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祝福节目的话里说汉化是共有的话官话不是任何一个地方的方言是通用语.有人说你怎

豫北的安阳、新乡人为何说的不是河南话?
随着全国大范围的人口流动,普通话逐渐成为中国人交流的通用语言,"乡音"正在一步步走向衰亡。在此情形下,一些带有地方特色的语言因其独特的发音风格也曾带给人几许欢乐,比如经过改编的东北版、河南版、陕西版等各种歌曲。不过,这些仅仅是中国语言文化的九牛一毛罢了,同一个省、市、甚至县乡镇,说的方言也不太一样。
对于很多人来说,隶属于北方官话系统的河南话,走遍全国都不怕有人会听不懂,但实际上,即便是同是河南人,见面也最好用普通话交流,这种情况在豫北的安阳、新乡地区最为普遍。
从中国语言地图来看,安阳、新乡大部分地区以及焦作部分地区所说的并非中原官话,而是晋语,最经常见到的情况就是:该区方言与中原官话区最明显的特点是保留中古汉语的入声调,一般有五个声调——阴平(如"三")、阳平(如"人")、上声(如"五"、"九")、去声(如"四")、入声(如"一"、"六"、"七"、"八"、"十"),且入声保留有喉赛音的韵尾。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这种现象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河南行政区划为例,虽然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但豫北实际上地处黄河以北。黄河成为中原官话向豫北扩散的重要障碍,而相比之下,晋语对豫北的影响力就很大。
其次,在元末明初,河南山东因战乱十室九空,朱元璋曾组织过大规模的政府移民行为,这就有了洪洞大槐树的传说,安阳、新乡、焦作因地利之便接受的移民数量较多,不容易被其他方言同化掉。而在明清时期,这里也长期隶属于彰德府、卫辉府、怀庆府管辖,更加固化了晋语这种方言。
最后,豫北地区在明清以来没有大范围受到黄河改道的影响,农业经济条件较好,不易形成流民四散的局面,与其他地区的交往也比较少,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
当然,在安阳、新乡境内的方言也并非是一样的,比如安阳每个县区的说话方式几乎都不一样,市区、安阳北和林州、汤阴、内黄、滑县以及安阳县几种方言等交错分布,其原因是因为豫北地区并没有一个具有统治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每个县区相差无几,不利于统一的强势方言的推广。
总之,安阳、新乡人说晋语是在长期历史进程中,由于地理环境、人文条件等最终形成的,并且还具有"十里不同音"的独特风情。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山东的方言总体来说属于北方方言,境内又主要分三类:以济南为代表的冀鲁官话;以青岛为代表的胶辽官话;以菏泽为代表的中原官话。1、冀鲁官话:要问老家在哪边?北直隶的枣强县这里的“冀”无疑是指河北,为什么河北、济南会同属一种官话呢?这是因为济南地区很多人的祖籍本在河北。现在的济南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要问老家在哪边?北直隶的枣强县。北直隶是明朝直隶于京师的地区,内含如今的河北大部,枣强县则是明初大移民的主要源头和中转站,作用类似于山西的“大槐树”。
济南话是冀鲁官话打开济南很多地方的村志、县志,你会发现初建者都来自于河北(北直隶),而且是同一个地方——枣强县。这是因为元末明初,因为战乱、灾荒等原因,山东等地的人口锐减,从洪武初年到永乐15年,50多年里官方组织了18次移民,大批山西、河北民众移居山东,而济南、泰安、聊城、德州话、莱芜等地主要移居者来自于河北枣强。
济南话属于冀鲁官话中的“石济片”大量河北人在济南和周边地区定居生息,深刻影响到了济南固有的方言,外来的和本土的两地方言相互融合,形成了目前的冀鲁官话中的“石济片”方言。2、胶辽官话:“山东辽东同属一省”这里的“胶”无疑是指胶东半岛,以青岛、烟台、威海为核心;“辽”则指以辽东半岛为代表的辽宁、吉林等地,包括大连、丹东、营口、旅顺等城市。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关系来看,胶东话是古莱国通用的语言,辽东话则是“莱语”的一个变种。
民间有“山东辽东同属一省”的说法众所周知,胶东与辽东半岛自古就有血缘亲情,民间有“山东辽东同属一省”的说法。明朝时辽东都司隶属于山东布政司,行政权归山东负责,辽东的土地、人口也在统计中划归山东。山东当时下辖6府、15州、89县,其中涵盖辽宁的大部分地区。
青岛话自带喜感两地的人口流动和交往十分密切,很多人虽然分居两个半岛,但大家都沾亲带故,有“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情人脉。所以,胶辽两地的语言相近,对话时不需要“翻译”。3、中原官话:以洛阳话为核心的“雅言”山东的菏泽、枣庄、临沂、济宁及其周边地区,因为深受以洛阳话为核心的“雅言”影响,与河南、安徽、江苏和湖北西北部等地共同形成中原官话,并且属于中原官话中的“兖菏片”地区。
洛阳雅言是最早的普通话中原官话是有着古老历史的语言,也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普通话”,其历史可上溯至西周。以洛阳话为核心的雅言,均被历代汉王朝所继承并推广,两宋时发展到顶峰,一来赵宋王朝定都于河南境内,二来大量的宋词均以雅言为蓝本押韵定格。知道了以上的山东话分类和来历,再来谈哪一类最能代表山东话就很容易了。从历史传承和源起看,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对于山东人来说均不是“本地特产”,只有胶辽官话不仅源发于山东,而且还延伸影响到东北三省,所以是最能代表山东话的。
山东话大体分三类如果大家看过去港台老影片会发现一个现象:片中常出现一个人物,会说“耿直、简单甚至搞笑”的山东话,一来因为当年有大量老兵思念大陆亲情,这样的影片设置符合社会实际;二来因为胶辽官话自带喜感,憨憨的、“海鲜味”十足的口音更容易引发观众兴趣。所以,你也不难理解当年倪萍为什么在央视中,用一口的威海话播报天气预报:“今儿刮明儿刮后儿还刮&&”如果换成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呢?怕是不能完全代表山东吧。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dingyue.nosdn.127.net/4AjOhhGEqjiunIe3JklMSoblh3hRHi4OoPfna6=dPMzOH8.jpg普通话的意思就是我觉得很普通的话就是普通话 你觉得对吗?_百度知道
普通话的意思就是我觉得很普通的话就是普通话 你觉得对吗?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安宏伟安莹知道合伙人
安宏伟安莹
采纳数:30267
获赞数:91798
擅长:暂未定制
习惯的心理作用吧。近几百年来,元明清三代,基本上都建都于北京,所以有将北京腔普通话定为“官话”的传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嘛。也就是说,最近几百年,中国的官员必须会说这种类似今天普通话的“官话”,而头面人物为了体现自己的见世面和不俗,也要学“官话”。这样,政治和经济的作用,提升了“官话”的语言地位。这时,语言的社会功用也体现了出来,社会要求出现一种“社会通用语”。而北京腔普通话,全国的精英和一些百姓都能听懂,使用范围自然比南方各方言要广。所以在民国时期,就顺势正式定北京腔普通话为“国语”了。全国也接受了。二三十年后,新中国成立,也继承了这种制度。毕竟,大家已经接受,习惯并融入了,再改来改去,会觉得别扭。另外,新中国的首都也是北京,说普通话对他们更好。现在的普通话定义基本上是以中国文学经典为语法,北方方言为基础,北京话为基本音。深入的探讨一下,那么中国历史上的这种“社会通用语”是否与元明清民四代一样,都是“普通话呢”?个人认为,恐怕不是。在一两千多年前,北京虽然也重要,但长安更重要。长安一直都是首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那么同理推论,一两千年前,中国的“社会通用语”是西安腔普通话......呵呵,感觉别扭吗?其实,你感到的这种“别扭”,正与你问题中所说的“好听”,性质是一样的。——心理因素而已。简而言之,就是“习惯成自然,自然不习惯”。你适应了普通话作为“社会通用语”,自然觉得它好听了。平心而论,各方言各自有风味,单纯作为语言,是不好说谁好听,谁不好听的。
千影龙刃知道合伙人
采纳数:2798
获赞数:5607
擅长:暂未定制
不对,普通话就是国家普及的统一的说话方式,就像统一货币一样,属于全国通用的语言
sgsdx知道合伙人
采纳数:2156
获赞数:7075
擅长:暂未定制
北京话为普通话
晕车女孩知道合伙人
采纳数:1388
获赞数:1637
擅长:暂未定制
你太有才了,点赞
热心网友知道合伙人
应该不是很普通的普通话也是普通话,你觉得呢
不是很普通的普通话也是普通话
热心网友知道合伙人
书白读了!
其他6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中国古代通用的“国语”(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是什么话?_百度知道
中国古代通用的“国语”(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是什么话?
现在的普通话最早是什么时候作为国语通行于全国的?...
现在的普通话最早是什么时候作为国语通行于全国的?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郁闷的华知道合伙人
采纳数:1399
获赞数:28608
古代的通用语言就是“官话”。不同时期的官话也有区别。例如,唐朝时期的官话类似现在的广东话;明朝时期的官话类似现在的四川话。甚至民国建立的时候费了好长时间决定,到底是继续使用明朝官话还是用北京方言。最后通过投票决定,北京方言比明朝官话多了一票,因此后来北京方言大行于世。明朝官话仅存在于各种戏曲和四川湖南等地。
xzacdyx知道合伙人
采纳数:1090
获赞数:15279
以前只有官话,没有象今天的普通话这么普及,只有做官的和经常出门的人才会,据考证:汉代官话为潮州话唐代官话为粤语宋代官话为四川话明代官话为山东话清代官话为北京话
o0欧文0o知道合伙人
采纳数:207
获赞数:2266
普通话的由来 民族共同语是民族内部共同用来交际的语言,是识别一个独立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 汉民族共同语最晚在上古的夏商周时期就产生了。当时的民族共同语叫“雅言”,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语言就是雅言。汉代的民族共同语叫“通语”。唐宋时期,人们写文章、作诗词非常注意使用“正音”(国家颁布的读音)。明清时期的汉民族共同语叫“官话”。民国时期汉民族共同语叫“国语”。新中国成立后的汉民族共同语叫“普通话”。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它作为我们汉民族共同语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一方面,作为北方方言代表的北京话,数百年来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而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运动”以后,作家们自觉地用普通话写作,涌现出一大批作为普通话书面语规范的典范作品。“国语运动”又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北方方言区自身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人口优势等客观条件奠定了普通话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地位。文章是生活的升化,不能通过传记、散文、诗词来看古代白话,具体想了解这个方面,可看看:明清小说里面的对白,进来拍的《三国演义》很有借鉴意义,还有就是《红楼梦》《水浒》也可以。 就当今社会而言,人因受教育程度不同,说话水准也不一样,古代亦然,毕竟书籍多为文人所写,与现实生活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个人认为古代的俗语应该介于古代文言与现代白话之间的一种语言,这种语言是最便于百姓交流罢了。
dengdaizhuxuan知道合伙人
dengdaizhuxuan
采纳数:51
获赞数:303
清朝。现在的所谓“普通话” 其实与古代汉语有很大差别。它实际是汉语与满语的混合物。在清朝之前中国从来没有过这种语言。清军占领北京之后,满族和汉族的交流日益增多。这种话逐渐在北京流传开了。
kennoww知道合伙人
采纳数:88
获赞数:1119
屈原的《楚辞》以后,一般都是以楚音为准绳的。
春秋传主知道合伙人
采纳数:90
获赞数:1083
其他3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广西语言】没有所谓广西话,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那是下面这些【广西师范学院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8,786贴子:
【广西语言】没有所谓广西话,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那是下面这些收藏
鉴于刚才有个四川新生
问广西话是不是像粤语,特开此帖。-----------------广西有六种汉语方言:粤方言(邕浔、钦廉、勾漏等等)、湘方言中的桂北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中的闽南方言、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以桂柳话为典型代表)、平话(有桂南平话和桂北平话,主流观点认为属于粤语,在这里分开讲)。广西的十二个世居民族是:汉族、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汉壮比例接近六比四,壮族占广西少数民族85%以上。----------------等我洗澡出来再慢慢介绍,直播过程中只许点“顶”,请勿插楼(指出楼主的错误除外)。
帮你直播了算了……
广西能说或能听懂汉语方言的人口约3000万。据1982年统计,广西汉族人口2200多万,都说汉语方言。少数民族中许多人也用汉语方言作为交流的工具。广西是中国汉语方言种类最多的省(区),有粤语、西南官话、客家话、平话、桂北湘方言、闽方言6种。粤语使用人口最多,其后依次是西南官话、客家话、平话、桂北湘方言、闽方言。 粤语是广西汉语中流行最广的一种方言,属汉语粤方言,又称白话。使用人口1500多万。主要分布桂东南,以桂东北的贺县至桂南的南宁市、凭祥市为分界线。线的东南主要说粤语,几乎占广西总面积的1/3;线的西北说粤语的不多,分布也较分散。广西粤语与广州话相近,互能听懂。一部分粤语居民迁入少数民族地区杂居,吸收了少数民族语言成份,形成如勾漏粤语等与广州话相异较大的土语。
西南官话  汉语北方方言的次方言之一。使用人口700万左右。
广西方言流行于桂林市、柳州市、河池市和桂林地区、柳州地区的大部分县市,以及河池地区、梧州地区、百色地区的部分县市。除桂林市及附近地区地区外,其他地区以柳州官话为标准音,内部差别不大。广西人民广播电台长期开办以柳州官话为标准的播音节目。
桂林官话  属汉语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主要流行于桂林市(含郊县)及桂北一些地区,使用人口80多万。鼻化韵的的鼻音成份明显比柳州官话浓,声母中n与I不分,词汇有特点,如“热水”称为“ ai 35水”。
平话  名称古代即有,涵义至今不明,属汉语何种方言尚无定论。据《宋史》及族镨载,平话居民祖先是宋代从山东随狄青南征广西屯驻下来的。使用人口200多万。以广西方言桂林市郊县、永福县、南宁市郊县平话居民较集中。从临桂县沿铁路到南宁市、横县,以及邕江上游、右江沿岸,沿途水陆交通要道附近,都散居着平话居民。以柳州市为界,分为桂北平话和桂南平话,两者差异较大,互相听不懂。桂北平话语音系统与西南官话、桂北湘方言、客家话、粤语、闽方言均不象,混合程度高,通用程度低。桂南平话在语音、词汇及语法等方面受粤语影响较大,内部差异不大,王力曾认为应属粤语。以南宁市亭子平话为代表的桂南平话语音系统声母22个,韵母43个。
闽方言  属汉语闽方言闽南次方言,又称福建话。方言居民祖籍多在福建南部漳州府,进入广西已有500多年,现   主要分布在西江上游各支流两岸及南流江两岸的平南县、藤县、桂平县、苍梧县、柳州市、贺县、罗城县、来宾县、邕宁县、博白县、陆川县、玉林市、北流县等地,并散居桂林地区、河池地区、百色地区、钦州地区各县市,使用人口约30万。内部差异不大,基本上能互相听懂。音系复杂,鼻音重,有鼻冠音声母mb、清鼻音声母h 。以平南闽南话为代表,语言系统排列为:声母18个、韵母63个、声调10个
方言笑话  有广西人讲普通话,咬字不准,常带明显的地方口音。普遍的是将空读成公,口念成狗,风又念疯,由此闹出以下笑话。   有朋友远到,一般吃饭必上一盘田螺,主人夹起一颗田螺一看说:公的!便弃之。又夹一颗又道:公的!又夹又弃,嘴里不断嘀咕:又是公的朋友非常惊讶,心里想:厉害,广西人厉害,连田螺公母都看得出!   也是请朋友吃饭,广西主人有点感冒,发现自己坐在空调风口下,便说:我感冒,不能坐在疯狗边。讲完便换座,朋友不乐意了,啥意思,我是疯狗?闹出了一场误会!
希望LZ不要见怪……实在觉得慢了点……
想看全面的请参考前面楼层,想看楼主废话的请使用“只看楼主”功能。--------------------首先来说一说【粤语】。【粤语·广府片】,广西境内的梧州方言与广东省广州市的方言同属粤语广府片,据说梧州粤语的发源地,百度百科是这样的介绍的:“(梧州方言)主要分布在梧州市区,桂平市区,及下属的马皮,南木,金田,江口等,平南县大安、丹竹、武林3镇,苍梧县城,贺州市区及附近。内部差异很小。以梧州话作代表”。这里要强调桂平,因为度娘百科也说了“桂平市区”嘛~,郊区不一定一样的哦~
【粤语·勾漏片】“勾漏粤语主要分布在玉林全市、贵港市区、岑溪、蒙山、藤县和广东怀集县......勾漏粤语的代表有玉林话、北流话、藤县话、蒙山话等”,这也是引用度娘百科的。李连进在《平话音韵研究》中将勾漏粤语与越南顺化市天明寺诵经音(汉越音)、广州话、南宁平话亭子音(如果楼主没记错的话是这样)等进行音韵上的比较,认为勾漏粤语应归入桂南平话。认为平话属于粤语的学者则认为,平话中所谓异于其他粤语的语音特点在勾漏粤语中也可以体现出来,所以平话应归入粤语。学术问题在此不多讨论。
【粤语·钦廉片】又是度娘百科:“钦廉粤语主要分布钦州市、合浦县(旧称廉州)、浦北县、防城县、灵山县及北海市。”其实所谓的廉州话是属于客家话的哦~
【粤语·邕浔片】
邕、浔分别是南宁和桂平的简称,但邕浔粤语不是指着两个地方的所有粤语哦~前面也说了,桂平市区的粤语是和梧州、广州一样属于广府片的。再引用度娘百科一段话:“主要流行于邕州、浔州(桂平市古称)两岸交通便利的城镇,如南宁市及横县、崇左县、宁明县、凭祥市、桂平市下属乡镇、平南县等县城以及柳州市部分地区。”
其实呢,南宁市区和郊区也有区别的,比如普通话里韵母为“ao”的,广州话里念“ou”,据楼主目前所知,南宁郊区也念“ou”,南宁市(指市区建成区)念“u”。本月中旬楼主与南宁贴吧一个本地妹子见面,在中山路遇到她老乡,我听了几句就知道她家不是市区建成区的,一问,果然(邕宁区蒲庙镇)。
但是南宁郊区说白话(粤语)的并不算多。武鸣也有说白话的,具体是哪里楼主不知道。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镇上说白话,但是江西镇下辖的十个村都不说白话(除了扬美村的几户水上居民)。
邕江水上居民所用语言,一般称为疍家话,学术界对此也有争议,有人认为属于粤语,有的认为自成体系。仅从楼主接触的邕江水上居民来看,他们说的就是白话(粤语)啊,至于是不是属于邕浔粤语呢,咳咳~请原谅楼主使用粤语那是十岁以前的事情了,我对粤语各次方言还不能很清楚的分清,有时只能勉强猜出是不是南宁音。
【桂北湘方言】顾名思义,分布在桂北少数地区,具体是那些地区呢?楼主不知道。
【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桂柳话】与四川话同属汉语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西南官话)。广西的西南官话以桂林官话和柳州官话为典型代表,据楼主记忆(记忆来源于学者的论文和著作),除桂林(含县)使用桂林官话外,广西其他地区的官话属于柳州官话(比如河池),但柳州官话并不等同于柳州话。我有一个舍友是来宾市象州县的,她就和我解释过柳州、来宾、象州某个字发音的区别,我不记得是“讲”字还是“下”字了。
【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邕州官话】【邕州官话】南宁也有讲官话的?没错,而且不是指桂柳移民讲的那些话哦~那是在广东商人溯江而上来邕经商带来白话之前就存在的,因为读书、官府办公需要使用官话。但是,经济的力量不是政治能完全左右的,官话存在的时期,南宁使用人口最多的是平话。白话势力渗入之后,官话岌岌可危,平话也受到很大影响。现在由于白话进入南宁的时间不算长,一百年这样,所以郊区汉族和城中村主要还是使用平话。邕州官话使用人口现在不足百人,而且都是爷爷奶奶辈的,近几年南宁旧城改造,这些老人不得不搬到别的地方住,他们一分开,就难以使用邕州官话与人交流了,久而久之也说得不甚流利。不过南宁地方戏种——邕剧是使用邕州官话来唱的。在南宁市解放路42号(如果我没记错)的新会书院(解放路小学旁),每个周末白天都会有戏曲表演,门票是十块还是二十块来着(平时参观要2元,中小学生免费),有时候是邕剧有时候是粤剧。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邕剧又用邕州官话来唱,所以只要会讲普通话基本上都能听懂邕剧。
有人说邕州官话曾被压缩在一条街上,这条街叫下廓街,下廓街有很多以卖牛肉为生的人,所以邕州官话又叫“下廓街官话”或“牛肉佬话”。楼主高中的时候,班上有个同学外号“牛肉佬”,我以为他是因为会讲邕州官话才得的这个外号的,兴奋异常地特地跑去问男生,答案是:某一天,该同学买了一包牛肉(牛肉粒?)回到宿舍丢到床上然后去上厕所,等他方便出来时发现舍友已经把他的牛肉吃完了!从此这位同学就有了一个“牛肉佬”的外号,跟邕州官话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同宁话】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同宁村有两种语言,一种是官话,一种是壮话,同宁话是指官话。楼主初中在江西中学度过三年,接触过不少同宁人。不知是哪一位同学告诉我这么一个传说:以前同宁都是讲壮话的,他们请了一个桂林人来教官话,后来这位老师觉得他们太难教了,教了一半就被气走了,所以现在同宁话里掺杂着壮话词汇。楼主接触到的讲同宁话的是汉族人,同宁村讲壮话的是壮族人,但是同宁话的归属。来龙去脉,楼主不敢妄下结论,在这里提出来仅供参考。
【平话】貌似福建有些地方也称当地的方言为平话,我这里当然是指广西平话啦~广西平话分为桂南平话和桂北平话。【桂北平话】很分散,所以平时碰到桂北平话人他们可能是说官话的,要特地去问才知道原来他们的母语是平话,而且一般不自称平话的,都习惯精确到地名,什么六甲话、灵川三街话之类的。还有明秀图书馆8楼靠进门左手边数过去那么几个书架有一排关于桂北平话的书,我翻过贺州的那一本,具体是贺州哪几个镇我就不记得了。据说,其实桂林也有的(度娘百科说的?)不过我至今还没遇到。
【桂南平话】嘛,与桂北平话以桂中为分界(不记得是柳州还是来宾了),以南宁白话为典型代表。虽然南宁市包括宾阳县、横县,但是南宁白话是不包括宾阳话和横县客话(不是客家话)的,尽管宾阳话和横县客话也被归入桂南平话。崇左有讲白话也有讲平话的,我还看过一本大概叫做《崇左江州蔗园话研究》的书,是以江州区某个镇为研究点的(江州区建成区讲白话),“蔗园话”是平话的别称之一。【南宁平话】的五大区,我记不太清楚,请让我再次复制粘贴【【南宁平话大致分为五个片:{[亭子话片]},分布在南宁市东部和东南部,包括亭子、白沙、平西、淡村和那洪一带大部分地区;{[沙井话片]},属平话的次方言“蔗园话”系统,分布在南宁的正南、西、西北,包括沙井、石埠、江西以及亭子、沙井的部分地区,沿邕江、右江走,都可听到“蔗园话”;{[心圩话片]},分布在南宁市北、西北的安吉、心圩、相思湖和石埠的部分地区;{[扬美话片]}:扬美古镇及周边的马村、平凤、宋村、鸡龙山村、安平村等地的村民讲扬美平话;{[蒲庙话片]}:分布于邕宁区的蒲庙及良庆区】】以下是另一部分复制粘贴【【 邕宁片 客话 属桂南平话。分布在蒲庙镇部分地区,青秀区长塘、南阳两镇,兴宁区四塘、五塘、昆仑3镇,江南区吴圩、苏圩、延安3镇和良庆区良庆、那马、那陈、大塘4镇等地,使用人口约10万,可分为3类:[那陈平话] 接近亭子平话,分布在吴圩、那陈两镇;[南阳平话];[五塘沙平平话] 接近沙井平话,分布在四塘、五塘两镇】】你们可以忽略,我在本层楼最后粘贴一次【【(南宁桂南平话)分布在城中村以及近郊 琅西、琅东。安吉、官塘、柳沙、麻村、明秀、新兴、燕子岭、友爱村、沙井、心墟、万秀、西乡塘、秀厢、白沙、津头、凌铁、苏卢、长罡(长岗)、陈东、富德、葛麻、那陈、平西、石桥塘、亭子、仙葫、三塘、沙江、雅里、鸡村、淡村、永和村、屯里村、屯渌村、罗赖村、和德村、心圩村、西明村、明华村、振兴村、四联村、新村、仁义村、南乡村、东南村、平阳村、智和村、同乐村、那龙、罗村、苏盆村、居仁村、华联村、大沙田、平南、新联村、古思村、平乐村、那平村、那马社区,梁信村、梁勇村、新生村、新新村、孟莲村、新团村、新兰村、高岭、张墨、黄茅坪、高山塘等。】】然后呢,上面提到的很多村我都不懂,只知道南宁平话五大区之中的扬美平话那一段的描述符合我的经历,因为马村、平凤、宋村、鸡笼山、安平的人我都接触过,他们讲的平话和扬美话95%以上词汇相同,相同的词汇95%音节相同,然后音节相同的部分只剩声调不同了,比如在扬美话里念第三声的字,在安平话里都念第四声;在扬美话念第一声的字,在宋村口音中都是第一声。上面粘贴部分提到的沙井平话分布于江南区江西镇部分地方,据我调查,江西镇除了扬美、安平、平凤、宋村、鸡笼山讲扬美平话外,其他村的平话口音都和扬美平话有明显区别,至于是什么区别,由于楼主只会讲扬美平话所以只能是靠感觉的了,说不出具体区别,而且我调查之后做的记录也没有带在身边,那是我个人的调查结果,度娘和谷爹是不知道的,大概也就是同良村、同新村等村的汉族讲平话吧(我遇到的同新村同学是壮族的,讲壮话,但是我问他们的时候他们似乎是有告诉过我说他们那里有人讲平话,原谅楼主健忘吧)。悲剧了,楼主打字太慢不记得自己要讲什么了,~~~~~~~~~~~
啊啊啊,继续南宁平话。我记得有一次在长堽校区啊,大概就是我大一下学期(2010年)的社团文化节开幕式那天,有个阿婆要捡我们的瓶子,她说的话我听得似懂非懂,会不会就是长堽村的平话呢?还有还有,有一个大岭村的同学,她们那里应该属于心圩话片吧,她说感觉亭子平话相对而言更像白话,我听她这么讲,就猛然想起,难怪那么多人要把平话归入粤语,原来是好多学者研究平话的时候都是以亭子平话为例子的,亭子平话那么像白话,怎么能作为平话的代表呢(虽说以前的宣化县县治好像是在亭子的)?噢噢噢噢,我又想起来了,有一次我去黄家大院(黄氏家族民族,读文化产业管理和修二专汉语言文学的可能都有机会由老师带队去哦),和里面的一个老婆婆交谈,她讲的平话里掺杂的白话词汇也比我所知的其他平话的要多哦~
【平话和粤语】
其实一般以粤语为母语的人是自称所讲语言为“白话”的,广东广西都差不多这样,香港的话据说是称之为广东话,我没接触过香港人啊,貌似看过某部电影,里面杨千嬅还是张柏芝来着就对男主角说什么“你都不会讲广东话”之类的一句话,那是上课开小差看的电影了,楼主高中除了看足球杂志之外还偶尔和同桌看电影,印象不深很深。
主流观点是认为平话应该归属于广义上的粤语的,毕竟二者有很多共同点。在这里把粤语和平话分开讲,不将粤语归入平话,是因为尚存争议。粤语和平话都是北方移民带来的存古度(有“存古度”这个词么)较高的语言,以前的两广是不分区的,唐代大概是咸通三年还是多少年分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岭南西道大概相对于今天广西,治所在邕州(所以以为桂林在古代一直是广西政治中心的同学注意了,广西有过多个政治中心,最早的应该是今天崇左市某地和古代布山县,唐代则邕州,之后是桂林)。两广一分,而且长久分区而治,语言也就加速分化,原先粤语和平话是同源的,自此异流,现在由于人口迁移又有合流趋势且同时向普通话靠拢。既然是合流,现在又还有争议,楼主认为,应该给粤语和平话设立上一级单位,同时包含粤语和平话的,比如“××语”、“××话”、“××方言”,这样平话不属于粤语而平话与粤语的共同点又能放在同一方言范畴内讨论。这是楼主目前的观点,也许等到lz有机会到各地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后又会换另一个看法了。
【越南语·汉越语与平话】怎么扯到越南语了呢?毫无疑问,汉越语来源于汉语,但是具体来源于那种汉语呢,不知是不是我记错,反正我印象中是有人认为来源于北方方言的,汉越语中确实有不少词汇一听就能靠汉语基础猜出意思。我们越南语老师说,建议会白话的同学学越南语,因为相似处多,确实感觉,会白话的同学比只会普通话的同学更容易猜得出越南语的意思。李连进老师认为越南语来源于古平话。古平话和今天的平话有多大区别,我并不知道,但是在学习越南语的过程中,我感觉很多不能按白话发音的词汇,可以用平话来发音。只可惜我只学了一年(经管选修小语种就是两个学期的),就我的感觉来看,越南语的汉越音部分就像是平话掺杂了大量白话,平话成分稍多。至于实际上是不是这样,也许楼主没有机会求证了,只能祈祷越南语专业里有几个既会白话又会平话的同学,到时这样的同学一旦深入研究,必定给语言界带来更新更有价值的成果,我们拭目以待。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广义上的汉语包括汉民族共同语和汉语方言,狭义仅指汉民族共同语。汉民族共同语在先秦时叫“雅言”,秦汉时期叫“通语”,明清以后叫“官话”,xin亥ge命之后叫“国语”,新中国建立后叫“普通话”。为什么叫“普通话”呢,如果我还是没有记错的话,是因为将汉民族共同语称为“国语”,恐怕对于少数民族同胞来说有伤感情,所以改称“普通话”。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也不是一讨论就确定下来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有个老先生(彭云帆老师上课讲的,我没记下他的名字,以下称他为某甲),各地口音都会一些。大家认为汉民族共同语就应该包含各地口音,所以把某甲的话录下来要全国推广,但是全中国只有某甲一个人会这种既包含武汉口音又包含北京口音,既包含这里口音又包含那里口音的语言,推广起来难度很大。因为七成的汉族人以北方方言为母语,所以现在的普通话就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这样推广起来可以照顾大多数人。主流观点认为汉语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还有学者认为应该再分出晋语、徽语以及平话。广西的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按传统说法就是“官平土客白”,官话就是指北方方言,土话是指壮话,白话是指粤语。现在增加了闽方言。
如上图,广西十一个世居少数民族(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中,瑶族使用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的勉语,苗族使用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的苗语,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侗语、仫(mù)佬语、水语、毛南语均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仡(gē)佬族也属于汉藏语系但语族待定(有人认为属于壮侗语族),京语与越南语基本相同(京族是越南的大族)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未定语支(上图没有显示,其实有学者有划分过京语的语支但是楼主又健忘了,连在哪本书看的都不记得了),回族是广西人口第三多的民族(真不敢相信),壮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壮侗语族又称侗泰语族或侗台语族,分壮傣、语支、侗水语支、黎语支。【壮傣语支(又称台语支):包括壮语、布依语、傣语等。】以前是没有壮族(僮族)的概念的,民族鉴别的时候就是把使用壮侗语族壮傣语支除了布依语、傣语等之外语言的人统一划分为壮族,其实壮族本身又分多个支系,黑衣壮、蓝衣壮、花衣壮什么的。瑶族好像也有过山瑶、平地瑶之类的吧。
由于广西的民族交错杂居,所以实际情况也不是完全像上面说的那样,这个民族的人有可能实际上说的是另一个民族的语言。
【关于所谓“夹壮”】
把使用壮侗语族壮傣语支除了布依语、傣语等之外语言的人统一划分为壮族会不会就是壮族人数多于其他少数民族的原因呢?不知道,不讨论。这里讨论“夹壮”现象。“夹壮”说得专业一点的话就是“不送气音与送气音不分”,不送气与送气是发音方法的区别,发音部位相同而发音方法不同的有b/p、d/t、g/k、z/c、zh/ch、j/q。不是所有壮只有壮族人才会“夹壮”族人都“夹壮”的,也不是只有壮族人才“夹壮”,可能是因为壮族人口基数大,才会把送气与不送气分不清这种情况称作“夹壮”吧,其实这没有什么好笑的,毕竟人家母语不是汉语。除非我们去学少数民族语言能做到发音相对准确,不然真的没有什么资格笑人家(其实学好了别人的语言也不应该取消别人)。而且我还见过以白话为母语、从小生活在汉族聚居区的年轻人讲话“夹壮”,当时真是大惊小怪了。我高中有个领导是龙州的,“夹壮”相当厉害啊,但是我认识的很多龙州人一点也不“夹壮”,后来听说那个老师苦练普通话,我们毕业之后他也还是“夹壮”,但是正在缓慢地改观。南宁也有人讲话“夹壮”的,不过不“夹壮”的人可能不愿意承认“夹壮”的普通话属于“南普”。我遇到的金陵镇、延安镇、坛洛镇、江西镇、石埠镇、那陈镇、隆安县古潭乡的人中,目前暂时还没发现夹壮的。我们宿舍有个马山的同学虽然“夹壮”但属于能改正的类型,说话慢一点或者提醒她了就能愤青了。当然楼主也遇到过提醒过了还老是“夹壮”的同学,但由于lz没有继续努力,所以没能帮那些同学改掉“夹壮”的习惯。我想连我高中那个老师中年以后还能慢慢改掉这个习惯(虽然还是有很大进步空间),年轻人再怎么样也还是可以慢慢改的。楼主认为,自己能不“夹壮”不算得什么,这不能成为看不起人的资本;自己改掉“夹壮”的习惯,值得佩服;自己能帮别人改掉“夹壮”的习惯,是一件非常了不起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所以我没有成就感)。
另外英语的送气与不送气是没有意义区别的,如果把这两组音混淆了,可能听起来有点别扭,但不影响词语的含义的。还有就是前面有字母时念不送气,前面无其他字母是念送气(好像是这样表达的吧),比如port英音为[pɔ:t]美音[port],而sportsport英音[spɔ:t]美音[sport],看起来都有“p”这个字母,但是前者念送气音(“坡”为送气音),后者念不送气音(“薄”为不送气音)。
呃(⊙o⊙)…啰啰嗦嗦一大堆,又忘记要说什么了,还是先歇着吧,师院吧晚安。
那个 难道是蘑菇师哥?这两天经常见吖
桂林人路过,表示现在年轻人已经将桂林话朝着普通话的方向发展,很多都不纯了。比如我现在说的,但是觉得老版桂林话很别扭
太臭太长 没心思看完
果断懒得看
柳州话的路过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粤语(香港话)教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