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杀人测量者杀人不加罪恶值的那个叫什么

PSYCHO-PASS&心理测量者
刚看到了完结篇,本来有很多东西想要记录下来,但突然就不知道该如何着手。在这漫里能看到的东西出乎意料的多,社会的,个人的,历史的,未来的,宗教的,政治的&&多得都不知道该怎么归纳,多得足以动摇了我的世界。
那么,既然是要记录对一部动漫的感觉,必然就从相遇开始吧,我和《心理测量者》的相遇。那时候他还只是海岸线的另一端传来的新番预告,一张酷似10年后的云雀脸孔的海报,还有虚渊玄的名字。&心理测量者&到底是怎么样定位的一个故事类型呢?在正式观看TV的时候从未知道过,只是默默地等待着他的完结,然后去享受那一口气看到最后的感觉。
事实上《PP》不是被一口气看完的,我会来来回回地翻看着同一个镜头,同一段话,或者同一集。为了充分演示他独特的世界观,画面里被安插了大量的对话;而有很多对话,不是在第一次接触就能马上读完其全部意义的。所以看起来有几分沉重,或者说&&疲惫。《PP》就是那种即使感很显浅,想要去深入,就马上能让人倦透了的世界,而事实上确实又是很显浅的。到了后来,我索性和刚完结不久的搞笑番《伊克西翁DT》相间着看,要不然我的犯罪指数肯定能到300以上的。
============================CP===============================
他们一定是在相视的瞬间就明白了,两人大概在相见之前就已注定了这段宿命。并非擦肩而过,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深入地了解对方,全心注视着对方一人。
《PP》在TV里的人物跟海报对比有种严重的货不对版的感觉,当年的三话臣四话赛五话寺的阴影还在,如今还真的很庆幸没再出现一个大&神&。
不敢揣摸制作组把狡啮和槙岛的对决镜头作为倒序,还配上上面那段旁白是不是只是单纯地想要为接下来的故事带动气氛,追溯事件。反正这CP就是这样定了,就像卫宫切嗣和言峰绮礼那样。就在故事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首先表明了,《PP》是关于这两个男人的故事,两个在素未谋面之时,就已深深地感知着牵系着对方的男人的故事。只是,这两个男人并没有切嗣和绮礼那么幸运。
咦?为什么我会这么觉得呢?是因为切嗣或是绮礼都活着走出了战场吗?还仅仅是因为槙岛的死亡感到悲哀?切嗣和槙岛的战争都悲伤地结束了,他们到死都不知道有没有能明白,自己耗尽了生命到底是在追求了什么。而绮礼和狡啮的战争还在继续,为着那些似是而非的事情。世事虚无缥缈,唯一的真正实在的,就是那个曾被自己目不转睛地注视过的那个身影。嘛,其实我已经对《Fate/zero》没那么熟悉的了。
=========================槙岛圣护=========================
第一集在简单地介绍了两个被紧缚在命运之线两端的男人后,就开始描亏那个把男主们轻易地玩坏的世界舞台。那是个为了保障少数人的绝对幸福,维系着目之所及的繁荣稳定,毫不犹豫地否认弱者的人生,随时随地的把连反抗能力都没有的弱者推向地狱的世界。
骗人,这里所有人都这样,什么都察觉不到,什么都不说,而且&&什么都不想!就想空壳一般活着,然后像融雪一样消失。这是把无罪之人引向死亡的传染病,可这种病原菌却无法根除,这种病叫做&&安详,是人们所渴望的死亡方式。&&王陵璃华子
第七集,第一次真切地接触到槙岛的世界观,真正地看到了槙岛。那张六道骸的脸孔,很容易让人想起从真实中包含着谎言,谎言里潜藏着真实的雾之的警言。
说骸君习惯了孤芳自赏,还不如说习惯用孤高淡漠来敌对孤寂落寞,是个最不甘于被支配,被下决定,被冠以安详的人。不晓得,是不是真的有几分像槙岛还只是个幻觉呢。但王陵父女的悲哀,那时候真的觉得,就是槙岛的悲哀。
实在无法想象,那样一个能奋力与命运角逐的男人,竟然甘愿选择这么一种安详淡然的表情死去。一生的追求,不停地思考着自主性问题,渴望着所有人都将能自主选择自己的人生的世界,在所有选择的尽头,你为自己选择的竟然就这么一个安详的终结吗?
那个被你主动地选择了的男人自主地选择了你,所以&&已经满足了吗?那个,就是你一生的追求了吗?丧尽天良地残杀良民,就是为了一个博取一个刑警对你注视的目光吗?那么,狡啮慎也就是你抛弃了所有去追求的,一生的选择了吧?
正确认识自己内心的阴影和残暴性,人们就可以培养制约它们的良知、理性和善良。他(王陵牢一)将自己创造定义为带给人们这一启发,但是心里鉴定指数的普及终结了他赋予自己的使命。人们不再需要自律,变得可以通过机器的测定维持心理健康。据说牢一非常欢迎这项技术,不论用什么方法,他理想中那种人心安详的状态得到实现了。结果他认为自己已完成了使命,而他人生变得毫无意义。我想他内心也有过斗争吧,牢一为了解除心理压力,当时依赖护理到沉溺的地步,最终变得床都下不了的活死人。可以说王陵牢一被杀死了两次,先被科技抹杀了才华,后被社会抹杀了灵魂。&&
正确认识自己内心的阴影和残暴性,人们就可以培养制约它们的良知、理性和善良。会这么想,因为槙岛你也是这样认为的吧?人们不再需要自律,变得可以通过机器的测定维持心理健康。先被科技抹杀了才华,后被社会抹杀了灵魂。他(槙岛)将自己创造定义为带给人们这一启发,为了从科技的桎梏里释放才华,在社会的牢笼里解放灵魂,槙岛一次次以良民为素材,以世界为舞台展开实验。在实验中,他找到了狡啮;正如狡啮在透过自己手执的正义观望世界的时候,找到了槙岛。
两人大概在初见之前就已注定了这段宿命,他们并非意见不合,也不是不能互相理解,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深入地了解对方,全心注视着对方一人。&&常守朱(22)
《PP》总是习惯通过他人之口,有条不紊地解说着生活在希伯尔先知系统(女巫系统)社会里的众人的一生,那么的字字珠玑,那么的无法置疑,那么的理所当然,那么的简易明了,那么的一目了然,但又总是似是而非。
===========================免罪体、潜在犯==========================
 人在面对恐惧时他的灵魂会受到考验,一个人到底在追求什么应该成为什么,这时他的本性就会一目了然。那么,狡啮慎也,你能理解这个问题的深意吗?&&槙岛圣护(10)
从剧情看出,恐惧、兴奋、暴怒等激动的情感都会导致犯罪指数的上升;而作为执行官的各位虽然犯罪指数长期保持很高,却并非长期处于情绪激动状态;而且抱着&制裁&犯罪的积极心理&处决&罪人的暴力行为,还会导致犯罪指数下降。推理出犯罪指数主要有两个要点,一是情绪激动,二是有关于窥探&犯罪&、&错误&等待愿望的意识,而且似乎消极失落例如孤独、空虚等情绪没有在要点之内。
槙岛就是那种情绪不易激动,没有犯罪愿望的角色。他那种想要窥探人性的欲望,正如学生们想要知道一道方程的答案一样;他不喜欢希伯尔系统,就像孩子不喜欢喝药一样;他的杀戮行为对于他来说是一种&制裁&,他不认为自己是正义,但也没觉得自己是罪恶。一个几乎能直面自己一切内心的,单纯率直的惯犯。假如说有他所不能面对的,就是他所说的孤独、空虚吧。其实我觉得小朱也应该是免罪体的。
人只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展开行动时才有价值的,所以我追问了很多人隐藏在内心的意志,一直观察他们的行为。我想看人类灵魂的光辉,想确认那才是真正可贵的东西。但是那些不问自我意志,只按希伯尔神谕而活的人,到底有没有价值呢?&&槙岛圣护
免罪体和潜在犯是对反义词,前者犯罪指数低位不起,后者居高不下。槙岛通过一系列人体实验在找寻着,是向希伯尔的挑战,还不如说是向自己低位不起的犯罪指数作出的挑战。他会不会思考,为什么自己的犯罪指数不会上升?他是不是会渴望过在实验中找到这世上的另一个&自己&?又或者说,他压根就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的罪案去动摇自己的犯罪指数。
我啊,可是从心底里热爱人生这场游戏,所以不论如何都要做一个玩家到底。&&槙岛圣护 (17)
看到这话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平和岛静雄家的哲原临也。临娘是个怕寂寞的傲娇系女王,很腹黑,但这种腹黑中又夹有几分天然。他自尊自豪自负自傲的同时,却又是个对自己最不诚实的人。
他把人生当成游戏,用小刀去掏开人心,却从不曾或者说从不想去剖开自己的内心,他甚至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寂寞,不愿意承认自己很在意那个总是能被人惧怕着,包围着,又热爱着的静雄。他说他爱极了这个世界了,所以他通过摧残、敌对世界的方式去完成自己对这世界的理解,又通过被静雄敌视的方式来获取满足。
不过临也比槙岛幸福过了,因为静雄也很天然;而槙岛和狡啮却从生命的本质上,失去了天然的这种的能力,他们所在的世界并不允许像他们那样有主见的人去享受天然。在高度机械化的时代,他们总是迫不得已的以调整心理色相为由而去丢弃自己,然后被社会&机械化&,又被迫不得已地以贡献社会为由,去直面那个已被丢弃的,被自己摧残过的那个自己,尤其是对于执行官而言。要不然连&自己&都没有了,就像王陵牢一那样,又谈何贡献社会?
其实狡啮遇上了槙岛,跟槙岛遇上了狡啮在意义上是完全相反的。狡啮本是公安制度下的牧羊犬,是希伯尔门下有梦想有未来安享着幸福的小狗。希伯尔给予他的一切,他也予以承认这希伯尔,直到遇上了槙岛。
槙岛遇上了狡啮,就像遇上了希伯尔世界的里另一个自己。有抱负有理想,自主自立自强的,被希伯尔的世界所接纳的自己。想要知道更多,关于他的&&关于自己的更多更多,使至他不能自拔地迷上了那个耀眼的身影。就像伊卡洛斯般,迫不及待地做出一双蜡做的翅膀,飞向了太阳。
但对于狡啮,整个世界就像强迫性地借槙岛之手,从他身上一点点地剥落他的所有,直迫他将视线移向槙岛的所在;让他失去搭档、失去忠义、失去自由、失去归宿,强制性地教会他憎恨、教会他悲伤、教会他叛逆、教会他希伯尔最不想见的一切一切。所有的事件都迫使他不得不直面槙岛,追逐着槙岛的步伐,去寻回他的人生。
==================执行官=================
不深入犯罪,就不能破解犯罪;而深入犯罪,在《PP》里本身就已经是罪。《PP》里的刑警就像《小圆》的魔法少女,她们穷尽其一生绞尽心血地拯救别人,为了自己的&正义&历尽艰苦,到头来也许只能落个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悲惨收场。
在希伯尔里,制裁犯罪的执行官和实行犯罪的罪犯,就像屠夫和手术主刀医生只是一线相隔那样,但他们都是无差别地,是专门用利器在生物体上进行切割的职业。执行官和罪犯一样伤害他人身体性命的人,代表着恶。
正如希伯尔所说,不论建立如何坚不可摧的系统都必定会出现一部分不受系统控制的异端,仅仅改善系统使其复杂化是永远无法实现完美的。若能如此,便可以通过(调整)使用方法,而不是改进机能,去解除这矛盾。公安体系而如此,而执行官和罪犯就是公安体系里的那个异端。
通过包容无法管理的异端实现与异端共存,把系统的营运交给不受系统管理的异端,我们便可以获得系统实质上的完美。于是他们选择用执行官处理罪犯。只要这是真正成熟的系统,就无需过问营运者的意志,成为超越伦理的普篇价值标准。无需过问营运者的意志,所以检察官的出现,成为执行官的&意志&,形成了一个微型的&希伯尔&系统。
在这个微型&希伯尔&系统里,如征陆智己所说,监察官受到了执行官的保护,执行官作为罪恶,以罪恶惩治罪恶,从而免去了监察官玷污自己。小数人肩负了全部的罪恶,实行了多数人的清正纯净的幸福。良民们真正意义上再没有任何罪孽,没有杀戮,没有妒忌,没有憎恨,没怀疑。他们只要活着,从事着自己的职业,感受着幸福,就足够了。
希伯尔系统不也是如此吗?以肩负罪恶的人们扛起全部的社会责任,背上罪恶之名,饰以主宰者的身份来保证大多数人绝对的,纯净的幸福。但为了维系这种纯净,在这片纯净中,必须任何一个污点都不能存在。于是有了对&潜在犯&的专门刑法,于是有了执行官和监察官的分别。
===================巫女系统=====================
 可我看的版本是翻译为希伯尔系统,当发现也许翻译有误的时候,我已经以&希伯尔先知系统&写完了下文。
自小就在学校被灌输最理想的社会形态的名字,共产主义。非得去比喻的话,我猜共产主义的社会就像一个健康的生物体那样,每个细胞分工有序地贡献着该生物体,各尽所长,各取所需,所有细胞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而每个细胞的特定功能,就在其从干细胞分化的时候已经决定了;肝细胞就必须准确地在肝里,肠道细胞就必须准确地在肠道里,否则这个&共产&的的体系就无法维持。同时必须保证肝细胞就只有肝细胞应有的特性,假如还有多出来的功能,就是病态。
那到底怎么样才能在干细胞分化成肝细胞后,就能准确地聚到肝那里形成肝脏呢?大脑吗?那么在大脑形成之前,那些细胞又到底是怎么准确定位自己的呢?当然,这个我不知道。但这时候会不会突然就想到了希伯尔先知系统?不过将希伯尔扯到共产主义会不会太扯?但至少希伯尔确实是在表现着这种类似的倾向和愿望。
第19集里,杂贺让二说希伯尔先知系统就像官僚体制。他说&官僚体制通过知识统治人民,他们手握专业知识和实务知识,通过保密这些知识来提高优越性。&不知道是11区对官僚体制的理解跟天朝的有点不一样,但至少都不是好东西。为什么&有着美好愿望,却不是好东西&呢?
上面说道《PP》的公安制度就像个微型的&希伯尔&系统,但这微型系统跟希伯尔有绝对的分别,就是执行官有监察官的监察,希伯尔却是绝无仅有的至高无上的。能监察希伯尔的,就只有希伯尔,没有希伯尔专属的检察官。
古往今来罪恶、憎恨、谋求人生正道的人们的心意,积累起来变成了今天的法律。法律不是条款也不是系统,而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脆弱而不可代替的心意。&&常守朱
希伯尔扣除伦理关系,作为系统其实它就像一把小刀一样,本无对错之分。它曾代表着很多很多人的愿望,代表着美好,所以指向了未来。第14集里宜野座表明&过去的秩序确立的前提是怀疑&,希伯尔轻而易举地消除了充斥世界的猜疑,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人们长期的美好祈愿。
有趣又轻松、没有痛苦、全面交给别人,从不考虑什么是重要事情。那,小朱,你觉得即使如此我还是曾幸福过吗?&&船原雪
有了希伯尔,人们就不再需要怀疑,但也不再允许怀疑。怀疑,作为一种能力就被硬生生地剥夺了。
当前社会实现了稳定的繁荣和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你觉得什么在支持一切?人生规划、满足欲求,现在不论做什么决断,人们都会在苦恼前征询希伯尔的意见。没错,希伯尔不能有错,但这是理想状态。但是如果系统毫无破绽,就不再需要人工操作。对于一个系统来说,相对于完美运转,人们相信其完美才更加重要。
&&禾生局长(13)
说是社会体制,其实希伯尔更像一种宗教信仰。传说宗教最初,是被压迫者对现实苦难的叹息和抗议,而后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曾成为统治被压迫者的思想工具。在希伯尔面前,你相信它不一定会得到幸福,假如你怀疑它,就一定会不幸。在第13集里,宜野座曾对已沦为希伯尔的&阶下囚&的父亲说&你否认了希伯尔,而它否认了你。然后新的社会秩序确立,只有这个国家还在正常运作。(而否认希伯尔的你失去了自己的日常)&
不论建立如何坚不可摧的系统都必定会出现一部分不受系统控制的异端,仅仅改善系统使其复杂化是永远无法实现完美的。若能如此,便可以通过(调整)使用方法,而不是改进机能,去解除这矛盾。通过包容无法管理的异端实现与异端共存,把系统的营运交给不受系统管理的异端,我们便可以获得系统实质上的完美。只要这是真正成熟的系统,就无需过问营运者的意志,成为超越伦理的普篇价值标准。这里的各位过去曾有诸多人格问题,可我们全员精神得到统一调和后,便可获得一个普遍的价值标准。我们对社会的贡献已经完全弥补了过去对社会的危害。&&希伯尔系统
希伯尔是由具备人格问题的人脑通过统一调和而成,而不影响独立性要求(摘自第17集)的人脑共同体;即从所有个性中抽取了共性,共性中依然体现这个性。这就不对了,因为&真正成熟的系统,就无需过问营运者的意志
这种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系统主动地承认了,它是有自我意识的,有自我满足需要的,也就是有私心的。例如&否认希伯尔的人,会被希伯尔否认&,也就是即使知道自己是有缺陷的,&希伯尔被否认了的话,在进行引导之前,它就会直接主动地去否认对方&。为了保证自己绝对的地位,希伯尔是知错不认还地怪罪别人的,虽然这点在《PP》里表现不明显,至少没有希伯尔以权谋私的案例出现。
无论它是如何渴望着人类幸福而自我改良,反正,希伯尔存在从定性上就有了矛盾。早期的人类们到底是抱着怎么样的心理,把这有着这么明显的性质问题的系统,置于绝对的主宰地位的呢?有了自我需要,意味着它甚至可能不再是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存在,而是为了满足自己能绝对地统治人类,让人类心悦诚服地敬仰的神一般的快感。至少藤间幸三郎是这样想的。希伯尔对社会的贡献,到底又能不能弥补过去对社会的危害?常守朱也没能从本质上去否认。
================替换================
为什么大家不更快地舍弃这不自由的肉身呢?柏拉图曾说过,肉体是灵魂的牢笼。不过无法接受机械化身体的人大概无法理解吧。科学史就是一部人类身体机能拓展史,换句话来说,就是人体机械化的历史。&&泉宫寺丰久
追求着健康与年轻的人,不停舍弃他认为没有用的东西,不停地替换自己的身体部件;就像追求着完美无瑕的希伯尔系统,不停地舍弃它认为没有用的人们,不停地替换自己的物理组成。那个咎极地追求着健康与年轻的人,虽然他不作后悔,但终究为了他的年轻之梦付出了生命;那个咎极地追求着完美的希伯尔呢?
谁都是孤独的,谁都是空虚的,谁都不再需要他人;不论什么才能都能得到替补,不论什么人际关系都能替换,我对这样的世界已经厌倦了。呐,你怎么样,狡啮,你今后还会找到我的替身吗?&&槙岛圣护(22)
但又有谁不是这样的呢?呐,槙岛,何以寂寞如此呢?寂寞地需要以生命作为代价以换取慰藉,就像泉宫寺丰久那样?
从风险中获得活力,这可是与死亡并存的危险带来的回报啊。&&槙岛圣护(9)
槙岛:&人只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展开行动时才有价值的,所以我追问了很多人隐藏在内心的意志,一直观察他们的行为。犯罪是以什么标准定义的?由操控主宰者的希伯尔先知系统决定的吗?解析声像扫描得出的生体力场了解人的心理状态,科学的睿智终于揭开了灵魂的秘密,社会发生了巨变。可是这个判断却没有人类的意志,你们到底是以什么基准分辨善恶?我想看人类灵魂的光辉,想确认那才是真正可贵的东西。但是那些不问自我意志,只按希伯尔神谕而活的人,到底有没有价值呢?你们无法定断我的罪孽,能制裁我的只有愿意按自己的意志杀人的人。&(11)
志恩:&人心和心理指数不一回事。&
小朱:&那心理指数到底是什么呢,人心又是什么呢?&
槙岛:&呐,你怎么样,狡啮,你今后还会找到我的替身吗?&
狡啮:&不,绝对不想有第二个了。&(22)
征陆智己:&哈哈,你到底是我的儿子啊。特别是眼睛,跟我年轻的时候简直是一模一样。&(21)
宜野座伸元:&我不喜欢自己的长相,特别是眼睛,不过事到如今都无所谓了。&(22)
===========================================
命运之轮不歇回转,《PP》走到了最后,霜月美佳替换了小朱,小朱替换了宜野座,宜野座替换了狡啮,狡啮替换了槙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动漫】犯罪的至高艺术——PHYCHO-PASS(心理测量者)
【动漫】犯罪的至高艺术——PHYCHO-PASS(心理测量者)
【动漫】犯罪的至高艺术——PHYCHO-PASS(心理测量者)
又是一个冬天,在大学的第一个春节我看完PHYCHO-PASS第一部,这个春节看完第二部,虽然想等出剧场版再来写博客,可是实在等不及了,剧场版据说至少6月份。第一次看PP,是那天夜晚我从广州回老家在天河客运站等车时看的,嘈杂的人群,让我对这部番的OP不知所措,我擦这唱的什么玩意,没错这OP就是和东京食种的OP同个乐队——凛时雨的《abnormalize》,那黑嗓,那吼叫,那高音。强烈建议去听,歌词和主题非常吻合。PHYCHO-PASS的设定非常强大,讲述了在不远的未来的一种社会形态,在这个社会,有一个叫做西比拉(SYBIL)系统的管理所有社会成员,每个人都会有个PHYCHO值,这个值代表你的心理状态,有点类似于当今社会所说的正能量,你越有正能量,你的心理状态越好,数值反映的颜色会越清澈,社会对你的评价就更高,大家都会觉得你是个好人,但你假如对社会充满怨念,想要报复社会,一旦在城市无处不在的西比拉检测系统发现你的颜色变得浑浊,你就被当做潜在犯关押和治疗,而一般很少有人能在这种治疗中变得积极乐观,情况只会越来越糟,最后被社会淘汰。我们的女主,萌萌哒常守朱,就是这样一名从小颜色就无比清澈的优秀女子,立志要成为一名好警察,于是以第一名成绩考入警察局。在这个社会中,警察局有两种人,一种是像我们女主这样的叫监察官,他们颜色正常,负责发布命令、管理执行官,另一种就是执行官,这些人都是PHYCHO值比较高的潜在犯,必须无条件服从监察官的命令,来执行一些比较恶心的惩治犯罪任务。警察局使用的武器叫做支配者,日文片假名是音译dominater,下面资料来自百度百科在案件紧急情况时只有监视官和执行官才有资格使用的警用枪械,能够自动进行用户验证,只有使用者自己可以“听到”(在第一话中常守朱学习如何使用dominator(支配者)时,被告知只有自己听得到)的系统声音。只有与SIBYL SYSTEM——西比拉系统存在连接时才可以开启镇压执行系统并使用。用枪口瞄准嫌疑人便可以对其进行“PSYCHO-PASS”犯罪系数值测量,若对象数值超过标准值时将自动解除准许射击,否则仍然无法击发。具有多种执行模式,不同的模式下枪械可以变形成不同形态,模式的选择根据对象的危险程度由系统决定。已知共有三种模式。嫌犯的犯罪指数没有到达基准值或持有者非登入许可者时扳机会被锁定无法击发,对象的犯罪数值超过规定值(100以上),安全会自动解除,并在那个阶段时,可以更改系统的选择和射击的效果并实际的改装。平常是Paralyzer(麻醉枪),但对象犯罪数值超过300或危险性高便自动切换成Eliminator(杀人枪),于第十六话发现主宰者可以无视犯罪指数而被强制切换为Decomposer(分子分解枪)。主宰者在希贝儿先知系统特别许可下能固定成麻醉枪或分解枪。枪械能量来源未知,但从本篇16话最后部分(公安局长执枪射击)来看,枪械动作情况可以由先知系统自行变更(局长实际上为先知系统控制的机械人),或锁定在某一状态。若对方的犯罪系数构不成威胁性或使用者身份不符时,保险栓会锁定,无法开枪,颜色为红色。第一位基本模式——non-lethal paralyzer (パラライザーモード = paralyzer mode)犯罪者人被击中后立即丧失抵抗能力并昏死过去(服用大剂量兴奋剂或精神药物则不会昏迷);若对象的危险性极高被判定为具有威胁性和攻击性时可以转成第二执行模式。第二执行模式——lethal eliminator(エリミネーターモード = eliminator mode)被击中部位以及周围组织会瞬间极度膨胀,最后爆裂,属于致命模式;第三执行模式——destroy decomposer(デコンポーザーモード = decomposer mode)疑似其最大功率输出模式,需要3秒左右时间积攒相应能量,发射后有由枪口射出大型能量球直接摧毁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分子,不留残骸。对人十分有效,对机器可以造成巨型洞穴状损伤。第一集就非常漂亮地阐述了这么多设定,通过一个强奸案,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社会虽然看起来非常和谐,但隐约感觉到有问题。上图是人被支配者执行模式击中场景,会爆炸出大量血液这些设定真是让人越看越兴奋,这时候我们的两大男主就出现了狡啮慎也和槙岛圣护狡啮慎也是个执行官,对槙岛有谜一样的追求,而槙岛根本就是个迷,这家伙策划、怂恿他人进行犯罪,对西比拉系统持有强烈的怀疑态度,不顾一切地报复社会,但当常守朱拿支配者指向他的时候惊讶的发现他的犯罪值极低,因此支配者根本无法进行射击,后来才知道免罪体质者这样的存在。其实关于动漫的内容我不想讲太多,讲再多也不如自己去看,我只想讲讲我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部分:对未来的大胆想象作者不仅想象了整个社会,对于很多细节也有自己的想法。比如在常守朱家中,所有装饰都是可以全息投影出各种风格,欧式的、中式的、海边、森林都可以,另外家中会有智能型机器人。在第三集中出现了一个设定,在那个社会网络论坛可以全息化,类似于SAO大家可以进入一个虚拟广场互动,那么就出现了一种网络人气偶像,可以理解为当今的微博大V或者知名UP主类似,而有个宅男非常懂得在互联网的社交手段,他的虚拟角色都是人气极高的,而他也有崇拜的角色,但当他发现他崇拜的角色进行一些打广告之类的不符合他心意的事情是,他竟然杀掉在现实的扮演者取而代之,我觉得作者是不是想表达一些人对虚拟角色变态的爱。上图就是被代替的虚拟角色之一。在7到11话出现了一个全身都被机械化的人,按照作者的说法,大脑可以活到150岁,于是这个人就用这种方式延长寿命,这个人喜欢狩猎,但在这个社会他选择去狩猎人类。足够变态的犯罪手法在这样一个社会,按道理犯罪率完全可以控制为0,但其实这样的乌托邦不可能存在,人们在这个社会反而更加提心吊胆,生怕自己颜色浑浊,被社会所束缚,而槙岛就热衷于寻找那些还比较有趣的人,对社会有自己见解的人来怂恿犯罪,比如第七集中王陵璃华子的作品人体雕像通过将女生肢解、制成标本、重组形成的雕像,当时的我看到这个场景真是整个人都惊呆了。左边就是雕塑作者啦,一个在女校非常受欢迎的女生,一个非常淑女的人,右边则是被她骗来的同学,没错是裸体的。第二个作品第二季中讲到鹿矛围桐斗修改了公安局的检测系统,把用来当武器的无人机的程序修改成游戏程序,并且发布到网络,让每个人下载去玩,那些人以为自己玩的是简单的抓恶魔的游戏,但其实是实时的进行杀人上图是游戏界面其实是在操作机器人杀人鹿矛围桐斗用这种方式质问西比拉系统,这些无意识杀人的人是什么颜色,这种诱导犯罪我不知道已经属于什么层次的犯罪了。。。3. 深刻的角色刻画好的动漫作品,没有一个角色是多余的,在这部番,常守朱所在小队的监视官和执行官,作者都有描述他们各自的黑历史,比如宜野座伸元监视官和他的执行官父亲感人的历史,冷酷的执行官六合冢弥生(女)和黑客高手唐之杜志恩(女)的恋情,每一个反派,也都是有思想的人,特别是禛岛,似乎读过很多书,动不动就引用一下莎士比亚的名句或者别的什么的。女主常守朱更不用说,第一季她刚进入公安局,执行那些可怕的案件中受到的心理冲击描述的淋漓尽致,第二季中,被狡啮慎也锻炼过的她表现出惊人的执行力和毅力来维护这个社会,被我们尊称“朱爷”,再加上声优是我大香菜,我不多说什么了。看看常守朱在朋友被禛岛绑架时拿着dominator对着禛岛时的对话小朱这时怎么也无法相信,竟然有dominator指着一个绑架自己朋友的人说“这不是罪犯”这种事,两腿吓得发软,以至于禛岛扔给她枪她也无法违背自己对这个社会基本的信仰而向他开枪。这个FLAG直接导致了第一季结尾两个男人的决战。4. 最大的黑幕竟然是...我看的时候的确也有许多疑问,这个西比拉系统到底是什么东西在控制?人工智能?包括后来作者安排的一些伏笔,让人困惑免罪体质者的去向,还有公安局局长的各种不正常。。。剧透了就没意思了,大家自己去看好了神秘的公安局长和她的魔方(其实无数免罪体质者的大脑组成了西比拉系统,局长就是西比拉系统的代言,她本身是机械体质,大脑可以随意更换)在第一季结尾,两大男主的命运之战的那个黄昏,禛岛捂着受伤的手臂在麦田地里逃走的时候我特么仿佛看到了夜神月。。。第二季我提的少,因为感觉不如第一季,但第二季的剧情也完全不输,特别是以为是狡啮慎也的代替的执行官东金朔夜竟然是公安局长亲自制造的。。专门引起监察官PHYCHO值上升的变态,导致第二季两大男主的形象瞬间反转(其实他们和第一季两位男主的理念并不完全相同)关于OP/ED所有的OP和ED都很赞!EGOIST的三首ed百听不厌啊,都是比较抒情但是中毒的女声名前のない怪物All along with youFallen第一季的OP1说过了,OP2的画风挺特别的,配上out of control更特别第二季OP依然是凛时雨!不过这首我不太感冒,CV依然好评关于剧场版的预测我觉得首先很明显我们的小朱怎么乱搞犯罪值也不会高,估计也是免罪体质,但为什么西比拉系统不拉拢,可能是看到了什么发光的东西(明明是主角光环),而剧场版肯定会给小朱一个解释。第一季里的两位男主难道就再不会出现了?我才不信呢剧场版肯定会给狡啮慎也一个交代。总之还是很期待。本坑已完,点击查看原文看我博客动漫区更多文章,欢迎关注~不定时更新
热门微信号
最新微信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主是心理变态杀人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