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兔子有多少人

全球信教人口有多少&|&发布日期:&|&nbsp浏览()人次&|&&|&&]□ 加润国  当今世界,究竟有多少人信仰宗教,有多少坚定的无神论者,他们的地区分布和发展趋势如何,这是分析国际宗教形势必须回答的问题。由于不同国家、不同信仰的人们在哪些文化现象属于宗教、哪些思想行为属于信教、怎样给众多的思想信仰分类等基本问题上存在分歧,以上问题很难找到统一答案。
  目前,国际上较有影响的统计数据主要有3种,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试图说明的问题也不尽相同,需要我们根据机构特点、关注问题、所用方法进行科学分析,作出理性判断。一种是国际民调机构运用统计学原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的抽样调查,以总部设在瑞士苏黎世的盖洛普国际调查联盟(盖洛普国际协会)为代表,侧重于说明全球信教人口比例;一种是西方传教研究机构根据传教需要进行的汇总统计,以美国《国际传教研究公报》为代表,侧重于说明全球主要宗教的人口变化;一种是西方研究机构收集各种数据进行汇总研究后得出的结论,以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为代表,侧重于说明各大宗教群体的人口规模和地理分布。  
  全球信教人口比例
  最有价值、可以信赖的数据来自盖洛普国际调查联盟的“全球宗教信仰和无神论指数”。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该机构组织部分成员采访了57个国家的5万多人,询问这样一个问题:“无论你是否去过礼拜场所,你会说你是信教者、不是信教者还是坚定的无神论者?”结果,有59%的人说自己是信教者,23%的人说自己不是信教者,13%的人说自己是坚定的无神论者、5%的人不回答。据介绍,以上数据按照受调查国家被覆盖成年人口的份额作了加权,允许3%-5%的误差率,置信水平为95%。据最新报道,该机构又于2014年底对65个国家的6万多人作了同样的调查,结果有63%的人说自己是信教者,22%的人说自己不是信教者,11%的人说自己是坚定的无神论者,4%的人不回答。因为两次调查的时间、方法和数据比较接近,我们可以取其平均数,则全球有61%的人口信仰宗教,12%的人口为坚定的无神论者,27%的人口处于中间或潜伏状态。
  以上数据之所以可信,是因为它具有机构权威、问题严谨、方法科学的特点。机构权威——盖洛普国际调查联盟是著名的国际民调机构,成员遍布70多个国家和地区。问题严谨——只有一句话,语意明晰,可以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和重复统计。方法科学——选择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抽样调查,按照相关国家和地区被覆盖成年人口所占份额进行加权,给出误差率和置信水平。以中国为例,根据该机构2012年年初的抽样调查,中国有14%的人自称信教,30%的人自称不是信教者,47%的人自称是坚定的无神论者,9%的人不回答。根据该机构2014年年底的抽样调查,中国有7%的人自称信教,61%的人自称是坚定的无神论者,取其平均数,则中国有10.5%的人自称信教,54%的人自称是无神论者,35.5%的人处于中间或潜伏状态,与我们的习惯说法和日常感受相当吻合。征诸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和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我国信仰五大宗教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1%,三者高度契合。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世界主要宗教群体规模和分布报告”令人怀疑。2012年12月,该机构公布了对全球“8个主要宗教群体”2010年人口规模和地理分布的研究报告。据称:“在全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有58亿成年人和儿童信仰某一宗教,占2010年世界69亿总人口的84%。”这一数据之所以令人怀疑,最根本的是方法不科学。据其介绍,该结论是通过汇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数据进行综合汇总后得出的。如此杂多的数据来源,相关调查机构是否权威,所提问题是否严谨,所用方法是否科学,均不得而知。该研究把世界观尚未形成的儿童也纳入信教人口之中,把他们分为0-4岁、5-9岁等年龄组,是不科学的。该项研究的资助者皮尤慈善基金会和邓普顿基金会有明显的宗教背景和宣教动机,可能会影响研究的客观性。以中国为例,根据该研究,中国有7亿“宗教无隶属”群体(占全国人口的52.2%)、2.94亿“民间宗教”群体(占全国人口的21.9%)、2.44亿佛教徒(占全国人口的18.2%)、6841万基督徒(包括新教徒、天主教徒和东正教徒,占全国人口的5.1%)、2469万穆斯林(占全国人口的1.8%)、908万“其他宗教”信徒(应该是指道教徒,占全国人口的0.7%)。这一结论不仅与我们的习惯说法和日常感受大相径庭,而且与前述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同期调查数据相距甚远,也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相关调查数据相距甚远。可见,皮尤研究中心上述研究报告的数据误差较大,可信度较低。
  美国《国际传教研究公报》的数据也不容忽视。因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机构的统计数据在我国宗教学界影响较大。根据该报2009年公布的数据,2000年世界人口61.2亿,不信教人口9.1亿,信教人口占85%;2009年世界人口68.3亿,不信教人口9.2亿,信教人口占86%。该数据是怎么得来的不得而知,不好评论,合理推测是从各传教组织收集到的数据汇总而来。  
  信教人口地区分布
  唯一可用的数据来自盖洛普国际调查联盟的“全球宗教信仰和无神论指数”。根据该机构2012年抽样调查获得的数据,世界各地区信教人口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非洲(89%)、拉美(84%)、南亚(83%)、阿拉伯世界(77%)、东欧(66%)、西亚(64%)、北美(57%)、西欧(51%)、东亚(39%)和北亚(17%)。信教人口比例较高的国家依次为加纳(96%)、尼日利亚(93%)、亚美尼亚(92%)、斐济(92%)、马其顿(90%)、罗马尼亚(89%)、伊拉克(88%)、肯尼亚(88%)、秘鲁(86%)、巴西(85%)等。信教人口比例较低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中国大陆(14%)、日本(16%)、捷克(20%)、土耳其(23%)、瑞典(29%)、越南(30%)、澳大利亚(37%)、法国(37%)、中国香港(38%)、奥地利(42%)等。坚定的无神论者比例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中国大陆(47%)、日本(31%)、捷克(30%)、法国(29%)、韩国(15%)、德国(15%)、荷兰(14%)、奥地利(10%)、冰岛(10%)、澳大利亚(10%)等。根据该机构2014年底的抽样调查,信教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为泰国(94%)、亚美尼亚(93%)、孟加拉国(93%)、格鲁吉亚(93%)、摩洛哥(93%)等,信教人口比例最低的国家和地区为中国大陆(7%)、日本(13%)、瑞典(19%)、捷克(23%)、荷兰(26%)、英国(30%)等。
  由此可见,发达及较发达地区和国家信教人口比例较低而无神论者比例较高,欠发达地区和国家信教人口比例较高而无神论者比例较低,社会主义国家信教人口比例更低。该调查还显示,信教比例与个人收入及受教育水平密切相关。低收入人群有宗教信仰的比高收入人群高17%,受教育程度在初等以下的人群有宗教信仰的比受教育程度在高等以上的人群高16%。具体说,20%的低收入人群有66%的人信仰宗教,20%的中低收入人群有65%的人信仰宗教,20%的中等收入人群有56%的人信仰宗教,20%的中高收入人群有51%的人信仰宗教,20%的高收入人群有49%的人信仰宗教;初等教育程度以下人群有68%的人信仰宗教,中等教育程度人群有61%的人信仰宗教,高等教育程度以上人群有52%的人信仰宗教。  
  信教人口变化趋势
  (一)20世纪全球信教人口变化趋势
  按照美国《国际传教研究公报》1991年、1996年和2009年公布的数据:1900年,全世界16.2亿人口中有325万人不信教者,信教人口占99.81%;1970年,全世界36.1亿人口中有29亿人信教,占80.38%;1980年,世界43.7亿人口中有34.6亿人信教,占79.18%;1985年,世界47.8亿人口中有37.6亿人信教,占78.74%;1990年,世界53亿人口中有42亿人信教,占79.22%;1996年,世界58亿人口中有11亿人不信教,信教人口占81%;2000年,世界61.2亿人口中有9.1亿人不信教,信教人口占85%。可见,上世纪前85年,全球信教人口下降很快,1985年以后止跌反弹。以上数据是怎么得来的不得而知,可信性与准确性不好判断。征诸国内的相关判断,可能存在高估问题。例如,1979年,任继愈先生说,全世界42亿人口中有25亿人信教,占59.5%,后来人们多用2/3的笼统说法;2001年,江泽民同志说,全世界61亿人口中约80%信教。但反映出来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二)21世纪全球信教人口变化趋势
  按照盖洛普国际调查联盟2005年和2012年初两次抽样调查的加权平均数,全球信教人口比例从77%下降到59%,下降了18%,而无神论者比例从4%上升到13%,上升了9%。从两次调查均涉及的39个国家和地区的加权平均数看,信教人口比例从77%下降到68%,7年间下降了9%,而无神论者比例从10%上升到13%,上升了3%,其中22个国家信教人口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最大降幅为23%,最小降幅为1%,平均降幅为9.5%。只有7个国家信教人口出现不同程度上升,最大升幅为6%,最小升幅为1%,平均升幅为2.14%。如果考虑到该调查允许3%-5%的误差率,把下降幅度和上升幅度在5%以内的忽略不计,则有15个国家的信教人口比例下降,降幅为12.47%;只有4个国家的信教人口比例上升,升幅为4.2%。信教人口比例下降的国家是信教人口比例上升国家的3倍多。
  可见,进入本世纪后,全球信教人口比例已停止上升,重新回到了下降轨道。如果从2012年年初和2014年年底两次抽样调查的最新情况看,全球信教人口比例又从59%上升到63%,而无神论者比例从13%下降到11%。如果排除两次抽样的国家有所不同和3%-5%的误差率,那么,当前已出现了全球信教人口比例止跌徘徊现象。
  (三)发达国家信教人口下降趋势
  上世纪,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教人口一直在减少。据《剑桥无神论指南》介绍,从上世纪中期到本世纪初的半个世纪中,信仰上帝的人口,瑞典减少33%,荷兰减少22%,澳大利亚减少20%,挪威减少19%,丹麦减少18%,英国减少16.5%,希腊减少12%,比利时减少11%,加拿大减少7%,日本减少3%;不信上帝的人口,加拿大从1985年的23%增加到1999年的30%,英国从1979年的24%上升到1999年的39%,瑞典从1947年的8%上升到1991年的46%,美国无宗教信仰人口从1990年的8%上升到2001年的14%。
  进入本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教人口比例下降更快。按照盖洛普国际调查联盟的抽样调查,信教人口比例,美国从2005年的73%下降到2012年的60%再下降到2014年的56%,加拿大从2005年的58%下降到2012年的46%,法国从2005年的58%下降到2012年的37%,瑞士从2005年的71%下降到2012年的50%,德国从2005年的60%下降到2012年的51%。2014年年底,英国信教人口比例下降到30%,已跻身于信教人口比例最低国家行列。
  (四)欠发达国家信教人口增长趋势
  近年来,少数发展中国家由于治理不善,民族、宗教矛盾突出,出现了信教人口比例不降反升、无神论者比例下降乃至消失的异常现象。越南作为社会主义国家,30%的人自称信教,65%的人自称不信教,几乎无人自称无神论者,说明宣示无神论在该国近年来的文化氛围中已不适宜。类似情况还有土耳其、中国香港地区和美国。土耳其只有23%的人自称信教,高达73%的人自称不信教,却只有2%的人自称无神论者。中国香港地区有38%的人自称信教,51%的人自称不信教,只有9%的人自称无神论者。在美国,主流舆论将信教者视为“好人”,认为不信教者“不是好人”,将无神论者视为“坏人”或“不爱国”,因此虽然有44%的人自称不信教,却只有6%的人自称为坚定的无神论者。  
  各类宗教人口的变化
  当今世界存在着非常复杂多样的宗教现象,可以分为传统宗教和新兴宗教两大类。传统宗教包括世界宗教、民族宗教和部族宗教,世界宗教包括基督宗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民族宗教包括犹太教、印度教、锡克教、道教、神道教等,部族宗教包括非洲传统宗教、美洲印地安人宗教、澳大利亚土著宗教和中国少数民族宗教等。新兴宗教是19世纪中期以后创生的新教派,如摩门教、巴哈伊教、创价学会等。关于各类宗教的信仰人口,盖洛普国际调查联盟没有数据,美国《国际传教研究公报》和皮尤研究中心有汇总数据,但误差较大。
  按照美国《国际传教研究公报》2009年提供的历史数据,从1800年到1900年,全球无神论者和无宗教信仰者分别从1万和30万(合计31万,占世界人口的0.03%)增长到23万和303万(合计326万,占世界人口的0.2%),新兴宗教信徒从无到有达到595万(占世界人口的0.36%),伊斯兰教信徒从0.9亿(10%)增长到2亿(12.34%),印度教信徒从1.08亿(12%)增长到2.03亿(12.53%),锡克教信徒从180万(0.19%)增长到296万(0.18%),基督宗教信徒从2.05亿(22.68%)增长到5.58亿(34.46%),佛教信徒从0.69亿(7.67%)增长到1.27亿(7.83%),犹太教信徒从900万(0.1%)增长到1200万(0.08%),中国民间宗教信徒从3.1亿(34.3%)增长到3.8亿(23.47%)。可见,19世纪全球信教人口发展变化的特点是:无神论者增长23倍,无宗教信仰者增长10倍,新兴宗教从无到有,基督宗教信徒及其占世界人口比例明显增长,伊斯兰教信徒和印度教信徒成倍增长而占世界人口比例略增,佛教信徒和锡克教信徒明显增长而占世界人口比例略降,犹太教信徒和中国民间宗教信徒略增而占世界人口比例明显下降。
  综合美国《国际传教研究公报》1996年和2009年提供的数据,从1900年到2000年,全球无神论者和无宗教信仰者分别从23万和303万(合计326万,占世界人口的0.2%)增长到1.5亿和7.6亿(合计9.1亿,占世界人口的14.9%);新兴宗教信徒从595万(占世界人口的0.36%)增长到1.1亿(1.8%),锡克教信徒从296万(0.18%)增长到2100万(0.34%),伊斯兰教信徒从2亿(12.34%)增长到12.4亿(20.2%),印度教信徒从2亿(12.5%)增长到8亿(14.6%),基督教信徒从5.6亿(34.5%)增长到20.2亿(33%),佛教信徒从1.3亿(7.9%)增长到3.6亿(5.9%),其他民族宗教信徒从1.2亿(7.25%)增长到2.4亿(4%),犹太教信徒从1200万(0.76%)增长到1400万(0.22%),部落宗教信徒始终在1亿左右(从占世界人口的6.6%下降到1.8%),中国民间宗教信徒从3.8亿(23.5%)下降到3.7亿(6%)。可见,上世纪全球信教人口发展变化的特点是:无神论者和无宗教信仰者极速增长,分别增长642倍和251倍;新兴宗教信徒快速增长,增长16倍;锡克教信徒、伊斯兰教信徒、印度教信徒、基督宗教信徒、佛教信徒、其他民族宗教信徒增长较快,分别增长6倍、5.2倍、3倍、2.6倍、1.8倍、1倍;犹太教信徒略有增长,部落宗教信徒几乎没有增长,中国民间宗教信徒略有下降。
  2012年12月,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公布了对全球“8个主要宗教群体”2010年人口规模和分布的研究报告。据其介绍,所谓“8个主要宗教群体”是指基督徒、穆斯林、印度教徒、佛教徒、宗教无隶属群体、民间或传统宗教群体、其他宗教信徒和犹太教徒,其中“宗教无隶属群体”包括无神论者、不可知论者和那些不认同自己属于任何特定宗教信仰的人,“民间或传统宗教”包括非洲传统宗教、中国民间宗教(涵盖民间信仰及相关民俗和迷信,如清明上坟、看风水等)、美洲原住民宗教和澳大利亚土著宗教,“其他宗教”包括“巴哈伊教、耆那教、神道教、锡克教、道教、天理教、巫术、拜火教和许多其他宗教”(涵盖部分民族宗教、部分新兴宗教、部分民间信仰、部分民俗和迷信)。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基督徒有22亿(占世界人口的32%,其中50%为天主教徒、37%为新教徒、12%为东正教徒、约1%为摩门教和耶和华见证会等新兴宗教的信徒),伊斯兰教信徒16亿(占世界人口的23%,其中87%-90%为逊尼派、10%-13%为什叶派),宗教无隶属群体11亿(16%),印度教信徒10亿(15%),佛教信徒5亿(7%),民间或传统宗教信徒4亿(6%),其他宗教信徒5800万(1%),犹太人1400万(0.2%)。87%的基督徒在美洲、欧洲和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分别占世界人口的37%、26%、24%),98%的伊斯兰教信徒在亚太、中东北非和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分别占世界人口的62%、20%、16%),99%的印度教徒、99%的佛教徒、90%的“民间或传统宗教”信徒、89%的“其他宗教”信徒、76%的“宗教无隶属”群体在亚太地区。  
  全球信教人口变化的理论阐释
  19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推进,特别是由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推进,全球无神论者和无宗教信仰者人数迅速增长,新兴宗教从无到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信教人口下降趋势。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化、世俗化进程加快,特别是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和东西方冷战的强大影响,无神论者和无宗教信仰者人数极速增长,新兴宗教信徒快速增长。在世界总人口快速增长的情况下,部族宗教信徒停止增长,中国民间信仰信徒人数开始下降,其他传统宗教信徒人数虽有较快增长,但在全球总人口中的比例下降。上世纪80年代,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由于西方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盛行,非西方国家世俗民族主义道路失败,特别是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宗教在全世界范围内活跃起来,出现了“传统宗教复兴、新兴宗教崛起、邪教组织泛滥、宗教影响扩大”的局面,西方学者称之为“上帝的报复”(上帝对社会世俗化潮流的逆转)和“宗教复兴”。
  进入本世纪以来,受“9&11”事件、反恐战争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特别是受伊斯兰教极端主义组织制造暴力恐怖事件和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用历史上的“十字军东征”比拟反恐战争刺激,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罕见的反宗教情绪,掀起了被称为启蒙2.0的“新无神论”运动,一些著名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电影制片人、电视辩论家和新闻记者等通过出书、登广告、拍电影和电视纪录片、开辩论会、办网站、诉诸法律等多种手段进行反宗教宣传,再加上不断曝出的天主教神职人员娈童丑闻,使宗教的可信度大大下降,导致西方信教人口急剧减少。另一方面,某些发展中国家由于世俗民族主义失败,传统社会主义受挫,导致宗教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崛起,使宗教的影响不断扩大,继续给人以“宗教复兴”的印象。特别是一些冲突较多地区出现的宗教极端主义猖獗和无神论者消失的现象,更给人以某种向中世纪回归的感觉。
  综合来看,宗教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如下突出特点:一是全球信教人口比例快速下降,从2001年的约80%(见江泽民《论宗教问题》)下降到目前的约60%(见前述盖洛普国际调查联盟的数据)。二是几大主流宗教的信徒人数持续增长,全球基督宗教信徒人数从2001年的约20亿增长到约22亿,伊斯兰教信徒人数从2001年的约12亿增长到约15亿,印度教信徒人数从2001年的约8亿增长到约10亿,佛教信徒人数从2001年的约3.6亿增长到约4.9亿(2001年数据来自江泽民《论宗教问题》,当前数据中,伊斯兰教来自中东国家的主流说法,其他宗教来自前述皮尤研究中心数据)。三是宗教的国际格局持续变化,基督宗教继续向欧洲和美洲以外传播,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等继续向欧美传播,但各大宗教的中心和重心并未改变。四是宗教的国际影响持续扩大,在冷战结束导致世俗意识形态纷争突然弱化的情况下,宗教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影响突然扩大,成为局部战争、文明冲突、国际政治和人权斗争的重要因素。
  总的来看,当前国际宗教形势的基本特征是:世俗化进程加速发展,原教旨主义异军突起,宗教极端主义恶性膨胀,宗教的网络化势不可挡,宗教非政府组织日益活跃。当前国际宗教形势的地区特征是:欧洲世俗化加速、“恐伊症”凸显,美国新无神论崛起、基督教新右翼过气,俄罗斯东正教复兴、伊斯兰教发展,拉美天主教强大、新教徒增长,非洲传统宗教衰落、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争锋,中东激进势力上升、宗教矛盾突出,中亚“三股势力”抬头、挑战世俗政权的治理能力,南亚印度教势力上升、宗教冲突加剧,东南亚南传佛教活跃化、伊斯兰教板块化,东亚宗教民族主义崛起、海外传教强劲。  
  (作者系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编辑:司静)[字号:
]前一则: 后一则: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
电子邮箱: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热点理论新闻
推荐理论新闻全球华人总数有多少?
全球华人总数有多少?
09-02-24 &
超刺激的xxx片地址&&啪啪啪&&高清哦&=====》&&&&&&&&&&&&&&&&&&&<&&&&&&&各种类型都有&你懂的!&手机也可以看滴!&&&&不要太沉迷!&&&尀46闊f寊fsw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按2003年第七届世界华商大会文献资料,分布在全球各地区的华人共计4106万,其中在东南亚地区十国的华人有3247万,占79%的绝大比例。而美国则是全球第二大华人聚居地,有近300万华人,占海外华人总人数的7%。美国的华人不但有从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两岸四地直接来的,也有经东南亚地区,以及欧洲、中、南美洲,非洲,澳洲等近50个国家移民过来的。美国华人来源地广泛这一特点,是在其它国家的华人社会所不具备的。而他们与原居住地经济与文化的紧密关系,也使美国华人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广泛的空间与独特的优势。 根据2000年美国普查局(U.S. Census 2000)的资料,美国华人共有287万9,636人,约占美国人口1%。(其中有14万4,795人申报为台湾人。) 根据美政府人口普查显示,1970年美国华侨华人总数为43万人,1980年有80万人,1990年为180万人。2000年美国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全美华侨华人总数为288万人。主要集中分布在美国东西两岸,以大城市居多。华侨华人人数如按州别划分,依次为加州112万、纽约州50万、德克萨斯州20万、夏威夷州17万、麻萨诸塞州10万、伊利诺斯州10万。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按2003年第七届世界华商大会文献资料,分布在全球各地区的华人共计4106万,其中在东南亚地区十国的华人有3247万,占79%的绝大比例。而美国则是全球第二大华人聚居地,有近300万华人,占海外华人总人数的7%。美国的华人不但有从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两岸四地直接来的,也有经东南亚地区,以及欧洲、中、南美洲,非洲,澳洲等近50个国家移民过来的。美国华人来源地广泛这一特点,是在其它国家的华人社会所不具备的。而他们与原居住地经济与文化的紧密关系,也使美国华人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广泛的空间与独特的优势。 根据2000年美国普查局(U.S. Census 2000)的资料,美国华人共有287万9,636人,约占美国人口1%。(其中有14万4,795人申报为台湾人。) 根据美政府人口普查显示,1970年美国华侨华人总数为43万人,1980年有80万人,1990年为180万人。2000年美国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全美华侨华人总数为288万人。主要集中分布在美国东西两岸,以大城市居多。华侨华人人数如按州别划分,依次为加州112万、纽约州50万、德克萨斯州20万、夏威夷州17万、麻萨诸塞州10万、伊利诺斯州10万。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按2003年第七届世界华商大会文献资料,分布在全球各地区的华人共计4106万,其中在东南亚地区十国的华人有3247万,占79%的绝大比例。而美国则是全球第二大华人聚居地,有近300万华人,占海外华人总人数的7%。美国的华人不但有从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两岸四地直接来的,也有经东南亚地区,以及欧洲、中、南美洲,非洲,澳洲等近50个国家移民过来的。美国华人来源地广泛这一特点,是在其它国家的华人社会所不具备的。而他们与原居住地经济与文化的紧密关系,也使美国华人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广泛的空间与独特的优势。 根据2000年美国普查局(U.S. Census 2000)的资料,美国华人共有287万9,636人,约占美国人口1%。(其中有14万4,795人申报为台湾人。) 根据美政府人口普查显示,1970年美国华侨华人总数为43万人,1980年有80万人,1990年为180万人。2000年美国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全美华侨华人总数为288万人。主要集中分布在美国东西两岸,以大城市居多。华侨华人人数如按州别划分,依次为加州112万、纽约州50万、德克萨斯州20万、夏威夷州17万、麻萨诸塞州10万、伊利诺斯州10万。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按2003年第七届世界华商大会文献资料,分布在全球各地区的华人共计4106万,其中在东南亚地区十国的华人有3247万,占79%的绝大比例。而美国则是全球第二大华人聚居地,有近300万华人,占海外华人总人数的7%。美国的华人不但有从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两岸四地直接来的,也有经东南亚地区,以及欧洲、中、南美洲,非洲,澳洲等近50个国家移民过来的。美国华人来源地广泛这一特点,是在其它国家的华人社会所不具备的。而他们与原居住地经济与文化的紧密关系,也使美国华人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广泛的空间与独特的优势。 根据2000年美国普查局(U.S. Census 2000)的资料,美国华人共有287万9,636人,约占美国人口1%。(其中有14万4,795人申报为台湾人。) 根据美政府人口普查显示,1970年美国华侨华人总数为43万人,1980年有80万人,1990年为180万人。2000年美国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全美华侨华人总数为288万人。主要集中分布在美国东西两岸,以大城市居多。华侨华人人数如按州别划分,依次为加州112万、纽约州50万、德克萨斯州20万、夏威夷州17万、麻萨诸塞州10万、伊利诺斯州10万。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按2003年第七届世界华商大会文献资料,分布在全球各地区的华人共计4106万,其中在东南亚地区十国的华人有3247万,占79%的绝大比例。而美国则是全球第二大华人聚居地,有近300万华人,占海外华人总人数的7%。美国的华人不但有从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两岸四地直接来的,也有经东南亚地区,以及欧洲、中、南美洲,非洲,澳洲等近50个国家移民过来的。美国华人来源地广泛这一特点,是在其它国家的华人社会所不具备的。而他们与原居住地经济与文化的紧密关系,也使美国华人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广泛的空间与独特的优势。 根据2000年美国普查局(U.S. Census 2000)的资料,美国华人共有287万9,636人,约占美国人口1%。(其中有14万4,795人申报为台湾人。) 根据美政府人口普查显示,1970年美国华侨华人总数为43万人,1980年有80万人,1990年为180万人。2000年美国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全美华侨华人总数为288万人。主要集中分布在美国东西两岸,以大城市居多。华侨华人人数如按州别划分,依次为加州112万、纽约州50万、德克萨斯州20万、夏威夷州17万、麻萨诸塞州10万、伊利诺斯州10万。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华人,指具有中华民族血统的人,但现在通常指汉族人,或表现出中华文化的人,而对于中国少数民族(如藏族和维吾尔族)表现自身民族文化者,则较少称为华人。源起古代中国的华夏族,《春秋左传·正义》道:“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汉族及其祖先华夏族,衣饰图案较为华美,此为华字之起源。随着华夏文明扩展到全国各地,“华人”的概念渐由当初单指华夏族,扩展到受中华文明影响的周边少数民族身上,现时并成为了全体中华民族之人的代称,其下包括了“中国人”以及海外“华侨”。“华人”不完全等于“中国人”。理论上“中国人”就法律与国籍来说是指:具有中国国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或有争议的中华民国国籍)者。离开中国居住世界各地的华人,称为海外华人,他们不一定具有中国国籍。大多数的台湾人认同自己具有“华人”的身分,但其中也有许多认为自己并不是中国人。台湾也有部分人会称有汉族血统的台湾人为“华裔台湾人”,概念相当于“华裔美国人”、“华裔新加坡人”,不过台湾甚少有其他本土民族(如:南岛语裔台湾人)会将自己称之为华人。指涉范围“华”字有国族承认之意,指具有中华民族血统的人,大部分移民至外国的汉人。(参见中华民族) 指在大中华地区以外的地方,在中国成立后,承认祖辈的祖国为中国,具有中华民族血统的海外华人。 华侨与华人的区别“华侨”通常指居住在中国海外,但仍然“拥有中国国籍”的人。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对“华人”一词作如下解释:“华人”是除华侨外,尚包括“归化为外国国民”以及移民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中国人;“华侨”则单指侨居在海外的“中华民国国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中,所谓华人指带有前述中华民族血缘而“国籍非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之人”。除了官方定义外,在民间及学术界的使用上,华人包含广义华侨及华裔,成为描述广义祖先来自中国的所有华裔之总称。华人的姓氏华人姓氏繁多,其确切个数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总共有四千到六千个,但是目前常见的,只有一千个左右,其他姓氏极为罕见。 1977年,中国历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华人最大的10个姓是: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约40%。第二大的10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第三大的10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约10%。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在全球华人中,其为上述45个姓氏的人口超过七亿以上。语言华人大部分是汉人,大部分能说汉语,在东亚地区,受到汉人主导的国家之中的华人(或中国人)普遍能说汉语(包括汉语方言),也能阅读汉语。在亚洲以外,除第一代华人移民外,大部分第二、三代的华人(包含混血华人)都甚少能阅读汉语,或只会说汉语口语而不会阅读,甚至完全不懂汉语,只能以该地区的语言作沟通。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这不科学啊&最大的十个姓占总人口的40%&按13亿来算&那就是5.2亿人&&&第二第三第四大姓一共30%&就是3.9&&一共9亿啊。。。&&&你后面又说7亿。。&&当然不排除你说的以上。。。。还有你说的是全球。&&-&-厄我是有点无聊&sorry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有多少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