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一起玩的游戏一起做游戏评课

评课稿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初中体育课评课稿
听课小结日前听了夏老师的一节课。课后大家一起讨论,讲评,给予了一致的好评。现将本人的一点听课感受说明如下。&优点:一、&教师本人教态端正,口令清晰、响亮,在与学生同做准备活动时,动作标准、到位,做示范时讲解明了,体现了相当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二、&整堂课教学顺序编排合理,准备活动节奏操到游戏“点球大战”,再进行基本部分的脚内侧传接球学习,而后又有游戏和分组比赛。过渡自然、合理,让学生充分体验了足球运动的魅力,享受了团结合作与成功的喜悦。三、&教师备课认真,课中难点、重点都写得非常清楚,安全问题也作了提示。本堂课中还充分体现了二期课改的主要精神。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在“玩”中学、学生在“乐”中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在本次课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尤其是分队的教学比赛中,老师积极参与四、&本课的运动负荷安排合理,心率、密度都适度,学生既学到了技术,体会了成功,又达到了锻炼其体质的效果。不足:似乎教师讲解有些过详,高中学生理解能力应该不错了,可用启发之类方法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悟透,游戏有的过于简单了点,过程可以再繁复些。......
|||||||||||||||||||||||||||||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您要打印的文件是:评课实录
作者:教科处&&&&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21453
《教科信息》日 第1期   张熊飞教授来我校听评课实录   关于语文学科的评课:     语文学科有四位老师上了研究课,他们是:杨文涛、王宝树、李富民、陈国英。     张教授认为,四位老师在教学上各有千秋。杨文涛老师对作品作者的介绍富有特色;富民老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整节课都能微笑教学,等等。     值得研究的地方,比如,杨文涛老师设计的6个问题,能否更充分地让学生去探讨。王宝树老师讲《林黛玉进贾府》,能否抓住一个人物、一件事情进行深入分析,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然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学着去分析其他的人和事。     张教授谈到,语文课,老师的朗读、范读,老师的范文等等十分重要,起到的是身教重于言教的作用。富民老师做得很好。     张教授再次强调:探究教学模式是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模式,对语文来说,一个单元是一个大的知识点,其中的每篇课文又都是一个知识点,对一个人物或事件的分析是一个知识点,甚至认识一个字、一个词,都是一个小的知识点。这应是语文的特点。对每个知识点的教学,都要注意设置情境,激发情意,继而进行探索研究。     关于数学学科的评课:     数学学科听了王福胜、褚艳春两位老师的研究课。     张教授认为,数学作为一个最基础的学科之一,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这些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从两位老师的上课来看,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王福胜老师的课,从设计疑问来引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去推导结论。艳春老师的课,选题非常有代表性,从书上的题目开始,逐步引伸,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思,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思维的重要手段。老师们应多积累典型性的问题,同时拿出来互相交流,那就集中了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每个人都会有成倍的收获。     关于英语学科的教学:     张教授认为,英语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所以,英语必须加强听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从两位老师的课来看,注重了这两方面的训练,并且采用了很多方法,这其实就是诱思探究的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体现。当前,英语教学改革风起云涌,老师们要多加研究,只要抓住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尽可以大胆地去实践。衡水中学重视英语阅读和听力的改革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关于物理学科的评课:     张教授听了物理组王爱东、尹建尊、王洪旺三位老师的研究课。     他谈到,高中物理在世界范围内都被认为是最难学的学科,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要抓物理学习的规律,要多进行实验,加强形象化教学,多为学生铺设一些台阶。在复习课上,也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如洪旺老师让同学们自己画光路图,一同学到黑板上作,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能够让大家全员参与,这种形式就不错。     关于化学学科的教学:     化学学科听了张建华老师的研究课。张教授认为,在这节复习课上,建华老师通过让学生读书,完成了平时用传统的讲授方法不能完成的的学习任务,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方面也是一种尝试。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形式,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形式,这些都是可以探讨的。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总体把握了知识,要比你讲给他听效果更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也不一定都采用答记者问的形式,有典型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一下,等等,这些都值得探讨。     关于政治学科的评课:     政治组是杜全来老师的研究课。张教授谈到,杜老师的这节课,先让学生对本节内容鸟瞰一下,把握总体,再逐个阅读、分析,最后画龙点睛,总结提高。在诱思探究教学的初期,引导学生读书,找出关键词语,理出条理,这是一种较好的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还可以是列出读书提纲,让学生读书、讨论,或提供材料,让学生分析,写成小论文等等。张教授认为,政治课在育人方面的功能是任何学科都无可替代的,政治课的教学,关键应该落实一个“实”字,要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学生头脑中的困惑。要通过电教媒体等手段,使课堂教学与现实结合起来。     关于历史学科的评课:     在历史组,张熊飞教授分别听了孙庆华和郗会所两位老师的研究课。     张教授认为,历史都是已经过去的“现实”,学习历史的目的,应该是以史为镜,指导现实,以人为镜,陶冶品德。学习历史,为的是总结规律,汲取经验教训。历史知识是同学们进入社会以后所必备的人文素养。历史知识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史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思考、总结、发现历史规律。历史的教学能否借鉴语文、英语教学改革的模式,让学生多读,更多地积累历史素材,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历史规律,这一点值得探讨。     关于生物学科的评课:     生物学科的宋淑窕、刘艳红两位老师上了研究课。张教授认为两位老师的课都在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艳红老师的课让学生自学、设计提纲让学生回答问题,放得比较开,学生学的也很积极,老师在课堂上也比较从容。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课堂上想方设法调动所有学生积极参与,不要形成一人回答,其他人无事可做的局面。     关于地理学科教学:     地理组,由姚美兰、刘立敏两位老师上了研究课。两位老师能够充分利用地图,让学生通过读图、识图、作图、填图等方式来学习有关知识,符合地理学科的教学特点,张教授对此给予了肯定。美兰老师自己在谈上课感受时,谈到了自己没有想到同学们自己画的图竟然那么有创意,张教授感慨的说:我们的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在教学中未能充分估计学生的潜力,而一味地包办代替。只有相信了学生,才可能放手给学生,也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科信息》日 第2期   [教研之声]    ★上周教研,高一二政治组就“课堂提问中的诱思”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课堂提问,应是老师设计疑点,并给学生以必要的鼓励和启发,诱导学生由已知推出未知,让他们享受思维的快乐;课堂提问,应是在老师的提示和点拨下诱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使它成为活跃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激情的有效形式。关于“是不是”、“对不对”、“明白吗”的问题,只会形成对思维的限制与压抑,是我们应该避免的。(孔艳萍提供)    ★高二化学组在上周教研活动中就化学教学如何运用诱思探究理论进行了研讨,老师们达成了以下几点共识:1、要充分挖掘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精心设计“知、能、德”最佳发展高度,记学生跳起来摘桃子“,并由此认识研究自然科学的一般方法;3、要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把每一次实验当成一次科学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训练提高。(张文会提供)    日 第3期   [研究课评析]     通过一题多解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多维度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是数学教学的策略之一。上周四王琳老师在98-2班的一节研究课对此体现很充分。老师首先给出求解题目:用多种方法求Sin220°+cos250°+sin20°cos50°的值。这个题目从形式构造上应该说有一定的特殊性,就看学生能否充分利用。同学们思维相当活跃,很快得出了两种正确而独特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没想到第三个站起来的是班中成绩倒数第二的一名同学,她给出了一种非常巧妙的解决方法:构造三角形法DD这是一种连老师在课前都没有想到的方法,这一方法既十分简洁,又极其方便,能出自这样一位同学之口,简直让人称奇。在同学们的互相激励下,这道题最后找到了6种解决方法。几位教理科数学的老师评课时说:这个班的学生了不起,思维活跃程度超过了理科班。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有些时候同学们思维之所以不够活跃,是否和我们放手不够有关呢?现实情况一再告诉我们,同学们的思维力、创造力往往是会超过老师们的预料的。   《教科信息》日 第4期   [研究课评析]    ◆激奋45'     在一节课的全部四十五分钟,学生始终处于激奋状态,这将是何等高超的教学艺术啊!郗会所老师4月21日上午第三节的研究课就展现了这样的高超艺术。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习题讲评,要处理165道题的一份试卷。教者首先用了约2分钟时间简析了试卷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并提出这节课解决出错问题的方案:1、学生自查;2、同学讨论疑难;3、老师解疑。通过第一阶段的学生自查(约20分钟),问题已经解决了大半,讨论中(约5分钟)又解决了一部分,及至集中到老师解疑中的题目,已是十分典型的了。教者凭借他对自己学生的了解,每一题的讲解都那么切中要害。下课铃响时,全卷已基本处理完毕。     这节课之所以成功,原因在于:1、教者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相信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2、教者充分尊重教育规律,采取了步步深入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自主解决疑难的能力。从同学们的反映可以看得出,大家对这节课是十分满意的。若能把讨论过程再延长几分钟,解疑阶段或许用时能少些,学生活动也可以更充分,而教学任务完成起来也可能会更从容,如此是不是更好呢?   《教科信息》日 第5期   [研究课评析]    ◆“春”日喜“雨”-----有感于李富民老师的一节研究课   伴随教改的春风,语文阅读课已开展了半年有余,到底效果如何?感觉还是个未知数。从李富民老师的这节研究课--“激情九九十”读书报告会上,我们似乎看到了晨曦微露。   这节课为余华作品鉴赏专题。且不说学生的台风如何,但就那精确的把握、透彻的分析、流畅的表达就让听课老师们啧啧称赞了:“真是太妙了!”“分析得真到位!”“简直一针见血!”尤其让人们感到惊讶叫绝的,是那位将余华称为“一个野兽级的作家”的同学的一段精彩的评说,他对“野兽级”一词的运用是那样的大胆,却又那样的贴切,把人们对余华的赞美推到了极致。不知为何,我当时在头脑中影现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句__是啊,同学们这诸多绝妙之词,都是来源于阅读后的再创造啊!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阅读课,给了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就在这无声无息之中,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自然得到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述水平也在那一篇篇精妙文章的浸染之中日渐升华。我不禁慨叹:阅读课的实行,真不愧是一场及时雨啊!相信不久的将来,定会“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孙爱虹老师提供)   《教科信息》日 第7期   [研究课评析]     上周一,体育组丁金焕老师的研究课上得富有创意,表现在:(一)准备充分。金焕老师在课前自制了部分课堂教学用的沙包和活动篮圈,丰富了活动器材,充实了教学的内容,通过这些器具确实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二)配合兰球的运球、传接球这一主体活动,设计了投包淘汰游戏和活动篮筐投球比赛,这些活动或是对教学主体内容的技术准备,或是对主体内容的扩展和运用,活动项目的设计尊重了学生的身心特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三)课堂教学整体安排疏密有度、张驰结合、高潮迭起,学生活动充分,参与程度高,参与面广,教学效果突出。通过本节课,可以说达到了强化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训练学生机敏素质等多重目的。   《教科信息》日 第8期   [研究课评析]    *5月22日董丽红老师的研究课,内容是处理《盐类水解》的习题。在这节课上,丽红老师照例是让学生来主讲,这种方法她已经运用有一段时间了。先是将同学们在作业中出现问题较多的题目,先期由课代表布置给部分同学深入研究,上课时由这些同学为大家讲解。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探索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具体模式,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宰一切的局面;二是锻炼同学们的表达、表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现代人才意识;三是通过展示这些同学在解题中的思维角度,让大家能够见识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穿插同学们的提问,课堂气氛也变得异常活跃,老师在课堂上实际上是作为一个指导者、咨询者的身份出现的。从实行这种教学探索一段时间来以及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可以说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学生参与的热情增加了,探索的兴趣浓厚了,负责讲解的同学通过经常性的锻炼已经具备了很高的素质,相信这些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会大有裨益。   *在上周听取的梁辉、杜文辉、王莹、孙杰、王洪强等几位老师的研究课中,我们发现这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上有一点竟是相通的,那就是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图多用的方式来安排教学内容,实现了层层诱导,步步深入的教学策略,这样做不但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还更高效地达到了教学目标。如果我们用心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种做法是符合学生思维规律的,通过这样的设计,问题前后连贯,前面问题的解决为后面的问题做了铺垫,给学生的思维牵出一条线索,架设了一座桥梁,学生思考起来思维的跳跃性就不致过大,正所谓循序渐进,步步为营,为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创设了条件。   《教科信息》日 第9期   [研究课评析]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金属的腐蚀的知识,那么同学们来解释一下,我们平时做饭时,如果用刀切了西红柿,又没有把刀洗净,刀上就会生锈,这是什么原因呢?再有,即使我们把刀冼净了,刀上照样会生锈,又是什么原因呢?”“如果要保证我们的铁锅不生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如果要想避免街道上的铁栏杆等不因腐蚀而破损,又该采取哪些措施呢?”……这是郭秋莲老师在上周六的研究课上向同学们展示的一系列问题,她通过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巧妙地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外,既让学生学会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生产问题的方法,并由此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将课堂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正是当前高考改革的方向;让学生感觉到学了知识有用,让学生学了知识会用,这不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一个诀窍吗?(教科处点评)   《教科信息》日 第10期   [研究课评析]   *上周五安海港老师研究课的教学内容是电场和电场强度,理解这两个概念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以后学习的重要基础。海港老师采用了对比的方法,以同学们早已熟悉的重力、空气拿来与电场作比,掌握它的存在及其含义;把电阻的特点与电场强度的特点相较,从而深刻领会电场强度不因试探电荷的存在而存在的特性;将场强方向与电路中的电流方向联系起来理解,从而更容易的把握了场强方向的确定方法,等等。这样的教学,通过调动学生对旧有知识的迁移,实现了对新概念、新知识的同化,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自然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这节课上,海港老师还运用风趣的语言,并结合物理学史的有关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活了课堂气氛,创设了较好的教学情意场。   *在上周杨建春老师执教的研究课上,其中的精彩之笔当属对电教媒体的充分运用。他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将自己平时从网上精心积累的课件材料进行剪辑组合,非常恰当地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而又生动,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他还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加快了教学的节奏,增大了本节课的教学容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科信息》日 第11期   [研究课评析]     水是生命之源。王忠民老师在讲“硬水及其软化”这节内容时,就以此为起点,从水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谈起,联系人们司空见惯的用水常识,很顺畅地引入了本节课的课题。在授课过程中,他做演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也是从生活中取材:说明我们的饮用水中是含有盐分的,他拿出自家的大铝壶让大家看,显得“亲切自然”;区分硬水、软水时,把肥皂水加进两种不同的水中,吹气、摇晃,现象显现地明显而又迅速;联系生活讲述用水卫生,联系生产学习软化方法,在学完所有内容以后,又重新回到生活中的水。整节课使人感到既是在学习知识,又是在深入生活,使每个学习者都充满了兴致。静心想一想,我们所学的知识不就是来自于生产、生活吗?我们为什么要撇开生活来学习知识呢?课堂中溶入了生活的活水,将会变得多么富有生机呀!    《教科信息》日 第12期   [大赛前夕]     诱思探究展示课大赛的帷幕即将拉开,激战前夕,校园里又透出一丝平静。这说明,赛手们个个都已胸有成竹。从上周的课堂教学中可窥见一斑。不过,为避免先声夺人之嫌,下面涉及到的班级、教师姓名一概隐去。     一、“诱”上新台阶     经张熊飞教授两度讲学指导,全体任课老师的实践探索,诱思探究教学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比如教学情境的设计,是那么逼真自然,全然不留一点斧凿的痕迹。课堂上谈到了shopping,教师说:“I'm going to buy something, but……”然后做掏兜状,“Who can lend me some money after class?”这里的“after class”增强了语言的可信度。于是,全班学生纷纷表态,把教学引向深入。     二、不失时机,开启思维     数学习题中有一道关于人口增长率的问题,求增长率的取值范围。教师先让学生讨论了解题的方法,进而引导学生讨论现实意义,最终学生自己得出了“范围无法确定”的结论,大胆予以否定。这样学生既掌握了解题的方法,又拓宽了思维,打破了有题必有确定解的思维惯性。     三、学贯古今,厚积薄发     试卷讲评课最能展示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授课能力。一位语文教师由一句古诗引出几首相关的古诗,并把其中一首重点介绍给学生。学生只读了两三遍就可以流利背诵了。又由古汉语中的以“物”指人,揭示了古今汉语的异同。由“归”作“嫁”解挖掘了重男轻女的历史根源。     当然,教师的辛勤劳动得到了学生的丰厚回报。课堂上师生关系之默契,回答问题之准确便是生动的证明。   《教科信息》日 第13期   [赛场巡礼]     上周共有12位老师参赛,各展风姿,异彩纷呈。不过,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以诱思探究教学理论为指导,突出学科特色,展示个人风格。为方便起见,分学科简述如下:     一、语文。激情如火,让学生动情感悟,净化心灵     文章本是有情物,研读更需有情人。上周几节语文展示课都是讲授古典文学。借古人情动今人之心,进而达到育人之目的。这对讲授者的要求无疑是更提高了一步。可是这几位老师以自身渊博的学识、对文章的把握、激发学生情意因素的手段及育人之效果都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一位老师讲授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从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的介绍开始,在与课文情调一致的音乐声中,动情朗颂全诗,有力地烘托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点睛之笔。教师声情并茂,听者无不为之动容,一下子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也为学生的理解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二、数学:让学生感觉艺术之美     上周数学科有6位老师参与了赛事,虽各有千秋,但着眼点是共同的: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参与的积极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高一的一节数学课。在这节课上,老师既把教学的艺术展露无遗,同时又将数学学科的独特魅力展示给同学们,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将数学的思想、特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融入到每个题目中去,使学生学到的不只是几个题目,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一种思想、一种思路。老师对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相关数学题目的特点以精到的语言表述出来,使人在不知不觉中融入数学的海洋,调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绪。     2、追求解题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这是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同时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对待生活、学习的一种科学的态度。     3、对知识的全面把握,深入浅出、伸缩自如、游刃有余的课堂控制,使学生的思维象插上了神奇的翅膀,对问题的领会既迅速又准确。从几个典型问题的处理及学生课堂问答、训练的积极反应中,可以看出同学们的收获很大,既有知识上的收获,又有精神上的满足。     4.扎实、稳健的教学基本功,体现在语言、课堂气氛的调节控制等各个方面。从老师流畅自然、美观大方、新颖别致的板图,都可以让人产生美的享受。     谁说数学只是一个知识的学科?这位老师的数学教学让我们看到了数学的艺术之美。     三、外语: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如果说,想象给思维插上翅膀,那么,情境则给思维提供空间。上周几位参赛的英语老师可谓深谙其道。他们往往凭借一个提问,几句聊天,甚至一个手势,把学生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在那里,刹那间见终古,微尘中见大千,有限中寓无限。     一位老师的一个简单的问题导入:Do you like travelling?同学们马上沉浸在对那富有生命的山山水水、富有情感的花鸟草木的回忆之中。此后,教师又适时把讨论引向深入:Please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forest,同学们的思维也随之转向想象,从不同角度谈出了forest对人类的重大影响。     当然,这些课若用更高的标准衡量,也都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尚有被动之嫌,教师对学习主体的尊重不够,一句话,师生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整。   《教科信息》日 第14期   [赛场巡礼]     如果说第八周诱思探究展示课的特色可以用“情、境、美”三字概括的话,那么,第九周展示课语言学科的特色则是“自主学习”。     一位语文老师讲授的也是《琵琶行》。教师独具匠心,另辟蹊径。首先,教师请学生介绍自己心目中的白居易,之后,教师给予必要的补充,把作者与作品创作的背景密切联系在一起,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了配乐诗朗颂,使学生对作品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学生在亲自参与重点诗句、重点段落的分析过程中使理解深入一步。又通过几个关于音乐描写的古今名段的鉴赏分析,进一步开扩了视野。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欣赏了名曲《梁祝》。作业是运用所学手法写一篇描写该曲的短文。整个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尤其是最后一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冲动。     另一位语文老师讲授近体诗是靠问题的巧妙设计来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的。如一开始便给出一首小诗,请学生指出该诗当送于何人,使学生主动的积极思考。一节课,巧妙的问题设计环环相扣,始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直到最后,在老师的诱导下,由对诗人的理解给诗人画像,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语言学科有其相通之处。英语教师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自由。一位英语教师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英语的机会。在重阳节这天,及时给出了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的名称,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机会随处皆是。上课一开始,便请学生上台演示如何种花,把英语学习与日常生活进一步联系起来。     王燕老师抓住了毕业班的特点,对学生自主意识的调动另有特色。比如她对language point的处理,没有一句解释,完全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练习让学生去品味、去总结。老教师的设计更有独到之处。学生的左右脑同时开发,信息的输入输出相间进行。还有一位教师请学生们分析世界上森林减少的原因和结果。这些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另一位年轻老师在讲授《New Zealand》一课时,则完全放手让学生根据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推导出其气候特点,进而又推导出该国的经济情况。对课文的理解也是由学生设计题目,互相问答。     在上周数学学科的参赛课中则充分体现了老师们精巧别致的教学设计。“如果把我手中的纸对折一次,由一层变成了两层;再对折一次,就由两层变成了四层……这样对折多少次,纸的厚度可以达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一位数学老师通过一个很奇妙的数学问题,揭开了指数函数神秘的面纱;“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8%,按这一增长速度,从2000年底,再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可以翻一番?”另一位数学老师则用一个现实问题,引出了有关对数知识的学习。数学,不再是人们印象中的数的堆积、形的组合,而是与我们的生活建立起了密切联系。     其实,数学的本源就是生活,就连数学概念的学习,都可以时时处处融进生活的成分。一位老师在分析ab=N与logaN=b的相互联系时,非常形象地描述道:“a不管在指数式中还是在对数式中,都处在最底层,不得翻身,所以在两个式子中都叫底数。”这样的描述,能使人再也忘不掉底数a的地位及含义。当比较两个幂值的大小时,底数不同,指数也不同,怎样来比较?一位老师形象地告诉同学们:“在它们中间搭上一座桥”“搭桥”成了寻找中间量的代名词。学生的思路迅速扩展开去。     精巧的问题设计,贴切而又形象的比喻,加上每位老师严谨的分析,恰到好处的点拨,学生的思路既活跃,又顺畅,使上周的数学参赛课异彩纷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科信息》日 第15期   [赛场巡礼]     为期三周的诱思探究教学展示课大赛已经落下了帷幕,可以说,这些课充分展示了我校诱思探究教学的最新成果,真是好戏连台,令人目不暇接。虽然不敢说最后一周最为精彩,但确也别具特色。     也许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心目中的老师必须是博学多才,这也正是教师的魅力所在。一位语文老师在讲比喻的作用时,信手拈来朱庆余诗呈张水部的故事,形象生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凭他多年研究庄子之所得,把《秋水》讲解的精辟透彻,文言字词的讲授,举一反三。另一位老师在讲授《雨霖铃》时,分析“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多情自古伤离别”等句子的妙处,引导大家体会作者“化无形为有形”的艺术功力。同时在讲解过程中,自然联系到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张九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等名句,使大家体会到同为抒情,不同名家的不同风范。既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面,又在无形中提高了同学们的艺术鉴赏力,同时从更宽大的层面上构筑了课堂情境,便于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所学作品的意境。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强化训练可以说是一条生命线。如何达到训练的最佳效果,是教师进行课堂设计的重要内容。从上周几位数学教师的参赛课来看,对这一点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高三一节数学课上,复习对数不等式的解法,教师提纲挈领,将一般解题思路陈列出来,然后通过典型例题加以领会。其中有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老师并未直接将此题拿给学生来做,而是加以铺陈。预设了一个较基本的题目进行练习,这样就铺就了一个台阶,在解决综合问题时学生就显得得心应手了;高二一节数学课上,老师将课本上的一道有关数列的例题进行加工,使原本很直白的问题变得富有趣味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虽然只是小小的改动,蕴含了老师精巧的设计。同样是强化训练,加以设计,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由教师的魅力决定的,英语教师的魅力又有别于其他学科。比如教师纯正的语音语调,流畅洒脱的板书,精巧的课堂设计,体态语的应用,渊博的学识等,无不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位教师讲授的是COINS,一开始他便展示出自己多年珍藏的多枚古币,一一介绍他们的名称,特点及历史,使同学们大饱眼福。 更令人震惊的是,阅读一开始,教者指出了教材中的一处技术性错误:Bei coins are not coins, though they're called coins.不难想见,教者若无对古币的深入研究是万万作不来的。教者的博学在其它方面也同样得到了体现。他那精巧的课堂设计把学一们从一个高潮带到另一个高潮。教师那纯正的语音语调,流利的英语,同样使人折服。     在此,笔者也想呼吁一下,外语教师应从这里得到一些启示:要成为一名名师,你必须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   《教科信息》日 第16期   [赛事评析]    ◆ 我校诱思探究教学展示课大赛第一轮比赛已经结束。从语、数、外学科近70位教师的参赛课来看,老师们的教学从以下五个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一、教学行为趋于规范。表现在:教学用语更加标准,课堂上听到了更多的“请”字,其中蕴含了对学生的尊重;能够充分备课,依计划完成授课任务。语速趋于适中,使学生有了较充分的思考余地。     二、许多老师在教学中注意创设积极的教学活动。     (1)设计问题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学生乐于参与;     (2)作文课上让学生自己评判自己的作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3)学以致用,用其所学。如数学课上让学生去定义等差数列,去总结规律及得出结果。     三、英语学科教学上了一个新台阶,真正实现了英语授课。这既是对外语教学规律的尊重,同时也适应了高考增设英语听力的要求。     四、在创设情境、激发情意方面有了新的探索。     (1)注意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2)教态真诚、亲切、精神饱满、以情激情。     五、一批青年教师在这次教学比赛中有突出表现,脱颖而出。     总体来看,语文、外语的课堂教学体现出更多的创新性。     在听课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教师教学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一是教法显单调、模式显单一,一节课从头到尾没有什么变化。二是在相当多的课堂上表现最活跃、最积极、最兴奋也最劳累的仍然是我们的老师,而最潇洒、最轻松的仍然是学生们。学生未能进入角色,只是观众、听众,甚至成了“睡客”。三是问题缺乏设计,没有梯度,不富挑战性,不具启发性。四是课堂提问不注意全面性,并且几乎所有的问题均由老师提出,未能创设让学生提问、质疑的机会。五是对学生的回答缺乏积极的评价。六是课堂未能创设讨论的机会和氛围。七是教学基本功还不到家,教学语言、语音语调、板书板图等未能进行精巧设计,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设计得不够,而这应是教学设计的中心。     通过展示课大赛第一轮的比赛活动,语、数、外三科的每位老师都登台献艺,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广大教师也得到了一次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可以说这一阶段的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根据张太庄副校长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整理)   《教科信息》日 第17期   [精彩瞬间]     人常说,听一节高水平的诱思探究研究课是一次高品味的艺术欣赏。上周,我们居然在一天之内经历了两次这样的享受。授课人是颇具资历的王忠民和张括志。尽管教者风格各异,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首先是他们新颖的课堂设计。设计的新颖在于教者首先确定了本课时的三维教学目标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得到自然体现。教者的每一句话都那么得体,毫无斧凿的痕迹。     另一共同特点是注重了情意因素的调动,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情趣。大致运用了如下几种手段。     1.情境激情法     王老师以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苯的故事导入,张老师则以设疑入题。当然,他们所设置的情境又都不止于此。     2.活动激情法     好动是中学生的特点,实验是化学的基础。教者把这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     3.发现激情法     有人说,在一切激情手段中,发现法独具魅力。学生一旦自己动手动脑而有所发现时,那种乐趣绝不在文学家迎着初现的晨曦欣赏自己刚刚完成的杰作时的心情之下。王老师指导学生做实验,把学生变成了魔术师。他们的发现往往连自己都感到惊讶。     同时,还穿插运用了诸如以教者之情激发学生之情的感染激情法,让学生自己品味成功的成功激情法等。     第三个特点是教者的魅力。     一是语言的魅力。如讲到科学发现时的庄重,激发学生动手时的幽默,还有那严密的推理,情真意切的双关等等,可谓字字珠玑。     二是人格的魅力。如王老师在讲述历史上的科学发现时,勉励学生在科学的道路上不辞辛苦地登攀,语重心长,充满对下一代的关爱、对未来的希望。张老师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学生影响至深。     最后一点是,他们的每一设计都以坚实的理论为依托。如:他们都按照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或是指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或是由假设开始,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再予以修正,发现真理。     艺术是没有止境的,也是没有严格的学科界限的。相信这二位老师的艺术创作必将再攀高峰,也相信他们的实践会对大家有所启迪。   《教科信息》日 第18期   [研究课评析]     上周进行的六节研究课在备、讲、听、评的整个过程中都充分体现了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充分体现了四为主的思想。     有的课,教师步步设疑,学生密切配合;有的课,教师充分放手,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有的课,高潮迭起,学生始终高度兴奋;有的课,看似平淡,而学生却始终处于入静状态。风格各异,效果俱佳。     如孔艳萍老师的课引入巧妙,流畅自然,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勇于触及热点问题。     郑炜老师的课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训练为主线的思想,敢于严格要求,尤其是她那规范的板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韩旭红老师的课环环相扣,妙趣横生,语速适宜。     许秀娥老师注重一题多变,过渡自然,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思路。     王睿老师处处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问题设计得当,语言自然流畅。     盖春霞老师对谈话式教学进行了成功的尝试。无论是课堂设计还是听讲效果,充分体现了诱思探究教学,以诱达思,学生活动充分,动情读、动口议、动脑思、动耳听、动手写,一节课内学生独立活动占了25分钟以上。     从这几节课不难看出,我们的老师为了上好一节课,要付出多少努力,他们精于备课、长于传授,善于创新,确是教学生的“妙手”。当然,有待改进处也不少,如有时放手不够大胆,不利于学生的主动思维;有时对训练这条主线有所忽视;有时只注意了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激励评价;有时教学语言显得不够精炼。如此等等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去逐步提高。   《教科信息》日 第19期   [研究课评析]    ◆ “前段时间,网上在讨论将每年的9月18日定为国耻纪念日这一话题。有人建议,在9月18日这天,国人不能举行庆典活动,不得举办婚礼。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的9月18日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一句话引起同学们热烈的讨论和积极的思考。不少同学争相回答:“今年的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七十周年。”“今年上半年日本文部省通过了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新教科书”……这是上周裴冬梅老师研究课刚刚开始时的一幕。由此揭开了对本节内容“日本大举侵华与红军战略转移”的学习。历史被拉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被充分地激发起来。    同样是在一节课的开始,王洪旺老师的研究课首先通过“水泡运动”的实验引入。同学们参与积极,观察、分析、判断,踊跃表述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积极活跃。随着一个又一个由易而难,步步引伸的问题设计,学生的思维不断得以扩展,对问题的认识逐步达到深化。同时,老师在设疑的过程中,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注意物理学法的总结,引导学生去发现解题规律,提高思维能力,加之形象生动的事例,充满激情的解说,使学生思维的闸门完全打开。这节课可以说在知识、能力、品德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目标。    当然,按诱思探究教学理论的要求,在上面两位老师的研究课中,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方面仍有进一步探讨的余地。如冬梅老师的研究课,还可在设计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方面加以考虑;洪旺老师的研究课,在知识的深度、广度的把握上还可进一步的斟酌,以便于学生学会自己“摘桃子”。   《教科信息》日 第20期   [研究课评析]    ◆ [从一节研究课说开去]     上周张宪辉老师的研究课讲授的是“氯气”,他以“毒性-毒性机理-防毒方法与途径”为线索,以海湾战争中的生化武器为导入,通过一个接一个的实验,引导同学们一步一步地掌握了氯气的制法、性质、用途,课堂上教者那深邃的思想、生动形象的体态语、极富鼓动性的引导,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对这样一节课,张老师在自评时是这样说的:“这节课是全组老师智慧的结晶,可是我却没能把它上好。”并且幽默而苛刻地给自己开列了“九大罪状”……     张老师的自白给我们提供了两方面的信息:一是他的研究课严格按照“研究”的要求,课前进行了充分的研究,集体制定了授课方案,做到了集众人智慧于一身。也只有如此,我们才可欣赏到高水平的诱思探究研究课。二是表明了教者能够高标准要求自己,具有虚怀若谷的精神。这正是追求卓越的衡中精神的体现。     在评课过程中,化学组的老师们各抒己见,对本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表现出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的精神。原计划一节课的评课时间不得不延长至近两个小时。其间,涿鹿教研室彭主任也毫无保留地把他个人设计并应用过的实验改进装置详细地介绍给大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验过程中的空气污染问题,使与会者深受启发。     研究课的目的之一在于寻求突破,而要真能有所突破,必须靠众人的智慧。可以说,张老师的这节课便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研究课的又一目的在于为教学提供范例,把成功的经验推而广之。要达此目的,需要所有参与者的真正的而不是形式上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自己的教学。化学组的这一节研究课之所以取得成功,正是所有成员积极参与的结果。     愿我们的教研之花结出更为丰硕的果实。   (张锁占)   《教科信息》日 第22期   [研究课评析]     周五下午,我们听评了李红奕老师的一节复习课,大家一致认为,这节课很成功。     1、课的引入:李老师以在封闭的电梯中手机信号弱,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物理有用且有趣,与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     2、课的展开:李老师注重引导学生理清思路,而非老师先入为主直接给出结果,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别外,引导学生看书、思考。这在高三物理复习中是一个新的尝试,值得推广。值得研究的地方是有些环节的处理可以更丰富些,学生互相讨论的点可以再创设些。     3、课的收尾、验收。最后结合参考资料中的小练习,检查学生的听课效果,可以看出学生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也有联系实际的问题,如显像管的灵敏度问题,这再一次体现了物理的实用性。     总之,我们觉得听完课后,收获很大,以后我们将更多地开展听、评课活动,使大家共同提高。                      [以上由王玉满老师供稿]     上周的其他几位老师的研究课也各具特色。赵顺峰老师的复习课一改从罗列概念开始的课堂模式,通过设计一些问题、练习,达到熟悉概念,把握知识的目的;马孟龙老师的“前滚翻”技巧课,器械准备充分,使学生在“前滚翻”动作的把握中充分体验,通过变换不同方式逐步提高动作难度,使同学们较好地把握了要领。崔双玲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了地图、表格,采用对比的方式提炼贯通知识,使学生对中国四大区域的基本情况有了宏观的明晰的认识。同时前面几位综合科目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切合明年“3+X”高考的需要,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教科信息》日 第26期   [诱思探究展示课述评]    ★ 历时近半个学期的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诱思探究教学展示课大赛已经落下帷幕。这次大赛,首先通过组内的听课和评课,推选产生了进入二轮比赛的人选,然后经过学校组织的评委会认真听评、打分,现在座次已经排定,列于前10位的老师分别是:吴树勋、闫文国、张海霞、孙荣起、陈国英、刘洪生、葛春香、杜 娟、赵魁英、王 琳。     这次大赛,可以说比较充分地展示了我校语、数、外三个学科教师的整体教学实力,展示了三个学科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风貌,展示了我校开展诱思探究教学所取得的成果。从参赛教师、尤其是二轮参赛教师中比较优秀的课堂教学来看,有如下几个共同特点:     一、教学基本功扎实。突出表现在:教材知识内容纯熟,教学语言精炼,课堂节奏协调,结构完整,多媒体手段运用、操作熟练,板书、板画美观、得体等。     二、有比较突出的个人教学风格。有的老师精神焕发,风度翩翩,笑容可掬,教学中挥洒自如、光彩照人,能够以美的形象吸引学生;有的老师善于走下讲台,溶于学生当中,是在讲课,又似在与学生谈话,是在问答,又如师生之间对语,使人产生亲切之感;有的老师音色清丽,似泉水流淌,琴声回荡,使人有如置身艺术殿堂;有的老师激情涌动,语调铿锵,能够激发起在场的每个人情感的波澜;有的老师细语微声,娓娓道来,有如涓涓细流,却也别有意味……不同的风格,展示出各位老师独特的魅力。     三、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和谐。这一点从各参赛教师的课堂中能够明显地感受到。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只有师生的默契配合才可能实现。这也启示我们:要上好一堂课,做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使自己融合到学生当中,成为让学生喜欢、受学生爱戴的人。     四、知能德并重,教学成效大。这些教师的授课,知识容量适中,听、读、说、练、做各方面综合开发,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参与积极。同时,老师能够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进行学法指导,品德教育,使一堂课比较充分地实现了张熊飞教授提出的知识、能力、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     从这次诱思探究教学展示课大赛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老师们在教学观念的转变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有些老师观念依然陈旧,课堂气氛沉闷,如一潭死水;二是一些年轻老师的教学基本功亟待加强;三是在这次诱思探究教学展示课大赛的组织上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进。     通过这次大赛,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得到了展示,教师队伍得到了锻炼,诱思探究教学理论进一步深入人心,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进一步转变,大赛取得了预期的目的。    DDDD[教科处]   《教科信息》日 第5期   [教改之声]    ◆ 当前我们正在大力倡导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改革、如何创新呢?上周我们听了张海霞老师的一节试卷讲评课后深受启发,下面就把张老师的课作一简要回顾、分析,与大家共同分享教学创新之乐。    教者首先朗读了本班同学李洁冰的随笔《春之杂感》,作者优美的语言与教者声情并茂的朗诵让学生惊羡不已,禁不住鼓起掌来,接下来是作者谈创作灵感,随后发动学生谈一下自己对春的感受(今昔对比),教者对散文的实质做了一个简要的点评之后顺带将学生的注意力转入了试卷中余秋雨的散文《垂钓》。她先找一名学生朗读作品,并让其他同学划出文中重点信息、不理解的地方以及暗含“神”的句子。朗读完毕,学生报告自己划出的重点信息及传神的句子,接下来本节课达到了高潮,三名学生提出了三个不理解之处:为什么胖老头扮个鬼脸却未笑出声来?胖老头与瘦老头谁为悲剧美、谁为喜剧美?为什么要写海之浩大人之渺小?对这三个问题,老师没给做任何解释,而是让学生大胆谈自己的想法。多位同学分别从人物心理、道德伦理、人生哲理、艺术手法几方面对这三个方面做了精彩的诠释。    试卷讲评课按照一般的做法无非是给出答案,分析错因,匡正学法,纠正态度等,而张老师却截取试卷一点,生发开来,大做文章,这样处理是由于她明白赏析是语文中最高的要求,是学习的难点,决非几句讲解就能解决的,如此处理意在突破难点,这体现了她教学态度上的“实”字。虽是讲评《垂钓》,却从随笔《春之杂感》入手,这样更贴近学生、更能抓住学生的心、引起学生的共鸣,这反映了她教学设计上的“巧”字。教师始终态度和善、给每个回答问题的学生以热情的表扬、鼓励,微笑中包含了一个“情”字。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想象力,教者体现了一个“放”字,学生做到了一个“活”字。当然,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张老师的课并非无可挑剔,但她的创新尝试是十分有益的,也是难能可贵的。作为一名教师,只满足做知识传授的熟练工,久而久之,自己也会感到厌烦,只有将教学效果和教学艺术相结合,走创新之路,才会给自己带来永久的快乐。创新利于他人,创新愉悦自己,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    (王忠民)   《教科信息》日 第12期   [教改成果展示课评析]     本学期语数外诱思探究教改成果展示课日前落下了帷幕。六周来,精品不断,异彩纷呈,令人目不L接,大饱眼福。正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三石俱下万倾波。我们在欣赏之余,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展示课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     一、教学有法法不定,千变万化源于一。     语数外学科不同,教法各异,但同样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其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展示了教者巧妙的构思,驾驭课堂的高超能力,对诱思探究教育理论的熟练应用,堪称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及学生自身发展规律的教育典范。一句话,展示的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颗赤子之心,爱岗、爱生、爱国之心。谁都知道,在这光辉的背后,他们(展示课主讲教师及全组成员)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劳动。     从教学设计来看,他们都有着精彩的导入,完整的过程和富有启发性的结尾。三位老师的第一句话都紧紧抓住了学生乃至所有听众的心。在这方面,如果说语言学科独具优势的话,那么,数学课的导入也绝不逊色。“我们从教室来到这里,正好体会了一下今天要学的内容DD平移”。这句话,既点出了主题,又通过学生的实践使其思维开启,一语双关,绝妙无比。三节展示课课堂上都是高潮迭起,语文外语课上学生的表演令人动容,外教的介入真实自然,又增添了几分色彩。如此等等,都说明教者的设计确是独具匠心,绝非寻常之作。     二、意境交融情更切,语直意露味亦浓。     三节展示课除上述共性外,又各具特色,这主要体现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上。     语文课教学情境的设计,寄托在几十年前那风雨如磐的旧中国,外语则寄托于异域风情。但他们又都能巧妙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挂了钩。前者主要凭借学生那动情表演,而后者则充分发挥了电教手段的优势。二者都做到了意境交融,情真意切,真实地再现生活,使人如身临其境,学生得以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言操练,进行思考。     有人说,语直意露,如望平川,使人无思考余地,难以进入境界。其实不然,数学课就要语直意露,这是它的学科特点。吴老师的数学展示课同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意因素,如以歌曲唱规则,也饶有兴味。不管是什么学科,也不管教者具何风格,教学艺术所追求的都在于一个“效果”。只要激发了学生的情意因素,使之动情地参与你的教学活动,都可望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衡中待有才人出,一代名师竞风流。     成果本身固然使人激动,透过成果,去看看正在争奇斗艳的鲜花,看看花下的沃土,会更令人振奋。十年来,我校为肥沃校园这片土地,或外出取经,或请专家送宝,也或是创造教育科研的氛围,都大大增加了这片土地的肥力。至今,我们高兴地看到,在这三名展示课教师的背后,行进着浩大的名师之伍。他们正昂首阔步向我们走来。     教育需要名师,衡中需要名师。愿衡中新一代名师尽快成长,和衡中一起,誉满中华。    DDD(张锁占)   《衡中教研》日 第二期   善假于物    ――评闫文果老师的两节研究课    闫老师的两节研究课都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课时未延,而信息巨增;教材依旧,而妙趣横生;表象相近,形象愈鲜;同习英文,而创新意浓。改其原因,盖善假于物也。两节课相间不过月余,猛虎生翼,更见其善。试分述如下:   信息量巨增   评第一节研究课时,人们一致称道其信息量之大,第二次评课时,人们便被其信息量之大惊得发呆了。这是一节课文教学,前二十三分钟心大大超过了一般课堂的容量,其后的时间又完成了根据课文内容而选的卓别林无声电影的一个片断和一个自制动画片的理解,还有一篇阅读文章。事实证明,学生大脑的潜力是无穷的。   妙趣横生   我们一直非常重视教学情意场的创设,多媒体在这方面有其独到之处。第二节研究课上,进入课文教学之后,学生一边蝗着悦耳的录音,一边欣赏着闫老师根据课文内容而配制的教学片,使学生物与神游。可以说,整节课没有一个画面不足以使人动情。“情欲嗜盈,学必长进“乃为古训。   形象鲜明   尽管语言在人们的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们还应注意到形象形成的表象在准确性、生动性上是语言表象所无法比拟的。(张锁占文)   《衡中教研》日 第八期   让学生去“点燃”焰火    DD李荣彩老师汇报课侧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第三次全教会确立的素质教育的主题,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也正在成为高考改革的热点,那么,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如何去适应这一形势呢?李荣彩老师的汇报课可以说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钠”这节内容又蕴含了丰富的实验素材,每当学习到这节内容时,老师们都不会放弃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的机会,钠在水中旋转游动、燃烧、喷发出耀眼火焰的情景,给同学们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然而,演示实验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学生只是一个旁观者,不能亲手去试一试,不能切近地去感受一下,后排的同学有时连基本的现象也看不清楚,从而影响甚至抑制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能否将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实验,让学生亲手去“点燃”那美丽的焰火呢?李荣彩老师的课告诉我们:能,而且能让学生做得更多,观察到更奇妙的景观。     上课前,老师已将学生实验所需材料按组分配到各实验组长手中。引入课题后,李老师让每个组取回一小块钠,用手中已有器材感受一下钠的物理性质。同学们用手来“捏”,以感受钠的质软和延展的特性,用配备的小刀将钠切开,观察切口的颜色,从而亲自体验一次“切金属”的感觉,看一眼在自然界中不可能见到的金属钠单质的本来面目,学生的兴致自然不同一般。紧接着,老师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看一看你手中的钠,切口的颜色还是银白色吗?说明了什么?”从而自然引出钠的化学性质,并很轻易地得出了钠与空气中的氧进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接下来学生   进行的实验操作之一,是将钠在空气中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钠开始燃烧,发出耀眼的黄色火焰,残留的是一种黄色物质,学生于是又见识了钠与氧气在加热的情况下得到的新的产物DD过氧化钠,并由学生比较其与氧化钠的异同。再接下来,就是让学生亲自观察、体验钠在水中游动、熔成小球、发出嘶嘶的声响、进而燃烧起来的过程了,此时,同学们亲自进行实验的兴奋劲真是难以言表,有的组一次实验不过瘾,就又切了一块钠放入水中,将“壮观景象”再一次回放。在一般情况下,观察完过程,就可以直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成物的判断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了,荣彩老师并没有这样做,她提出了新的疑问:“生成的气体到底是什么气体呢?让我们来检验一下吧!”如此一引,实验又深入到一个新的层次。随后,老师又指导学生对钠与硫酸铜的反应进行了探索,并由学生自己总结得出了结论。     从整节课来看,同学们一直是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处于一种积极、激动、兴奋的探索状态,不仅仅是学到了应有的知识,也不仅仅是在更深的层次上领会了知识,掌握了知识,同时,他们也从中尝到了求知的乐趣,培养了探索的志趣,增强了动手能力,提高了科学实验的素养。这不正是素质教育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吗?     勿庸讳言,单从李荣彩老师的这节汇报课来说,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这一探索是积极的、可喜的,从课堂效果看,这节课也是很成功的。相信荣彩老师以及其他的老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会有更深入的探索,一定会做得更好。       《衡中教研》日 第七期      柳暗花明春无限    ――张海霞老师的研究课带给我们的启示   张海霞老师上周二的一节研究课,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学们和听课的老师都对这节课给予了积极的评价。正当我们在教改路上孜孜探求之时,这节课可以说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启示之一: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学生。学生的头脑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有着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蕴藏着火山一样的探求新知、发展自我、表现自我的欲望,这些就是我们相信学生的非常充分的理由。海霞老师的这节课就是充分相信学生的范例。   这节课课题为《微型小说阅读与鉴赏》,老师在说明了本节课的具体目标后,即转入了学生主演的“剧目”之中。先是由学生表演按本节课的阅读材料(欧•亨利的一篇小小说)编排的短剧,几个同学虽然准备时间不长,但表演得很出色,“演出”十分成功,博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接着让同学们根据“剧情”为这篇小说添加题目,经过简短的思考后,同学们纷纷将自己的设想及理由展示给大家,他们设想的每个题目听了都觉得合情合理,理由也表述的头头是道,让人不得不叹服同学们分析之深刻和表达之精妙;其后,又是通过教师设计的问题抑或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引发大家充分展开自己的思维,通过这一连串象珍珠似的问题,引领同学们将一篇文章分析得淋漓尽致而又意味无穷。在课的第二部分,老师让同学们为另一篇小小说添加结尾,同样是高潮迭起,意趣横生。一节课中,老师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出现,而学生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课堂上回答问题、发表见解的学生超过20人,还有很多学生没有来得及发言。整节课我们看到   的是学生的大胆参与和充分表现,学生那顺理成章的表述、那入情入理的分析、那挂着满足与得意的笑脸,使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信任我们的学生呢?   启示之二:答案并不唯一。语文学科中的很多问题,其答案都是不确定的。语文学科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更倾向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或许也是语文学科的一个特点吧!就象海霞老师的这节课,它重点解决的两个问题:一个是为一篇文章添加题目,另一个是为一篇文章补充结尾,而问题的结论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且每个结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自己的精彩之笔。由此,我们想到,作为一个最为基础的学科,语文的教学是否应为学生开拓思路、扩展思维、发挥想象、表达思想创设一种更为宽松、更为广阔的空间呢? “答案不唯一”这一特点是否可以作为语文课堂打破沉闷的突破口呢?   启示之三:阅读指导课、语言训练课、写作课原来可以结合得这样好。海霞老师的这节课,其名义是阅读指导课,这一目的显然是达到了,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会了对小小说的一些分析、鉴赏的方法。同时,我们也深深地感觉到,在这一节课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训练,而通过添加文章题目、尤其是补充文章结尾的练习,学生在写作能力上也得到了训练和提高。一节课,只要老师深入地去挖掘,去设计,学生得到的将是一种综合的训练,效果不就提高了几倍吗?   作为一位年轻的教师,海霞老师的课不可能多么完美,但带给我们的启发却是很大的。      我说语文    ――听张老师研究课的点滴感受    99-7班 宫阔斧   有人说教学是一种艺术,确实是这样。上了这节语文后,感觉就象品一杯香茗,其乐亦无穷矣。   语文不同于数学、外语,首先,它不是单纯的灌输,告诉你记住什么、会用什么就行了;语文的教学,更近于相互的交流。在语文课上,你可以畅所欲言,相互讨论,从讨论中获得新知。另外,在语文课上,答案并不一定是唯一的,每个人不一样,每个人对同一段文字的理解,也必然不一样,因此,在语文课上,就完全没有必要因担心答错而不敢发言,只要大胆地参与,说出自己的观点,那你就融入了教学中,成为教学的一部分。   语文课,不必拘泥,新的内容,新的形式,反而更容易激起学习的热情。通过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教学改革的春风,有理由相信,语文的课堂,定是一片充满生机的沃土。      一次思维的展拓    ――一堂语文课有感    99-7班 窦盛楠   星期二上午,张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语文公开课。虽然只是不起眼的一堂课,但我相信对于每一位同学来说,都是一次心灵的飞翔,一次思维的展拓。课堂内容是对两篇微型小说的赏析。其中有一个是要由两个同学将其表演出来,然后由老师引导同学们展开讨论,得出这篇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我就是演员之一。   星期一上公开课,星期日晚上的合作自习就是我们唯一的排练时间。作为语文课代表,又是演员之一,我的心里一直忐忑不安,担心准备得这么仓促,能不能表演好呢?同学们课下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他们上课时能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吗?能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吗?老师们能不能接受我们这节课呢?   上课没多久,我就发现自己的种种担心都是多余的了。尤其是同学们精彩的发言,着实让各位老师领略了一番99-7班的风采。这使我惊奇地发现,只要有老师合理的引导,最难上的语文课就可以变成最活跃、最有意思的课;只要有老师合理的引导,同学们就再也不会思路枯竭,无话可说,而是能打开思维,理解能力会一步步提高。我们这节公开课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同学们提出的一个个精到的见解就是最好的例证。   我想这堂公开课不只是对老师和同学们风采的展示,更是对语文教学的一个小小的启示。      《衡中教研》日 第一期   一节三叹    ――评刘桂智老师一节体育课的教学设计   上周六,体育组和教科处的几位老师共同听评了刘桂智老师的教改录像课,授课内容是标枪训练。这节课设计精巧,匠心独运,再一次展示了刘老师的教学风采。一节课下来,有很多可圈可点、可赞可叹之处。   一叹准备活动引人入胜。上课铃响过。师生互致问候。首先进行集中注意力练习:“1”向左转,“2”向右转,“3”不动。听教师口令做动作,要求注意力要集中,反应要快。从此处可见,刘老师深得抓“心”之妙,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了。   慢跑300米:采取裂队跑、错肩跑、并队跑等多种形式,有分有合,动中有变,正象我们数理课上的变式练习。   专门性练习:原地小步跑,原地高抬腿,老师在一旁加油:“一秒,两秒,三秒,坚持,坚持,再坚持,看谁能坚持到15秒,现在是9秒,10秒,……好,成功坚持了20秒!”显然,老师的激励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   老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情意,使学生充分活动,迅速进入“亢奋”状态。   二叹导学过程渐入佳境。正式训练开始。学生们通过甩动自制纸炮体会动作要领。老师设置问题:“怎样才能使你手中的标枪投的最远呢?请同学们根据你所学过的学科知识进行思考,然后找同学给咱们说一说。”这样的设疑最少起到了三个作用:一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培养了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使学生从理论上把握了投掷标枪的技术原理,可谓一石三鸟。   在练习过程中,体会动作练习、演示练习、前后排相互纠正动作练习交叉安排。同学们动思结合,参与积极,活动充分。临结束时,教师选出本班把握动作要领比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演性练习,赢来一片掌声,将整堂课推向高潮。   体育课以加强技能训练,提高身体素质为本,切实组织好训练过程,提高训练质量,正是老师高超教学艺术的体现。   三叹结课环节别具一格。刘老师在一堂课的结束时也进行了精妙的设计。一是成果验收时,让同学们自报奋勇,各自展示自己这节课的训练成果。不少同学主动走到队前,奋力投出自己的最好成绩,同学们给予掌声鼓励,使同学们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即学到了知识,又增加了成功的体验。二是放松练习时采用舞蹈的形式,很新颖,学生不但放松了身体,还增加了乐趣,愉悦了身心。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带着满意的微笑离开了操场,走回教室,他们会把这兴奋,这成功的信念,注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     《衡中教研》日 第四期   激情与激“情”    ――听李富民老师研究课随想     评说某位老师上课上得好,人们常常会说到这样的话题上来:这位老师上课富有激情。这里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说教者要有激情,二是说教者能用自己的情去激活课堂,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3月27日李富民老师的研究课当属此列。那么,这情源于何处?又是怎么样去激活课堂的呢?下面试就本节课略加分析。     情源于爱。老师对本职工作的爱、对学生的爱写在脸上,溢于言表,这情你抹不掉,也装不来,这是无声的语言,无价的激励。我想这一点无须多说。   情源于知。李老师在解《过万重山漫想》这个题时,联想到李白的名诗《早发白帝城》,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以及散文大家刘白羽的《长江三日》等,可见其知识功底之深厚。而这“情”也就在这串串情境之中生发出来。   至于激“情”之法则在于因情设境,以情育思。    境因情设,情由境生。文章本为情所铸,师生更非无情人。李老师准确把握了李、苏诗词之情,并由此而折射出关于“万重山”的不同意境。之后,又创设了种种情境,使课文的意境一一得以再现。所有这些,无不体现了作者对课文深刻的理解,并反作用于自己的学生。    以情育思,首先在于以情激疑。教者不失时机地提问:李白、苏轼对万重山各抒己情,那么本文作者过万重山时的情思又是什么样的呢?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出现了第一个高潮。然后,教者又引导学生以“过”为线索,去听、去说、去读、去想象、去体味本篇“漫想”所抒之情,从而既找到了古人曾经有过的感受,又体验到了古人未曾有过的感受,对全篇文章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把教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在这节课里,李老师不断创设出一个又一个“启思”、“动情”的情境,激起学生一阵阵思维的浪花,而这情境的创设哪一个不是源于老师的情和知呢?李老师正是把握了“师情”与“生情”这种必然的联系,才使这节课高潮迭起,处处生辉。   李富民老师在教学岗位上还是刚刚起步,我们不能妄说她的这节课已经达到了多么完美的境界,也确实存在一些不足,但这节课给了我们一些启示,给我们正在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一丝新意。从富民老师的教学成绩和学生评价来看,她的教学也是符合学生认知和情意需要、符合教育规律的,可以说代表了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张锁占文)      《衡中教研》日 第九期   读问思相结合    DD把学习过程交给学生   反思最近一节公开课,觉得有些东西值得总结,一则可就教于方家,再则或许可将其造就一块铺路的石子也未可知。   高中政治教师都清楚,哲学部分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内容,而哲学部分最难把握的是“实践”这个知识点。我的公开课偏偏正是这部分内容,第八课第一节第一框《实践及其作用》。   在设计总体教学思路时,我考虑到,应该体现“尊重的教育”对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变“教”为“诱”,变“学”为“思”,努力营造出民主、和谐、热烈、进取的课堂氛围,在实现课堂教学目的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从教学过程看,这节课基本上实现了这些目标,创设了较好的氛围,进而通过一些问题的设计,让学生自己动口动脑,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导入环节,先由学生读课文的总论部分,然后让学生谈自己的感想,学生思考总结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所以我们必须投身社会实践。这样,学生在回忆第七课内容的同时,很自然地切入了本课的正题,也让学生深深体会到前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理。   政治课属于文科,然而政治课又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文科科目的特点。首先,政治科要求逻辑性强,这在高考主观题中体现最明显。政治科主观题的答案要求思路清晰,组织语言要术语化,同时,要求逻辑性必须强。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在这节课中,关于实践概念的教学,就体现了这一思想。先是要求学生读定义,然后提问: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一内涵?由学生归纳出三个方面(教材并没有)。最后再设置问题:实践就是活动,对吗?为什么?从而巩固加深对实践概念的理解。   同时,政治课要求“悟性”, 悟性”是政治素质中很重要的部分,我们常说要提高“政治觉悟”,就是这个道理。在政治课教学中,就如何提高学生的“悟性”,我也做了一些教学尝试。最突出的做法就是“读――问――思”结合,先设置好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读,读后再思考,进而找学生回答。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读”,还是“思”都是在培养“悟性”。例如,在讲解“实践的三个特征”时,我先后共设置了六个问题,学生读书五次,思考五次,让学生充分感悟,然后运用点名回答和学生主动回答相结合,学生答与教师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方式,突出了“悟性”培养。   发散思维能力是学生的必备素质,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双基”,又要突出一个“活”字,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活动余地,从而在教会学生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例如,在这节课的最后“巩固提高”这一环节上,我没有一味让学生复习、练习,而是在做一、两个练习题之后,马上放了一个投影片《从工程建设看实践的特征》,学生在观看中进行思考,展开想象,主动发言,谈体会,谈感想,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会了从多层次、多角度理解问题的方法。   总之,如果说这节课有什么可取之处的话,那就是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学的权力(杜全来文)   《教育教学研讨》日 第11期   尊重主体在,寓教于乐DD从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得第一名想到的   前一段学校在高一二年级进行了“任课教师教学工作评价调查”,令人惊奇的是,教体育课的刘桂智老师“课堂教学”一项的得分,在所教的6个班中,有四个班分数最高,另两个班分别排在第二、第三位。一名体育教师是用了怎样的“魔法”迷住了学生的心呢?不妨让我们来剪辑刘老师上课的几个片段来做以分析。   这是一节标枪投掷课。先做准备活动,第一节,教师向学生演示动作,全体同学一块喊着做:“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三二三四,四二三四。”第二节,教师给学生演示完毕,男生一块儿喊口令,大家一起做,第三节,由女生一块儿喊,大家一起做,……几节预备活动下来,学生自己给自己叫板,口令清脆响亮,身心全部投入,做得十分带劲。――从以往的指挥学生做,变成了学生自己“自主”地做,自我意识增强了。   这又是一节课的预备活动,运动腰腹肩背,老师先和一个学生演示动作:两人背靠背,互相挎起胳膊,你背我一下,我背你一下,学生愉快地开始了练习;……现在的这节课的预备活动有一项是原地向上跳,让学生前后排两人一组,尽情往上跳,跳到最高处互相击掌。丰富多彩的双人活动,寓游戏娱乐于教学之中,学生在运动健体中,心情也得到了调节,心理素质同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他们学会了互相合作,互相交流。――一项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两个人身体的直接接触,能够使一个人的心灵创伤得到抚慰,能够使人获得一种安全感,认同感,亲密感。   标枪投掷课练习开始了。同学们只听教师讲解,很难体会出动作要领,但是,很多同学都玩过投掷纸飞机的游戏,动作要领十分相似。刘老师干脆让每个同学课前叠好一个纸飞机,上课时同学们先用纸飞机投一投。同学们兴奋异常,趣味盎然,活动起来非常积极。――学习任何知识,都需要运用迁移规律,把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加上这样有情在景的设置,学生再进一步学习有关知识,还会不得要领吗?    ……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告诉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全力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式教学告诉我们,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这里,我们能深切地体会到这些理论的具体运用:学生听别人口令听的太多了,多想自己主宰自己一次呀,那就自己喊口令自己做吧,这不就达到了“启”的目的了吗?学生想把握投掷要领却总也拿不准,自己叠个纸飞机试试,不就“发”了吗?通过这样的启发,不就确实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了吗?当然,这样的解释可能庸俗了点,但这种教学真正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所以学生学起来特别带劲,特别入心。   刘桂智老师正是抓住了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深刻领会了学生认知的规律,同时还有一点,她准确把握了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了因材施教,因此取得了教学的成功。   从这里,我们能得到哪些启发呢?   一、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深刻认识到,学习是学生个人的心理内化过程,学习,最根本地是依靠学生自己。   二、创设情境,促进迁移,为学生的学习铺好路,搭好桥。   三、学生年龄在十七、八岁,他们更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呢?当然是使人感到亲近、亲切的老师,能和他们一起活动,一起快乐的老师。我们做到了吗?    张熊飞教授讲:只有把“诱”调谐到“思”的频率上,教学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从刘   桂智老师的这节课,我们还可以等到这样的体会:只有把握住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才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  《教育教学研讨》日 第9期   诱 思 有 术    ――“研究课”探微之一   题解   授课人在诱思理论指导下的创造性实践,和评课人站在素质教育高度上的中肯分析,向我们展示了衡中教学的现状:诱思有术。      学生差异是诱思的依据   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首创人,也是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大师,这与他本人的学习过程不无关系。据说,孔子曾带领其弟子求教于老子。当孔子向老子说明来意后,老子闭目端坐良久,之后问道:你看我的牙齿怎样?孔子答曰:所剩寥寥。老子又问,你看我的舌头怎样?孔子答曰:依然很好。尔后,老子起身回房休息去了,孔子告诉弟子们说,咱们走吧。众弟子不解,所问问题还没有得到回答,怎能就走呢!孔子说,老子不是通过牙齿和舌头的比喻把刚柔关系讲的很透彻了吗?众弟子恍然大悟。   老子的启发式不可谓不妙,然而,只孔子一人接受,这不正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所致吗!大概这也是孔子主张因材施教的原因之一吧。   在因材施教方面,我们上研究课的老师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首先是对教材的处理方式灵活多变:简答题共答之,以壮军威;综合题靠自学,以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重点难点予以讨论,以发挥集体优势。   同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差异:同一问题在不同班级讲授方法不同;在同一班级对不同学生的启发方式各异;不同同学做同一练习先后有序;对不同学生所提问题深浅有别;集中讲解力促中游;个别辅导狠抓两极;在这里,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有位老师深有体会地说,我以前常埋怨学生启而不发,现在才明白,责任全在教者自己。   可是,到底该如何诱导才能使之“思”呢?   愤启悱发是诱思的手段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没有搞通的心理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教者去指导学生怎样思考,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即为“启”。   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研究课的实践老师分别运用了设疑诱思和情境诱思的方法。数学老师田洁在讲授两直线垂直一节时以设疑诱思:我们学过了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条件,另一种情况便是两直线相交,两直线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是相互垂直。那么,又如何推导两直线垂直的条件呢?这里既提出了两直线垂直的问题,又提供了两直线平行的线索,可谓简单明了。历史老师李续赏在进行明清史的总结时,先创设了一个简单的情境,使同学们回到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然后引导他们探究明清兴衰的原因。   孔子所讲的“悱”是学生对某问题已有所思,尚未成熟,处于欲言而又无法表达的心理状态。此时教者帮助学生明确认识,弄清概念,进而准确表述,这便是“发”。前面提到的那节历史课,教者只用了一句话便达到了目的:“我们研究一个朝代的兴衰,不外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交往、文化等五个方面去分析”。一下子便理清了思路,准确的表述如清泉泻出。   孔子接着讲:“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启发思维的真谛。他本人传《诗》的条件便是“赐也,始可与言《诗》”。也只有如此才可“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一节外语研究课(程琳)学习邀请别人做某事的一篇对话,教者通过对教材的调整、充实和加工,向学生输入了大量有关信息,及至学生输出信息时已是水到渠成,甚至其中一位同学那口流利的英语使得在场者无不拍手叫绝,真可谓“得一端而多连之,见一空而博贯之。”   然而我们知道,一节课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所以仅仅掌握了如何导还不够,还必须知道何时导,这样才可使一节课井然有序,张弛适度。   适时而为是诱思的契机   完美的艺术作品是不应留有人工斧凿的痕迹的。一节完美的课,不管是从导入、讲授到总结,还是由内容A到内容B,都应自然和谐,每进行一步都要适时。何谓时?“当其可之谓时”。如果你的导入未能激发起学生的情趣,第二步也不会成功。孟子曾用揠苗助长的故事说明不适时而为的危害。   适时而为还包括处理课上的偶发现象。如你要一个同学解题,他的思路出乎你的预料,这时应及时调整个人的思路;某个同学解题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很典型的错误,要在不伤及该生自尊心的情况下重新诱导其思路;突然出现了一个涉及面较广又亟需解决的问题,应在不喧宾夺主的情况下及时拓展其思路,扩大其知识面;……   适时而为是一个教师成熟的标志。要求我们的年轻老师事事都处理的恰到好处是过分的苛求,但这毕竟是我们毕生的追求。   实现主体    ――研究课探微之二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是诱思探究教学的基本观点。只有当学生全部身心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时候,才能称得上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唯有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共振,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老师们在听评研究课的过程中,对此都深有感悟。   如何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主导的核心是“诱”,是通过创设学习和思维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自己去掌握知识,开拓思维,提高技能,增长才干。而传统的教学则是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教师则成了知识的灌输者,教师的功能被弱化,教学的功效被削弱,教师教的没滋味,学生学的滋味没。我们的课堂教学亟需转变,对于我们的教学来说,教学观的转变,学生观的转变,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所在。(张锁占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家一起玩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