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式35mm87式榴弹发射器器特殊条件下射击教案

国产新型步兵武器——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系统--《轻兵器》1998年04期
国产新型步兵武器——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系统
【摘要】:正 随着我军驻港部队进驻香港,我军步兵装配的最新一代轻武器也不断在各新闻媒体上亮相,被广大兵器爱好者所熟悉。在新一代轻武器中,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系统引起人们注目,它作为一种新型步兵武器系统填补了我军装备空白。该榴弹发射器系统与世界上一些国家已装备的同类武器相比,处于何种水平?有何特点?这可能是广大兵器爱好者比较感兴趣的,本文就此问题给大家作一介绍。
【关键词】:
【分类号】:TJ29【正文快照】:
随着我军驻港部队进驻香港,我军步兵装配的最新一代轻武器也不断在各新闻媒体上亮相,被广大兵器爱好者所熟悉。在新一代轻武器中,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系统引起人们注目,它作为一种新型步兵武器系统填补了我军装备空白。该榴弹发射器系统与世界上一些国家已装备的同类武器相比,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莎莎;[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刘寅;[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高学峰;[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王建伟;[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黄兴明;[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闫甜甜;[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冯海星;[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伟;马吉胜;王宇建;黄泽平;;[J];兵工自动化;2006年07期
陈明;马吉胜;;[J];兵工自动化;2007年12期
康新中;[J];兵工学报;1989年03期
殷仁龙,阎慧敏,吴祥海;[J];兵工学报;1994年02期
姚建军,徐诚;[J];兵工学报;2002年03期
张健,王雪晶,宋健中;[J];兵工学报;2002年04期
姚养无,王刚;[J];兵工学报;2003年01期
曾志银,宁变芳,王在森;[J];兵工学报;2005年06期
王瑞林;李永建;张军挪;;[J];兵工学报;2007年02期
邱翠榕;徐志军;;[J];北京汽车;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姚建军;[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王瑞林;[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曾永珠;[D];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
陈龙淼;[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海涛;[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葛藤;[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刘明辉;[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陈杨;[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马志强;[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陈黎卿;[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刘海蓉;[D];兰州理工大学;2006年
白沐炎;[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高学峰;[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陈亚春;[D];东南大学;2005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礼;毛保全;王传有;徐振辉;;[J];弹道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贺成;[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申彪;[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徐亮;[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陈庆文;[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张莎莎;[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董应超;[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符立华;[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刘寅;[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耿华;[D];吉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现代军事;2002年06期
寰宇;[J];轻兵器;2004年07期
卢卫晨;;[J];轻兵器;2007年10期
阮拥军;[J];轻兵器;1995年05期
闫嘉琪;;[J];现代兵器;2004年07期
宋金峰;;[J];现代兵器;2005年08期
宋金峰;;[J];轻兵器;2007年01期
京文;;[J];现代兵器;1990年08期
;[J];轻兵器;2009年09期
唐振民;冯树林;;[J];兵器知识;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柳建华;罗卓鹏;查道刚;刘伊丽;丛淑珍;;[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白友兆;刘小东;;[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白友兆;刘小东;;[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上册)[C];2003年
白友兆;刘小东;;[A];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应用论文集[C];2003年
许东;陆荣生;凡启光;许再成;;[A];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棉纺织专业委员会2004年全国传统纺并条粗纱技术进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沙永茂;;[A];2003年全国清梳联、精梳工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何建;;[A];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棉纺织专业委员会2004年全国传统纺并条粗纱技术进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关坤;康培兰;张杏莲;;[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宣越健;王庚辰;马舒庆;潘毅;宗曼晔;姚萍;樊振德;高俊英;孔琴心;万小伟;陈洪滨;;[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地球气候和环境系统的探测与研究”分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何榉;[N];中国国防报;2008年
舒苞;[N];中国国防报;2004年
何榉;[N];中国国防报;2006年
何榉;[N];中国国防报;2006年
虞非凡;[N];世界报;2006年
何榉;[N];中国国防报;2006年
罗山爱;[N];中国国防报;2006年
沐阳;[N];世界报;2006年
里 土;[N];中国国防报;2005年
祝廷一;[N];中国国防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兴明;[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闫甜甜;[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特种利器之:俄罗斯RG-6轻型榴弹发射器(组图)_新浪军事_新浪网
特种利器之:俄罗斯RG-6轻型榴弹发射器(组图)
.cn 日 07:58 舰船知识网络版
南非MGL6型40毫米轻型榴弹发射器
美国MM-1型40毫米轻型榴弹发射器
RG-6轻型榴弹发射器
RG-6轻型榴弹发射器
  近年来,俄罗斯军事专家通过对俄境内军事冲突中武器装备战斗使用情况的分析,发现小规模机动战斗分队在近距离作战中存在火力密度不足的问题,最大有效投掷距离30-40米的手榴弹与有效射程500-1700米的30毫米AGS-17“火焰”自动榴弹发射器之间,存在着根本无法弥补的火力差距。从而得出结论,认为在对小规模、分散的、没有真正防御阵地的敌方分队发起突击行动时,如果没有必要的火力支持,威力强大的新型榴弹发射器将是必不可少的。
  上世纪90年代初,在苏联武装力量及其武器装备系统建设的全球化战争构想中,RG-6轻型榴弹发射器很难在军队中找到什么用武之地,在完善的部队指挥及协同系统内,这种武器根本就不需要。但是,仅仅过了几年,类似武器构想已成为必需,只不过不是装备正规军,而是供内务部特种部队用于打击非法武装力量。
  南非和美国的经验
  世界上首套类似系统诞生在南非共和国,这并非偶然。在镇压叛乱的多年斗争期间,南非当局特别重视反游击战武器装备的研制、装备、发展和完善。1981年,阿姆斯科(ARMSCOR)公司向南非国防军展示了40毫米MGL多用途多发榴弹发射器样品,这种新型武器反映了当时在转膛榴弹系统领域内的工程技术成果,1982年开始装备部队。最初,这种榴弹发射器主要是为陆军战斗使用研制的,后来开始在国内安全部队中使用,还为此专门研制了一些用于驱散骚乱人群的系列弹药。
  40毫米MGL轻型榴弹发射器是一种6发转膛榴弹发射器,使用40×46毫米榴弹,主要特点是重量不大(5.3千克)、战斗射速高(18发/分钟)、自动化装弹,它由310毫米长的线膛钢制枪管、带击发机构的机框、内有弹簧传动装置的转膛、阿姆斯科公司生产的OEG叠象式光学瞄准仪、可折叠可调节金属枪托组成。装弹时,先关上保险,按压并打开卡弹销,向前拉出转膛轴,使内有击发机构的机框向一侧倾斜,然后向右转动铝制转膛,弹簧扭转后,露出6个弹膛,随后装弹,完成后,左旋关闭托架,转膛轴插入复位。战斗发射时,转膛转动由卡弹销利用火药气作用进行控制。扣动扳机,榴弹上膛,进入待发状态,然后扣下扳机即可发射。发射后,火药气对弹簧制动销产生压力,解脱转膛,在弹簧作用下翻转,使下一个弹膛轴心与发射管共轭。之后,转膛闭锁,进入发射准备状态。
  MGL榴弹发射器装配准直仪类瞄准具,射手可睁开双眼瞄准,OEG瞄准仪配有固定式测距仪,保障瞄准射击375米以内的目标。发射各种40×46毫米口径弹药,主要是既能摧毁轻装甲车辆又能同时消灭车辆上有生力量的聚合碎片杀伤弹、内装红磷和橡皮子弹的聚合弹、专门供南非国内安全部队用于消除大规模骚乱的催泪瓦斯弹、防暴弹,此外还有烟雾弹、照明弹、信号弹等。
  继南非之后,美国也研制出了类似结构的40毫米MM-1型转膛榴弹发射器,其设计工作开始于80年代末,主要用途是提供直接火力支持,镇压骚乱。在结构设计上,MM-1榴弹发射器有一个12发转膛,在火药气作用下旋转。美国榴弹发射器的主要特点是能使用为枪挂式和自动式榴弹发射器研制的所有类型的弹药,能快速发射M406型和M576E1型杀伤弹、各种烟雾弹、毒气弹、警用弹等。最大射程350米,战斗射速30发/分钟,长635毫米,空重5.7千克。
  RG-6榴弹发射器横空出世
  面临车臣战争、反恐战争压力的俄罗斯,充分认识到了内务部队装备新型榴弹发射器执行类似任务的必要性,开始奋起直追,最成功、最有代表性实例的就是40毫米RG-6轻型转膛榴弹发射器。
  1993年10月的莫斯科,叶利钦下令炮轰白宫。联邦当局武装力量攻占议会大楼后,发现2套采用转膛布局的南非产MGL轻型榴弹发射器。当时的国防部长格拉乔夫得知这一事实后,提出了研制同类武器的新课题,很快,图拉运动和狩猎武器中央设计研究局从国防部接到这一紧急任务,要求以GP-25(GP-30)枪挂式榴弹发射器使用的VOG-25、VOG-25P榴弹为基础,研制一种40毫米多发轻型榴弹发射器。为此,俄武器研制专家准备制造一种新型武器,在运输携带方面要比AGS-17自动榴弹发射器更方便,在战斗射速方面,比GP-25枪挂式榴弹发射器能力更强。新型榴弹发射器的研制由杰列什(GP-25的设计师)和博尔佐夫负责,在详细研究了南非MGL轻型榴弹发射器和其他类似武器结构设计后,他们开始研制类似榴弹发射器,代号6G30。
  杰列什设计师事后回忆称:“日,我们受命紧急仿制南非榴弹发射器或自行研制新型武器,我和研制小组中的其他6名成员全部放弃手头上的其他项目,开始从早到晚地工作,10天后,库卡诺夫开始试验我们制造的首具样品。我们的RG-6(6发轻型榴弹发射器)同样是转膛型的,但是,我们使用的是VOG-25、VOG-25P弹药。南非榴弹发射器从后膛装弹,1个发射管,1个转膛,内有6个弹膛。我们的RG-6转膛由6个各带弹膛的发射管组成,而且与GP-25一样,从发射管减前口装弹。著名的航空机枪设计师博尔佐夫与我们一起制造新型榴弹发射器。遗憾的是,在国家和军队财政困难时期研制出的RG-6未能装备军队,不过,内务部和联邦安全局却对它非常感兴趣,采购了数百套。现在,独联体国家也想采购这种武器。”
  1994年第一季度,6套新型榴弹发射器试验样品交付内务部试验使用,并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进行了初战试验,得到了积极的回应,随后,这种新型榴弹发射器开始以RG-6为代号正式装备内务部队。
  结构独特,性能优越
  RG-6转膛榴弹发射器在结构上以简单和工艺性著称,它由装配有手柄的发射管、瞄准设备、发射管转膛系统(炮管组)、带有轴和动力杆的机匣、击发机构、可拆卸可伸缩枪托组成。主要部件是根据GP-25枪挂式榴弹发射器改进的6具40毫米线膛发射管,前部与衬套,后部与带有棘轮装置的卡盘相连。为提高射击精度,榴弹发射器发射管内有12道膛线,能促进榴弹发射器的旋转运动,保障火力射程之内相当高的瞄准命中精度。与GP-25不同,新型榴弹发射器发射管内部进行了重新设计,使用不可分割的弹底,上面有两个孔,中间孔位于撞针之下,侧面孔在退弹器主流线下面。撞针上没有打火簧,因而减轻了撞针重量,事实上能完全避免武器受到激烈震动或坠落时偶然刺发弹药火帽导致误发的可能。炮管组围绕固定在机框上的轴进行旋转,轴上有螺旋拉力弹簧,扭转工作,机框前部有枢轴接头,上面固定着带有手柄、盾式面罩和瞄准仪的发射管,可充分保障射击时武器的握持舒适度,提高安全性能。
  在RG-6榴弹发射器管状结构机框内,装配有自动击发装置,按压后,扳机自动解脱保险装置,脱离待发状态。榴弹发射器装配的旗示型保险装置,排除了这种武器加挂到自动步枪后不慎误发的可能性。装弹时,按压护圈下的扳机手柄,使发射管绕铰链旋转120度,固定到这种状态后,从管口断面向炮管组全部装入6枚榴弹,每枚榴弹都在各自发射管内由弹簧卡销固定,炮管组的转动由弹簧控制,装弹完成后返回初始状态,等待发射。发射时,按压扳机,解脱保险装置,扳动后扳机下落,击打相应发射管内的撞针,撞针刺点火帽,发射成功。松开扳机后,在弹簧作用下,发射后的炮管向前移动,经过带有炮管组棘轮装置的分隔板,自动旋转1/6,使下一个榴弹发射管与管轴共轭,进入发射准备状态。
  RG-6榴弹发射器上铰接的瞄准设备由圆柱形可调准星、框架式瞄准仪组成,瞄准开火距离为100-400米,300米以内射击时抵肩发射,更远距离射击时使用准星下面的支架。RG-6榴弹发射器空重5.6千克,战斗状态时长度为680毫米,行进状态时长度为520毫米,VOG-25榴弹初速度76米/秒,战斗射速12-15发/分钟,最大射程400米,枪管寿命(无故障发射)发,弹药基数20发,射手胸部和腹部背负两个弹药包,腰带上再挂两个包,各有5发榴弹。
  RG-6轻型榴弹发射器是一种真正简单实用的高效武器,它集先前同类装备的所有优点于一身,使用和维护非常简单,清洗和润滑也极其方便,尽管从外形上看,它比国外同类产品显得笨重、简单,但更具工艺性,更可靠,战场生存能力更强,能承受比较猛烈的机械损伤和震动。
  主要缺陷
  在战斗使用过程中,首批生产的RG-6轻型榴弹发射器也暴露出了一些结构设计上的缺陷,尽管这对任何新型武器系统来说都很正常,俄武器研制专家还是对此非常重视,积极弥补,完善各项性能。
  主要缺陷有4个:首先,事实上,在战斗使用中,并不是永远都要求全部使用所有6枚榴弹,其中1个或2个发射管需要退弹,在退弹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由于RG-6使用VOG-25、VOG-25P标准榴弹,从发射口装弹,由12个弹带紧密固定,因此经常无法顺利地迅速退弹。其次,RG-6装弹速度相对较慢,试验表明,在同样时间内,RG-6刚刚装弹完毕,GP-25已可发射出6枚榴弹了。另外,由于发射管和机框间的固定采用旋转铰接方式,不是非常稳固,甚至在发射次数并不多的情况下,也容易出现拧松现象,从而对发射管旋转造成一定的问题。最后,还有炮管组旋转棘轮装置工作可靠性问题。
  不久,武器使用者提出的上述问题中的大部分很快被成功解决,其中包括榴弹发射器加速退弹的问题。图拉仪表制造设计局提供的最新数据表明,RG-6装配了专门为转膛榴弹发射器研制的快速退弹装置,只需按压专用额外电流即可实现迅速安全退弹。目前,图拉武器研制专家还在继续完善这种新型武器系统的各项性能。
  目前唯一未能克服的主要缺陷是武器重量过大的问题。RG-6榴弹发射器空重5.6千克,每枚VOG-25榴弹重0.25千克,VOG-25P重0.278千克,在随身携带的自动步枪之外,远距离负载,特别是在山区条件下,对射手来说,确实是一件相当吃力的事情,非常不便。由于缺少聚合弹、碎片弹、烟雾弹、照明弹等特种弹药,也大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前景看好
  不过,RG-6榴弹发射器相对于GP-25枪持式榴弹发射器而言,还是非常先进的新型武器装备,主要优势是较高的战斗射速,每分钟高达12-15发/分钟,远远高于GP-25的4-5发/分钟。这样,一具RG-6就可全部替代一个排装备的所有编制枪挂式榴弹发射器。  
  在俄国防部拒绝采购后,RG-6榴弹发射器开始装备内务部队。实战使用结果表明,它在城市街区战斗及两次车臣战争期间的特种行动中,非常高效,实用,得到了内务部特种部队官兵的一致好评。如今,RG-6的弹药库中又增添了新成员,武器专家专门为其研制了内装特殊成分的40毫米榴弹,其中包括内装刺激性有毒物质的气榴弹“钉子”,它重170克,最大射程250米,最大误差50米,排气时间在15秒以内,形成的云雾容积为500立方米。另外还有一种供内务部队装备使用的新型烟榴弹“积炭”。
  随着武器专家对RG-6轻型榴弹发射器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各项性能不断提高,它必将在俄武装力量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一片光明。(书山)
【】【】【】【
】【】【】 【】
新 闻 查 询
热 点 专 题
军事频道推荐
 相关链接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帖子主题:迷你步兵炮-87式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21P]
共&2455&个阅读者&
军号:993736 头衔:奉旨灌水 工分:236931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迷你步兵炮-87式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21P]
文章提交者:圣旨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219-0-1.html
核心提示QLZ87式35毫米是一种既能直射,又能曲射,集杀伤与破甲于一体的步兵自动武器。它使可压制800米内敌火力点,杀伤1750米内暴露的和隐蔽的有生目标。87式具备重量轻、便于携行的优点,但与美军MK19相比,连发精度较低。QLZ87式35毫米自动,对于步兵部队是个新鲜武器,装备历史很短,早期装备是在1990年代末,而大规模装备是2000年以后的事情了。但中国最早涉猎小型榴弹领域,是在上世纪70年代,兵工部门通过同时仿制美制M79和苏制AGS-17及其弹药,学习积累了不少经验。遂于8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自用的,经过深入系统论证的,符合中国步兵特殊要求,有中国特色的,也就是QLZ87式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QLZ87式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这里的Q代表“轻武器”,L代表“榴弹”,Z代表“自动武器”,是一种既能直射,又能曲射,集杀伤与破甲于一体的步兵自动武器,发射器为轻、重两用型,通常装在三脚架以重型使用。它配备于步兵火力分队,也可配备在作战车辆上。使用杀伤弹可压制800米内敌火力点,杀伤1750米内暴露的和隐蔽的敌集团有生目标;使用破杀弹可毁伤600米内敌轻型装甲目标,必要时,可对敌进行射击。87式自动榴弹发射器主要配用DFS87式杀伤弹、DFJ87式破甲杀伤弹、DFR87式燃烧弹、DFN87式杀伤燃烧弹以及DFD87式烟雾标示弹等弹种。实际上,部队主要装备两种弹药,即破甲杀伤弹和杀伤蛋,而其他弹药,就如同配备很多88机枪的部队战士没摸过5.8毫米机枪弹,仍然在打普通枪弹一样,只在理论中存在,这种事情在我军历史上,很常见。87式杀伤弹和破甲杀伤弹的外形尺寸完全一致,弹重、内外弹道也一致,使用同一射表参数发射。我军35榴弹的初速和最大射程不如美军40榴弹,87式榴弹发射器初速仅170米/秒,最大射程为1750米;而美军Mk19发射器初速240米/秒,最大射程为2200米。主要原因是受武器系统重量要求和低初速的限制,造成87式榴弹弹丸飞行时间长,连发精度较低。以下是87式自动榴弹发射器与MK-19、俄罗斯AGS-30的主要性能对比:美军MK19自动榴弹发射器(一)引信破甲杀伤弹于87式破杀弹和87式杀伤弹统一配用,膛口保险距离12~30米,设有小着角擦地炸机构,能够在65度法线角下正常使用。引信由引信体、活机体、击针、保险机构和传爆管等组成。引信体由合金铝制成,用以连接弹体,盛装引信零部件和机体,用以在发射惯性和旋转作用下运动,锁定和释放保险机构。击针,用以刺击雷管,平时锁定保险机构。保险机构,用以提供平时、发射和膛口保险。传爆管,用以扩大雷管爆炸效果,引爆弹体内炸药。(二)弹种1、87式破甲杀伤弹用于毁伤敌轻型装甲目标,杀伤敌有生力量等。可在60度法线角(即弹着点处的弹道切线与目标表面的垂直线所夹的锐角)方向穿透35毫米装甲钢板(而美军40毫米破甲杀伤弹破甲能力仅为约22毫米/60°),有效杀伤半径大于5米。战斗部由弹体和空心装药等组成。弹体用以盛装空心装药,形成破片,连接引信和药筒。弹体分为上弹体和下弹体,上弹体由合金钢制成,爆炸时可产生杀伤破片;下弹体由合金铝制成,外有弹带,发射时嵌入膛线产生旋转运动,密闭火药气体。弹体外还有上、下定心部,在膛内起定向作用。空心装药由药型罩和炸药组成,用以产生高速金属射流,穿透装甲钢饭。2、87式杀伤弹杀伤弹用于杀伤敌有生力量,压制敌火力点等。使用杀伤弹时,产生300余片有效杀伤破片,全弹质量仅是美军40毫米榴弹(全弹质量340g)的70%,有效杀伤半径却达到11米,而美军40毫米杀伤弹仅为7米。战斗部由弹体、破片套和炸药等组成。弹体为合金铝制成,用以盛装破片套和炸药,连接引信和药筒。弹体外有上、下定心部,在膛内起定向作用。下定心部上有弹带,发射时嵌入膛线产生旋转运动,密闭火药气体。破片套使用刻槽钢丝缠绕制成,可形成300余块小型高速破片。87式自动榴弹发射器采用气吹式工作原理(可以看作是一只大号M-16自动步枪),闭锁片偏移式闭锁机构(类似于77式12.7毫米高射机枪),有单发和连发两种发射方式。使用偏心式气体调节器来调节气体流量,可以减小自动机后坐撞击力引起的剧烈震动,提高射击精度及操作性能。自动榴弹发射器由身管及机匣组件、枪机、击发机、尾托、复进簧、弹鼓、脚架和瞄准装置八大部分组成,另有一套附品。日常擦拭保养时的分解结合比较简单,不需用专用工具,只要用手推开锁扣,把尾托旋转90°即可将其卸下,随后取下自动机、发射机等,不完全分解即完成。(一)身管及机匣组件由身管、导气箍和机匣组成,经加销连接成为不可拆卸的整体,上面装有制退器、气体调整器、弹鼓连接座及锁扣、瞄准具和尾托锁扣。身管线膛有18条缠度为1000毫米的右旋膛线(阴膛线)。制退器由右旋螺纹连接在身管膛口,并经点铆,平时不拆卸。机匣将各部分有机地连接于一体,引导枪机运动,与枪机、弹鼓等机构配合,完成供弹、闭锁、退壳等动作。机匣上方有导气箍和气体调整器,气体调整器固定在导气箍内,前端与身管导气孔相通,将火药气体引向机体气室。引入气室的气体通过气体调整器的三个不同位置进行调节。调整气孔大小时,只要将定位销按下,即可将气体调整器转换到需要的位置上,位置“1”气孔最小,位置“3”气孔最大。当将气体调整器上的挡销与导气箍内的凹槽对正时,可将气体调整器取出清洗。机匣下方的弹鼓座和弹鼓锁扣能方便迅速地将弹鼓连接在机匣的进弹口处。向前按弹鼓锁扣柄,即可迅速取下弹鼓。87式的弹鼓联结方式,设计的比较土鳖,由于15发弹鼓有脸盆那么大,所以在射击剧烈震中下,经常有掉弹鼓的现象。机匣后端的环形槽与三脚架摇架座配合,当拧紧三脚架的摇架盖时,发射器与三脚架连成一体。(二)枪机枪机由机头和机体两部分组成,按顺序完成推弹、闭锁、击发、开锁、抽壳、抛壳等动作。机头由击针、拉壳钩、抛壳挺、左右闭锁片和连接销组成。枪机运动轴线与武器身管的轴心线基本重合,这样可消除翻转力偶,提高武器系统的射击精度。机体集多个部件于一体,具有七个功能,分别兼作枪机机体、气室、缓冲机构、击发机构、挡壳机构、武器提柄、装填柄,机加工比较复杂,但同时设计也十分巧妙,单件多用有效的减轻了武器重量。(三)击发机击发机由握把、保险、扳机、阻铁、击发机体和锁扣组成,用以握持武器、控制待发、操纵击发和保险。用T形槽连接在机匣的右方,由击发机锁扣扣住。保险有三个位置,分别是保险、单发和连发。国外自动榴弹发射器通常使用三脚架作重型武器,发射机类似于重机枪双手握把拇指按压发射击铁,通常设计在发射器尾部。由于我军要求自动榴弹发射器能够卧姿射击和轻型抵肩射击,所以87式榴弹发射器发射机被横向安装在机匣右侧,小握把倾斜一定角度,官方结论是具有较好的人机工效,其实地球人都知道,这种设计是因为弹鼓下置造成的,实际射击的时候,是很不舒服的。本善认为这个击发机设计的唯一亮点是击发机可以快速拆卸,握把底部设有一个扳手卡口,可以在没扳手的情况下给弹鼓的弹簧上劲。保险有3个位置:“.”代表保险位置,“..”代表单发位置,“…”代表连发位置。当保险柄位于保险位置时,保险柄上的圆柱部顶住扳机后端,扳机无法扣动。当保险柄处于单发位置时,扣动扳机,其上的单发阻铁随之转动。单发阻铁头部压下击发阻铁,解脱击锤击发榴弹,同时单发阻铁头部脱离击发阻铁接触部分,击发阻铁即可回转并等待自动机后坐到位再复进时挂住击锤,完成单发动作。当保险柄处于连发位置时,单发阻铁尾部被保险柄上的圆柱部顶住,扣动扳机时,不随之转动后移,其头部始终压下击发阻铁。击锤不受击发阻铁控制,首发击发后,便跟随自动机做往复运动并借助其惯性和复进簧簧力陆续击发榴弹,实施连续发射。(四)尾托尾托由尾托体、尾托座、橡胶垫、托饭、定位套等零件组成,用以封闭机匣尾端,承受枪机到位的撞击,限制枪机后坐和射击时抵肩。尾托的尾部还设计有托肩板,当使用两脚架轻型状态射击时,可将托肩板搭在肩上,用于快速操控指向。尾托上方印有激光雕刻的射表,可以在作战射击时很直观的查阅核对。下图就是87式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的基本射表,可见榴弹发射器的精度确实不能跟高初速的机枪相比:(五)弹鼓弹鼓分6发和15发两种,安装在机匣的前下方。由外盒和转轮组成。与枪机协同动作,将弹鼓中的榴弹依次送到进弹口。两脚架轻型状态射击时,按规定只能使用6发弹鼓,但本善在CCTV截图中也发现有安装15发弹鼓两脚架射击的情况,很是不解。弹鼓装弹时,先解脱上盖卡扣,将上盖打开,然后将弹装入转轮的空位中,盖上上盖并旋紧蜗旋簧。向弹鼓中装弹可以随意在转轮空位中装填,即使转轮中剩余有空位,也不影响发射器正常射击时的连续供弹,这是弹鼓比弹链供弹的主要优越点。当然,87式的弹鼓,缺点是显而易见的,靠簧力传动供弹,有时弹簧上紧不足,容易引起供弹中断。而且在部队实际装备中,每具榴弹发射器只配备两个6发和两个15发弹鼓,发射完毕以后,就要由副射手临时向弹鼓中装弹。(七)三角架三脚架由上架、下架、连接箍三部分组成。用于支撑发射器(轻型),赋予武器一定的高低和方向射角。上架由摇架座、摇架盖和高低机组成,用以固定发射器(轻型),使发射器(轻型)与三脚架连成一体。高低机赋予发射器相应的高低角。主要由手轮、蜗轮蜗杆机构、齿轮及齿弧机构、重锤及锁紧机构构成。下架由架腿、架腿紧定器组成,用以赋予基本火线高和根据地形需要调整火线高。在行军时,两后架腿可以收拢,用背具背在背上。右后架腿连接处的小齿弧机构是武器侧倾微调器,向内拉可调整武器的侧倾。连接箍,用以连接上架和下架。稍松开连接箍手柄,上架即可沿360度方向调整射向。三脚架的前腿驻锄上设有打桩孔,阵地架设时可打入铁桩,以增加三脚架的稳定性,这也是我军很多35榴弹发射器的照片上,战士手旁有个铁锤的最直接原因。87式榴弹发射器的后坐力非常大,经常有反映,在连发射击的时候,因为三角架架设不稳,后坐力掀翻发射器的情况出现。(八)瞄具87式榴弹发射器以光学瞄准镜为主,机械瞄具为辅。机械瞄准具由位于身管左方的准星、表尺构成。表尺分划设有1—6个档位,分别对应1OOm、200m、300m、400m、500m、600m射程。使用表尺可对600米内的目标进行瞄准射击。表尺由锁芯、表尺柱组成,向外拉锁芯,表尺柱可上下移动,装定不同的距离。准星由准星座和护圈组成,可拧高、拧低,准星座可左右移动,准星和准星座上分别刻有刻线,用以检查准星位置是否正确。光学瞄准镜由距离(高低)装定机构、方向调整机构、分划板、照明器、连接座和接额垫组成。固定在机匣左侧的镜架上,使用时,可通过放松左侧的锁紧手柄使瞄准镜在-10°~70°范围内装定高低射角。瞄准镜的零位调整通过调节镜身上的高低、左右方向调整螺完成。瞄准镜内分划板上有多个设定好的曲线分划,可在有效射程范围内套准目标射击。夜间可用镜内发光二极管照明。瞄准镜放大倍率3倍,视场大,能满足发射器在45度以上大射角曲射瞄准的需要。(九)附品附品用以分解结合、擦拭上油和排除故障。附品包括扳手、通条、手锤、桩、油刷、引铣、铣子、油壶和碱壶。我军所有的自动榴弹发射器,都是以班组作为基本单元,经过十几年装备建设,自动榴弹发射器班已经成为我军野战步兵分队的火力支柱。据笔者观察,我军的榴弹发射器编制形式,有好几种,人数和武器数量都各有差别。步兵营营属:我军摩步营通常为五连制,即三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一个炮兵连。炮兵连通常下设两个82/100毫米迫击炮排,一个82毫米排(或者120火箭筒排),和一个自动榴弹发射器排。每个自动榴弹发射器排下设两个或三个班,每班10人,装备2具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全排装备4到6具,从官方新闻报道看,多数的榴弹发射器排装备数量是4具。营也在营属炮兵连编制有自动榴弹发射器排,每排2~3个班,每班2具榴弹发射器并配属一辆装甲步战车。不过每班人数减为8人。这种编制也跟摩步营属榴弹发射器排相同。营属炮连榴弹排/班是最常见和正规的编制,平时统一管理训练,在演习或战时,除迫击炮排由营长直接掌握以外,机枪连、排和榴弹发射器排都会打乱编制,以班的形式分解到步兵营下属的三个步兵连,用于加强连级火力,通常主攻连能分配到2具榴弹发射器。步兵连连属:我军的步兵连在连级配备自动榴弹发射器比较少见,而且也不太符合我军平时步兵营规模大,战时步兵连规模大的习惯(即步兵营平时辖五个连,而步兵连平时只有炮排,战时火力依靠上级加强)。据说我军某些连也编有一个自动榴弹发射器班,由于连通常没有机炮排,所以采用了变通的方式,即把装步连三排九班改为榴弹发射器班,这种编制只是听说有,未必准确。看CCTV的新闻,我军某些摩步连或者的步兵连也编有榴弹发射器班,连下设炮排,辖40火箭筒班,35榴弹班,每班装备2具35榴。我军榴弹发射器班,通常为10人,由班长、副班长和8名炮手组成,装备两具87式35毫米榴弹发射器,分为两个战斗小组,两个小组的任务基本相同。第1小组由班长和4名炮手组成,按顺序编号,称为一、二、三、四炮手。第2小组由副班长和另外4名炮手组成。8人制的榴弹发射器班,除了没有三炮手(瞄准镜和弹药分别由一、四炮手携带),其他组成和职责跟10人制班大体相同。本善发现,我军的榴弹班经常有缺编现象,一个班6个人也很常见,仅有班长副班长和4名炮手,配备2具发射器,外加弹药,负重够大的。另外,CCTV报道中发现有一种10人制的轻型榴弹班编制,装备3具两脚架状态的榴弹发射器,不知道这是否常态编制,观察中。班长:是全班的指挥员。负责组织指挥全班完成训练和战斗任务,观察弹着点,指挥射弹修正。检查与督促全班人员对发射器、榴弹和器材的保管保养。分组训练和战斗中,负责第一战斗小组的指挥(副班长负责第二战斗小组的指挥)。行动时,携带榴弹散弹,步枪,手榴弹,望远镜,以及指挥哨旗。一炮手:为瞄准射手。负责瞄准及发射。行动时,携带榴弹发射器枪身,以及4枚手榴弹。二炮手:为装填射手。负责安装瞄准镜、装卸弹鼓及排除故障。行动时,携带脚架,步枪(并150发子弹),手榴弹4枚,工兵铲和铁锤。三炮手:为传递射手。负责传递瞄准镜及弹鼓。行动时,携带瞄准镜(左肩右斜),榴弹散弹,步枪,手榴弹。四炮手:为弹药射手。负责检查、擦拭、准备和传递弹药。行动时,携带榴弹弹鼓(2个15发弹鼓和2个6发弹鼓),附件备件。为了便于指挥和操作,发射器班有班横队、班纵队、就枪集合和枪后集合四种队形。班横队和纵队队形参见《队列条令》,还是班长班副两头抱,中间夹小兵的老一套,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就枪集合队形,班长位于发射器的右后侧,便于观察、指挥的位置,下达“就枪集合”的口令。各炮手听到口令后,跑步就位。一炮手在发射器的正后方位于两架腿之间,面向枪口方向,二炮手在发射器的左侧,面向前方,三炮手在二射手的后方约2米处,四炮手在三炮手的左侧间隔两步,到位后一起蹲下。枪后集合队形,班长在发射器右侧,二炮手对正枪身,距离尾托约三步处,面向枪口方向。其余炮手以二炮手为准,从右至左一、二、三、四顺序排成一列横队,自动向二炮手看齐,间隔一步。(如图)战斗中,炮手应根据敌情、地形、任务,采用不同的搬运方法进入或转移发射阵地。拆枪架枪搬运,通常在长距离运动时,采用这种分解后搬运的方式。听到班长口令后,二炮手卸下瞄准镜,并将瞄准镜和扳手交给三炮手,然后卸下弹鼓交给三炮手。一炮手打开摇架盖,握装填柄和尾托,将枪扛上右肩。二炮手握前架腿,两手协力将脚架扛于右肩。三、四炮手右手提弹鼓,三炮手左肩右斜背瞄准镜箱。通常按班长、一至四射手的顺序前进。到达位置后,按拆枪的相反顺序架枪。抬枪搬运,通常在地形平坦或距离较长运动时采用这种方式。听到口令后,一炮手握右后架腿,三炮手负责左后架腿,二炮手握前架腿。三人协力上肩,四炮手提弹鼓跟进。提枪搬运,通常在复杂地形上或短距离运动时采用。一炮手握右后架腿,三炮手握左后架腿,二炮手握前架腿,三人协力将枪提起前进。四炮手提弹鼓前进。必要时也可两人提枪,这时一炮手负责左右后架腿,二炮手握前架腿。(如图)榴弹发射器班组,通常配置在第一作战梯队战斗队形的翼侧、侧后或中间的间隙位置。榴弹发射器通常用于打击敌重点目标,集团目标和火力点目标,为保持火力持续性,应避免单具单组使用,最好榴弹发射器班的两具发射器,在连长~班长统一指挥下配合使用。每个发射器阵地的间隔一般在20米以内,在保证指挥口令顺畅的同时,防止两具发射器同时遭敌火力毁伤。榴弹发射器班应力求交替运动,轮换射击,形成火力整体。营属榴弹发射器排在战时分解配属各步兵连的时候,也不应平均分配,应该集中使用于主要突击方向,增强连级步兵分队的火力突击力量。每个发射器的间隔一般在10~20米以内榴弹发射器班的班长要理解上级意图,为每具榴弹发射器标定相应高低禁射界,划分基本射击地段和补充射击地段,使其火力能相互交叉,力争达到直射、曲射、侧射、斜射等相结合。步兵连在配属榴弹发射器作战时,应与重机枪密切配合,以发扬各自的火力优势。87式35毫米榴弹发射器通常的打击对象是:距阵地前沿600左右米尚未展开冲击战斗队形的敌步兵,距阵地前沿300米左右破障开辟通路的小股敌步兵,600米内依托装甲车掩护的敌步兵,距离阵地800米以内的敌暴露火力点。本善认为,87式榴弹发射器的枪架锁紧方式和瞄准的麻烦设计,不适合打击运动目标。在400米内的精度非常好,而远距离射击则不把握。87式榴弹发射器炮手通常采用2发点射或单发射击的方式,由于震动导致散布加大,连发射击应当尽量少采用。阵地转移应迅速频繁,紧跟步兵冲击,支援步兵扩大战果。QLZ87式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的性能满足了军方当初提出的设计要求。与MK-19、俄罗斯AGS-30相比,87式的携行性能异常优秀,非常适合中国士兵的体格和步兵分队强调机动的战术风格。但是87式所采用的低压榴弹初速较低,在射程和精度上不如MK-19。下表是网易军事对87式自动榴弹发射器的排名及国产化率评估,5星为满分: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迷你步兵炮-87式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21P]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84093 工分:165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36364 工分:22617
左箭头-小图标
非常详细,楼主对87的了解非常不一般啊。看起来87并不是一件完美的武器,虽然是见好武器,就是不知道有没有改进版或下一代发展计划。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0053 工分:3646
左箭头-小图标
很详实的资料!都可以拿来当教案直接上课了。这玩意儿演习的时候用过,后坐力不是一般的大,发射时的声音也不是一般的大。连发时,看着目标区域一片爆炸腾起巨大的烟雾很是震撼,火力那是相当的大。确实是个好东西。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4条记录]&分页:
&对迷你步兵炮-87式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21P]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87式榴弹发射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