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个集合贸易战争政治经济一体化一体的游戏

有没有主要以经济贸易为主的游戏_百度知道
有没有主要以经济贸易为主的游戏
我有更好的答案
,比较经典的是大富翁。里面涉及到经济和金融相关的概念,需要进行自己经营。也会涉及对外的一个贸易交流。
采纳率:98%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中美贸易战争”一触即发?是不是太天真了
过去近二十年,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让世界各国都斩获了巨大经济红利。然而,一切似乎都在2016年发生了突变。在全球经济整体疲软的背景之下,来自政治、民粹主义的反对声音正在逐渐抬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这一意外事件更令“本国优先”的呼声愈发强烈。在很多人看来,“中美贸易战”似乎一触即发。一时间,“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成了焦点议题。
然而,“中美贸易战”的想法似乎太过天真了。近期,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博士以扎实的数据佐证了——中美全面贸易战的实际发生概率不大。研究显示,当前的贸易数据或放大了中国对美国商品贸易逆差的影响,若发生贸易战,全球供应链上美国企业的利益将受牵连。
同时需要明确的是,当前所说的“去全球化”要去的是非法的全球化,这并非全球化逆转。在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的“安泰·问政(20)——去全球化是我们的未来吗?”论坛上,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表示,“美国三亿人中1100万是非法入境者,其中一部分可能是进来犯罪的,那么美国凭什么放任他们入境?我们当前只是需要把不合法的弄出去,这个反全球化反得就对了。”
在他看来,全球化的本质是人流、物流、思想信息流的流动。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美国是第二大受益者。“特朗普并不是要阻止全球化,而是要在中国进行更多的投资,他抗议的是中国越来越不给美国企业提供友好的投资环境。”
贸易战难符美国实际利益
早前,在美国竟然流行着这样一种逻辑——“中国冲击”(China Shock)造成了特朗普的崛起。即华尔街精英认为,中国加入WTO之后,出口增长迅猛,中国GDP是每十年翻一番,并很快从全世界20-30位的出口国变成了第一位出口国。美国学者发现,哪些美国地区经济结构碰巧和中国进口的结构高度吻合,这些地方就会出现失业。于是美国精英们认为,受中国贸易冲击比较大的地方,往往选民容易对当前政客表示失望,从而使他们更加渴望在现有政治经营之外,另找人选,这时便出现了特朗普这样一个另类的候选人。
然而,在这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格局下,要打贸易战似乎并不那么容易。这就好像特朗普声称要建一座“长城”,来防止墨西哥移民进入美国,然而赤字率居高不下的美国花不起这笔巨大的财政开支。
在理解特朗普的时候,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一句话显得颇具深意——不要听他说什么,要看他怎么做。
近期,张智威在分析美国多年行业贸易数据、模拟贸易战影响后发现,挑起对中国的贸易战或难以解决问题。
研究发现,名义数据显示2015年美国对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为3660亿美元,几乎占到美国商品贸易逆差总额的50%, 但这一数字存在误导:中国对美出口中很大部分出自加工贸易,约37%实际来源于全球供应链上从其它国家进口的部件。
张智威经计算加工贸易影响后得出,中国或只占美国年度贸易赤字的约16%,仅略高于第二位日本的13%和第三位德国的11%。若中美发生贸易战,势必将牵扯全球供应链上的所有参与者,其中也包括一些美国公司。
| 美国商品贸易赤字的构成
德银认为,若要准确预判中美贸易战的发生风险和潜在影响,首先需要站在美国的角度客观分析美国发起贸易战的意图。对此张智威总结为以下三点:缩小贸易逆差,促进经济增长,以及把工作岗位带回美国。
该研究综合分析多年行业数据,表示若中美发生贸易战,美国从上述三点目标出发,会最优先关注以下行业:电子产品(包括计算机和手机)、电气设备、纺织品及服装、家具和汽车。
但经详细推演后得出,在这些关键行业发动贸易战很难针对中国:对家具、纺织品和服装提高关税,可能会推高美国对其它发展中国家的逆差;中国汽车出口的规模有限;电器及电子产品又大多由跨国公司使用进口零部件制造。
| 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各大重点行业领域
| 中国从美国进口的重点行业领域
综上几点看,美国若想通过对中国的贸易战来达到意图,实际难度很大。另一种情况是,双方最终也许会采取其它方法来调整双边贸易失衡,例如: 中国增加从美国的进口,或是扩大与美国的双边服务贸易。
“三足鼎立”格局引领未来
不论特朗普是否要让“美国再次变得强大”,事实证明,美国独大的G1格局已经很难成立。
如今,全球贸易已经进入“新常态”。以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鞠建东、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魏尚进等人牵头的研究发现,以2012年为分界,全球贸易正从“高速增长、美国核心、中国驱动”的旧常态向“增速趋缓、三足鼎立、区块结构”的新常态演变。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框架,既不是美国试图恢复的G1,也不是美中对抗的G2,与全球鼎足三立的生产结构相适应的G3体系——北美自贸区、欧盟、亚洲/华夏(农历)共同体(Huaxia (Lunar) Community),是全球经济治理新框架的未来。
全球贸易新、旧常态转换的决定因素有四大方面。旧的四大因素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劳动力进入世界生产和分工体系;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贸易成本的下降;贸易制度成本的下降;全球生产垂直化所推动的沿价值链的生产分工的深化。
近年来,以上四个因素几乎同时发生了变化: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供应进入“刘易斯拐点”;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在中国进入平稳期,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短缺;主要国家的利益亦出现了分化;全球价值链呈现出区域价值链的结构。
之所以说当前中国有能力改变“美国核心”的旧格局,这可以通过中国与日本的对比来解释。年,日本在全球货物贸易中的比重迅速增加,于1993年达到峰值7.85%;年,日本的份额逐年下降并于2004年被中国反超。至2015年,日本的货物贸易总量降至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时至2011年,中国也遇到了“刘易斯拐点”,贸易增长率也开始下降。
但与日本显著不同的是:日本在经济增长速度达到顶峰时,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外贸总额,均与美国存在明显的差距,所以未能改变“美国核心”的旧格局;中国在经历了30余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外贸总量已稳居世界首位,经济总量亦达到全球第二。
| 中日货物贸易总量变化,以及中日角色的转变
可见,“美国核心”的旧格局已被打破,而东亚、北美及欧洲“三足鼎立”的新经贸格局已经开启。
但这一“三足鼎立”的格局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演进。二战后,美、苏两极对抗,全球呈现G2格局;此后,由美国领导的一超多强的世界经济体系开始呈现,全球进入G1时代。同时,1975年之后的30余年间,G7成为了西方以至全球经济与金融政策的重要协调机制;直到当前,G1 已经向G3过度,三足鼎立的全球经济治理新格局形成。
鞠建东分析称,G7框架下“一超多强”的全球经济治理格局,已不能反映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演变。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在近三十年间已快速崛起为G7之外不容忽视的经济力量;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全球货币金融市场激烈动荡,也宣告G1-G7体系走向终结;更具代表性的G20出现,但发展水平及方式的巨大差别使得成员国间利益矛盾重重。
尤其是,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需和全球贸易新常态下的区域化格局相适应,在以美国、德国、中国为核心的北美、欧洲、亚洲价值链“三足鼎立”的现实格局下,从区域化的诸边治理体系开始,去探索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框架。
值得注意的是,“NAFTA、欧盟、华夏共同体”的G3治理框架是否具备,也取决于四大要素——代表性、效率、合作而非对抗、多元化而非霸权。当前,这四大要素也都完全满足。
-----------------本文选读---------------------------------------
今日行情分析:
【原油技术面解析】:
原油日线图,布林带系统呈多头向上运行趋势,K线沿布林带上轨向上震荡运行,上方54美元形成强力压制,MACD指标零轴上方金叉运行,快慢线聚拢,红色动能柱缩量。4小时图上来看,布林带三轨走缓,K线区间震荡于52.50—53.50美元附近,受下方52美元强力支撑,MACD指标零轴上方快慢线交叉聚拢,绿色动能柱缩量,KDJ指标向上发散运行。综合而言,原油价格短线上行动能较足,且OPEC减产执行可信度增加,预计原油价格后市将震荡上行
【白银技术面解析】:
日线方面,白银连续三连阴,昨日白银也是受MA5压制,最后也是收的一根阴柱,本人预计下周依旧会延续跌势,行情近期都走在下行通道中,附图指标MACD死叉向下蔓延,绿色动能放量;四小时方面,昨日行情一直运行在中轨与下轨之间,上方受到中轨压制,下方受到下轨支撑,在这一区间震荡下行,直至停盘行情还是没能走出这一震荡下行区间,且K线一直受均线系统压制,趋势看空无疑。
云舒有说话:
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面对,或者是对新的挑战。握不住的沙子并不是扬了它,而是想办法“弄湿它”,看不准的行情并不是抱怨它,而是想策略抓住它,别减肥了,你丑并不是因为你胖,别乱跑了,你亏并不是因为导师,信任就如同一个一岁小孩的感觉,当你将他扔向天空的时候,他会笑,因为他知道你会接住他,这就是信任。
--------------------------------------------------------
首先,代表性已毋庸置疑,就第二点——效率而言,谈判成功的可能性和参加谈判的人数成反比,因此当前的G20只能是一种过渡,以美、德、中为核心的北美自贸区、欧盟、华夏共同体三足鼎立的“G3全球经济治理新框架”很可能将开创一个稳定而高效的全球治理体系——由美、德、中代表三个自贸区就相关议题进行磋商并取得共识。
就合作而言,过去美苏争霸的历史经验表明,由两个核心国家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容易演变成两强争霸,而美、德、中的G3,相对于所谓的美、中G2, 可能更接近现实,更加稳定,更趋于合作,而不是对抗。
此外,当前的格局也符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在一个三足鼎立的体系中,任何一方都难以建立霸权,因而是一个稳定而多元的结构。
“川普时代”的全球汇市
除了全球经贸格局,当前各界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就是在特朗普治下强美元的走势。然而,正如各界对于特朗普必定会发动贸易战的简单认识一样,美元走强其实也并非必然。
中金香港黄海洲预计,美国经济将因特朗普的刺激政策等因素而迎来大转折,2019年美国增速可达4%,最大的风险是低估美国反转。不过,资深人民币研究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教授潘英丽则表示,将未来20余年与战后高增长相比是错误的。二者有三点不同:1)美元本位替代金汇兑本位;2)中国参与全球化分工;3)贫富两级分化。因此,她预计未来经济仍将低迷,利率仍会低位锯齿状波动,即使上升斜率仍低。
特朗普政策也存在内在矛盾,因此其对于美元而言并非完全利好。就对内政策而言,减税、积极财政投资基建、重建制造业是核心,这将拉动投资和GDP、利率上升、美元升值;然而,这也会导致债务负担上各、出口下降、国内成本上升、增长下降1.5-2.5个百分点,美元可能因此而贬值。
就美国的对外政策而言,战略收缩、抑制中国(对俄台日韩政策)、开征关税、施压人民币升值维特朗普核心主张,这对美元的影响为短期升值、长期贬值。
同时,美元对于经济也存在一个自动平衡机制。美联储副主席费希尔(Stanley Fischer)在2015年底的研究中,利用美联储模型测算得出,广义的实际美元指数升值10%,美国GDP在之后的三年中下降1.5个百分点;如果升值15%, GDP三年内下降2至2.5个百分点。
潘英丽认为,2018开始美元可能步入10年贬值期。这也主要有三大依据。
依据1:美元长期变化规律:十年熊市与五年牛市的更替。
依据2:美国经济地位已在上一高点显著下滑 (美元计价夸大了波动)。
依据3:美国债台高筑,负债成本加速上升。
美国财政部预测:未来75年政府总支出占GDP比例将比政财总收入占GDP比例更快上升,分别从目前的25%和15%上升到2080年大约43%和21%,也即财政赤字占GDP比率将从目前10%上升到20%以上。
因此,潘英丽也认为,“人无贬基”在长期来看是绝对成立的。至于中国应该如何应对短期的汇率不确定性,她也提出了几大建议:1)宏观:财政精准发力、货币定向宽松,去产能、去杠杆、促转型;2)微观:保护私产落到实处,健全市场秩序, 放宽市场准入、减增值税5%和五险一金至30%;3)化解金融风险:不良资产处置、金融三角债处置、泡沫的去化。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印巴军备贸易战争打响,最后却是美国笑看虎斗,坐收渔利_突袭网
当前位置&:&&&&印巴军备贸易战争打响,最后却是美国笑看虎斗,坐收渔利
热门标签:&
印巴军备贸易战争打响,最后却是美国笑看虎斗,坐收渔利
编辑:张俊
印度和巴基斯坦这对冤家从彼此诞生之初就互相看不顺眼,彼此小摩擦不断,甚至大打出手。在此之前,印度由于自身在经济上的优势,一直对巴基斯坦处于优势地位。毕竟财大气粗,有钱花起来任性。印度一直是全世界军火贩子的热门顾客,一来二去,印度成了全球最大的武器进口国(这个第一是确实的实至名归)。美国一想,有钱赚固然是好,但是也不能让印度一家独大,造成地区天平严重倾斜啊,不然怎么体现大哥风范。善于算计和做买卖的美国于是想出一招妙计,转手卖给巴基斯坦12架蝰蛇和数千枚地狱火导弹。这下该印度心理不平衡了:要知道蝰蛇可是被认为是攻击力不亚于阿帕奇直升机的主战武装直升机啊。咽不下这口气的印度随即向美国以天价购买了28架阿帕奇和15架运输直升机。不得不说,印度在军火购买力这方面表现确实抢眼。但是仔细一想,这似乎是美国在背后设下的一场巧局:拉拢巴基斯坦,向兜售印度武器装备,在大赚特赚的同时离间了印度和俄罗斯以及巴基斯坦和中国。一石四鸟啊!必须承认,美国这本生意经确实值得他国学习。其实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很多,装备只是其中之一,影响更大的应该是使用的操作人员的水平。购买了先进装备能否物尽其用,还得看印度后续如何使用。
更多精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位一体中的政治建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