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前几章有灵气复苏全民觉醒异能的小说时间空间能力的医生叫

请输入您的使用者名称和密码
使用者名称:
& 爱的觉醒
nanmeimei 一个做自己的女人我与安徒生同生日所以我的性格具有这样的特征:浪漫,具有想像力,非常理想主义;喜欢和人谈论自己的梦想和对未来的看法;思想单纯,善恶分明。优点是诚实、单纯,容易与人相处;直觉力强,喜欢学习。缺点是天真、不切实际;固执己见,不愿接受别人的批评
弗朗索瓦·拉伯雷
“生活在和平,快乐,健康之中,每天都烹制美味佳肴”1532年,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约 )这样定义了自己的人生信条。作为人文主义学者,在修道院进修的同时,他阅读了大量的古代作品,并且吸取了古希腊作家的
哲学思想。从伯拉图的著作中,他汲取了对话的激情;从亚里士多德的作品中,他总结出人类本源和本能的观点;从依壁鸠鲁学说中,拉伯雷得到了一个信念:享乐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对于斯多葛派(禁欲主义),批评的目光聚焦于所有此学派的学者。
不久,巴黎神学院(索邦大学)没收了其所有的古希腊书籍,借口是“只允许读拉丁语撰写的书籍”,修道院的虚伪惹恼了哈伯雷,致使他脱下了教士服,转而投向对医学的研究。自此之后,他不断的抨击教会,尤指其极度教条与迷信的观念。没过多久,《巨人传》第2部出版了:《庞大固埃之父、巨人卡冈都亚十分骇人听闻的传记》一书中,作者臆造了特来美修道院,这所“被颠覆的修道院”唯一的信条得自于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就是“做你想做的”。 此书出版后,受到了教会和贵族的极端仇视,并被法院宣布为禁书。
在医学方面,他用一具被绞死的犯人尸体作人体解剖,这在当时是为追求科学真理,不怕触怒教会的非常大胆的举动。在同一时期,我们可以料想到拉伯雷参与了《标语门事件》:1534年的一天夜里,在巴黎和昂布瓦兹大街小巷的墙上,被张贴出无数对圣人和天主教神秘传说的讽刺言论的海报……当时,对于反教会主义的镇压越发的血腥,教会的形象已日暮途穷有如“颓废派艺术家”。
为了避免教会向他实施火刑,拉伯雷尽力做到不惹人注目。但他仍不遗余力地发挥着自己的权利:自由和嘲讽。他放弃了用他的原名弗朗索瓦?拉伯雷的16个字母颠倒排列的笔名“亚尔戈佛列伯?斯奈埃”,先前的两部小说都用的此名。之后的第三第四部都引用了原名,但出版后均被查禁。人文主义的探索  在拉伯雷的心中,教育一直都是重点。在《卡冈都亚》一书中,他展示了教育的基本原则,读者也随着主人公不断的深入学习:从手纸的发现(“我坚持认为没有比毛茸茸的小鹅做手纸更好的了,我们只需把它的脑袋放在其两腿之间既可”)一直到一篇极具说服力的用拉丁文撰写的教育论文(“他很好的学习了图巴纳?霍洛夫恩的识字读本,将其背的颠三倒四”)。拉伯雷青睐那种活跃的人文主义的教学方式,同样是以古代文章的研究为基础,批判的评论现有的教育体制。笑出真性情  《笑是人的本义》,拉伯雷在《卡冈都亚》中写到。为了得到舒适安逸,他把人们重新带回一个彼此能够自由沟通的理想社会。用嘴直抒胸臆的表达出快乐,可以看作是一种物理现象,标志着开化个体的身体本能的迸发。然而,文章的主旨从拉伯雷作品的幽默氛围中产生,灵活的运用了讽刺的技巧,有时暗喻有时故意掩盖其真实想法,严厉的批判了社会现实。身体是生命的核心  哈伯雷曾是一个饱受禁欲主义思想束缚的传教士,一名对生理学无所不知的医生,一位家庭成员很多的父亲(他至少有三个孩子)。他生命的核心:身体。在小说的很多篇章中都有淋漓尽致的表现,例如庞大固埃和卡冈都亚肆意的吞咽美味佳肴的时候,或放肆的干出一系列的令人惊异的事情的时候……  树立这样的主人公:不停的满足自己对于饥饿的渴望,并不断的重复这个动作,在天主教教会的眼中,拉伯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异教徒。这影响不了他:作者故意大量的充分的展现身体画面是为了竭力的讽刺那些把精神和肉体视作相脱离的智者,圣人和权贵们。拉伯雷把这些人带到充满肮脏下流的词海中进行洗礼。生平:■
将近1494年:拉伯雷出生于史农,父亲安东尼·拉伯雷,是一位皇家律师。■
1510年:开始在方济各会修道院当见习修道士,位于昂热旁的博美特。■
1520年:在方塔奈伯爵修道院正式任职,1524年之后又去了本笃修道院。■
1530年:在蒙彼利埃的医学院学习。■
1532年:《巨人传》的第一部正式出版,自1533年起遭到查禁。■
1534年左右:《巨人传》第二伯出版,不久又遭查禁。■
年:在罗马与红衣主教让·督伯雷一起,并得到了离开教会而免受处罚的特赦令。■
1537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546年:第三部小说遭禁。■
1552年:第四部小说遭禁。■
1553年:逝世于巴黎,死因不明。摘录:“没有良知的科学就是灵魂的坟墓。”
--《巨人传》
亚里士多德
发音不清,手上带满了戒指,留着短发,穿着鲜艳的长服,这些都表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约公元前385年-公元前323年)是个与众不同的哲学家。从他的外表和他对于异性性爱的要求上(在一个时期内,在文化层面上鼓励同性性爱),而
尤其是从他独立的精神以及渐渐的自我超脱来看,都不同于柏拉图,而对于后者他曾非常仰慕,但现在竟开始公然批评他。对知识来源的不同看法造成了两人之间的分歧:柏拉图认为其只能靠头脑中记忆的再现,即我们灵魂的感受先于诞生的创伤;对亚里士多德而言,知识只有通过感觉和“经验”才能获得。
大概是因为两人的分歧使得柏拉图更偏爱斯彪西波并让他成为了自己学园的继承人。十三年后,亚里士多德创建了学园,一座前所未有的平民式大学。在学园里,他与学生散步的同时,传授给他们知识,因此人们称他们为“逍遥学派”(源于希腊文peripatein,意为散步)。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可以完成那些新领域的研究,如:物理学,伦理学,数学,医学,或者还有宇宙论,就如同。。。开创了植物学一样。同时,研究者们又第一次在生前对百科全书作了清点。在荣升为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的时候,他也对政治和人民的治理发生了兴趣。他从未放弃民主的政治理念,并极为反对他的学生成为一个征服者。亚里士多德不能容许妥协,他一生忠于自己的思想。三个主要思想1)
灵魂与身体即生命  认识由什么组成的?作为学园的百科全书工作的核心,亚里士多德通过研究灵魂与肉体的关系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与大自然相违背的吗?肉体是灵魂的工具吗?而灵魂之于肉体就像引航员之于船舶一样吗?  经过几年的研究,他在《论灵魂》中总结道:在肉体与灵魂间没有丝毫实体的区别。他还认为生命的成分同时受到二者的限制,一个以不稳定的状态存在,另一个则是永恒的。人们当把超越了人类共性的个体差异归于这种奇特的组合。2)
应当奉行伦理  据亚氏所说,人类是向善的。因此隐德莱希的概念是为了表明人是为了何种原因而造:即人性的实现。施善对人而言是一种日常锻炼。人们将找到一个平衡点用以公平地分配社会生活和私人娱乐的时间,这要取决于他们占有的财产价值的评估。如果他同意自己应当和别人一样完全遵守生活准则,那么那些有闲暇的人就能静下来思考,并且最大限度地获得智慧。3)
在城邦里是幸福的  人类行为的最终结局一定会是幸福。然而,人是优秀的有政治头脑的动物(演讲的才能及爱与同类结伴的特点),在城邦里他们与其他人维持着一种利用与裁判的关系,并且不确定在城邦外是否会获得幸福。政治是以实现共同财产为目标的。因为城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活着,既满足人类的需要,更是为了更好的活着,即幸福生活。生平:■
约公元前385年,生于马其顿斯特基拉城。父亲尼科马科斯是马其顿王阿穆塔三世(亚历山大的祖父)的宫廷医师。■
公元前367年,就学于雅典,在柏拉图学园成为柏拉图最杰出的学生之一。■
公元前348-347年,柏拉图故去,其侄斯彪西波继承柏拉图学园。亚里士多德非常失望。■
公元前343年,成为未来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
公元前335-334年,腓力普二世亡,其子亚历山大继位。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创建学园。■
公元前323年,在反马其顿统治暴乱的背景下,亚里士多德被控从事间谍活动并亵渎宗教。最终逃离雅典,抵埃维厄岛,一年后死于此岛。摘录:“人们会钟情于朋友和真理;但道德对真理情有独钟。”
卡尔·荣格   今天,和荣格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是“分析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面目可疑的分支。如果把潜意识比作一口沸腾的坩埚,弗洛伊德看到的是饱受压抑的性欲冲动,而荣格看到的则是完全超个人层次的人类集体的“精神遗留”。荣格
完全不能同意弗洛伊德把一切心理动因都归诸性欲的做法。在他看来,集体无意识和原型,才是解释人类精神世界的更适当的基础。为此,他一头扎进梦境、神话、宗教、炼丹术和东方易经的研究。五个关键思考1.人格隧道的尽头--集体无意识  荣格的人格构成理论分为三部分: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他自己曾用海岛打比方:露出水面的部分是人能感知到的意识;由于潮来潮去而显露出来的地面部分,是个人无意识;而岛的最底层,作为基础的海床,就是我们的集体无意识。它不是来自个人经历,而是与生俱来的“精神遗产”,来自人类祖先代代积累和沉淀的精神内容的遗传。我们不能直接意识到它。但它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尤其是情感活动。通过我们的梦、幻想、宗教、神话和传说,它们得以显现。例如,那些神话中的象征符号,尽管我们从未目睹过,但对它们的反应却是相同的;所有不同文化的人对于濒死体验的描述都是大体一致的。2.原型  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型。当一种与特定原型相对应的情境出现时,这种原型就被激发,并不可抗拒地表现出来,就像一种本能的冲动。龙、大地母亲、国王、英雄,这些具有象征意味的原始意象都是出现在我们梦境中的原型,等待着我们去破译。原型是由于人类祖先历代沉积而遗传下来的,不需要借助经验的帮助,只要在类似的情境下,人的行为就会和祖先一样。3.人格面具和“阴暗自我”  人格面具代表着一个人的公共形象。人需要顺从于社会的期望值而将自己融入某一角色或职业,把自己隐藏在面具之后。“它是个人与社会关于人应该如何行事所达成的一种妥协。”然而,它与真正的你并不一致。有的人过分依赖人格面具,结果,人格面具吞没了真正的自我。“把工作带回家”就是这种现象的表现。阴暗自我代表着我们身上“兽性”的一面,是最原始的欲望和冲动。它没有所谓的好或者坏,只是我们人格的相反一面。荣格认为我们必须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这种阴暗面并接受它。否则,阴暗自我就会向外部投射。4.“一见钟情”不是偶然  荣格相信,人在本质上是双性的。他把男性潜意识之中的女性特质称为阿尼玛,而把女性潜意识之中的男性特质称为阿尼姆斯。对于一个人的心理成长来说,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很大程度上,这两个原型决定了我们的爱情生活:我们总是在寻找着“梦中情人”,也就是自己的“另一半”。一见钟情,其实就是遇见了一个恰好符合你的阿尼玛原型或者阿尼姆斯原型的另一个人。5.你属于哪一种心理类型  按照荣格对人的心理类型的划分,他们分别属于外向型和内向型。前者倾向于在自我以外的外部世界发现意义,而后者则把相应的心理过程指向自身。接下来就是四种心理功能的划分:两种理性功能(思维和情感),两种感知功能(感觉和直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某一个主导类型,而圆满的状态则是四种心理能力的齐头并进。如果把内向、外向的划分和四种心理功能加以组合,会产生八种不同的性格类型。例如,荣格本人非常关注内心体验的隐秘背景,内在想像力丰富,而且很敏感,他应该属于直觉内向型。今天,具有广泛影响的麦尔斯?布里格斯性格测量就源于荣格。生平■
1875年,生于瑞士一个牧师家庭。从小就非常内向,沉迷在18世纪的各种历史遗迹和传说中。■
年,因家境窘迫,放弃心爱的考古学,在家乡巴塞尔大学学习医学,并于1902年在苏黎世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900年,进入苏黎世布尔霍尔兹利精神病医院。逐渐熟悉了弗洛伊德的理论。■
1907年,与弗洛伊德第一次见面。俩人一气谈了13个小时。弗洛伊德很快就将荣格视为自己的精神分析王国的“皇太子”。■
1912年,《力比多的转变和象征》出版。这标志着他与弗洛伊德密切而短暂关系的决裂。■
1913年始,荣格陷入深度精神沮丧和自我怀疑中。他开始重新为自己的研究和人生寻找方向。■
1921年,主要著作《心理类型》出版。荣格走出自我反思时期。■
上世纪20年代起,他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转向东西方的各种神秘传统和宗教,尤其是炼金术。■
1961年,去世。
西蒙娜·德·波伏娃
“一天夜里,我对上帝说:如果你真的存在,你就显身吧。他还是如此安静,从来不曾与我交流过。”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从小就受到是虔诚天主教徒的母亲的教育,并且一直到高中都在天主教会学校读
书,然而还不到14岁的小波伏娃总是与上帝保持一定距离。“我很孤单。孤单:我生平第一次明白了这个词的可怕。”活在这种痛苦的负罪感之中,她跟上帝的远离预示了她以后的事业。波伏娃面对身处的境地,顶着来自于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她要通过她自己向所有其他人来证明。“在我所处的环境中,我被看作是一个冒冒失失往前冲的小姑娘:着手这项事业,在别人眼里是一种堕落。”
21岁那年, 西蒙娜·德·波伏娃成为了法国最年轻的大学教师,并因此认识了让-保罗·萨特。从此,真正的生活开始了, 硕果磊磊的生涯即将到来。破坏圣像的教授,获得殊荣的小说家,受人崇拜的回忆录作家,投身政治运动的女权主义者。。。带着对礼节愉悦的藐视,她用自己的标准创造了她的命运。在她的作品中始终贯穿了一种思想,一种在今天仍然是我们灵感之源的思想。下面我们就一同来看一下:
“我们并非生来就是女人,女人是慢慢成就的。”
这句神秘又颇有煽动性的话最早是出现在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中,而今天,它让全世界认识了它,全球两万多个网站上都有了它的身影。 在这句已用五十多种语言诠释的话里, 西蒙娜·德·波伏娃揭示了女性自摇篮起就身处的境遇:女性被作为取悦之物来培养成,这就是女性的“目标”,并被迫接受由婚姻所安排的命运,而婚姻也只是“女人附属于男人”的方式而已,波伏娃对此愤慨不已。
“纯朴的文明给予女性以贞节;我们不得不承认男性有满足自己性欲的权利,而女性却把自己封闭在婚姻之中。”不过,从形态和性别上来看,与男性相比,女性的种种特征大多不能解释其地位的低下。 因此,西蒙娜·德·波伏娃鼓励女性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女性角色”之中,而要按自己意志生活,成为自由女性。 “注定之爱,份子之爱”
与其说身体的,倒不如说一种心智的师徒关系将波伏娃与让·保罗·萨特紧紧相连五十余年,而这种师徒关系可以说是“注定之爱”,但同时,双方又各自拥有不在少数的“份子之爱”。西蒙娜·德·波伏娃不想在所谓专一关系的庇护下让自己的爱情干涸。波伏娃自问:“当世界是我们共同所有时,什么才是住在同一屋檐下的最好的理由?”没有什么能成为理由,即便爱也不是,没有什么应当成为各种迫切需要的牵绊,比如紧张生活,探索世界,将身心都交予愉悦、交予存在的悲伤、交予各种经验、交予次次相遇…然后以转身离开作为代价。
“成为存在主义者”
在萨特的影响下,西蒙娜·德·波伏娃成为了主张“自由高于一切”的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人物之一。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并不由先定的本质所决定,而是决定于自己的选择、行动和存在。这种自由既是上天馈赠的礼物,又是沉重无比的负担。“如果说我显得如此自然地成为了一名存在主义者,那么从我的经历中已经预先显现出来了...在19岁,我已经属于这个男人了,并只属于他一个人,既然我的生命已被赋予了这种意义,那我就该承受它。”生 平:■
1908年:出生于巴黎.■
1929年:与萨特相遇,获得哲学教师资格.■
1943年:第一本小说《客人》出版,离开教师岗位.■
1949年:《第二性》出版■
1954年:自传体小说《名士风流》荣获法国龚古尔文学奖的。■
1958年:《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出版■
1986年:在巴黎逝世,与萨特同葬在巴黎蒙帕拉斯公墓的一个墓穴。 摘录:
女性不是任何神秘宿命的牺牲品;女性的卵巢决不是让她们永远屈膝生活的理由。
卡尔·罗杰斯
卡尔·罗杰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言人。他极其重视自我成长的潜能。对于坐在咨询室桌子一侧艰苦挣扎的当事人,罗杰斯无条件地把他看作具有自我价值的人,坚信他“能够用更加成熟的方式,重新组织他的人格,组织自我与生
活的关系。”他开创了“当事人中心疗法”:应用“共情”及无条件积极关注技术,创造一种积极、尊重的咨询关系,促进当事人的变化和成长。罗杰斯被认为是对当代心理治疗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
在生命的最后15年里,罗杰斯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主持团体自助研究会,将其理论运用于推进地区与世界和平。日,在离世前几天,罗杰斯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这位人本主义大师这样评价自己:“我的人生在85岁时到达巅峰,这是我生命中最好的阶段,好得超越了我的想象和预期。”五个关键思考1.发挥个人自我实现的潜能在孩童时期,罗杰斯花了很多时间去观察大自然,尤其关注蝴蝶和毛虫的活动并且收集虫茧。罗杰斯关于人的潜能的假设,很可能就是源于这些观察。在一切有机体及人类生活中,都可以观察到这样的成长冲动:追求扩展、自主、独立、成熟……罗杰斯相信,这种能量潜藏于每一个人身上,它也许被深埋在重重的心理防卫机制下,但只要提供了适当的心理环境,这种倾向就会显现出来。2.真实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条件罗杰斯认为,真实性极其重要。只有真实,咨询者和当事人才可能成为一对相伴到内心世界“探险”的朋友。“在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中,我发现,带着面具掩藏真实的自我,从长远看,是不会带给自己任何益处的。”人际关系的好坏,取决于我们真实地自我表现的能力,以及是否能从伪装和面具中走出来。这就意味着,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要学会经常向自己提问:我真实吗?3.以接纳的态度倾听才能听见我们大多数时间都热衷于说话,但是很少聆听。罗杰斯是倾听者,他仔细聆听别人,也聆听自己。“不管来访者的话是肤浅还是深刻,我都会倾注最大的关注,全神贯注地倾听,尽我所能去感受和发现对方投射和隐藏的情感。”人们在被倾听的关系中,能够感觉被尊重、被关怀、被如实地看待。以接纳的态度去倾听,才可能逾越那些文化的、宗教的、种族的障碍,成就“人与人之间的相交”。这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是沟通建立的基础,它导向更多的相互理解。4.成为充分实现的人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自我实现和成长,是在与他人的互动和对自身存在的体验中发展起来的。“对我来说,体验就是最高的权威。”无须借助专业技巧,在真实体验及与他人交往的关系中,就可以找寻到大多数问题的答案。提升自己的决定性因素,是我们的自信和对别人的信赖,是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情绪冲突的管理,是探寻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意义。5.创造利于他人成长的氛围罗杰斯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如何才能创造让这个当事人自我成长的氛围?但营造利于他人成长的氛围,不应该只是心理学家的专利。所有人文类职业的从业者,如教师、医生、社会工作者以及父母……,都应该鼓励他人自由表达感情,不加评价地接受他人的积极情绪,促使他人自然地领悟和觉知。所有人际关系中,其中一方都应信赖对方的本质,以接纳、共情、积极关注的态度去激发对方蕴藏着的自我实现的潜力。生平■
1902年:1月8日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区奥克派克,父亲是很有成就的土木工程师和承包商。■
1904年:随全家迁至离芝加哥30英里的一个小农场。■
1922年:被“世界青年基督教联合会”选派到中国学习了6个月。■
1926年:在修习了农业、历史、宗教神学之后,他的兴趣和主修科目转向教育哲学和临床心理学。■
1940年:成为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
1942年:《咨询与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新概念》一书问世,阐发了与病人进行谈话和心理疗法的新观点。■
年:执教于芝加哥大学。1946年当选为美国精神治疗医学会第一任主席。■
195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特殊科学贡献奖。■
1968年:创立加州“人的研究中心”,并一直在那里工作。■
197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专业贡献奖。■
年:先后在爱尔兰、中美洲、南非、前苏联等国家和地区组织和平论坛。■
1987年:逝世于加利福尼亚的拉乔亚。摘录
“有了罗杰斯,我们当代人才会如此重视自尊及其激发个人能量的动机作用。罗杰斯把接纳理解为最终的解放性力量,这也就意味着没有病患的人也可以从心理治疗中获益。”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里这样说。人本是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却终生背着无尽的重负:仇恨和恐惧,思虑和执著,傲慢与偏见,贪婪和痴情,功名利禄⋯⋯幸福只不过是“痛苦的黑布上的一缕金
线”,自由也只是一个冬天的童话——“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西方哲人如是说。
在慧能出世的1000多年前,有一个印度王子为解脱这种枷锁,出家修道,终于悟通,解脱了这些梦幻泡影,并且决意解脱时间空间里一切为这种痛苦束缚着的生命。这是名叫释迦牟尼的佛——觉醒的人。他的众多弟子各自按自己的传承把他帮人解脱的办法一代代向后世传授,就成了佛教。
在中国南北朝的梁武帝时候,佛某一脉传承的第27代弟子,名叫达摩,从南印度来到中国传他独特的解脱办法,成为中国禅宗的始祖。他以袈裟和化缘的碗——合称衣钵——作为他正法的见证,单线相传。
达摩的第五代弟子名叫弘忍,世称五祖,住在湖北黄梅。弘忍的大弟子名叫神秀,知识广博,非常用功,很受推崇,被一致认为是衣钵继承者。然而五祖有自己的想法。一天,他让门徒每人写一首偈,能和佛的本意契合的,就传衣钵给他。神秀写下一偈贴在南墙:“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当时,庙里有个来自边地广东的勤杂工,就是慧能。他听了人人念诵的这首诗,就口诵一偈,请人也贴在墙上:“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看了,暗暗称奇:慧能出身低微,又不识字,竟能超然物外!于是,就像菩提祖师给孙悟空传法一样,也用拐杖在慧能面前敲了三下,在半夜三更,将衣钵传授给了慧能。这就是六祖。
慧能提倡“顿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他发扬“众生皆有佛性”,提倡“佛非佛”——成佛不是特权,人人可修、人人平等,不分尊卑。以“当头棒喝” 的方式,讲求当下心中刹那的觉悟,“一念若悟,众生是佛”,使人一步到位,洞穿那些如梦幻泡影的世界假象,甚至解脱那些对“菩提树”、“明镜台”的执著,烦恼自去,回归本真,从而获得自由。
慧能说,要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即以不生心念为宗旨,以看透表相为自性,以不执著为根本,这样我们就能知道原来信以为真的东西的不实在,从执迷不悟的烦恼里觉醒。
因此,就和释迦牟尼一样,慧能有教无类。神秀派来的杀手在听他直截了当的一说之下,茅塞顿开,明心见性,当即扔了刀子成了佛。这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由来。
“文化”也是身外之物,如果执著过甚,则“文化”自身成为烦恼之源,是为“所知障”。没有文化同样可以明心见性,如果不是更容易的话。所以慧能说法总是言简理当,不依文字。
密传衣钵后,慧能为避害隐遁了15年。直到唐高宗仪凤元年(公元676年)正月初八,慧能在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适逢印宗法师讲《涅经》。此时风吹幡动,有两个和尚一说风动,一说幡动,争论起来。慧能插话道:“幡和风都没动,是您心动了。”
印宗吃惊之余,请慧能出示衣钵。他这才剃度为僧,大开东山法门,传播他的解脱之法。
慧能的禅宗开枝散叶,弟子分出五宗(临济、曹洞、云门、沩仰、法眼,即所谓“一花五叶”)二派(从临济再分出黄龙、杨岐),从而使禅宗成为汉传佛教的最大教派,远播日本、朝鲜、东南亚以及欧美,弟子遍及世界各地。今天连佛教诞生地印度也建有南华禅寺。“禅”,几乎成了佛教的代名词。
弟子法海辑录了慧能的话,成了影响广被的《六祖坛经》,这是世界佛教史上唯一出自中国的佛经。生平慧能生平,多有不同记载,故取其常见者,列于下。■ 公元638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戊戌,出生。俗姓卢,名慧能,原籍河北范阳(今北京郊区)。其父原有官职,后被贬于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为百姓。其母李氏,为新州本地人。■ 641年,慧能3岁,丧父,母亲孤遗,家境贫寒。长大后靠砍柴供养其母。■ 661年,唐高宗龙朔元年辛酉,23岁。一日卖柴于市,听客诵金刚经。知黄梅寺弘忍大师,即刻矢志出家。■ 662年,龙朔二年,慧能安置其母,达湖北黄梅寺,拜弘忍为师。踏碓舂米,经8月有余。而后以出“本来无一物”偈得弘忍心法、衣钵,向南方逃亡,混迹于下层劳动人民之中,达15年。■ 667年,唐高宗乾封二年,其母去世,遂远游曹溪,结识村人刘志略,结义为兄弟,白天同为佣工,晚上听志略姑母尼无尽藏读《涅经》,便为无尽藏析《涅经》义,受其敬慕,召村人为之在原宝林寺故址重建寺院。在宝林寺住9月多,又被恶人驱逐,远遁四会、怀集,隐居于猎人队中4年。■ 676年,唐高宗仪凤元年,于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见印宗法师,开东山法门,树下说法。■ 677年春,归曹溪,从者如云。■ 705年,唐中宗神龙元年,67岁,正月十五,敕迎入宫,不就。■ 713年,唐玄宗先天二年,75岁,7月,归新州,8月3日坐化于国恩寺。摘录“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米尔顿·H·埃里克森
米尔顿·H·埃里克森不仅是简快疗法的创始人,也是游离于规范的心理学范畴之外的先驱人物。他一生与疾病抗争,但始终致力于催眠学的研究,并自创了一种催眠术。
上世纪初,埃里克森出生于美国内华达州的一个农场。他小时患有诵读困难症、色盲症,还有辨别声音的困难,17岁时他不幸患上脊髓灰质炎。1923年,他开始研究古代催眠术,这是一种让病人进入沉睡状态的治疗法。之后,他以病患关系为出发点,在完全尊重病人的基础上研究“唤醒”催眠法。在1948年之前,埃里克森一直从事精神病教学及临床治疗。
1952年后,由于旧病复发,埃里克森只能为他的私人病人看病。在50年的治疗实践中,他治疗了近3万名患者,但没有写过一本理论著作,只有他的讲座被结集出版。五个关键思考1.依靠潜意识埃里克森的潜意识概念完全区别于弗洛伊德的观点。在埃里克森看来,“潜意识”并不是“灰暗的压抑地带”,而是“光明的储备地带”。在潜意识中,积蓄着我们所有的潜力,很好地运用它们能够解决我们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因此我们无需惧怕潜意识,它其实是我们最忠实的盟友。它有着独特的作用方式,只有依靠它的智慧,我们才能够改善自己的生活和行为。2.体验催眠埃里克森认为,催眠状态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稀松平常,我们每天都会经历。比如走神的片刻、沉思的瞬间,沉醉于引人入胜的阅读中忘了一切……以上种种都是催眠状态。当我们的注意力离开“此时此地”,我们就进入了非常近似于被催眠的“入神状态”。跟我们通常想的不同,这并不是被动的状态,而是积极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思考的惯有限制暂时消失,我们可以获得许多不同的感受??特别是可以直接接触到自己的潜意识。3.发现潜能埃里克森是第一位将“每个人都是唯一的”这一观点放在首位的心理治疗师,他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个个体。因为他认为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着独一无二的潜力:当我们需要的时候直觉就会苏醒,在不经思考时我们就会做出正确的动作……只要我们学会更加关注自身最细微的感受,这些潜能就会被发掘出来,得以发展。4.练习自我催眠埃里克森是最早发现自我催眠的技巧和功效的人。通过学习技巧,我们就能引导自己进入轻度的“灵魂附体”状态。我们需要掌握合适的技巧:如通过画面、音乐进行自我暗示,调节呼吸,将注意力集中到身体的某个部位。自我催眠有许多用途:摆脱某些困扰自己的情结,锻炼记忆力或口才,缓解头痛等等。另外,自我催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没有任何副作用。5.唤醒周围人在日常的交流中,埃里克森推崇有创意的、间接迂回的方式,认为这样更有说服力。比如,他主张使用暗示性的句子:“啊,这是普罗旺斯美食的味道!”这样说就比直接建议“我们去吃普罗旺斯菜!”要好很多。这种暗示的方式可以打乱周围人的思维结构,改变他们的意识状态,从而更好地传递自己的讯息。并没有什么秘诀可言,只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锻炼倾听能力就可以了。生平■1901年 生于美国内华达州奥兰姆。■1918年 因为脊髓灰质炎而瘫痪。■1923年
第一次参加催眠研讨会。■1925年 开始第一段婚姻,有3个子女。成为罗德岛州国立医院精神科医生助理,随后进入科罗拉多州精神病医院任实习医生。■1928年 获得医学和心理学学位。■1934年 任密歇根州埃洛伊塞医院精神科主任,密歇根州国立学院心理学临床教授。■1936年 再婚。■1948年 任亚利桑那州医院主任医师。■1952年 再次受到疾病的袭击。■1957年 创建美国临床催眠协会。■1967年 第一部文章合集出版。■日逝世于亚利桑那州凤凰城。
唐纳德·伍·温尼科特
在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流派中,温尼科特具有非凡的创新精神和独特的视角。他远离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撰写了大量著作,阐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滋养或阻碍孩子发展,他在英国BBC的无线广播节目中帮助了成千上万
的父母,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绪世界。
温尼科特天性谦逊,拥有敏锐的直觉。他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发掘每个人身上潜在的创造力,他善于在包容和安全的环境中帮助他人满足内心真实的需要,从而艺术地化解矛盾,而非艰难地行走在技巧之路上。温尼科特的思想和逸事为后人乐道。五个关键思想婴儿还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
分娩前后,母亲都处于一种非常特殊的状态中,这使她成为最了解婴儿需求的那个人。在这个短暂的时期,母亲与婴儿融为一体,提供给婴儿一个足够好的环境,使婴儿正常地生长发育。温尼科特强调:母亲的适时照顾以及对新生儿的接纳,对于孩子自信的形成至关重要。他曾说:“婴儿还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因为婴儿在最初阶段跟母亲融合。而且这种融合状态对婴儿很重要,婴儿必须经由这个阶段,获得母亲对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关怀,才能在以后体会到自我的存在。起过渡作用的“毛绒玩具”
当婴儿要睡觉的时候,他/她要抱一个毛绒玩具。长大以后,他/她还会带着它上学。这个毛绒玩具起到一种过渡作用:它是白天与黑夜的过渡;是母亲在与不在之间的过渡;还是婴儿对母亲的外在与内在认识之间的过渡。这个小玩具具有双重性:它代表的既是母亲又是婴儿,它混合了两个人的味道。所以绝不能洗它,因为这样会让它变质。当孩子离开家的时候,只要带着这个毛茸茸的小东西,他/她就会觉得母亲还在身边,会在他/她需要时伸出援手。游戏是严肃的
孩子是通过游戏来感受自身的存在和自己的身份的。借助于游戏,孩子可以将内心的情绪表现出来。所以,游戏对孩子的心理发育非常重要。孩子还会通过游戏来交朋友,进而融入社会。生活是一种创造
一个“足够好的母亲”会让婴儿感觉自己是世界的创造者,而不是过早破坏他/她的这种幻想。
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自己会明白原来从前生活在幻觉当中,承认自己不过是“宇宙中的一颗尘埃”。但最开始体验到的那种无所不能,会让婴儿对世界产生一种绝对的真实感。这样当他们长大后,即便不是艺术家,他/她也能够简单地生活,把自己的生活当成自己的作品来创造。而这种创造力,正是所有欢乐的源泉。“假自我”的危险
如果母亲不够关注孩子,那么孩子就无法长久保持游戏和过渡性玩具带给他/她的富有创造性的幻想,而是过度地适应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感觉自己不被理解,会放弃自己的意愿,去迎合别人的愿望。这样的孩子看起来有礼貌有教养,但在他/她的内心深处总存在着一个缺陷,那就是来不及等别人适应他/她,就先迎合别人。他/她一生都会感觉自己不是自己,只是一个“假自我”。生平■1896年:出生在英国普利茅斯的一个有教养的、信仰新教的家庭。■1916年:一战中断了他的医学教育,成为一名医助人员。■1923年:开始找詹姆斯·斯特拉奇给自己做精神分析。在女王儿童医院和帕丁顿绿色儿童医院分别获得职位。在这两家医院,他从事了40年的儿科医生和精神分析师的工作。■1939年:开始在英国BBC电台做系列节目,一直持续到1962年。■1941年:研究流浪和贫困对儿童的影响。■1956~59年/1965~68年:担任英国精神分析协会主席。■1971年:在伦敦去世。临终前在记事本上写下祈祷:“噢,上帝!让我死后如同生前!”摘录“既然我们都是带着创造力来到这个世界,那就要创造。只有我们自己创造的东西对我们才有意义。”
唐纳德·伍·温尼科特
有时候得感激命运的偶然。比方说,生在中国文化的深厚蕴藏里,老祖宗们的话丝丝缕缕理顺着我们的心态,让我们在人世的荆棘丛中备感踏实。
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几乎无一例外地外儒内老,一有身世沉浮、伤心失意的,就醉心黄老,落个身心安宁,要不就“擦干身上的血和泪水”,东山再起。更有甚者,仗着老子在名利场里玩太极拳,明哲保身,八面玲珑。
有趣的是,老子这被视为极高明的玄而又玄的“道”,说的却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大实话:老老实实做人。
我们对老子其人能明确知道的是,他叫李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据说他骑一头青牛西出函谷关,守关小吏看到人才外流大为惋惜,便逼着他写了《老子》。《老子》只有5000字,分为81章。
面粉可以做成无数种吃食,已经做好的面条却只能是面条。正是因为质朴简单,一部《老子》可以上至天地宇宙,下至生活琐碎,把玩、揣摩出无穷道理。1.知白守黑,以柔克刚
明知有风头,却不去抢,明知有便宜,却不去占。只想便宜的,吃的都是大亏。私心杂念过甚,心境就会过狭,就会被私欲牵着鼻子走。而豁达通敞,虚怀若谷,心境就会辽远,坦坦荡荡,天下宇宙,尽收胸臆。因此,柔弱的反倒可以胜过刚强的。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滴石穿,你看水流在山谷最坚硬的石头间,却可以无孔不入,挥洒自如。
明知那飞黄腾达的状况,却守着那平实简单的日子:“知其白,守其黑”,“知其雄,守其雌”。不争,是老子最重要的人生智慧之一。这就像在人生的马拉松中,如果每个人都想在其中拿到好名次,势必把他人都当作竞争敌手;如果把人生当作一次没有既定目的的漫游,他人都是风景,岂不更好。2.正反相生,大音希声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没有绝对的好和坏。正与反相辅相成,互相包含,互相转化,天地万物就是这么永恒变化着的。因此,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呈现相反的状态。至刚的大道,却是最柔弱的。比如,最紧张的气氛反倒是大寂静,“于无声处听惊雷”。最高明的进攻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最智慧的言说是拈花一笑⋯⋯因此,能成大器的,都是隐忍质朴、不张狂不卖弄的。有智慧的,都不会夸夸其谈。
面对难事,就像做简易的事情;面对大事,从做小事里求。好大喜功,指望一蹴而就,一口吃个胖子的,终难成事。3.不妄分别,简朴自然
不去求美,就不会有丑。世界本来是不善不恶的,欲望或恐惧让人对它有了价值判断,开始追求美、善和精致奢华。但是,无论是对精致、奢侈、金钱,权力,还是对仁义、道德、礼仪、才智、纯洁的追求,对幸福都并没有优先权。科技、发展与权力给人一时的满足,却都不是幸福和自由。分别越细,就越局限,心胸就越偏执。本来是为了幸福自由,反倒心为形役,陷入无尽的烦恼痛苦当中。
老子认为,真正的幸福藏在平常自然之心里,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满足里。4.顺应自然,不刻意而为
老子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不可以做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但“为”的基础是不刻意地“为”。这样的作为是顺乎事件的自然,顺乎人性的自然而作为的。刻意地杜绝欲望是不自然的;执着于欲望也是不自然的。最自然的方式是让一切自然地发生,欲望来了就来了,去了就去了;浓了就浓了,淡了就淡了,什么都可以做,但什么都不刻意做。
顺乎自然,为所当为,是现代心理治疗中森田疗法的主要思想来源,用于治疗强迫症和其他神经症,有很好的效果。但需要运用此法的治疗师本人是精修“水智慧”的人。5.否定的智慧
真正的智慧是流动的、灵活的,是不能言说的。和儒家的思想相比,道家崇尚的是否定的智慧。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人都有一个社会定位,应该服从于这个社会定位。老子却认为,一旦定位,就已经偏离。打个比喻说,孔子最提倡孝道。父母亲情本是人的天性,但当孝顺变成一种硬性规定的责任时,做子女的就会把尽孝道变成噱头,变成做秀,就会有很多做假功夫的行为。
老子认为,当我们要说明一个事物的时候,与其说它是什么,不如说它不是什么,以避免用僵化的方式给予定位。和很多学说相比,老子的学说更提倡混沌和混沌中的灵活性。他想让人们在影影绰绰中感悟智慧,而不是昂首挺胸地自以为掌握了真理。《老子他说》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最著名的一部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5000文字,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隐士修身,蕴涵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关于《老子》的讲记。
伊壁鸠鲁出身寒微,是柏拉图和唯物主义者德谟克里特的徒孙。他基本上秉承后者,反对前者。与其他哲学家不同,伊壁鸠鲁不认为人有高低贵贱,他的学校接受妇女和奴隶。
据说他著述颇丰,但只留下两本道德格言和3封信,还是残篇。后世的学者以此重构了一个“伊壁鸠鲁主义”(Epicureanism),和著名的斯多亚主义(Stoicism)一起构成古希腊哲学的两大支柱。
圣徒和心理学家总是对的,但是哲学家却没有不可探讨的禁区。他们从来都不是先有答案,再提问题,而问题,可以永远没有答案。也许你早就受够了无休止的说教与训话,那么就偷渡到时光隧道的那一端,和伊壁鸠鲁老头探讨一下他的问题吧!五个关键思考1.直面死亡
有道是:“往前走,是死亡,向后走,是死亡的恐惧”。死亡是生命的另一副面孔,谁都避免不了。但它还不安分,笼罩着生的世界,不舍昼夜:一切让人怕的--病、鬼、危险,未知的敌意等等,其幕后老板都是死。死生怕,怕生痛苦,痛苦让人发狂,发狂带来罪恶⋯⋯于是,死亡就利滚利,越来越有市场。人世似已走投无路了。
但伊壁鸠鲁说,对死亡的恐惧不过是多余的幻象:身体是原子的组合,组合的偶然形式就是灵魂。物体表面的精细原子影响灵魂,成为感觉,感觉决定人的存在。死只是感觉消失,机体解散,原子重组--而原子是永恒的。原子重组,形散神灭,灵魂就没了,但别的灵魂又开始了,没有什么可怕的。而什么来世啊,神的惩罚啊,只是因怕而生的幻象--而怕,其实是莫须有的。2.不怕诸神
伊壁鸠鲁是“敬鬼神而远之”的:我们的世界是永恒的原子均匀降落时偶然出轨碰撞而成,只是无限宇宙里无数偶然之一。诸神当然可以存在,但他们一定存在于他们自己也许完美不朽的世界中,没必要找人类的茬儿。他们无求于我们,也没必要心无旁骛地监视我们,为我们现实生活的鸡毛蒜皮大动干戈,还要为尽审判的义务在我们虚构的来世上班,又没有工资。3.节制欲望
伊壁鸠鲁不觉得肉体低贱,他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这“属肉的身体”。只有这肉体才知道什么是好--快乐,什么是坏--痛苦。但以肉体为本并不意味着纵欲--纵欲恰恰或是感到“来日无多”,或是想“精神升华”,或是不幸的肉体被禁闭太久。过犹不及。
以身体为本的快乐是 “天生的善”。所以要善待,要恰当,要守中道--不折磨自己,也不纵欲??另一种折磨自己。有研究说,历史上著名的纵欲者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禁欲主义者。敬畏、恐惧与战栗,正是疯狂和纵欲的因缘际会。
身体其实要求不高,很容易满足的:净水,简单的食物,干燥温暖的床。怕死衍生出对饥饿、贫困、受伤和孤独的恐惧,催生淫欲饮鸩止渴--财富、权力、荣誉、滥性、奢侈和精致。精致?对,精致。如果你只能坐在日本的枯山水中间品1000元钱以上的普洱茶,那么你就会彻底丧失像哈萨克壮士那样的享受--跳下马来,几分钱一碗的茶汁一饮而尽--醒醒吧。4.精神快乐
他不是强调肉体吗?但不矛盾。精神快乐不但真实,而且优于“物质的”快乐。在时间的铁腕下,物质的快乐--美餐、美观或性交等,只会给人一时快感,谈不上快乐。然而,人有记忆和憧憬:以记忆潜回过去,以憧憬神游未来,从时间的暴政下偷来自由,让瞬间的快感无穷复制,并发酵出意义--精神快乐,又曰幸福。5.忍受痛苦
不要自找苦吃,但痛苦会找上门来。为了胜利要曲线救国,忍受痛苦先。忍着割阑尾的痛苦可以躲过死的剧痛;苦药汤可以救命。而且,忆苦可以思甜。承受痛苦,利用痛苦,为幸福展开空间。至于如何忍受,伊壁鸠鲁从锦囊里掏出两条妙计:第一,说服自己。人总是自己吓自己,对痛苦的恐惧让痛苦加倍。但是知道疼的地方并不疼的。物极必反,最强烈的痛苦往往自己结果了自己??昏迷或死掉,而不会持续不变。最痛的瞬间主要来自惊诧,下一刻痛苦将失去其强度。痛苦成为常态便不再痛苦??习惯了,想通了,就好了。第二,诉诸回忆。回忆越狱逃出当下,让此刻的痛苦无能为力。回忆而忘我,和过去的幸福事件幽会。我们知道,法国作家普鲁斯特中年患上绝症,但回忆把他带回逝去的年华,让他超脱了当下的痛苦,平静地拥抱死亡。这回忆的孩子--小说《追忆似水年华》,让他永垂不朽。生平■公元前341年:伊壁鸠鲁出生在撒摩斯(Samos)一个贫寒的家庭。当他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就已经以其才智脱颖而出。■公元前320~310年:伊壁鸠鲁跟随几位导师学习哲学,主要是柏拉图的弟子邦费罗斯(Pamphilos),后来跟随唯物主义者德谟克里特的弟子诺斯法耐斯(Nausiphane),他与这些导师的关系常常变化不定。■公元前310~309年间:伊壁鸠鲁建立了自己的哲学学校,先是在弥狄莱勒斯(Mytilène),后来在莱斯波斯岛(Lesbos),最后是小亚细亚的兰普萨克(Lampsaque)。■公元前306年:伊壁鸠鲁把学校安置在雅典城里,那个美丽的地点名叫“花园”,他后来把这个地方遗赠给他的弟子们。■公元前300~280年:他写了很多论文,但是现在能够看到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公元前271年:伊壁鸠鲁死于雅典,门徒围绕着他。摘录“不必假装沉思,要为了有益而思想,因为我们不必假装身体健康,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健康生活。”
--伊壁鸠鲁
要连结到这个部落格()请使用您讯息中的[blog&nanmeimei]。
November 2009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最近其它会员的回复
2009年 11月 10日 5:09 am
2009年 11月 7日 2:18 pm
2008年 7月 21日 8:18 pm
2008年 7月 11日 12:28 am
2008年 7月 1日 7:21 am
2008年 7月 1日 7:12 am
2008年 2月 19日 10:47 pm
2008年 2月 12日 5:50 pm
2008年 2月 11日 3:17 am
2008年 2月 10日 7:12 pm
2008年 2月 10日 7:05 pm
出现在照片中的人可能不是真实会员。其它资料仅供说明之用。
版权所有 (C)
Friendfinder California Inc. 版权所有
FriendFinder&#174;, Asia Friend FinderSM, FriendFinder NetworksSM和 FriendFinder Networks标志都是Various, Inc.的服务商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灵气复苏全民觉醒异能的小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