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的意思口战一决中即时的意思什么 意思

《当下,繁花盛开》
我的图书馆
《当下,繁花盛开》
《当下,繁花盛开》Wherever You Go, There You Are: Mindfulness Meditation In Everyday Life作者: 乔.卡巴金博士(Jon Kabat-Zinn)译者:雷叔云书系:Holistic 039 定价:300元页数:272 页出版日期:2008 年 03 月 28 日 ISBN:7特别推荐:自鼐法师、吕旭亚、胡因梦、蔡昌雄、郑振煌---------------------------------------------------------------------------- & &正念虽为佛教禅修的要诀心法,但它的精神却是普世适用,不仅对佛教徒,对所有人亦深有实质上的助益。本质来说,正念即是觉醒。当我们面临每个当下所展现出来的独特之美与潜能时,心灵总处于麻木而非觉醒的状态。尽管我们的心性习于自动运作,却常使我们忽略了真切地去生活、成长、感受、去爱、学习、形塑事物、自我疗愈的珍贵时刻,然而同时,我们的心也拥有与生深俱的力量,来唤醒我们面对生命的重要瞬息,并运用这股力量造福自己、造福他人与我们居住的世界。如欲莳花,不任蔓草丛生,我们便要悉心照料花园;同样的,正念亦需孜孜不怠地培育,培育吾心,使之觉醒,这就是禅修。正念之美在于:无论身在何方,去向何处,只要正念在心,便彷彿随身携带着一座花园。正念既超乎时间,又寓含于时间之内。乔.卡巴金在书中标出每个人生命中培育正念的简要路径,禅修入门者和老参皆一体适用,甚至对所有想重拾生命瞬息的丰盛的人士,也深具参考价值。【名家推荐】为何一本平易近人的禅修小书,竟能如此畅销呢?答案似乎不在于它的宏言伟论,而在于它忠实地反映出西方社会灵修的迫切需求。——蔡昌雄∥南华大学生死研究所助理教授作者短短的每段行文,像贴心老友和自己娓娓道来:如何关爱自己的心,鼓舞自己勇敢面对不想看的问题等,教导读者学会安然地过生活。——自鼐法师∥香光尼众佛学院副院长禅修是专注和聆听内心的艺术,非但不是从世间隐退,反而帮助你更完整、更有效率、更平静地享受世间,乔恩.卡巴辛在本书中道尽禅修的本质。——狄恩.欧宁婿∥心脏病权威医师本书是十分清晰而实用的禅修指南,看似简要,却观照深刻。——肯尼斯.白里悌∥史丹佛大学医学院教授理想上,禅修不该是去做的,而是去活出来的,乔.卡巴金以清明、自在和诗句,为这种活生生的精神划下一条路径。——雪伦.萨尔兹堡∥《慈心与信仰》作者,知名禅修导师乔.卡巴金再次以他清明的智慧,阐扬了禅修历程的简朴和深度,书中充满深刻观照,提醒我们觉醒的境界并非远在天边,而就在我们置身当下的时刻。——克莉丝汀.费曼∥《女性之觉醒与静默》作者,英国盖娅禅修之家创办人之一听月、赏心去:正念疗愈法——书序作者:自鼐法师(香光尼众佛学院副院长)本书《身在心在》的作者,乔.卡巴金,美国麻州医学院荣誉教授,毕生致力将正念禅引入主流医疗界,是整合佛教禅修和现代医疗方法的创发者之一。他从1979年开始在麻州减压临床中心,教导正念减压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身在心在》,是他在临床实验的十五年后,对一般大众介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正念,以作为自我疗愈的方法和原则,深入浅出,真挚感人。他的努力证明:优质的心能疗愈身体的疾病,自我疗愈是可能的。近年来,MBSR广泛被英美主流医护界、心理治疗和谘商辅导界广泛运用,贡献卓越。褪去宗教、文化的外衣,佛教的正念禅法(时时保持觉知现在),成为现代身心医疗的方法之一,已经被西方医疗界所肯定多年,并被运用在多种的身心疾病患者临床治疗上。作者经多年使用正念疗愈法医疗慢性病患者,证明:我们瞬间变化的心,僵硬病变的身体,经过持续地保持觉知分秒流逝的身心活动,可以藉由和自己当下的身心连结,切断内心的纠葛,因而减缓疼痛和慢性病症,增强免疫力,并开发脑部的潜能。书中说明的原则和方法,似乎像是老生常谈,但放在医疗界的实验室,则是疗愈身心疾病的良药。这也印证佛教禅修的基本精神:全心专注现在,不是在追求高妙的境界,而是从净化心中,让优质的心带领身心进入平和与自在中。如《大念处经》中,佛陀说明修持正念禅的利益,所承诺的典型名句:「这(修持正念)是使众生清净,超越愁悲,灭除苦忧,成就圣道,体証涅槃的唯一道路」。本书的特色,是作者以不带任何专有术语的方式,以质朴、直接明白的语言,述说直接和自己连接的方法、态度和原则。虽然乍看平易简单,实质上,是作者个人用心深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深入探讨、实践佛教正念的精华。在内容上,有作者反省和创意的诠释,真诚而贴切,尤其将禅修定义为:是「成为」(being),而不是「作为」(doing)的角度,对习惯「有所作为」的现代人而言,是一个深度的揭示:连接生命的本然和活力,只要将心念切换到:全心全意地安住在现在,让心向内活在自己的中心。犹如忙里偷闲似地,只是停下来,简单地感觉出入的呼吸,或随时保持放松肩膀,注意脚底,不带批判、自贬地,进而能像鉴赏家一般,欣赏汹涌波涛的心念,便能渐渐地脱离因惯性反应所产生的自我压迫感。作者短短的每段行文,像贴心老友和自己娓娓道来:如何关爱自己的心,鼓舞自己勇敢面对不想看的问题等,教导读者学会安然地过生活。也像一位哲思者,无畏地反覆辩证,如何和惯性反应拔河,愿意引导心,简单地观照当下时,聆听自己身体的一呼一吸,或停下来勇敢听听自己内心的答案。同时他严谨清楚地描述方法,充满对初学者贴心的照顾。这本书,值得当成像关怀自己心灵老友的忠告般,记得常常用。彷彿,在静谧的深夜,舍得静静地和洒落的月光共享般……身心安顿的禅修之道——书序作者:蔡昌雄(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助理教授)展读卡巴金(Kabat-Zinn)这本有关禅修的小书,再次让我重温多年前开始体验禅修与穷究禅理的种种情境。有一种老朋友似的熟悉,也有一种初听西方人说禅的新鲜感。从熟稔禅修经验的行者观点看,作者的禅说虽然也有个人的创意成份,但皆是禅修者所应谨守行持的根本之道,并无太多令人惊艳之处。只是,为何一本平易近人的禅修小书,竟能如此畅销呢?答案似乎不在于它的宏言伟论,而在于它忠实地反映出西方社会灵修的迫切需求。诚如作者所言,美国社会太过「向外」,而忽略「向内」的开发,因此,集深奥与简朴于一身的禅,遂能为身陷当代物质主义泥沼,却富于实用主义精神的美国人,提供一帖灵性的清凉解方。 & &回到方向迷离、动荡不安的台湾社会。禅虽然是自家的宝贝,但却蒙尘已久,要擦亮它已非自身传统所能独力完成。事实上,从古籍天台《小止观》、《禅观正要》,到禅家各宗的语录,乃至今人陈健民的《禅海塔灯》及南怀瑾的《禅海蟸测》等书,所遥指的禅功经验均更为深广,但对现代的读者而言,这些「经典」除了语文的隔阖外,所欠缺的正是现代生活脉络的融入,显然不是那样地「当下即是」与「日用平常」。于是,听一听远来「和尚」念经,或许便成为一种不得不然的选择。 & &不过,文化的藩篱只在意识的次级经验中有其拘束力,对于禅修原初经验创生的影响则无关宏旨。因此,西方人卡巴金在书中对「禅定」、「禅观」与「禅用」的阐述,以及所举个人生动的体验事例,自然也可以提供东方禅学者最基本的观念准备与修行参考。然而,解行应该并重,任何具有启发性的阅读领会,都只是实践的开始,而非结束。作者在其字里行间,亦不断地透露出这样的讯息。所以,阅读份量上这样轻薄的一本小书,却应该是修行路上常伴左右、随时警醒自己的一份手册,就这个意义而言,它的份量可绝对不轻。 & &我个人对本书论及的禅修「定」、「观」、「用」三个层次的体认如下:禅修的入门在于「定」力的修持,也就是念力或专注力的发展,以改善常态心智易落入散乱、昏沉与掉举的习气,奠定修观的基础;禅修的境界提升在于「观」想能力的开发,突破日常世界观构成的经验核心,亲炙自由想像心灵的无限可能,以脱困解缚;禅修的圆满完成在于日常生活的致「用」,能于吃饭喝茶之间无处不显道用,使灵性的深层探索得以归返素朴的日用平常。修行时,三者之间有其次第开展之道,亦有其交相缠绕的辩证关系。谨以上述心得做为本书旁注,愿有志于禅修的读者,皆能于此书获益。正念贯彻修行的始终——书序作者:郑振煌(中华维鬘学会理事长)我一辈子从事佛法的学习,亲近显密高僧大德,也努力修行,尽管成就有限,却得到一个简单的结论:正念贯彻修行的始终。 & &正念就是如实知、如实见一切诸法的真相,亦即智慧或觉悟。 &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都以正念为基础。 & &三十七道品是原始佛教的法门,分成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七聚,每一聚都有正念。 & &觉音论师在《清净道论》提到修定有四十业处,其中就有十随念,念念不离能生起定、慧的所缘。 & &中国大乘佛教视一切法为佛法,不管是宗门或教下,也是以正念为要务。譬如禅宗的直指人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净土宗的执持佛号、一心不乱;密宗的三密相应、观像观想。佛的意思是觉悟,教的意思是教法。因此,佛教(Buddha-sasana)是教人觉悟的方法,包括教、理、行、证。教是语言、文字等媒介;理是教所要表达的义理;行是依理而实行;证是体证所教。 & &如此说来,正念绝对是佛教,虽然它与任何宗教无关,练习正念也不必是佛教徒,而是每一个人的必需。 & &我乐于推荐这本难得的正念禅修指导书籍,它至少有四项特色:一、现代医学与传统禅法互相辉映:作者有现代医学与心理学的精深造诣,又有禅修经验,既不流于唯物论,也不落入唯心神秘论,而是实证的身心经验。二、理论与实务并重:书中所提到的禅法,主要属于南传佛教,兼及汉传、藏传佛教,同时介绍正念如何应用于压力情绪与免疫系统的治疗。三、文艺品味:本书引用大量文学艺术作品,意象高远隽永,读来绝无一般禅法书籍的枯燥乏味。四、可读性高:译笔如行云流水,优雅柔美,堪称上乘之作。二○○九年一月二十三日于中华维鬘学会你停下来了吗?——书序作者:雷叔云正午,一片死寂,连风都歇了。街头出现了受邪师蛊惑的恐怖份子,哪还见半个人影?倏地,淌着汗、杀红了眼的鸯掘摩罗风也似地钻了出来,一眼瞥见佛陀踏着正念的步子踽踽独行,不由大喜过望,自忖将佛陀给杀了,就此完成千人之斩,当即成道。只见他大步跨了过去,哪知怎样奋力追赶也追不上缓缓而行的佛陀,一时着了慌,气喘吁吁地朝佛陀的背影大喊:「喂!你停下来呀!你给我停下来呀!」佛陀回过头来,眼中满是慈愍,不急不徐说道:「我早就停下来了,孩子,你为什么还没有停下来呢?」【注1】 & &简单的三言两语,却凝炼出一则永不磨灭的象征。然而,需要停下的究竟是什么呢?用本书作者乔.卡巴金医师的说法,就是在热烘烘的生活中停下所有的「作为」(doing),切换到「存在」和「成为」(being and becoming),仅仅「到了哪,人就在那」(Wherever you go, there you are.),单纯觉知当下的身心,本然的完美便淋漓呈现!正因为曾经停(成为)过,若决定再动(作为)起来,也是更生动丰富的动。这一番话直接师承佛陀正知正念的禅法,原非阳光底下的新鲜事,新鲜的是,作者从一介西方禅者和医师的观点来审视这古老而弥新的传统。将正念引入美国主流社会的第一人卡巴金医师为麻省理工学院分子生物学博士,现任麻萨诸塞大学医学院荣誉教授。由于工作之便,得以近距离体察世间疾苦,他看到医院彷彿磁铁,吸附大量身心痛苦失控的人们,而医院至多只能对「症」下药,对「人」却往往无药可医,因为病人身心整体状况远较其疾病本身复杂得多。他认为「心」既然对「身」有着主导的力量,可以病之,可以愈之,为什么不将医院转化为正念教室,以补主流医疗体系之不足呢?人们不但从此学到自我疗愈的能力,也会认识到健康其实是自己无可诿卸的责任,更可将当今医疗体系走入歧途的「疾病照顾」导向还原成「健康照顾」,于是他在该校创办减压诊所以及「医疗、健康照顾与社会之正念应用」中心,正式将正念纳入医疗体系,其团队多年来在专业医学及刑法期刊上发表不计其数的正念疗效研究报告,成为将正念引入美国主流社会的第一人。佛法并非美国的主流价值,这样推动正念,既是创举,也是慈悲,更是担当。自一九七九年迄今,曾接受为期八周正念课程的病患、医师、医学院学生、受刑人及社会大众人数,已逾万人,其后世界各地有近三百所减压诊所陆续成立,均援用他所创立的运作模式。 & &正念固为佛法的心要,有其完整的修习次第,然在道家、瑜伽、苏非、梭罗、爱默生、惠特曼、不少原住民的思想中也有迹可寻,东西方的人们其实都不难在其精神传统中找到连结。作者认为正念直指人心深处,绝非仅仅是两千五百年前产生于印度、后来流传于亚洲的一种修行方式,因此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将正念融入美式生活。事实上,历史已充分证明佛教高度的柔软性、延展性和包容性,如同一块布料,流传到任何地区,都可以剪裁合度成为该地域文化的民俗服饰,南传佛法、北传佛法、藏传佛法已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如今作者称之为美国佛法(American Dharma) 的雏型也隐然成形。从本书现代而亲切的语汇中,我们不但得以窥见欧美人士修学佛法的风格,又可通过不同的角度来透视本身原有的文化传统,得到另一种滋养。本书初版于一九九四年问世,至今售出七十五万册以上,不仅跻身畅销书之列,也算是长销书了。在举世滔滔奋力「外求」之际,这一本「内求」的书创出这等佳绩,不可不谓奇迹。眼里无尘,天地自宽由于作者生长及习禅的背景,本书的写作方式有如日本禅师铃木俊隆或泰国禅师阿姜查的语录风格。他强调本书是献给那些抗拒结构性课程、不喜欢乖乖受教、却好奇并尝试拼凑各方线索来探究正念的人们,因此他采用看似随兴的散文书写,缀篇成章,将正念的面向一个接一个呈现出来,看似独立,实则深层连结。 &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说明唯有正念方能活在当下,并进一步廓清正念的意含,第二、三部分则分别陈述正念的两种训练:严谨密集的正规坐禅及行禅,以及较为松散的日常正念。打一开始,他便揭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我们的生命常常为被动反应和惯性反射推得团团转,鲜少直下承担,而我们却浑然不觉!唯有警醒并观照当下「如是」,抖落「必须」、「应该」种种多余的概念,去尘除垢,方能饱览生命的如实样貌,连系上自己的智慧和生命力,重新掌握生命的方向和品质,这就是正念。举例来说,我们可视出入息为盟友,只细密感觉呼出与吸入的过程,根本不去记挂要到达哪种境地,出入息的缓急轻重自会反映身心状态,它如锚索一般将我们在概念游戏中玩野的心重新系于当下。系念出入息之际,我们同时也易于开发不假外求、当下即是、掌握剎那、保持单纯、保有耐心、放下挣扎和抗拒、不加批判、信任当下、慷慨宽容、不伪装强人形象、自愿简朴、反观自照和「无作为」等优质心境。 & &对于正规禅修,作者在第二部分一一阐释坐禅、行禅、卧禅(身体扫瞄)、就座、离座、坐姿及手印。他提出「尊严」一词,尤为精辟,这可以取代许多细部描述,让人从大方向去掌握内在感觉并在行住坐卧中具体显现出来。正念的开放多元必须配合专注力(定)封闭自足的能量以互补互利,也不妨运用假想观以形象强化意象,如藉山岳之无可撼动、湖泊之深沉寂静、树木之与大地和空气亲切连系,死观之减除个人因素,更全面地观照整体运作,均可将正念的丰厚度烘托出来。道在日常功用间禅修的体验必须整合到生活之中,蒲团外的日用,才是正念的测试场。第三部分中,作者描述行走荒原之际,发现不待思考,每一步即能自动落脚于最恰当的地点,证明我们天生即有正念能力;有了正念,令人反感的事物可以为当下的愤怒抽丝剥茧,成长转变中的孩子当下可以成为家中的禅修老师,正念每化刻板庸碌为高度与深度,生命至此脱离被动和惯性的常轨,有了主动选择!正因为正念带来崭新的观点和体验,使我们觉知人与人、人与事物相依相存又密不可分,颠覆我们原本视万事万物为独存、孤立、坚实不变的错觉,于是我们便攀爬到一个眺望的制高点,更能认识到万事万物和谐的整体性和蓬勃的个别性,也因此产生崭新的行为方式。正念为我们揭去表层的恐惧和创伤、贪心和瞋心、妄想和执着,包容着所有的人、时、地,所有的痛苦与和谐。当下,繁花盛开正念既是觉醒的枢纽,无怪乎佛陀当年有这样石破天惊的宣言:「此是众生清净,超越愁悲,灭除苦忧,成就正道,体证涅槃之唯一之道,此即四念处。」【注2】然而正念基本上是温柔、感谢和滋养,只是一场宁静革命,无所谓冲撞和挣脱,也没有受伤或失败之虞。不过就是觉察到自己经常擅闯误区──沉缅于回忆、懊悔于过去、憧景于未来、害怕去承担;经常打造一个与当下时空剥离的梦幻楼阁来禁锢自己;经常不由自主身心分家,「到了哪,人却不在那」,在人生中缺席;然后,面对种种心念,既不随之起舞,也不强制驱离,只是观照、放下,这样一来,我们就从「失念」向「正念」开步走了。仅一念之遥,我们便可以置身此时此处,令当下如繁花一夕盛开。失了心的鸯掘摩罗后来停下来了,展开正念生涯,证悟了真理。你停下来了吗?【注1】这段对话略为:「住!住!勿去!」……「我常住耳,汝自不住。」全文见《杂阿含经》三八卷一○七七经、别译《杂阿含经》一卷一六经、《增一阿含经》三一卷〈力品〉第三八之六经。【注2】其中「唯一之道」的原文为ekāyāna -magga,注释书中有多种解释,一说为单一不分歧的道路,循此路可达解脱; 一说为独自行走之路,无有同伴; 一说为那个人(佛陀)的路; 一说为此路只导向唯一目的地──涅槃。「四念处」则是指正念观照的对象只有四:身(身体)、受(感受)、心(意识的一般状态)、法(现象)。全文见《大念处经》。导 读 (1)你知道吗?归根究底一句话:你到了哪,人就在那了;你做了什么,最后就做成了什么;你此刻在想什么,心里就有了那想法;你发生了什么事,那事情就已经发生了,木已成舟。但,重点是:你将做何处理?换句话说,“还能怎么办?”无论你喜不喜欢,“此时此刻”是你唯一可以去善用、去把握的时刻,可是我们太容易活着活着,就一下子忘掉我们置身此处--身在其中之处,忘失我们正处于已置身其中之状况当中。每一时,每一刻,我们都站在此时此地的交叉口,然而,当善忘的云层弥漫在我们置身之处,我们就迷失了。于是,“还能怎么办?”真成了大问题。我所谓的迷失,是指一时与自己失联,与所有丰富的可能性断线,反而坠入机械化的眼见、心想、身做。在这种时刻,我们与内在最深沉的部分分道扬镳,错失原可成为我们创造、学习和成长大显身手的机会。稍不留神,乌云密布的时刻会绵延扩散,笼罩我们大部分的生命。若真要跟真实的自己连上线,我们必须停留在此时此刻的体验之中,多给自己一些时间,让此时此刻充分渗入我们,确确实实去感受此时此刻,完整地看到它,在正知之中掌握它,才能更认识、更了解它。到那时,我们才能接受生命当下的真相,从中学习,开步向前。可惜事情刚好相反,我们往往全心投入已经发生的过去,或者尚未发生的未来,老希望另寻他处来安身,设想在那地方事情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快乐、愿望更易实现,或者老样子一成不变。大多数的时间里,我们对这种内在的紧张,若说还有感知,也只有片面的感知。更有甚者,我们对自己在生命里做了什么,用生命做了什么,行为有什么后果,以及更微细的:我们对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所做的和没去做的,抱持怎样的想法,也都只剩片面觉知。举例来说,我们通常不自觉地假设我们正在想的事--在某一段时间酝酿的想法和意见--是有关“外面”世界或内心“里面”的“实相”。然而,其实大多并非如此。我们不仅做出错误的假设而且不加检验,甚至还故意无视于此时此刻的丰美,因此付出重大代价。这后果无声无息地累积,给生命造成影响,我们若非对此毫不知情,就是束手无策。我们也许从未真正置身于所在之处,从未碰触过各种丰沛的可能性;相反的,我们将自己反锁在个人虚构的场景中,以为我们已经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知道自己置身何处、要往哪里去,知道什么事正在发生--所有包藏于想法、幻想和冲动里的,都是关于过去和未来、想要和喜欢的、害怕和不喜欢的等等,这些不断延展,终至遮蔽方向和脚下站立之地。导 读 (2)此刻你手中的这本书,就是谈如何从这类梦境和由其所幻化的梦魇中觉醒过来。如果你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做梦,就是佛教徒所谓的“无明”或失念,而知觉这种不知不觉,则称为“正念”2。从这些梦境中觉醒,就是从事禅修--即系统化开发这种觉醒的境界--并培养当下的正知;这种觉醒若与所谓的“智慧”--即更深刻地洞察因果以及一切事物相依相存的关系--携手相随,我们就不会活在自己打造的梦境所编织的现实当中,进退维谷。若想找出路,我们必须多多观照当下。当下是唯一可以活着、感受、成长和改变的时刻;我们必须对“过去”、“未来”的夹杀以及它们给生命打造出的梦幻王国,具备更多正知,并谨慎提防。提到禅修,有一点必须知道,这不是一般通俗文化以为的某种诡异神秘的活动,它不会让你变成怪物、枯木冷石、自恋狂、只会玄想清谈的人,或是让你脱离现实、迷信异端邪说、宗教狂热、信奉神秘主义,甚至变成东方哲学家。禅修仅仅是单纯地做你自己,并且知道自己是谁;禅修让你认识到:无论你喜不喜欢,你都已经走在生命的道路上。禅修让我们看到:我们所谓生命的这条道路是有方向的;它时时刻刻都在展现;此刻发生的事会影响下一刻发生的事。假如说此刻会影响下一刻,那么时时环视一下,让自己跟此时发生的事接上轨,认清自己内在与外在的状态,看清楚你实地踩着的道路和行进的方向,是不是很合理呢?这样做的话,你会为自己内在生命刻画一条更真实的轨迹--一段灵性的道路,心的道路,你个人的道路。若不然,你对此刻无知无觉的力道便为下一刻着了色,使得那些你不予注意、不加利用、下曾领略的日日、月月及年年匆匆而逝。我们太容易处在浓雾漫天、一路顺坡直到滑进坟墓;或者,在临死前突然雾散云消,清醒过来,发现我们这么多年认为自己应该怎样生活,认为什么才重要的事物,不过是从恐惧和无明而来,而这些我们未经检验、画地自限的想法,根本不是生命应该展现的真相和道路。没有人能够代替我们觉醒,虽然家人、朋友有时候会拼命想叫我们明白,帮助我们看清事实并突破盲点,但觉醒这回事终究只能靠自己来。归根究底一句话,无论你到了何方,你就身在何处,展现出来的是你的生命。佛陀毕生致力教授正念,当时大概有些追随者期望佛陀可以减少他们的求道的困难,于是佛陀涅槃前这样为弟子总结说:“汝等当依止自己。”3我的《多舛的生命之旅》4 即尝试让主流美国人接触到正念的道路,不致以为正念只属于佛教或神秘主义而显得不合情理。正念首重专注和正知,这都是人类普遍的特质,可是我们的社会将这些能力视为当然,自不会为了“理解自我”和“智慧”来系统化的培育专注和正知。禅修是一种过程,可以深化并精炼专注和正知,而且在生活中可作更广泛的应用。&导 读 (3)《多舛的生命之旅》可以视为一幅航行图,是为面对生理、情绪痛苦或承受过多压力的人们而写的,目的是让读者去注意我们平时忽略的事,并经由此切身经验,体会到为何应该将正念整合到我们生活架构里去。我并非主张将正念视为解决生命一切问题的万灵丹或便利店,当然这东西也绝不存在。我并没有任何神奇的解答,坦白说,我也不去寻求这种解答。整个生命是大笔挥就的,细节则需自己工笔描绘,其中许多道路均导向理解相智慧。每个人在人生航道上的需要不同,值得追求的事物也不同,个人必须画出自己的航道,来回应当前的状态。从事禅修当然得做好准备,你必须在人生最适切的时刻走向它,在你愿意仔细聆听自己的声音、自己的心、自己的出入息时--单单为它们存在,与它们同在,不必跑到哪里去,不必把事情弄得更好、更不一样。这可是一桩艰巨的任务。我在撰写《多舛的生命之旅》之际,脑中想到的是那些转诊到麻州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Medical Center)减压诊所的病人。许多人表示他们一开始是想改善自己的严重问题,但来过之后,他们便将这个念头放到一旁,开始投入为期八周的密集课程,进行正念练习中所着重的:放开心灵与仔细聆听,并因此在身心上产生了奇妙的转化。《多舛的生命之旅》既为航行图,就必须提供足够细节,使迫切需要的人得以细心规划属于自己的航道,同时也必须传达信息给有严重医疗问题、长期病痛以及苦于不同压力状况的人们,因此,该书必须包含许多疾病和压力、健康和疗愈以及禅修指导的广泛资讯。本书则有所不同,其独特之处在于对正念禅修的本质及其应用,提供简易的入门资讯,无论生活中有无迫切压力、痛苦和疾病,均一体适用。本书尤其希望献给那些抗拒结构性课程的人们,以及不喜欢乖乖受教却好奇正念是怎么一回事、尝试自己东拼西凑线索的人们。同时,本书也献给已经开始禅修的人们,他们希望扩展、深化并加强决心,活出一个充满正知和观照的人生。在简短的章节中,我聚焦于正念的真精神,包括正式的修习,以及尝试将正念用于日常生活各层面的努力。每章都宛如瞥见正念钻石多面体的一个切面,每一章都相互关联;如稍事转动这个多面体,会发现有些切面看起来与其他切面有几分神似,但实则每一个切面都不同,而且独一无二。这项对于正念钻石的探索,是献给所有想在生命中画下一道更澄明、更智慧的路径之人,你所需要的只是秉持对自己宽大、仁慈的精神,对所有可能性打开心门,愿意更深入注视当下,无论当下以什么面目显现。&导 读 (4)本书第一部“此时此刻如花盛放”探讨的是:着手从事或深化个人正念修习的基本原则和背景,激励读者尝试以不同方式将正念带人生活;第二部“正念的真精神”讨论正式禅修的一些基本面向。正式禅修是指于一段特定时间内,刻意停止其他活动并专心致力培育正念相正定;第三部“修习的核心”则探索一连串正念的应用和观点。书中的部分章节附以“请试一试”,内容是明确建议如何将正式和非正式的禅修整合到生活里。译注--1 正知指对于外来或内心的境界有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为何所做,应做与否,适时适地与否,做得圆满与否。2 相对于正知来说,正念是对于正知的对象,时时系念、警觉、留意。不过本书提及正念时,多将正知也视为其一部分,意涵稍广。3 意即依靠自己、依靠法--主要依四念处(正念)修行,不依靠这两者以外的人事物。见《杂阿含经》二十四卷六三九经中,世尊造诸比丘:“我今不久,亦当过去。是故汝等当知:自洲自依,法洲以法依,不异洲不异依。”又见《大般涅槃经》中,佛告阿难:“汝等当自为洲,汝等当自归依,勿他归依。当以法为洲,以法为皈依。”又见《大智度论》卷二初品总说中,佛告阿难:“若今现前,若我过去后,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4 Full Catastrophe Living: Using the Wisdom of Your Body and Mind to Face Stress,Pain, and Illness,全书名为《多舛的生命之旅:运用身心智慧来面对压力、痛苦与疾病》,典故来自《希腊左巴》(Zorba the Greek),指家庭生活的悲欢起伏。&第一部 此时此刻如花盛放何谓正念?正念是种古来佛教徒修习的方式,却与现代生活也息息相关。这种相关性,跟佛教本身或做佛教徒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倒与觉醒、与自己以及与世界和谐相处大有关系。正念探究我们对世界的观点以及身在其中的定位,并对生命中每一丰盛时刻培养感谢之情,从中我们得以检验自己是谁。最重要的是,因为正念,我们与自己产生连系。 & &若以佛教徒的观点,我们自觉的清醒状态是很有限的,从许多方面来看,根本不像清醒,反倒更像梦的延续。禅修能帮助我们从这种惯性又无知无觉的睡眠状态转醒过来,从而能触及生活里自觉与不自觉的所有可能性。千年以来,圣者、瑜伽士、禅师持续有系统地探索这块领域,在过程中,他们所学到的东西,当下就深深有益于平衡西方的文化倾向:这种倾向是意图控制并征服大自然,未能尊重人是大自然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他们共同的经验告诉我们,经由审慎而系统化的自我观察,并向内探求生命的本质,尤其是心的本质,我们能活得更知足、更和谐、更有智慧。它也提供一种世界观,与目前主导西方思潮和体制的物化(reductionist and materialistic)信仰【译注1】互补。事实上,这种世界观并非「东方」或神秘论者所独有。一八四六年,梭罗在新英格兰地区,体认到我们凡俗心态中存在同样的问题,他并以极大热情刻划出这不幸的后果。 & &正念被称做佛教禅修的心要,基本上,正念是个简单的概念,其力量来自修习和应用。正念意指以特殊方法专注:刻意、当下、不加判断,这种专注可滋养出更多正知、清明智慧(clarity),并更能接受当下的实相(reality)【译注2】。禅修使我们觉醒,知道生命只在剎那之间展现,若无法全心与这些剎那同在,我们将错失生命中最宝贵的事物,且领略不到蕴涵于成长和转化中丰富而深刻的可能性。 & &若对当下不具正知,不自觉和惯性反射的行为终究会为我们引发问题,这些行为往往是由根深柢固的恐惧和不安全感所驱动,如果不加留意,日积月累,最终会让我们感到进退失据、失去连系。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会失去信心,觉得自己无能扭转能量,朝向更满足、更快乐,甚至更健康迈发。 & &正念提供一条简单有力的路径,让我们从问题中脱身,连系上自己的智慧和生命力,重新掌握生命的方向和品质,包括家庭中的人我关系,跟工作、世界和这个星球的关系,最主要的,还是我们跟自己的关系。 & &这条路径根源于佛教、道教、瑜伽,也蕴藏于爱默生、梭罗、惠特曼、美洲原住民的智慧中,其关键在于以审慎和明察,持续不断地专注,欣赏当下,对当下培养一种亲密感。与这种态度相对的,便是视生命为理所当然。 & &我们习于忽略当下,反而喜欢期盼还没到来的,导致我们对置身其中的生命之网普遍缺乏正知,这包括对自己的心念及其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和行动,都缺乏正知和理解。这严重限制了我们的观点,看不见生而为人具有什么意义,也看不见我们跟彼此和周遭世界是如何地相互依存。宗教向来是这类灵性探索的领域,但正念与宗教无涉,除了它最基本的字义是指尝试去领会生命奥义,并认识到自身与万物息息相关。 & &若矢志以开放的方式专注,不堕入一己好恶、意见和偏见、投射和期望的猎爪之中,你便开启了崭新的可能性,有机会从无知无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 &我是这样看待正念的:它仅仅是一种自觉的生活艺术,而非佛教徒或瑜伽士的专利。事实上,你若对佛教略知一二,就会知道关键在于做自己,而不是去做你根本无法做到的那种人。基本上,佛教是为连系上你最深刻的天性,让它从心中畅流而出,亦是觉醒并如实看见事物;事实上,「佛」的字意就是指从自性与实相中觉醒的人。 & &所以,正念不会与任何信仰或传统──无论宗教的或科学的──发生冲突,它也不向你推销什么,尤其不是推销一个新的信仰系统或意识型态,它仅仅是一种实际的方式,经由系统化自我观察、自我探询及正念行动的过程,与生命的丰美搭上线。正念不会冷冰冰、纯分析、毫无感觉,正念基本上是温柔、感谢和滋养,另一种看待它的方法是「全心全意」(heartfulness)。*** & &有位学生曾说:「当我还是佛教徒时,我的父母和朋友都快被逼疯了,一旦我成了佛陀,就再也没有人因而不悦了。」知易行难修习正念也许简单,但并不代表就很容易。正念需要努力和纪律,因为反正念的力量--也就是我们惯性的无知无觉和自动性--极度顽强,且不为意识所测知。所以我们必须有一定的决心和努力,方能持续以正知观照当下并维系正念。正念让我们探触到生命诸多层面,尤其是因习惯性而忽视与错失的部分,因此在本质上是很令人满足的。这也是追求觉悟和解脱的修为。正念是觉悟,因为我们将可以更清明地看到自己生活中失联或不愿注视的领域,因此获得进一步的理解,这可能包括遭遇深度情绪--像是忧伤、悲哀、受伤、愤怒和恐惧--那些我们通常未让自己以正知观照并有意识地表达出来的情绪。正念也有助我们欣赏常常没来得及认识便迅速飘逝的情绪,像是喜悦、平静、快乐。正念是解脱,因为它引领我们以新的方式安身立命,从一再深陷的惯性中解放出来。正念也给予我们力量,因为这种专注可以造渠疏通,引入内在创造力、思考力、想象力、清明、决心、抉择以及智慧的活水泉源。我们尤其没能察觉,思考从未有一刻停止,这种连续不断的思绪瀑流令内心无法平静。而且,我们很少给自己空间,让自己只是单单存在着,反倒无时无刻不在东奔西忙。这些行动往往是被驱使的结果,而非在正知中主动承担。流过心中的凡思俗念和冲动驱策着我们,那些念头即使不像瀑布,也像弯曲的河道,令人陷在湍流中;然后,当念头带我们去本来无意前往的地方,或者我们根本搞不清楚将往何处去的时候,这些一念头就顺势淹没我们。禅修意指学习如何从这急流中脱身,坐在岸边倾听,从中学习,然后用这急流的能量指引我们,不让它压制我们。这个过程不会神奇地自行产生,它需要精进努力,培育置身此时此刻的能力,我们称这种努力为“修习”或“禅修”※※※问:我如何才能解开完全在意识层面以下的内心纠结?尼萨伽达塔1:与自己同在……注视日常生活中的自己,维持警醒的兴趣,去理解却不加判断,完全接受当下发生的一切,因为它就在那里。这样你就可以让深层浮到表层,用有力的生命能量,丰富自己的生命和心识,这是正知的伟大工作;进而,在理解了生命和心念的本质之后,移除障碍,释出能量。智慧是通往自由之门,警醒的专注是智慧之母。--《与物相应》(I Am That)译注--1 Nisargadatta Maharaj,他在祖传的印度雪茄店卖雪茄多年,本是个默默无闻的智者,直到《当代南传佛教大师》的作者杰克·康菲尔德(Jack Kornfield)跟随他求道,并将这段经历撰写成书,尼萨伽达塔这个名字才渐渐在世界传开。《与物相应》为其知名著作。&停下人们常视禅修为一种特殊的活动,这并不十分正确,禅修本身即单纯。我们有时会开玩笑说:“别净忙里忙外,坐在那儿吧!”1但禅修也不仅仅是坐,它是停歇下来并置身其中,如此而已。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奔波忙碌,你能稍停一下吗?即使只一刻?能否就在当下这一刻?如果真的停下来了,你今日又将如何?停下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停住所有的“作为”,暂时切换到“存在模式”,视自己为永恒的见证者,超越时间,只注视当下,压根儿不去想改变它。如此一来,会发生什么?你感受如何?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停下最有趣之处在于:你一停,人就在那儿了,事情都变简单了。有点像你死了,世界还继续运转。如果你真死了,你所有的责任、义务都一股脑蒸发于无形,残余部分没有你也会自有结果,没有人可以接管你独特的生命计划,它会随着你的逝去而逐渐凋萎枯竭,跟其他已逝的人一样,所以你绝对不需要再担心了。如果真是这样,即使你觉得现在需要再打一通电话,也不必打了,也许你不需要再读点什么,或多跑一趟哪里。趁你活着的时候,在匆忙中“故意死去”几分钟,你就匀出了一些时间给此时此刻,现在这样“死”去,你反而更活了,这就是停下来的妙用,无关乎消极。当你决定要动起来,也是不同的动,因为你曾经停过,“停”实际上使“动”更生动、更丰富、更有质感,“停”有助我们重新检视自己担忧和觉得不自在的事,它给我们指引。请试一试一天之中偶尔停下来,坐下,觉知自己的呼吸,可以五分钟,甚至是五秒钟。放下一切,全然接受此时此刻,包括你现在的感受以及预计将要发生的。在这种时刻,切莫尝试去改变什么,仅仅呼吸并放下,呼吸并顺其自然,让自己死去,此时此刻便无须改变任何事;在你的理性心与感性心中,让此一时刻原原本本如实存在,让你自己也原原本本如实存在。然后当万事俱备,向着你心所吩咐的方向行进,正念而果决。译注--1 人们本来常说的是:“别净坐在那儿,做点事吧!”&当下即是《纽约客》(New Yorker)杂志有过这么一则漫画:两位着僧袍、剃光头的禅师,一老一少,并肩结跏趺坐,年轻的那位面带迷惑地望着年长的,因为年长的说:“无须外求,当下即是。”真是这样。一般而论,我们一旦承担起什么事,自然期望所付出的努力能开花结果,我们想看到结果,就算只是一种愉悦的感觉也好。仅有的例外就是禅修,禅修是唯一刻意的、系统化的人类活动,基本上并不求改进自己,不求达到哪个境地,只是单纯地去认识现状。它的价值也许就在于此,也许我们在生命中至少需要别无所求地做一件事,单单就为这件事本身而做,不为别的。然而,称禅修是“作为”,也不够精确,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存在”。一旦了解“当下即是”,我们便可以舍下过去、未来,在当下的、此时此刻的状态中觉醒。人们通常难以立即明了这回事,他们从事禅修只是想放松、体验一种特殊境界、变得更好、减少压力和痛苦、打破旧习性、得到解脱和开悟。这都是禅修的好理由,但同样也潜藏着问题。因为若是期待靠禅修实现上述种种,你会不由自主地想追求“特殊体验”或找寻进步的迹象,要是短时间内没什么特别感受,你可能会开始动摇,或者怀疑你是否“做对了”。以世上的观点,这再合理不过了,学习总要看到进步,才会有继续努力的动力;但禅修不同,从禅修的观点来看,每一个境界都是特殊境界,每一个时刻都是特殊时刻。一旦此时此刻我们不再想要促成什么事发生,这便跨出了一大步,也就是能够面对此时此地了。不论我们想去哪儿或想如何开发自己的潜力,只能从自己当下站立之处开始,如果连自己所立之处都不知道--这个知见必须借助培育正念而建立--纵使有再多努力和期望,我们还是只能原地打转。所以,在禅修中要达到某种境界的最好方法,就是根本不求不想。※※※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无门慧开禅师请试一试经常提醒自己:“当下即是。”看看有什么事是这句话用不上的。提醒自己:接纳当下绝非认命,这只是意谓清清楚楚承认正在发生的事发生了,接纳当下不会告诉你下一步要怎么做。接着会发生什么事,你选择如何处理,是从你对当下的了解而来,你可以试着实践一当下即是”的深刻智慧。这会影响你选择如何继续或反应吗?你可不可能真切地去思维,这或许是你生命中最美好的季节、最美好的时刻?若果真如此,这对你有什么意义?&掌握刹那掌握刹那最好的方法是专注,这就是所谓培育正念。正念是保持清明,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当我们开始投入于所忙碌的事,往往很快又回到不自觉状态,而落入无知无觉的自动驾驶模式。这种正知的中止,往往是由于我们不满意那个时刻的所见所感,而期望事情会有所改变。你可以轻易观察到心习于逃离当下,若将注意力固定在任何一个对象上,即使时间极短,你都会发现,要培育正念,你必须一次又一次的保持自己的醒觉,提醒自己去观照、去感觉、去体会存在。时时检查,在不受时间拘限的时时刻刻中,维持正知,置身此处此时……就那么简单。请试一试此时此刻问自己:“我醒着吗?”“我的心现在在哪?”&系念出入息要让你的注意力有个聚焦的目标,像有个锚索将你系于当下,心野了的时候,可以带它回来。出入息是最适合这个任务的,可以当我们真正的盟友。我们觉知着自己的出入息时,就是提醒自己已然置身此时此处,我们便能完全清醒地面对当下发生的一切。出入息有助于我们掌握每一时每一刻,然而,许多人却茫然不知此事。出入息一直都与我们同在,就在鼻下,你大概不曾想过它有一天还能派上用场吧!我们不是有这种说法:“我简直连呼吸的时间都没有”(或者说“喘口气的时间都没了”),这就在暗示着:时间和出入息可以很有趣地联结起来。以出入息滋养正念,调频到那种感觉--出入息进入与离开你身体的感觉,如是而已,只是感觉出入息,呼、吸,并知道你在呼吸。这并不是说你要深呼吸或控制呼吸,或者努力捕捉什么特殊感觉,或者不停怀疑自己有没有做对,更不是要你一直想着出入息,只是纯然觉知出入息的进出。每一次练习不必花很长时间。用出入息将我们带回当下,不费时也不费力,不过是转移一下注意;只要给自己一点时间,串起正知的时刻,一呼又一吸,一时又一刻,前方便有壮丽的奇遇等着你。※※※喀比尔(Kabir)说:弟子,告诉我,神是什么?祂是所有呼吸中的呼吸。请试一试入息时,与一个完整的入息同在;出息时,与一个完整的出息同在。只为此时此刻、只为出入息,保持心的开放和自由。放弃所有要到达哪个境地、要哪件事情发生的念头。心念迷路时,不断带它回到出入息,一呼又一吸,让正念的时刻串起来。当你展读本书时,请不时地这样练习。&修习,修习,多修习坚持不懈有助于修习。一旦你与出入息成了好朋友,你会马上发现,无知无觉随处可见。出入息会告诉你:无知无觉不但经常与这块身心领域同在,它本身就是这块领域。专注于出入息的修习会一再向你显示,即使努力想与出入息同在,也很难做到,有很多事会干扰,将心念卷走,阻挠专注力,使我们看到这么多年下来心念变得杂乱无章,宛如一间堆满杂物废物的阁楼。不过,光是察觉这个事实,就是往正确方向跨了一大步。修习不是排练我们虽以“修习”形容正念的培育,但它并不意味重复排练,求取进步,来做到最佳演出。正念修习是指我们矢志与每一时刻同在,没有“演出”,只有此时此刻。不冀求改善或达到哪个境界,不追寻特殊的见解或展望,也不强迫自己不加批判或平静或放松,当然更不会鼓吹自我意识或沉溺于自我中心;相反的,我们邀请自己以全然的正知来面对此时此刻,尽可能体现此时此处的平静、正念和平等心。当然,只要我们持续修习,坚定而温柔地努力,平静、正念及平等心会自行开展并持续深化,这是由于你决心要安住在内心的寂静中。若能观察但不回应、不批判,觉悟和观照、静止和喜悦的深刻体验终会到来,然而若说我们是靠修习而令这些体验发生,或者说体验多比体验少来得好,这就不对了。正念的精神在于只为正念而修习,然后接受每个到来的时刻--无论愉悦的、不愉悦的、好的、坏的或丑陋的--并加以观照,因为这都是当下的样貌。用这种态度,生活便成了修习;于是,与其说你修习正念,不如说正念调教你,或者说生命本身成为你的禅修老师和指导者。译注--1 令心平等正直,住于寂静的精神作用。修习无须刻意为之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度过的两年,是种正念的个人实验,他冒险选择过一种生活,可以沉醉于此时此刻的奇妙和简朴中。伹其实你不必特意寻找某处来修习正念,只消在生活中匀出点时间练习静止和所谓的“无作为”,然后调频到出入息。整个瓦尔登湖就在出入息之间,四季奇妙的变化也在出入息之间,父母和子女、你的身心都在出入息之间。出入息是联系身、心之流,联系我们和父母、子女之流,联系自身与外界之流。它是生命之流,流中除金鱼外,别无他物,若能透过正知之镜片观看,金鱼便清晰可见。※※※时间不过是供我垂钓的溪流,我啜饮其中;但在我饮时,我看到沙质的河底,发现溪水是多么的清浅,它细弱的水流潺潺而逝,但永恒长驻。我愿饮向更深处;在天空垂钓,天底满缀有如鹅卵石的星辰。  --梭罗《瓦尔登湖》※※※在永恒中确实存在真实与庄严之物,但所有这些时间、地点与场合都在此时此处。造物主在此时此刻即至高无上,纵令时代消逝,亦不可能有比此刻更神圣的了。--梭罗《瓦尔登湖》&甦醒每天挪出些时间从事正式禅修,并不代表你就不能再思考了,或是不能再跑东跑西,把事办妥。禅修仅意味你更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因为你曾停下来,去注视、倾听及理解。梭罗在《瓦尔登湖》中看得非常透彻,他在书末写着:“唯我们觉醒之时,方是黎明。”如果我们要趁拥有生命时,理解生命的实相,就必须在每时每刻中苏醒过来,否则,所有日子,甚至整个生命,在不经意中就溜走了。叫醒自己的一个好方法是注视他人,并问自己是否真看到他们,或只看到自己所认为的他们。有时候我们的想法像梦幻眼镜,一旦戴上了,我们看到梦幻子女、梦幻丈夫、梦幻妻子、梦幻职业、梦幻同事、梦幻伙伴、梦幻朋友,我们为梦幻未来而活在梦幻的当下。如果无知于此,我们便为每件事上色,将自己的想法套在每件事上。尽管梦中的事物或许会变化,让我们误以为它们真实鲜活,但事实上是我们身陷梦境;如果我们摘下眼镜,也许,只是也许,我们可以更准确看到此地此刻的实相。梭罗感到需要而开始一段长时间的独居(他在瓦尔登湖畔待了两年两个月):“我到森林去,因为我希望自觉地过生活,仅仅面对生活中最基本而必要的事实,看我是否能够学取它所教导的,而不至于在临死前才发现我从未曾活过。”他最深沉的信念是:“若能把一天的质地加以改变,这乃是至高的艺术。……我还没遇见过一个十分醒觉的人,我如何能够直视他的脸呢?”※※※我的内心,听我说,最伟大的灵魂,唯一的导师,近了,醒来吧,醒来吧!跑到他脚边--他此刻正站在你的头边,你已沉睡千万年,何不就在今晨醒来?--喀比尔请试一试时时问自己:“我现在是醒着吗?”&保持单纯如果你决定要禅修,不必告诉别人,也不必谈论为什么要禅修或禅修会带来什么好处;事实上,谈论这些只是浪费你修行的能量和热情,并且阻挠你的精进努力,以致无法累积冲劲。所以,禅修最好别广为宣传。每当你有冲动想要谈论禅修,不论是说禅修多美妙或多不易,或是禅修带来多少功效,甚至是辩论禅修不是什么什么,还是企图说服别人禅修对他们一定也很好。这种时候,试着单纯地去注视这股冲动,你会发现其实是自己想太多,回去多多禅坐,冲动就会过去,然后每个人都会活得更好--尤其是你。&虽停不住浪,却可以学冲浪一般观念中,禅修是将世间和内心的压力拒于门外的一种方法,这印象并不正确。禅修既不隔绝也不封锁,而是清楚分明地看见事物,从容地重新定位自己跟世间和内心的关系。来我们减压诊所的人们很快便学到:压力是生命中无可逃避的一部分。我们若能做出睿智的选择,就不会把事情弄得更糟,从而明白生命中有很多事只能稍加掌控或完全无法掌控。压力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而为人的一部分,也是人类处境的本质,但这并不意味在重大压力下,我们只能做受害者,借由学习与压力携手、理解压力、在当中找寻意义、做重要抉择,以及运用压力的能量,让我们的意志力量、智慧、慈悲成长。愿意拥抱现状且与之并存,即是禅修的核心。有个方法可以让你想象正念如何运作:想象你的心念是湖泊或海洋。水面总有波浪,时大时小,有时小到难以觉察;波浪是因风搅动而起,风来了又去,有不同方向与不同强度,就像我们生命中的压力与变化,卷起内心的波涛。不理解禅修的人会以为,禅修是种特殊的操作方式,能够神奇地平息内心浪潮,使心念的表层平滑、和缓、平静。但是,正如你不可能在水面上放玻璃板来压制风浪,同样地,你也无法人为压制内心波动,即便只是试一下,都是不聪明的,这样只会造成更多紧张与内在挣扎,而得不到平静。倒不是说平静得不到,而是不可能借由压抑内心这种方式来得到平静。你可以在禅修中找到庇护,躲避扰动心念的风浪,一段时间后,大部分的狂风巨浪会因为缺乏喂养而止息,但生命与心念之风终会又起,让我们尽力而为吧!禅修正是去了解这整个过程,以及如何处理它。我看过一幅海报精确地捕捉到修习正念的真精神:在一个夏威夷海滩,年逾七旬的瑜伽大师沙吉难陀(Swami Satchitananda)蓄着全白的胡须,穿着飘逸的长袍,站在冲浪板上冲浪,海报上有个标题:“你虽停不住浪,却可以学冲浪。”&谁都可以禅修吗?这个问题我被问过无数次,我怀疑人们问的时候其实是想说:“谁都可以禅修,就我不行。”他们需要再一次确定,还有别人也跟他们一样,有些倒霉鬼天生就没法儿禅修。但,事情可没那么简单。认为自己不能禅修,就像认为自己不能呼吸、专心或放松一样,但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轻轻松松地呼吸,在正确的情况下,也几乎每个人都可以专注、放松。人们常将禅修与放松,或必须达到、体验某种特殊境地混为一谈;所以,一旦试了一两次,却没到达什么境界,或没什么特别感觉,就会认定自己是没法儿禅修的人。然而,禅修完全不是要出现特定感受,而是要你感受所感受到的一切;禅修也不是使心念空掉或静止,当然在禅修中,内心的寂静会逐渐深化,而且可以有系统地培育。总之,禅修最重要的是让心念如实存在,并知道在此时此刻是什么状态;禅修也无关乎哪里去,而是让自己就留在已然置身的地方。如果你不明白这一点,便会以为自己天生无法禅修,但那个过是多虑了,而且是一种不正确的思虑。是的,禅修的确需要能量和持续下去的决心,可是,说“我不想一直坐下去”不是比“我不能”更精确些吗?事实上,任何人都可以坐下来,专注于出入息或心念,何况你还不必坐下,你可以走动、站立、躺下、金鸡独立、跑步或沐浴。但保持这状态,即便只是五分钟,也需要刻意而为。所以,若要禅修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多少需要些纪律,而当人们说自己无法禅修,其实是说他们不愿花时间在这事上;或者他们试了,却不喜欢那份感觉,那不是他们所寻找或希望的,又或是没达到他们的期望。所以,也许他们应该再试一次,而且是不带期望,只是保持注视与觉察。如果你坐下来禅修,即使只是一下子,也是一段“无作为”的时光。请注意勿将这种无作为当成“什么事也不做”的同义词,二者差了十万八千里。无作为的重点在于自觉和刻意,事实上,这正是关键所在。表面上,无作为好像有两种,一种是不做外在的工作,另一种是从事所谓自然不费力的活动,我们常将这两种无作为看成同样的事,但其实要看内在的经验才算数。所谓正式的禅修,是在一段时间内刻意停下所有外在活动来培育内心的寂静。除了完全与自己同在,没有别的盘算,不做任何事,这样无作为的时刻也许是一个人所能给予自己最好的礼物。当太阳一路横越天空,光影产生几乎难以察觉的微妙变化时,梭罗会坐在门口个把小时,他注视着、倾听着:※※※有那么些时候,我舍不得将当下如花盛放的时光牺牲在任何工作上,不论是脑力的工作还是双手的工作,我喜欢给生活留出很宽阔的余地。有时候,在夏日的清晨,照例沐浴之后,我会坐在阳光灿烂的门口,从日出到正午,忘我於沉思之中,在松树、山胡桃和漆树之间,在未经干扰的孤独与寂静之中,那时鸟雀在周围鸣唱,或无声地飞掠屋宇,直到夕阳从我西边的窗子斜照进来,或者远处公路上篷车发出辚辚声音,使我察觉时间的流逝。在那些季节里,我像夜间的玉米一样加速成长,它们远比双手所能完成的工作丰富得多了。它们不是从我生命减去了时间,而是让我所拥有的时间增添或超出了许多。我了解到东方人所谓的静坐与无为的含意了。大体上,我在乎的不是时间如何过去。昼日向前挪移,仿佛是为了我的工作照明;刚刚是早晨,可是你瞧,现在已是晚上了,我没完成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大事,我没像鸟雀啁啾,只是对自己这连绵的幸运默然会心微笑。如同栖息在门前山核桃树上的麻雀颤音鸣唱,我也低声轻笑鸣啭,麻雀或许在我的巢外听到了。--梭罗《瓦尔登湖》&请试一试如果你每日禅修的话,请试着辨识出当中如花盛放的此时此刻。如果你一大早起床,请试着走到室外,注视(一种持续不断、具足正念、专心一意的注视)星辰、月亮,看黎明曙光的来临,或感受(一种持续不断、具足正念、专心一意的感受)空气的冷冽或温暖,知道周遭的世界正在沉睡。当你望着星星的时候,请记得你所看的是数百万年前的光芒。在此时此处,过去就是现在。接着你开始禅修,坐下或躺下皆宜。在这次或往后修习的时刻中,放下所有作为,转换成为单纯的存在,仅仅安住于寂静和正念,专注于一刹那与其间所展现的当下,不去增加什么,也不去减少什么,然后肯定地告诉自己:“当下即是。”无作为的吊诡美国人很难领略无作为的滋味与全然的喜悦,因为美国的文化十分看重“作为”和“进步”的价值,甚至闲居的时刻也显得忙碌、不用心。无作为的喜悦在于不需要刻意造作来使此时此刻圆满,其中的智慧和随之而起的平等心,在于知道水到自然渠成。当梭罗写着:“刚刚是早晨,可是你瞧,现在已是晚上了,我没完成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事。”对积极追求、进步导向的人来说,这些话就像在斗牛面前挥舞红布般的挑衅,但谁敢说梭罗在家门口坐一早上的领会,比起终生忙碌、不懂领略寂静和此时此刻如花盛放的人,更没有价值?梭罗所唱的歌,在当时和现在都值得一听。直到今天,他还在对愿意聆听的人述说:对任何结果,只观照,不执著,单纯抱持生命全然的喜悦,这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远比双手所能完成的工作丰富得多了”,这个见地让我们想起老禅师说的:“呵呵,老僧河畔贩水四十载,无何功德。”这可充满了吊诡,你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从无作为中让功夫自然产生,别管它实用与否,否则过分自我投入和贪婪便会悄然扭曲你跟一切运作的关系,甚至影响到运作本身,就算运作得不错,还是可能会有所偏差、充满偏见、不够纯净,也终究无法让人完全心满意足。优秀的科学家明白这种自我投入和贪婪的心态,于是防着不让它近身,因为这种心态会抑制创造力,让我们无法看清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行动中也能无作为无作为可以在行动中发生,也可以在寂静中。“作为者”的内在寂静与外在活动合一,行动便自行发生了,自然又不费力,也不勉强,不是意志的驱使,没有小鼻子小眼睛的“我”或是“我的”来要求得有什么成果,然而面面俱到,一无遗漏。无作为是驾驭任何活动的基石,以下是中国第三世纪的一个无作为的经典宣言:文惠君的厨子要肢解一头牛。乎所触,肩所凭,脚所踩,膝所抵,牛的皮骨相离了,以明晃晃的刀奏出轻声,如微风,速度的节奏!时间的控制!如神圣之舞,像《桑林》之舞,像《经首》之乐! “做得好!”文惠君赞不绝口,“技术无懈可击!”“技术?”厨子说,将刀置于一旁,“我追求的是道,甚于所有技术! “我最初肢解牛,看到在我面前是整头牛,所有浑然成一整体。三年之后,我不再看见整体,只看到筋骨脉络的结构。“但我如今视若无物,用眼看时,我整个生命领悟了,我的感官作用蛰伏不起,只有心领神会,不必计昼,自由工作,  跟随它本身的本能,自有方向。秘密打开时,隐藏的地方,刀自己找到路径,我既不割筋,也不砍骨。……“我的刀锋只在牛身上的筋骨缝隙中游走;刀锋既薄又锐,这锋利,找到骨节空隙处,就只需要这一点空间!如微风!因此这刀陪我十九年,仍如刚磨出来一般锋利!“当然,有时会碰到筋脉结聚的困难之处,我知道它们来了,我慢下来,目不斜视,端身止住,微微下刀,重手一下!牛便被支解开来,如土崩石落。“然后我收刀而立,浸淫在工作的喜悦中,把刀子擦拭干净,收藏起来。”文惠君说:“说得好!厨子教了我应当如何活出自己的生命。”1译注1 见《庄子·养生主》,全文为: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跨,磐然响然,奏刀骝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兄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却,道大窍,因其固然,枝经青荣之未尝,而况大辄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刀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刀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刀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刀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谍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行出无作为无作为不但跟怠惰或消极毫无关系,事实上还刚好相反。不论在动静之中,培育无作为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能量。面对生命中诸事倥偬,找出一段时间来无作为,并保持这样的状态,绝非易事。 然而对一心想把事办妥的人,无作为也不必然是一种威胁,他们很可能练习了无作为后,反而发现做了更多、做得更好。无作为是让事情顺其自然,自行展现,其中必须下不少工夫,而且它特殊之处在于:这是用一生来培育的优雅、智慧、自然不费力的功夫,一种“无作为者的作为”。自然不费力的活动发生在舞蹈和运动演出最精彩的时刻,那个当下,每个人都会屏住呼吸,这也存在于各种人类活动领域中,从绘画、修车,到为人父母。多年的修习和经验累积下来,到某个时间点会迸发出一种崭新的能力,自行展现,超越技巧、不用费劲、跳脱思考,行动变成一种艺术的、生命的、放下所有作为的纯粹表现--在动作中,身心合一。在观赏一场精彩的运动比赛或艺术演出时,我们通常都会兴奋不已,因为我们参与了臻入化境的魔力,即使只是惊鸿一瞥,也能振奋人心。在那短暂的片刻,我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让内心分享到触碰生命优雅与和谐的时刻。梭罗说:“若能把一天的质地加以改变,这乃是至高的艺术。”玛莎·葛兰姆(Martha Graham)论及舞蹈的艺术时,她说:“最重要的是展现动作的这一刻,让这一刻充满生命力,并且值得全力以赴,别让它悄然溜走,毫无知觉也未曾把握。”没人能比禅修大师们所言更为精准了,我们学习无作为,便彻底了解无作为真是需要终其一生的努力,也同时意识到,我们内在的“作为模式”往往如此强大。说来讽刺,无作为竟需要花不少力气方能练就。禅修是修习无作为的同义词,我们并非练习让事情变得完美,也不是练习完美地办妥事情;相反的,我们只是认识并领悟(意即我们认定它是真实的)到事情早已完美,他们本来的面目就很完美。拥抱这一刻的圆满,不附加任何多余的概念,领会到这一刻有引发下一刻的潜力,这潜力中带着纯净与朝气,进而知道,此即此,彼即彼,清楚分明,自觉地不要让所知的多过于所做的,然后我们从中采取行动、立场与尝试。有些人称这样的境界为流动,因它被正念的河床拥着,不间歇、不费力地由这一刻流至下一刻。请试一试在一天之中,看看自己能否感知每一时刻里如花盛放的当下,无论是普通的、困难的,还是“介于两者之中”的当下。努力让生命中更多事情自行展现,不强求它们实现,不排拒那些不遂所愿的事,看看你能否感受那种“有余裕的空间”?试着在其中,不费力地自由行动,一如《庄子》中庖厨的心领神会。倘若你挪些清晨时光,只为生命的存在,别无盘算,将会如何改变你这一天的质地?确立了生命中首要之事后,去看看若这一天都缺乏正念,你是否仍能感知、领略如花盛放的此时此刻,并做出回应?&耐心某些心态或内心素质可以支援禅修,提供沃土让正念的种子生长茂盛。刻意培养这些素质,就像耕耘心田的土壤,滋长生命中的清明、慈悲及正行。支援禅修的内心素质不可能透过强制执行、通过立法或发布命令而产生,它们只能培育,这需要内在动机够强,立意不再增添自己或他人的痛苦与困惑,才能做到。其实这不过是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然而许多人竟无法做到,甚至敬而远之。我曾在广播中听到,有人将伦理道德定义为“法律虽无明文禁止,你仍然遵守”,这倒也没错。道德是发自内心,不是因为有人在打分数,或者害怕犯规被逮而会立遭惩处。你要注意倾听自己心灵的节奏,跟着内在鼓声行进。就像耕耘内心的上坏来培育正念一样,若缺乏决心从事合于道德的行为,就不可能有内心的和谐,这决心像一堵围墙,阻止山羊进来啃嚼你花园中的幼苗。我视耐心为一种基本道德态度。培养耐心的同时,几乎无法不培养正念,这时禅修境界也会渐趋丰富、成熟。毕竟,若此时此刻你并不试图要去哪里,自然就会有耐心了。万物总会在该来的时刻自然展现,季节催不得,春天一来,草就绿了。着急无济于事,反倒制造许多痛苦--或在自己身上,或在周遭的人们身上。心念中虽常有着躁动、和不耐烦,耐心却也是个选项。将不耐烦的表面刮去,将会发现底下是或细或粗的愤怒;愤怒是种强烈的能量,不愿事情以如实的面目发生,并为此责怪人(常常是自己)或事。耐心并不意味你在必要之际不能快马加鞭,事实上,因为你主动选择加快脚步,你反能快得有耐心、具正念。从耐心的观点来看,此事发生是因彼事发生2,没有一件事是分离和孤立的,你无法找到绝对的、最终的、到此为止的“根本”原因。如果有人拿木棍打你,你不会对木棍或挥舞的手臂生气,你会对手臂连着的那人生气;但再追究下去,似乎也不能完全怪他,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当时他几乎失去了理智,那到底该责备或惩罚谁呢?或许该气那人的父母对一个毫无招架之力的孩子施虐,或许该气这世界欠缺慈悲,但世界是什么?你难道不是世界的一部分吗?你自己不也有愤怒的冲动,有时候甚至跟暴力、谋杀的冲动接上了线?面对巨大刺激与痛苦时愿意秉持的和平与耐心,只能从内在的慈悲心流出,这份慈悲的对象不限于朋友,更包括那些受无明驱策、常被视为邪恶,甚至是使你所爱之人痛苦的人。慈悲心的无私程度,完全根据佛教徒所谓的“正念”和“正见”有多少而定,它不是自然蹦出来的,而是需要练习与培育的;这并不表示愤怒从此不再出现,而是愤怒可资运用管理,以其能量滋养自己和他人的耐心、慈悲心、和谐与智慧。从事禅修时,每次停下来、坐下来、觉知出入息的流动,都是在培育耐心。一旦我们独处时能够更开放、感知得更细腻、更具耐心,自然会延伸到生活中其他时刻。我们知道事情会以它自己的特质呈现,铭记着生命也会同样地自行展现,不必对结果怀抱焦虑和欲望,让这些感受左右那一刻的生命品质。就算事情令人十分痛苦,我们也能从容面对。若事情得推一下,就去推:得拉一把,就去拉;但同时我们也知道何时不推,何时不拉。借此,我们学着如何在此时此刻保持平衡,认识到耐心之中自有智慧,若想知道下一刻会如何,大多得取决于我们此刻的状态。在禅修中感觉不耐烦,或在生活中感到沮丧、不耐烦、愤怒时,务必谨记这一点,绝对大有帮助。你可有耐心,静待那混浊动荡之水,徐徐静止,渐渐清澈?你可能够如如不动,静待当做之事自行发生?3--老子《道德经》我如我是存在,便已足,即使世上无人知晓,我安心而坐,即使举世皆知,我也安心而坐。有一个天地是知晓的,对我而言它是最巨大的,那便是自我,无论在今朝或在万年、千万年之后,我方成为我自己,我现在可以欣然接受它,或以同等的欣然,等待着。4--华尔特·惠特曼《草叶集》(Walt Whitman,Leave of Grass)请试一试当不耐烦和愤怒生起时,检视它们,看你能否用不同的观点去看待它们,让事情在该来的时刻自行展现。在感受压力,或想要、需要做什么事却横遭阻碍之际,这个方法特别管用。它虽然看起来很难,但在那一刻试着别想去推移整条河流,只需倾听,听它跟你说了什么?它正叫你做什么?若可能的话,就只专注于出入息,让事情顺其自然,在耐心中放下,再继续倾听;如果河流告诉你什么,就去做,但带着正念去做,然后暂停,耐心地等待,再-次倾听。在正式禅修中,你参与出入息温柔的流动,要注意心念偶尔会出现拉扯。会想分心于其他事情,想打发时间,或想改变已发生的事情,这些都会让自己迷失,与其如此,倒不如耐心地与出入息同坐,并在敏锐的正知下,让每一时刻所展现的如实呈现,不附加什么。仅仅观照,仅仅呼吸,让自己“体现”寂静,“成为”耐心。译注--1 浮躁不安的心理状态,佛法中称为掉举。2 缘起的理则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3 老子《道德经》十五章:“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4 出自《草叶集》(自我之歌)(“Song of Myself”)的第二十节。&放下“放下”这个词在本世纪已被新时代(New Age)用成了老套,几乎被滥用、误用。即便如此,它仍是个强而有力的内心操作技巧,所以不论“放下”是不是陈腔滥调都值得深入探讨。练习如何放下,其中大有值得学习之处。放下,正如字面所言,是请你别再依附任何事--包括任何想法、事物、事件、特殊时刻、见地或是欲望。放下,是有自觉的决定,完全接纳当下所展现的;是放弃以强制、抗拒或挣扎来交换更强有力、更美好的状态,也是让事物如实存在,并避免因为内在的欲望、喜好或厌恶,而受到这些事物的吸引或排斥,陷入进退两难。放下好比打开手掌,放掉一直紧抓的东西。通常我们还不光是被渴求外界事物的欲望缠住,也不只是手紧抓欲望不放,而是我们的心在紧抓不放,拼命抓着狭窄的观点、自给自足的希冀和愿望,来困住自己、卡住自己。因此,放下其实是指在喜欢与厌恶的拉扯中,以及不知不觉的执著之间,变得更加率直无隐。若想要变得率直无隐,必须能够让恐惧和不安全戚在完全正知的田野间尽情嬉戏。如果我们能秉持正知和接纳,察觉到自己卡得多深,又能认识到自己游栘在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常常不自觉架上眼镜,不断筛选、涂色、扭曲、形塑我们的观点,唯有如此,方有可能放下。如果能以正知捕捉这些胶着的时刻,进而认识到每当想有所斩获,却往往反陷于追求依附,或咒骂排斥之中,这样我们才算打开了心灵。一旦我们掺受当下即是,不再忙着寻觅、固守或拒绝事物,寂静、观照与智慧才会生起。这是可以尝试的,就算好玩吧,去试试看,当心中想要抓住什么的时候,立即放下,是否会带来一种比执著更深刻的满足。&不加批判在禅修中,不消多久便会发现我们的心总是不停地在评价自己的禅修体验,或拿来与其他经验相比较,或与设定的期望和标准相比较。这些标准往往出于害怕:怕自己不够好,怕坏事降临,怕好事不长久,怕被伤害,怕找不到出路,怕只有自己知道,或怕自己是唯一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我们倾向透过有色眼镜来看事情:看事情对我有利或不利,是否符合我的信仰或哲学。若事情有利,就喜欢;若事情不利,就厌恶;若以上皆非,我就没感觉,或根本没注意到。当你安住在寂静中,批判的心就如警告船只的雾号,不时送出信息:“我不喜欢膝盖疼”、“这真无聊”、“我喜欢寂静的感觉”、“昨天禅坐得很不错,今天却真糟”、“这对我没用”、“我不擅于此”、“我不够好”……这类思考支配着心念,并沉重地压着心头,好像头上顶着装满石头的皮箱,一旦放下来真的会很轻松。想象一下,若我们暂停批判,让每一刻都如实存在,不去评价它是“好”是“坏”,当是何等的寂静,何等的自在!禅修意指对浮上心头的心念,培养不加批判的态度,来了就照单全收。如果缺乏这种态度,便不叫禅修。这并非说可以不再继续批判了,当然还会,因为比较、批判、评价深深存于我们天性,只是当批判生起,我们并不把它拦截下来或视若无睹,就像我们不会这样对待心里其他的念头一样。既然知道批判不可避免,而且必然拘限了对禅修经验的体认,因此我们在禅修中采取的方针,仅仅是目击身心出现的状况,去认识它,不咒骂,也不追求。在禅修中,我们戚兴趣的是直接接触经验本身--无论是入息、出息、觉受、声音、冲动、念头、观念、或批判。我们须小心,别陷入对批判的批判,也不要给批判贴上好或坏的标签。我们的思考过程既受经验影响,所产生的想法自然不完全精确,常常是以管窥天的个人之见,因为我们受限于知识或过去经验而产生的反应与偏见。若未能认清这一点,思考便会受阻,以致看不清当下的一切,还自以为我们充分知悉自己的所见、所感,而且纵有毫发之差,什么事也都能下个评断。若是能熟悉自己这些老招式,观察它,便能更不带评价地容纳和接受。不加批判,不会使你不知如何在社会中行事负责,也不是指态意而行都没关系了。如果我们了解三泛浸在不自觉的爱与憎,将自己障蔽在世界之外,障蔽在生命的根本清净境界之外。那么不加批判便是:能在生命中更清明地行动,在一切活动中更为平衡、更有效率、更具道德。好恶分明的内心状态、会在内心长期居留,不自觉地喂养我们的习性。若在想要并追求喜欢的事物时,能认识到其中藏着贪婪和爱欲的微细种子;或是在我们排斥或千方百计避免不喜欢的事物时,能认识到其中敌意和仇恨的种子,我们便能使狂心暂歇,并觉知这种或喜好或厌恶的拉锯力量其实一直不停在内心作用。若说它们是慢性病毒,感染了我们,使我们不能如实看待事情,也无法启动潜力,倒是一点也不夸张。译注1 佛法十二缘起中“触境系心”的阶段,说到凡夫俗子的惯性反应:感官“触”到合意的外境,即感“受”到乐受,于是产生贪“爱”的执著;反之,感官“触”到不合意的外境,即感“受”到苦受,瞋心便起,产生排斥的执著。这两种反应其实是贪爱的一体两面,人们经常在这一来一往的拉锯战中,故难以获致平静,体认实相。&信任信任是种信心和信念,知道事情会在可靠的架构中展现,体现秩序与完整。我们也许不会完全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如果我们信任自己或另一个人,或是信任一种过程或理想,便会在信任中强稳地孕育出安全感、平衡和开放性。如果信任感不是出于天真无知,便能直觉地引导并保护我们不受伤害,也不会自我毁灭。培育正念时,信任感非常重要,因为如果不信任自己有能力从事观察、保持开放和专注、自经验中反省、从中成长学习、深入理解事情,那么我们在培养以上任何一种能力时,便难以为继,能力只会凋萎或停顿。培育信任的心,是正念修习的一部分。首先让我们深入观照可以信任自己的那些部分,如果不能立即看出可以信任自己什么,也许要再看深入一点,多花些时间处于寂静和纯然的生命当中,与自己同在。如果大多时间我们都不能觉察自己在做什么,而且也不怎么喜欢生命里发生的事,那么,也许该是更注意、更密切观察我们所做的选择及其后果的时候了。我们可以实验一下,信任当下,接纳此时此刻所有感受到、想到、看到的经验,因为这些是当下唯一存在的。由此出发,推求此时此刻的全面深意,我们将会发现当下值得我们充分信任。如此实验再三之后,将会发现内心深处有着极为健康而值得信任的核心;同时,只要当我们的直观与当下的实相深度共鸣之际,那直观便完全值得我们信任。坚强起来,参与自己的身体,你便有一个坚实的立足地。仔细地想一想吧!别乱跑!喀比尔说:丢开所有想象,稳稳立于你所在之处。--喀比尔&慷慨如同前述的耐心、放下、不加批判、信任,慷慨也是修习正念的坚实基础。你不妨实验一下,以练习慷慨来深入观察自我、探索自我,同时练习给予。以自己为练习对象是个不错的开始,看看你能否给予自己充满真实祝福的礼物,像是自我接纳、或一天中留些时间不做任何规划。练习去感受,肯定自己配得这些礼物,而且无须做任何事来交换--仅仅从自己和宇宙的手中接受过来。看一看你能否联系上自己内在的核心,那核心丰富得不可思议。让那核心开始向外散发能量,穿透全身,超越全身,试着将这股能量送出去--开始先一点点--送给自己和他人,却不要求获得或回报,给出比你以为自己能给的还多一些。礼赞丰盛,并施予有如拥有无尽的财富,这称为“王者的布施”。我所讨论的不只是钱财或物质,虽然分享物质的丰盛也能促进成长、振奋人心、实质帮助他人。但是,这里建议的是练习分享你生命的丰盛、精彩的自我、热情、生命力、精神、信任、开放性,最重要的是把你生命的存在,与你自己、你的家庭和世界分享。请试一试注意你如何抗拒给予的街动,如何忧虑未来,如何感觉你可能给太多了,或者你得不到“足够”的感激,或者因努力给予而精疲力竭,或者从中得不到任何好处,更别提你觉得自己还不够用哩。以上种种想法可能都不是真的,它们只是惯性、退缩、出于恐惧的自我保护,这些想法和感受是“自我珍惜”粗糙面,一旦接触到真实世界,便造成自我和他人的痛苦以及疏远、孤立、贬低的感觉。“给予”可以磨细这粗糙面,帮助我们对自己内在的丰盛更具正念。若能练习慷慨的正念,学习给予,并观察因着给予对自己与他人产生的影响,便能转化自己、净化自己、发掘自己更具包容性的一面。你可能会抗议,没有足够的精力和热情来给予任何事物,或是常常觉得快灭顶、筋疲力尽,甚至觉得自己一直给、给、给,别人却视为理所当然,毫无感谢,甚至视若无睹;又或者你为了隐藏痛苦和恐惧而给予,只为了确保别人会喜欢或依赖你。以上这些麻烦的模式或人际关系,都必须加以注意并密切观察。缺乏正念的给予是不健康的,更算不上是慷慨,要注意了解你给予的动机,因为有时给予并不是慷慨的展示,反而是害怕与缺乏信心。以正念培育慷慨时,并不需要把一切事物都给出去,甚至无需给出任一事物。慷慨最重要的是内在的给予,这是一种感觉状态,一种与世界分享生命的意愿。信任并尊重你的本能,但同时也不妨让自己站到临界边缘,或者冒点风险做个实验:一旦感到有利用、榨取以及不健康的动机和冲动时,你也许应该少给些或信任你的直觉;或许你需要以不同的方式给予不同的人;或许你应该留一段时间给予自己,然后试着给予别人比你以为你所能给的再多一点点,同时自觉地注意观察,并放下任何期待得到回报的想法。主动给予,别等他人开口要求,看看会有什么变化--尤其是对你自己。你可能会对自己和人际关系认识得更清楚,有更多的精力,而不是更少,你也可能会发现,给予非但没有将你和你所有的资源耗尽,反倒更充实,这就是正念、无私的慷慨的力量。在最深的层次,没有施予者,没有施予物,没有受施者……只有宇宙重新排列组合。&你要够强才能弱如果你是个意志坚强、又能贯彻执行的人,在面对不自在、不安全或受伤的情绪时,往往你会给人的印象是刀枪不入。这一点容易使你被孤立,引起你和他人巨大的痛苦。别人会乐意接受并散播这种形象,把你当做直布罗陀岩山(Rock of Gibraltar)般屹立不摇的人物,不容你有真感情;事实上,你或许也会在这形象和气氛的盾牌背后自我陶醉,因而与真实的情绪隔绝。这种孤立状态常出现在小家庭里的父亲身上,或是各处可见相对握有较大权力的人。如果以为自己将因修习正念而强大,也会制造同样的困境。你会开始相信并表现得像是个无懈可击、不会犯错的禅修者--一切都在掌握中,且智慧高超到不致受困于情绪。如此一来,你就为自己设下一个高明的圈套,身陷其中而不自觉。人都会有情绪,我们却不知天高地厚筑了一堵墙想挡住它。所以倘若你注意到自己在建立着一种形象:因着禅修而战无不克、意志坚强、具有特殊知见与智慧;又以为自己修习到某种境地,而开始大量谈论禅修,像是自我推销和自我膨胀。这时候,要迅速将正念带到这种心态上,检视自己这些表现是否出于脆弱,还是从悲伤或某种恐惧而来。如果你真是强人,不需要向自己或他人强调,反而要采取完全相反的策略,去观照最害怕看到的,让自己去感觉它,不要抗拒哭泣,不必对任何事都有一套意见,不必让自己看起来无坚不摧或冷漠无情;如此一来,你与自己的感觉才会连上线,并能适度打开自己。所有看来脆弱之处,其实正是你的强处;看来坚强之处,却往往是你弱点所在--一种遮掩恐惧的意图。无论对他人或自己多具说服力,其实也不过是装模作样或一种表象而已。请试一试遭遇重大障碍时,观察一下自己的反应方式,同时做个实验,试着提醒自己:在想要强硬时,放软一点;想有所保留时,慷慨一些;想关闭情绪时,学着开放。当你忧伤悲哀时,请试着待在原处,感觉此刻你所感觉到的;注意你在哭泣或感觉脆弱时给自己贴上的标签,接着放下标签,仅仅去感觉此刻所感觉到的。培育刹那、刹那间的正知,乘着“上”与“下”、“好”与“坏”、“弱”与“强”的浪头,直到发现它们都不适合拿来形容你的经验。与经验同在,信任你最深的力量:存在、觉醒。】&自愿简朴我常有股冲动,想在此时此刻多塞进一点这个那个的,其实不过是打个电话,或是顺道经过一下,不管这些事可能是完全反方向。我学着去认识这种冲动,而且跟它保持距离,努力对它说不。这种冲动使我在吃早餐时,眼睛盯着谷片的包装盒,把营养资讯表或免费赠品说明读上百遍。这种冲动不在乎被喂了什么,它只要求持续被喂养,若是报纸或是毕恩邮购目录1,对它的吸引力就更大了。这股冲动会搜寻事物来填满时间,并与我的心同伙密谋、哄骗我,让我失去自觉,进入一片麻木的迷雾;或是被资讯填饱(甚至撑死)。结果是,不但我可能没吃到早餐,甚至让我变得无法沟通。在一天开端、家人正要各自分头奋斗前的相聚时刻,因着这股冲动,我们错失餐桌上丰富的可能性:灯光的变化、房里的气味、此时此刻的能量,甚至包括家人的对话与争论。我喜欢练习自愿简朴,来反制这股冲动,以确保能得到更深层次的滋养。自愿简朴是在一段时间内刻意只做一件事,确定我单单为这件事置身于此;适合自愿简朴的场合很多,例如散步,或花些时间与小狗在一起,真的全心全意与它同在。自愿简朴意味着,一天之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看些,以便看得更深入;少做些,以求做得更彻底;少些获得,以便更真实的拥有,以上这都是彼此关联的。我,身为年幼孩子的父亲、赚钱养家的人、丈夫、家中长子、关心自己工作的人,下太可能去瓦尔登湖或其他地方待上几年,坐在树下听草长、听季节变换,虽然我常受到这个念头的诱惑。然而,在家庭和工作井然有序的混乱与复杂性当中,即便许多要求与责任,有许多挫折与无可比拟的收获,但我们仍在许多生活小节里有选择简朴的机会。凡事慢下来是很重要的一环。告诉自己,让身心留在原处与家人相伴而不去接电话;不在第一时间回应内在冲动去打电话给“需要打”的人;不因冲动而买东西;不回应杂志、电视、电影的魔音呼唤,做到上述这些都可以将生活一点一点简化。其他还有,像是静坐一整晚不做什么事、读本书、独自走走,或与孩子、妻子去散步,重新把院子的木材堆好,看看月亮,坐在树下感受空气拂面,甚至早早上床睡觉,都是不错的方法。练习说“不”来简化生活,我从来都做得不够。这项纪律很费力,但努力是值得的。此外,说“不”也需要技巧,因为我们还是必须回应某些需要和机会。所以,在世界中矢志简朴,需要微妙的平衡,需要常常回头、进一步探索并专注;但我还发现,自愿简朴的观念让我保有正念,时时思维下列课题:什么是真正重要的、身心和外界的生态、所有事物互相依存、做任何选择都影响深远等等。世事超乎你所能控制,尽可能选择简朴,能给我们生命增添最深刻的自由。纵使这自由稍纵即逝,我们也有机会去发现:少其实是多。单纯,单纯,单纯!把你的事情简化到两件或三件,而不是一百或一千;不要以百万计,而是以半打计。……在文明生活如此翻腾多变的海洋中,有这样的乌云,这样的风暴,这样的流沙,这样的一千零一种名目,如果他不想翻船,不想沉底,又不想安然入港,他就必须凭借着船位推算来活下去,而如果那成功的话,必是个了不起的计算家了。简化,简化!--梭罗《瓦尔登湖》译注--1 L.L. Bean,从缅因州起家的美国知名邮购品牌,专营户外运动休闲服饰和用具。&定定是修习正念的基石,你的心能多平静多稳定,你的正念就有多坚固。没有了平静,你正念的镜面是扰动起伏的,无法精确反映任何事物。“定”能和正念一同携手修习,也可以分开修习。你可以想象,“定”是内心对观察对象维持下动摇的注意力。修“定”是仅注意一个对象,诸如出入息,而且限制自己只注意那个对象。在梵语里,定称为三摩地(samadhi),或“心一境性”,每当心漫神游之际,持续将心带回出入息,三摩地便得以开发与培育。严格修“定”时,我们得刻意不花费精力去探究某些领域,像是心漫神游时跑去了哪里之类的,否则出入息的品质便上下波动。将能量全部放在此息入,此息出,或其他单一的专注对象,长期练习后,心会更稳定地停留在出入息上,甚至能注意到分心时的第一个冲动,又或者心抗拒冲动的拉力后,再重回出入息。密集练习定力所产生的平静,具有非常稳定的特质,不论有什么状态发生,它仍是稳固的、深刻的、不易扰动的。长期而定时培育三摩地,是给自己的绝佳礼物,这种平静最容易透过长期止语禅修来达成--犹如梭罗当年就是为此而从世间隐退。修习心一境性所产生的稳定和平静,是形成正念的基础;没有一定程度的三摩地,正念下可能强固。只有持续关注某一目标,不为外界分心或扰动,才能深入观照。定力愈深,正念的潜力愈深。深度三摩地的经验非常愉悦,以心一境性专注出入息,其他事物都消失了,包括思想、感受和外在世界。三摩地以深浅不同程度全神贯注的静止与不受干扰的宁静为特征,这种寂静的滋味很吸引人,甚至令人陶醉,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寻求这种具有安止和喜悦特征的寂静纯一境界。但是无论定力多强、多满足,修定时,若无正念的互补与深化是不可能完整的。定的本身是类似从世间撤离的状态,它的能量特征是关闭而非开放,吸收而非利用,出神而非完全清醒。“定”所欠缺的,是对人类经验以及所有现象好奇、探索、研究、开放、利用及契合的能量,而这部分是正念的领域。在正念的领域中,心一境性以及将平静和稳定带入当下的能力,有助我们深入观照并多方理解相依相存的生命经验。“定”有极大价值,但若你被这种内在经验的愉悦特质所诱惑,而当它是逃避外在世界不愉快、不满意的庇护所,“定”也会极度限制你。为了想避免乱糟糟的日常生活而躲进静止和平静中,当然会对静止产生执著。然后,就如同任何强烈的执著,对静止执著也会引人走向痴心妄想,从而阻碍正念的开发与智慧的培育。译注--1禅修主要有修“止”和修“观”两大部分。止的梵语为“奢摩他”(samatha),这是对于一个目标(即所缘境)长时间维持专注力,其特质为“心一境性”、“内心相续”,其目的是能达到“定”,也就是“平等持心”,安心一境而不散动。“三摩地”又译为三昧、等持,系专注于一个目标,让心念维持于平和安稳的状态。古来每泛称禅那(dhyana)、三摩地与三摩钵底(samapatti)三者为“定”。&愿景若心中没有见地,不知为何每天禅修,不知禅修在生命中的价值,不知为何这是你的道路(而不是去挑战想象中的风车);这样非但不可能下定决心每日禅修,也不具意义。传统文化中肯定每日禅修这种愿景,并持续强化它。如果你是佛教徒,修行可能是因为整个佛教文化视其为唯一迈向清明、慈悲与成佛之道,一条解除痛苦的智慧之道;然而在西方主流文化中,你选择走一条纪律谨严而坚定的个人道路,尤其是花工夫但无作为、付出精力却无实质“产品”,这样一条与众不同的路,是很难以获得支援的。更有甚者,是在碰到生命和身心中的乱流,甚至想到在阴冷的清晨独自起床禅坐是为了让自己做个更好的人--更冷静、更清明、更慈悲--这类肤浅或浪漫的观念,修习都无法持久,因为它太容易被搁置、被视为琐事或看成次要,结果总是在你想多睡一会儿或窝在温暖床铺时,禅修被搁在一旁排队等着。如果你矢志在日常生活中长期禅修,你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愿景--一个深入、强固、贴近核心的愿景,突显你相信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生命中重视些什么,你要迈向什么方向;唯有这种强烈愿景所产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即时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