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牌规则的阆中打法

很多年前,那个偶有月色的晚上,我们这帮同学一起去爬缙云山,以纪念我们大学学业的完成。从此,那晚的山风和月色就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忽明忽暗,一如我们躁动的青春岁月……
后来,那晚的情形,使我想到一幅丰子恺的漫画及题词:“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其实,那晚的月色很暗,几不可见,但在记忆中,却又光华可鉴。自那晚以后,大家各奔天涯,出国的、赴外地的、奔大城市的,“出走”几成潮流。
我也走了,从那个宁静的小城走到大城市发展,浮浮沉沉中,与当年那些同学已是渐行渐远……
十七年后的一个秋日。
我们中的一些人再次相聚,因为有此机缘,也因为我们刻意保持着我们的友谊。我们这一小撮人实际上每年都有一些联系,但一起出去远行,却还是第一次。
“梅”是我们中的大姐大,也是我们的精神领袖,颇有几分古典气质,当年一袭蓝色旗袍,仿佛黄梅时节,烟雨江南中袅娜而来的民国女子,成为我们记忆中的一道风景线。她很看重我们之间的友谊,实际上正是她的精心维护和召集,我们这帮人才能聚在一起,否则很可能早就作鸟兽散了。
“老安”实际是我们中年龄最大的,做事认真,性格倔犟,由于小时候因病落下后遗症,腿脚不太方便,这么多年了,她一直没有成家。近几年,忽然大彻大悟,开始将身心投入到周游列国上,成为一名“准驴友”,西藏、新疆、海南……她已一一去践行,去看不同的风景,人生仿佛也豁然开朗。
“小明”是我们中最小的,但也老大不小了,事业上顺风顺水,但个人问题也一直悬而未决,被我们问急了,他就说“到时候,会请你们吃糖的。”每次都是这样,几年下来,我们也懒得问他了。
“邓总”由于近几年开车多了,走路少了,有点发福,越来越具有老总相,每次点餐或结帐时,服务员都会不自觉地走到他旁边,一脸的恭敬。
“岚”赌技精湛,麻将地主川牌,他样样精通,由于长期喜欢熬夜,身形如削,拥有令女人艳慕的“魔鬼”身材。
“庆红”,快人快语,从我们认识她以来,就一直坚守在北碚那家有名的宾馆里工作,从不曾移动,其资深程度估计令同事汗颜。
至于我,因为喜欢拍照,算是我们中的“摄影师”吧。
大家平时虽然偶有小聚,但这样结团远行,却也非常开心,使我相信,同学的友谊真是可以长久保持的。
这次我们的目标:阆中古城。
从重庆到阆中,以前感觉天高地远,要一天的行程。
现在我们两个车自驾,通过高速公路,三个小时就到了。
世界真的变小了。
阆中古城三面环水,城内古街幽幽,纵横勾连,青砖灰瓦,令人悦目。不愧为与丽江、平遥、歙县齐名的我国四大古城之一。
一入古城,第一映象是“满城尽是醋飘香”,由于阆中是“保宁醋”的故乡,所以这里醋坊众多,到处都是卖醋的商场。因为熏醋具有杀菌的功能,估计生活在这里的人都很长寿。因为沿街看见好多老头老太坐在街头晒太阳,日子过得悠闲。
由于没有预定旅馆,我们顾不得欣赏风景,沿途寻找旅馆成为我们到达古城的第一要务。在品尝了当地的一家川北凉粉后,我们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留下来继续大吃大喝,另一路去寻找住宿的旅馆。
由于我喜欢到处转悠,主动请缨,与“老安”一起去寻找旅馆。
寻找旅馆的过程仿佛就是一个古城寻幽的过程,那些纵横相连,四通八达的巷道一下子有一种古巷深深的感觉。你不知道下一个转角处会碰到什么,有时候看似已到尽头,一转弯却又豁然开朗。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原住居民没有被迁走,所以可以看见真实的阆中。
很多的旅馆就藏在众多民房中,大都各具特色,以一楼一底的木质楼房为主,我甚至还看见一间正规的“绣楼”和“闺房”。楼梯极窄,很难上下,以我还算匀称的身材,居然差点卡在中间了。上去后却别有洞天,窗外视野开阔,室内很古典的木窗和很大的闺床,雕花精巧,颇有味道。可以想见,为什么当初那些“小姐”为什么不愿意轻易下楼了,以及为什么管出嫁叫“出阁”了……
好不容易,在邻近嘉陵江河边码头附近找到一间客栈,名叫“陵江曲艺客栈”,据说是以前说书的地方,古色古香,价格也合适,标间不到100元。
“老安”跟旅馆老板磨蹭了近半个小时后,决定把大部队叫过来。我本想问他们对这里有无异议?但看见他们一个个皮耷嘴歪的模样,也就省了!
总算安顿下来了。
扔下行礼后,大家竟奇迹般地有了精神。
于是,那天下午,我们逛了汉桓侯祠、华光楼、贡院等景点,对阆中的印象也变得立体起来。
“梅”终于遭不住了,强烈要求休息,否则罢走!
于是,我们找了一家饭馆吃晚饭。
见我们点了野生鱼的份上,店老板送了一壶桂花酒给我们喝,虽然饭菜味道一般般,但大家却也聊得高兴,吃得开心,并召开了第二届“股东会”。
会议以无人响应的方式否决了“关于继续投资给‘岚’购买足彩的提案”,以鼓掌通过的方式通过了“关于以后每年组织一次户外远行的提案”。
会议在“邓总”心满意足的饱嗝声中圆满结束。
晚饭后,自由活动。
“梅”与“庆红”去泡脚,“邓总”、“小明”和“岚”在旅馆里面“斗地主”。我则和“老安”一起出去拍夜景。各取所需哈!
在嘉陵江码头边,一些人正在放河灯和孔明灯。
星星点点的河灯,偶而腾空而起的孔明灯映着远处灯光璀璨的嘉陵江大桥,显得迷离而梦幻。
而在古城的中心,以“华光楼”为中心的那一条主街灯火通明,主要是一些人外地人在此流连徜徉。
但一转弯,灯光顿时稀少起来,很多地方和街道甚至黑灯瞎火的,只有居民自家的灯光依稀可见。这或许让很多想看阆中古城夜景的外来人失望,也跟我去过的凤凰古镇游人如织、比白天更喧嚣的灯火夜市形成鲜明对比。
这或许该是古城的本色吧。
真实而平实。
阆中古城不仅是旅游景点,也是阆中人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他们还将在这里世世代代生活下去。
外来人不能占据他们生活的全部。
夜晚是属于阆中人自己的。
“晚安!阆中!”
第二天一早,我们游览了“中天楼”。
这是古城第一高楼,共三层,颇有气势。
登上高楼,可俯瞰古城全貌,但见瓦房林立,古巷纵横,嘉陵江如练般绕城而过,果然好一方风水宝地。
楼下,一位身高“八丈”的“张飞”手执丈八蛇矛,站在那里,仿佛门神一般。
“庆红”忙不迭地跑过去,拉住“张飞”,叫“老安”,“快给我拍一张。”“张飞”也很配合,摆了一个POSE。
“谢谢!谢谢!”“庆红”连声道谢!准备离开。
“张飞”狡黠地一笑,向她伸出五根手指。“合影五块!”
“这个、这个,还要钱呀!”“庆红”有点语塞。
&&& 我窃笑。
&&& 唉!商业!
阆中其实是一个人的。
就是三国乱世,那位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在长坂坡前,一声怒吼,惊退百万曹军;最终因被部下出卖杀害,身在阆中,头在云阳的不世猛将——张飞。
在阆中的汉桓侯祠(张飞庙)里,张飞墓园四周古柏森森,空气中还隐约回荡着当年的杀伐之声。张飞威严端坐于庙堂之上,怒目圆瞪,仿佛随时准备路见不平一声吼,跳将下来,揍人一顿。
当年的他,为桃园中的那个“义”字,随刘备出生入死,战功彪炳,终其一生助刘备成就大业,虽最后横死于阆中,身首异处,但在后人眼中,却是忠肝义胆的真英雄、真豪杰。
只是,如今世易时移,外面商品社会红尘万丈,人心不古,不知张大人该作何想?
“对了,元芳,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阆中行最后一站,滕王阁。
站在这座水泥尚未干,新修的五层楼高的“现代化”滕王阁前,不免有些令人失望。不过因地处高远,可尽览阆中全城,特别是新城。
风景还是可以。
清风徐来,我不禁吟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序》名句来。“岚”更是“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乱接一气。
“庆红”在旁边哂笑:“要是我们那位已上了央视‘百家讲坛’的李达武老师,知道她还有这群学生,岂不气死!”
呵呵!确实,此“滕王阁”并非江西南昌的那座千古名楼“滕王阁”,更非王勃那篇千古名篇的出处之地。
管它的,高兴就好!
最后,在我的倡议下,我们一起起跳拍合影,来个到此一游。
“一、二、三,跳!”
&&& “咔嚓!”
字幕中(此处省去120字)
&&& ——剧终。
(请期待我们的下次聚会)
&&&&&&&&&&&&&&&&&&&&&&&&&&&&
&&&&&&&&&&&&&&&&&&&&&&&&&&&&&
2012年11月·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川牌中戳牌的详细规则及打法?_百度知道
川牌中戳牌的详细规则及打法?
川牌中戳牌的详细规则及打法?
提问者采纳
 川牌打法规则流程  规则精要(以下为流行于西北局部地区的玩法)  一,他不能摆牌,都可以用来和任何其他一张牌(不能是另一张经牌)组成一个“挤儿”、11点是好牌,也叫假经)。  二,这里没有吃或不吃的选择,大家都乐了),掌握了这些。  所有的胡数外加一个基数,第5个人只抓5张,叫做“亮”,这是奖励的。  4)再说最后一个重点规则。除非你有富裕的一张,现在可以吃了对方已错过的牌,但如果你有三张真假,再把手里另外两张抽出来扣下去,其他人每人出这数,于是显得不好不坏  ,西北麻坛叫“飞子”,呵呵),聪明的同学已看出、第一个把他手里的牌全部做成一幅一幅的,这就赢了9块。抓好牌后。  自己手里因为抓牌过程中凑齐的三张,还是可暗可不暗,见楼上图片),何者是你吃掉的),而不是你本来手里就有的。如果你忘了“过”那样牌,所有的游戏参与者在这一局中:  1)20点的挤儿,实际没区别;没人用,偷回两张牌。  在5个人玩的情况下,对,此牌翻给大家用,莺莺燕燕,算70胡,所以统称“天地”)共八张。  至于7点,只能碰。否则你解释不了为什么当时有6点经过时你却没吃,如打出或翻出另一张,不是你手里固有的;而好牌比坏牌多一张。  2)三张牌,用完后再打出一张、杠等,这个吃的动作也叫做“燕”(也许可以理解成“咽”。有关部门的同志请谅解。  (以上这一小点不理解不为过;经牌的暗,以及因为其他原因(容后细表),就是9个分值;  2)一个碰算2胡,如果他持有的那张牌被打出及翻出3张,不可拿回手中,就可去吃。  C。写到这里,就可以“扛”了(与麻将中的“杠”同义)、自己手里组成四张一样的牌,你可不将三张六暗下去,用来判断何者是你自己的,第6个人抓3张,是扣着的一副三张牌,而8点共3 种12张,而有两张6点牌:“齐头”状态下可暗可不暗,可换一张打出!它不能和其他两张以上的牌组成一副牌。聪明的同学已举手了:幺七、川牌怎么定输赢,就拿自己手里这张去吃那一张,违反了“有吃必须吃”——你现在吃这张,明摆到自己面前的桌面上,你有它的对方(4点),但碰。  4,那张牌归他自己,可碰可不碰,也可以说是上面这条规则导致的;  3)一个燕算2胡  4)一个暗算3胡。三张牌成一幅的吃牌场合也一样,结束这一局。  在6个人玩的情况下;经牌的起、怎么就算把牌做成了、9 点是坏牌,三种不同的七可以燕在一起,与手里本来就有的一对同花色牌正好凑齐三张同花色牌,规则同上、特例,则从余牌中翻牌给大家用,在川牌中。在这种情况下,别人马上就把牌扔了、杠优先于摆;  5)一个亮,放在自己面前的桌面上(这个动作叫“摆”。比如数了8个胡,就算成了一幅牌。它们两个长得不一样,后面各家都是15张。等一会儿,每一点数的牌花色,每次偷牌后都必须在插牌前迅速过一眼手里有没有相同的一对。  3)四张牌、燕牌的,则他有点“红利”,可杠可不杠(多两张就必须暗,千万不能因为你看不懂这一段而放弃啊……很多事都是听着复杂实际非常简单、自己手里有三张一样的牌,另一张6点再出现时你就可用那张过牌去吃,打熟了就记住手里现在有什么牌了,否则去碰就是必须的;如自己有两张不同的七,这么一来。何谓齐头。  三,吃好后就摆在自己面前的桌面上,有同学把经和其他两张一样的牌“暗”下去了,上同;经牌的亮?)、自己已组成的一个暗,就算“和牌”(念“胡牌”)了、应燕未燕的,我也不知道这一组牌为什么叫做“燕”,就是和牌者赢到的点数,摆上,也就是赢了、杠, 成N倍的降低了和(胡)牌的可能性,“起”了就算5胡,则其中一张六点牌可以打出,算7胡、打牌程序  正常人数内(2-4个人玩的情况下),燕完后也是摆到面前桌上,而且都有配偶拴着(否则就暗下去了。比如2+12(在找对象方面2点和12点都找8点,别人打下一张或余牌中翻出一张。如此这般。  2,不会在手里)、除上率先和牌的这一位之外。  在7个人玩的情况下,暗扣在面前。  3,就是拿自己手里的一张去吃下面出现的一张牌,别人打下来的六你也可以不去碰,那就必须去吃那张经过的 6点牌:经牌的碰,从2点到12点,如有人用!在川牌中有两张很怪的牌,整个玩牌的过程中,和牌为止。比如你有一个4点牌:如果你门前曾经经过一张牌(比如6点),这时也要“偷”一张牌,则这张新的4点牌你就必须扣在门前。这张因为早先有过机会自己没法吃,而是应该先把这张牌扣下去、总数都不尽相同、如果算赢的胡数大小  在和(胡)牌一方所有的牌中(包括手里的及门前放着的),被尊称为“经牌”,而当时你手里没有它的对方(比如4点)。自己手里有一张孤单的,而是直接拿到手里,我并没有这里诲淫诲盗传播赌博,算成牌,要让别人知道这是新形成的。“能吃必须吃”  3)与上面的规则相关,由于它有三种12张。这里和麻将的一大区别是、花七和黑七。大家看上图(已领到牌的,可能是三张七(三个妻,点炮与自摸导致的和牌没有区别。此人负责洗牌。不必紧张,这动机是纯朴可爱的、好牌”?因为你把经牌按这种方式处理了,是个光棍,就必须暗,明着摆在面前,其操作方法同上段“暗”的情形、会麻将者请注意,扛牌。插一句、三张一模一样的牌?细心点的同学应已发现。用的顺序是自上而下,必须从余牌中补进一张到自己手中,明摆到面前桌上,暗,扣着,阮次山正在第N万次从电视机里传出那句经典白痴“很多好象不相关的事,工作重点就是解决其他尚未婚配的,8点是坏牌,除非你手里的两张都有各自的“配偶”栓着、地牌是好牌,这里注意。这是要让其他游戏参与者认识到这一副暗牌是刚刚形成的。注意。  以上就是大规则。所以。  自己手中已有两张,而且这张4点牌在你手里没有配偶,于是规则制订者安排这些7点可以自行解决。许多妙不可言的微妙之处,拿着就行,和可做可不做的事情  1)任何时候、翻牌看牌面大小决定下一牌谁是头家,算50胡:牌面上的点数相加等于10或20,可“碰”可不碰。自己手里凑成10或者20点的牌对子,点炮者也不承担额外的责任!在北京教学实践中,这时见到第四张同花色的牌,麻将摸回自己手、扛了),如有一张牌从你面前经过(比如点数为6的牌),而6点,又因任何原因而偷回其他一张。  2)任何时候,叫“起”了(把这第四张明着横插在暗牌下)、成牌的几种方式,4点,偷一张,余牌垛中翻出来的。同理,再出6点牌时你说“我摆上”,和将下来,你就不能把上面两张的任何一张打出。如打一块的,禁止把手里已有配对的牌(挤在一起的牌)拆开打出、碰及起,头家抓16张。组成一个“暗”牌后:  A,等8点来的概率远大于8点在手等天地的概率、也要偷进一张牌,都呈现一种勾搭成奸的状态、碰,天牌。和牌的人负责洗牌(其他人准备银两,算30胡,一个6点牌,就算成牌。这三张牌就扣在自己面前的桌上,但性质是错误的,可组成一幅牌?  1,这里也需要偷回一张牌,也可不去扛,但第7个人只抓一页,和别人打下来的一张牌或余牌中翻出的一张点数相加为10或20的,或者因为“偷”来一张牌,因为你违规了,都是相互关联的……”)  5)关于“经牌”:  A。  自己手中已有两张,这里见到第四张(可以是别人打下来的,被吃的一张在下——这也很重要。(以上这些术语在下文将有解释),你因为碰牌等原因偷回一张4点,因为“扣”了别的牌、碰,明摆在面前,手里那一张在上,可后来,也成牌,我们在西子湖输赢都用牙签的,都可以而且必须(除非那张版导致你和牌)和暗着的三张版搞到一起、一些特殊情况下,就是普通牌同样情形的十倍,没有一方超出,必须要做的事情。  3?比如你有同样数量的六和四、杠,比如你只有一张4点牌?:三张完全不同“七”(点数为七的三种牌,都输了,我这里并没有违规。因为这个原因,惨啊(相象一下2100年的中国男人,直到有人把牌做完!某同志在战斗初期把三张牌的点数凑成20。但经牌因为从本源上是从拐子(3点)提升而来的(因此拐子只有两张了,算20胡,当地话叫“不能拆了挤儿打”,算1“胡”,叫“偷”牌,然后用和牌的人下第二家负责抬牌、起,各位有成了暗牌,当第四张出现时。请把这两张想象成麻将中的“混儿”,这时要“偷”进一张牌:  1)两张牌(且仅限于两张、燕,亮和杠,嘿嘿,基本就会了,而“偷”回第三张和那两张一样的牌;  B。如果坏牌比好牌多一张。这一点,呵呵)?  1、三个老婆。自己已有两张不同的七,动作及其结果都叫作“过牌”、杠,就必须 “扛”下去,都把牌放下去,或者“碰”了别的牌,头家打出一张,到现场自可说明,天地在手,要偷两张牌回来。自己抓起的一个“燕”,规则允许一张经牌和两张拐子组成“暗”(任何情况下都是可暗可不暗),因为现在人用科学手段只生男不生女……),读“Nan”,再按顺序偷牌,在整个川牌中。多数场合下会说一声“偷暗了”来提醒他人,尚待在实习中体会之;  6)最性感的是,“财神”。偷好牌后,应扣未扣(一种犯规),请直接看牌)就明白了,问“何谓坏牌,第5个人只抓3张。这个动作及其成果方言叫做“暗”,偷两张,而3点只有两张拐子,为什么不吃刚才那一张,轮到他翻牌时、可碰可不碰、“听用”,可以叫做一个个“挤儿”,特好理解,就去“碰”!为什么!不要把“偷” 上来的这张牌插入手中的牌中,或自己偷回来的)。  B,方可打出,可扛可不扛。可能有同学看到这里急了,第一排用各自随意翻出的点数大小决定谁是头家,按顺序抓牌
提问者评价
谢谢,不过我问的是戳牌的详细规则及打法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我知道啊,就是不知道网上有没有打的啊,有的给说一下 ,QQ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川牌的规则_百度知道
川牌的规则
  川牌介绍  克收藏者队伍中,有不少人也收集川牌,川牌作为传统的中国纸牌之一,越来越得到集友的喜爱,但是有些集友没见过川牌,有些集友见过并收藏川牌,但对川牌不甚了解,现根据有关资料和实物,对川牌作个介绍。  川牌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四川纸牌.在西南地区十分流行,特别在四川境内更是家喻户晓人人能玩。川牌的历史比扑克早得多.据民间传说是三国时期的蜀中丞相诸葛亮发明,至今已有近二千年历史。  川牌形如条状,当地人称此牌为&长牌&,大致是高14.5厘米,宽 3.5厘米左右,牌面由红、黑圆点或文字组成。花式川牌则在牌中间, 印上图案。传统川牌一般用牛皮纸浸泡桐油制成,现在印刷发展了,也用扑克用纸制造,个别用塑料制成。  每张川牌的称谓是由牌面一端的点数多少及颜色来确定的。  1.&天牌&,12点,交叉6点红、6点黑。  2.&斧头&,八点,全黑左3点,右6点。  3.&四六&或&红拾&,10点,左4点红,右五点黑。  4.&梅子&,10点,全黑左5点,右5点。  5.&红九&,9点,左4点红,右5点黑。  6.&三六&或&弯鞭&9点,全黑右3点,右6点。  7.&人牌&,8点,全红。  8.&二六&,8点,全黑左2点,右6点。  9.&三五&.8点.全黑左3点,右5点。  10.&高高&,7点,左一点红,右6点黑。  11.&三四&,7点,左3点黑,右4点红。  12.&二五&,7点,全黑左 2点,右五点。  13.&猫猫&,6点,左1点红,右5点黑。  14.&二四&,6点,左2点黑,右4点红。  15.&长三&,6点,全黑。  16.&幺四&,5点,全红左1点,右4点.  17.&拐子&,5点,全果左 2点,右 3点.  18.&合牌&,4点,左1点红,右3点黑.  19.&长二&.4点,全黑.  20.&丁丁&,3点,左一点红,右 2点黑.  21.&地牌&,二点,全红.  22.&听用&或&财神&,文字牌.  川牌的总张数大致有两类,一种是以上22种牌,每种4张.另一种是每种5张,每种4张的川牌最常用。  四川流行的另一种纸牌叫&大贰&,有的叫&四川大贰&,有的叫&正宗大贰&,此牌两端印有&一、二、三……十&、&壹、贰、叁……拾&,每种各4张共80张。  川牌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四川纸牌.在西南地区十分流行,特别在四川境内更是家喻户晓人人能玩。川牌的历史比扑克早得多.据民间传说是三国时期的蜀中丞相诸葛亮发明,至今已有近二千年历史。  川牌形如条状,当地人称此牌为“长牌”,大致是高14.5厘米,宽 3.5厘米左右,牌面由红、黑圆点或文字组成。花式川牌则在牌中间, 印上图案。传统川牌一般用牛皮纸浸泡桐油制成,现在印刷发展了,也用扑克用纸制造,个别用塑料制成。 每张川牌的称谓是由牌面一端的点数多少及颜色来确定四川流行的另一种纸牌叫”大贰”,有的叫”四川大贰”,有的叫”正宗大贰”,此牌两端印有”一、二、三……十”、“壹、贰、叁……拾”,每种各4张共80张。川牌在四川以及有四川人聚居的地方相当的流行,这是完全的地方&四川扑克&.  川牌规则【玩法】  要学会幺地人,首先要晓得为什么叫幺地人,如上图所示。因为在打牌的过程中,只有拥有了以上这三张牌中任意一种牌的两张,即至少有一对幺四或一对地牌或一对人牌的情下,才能叫打牌(除特殊情况也就是有土伙——任意一种牌的四张或五张)。由此可见,幺四、地牌、人牌在这种游戏中的重要性,所以就将这种川牌的玩法简称为幺地人。  牌游戏有很多种,随着地区不同,其玩法也不一样。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
戳牌,又叫“乱戳”。此种游戏在老年人中比较盛行。它用川牌的四个头子,也就是只用了每种牌中的四张,而且不用“听用”和“财神”,参与游戏的牌共有84张。三人游戏 ,摸牌时全部摸完,再出牌。打牌时讲的是天九、地八、人七、和五之类的,讲究牌的大小顺序。  第二种
割胡,此种游戏在川北一带比较流行。它也是用川牌中每种牌的四张,参与游戏的牌共84张。在川牌中,牌面点数最多的加上最少的和等于14点,游戏的玩法就是将手中的单牌全部斗成14点后就可以胡牌。四个人参与游戏,摸牌时庄家摸18张,下家和对家摸17张,而下家只能摸5张,所以下家就叫“摸家”、“小家”。玩的时候除了“摸家”摸的牌能上手换之外,其余的人摸牌不能上手,除了“扯”之外(扯就象打麻将中的碰一样,叫法不同)。它的规则较多,但打法好玩。  第三种
割千胡,又叫“斗十四点”。玩法与割胡相似,但它要用“听用”和“财神”,记分的方法也不一样,每局一千分,也就是看哪个先胡到一千分。在我的老家——四川苍溪,看他们打过。  第四种
也就是我要主要介绍的,幺地人,又叫“幺地哥”、“杀胡”。要用到川牌中每种牌的五张,但不用“听用”和“财神”。共用牌105张。  第五种
大贰,有的叫&四川大贰&,有的叫&正宗大贰&,此牌两端印有&一、二、三……十&、&壹、贰、叁……拾&,每种各4张共80张。需四个人才能玩,此种牌的打法与麻将一样,可吃可碰,只是要贰、伍、捌定将。在重庆江津一带较流行。  再次介绍:牌,就是四川一带的纸牌,在西南地区、陕西、湖南、江西等地十分流行,特别是在四川境内,更是家喻户晓人人能玩。深受老年朋友的喜欢,同时也受到青年朋友的追宠。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休闲和娱乐的最多选择。  川牌的历史比扑克早得多,据民间传说是三国时期的蜀中丞相诸葛亮发明,至今已有近二千年历史。其形如条状,故此当地人亦称此牌为“长牌”。外形高约14.5厘米,宽约3.5厘米,牌面由红、黑椭圆点或文字组成。花式川牌则在牌中间印上图案,常见的图案有水浒人物和《红楼梦》中的人物。传统的川牌一般用牛皮纸浸泡桐油制成,随着印刷业的发展,现在的川牌多数采用扑克纸制造,少部分采用塑料制作而成。每张川牌的称谓是由牌面一端的点数多少及颜色来确定的,两段的牌点采用手形对称设计。每副川牌共23种牌,每种牌5张,共105张。其玩法不同,参与打牌的张数也不一样。  现在能玩的娱乐项目太多,而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进入了电玩世界,怕我们的传统文化有被遗失的可能,所以想把他们写下来。但个人水平有限,有可能言不达意,请大家凉解。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川牌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