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有害锈的保存有什么重大意义

青铜器 赏析与如何保存【43P】
我的图书馆
青铜器 赏析与如何保存【43P】
青铜器 赏析与如何保存【43P】
如何保存古青铜器
  考古青铜器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将被大量地发掘出来,这些古代青铜器之所以能在地下埋藏数千年而大多数没有明显朽坏是因为腐蚀的金属和它周围的环境建立了平衡。青铜文物一旦被发掘出来,这种平衡关系就会打破,其结果导致青铜文物的损坏。国内外学者对它的保护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发展保护技术使期得以更好的保存。
  一、影响考古青铜文物的腐蚀损坏的因素
  考古青铜器表面腐蚀很复杂,用XPS分析表面化组成,发现是一些氧化物、氯化物,这些腐蚀表层是在地下埋藏上千年的环境下形成的。其结构松散,孔隙分布广,对水、气都具有吸附作用。一旦文物出土,这个锈层暴露在大气环境下,空气中的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都在表面有强附作用,那么表面不仅存在电化学,而且发生化学腐蚀和光腐蚀。从以上分析,影响青铜文物腐蚀取决于两方面因素:即文物材料自身的特性和文物所处的环境。考古青铜文物能保存下来,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抗腐蚀性及所处的环境。环境中有能影响考古青铜文物腐蚀因素,如温度、湿度、气体酸、碱、盐、有机体、光等。腐蚀的产生往往是各种环境因素并存时产生的协同效应。
  (1)温度、湿度。文物在自然环境中起化学反应这就意味着文物受到损害。而化学反应的速度与温度有关。Arrhenius经验公式,以活化能相关温度,反应速度表示其关系式为:log10R1/R2=52E(1/T2/1/T1)式中,R1、R2分别为T1、T2温度时的反应速率。E为活化能:KJ/mol温度升高10℃,反应速度成倍增长。湿度与“青铜病”:青铜器潜伏的“粉装锈”其保存的临界状态相对湿度为42%RH—46%RH,相对湿度超过55%RH,氯化亚铜迅速与空气中的水反应:CuCl+H2O←→Cu2O+HCl.随着湿度的加大,其反应速度加快。不同相对湿度的实验结果是氯化亚铜在97%、78%、58%RH环境中分别经2、4、24h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铜。而在此35%RH中氯化物是无限稳定。实验还证明相对湿度RH为55%时,氯化亚铜将非常快地反应。然而潮湿的空气含水率高达80%-90%以上,水分常被称为“通用催化剂”,它不但可以促使许多化学反应发生,同时还能使有机体滋生。
(2)气体:氧气占大气含量的21%,氧作为一种气体主要存留在存放考古青铜器的环境中,被发掘出来的考古青铜器平衡破环后,不稳定的氯化亚铜与潮湿的空气中的水、氧相互作用会立即和新的铜体表面发生反应形成白色粉状锈[CuCl2 3Cu(OH)2]。反应式:4CuCl(s)+4H2O+02(g)→CuCl2 3Cu(OH)2(s)+ 2HCl(aq),白绿色的粉状锈CuCl2 3Cu(OH)2俗称“青铜病”又叫“粉状锈”。粉状锈在形成初期,其颗粒度极为微小,略近于球形的锈体颗粒径大约为0.8—1.2nm,均匀一致。此微小的粒子有两个突出特点:基本可摆脱重力场的影响而随空气的流动迁移,在适当的条件下,落在其他铜器上可进行下述反应:2Cu2(OH)3Cl+Cu+6H+→2CuCl+3Cu++6H2O(酸性环境),4CuCl+O2+4H2O→2Cu2(OH)3Cl+2H++2Cl-(碱性或中性环境)这就是为什么称“青铜病”像瘟疫一样的传染和蔓延的原因。
  利用CO2、O2和H2O以及一些可利用的微量元素,微生物菌体增殖繁衍。在这一过程中,将其代谢产物逐步释放出来,堆积在青铜表面,代谢产物有微酸性,能在漫长的岁月里对青铜进行腐蚀形成锈状物。微生物菌体在干燥的环境中一般是呈孢子状态存在,一旦条件适宜,特别是环境湿度增大的条件,微生物容易随空气飘浮和流动在青铜器上大量滋生。这可能是“青铜病”传染和蔓延的另一个原因。
氮氧化物:氮氧化物是主要来源于汽车排放的废气。发动机高速运转时排放出的NOX含量高。NO2气体在空气中或物体表面形成硝酸、亚硝酸、硝酸盐。加速青铜腐蚀。
二氧化硫:SO2气体在温度、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腐蚀青铜器。实验表明当RH75%-96%时青铜腐蚀速度显著增加,这是SO2参与阴极去极化作用使松散腐蚀产物吸湿能力加快所致。
(3)光:考古青铜器表面紧贴基体部位有氧化亚铜存在,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光生空穴和光生电子,高能量的光生空穴可以从金属原子得到电子发生腐蚀。同时在光的照射下,氧化亚铜可吸附氧,高活性的吸附氧就会沿着松散的孔隙向铜合金基体接近,腐蚀合金组份,使表面锈刨层不断增厚。
二、考古青铜器锈色辩析
考古青铜器年代不同,铸造工艺不同及所处的环境不同,形成的锈层很复杂。常见的有:黑色的氧化铜:CuO(黑铜矿);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赤铜矿);靛蓝色的硫化铜:CuS(靛铜矿、方蓝铜矿);黑色的硫化亚铜:CU2S(辉铜矿);碱式碳酸铜(有三种):暗绿色的CuCO3 Cu(OH)2(孔雀石、石绿);蓝色的2CuCO3 Cu(OH)2(蓝铜矿、石青);蓝色的2CuCO3 3Cu(OH)2;碱式氯化铜(有两种同分异构体):绿至墨绿色的Cu2(OH)3Cl(氯铜矿);淡绿色的Cu2(OH)3Cl(副绿铜矿);蓝色的硫酸铜CuSO4 5H2O(胆矾);绿色的碱式硫酸铜:CuSO4 3Cu(OH)2(水硫酸铜矿);白色的氯化亚铜:CuCl(氯化亚铜矿);白色的氧化锡:SnO2(锡石)等。这些组成各异的青铜锈分为有害锈和无害锈两种。无害锈,又称元素锈或非活性锈,主要为铜的氧化物、碱式碳酸铜等。这些锈无害,又古香古色,是年代久远的象征。有害锈,也称“粉状锈”,是碱式氯化铜、氯化亚铜、氧化铅、二氧化锡等的混合物。
  三、考古青铜器的保护
  1. 考古青铜器的现场保护
  田野考古现场的文物保护工作越来越引起重视。考古青铜器埋藏在地下几千年基本是处于一种比较稳定的环境中,其腐蚀过程已经趋于平衡。青铜器出土之后,这种平衡就打破,继而引起各种腐蚀的发生。考古现场的工作就是尽量阻止各种腐蚀的产生。因此,在现场对出土的完整青铜器进行仔细地清洗、脱水,然后存入封闭的包装袋中运回室内。对于破碎的青铜器,特别是一些薄胎青铜器,出土时我们看到的常常已经是破烂不堪,有的已经成为碎片并与泥土混在一起,在现场文物保护中应因势利导区别对待。
  (1)对于一些容器类与泥土混在一起的青铜碎片,大多数情况仍然保存着该容器的基本外形,在清理时先用竹刀或牛角刀将外面的泥土剔去(保留容器内的泥土),当器形完全出来后,在青铜器碎片表面敷一层湿棉纸(棉纸以刚好湿透水为好)、再贴上一层干棉纸;在棉纸外面刷一层稀薄的桃胶水加固;等棉纸干后用托板将青铜碎片(连同碎片的泥土)一起取运到室内清理。
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清理,都要尽可能的早进行。在清理之前测量记录下器物的外形尺寸(腹径、口径、通高等)及每一块铜碎片的位置关系,以利于日后的整理修复。
(2)兵器、工具类青铜器。如剑、削刀等。出土时往往破碎成几块或腐烂成粉末,特别是当器物胎体比较薄时应先将竹刀或牛角刀细心地将器物表面的泥土去掉,然后在青铜碎片的表面贴1-2层湿棉纸,在棉纸上做厚约0.5 厘米的石膏层、等石膏基本硬化后再将器物周围的泥土与石膏层之间相互夹紧捆扎,包装后运回室内清理。
(3)贴金花纹青铜器。贴金花纹青铜器出土时大部分贴金花纹脱落,但在青铜器上留下痕迹。这些贴金花纹是采用金箔分块雕刻局部图案再在青铜器表面粘贴组成完整图案。对于这类器物的现场保护原则是尽可能地减少接触,从墓坑内起取时要从器物底托起,器物较大的采用托板。青铜器四周脱落的金箔要按不同的方位分别起取,与青铜器方位相对应,同时作好各种记录。取下的金箔用细毛笔沾蒸馏水轻轻清洗泥土,然后将金箔夹在两层棉纸之间,用三夹板夹放保存便于室内整理复原。这类青铜器的表面,现场只作局部泥土的清洗,对花纹乃至痕迹通常不作处理,以防将痕迹擦去。具体做法是用木条做成框架固定器物底部和口沿、中空,放入塑料袋中运回室内。
(4)带有黑漆古、绿漆古保护层的青铜器。绿漆古、黑漆古是古董商对出土青铜器表面一层黑亮或绿亮似漆特殊腐蚀层称谓,这类腐蚀层致密光滑泛蜡光,对青铜器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这种表层,大多出现在战国和汉、唐的铜镜之上,在春秋战国的兵器、先秦的卤、壶、尊等等器具以及战国和秦汉的铜印章等铜器上也偶尔有类似的现象出现。这类锈层美观、古朴,是年代久远的象征,深受人们的喜爱。关于黑漆古、绿漆古形成的原因,中外学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较公认的研究结果认为是与埋藏环境有关。在数千百年的岁月里,地下腐殖酸长期作用是青铜器表面形成绿漆古、黑漆古的主要原因。绿漆古、黑漆古的主要成分是锡的氧化物,也含有一定量的铜的氧化物,锡的氧化物呈结晶的状态于青铜器的表面形成致密的锈层。
  由于黑漆古、绿漆古青铜器表面的氧化物硬度不高,用竹刀都可以在上面留下划痕,因此在现场清理时采用软毛刷沾蒸馏水慢慢将泥土等污物洗去。用95%乙醇进行脱水,然后用棉花或棉纸等柔软的材料包装,避免与尖锐的物品接触碰撞。
  2. 考古青铜器的室内保护
  青铜器保护的形式,可归纳为三类:机械去锈保护、化学试剂去锈保护、用化学试剂控制和改善表面结构保护。现将各种保护方法适应对象以及优缺点等分析类比如下。
  (1)机械去锈
  机械去锈:机械去锈一般是针对那些局部锈蚀的青铜器,其方法是借助放大镜或体视显微镜观察,使用手术刀、钢针、錾子等对所需去铜锈部位进行清理,在工作中要仔细小心,不要在铜器表面留下划痕。超声波震动法除去有害锈:超声波去锈最大特点是去除粉状锈较为彻底干净,而不损及其他铜锈。激光器清除青铜器粉状锈:激光清除锈蚀物,主要是利用激光激励出的巨大光能,瞬时作用在表面锈层上,使表面温度迅速上升。因为锈层的结构疏松,对能量的吸收能力强,因而将锈蚀物迅速烧融、汽化,与本体分离。激光在作用过程中,还使青铜表面相变硬化,形成一种致密的硬化保护层,对导致青铜器继续锈蚀的外界条件,有一定的防护作用。用机械方法除锈虽然能简单、快速揭掉锈层,但金属部分直接裸露在大气中,锈蚀仍是不可避免。
  (2)化学去锈保护
  对于大面积锈蚀的考古青铜器所采用的方法是将化学纯的碳酸钠(Na2CO3)与碳酸氢钠(NaHCO3)以等摩尔数混合后,溶解于蒸馏水中,配制成10%-20%的系列溶液,较常用的为5%的溶液。一般碳酸铜含结晶水,配制溶液时应考虑在内。用此溶液浸泡青铜器时,有害锈(氯化亚铜)逐渐转化为碳酸铜,其作用过程是溶液中Na2CO3水解呈碱性:CO-3+H2O→HCO31-+HO-在倍半碳酸钠浸泡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uCL(固) →Cu++Cl- Ksp=1.2×10-5,2cu+→Cu+cu2+,Cu2++CO2-3→CuCO3(固)↓Ksp=1.4×10-10
  因Ksp(CuCO3) Ksp(CuCl),所以这一替换过程较容易发生。随着溶液中CO2-3和HCO-3的消耗,有害锈(CuCl)逐渐转化成稳定的CuCO3,这时Cl-被取代而进入溶液,不断更换新鲜溶液浸泡器物,直到溶液中检不出氯离子为止,随后用蒸馏水浸泡器物,以洗去残留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有时为了加快洗涤速度,可把浸泡液控制在50度左右,因温度升高促使离子扩散和反应加速度,从而增加特质的转化速度,一般一周换两次溶液。此方法虽然很平稳,但费时较长,有时需一到两年时间才能完成一件器物的清洗。另外难溶的碳酸铜附着在器物表面使处理后的外观较处理前加深加绿,改变了器物外观。
对于小面积有害锈的器物,即考古青铜器有害锈仅仅是小斑点的器物来说,可用钢针或小手术刀将锈斑剔除,剔去的范围稍大于粉状锈范围,特别是要把产生“青铜病”的有害锈清除干净,直至看出新鲜的青铜为止,然后用丙酮液擦洗孔穴,等干燥后把氧化银(分析纯)粉末用乙醇或异丙醇调成糊状,仔细擦入孔内,再把此器物置于饱和的水蒸气中或潮湿的环境中存放一昼夜,让氧化银和氧化亚铜充分作用形成保护膜,同时也可用以检验封闭程度,若又发现新的绿色斑点,可重复操作,直至在饱和的水蒸气中放置一昼夜后不再有新的绿色斑点产生为止。其化学反应式:Ag20+2CuCl→2AagCl+Cu2O用氧化银保护处理的斑点,外观呈棕褐色,与铜器的其他铜锈也能和谐一致。
(3)用化学试剂控制和改善表面结构的保护
  用化学试剂控制和改善表面结构的保护其原理是缓蚀作用。在考古青铜保护研究中此技术是重要的研究对象,也是金属文物保护技术发展的趋势。其方法可以:1. 判断缓蚀作用的物种,缓蚀剂与金属作用的类型、作用基团或分子取向;2. 考察缓蚀剂的缓蚀过程及其性能,不同缓蚀剂间的协同效应和竞争吸附;3. 研究侵蚀性离子在金属表面上行为特性及其对缓蚀的影响等。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为了不改变考古青铜文物铜锈的色调,越来越多的金属缓蚀剂用在青铜文物上。苯骈三氮唑是一种很有效的青铜缓蚀剂,简写BTA,它是乳白色粉末结晶,能溶于乙醇等有机溶液中,苯骈三氮唑可与铜及铜合金形成不溶于水及部分有机溶剂的透明覆盖膜,生成膜比较牢固,青铜器中的铜与苯骈三氮唑交替结合,形成类似Cu—BTA金属配合多聚络合物,而且很像高聚物的线状结构形式,有效地隔断金属与种腐蚀介质的接触,使器物得到保护。但这个绿色的不溶性的多聚络合物能覆盖铜器纹样细节。不适用细小纹饰器物的保护,如钱币、神像头。对于细小纹样且腐蚀严重,铜芯少的器物保护使用有机杂环合物5-胺基2-巯基-1,3,4-噻重氮(AMT),它是淡黄色的结晶固体。熔点燃238℃,溶于热水和酒精。其方法是将清洗后的器物浸入0.01M的AMT的水溶液中。为了加速反应,加入几滴硝酸(1:1)。然后将溶液加热到60℃。这时可以观察到器物腐蚀区有淡黄绿色的凝乳状沉淀产生。1小时后将器物取出并用蒸馏水清洗,将此过程反复,直到没有沉淀产生为止。实验表明,AMT化合物和青铜病中离子化的铜形成了络合物。这个络合物在青铜病区以淡黄绿色沉淀形式出现。因此使得铜器除去青铜病。这个过程一直进行到青铜病完全从腐蚀产物的微孔隙和下面的金属中完全除去。当青铜病完会除去后,AMT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薄薄的多聚络合保护膜。
考古青铜器埋藏的土壤由各种矿物质和有机酸的腐蚀产物共同组成是多相的具有离子导电性的多孔毛管胶体体系。根据软硬酸碱理论:“凡是能给出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叫碱,凡是能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叫做酸。”考古青铜器上的锈蚀物分为:硬酸类Cu++和软酸类Cu+。罗歇尔盐络合剂属硬碱类,能与硬酸型阳离子产生成稳定的络合物。硫脲是软碱型络合剂易和软酸型阳离子Cu+结合稳定。EDTA是以氨基二乙酸为基体的有机络全物,具有氮和羟氧两种亲核力很强的配位原子,络合能力很强可与许多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络合物。在缓蚀剂研究中,根据这一原理,使用复合缓蚀剂要好得多,此时其缓蚀率比简单加和值要大得多,这种发挥各种成分作用的效应称为缓蚀剂的“协同”效应。
  采用10%硫脲+10%EDTA+10%罗歇尔盐能有效地除去绿色铜锈,红色的氧化铜以及与泥土混为一起的锈层。另外0.5%BTA+0.5mol/Nna2M0D4+5%NaHCO3的复合配方有较好的缓蚀效果。钼酸钠溶液会使金属的钝化膜抵御氯离子的能力提高,并降低某些金属点腐蚀小孔中氯离子的富集作用,随钼酸钠的增加作用会越明显。
  在苯骈三氮唑中加入辅助剂碘化钾或对氨基苯胂酸采用定量方法是很好的青铜缓蚀剂。其配方BTA0.2mol/L,APA0.005mol/l,PH=4.或BTA0.2mol/l,KI0.01mol/L,PH=6.31溶液温度为60℃,溶剂的组成乙醇(95%)/水=2/3(体积比)。表面封护剂采用有机硅玻璃树脂与苯骈三氮唑的混合物,其中BTA的浓度为0.1mol/L,在苯骈三氮唑中加入少量的碘化钾,是由于碘离子优先吸附于青铜表面,引起初始电位的降低,从而导致苯骈三氮唑的吸附量的增加,多余的KI亦可通过空气氧化除去,不会有副作用。在苯骈三氮唑中加入少量的对氨基苯胂酸后,由于苯骈三氮唑优先吸附铜质点上,对氨基苯胂酸优先吸附于锡、铅点上,二者相辅相成,在青铜器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层,从而导致缓蚀率的增加。
  总之,对于每件考古青铜器的处理一定要因地制宜制定保护方案,切忌一方治百病。
青铜器物是铜锡合金,有较强的硬度,不像瓦当砖瓦、甲骨陶瓷及书画碑帖等易于破碎,而是便于长期收藏。再则青铜器皿形态各异古朴典雅,线条畅达,这也是其他古玩所无法企及的。
首先,中国青铜器数量大,种类繁多。究竟中国有多少件青铜器物,这是谁也无法统计的数字。有人统计过,仅以有铭文的青铜器物而论,从汉代到今天,出土就达一万件以上。若加上无铭文的铜器,其数量之多就可想而知了。正因为数量大,中国青铜器的品种也极其丰富,不仅有酒器、水器、食器、兵器、礼器,还有车马器、农具、工具及各类生活用具等一应器物。众多的青铜器皿,造型生动、多彩多姿,令人目不暇接。数量大、品种繁的中国青铜器无疑增加了鉴定的难度,这是中国青铜器的特点之一。
其二,中国青铜器分布地区广,且质量上乘。中国青铜器出土较为集中的地区是中原,但它的分布范围远远超出中原地区,东北、西北、巴蜀、岭南甚至西藏及东海渔岛上都发现有青铜器。这些青铜器造型生动、精美,风格各异,呈现出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中国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制作精湛、形状瑰异、花纹随意、富丽典雅,其精品不胜枚举,如司母戊方鼎、虎食人卣、双羊尊、大克鼎、毛公鼎、莲鹤方壶、双雄宝剑、勾践剑、长信宫灯、嵌绿松石卧鹿、铜车马一流,铸造精致,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当然深受国内外藏家钟爱。其他各类青铜器物,铸造者根据不同的硬度要求,准确把铜锡比例,使器皿质量优良,这是国外青铜器铸品望尘莫及的。
其三,器物铭文可以说是中国青铜器最大的特点。世界各地古青铜器绝大多数没有铭文,只有印度出土的少量青铜器或铸有很短的铭文。中国古铜器有铭文者仅出土的就达一万余件,且名文长篇巨制不少,如毛公鼎铭文长达497字。这些铭文字体,或粗犷放达,或苍劲有力,具有很高的很高的书法欣赏价值。这些铭文也是鉴定中最难把握的一环。
其四,以容器为主的中国青铜器也在世界青铜文化中独树一帜。就世界范围而言,从印度河流域到巴尔干半岛,从米诺斯文明到迈锡尼文明,其青铜器的代表作大多为武器,如戈、矛、刀、箭、剑、戟、镞等,而中国却以铸造难度较大、纹饰复杂的容器为主。这些容器,尤其鼎,是为国家重器。其寓意深奥、内涵丰富,与政治纠缠在一起的神秘性始终是鉴定家及藏家们感兴趣的问题。另外,欧洲青铜文化以武器为代表,中国青铜文化以容器为代表,这是不是前者富于侵略性,而后者安于保守性就不得而知了。中国青铜器的四大特点,是鉴定者应当了解的基本常识。
青铜器赏析
豆  鼎  鬲( li 音历 )  甗(yan 音演 )  簋(gui音轨)  铺  (盨(xu 音须)酒器
  爵  斝(jia 音甲)  觚( gu 音估 )  觥( gong 音公)  盉(he 音和)  尊  觯( zhi 音志)  彝( yi 音宜)  尊
名  称: 嵌红铜狩猎纹豆
制造年代: 春秋  材  料: 青铜  规  格: 通高20.7厘米,口径17.5厘米  收 藏 地: 中国历史博物馆
  介  绍
  豆是古时用来盛放肉酱一类食物的器具。以青铜做豆,源于新石器时代的陶豆,基本形制为上有盘,中有“校”(即长把),下有“镫”(即圈足),大多有盖,盖上有提手或环钮,可仰置。
  此豆由盖、身至圈足上部皆以红铜镶嵌出禽兽四散奔逃、猎者勇猛追杀的纹样。
  青铜加工工艺中的嵌红铜的技术,大约在商代后期便已出现,东周时更为发达,至战国时,数量甚巨。这些嵌红铜狩猎纹豆就是当时的精美之作。
错金银铜鼎
名  称: 错金银铜鼎
  制造年代: 战国
  材  料: 青铜  规  格: 通高 厘米,口径 厘米  收 藏 地:
  介  绍 :这是战国时期极为罕见的饪食器。1929年洛阳市西工区小屯村窖藏出土。此鼎由盖、器合成扁圆球形,三蹄足。三角卷云纹,盖正中有一铺首衔钮,钮旁边有对称的鎏金蟾蜍一对,鼎口沿一侧有一极少见短管流,两侧为附耳。盖顶、口沿,流及附耳皆为错金银三角支纹,鼎足饰卷云及三角云纹,盖中及鼎腹郭饰皿银为瓣、皿金为芯的四瓣花。整个器不仅花样图案对称工整,而且嵌金银亦对称和谐,装饰华丽,造型精巧玲珑,是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品。
&&&&&& 在美国,有七大收藏中国文物的中心: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纽约艺术博物馆、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弗利尔美术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纳尔逊艺术博物馆。其中弗利尔美术馆以丰富的青铜器收藏而闻名,所藏青铜器占全美国的五分之一左右。这些青铜器大多是从美术角度精选的,对于研究器物形制和纹饰有特殊价值。除青铜器之外,弗利尔美术馆还藏有大量其他中国古代文物,如书画、玉器、瓷器、陶器、家具、金银器等,仅就书画而言,弗利尔美术馆所藏就达1200余幅,数量为美国之最。
 华盛顿的弗利尔美术馆(The Freer Gallery of Art)和赛克勒博物馆(The Arthur M.Sackler Gallery)合称为“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该馆位于国家大草坪中段的南边,独立大道以北。跟绝大多数美国博物馆一样,从早至晚免费向公众开放,只有圣诞节才闭馆休息。这座艺术博物馆的珍藏绝大多数是实业家弗利尔和医学家赛克勒捐赠的。
 在博物馆的青铜器展厅,中国商周时期的青铜尊、卤,鼎、鎛、簋、斝、彝等依次摆在展柜中,这些来自中国的珍宝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下面逐件介绍这些国内无法看到的久违的国宝,以飨读者。
商代晚期酒器,高41.9厘米,宽22.5厘米,重3.69千克。该器敞口,颈部较高,底部微圜,三棱锥形足。颈部及器身饰兽面纹,并分布有五道短棱脊,兽首形鋬。沿上有高耸的两个长方形立柱,柱端各置一个立体的凤鸟。鸟头上有绽开的羽冠,脑后并有一长冠透逸而下,尖嚎、圆睛、长颈,身披细鳞形羽片,尾翎短挺,显得十分机警可爱。1973年陕西岐山贺家村出土了一件与此器形制纹饰大小均相似的凤柱斝,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周早期酒器,高27厘米,飞28.9厘米,重5.67千克。敞口、折沿,器身呈椭方形,四角各伸出一条翘出器口的长棱脊,每两道长棱脊间还设有一短棱脊。纹饰分为三段,主体图案是位于器腹的大兽面纹,口沿及方足上均饰有鸟纹。整体来看,纹饰分布错落有致,繁而不乱。器内底还铸有铭文12字:“叔赐贝于王姒,用乍(作)宝尊彝。”
商末周初酒器,高51.1厘米,宽35厘米,重23.8千克,传1928年宝鸡戴家湾出土。器身呈扁圆形,垂腹,高圈足。盖上有菌状捉手,两端有牛形兽首。提梁置于器身纵向,与器身相交处有兽首,耸立的双角犹如伸开的巴掌。更为奇特的是从卤的颈部斜伸出四条较长的歧头扉脊,究竟起装饰的作用还是有实用性尚不清楚。该器通身还饰有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凤鸟纹。此器形体巨大,造型复杂,纹饰精美,是商周铜器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还藏有与此形制纹饰相同,唯尺寸稍小的一件凤鸟纹铜卣。
西周早期器,高28.3厘米,宽34.2厘米,重6.32千克。方座簋是西周早期较为流行的一足上均饰有鸟纹。整体来看,纹饰分布错落有致,繁而不乱。器内底还铸有铭文12字:“叔赐贝于王姒,用乍(作)宝尊彝。”
商末周初酒器,高51.1厘米,宽35厘米,重23.8千克,传1928年宝鸡戴家湾出土。器身呈扁圆形,垂腹,高圈足。盖上有菌状捉手,两端有牛形兽首。提梁置于器身纵向,与器身相交处有兽首,耸立的双角犹如伸开的巴掌。更为奇特的是从卤的颈部斜伸出四条较长的歧头扉脊,究竟起装饰的作用还是有实用性尚不清楚。该器通身还饰有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凤鸟纹。此器形体巨大,造型复杂,纹饰精美,是商周铜器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还藏有与此形制纹饰相同,唯尺寸稍小的一件凤鸟纹铜卣。
西周早期器,高28.3厘米,宽34.2厘米,重6.32千克。方座簋是西周早期较为流行的一种铜器形制。该器侈口、鼓腹、高圈足,下连方座。器身两侧各有一兽首半环耳,兽耳高耸,耳下有长方形垂饵,半环呈圆雕立鸟形。腹部和圈足上均饰有兽面纹,器身中部有凸起的扉棱,颈部饰张口卷尾的龙纹,圈足上饰蛇纹。内底有铭文11字:“白(伯)者父乍(作)宝簋,用郷王逆造。”
春秋晚期器,高28厘米,宽61厘米,重12.76千克。敞口平折沿,颈部微敛,折肩收腹,底近平,圈足较矮。颈部有兽首衔环耳两对。器物内壁的口沿下铸有一圈浅浮雕的动物,有鹅、鱼和龟。颈部与腹部水平分布有三段带状纹饰,内容以狩猎为主。画面中央是两架奔驰的马车,马车上站立着两个人,一个驾车,另一个人正挥舞着树枝状的东西驱赶猎物.惊惶失措的动物们四下逃窜,有鹿、熊、野猪、兔子、鸟等;手持弓箭、长矛的人早就埋伏好了,迎面堵住了他们的去路。画面通过对人和动物神态的细腻描绘,生动地再现了热火朝天的狩猎场面,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和商周时期铜器上那种森严、庄重的风格已经完全不同了。
  错银几何纹青铜扁壶 
  战国,高31.3厘米,宽30.5厘米,它体型浑圆,前后呈扁形,身上布满繁复美丽的错金银纹饰。整只铜壶造型讲究、纹饰精美。
  子乍弄鸟尊
  弗利尔美术馆最有名的青铜器要数“子乍弄鸟”尊。通高26.5厘米,宽22.8厘米。全器铸成凶猛的鸮鸟,尖喙,鸟首与身分体,用榫卯结合,可开合。鸟首饰羽纹、回纹和点纹。颈部饰变形夔纹,内填回纹,肩部媚夔龙纹,背部饰高浮雕羽纹,腹部饰鳞纹和夔纹,足部饰云纹。鸟首背后错金四字“子乍弄鸟”,尾部下方似丢失一支撑用的小兽。此器据传山西太原出土。根据后来太原金胜村251号墓的出土文物提供的信息,“子乍弄鸟”尊很可能是晋卿赵简子或赵襄子自用的酒器。
  綯索龙纹壶 春秋晚期酒器
  通高44.6厘米,宽26.6厘米,传山西浑源李峪村出土。高体束颈鼓腹,颈部置一对兽形耳,口沿下饰内填一对夔龙的垂叶纹带。颈腹部有带状饰五道,均以细索纹带为界纹。第一、三道纹饰为夔龙纹,第二道纹饰为夔凤纹,第四道纹饰为鸟兽纹,第五道纹饰为内填夔龙的垂叶纹。圈足饰垂叶纹带和变形龙纹带。全器通体纹饰,极为精美。
  人面盉 商代,高18.2厘米,长江流域出土
  令方彝
  传1929年于河南省洛阳市马坡出土。通高34.1厘米,口长19.3厘米,口宽17.7厘米。令方彝为方体,盖呈两面坡屋顶状,其上每个边棱和每个平面的中线以及脊棱上,均有扉棱一道。盖面雕有兽面纹和凤鸟纹,颈部雕四组虎头双身龙,腹饰大型兽面纹,足饰凤鸟纹。令方彝装饰富丽华美,是极其宝贵的青铜珍宝。
  四虎青铜鎛
  通高38.5厘米,鎛体呈椭圆的合瓦形,上下各有一道缀以乳钉的带饰,鎛体前后还有凸起的鸟纹为棱脊。在鎛的两侧翼还装饰着四只张口卷尾、形态逼真的扁形立体虎,这四只虎两两相追,构成鎛两侧的扉棱,令这件能奏出不同凡响乐音的乐器,更显出迷人的风采。
 夔纹象尊
  商代,尊高17.2厘米,长21.2厘米,宽10.6厘米。象体丰满,长长的大鼻子往上过头后卷曲向前伸展,两颗尖尖的大象牙露出口外。全身饰满精美的纹饰,有兽面纹、夔纹、四瓣花纹,均以云雷纹衬托,给人以雍容华贵之感。象鼻中空,兼作尊流。在象的背上有一个椭圆形的口,口上有一盖。盖上连铸有一站立的小象为盖钮。盖上的小象造型与大象一致,这样便形成了大象驮小象的式样。据说是湖南出土的。
  西周酒器,器体中空,背部开方口,口上还应有一盖,可惜已经遗失了。这件青铜器的定名曾一度令专家们困惑。上世纪70年代,在陕西省宝鸡市西周早期茹家庄2号墓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件相同形制的青铜器物,而且还保存着器盖。形状似羊非羊,似猪非猪,考古学家对定名一直把握不准,初时因观其似羊,故起名“羊尊”,并一直延续这个称谓。直到1993年,著名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到宝鸡考察,经过仔细观察,反复琢磨,认为还是定名为“貘尊”更为准确。
母鼚铜方罍(音同雷)
母鼚铜方罍:商代,通高50cm,肩宽33cm,1963年洛阳北窑出土。器体呈方形,盖及盖顶为单脊四坡屋顶状,直口、圆肩,斜壁深腹,圈足,肩侧及下腹有对称的兽形环钮,正背两面肩部饰有浮雕兽头,方罍纹饰繁缛,云雷纹地,上下分为三层。盖及颈内壁均铸有铭文“母鼚”。
子方罍(音同雷) 高58厘米径15.1×12.5厘米
子方罍 西周早期(前11世纪中期-前10世纪中期),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罍是大型盛酒、酿酒器。此罍器盖模仿房屋屋顶,器形庄重,纹饰精致,是铜罍中的精品。器口内壁铸有铭文“子”。高58厘米径15.1×12.5厘米
方罍(音同雷)故宫博物院藏
方罍:故宫博物院藏
商代晚期(武丁世)妇好方罍(音同雷)
商代晚期(武丁世) 妇好方罍: 通高52.5、口横约15.9、口纵约13.3厘米,重14.8公斤。长方形直口,平沿弧形肩,腹下部内收,小底略内凹,肩短边正中有对称的牛头半圆形小耳,长边一面下腹有一牛头半圆形钮;盖作四阿式屋顶形,上有四阿式钮。口四面均饰阴线兽面纹,肩饰弦纹两道和夔纹,前后加饰浮雕牛首,腹上部饰浮雕圆涡纹,其下饰由夔纹组成的垂叶纹,盖上饰倒置的兽面纹。
铭文字数,盖、器同铭,各2字。
铭文释文为帚(妇)好
这个青铜方罍(音同雷),也不简单,看它的花纹,上下共6段~什么凤鸟纹啦~兽面纹啦~龙纹啦~凤鸟是在古代是风神,是天神的使者,而兽面,应该表达的是古人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吧~龙就不用解释了,是水神,后来就慢慢的演变成中华民族的象征啦~凤鸟和龙,合起来就是风水啦~不知道我们现在讲的风水是不是处于此~~看这个方罍的四边,工匠铸青铜器的时候,是一块一块的铸的,那将四块合并的时候,总会有些残缺,所以,聪明的先祖,就索性加了四条立体的饰边,不仅解决了问题,还使得整个器皿更加的立体富有造型感!那叫智慧啊!酒池肉林的商朝最终被周武王给灭了,建立了西周,周人鉴于商朝的亡国教训,是很忌讳喝酒的,所以,到了周朝,青铜器中的酒器就锐减了~西周开始发展农耕,青铜器也以食器为主。
兽面纹铜方鼎
兽面纹铜方鼎:西周,高36cm,1977年洛阳北窑庞家沟西周墓出土。长方形,直腹、立耳、柱足,四面及腿上部均饰兽面纹,云雷纹衬底,突出王权的威严。纹样精细流畅,可谓西周青铜器精品。
乳钉纹铜鼎
乳钉纹铜鼎:夏代,高22.5mm,1975年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爵长流,尖尾,束腰,腹底椭圆形。有半圆形鋬,三足细长、外撇,腹部一侧有五枚横排乳钉。由于体型较高,加之流尾距离较长,因而产生一种舒畅、洒脱之感。是我国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青铜器之一,当为稀世珍宝。
“王作”铜鼎
“王作”铜鼎:春秋,高40cm,2002年洛阳市西工区27中学春秋墓出土。器型高大,制作考究,腹内铸有“王作鼎”铭文。据此确认,这是洛阳地区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周王自作鼎。
鎏金铜观音
鎏金铜观音:清代,高90cm,故宫博物院移交。塑像面相方圆,衣纹流畅,装饰自然,姿态优美,神态悠然,为汉式风格造像,是佛教世俗化的产物。
银鎏金宗喀巴像
银鎏金宗喀巴像:清代,高74.1cm,故宫博物院移交。宗喀巴是伟大的佛教思想家,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开山祖师。塑像面廓柔和,肩背浑圆,衣纹简洁,金属色彩鲜亮,体现出清廷作品的特色。
曾侯乙尊盘 真品
曾侯乙尊盘 真品
名  称: 曾侯乙尊盘  制造年代: 战国  材  料: 青铜  规  格: 尊高33.1厘米,口宽62厘米,盘高24厘米,宽57.6厘米  收 藏 地: 湖北省博物馆
  尊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盘则是水器,曾侯乙尊盘融尊盘于一体,出土时尊置于盘上拆开来是两件器物,极其别致。尊敞口,呈喇叭状,宽厚的外沿翻折,下垂,上饰玲珑剔透的蟠虺透空花纹,形似朵朵云彩上下叠置。尊颈部饰蕉叶形蟠虺纹,蕉叶向上舒展,与颈顶微微外张的弧线相搭配,和谐又统一。在尊颈与腹之间加饰四条圆雕豹形伏兽,躯体由透雕的蟠螭纹构成,兽沿尊颈向上攀爬,回首吐舌,长舌垂卷如钩。尊腹、高足皆饰细密的蟠虺纹,其上加饰高浮雕虬龙四条,层次丰富,主次分明。盘直壁平底,四龙形蹄足口沿上附有四只方耳,皆饰蟠虺纹,与尊口风格相同。四耳下各有两条扁形镂空夔龙,龙首下垂。四龙之间各有一圆雕式蟠龙,首伏于口沿,与盘腹蟠虺纹相互呼应,从而突破了满饰蟠螭纹常有的滞塞、僵硬感。
曾侯乙尊盘--仿品
  这件尊盘的惊人之处在于其鬼斧神工的透空装饰。装饰表层彼此独立,互不相连,由内层铜梗支撑,内层铜梗又分层联结,参差错落,玲珑剔透,令观者凝神屏息,叹为观止。经专家鉴定,此系采用失蜡法铸造,因为纹饰细密复杂,且附饰无锻打和铸接的痕迹。失蜡法又称出蜡法、拔蜡法,基本方法是将蜡作成模,成型后用细泥桨反复浇淋,泥浆包住蜡模后再涂以耐火材料用火烘烤,做成铸型。蜡熔流出,形成型腔,即可浇铸铜汁成器。
曾侯乙尊盘--仿品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铸造技术显著提高,许多新工艺出现在此时,失蜡法即为其中之一。用失蜡法铸造器物,由于采用整模不会出现合范带来的铸痕,表面光滑精细,并且可以铸造相当繁缛复杂的纹样,但是器物表面往往会出现大小不等的砂眼,因为无出气孔,铜液灌注有不到之处。后世作伪者误以为越平整、越光洁、没有任何痕迹,便越是成功之器,反而弄巧成拙。由于失蜡法方便易学,是后世仿古作伪的主要技法。古代青铜器绝大部分是采用陶范法铸造的,即使接合再严密也会有缝隙,所以此类器物的耳、足、腹下部等隐蔽之处多有铸痕、铸疣,以失蜡法仿铸之器无铸痕却有砂眼,故宫收藏的一件宋仿西周盉腹部就有不少砂眼,这些隐蔽处的细微差异往往是鉴别真伪的关键之处。
曾侯乙尊盘--仿品
曾侯乙尊盘--仿品 曾侯乙尊盘--仿品
关于曾侯乙尊盘是否采用失蜡法铸造还有争论
曾侯乙尊盘等青铜器是否采用失蜡法铸造工艺,是近来学术界一个热议的问题。主张确认尊盘为失蜡法工艺的论据不足。同时,否定确认尊盘为失蜡法工艺的论据有多存在缺陷,否定说的核心观点一尊盘附饰上可见范缝和焊痕的说法,则是错误的。但尽管如此,曾侯乙尊盘是否采用失蜡法,则还需要进一步论证。
亚洲艺术品天价缔造者-青铜方罍流散记
19年前,湖南省博物馆老馆长高至喜在《文物考古趣闻》中披露了20世纪初湖南出土的一件方罍辗转流徙而身首异乡的传奇经历。2001年春,神秘的罍身惊现美国纽约艺术品拍卖会,并一举创下亚洲艺术品拍卖价之新高。应本刊之邀,50年来曾无数次手抚罍盖原物的老专家再次为我们讲述了方罍流传的曲折故事。
方罍盖方罍身
日,《中国文物报》单菁女士报道,在最近落幕的美国纽约佳士得中国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商代晚期的青铜方罍以924万美元的惊人高价被拍卖。这是中国艺术品在国际市场上拍出的最高成交纪录。闻此消息,百感交集。关于这尊方罍(原来多名为“方彝”)的出土、离散诸多往事又现脑中。据传皿方罍是1922年在湖南省桃源县漆家河因暴雨冲刷而在山间沟边出土的,后被一农民秘藏。但出土“宝物”的消息很快传开,湖北商人石某闻讯,即前往桃源漆家河一带寻访。经过一个多月的明查暗访,一无所获。一日大雨,石某去一农户家避雨,以四块银元给该农户家小孩买了一些糖食,得与其主人接近,并从小孩口中知悉出土的“宝物”即存放在该农家楼上。经石某再三要求,终得见方罍原物。石某狂喜,很快以400块银元成交。正在准备午餐之时,物主的大儿子回家,得知宝物有人出高价购买,遂取方罍盖去附近小学找钟校长询问:“如此破铜,何值巨金?!”钟校长看到方罍盖非同一般古物,当即决定出800块银元购买此器,即将方罍盖留下,并嘱其速将器身送来。物主长子十分高兴,一路呼叫,手舞足蹈,被石某闻见。石某知事不妙,遂抱着方罍器身狂奔逃逸。从此皿方罍盖、身异处,各自留下了一段传奇的经历。
钟校长获得方罍盖后,心里总牵挂着方罍的器身,曾呈请桃源驻军团长周磐“缉拿奸商”,希望能得全器。数月后,石某也托人找周磐欲购方罍之盖,出价四五万块银元,并许若事成之后再给3万作为酬劳。但周磐并未应允。后来石某又去常德求助于师长贺耀祖,贺曾派兵到钟校长所在学校搜寻方罍盖,惜无功而返。钟害怕,遂找周磐帮助,并说愿将方罍盖捐献给国家,但求资助兴学。周磐立即给钟校长5000 块银元,并给期票5000元。方罍盖遂归周磐。当时的段祺瑞政府也已获知方罍出土,曾“严令追缴”,湖南的赵恒惕亦扬言要追缴至省政府保管。周磐采取拖延策略,使段、赵追缴均未成功。至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追缴”方罍之事只得作罢。此后方罍盖一直由周磐保存。后来获得方罍器身的美国煤油大王曾托石某以14万银元欲购方罍之盖,石某再次到桃源活动,反被贺耀祖的军队抓捕入狱年余,并被罚款10万元才获释。此后,美国煤油大王又托人欲以20万块银元购买方罍盖,但周磐索价50万美金,终未成交。1952年周磐被捕,曾写“补充坦白材料”,交待了皿方罍出土和流传的详细过程,并献出方罍盖,以期“立功赎罪”。方罍盖从此回到了人民手中。1952年4月的一天,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金明亲自将方罍盖送交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并嘱“妥为保存”。 1956年省文管会移交给省博物馆保藏至今。笔者曾注意多方打听皿方罍器身下落,但终未得任何消息,只好在1964年主编《湖南省文物图录》时,先行刊布了方罍盖的材料。再说湖北商人石某得到方罍器身之后,即以高价转售给上海的李文卿和马长生,后流出国外。先为美国煤油大王所得,后又归日本大阪的一位收藏家,并在一本文物图录中发表。以后罍身又转售给日本东京的著名收藏家ASano,ASano先生曾多方求购皿方罍之盖,并曾在英国购得一春秋时代的方形器盖,但盖的大小、纹饰、颜色均与原罍身不类。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学者告知他中国湖南省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方罍盖,其铭文、纹饰、大小可与罍身相配,他遂数次来中国了解罍盖的情况,计量方罍盖的尺寸,对比器盖器身照片,发现除铭文稍有不同外(方罍器身的铭文少“天全”二字),其余均相同。由此可以推定,如果它们不是原配的话,也应是皿氏家族同时所铸之器。
皿方罍是商代晚期重器。盖形似庑殿式屋顶,盖顶的捉手即是缩小了的器盖,使罍盖显得庄严稳重而又富于变化。四角和四坡中间均饰有粗大的钩形扉棱。地纹是极为规整细密的云雷纹,主体为雄伟的兽面纹,空隙处补饰夔龙纹,在主纹和扉棱上再饰云纹,形成三层花纹,而这正是晚商(殷墟中期)青铜器铸造极盛时期的重要特征之一。盖内壁铸有铭文两行八字。湖南省文管会最初释为“堇子□作父己尊彝”,后来蔡季襄先生释“丰天全作父己尊彝”,笔者释“皿天全作父己尊彝”。此次拍卖的方罍器身作长方口,直颈,鼓肩,斜直腹,高方圈足。肩前后有兽首衔环,肩两侧及腹下一侧共有三只兽首耳。从肩至足共有八道钩形扉棱,正好可与器盖扉棱相对应。所饰兽面纹和夔龙纹与器盖纹饰风格相同。器身内壁铭文只有六字,惟缺少“天全”二字,但在四字下留有空白,不知何故缺铸二字。器身高63.3厘米,加上器盖高21.5厘米,除去子口约3厘米,全器通高当在80厘米以上,这是目前所见商周方罍中最高大最精美的一件,堪称“方罍之王”,其历史、艺术价值之高可想而知,可惜已身首异处,不知何日才能璧合如初!从皿方罍的造型、纹饰、铭文风格看,完全属于中原殷商青铜文化,很可能是在安阳或其邻近地区铸造的。这样高大厚重的青铜礼器又是怎样传到数千里之外的江南的呢?郭沫若先生曾认为湖南所出土的商代青铜器可能是张献忠从北京带至南方的;曾任教于中国大学、湖南大学、后又创办渔父中学(今常德市五中)的龙湛岑先生也称,此方罍可能是李自成兵败时从北方携入湖南入土的;还有的学者主张周武王伐纣取得胜利后,殷商的奴隶主南逃时带到南方的。但多数学者认为,这类中原类型的商代青铜器,是商人经过多种途径带到湖南地区而保存下来的。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证明,这一推断是较为可信的。至目前为止,湖南境内出土和收集的商代青铜器已达300余件,除了大部分是地方类型的青铜器如线条纹斧、大铙、等器外,还有相当多的中原类型或受到中原商文化浓重影响的铜器,如鼎、鬲、觚、爵、卣、罍、瓿、尊、刀、镞等。特别是出土的一批精美绝伦的重器,如四羊方尊、豕形尊、象形尊、鱼纹罍、牛形觥、人面方鼎、对凤纹卣、形卣等(据说有名的虎食人卣、两羊尊也出土于湖南),以及其他一些商代文化遗址和墓葬的发现,证明商人早在商代前期就已经越过长江,到达湖南地区。如湖南石门皂市商代前期遗址和铸铜遗迹的发现,证明商人在二里冈上层文化时期也已到达湖南北部,遗址中出土有袋足陶鬲、陶爵、陶z、陶大口尊等相当典型的商人陶器。岳阳市铜鼓山等遗址所出的许多陶器与郑州二里冈所出正宗商人陶器也“基本上没有区别”。1990年,在津市北的涔淡农场发现一座商代后期的商人墓葬,出土有典型的殷商文化风格的青铜爵和觚各一件。同年,在株洲县南阳桥乡城塘村距湘江岸边50米处的沙丘中也出土一件商代后期的铜爵,上有“戈”、“父乙”铭文,这也是来自中原的商器,而此时湖南的土著居民尚无文字。由上述考古发现证明,从商代前期开始,中原商文化已不断南传,其中包括青铜冶铸技术和大量的殷商青铜器。看来这件皿方罍应是这些南传的殷商青铜器中的一件。
皿方罍的颜色黑亮,是所谓“黑漆古”。这种黑漆古要在腐蚀酸的环境中埋藏千年以上才能形成,这与中原青铜器在碱性土壤中所形成的颜色不同。因此,皿方罍不可能是由张献忠或李自成从北方入湖南的。
皿天全方罍是商代晚期盛酒器。传1920年于湖南省桃源县漆家河出土。器身于2001年在纽约艺术品拍卖会上以924.6万美元拍卖成交,藏家不详;器盖现藏湖南省博物馆。原器身通高63.6厘米,器盖通高21.5厘米。该器形体高大、富丽堂皇,四角和四面中间共饰八条粗大扉棱,以云雷纹衬地,以兽面纹为主纹,空隙处填夔龙纹,在主纹和扉棱上再饰云纹,器口铭有“皿天全作父己尊彝”八字,故名“皿方罍”。整器雄浑庄重,透出中国青铜器铸造鼎盛时期的高超技艺和摄人心魄的气势,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方罍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堪称为“方罍之王”
罍在中国古代常被用作重要的礼器,在王室和贵族的盛大宴会上,罍是必备的酒器。其基本形制有圆体和方体两种。由于青铜罍流行的时间短,数量少,尤其是方体罍,更是十分稀少。兼之距离我们有4000多年,能保留到今天的,已十分罕见。
在这些罕见的青铜罍中,皿天全方罍无疑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作品。造型雄浑,形体巨大,通体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身,其高超卓绝的铸造技术,神采飞动的气势和令人倾倒的精美纹饰,是其他古代青铜器无与伦比的,堪称“罍中之王”、稀世珍宝。因此被收藏家和古董商们作为梦寐以求的珍藏对象,创下拍卖场上的“天价”也就无可厚非了。
“皿天全”方罍的身世可谓坎坷。据传说,这件宝器是1922年在湖南桃源出土的。方罍出土后,其发现者起初并不知道这是一件宝物,只是不经意地放在家中盛物。然而,挖出一个有着精美纹饰的大铜罐,毕竟不是件平常事,乡亲们将这件事越传越远。
终于,一个湖北籍的石姓古玩商人得知了此事。他来到器主的家中,想要收购方罍。经过一番论价,双方讲定以四百银元成交。见来人竟愿出此高价,器主又心生疑窦,生怕卖低了价钱。故一边巧言稳住石姓古玩商人;一边密嘱其子持器盖到附近一所学校,找有学问的人问个底里。哪知学校的校长见此器盖非比寻常,知是宝物,当下愿出八百银元。器主之子大喜过望,狂奔而返,一路呼号。其声被石姓古玩商人听到,知不妙,遂不顾器盖,丢下四百大洋,抱器身而去。
“皿天全”就这样身首异处了。器身几经辗转,流落海外,曾为美利坚合众国煤油大王洛克菲勒所收藏。器盖则落到了当地湘军的一位周姓团长手中。据说美利坚合众国的藏家曾找过周姓团长,欲出价二十万银元收买器盖。然,周姓团长竟开出五十万美元的卖价,以致未能成交。“皿天全”也终未身首合一。
解放后,“皿天全”器盖依法收归国有。1952年由湖南省文管会移交给湖南省博物馆。此后,“皿天全” 器盖一直是湖南省博物馆的藏品。
“皿天全”的器身,曾在冷战时期一度脱离了人们的视线。直到1992年,上海博物馆原馆长、著名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先生才在出访日本时,在一位友人家中偶然见到了久违的“皿天全” 器身。据这位友人讲,这是他于八十年代中期从英国花大价钱买回来的,而他并不知道这器物还有盖子。马先生告诉他,器物的盖子在中国湖南。
日本友人得知器盖的消息后兴奋不已。曾亲往湖南,蒙湖南省博物馆友善接待,得与“皿天全” 器盖亲密接触,并生“非份之想”。他欲出资美元三十万捐建一间精良的陈列馆;并捐赠一品西周初期的精美器盖,以换取“皿天全” 器盖。湖南方面也曾为此事派员专程赴日本考察洽谈。终因法律问题无法逾越,“皿天全”又一次错过身首合一的机会。
此后,中、日双方几经努力,欲成就“皿天全”身首相合的好事。曾想过将器身和器盖运到上海,在上海博物馆整器展出,因故未果;又想到新加坡办整器展出,也因故未果。
再后来,日本友人遇到了事业和家庭的双重打击,决意出手“皿天全” 器身。得知这个信息,上海博物馆和保利艺术博物馆联手筹集了一笔巨款,赴美参加竞买。“皿天全”身首合一之时即将到来。哪知,拍卖会上一位买家出价超过我方预算近四成,以924万美元的高价拍得“皿天全” 器身。据悉,这位买家是位法国人。“皿天全”的命真苦。
“皿天全”整器以云纹为地,肩、腹分别以大兽面纹为主纹,并间以夔纹;前后两面正中,上下排列两立体兽首;左右两面肩部各有一兽首衔环。通器饰八道粗壮扉棱。整器雄浑庄重,富丽堂皇。
馆藏&3911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具有重大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