩卖草鞋草席为生。当人们说吕布是三姓家奴的时候,常常把刘备给忘了。刘备起先跟着刘焉,再追随公孙瓒,陶谦给了他一些军队他就投了陶谦,没多久陶谦不明不白死了,两个儿子也死于非命。刘备在徐州混不多久地盘让吕布夺去,他就厚着脸皮在托庇在吕布门下,但吕布终究不信任他,他就随曹操灭了吕布,可一到京城,他又企图对曹操下毒手,最后在徐州反曹,失败后投袁绍,看袁绍不行又投刘表,刘表死后,一个儿子投降了曹操,另一个儿子在刘备手里,年轻轻地据说酒色过度死了。周瑜打败曹仁得到荆州,刘备却厚着脸皮借了荆州一直不肯还,甚至差点对孙权大打出手。直到最后决裂。刘备最后一次背叛是老上司刘焉的儿子刘璋,《三国演义》里说他不肯夺同宗的地盘,那是胡说八道,他可热心着呢。赤壁之战之际,刘备联吴抗曹,取得胜利,从东吴处“借”到荆州,迅速发展起来,后扮猪吃虎,吞并益州,占领汉中,自立为王,将广大的巴蜀地区纳为己有。后关羽战死,荆州被孙权夺取,刘备为了保全亲生骨肉刘禅,故意将不救荆州的责任推卸给镇守上庸的刘封,而将义子刘封残忍杀害,使得上庸被孟达出卖给了曹操。221年,刘备遂在成都武担之南即皇帝位自立,国号汉史称蜀汉,建元章武,次年进攻东吴,被东吴少将陆逊击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章武三年(223)薨,终年六十三,谥号昭烈帝。
狂傲匹夫 关云长
关羽(?-220)刘备的部将,蜀汉前将军。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人,性情孤傲,骄横无理,很少看得起他人。因战乱而逃亡至涿郡。其后与张飞一起追随刘备。官渡之战前被曹军俘虏,被曹操拜为偏将军,封汉寿亭侯,为曹操杀了袁绍名将颜良、文丑后背叛曹操,再次投奔刘备。后镇守荆州,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收降曹操大将于禁,杀害庞德,威名远扬。但终因他的狂傲得罪东吴,加之骄傲轻敌,刚愎自用,麻痹大意,不听劝告,导致荆州被东吴吕蒙夺取,自己也兵败襄樊,被徐晃杀败后败走麦城,为东吴小将马忠所擒。被孙权斩首示众,终年五十八岁。
狂猛燕人 张翼德
张飞(?-221年六月)刘备的部将,蜀汉左将军。字翼德(正史的张飞字益德),绰号环眼贼,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性情急躁暴怒,爱喝酒,好鞭打士卒。少时即与关羽共事刘备。为人豪气,力大无穷,《三国演义》中,他曾在虎牢关迎战董卓大军,与天下第一猛将吕布决战,虽败犹荣。此后长坂坡大喝一声,曹军数千人皆不敢前动。葭萌关夜战马超,巴西大战严颜,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军。刘备称帝以后拜为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公元221年同刘备起兵攻打东吴,临行前,因情绪失控,鞭打士卒,而被部将范强、张达刺杀,终年五十五岁。
一代名相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属鸡,号卧龙,绰号诸葛村夫。蜀汉丞相,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诸葛亮投奔刘备后出使东吴,说服孙权抵抗曹操。刘备称帝后,诸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西南各族与蜀汉的关系。他曾六次北伐中原,但都兵败,无功而返。公元234年,因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终年五十四岁。
常山枪王 赵子龙
赵云(?-229),汉族,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龙。初从公孙瓒,后叛归刘备。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备子刘禅。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军,从攻汉中。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但寡不敌众,退回汉中,次年卒。他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
马超(176—221)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马超是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起初随父亲马腾在西凉为一方军阀,后与韩遂一同进攻潼关,被曹操以离间计击败。此后马超又起兵攻杀凉州刺史韦康,不久被韦康故吏杨阜击败,投奔张鲁。刘备入蜀后马超投奔刘备,并为刘备作前驱,进入成都。刘备称汉中王后拜马超为左将军;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又进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封斄乡侯。同年,马超病逝,终年46岁。马超虽然风光一时,但他无情无义,抛弃父兄,不顾亲人,背叛朝廷,杀人屠城,反复无常,这些实际都是禽兽之行,强盗所为。
黄忠 黄忠(?-220年),字汉升,荆州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汉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后将军。本为东汉末年群雄刘表部将韩玄麾下,后在长沙与魏延一起卖主献城,投奔了刘备,成为三国时期蜀国的一位老将军,并在汉中一战中,亲手击斩了魏国名将夏侯渊。历任中郎将、讨虏将军、征西将军,官至后将军,死后谥为刚侯。
魏延(?—234),字文长,义阳(今河南信阳三里店)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初随荆州刘表,后在长沙与黄忠共投刘备,随刘备作战,智勇双全,勇冠三军,深得刘备信任,刘备称王后受封汉中太守,后诸葛亮北伐,任征西大将军,曾经向诸葛亮提出著名的奇袭长安“子午谷奇谋”,但未采纳。魏延为人孤高,深明大义,多立战功,在后期尤其为诸葛亮所倚重。但是性格上比较矜高,有些叛逆性(这个“叛逆”不是古代意义上的谋反,而是现代意义上的,比如我们会说某个小孩子挺叛逆),对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时常发牢骚,不懂得处理官场上的人际关系,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与杨仪势同水火。在诸葛亮死后,因为不甘心就此撤军以及不能容忍兵权落到死对头杨仪的手中,而违背了诸葛亮撤兵的遗令,率军烧毁栈道、攻击杨仪。最后被冤枉成谋反,遭受“夷三族”的悲惨后果。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东南)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军事统帅。官至凉州刺史、大将军蜀国第五代执政大臣。诸葛亮北伐事业的继承者。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东南)人。少孤,好郑氏学,才兼于人。曾为魏天水郡中郎将,后降蜀官至大将军。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敏于军事,有胆有识,深得诸葛器重。随诸葛出祁山,久经沙场,累立战功。后姜维害死魏延,继诸葛之略,以攻代守,伺图中原,恢复汉室。又思实际:由是练西方风俗,欲以羌胡为翼,断陇西所属,拓界厉兵。于是伺机十一次兵伐中原,全部兵败而退,后宦臣黄皓弄权,悉未成功。及后主降艾,敕维降,维乃佯降于会,策会反,逆天而行,图中原欲以杀会重扶汉室,乃事败,维及妻子皆伏诛。
庞统 庞统(179-214年8月29日),字士元,荆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生的奇丑无比,形如乞丐,是刘备帐下谋士,官拜军师中郎将,才智与诸葛亮齐名,道号“凤雏”。在进围雒县时,统率众攻城,不幸被流矢击中去世,时年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
法正 法正(176—220),字孝直,扶风郿(今陕西眉县东北)人。东汉末年名士,本为刘璋部下,刘备入蜀时和张松卖主求荣,归于刘备帐下。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后,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次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连连哭泣数日。被追谥为翼侯,法正深受刘备信任,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由此也可见法正地位之高,甚至盖过了关羽、张飞、庞统、诸葛亮等人。法正善于奇谋,被陈寿称赞为可比魏国的程昱。但追根究底,法正终究是一个卖主求荣的奸诈小人,所以即使有大功,武侯祠内却没有容身之地。
马良 马良(187—222)字季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蜀汉名臣,蜀将马谡之兄。马良眉中有白毛,家乡人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历官从事、左将军掾、侍中。后随刘备参与了吴蜀彝陵之战,刘备惨败后,马良死于乱军之中。
马谡 马谡(190—228)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初以荆州从事跟随刘备取蜀入川,曾任绵竹、成都令、越嶲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用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倍加器重,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后来接替诸葛亮为丞相、被称为蜀汉四英之一的蒋琬也称赞马谡为“智计之士”。但马谡却于诸葛亮北伐时因作战失误而失守街亭,因而被诸葛亮所杀害。
刘封 刘封(?—220),刘备义子,随刘备征战创业。博望,新野,赤壁,入西川,定益州累立战功。入西川后随黄忠征讨汉中,刘封率兵接应。汉中平定后,刘备派刘封、孟达攻占了上庸地带。关羽被困麦城,向刘封求救,刘封见形势不利,发救兵也于事无补,便没发兵救援。关羽败死麦城,孟达劝刘封归降大魏,刘封拒绝,刘备为了保全亲生儿子刘禅继位,便将他杀害。
刘禅 刘禅(207—271),字公嗣,属猪,小名阿斗。即蜀后主,刘备的长子。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任皇帝,在位40年。后蜀汉被曹魏所灭,刘禅投降曹魏,被封为安乐公。死后被刘渊追谥为蜀怀帝。
周仓 周仓,生卒年不详,原为张宝部将,张宝死后,周仓和同是黄巾军的裴元绍率部啸聚山林。关羽千里走单骑时,周仓和裴元绍一起投降关羽,裴元绍被赵云残忍地杀害,周仓却成为了关羽的贴身护卫。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攻打成都时,周仓跟随关羽镇守荆州。演义中,关羽水淹七军时,周仓曾生擒魏军的立义将军庞德,关羽被孙权斩首之后,周仓在麦城大哭失声,拔剑自刎而死。
关平 关平(?-220),字坦之(也有人说字定国)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刘备军团的武将,关羽长子(《三国演义》中为关羽养子,关定之子,关羽过五关时被收为义子)。荆州失守后,在临沮和关羽一同被东吴擒获,而后被杀。
马岱 马岱,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三国时期蜀汉武将,蜀汉骠骑将军马超的从弟。官至平北将军。早年他曾经跟随马超大战曹操。建安十九年,马岱随马超归附刘备,马超临终前将马岱托付刘备。跟随丞相诸葛亮南征孟获和攻打曹魏,马岱久经沙场、多负辛劳,作战冷静而勇猛,深得诸葛亮信任。
廖化 廖化(?—264),本名淳,字元俭,襄阳中卢(今湖北襄樊)人。三国时期蜀国后期将领,以勇敢果断著称。廖化是三国演义中经历了魏、蜀、吴整个兴衰过程极少数人中的一个。264年蜀国灭亡后廖化与宗预被迁徙至洛阳,在途中病故。
王平 王平,(?-248)字子均,三国时蜀汉将领,籍贯[益州]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官至镇北大将军、汉中太守、安汉侯。王平最初投奔曹操,在汉中之战时被俘而投降于刘备。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王平随马谡防守街亭,因其卓越的见识和在撤退时的出色表现被诸葛亮赏识,得到破格提升。诸葛亮死后担任汉中防务,挫败了魏将曹爽的大规模伐蜀行动,之后不久病逝。
编辑本段东吴势力
  人物姓名 个人简介
江东碧眼儿 吴大帝 孙仲谋
孙权(182— 252)字仲谋,吴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紫髯碧眼,方颐大口,深有城府,善于洞察人心。公元200年其兄孙策遇害,孙权承父兄之业,握有江东。曹操册封孙权为破虏将军,曹操南征之际,孙权调节群臣矛盾,任命周瑜为大将,坚决抵抗曹操的进攻,导致伟大的曹公遭遇了一次挫败。公元221年,借荆州不还的无赖刘备,为报荆州和关羽之仇,亲率大军攻打东吴。孙权一方面以陆逊为大都督迎战,一面与魏文帝曹丕联盟,次年三月,陆逊大破蜀军。公元 223年,称王,都建业。后又在公元229年称帝。孙权即正式建立吴国公元252年病逝,终年71岁。但是晚年的孙权猜忌多疑,不肯听取臣子意见,导致与辽东公孙渊结怨,并在立储问题上胡来,甚至使逼死了其子孙和、孙霸以及有姻亲关系的重臣陆逊,朝政较为混乱。孙权在位期间开拓大规模航海事业,发展经济,与魏蜀和海外各国开展贸易;恢复生产。使得中国南方地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孙权具杰出的领导才能和独到的政治眼光,还在称帝之前就在交州和广州设立郡县;242年又派兵攻占海南岛,此间还发兵一万兵横渡海峡到达台湾岛,基本上统一南方地区。他推行大规模的屯田措施,使江南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航海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促进了我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东吴在孙权统治时期,长达半个世纪,始终保持着较强的实力,连同时期著名的伟大英雄曹操也感道: 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策 孙策(175-200),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之子,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之一。绰号“小霸王”。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并在讨伐割据江东的各军阀的过程中增强自军实力,终于统一江东。后因被刺客淬毒刺伤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称帝后,追谥他为长沙桓王。刺杀孙策的三位义士,为主报仇,即使面对威名正盛的小霸王孙策,依然敢痛下杀手,其情谊比肩桃园,气势可逮豫让、荆柯,最终与孙策同归于尽。此三人高义,故同列之。
孙坚 孙坚(155-191正月初七)即吴武烈帝,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东汉末期地方军阀,著名将领。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是大军事家孙武的后裔。汉末群雄之一,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进军杀董卓的战役,后与刘表作战时中了吕公、黄祖等人设下的埋伏而阵亡。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其子孙权即为孙吴的开国皇帝。孙权建国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
千古风流 美周郎
周瑜(175—210)吴国大都督,字公瑾。中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音乐家。是孙权的军师,也是首席大将。庐江舒城(今安徽访庐江东南)人。出身官宦之家,仪表 英俊,聪颖过人,多谋略,文武双全,琴棋书画样样皆通。人称美周郎。先后辅佐孙策、孙权。智勇双全。历史上的周瑜雄姿英发,心胸广阔。不幸的是元代以后,人们对其逐步丑化,致使周瑜二字成了心胸狭窄的代名词。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战争中起到了谋士和武将的双重作用,用计谋收服了太史慈。孙策平定江东后,周瑜任水军都督。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继位后,也十分信任周瑜。208年,孙权西征黄祖,周瑜立下了大功。208年,曹操南下,目标直指江东,孙权战和未定。周瑜及时从鄱阳湖赶回,正确分析了曹操远来的种种弊端,使孙权决定与曹操一战。周瑜身为水军大都督,用火攻之计大破曹操,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周瑜攻打南郡时中了曹仁毒箭,但还是拼死取下了南郡。随后周瑜割长江南岸给刘备,但刘备至京口见孙权,要求得到整个荆州,孙权同意,因此周瑜只得退往柴桑郡养伤,在生病期间周瑜提醒孙权要提防刘备。210年,周瑜领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时箭伤发作,英年早逝,年仅36岁。孙权闻讯后,立即素服迎接周瑜灵柩回柴桑。 
陆逊 陆逊:(183—245)本名陆毅,字伯言, 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历任东吴大都督、丞相。吴大帝孙权兄孙策之婿,世代为江东大族。于公元222年率军与入侵东吴的刘备大军作战(夷陵之战),对峙数月后,以火攻大破刘备,导致刘备气死在白帝城,随后又在石亭之战中大破魏军,导致魏国大司马曹休的死亡,是东吴伟大的后起之秀和后期的顶梁柱。
黄盖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永州)人。汉末三国时期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时,黄盖前往曹营诈降,并趁机以火攻大破曹操的军队,是赤壁之战主要功臣之一;他也因为此事迹而被后人广为传颂,小说《三国演义》在刻画黄盖这一人物时描写了“苦肉计”的故事。
程普 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人。东汉末年东吴的武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他曾跟随孙坚讨伐过黄巾、董卓,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死后,他与张昭等人共同辅佐孙权,并讨伐江东境内的山贼,功勋卓著。程普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被人们尊称为“程公”。
吕蒙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三国时东吴名将。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累封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并于濡须数御曹军,屡献奇计,累功拜庐江太守。在军旅之时,在孙权的劝说下发愤读书,深为孙权、鲁肃所依赖。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于合淝战奋勇抵抗魏军追袭,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又后上代鲁肃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杀了骄横无理的蜀汉上将关羽,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然而旋即得病,不治而薨,享年四十二岁。
鲁肃 鲁肃(172-217),字子敬,汉族,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东吴的著名军事统帅。他曾为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于周瑜死后代替周瑜领兵,守陆口。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设下单刀会,然而却无功而返。建安二十二年(217),鲁肃去世,年仅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也为其发哀。
太史慈 太史慈(166-206)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汉族。东汉末年江东军团武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于赤壁之战前病逝,死时才四十一岁。
甘宁 甘宁,生卒年不详,字兴霸,汉族,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祖籍荆州南阳郡。三国时期吴国大将。他为人暴躁记仇,少有气力,好游侠,为人勇猛刚强,忠心耿耿,勇往无前。彝陵之战中,甘宁带病出战,却不幸中箭身亡。
潘璋 潘璋(?-234),字文珪,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吕蒙偷袭荆州后,关羽自麦城逃走,潘璋与朱然一同率部拦截关羽,他部下的司马马忠生擒关羽及其子关平等人。 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战役、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为人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将士获得财物,但孙权念其有功未予深究。
朱然 朱然(182—249),字义封,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要将领,原姓施,朱治的养子。猇亭之战与陆逊合力大破刘备,之后朱然提出应该收兵防备魏国,魏国果然趁机攻吴。曹真、夏侯尚、张郃等魏将围攻江陵六月之久,最终在朱然死守之下退军,朱然从此名震敌国。
韩当 韩当(?-227)原名韩风,字义公,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与右北平郡人程普都是幽州人。吴国名将。因为长于弓箭、骑术,膂力过人,韩当被孙坚赏识,追随他四处征伐周旋,数次冒险犯难,攻陷敌人、擒拿俘虏。勤奋辛苦有功劳﹝注引《吴书》『以军旅陪隶,分于英豪,故爵位不加』段待译),成为 别部司马。等到孙策东渡长江,韩当追随讨伐扬州的丹阳郡、吴郡、会稽郡,升迁为 先登校尉 ,孙策授兵二千,马五十匹。再追随孙策征伐扬州庐江郡的太守刘勋,在荆州江夏郡的沙羡县击破黄祖,回师讨平了扬州豫章郡的鄱阳县,山越畏惧心服。
周泰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凤台)人。三国时期吴国武将。孙策讨伐六县山贼时,周泰胆气绝伦,保卫孙权,勇战退敌,身受十二处伤,很久才康复。战后周泰受到孙策嘉奖,升任春谷县令,后屡次出战,又被授宜春县令。周泰在讨伐黄祖一战有功。后与周瑜、程普拒曹操军于赤壁,攻曹仁于南郡。曹操出濡须,周泰勇战击退曹操。于是留督濡须,拜平虏将军。时朱然、徐盛等为周泰部下,心中不服。孙权特会诸将,行酒到周泰座位,命周泰解衣,孙权手自指其伤疤,问起受伤缘由,周泰一一回忆作答;孙权遣使者授周泰御盖,于是诸将心服。后孙权破关羽,意欲伐蜀,拜周泰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
徐盛 徐盛,(?—约228),字文向,琅邪莒县(今山东莒县)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官至安东将军、芜湖侯。他在汉末因战乱客居江东,从而开始辅佐孙权。早年徐盛抗击黄祖,因功升为中郎将。刘备伐吴时,徐盛跟随陆逊攻下蜀军多处屯营;曹休伐吴时,徐盛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以少抗多,成功防御。因前后战功,徐盛先后升任建武将军、安东将军,任庐江太守。后来,曹丕大举攻吴,吴国依徐盛的建议在建业外围筑上围墙,曹丕被迫退走。
诸葛瑾 诸葛瑾,字子瑜,汉族,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吴国大臣,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经鲁肃推荐,为东吴效力。胸怀宽广,温厚诚信,得到孙权的深深信赖,努力缓和蜀汉与东吴的关系。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吕蒙病逝,诸葛瑾代吕蒙领南郡太守,驻守公安。孙权称帝后,诸葛瑾官至大将军,领豫州牧。
诸葛恪 诸葛恪(203-253)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吴臣,蜀丞相诸葛亮之侄,吴大将军诸葛瑾长子。从小就以神童著称,深受孙权赏识,弱冠拜骑都尉,孙登为太子时,诸葛恪为左辅都尉,为东宫幕僚领袖。曾平定山越。陆逊病故,诸葛恪领其兵,为大将军。孙权临终前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继位后,诸葛恪掌握吴国军政大权,初期革新政治,并率军抗魏取得东兴大捷,颇孚众望。此后诸葛恪开始轻敌,大举兴兵伐魏,惨遭新城之败。后被孙峻联合孙亮设计杀害,被夷灭三族。
孙尚香 孙尚香,即孙小妹(199—220),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吴的郡主,孙坚之女,孙权之妹。后因周瑜所出的“美人计”嫁与刘备,成为刘备的第三个夫人。孙尚香自幼喜好武艺,手下侍女皆带刀具,常以与人击剑为乐,身带利器又容姿甚美,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英雄气概。
编辑本段其他势力
  人物名称 个人简介
乱世霸主 袁本初
袁绍,(约146~202)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周口西南)人。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官至大将军,领冀州牧,持节总督幽青并冀四州。封邺侯,是东汉西园八校尉、十八路诸侯之首,也是三国时代前期势力最强的诸侯,手下谋士猛将众多.曾以统率十八路诸侯攻打董卓,随后用计夺取冀州牧韩馥地盘,自领冀州牧,此后又夺得青州、并州。建安四年(199)消灭幽州公孙瓒。领众数十万,成为当时东汉势力最强的北方诸侯。总督冀州、幽州、并州、青州,成为中国黄河以北地区实际统治者,然而官渡之战被曹操以弱胜强击败,数年后灭亡。袁绍虽然是一时雄主,但为人刚愎自用,嫉贤妒能,又胡乱猜忌,导致田丰、沮授、许攸等谋士不能发挥其大才,高览、张合等猛将也叛他而去,最终难逃败北的命运。
袁术 袁术(?-199)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绍之弟。初为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封袁术为后将军,袁术因畏祸而出奔南阳。初平元年(190)与袁绍、曹操同时起兵,共讨董卓。后与袁绍对立,被曹操击败,率馀众奔九江,割据扬州。建安二年(197)称帝,建号仲氏。此后袁术奢侈荒淫,横征暴敛,使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部众离心,先后为吕布、曹操所破,于建安四年(199)呕血而死。
刘表 刘表(142-208)字景升,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东汉末年名士,汉室宗亲,荆州牧,汉末群雄之一。刘表盘踞荆州时,还管辖长江以南的好多地方。刘表的儿子们都非常骄横奢侈,而且喜爱饮酒。曹操与袁绍相持于河北时,二人争相结纳刘表为外援,然而刘表为人性多疑忌,好于坐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于是两不相助。刘备屡败于北方,慕投刘表;刘表厚待刘备,然而不能加以任用。后刘表更宠溺后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权。刘表死后,蔡瑁等人废长立幼,奉表次子刘琮为主;曹操南征,刘琮举州以降,荆州遂没。
刘琦 刘琦,山阳高平人,荆州牧刘表之长子。刘表初以刘琦之相貌与自己甚为相像,十分宠爱他,但后来刘表次子刘琮娶表后妻蔡氏之侄女为妻,蔡氏因此爱刘琮而恶刘琦,常向刘表进毁琦誉琮之言。刘表宠耽后妻,每每信而受之。刘琦形势孤弱,常觉不自宁,常依刘备。适逢表将江夏太守黄祖为孙权所杀,刘琦便求代其任。及至刘表病重,刘琦归看父疾,为蔡瑁等人所阻遏于门外,不能得见。蔡瑁等便以刘琮为嗣。曹操军至新野,刘琮投降,刘琦避走江南。曹操战败赤壁后第二年逝世。
刘琮 刘琮,生卒年不详,山阳高平(今山东微山两城乡)人。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次子,刘琦之弟。刘表死后继承刘表官爵,当曹操大军南下之时,他在蔡瑁等人的劝说之下举荆州而降,被曹操封为青州刺史。
颜良 颜良(约160年—200年)河北人,袁绍部下首席名将,以英勇而闻名,建安四年,袁绍以颜良、文丑为将,率精卒十万,准备攻许,次年兵进黎阳,遣颜良攻白马。曹操率军北救,以荀攸计分兵渡河,引袁绍西应,自率轻兵掩袭白马,颜良仓猝逆战,被关羽击斩。
文丑 文丑(?-200),袁绍帐下的首席大将。公元200年,袁绍命文丑率军于延津攻曹操,曹操以诱敌之计大破文丑一军,文丑于此战中丧生。
高览 高览,生卒年不详,袁绍手下的大将,官渡之战时与张郃一同投降曹操,官至偏将军、东莱侯。高览武艺高强,浑身是胆,高义傲骨,是曹操后期的重要将领,在一些民间艺术中,高览被誉为“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之一。高览只三合便轻易斩杀了黄巾贼首领刘辟,打的刘备是狼狈鼠窜,却不想惨遭赵云毒手,一代猛将就这样逝去 曹魏少了个能和许褚比猛和张郃比智的大将!痛哉!
汉献帝 汉献帝刘协(181-234),字伯和,属鸡,汉少帝刘辩异母弟。(三国演义中是刘辩异母哥)汉族,性格聪慧,但在乱世中无能为力。祖籍沛县(今江苏沛县,即高祖刘邦出生地),生于洛阳(今河南洛阳)。公元196年,曹操迁都许昌,“奉天子以令不臣”。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随后传位于曹丕。公元234年,刘协病死,享年54岁。谥曰孝献帝,史称汉献帝。
董卓 董卓(?—192年4月23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临洮县)人。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官至太师、郿侯。原本屯兵凉州,于灵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乱时受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军进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权。其倒行逆施,招致袁绍率群雄联合讨伐,但联合军在董卓迁都长安不久后瓦解。后被其王允勾结他的亲信吕布所杀。
天下第一猛将 吕奉先
吕布,字奉先,号温候,(?—198)东汉末年群雄之一,三国第一猛将,尚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称。个性单纯,有勇无谋,好高骛远,忠于爱情。原本为董卓义子,曾在虎牢关前斩将破敌,力克群雄,击杀悍将刘三刀等人,与刘关张三人战平。后因貂蝉与董卓反目,最终醒悟,助王允杀掉董卓。次年,王允兵败被杀,长安被李郭二贼夺取,吕布败逃关东,后在陈宫的帮助下与曹操开战,兵败后南逃徐州,不久后辕门射戟救下刘备,刘备却恩将仇报,反而勾结曹操害吕布,想要独霸徐州。198年,吕布误中陈登奸计,败逃下邳,因不愿抛弃妻子,而不同意陈宫之言,被部将侯成、宋宪、魏续兵变缚陈宫,将其众降。吕布最终被绞死于白门楼。
貂蝉 貂蝉,三国演义虚构人物,司徒王允家女,由王允授意施行连环计,使董卓、吕布两人反仇,最终借吕布之手除掉了董卓。之后貂蝉成为吕布的妾,随吕布来到徐州。下邳一役后,吕布兵败被杀,貂蝉跟随吕布家眷前往许昌,从此不知所终。(动画片中为吕布刺杀董卓之后隐居,新三国中貂蝉在吕布死后自杀而死)。
陈宫 陈宫,东汉末年吕布帐下谋士。直烈壮,足智多谋。少与海内知名之士比皆相连结,青州黄巾起义起,兖州刺史刘岱战死。陈宫等主张曹操接任兖州牧。因曹操杀害边让一案陈宫与曹操反目,游说张邈等叛操迎吕布入兖州。死心塌地地辅助吕布攻打曹操,吕布战败后,随吕布等一同被曹操所擒,决意赴死。
刘璋 刘璋(?—220)字季玉,江夏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东汉末年三国时代割据军阀之一。 继父亲刘焉担任益州牧,后为刘备所败。后于建安二十五年病逝在荆州。刘璋为益州牧刘焉之子,父亲死后,继承父亲的地位,成为益州牧。刘璋为人懦弱多疑,汉中张鲁骄纵,不听刘璋号令,于是刘璋杀张鲁母弟,双方成为仇敌,刘璋攻击张鲁战败。后益州内乱,又有曹操将来袭的消息。在内外交逼之下,刘璋听信手下奸臣张松、法正之言,迎接刘备入益州,想借刘备之力,抵抗张鲁、曹操。不料此举乃引狼入室,刘备反手攻击刘璋,奸贼法正又为刘备内应,刘璋不得已于214年投降,被流放至荆州,靠着孙权接济,勉强度日。
张鲁 张鲁,生年不详,卒于公元216年,沛国丰(今江苏省丰县)人。东汉末年割据汉中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他是五斗米道教祖张陵的孙子。后投降曹操,官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有一子张富。又有一女,乃曹操之子曹宇之妻。
李儒 李儒,三国人物,生卒(?—?),字文优,司隶冯翊郃阳人。在三国演义中他是董卓的女婿、谋士,为董卓所亲信,大小事宜均与之参谋,堪称智囊。董卓趁乱进京、说降吕布、废立皇帝、迁都长安等举动,均离不开李儒的参谋之功。
马腾 马腾(?-211)字寿成,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汉末群雄之一。是后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三国蜀汉名将马超的父亲。曹袁相争之际,曹操以汉帝的名义急调马腾助战,马腾派长子马超协助钟繇击败郭援、高干等人。马腾转拜前将军。封为槐里侯。长居槐里十数年。 后来,马腾“自见年老,引入宿卫”,曹操在发动南征之前,将西部有威胁的马腾招入京做官。官封卫尉,但是,全家却被曹操移到了邺城去。马腾入朝为官,把部队交予儿子马超管理。 马超统众,与韩遂合从,及杨秋、李堪、成宜等相结,进军潼关,导致马腾被杀。
华雄 华雄(?-190),为董卓帐下都督。公元190年,关东军阀联合讨伐董卓,时任长沙太守的孙坚大破董卓军,华雄在此战中被孙坚一军所杀。《三国演义》中则对这段历史作了改动,描写华雄被刘备义弟关羽所杀,这段被称为“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情节也流传于后世。
编辑本段配音演员
  配音导演 刘明珠   旁白:周扬   曹操—徐涛   刘备—李立宏   关羽—刘清玮   张飞—张遥函   诸葛亮—张震   司马懿—白涛   曹丕—王子   吕布—赵毅   周瑜—周野芒   袁绍—车晓彤   赵云—张杰   荀彧—李君   郭嘉—杨风燕   许褚—王义超   曹仁—李浩   董卓—刘润成   王允—汤水雨   貂蝉—季冠霖   小乔—刘明珠   孙尚香—何新   祝融夫人—张艾   其他配音演员 陈思宇、李龙滨、王军、杨旸、白马、郑炼、刘九榕、边江、贾红翔、孟宇、藤新、赵洋、褚郡、崔小东、伍希临
编辑本段故事目录
  第一集 桃园结义   第二集 董卓进京   第三集 三英战吕布   第四集 连环计   第五集 凤仪亭   第六集 三让徐州   第七集 移驾许都   第八集 辕门射戟   第九集 战宛城   第十集 白门楼   第十一集 煮酒论英雄   第十二集 关羽约三事   第十三集 千里走单骑   第十四集 古城会   第十五集 官渡之战(上)   第十六集 官渡之战(下)   第十七集 三顾茅庐   第十八集 孔明出山   第十九集 单骑救阿斗   第二十集 长坂坡   第二十一集 舌战群儒   第二十二集 群英会   第二十三集 草船借箭   第二十四集 苦肉计   第二十五集 借东风   第二十六集 火烧赤壁   第二十七集 智取南郡   第二十八集 甘露寺(上)   第二十九集 甘露寺(下)   第三十集 卧龙吊丧   第三十一集 渭水大战   第三十二集 张松献图   第三十三集 刘备入川   第三十四集 义释严颜   第三十五集 单刀赴会   第三十六集 定军山   第三十七集 关羽战庞德   第三十八集 走麦城   第三十九集 火烧连营   第四十集 白帝城   第四十一集 七擒孟获(上)   第四十二集 七擒孟获(中)   第四十三集 七擒孟获(下)   第四十四集 出师北伐   第四十五集 收姜维   第四十六集 空城计   第四十七集 斗智祁山   第四十八集 诸葛妆神   第四十九集 六出祁山   第五十集 五丈原   第五十一集 政归司马氏   第五十二集 三国归晋
编辑本段动画歌曲
  主题曲1:《一捧江山在掌握》(土篇)   作词:吴晓天   作曲:张骏鹏   演唱:张佳   马蹄扬尘风变色   呼啸绕长戈   疆土不懂分与合   只叹人心隔   黄沙随风各奔走   人世又如何   光阴不解苍生愿   谁来论功过   新城起 旧城破   守得住什么   为寻立足去开拓才见你气魄   心城开 坚城夺   留下些什么   青史一页会记得   你们 都是强者   征以战 服以德   情怀高远自成国   得天时 聚人和   一捧江山在掌握   片尾曲1:《川流不息》(水篇)   作词:吴晓天   作曲:马军   演唱:吴炜   云行在天 浪行在川   英雄出世逆流行险   欲渡关山 何惧狂澜   风生水起正好扬帆   豪情相依 生死相伴   天涯无处不念桃园   三人成众 何惧患难   诚心能纵沧桑变幻   莫道功名需百战   愿效滴水洞石穿   为有胸怀摘星志   手足协力共登攀   莫道征途路漫漫   愿效江水去不还   大势所向天地宽   终究奔涌归浩瀚   主题歌2:《争锋》(金篇)   作词:吴晓天   作曲:马军   演唱:王庆   来势汹汹 地裂山崩怎能无动于衷    乱世人生 不得不发命运悬在弯弓    汇聚八面威风 亮出你的神勇   孰强孰弱 硬碰硬 较量显峥嵘   争锋 放马来一决雌雄   存亡就在此日迎头对攻   争锋 舞金戈划破长空   有胆量就要向前冲 向前冲   鼓角轰轰 看谁一念之差蠢蠢欲动   枭雄英雄 拼出胜负再去煮酒评功   任他嚣张还不是 黯然败走华容   东风横扫狼烟散 又见夕阳红   争锋 放马来一决雌雄   存亡就在此日迎头对攻   争锋 舞金戈划破长空   主题歌3:《梦在燃烧》(火篇)   作词:吴晓天   作曲:马军   演唱:汤子星   有缘有情有义 肝胆相照   是非忠奸善恶 分道扬镳   江山美人 竟待折腰   结伴结盟结交 难结同好   借风借火借箭 羽扇轻摇   荣辱兴亡 皆一肩挑   深谋远虑都为今朝 梦在燃烧   问鼎三足怎落脚 隆中对分晓   只盼来日登蜀道 再续出师表   不鸣则矣 一鸣动九霄   不出则矣 一出比天高   片尾歌2:《四季》(木篇)   作词:吴晓天   作曲:李永昌   演唱:曾黎   好长啊 这一轮四季   要用百年来更替   还带着些许的寒意   久违了 春的消息   看人间 又几番迷离   躲不过 凄风冷雨   才知道纵然结连理   最难得 一团和气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分分和和寻大义   总在这方天与地   本是同根生 唯有爱无欺   冥冥之中找玄机   弹指间九九归一
开始下载 《三国演义》(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
@是风精品资源 |
ed2k资源列表: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01.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02.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03.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04.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05.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06.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07.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08.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09.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10.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11.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12.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13.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14.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15.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16.REPACK.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17.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18.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19.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20.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21.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22.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23.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24.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25.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26.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27.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28.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29.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30.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31.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32.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33.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34.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35.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36.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37.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38.REPACK.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39.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40.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41.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42.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43.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44.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45.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46.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47.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48.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49.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50.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51.mkvXTM.DVD-HALFCD2.动画版三国演义.2009.中国.EP52.mkv@是风精品资源 |
No Comments Allowed for Anonymous, pleas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曹操传孙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