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遁天雷无妄 变天山遁地否找人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请帮我解卦!谢谢!天地否变天山遁性别:女 占事:爱情 起卦方式:手动摇卦
公历时间:日0时22分
农历时间:辛卯年 四月十三日子时 干  支:辛卯年 癸巳月 庚午日 丙子时 旬  空:午未
 神  煞:驿马─申 桃花─卯 日禄─申 贵人─丑,未          乾宫:天地否(六合)      乾宫:天山遁 六神  伏  神 【本  卦】         【变  卦】螣蛇       ▄▄▄▄▄ 父母壬戌土 应   ▄▄▄▄▄ 父母壬戌土  勾陈       ▄▄▄▄▄ 兄弟壬申金     ▄▄▄▄▄ 兄弟壬申金 应朱雀       ▄▄▄▄▄ 官鬼壬午火     ▄▄▄▄▄ 官鬼壬午火  青龙       ▄▄ ▄▄ 妻财乙卯木 世×  ▄▄▄▄▄ 兄弟丙申金  玄武       ▄▄ ▄▄ 官鬼乙巳火     ▄▄ ▄▄ 官鬼丙午火 世白虎 子孙甲子水 ▄▄ ▄▄ 父母乙未土     ▄▄ ▄▄ 父母丙辰土      《易经》第十二卦 否 天地否 乾上坤下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 大往小来, 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 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初六:拔茅茹,以其夤,贞吉亨.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六二:包承. 小人吉,大人否亨.  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六三:包羞.  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九五:休否,大人吉. 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此卦为苏秦将游说六国卜得,后果为相.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世应相合,应该你两感情不错.世克应,是你追他多点.
世爻妻财逢青龙,你相貌端庄、清秀.
但应爻旬空,应是对方不实,或未诚意.
多个官爻为用神,你追求者多,或心猿意马,目前局面不明朗.
主卦六合,于感情有利.但变卦,世爻妻财独发,动化兄弟回头克.防害身劫财,骗财劫色,当谨慎.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登录 | 注册
没有账号?
下次自动登录
15、福·宸《易经》讲座(乾:天山遁、天地否)
“庖丁解牛”需明“骨脉”,福&宸老师首度以道家思维解读《易经》,将“骨脉”逐层公开,以深入浅出的语言,系统阐述易理奥义。
“庖丁解牛”需明“骨脉”,福&宸老师首度以道家思维解读《易经》,将“骨脉”逐层公开,以深入浅出的语言,系统阐述易理奥义。
00:00/30:51
赞该声音的人(1)南怀瑾《易经杂说》
另外在图的西北角上,下面两爻是阴爻,上面一爻是阳爻,形成:
艮卦,代表山,它的对宫卦是:
下面两爻是阳爻,上面一爻是阴爻,名兑卦,又叫作泽,代表海洋江河。这是先天八卦图的基本观念。
其次要注意的,是先天八卦图的“数”,乃依据八卦排列的秩序产生的。“数”在《易经》里是很奇妙的,人们在遇到不如意的事之后,往往认为这些事的发生,是有定数的。我们知道,在世界科学史上,天文和数学,都是以我们中国的为最古老,当时我们已经进步到归纳的数理,现代西方的数学,都是向外演绎的,越算方法越多,中国的文化是讲归纳的,就是把很多的公式、方法,一个一个慢慢归纳起来,最后只归纳到十个数,而且方法非常简单,只是加与减,“加减”就哲学的观点而言,宇宙的万物,不是增加,就是减少,没有第三个现象。现在这个先天八卦图的数字排法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八个数字,如果连接起来,它的顺序方向是一条线自正南乾起,走向东南兑,而东方离,而最后至东北震,这是顺。另一条线,是起自西南的龚卦,而走向西方的坎,而西北的艮,终于正北的坤,这是逆。九在中央。这个先天卦的数要背诵得滚瓜烂熟,以后研究易数,随时随地都用得着,这是要特别注意的。
这八个大卦,是古人告诉我们,天地间就是这八个大现象在变化,这些图案都是相对的,如乾卦三条完整的一代表完全的阳,而对面三条中间断裂的一坤卦,代表完全的阴,两卦的现象是相对的,坎、离是相对的,震与舆、艮与兑都是阴阳相对的。举物理的例子来说,桌子上的这个毛巾、碟于,大家所看得见的,一个圆的盘子,黄色的毛巾,第一个原因是我们每人的感受,尽管眼睛有近视、老花或散光,而感受是一样的;第二个原因,物体形状、颜色的不同,拿到物理实验室去分析,只是构成物体原子的排列不同,而呈现了形状、颜色等等的不同。如构成钻石的原子,是和构成煤的原子一样,只不过是原子的排列不同,于是就分别构成了钻石与煤,这是现代科学帮助了我们对物质的了解,而我们的老祖宗早已了解这个道理,组合排列不同,现象亦变了,作用亦变了,数字亦变了,效果亦变了。由此亦可了解人事的法则,譬如讲领导学,同样三个人一组,甲当组长,乙丙当组员,改为乙当组长,甲丙当组员,那么领导的方法就变了,作用亦变了,效率亦变了,这亦同样是这个道理,组合排列一有变化,整个事物都会变。我们今天看到美国总统领导的政府又换了人,他的组合排列变了,他这个八卦又要动了。所以古人说:“善易者不言卜。”通了《易经》的人,不必算卦,一看现象,就了然了。在后来发展到一种“梅花易数”,听别人的声音,一句话,就知道了问卜的结果,这种卜卦的方法,就是根据问卜的时间、空间,当时环境、景物,问卜者的身份以及所问的事情等等因素,以《易经》的数理推算结果出来,没有什么稀奇。
现在,就先天八卦,除掉乾、坤、坎、离四个卦,我们不去管它,看另外四个卦:
艮卦,图案就是高山,下面两爻是阴爻,上面是阳爻,画成线条,就是高山。地球开始形成,原来是一大块浓浆,渐渐冷却,凝固起来就是高山,下面平地,再下去就是海洋,阴的上面是阳爻,成凸出的高山。
相反的,地球的下面是海洋,海洋下面的海底又是石块为阳,就是兑卦,和高山相对的,这和震、龚两卦相对,雷电的震动产生气流,气流的摩擦产生雷电的道理一样。
这个图案,就叫作“先天八卦”,亦叫作“伏差八卦”,因为我们的老祖宗伏羲,在黄帝、神农以前,伏羲还不是最早的老祖宗,以前还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慢慢才到伏羲,照我们旧观念的说法,我们的历史文化,到现在已经是两百多万年。现在的一九七五年,是根据西洋文化来说的,或说中国文化三千年、五千年,都是跟着西洋人说的,是我们的谦虚,在这运气不好的时候,只有谦虚一点,等到运气好的时候,再说我们的历史有两百多万年。所以伏羲并不是我们最老的老祖宗,只是代表我们八卦的文化,是从他开始。
现在我们把中国的地形图放在前面,那就更妙了。当时画八卦,是以我们中国为本位,试依艮、兑、震、巽四个卦的位置看,艮卦在西北,而我国西北高原是高山,艮卦是代表山,由艮卦一直下来,到东南是兑卦,而我国的东南,正是海洋。西南是巽卦,代表风。我自己的经历,当年到了云南,去洱海经过下关,这里以风大著名,十轮大卡车经过这里,可以关了油门,任风吹着走,云南在西南边睡,就有这个现象。等于现在说基隆宜兰一带多雨,是“金生丽水”,因为这带有金矿,向来有金矿的地方都是多雨的,这是现象,有没有道理,尚待研究。但是西南多风,东南多河川及海洋,东北多震雷,西北多高山,这个八卦的图案,代表了宇宙的一切现象,平面的现象,代表了中国的地形,因为这是以中国为本位的。关于这一点,举个现在的事例来说明,曾有一位跟我学《易》的学生,在澳洲要盖房子,写信来问,在澳洲用罗盘是不是和在国内一样的用法。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因为《易经》八卦是以中国为本位,所以在五行方位上,南方为火,北方为水,而澳洲在赤道以南,现象恰恰和我们相反。一时之间,几乎把我问倒了。所有以前《易经》方面的著作,都没有谈过这个问题,又没有办法去问老祖宗们,经过仔细一想,所谓“万物一太极”,从这句话想出道理来了,告诉他把罗盘的南北向倒过来用。后来他写信告诉我,照这个方法用,结果非常灵,这就是堪舆学的“移形换步”。譬如一张桌子,换一个位置,所形成的状况,坐在那里所看见的现象,就和以前不同了。
这是初步介绍“先天八卦”,亦即“伏羲八卦”图案的大概,获得一个基本的概念,接下来介绍“后天八卦”,亦即是“文王八卦”的方位。
“后天八卦”的卦,还是乾、坤、离、坎、震、艮撰、兑八个卦,可是图案上摆的位置完全不同了。周文王的八卦,为什么卦的方位要作这样的摆法,这要特别注意。假使学《易经》学到需要在某一方面应用,而且用得有功效,就要特别研究后天八卦了。“先天八卦”等于是表明宇宙形成的那个大现象,“后天八卦”是说明宇宙以内的变化和运用的法则。
从前面的图可以看到,后天八卦的位置,坎卦在北方,离卦在南方,震卦在东方,震卦对面的西方是兑卦,东南是卖卦,东北是艮卦,西南是坤卦,西北是乾卦。
说到这里,先讲一点八卦的运用,现在大家把这个后天八卦,放到左手的手指上,排的位置是这样的:
无名指的根节上放乾卦,中指的根节上放坎卦,食指的根节放艮卦,食指的中节放震卦,食指的尖节放龚卦,中指的尖节放离卦,无名指的尖节放坤卦,无名指的中节放兑卦。
我们看了这幅手掌图,谁能说我们不科学?能把如此一个大宇宙的法则,放在几个手指上搬来搬去,太科学了!太科学了!带一副仪器在身上,多么不方便,这样放在手心上玩,要多方便有多方便,指断了还可在手掌心上用,真是再高明不过了!可见说八卦不科学的人,一定是不科学的人,一定没有学好科学;真的学好了科学的人,看它都很合乎科学方法。任何一件事,都有它的道理、原因和方法,不能说自己所不懂的,就指为不科学,只是观念不同,方式不同。古人在八卦的运用上,不用电脑,就能用这个方法算出来,多简便,能说不科学吗?南怀瑾《易经杂说》第一部分
记住了这个手指上的后天八卦,要注意同时记住几个数字,记忆的方法,可以用下面四句歌词,背诵下来,更容易记住:
“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寄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由这首歌谣,可见古人教育方法的高明,把如此复杂难记忆的事,写成韵文以后,可以唱出来,不但容易学,容易熟记,尤其容易运用了。
从图上看数字,好像很乱,其实仔细研究一下,一点也不乱,试把这个八卦圆圈,加几条线,改成方图:南怀瑾《易经杂说》第一部分
从这个图的位置上看,凡是相对的两个卦加起来,都得十的和数,如果连中心的五亦计进去,则无论任何一行,横的、直的、斜的三格总和都是十五,而两卦相加,都合而为十。所以中国人、印度人,乃至天主教徒,行礼都是两掌合起,就是合十。
数是科学的东西,其中的道理非常多,不要轻视它。我们即使不管八卦,以这个数字排列的现象,以这个法则来领导人事、管理人事、处理家务、驾车,乃至打西洋拳都有用处,这是运用它的道理,不是迷信。
监本《易经》
《易经》为什么不容易看懂?因为对象、数方面没有基本的认识,所以必须把《易经》的象(这个“象”我们不妨轻松点,以现代语来说它是图案画)认识清楚。《易经》不像别的书本,听过了就算了。同时,讲下去有一个系统,假使中间缺了一节,以后就接不上了。还有学《易经》,其中的注解,有的是不对的,不能看的,尤其宋朝朱熹注的《易经》,也许比我高明,可是他一辈子也没有读通,如参考他的,就完全走错了路。而且宋朝以后的《易经》注解,多数是走物理的路线,就是用儒家的学术思想来解释《易经》,而我们手边的这本《易经》,过去叫作监本,就是明朝以后的国子监,近乎现代的国立大学的课本而已。这个监本是明朝那些儒家采用了朱熹的思想编的。明清以来,我们的文化讲孔孟,大部分都倾向于朱熹的思想。明朝之所以捧朱熹,等于唐太宗捧道教,因为老子姓李,唐太宗也姓李。明朝的皇帝姓朱,所以也找出一个姓朱的人来捧。明朝永乐皇帝以后,硬性规定,考功名时,四书五经必定要用朱注的,所以我们几百年来的文化思想,受这个规定的祸害很大,他们都是用儒家四书五经的思想来讲《易经》的理。如果研究《易经》有兴趣,学久了就会知道,《易经》的理不必偏重地太管它,但并不是不重视,因为研究几年,懂了《易经》以后,大家都会说理。譬如对于乾卦,朱熹认为是那样,我们亦可以认为是这样,各有各的理,正理只有一条,歪理可有千条。而《易》的象与数,却是科学的,没有办法讲歪的,就非要学会它的规矩、法则,才能懂得《易经》。可是千古以来,有关《易经》的书本,都不肯把这个规矩说清楚,乃至于老师都不肯说清楚。在抗战时期,有一位留美学科学的四川朋友,对象数很有研究,却不肯随便教人,所以对象数我们要特别注意。
六十四卦的来源
《易》的象、数,该如何开始学起?大家要先把八卦、六十四卦默诵熟了,不过这很困难,但是每天如果能够抽出十分钟到十五分钟,坐在公共汽车上背诵,三个星期就默诵熟了。一般文章,论也好,述也好,句句有道理,还容易默诵;八卦的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这八个卦,是韵文,也还易默诵。至于八八六十四卦,就难了。从中国学术史上看,唐宋以前,还没有分宫卦象次序,学《易经》,默诵《易经》,还没有这个分宫卦象次序可资遵循,就更不容易记忆。还是到宋朝以后,才把这个次序列出来。这个次序的排列,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是由每一卦变出了八个卦,八个卦变成六十四卦,如乾卦的变:南怀瑾《易经杂说》第一部分
乾为天,乾是卦名,接下来天风女后,为什么接下来就是天风女后?是什么道理?为这问题,我们当年吃过苦头的,向老师提出这个问题来,老师只是说“先默诵”,只好背诵,可是到底讲了些什么东西则不知道。心里真纳闷,只好去背诵。现在可以告诉大家一个秘诀,一定背诵得来,这就是要先明理,理懂了,就容易背诵。
像这个三乾卦,从下数到上,有三爻,名三爻卦,这是先天卦的画法,是伏羲画的卦,亦是中国有文字的开始。这八个图案,是中国文字的始源,亦是中国文化思想的来源。后来人类社会越发展,人事越复杂,三爻卦已经不够用,就变成了六爻卦,如囗乾为天,便是六爻卦。现在的卜卦者所卜的卦,就是六爻卦。后天卦统统是六爻的图案,这六爻卦是很精细的,亦是很科学的。
为什么要用六爻?因为一直到现代的科学时代为止,宇宙间的事情、物理,没有超过六个阶段的。一切的变,只能变到第六个阶段,第七个变是另外一个局面开始。以现代科学证明,物理上、化学上、电子、原子的变,都是六个阶段,只有化学的变有七个阶段,可是化学的第七个阶段是死的,没有用的。我们的老祖宗的头脑真厉害,当时并没有仪器,不知是如何发现了宇宙间一切事物,变的阶段不会超过六个的大原则。到今天为止,把全世界的文化集中起来,亦没有超过这个范围,所以后天只用六爻变,这是我们现代的解释。
古代的解释,孔子在《系传》中说六爻的道理是:“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什么是“三极”?就是天地人三才。人文文化中是人就有男有女,亦即有阳有阴,三才有阴阳相对,三二就得六,这是孔老夫子的心得报告,几千年来,没有脱离他的范围。
这些是我当年吃过苦头得来的,现在不再带大家去绕那些迂回的路。从我的经验中,找一条捷径,使初步学《易》的人可走,使大家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懂得,至少可以把门打开了。
要注意的,画八卦是从下面画起,不像写字是从上面写起,如是既济卦,第一爻是阳爻,第二爻是阴爻,第三爻是阳爻,第四爻是阴爻,第五爻是阳爻,第六爻是阴爻,这样一路往上画的。学《易经》是学哲学,亦是学科学。哲学家、科学家对每一件事都问:“为什么?”那《易经》的卦为什么要这样画?第一个道理,天下的事情发生变动,都是从下面开始变,换言之是从基层变起;第二个道理,《易经》的卦,原来只是三爻,后来变成六爻,名称上就有了分别:下面三爻的卦为内卦,上面三爻的卦为外卦,内外两卦连起来的。自下面开始画卦,亦说明了宇宙事物的变,是内在开始变,如人的变,是内在的思想先变,一个公司机构出问题,必然是内部先出了问题,亦是我们中国人说的:“物必自腐,然后虫生。”一切东西都是从内变开始,所以画卦是由下往上,由内而外。
这些道理都知道了,再告诉大家默诵这些卦的方法,这里可以看到一个很有趣的东西来了,这是我吃了许多苦头以后才发现的,现在不要再让大家吃苦头了。如果把这个道理了解,在默诵时,一方面想到这个道理,一方面默诵,就容易了。
现在请看下边这个分宫卦象图。
乾坎艮震为阳四宫 巽离坤
分宫卦象次序
兑为阴四宫 每宫阴阳八卦
我们先看分宫卦象次序的头八个卦:
乾为天,天风女后,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
囗先看乾卦。我们说过,《易经》是讲天地间的变道。宇宙间的事物,随时随地,在时、空以内没有不变的。现在,这个乾卦,第一爻开始变了,阳极阴生,一件事物到了极点,就要走下坡路了,所以中国的人生哲学,任何事物都留一点余地,一到了极点就完了。就像袁世凯当年想做皇帝,他的第二个儿子袁克文写一首诗劝他老子不要这样做,袁世凯看到几乎气死了。诗中两句说:“遽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到最高层是不可以的,像爬坡一样爬到了顶头,一定下来。这个囗乾卦是阳极了,第一爻变了,阳极就变阴,是由内开始变,于是外卦还是乾三,内卦第一爻变作阴,就成为南怀瑾《易经杂说》第一部分巽卦,巽为风,所以成为:
囗天风(女后)。
接着第二爻变了,外卦还是三乾,内卦第二爻变为南怀瑾《易经杂说》第一部分艮卦,艮代表山,所以成为:
囗天山遁。
继续变下去,外卦还是不动,内卦第三爻变为三坤卦,坤代表地,于是成为:
囗天地否。
这样一看便次序井然,懂了这个道理,就易默诵了。
也许还有人记不清楚,或者不满足,希望不要继续讲下去,先把绸卦、遁卦的道理说清楚:
囗天风女后,外卦乾就是代表太空,内卦巽代表风——气流。如果学过地质学,学过地球物理学,就会发现我们的祖先越来越伟大。原来太空是无比的大,太空在数字上就是一个“0”。《易经》的数字和外国的数理学在最高处相同而且比外国好;只是在应用数学上,现代分析下来,谁好谁坏那是另一问题了。《易经》早就指出,宇宙间只有一个数——,没有更多的。什么是二?一加一等于二,再加一为三,再加一为四,都是用一加出来的,一才有象,一从哪里来的?从“0”来的,“0”就代表没有,代表本体,代表没有数亦代表无穷数,包括了很多很多,等于一个房间,里面一样东西亦没有,一个空房间,说没有用也就一点用都没有,可是它的价值无比,因它可以做电影院,可以做舞厅,可以做课堂,所以“0”代表没有、代表无穷、亦代表天体——太空。太空在没有构成宇宙以前的第一个动能,以现代名词而言,是气体在流动,由气流的摩荡,慢慢凝结,因为气流的震荡,便发生了电力、热力,形成了泥土,高山也起来了,于是由天风女后,然后天山遁,遁就是逃避。意思是物质形成以后,最初的功能,慢慢在退位,像一幢房子建筑完成,开幕启用的那一天,亦是这幢房于开始衰坏的一天,也就是它开始“遁”的一天。
最妙的是到了第三爻一变,外卦还是乾代表天,内卦完全变成坤卦,坤卦代表地,天地否,就是倒楣了。我们祖先的哲学可真妙啊!天地开辟了多好,西方的宗教认为上帝开辟天地,创造了万物,又照他的样子创造了人,这该多好!可是《易经》说,这要倒据了,并不美丽,天地否,如果没有宇宙,亦没有人生,大家免得烦恼,都空空洞洞的,满好。一有了天地宇宙,便倒媚了。犹如一个穷小子,身上只有一个明天吃的馒头,晚上睡觉一定安逸,假使袋里忽然有了一百万,夜里反而失眠。
内在开始变,变到第三爻,等于我们内在思想中动一个念头,想做一件事,一步步地思想成熟了,可以发展到外面去了,内卦影响到外卦,从内变影响到外变,外面环境亦受到影响了,于是外卦的第一爻亦开始变了,就变成为:
囗风地观,再第五爻变了,成为:
囗山地剥,现在外卦只剩下了一点阳,所谓“硕果仅存”,阳能被一点一滴剥削完了,只剩最后一点唯一的生机,所以是剥。试看地球上,海洋的面积最大,陆地最少,高山又占了很多面积,剥削了可供人类生存的大地。
从乾卦的本卦开始,到剥卦已经出现了六个卦了,再变下去,则产生第七个卦了,那么这一次变,我们祖先的法则,不能再往上变了,如果再往上变,则很简单,变成囗坤卦,阳极就是阴。如以《易经》这个道理看,人生没有什么道理,只不过生出来又死掉,两个阶段而已,睡觉、醒来,亦只是两个阶段而已,所以不能再变了。那么这第七变,是另一个变法,变出的第七个卦,名为游魂卦。老一辈年纪大的人,以文字对人家说自己活不长久了,往往用“魂游虚墓之间”来表示,意思是说,人是活着而灵魂已经进入坟墓中了,游魂就是这个境界。现在说乾卦的变,由一、乾为天,二、天风女后,三、天山遁,四、天地否,五、风地观,六、山地剥,到了第七变不能再往上变了,于是改为外卦的初爻再变,即第七卦:
囗山地剥的外卦即南怀瑾《易经杂说》第一部分艮卦的初爻,亦即是囗剥卦的第四爻变,又是阴极阳生,成为:
囗火地晋,晋就是进步的进。这第七个卦名为游魂之卦,这是表示由内在的思想,变成行动,由行动影响到外在的环境,现在又是外在的环境,又压迫自己内在的思想发生了变,游魂就是这样回来的。到了第八变,名归魂卦,意思是回到本位了,内卦变成原位,于是成为:
囗火天大有。
乾宫的八个卦就这样变的,简单地说,分宫卦象次序的变是这样的:一、本体卦,二、初爻变,三、第二爻变,四、第三爻变,五、第四爻变,六、第五爻变,七、第四爻变回原爻,八、内卦变回本体卦,知道了这个道理,发现原来有如此好的组织,就容易默诵了。
再举坎卦:
坎为水,第一爻开始变,内卦成为三,兑卦为泽。
囗水泽节,第二爻再变,阳爻变为阴爻,内卦变成南怀瑾《易经杂说》第一部分震卦,震为雷,于是成为:
囗水雷屯。照同样法则依次是囗水火既济,囗泽火革,囗雷火丰,囗地火明夷,囗地水师。只要知道了这个法则,以下艮、震、巽、离、坤、兑等六个卦都是一样,不必我一一详说,大家都会变,都会默诵了。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88bcdd-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泽山咸变天山遁 感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