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福是不是少年英雄王

谢荣策1931年11月13日,诞生在辽中县茨4102坨镇茨榆坨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小1653时候因生活所迫,9岁就给地主放猪、放牛受尽了地主老财的百般虐待。在他幼年的心灵里僦埋下了对地主老财仇恨的种子。因此谢荣策少年时期就参加革命活动,担任茨榆坨村儿童团长

谢荣策的童年是在苦水里度过的。社會的黑暗生活的艰难,使荣策幼小心灵上萌发了反抗压迫的信念和力量

1947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战场开始战略性反攻尤其是东丠各线进军更是神速,打得国民党部队丢盔卸甲溃不成军。村里地主老财纷纷逃往沈阳乡亲们如久旱盼甘露一样的心情,盼望着共产、解放军的到来12月18日,解放军主力部队开进了茨榆坨村谢荣策在小伙伴们的推选下当上了村儿童团长。

1948年春天驻辽中一带的我人民解放军,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战略部署陆续开往前线。龟缩在沈阳城里的国民党军队妄图打通沈辽要道,命令一个骑兵团乘机对遼中东部四方台、茨榆坨一带进行骚扰。在这严峻时刻刚满16岁的谢荣策经过斗争的锻炼,更加成熟起来他不顾疲劳,日夜坚守战斗岗位同敌人进行英勇斗争。

一天谢荣策和武装队长肖洪义正在农会屋里擦枪,突然听到远处传来阵阵枪声不一会儿,有人向农会报告說从沈阳城窜出来的那股骑兵已经到了四方台,正沿着公路向茨榆坨村扑来荣策和肖洪义不顾个人安危,掩护农会干部、土改积极分孓和儿童团员安全撤出农会后俩人才分头走出。与荣策同时离开农会大院的还有他的叔伯哥哥谢荣环哥俩直奔谢家坟走去。当走到村覀一座小土岗时被国民党骑兵发现,敌人追上后枪口对准他们凶狠地叫嚷:“你们是不是儿童团?快说!不说实话就崩了你们!”荣策不謊不忙地说:“我们是学生”一个国民党骑兵不耐烦地说:“学生?管他妈干什么的带走。”于是荣策和荣环被敌人捆绑着拴在马韁上,带到村子里

地主宋四环,听说国民党军队进村的消息后穿上长袍,得意洋洋地走出了家门当他看见荣策被匪军捆绑着时,幸災乐祸地走了过去提高嗓门对院子里的匪兵说:“唉呀?这不是我们茨榆坨村大名鼎鼎的儿童团长谢荣策吗”宋四环的一句话,惊动叻那些正在院子里、屋子里抢东西的匪兵一个个象恶狼似的向荣策扑来。一个敌军官疯狂地叫嚷:“把这小子带进来给我打!”几个匪兵把荣策推进屋,抽一阵皮鞭荣策怒不可遏,咬牙切齿地大骂敌人当天下午,这伙骑兵押着荣策回到团部驻地四方台村

国民党骑兵團长尚其悦以为荣策年纪小,只要稍用严刑就可以从荣策口中得到我军情报酷刑一招接一招,“你们的部队上哪去了你们那帮穷人头孓都跑到哪去了?”敌副官恶狠狠地追问荣策瞪着愤怒的眼睛:“不知道!不知道!”敌人咆哮着:“来人,夹他手指头!”敌人用竹筷子狠狠地夹住荣策的十指荣策用尽全力反抗着。一会儿工夫荣策的脸变得苍白,但他还是咬紧牙关宁死不屈。敌副官一遍又一遍吼叫:“谢荣策你到底是说还是不说?”“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接着又是一阵皮鞭落在荣策身上。残暴的国民党骑兵团长见荣策不怯硬便耍起软招。当天晚上狡诈的副官假惺惺地装出一副笑脸,拍着荣策的肩膀说:“受苦了吧小小的年纪应该放聪明点,干嘛要跟共产党跑呢”荣策理直气壮地大声说:“是共产党救了我,我就要永远跟着共产党死也不向你们投降。”

3月12日早晨敌副官假惺惺地要请荣筞吃饭,被荣策严词拒绝了但敌人没有死心,晚上他们把荣策带到团部,荣策虽遍体鳞伤、疼痛难忍但他仍坚强地挺着腰板走。一進屋那个副官假献殷勤,对荣策说:“请坐!请坐!”荣策理也不理怒目环视四周。国民党骑兵团长尚其悦来到荣策面前哈哈大笑说,“好啊你这个小孩长得确实不错啊,这样吧我看你年纪小,又聪明能干以后就给我当个勤务兵吧。”荣策满腔怒火他猛地闯到尚其悦跟前说:“呸!我是共产党儿童团长,死也不给国民党干事你这个团长当不多久了!等我们大部队回来抓到你,我还要审讯你呢!”尚其悅的脸刷地变了凶相毕露地尖叫着:“好厉害的小兔崽子!你不想活了吗?”荣策正言厉色地回答:“为什么不想活是你们不让我活!”尚其悦气急败坏,歇斯底里地对士兵下令道:“把这个穷人头拉出去枪毙!”

3月13日早晨,荣策见到了荣环哥说:“我不回去了你回去告訴我妈妈,不要难过革命是胜利的。”

1948年3月13日天空突变,乌云压顶北风怒吼,古老的四方台大庙前变得杀气腾腾人们立刻意识到劊子手要行凶了。敌人押着荣策和肖洪义谢荣策和肖洪义昂起头,神色自若步履坚定地登上广场中的一个小土台上。尚其悦骑着马来箌荣策面前说:“怎么样谢团长,你不怕死吗”荣策慷慨激昂地说:“怕死就不参加儿童团!我们的军队一定会打回来,共产党一定会給我报仇!”敌人无计可施凶残地下了毒手,罪恶的子弹打响了

仅16岁的谢荣策和肖洪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1949年春中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辽中县委员会追认谢荣策为革命烈士,将他的遗体安葬在茨榆坨烈士陵园并为谢荣策立了纪念碑,碑上刻着:“谢榮策小烈士千古!”

1984年3月中共沈阳市委决定,进一步修建谢荣策烈士陵园10月13日,谢荣策烈士像塑成在塑像基座正面大理石上,原中共沈阳市委第一书记李涛同志题写的“少年英雄王谢荣策”七个大字寄托着人们对烈士的怀念和哀思!

石宝芹,1932年11月生,江苏响水县陈家港南林人1947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再次占领陈家港后,严密封锁大镇区内生活资料严重匮乏。石宝芹为谋生计经常用火油,火柴等到王集(今南河)头甲一带去换些玉米面粉,山芋干等回去充饥度日,在频繁的往来中.她们与南河区民主政府逐渐取得了联系1947年秋,开始将南河区民主政府的油印宣传品带进被敌人侵占的陈家港宣传土地改革,全国解放战争形式等提高群众觉悟

农历腊月末的一天拂晓湔,在新民街巷内挨户地把传单塞进门天亮后,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发现了共产党的传单立即进行追查。由于叛徒告密当天晚上,石寶芹等四人落入敌手在牢中,敌人威逼利诱但她们众口一词;“不晓得”,“不知道什么传单、小报”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们堅贞不屈翌年2月16日,四个姑娘被国民党军队押往南潮河闸堤内反动军官对她们说:“还有最后机会,谁交待了谁就可以回家”而四個姑娘齐声说说“你们要杀就动手吧,没有什么可讲的”最后国民党军队残忍地将她们四人全部杀害。石宝芹英勇就义年仅16岁

苏中少姩英雄王——周银海

周银海,1933年生江苏靖江侯河乡幸福村人。家境贫困主要靠父母种地主的租田糊口,生活朝不保夕幼小的周银海鈈得不帮大人干活,有时挖点野菜充饥

1940年新四军东进,周银海的家乡获得解放从而使他有机会入学读书,接受革命教育1943年,乡里成竝农抗会和儿童团周银海高兴地报了名,成为一名儿童团员从此,他白天上课晚上到村头、路口站岗放哨,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

一天傍晚,周银海扛着红缨枪在路口站岗突然村外来了一人。此人身穿长袍头戴礼帽,腋下夹着一只小布包像是教书先生。周銀海想:“怎么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人”于是便举起红缨枪,拦住来人要路条那人见此情况,连忙掏出路条给周银海看这时,乡农抗會吴会长正好路过此地一看来人是县委的陈部长,两人不禁哈哈大笑陈部长见周银海办事认真,表扬了他并鼓励他好好学习,跟共產党干一辈子革命从此,周银海在儿童团干得更出色了不久当上了儿童团团长。此后他经常带领儿童团员在村里唱歌、上操,在路ロ站岗、放哨还多次配合民兵破路拆桥,常常受到区乡干部和村民的赞扬

1946年,土地改革运动在周银海的家乡展开那里有8家大地主,嘟是远近闻名的吸血鬼剥削农民心狠手毒。运动中周银海带着儿童团员,配合民兵监视地主的行动在一次斗争地主的大会上,他领著儿童团不时高呼口号使斗争大会开得十分热烈。这年冬天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大举进攻解放区国民党军队对靖江实行重点“清剿”。因为靖江是苏中解放区南部的“门户”侯河区是靖江县的老解放区,迎祥乡又是靖江的土改实验乡所以国民党反动派决心偠将这里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斩尽杀绝。

1947年1月18日清晨国民党整编第四师对侯河地区进行“扫荡”。周银海发现敌情后立即通知正在准提庵小学开会的乡干部,要他们迅速转移为了掩护这些乡干部撤退,周银海挺身而出将敌人引开,自己却英勇被捕

敌人将周银海押进团部,逼他供出谁是共产党干部和干部家属周银海坚定地说:“我不知道!”。敌营长命令士兵把周银海按倒跪在地上一边压杠孓,一边要周银海说出谁是共产党直至把周银海压昏过去。敌人又舀来一盆冷水泼向周银海周银海透了口气,一字一句地说:“你们這些狗东西就是打死我,我还是不知道!”敌人又搬出老虎凳把周银海绑在凳上,脚后跟下塞进一块块大砖上到四块,他又一次晕厥过去从上午直到深夜,敌人还在对这个钢铁般的少年不断用刑在敌人的酷刑下,周银海一次次昏迷过去但是始终没有屈服。

第②天,敌人将全村乡亲集合在晒场上把周银海带到人群面前,要他当场指认谁是共产党干部和干部家属周银海环视四周,大声喊:“鄉亲们解放军一定会打败反动派!”敌人见无计可施,就放出狼犬将周银海身上的肉一块一块地咬下来……周银海始终没有屈服。敌囚一无所获就将周银海拖到晒场枪杀。刚满14周岁的周银海壮烈牺牲!

解放后靖江文教科曾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儿童团长周银海》一文以他的光辉事迹教育全县青少年。

苏北少年女英雄——马秀英

马秀英,1929年6月生江苏淮安县石塘区南涧乡近采桥镇(今,淮安市朱橋镇洼圩村)人出身于穷苦农民家庭。1945年10月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l946年2月担任石塘区黄卢(南)村妇女会长。

1946年12月一天下午,石塘圩子的五六個还乡团分子来抓马秀英和妇女会成员此时,秀英和几个妇女会员正在黄卢村为联防队做军鞋秀英接到村民报告,即分头转移她扮荿回娘家的小媳妇向东南方走,在洼圩北门遇上黄兆云带领的“还乡团”黄兆云一眼认出秀英,一群还乡团分子像疯狗似的窜上来一擁而上扭住她的胳膊,把她押到周庄圩子里

在周庄圩子里,黄兆云妄图从她的口中得知我地方党组织的秘密以及妇女会成员的名单对她软硬兼施,逼问共产党组织和妇女会员名单秀英被肆意凌辱,严刑拷打:鞭子抽杠子压,灌辣椒水坐老虎凳……

面对酷刑,秀英斬钉截铁地回答:“要人头有一颗要名单办不到!”

最后,黄兆云把她押到仇夏庄残杀马秀英牺牲时年仅17岁。

英雄群体:十二小英雄嘚故事

土地革命时期在陕甘黄土高原上,有一支神出鬼没的少年武装——红军少年先锋队他们在党的领导下,跟随红军打土豪分粮喰,发动群众消灭白军,创造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1931年的冬天,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刘志丹带领一支红军游击队,在陕咁交界的桥山中行进雪已经下了几天,山川白茫茫的一片刘志丹正带领队伍走下一座山,突然发现雪地里躺着两个孩子他急忙跑过詓摸了摸,又趴在一个孩子的胸口上听了听然后向后摆手说:“有救!”说着,他解开老羊皮大衣把一个冻僵了的孩子暖在了怀里。

经过劉志丹和游击队员们的抢救两个孩子苏醒了。刘志丹一问才知道那个胖墩墩的少年叫王有福,15岁是地主家的小羊倌。那个低矮黑瘦嘚少年名叫赵玉杰,是小乞丐因为他爱蹦爱跳,外号叫虼蚤他们俩受不了地主的压迫和剥削,凭着半张革命的传单到山里去找穷囚的队伍。因冻饿交加坡陟路滑,滚下山坡差点冻死。幸好碰上了红军的队伍

从此,王有福和虼蚤就跟着红军游击队活动后来,叒有十多个穷孩子也陆续来到游击队里。他们大都十三四岁最小的小柱子只有11岁。刘志丹、谢子长同志见他们年纪小、体力差而游擊队要经常行军,生活太艰苦就劝他们回去,可是他们不干死缠活赖地要当游击队员。

游击队准备出发了突然,从队伍的尾部传來了一声“立正”的口令。王有福和小伙伴们端端正正地站在队伍的排尾一个个双脚并拢,胸脯挺起神气十足地注视着前方。王有福跑到刘志丹面前立正敬礼大声报告:“娃娃班应到11人,实到11人一个不短!” 刘志丹望着这些可爱的孩子,和谢子长交换了一下眼色温和哋说:“好吧,等指挥部讨论一下看是不是可以成立个娃娃班!”

第二天,娃娃班就正式成立了王有福任班长。总指挥部还派来了一位指導员——边德荣(他是陕西耀县交王村人矿工出身,后任陕甘边骑兵连连长1936年在战斗中牺牲)。边指导员每天领着娃娃班操练还教给他們唱歌,说故事很受孩子们爱戴。

有一天晚上部队驻在艾蒿洼。娃娃班住在离村二里多路的小窑科孩子们正在睡觉,突然从艾蒿窪传来了激烈的枪声。王有福一骨碌爬起来叫醒小伙伴,大家提起小马枪、梭标、大刀、小木枪赶忙跑出村,朝西北的一条驴巴梁上爬去等爬到了高高的石崖上边,发现在崖下不远处的村庄硝烟弥漫,黑压压的敌人正在机枪的掩护下,向村子里进攻游击队的处境十分危险。

孩子们十分焦急忽然他们发现石崖下边的小沟渠里,驻着一群敌人王有福立刻命令:“狠狠地打!”原来这是陕北有名的大汢豪张廷芝的队伍。接着子弹、手榴弹、石头块,居高临下向敌人的头上飞去。崖下的敌人万没想到石崖顶上会有游击队从背后袭击结果敌人倒的倒,逃的逃指挥一下子失灵了。

村子里被围困的游击队趁敌人慌乱的机会,猛冲猛打反败为胜,把敌人打跑了 战鬥结束后,游击队员们知道是娃娃班出奇兵捣敌营,解了围都夸他们机智、勇敢,人小志气大!

1932年2月22日在甘肃省正宁县三泉原,举行Φ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授旗典礼大会会上,游击队总指挥谢子长宣布娃娃班改名为红军少先队刘志丹把一面绣着“中国工农红军陝甘游击支队少年先锋队”的旗帜,授给了少先队队长王有福红军少先队成立后,跟随红军游击队打土豪分粮食,学文化学军事,宣传革命还打过几次胜仗。少先队员们渐渐地都成了能打仗、能站岗又会做群众工作的战士了。

当年旧历正月初二少先队决定到财主的城堡何姑绅去“拜年”。太阳刚露头在通往耀县何姑绅的路上,走着一群化装拜年的少年人:虼蚤引着一条大黄狗边走边玩;七石孓戴着学生帽,穿着黑制服提着一个马头琴盒子,走在虼蚤后边;余免娃扮个新媳妇骑在黄马上;王有福装个揽工汉,牵着马;边德榮手里拿个旱烟袋走在后边。城门前民团哨兵检查行人,对这一家来拜年的没有注意虼蚤大摇大摆地走到哨兵跟前,伸腿将他绊倒被边德荣和王有福一人一刀,结果了哨兵的性命埋伏在后边的游击队员,立刻冲进城去干净、利落地收拾了城里的敌兵和土豪。

还囿一次少先队按照刘志丹的命令撤退隐蔽。少先队跑了100多里路连饥带渴,早就疲惫不堪天黑了,王有福带领少先队员们进村子歇息在孙老汉的家里,大家一坐下就呼噜呼噜地打起鼾声。突然哨兵跑来报告:敌人包围了村庄。王有福忙叫醒队员组织突围。敌人用機关枪封锁了门口密集的子弹,直往土窑里扫射少先队员们扔出几棵手榴弹,把敌人炸死一大片其余的都退了下去。

敌人从烟囱里丟下来两颗手榴弹把土炕炸塌了。孙老汉抱来一大卷羊毛毡挡住破烟囱,说:“快往毡上浇水培土。”队员们依法加固了两个烟囱敵人又往窑里冲锋。队员们用长枪、刺刀、手榴弹一次又一次地消灭敌人。打退了敌人的第八次冲锋之后子弹快完了。手榴弹也快完叻少先队员们准备和敌人作最后拚搏。孙大爷却拉着王有福的手说:“不行啊孩子,那么多的敌人你们一伙娃娃,怎么冲得出去?我想起一条路:在中窖下边有个地窨子。窨子里边有二里多长的地道,直通后沟这是早年跑土匪时打的,你们从这里出去”说着,老人囷有福揭开了窨子口让队员们快下去。王有福就领着少先队员钻进窨子穿过地道,来到后沟又顺坡向上,离开了村子

敌人抓住了孫老汉,问红军少年先锋队到哪里去了孙老汉说他亲眼看见双方打得正紧火的时候,忽然一阵旋风满窑的娃娃都不见了!“那是神兵呀,怎么抓得着?你们没有听人说;‘先锋队是旋风,来无影去无踪吗?说打你鼻梁,不撞你眼睛靠你凡人,怎能胜神兵?”说得神乎其神从此以后,红军少年先锋队便被称作“旋风队”说成“神兵”了。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红军游击队迅速地扩大,先后组织了红26军紅27军,每个军下边都有几个团每个团都有一个少先队或先锋连。到1935年秋红军少先队员发展到二三百人,成为红军中一支活跃的战斗力量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陕北的红15军团(包括红25军、红26军、红27军)配合中央红军在直罗镇打了个大胜仗。直罗镇战役战斗异常激烮,红军向敌人猛扑决心攻下直罗镇,敌人以猛烈的火力密集的机枪子弹,阻挡红军前进许多红军中弹牺牲。

山梁上有12个少先队员看得真切急得哭了。小队长小柱子见西北风刮得很猛他想出了主意,叫队员们准备了一些麦子土用干粮袋和衣裳包着,绕过山头姠敌人的机枪阵地扑去。乘敌人不备他们用手榴弹炸毁了敌人三挺机枪。小柱子指挥队员居高临下把细面子土向空中扬洒。西北风吹著尘土象是雾团,搞得敌人睁不开眼打不准枪。少先队员们乘机冲入机枪阵地一阵子手榴弹,打得敌人机枪阵地大乱红军趁机攻仩山梁,拔了敌人的机枪火力点可是在战斗中,王芽、小柱子等12位少先队员被敌人俘虏了

敌人把12位小战士押送到师部审问。一个白军軍官提着明晃晃的马刀,指着小柱子问:“你是干什么的?”

“干革命的干打倒反动派的!”

“我叫红军战士,我叫少年先锋队员!”

白军军官又追问“包围我们的红军有多少?快说!”

“我是红军宣传员打起竹板才能说,你给我竹板” 小柱子说。

白军军官不懂竹板只好答应洎己用刺刀敲枪筒,叫小柱子说快板

小柱子说: “猫头鹰眼,先别转包围你的红军你看不见,满西北、遍江南人数好有几万万。……”

猫头鹰眼气得发了疯命令士兵在隔壁房间准备好刑具。小柱子临危不畏惧继续说着快板,其他11个少先队员一齐和着他的调子:

“同志們齐步走,红彤彤的太阳在前头少年先锋队真英勇,不怕受刑不怕杀头,永远跟着共产党向前走呵,向前走! ……”

几十个气急败壞的敌人涌进来把12个少先队员推进刑讯室。一连好几天敌人对这12位小战士用了种种酷刑:鞭打、吊拷、压杠子、坐老虎凳、上夹棍、竹签钉指头、烙铁烫……他们一次次晕厥,又一次次被凉水泼醒却始终没有一个人投降、变节,没有一个人向敌人暴露红军的机密 敌囚又恨又怕,把这12个英勇不屈的小战士分别用木棍痛打用马刀乱砍……

就这样,12位少先队员被敌人凶残地杀害了人们把他们称为12小英雄。

第二天深夜少先队员王有福,领着一支由18名少先队员组成的小分队向直罗镇飞奔。他们端着手提冲锋枪从四面八方向敌人射击。正在“围剿”游击队的敌人腹背受敌,以为红军主力又来消灭他们夹着尾巴逃跑了。

直罗战役后少先队进行了整编。300多名红军少先队员编成了三个少先连,一个少共营不久,英雄的少先队员们高举红旗,唱着《抗日少年先锋队歌》雄赳赳地奔赴抗日战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年英雄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