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扬究竟伟大在哪里强在哪里

本文将从LCK连续三年夺得S冠军这一现象出发,阐述LCK如此强大的根源所在。
S5总决赛SKT再度夺冠
S5世界总决赛在柏林落下帷幕,最终,SKT在全场的欢呼中拿下了属于自己的第二个S赛冠军,也是从2013年以,韩国赛区LCK的第三个S系列世界冠军,同时也是S赛五年以来,第一次出现单个赛区包揽冠亚的情况。这份至高无上的荣耀,属于LCK。
为何LCK会如此之强,在所有人都认为他们今年元气大伤,一时难以回暖的情况下,
却又一次的创造历史,刷新纪录呢?并非是为了吹捧韩国队,而是这背后的原因,确实值得我们来做一个总结,只有不断地正视自己与他们的差距,才能有进步。
Kespa 韩国电子职业竞技协会标志
LCK这一韩国赛区的强大,那必然是与韩国的具体国情相关,究竟是怎么样的电竞环境才能酝酿出如此优秀的人才与队伍呢?韩国,可以说是电子竞技的发源地,那么就不得不谈他们的发展历程,早在《星际争霸1》的时代,他们就已经早早的将竞技游戏当作一个产业来培养运营,而韩国当前著名的电子竞技管理机构Kespa也就是在那时候建立,而同一时期的中国,还远远没有电竞这一的概念。Kespa这一管理机构通过不断发展完善管理手段,使得韩国电竞职业化越来越完善,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电竞在韩国蓬勃发展,每年能够为韩国经济带来巨大的贡献。也正是因此,在韩国,电竞成为一个十分正常的,严肃的产业,而不是我们口中不值一提的电脑游戏而已。电竞之于韩国人,就如同足球之于巴西一样,他们电竞俱乐部的赞助商,都是韩国国内各领域的大企业冠名,这一点就很直观的体现出电竞在韩国社会是一个怎么样的地位。
S3全球总冠军SKT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LCK,不骄不躁,我认为是最合适的。这也是他们在英雄联盟项目上一直所展示给世人的态度。在S2那年,他们获得亚军,半年多后的上海全明星,韩国代表队就以一个碾压的态势从LPL手里夺冠,并且连续拿下了S3与S4的冠军。但面对成功,他们却丝毫不觉得满足,或者说是习以为常了一样,没有停滞,而依旧是在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打法,扎实做好基本工作。反观当时的LPL赛区,从WE拿下了IPL5世界冠军回国后,国内就开始膨胀,觉得2013年能够大获全胜,固步自封,打法保守,遭到惨败。这是LCK在面对成功时的态度,绝不自我满足。
SKT失利的时候faker接受采访时说的话
面对成功,坚守自己,或许还不是太难,相比之下,从挫折失败,尤其是前所未有的失败中,还要站起来,就不是那么的容易了。对于LCK而言,他们一样经历过,那就是今年的S5。在S5赛季开始前,因为新规定,导致LCK大量的一线选手或将面临替补,而眼看SHR引入韩援成功再夺亚军的LPL其余俱乐部此时也迫切需要顶级韩援,于是,LCK一时间人才凋零,大量一线选手离开LCK来到LPL。然而奇怪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LCK却没有采取什么措施来挽留这些选手,而就看着他们一个个离去。自己闷头从新培养新人,组建全新的队伍。最终的结果我们看到了,在Msi失利后的LCK在S5上创造了包揽冠亚的新历史。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与前所未有的失败时,LCK展现给我们的是他们的冷静沉着,不会自乱阵脚,这在LCK自身,以及他们的选手身上都有体现。如faker,这名传奇选手在S4失利的情况下,他所做的并不是去找什么好下家,而是长时间的练习完善自己,在Msi上SKT失利后,俱乐部也能坦然面对,如教练赛后所说,要利用失败来提高自己。
LCK夏季赛SKT积分遥遥领先
犹记得问起faker为什么不离开韩国,他给出的答案是自己要证明自己能够带领今年的LCK回到世界顶峰。再结合之前提到的,LCK不惧选手流失,冷静面对成功与失败。这都是源于他们那极度的自信。这份自信的来源于就是他们在电竞这一项目上长期的经验累积与丰硕的成绩。这可以说是他们最难能可贵的一点。一时的失败不用怕,一时选手的欠缺也不用怕,因为他们是电竞强国,有着自己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在一年间培养出又一批世界顶尖的选手来。无论S5总决赛前,外界如何看待LCK,但他们自己都相信LCK是世界第一联赛,哪怕他们在IEM与MSI上都相继失利。这份自信并不是自负,而是在积极改正自己的错误,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后,一往无前不惧任何对手。
要谈如何追赶,这实在不是一个能够轻易说透彻的问题。
从大环境上来看,韩国电竞抓住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将电竞项目做大做强,带来巨大的经济产值,这也就使得电竞这一项目在韩国的地位将远超过在别国,尤其是中国,电竞更像是一个玩物,在年轻人的眼中是可以接受的,但在如今尚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中年人,我们父辈人的眼中,这却是十足的不务正业。如此环境下,要想能够笼络优秀人才进入电竞行业推动大环境的发展,无疑是较为困难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时常能够看到各种各位关于俱乐部管理层,关于职业选手个人的负面消息的原因,而在韩国,他们的俱乐部,队员,都是由Kespa监督管理的,行为处事都有着规范的准则。如果将电竞比作一台汽车,那么韩国电竞的发动机无疑是制程最先进,最优秀的。LCK的强大,与韩国电竞的大环境之优秀是分不开的。而这一点上,要想短时间内赶超韩国,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要认清这样的差距,像他们靠拢,这需要的不仅是电竞从业者自身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改观,需要努力,但也不可操之过急。
S5总决赛EDG止步八强
而在心态上,如果说LCK是不骄不躁的体现,那么不客气的说,LPL则就是易燃易爆的最好例子,赢下比赛极其容易膨胀,而输了比赛就急着找外因而不审视自己,就如同此次S5,将失利的原因归咎为版本巨变,国外饮食不习惯,EDG称输在了赛场外。借用网友一句不那么好听的话,为什么就不承认自己菜呢?这个菜字,不仅是说的我们技不如人,游戏理解上落了下成,更是在我们对待胜负的态度方式上,与LCK就有着天壤之别,赢了不想着怎么继续保持,不去看看别人如何追赶,而是早早扬言必夺冠军。输了不想着哪里没做好,而赶紧甩锅分锅,自己教练组的无能闭口不谈,自己选手的懒散也一字不提。再这样下去,不说追赶韩国,怕是往日的视作“耻辱”的亚军成绩都难再得,今年的止步小组,惨败八强,警钟
已然长鸣!
最后,说到自信,LCK有着他们优异的成绩足够他们自信,然而我们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们也有过世界顶级的选手,我们也凭五个中国选手拿下过世界冠军,也赐予过韩国强队3比0,我们不是不强,只是还不够强,作为追赶者,为什么不拿出那种不怕输的心态来呢?何不敢锐意革新,启用新人,补充新血液?而狭路相逢,又畏首畏尾,不敢亮剑呢?在俱乐部物质条件已经好过曾经千万倍的今天,不要反倒失去前辈们打比赛的那股冲劲。
涅槃重生王者归来
徐老师来巡山
主播疯神榜:老婆坐躺泉水拿人头
《贱证LPL》09:Uzi空大致小虎崩溃
大家都在看
(扫描关注微信订阅号)
BAIDU_CLB_15w('2351513',s,'300,250','inlay-fix');})();Faker这种中单到底强在哪_网易荐新闻Iphone7比iphone6究竟强在哪里
苹果序列号:据悉苹果公司将于近年9月份推出新款iphone7,是不是很多小伙伴已经和小编一样望眼欲穿了呢。作为苹果公司的新款手机,还没上市,网友们就纷纷对iphone7的新功能进行了大胆的假设。下面我们对于网友关于iphone7猜测进行了一下汇总。简单来说,就是home键变为感知压力的键位。这样的话,很可能home键将变得按不下去了。这种设计方式也将进一步增强苹果的防水性能。1、配备Force Touch式的Home键这个技术其实早已存在了,只是在市场中还没有得以推广。这不禁让小编我想到未来可能充电宝放在包里就能給手机充电,再也不需要手机和充电宝连在一起受罪了。2、配备无线充电续航一直是苹果的硬伤,如果这一点能得到改善,一定能让果粉们皆大欢喜。就足以满足了。3、手机续航能力进一步提升希望是前置摄像头的像素能够提升,爱疯的前置简直是硬伤,但女性使用苹果手机又多,而且如今不爱自拍的就不是女的已成为标准,可见前置摄像头像素的重要性。4、手机像素的提升ios系统一直都是值得期待的亮点。5、全新的IOS系统听起来就很高大上有木有。6、蓝宝石玻璃外壳作为一个资深的果粉,你是不是已经望眼欲穿了呢,那么,我们就继续期待iphone7的到来吧~商务合作:你刚刚买的手机是不是翻新机:扫一扫查询序列号就知道了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朱诺号”木星探测器究竟强在哪里?--百度百家
“朱诺号”木星探测器究竟强在哪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木星这颗气态巨行星至今仍笼罩在迷雾之中。而这一次,美国宇航局终于将一颗人造卫星送入了木星轨道,难怪要群情振奋了。
载人登月,送机器人上火星,乃至让探测器飞出太阳系边缘,美国宇航局(NASA)什么样的大事没经历过。但7月4日这天,当“朱诺号”(Juno)飞船成功进入绕木星的预定轨道时,该探测器首席研究员斯科特·博尔顿(Scott Bolton)宣布,“我们刚刚完成了美国宇航局有史以来最艰难的一项任务。”
真要把美国宇航局的壮举排出高下来,那是不可能的。但博尔顿的说法并不夸张。将朱诺号导入木星轨道是一场11亿美元的豪赌。其诡谲难测之程度甚至超过最近的另一项壮举——新视野号(New Horizons)的冥王星探测任务。
为什么呢?
首先:为何要探测木星?
虽然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但科学家们对它仍然知之甚少。
科学家想要解答的基本问题包括:
·木星有没有固态核心?
·如此极端的辐射水平是如何产生的?
·木星是如何形成与演变的?
朱诺号上载有九种科学仪器,包括测量重力、探测木星大气深处与木星磁场的探测仪,以及各类摄像机,用于捕获木星各类电磁频谱。
木星的基本组成成分是氢和氦,与太阳类似。科学家们希望通过近距离研究木星表面,揭示太阳系起源的部分历史。更重要的是,银河系中可能到处都散落着未被发现的气态巨行星。
“朱诺号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木星,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宇宙以及我们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的巴里·毛克(Barry Mauk)在一份新闻稿中称。
朱诺号的17亿英里木星之旅始于2011年8月。下方动图描出了朱诺号的行进路线。可以看到,在太空中遨游约两年之后,该轨道探测器重新飞掠地球,在地球重力的助推下加速至16.5万英里时速,成为史上最快的人造物体,也获得了三年内抵达木星所需的能量。
进入木星轨道时,朱诺号减速至约13万英里时速,创下轨道飞行器速度记录。
木星可以让电子仪器化为灰烬
美国宇航局(NASA)的探测器从未如此接近木星表面,其中是有原因的:木星的磁场可以让电子仪器化为灰烬。
和木星一样,地球也有类似的保护性辐射带(一种磁层,也是极光的成因)。但木星的磁场在范围和强度上都比地球厉害得多。“木星磁场一直延伸到太空深处,如果这种磁场以可见光形式存在,那我们在夜空中看到的木星将是满月的两倍大小,”《纽约客》的一篇文章解释道。
朱诺号要研究的问题之一,就是木星内部究竟有什么,才使之产生如此大范围的磁场。但这项任务也让探测器本身面临危险。
这个磁场可以让电子以近光速飞行。此时的电子可以“直接穿透飞船,剥离电子仪器中的原子,”朱诺号辐射监测团队负责人海蒂·贝克尔(Heidi Becker)在7月4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朱诺号要接近木星表面,就得选择磁性最弱的潜入点,即木星极点附近。一旦在极点附近导入轨道,朱诺号就可以在辐射最强的区域下方绕轨前行,使敏感的电子设备得到保护。
下图为美国宇航局就此次操纵提供的示意图。它就好比在太空深处穿针引线。
为了做好这个“针线活”,朱诺号的推进器不得不点火35分钟以上进行减速。这个过程必须相当精准,因为朱诺号瞄准的是一个只有“几十公里宽”的开口。朱诺号项目管理人里克·尼巴肯(Rick Nybakken)在7月4日新闻发布会上说。“在行进了17亿英里之后,我们得在1.2秒内一击中的。”
这种小心翼翼的轨道导入还要重复多次,直到朱诺号绕行木星37次。然后它将完成使命,坠向木星表面。为了每次都在极点的辐射开口处潜入,朱诺号所在的是一个高离心椭圆绕行轨道。一开始,这样绕行木星一周需要53.5天。
虽然在轨道上做到了“投机取巧”,但朱诺号受到的辐射还是相当于“不到一年内接受1亿次X射线检查。”贝克说。为了保护该轨道飞行器的敏感电子元件,美国宇航局还使用钛金属,设计制作了一个重400磅的抗辐射拱顶。
神秘的木星环也许会摧毁朱诺号
辐射带的危险是已知的。但在朱诺号任务中,最大的潜在风险也许是我们知之甚少的木星环。
九十年代,伽利略号探测任务让我们窥探到了环绕木星的灰尘和碎片带,但科学家们并不清楚它距木星表面有多近,也不知道其中的物质分布情况(一些碎片可能来自木星轨道俘获的陨石)。
由于朱诺号飞行时速约13万英里,一旦撞上这些碎片,后果将不堪设想。“如果被击中,哪怕只是一大团灰尘或是一小团灰尘,都会引发严重破坏,”博尔顿在7月4日新闻发布会上说。“这是一场豪赌。”虽然对某些冲击做好了强化应对措施,但导入木星轨道是最危险的时候,因为届时必须暴露相对脆弱的主发动机。
1996年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拍摄到的木星环。
朱诺号何时发回木星数据?
为了进入轨道,美国宇航局不得不关闭朱诺号的大部分科学仪器,之后将重新开启。据《科学》杂志称,在第一次为期53天的轨道绕行之后,也就是8月底左右,朱诺号应该就能启动科学观测活动。10月19日左右,朱诺号的推进器将再次点火,从53天绕行一周加速至14天绕行一周,以加快数据收集速度。
将数据从木星传回地球耗时约48分钟。在那些缓慢传回的数据之中,我们也将逐步揭开这颗气态巨行星的神秘面纱——不论它乐意与否。
翻译:雁行
造就:线下剧院式的演讲平台,发现最有创造力的思想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1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天天果园线下店关闭,京东错失渗透率不足5%的生鲜商机?
首席发言者
八卦掌门人
读懂新三板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美国到底强大在哪里?
刚到美国的朋友都会感到奇怪,美国强大在哪里?怎么与自己的想象差距十万八千里?就像一个网友所写的那样,美国有什么独特的地方,简直就是一个偌大的农村。除了纽约、洛杉矶、芝加哥等大城市之外,其余的地方完完全全是一派农村景象,既看不到工业区一栋栋的高大烟囱,也见不到北京、上海、香港一排排鳞次栉比的大楼,街道上也看不到太多的行人,有时候还被突然从旁边窜出来的松鼠或麋鹿吓一跳。
其实我刚到美国的感觉和那个同学也差不多。但令人奇怪的是,全世界的人都拼着命往美国跑。在美国,你看不到太多的工厂,就连到了工业城市芝加哥旁边的Michigan湖,也会发现,那个湖水的纯净简直可以和九寨沟的水媲美。到商店里,买的东西除了食品之外,服装、日用品、球拍、网球、学习用品、小型家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打印机等大部分都是中国造的,而食用的水果、蔬菜等则大多来自南美洲。跟这些东西的数量比起来,真正美国产的东西其实并不多。但比比就可发现,这些东西多半是技术含量高的,有专利的,在世界市场上占据着较大优势的工业和科技产品,比如电报电话业务,飞机制造、航天、汽车制造,等等。
从利润率来看,中国、南美洲来的那些产品,可能只有2%-5%的利润,而美国那些拥有专利的高科技产品的利润率则高达10%-30%以上。从市场看,中国、南美来的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较高,但价格却比较低廉,也常常遭到所谓的反倾销起诉,而美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则比较稳定,因为很多的科技产品看上去是中国、南美造的,但是其核心部件、关键部件却是美国造的。比如有名的双核电脑芯片,一家是Intel造的,一家是AMD造的,都是美国的高科技公司。其实美国的这些产品在市场上已经构成了一种技术垄断,但是你很难用反垄断法律对他们进行制裁、起诉。道理很简单,你对他们的制裁,就是对你自己的最大制裁。
举个例子,美国的波音公司也让中国的几大航空公司在中国组装波音飞机,但是关键的技术、关键的零部件,中国还不能自主生产,所以中国自己组装的波音飞机尽管价格比波音造的要便宜很多,但是连自己国内的市场也打不开。原因在于,一旦这个飞机有任何问题,制造公司说不清是哪家。于是连中国的航空公司也很少购买国内组装的波音飞机,于是美国波音造的飞机就仍然翱翔在中国的蓝天上,而我们即使能组装飞机,却只能让它在低空飞行或者干脆就停在地上。
很简单,美国人的策略就是,凡是你能造的,成本比我低的,我干脆就不造,而我要造的就通常是你不能造的,或者你造的是质量比较差的、科技含量也比较低的产品。
看看世界上每年来美国进行博士后研究的人数就知道,这早就成了美国的既定国策。你们好好培养人才吧,辛辛苦苦培养了20-30年,从小学到中学,到高中、大学、硕士生、博士生,只要一毕业,我给他们一个博士后位置,他们就都来了。如果真正是美国所需要的,那就干脆留下来吧,如果不是美国真正需要的,他们就得回去。有人说,这就是美国的一种人才&撇脂&战略。中国的初等教育很好,你就努力培养人才吧;法国、德国的工程教育很好,你就努力培养人才吧;印度的电脑、信息科技方面的人才很好,你就努力培养吧。博士毕业以后,只要我抛个橄榄枝,他们很快都成了美国的人才,不管种族、不管男女。
别的不说,到芝加哥大学的医院去看看就知道了。那里最多的人是中国人,都是来读博士后的,来做各种实验的。人数起码200多,再加上世界各国来的,估计应该有400名以上。这些人一年的纯收入有14-15万人民币左右。这些人如果在国内的话,年纯收入约为2.6万人民币。两相比较就会发现,与其回国还不如在这里做做博士后,这就是那些中国博士后心理的真实想法。于是芝加哥大学医院里的中国博士后们就越来越多。
第二,在这里工作就是工作,没有其他的事情烦人,比如跑关系、找领导、拉关系,还有最烦的就是天天开会、周周开会。在这里,我唯一的任务就是从事我所从事的科研工作,只要完成了我所从事的工作,我就可以走人。如果你有本事,老板就会赏识你,就会用你。所以在工作中,你唯一需要关心的就是如何提高你的技能和实力,不让自己落伍。但在国内,却没有这样的条件。
通过与这些人的接触,我才渐渐地明白,美国自1783年(英国承认的时候)立国以后,特别是二战以来之所以如此强大,乃是它有一个非常有效率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在这个市场体系下,只要你有能力,你就会获得相应的报酬与职位。再加上你的社会安全、养老保险等都是全国联网的。到了你新居住的城市,只要上社会安全局去申报一下就可以了,所以你可以非常轻松地就在东西南北之间搞定所有的事情。
所以在美国你就能看到这样一系列相关的社会和经济现象:(1)夫妻两人常常两地分居,因为谁都很难保证两人能在同一城市找到工作,这就是市场的力量。(2)男人在外工作,而女人在家相夫教子,这样,两人就不会分居,同时也能保证在这个市场上上班的人一定是这个家庭中工作效率最高的一人。(3)在这个城市工作了两年,又去了另外一个城市。今天在这个城市上班,明天谁都很难保证能否还在同一城市上班。今年有工作,谁也无法保证明年是否还有工作。公务员是这样,博士后研究人员是这样,大学校长是这样,民主党、共和党主席是这样,美国总统也是这样。(4)美国人的离婚率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也更高,为什么?社会学家也许有其他的解释。而我的解释却是,这正是美国高效率劳动力市场所带来的一个负面结果。在家里,谁的劳动效率高、报酬多,谁就去上班。如果你家庭的收入太低,那你就必须上班;如果你的工资不错,那另一人就呆在家里;如果你在这个城市找不到工作,就去那个城市等等。(5)美国人生活中面临的经济压力可能没有发展中国家大,这主要是美国人用于基本生活的开支包括住房、汽车、吃饭等相对于其收入而言较低(大约占10%-20%左右),但是美国人的心理也许比发展中国家的人更加脆弱,原因是那里的家庭观念不是特别浓厚,人们来自家庭的关怀也相对于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为少,而他们来自市场的压力却更大,于是美国人对社区、教堂的热情就比发展中国家要高,人们对至高无上神的崇拜也会较发展中国家的人们更为强烈。
所以,看起来美国就是一个偌大的农村,没有高耸的烟囱,没有一片片的工厂,然而这无妨它成为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因为它有的只是世界上最大也最为有效的劳动力市场。它不需要工厂,它的工厂在世界各国;它也不需要冒烟,它冒烟的工厂在发展中国家。
(责任编辑:乐读小编)
更多有关的文章
赞助商链接
每日重点推荐
2005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图书馆,初到美国交流的四川外国语学院教授张涛偶然翻...
Charless Passy
赞助商链接
一周热点文章
乐读随机推荐
曹明华【】
谢勤龙【】
Katerina【】
迟子建【】
在线阅读专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亲爱的你究竟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