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摩尔庄园3之魔幻列车魔 V怎么代理

&p&----------------------&/p&&p&&u&此回答谢绝转载&/u&&/p&&p&----------------------&/p&&ul&&li&&b&一:逻辑思维&/b&&br&&/li&&/ul&&img src=&/4fdea880e2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4fdea880e2_r.png&&&br&(1)什么是逻辑思维&p&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理论思维。它是作为对认识着的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律的分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只有经过逻辑思维,人们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世界。它是人思维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p&&p&逻辑思维,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是指符合世间事物之间关系(合乎自然规律)的思维方式,我们所说的逻辑思维主要指遵循传统形式逻辑规则的思维方式。常称它为“抽象思维”或“闭上眼睛的思维”。(注:逻辑分为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有客观的推理公式,非形式逻辑反之)&br&&/p&&p&逻辑思维是一种确定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前后一贯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在逻辑思维中,要用到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而掌握和运用这些思维形式和方法的程度,也就是逻辑思维的能力。(此块涉及较多专业知识)&br&&/p&&p&逻辑思维是人脑的一种理性活动,思维主体把感性认识阶段获得的对于事物认识的信息材料抽象成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并按一定逻辑关系进行推理,从而产生新的认识。逻辑思维具有规范、严密、确定和可重复的特点。&br&&/p&&br&&p&(2)逻辑思维的基础&/p&&br&&p&毫无疑问,逻辑思维的基础要求对于某个具体现象或者具体词汇有精准的理解。如此这般,才能够对某些现象或言语进行关联进一步整理,进而对事物的发展进行推理和总结。(在概括逻辑思维的基础时本人刻意说某个具体现象或词汇,因为这里有个假设前提就是我们一般说的思维都是与人的行动有关,在这里排除了自然现象)&/p&&ul&&li&&b&二、为何自己的逻辑思维素养不高?/解决办法&/b&&/li&&/ul&1、一般因素&p&(1)环境因素(此处不包括教育环境)&/p&&p&试想你的周围都接触的大部分逻辑思维漏洞问题严重,而你的大部分时间都和此类人相处。在不能够发现或者意识到自己的逻辑思维漏洞,并且在没有人对自己进行更正或指出的情况下,你的逻辑思维素养怎么能提高?&/p&&p&(2)教育体制&/p&&p&中国的教育体制在这里是有一定责任的,那就是我们从上学时就接触不到批判性思维。而我们真正的接触到批判性思维的皮毛问题就是我们写的议论文,试想你在自己思维形成以前有过写的都是什么题材?命题作文!辩论赛或者思维训练就更没有了。(批判性思维能够有效提高逻辑思维)&/p&&br&&p&2、分类分析&/p&&p&(1)基于“一般因素”不存在(假设自己可以受思维高手影响)&/p&&p&心理原因&br&缺乏自信的人,往往在问题面前,特别是紧急问题面前会六神无主。可能刚想好的解决办法由于不自信的问题导致紧张心理而不能够坦然面对(应对措施:平常加强自信心训练,会自我比较);对于已经发生的事物,先要学着接受,只有接受了心理才会平静。而心态不好,往往会导致思维不清晰,以至于无法应对当前事物。所以,要学会只平常心对待已经发生的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缺乏自信的人,也往往因为不自信而没有进一步思考的勇气。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由于不能进一步提出自己自己的见解,从而导致自己的见解别人看不到。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无法进入进一步的深入沟通。久而久之,这对自己思维的进步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应对措施:可以想象别人如何做、假如别人情况更糟……)&/p&&p&&br&(2)基于“一般因素”存在,且存在以下原因&/p&&p&&br&缺乏对事物本质了解&/p&&p&很多时候无法解决问题往往也是不知道事物的本质在哪里,所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无法找到切入点。然而,切入点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就像车子没气了,你修刹车有用吗?所以事物的本质要了解。对于事物的外延和本质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挖掘,解决办法,理解和注意关键词或具体现象,用心倾听。(应对措施:凡事多想一步,比如在超市人们为何愿意早期排长队购买物品?如果我做生意,怎么能有更多客户?) &br&&br&缺乏大局观&/p&&p&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原因,过程,结果。但是解决一个问题,往往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的。比如,身边出了交通事故,如何解决?首先把事故现场控制,保证别过人员不受二次伤害,其次是打120急救,最后还要通知其家属……所以说,大局观在事物解决中要有。(应对措施:个人觉得读历史可以培养大局观,但是是长期过程。也可以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要刻意寻根究底和对未来做出判断。) &br&&/p&&br&&p&主观因素&br&很多人在看待具体问题时往往带有太多的个人情感,以至于在把握问题时无法把握要害,走偏了路。在这里个人建议要中肯、客观地看待问题,不要带有太多的主观臆断。在理解和看待事物的时候,要看清楚优缺点、明辨是非。&br&&/p&&br&&p&&b&&u&解决办法:在“一般因素”存在且“2)”原因存在,就需要以下举措&/u&&/b&&/p&&p&&br&学习&/p&&p&在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在思维的过程中,很多人逻辑性差,有很大的原因是对所涉及的事物所知不足,以至于不能全面分析。在我们所接触的人中,逻辑思维的强弱都是显而易见的,可以以一个学习者的心态去向别人请教并加以改正(个人建议凡事保持好奇心,不要觉得自己的不喜欢,或者以后可能接触不到就避而远之)。&br&&br&沟通&/p&&p&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可以挺到更多的对方的心声。当然,这也是个学习的过程,要有谦虚的姿态,也能够向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学习,真正了解他人观点。同时在沟通中可以通过别人的反驳或者对别人的反驳去发现语言漏洞(本质是思维漏洞),并在不断的沟通中关注自己的思维漏洞。&br&&/p&&br&&p&自我反思&/p&&p&人都是在自我学习和反思中总结和提升的,这也是一个好习惯。对于做过的事,或者给出的建议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是不是可以更加完善。再碰到类似的事情,如何分析、决策?能不能将整个事物的发展进行串联,理顺思路:这件事的问题还有哪些?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过程?&br&&br&......&br&&br&注:逻辑思维严密也有一定的缺点,在生活中我有过因为简单的事情对别人有过误解。而逻辑思维严密的人,往往也有一个缺点“多疑”并极为敏感,这个你可以通过周边的人就可以发现。简单的事物可能被复杂化,这个也是难以避免。&/p&&br&&ul&&li&&b&三、中国人的几大逻辑缺陷&/b&&br&&/li&&/ul&&br&1、概念不清&br&&br&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前面有提)。明确概念是判断与推理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清晰的概念的界定,由此而来的判断和推理就也就很难保证其正确性。其实,逻辑涉及的是概念、判断和推理。一个人要会正确地思维,第一步就是要弄清脑子里的各种概念。&br&&p&举个例子,时常我们会问谁的考试有没有考过。如果这样回答“考过,没考过”?怎么理解就不用说,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如果是老外就惨了。试想你是不是也有过很多次,根本不知道别人在说什么?这是为什么?&/p&&p&&br&2、不证而论&br&&br&第二个常见的思维毛病,是不懂逻辑学上的“充足理由律”,给出论点来往往不证而论,只有论点,没有论据。这样得出来的结论,你觉得可信?做业务的也知道,你光说你公司好,那得有说服力的东西,需要什么?需要论据,也就是需要“成功案例”。&/p&&p&试想你是否也有过觉得话语无力?为什么?因为没有论据去支持理论框架。&br&&br&3、乱用类比推理&br&&br&第三个常见的思维毛病,是乱用类比推理,从毫不相干的事物或自然现象中推导出人生大道理。或者根据某个具体现象从而得出另一个现象的发展结果。&/p&&p&举个例子:别人XXX怎么做了,然后现在……所以,我也可以……试想,情况真的如自己所愿?前一种理论基础是否适合现在这个环境?你的能力真的如他?现实中还有机会?可能他有背景呢?……&br&&br&4、以“经典”作为论据&br&&br&以“经典”作为论据甚至论点的来源。中国的古代“思想家”,似乎离开了权威的话就写不了文章。老子没有权威可引用,便捏造个“古之圣人”出来。到了后世,读书人的全部智能都用来“代圣贤立言”,全国人民两千年如一日地靠三四个死人的智慧讨生活。&/p&&p&此种情况不多说,因为现在情况可能与古代有很多不一样。&br&&br&5、以偏概全&br&&br&以偏概全,乱作归纳推理,把个别的、一时的现象当作普遍的和永恒的。没有经过逻辑训练的人是很容易犯以偏概全的毛病的。青春期的孩子容易犯事,一次做错事就被认为是坏孩子了,这就是以偏概全。以偏概全是一种原始的、自然而然的逻辑,是不完全归纳,其结论并不确定。其实,这个孩子真的可能是一时冲动......&/p&&p&此种情况不多说。&/p&&br&&p&6、非黑即白(此种情况严格意义上属于“1”的一种)&/p&&p&这个问题我举个例子更形象吧。A问B:C是有钱人吗?B说:不是。那A往往说:那他是穷人?事实上,C可能不穷也不富,属于中产阶级。&/p&&ul&&li&&b&四、简单思维训练及具体常识举例、社会现象(生活中的细节)&/b&&br&&/li&&/ul&&p&矛盾关系&br&在现实的生活中,矛盾关系也是极为重要的。在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中,其作用尤为明显。举个经典的例子:&br&有个人家的东西被偷了。其中一个人说了真话,问是谁偷的。谁说了真话,谁说假话?&br&甲说:“不是我偷的”。&br&乙说 :“也不是我偷的”。&br&丙说:“是甲偷的”。 &br&我给你翻译一下,甲说的话就相当于“不是甲”,而乙说的话相当于“不是乙”,丙相当于“是甲”。故而在是不是甲的问题上,只可能要么是甲要么不是。也就是说,甲和丙有矛盾,那么甲和丙肯定是一个人说了真话,一个人说了假话。而题目心中说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那么乙说的就是假话,所以就是乙偷的。故而甲说了真话,丙说了假话。这是简单的推理,通过矛盾关系得出推理结果。当然,在推理的的过程中,我没有提“关联”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在逻辑思维的过程中,一般小的细节问题都可能是有用的。&/p&&br&&p&词汇理解&br&逻辑思维很好的人,往往对词语都有很好的理解,这个是重中之重。比如说,很多人在发表言论(公开),一般都说“个人认为”而不是说“我认为”。对于前者,一般不会收到太多的攻击,而后者就会。为什么是这样?其实都是“我认为”的意思,但是效果不同。“个人认为”,暗含的意思是自己的观点可能(在逻辑学里永远都是对的)有一点的偏差。而“我认为”是带着更多的主观色彩,只在强调那是自己的观点。在这里,就可以反驳对方,为什么?怎么反驳?因为“我认为”往往带有很多的主观臆断,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观点很可能是不中肯或者带有自己的感情色彩的。如此这般,是说服力就大打折扣了。由此看来,在日常生活中,要想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这个是很重要。(有例有证)&br&&br&内涵与外延&br&一般话语都是有外延和内涵的(假设)。在这举个例子:X是道德模范。看到这句话,你怎么想?是不是根本没有想法。我在上面说过,对于词汇的精准理解很重要。在这里要特别注意“模范”一词。我说句话你就明白了:如果没有人和X进行对比,那么X可能是模范?也就是说,这里存在与其比较的对象。再比如,你妈说“吃饭了”。这里包括几个意思:你很可能饿了;饭你可能吃得下;你刚才没有吃过……(如果我说的不是母亲,第三次理由便不能说了,因为中国人是注重礼仪的。就像走亲戚,就算吃过,再做饭也是符合情理的)最后举个例子,比如本回答第二行,这里的假设就是:你可能没有看到本回答中的某些例子或者理论,并且对你有用。&br&&/p&&br&&p&不当类比&br&上面有提到“不当类比”的中国人逻辑思维通病。举个例子,前不久朋友和我说,他的一个朋友在上海打拼了五年,现在在上海买的有房子、车、还自己开公司,效益还不错。然后,他也去上海。我没有反驳,只是在心里想:他能成功,你也能?怎么不想想,你是不是和他能力差不多?还有和他一样的机会?假如他有广泛人脉,你是否也有……这种例子,在我们国人生活中实在普遍,很多人认为别人怎么样,自己就能怎么样(没有全盘否定的意思),这里要考虑很多因素的。&br&&/p&&br&&p&(非形式逻辑推理)&br&中国人时常因为“口舌之因”,让原本的朋友关系变得疏远,甚至反复为仇。前面所指的是:A说B(好朋友)说我怎么……/说B这样做就是为了……最“后离间计”用成了,而且一用就很有效。个人建议是如果以后碰到此类事情,一定要保持怀疑的态度,因为他不一定那样做,也可能……&br&&br&知识广度&/p&&p&知识广度也自然能增强逻辑思维能力。举个例子,上次朋友送了我一双红翼875的高仿鞋带,我便毫无思考地问到:红翼的鞋很贵,在中国的市场不大,为何还有厂家生产这个?怎么有市场?他说了一句我立马就想起来。是的,红翼的鞋子固然少(高仿除外),但是高仿的鞋子很多,所以是有市场的。试想,如果不了解,便不能很好的反驳。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反驳也是通过举例子加以论证。很多时候,便不自然的有了理论依据。不言而知,知识的广度也提高是逻辑思维的一个条件。&br&&br&&br&&br&现象:个人认为现在中国不能像之前那样有国际知名的“大家”,没有人得科技类“诺贝尔”,很多人博士毕业很困难……归根结底就是中国的教育机制,因为我们大多人缺乏一种东西:批判性思维。归根结底,就是逻辑思维的问题。您认为?而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轨迹的也将会是思维方式......&/p&&br&&ul&&li&&b&五、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建议&/b&&br&&/li&&/ul&&p&1、个人觉得如果你想提高逻辑思维可以多和两类人沟通:警察、律师(此处有个假设,不多说)。&/p&&p&&br&2、比较推荐的电视节目CCTV12栏目:一线、天网。另外就是管理类联考和GMAT考试的逻辑学科对提高逻辑思维也有帮助。也可以关注一些“批判性思维”的栏目或文章。以及经典著作《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知识论》(金岳霖)。读完后,反复揣摩那样做为什么,便可知它们逻辑的严谨性。&/p&&br&&p&3、总的一句话,逻辑思维严密性和话语条理性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要用心聆听,精确理解,多思考……想想会不会“可能”……&br&&/p&&br&&p&4、归根结底,我们大部分逻辑思维能力差,多是因为中国没有良好的教育机制。因为逻辑思维赔偿是长期过程,可能我们很难改,但是我们将来会有小孩......&br&&br&……………非核心内容分界线…………&br&……………………………………………&br&&br&&br&就像很多人不会看我的回答,或者只看点赞最多的回答的(对于知乎大多数问题都存在这个现象)。他们往往以为点赞数最多的回答最好,而不知道有很多因素,比如从众心理,比如因为他的回答比我早而更有优势(最先被点赞的,只要有点道理的多有时间优势),也比如开始我回答的不完善而后修改……(在说以上这些话,前提是假设了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看知乎)&br&&br&能看到这里的,逻辑思维可能会有相应的提高,你说呢?这不正是逻辑思维?&br&&br&&/p&&p&﹉﹉﹉﹉﹉﹉﹉﹉﹉﹉﹉﹉﹉﹉﹉﹉&br&&/p&&p&注:&/p&&p&1)很多人在想寻找速成的逻辑思维训练方法,甚至所谓的方法论。个人想说的就是:逻辑思维的训练是一个很长的过程。&br&2)本人回答此问题已经有一个前提假设就是:个人认为自己是一个思维高手。&br&3)谢绝任何网站和公众号转载(如有需要先私信本人)&/p&&p&4)还会完善&/p&
----------------------此回答谢绝转载----------------------一:逻辑思维 (1)什么是逻辑思维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理论思维。它是作为对认识着的思维…
&p&这其实是由于诸佛的大愿。&/p&&p&比如《法华经》中记载了 释迦牟尼佛对弟子舍利弗这样说:&/p&&blockquote&“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妙法莲华经》卷一)&/blockquote&&p&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所立的誓愿,是要度化教导一切众生皆成佛道,都能成佛。&/p&&p&我们已经知道,菩萨必须经历三大阿僧祇劫以上时劫,透过五十二阶位的修学,才能够具足圆满成佛所需的福德与智慧;然后才在一世界中示现受生人间,八相成道,成就究竟佛;而且每一个佛世界,都只有一佛住世弘化,不会同时有二佛住世。这个历程及结果的示现,代表著几点重要的意涵:第一,诸佛都在人间示现成佛;第二,诸佛都是菩萨历经长劫修集圆满成佛所需的福德与智慧后,来人间示现成佛;第三,每一佛世界都只有一佛住世弘化,不会同时有二佛住世。
&/p&&p&诸佛之所以不像不回心的二乘人声闻阿罗汉,或者是缘觉辟支佛一样,畏生、厌苦、急证涅槃,祂能从最初的因地初发心菩萨开始,历经了三大阿僧祇劫以上的久远时劫,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精勤修学,直到成佛,都因为同样发了这样的誓愿的缘故。&/p&&br&&p&像菩萨最初归依三宝,初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时,就已发了四宏誓愿。四宏誓愿说:&/p&&blockquote&“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blockquote&&p&四宏誓愿是诸佛及菩萨共通的愿,可以说是佛菩提道修学的总愿。这个愿就是以“众生无边誓愿度”,要度化无量无数的一切众生为首要。
&/p&&p&再者,比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中,世尊也有这样的开示。世尊说:&/p&&blockquote&“大愿殊胜、神力自在,法云灌顶,当得如来自觉地。善系心十无尽句,成熟众生;种种变化,光明庄严;得自觉圣乐之三昧正受故。”(《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blockquote&&p&这里经文所说的十无尽句,就是十无尽愿。一切菩萨要入初地的,都要先在佛前勇发这十无尽愿,藉著这增上意乐的大悲心,让十回向位满心的菩萨得以进入初地。这十无尽愿都是为了成熟众生,就像 马呜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有这样的开示,说:&/p&&blockquote&“发愿尽于未来,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皆令究竟无余涅槃。”(《大乘起信论》)&/blockquote&&p&所以,&b&&i&十无尽愿是大愿,而且是殊胜大愿,所谓遍法界,尽虚空,尽未来际;虚空无尽&/i&&/b&,因此法界无尽,这十大愿随之无尽,未来际无尽故,这十大愿随之无尽,所以称为十无尽愿。&b&&i&乃至成佛之后,也不舍十无尽愿,穷未来际,&/i&&/b&所以称为大愿。如果不发十无尽愿,就不能成就菩萨十地行,当然永无成佛之期。初地菩萨由于发了这十无尽愿,就能逐渐成就佛道,因此称为大愿。如果十无尽愿不是依著大悲心而发,而是只想著自我修证的私心而发,因为有私心就不是清净,那就不是《解深密经》所说的增上意乐清净,当然也永远无法成就究竟佛道,具足佛陀的果德。
&/p&&p&&b&&i&从这里来看,“众生无边誓愿度”,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既然是诸佛在因地行菩萨行时所发,乃至成佛之后也永不舍弃的殊胜大愿。&/i&&/b&&/p&&p&从诸佛都是菩萨经历长劫,修集圆满成佛所需福德与智慧后来人间示现成佛这一点,也可以知道,成佛之后必定会度化众生永无穷尽。否则,历经长劫修集这么广大的福德,具足了这么圆满殊胜的智慧,好不容易成佛了,却不以之来利乐众生度化有情,又有什么用呢?&/p&&p&在经典中我们可以看到,佛陀为了度化众生,以祂深妙的智慧,方便善巧,施设种种譬喻言词,或者以大自在神通之力,示现种种胜妙的境界,乃至 佛陀成就的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也无非是为了要令众生起信,愿意受教而得度化。&/p&&p&可以说,菩萨历经长劫修集圆满成佛所需的福德与智慧后示现成佛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具足福德与智慧,用来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
&/p&&p&再说到:为什么菩萨从因地发心,行无量普贤行愿,到果地成就四智圆明大般涅盘,其间其后度脱安乐无量无边众生,为何又说“实无众生得灭度”呢?&/p&&p&对此,我们不妨再来谈一谈诸佛世界,也就是诸佛国土,或者称为诸佛净土,与度化众生的关系。在《法华经》中,我们看到 释迦牟尼佛为那些声闻弟子们授记,会在未来某时某处,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会成佛,然后他们的佛号是什么,佛国如何的庄严,弟子有若干等等;这其中弟子们成佛时劫的速缓,还有他国土庄严的差别,以及弟子的多寡,却各有不同。佛是实语者,是不诳语者,释迦牟尼佛对于弟子们这样子授记、这样开示,当然是有祂的深意的。
&/p&&p&  应该要知道&b&&i&,如果没有庄严自己的净土,将来没有佛土,就永远无法成佛&/i&&/b&。所以,既然发了四宏誓愿,“佛道无上誓愿成”,那当然要庄严佛土;若是不庄严佛土,就无法成佛。可是佛土、佛国净土,到底是怎么样庄严起来的呢?庄严净土是该庄严什么呢?是要庄严你的自心如来。庄严自心如来以后,你将来成佛了,过去曾经听你说法,或者因为你所帮助而证悟的菩萨们,都会生来你的佛土中;有很多人要生到你的佛土来,这些人的第八识跟你的第八识配合,自然会成就一个新的佛世界。这样才是真的庄严佛土啊!菩萨就这样生生世世乘愿再来,不断的利乐众生,帮助众生证悟,这些人跟随他学法,悟了或者不悟都可以;将来他的成佛因缘,就靠他所度的这些人,单独一个人是没有办法成佛的,因为佛土不能成就。当他利乐了这么多人,这些人都跟他有缘,后来这些人得道的因缘成熟了,就是他成佛的时候。所以,他成佛的时节因缘到来的时候,这些人的自心如来都会共同跟他制造出一个世界来。也就是说,要有众多有缘的众生的如来藏,跟你的如来藏共同成就一个佛世界,这样你就能够成佛。
&/p&&p&  如果没有庄严佛土,就没有办法成佛。所以&b&&i&庄严佛土,不但要庄严自己的自心如来,还要庄严大众的自心如来。&/i&&/b&这也就是 世尊在《法华经》中所开示的,世尊所说&/p&&blockquote&“为净佛土故,常勤精进教化众生,渐渐具足菩萨之道”(《妙法莲华经》卷四)&/blockquote&&br&&p&同样的,在《维摩经》中也有说到,说:&/p&&blockquote&“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维摩诘所说经》卷一)&/blockquote&&p&另外又说到,说:&/p&&blockquote&“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维摩诘所说经》卷一)&/blockquote&&p&所以,庄严佛土就是从清净自心如来而来,想要清净佛国佛土,要靠自己努力清净众生的自心如来,而产生庄严的结果。若是没有一世又一世不断地教化利乐很多众生,将来你就无法成佛;因为你的佛土不能成就,因为是没有摄受弟子以及庄严佛土,所以你的佛土也没有办法成就。所以,菩萨利他其实是利己,因为这样才能庄严未来成佛时的佛土。所以&b&&i&为了庄严佛土,必须要利乐有情;利乐有情的结果,就能庄严自己的佛土。&/i&&/b&
&/p&&p&  当未来自己的佛土成就的时候,自己成佛了,那个佛土其实是与众生共有的,因为不是单单靠自己的如来藏变生出来的,这样才叫作庄严净土。&b&&i&当这样庄严佛土的时候,因为所庄严的佛土都是大家的自心如来&/i&&/b&,这样的庄严佛土,其实是没有表面上看见的佛土可以庄严,但这样才是真正的庄严佛土。可是自他佛土都庄严了以后,再从实相法界的第八识自身来看,自己和他人的佛土,这个唯心净土,有没有庄严可说呢?结果是没有任何事相上的庄严,所庄严的都是自己与所度众生的自心如来。所以《金刚经》才说:&/p&&blockquote&“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blockquote&&p&佛土正是要这样庄严的,而不是用黄金去贴,用玉石去摆设,绝对不是这样庄严起来的;因为这种事相上的庄严佛土,都只是生灭法,不是真佛土。
&/p&&blockquote&  说到这里,也就可以了解为什么 世尊在《金刚经》中要这样说:&br&【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blockquote&&p&  以及另外一段经文说:&/p&&blockquote&【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blockquote&&p&  这样了解就可以知道它的道理所在。因为说佛度众生,所度的是以五阴十八界显现的四生九有三界六道一切众生,但五阴十八界都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是有生也有灭的生灭法;这种事相上只有一期生死的生灭法,根本无法度到解脱的彼岸,怎么能够说佛有度众生呢?至于众生实相法界的第八识如来藏,本具涅槃清净性;祂本来就在解脱的彼岸,又怎么能够说佛有度到祂呢?&/p&&p&(资料来源:三乘菩提系列讲座之学佛释疑 第22集 佛为什么要度众生? 正源老师开示)&/p&
这其实是由于诸佛的大愿。比如《法华经》中记载了 释迦牟尼佛对弟子舍利弗这样说:“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妙法莲华经》卷一)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所立的誓愿,是要度化教导一切众生皆成佛道,都能成佛。我们已经知道,菩…
说到《大明王朝1566》,首先要从导演张黎和编剧刘和平说起。2007年的《大明王朝1566》是张黎与刘和平自1997年的《雍正王朝》后的第二次合作,也是至今的最后一次合作,并且是张黎作为导演的唯一一次合作(在《雍正王朝》中张黎担任艺术总监一职)。&br&&br&张黎依靠这部作品和之前的《走向共和》彻底超越了胡玫,奠定了内地电视界第一正剧导演的身份,此后的《人间正道是沧桑》等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刘和平虽然争议更大,但此人在编剧界的地位也无须我在此处再多言,作为一名学者型编剧,虽然他的作品往往冲突激烈集中极富戏剧性,但他的骨子中往往还蕴藏着某些超越戏剧性本身的追求,这使他的作品往往在戏剧性的情节之下还有深厚且富于张力的内涵。如果说前者是对一线编剧的基本要求,那么后者就是编剧个人身上的独特烙印。&br&&br&除去两人本人各自的强劲实力之外,大家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张黎和刘和平合作往往让人有种1+1大于2的惊喜,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刘和平擅写大场面大格局大冲突,而对于曾经的冯小刚御用摄影师,以《夜宴》的摄影师身份获奖无数的张黎来说,转行导演后,以镜头语言再现刘和平笔下的大格局不在话下。在这一点上,刘和平的上一个本子《北平无战事》就做的一般,远没有《大明王朝1566》那样令人印象深刻。山影+孔笙团队虽然近年拍了不少优秀的正剧,但是格局上显然较黎叔仍然有差距。此外,刘和平的作品整体风格较为内敛沉郁,其中又往往在深处蕴藉着某种民族的蓬勃之气,这样的独特风格,放眼内地电视界也唯有张黎可以最好地呼吸领会之。两人的合作可以说是真正的天作之合。这样的黄金组合为这部剧集的成功打下了一个很坚实的基础,试想,正剧领域的上古大神陈家林碰上朱苏进,照样在《江山风雨情》这么好的题材上走了麦城,而《人间正道是沧桑》虽然也是优秀的作品,但张黎极富个人风格的摄影与剪辑与江奇涛歌剧风格的剧本总有微妙的方枘圆凿之处,相较而言,《大明王朝1566》中的剪辑则往往令人印象极其深刻(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黑白闪回,当然有相当部分要感谢剪辑师刘淼淼)。&br&&br&张黎对刘和平的剧本的理解是深刻的,这使他在导演本剧时常有丰富剧情内涵的神来之笔。举个例子,在剧情的中后半段,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被嘉靖打发去南京守陵,这里有一段他与自己的干儿子冯保告别的戏,是刘和平原剧本中没有的,而张黎将这一段拍的十分精彩。&br&&br&&img src=&/ceeb4d892d5698ec3abe4edbf60cdb7e_b.jpg& data-rawwidth=&704& data-rawheight=&3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4& data-original=&/ceeb4d892d5698ec3abe4edbf60cdb7e_r.jpg&&&br&这一段不仅在结构上呼应了第一集吕芳训斥冯保,指责他不懂为自己谋后路的情节,也进一步丰满了吕芳老成宽厚,冯保伶俐隐忍的性格,两人之间关于“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一席对话也深化了全剧的主旨与内涵。这一情节甚至还为可能的续集剧情发展打下了草蛇灰线般的伏笔——冯保最终应验了吕芳的预言,爬到了吕芳的位置,而最后也遭到与吕芳相同的命运。&br&&br&仅举一例,可以看看导演对剧本的理解已经到了一个怎样的程度。&br&&br&接下来说说这部电视剧的选角。刘和平擅写群像戏,因此选角和表演是重中之重,他的戏如果选角没做好,起码要砍掉一半剧本的魅力。比如《北平无战事》中,很少有人在刘烨出场时会想到“方孟敖”出场了而非演员刘烨。这一点上,《大明王朝1566》做的相当好,甚至可以认为是整个内地电视剧工业上的一个巅峰,它的卡司选用了一群实力派演员,其中大量是话剧团的老演员,整个剧集的台词都拿捏的相当稳。几乎所有演员都和角色没有距离,皇帝说话有皇帝的样,高官说话有高官的样,小吏说话有小吏的样,平民说话有平民的样。即使是龙套角色,也少有苟且出戏的现象产生,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亮剑》几个主要角色形象那么经典,龙套一说话就出戏)&br&&br&这种集体演技爆发的现象至少可以证明一点:整个剧组是在认真对待这个戏,把它当成一个艺术品而非流水线上的作品来做。对此,张黎导演接受采访的时候有一个回忆:&br&&br&&blockquote&那个组出奇地平静。陈宝国也一样,也住在北五环的一个烂楼里面,他自己住一间,给他安排了一个套间。早晨起来,试装,对词,每天就这样,很松散,该锻炼就锻炼。给他们找了一个健身房,像严世藩,杨金水,他们都锻炼。黄志忠每天跑一万米。安安静静,这其实是一个摄制组应该有的状态。有的演员偷点懒,词不好,大伙那种不屑,他的压力太大了。所有演员词都溜溜的,戏都好好的,一个演员打磕巴了,那真是对不起,不用说,回去以后肯定是在背词呢。他形成的习惯是,一般早晨五点起床背词,七点钟出发。现场再背词的演员,全组人都看不起。&br&&br&倪大宏不拍戏时,我们就见不着他,据说天天憋在屋里琢磨呢,他从化装开始就进入到严嵩80多岁的状态,寡言少语、眼神呆滞、动作缓慢等。而扮演郑泌昌、何茂才的演员,要求住一个房间,哥儿俩没事儿就掰扯戏,很有上大学排一部话剧的感觉。他们在拍摄期间都是‘守得住’的演员。&/blockquote&&br&下面还是把这些演员列一下,感谢他们带来的精彩表演,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些实力派的履历,看完之后也大概能琢磨出当年看一群大叔飚群戏为什么那么过瘾了:&br&&br&&img src=&/89f2770ccff52e714ab4_b.jpg& data-rawwidth=&420& data-rawheight=&29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20&&&br&陈宝国的嘉靖,雄猜与天威难测的最佳注脚,也是陈宝国皇帝戏的巅峰。&br&&br&&img src=&/4f9c60a1b849ae718b7b99a543b5cb84_b.jpg& data-rawwidth=&204&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4&&&br&黄志忠的海瑞,人物可能立的稍微正了一些,导致演员发挥空间有限,不过这是剧本的原因,黄志忠的表演几无可挑剔,几幕高潮戏中爆发出的台词功力真是百看不厌。&br&&br&&img src=&/ada7fcf07456_b.jpg& data-rawwidth=&466& data-rawheight=&5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6& data-original=&/ada7fcf07456_r.jpg&&&br&王庆祥的胡宗宪。也有人物立的太正的问题,但王庆祥将其诠释的颇有层次感,绝非普通的忠臣形象所能概括。&br&&br&&img src=&/85dec94fc13cb53ea65d8fd_b.jpg& data-rawwidth=&326& data-rawheight=&4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6&&&br&倪大红的严嵩。完美诠释大奸似忠,40岁演70岁应该可以作为教科书案例了。。可贵的是竟然还没用配音。&br&&br&&img src=&/cc2ac5e3aebe5bbf781d2a_b.jpg& data-rawwidth=&299&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9&&&br&张志坚的严世藩。形象和历史有所不合,但是演技没的说,一口京片子念白很有韵味。张志坚是南京话剧团一级演员,饰演过《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董建昌。&br&&br&&img src=&/d51605fbca626ba184ee693_b.jpg& data-rawwidth=&352& data-rawheight=&28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2&&&br&王劲松的杨金水。这个不多说了,经典角色。&br&&br&&img src=&/76cf0cfc4f1d_b.jpg& data-rawwidth=&588& data-rawheight=&3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8& data-original=&/76cf0cfc4f1d_r.jpg&&&br&赵立新的沈一石。曾在《走向共和》中饰演罗文,本人毕业于中戏,现为中戏表演系主讲教师,其才子气质与沈一石的角色设置殊为相合。&br&&br&&img src=&/3a66fd2becca87b_b.jpg& data-rawwidth=&352& data-rawheight=&28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2&&&br&倒严三巨头:肖竹的徐阶(前立者),刘毓滨的高拱(前二立者),郭东文的张居正(后立者)。三人都是话剧演员出身,肖竹有一个典故是他1956年报考北影,成为北影第一批学生,当年的面试官是陈佩斯之父陈强,出的题目是朗诵《海燕》,肖竹刚念几句就被陈强打断。后来才知道原因是肖一开口就被陈强听出功底非常好。刘毓滨是国家一级演员,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古装剧常客,最有名的角色应该是《康熙王朝》中的朱国治。郭东文为广州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三人虽同属改革派阵营,而性格迥异,徐阶外示忠厚而内心机心深重,高拱刚直而嫉恶如仇,张居正才华横溢,进取心重。虽然三人经常在同一场景中出现,但演员的诠释都截然不同,观众甚至可以看台词便一眼猜出说话者。&br&&br&&img src=&/ac3d18b212eefe_b.jpg& data-rawwidth=&352& data-rawheight=&57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2&&&br&宦官群:徐光明的吕芳(右一),刘立伟的陈洪(右二),赵雍的黄锦(右三)。宦官作为可以左右政治局面的一大群体贯穿整部剧的始终,徐光明、刘立伟都是话剧演员出身,赵雍是北影78级学生(张丰毅、张铁林同学),功底都没得说。这群宦官的表演又是闻音识人的群戏经典,文字形容失味。&br&&br&此外徐敏的赵贞吉,甘雨的郑泌昌,王戎的何茂才,徐成峰的冯保,祝希娟的海母,谭凯的高翰文,郑玉的王用汲,等等……都是非常经典的角色。&br&&br&此外,《大明王朝1566》的思想高度是一大争议话题,很多人喜欢将他与《走向共和》对比,并得出前者思想性逊于后者的结论,甚至张黎本人也表达过这样的看法,他在一次访谈中表示:&br&&br&&blockquote&其实这次《大明王朝》观点上退步了。但我必须先退一步。其实我明是退步了,但比以前更加务实了。我还真是考虑到中国目前的国情,这种缓慢的,但仍然在行进中的这种体制改革。不怕慢就怕站。我为什么提海瑞,海瑞真正的存在的意义不只在于他骂皇帝啊,他清廉啊,反贪啊。海瑞的真正意义在于那六个字——正君道,明臣职。 &br&&br&我们还有一个想法,这个电影表现了君臣共治。现在董事长级的领袖很少了,各国领导人都是总经理。过去有毛时代、蒋时代、邱吉尔时代、肯尼迪时代、斯大林时代,现在已经很少了,现在都是责任制,总经理,任期几年,有个名誉上的董事会,管理人员多,这个时候都不可能再做到政由己出了。而这个政不由己出,在历史上,包括过去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都是因为有一个弱权皇帝,这种弱权皇帝造成了一种军臣共治的局面,我们呼唤一种君臣共治,一种稳健的改革。
&/blockquote&&br&张黎的观点我部分接受,部分则加以保留。《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有现实关怀的戏,甚至其缘起也有部分出于反腐宣传的考虑(贺国强访问海南后表示要宣传海瑞精神),但若将这种现实关怀完全落在廉政文化上,未免落得太实,也不可能是刘和平的本意。很显然,《大明王朝1566》的模式绝非是那种传统的清官斗贪官,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这部剧,那么就会得出下面这样啼笑皆非的结论:&br&&br&&blockquote&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孟祥林认为,该剧中正面主角海瑞的形象有些单薄,不如反面主角嘉靖皇帝的形象鲜活。而且,对于抗倭名将戚继光这样一个应该着重表现的著名英雄形象,剧中的戏份太少。&br&&/blockquote&&br&显然,孟祥林对此剧的理解是非常浅薄的,而张黎点出的这一层对渐进式改革的向往的意思,虽然在剧情中有一定对应,但我认为仍然不是刘和平剧本中冰山下的核心。我认为《大明王朝1566》真正宣扬的不是反腐,甚至也不是制度改革,而是对某种完美人格与社会形态的追求,这种追求背后坚实的支撑就是民族精神。&br&&br&王用汲在大堂对质中称海瑞有“古君子之风”,这是一个被刘和平寄寓了无限寄托的形象,也是他心中完美的古代知识分子形象——儒法结合,外法内儒。剧中不断出现海瑞口称“大明律”,将对方驳的哑口无言的场景,这是某种乌托邦式的美好想像,大明讼堂不是美国联邦法庭,引援数百年前的大明律于事无补,但我们至少可以在这样的场景中看出编剧的某种模糊的追求。法治与人治是剧中海瑞与嘉靖分执的天平两端,前者如海瑞手中的大明律,后者如嘉靖修道的房间中醒目的阴阳标志,还有他最后训示海瑞时说的一番话:&br&&br&&blockquote&君既不是山,臣民便不是江。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省两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能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这个海瑞不懂这个道理,在奏疏里劝朕只能用长江而非黄河,朕岂可乎?反之,黄河一旦泛滥,朕便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罢严嵩杀严世蕃等人的道理;再反之,长江一旦泛滥,朕也要治理,这便是朕为什么要罢黜杨廷和、夏言,杀杨继盛、沈链等人的道理。比方这个海瑞,自以为清流,将君父比作为山,水却淹没了山头,这便是泛滥。&br&&/blockquote&&br&这是一番充满中国人玄妙精神的对话,也于不经意间道出了中国封建王朝构筑的本质——所谓外儒内法,便是以调和阴阳为主,法律条文为辅。在道德的精心包裹下,再严明的法律也失去了自己的力度,日益腐蚀,和光同尘,就像紫禁城的回廊一样,无论是徐阶还是张居正,改革者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走出这样的怪圈,因为他们对抗的不只是严嵩严世藩也不只是嘉靖,而是强大的传统。(说到这里,剧中有一集有一个镜头,张居正退朝时斥责严世藩,严世藩怒而离开,此时镜头俯视拉远,张居正站在紫禁城高大的城墙下,剧情中意气风发的他在镜头前显得非常渺小。本剧的镜头运用真是出神入化)&br&&br&作为完美的人格,海瑞秉承的是外法内儒的原则,行事的原则是大明律,支撑行事的动力则是儒家文化,也就是源源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也就意味着他在道德上必须保持完美,否则最大的支撑力便会瞬间坍塌,这个人物形象就会瞬间黯淡并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但在中国封建王朝的构建模式中,儒是一层包裹在外面的外衣,外衣光鲜,却可以肆意揉捏,内核灰暗,但必须保持坚硬。海瑞和嘉靖的冲突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这便是奥妙所在。&br&&br&但对人类来说,保持人格的绝对纯净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任务,因此“外法内儒”这样的理想社会永远只能是不存在的乌托邦。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上不存在海瑞这样的人,不存在某种苍凉中的奋进。如此,《大明王朝1566》的悲剧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腐败是一时一事的悲剧,制度是一朝一代的悲剧,而这种纯净人格与社会形态和现实的冲突所产生的悲剧则是永恒的。当我们在观剧时不自觉地开始和剧中的衮衮诸公一样,对海瑞的一些不切实际的行为不以为然时,转而赞同更加实际也更加讲权谋的胡宗宪、赵贞吉时,我们也就成为了这种悲剧的一部分。这是其他剧集很少会带给我们的观剧体验。&br&&br&我想刘和平想告诉我们的是,一个大家全部是海瑞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乌托邦,但如果世上多出一个海瑞,那么这一定是一个更好的世界。&br&&br&&img src=&/f61f7a82cca586c19a102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f61f7a82cca586c19a102_r.jpg&&&br&题外话:&br&&br&本剧的剧本严格来说是个未完稿,刘和平曾多次表示初始的构思中是要写到海瑞去世的,也就是胎死腹中的《大明王朝1587》。最后没有拍出来的原因大概还是第一部投资与收视不成比例的原因,这令人感到非常惋惜。&br&&br&上部中为下部作准备的草蛇灰线的情节也不在少数,除上述所述暗示冯保命运的情节外,万历朝的其他两巨头——张居正与李妃的性格与人物关系也慢慢铺陈开来。此外在剧集开始时亲密无间的倒严三巨头在最后几集中已貌合神离,暗示后来他们争夺首辅的情节,海瑞退徐阶田的历史情节也有了明确的暗示。此外高翰文和芸娘在剧集末尾再次出现,明显是为下部做准备,从张居正改革的悲剧结尾来看,这对夫妇多半要步沈一石后尘。芸娘曾哀求李妃不要令自己和丈夫再卷入政治漩涡,也草蛇灰线般暗示了这一悲剧结局。张黎接受采访时也曾印证过这一猜想:&br&&br&&blockquote&“女人戏”是我的弱项,李妃和芸娘的戏张力的确不够。但也有另外的考虑,她们将成为第二部《大明王朝1587》的主角,在《大明王朝1566》中只是铺垫,李妃在万历年间起到很大的作用,虚构的芸娘和高翰文将成为沈一石后的商人代表。&br&&/blockquote&&br&湖南台好不容易制作了一次精品电视剧,结果收视率惨败(全剧未过0.7%,作为比较,《武媚娘传奇》的收视率一度破5%),计划中的后半部也因此流产,按照张黎导演担任摄影的另一部电影的名字来说,当真是“一声叹息”了。
说到《大明王朝1566》,首先要从导演张黎和编剧刘和平说起。2007年的《大明王朝1566》是张黎与刘和平自1997年的《雍正王朝》后的第二次合作,也是至今的最后一次合作,并且是张黎作为导演的唯一一次合作(在《雍正王朝》中张黎担任艺术总监一职)。 张黎依…
&p&&b&爱听故事。&/b&&/p&&p&是的,爱听故事也会被别人利用。有时候我们爱听故事,是因为那些编造出来的故事听起来比真实更加美好。而说谎大师们恰恰会利用这一点,他们彬彬有礼,举止自然,用精心编造的故事来打动我们。实际上,爱听故事这一点背后可能包含了人的几项特点:人对美好的事物和情感的诉求,对逻辑清晰细节清楚的表达更加敏感等。而这些特点汇聚在一起,就变成了一条软肋。&/p&&p&举个例子,爱上“渣男/渣女”的故事,生活中很常见。在感情结束时,受伤害的一方往往会说“我早就应该知道的,可我竟然一次一次相信了ta。”但是有的人还会在恶劣的对待你之后,告诉你Ta曾经受过的创伤,或者,身不由己的处境。这个时候,如果他把故事编得完整,你相信的概率也会增大,甚至会反复上当。&/p&&p&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欺骗,不仅仅适用于亲密关系。如果你在生活中有所留心,你应该已经注意到,我们的生活里充满了故事——比如,“好产品要和创业者一样会讲故事”。它们当中有一些是货真价实、情真意切的。但不可否认,也有一些只是为了赚取你的眼泪。讲故事的人就是抓住了听众对于故事的偏爱,才能编制出这一个个甜蜜的陷阱。&/p&&br&&h2&&b&为什么我们会因为爱听故事而被欺骗?&/b&&/h2&&p&杰罗姆·布鲁纳(心理学教授,对认知学习理论有重大贡献),在他的书“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中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有两种不同的思考/说话方式:&b&提议式&/b&(propositional)的和&b&叙述式&/b&(narrative )。&b&提议式的思考/说话显得正式,是富于逻辑性的。而叙述式的发言就截然相反。它是具体的、富于意向的、有着私人性的说服力,同时是情绪化的。叙述式的思考/说话往往十分有力量。&/b&&/p&&p&布鲁纳说,事实上,&b&叙述式的思考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的影响,要远远大于逻辑式、系统化的思考。当一个事实性的陈述听起来让人振奋,我们仍然会想要检验它的真实性;但但一个故事听起来让人振奋,我们往往假设它就是真的。&/b&&/p&&p&与想象中不同,&b&一个故事越极端,它反而会越成功。&/b&当情绪变得激烈,共情力也会被极大地调动,我们变得乐于付出。当我们接受那些极端的片段时,&b&“认知负荷”(cognitive load)&/b&就开始发挥作用。因为&b&我们在同一段时间内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不能把它分配到多个任务上&/b&,就好像当我们极度饥饿、口渴,或者着急要上厕所的时候,我们几乎已经无法再思考任何其他的问题。同理,&b&当一个故事足够精彩、唤起的情绪足够极端时,我们会把绝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上面,从而无暇分辨那些可疑之处&/b&。&/p&&p&我们容易相信故事还因为,&b&当你已经深陷其中,就可能会主动回避那些不确定的部分,为此,我们不仅不会理性思考,反而还会给整件事中不和谐的小细节找各种理由,从而来回避面对“这是个谎言”的事实。&/b&&/p&&p&因此,当我们已经深信这个正在聆听的故事,&b&当一些微小的不确定性或者是不和谐出现的时候,我们可能都会下意识地去反驳,并且主动收集各种信息,来给这些空白填上我们自己的看法&/b&。除非我们先前假想的情况得到否定,或者整个故事被证明是假的,不然,这些我们填补的细节会一直存在。&b&这是因为,比起损失一整个故事的真实性来说,维护这个故事并填补细节,可以使我们暂时性的损失更少;选择相信的成本更低。(这也是为什么好姑娘会在爱上人渣后,一再相信对方的原因。)&/b&&/p&&br&&h2&&b&什么样的故事最有欺骗性?&/b&&/h2&&p&心理学家 Melanie Green 和 Timothy Brock 曾经研究过“叙事的说服力”这一课题。他们发现,&b&一个故事越是能够让我们进入到它的世界中,我们越有可能相信它是真的&/b&——即便有时很多故事的细节并不严谨。&b&一个私人化(关于讲述者自己)的故事,比任何一种其它形式的故事都更有说服力,尤其是那些充满了情绪的私人故事。&/b&当叙述者饱含情绪地和我们分享ta的悲惨往事时,我们会天然地发出惊呼“天啊怎么会这么惨”,然后迅速相信这个人。&/p&&p&&b&一个富有欺骗性的故事提供了足够的细节。&/b&&/p&&p&在古代社会,人们就懂得利用故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历史学家Yuval Harari的研究表明,在早期宗教中,统治者便发现&b&具象化&/b&和&b&细节化&/b&是非常有效的传播理念的方式。比如,一个“英勇的狮子是我们部落的守护神”的故事,就能使更多的人产生相同的情感共鸣,建立起对彼此的认知与信任。&/p&&p&要打造一个好故事,离不开动人的细节。研究表明,对于那些富有细节信息的故事,我们会记得更牢。斯坦福大学的Jennifer Aaker教授的实验结果显示,&b&比起单单听到事实来说,在听一个具有丰富细节的故事时,人们对于信息的记忆效率大概是事实的22倍左右。&/b&&/p&&p&因此,如果我想要令人远离一个地方,相比宽泛地描述 “那棵树旁边有一只危险的动物,所以不要靠近”,更好的办法是说“就在上个星期,我的堂哥被一只凶恶可怕、匍匐在那里的怪兽吃掉了,所以千万不要过去”,这种栩栩如生的感觉会很快令人信以为真。&/p&&p&说谎大师的故事里总有着丰富的细节。在18世纪,苏格兰军人Gregor MacGregor在南美独立战争结束后回到英格兰。他虚构了一个位于中美洲、名叫Poyais的岛国,说那里是一片新开发的殖民地,自己已经成为领土的主人。&/p&&p&为了让大家相信这个国家的存在,他真的制订了一部宪法,宪法中的条款都有模有样,并用一个西班牙语词汇 Cazique 给自己安了一个头衔,意为那个国家的管理者;他编造了一本那个国家的投资/旅游指南,其中图文并茂,描绘了岛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投资机会,从而吸引不少投资者和殖民者想要前往这个岛国。为了让这些生意显得合情合理,他还印制了“Poyais银行”发行的精美购地证明,用来交换投资者们给他的英镑。载着250多名投资者的船出发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死在了路上,只有不到50个人在发现骗局后,历经艰险回到英国。在他们回来之前,Gregor MacGregor早就逃之夭夭。&/p&&p&&b&一个富有欺骗性的故事能满足我们对于情感的需求。&/b&&/p&&p&曲折的、扣人心弦的故事会唤起我们的情绪和情感,因此,我们在看电影、小说的时候,会随着情节的发展时而大笑、时而流泪。Dan Johnson的实验证明,&b&仅仅是在阅读了15分钟的虚构作品后,参与者就更容易做出带有偏见的判断,同时也更容易有帮助他人的举动;而即便是那些最冷漠的人,在读小说后也会产生一些对他人的同情与关心。&/b&&/p&&p&而通常来说,一个故事的描述越富有感情,我们就越会不自觉地变得情绪化。当我们沉浸在其中,就会有选择性地倾向于相信这个故事,而不是运用自己平常的逻辑对其进行检验。这是因为,&b&在阅读或者聆听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把自身代入到故事的主人公这个角色中。&/b&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认为,&b&我们对戏剧中每一个角色的识别都是通过对角色的情绪共鸣所实现的&/b&。现代的神经科学为这种理论提供了依据,证明&b&听故事可以同时影响我们的左右两侧的大脑,特别是影响右侧的大脑对于情绪的掌控模块,使我们更容易共情。&/b&&/p&&p&因此,当故事激发了我们的情绪,无论是喜悦还是伤痛,让我们在潜意识中有一种被代入这个角色之中的感觉,即使我们坚信自己的思考能力并没有出现问题,但潜移默化之间,我们的行为已经被情绪所影响了。如同前文曾经提过的一样,&b&越是凄惨的故事对我们的影响越大,也更让我们更相信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因为悲伤的故事可以引发更深的同情与自我代入。&/b&&/p&&p&2013年,一个女孩就利用这一点,制造了一起震惊爱尔兰的事件。10月的一天,女孩无助地站在都柏林的市中心,她很瘦弱,看起来非常惊慌,像在被什么人追赶着一样。她不会说英文,也无法描述自己为什么到了这里,只是用画画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遭遇:一张是瘦弱的她被一架飞机装着飞往爱尔兰;另一张是她躺在床上,被很多个男人包围着。&/p&&p&大家觉得,她可能是人口贩卖和性虐待的受害者。爱尔兰政府警方花了两千多个工时,25万欧元,挨家挨户地盘查、审阅录像、检查失踪人员名单,还是一无所获。一个月后,尽管女孩拒绝拍照,无计可施的警方还是在电视、报纸上公布了女孩的照片。仅仅10个小时,警察就接到了电话,事实浮出水面。&/p&&p&Samantha Azzopardi已经25岁,并非她所声称的14岁,是澳大利亚一对中产夫妇的女儿。她有40多个化名,犯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几岁。在多次检查证明她并不弱智,也没有精神疾病后,Samantha被送回了澳大利亚,并被警告远离爱尔兰。&/p&&p&在这个案件里,Samantha编造了一个女孩受害的可怜故事,从一开始就引发了人们的同情,没有人会怀疑一个可怜的、被贩卖到爱尔兰的小女孩,医院里的护士们甚至都纷纷为她那些画作而落泪。&/p&&p&&b&一个富有欺骗性的故事拥有一条戏剧化的主线。&/b&&/p&&p&除了细节与悲情,大多数的好故事都会有一个戏剧性的主线,毕竟一个故事如果缺乏戏剧性,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去看它。翻阅二十四史你会发现,皇帝出生时总是天有异象,房间充满异香。朝鲜历史中,也将金正日描述为一个在长白山密营中出生的英雄,与朝鲜传说中的先祖“檀君”的出生地一致。&/p&&p&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一名出生于捷克的说谎大师Victor Lustig,他富有魅力,精通多种语言,运用戏剧性的描述甚至把埃菲尔铁塔给“卖”了。&/p&&p&▲ “卖”掉埃菲尔铁塔的Victor Lustig&/p&&p&1925年,Lustig在报纸上读到埃菲尔铁塔维护费用高昂的消息,发现了可乘之机。他乔装成政府工作人员,将6名金属废品收购商带到埃菲尔铁塔上面观光,在高级酒店里好吃好喝好招待,然后告诉他们法国政府其实无力再继续维护铁塔的运营,已经准备将其拆除,卖掉这些废钢材;只是害怕巴黎市民知道后会引发抗议,因此只能暗中行动。&/p&&p&一名收购商相信了这个故事,决定出巨额资金买下,但收购商的妻子产生了怀疑。于是,Lustig特意把商人的妻子约出来吃饭,声泪俱下地给她讲了一个故事。他说,自己虽然是法国政府的邮电部副部长,但却一直没能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而这次的交易正好是一个机会,因为出售事件的把握权在他手里,这也是为什么以这样秘密的方式进行的原因,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希望能够通过暗箱操作,大捞一笔。商人的妻子终于深信不疑,将款项悉数付给了Lustig。&/p&&p&是的,看完之后突然发现,生活中处处是套路。但回想起自己的经历,难免觉得自己也曾被这些感情丰满、情节曲折的故事说服过。&/p&&p&相信这篇回答,不仅告诉了你人们如何避免因为爱听故事的软肋被人欺骗,也给你说服别人提供了一些思路。故事有时候也是一种很不错的交流手段,比如当你与父母交流时,不愿意发生冲突,不妨给他们讲一个故事来说明你要表达的主题。&/p&&p&以上。&/p&&p&原文发表于:&a href=&///?target=http%3A//mp./s/Ak0VjSgen3Xur4EmpOdWNw&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我们为何一再相信对方的谎言?| 说谎大师的心理学&i class=&icon-external&&&/i&&/a&&/p&&p&了解更多与心理相关的知识、研究、话题互动、人物访谈等等,欢迎关注&a href=&/org/knowyourself-1/activities& class=&internal&&KnowYourself - 知乎&/a&&/p&&p&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p&
爱听故事。是的,爱听故事也会被别人利用。有时候我们爱听故事,是因为那些编造出来的故事听起来比真实更加美好。而说谎大师们恰恰会利用这一点,他们彬彬有礼,举止自然,用精心编造的故事来打动我们。实际上,爱听故事这一点背后可能包含了人的几项特点:…
很多人骂魏渭,分手前我也跟女友讨论过这个问题,很多女性观众也会选包总。觉的包总更阳光能给女主带来快乐。&br&但你们知道一个从低层混起来的人要保存一颗初心有多难嘛?&br&而且只对他爱的人,细心,耐心,爱心,安排行程妥帖,照顾人周到,女人还要什么?&br&说到他的心机和算计,都是对外人。&br&一个不是含着金钥匙出身的人成功有点手段是必须的。&br&相比包总第一次看到樊胜美时说的这种女人我看多了,魏更多的是对爱人善意的提醒,看破而不说破,这品格很难得。&br&有些人觉的这种人出轨无法把控,多数是出于对自己的不自信。一个经历过风浪的男人不会轻易掏心掏肺,但他一旦认定你一定不会轻易的离开,用你们的话说,再找一个成本更高。&br&包是一个好看的面子,魏更像一个里子。一个浪子和一个想成家的人谁更容易出轨,显而易见。只是导演给了魏戏份来呈现,让他表现出窘态。&br&如果是包坐在女主的车里冲向楼下。包也会吓尿。&br&他肯定会想,老子还有那么女的要宠呢,不跟你个疯子玩了。&br&就电视剧的演技来说&br&包大概是全程装逼&br&而我偏爱奇点。因为演技也因为台词,让我记住了这个深刻的男人。他一定是摩羯座。&br&&br&我从无到有用了三十年,人生钱很难,钱生钱却很容易。这句话真让我感触太深&br&&br&补充一点,题主要的细思极恐&br&很多人觉的老谭最配安迪,那他们认识这么久老谭为什么不和她在一起?一则可能是怕伤害奥迪,二则是老谭知道了真相,自己承受不起,只能作为朋友保护。&br&&br&第二恐老谭早已得知了一切,但他除了情谊大概还有一部分私心!以找弟弟的理由牵制住安迪,尽量挽留,完成收购,为其赚钱,才有了下面的故事。&br&可以这种说老谭对安迪的感情,一份是才华的欣赏,一份是看透后自退为朋友的情谊。三份是利用。我再大胆的小人之心一下,为什么魏和安老谭不同意,和包就同意了?除了朋友情谊,怕性格不和。老谭有没有这么想过?作为生意人,利字为先,这么好用的安迪跟了魏就等于军师送人了,而跟了包,下一个合作就是收购重组包的企业,本来安不答应。撮合成了一家人,肥水不留外人田。我手里有你弟弟,还有你老公。你就别回美国了如我所愿的留下来吧。&br&&br&第三个恐的是全程包总只看到好的一面并不知道,安迪有精神病。&br&人看问题有时候很片面,但换位思考。如果安迪不是主角而是你喜欢的邻家妹妹,你知道了她的身世她的疾病后,你敢要嘛?即使她再优秀她也有一半的几率变成一个疯子,可能这个疯子还会在睡在你身边的某个深夜毫无征兆的发病,挑起来掐你的脖子。或者是开车的时候油门突然冲出去。你能接受嘛?即使她再优秀,你有勇气和准备一辈子活在可能的危险和恐惧中嘛?可能现实中你对一个患有心脏病的女性结婚都有可能拒绝,更何况会遗传的精神病,你答应你家人不一定答应。光说爱是没有用的,这种勇气老谭没有,安迪的父亲和外公没有,包总还不知道真相。他们都是有权力选择更好伴侣的人,只有魏渭用于承担了。并且他去努力了,失败是失败再他太爱,太急,急得欠考虑急的失态了。但他的勇气证明了他是个爷们!至于他说我们不可以赌赌嘛。我想每个人都会这么说。每个人都想自己的伴侣健康,如果她注定发疯,没人敢要她,你觉得是魏会照顾陪伴她还是毫不知情包总会陪伴她长久?他只是想她好,语言真诚不花哨,他既然这么说已然是做好了准备去承担后果。他做到了大多数人做不到的,金融危机里抛弃伙伴的行为虽然不好,但也在止损的理智范畴。当今社会生意场上没有谁跟谁会感情好到抱着一起死。换你我可能早甩了,不要拿你做不到的苛责别人,毕竟己所不欲勿与人。&br&&br&同样的目的。徐志摩说我想陪你吃早饭看晨光,有人会说我想陪你困觉。人们总选华美的爱听的摒弃暗淡的深沉的。选择真诚老实选择安稳,如果你不是林徽因,选择浪子就注定选择伤痕。到时候别哭着说世上没有好男人!但大多数女人会愿意赌一下。那赌就更没什么好责备的了。&br&&br&没看过书,不知道安迪和包结局如何,安迪有没有发病。&br&&br&其实我身边有像包总这样的人,很会撩妹,有魅力,也会干事的富二代。感情多如牛毛,这种人在现实中是不会娶一个有疾病的妻子的,因为选择太多。而且最终他找了张白纸结婚。&br&魏倒是像我以前几个老板的综合体。心思城府都不浅。如果现实中能结交到这种的真心朋友是件幸事。会学到很多东西。&br&&br&为什么我喜欢魏,不要脸的说,我接近这种性格,或者说我最终想成为这种的人。这也解释了我为什么说他最有可能是摩羯。理智,谦逊,细心,富有,温和的儒商。这样岁月沉淀下来的好男人都会被你们所唾弃。那我倒要问。女人们你们到底要什么?&br&&br&最后好奇一问,喜欢奇点的你们都是什么星座?
很多人骂魏渭,分手前我也跟女友讨论过这个问题,很多女性观众也会选包总。觉的包总更阳光能给女主带来快乐。 但你们知道一个从低层混起来的人要保存一颗初心有多难嘛? 而且只对他爱的人,细心,耐心,爱心,安排行程妥帖,照顾人周到,女人还要什么? 说…
先说答案,按照高晓松的逻辑,一只鸡他们就杀了。杀鸡没有杀人那么大的心理负担。何况就按个电钮,血都不用见。&br&&br&再来分析逻辑。其实高晓松和蔡康永的核心论点就一个,&b&有所不为&/b&。高晓松讲的最明确。&b&如果没有人去按电钮,我不介意和大家一起死,如果有人真的去按电钮炸死贾玲,他也不介意和大家一起苟活下去&/b&。说白了就是我不要去做那个杀人的人,我的手上不要沾血,这其实是他们的逻辑底线。我们可以设想把场景颠倒一下。如果不按电钮贾玲死,按了电钮则会把另一条船上的一百个人都炸死,而贾玲可以活下来,这种情况下高晓松会去按电钮么?按照他自己的逻辑应该是不会的——有所不为嘛,我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必须有所不为,所以我不能去杀人,杀一个人尚且不为,何况杀一百个人。看出来了么?&b&他们在这个辩题下真正care的其实不是谁死或者谁活,而是我做了什么样的选择,我的手上有没有沾血,我需不需要为不可避免的死亡负责。&/b&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两种结果--贾玲死或者一百个人死,都是他们所无法承受的,就像蔡康永说的,这真的是个非常非常困难的局面。&b&于是面对两个无法承受的结果,他们通过放弃主动的选择,来避免承担责任。&/b&主动选择按电钮就是置贾玲于死地啊。那么好,不管两艘船上的人谁该死谁该活,杀人肯定是错的,所以,我不要杀人。这样一来虽然还是不可避免的会有人死掉,甚至死得更多,但好歹,他们不是我杀的嘛。所以无论结果多么不可接受,多么残忍,这都不是我主动去选的,所以都不是我导致的,所以都和我无关,所以我不需要&b&负责&/b&。主动选择相比于不作为与责任的相关的度是更高的,人要为自己主动做出的选择承担后果,相对的,想要逃避责任时,最简单最直接的想法就是逃避选择。高晓松选择不按按钮,并不是因为他判断一个人的生命比一百个人的生命更有价值——他并没有做这样的价值判断,这个题太难了,他其实根本就拒绝判断。他只是反反复复在说,结果怎样都好,好歹我不要去做杀人凶手。&br&&br&很显然,这个辩题是脱胎于电车难题。所不同之处在于,这个问题里增加了我的存在。我不是置身事外旁观的第三方,而是&b&参与事件的当事人,按不按电钮直接关涉到我本人的生死。&/b&这个变动造成的效果,是通过增加了利己与利他的考量,&b&进一步扩大了两个选择道德成本的差距&/b&。这不在是一个简单的应不应该为了多数人的生命牺牲少数人的生命的问题。按电钮,我是为了自己活而让别人死。不按电钮,我是牺牲了自己的性命,去拯救别人。看出来了么?高尚与卑劣的意味一目了然。同时由于一百个人都有投票的权利,所以不按电钮的选择成本被进一步削弱了,而按电钮的成本却被大大提高了。我不按也许还会有别人去按,坏人可以别人来做,别人按了我就既可以苟活下来,又不用承担杀死贾玲的道德成本。甚至我还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谴责按电钮的人——高尚如我早已准备好牺牲自己的生命,你个卑劣小人,居然为了活命而杀人!就算真的没有人按电钮,那也是一百个人共同作出的选择,害死一百人的责任不需要我一个人来承担,而拉上这么多垫背一起死,像高晓松说的,这点勇气他大约还是有的。&br&&br&我讲这么多只是想告诉你,高晓松的选择并没有基于一个有效的价值判断,一百个人的生命和一个人的生命哪个更有价值?他没有给出真正确定的答案。他整个逻辑的重点在于有所不为——不管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比一百个人的生命更有价值,杀人总是错的,那么我至少不要做错的事。至于不按按钮100个人就会死,100个人死和一个人死哪一个是对的是应该的是符合道德的,以及为什么是对的为什么是应该的为什么是符合道德的,这些问题,其实本质上他没有回答。&b&所以生命平等根本不是他理论的重点,他压根没有认真论证过,有所不为才是,不要杀人才是&/b&。回到船上是只鸡的话题。当船上是只鸡的时候,选择就变成了鸡死或者一百个人死。对于普通人而言,杀鸡和杀人差的还是蛮远的,死只鸡的成本也远远低于100个人死和我死的成本。我觉得高晓松那么胖,大概对于杀死一只鸡是没有啥心理负担的。&br&&br&所以,我觉得题主你可能搞错了问题的重点。在高晓松那里,问题根本不是生命是不是平等,或者说为了1个人牺牲100个人和为了100个人牺牲1个人,哪个是对的,哪个是应该的。而是我,应该去怎么做。&br&&br&不管谁死谁活,我都不要做那个杀人的人。这才是他们的答案&br&&br&--------------------------------------------------------------------------------------------------------------------------------------------&br&&br&再多写两句,说说我为什么不喜欢蔡康永和高晓松的答案。电车难题的意义在于用人的&b&道德直观,说白了就是良心,来质疑功利主义的道德理论。&/b&在功利主义的逻辑下,所有事物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转化为成本或者产出,而应当追求的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产出,即&b&利益的最大化&/b&,所以在功利主义的指导下,&b&只有有利于实现事件结果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才是符合道德的&/b&。这种逻辑推到极端就意味着世间万物都可以拿到天平上称一称,然后加加减减,看看怎么能得出最优的结果。而电车难题的意义就在于问上一句:真的所有东西都可以放在天平上称量么?真的所有东西都可以按照利益最大化的逻辑来加加减减么?有没有什么东西是无价的、是不可称量的、是无论为了多大的利益都不可以舍弃的?有么?也许有,比如.....&b&人命?&/b&我们可不可以为了拯救100条人命而舍弃一条人命?这个问题在功利主义的逻辑下是非常容易回答的——100和1比大小显然不是什么太难的题目。然而同样的问题换一种问法就不那么好回答了:为了救100个人而杀死1个无辜的人,&b&你的良心会安宁么。&/b&两种问法区别在哪里?前一种问法问的是理智,后一种问法问的是良心。理智告诉我们这个问题好简单,因为100比1要多得多;但良心面前我们却犹疑了,因为它问我们,你怎么可以杀害一个无辜的人?有些事情,不管理智上想的多么清楚,良心上就是过不去。良心与理智的天人交战,这才是电车难题“难”的地方。&br&&br&其实很多哲学理论最终的考验都来自良心。基督教哲学中有个重要的问题叫神义论,问的是既然上帝是至善的为什么世间却有如此多的罪恶。曾经有套叫做预定和谐论的理论几乎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套理论讲,人之所以会觉得世间有如此多的罪恶,是因为人只能看到局部,不能看到全局。你眼中所看到的所有恶,恰恰是这个至善的完美的世界不可获取的一部分。这就好比一个士兵看到自己的部队在溃败就以为仗打输了,其实他不知道他所在的部队的溃败恰恰是整个战局走向胜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你眼前的恶都是上帝所创造的这个完美的世界中和谐的一部分,你感受不到世界的完美,只是因为你过于渺小无法从全局的高度认知世界。这一理论曾经赢得过相当多的支持者,而其最终的崩溃却是因为一场天灾——里斯本大地震。面对成千上万无辜逝去的生命,在也没有人能摸着自己的良心说世界是至善的,而这样残酷的灾难仅仅是至善世界和谐的一部分。&b&这就是良心的力量。&/b&&br&&br&良心无疑可以质疑功利主义的道德观,可是良心可以推翻它么?我们首先需要明确,&b&道德问题的讨论绝对不能是虚无缥缈的玄谈,因为道德是实践性的理论,其意义就在于指导我们的行动,帮助我们在困难的局面下做出抉择。&/b&如果要推翻功利主义,我们就要看一看在新的道德观念的指引下,我们是不是能做出更好的选择。所以各位,这里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是,&b&为了1个人的生命而牺牲100个同样无辜的人的生命,这是更好的选择么?&/b&发现了么?良心其实是把&b&双刃剑&/b&,杀一救百固然通不过良心的考验,杀百救一,难道你的良心就安宁了?所以良心只有质疑功利主义的威力,却没有帮你做出选择的能力。当你面对一个必须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局面时,只会告诉你不要做坏事的良心,是根本没有办法帮你做出选择的。那怎么办?干脆,我们压根不要看事情会有怎样的结果,因为哪一个结果良心都受不了,那我们怎么办呢?既然良心只会告诉我们什么是错的,那就干脆错的事情我们都不要做就好了嘛。反正我这条命是豁出去了,只要不让我杀人,只要我的良心能够安宁,最后谁死谁活,都无所谓。眼熟么?这就是蔡康永和高晓松的逻辑。&br&&br&这背后的理论其实是:道德上对不对,不取决于我导致了怎样的结果,而取决于我做出了怎样的选择。而我选择主动去做,和我选择什么都不干,&b&哪怕结果是一样的&/b&,这两种选择的道德价值也是不同的。这就是所谓的DDA,doctrine of doing and allowing。&br&&br&这种理论乍听之下,其实很有道理,&b&结果刨去不管&/b&,它至少可以保证你不会去&b&主动做&/b&坏事。可是仔细想想,就会觉得有个地方怎么也说不过去:&b& 人做选择时,真的可以把结果刨去不管么?&/b&毕竟在很多情况下,&b&你的选择影响的不只是你自己&/b&,比如在我们当前讨论的情景中,你的选择实实在在的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一百多个人的生与死,他们的父母家人后半辈子的命运,他们的朋友情人同事老板的喜怒哀乐。。。。。。。&b&这一切都只在你一念之间&/b&。还是拿良心来拷问好了:&b&“结果怎样都无所谓,只要我没有主动做坏事就好”&/b&,说出这句话的人,你的良心真的安宁么?所谓坏事,并不一定非要主动去做,也不一定非要出于什么邪恶的目的,一个不考虑后果的选择,可以是坏的不能再坏的坏事。&br&&br&在理论上,DDA的确为电车难题提供了一种解决的方案,但就像我之前说过的,道德是实践性的理论,因此对道德的讨论绝对不应该是虚无缥缈的。&b&哪怕这套理论在逻辑上再自洽,我们真的愿意让它来指导人们在现实当中做出的选择么&/b&?其实电车难题并不只是一种极端状况下的思想实验。在少数人和多数人的利益之间做权衡取舍,这几乎是我们这个社会每时每刻都会发生的&b&常态&/b&。当问题不再只是你怎样做,而扩展到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时,各位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先说答案,按照高晓松的逻辑,一只鸡他们就杀了。杀鸡没有杀人那么大的心理负担。何况就按个电钮,血都不用见。 再来分析逻辑。其实高晓松和蔡康永的核心论点就一个,有所不为。高晓松讲的最明确。如果没有人去按电钮,我不介意和大家一起死,如果有人真的…
&img src=&/bc9bdbd70727dbe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bc9bdbd70727dbe_r.jpg&&&br&&p&Rewind Cinema Vol.46&/p&&p&Warai no Daigaku[1]&/p&&br&&p&Prologue&/p&&img src=&/e1b9f7f115c2c36f9188a6_b.jpg& data-rawwidth=&748& data-rawheight=&10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8& data-original=&/e1b9f7f115c2c36f9188a6_r.jpg&&&br&&blockquote&&p&椿一:“这是我的战斗。”&/p&&p&向坂:“战斗?什么意思?”&/p&&p&椿一:“我也说不清楚。就是现在国家所做的事情。为什么不让大家欢笑?为什么国家要剥夺老百姓的乐趣?”&/p&&/blockquote&&br&&p&也许你并没听过《笑之大学》这个名字,但《喜剧的忧伤》听起来应该很耳熟吧?5年前(2011年),这部由陈道明与何冰主演的戏剧空前火爆,一票难求,而其剧本原型,正是三谷幸喜编剧的话剧《笑之大学》,这部只有两个演员的戏于1996年初演,当年即摘得“1996年度読売演劇大賞”的最优秀作品奖。2004的电影版则由编剧三谷幸喜选定曾经在《古畑任三郎》系列中合作过的导演星護指导,除了个别细节有所调整(删去了一只迷路的乌鸦),并在故事发生的七日更迭部分加入了部分街道上的角色以避免场景人物过于单一的疲劳感,电影版的改编仍然保持了对戏剧原作叙事的忠实。&/p&&br&&p&《笑之大学》的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的日本,举国深陷战争泥潭的政府对娱乐行业采取了管制措施,安排由役所広司所扮演的审查官向坂睦男对剧场戏剧中的喜剧剧本进行审查,将其中有违或不利于军国主义思想传播的内容进行删减。稲垣吾郎所扮演的剧作家椿一是喜剧剧团“笑之大学”的专职作家,除了创作剧本、参与演出之外,还负责将剧本递交审查官审查。椿一将最新创作的剧本《朱丽叶与罗密欧》递交给向坂审查官的一刻,拉开了这个故事的序幕,两人围绕剧本修改的你来我往,则构成了叙事的主体。只是这个以“审查”为主题的故事,却并没有落入常人认识中“审查干预创作自由”的套路,反倒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于艺术以及喜剧的全新理解,并切题地如一所“笑之大学”一样,点出了“笑”的价值所在。&/p&&br&&p&而这一切,全是通过审查官向坂与剧作家椿一两个角色的演出而实现的。&/p&&br&&p&The Censor&/p&&img src=&/dc679f7cf18c400a30a395_b.jpg& data-rawwidth=&3348& data-rawheight=&18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348& data-original=&/dc679f7cf18c400a30a395_r.jpg&&&br&&blockquote&“说实话,这样的检查制度,我认为根本没有必要。根本不需要检查,统统禁止它就行了!国民万众一心共渡难关时期,哪来心情搞什么喜剧,哪来心情欢笑,本人就是这么认为的。”——向坂睦男&/blockquote&&br&&p&在第一次与椿一会面时,向坂睦男将《朱丽叶与罗密欧》的剧本掷到地上,口中说出了上面这段话。他的观点并不稀奇,即使是在如今的和平时期持有如此观点的人们亦不在少数,面对庸俗喜剧,我们在观看过程中哈哈大笑之余,也往往不会对其高看一眼,甚至嗤之以鼻,只将更多的荣誉赠予那些交口称赞、处理更严肃题材的作品。笑对于我们来说,似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在伤亡惨重的战争期间,哈哈大笑就变得更加不合时宜,甚至容易被冠上“缺乏同情心”的标签,遭人质疑。&/p&&br&&p&秉持这种信念的向坂,对椿一的剧本百般刁难,先是提出改变剧本发生的背景与人物,又要求在其中加入爱国主义元素、新的警察角色,甚至是过分到要求椿一删掉剧本中的全部搞笑元素。驱动其行为的,除了审查官的身份,也与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在调任审查官之前,他曾在满洲负责反日思想管治的工作,相比剧本审查,这种接近敌我宣传战的管治自然更为严厉。当然,这一作风也延续到了剧本审查中,影片开篇处,在椿一之前曾有六个剧团的剧本接受审查,向坂对待这些剧本时毫不留情,除了删去一切对彼时政府不利的台词,如果剧团代表对此稍有微词,同样无法逃脱演出遭禁的命运。&/p&&img src=&/cefcd4d83af56e9a7a61ff_b.jpg& data-rawwidth=&3352& data-rawheight=&18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352& data-original=&/cefcd4d83af56e9a7a61ff_r.jpg&&&br&&p&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向坂都是一个好公民。他努力工作,严格按照自己的职位要求行事,绝不放行任何一个不符合标准的剧本(想想《美国众神》中盖曼笔下那尽忠职守的纳粹集中营毒气室负责人吧);他与政府的意志相统一,不曾质问过言论控制背后的真正意图;他不知道如何去笑,始终放松不下自己的神经去享受生活,但这也换来了高效、严谨的工作状态。向坂的严肃个性与其工作内容的荒诞之间,也构成了这部喜剧中的第一个维度。&/p&&br&&p&在与椿一的七次交锋后,隐藏在向坂内心那份追求愉悦的本能也在渐渐觉醒。究竟是什么催动了这份本能?如果结合其后两人在讨论剧本过程中迸发的火花,可以看到向坂在面对剧本时,对毫无深度的浅层次娱乐抱有相当的反感,并可以从创作者的角度出发,去探索作品本身对于笑点的处理是否到位,力求兼顾幽默与逻辑自洽。这种不同于传统戏剧观众、更贴近剧作者的特殊视角,其实要归因于他费心寻找毙掉剧本这一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文本细读能力。如果没有字斟句酌的挑刺,向坂也不可能训练出自己对于戏剧人物设置和叙事逻辑的敏感,审查官的工作给他带来了大量的剧本阅读训练,让他可以从广度(浅草全部上演剧本)与深度(各个剧本之间横向对比)上,超越普通观众、甚至超越某一个剧作家(如椿一)的视野,以一个评论家的视角来评论作品。在这层意义上来看,向坂与椿一之间的互动,并非单纯建立在向坂身为一个普通人对于愉悦的本能追求,而是有着另一层逻辑因果在内。&/p&&br&&p&正是对于戏剧文本的讨论,让向坂一次次悬崖勒马,没有将那方鲜红的刻有“不许可”的印章压到剧本上。面对椿一的剧作,他似乎是流露出了极为罕见的同情,但仔细思考,支配向坂行为的,或许是想要知道自己信念是否合理的那股好奇心。椿一的不懈抗争动摇了他曾经坚不可摧的信念,也让他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是否有人能让自己笑?而在这个问题之下的真正问题其实是:我到底是不是和其他人一样?&/p&&img src=&/64bc564ddccca298a7a1f_b.jpg& data-rawwidth=&3360& data-rawheight=&17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360& data-original=&/64bc564ddccca298a7a1f_r.jpg&&&br&&blockquote&&p&向坂:“我倒觉得现在的工作更不容易。我怎么也没想到,来管戏剧还有庸俗喜剧的审查。人家都说我对喜剧迟钝、没感觉。”&/p&&p&椿一:“不会吧。”&/p&&p&向坂:“熟悉我的人都这么说。我天生就没笑细胞。”&/p&&p&椿一:“从来也不开玩笑什么的?”&/p&&p&向坂:“一次也没有。”&/p&&p&椿一:“幽默?”&/p&&p&向坂:“也没想过。我不感兴趣,让人笑的事情。”&/p&&p&椿一:“啊,也有这样的人士。”&/p&&p&向坂:“搞笑,有那么重要吗?”&/p&&p&椿一:“很重要。”&/p&&p&向坂:“我从来没真正笑过,不是也到了现在吗?同你相比,我不讨人喜欢。”&/p&&/blockquote&&br&&p&尽管嘴里说着自己没有笑细胞、从不开玩笑、对幽默不感兴趣,不讨人喜欢,但在向坂的内心深处,仍然向往着有一天能够和其他人一样开怀大笑。向坂乏味而刻板的生活状态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性格,政府官员的身份,周遭众人对自己的固定印象,都让他不敢越雷池一步,也许最初让他人形成这种偏见的因素,是他本身较高的愉悦阈值,但为了维护在他人心中的形象,符合社会对自己的要求,他的本性与感情被裹挟其中,再也无法得到诚实地释放。更为可悲的是,被社会与他人伤害的他,反过来成为加害者,在审查官任上不自知地拒绝一切对“笑”这个人类最基本,亦最不可少的感情的追求和呈现。&/p&&br&&p&让向坂内心的坚冰融化的,并不仅仅是剧作家椿一的坚持,还有喜剧本身的力量。在对剧本进行审查的过程中,向坂从椿一处学到了大量喜剧创作的手法,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之所以无法欢笑,是艺术水准的不足与政治宣传的抑制两者共同作用下导致的。真正让他愉悦的,或许并不是观看演出(在“笑之大学”剧场观看演出时,他从未笑过一次),翻到是与作品之间的互动,或者说,与椿一一起打磨作品的过程。向坂固然是一个审查官/观众/评论家,但同时也是彩排演员/剧作家,点燃其激情的,则毫无疑问是后两个身份,从这一层意义上看,在七日交锋后,向坂的身份也已经发生了转变,从之前的旁观者,变成了之后的创作者,不仅将自己的智慧融入了剧本中,更与椿一构建起了创作伙伴的关系,并由此真正理解了喜剧创作背后的汗水,甚至是泪水。&/p&&br&&p&The Playwright&/p&&img src=&/24a5baba072be088591d_b.jpg& data-rawwidth=&3350& data-rawheight=&18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350& data-original=&/24a5baba072be088591d_r.jpg&&&br&&blockquote&“实际上,我也曾想过,放下手中的笔。但是,我是喜剧作家。喜剧作家,就该有喜剧作家的战斗方式。我这样想。没有老天相助,也定有出剧本的办法。绕开审查官,保护剧本,争取演出,一定会有其它办法。于是,我有了一种欲望。那就是,不是用直接战斗的方式,而是我自己独特的战斗方式。就是这样。审查官说什么,我都接受。这之后,按照要求,全部重新改写。但是,改的剧本,要更好笑,更滑稽,更有意思!这就是,最适合我的方式。这就是,面对权力的,我的战斗方式。”——椿一&/blockquote&&br&&p&在剧本顺利通过后,椿一向着背对自己的向坂说出了这段话。在六次交锋后,两人的关系已经从最初的冰点直冲上沸点。向坂不仅首肯了剧本,更准备向上级推荐椿一作为剧作家的代表接受表彰。但在这一幕之后,两人的互抒胸臆却适得其反,将审查直接拖入了第七天。此时的向坂表面上表达了对剧本的认可与对椿一的赞赏,但这种认同的前提仍然是在自身职权范围之内给予的,换言之,椿一在权力规定的界限内、在审查官向坂的监视下对剧作进行改编,最终的成品也符合军国主义的审核要求。这种认可与赞赏可以认为是向坂对椿一个人的认可,却绝非对椿一抗争理念的认可。&/p&&br&&p&而当椿一说出上面这段话之后,也就相当于当面否认了对当权者、审查制度以及审查官存在意义的质疑,将冲突从个人层面提升到了理念层面,虽然字字真心,却已经触碰到了向坂心中最脆弱不堪的部分。此时向坂的勃然大怒,已经不再像第一日那样只是下马威,他意识到自己施行权力的根基并不牢固,但如果彻底叛离审查官的身份,自己又何以安身立命呢?除了公务员、政府,他还剩下什么呢?&/p&&br&&p&椿一则不同,他一直以来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过活,最初作为布景工人,其后因为兴趣所致而成为剧作家,无不如此。他珍视亦明晰笑的价值,同时对于创作有着清醒的认知,并不会因为修改意见来自身为审查官的向坂就一概反对,而是会认真吸取其中有价值的内容,并在达成审查要求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作品的品质。&/p&&br&&p&这种忠于作品而非个人或集体的态度也让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被夹在审查官向坂与剧团圈子内,一边不得不应付苛刻的审查条件,另一边也不得不面对来自剧团方的非议与排挤。而给椿一带来最大伤害的,恐怕并非前者,而是后者,自己战友的不信任。在他们僵化的观念中,理所当然地认为在任何条件、任何情况下,审查都会剥夺创作的自由,都是对于剧本有害的,剧作家与审查官一定是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的。只有奋起反抗的剧作家,才能真正代表剧团利益,若非如此,则就是叛徒,政府的狗腿子。&/p&&br&&p&真的是这样吗?支撑椿一走过这七日,面对审查官的刁难与战友的责难的,到底是什么?&/p&&br&&p&是作品本身。&/p&&br&&p&在椿一的眼中,并没有敌我之分,只有作品。他会将向坂灵机一动的点子记录下来加入剧本中,只要能够起到喜剧效果;他会围绕苛刻的审查要求构建全新的笑点,将限制化为灵感的源泉;他会费尽心思将团长青空寛太那并不逗笑的招牌动作和招牌台词巧妙地保留在剧本中,只要能够提振演员士气,提升演出效果。一切外界加诸其身的要求在他的眼中,不过是刺激创作的新动力,正是这种态度,让这个剧本得以在七天内不断进化,至臻完美。&/p&&br&&p&他的单纯固然在第六日结束时招致了向坂的强力回击,要求他写一出不包含任何搞笑台词的喜剧,但正是这份纯粹最终感动了向坂,让他放下自己的执念与身份,认可了作品的价值,并随后承认了椿一的价值。这种认同也许并非椿一最初的目标,他对于向坂提供的一次次帮助(表彰、免除兵役)也从未奢求过,但当向坂最终走出取调室,大声说出喜欢他的剧本时,椿一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在这一刻,他知道自己的作品已经征服了世界上最为严苛的审查官的心,而对一名剧作家来说,还有什么是比这更重要的呢?&/p&&br&&p&Blessed Shackle&/p&&img src=&/15dba8eb3e2fbe_b.jpg& data-rawwidth=&3350& data-rawheight=&18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350& data-original=&/15dba8eb3e2fbe_r.jpg&&&br&&blockquote&&p&向坂:“我说心里话,我从一开始就不想让你们剧团演出。制造种种借口为难你。想方设法,不批准你演戏。我就是带着这种念头工作的。”&/p&&p&椿一:“我想到这些了。”&/p&&p&向坂:“所以,处处刁难你。没有任何理由的。但是,你奋力了,按照我的要求改了剧本。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摩尔庄园魔灵玩不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