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h3)6]alcl3与naoh反应双氧水反应

当前位置:
>>>现有两种配合物晶体[Co(NH3)6]Cl3和[Co(NH3)5Cl]Cl2,一种为橙黄..
现有两种配合物晶体[Co(NH3)6]Cl3和[Co(NH3)5 Cl]Cl2,一种为橙黄色,另一种为紫红色。请设计实验方案将这两种配合物区别出来。
题型:实验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称取相同质量的两种晶体分别配成溶液,向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足量的AgNO3溶液,静置过滤、干燥、称量。所得AgCl固体多的原晶体为[Co(NH3)6]Cl3,另一种为[Co(NH3)5 Cl]Cl2。[Co(NH3)6]Cl3和[Co(NH3)5 Cl]Cl2两种配合物晶体是同分异构体,组成元素和响应个数完全相同,但结构却不同。在[Co(NH3)6]Cl3中Co3+与6个NH3分子配合成[Co(NH3)6]3+,3个Cl-都是外界离子。[Co(NH3)5 Cl]Cl2中Co3+与5个NH3分子和一个Cl-配合成[Co(NH3)5 Cl]2+,只有2个Cl-是外界离子。由于配合物中内界以配位键结合很牢固,难以在溶液中电离,而内界和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在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不难看出,相同质量的两种晶体在溶液中能够电离出的Cl-数是不同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鉴别。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现有两种配合物晶体[Co(NH3)6]Cl3和[Co(NH3)5Cl]Cl2,一种为橙黄..”主要考查你对&&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无机分子的立体结构&&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无机分子的立体结构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1)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不相重合的分子 (2)非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相重合的分子 (3)分子极性的判断:分子的极性由共价键的极性及分子的空间构型两个方面共同决定 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比较:
&非极性分子
&整个分子的电荷分布均匀,对称
&整个分子的电荷分布不均匀、不对称
&存在的共价键&
&非极性键或极性键
&分子内原子排列
&不对称举例说明: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An型分子(以非极性键结合形成的单质分子)一般是非极性分子(O3例外),AB型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对于ABn型分子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通常有以下判断方法。 1.根据分子的立体构型判断判断ABn型分子是否有极性,关键是看分子的立体构型.如果分子的立体构型为直线形、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形、三角双锥形、正八面体形等空间对称的结构,致使正电中心与负电中心重合,这样的分子就是非极性分子。若为V形、三角锥形、四面体形(非正四面体形)等非对称结构,则为极性分子。比如H2O分子中虽然2个H原子轴对称,但整个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不对称的:,负电中心在a点,正电中心在b 点,二者不重合,因此是极性分子。 2.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将液体放入适宜的滴定管中,打开活塞让其缓慢流下,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液流,流动方向变化(发生偏移)的是极性分子.流动方向不变的是非极性分子。 3.根据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是否全部成键判断 ABn型分子中的中心原子A的最外层电子若全部成键(没有孤电子对),此分子一般为非极性分子,如CO2、CCl4等;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若未全部成键(有孤电子对),此分子一般为极性分子,如H2O、 PCl3等。 4.判断ABn型分子极性的经验规律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则为非极性分子;若不等,则为极性分子。如BF3、CO2、CH4、SO3等分子中,B、C、S等元素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其主族序数,是非极性分子;H2O、 NH3、SO2、PCl3等分子中,O、N、S、P等元素的化合价的绝对值不等于其主族序数,是极性分子。分子中原子的空间关系:分子中原子的空间关系是分子表现出不同的空间构型。&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分子或离子的VSEPR模型和立体构型的方法:
首先计算分子或离子中的中心原子的键电子对数和孤电子对数,相加便得到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然后由价层电子对的相互排斥,便得到含有孤电子对的VSEPR模型,再略去VSEPR模型中的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便可得到分子的立体构型。 1.价层电子对数的确定方法 (1)键电子对数:由分子式确定,中心原子形成的键的数目就是键电子对数。如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分别有2、3、4对键电子对。 (2)孤电子对数 ①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式中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主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就是最外层电子);x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b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 (氢为l,其他原子等于“8一该原子的价电子数”)。以为例,a均为6,x分别为2和3,b均为2(氧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为2),则分别为1和0,即SO2的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为l, SO3的中心原子上没有孤电子对。 ②对于阳离子,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减去离子的电荷数;对于阴离子,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加上离子的电荷数(绝对值)。x和b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均不变。2.确定分子(或离子)的VSEPR模型根据价层电子对数和价层电子对的相互排斥,可得出分子或离子的VSEPR模型,其关系如下表。 3.确定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略去VSEPR模型中的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便可得到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如上表。 (1)分子或离子中的价层电子对数分别为2、3、4,则其VSEPR模型分别为直线形、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形或四面体形。如果价层电子对数为5,则为三角双锥形;如果为6,则为正八面体形或八面体形。 (2)如果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0,则VSEPR模型(及名称)和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及名称)是一致的;若孤电子对数不为0,则二者不一致。
发现相似题
与“现有两种配合物晶体[Co(NH3)6]Cl3和[Co(NH3)5Cl]Cl2,一种为橙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95886373603133894352076109725325957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含答案)-配位化合物
下载积分:200
内容提示: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含答案)-配位化合物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645|
上传日期: 19:50:3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含答案)-配位化合物
关注微信公众号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网校:13128所
24小时更新:3641
总量:5758462

【课堂新坐标】学年高一化学必修2学案:(鲁科版)第2章-第3节化学反应的利用-第1课时 含解析
【课堂新坐标】学年高一化学必修2学案:(鲁科版)第2章-第3节化学反应的利用-第1课时 含解析
时间: 14:19:28
下载量:55次
大小:924KB
所属资料: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可能会显示内容不完整,请您查看完整文档内容。
在手机端浏览文档
1/142/143/14
预览已结束,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哦~
&#xe6热门推荐
&#xe6相关资源
官方微信公共账号
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浏览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化学(苏教版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讲义:专题2 化学反应 第3讲.doc 2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化学(苏教版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讲义:专题2 化学反应 第3讲.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第3讲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
[考纲要求]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3.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考点一 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前提条件 实验条件 现象 实质 实例
电解质 化合物 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导电 自身电离出离子 HCl、CH3COOH、NaOH、BaSO4、NaCl、Na2O等
非电解质 化合物 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 都不导电 自身不能电离出离子 酒精、蔗糖、NH3、SO3、CO2等
注意 必须是化合物 “或”与“和”的区别 用“是否导电”不能确定是否为 非 电解质 用“自身”能否电离,可确定是否为 非 电解质 NH3、SO3等的水溶液能导电,但不是自身电离而导电,所以是非电解质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电离程度 完全 部分
电离平衡 不存在 存在
溶液中微粒种类 水合离子、水分子 水合离子、水分子、弱电解质分子
相互关系 均为电解质。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弱电解质溶液
举例 强酸、强碱、绝大部分盐 BaSO4、NaCl 、活泼金属氧化物 CaO
弱酸、弱碱、H2O、极少数盐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2 BaSO4投入水中, 导电性较弱,故它是弱电解质 3 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两种共价化合物分子 4 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5 CaO是强电解质,是因为它的水溶液能导电 6 Cl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l2是电解质 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解析 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强弱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及所带电荷数的多少有关,与电解质强弱没有必然联系, 1 错误;尽管BaSO4难溶于水,但溶解的部分全部电离,故其为强电解质, 2 错误;弱电解质溶液中,有未电离的弱电解质和水这两种共价化合物分子, 3 正确;HCl、H2SO4都是共价化合物但却是强电解质, 4 错误;CaO是强电解质,是因为熔化时能完全电离,能导电,它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CaO和H2O反应生成Ca OH 2,Ca OH 2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Ca2+和OH-, 5 错误;Cl2是单质, 6 错误。
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
①H2SO4 ②盐酸 ③氯气 ④硫酸钡 ⑤酒精 ⑥铜
⑦冰醋酸 ⑧氯化氢 ⑨蔗糖 ⑩氨气 CO2
答案 ①④⑦⑧ ⑤⑨⑩ ①④⑧ ⑦
依据元素周期表,突破强、弱电解质的记忆
ⅠA:除LiOH外其余都是强碱。
ⅡA:除Mg OH 2、Be OH 2外其余都是强碱。
ⅢA:Al OH 3是两性氢氧化物。
ⅣA:H2CO3、H2SiO3均为弱酸。
ⅤA:强酸:HNO3 中强 或弱 酸:HNO2、H3PO4。
ⅥA:强酸:H2SO4 弱酸:H2SO3、H2S
ⅦA:强酸:HCl、HBr、HI、HClO4等
弱酸:HF、HClO等。
过渡元素中的常见弱碱:Fe OH 3、Fe OH 2、Cu OH 2、Zn OH 2等。
提醒:盐不论难溶、易溶,绝大多数都是强电解质。
题组一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理解离子反应的基石
1.写出下列典型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 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H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Ca OH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Fe OH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NH3·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Na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6 mmol/L 过氧化氢 怎么配,30%的过氧化氢,这个30%是质量分数,还是体积分数?
6 mmol/L 过氧化氢 怎么配,30%的过氧化氢,这个30%是质量分数,还是体积分数?
百分之三十是质量分数!粗略配制是将0.204g过氧化氢加入一升蒸馏水中即可
与《6 mmol/L 过氧化氢 怎么配,30%的过氧化氢,这个30%是质量分数,还是体积分数?》相关的作业问题
1.在 O2 不足的情况下:2H2S + O2 = 2H2O(g) + S↓可以看出,体积缩小量刚好等于 O2 的体积.所以,在这种情况下,O2 的体积分数是 30%;2.在 O2 充足的情况下:2H2S + 3O2 = 2H2O(g) + 2SO2可以看出,如果刚好能够充分反应,则体积缩小量最大等于 O2 体积的 1
通常,试剂过氧化氢商品标签上在标识浓度的时候,往往只会写一个百分数上去,而不会说明它是质量分数还是体积分数.形如:H2O2:30%过氧化氢H2O2:3%这种情况下,这个用来标识浓度的百分数表示的是过氧化氢质量分数还是体积分数呢?这是一个让很多人疑惑的地方.约定俗成,在化学中,如以“%”形式表示而又不特别注明的,一般均是
通常,试剂过氧化氢商品标签上在标识浓度的时候,往往只会写一个百分数上去,而不会说明它是质量分数还是体积分数.形如:H2O2:30%过氧化氢H2O2:3%这种情况下,这个用来标识浓度的百分数表示的是过氧化氢质量分数还是体积分数呢?这是一个让很多人疑惑的地方.约定俗成,在化学中,如以“%”形式表示而又不特别注明的,一般均是
体积分数为0.3,则250ml此溶液需甘油250X0.3=75(ml)
30%双氧水的密度为1.11假设配成88m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为X克(88m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的密度可以看作为1,因为浓度很低,密度很接近水的密度)则X克88m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为X毫升则含有的双氧水的物质的量为:(0.088mol/L*X)/1000需要30%密度为1.11的双氧水为V毫升则:(
双氧水的摩尔质量:34配制1升6mmol/L双氧水溶液需纯双氧水量:0.006*34=0.204g换算成30%双氧水:0.204/30%=0.68g把称量好的0.68克30%双氧水到入1升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处,摇匀即得6mmol/L过氧化氢溶液.
这不就是生成三氯化六氨合钴的反应嘛.CoCl2 + 6NH3·H2O = [Co(NH3)6]Cl2 + 6H2O2[Co(NH3)6]Cl2 + H2O2 + 2HCl = 2[Co(NH3)6]Cl3 + 2H2O
200ml乘以20ug/ml等于4000ug,也就是说需要4gH2O2,所以用4g除以30%就是需要的过氧化氢水溶液的质量,需要约为13.3g过氧化氢水溶液,剩下就加水加到200ml就好了~ 再问: 您单位好像不对吧 再答: 对哈,不好意思,应该是0.004gH2O2, 所以应该加0.0133g
如要配置1L100m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需要30%的过氧化氢溶液为10.21ml.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密度为1.11,质量分数为30%,过氧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4g/mol所以:1L100m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需要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m,m=3.4/30%g=11.33g,则体积为V=11.33/1.
那么.1摩尔=1000毫摩尔=10^6微摩尔也就是说1L里面有9.9mol H2O2那么同时就有9.9×10^6μmol H2O2所以1ml就有9.9×10^3 μmol H2O2...于是,可以将1ml 30%的H2O2稀释到1L,然后再取1ml这样的溶液,再稀释到1L.这样就可以得到c=9.9μmol/L的H2O2
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有关因此先算出过氧化氢的质量!但本题你给出的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先算出来60ml里需要多少的溶质.60X0.08=4.8ml然后算出现有的溶液中要含有4.8ml需要总共多少溶液4.8\0.3=16ml溶液.然后再加上44ml水就行了.后面那个同样道理
  9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了白蚀丸和先锋六号的不良反应通告,记者昨天从天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获悉,由于白蚀丸本市未见不良反应报告,因此提醒市民警惕注射用头孢拉定(先锋六号)引起的药物性血尿.该中心统计头孢拉定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共 3例,其中 6岁以下儿童2例且不良反应表现为皮疹.成人1例临床表现为
pH 0.2 mol/L Na2HPO4(毫升) 0.3mol/L NaH2PO4(毫升)7.4 81.0 19.0再要少,按比例配制就是了
过氧化氢容易分解,如果是浓溶液,放在玻璃容器中,玻璃容器可能溶出一些金属离子进来,作为催化剂,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导致O2大量增加,压力升高,产生爆炸.所以应该放到塑料瓶中保存.0.006%以下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可以放在玻璃瓶中长期保存,此时浓度很低,不会导致爆炸、 再问: 在配溶液的时候30%的过氧化氢溶液用微量移液枪
额 这个具体的答案我这肯定暂时算不出来,给你线索是:你既然能问出来,说明你肯定学分析化学,就是分析化学初级或是上册那本书里配溶液的例题和这个差不多,照那个扒,肯定行.你试试,我去年学的,都忘得差不多了...希望能帮上你.
第一题: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化氢溶液30克,含有过氧化氢质量为30*20%=6g则可以配置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为6/0.03=200g可以配置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为6/0.05=120g第二题:设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0%的浓硫酸xkg(100*0.1+x*0.9)/(x+100)=0.2x
30%的过氧化氢500克里面过氧化氢质量是500g*30%=150g配制成10%的溶液 溶液质量是1500g,所以需要加水g=1000g
假设配一升100mmol/L (即0.1mol/L)pH6.0的磷酸缓冲液:pH = pKa2 + Log([HPO42-]/[H2PO4-]) 6.0 = 7.2 + Log([HPO42-]/[H2PO4-])= 7.2 + Log(HPO42-摩尔/H2PO4-摩尔) (HPO42-摩尔/H2PO4-摩尔)=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nh3和o2反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