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指数怎么看投资界有投赛道还是投赛手一说,投资人怎么看?

与雷军三分三合的大佬 李儒雄投资经验分享--百度百家
与雷军三分三合的大佬 李儒雄投资经验分享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初笋科技:与雷军三分三合的大佬--李儒雄投资经验分享
初笋科技:与雷军三分三合的大佬--李儒雄投资经验分享
去采访李儒雄先生的一路上,寒风萧瑟,雾霾笼罩,然而却丝毫没有影响菁蓉镇创业团队的激情。在光谷创业咖啡里,项目路演络绎不绝地上演,大厅里谈事的三五成群,畅想未来。就在前不久,李儒雄还应邀参加了菁蓉镇创新创业专家导师国际交流会,并做了创业经验分享。此次拜访,其目的就是能够深入地了解李儒雄先生的创业投资经验,供创业者、投资者共勉。
与雷军三分三合两人再次携手建光谷创业咖啡
说起李儒雄先生,圈内的人对他并不陌生。作为在中国软件和互联网领域浸润了20多年的老兵,在2013年又迎来了新的身份-------光谷创业咖啡总经理。李儒雄说,他既是一个投资者,更是一个创业者。在20多年的互联网生涯里,与雷军的分分合合也是人生浓墨重彩的一笔。两人曾是一起骑着单车创业的搭档,却又在世事无常中各分东西。从三色,到金山,再到连邦和光谷创业咖啡,他和雷军从创业初期的战友到如今战略上的伙伴,亦是商业关系,亦是兄弟情谊。此次光谷创业咖啡,两人的再次携手,一个是业界互联网响当当的名人,一个是投资界战绩赫赫的儒雅商人,将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李儒雄说,当时雷军代表小米去武汉去做大学生招聘,之前也一直想过一起做投资或雷军来投做点什么事。两人见面一拍即合5分钟就决定来做光谷创业咖啡,按照雷军当时的话就是“找20年前的雷军和李儒雄我们来投资他”。对于李儒雄和雷军来说,如今的功成名就却终究掩盖不了当初创业时那颗不能安分的心。当然,此次携手一起创业不仅是做天使投资,更多的是为了扶持年轻人。在建立武汉光谷软件园之前,李儒雄专程来成都考查过天府软件园,知道这边软件和游戏非常发达,是信息技术核心的产业。他认为,成都在创新创业方面有很好的基础,一个是产业基础,一个是人才基础。感触最深的是,刚开始来郫县不像现在的,当时这周边空无一人,到现在大半年变化很快的,人气很旺盛,二楼三楼孵化器都坐满了人。
投资有成有败是商业行为亦是个人情怀
作为投资人,李儒雄的投资生涯有喜有悲。在90年代末期也做过几个项目的天使投资,都挺成功的。第一个项目在香港创业版上市的,第二个项目目前是中国的四大GS 软型公司之一,每年利润在1亿以上,在投资方面经验老道。当然,也有失手的时候。1999年时投的健康123互联网公司,还投了家居和医疗方面的电子商务,都关门了。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李儒雄的投资生涯,反而让他在之后的投资经历中,懂得更加地谨慎和理性。他说,投资的时候觉得项目一定能成,没有什么破绽了,才能去投。被投的企业或创始人肯定是有一堆的破绽的,通过时间,资源,资金把风险控制了才投。互联网估价很高,投完后几年翻几倍,是热潮,但是泡沫也很大,有这种侥幸心理就不能去投。
对投资人来说没有大成的企业,那就是不成功的。企业成功了,有成就感,高回报,有荣誉。除此之外,还有喜欢投资,哪怕不占股份,帮他成功,是一种情怀。李儒雄说,当时和雷军一起做有公益的心态也有商业的。公益方面:在大学时他和雷军创业没有人帮,现在有一定的成绩了就想要帮助年轻人,有一种公益的心态在里面。第二,希望项目成功,投资有更大的回报。对于光谷创业咖啡来说,除了投资以外是没有任何收益的,对创业者都是免费的。也许,这是一种社会回馈,也是一种个人情怀的表达。
控制投资风险不得不知的3个概念没有绝对的赛手赛道
在李儒雄眼里,投资必须得明白的3个概念。
第一, 平均回报,不能看某个项目,单个看我们投的项目里面有很多死掉了,因为我们做天使,天使里面有1%中大成,就可以回本,如果大成还可以有500~1000倍的回本,中大成可能会有100倍的回本。营利比较好只能叫中成,大成是必须上市。这是个平均概率,大部分死是很正常的。
第二, 风险是可控的,一定要去投你自己懂的同时可以有资源帮助的项目。判断的时候就会好;有困难时可以帮助他让他持续成长。
第三, 建孵化器,可以一手拿到最开始的项目,从中选优秀项目。建孵化器的好处,可以长时间观注项目情况,看到的是真实的不是包装过的,可以分部投,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再投,随时可以帮助。
许多投资人在投资的时候会着重考虑赛道和赛手,而李儒雄认为,他们是做最早期的,种子期为主,天使期为服务。所以谈赛手谈不上,比如早期发现了一条赛道,去投,赛道被别人发现后再投就完了,不晚但概率就小了,后来的人概率越来越小。所以投资很玄乎,没有绝对的,说白了就像六合彩一样,赌概率。赛道和赛手是总结的有限的理论,对投资者没有绝对的,尤其越早期越没有绝对的。
创业是孤独的要想明白下定决心才去做
互联网已经变成一种工具了,纯互联网的东西几乎越来越少了,垂直互联网的东西也在减少。所以互联网和传统互相结合的,这里面孕育着巨大的市场。越来越多的人利用互联网思维来重构建流程、产业链、消费升级。当然,很多人选择了互联网创业,
创业者第一需要的就是钱,没有钱什么也做不了。第二:以人才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和扶持,必须由人来干活,找不到人就没办法立足。第三:政府的扶持体系,第四:指导,导师系统。其实创业者是很孤单,会遇到很多问题,大部分都是年轻人,面临的困难是创业前压根就没想过的。
所以李儒雄会经常跟一些创业者说,你一定要想透,真的要下决心,是很艰苦的。包括他自身来做这件事时,一方面是投资人同时也是创业者的导师,其实本身他也是个创业者,做光谷创业咖啡就是想明白了想透了也下了决心。李儒雄说,这个应该是最后一次创业,最后一次大的机会。
对于年轻人额创业,李儒雄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第一, 年轻人多创业没有错,失去不了什么东西,最多浪费几年时间而已,吃点苦头。这都是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
第二, 创业时一定不要借钱来创业,那怎么创业?家里要有闲钱来创业。或者朋友比较富裕来投资你,看好你。借钱创业易被忽悠,因为背着压力。
第三, 创业初期低成本扩张,做不到这点拿再多钱也会烧掉了。我们现在做光谷咖啡也是低成本扩张的,如果做不到那就完蛋了。我们招人,关键岗位都是有3个人选,低成本,招不到人就算了自己干。现在创业很大的成本就是人力。
来源:初笋科技 IT小喇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6万
阅读:13万
阅读:12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个体社会崛起的时代,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向往建...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更大范围推广中关村试点政策、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环境”顶层设计的加快无疑预示着,中国的创业者们正在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天使投资的热潮开始涌动。
  当代的中国,天使投资可解部分资本缺口与产业之急,那么“天使”们在中国这片创业热土之上经历了几个时代?“天使”们的生存状态究竟如何?还有多少“天使”未被我们所熟知?
中国天使投资四大时代
天使投资1.0
1模式:一般都是个人投资者
2特点: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导,个人资金和能力范围都有限,投资方向和项目选择依个人的喜好和情感而定,没有特定的规律可循。
3代表:邓锋、雷军、沈南鹏、周鸿祎、薛蛮子、李开复、蔡文胜、李治国、戴志康等人。
天使投资2.0
1模式:专业的团队和基金
2特点:天使投资的机构化,加强了专业性,更加关注创业公司的成长期标准和系统化判断,让项目选择、投资条约、退出渠道更规范化和成熟化。
3代表:华南天使投资人俱乐部、中国天使投资联盟、真格天使基金、创新工场、泰山天使、华创资本等
天使投资3.0
1模式:“天使+孵化”
2特点:一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利用资金资源和市场渠道,投资或并购创业项目和团队,以此来服务公司的主营业务。
3代表:创新工场、起点创业营、天使湾、联想之星孵化器、快创营等。
天使投资4.0
1模式:“天使+众筹”
2特点:投资者对项目或公司进行投资,如获得其一定比例的股权(称为股权众筹)或债权(称为债权众筹),而获得产品或服务(称为回报众筹)等。
3代表:天使汇、大家投、原始会、追梦网、众筹网等
图解中国天使投资发展现状
2014年天使投资基金化明显,募集规模呈现小型化特征
  2014年共募集完成39支天使投资基金,募集总金额65.68亿元人民币,募集总金额同比增长约175.85%。平均每支基金募集金额为1.68亿元人民币。
  从基金币种来看,在2014年募集的55支天使基金5支为美元基金,其余全部为人民币基金。
  继2013受VC/PE市场降温影响,2014年越来越多的传统VC机构也参与到天使投资基金设立中。
机构天使投资市场整体活跃度上升明显
  2014年中国机构天使投资共发生1463起,涉及投资金额59.57亿元人民币,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分别同比增长458.40%和490.39%。
  2013年股权投资市场募集渠道和退出渠道严重萎缩,在此背景下2014年一些创业投资机构投资战线前移,对早期项目的挖掘强度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中国富裕阶层对创业投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2013年胡润财富榜数据统计我国有103万资产超过千万的高净值个人,而有能力进行天使投资的个人数目更大,越来越多的富裕阶层参与到天使投资中来。
天使大佬 PK 明星天使
国内活跃天使投资人仅万人,群体丰富,呈现年轻化、多元化:有连续创业者、职业经理人做天使投资的,可达行业大佬级别;也有娱乐明星等公众人物做天使投资的,被誉为业界新锐。
投资项目:兰亭集势(200+倍账面回报)、世纪佳缘、维棉、聚美优品等
投资项目:小米、UC、多玩、拉卡拉、凡客诚品、尚品网等
投资项目:迅雷、酷狗、Discuz、迅游、三国争霸等
投资项目:博雅互动(近1000倍账面回报)、辣妈帮等
投资项目:巨鲸音乐、大鲨鱼俱乐部、姚餐厅、基金等
投资项目:蒲公英创业计划,悬赏中国好App
投资项目:《龙之召唤》(卡牌游戏)、纳博恩(智能环保独轮车)、土曼科技(智能硬件)
投资项目:韩都衣舍(淘宝电商品牌)、星云(垂直文化娱乐社交平台)
2015年中国天使投资的八大关注价值,你知道几个?
1选对行业比做强产业更重要
天使投资人,往往是过去成功的创业者,他们更能关注创业者所选的行业是否能在短期内迅速的成长。因为他们的资历比资金更重要!甚至精确的来讲,他们更像“教练”,以少有的资金,更多的资历和资源融入,让创业者少犯错误或不会错误。而行业的选择,恰恰是拥有不多资金的天使投资所看重的。一些轻资产公司,如互联网、新媒体、新能源、生物纳米等科技含量高的“智力工程”是近期天使投资追捧的“热点”!
2团队第一、模式第二、项目第三
一个好的团队,可以将二流的项目,演绎成一流的模式。反之,一流的模式和二流的项目,未必能锻造出优秀的“迷你”团队;商业计划书是给“外行”人看的,团队是给“内行”的天使投资人看的。而互补型的“迷你”团队,恰恰是拥有不多资金的天使投资人,放慢烧钱速度的“慧眼独具”!
3天使投资:不怕想“多”的人,就怕做“专”的人
很多创业者在初次融资时,表现出非凡的创新力。感觉到只要有资金进来,世界之大,无事不成。这是创业者在初涉资本时的“大忌”。资本更看重你的团队以及你项目的持久专注。一旦你获得初期融资,绝大部分的投资者会重点关注项目资金效应。
4“行动”比“模型”更重要!
很多创业者的“理论模型”用心良苦,但未必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天使合伙人。原因是天使投资人本身就是实干家,尤其是一些民间创投,过去他们的成功印记,就是“带头大哥”,冲杀在一线。他们希望看到是一个实干的团队,而且在没有钱的时候,创业者已经谋定而动了!
5天使投资,要拿“适量”的钱!
天使投资者本身也是创业者,他很可能是另一家成功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他不仅能为你带来资金,还能提供启动和发展一家公司的经验。根据风险投资的潜规则,一般真正职业的风险资金,是不希望控股的,只占30%左右的股权。他们更多的希望创业管理层能对企业拥有绝对的自主经营权。
6创业者选择融资,资源”比“资本”更重要
大多数优秀的风险投资,往往在企业特殊时期,会与企业家一起,将有效的资源进行整合。如引进跟投、选择投行、券商,进行IPO路演等。甚至还参与到企业决策中来。这种资源是无价的。
7市场是观众,团队是演员,天使投资是导演
创业者获得融资,并不是一个成功的印记,也有可能是一口美丽的“陷井”。千万不要因为有“钱“而想法太多。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围绕着既定的商业模式,变动力为压力,变输血为造血。因为基金扮演的角色永远是个裁判的角色,真正的演员还是创业团队本身,道具就是商业模式,客户就是观众了!
8创业者的成功印记——从“创业”到“融资”
资本是双刃剑,既能帮助企业利用资本的力量,快速的发展,又有可能因为新的资本的介入,导致董事会决策力的下降,反而让企业偏离了原来正常发展的轨道。因此很多企业,因为钱“太多了”,不知道怎么用,又是盲目的进行多元化扩展,结果让企业陷入了泥潭的案例比比皆是。因此我强烈的建议,创业者不要将融资作为自己成功的标记,而是事业刚刚走向成熟的开始。新的基金的介入,意味着新的责任的开始。
投资界专访
“泡沫”是市场竞争催生的正常现象投资人的赛道布局差异并不大泡沫看上去好像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因为泡沫一旦去掉以后,很多钱可能就打水漂了,但童玮亮认为存在泡沫是市场竞争下催生的正常现象,没有这种泡沫催生,某一类新经济很难真正落实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间。
红海出现并购成主流——是催生年轻人创新精神的良好体系童玮亮认为,中国过去并购太少,而在海外的一个主流资本市场中,并购退出是最多的一种退出方式,“其实,年轻人的创业公司被并购之后,拿到了钱又会去创业,所以,并购也是催生这种创业、创新精神的良好体系。
天使投资人是思维导师创业初期有太多不确定性,但每家创业公司一定有自己的特点。关键点在于这一特点或许连创始人本人也没有意识到,它们或许将决定这家公司的成败。天使投资人要做的就是在关键点上与创业者把好商业模式的关。
“懂你”的好天使“优秀的天使投资人会去理解创业者,他们之间应当不局限于只是资本层面的交流,更多事业和做好企业的想法。”李汉生对于优秀天使的定位是:懂人、识人、交心。
以发现“千里马”为荣在刘小鹰看来,把握时代“浪潮”非常重要。20世纪的最后十年,从有线到无线、从BB机到移动电话,通讯行业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刘小鹰在那个时代,顺势而为,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做天使投资的“方法论”首先,要看懂这个项目,看不懂,再少的钱都不投。其次,希望发现千里马,寻找未来至少能达到10亿量级的企业。还有,要和创业者投缘。最后,要经常跟创始人去交流,希望把自己对创业投资的经验和教训倾囊相授。
清科研究年度精品报告:《2015年中国天使投资白皮书》
2014年对中国创业者来说是充满福音的一年,创业者在这一年里获得了来自各方积极踊跃的支持。一方面,国内天使投资在2014年迎来了发展的元年,整体投资活跃度和规模呈现爆发增长;另一方面,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夏季达沃斯论坛等场合,多次提出了大力鼓励创新创业的观点,并在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明确提出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
2014年中国的天使投资迎来了“元年”,在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氛围下,中国天使投资市场达到了空前的活跃,在募集金额,投资方面都达到了史前最高点。自2013年起各地政府相继出台利好创新创业的政策,伴随着一系列明星天使投资案例成功退出,为投资者带来的超高回报率更是刺激了各方投资人将天使投资并入了投资组合中。市场及媒体合作屠晶晶010 09.cn
今日发布第一期《6张图看懂美国2014年早期投资趋势》,与国内现有诸多天使投资机构不同的是,阿尔法公社将完全主打早期种子和天使投资,并以首创的大数据挖掘与分析,选择投资赛道与实施战略卡位。
6918゜13608゜22796゜32142゜41942゜51880゜61850゜71830゜81580゜91309゜10
18573゜116631゜210970゜36918゜46906゜56770゜66468゜75637゜85495゜94636゜10
在万众创业的环境下,大家很难将自己的创业模式和创业种类做出一种特别不一样的特别差异化的东西。就像Ube...
2015年10月,乐视控股发布公告,宣布乐视汽车已正式签署对易到用车的股权投资协议...
在这五人中,如果遇到职场或生活难题,能够轻松化解职场难题的是安迪,但是能够双重化解难题的则是曲筱绡,人...创业投资界有投赛道还是投赛手一说,投资人怎么看?
按投票排序
我觉得阶段不同会很不一样。个人觉得比较早期的时候宁愿投赛道,因为市场好,管理团队即便不算特别出色,由于大势推动一直往前,犯错纠错的机会以及学习的机会比较多,而且很容易有投资人跟下一轮来保证资金充裕(现在的电子商务市场就是典型)。而且很多早期投资人有着广阔的人脉,来帮助企业招聘出色的管理人才。中后期的由于市场基本验证了,更多就是投谁能有出色的战略和执行力,把公司在一个市场中做到最好。而且由于这个时候这个赛手已经把公司带到了一定的规模,往往自信心很足,甚至太足;企业文化已经有着不少这个CEO的烙印;团队里跟随他的很多。在这个时候如果人不投对,基本上没法更换,投资人其实这个阶段比较弱势的。所以必须在投资前就把人的风险给降低。当然,最好的是赛道和赛手都很棒。
我以前做记者的时候,曾和同事拿这个问题去问过业内资深的投资人。他们的答案不尽相同,就不赘述了。但等我在这行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伪问题。或者更准确地说,对于早期创业投资来说,这是一个不准确的问题。所谓赛道,即市场。任何人投资人首要关注的,当然是这个市场是否足够大,增长是否足够快,是否能够支撑和容纳一个有着巨大增长潜力的企业?所谓赛手,即创业者。对于一个早期创业公司来说,创始人就等于全部。如果创始人不靠谱,公司的一切未来规划、愿景和目标都是不靠谱的。当然,在某些时候,创始人不一定是公司最后做大的人。但即便如此,只要还是创业公司,能把公司带领长大的人,也必须是一个拥有强烈创业者气质的人,比如他的愿景、坚韧性、执行力、领导力等等。因此,如果要一句话总结,我觉得是,早期投资机构看重的是好赛手。他或者是在一个好赛道上;或者是在一个普通赛道上、但非常优秀、换上好赛道后可以赢得胜利;或者,更牛鼻一点的,他能把一个普通赛道变成好赛道。
能开辟出新赛道的人太少了。就像盖茨在所有人没有意识到软件是个生意时做了微软,就像思科在斯坦福诞生时没有路由器市场,就像 1993 年有个伊利诺伊大学的学生给你拿来一款浏览器,就像乔布斯在手机产业已经繁荣时开辟新路...如果有人给你指出一条新赛道。当然太值得赌了。当然,VC 能真搞懂这是新赛道也很难很需要水平。在没有新赛道的情况下,就是比赛手,没什么可说的。
我感觉当市场不是非常成熟的时候, 投赛手是最重要, 因为好的赛手可以学习, 不断调整。。可是在成熟的市场,赛道比较重要,再好的赛手也可能没法改变行业的规律。
投资好的赛手是一定的,因为他们无论是在什么赛道上都能跑出该赛道上最好的成绩。能投资好的赛道当然也是大家所期望的,但在变化快的创新领域,赛道的好坏不是一尘不变的,它与时机有关。所以做为投资人,如何寻找合适的投资赛道的时机和投资好的赛手同样重要。
有人说投资是理性考量的结果,也有人说投资是一门艺术,在我看来,投资人把握趋势与预见性都很重要,这其中包含各个因素的衡量,因此不能简单概括为A或者B。一般来说,对投资人来说,最关心的问题有以下方面:企业的产品、业务方向,很简单,即市场够大与充分的增长空间,要能赚钱(好赛道)。创始人的特质——对成功的渴望,自信与掌控欲,意志力,完成事情的紧迫感,旺盛的精力,思维,沟通以及高度的诚信等(好赛手),这都需要充分的沟通才能了解。企业成功需要投资人帮忙,这种合作关系如同“婚姻”一样,双方需要相互信任、相处愉快,是决策的关键。好赛道无疑为创业者本身加分,但还需要好赛手保证结果,当然理想模型与现实有差距,这也正是投资人判断的差异所在。
我觉得赛道,是可以修的,是可以换的,也是可以先修了不用,待时机成熟在用的,而赛手是难求的,是需要投缘的,并且赛手的素质和素养不是根据人的需求可以随意变化的,因此赛手可能是投资人士最为关注的。
个人观点:早期项目倾向于赛手,还需要一个一个不太离谱的赛道,不太离谱的赛道可以成长,而且在成长过程中改换赛道的成本还足够低;中期之后项目,一定要赛手+赛道。单独投赛道完全不成立。
我觉得这个问题需要深入看,投资是一个资本事件,与timing高度相关,任何一项商业都有一个成长周期,有一个窗口期,因此一定是赛道为先,赛道有时间窗口上处于窗口期,有机会,然后才会看赛手是否合适,能否赢的可能性比较高。雷军的wps就是一流赛手,三流赛手,诺基亚的没落也是同理。接下来的问题就成了如何寻找赛道,如何在赛道上布局,是否同一赛道投竞争性的项目进行多点布局的问题了
多一点想法是,一个优秀的创始人(赛手)往往对所专注方向(赛道)有清晰简明的思路,对自我定位与发展也有理性的见解,这是相互影响的。所以,靠谱的创始人所投入的方向不至于很离谱,但所谓再靠谱的赛道也会有离谱的赛手希望撞大运分杯羹。当然我认为还是要怀揣一颗敬畏之心,“靠谱”与“离谱”只是我们各自决策时根据现有资源与理解划下的一个标准,依然有很多局限性。真正有事业心的创业者,无论我们是否选择与其合作,都从内心尊敬他们的信念、勇气与意志。作为投资人必然会关心赛手与赛道的交互关系,这是无法分开来的。赛道的选择是出于我们对某个方向/领域的理解程度,就我个人还是比较看重人这个因素。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同花顺怎么看创业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