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233是装甲兵部队吗 坦克射击兵怎么样

装甲兵学院学员坦克实弹射击训练全记录
10月22日至11月1日,装甲兵学院干部轮训大队学员八队第二教学班圆满完成了坦克单车实弹射击和坦克分队射击训练任务。10天的射击训练中,该教学班用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兵心士气、以实战化标准砺炼精兵、用优良作风展示了当代军人风采。
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兵心
训练“龙虎榜”上你追我赶、学员骨干主动为心理素质差的学员进行心理辅导……笔者在坦克实弹射击训练现场看到,强有力的训练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推动了训练效益的稳步提升。
该班次学员连临时党支部认为训练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因地制宜,因人、因时而异,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铸牢学员敢打必胜的信念。通过开展“模范车组”“优秀射手”“优秀车长”“优秀二炮手”等评选活动,发挥标兵表率作用;举办现地和课后射击经验交流,让学员们在学习身边典型、汲取他人经验,提升自身技能的同时,自觉融入艰苦的训练学习之中。
授课教员们在现地开展谈心活动,就射击中出现的问题与学员进行沟通,对训练成绩不理想的个别人进行跟踪观察和重点关怀、帮扶;该队队干部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深入班排调查学员们存在的畏难情绪并通过开展“一对一”思想交流,及时帮助学员解开“扣子”,确保全体参训学员思想稳定、团结振奋。
该班次学员还充分利用训练现地条件,采取办板报、拉横幅、插连旗、制连标等形式,把驻训地建成“野战文化城”。
该院党委、大队党委始终聚焦训练一线,并多次深入一线检查指导。首长们的莅临指导,更加坚定了广大学子爱军习武的信心,充分调动了全体参训官兵的训练积极性。
[责任编辑:冯玲玲]
【上篇文章】【下篇文章】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相关新闻国防部网客户端 |中国人民解放军蚌埠坦克学院
09:28 &&来源:中国广播网&&&&
&&&&&&& 中国人民解放军蚌埠坦克学院是培养装甲机械化军事指挥人才的任职教育院校,坐落于安徽蚌埠南郊,其前身是建于1950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学校,原国防部副部长,军委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大将兼任第一任校长。学院于1979年3月在安徽宿县重建,1982年迁至现址,1986年6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蚌埠坦克学院,在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前后为全军装甲兵部队输送了3万多名军事人才,被誉为“坦克兵初级指挥军官的摇篮”。
&&& 学院现设有坦克分队指挥、坦克射击、装甲兵军事指挥、工业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本科专业和兵种战术学、作战指挥学、军事装备学、计算机应用技术4个研究生专业,拥有较完善的教学设施和良好的训练条件,是坦克兵指挥军官的培养基地,装甲兵数字化部队指挥人才培训中心和坦克射击训练和科研中心。
&&&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强的教员队伍。在这支队伍中,99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137人,他们中有全国、全军优秀教师18人,硕士生导师40人,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6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6人。
&&& 蚌埠坦克学院已成为我军培养装甲机械化部队军事指挥人才的基地,面对新的世纪,学院正以雄健的步伐向特色鲜明的一流院校迈进。
责编:黄欢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历任司令员、政治委员
我的图书馆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历任司令员、政治委员
馆藏&36736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查看: 2611|回复: 14
中国新型坦克射手:炮弹穿透坦克后再击穿下一辆
阅读权限120
北京军区某机械化师四级军士长贾元友纵观世界,哪个国家能为一个士兵设个“工作室”?
一个叫贾元友的中国士兵就有此待遇。他是北京军区某机械化师的一名四级军士长,部队为他专门腾出一间房,里面安装了两部能上网的电脑,书柜里还有许多书,门外墙上有一块小牌子,上写着:“贾元友工作室”。
记者见到他,却是在千里之外的戈壁。那天,贾元友与战友们驾驶着新型坦克打靶,黝黑的脸上神采飞扬:“你们想象不到,高速行驶的坦克在射击的一瞬间,在尘土和硝烟的间隙,可以看到弹头划过的美丽弧线……”3 U' c3 U&&k) }# Z# A9 L3 H
熟悉坦克的军人知道,这种景观常人确实难以见到。
熟悉贾元友的人也知道,由他“主演”的现实版“士兵突击”,更是中国士兵的传奇!
大漠射击,一弹贯穿双靶;千米之外,4弹全中靶心) Q3 s3 L1 ^: Z) s9 A, R8 F
2009年6月,某训练场薄雾弥漫,一场坦克实弹射击演练正在进行。
在烈马般颠簸前行的坦克里,贾元友突然发现,1号靶和3号靶在斜线上出现了短暂的重合。9 o5 L& ]2 a2 _3 q' E
“来个串糖葫芦!”刹那间,他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1 o4 N; I9 a: B+ ~0 Z% }
击发!炮弹呼啸而出。要知道,高速行驶的坦克中,这种重合只有1秒钟,然而就在这1秒之内,贾元友脑子里闪过发现、判断、定下决心和打击的一连串火花。6 ~7 [! i+ E1 j$ K9 O6 r
“好!一弹穿双靶!”大家惊讶地看到,在两个相距300余米的靶子上,出现了两个碗口大的弹洞。* E" d) Y! v# n- E5 V, s' w# v
打靶归来,官兵们议论纷纷。有人提出,一弹打双靶在实战中可能性不大,只能出现在展示性表演中。一位将军认为,表演的东西,没有多少价值。5 H3 @! y5 A, I- A1 v, D: U7 _
贾元友闻之不服,向将军报告:“首长,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就创造过一弹穿双靶的战例,我认为不是巧合,只要把握好最佳时机,使用穿甲弹是完全可以实现的。”&&p! A7 E, _$ D
将军很大度,不置可否地笑了。贾元友却没有笑,他在寻找下一次印证的机会……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阅读权限65
强将手下无弱兵!好兵!好将!关健发现人材!会用材!
阅读权限110
不知贾元友有没有寻找到下一次印证的机会没有?
阅读权限120
伟大时代催生英雄士兵9 C% @+ O6 p$ @/ D# Y: N+ ^
- j3 M&&o: o3 F1 x# k&&G/ |
■本报评论员) n1 |- L$ C( @0 m
9 D& T& d! [, \0 V1 @&&B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前夕,一名驾驭新型坦克的装甲兵士官披坚执锐,尽显英姿。贾元友,以神奇的射击绝技、全面的战斗技能、过硬的综合素质,向我们展示了新一代共和国士兵的传奇风采。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人民军队英雄辈出,历来不乏传奇,士兵更是许多奇迹的创造者。红军时期,大渡河边,神炮手赵章成用仅有的3发迫击炮弹,摧毁敌人3个火力点;抗日战争,黄土岭上,八路军战士李二喜,于千米之外开炮击毙日酋阿部规秀;淮海战役,解放军战士杨勇用手榴弹连续击毁击退敌5辆坦克;抗美援朝,志愿军狙击手张桃芳32天内用436发子弹毙敌214名……他们的辉煌战绩,凝铸成老一辈中国士兵英勇善战的传奇丰碑,令后人永远景仰。. x, l&&G1 u) P4 c) ~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新。当人民军队进入信息化时代,更多的中国士兵成为一幕幕雄壮活剧的传奇主角。“专家士官”朱桂全、“全能士官”宗道辉、“三栖精兵”何祥美……如今,铁甲精兵贾元友又出现在信息化战场的恢弘舞台。
5 f$ F8 X- ]6 N( o) m" t5 G8 F( r
他们身上,都有一种时代光彩,那就是模范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视使命重于泰山,把精武强能铭刻在心头,精益求精地苦练打赢本领,如饥似渴地学习高新技术,在严酷的训练中百炼成钢,在平凡岗位燃烧激情,发光发热,释放了一名士兵的巨大能量。
* i, ]8 P( [# C6 i7 u6 |
将帅的底气,来自士兵的能力。伟大的时代,催生传奇的士兵。在我们藏龙卧虎的营盘里,贾元友只是群星中的一颗。但他用自身的闪烁昭示当今:我们这支伟大的人民军队,一定能在祖国和人民召唤的时候挺身而出,不辱使命,像我们光荣的前辈一样,在人民军队的史册上书写更加辉煌的传奇篇章!# \) |+ W7 ?2 D! i&&C
阅读权限120
这些年,贾元友还绘制了新装备部件结构要图50多张,并制作成教学录像短片。他讲述的新装备课程通俗易懂,其他营的官兵都慕名前来听课,常把连队俱乐部挤得满满当当。
一次课后,一位上等兵对装甲兵工程学院来团里代职的王东军副教授说:“贾班长的课,一听就明白,一看就清楚,一用就好使。”
王副教授感慨道:“为了达到这个标准,我用了12年时间去努力,没想到一个战士为我做出了榜样,贾元友堪称‘士兵教授’!”
4 M, ~4 _+ h. _: |8 t* Y
在“贾元友工作室”里,记者看到,这里还有他编纂的《世界坦克大全》《坦克火控系统技术知识》以及与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合著的《某型坦克使用教材》……
书海琳琅,战场辽阔,一名中国士兵的价值空间,在无限地延展……( _# M( `7 g- W! A+ Z- O# Z3 @
3 O* r/ k# P: G7 x$ N
阅读权限120
新装备定型不久,只有一本薄薄的《某新式坦克构造与使用》手册。贾元友想,能不能自己写一本训练教材?为揣摩一个动作要领,冬天他曾在冰窖似的坦克内一呆就是几个小时。最终,在装甲兵工程学院专家指导下,他完成了6万余字的新装备操作使用教材。
让人意料不到的是,贾元友同时还在悄悄做着另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他天天围着新坦克转,每个战位都来回体验——哪里设计不合理、哪里设计不安全、哪里射击不方便,都记在本子上。最后,他向厂家提出65条改进建议。厂家被感动了,聘请贾元友担任新装备专家组成员。! b, m, O" \+ x' Z. ~
阅读权限120
苦学8年,拿到学士学位;训练教学,被誉为“士兵教授”
; W: T0 C# ]" [0 N6 `- J# Q
贾元友的另一个传奇,是用8年时间完成了中专、大专、本科的学历教育,最后从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指挥专业毕业,获得军事学学士学位- R* M; N) H1 ~) o
这些学历,均为函授。如今在职攻读学位,很多人只“攻”不“读”,但贾元友每一个学历都读得认认真真。而且,他也似乎更喜欢“在职攻读”这种学习方式,体味学以致用的乐趣。9 P$ m6 h3 [' H" W
, Z% t3 i! S. O8 ^- w5 D
早在2003年,贾元友就是连队第一个自购电脑的士兵,当时某新型坦克刚刚列装,贾元友就结合在职学习,制作了40多套新装备多媒体课件。2 C; f% p! Q0 M4 g9 \( Y
&&t6 R! G, J, b( ]5 s3 X, s
部队是个大课堂,什么课题都能遇到。那年,某新型坦克列装没多久,用于瞄准训练的移动靶标突然“趴窝”。训练不等人,厂家的师傅一时又来不了。贾元友急了,找来说明书,逐个部位、零件对照排查故障,最终查清楚问题出在靶标调速器上。' c0 |2 T4 N' ]* F" X) |( y
7 K/ N! V7 _&&R% [
靶标调速器内电子元件密布、线路走向复杂,贾元友遇到看不懂的,就打电话向厂家咨询。一连几天,把电话那头的人都问烦了:“这么复杂的问题,你一个小战士哪能解决得了?”贾元友的倔劲上来了,电话打得更勤,终于排除了故障,重新让移动靶标高速运动起来。
一场机动打击演练中,推弹链突然停止工作,药筒被卡在炮膛门口。调查显示,新装备常出现这样的问题。贾元友再次查阅资料,反复操作实验,总结出排除卡弹“五步法”口诀。从此,新型坦克卡弹难题迎刃而解。. O& I) ^# r. ~! y
1 r2 A8 ?# g8 b
阅读权限120
“我能拿到通信专业的特级,也一定能当上特级射手。”贾元友的回答充满了自信。& @! w: n' m( L/ [& ^7 b
3 }' b2 W+ N: k
盛夏,烈日当空,坦克车内温度高达四五十摄氏度,就像开了锅的大蒸笼。午饭后,别人午休了,贾元友仍上车练习,直到把坦克的方向机磨得光滑锃亮……
信息化战争,发现即摧毁,贾元友对“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这一亘古不变的战争法则有更深的理解。当时,新型坦克射击速度师团两级一直没有突破。贾元友大胆设想:“如果能把射击的时间缩短3秒、2秒甚至哪怕1秒,都将掌握战场主动权。”
缩短几秒,谈何容易!从搜索目标、测距、跟踪,到装弹、瞄准、击发,都受电脑程序的控制,人为提高的空间微乎其微。有人质疑:难道人脑能胜过电脑?
贾元友不信这个邪,他真的做到了。2010年初夏时节,全师在太行山脚下摆擂台,就在指挥员下达“开始射击”口令、靶牌刚刚浮现之时,贾元友的炮弹已经脱膛而出,炮响靶穿!. L! d5 X5 G, n4 s
&&N9 S& ~. v: ~) ?' T: J4 @
裁判组逐帧回放视频,以炮弹出膛的火光来甄别谁最先发射,结果证实贾元友比第二名快了0.3秒!6 F1 C" U7 z$ R- o&&e, {' T3 j' K
就是这个0.3秒,诞生了一个战区的坦克射击冠军。也正是这个0.3秒,让贾元友第7次刷新坦克实弹射击纪录。&&b6 {: b3 ?+ r3 M' F1 y
至此,贾元友先后取得了通信、驾驶、射击三大坦克专业的特级资格。
阅读权限120
“超人计划”,永远跑在第一;三大坦克专业,均是特级资格
这些年,贾元友先后7次在师、集团军、北京军区比武中夺得第一名。
- h2 ~4 ^$ H! p+ }
“战场上只有第一,第二就意味着死亡。”他一直用这句话激励自己。1 R+ l/ }( L9 h0 Z) y
一入伍,他就给自己制订了“超人计划”:别人跑5公里越野,他背着沙袋跑10公里;俯卧撑、仰卧起坐,别人做1组,他就做3组、5组;400米障碍,他每天晚上都给自己“开小灶”……&&Q$ h&&I' t5 T+ C: ]- D9 s
结果,贾元友5公里越野考核成绩比大纲规定的优秀标准还快4分多钟,成为全团有名的“飞毛腿”;自动步枪射击,他以5发子弹49环的成绩夺得全师第一名;手榴弹投掷、单双杠练习、400米障碍等课目,全团新兵无人能及。新训结束时,他荣登新兵“龙虎榜”榜首,入选团“十佳训练标兵”。&&l&&d4 I6 l1 |4 B7 x
3 I&&i: F9 M# F1 r. F: k
“超人计划”在继续。部队第一次换装,贾元友学的是车长专业。他发奋学习电台操作使用、行进间观察战场、军事地形学,很快熟练掌握了通信指挥系统,专业考级一路遥遥领先,在同年度兵中第一个拿到特级证书。
2004年,部队即将更换新装备,贾元友又把目光瞄向一个新战位——申请改当炮长。“你用了3年时间取得通信专业的特级证书,转学射击专业,等于从零开始,你想清楚了没有?”连长提醒他。/ H8 E6 X$ |! g( y+ R9 [
阅读权限120
这件事,让专家对贾元友刮目相看。高继安也坦言:“贾元友钻研新装备深度非同一般,完全超出了我这个团长的想象!”1 Z; Y9 n9 w( s, `* r
贾元友不仅对新装备研究得深,脑子还转得特别快。他发现部队坦克训练场纵深太浅,无法满足新装备火炮远程射击训练要求,就尝试“袖里舞长枪”,将标靶缩小为原来的一半,相当于将目标延长了一倍。8 K7 T6 {&&{) l0 }
这些年,贾元友还总结出“岛链式晋级训练法”“射击瞄准肌肉记忆训练法”等20余种新训法,编制了20多个训练口诀。
0 ?6 ], n5 ?' V! g) n1 O
这些新训法,大都颠覆了传统训法。各级指挥员都说:“集团军装甲兵转型第一兵,非贾元友莫属!”& d2 y5 l& R2 x6 d
阅读权限120
高继安半信半疑,立即把技术人员找来。有人一听就摇头:“不可能,新装备炮管的防护套就是为解决受热变形设计的!”' m# j2 n- K9 m1 ^3 X. \4 ~
贾元友不慌不忙,打开笔记本细说端详:“我查过资料,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也无法确保炮管在炎热条件下100%不变形,只能减少70%左右的影响。目前戈壁的烈日,足以影响到坦克射击的精度。”
/ V; L/ M( o7 X; U
第二天,大家按照贾元友的提议重新校炮,打了31发炮弹,结果命中30发。团里又派人专门咨询有关专家,也印证了贾元友的分析正确。4 j2 Z4 b# }) q! |, ^! C" `; I! [
阅读权限120
一次,贾元友在与营连军官研讨新型坦克战法时,语惊四座:“进攻时我们不应该一味猛打猛冲,而是应该学会‘退着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伤亡,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战果。”
“退着打?”这番话,说得大家老半天回不过神来。细细一想,还真是这样——新装备具备了远程打击的优势,如果我们退到对手够不到、而对手又在我们打击范围内的位置,岂不是变退却为进攻吗?3 ]) S8 {8 ~1 _# b
1 ^. S$ E$ b3 ^. l6 J/ K
“贾元友将新装备远距离精确打击的能力从理论变为战术,使‘非接触’成为我军坦克部队作战样式的一个全新选项。”师领导这样评价他。
事后,一些军官十分奇怪:“一个士官,啥时候脑子里装了这么多新点子?”
: N& X; A# e8 c
这个问号,在副师长高继安看来一点不奇怪。在他的眼里,贾元友对新装备的熟悉,堪称了如指掌。
- t) ~2 Y- o& C( ?3 I
他记得,2006年夏天,部队到戈壁滩打靶,刚刚列装的新装备突然“翻脸不认人”,怎么也打不准了。大家一下子懵了:“新装备在驻地打靶还好好的,这是怎么回事?”
0 P! m0 Q" d7 z$ w! [; R
分析会一个接一个,原因就是找不到。时任团长的高继安给厂家打电话求援,结果厂家也说不清、道不明。
) E3 J+ c" [# t- x2 ]/ v3 Z4 C
正在一筹莫展时,贾元友在团长办公室门外喊“报告”,进门就递上一份报告。他指着自绘的一张图说:“坦克打不准目标,我分析主要原因应该是戈壁太阳太毒,长期照射下火炮的炮管会有微量弯曲,导致炮弹偏离目标。”
" R2 A' h( |% k1 V
阅读权限120
一声巨响,炮弹飞出炮膛,不偏不倚,正中靶心!观礼台上,军委、总部和军区首长拍手叫好。指挥所传来消息:“601号车,第一名!”
&&U/ V1 Q' _. I/ P" ]
然而,首长们不知道,就在比武的前一天,贾元友已经震惊了赛场。
那天,部队组织坦克炮校射,靶子立在1200米外。贾元友最后一个登场,4次瞄准,4次击发。硝烟散去,大家纳闷儿:靶子上怎么只有一个窟窿?4 F* ]! @+ {0 n% n
5 R0 w&&W) C* V0 F. s
难道脱靶了?现场检验核实,贾元友发射的4枚炮弹,竟然全打在靶心位置,打出了一个脸盆大小的不规则圆洞。
贾元友,又创造了一个奇迹:4弹钻一孔!
6 M* U5 W&&v. I& S- a: C6 l
战法研讨,士官语惊四座;戈壁验炮,专家刮目相看
如果你以为,贾元友只是炮打得准,那就错了。' N3 i0 C) H- S8 D( G
阅读权限120
大漠沙场,又一次实弹演练。坦克炮膛里装填的是穿甲弹,目标是实体坦克。机会难得一遇。登车前,贾元友与车长张连超、驾驶员杨新军仨人顶头搂肩,默发誓言。
; o( p: @( l0 f6 f5 K
601号战车在巨大的轰鸣声中,消失在尘烟里。刚入射界,贾元友就在瞄准镜里发现了战机——炮口即将和两辆坦克连成一线!
他屏住呼吸,把握瞬间,果断击发。结果,两辆坦克被一发炮弹击穿!
9 Z9 M+ }( ]& J' ~
这一炮,震惊了靶场。一名观战的将军兴奋地说:“这真是奇迹!”/ v+ y* F# }) r4 C! U; s
( m2 c) c3 [6 Y&&h6 a
这一炮,也写入了我军陆军装甲兵训练史!
; j0 R! }( v+ o+ R1 S
奇迹还在续写。2010年仲夏,骄阳似火,北京军区基础训练比武大赛进入白热化。这次比武,是北京军区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专业最全、人员最多的大比武,选手人人身怀绝技,个个都是“王牌”。
' G+ I- e/ _) |5 B+ f9 c# ]$ @
7月2日,坦克实弹射击决赛上演巅峰对决。来自不同部队的8辆不同型号的坦克同时发起冲击,卷起漫天烟尘。601号战车一马当先,目标一出现,贾元友瞬间按下击发按钮。
$ Q6 z! b8 u+ B&&g% d! ^7 G; 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装甲兵之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