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有什么影响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doc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8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复习内容:从盟友到对手、美苏冷战和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影响下的国际关系
复习重点:冷战格局形成的背景和内容
复习难点:冷战影响下的国际关系
一、美国的冷战政策
1、背景:①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达成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____________,奠定了战后世界____格局的框架。
②战后______实力、影响日益增大,引起西方国家、美国的敌视。
2、目的:_____________
3、定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______共产主义。这就是所谓的“冷战”。
4、表现:①政治上:1947年3月,___________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②经济上:实施___________,以扶持和控制__________,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
③军事上:1949年,成立___________组织,这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军事行动。
5、影响:①导致____分裂; ②爆发局部“热战”:____
、_____战争;③使世界处于核战争威胁下(古巴导弹危机);总之,使世界分裂为两大对立阵营,使世界动荡不安。
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东欧八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亚洲四国:蒙古、_____、_____、中国。
2、苏东合作:政治上:苏联帮助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经济上:1949年初,在莫斯科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军事上:1955年5月在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6月正式成立____________组织。
三、两极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是二战后形成的以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答案带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许多重大事件。下列事件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①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许多重大事件。下列事件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①北约组织成立
②欧共体成立
③杜鲁门主义实施
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③①②
D.③④②①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北约组织成立于1949 年;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杜鲁门主义实施是在1947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是在1944年。所以答案选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战后重大历史事件
考点分析:
考点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二战后美苏“冷战”对抗的原因:
(1)国家利益的不同(根本原因);(2)意识形态的不同;
2、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政治上:
①杜鲁门主义(内容:反苏反共)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②1948年,柏林危机成为美苏“冷战”的第一高潮。
(2)经济上:
①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出笼,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②苏联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进行反击。
(3)军事上:
①北约的建立:为了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1949年,美、英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北约。
②华约的建立:为了对抗北约,1955年,苏、波、捷、罗等八国签订了《华沙条约》,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3、“冷战”的影响:
(1)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
(2)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武器威胁之下,又避免了近半个世纪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3)为争夺势力范围,两国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考点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⑴背景:1929年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的惨痛教训,人们主张建立有效机制以稳定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欧洲衰弱,美国经济实力膨胀,企图称霸世界
⑵建立:1944年夏,美、英、中等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发展银行(世界银行)成立。
⑶主要内容:机构+制度:
①2个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②国际货币制度: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固定汇率制
①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
②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③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2、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关贸总协定》:
⑴1947年签字,1948年实施
⑵目的: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⑶性质:国际多边协定,实际上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⑷作用:确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自由贸易体制;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3、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⑴形成:在金融方面: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在国际贸易方面: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⑵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①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②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考点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发展趋势。
1、欧洲联盟(即欧盟)
⑴建立过程:
①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共体(经济合作组织)。
②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
③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
⑵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合作范围从经济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⑶欧元的诞生: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
&&&&&&&&&&&&& 对欧盟经济发展有利,也对欧洲政治联合起推动作用
①促进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②有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③欧洲一体化也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2、北美自由贸易区
⑴建立: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签署协定,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⑵特点: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合组成的贸易集团。
⑶影响:推动了三国的经济发展,但对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 加快拉美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3、亚太经合组织&&&&&&&
⑴成立:1989年成立,1991年中国加入。
&&&&&&&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9次领导人会议在上海召开
⑵组织原则:
① 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 ② 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
③ 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 ④ 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
⑶合作方式: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称为APEC方式。
①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大提高,
②在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中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试题推荐
桑巴特提出资本主义的精神出于犹太教。资本主义采取了一种数量上的计算(quanlitative calculation),把所有的精力用于获得财物,“用武力,用魔术,用计谋,用新发明和用金钱去获得财物”;“自从罗马帝国崩溃后,(欧洲)每一个国家内部都有两种力量出现,一是对黄金的贪婪,一是创设企业的精神,不久这两种力量凝结一气。”作者强调的资本主义的精神是
A.与犹太教的精神一致
B.贪婪、剥削
C.自由、创新
D.对财富的追求 
据统计,截止1951年中期,在提供的共130亿美元援助资金中,有34亿美元用于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32亿美元用于购买粮食、饲料以及肥料等,19亿美元用于进口机器、车辆和重型设备等重工业品,还有16亿美元用于输入燃料。统计数据反映出“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
A.变西欧为其商品市场
B.改善民生稳定社会秩序C.恢复西欧社会经济
D.控制欧洲对抗苏联 
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尽管在这个过程里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中国改革开放
B.罗斯福新政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D.二战后苏联改革 
如果将价格革命前欧洲拥有的货币总量设为100,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拥有的货币总量(m)设为60,商人、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拥有的货币总量(n)设为40,若价格革命后欧洲货币总量上升为1000,那么,下列关于m、n的四组数据的推理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m=700,n=300
B.m=800,n=200C.m=600,n=400
D.m=500,n=500 
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生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08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吴学永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场战争,它的胜利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件,它的胜利揭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深远的影响不仅仅只在于它所造成...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D81【正文快照】: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吴学永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场战争,它的胜利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件,它的胜利揭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深远的影响不仅仅只在于它所造成的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谢金萍;;[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叶尚志;;[J];人才开发;2010年09期
李伯超;;[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J];华人时刊;2007年03期
;[J];共产党员;2007年13期
小鱼儿;;[J];中国统计;2006年01期
;[J];领导文萃;2006年03期
叶笃初;;[J];党的建设;2006年02期
舒建中;;[J];国际论坛;2006年03期
赵慧杰;;[J];西亚非洲;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欢;张基振;许晓峰;;[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刘传德;;[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张扬达;;[A];2009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刘传德;;[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涂善东;;[A];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七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宋云博;徐莉;;[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钟志威;;[A];2007年度特恩全国气流染色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郑宇;;[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余锋;;[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顾红亚;;[A];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任翀;[N];解放日报;2010年
任翀;[N];解放日报;2010年
任翀;[N];解放日报;2010年
任翀;[N];解放日报;2010年
任翀;[N];解放日报;2010年
任翀;[N];解放日报;2010年
任翀;[N];解放日报;2010年
任翀;[N];解放日报;2010年
任翀;[N];解放日报;2010年
任翀;[N];解放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坚;[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邓国安;[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林婕;[D];武汉大学;2005年
汪堂峰;[D];复旦大学;2004年
马建国;[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倪学德;[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陈忠;[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李勇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吴伟;[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张秋生;[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单斌;[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王婧;[D];复旦大学;2010年
王丛峥;[D];吉林大学;2009年
李照飞;[D];吉林大学;2009年
邴兴涛;[D];暨南大学;2009年
崔建辉;[D];复旦大学;2009年
朱陈荣;[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陈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张杰;[D];湘潭大学;2008年
梁志华;[D];暨南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