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4个月前,未婚妻美貌女总裁回家接爷爷看她爷爷。 回去了1个多月,中途不让我打她tel。其他联系也很少回我。

看全球旅行分享
用十六番APP
看全球旅行分享
用十六番APP
中国︾显示全部亚洲︾显示全部欧洲︾显示全部北美洲︾显示全部南美洲非洲︾显示全部大洋洲︾显示全部南极洲
转发好帖来了,o(∩_∩)o...
此贴作者:网友truevoice
欧洲的一角,人间天堂-克罗地亚------------------------------------------------------------??呃….克罗地亚(Croatia),因为台湾称克罗埃西亚,所以下面我都用”克罗埃西亚”了。    9月18号下午,在匈牙利南方的小城pec拿到签证,当我乘着火车进入克罗埃西亚的那一刻,我满怀着雄心壮志心想,这一趟为期两个月,可能精彩绝伦但也是辛苦万分的西巴尔干诸国之行就要开始;但后来回想,看来上天对我还不错,不让我进入之后的国家折磨,留我在安逸的克罗埃西亚享受,这倒有得也有失。    无论如何,在我满三十岁的前夕,为了这次旅行,在众人惊讶的眼光中,我辞了一份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好工作;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有我这个不成材的儿子,三十岁了还想着旅行的大梦;但虽然他们不愿意我这样做,也最后是全力支持,并在旅行途中不断的关心着我。    回来后,钱没了,工作没了,女朋友也没了,我所剩的只有我满满的回忆与一路上的点点滴滴:那些所看见的事物;所遇见的各种人;以及在梦里都还会梦到的蔚蓝亚得里亚海及微风。    提到克罗埃西亚,你会想到什么呢?喜欢足球的人可能会想到曾在1998世界杯拿到铜牌的克国足球队;喜欢音乐的人可能知道现在正火红的钢琴王子迈可森;喜欢电玩的可能会前几年轰动一时知道克国独立团队研发的《英雄萨姆》(Serious Sam)这套游戏;但,这依然是个一直是众人所不熟悉的国家。    以我自己的例子,当我提到我要到克罗埃西亚时,绝大多数人的反应就是:「那是在那里?」、「你要到非洲去?」之类的;稍微有些了解的人会紧张的说:「别去!那里有战争」;如果你想解释,说要去南斯拉夫最快,但大多数的人也不知道南斯拉夫已经是过去式了。    在亚洲人的想象中,欧洲应该是如德法奥英义等这些西欧南欧国家,形容词如"优雅的"、"浪漫的"、"宁静的"典型欧洲;巴尔干国家从来不在也不应在这些想象之中而被乎略。在欧洲,巴尔干对传统西欧国家来说,是"另一个欧洲",有着一些幻想及刻版印象;在这次旅程中,渐渐的了解,克罗埃西亚为了摆脱这些历史所做的努力及尴尬,事实上,在90年欧洲共产解体大潮后所新兴的民主国家或多或少都面临着类似问题;光明面与不愿提及的历史阴暗面并存着;而这些问提在我们的自己的生活环境中确也有似曾相识的存在。这一路上,我不断得思考这些问题,与当地人交换着意见,在后面的文字中,会慢慢的提及。    无论如何,谢谢您收看这一系列的文章,发文总是希望能与人交流分享,若您看完每一段的文字及图片,能给我一点小小的响应及鼓励,我都能知道是被人关注而深深感动着。    所谓「发文不附图,此风不可长」,在接下来的文字之前,先发几张照回来的照片预告吧!  我从小到大都喜欢走跟别人一样的路,旅行亦然;大部份旅行者到克罗埃西亚的第一站都是首都札格雷布(Zagreb),我确选择了西边边境小城伏科瓦(Vukovar)。    在匈牙利的佩奇(pec)拿到签证后(在这边的领事馆办签证非常方便,我一小时就拿到了,以后再教大家怎么办),我直接坐火车往南,进入了克国西部第一大城Osjek。这辆只有三节的无空调列车,从佩奇出发时坐满了小孩,随着一路往南在各小乡镇停下,这些小  朋友们也纷纷下车,看来这班车也担负着通学的功能。这种地方似乎几乎不可能出现亚洲人,小朋友们好奇得偷看着我,我一响应微笑,他们又吓得躲起来。    到了边境时已是黄昏,全车只剩下连我三个人。边境官员还算客气,只是对我所持护照打量甚久,但也总算顺利进入了。    边境小站的视野是一望无继的,铁路直线延伸到地平线的那一端,远处是晚霞,但确有雨;安静得只有昏鸦啼叫,多了几分的惨淡气氛。那里有什么等着我?我又为什么来到了这里?为了来到这里,付出的代价会不会太高了呢?我做的选择到底对不对?一时,杂乱的思绪以及对未知的恐惧一起浮上心头。    但前面等着我的,不是等了多年的梦想吗?既然来到这朝思暮想的地方,又为何在这退缩了。不管选择是什么,我都将必要有所收获,这样才不辜负我所付出的。随着要换乘的列车进站,又不知道那里来的一阵热血:Just do it!跳上车去了。    西边内陆最大城Osjek,虽曰最大城,但确跟东边亚得里亚海边城市的夜夜笙歌及观光客流连不同;这里到了晚上七点,街上基本上已经没什么人了。当然,这个地方也几乎不会有观光客,更何况东方人;于是,我就在众人的注目礼中,走进汽车站,买了一张往南边边境小城Vukovar的车票。    「你要到Vukovar?」    售票员看了看我,用着充满疑惑又想确定我没说错的语气覆述一次。    「是的,Vukovar」    我以为我发音不正确,怕他听错,也重复了一次,买到了前往该镇的车票。    临上车,司机也疑惑的看着我,又重复了一次上面的对话,看来,平常人还真不会去那地方呢!    往vukovar的路上没路灯,又开始下大雨,就在这种阴冷的情况下,到了该地。    因为vukovar也不是什么旅游盛地,因此也没什么民宿之类的,在汽车站茫然一阵子后只好住进lonelyplanet介绍的某间三星级,一晚400kn,结果打开房门一看,哼哼!好家伙,没有空调,但还好天气还挺凉快,一打开窗户,只见鸽子咕咕两声振翅飞走,牠吓  到,我也吓到了。    这就是在克罗埃西亚的第一晚。  pec車站,後面那班車就是我乘坐的班車內部邊境小站地平線那一頭,就是克羅地亞了這邊已經是克羅地亞  HRVATSKA 是克羅地亞的自稱,對內他們自稱這個名字 對外才自稱CROAVIA等同一班車的人  Osjek的汽車站,實在很破  Vukovar,是克罗埃西亚西部,隔着多瑙河与塞尔维亚只有一水之隔的边境小城,也是1991年独立战争的最前线。克罗埃西亚有着世人所向往的阳光亚得里亚海海岸线;但也有着如Vukovar一般,充满了阴暗,痛苦及血腥的不堪历史。    虽然小镇不大,但幸好有提供的地图,才得也穿缩其中。    若不是那些斑驳半颓倒尚未重建的废墟,这里跟欧州其它小镇并无二致,这些是在小镇上中央大街看到的。虽然战争已经结束十六年了,但这里还看得到这些遗迹,一些完整也房子也是弹孔累累,当地人似乎不太积极去修护这些地方,也许在他们心里,这些废墟,正代表着那段过于血腥的历史,想忘记确又无法割舍在那时失去的亲朋好友,因此消极得任其存在着。    1991年的克国独立战争,当同时期,美丽的亚得里亚海明珠杜布洛夫尼克(Dubrovnik)遭受炮击而引起世人注目时,鲜少人注意到在这个小镇上爆发了战后欧洲史上最严重的冲突(至1991年)及大屠杀。在战前,这是一个克罗埃西亚人与塞尔维亚人和平共处的小镇,但独立战争爆发了;两边各自被挑起了民族情绪,塞尔维亚人认为「在也没有人能欺负我们了」(米洛塞维奇语);克族人则「建立克罗埃西亚是克罗埃西亚人的」(克國憲法),双方各有立场。立场尴尬的南斯拉夫人民军进攻了这个小镇展开为期两个多月的街道肉博战。而两方高层也默许非正规的民兵与流氓们对对方进行"清洗",当代"种族清洗"(Ethnic Cleansing)这个专门词眼,大慨就是在这之后出现的新词。    这场战争共有2000年死亡及800人失踪,但更严重的是带给当地人永远的创伤。    原本两族和平共处、相安无事的小镇,为何一夕之间就变仇人呢?也许种族战争就是如此,每个人都要这种情势下被迫选边站,将"我们"及"他们"分得很清楚,"他们"永远是邪恶无人性的妖魔,而"我"将不再存在;不再有"自我"的独立意识,被迫要溶入集体的"我们"当中。    领袖竭力狂喊,群仲歇斯底里得呼应,"我们"变成一种力量,强制及顺服,若有"我"公然抗拒,就变成逆流、反动、判徒,不是选择加入"我们",就是等着被"我们"检查。    但"他们"原本是我们的朋友、邻居、同事、同学、甚至是配偶,你能想象早上出门前还互相吻别的夫妻到了晚上就要被迫成为敌人吗?为什么要逼我们与他们成为仇人,这让我想到电影《惊变世界》(Vukovar)里的最后一幕,原本生活平静的塞族的丈夫与克族妻子,在最后,坐着列车分朝"他们的地方"去。虽然这连人类历史洪流中的小涟漪都算不上,但如果是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那就真是一场悲剧。    在Vukovar镇中心偏南一点的地方,有个高耸的废弃水塔,受到炮弹洗礼而残破不堪,但确依然屹立不摇,现在这个水塔也变成该镇的精神象征,许多明信片及大巴上都会印上这个风景。    在市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在市场里采买;在露天咖啡座泡着;在大街上逛着,看着他们的眼神,开始想象他们是如何撑过那一段时期的,我不知道该如何开口问他们这段过去;但当一个东方人唐突得出现在这个小镇拍照时,他们似乎都知道我是来干嘛,因为他们已经用眼神告诉我:「谢谢你来了解我们这个地方。」  戰爭紀念碑,河對岸就是賽爾維亞紀念碑市區的小河正在重建中的房子中央大街,沒整修過的話都是彈孔中央大街很多還沒重建的房子中央街區中央街的盡頭整修過與未整修的房还是中央街騎樓基本上現在已經都恢復很多了,當時戰爭結束後,這個城鎮基本上完全變廢墟。 非常嚇人的,都是彈孔的小區,可見當時戰況的激烈小的沒打穿是彈孔,較大是小型火砲打穿的住家廢水塔屹立不搖,所以變成精神象徵鎮上  市場裡的花店,那個罐子很漂亮對吧,可別亂買喔,那是用來紀念死人用的,在克羅地亞大小便利商店超市都買得到,但因為是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VUKOVAR,所以有代表藍白紅三色的克羅地亞國旗顏色罐  Vukovar有班车直接开至首都札格雷布,车上就印着当地的那座水塔象征,车行约五个小时到达。这巴士有很大一部份的功能是当作通勤公车用,在各大小乡镇穿缩上客下客着,到二分之一的地方才上高速公路,直奔札格雷布。    克罗埃西亚在传统上,全国可分为几个区域:克罗埃西亚中心区、东部的斯洛文尼亚区、西部的伊斯特里亚半岛、绵长海岸线的达尔马提亚,以及在历史上一直有独立地位的杜布洛夫尼克城,克国国旗上那五个小徽,正代表着这五个区域。    而由Vukovar前往首都札格雷布,正是从斯洛文尼亚区往中心区;路经这个区域,景色就是平原,以及无止尽的平原;屋宇没特色,偶尔带着一点斯拉夫色彩,一言以蔽之,就是乡下;直到接近中心区,才开始有从平地上隆起的小丘,及较高的山锋。    约五个小时的车程,在傍晚时到达首都札格雷布,带着点寒气。坐着路面电车,并且在路人的指点下,顺利得找到了下褟的hostel,分到了一张床。    毫无意外的,渡过了这第一天。車身上印著當地標誌物很破的VUKOVAR鄉下小站隨便的鄉村一景  住的hostel,就在札格雷布的市中心─耶拉齐恰广场的一侧,该市三个区域在此交会,算是市中心;几乎所有的电车都经过这里,所以这广场上永远充满了各式各样的人.....还有鸽子。每天清晨,行人形色匆匆的上班上学;下午,逛街的人更多,任意穿越着石版马路着;晚上,人群充满在各倨一角的咖啡座及酒吧泡着;深夜,年轻人依依不舍的回家,酒鬼到处唱着歌游魂般走着。    耶拉齐恰广场以广场上那尊耶拉恰齐的铜像为名,这位挥舞的军刀,骑着马的先生,正是克罗埃西亚的民族英雄,他担任总督期间,废除了奴隶制,解放了劳苦大众而被尊崇着。    若要说到当代克罗埃西亚共和国的意识型态,也许从这尊铜像说起,会有些趣味。    其实,这尊铜像曾在前南斯拉夫联邦期间被拆下,并将广场改名为"共和国广场",一直到了1991年克国独立,才再度被树立起来。你也知道,南斯拉夫联邦,做为一种政治设计,是将西巴尔干好几个民族国家联合起来的,并在狄托(Tito)的高明政治手挽及个人魅力下得以存续,因此,狄托个人虽为克罗埃西亚人,但为了联邦的「相亲相爱」,这种象征性的雕像,怎么可能存在着呢!    随着东欧共产集团的崩溃,风云一时的南斯拉夫联邦也逐渐解体,在信仰真空之下,民族主义再度兴起,各共和国纷纷寻求独立;对克罗埃西亚来说,以现实面来说,作为前联邦里较富的共和国之一,不想被其它较贫的国家脱累;以情感面来说,克罗埃西亚民族过去长期受到中西欧文化,尤其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熏陶,再加以使用与其它国家不同的拉丁字母,自然认为自己与联邦其它国家不一样;独立,变成理所当然的选择了。    一开始就说过,巴尔干欧洲从来就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个欧洲,而克罗埃西亚现存的尴尬,就是想摆脱过去的那一段历史阴影。    与克罗埃西亚人交往的过程中,我学到至少有三件事不要提:巴尔干、东欧、南斯拉夫;对他们而言,巴尔干代表的是愚昧及野蛮的历史,一种非"欧洲"的地理位置;东欧则是相对于"非西欧"的物质文明落后阴影;南斯拉夫代表过去几十年独裁,有别于西欧民主价值观的制度。你说了其中一个,他们会皱下眉头,摇摇头原谅你的无知,对他们而言,这些都是事实,但不愿意提及,他们现在自认是中西欧的先进国家,以有别于优越于其它如波斯尼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等"巴尔干的"、"东欧的"、"前南斯拉夫的"较落后国家。    一个国家换了一个当权者或政权后,否定前任的记忆与意识型态,这种循环在历史上不断的重复着。民族主义的兴起将前代"政治不正确"的意识型态视而不见,于是,克罗埃西亚极力恢复着在南斯拉夫以前的种种历史民族光荣,当然公爵像也再度被树里起来了;但尴尬的是,这就意味着要面对纳粹时代乌斯塔夏傀儡政权的种种丑恶现实,于是,这个时代就被轻描淡写,甚至各种"平反"的言论开始出现。以历史正义来说,舍弃反法西斯专治政权,拥抱纳粹傀儡的民族政权,这是不是有点吊诡。    耶拉恰齐公爵时代是一段历史,乌斯塔夏时代也是历史,南斯拉夫时代也是历史,每一段时期都无法视而不见。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也一样,总是不愿意面对过去某几段历史,轻描淡写的或找一些荒谬可笑的借口理由带过,但大家心里都知道,它实际上是存在的,构成了历史、国家的一部份,并影响了一代人的记忆,无论功过,现在的当权者都有义务带领人民正确的,清楚的重新认识那段时期发生的事,目前的国家机关也许没有这种政治责任,但确有绝对的道德义务;但愿如此,更多经历不同时代,有不同历史记忆的人都能在此得到慰藉。    上城区的圣马可教堂旁,到处是黑头车,警卫也比较森严,到处有印着"SABOR"的门牌,我将它照起来回去问hostel的工作人员那是什么意思。    「SABOR是什么意思?Parliament吗?」我问。    「哼哼.....没什么, Bus Station而已」他看了照片,冷笑了两句后这样回答。清晨的耶拉恰齊廣場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拉近來看耶拉恰齊像  久闻克罗埃西亚足球队实力坚前,足球热潮在克国风气之盛,在札格雷布期间,正好敢上了足球联盟冠军赛的第一场,于是,就顺着满大街的"蓝衣人"(札格雷布主场队球衣颜色)一起搭着电车到了球场。    一下车,还在离球场约三百公尺的街口,就已听到球场内的欢声雷动,而警察派出的镇暴部队,个个人高马大,也排成一直线,在此严阵以待,多了一些肃杀的气氛。    继续跟着一边呼着口号一边前进的"蓝军"走,来到球场入口处,挤满了等待进场的人群,个个高举着持票的手「我有票我有票」抢着要先进去,而铁丝网墙后一个工作人员不断的大声咆哮,虽然不知道在讲些什么,但应该是要大家排好队;那种情形像极了恶灵古堡第二集里等着逃离管制区的人群,个个都像挤掉对方,先进到里面抢个好位置。    我买了一张最便宜60kn的票,一路不时还有黄牛向我兜售门票,而更多的人则打量着我,也许一个亚洲人出现在他们的足球场里是个很稀奇的事。    朝另一个区域的门走,这里也是一长串排队的人群,好不容易轮到我了,第一关,检票进入旋转门;第二关,拿感应器全身扫一次再用手全身搜一次,只差没搜挡部了;最后,他要我把买的矿泉水交出来,把瓶盖扭开拿走后,就放我进去了,我倒现在还想不透,瓶盖要怎么当作凶器。    算是进了场,几个狂热的,穿着主场队服脸上抹着油彩的年轻球迷,兴匆匆的把我拉到一边,硬是要教我几句加油的口号跟着他们一起喊,我也含糊的喊了几句带了过去,皆大欢喜。    我走到观众席的最顶端好纵观全场,又遭遇了一阵阵好奇的眼光。而随着球赛的进行,藉由全场观众的吼声、欢呼声、哀叹声,也感受了他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当主场队抢到球,占据有利位置,全场欢声雷动,加油声左右呼应;左边观众席同吼上一句,右边观众席很有默契的接了下一句,可怜的客场队加油席,不但人群稀稀落落,就连加油声也被淹没在主场的加油狂潮之中;而当主场队失去了一个好机会,或射门未进时,则全场哀声叹气,如殇考妣。    唱战歌也是必要的,万人唱起那雄壮的旋律,配上整齐画一的口号,在札格雷布九月底已经有些寒冷的天气中,显得热力十足,也火爆万分。    球场里多的是携家带眷全家一起为主场队加油的画面,常见的是小孩及老婆吼的比一家之主更疯狂的场面,爸爸老公还不时的在一旁劝说别太激动;也有情侣档的球迷,女朋友歇斯底里般的尖叫狂吼,引来男友的侧目。    球赛从黄昏进行到晚上八点左右,为了怕同时太多人离场挤不上车,我先行离场。球场附近的咖啡座,俱乐部均在放球赛的LIVE,也围观的大批球迷,他们一样自发的喊得口号喧天,而球场前整条路已经被封锁,警车也不时得来回巡逻。等了好久都没电车来,我索性用走的回去,才发现,原来街道封锁已经封锁到一公里之外,而散场的球迷也跟逛大街一样,如同游行般随意的走在马路上;依然的,一边喊着口号,左一句又一句,一边散步着;过了封锁区后,依然每个路口都有警察站岗。这天晚上,我总共走了四公里的路回到hostel,一路上都是观赛的球迷们。    克罗埃西亚足球风气之盛,欧洲国家的足球传统占了一半;另一半可归功于1998年的世界杯的季军,对于一个独立没几年的国家,第二次参加世界杯就拿到如此佳绩,让世人眼睛一亮,自然大大震奋了其民族自信心。    回到hosetel,工作人员兴奋的问我好不好看,虽然我对足球没有太大兴趣,但能感受到那种现场的热力四射,也已经足矣。現場排成人牆的警察們滿街都是藍衣人球場入口入口處有很多人賣著保麗龍板,到現在還是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場內入口處,搜身得很嚴得球賽現場散場後,滿大街都是走回家的球迷  喔...忘記說了....這場比賽的結果是主場隊以1:0落敗  看來大家不太喜歡看文字敘述,以及寒冷的內陸,接下來我就以圖片為主,讓大家看看美麗的風景吧!    UNESCO(1979) Plitvicka國家公園这风景,简直是要美晕了···
真想住在这种地方呀老外的生活还真悠闲,坐在船上,看看鸭子?鸳鸯?!山间小路周末一家人来到这种地方休闲是再好不过了这样的风景,怎一个“美”字了得克羅地亞的觀光宣傳口號就是:    「世界上有兩個最美的地方:一個是您的祖國;另一個是克羅地亞」    你看,這一句就灌大家迷湯灌得飄飄然了吧!然後接下來一句是:    「克羅地亞如畫;如畫的克羅地亞」    然後,我就被徹底擊倒了公园里面这条小路可真长呀···清澈见底的水我继续贴 ·是不是有如画般的感觉呢·小鱼儿呀,小鱼儿,要知道我是多么的羡慕你呀,生活在这么美的地方我一路走一路拍太阳快要下山了  為了拍美圖不要命的老外夫妻次日··· Markaska的海岸  Tucep  這一天天氣不是很好,照出來的效果欠佳,大家湊合著看吧!海边停了很多的船熙熙攘攘海边游玩的人 不知道為什麼那裡海邊松樹特別多,而且都長得很漂亮如此享受  既然有人提到了DUBROVNIK,我就先来发那边吧!那是个美到一塌煳涂的城市,走过世界那麽多地方,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那麽美的地方。    不过这张照片很可惜的,我必须承认,是后製过的,因为是在车上照的,尽力将反光消除掉,但还是免不了有些糢煳的痕迹,谁叫自己不小心把站在路边拍的删掉了呢。  我到该城时是个雨天,非常沮丧,只好等待,等了两天,终于太阳出现了,我还记得那一天,走在城里,当乌云终于褪去,阳光照耀洁白的石板地时,大家都拍手欢呼了。    于是,我一住就在那住了八天,留下一堆古城日日夜夜的照片    这张照片应该可以放大一点吧!呵呵 明信片图片  基本上,天气好的话,只要加个偏光镜,不用后製,怎麽照都很好看    这是古城的旧港,另外有个新港,在新城区 发几个不同的角度  这是走了比较远后拍的,为了照上面那个海滩那个景,坐公车坐到末站开始找,结果没想到海滩其实就在古城旁边。 这是在对面的小岛上照的,很不幸的,这张跟上面那张都误用了iso1600去照,所以有些糢煳了 古城  其实观光客真的很多,早上十点开始观光客就开始涌入,大部份都是欧洲国家的继续贴些古城的PP   他们的GMP也不过10000多,但是物价直追西欧呀!可怕,我在那边买了两件内裤,一件要价折合EURO 3.5左右 ,住宿以星级来说,二三星级的还不一定有空调,但是绝对很贵;现在观光客很聪明了,会选择住民宿或租公寓,还有厨房和洗衣机能用呢 大慨一晚从 EURO 10-100的都有 我看过50的 已经很豪华了    车费,那简直就是一个贵,比西欧还贵啊!不知道为什么车费与他们的收入那么不成正比  从另一面来看看哈  看过了大气的古城,接下来走进古城的小巷吧! 个性小店挺多,卖纪念品的最多,当然也有些名牌精品店,但五隻手指数得出来  这是一个喷泉的凋像,各位应该看得出来吧!....凋像应该不违反版规吧!   这整条街都是餐厅,简单吃一餐,最便宜的  义大利面:40kn  PiZZA:35kn    1EURO约 7.2kn  这条街都是古怪的小店  呃...这是网吧!也算是古城特色了吧!    观光客的妈妈,把婴儿车放在旁边,就开始上起网了 里面有狗后门穿民族服饰卖手工艺品的大妈  入口处的欧诺佛利欧水池水池边的凋刻都是一个个的人脸一个比较完整的人脸 各式各样的人们街头画家另一个古城门边的街头画家每天下午都在古城门口,口吹口琴,弹着吉他,採着铃鼓的街头艺人,后来我跟他成了好朋友天天都会出现的泥水匠服装店女老闆,跟着假人一起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小巷服装店的假人  民居一景,古城裡的民居几乎都是民宿  巷子這是灶 后面的门上也挂了一个他的图桉"内有犬"晒衣 小径还是这条小径  古城的孩子  都是观光客的商店街  远离商店街,走上楼梯往深处去,会发现很多这种可爱的小窗櫺  这可不是cosplay,这是店家请来两个人穿着古装,做为贩卖古地图的噱头,你看那男的笑得可乐了。那个女孩一直不让他牵手,可是要做个样子啊!所以那女的只让她牵一两隻手指  古城的中央大道:史特拉敦  晚上的古城比白天更绚烂,明天再来发  入夜后的古城,又是另一整风貌,进城逛逛吧!  五六点是观光客们的吃饭时间,人会稍微少一点  夜之史特拉敦大道,不愧是欧洲知名大道之一  虽然这边吃东西贵得要死,直追西欧...我都捨不得上餐厅吃,几乎每餐都是路边的汉堡跟切片PIZZA,但偶尔也会奢侈一下的    嗯...其实是发生了某件事让我的心态有很大的变化,后面再说。    像这样啦!简单的色拉跟最便宜的义大利面 80KN 1EURO=7.2KN 贵贵~~  大街小巷裡的餐厅,其实...卖得都差不多  还是餐厅,虽然餐厅卖的东西都差不多,但主要胜出还是在各店的特色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当地人根本很少去餐厅的,餐厅基本上都是观光客(当然啦!平均收入不到1万美元的地方,餐费却跟西欧差不多)    当地人都会在家裡吃好晚餐,然后出来泡吧!各种特色主题吧都有  这一张和下一张算是当初在古城照的最后两张照片,这是一个爵士吧。每天晚上都有乐师演奏及演唱,非常受到观光客的喜欢,我几乎每天晚上都在那边待着,当然不是进去坐了,因为那也很贵,所以我喜欢坐在这前面教堂的石阶上,一边欣赏音乐一边给朋友写明信片 最后一个晚上,我照常到这边坐着欣赏音乐。有对观光客样的老夫妻也伫足在旁欣赏,老头拉着妻子的手,示意到吧裡坐下;但妻子微笑得摇摇头,指指教堂的阶梯,似乎在说:我们坐这裡就可以了。    于是,两个人就坐在这前面,哼着歌,有一句没一句得聊了起来。  在杜布洛夫尼克古城的港边,认识了一个在招揽离岛一日游的男人,很意外的,他说着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所以好奇的问他是不是本地人。    「澳大利亚」他得意的指一指棒球帽上的文字。    原来,他的克罗埃西亚籍父母以前移民到澳大利亚,他在那里出生,现在随着父母回来,但他的父母则住在斯普利特。    「那你怎么没跟他们一起住在那呢?」    「不不,那个城市太饥渴(hungary)了」他摇摇头作夸张状    「所以你喜欢这里喽?」    「哈哈,是啊!这里非常的爽快(enjoy)」他再度的露出那阳光爽朗的笑容    对这裡的居民而言,赚钱不是很重要的,钱是只要够用就可以,重要的是如何过自己的人生,保持自己的个性;所以,你跟小贩买东西,他们姿态可高了,不接受杀价,要买不买随你,不买也不会像其他地方追了上来;反正,摆个摊子只不过是为了找事而找事做而已。    在这八天,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从餐厅厨师、店员、街头艺人,甚至是泥水匠或清洁工的,不管什么职业,给人的就是一种自信与开朗的印象,无形中,这种气氛也感染了众多观光客。而这城市,多的是来自不同国家来的人,来了之后爱上这裡,就久居不走了,也许就是爱那种的enjoy风气吧!  如果不想逛太喧嚣的地方,古城也有许多小巷可以探险 夜店的广告,直接投射在古城的南入口  夜之旧港区  卖画的女孩  书店橱窗  儘管外面那麽热闹,但巷子裡还是居民的地方  家的感觉,在外面久了看到这些从屋裡透出的小灯火,都特别有感触  在二十世纪末,杜布洛夫尼克再度卷进了战争的炮火之中,到底当时候的轰炸有多严重,除了通过网络的影片文件可窥知一二外,在古城的几个角落有图片展示,并有专属的一个小小纪念馆,里面挂满了当初罹难者的照片姓名,贴满了几面墙,老实说,数目不多,这个数字的平民被炸死在近代战争中也许不算什么,但一张张照片却将他们具体化,很直接的刺激,那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一个人就代表着一个故事。    在古城的几个路口,也有一张介绍牌,是古城的地图,上面布满密密麻麻,不同颜色的小点,代表炮火对城内房子古迹不同程度的坏,经过的游客看到都免不了惊叹一下。早在1979年,美丽的杜布洛夫尼克旧城区就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而面对炮火对古城的摧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只能消极得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建筑上插上蓝旗,期望这些地方不要成为轰炸的目标,或者将一些重要凋像的地方包上沙包,但炮弹又不长眼睛,老城又不是重要军事目标,还不是就随便乱炸了,所以现在城内还可看到许多建筑有修补过的痕迹,甚至是残破未重建的废墟。    1991年的独立战争中,如果说以塞尔维亚为首的南斯拉夫人民军在东边的一连串行动,还找得到一些维持主权完整之类的正当性的话,那轰炸南方杜布洛夫尼克的行动就显得有些不知所云,做为一个观光盛地,毫无军事价值,也没有所谓的"等待解放的塞族同胞",为何遭受这种横祸,当然了,以克国政治宣传的观点,这正是向世人宣传南斯拉夫邪恶及非理性的疯狂最佳表现,一直到现在,在一些纪念的文物当中都还存在这种基调的文字。但一般认为,  在克罗埃西亚国境的最南端,是一伸入海中的条状半岛,刚好挡住了蒙特内哥罗科特(KOTOR)峡湾的入口,而对杜布洛夫尼克的轰炸是一次的战略性轰炸,迫使克罗埃西亚放弃这块土地。    塞尔维亚失算的是,对古城的轰炸,也给克国政府一个宣传的大好机会,从这场战争以来,都给传统欧洲世界一种印象,即追求民主独立的亲西方克罗埃西亚,对抗食古不化的共产塞尔维亚;而第一次波湾战争后,电子媒体的LIVE革命,让全世界在第一时间看到那从亚得里亚海明珠的美丽古城中升起的火光与阵阵浓烟,随着全世界观众一再的纠心,南斯拉夫人民军的立场就越来越被妖魔化,在宣传战中失去阵地。    (当初古城被轰炸的新闻影片可至YOUTUBE 搜寻DUBROVNIK即可找到)      生活闲适及自由惯了的杜布洛夫尼克人民,历经这种苦难的历史时,他们是怎么想的,但又怕触及了他们心中的伤痛而不敢问。终于忍不住在离开的前一天问了那位认识的清洁工大哥,他们是怎么熬过那一段日子的。    「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嘛!」他答得稀松平常,然后抽了一口烟。    「不过我偷偷告诉你喔...」看我愣着,他狡猾得笑了一下,继续说下去。    「那时候我们知道全世界的媒体都在报导这里的战事,所以我们在城内烧了很多废轮胎,让情况看起来比实际更加严重一些,哈哈哈!」    有群可爱的小朋友从我们面前边玩耍着边跑过去。    「希望战争在我们这一代就结束了」最后他补上了这一句。      ────  城内的图我看也发够了,明天开始再继续发风景和小岛的吧!  与古城成一个犄角来守护这个小海湾的是里耶纳克碉堡全景  从小屋旁有条路可以走上去,但也不是永远风平浪静的,刚去的第一天,狂风大浪,要上去还要算准海浪扑过来的时机用跑的冲过去,像画面中这位太太,很不幸,下一秒时她已经全身都溼了  从上面可以看到另一面的古城  旁边又是个小海湾,常常有人在这玩水球 海水如凝璧 平水而无波,浑然天成的游泳池  附近的建筑基本上都是迎海而建    (其实遇到这种壁海蓝天的画面,数码相机的白平衡转到萤光灯模式来照,效果会相当好) 海上之城  城墙有一小门可走出去,原来朝海外面是一酒吧!少少的钱换来无敌美景 躲在城墙外,听着海潮之声谈情说爱也是很浪漫的事  要不,有三五知己谈天说地,也是一种幸福 看到对面那个岛吗,那是洛克姆岛,我们也过去看看  这是岛上的小码头,这个岛基本上是没居民的,只有一间简餐店岛上也是欣赏古城全景的好地方 古城外的海上,天天总是停着一两艘的超级游轮,有小船接驳游客上岸  这是岛上的游泳区,其实岛上有个FKK(天体营),不过基于礼貌,就不在那照相了喔耶! 在克罗地亚,等船其实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在杜布洛夫尼克,有许多小岛一日游的行程,包含了午餐及三个小岛的行程,很多公司都在码头边招揽,这次坐得就是这种小小的彷古船  第一个到达的是kolocep岛,停留四十分钟,这裡简直太可爱了,空气中也充满了香浓的柠檬与柳橙味 可惜时间太短,不然我也想试试  岛上的小巷  岛上的田野,亚得里亚海就是多岛  小岛上 小岛一日游坐的船,最后面有个炉子,厨子就在那边烤鱼做午餐,当然啦!午餐也是在船上解决的  这对鸳鸯,总是坐在最船头呀    (唉...那女孩美得迷人,怎麽跟这种胖痞在一起...)  饭后,厨子会把大家的厨馀都收集好,出港后,海鸥彷佛都知道什麽事般绕着船飞,原来厨子要开始表演喂食秀啦!他先丢一些在海中把海鸥吸引过来  (唉...那绳子真是太讨厌了...最好的角度都被挡住了)  这是一瞬间的事,海鸥咻的一声就抢过厨子手上的食物  大绝招,厨子嘴裡叼着食物,海鸥飞过来抢下,就出现这幅好像跟海鸥接吻的画面  下一个岛到了,是Lopud,两个小时,游客都会在这边玩水  在船上认识一个瘦瘦带着眼镜的法国女生,很不起眼,没想到她到了这裡,衣服一脱,穿着比基尼,我差点喷了鼻血,那个身材喔....  随便照的  岛上小巷拉远一点角度来看看无所不在的海边露天酒吧  也许这就是幸福的人生吧!  基本上他们都是钓鱼钓好玩的 钓到小鱼就丢给旁边的猫咪吃 到了下一个岛Sipan,平常我们坐公车都在候车亭,但对岛上居民来说,只有候船亭这种东西  岛上一景,这个岛才停四十分钟而已,很不爽  在港边一定都有这样的酒吧 下午三点,邮局已经下班了,唉...这裡的人喔  岛上  回来时坐的是游艇,这些鸳鸯们就是喜欢坐船头,很浪漫对吧!等会不久后,他们就被一阵阵的大浪打成落汤鸡了  这是DUBROVNIK附近,一个叫Trsteno的小村子,这边本来只是渔夫的避风港而已 再来一张,在这裡,我终于也忍不住跳下去游泳了  这也是另一个叫ZATON的小镇,为了拍这些高处的照片,硬爬上一个没有路的小山,摔得...还好相机没事 ZATON镇上,这边都属于DUBROVNIK的卫星城镇,坐公交车到这大慨也只要二十来分钟   还是ZATON  还是ZATON  这个国家的老头没事就是泡吧 日落了,但照片总是比不上实景那样令人感动  一个人旅行很逍遥,但看到这样的画面又会觉得孤单,多想找人一起分享心中止不住的喜悦或感触,就算是一句简单的「好美」,都算有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    你好truevoice,照片非常美丽,身处其中一定更加感动. 几个问题想请问你哪:        1, 英语流利, 不会当地语言去的话有没有问题?        2, 匈牙利值得一去吗? 是怎样的风景?        3, 你一共玩了多久, 花费多少?    你好,关于第一个问题,那边的人,比较年轻的几乎都会英语了,一些车站景点餐厅等几乎都会列出好几种语言,一定有英语,而对观光客比较相关的票务方面人员也都会英语,这个是可以放心的,那边的人都还不错,挺热情帮助游客的,不像西欧的人那么冷漠。    第二,匈牙利,是这样的,我第一天晚上十一点到了布达佩斯,第二天早上六点就离开布达佩斯到边境小城pec办签证,一拿到签证后马上就进克罗地亚了,其实我对匈牙利没什么印象,但pec的确很符合心目中欧洲小镇的那种形象,布达佩斯虽然匆匆一撇,但也看得出市区建筑的华丽与雄伟,我觉得应该值得一去啦!    (我不知道现在在北京的克罗地亚大使馆的签证规定是怎么样,我在PEC的领事馆办主要是看中那边天高皇帝远,对发签证来说应该比较宽松一点,果然,加去银行缴费时间两个小时就拿到了,要是在布达佩斯的大使馆办,还要一大堆证明,要命喔!一般来说,领事馆拿签证都会比大使馆容易一点,不过大家不要学我,拒发的话不要怪我啊!下次再来写一篇在pec拿克罗地亚签证的功略)    第三,我大慨花了2.5W rmb ,主要是机票我在一个礼拜前才订的,所以就花了 1W了,不然可以更省的,海航现在有直飞布达配斯的班机,可以在那边转机到克罗地亚的几个城市;要不,现在东京也有直飞札格雷布和杜布洛夫尼克的班机,随叫那边日本游客多。    我去了约一个月,其实我觉得当地旅费可以压到1w以内,因为很多地方没去过,事先也没做太多计划就乱闯,花了很多冤枉钱,主要是那边坐巴士的费用特别贵,比西欧还贵,吓吓,如果一切都安排得很顺利的话,我想含机票一个月2W应该够吧!(这是指住在HOSTEL或民宿,不上餐厅吃饭,都吃快餐的情况下)  再补上一句,如果你护照里已经有申根签证了,对于这些没加入申根公约的国家,签证官看到了,也会加强发给你签证的容易度(不过听说明年克罗地亚会加入申根公约....)  话说,我本来计划的行程,是在离开克罗埃西亚后,继续往南前往去年才独立的黑山共和国,接着往科索沃,再至马其顿,然后往阿尔巴尼亚再往北回来。    在札格雷布的黑山大使馆,找了好久才找到,是在一栋小楼的第五层,那一层就有三个国家的大使馆,都不大,大约也才六十平分米而已。我跟办事人员说想要办签证,他很热情的回答跟我说现在持任何国家护照都不用签证就可以进入黑山,拿中国护照完全是可以免签证的;我只好尴尬的再问,那我拿Republic of China的护照呢?他可更开心的直说没问题。    所以,带着愉快的心情,DUBROVNIK玩完之后,我乘车继续南下,到了边境,先是克罗地亚自己的边境检查,顺利通过了;车又开了一阵到黑山的检查哨,他看了护照老久,又拿下车不知道去检查什么,问了我一堆问题。我心想不妙了,果然!他跟我说我需要签证才能进入。抗议无效,就在巴士上众目睽睽下被赶下车了,我永远记得那个家伙,穿着如城管般的制服,嘴脸就跟兄弟连(BOB)里面那个索柏连长一样,简直就气炸了。    结果我只好在中午十二点,顶着大太阳,背着重的背包,从黑山的边境走回克罗地亚的边境,又花了快一小时重办入境;这边的边境官员人就很好了,一幅天高皇帝远那种散慢乐天的感觉。    可惜,美丽的KOTOR峡湾,世界文化遗产就在眼前,居然不让我进去,照一張以茲紀念我的不爽  因为边境离城镇很远,只好慢慢走到最近的城镇坐车,直到走得快死时,突然开过一台白色大奔对我按喇叭并停下,太开心了!一上车,是一对时髦的年轻夫妇呢!就跟你看史密斯夫妇里面那种郎才女貌的一样,就这样她们载我回DUBROVNIK。    回杜城的第一件是,就是去挥霍大吃一顿,反正现在也不用那么省;但心里还是有些不爽,唉….因为黑山不能进,所以后面的地区都跟着不能进。我的西巴尔干之行就这样泡汤了    我觉得进黑山的确是不用签证,但是要不要让你进去决定权完全是在边境警察,早知道我就不答只带600EURO 就说带1000EURO好了  前后不着车,不着村的公路  没到过斯普利特(SPLIT),你无法想象一个城市能对千年前罗马时代的遗迹作如此奢侈的利用。    在某个寒冷的早上,我从札格雷布出发到这里。这天,寒冷得要穿上夹克保暖,在高速公路当中,似乎爬上了个山峰,还经过个大雾的休息站。但这一切在经过了个隧道后,一切都变了;如魔法般变得晴空无云,巴士上的游客疑惑又惊喜,纷纷转头往后确认,而车上播放的音乐,也如应景般,从原来带有点斯拉夫色彩的小调,变成了热情的南欧情歌。蓝得发亮的亚得里亚海出现在面前,虽然只是弯弯曲曲伸入内陆海湾的最深处,但也引得游客一阵开心。    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是的,一切都变得不一样,这就是克罗埃西亚的内陆区与达尔马提亚海岸区最直接的感受。到过过这两个区域的人,都可以随便找到一堆相对的形容词来形容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地方:保守或开放、内敛或热情、寒冷或温暖....实在太多了。而斯普利特就是这个地方的代表,虽然巴士仍然在高速公路上疾驶,但游客都忍不住开始想象那是怎么样的一个城市。    ─────  第一眼见到的亚得里亚海(摄于车上)  只要刚到这的游客细心观察一点,就会发现这里的风格很特别,先是工厂,后是闹市,再来是海港,但一切混在一起;这就是克罗埃西亚的第二大城─斯普利特,虽然美其名第二大,但其实也才三十万人口。如果说札格雷布是个政治的都市,那么斯普利特就是个商业的都市。
split 夜景港边  还在游览车上的穿着夹克的我,看到路人着得都是T恤短裤的,突然觉得自己很蠢就把它脱掉;或者可提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小事:我学会的第一句克罗埃西亚语是"SADOLA"指得是凉鞋,在札格雷布,我找了不下十间鞋店都找不到;但到了斯普利特,大家都在穿,当然也到处都在卖,我不知道能不能把这件小事当作这两个地方的不同,但是我猜想,这里一定有更多内陆没有的东西。    ────罗马时代城牆边的摊贩  做为达尔马提亚地区的中心,也是交通中枢,每天你会看见许多来自克罗埃西亚全境的班车及火车在此停靠;而港边,随时有各式渡轮进出连接其它城市或大小岛屿,对于旅人来说,这个区域不到一百公里内包含了三个世界文化遗产,可说是旅游中心。在这里,随时听得到轮船启航的汽笛声,天空中海鸥不断盘旋着并抢食游人丢的食物,市区洋溢着海的咸味;港边种着一排椰子树的滨海大道是欣赏这一派风景的好地方。这是个空气中充满欢乐气息,但又有些俗气的都市;欢乐在于海岸城市特有的自由气息;而俗气于那无所不在的商业气氛。    ─────spliy旧城港口滨海大道火车站,这是一个火车很不发达的国家,所以班次很少 等船,这一班赶不上,就等下一班吧!反正坐着也舒服  整个斯普利特的中心,就是港边旧城区古城处,这也是城市最早发展的地方。这整个古城区也在1979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巴尔干半岛,在地理上做为东西方文化的交会,随着各方势力的消长在早期分别受到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所影响,而斯普利特又在整个半岛延海的中央位置,自然是文明的交会核心。后来随着罗马帝国版图的快速扩张,很快的整个地中海延岸都是帝国属地,为了帝国统治的需要,罗马建了许多"高速公路"通往各地,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路线,即这从罗马,绕过亚得里亚海进入巴尔干半岛,再经过此区,从这可以再下希腊爱情海或继续往东到半岛内陆。早在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就意识到这个地方的重要性,而在普利特附近的小丘上设立城市,即沙隆纳,做为的达尔马提亚省的省会。附近山上有个废墟,就是当时留下的遗迹。    但真正奠定斯普利特城市基础的,还必须说到后来的罗马皇帝戴克里先( Diocletianus);这位在此区穷苦人家出身,充满草根气息的统治者,在权欲横流的罗马帝国一路从在泥泞里厮杀的基层士兵当到一人之下的统治官,并在先任皇帝被刺杀后继任皇帝,政治手段想必非常高明。在戴克里先之前的罗马皇帝都相当的短命,任期大约都只有两三年而已,但军人的强势作风,对外击退四面而来的外敌;对内也在政治角力场上打败政敌,成功的保住帝位达21年(284-305),直到他退休为止。    但戴克里仙的政策对罗马帝国的影响还不止如此;鉴于帝国的领土过于庞大,一人实在无法处理过多事务,遂将帝国彻底性的一分为二,东西两边各由统治者管理,但这也是帝国历史的关键转折点;不管后来的风风雨雨,东西两方分立的态势越来越明显,不管是在历史发展、宗教政治文化等方面都产生越来越大的分岐。如果说克罗埃西亚一向亲西方,也许她的命运就从这个时候种下远因了吧!    戴克里先在罗马帝国史上一直是位充满传奇与神秘性色的皇帝,不仅仅是他的草根出身;另一方面,有别于其它皇帝不是被刺杀或逼退,要不就是老死,他选择在权力到达巅峰时选择退位,也许是军人的荣耀感让他选择急流涌退,又或者作了太多影响后世历史的重大决定而心力交悴,他终于回到了家乡达尔马提亚。传说戴克里仙的嗜好是种菜,在他退位后,帝国又再度溷乱起来,许多人请求已经归隐的他再度复位,但他的回答也挺有趣:    「请他来看看我种的菜,那他就会放弃这个念头了」    这回答如公桉般耐人寻味,但无论如何,这座华丽无比的宫殿在他退位前就已计划好,并花了十年建立起来,就位于在沙隆纳附近小半岛的南岸,这就是现在斯普利特古城区的原形。    ────  旧皇宫中庭
一样巷子  游客如果走入古城区内,一定会讶异那古今并存,经过千年,不断在既有建筑上再加上新建筑,各个时代建筑皆有却不突兀并继续利用着,这种如建筑史走马灯般的画面,是斯普利特古城的最迷人特色。    在戴克里先去世之后,原来的宫殿区成为贵族聚集之地,但当地真正的政治经济中心仍在沙隆纳,要到三百年之后614年,异族入侵,攻破沙隆纳,当地百姓纷纷逃入有厚实城墙的宫殿区后,这里才真正开始有一般百姓溷杂居住。现在,沙隆纳只是斯埔利特附近的一个小城镇而已。    目前的斯埔利特古城区仍保有当初的格局;戴奥里先用了一座传说中的要塞当作宫殿的蓝本;四面墙,而四个出城口分别是金银铜铁门,而四座城门分别有四座小塔,铜门是靠海的一侧,四个门由两条路连接,也将整个宫殿分为四个区,分别有不同功能。古城建筑所选用的白石,是从附近盛产白石的Brac岛运送而来,这个地方的白石,在近代同样供应给布达佩斯国会大厦及美国白宫所用。而几千年过去了,历经不同主子的统治,建筑风格也各代不同,虽然城里的建筑已经拆建好几次而新旧杂处,但在空间利用方面,却慢慢发展出一套共存的逻辑来。    我住的Hostel就在古城里,据说是一间超过八百年的房子(其实这边的房子还不都差不多)老板Alean是个讲话不徐不缓的神秘中年男子,到离开之前,我还是套不出他的真正职业是什么,但他似乎又无所不知,跟各方关系良好,问起斯普利特城内的各种消费,他是这样讲的:    「要买纪念品,在地宫里面;城门,对,就是那个罗马时代的铁门,下面的冰淇淋很好吃,但他们的晚餐不用试了;晚上九点后,中庭广场,就是罗马神殿下面那间酒吧,都会有乐团演出,可以坐在广场里听音乐,气氛不错...至于路上精品街,就别逛了」    在古城里,遗迹、教堂、民居、陵墓杂处,罗马城门废墟底下就构成一个餐厅的空间,或着神殿只留下一个壁面,但后来的建筑盖在里面,这壁面反而变成了装饰;又或着,商店索性不装潢了,保留原汁原味用白石砌成的罗马石壁;而原来的宫殿中庭,现在变成各种艺文表演的场所,古城区里到处可以看到这样溷合利用的设计,若在晚上,打上了适量的灯光,又有种异样的美感。    ────    新旧杂处罗马时代的城门皇宫中庭  罗马时代的皇宫前厅,现在变纪念品摊聚集地 古城的小巷中  小巷裡  值得一提的,这里一间比较"新"一点的建筑,是斯普利特银行的四层大楼,但朝落地窗里一看,地板是如外面走道的白石地板,里面有些罗马时代的残柱与断墙,设计师巧妙的利用这些上下交错与空间遮断,将柜台与各个办公区间分开,等于说外面只是用一层皮将古城一角"罩"起来变成大楼,你能想像吗?银行员就在千年前的罗马遗址里上班。欧洲许多拥有罗马遗址的国家,无不自成一区保护着,其实就仅是保护在一角而已,遗址里像死了一样,就连罗马亦然;但这些遗迹在斯普利特却是活的,仍然不断的在被利用着而越  来越有生命力。    ─────  SPLIT银行外观大门办公区  整个古城区的最高点是圣多米努斯教堂的尖塔,游客可以爬至上面眺望整个港区全景;教堂所在的位置,那竖立着两列科林斯式圆柱的八角型建筑,也正是当初戴奥克里先的陵墓,说来也真是一种讽刺,戴克里先的时代,进行了罗马帝国对基督徒最大规模也是最后一次的迫害行动,这次行动持续到他去世的隔年(313)才由米兰敕令所停止。但后来他的陵寝最后却变成了教堂,历史还真是爱开人玩笑。  酒吧在古城里是无所不在,这里已分不清是住宅区还是商业区,在弯曲的最深邃幽寂小巷中,蒙眬的灯光与花树夹持中,都会见到摆了几张小桌子的酒吧!跟观光客常去在大路或广场上的酒吧不一样,这些小酒吧都是专做熟客的。原来这里餐厅都非常贵,跟他们的收入不成正比,所以餐厅都是观光客比较多,本地人大多数都在家里吃饭,吃完饭后就约朋友出来泡吧!而每到周末夜晚,整个古城简直就陷入了一种疯狂的状态,虽然欢乐,但可苦了住在这的居民。  深巷酒吧夜之巷  夜之巷 夜之古城在千年古罗马城门下吃晚饭,这种感觉很奇妙吧!  在晚上,旧皇宫中庭前的lvxor酒吧是最受观光客及本地人喜欢的地方,旧阶梯以及石柱,将这围成一个剧场的形式,每晚都有乐师及歌手面向广场的演出,游客任意坐在酒吧提供的座垫上欣赏音乐,服务员则来来回回在广场穿梭送着饮料;要一杯啤酒在千年遗址里随意的听着轻松的音乐,多么美好的夜晚,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前段的旅行一直在克罗埃西亚的内陆,到斯普利特,终于贴近了延海区域,就跟开头说的:不一样;不仅仅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些差异,还有历史进程及文化因素等贴近城市灵魂的原因。这种影响到现在比较明显的是斯普利特人总是觉得这里才是克罗埃西亚最早文明的区域而有点自傲。其实在沿海的达尔马提亚区域,过去因为意大利及威尼斯的长期占领,不管在文化和血统上都跟受过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日耳曼及匈牙利种族及文化影响的内陆不同。前者热情豪放;后者冷静条理;中欧跟南欧的区别。就如许多国家都会有的地域情节一样,Alean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那些札格雷布人喔....」同样的情况,在札格雷布时也常常听到有人说「那些斯普利特人喔...」。      ─────  晚上的皇宫中庭换个角度有时候喝酒也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那种感觉猫咪会跟你说,我才是这裡的老大 这篇不是游记,记录一下在克罗地亚遇到的中国商人们。    ─────      路过大小城市,只要用心观察一点,常常会看到一些用汉字配和英文写成店名的中国商店(China Shop);第一次见到觉得挺惊讶新奇,但接下来的旅行,发现这些中国商店简直就是无所不在。    跟一些克罗埃西亚人聊天,他们对中国的印象不一定很清楚,但说到中国商店,他们都说现在到处都是;后来在某些城市,我甚至将中国商店当作地标,迷路了就问中国商店往那里走,还真是大家都知道。说无所不在并不夸张,从东部内陆的小市镇,西边海上的小岛屿或者海边小镇,几乎都可以找得到这一两间卖着中国商品,用红底白字写着店名的中国商店;里面卖的东西杂七杂八,衣服鞋帽、钟表雨伞电风扇,一直到玩具笔记本之类的,大部份都是从浙江义乌批来的。    我第一次走进中国商店,是在某海边小城的晚上,看着那汉字的招牌好奇的走了进去,刚好老板与老婆在柜台里上网,还传来QQ那熟悉"哔哔哔哔"的声音;也许是我突然的闯进太过突兀,老板看到我并没有很热情,反而有点戒心的跟我聊了几句。    「哈哈,老板老家那里啊?」为了确定我的猜想,我问老板是那里来的    「浙江」他头也不抬得继续玩他的QQ,其实听口音已经知道应该是温州来的。    「嗯...来几年了呀?没想到这里也见得到中国商店,都是从浙江那进货的吗?」    「两三年了,货随便进的....」听得出老板似乎有些不耐烦。    我再说在其它地方也看见中国商店,都那里来的,老板这时彷佛用一种开示我的语气说起来了。    「现在克罗地亚中国人可多的,萨格勒布那还有一间中国商城呢,现在到处都有中国商店...我大叔还在科索沃」    我看老板也没再聊下去的意思,就告辞离开了,后来证明他果然所言不假,到处都有中国商店,不管它的名字叫中国商店、友谊商城、唐人街、还是北京商店等等,都是卖着一些中国进口小商品的店铺。而且我问了那些本地店员才知道,原来老板不一定住在这,他们可能进货时才来一次。    后来总算有机会认识一个商店的老板,他来了五六年了。愿意跟我多聊一点。    「唉...蜡烛两头烧!你以为来这是做老板,是做两头呀!什么事都要自己干...」    原来这些在克罗埃西亚的中国商人大多从事些杂货零售业,所以了,"做两头"指得就是不仅要当老板,也要当搬货工,用台语来说,就是「校长兼敲钟」。    「要不是为了赚钱,谁愿意离家那么远,我有四年没回去了,但一直寄钱回去,在家乡买了两栋楼了,但最近也越来越难买,房价越来越高,再赚个几年,生意也许会更大,生了孩子后看能不能拿个克国户口再说吧!」    这些远赴克罗埃西亚的中国人们,大多是浙江温洲、台州、青田一带人,只要亲戚间有一人去了,后来的就先去投靠他们,然后再在当地自行开业,一个带一个,看到的就是现在这种遍地开花的中国商店型式。    在这边赚了钱后,他们大多数把钱在家乡买房子,就以这个老板来说吧!他希望多赚些钱拿回家乡投资房产;在这个地方也照常缴税什么的,看待了几年后可不可以申请个克国国籍,要不,小孩能拿到也不错。中国商店里卖的东西虽然算是比较低阶的制品,但算是先把底打稳了,有更多资本再投资其它行业。    无所不在的中国商店让当地人印象深刻,但总的来说,他们对中国人的印象还是有些负面,主要原因是2003年那次的浙江旅行团集体失踪事件,轰动全国,以致于克罗埃西亚人提到中国时都会先提一下这件事。这件事也给这些老板们一些影响,最直接的就是签证,他们拿的都是一年一签的,事件后签证又更严格了,有些人拿不到接下来的签证,只好回中国,投资在当地的生意也等于血本无归,所以现在当地的中国商人大多都相当低调守法。    「他马的在欧洲都变得有礼貌,结果反而被以为是小日本」这位老板如是道。    虽然卖得都是些在中国可能只上得了杂货市场档次的玩意,但价格可不便宜,老板也不讳言,赚得都是这种高利润价格差。比如说,我在某小岛买了一把只有开收功能再普通不过如儿童伞的雨伞,不幸的是,这把雨伞只撑过那一场雨,就离奇的分解了,这把"一次性"的伞,就要价30KN,但虽然如此,这些应有尽有的百货商店还是吸引蛮多本地顾客光临。    「要是在这没赚钱,我还待在这干啥!但在这赚钱心里总是少了一个底,到底以后家乡还是要回的啊!」他最后这样说。    ─────  贴几间中国商店的照片,你会发现他们的装修风格都很像国产数码宝贝内部装修几乎都这个样子的这间店的老闆大慨是FLG的信徒  小岛VIS之旅    ─────      在斯普利特,我实为搭讪的问早餐店的美女那一个小岛比较值得去,她让情的为我这个观光客介绍了好几个地方,比如Havr、Brac之类的,讲得一大串,可兴奋得连克罗埃西亚语也自然的说出来。克罗埃西亚人就是这样,对自己国家的风景相当自豪,只要有人说他们国家很美,话夹子就开了。    「那Vis岛呢?」我问。    她愣了一会,然后以一种恍然大悟的语气说「喔对!那边真的非常棒,我都忘了,有一定要去那里,很美」她拍了一下手说着。    「喔?你去过?」    「哈哈,其实没有啦!不过大家都这样说」她理所当然的回答。    这个假咨询真搭讪的结果不那么重要,其实我老早就打算到VIS岛上看看了,真正把我骗过去的是在网络上的一张图片:一个跟动画红猪里飞行艇秘密基地同样情调的小海湾,这张图片彻底把我给击倒而神游数月。趁着再次回到斯普利特的机会,去了一趟小岛。    这天下午,港边依然停满了各式渡轮,天色极其晴朗,在空中海鸥不停盘旋,这种天气不出游,简直就是浪费。买了张票直奔渡轮,这次搭乘的是水翼船。乘此班船的大多是当地居民,游客不是很多。旁边有几个讲英文的老太背着包包,帮他们将包放到架上后遂攀谈起来。    「你们也到VIS玩呀?」    「是啊是啊!要到这个地方」其中一位老太拿出那个再也熟悉不过的海湾照片    看到他们拿出那张图片,我也拿出同样的图片来,结果大家笑成一团。    渡轮飞快的在海中破浪前进,因为速度较一般船只快,因此是全密封是船舱,不让游客上甲版晒太阳。这条航线穿越BRAC岛北面,与其它植被茂密的大小岛礁构成水道,要到过了这些岛群的最边缘,才算真正到了外海,船只也跟着随着海浪稍微颠簸。千百年来,来往船队在这条水道出出入入,也许对船上水手来说,再也没有什么景色比这些更乏味的;时至今日,商船队变成邮轮,反而变成游客的盎然兴趣,不断寻找从没见过的美景。    到达VIS岛约一小时,如果乘普通大型渡轮则要两小时多一点。这里仍然是一派亚得里亚海离岛小镇景观;红瓦的各式建筑将整个港湾包围,另一侧则是海滩;入港处另有一伸入湾中水滴形状的陆地,上有一教堂。要不是船只驶过的涟漪,这港湾里的海水是一派平水无波而宁静。    ─────  其实我在快艇裡看到这个标示是挺错愕的,因为这不是一个中国人常出现的国家VIS镇  镇上石砌小屋与小巷  这裡也是克罗地亚海军炮艇的基地  Vis是离克罗埃西亚本土最远的一个离岛,也是最晚开放的一个,在过去,它是前南斯拉夫的海军基地,一直到最近十年才开放观光。实际上,这个小岛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找得到人类居住的踪迹,后来希腊罗马及威尼斯法国都曾占有过她,不过也只是当作船队的补给港而已;目前在岛上面海高处都可以看到颓败的小堡垒,就是这时候留下的痕迹。后来二战时,意大利及后来的英军都曾把这当补给港,而这也是狄托游击队的秘密基地之一;有个狄托本人常去的一个山头,目前就叫做狄托山。在这里,讲起狄托,老一点的人总是眉飞色舞加油添醋的描述着,虽然我也不知道他们在讲什么。但如果又恶作剧的问他们「那南斯拉夫不错喽?」他们又是「哼!」的挥一挥手。    岛上有两个主要的小镇,一个是"VIS"另一个是在另一端的"KOMIZA",加起来人口也没超过五千人,是个让人容易遗忘的小岛。    这个岛上的年轻人流失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严重,但有些就如我住的民宿,一间在半山腰的别墅,一对中年夫妻住个,儿女都在斯普利特读书,反正闲着没事干,就开民宿。好奇的问了港边租车店的辣妹及老板这件事:    「好像岛上年轻人挺多的嘛?都不想到本土吗?」    「因为我们懒啊!哈哈」辣妹店员想也没想就这样回答。    「又不缺钱,在这过得可爽,干嘛到本土工作」那个被阳光晒得皮肤古铜色的年  轻老板补上一句。    这里的年轻人要不自己开店,反正也很难亏钱,就算亏了反正也不会倒;要不就是当店员服务生,下午还可以有很长的休息时间,也不用负什么责任,反正也饿不死;再要不就是合伙买条船带游客出海玩,自己也挺逍遥,每天就固定那几班。在人看来简直就是毫无斗志,可是跟他们聊天却又感染他们的热情活力。    坐在港边的酒吧旁,滨海大道上充满了各国来的游挺,海风稍微吹过而缓缓起伏;虽然已经秋天,旅游季节快过了,整条路上还是充满游乐的气息。时值黄昏,岸边店家华灯初上,港边除了海风带来的咸味,也多了一些烹调海鲜的香气。游客在港边散步,要不就租辆自行车到处逛逛,游艇上的乘客也上岸坐在咖啡座翘脚聊天。游船人员正在跟游客推销着他们的行程,那游客似乎不太满意。小朋友丢片鱼干,恶作剧得看猫咪与海鸥争食着。一阵海风卷起,我也被吹得有点昏昏欲睡。    ─────    早晨的VIS镇  VIS岛真的美在于她的海岸,如果往岛中央去,会感觉平澹无奇;这座约只有九十平方公里的小岛,最高点约在她的西南方,是五百多公尺,岛中央如盆地般被山围绕着,大多是葡萄园,也有几个村子散落在路旁;连结VIS与KOMIZA主要有一条环岛公路,北面约十公里,走南面要二十公里。虽然岛上有公车,但常是配合着学校上下学及渡轮时间,所以班次极少;游客如果要到另一个小镇,通常是包一辆车,或者租辆速克达自己兜风。    不知道那来的疯狂自虐念头,我居然租了一台脚踏车开始环岛,希望至少以时速三十的速度前进。当然,骑了二十分钟后就开始后悔了;整个VIS岛是西高东低的地势,因此要往西,一直都是缓缓的上坡;我选择北面的公路,在田野间开出的笔直大道就通往斜坡的顶端,两旁只有葡萄田园星罗棋布与虫的鸣叫,一路都见到蜥蝪在灼热的地上机警的爬着,让这条在烈日当头,痛苦的上坡路段更戏剧性。    一般来说,这个岛的岸边是以渔业或观光业为主,内陆就比较惨一点,除了种葡萄,就只能开葡萄酒农庄吸引观光客,虽然岛上的人很自豪的会宣称他们所酿的葡萄酒是全国最好的,但就这么个小岛,海边及内陆收入还是有所区别。    岛的另一端,KOMIZA是个比VIS更古老的小镇,也是藏在山脚下的海湾中。车骑到公路的最高点可看到这个小镇,再来就是一连串的弯道往下滑,连串的弯道被我快速的抛在脑后,几只驴子似乎没看过东方人一样盯着我这样骑过去。    ─────  半路上,岛中央驴子远眺KOMIZAKOMIZA到啦!  港边的石房都是浅褐色并红色屋顶的,每户的窗帘总是摆着几盆盆栽,绿叶依墙而垂;窄巷亮白的石头路让人不觉得阴暗;猫咪选在太阳照射之处懒洋洋的睡着。小巷的最终端就是海滩,从这一线天中看出去是层次分明的蓝。小港边尽是咖啡座,虽是早上仍然都满座,男女老幼皆有,他们似乎又不是游客,每个人的步调都那么缓慢而悠闲,走路稍微快一点都在人群中显得突兀。    ───KOMIZA的小海湾  komiza  离VIS岛约五公里处的西南方,有一更小的Bisevo岛,那里有着名的蓝洞。于是与其它观光客在当地旅行社并船一同前往。到了港边一看,是大一点的橡皮冲锋艇,当场有女游客吓得不想上船了。约二十分钟到了Bisevo岛的小码头,这里可说是离岛中的离岛,只有数栋石屋在岸上,居民不到二十人。在这要换更小的扁舟前往蓝洞。    ─────就是坐这种冲锋舟Bisev岛到啦换更小的船前往  蓝洞在这个岛的南端的一岩壁下的小缝中;这一个让人引起无限幻想的地貌美丽名词,即一另有洞天的海中岩洞里,阳光从另一方向的海中小洞洒进,照映反射在海水里,造成海水呈现梦幻般的蓝光景致。在前往的路上,同船游客各个兴致勃勃,欢笑声不断;进洞口时,因洞口的狭小,大家必须将身体伏着低于船身,进了洞口是一片黑暗,操船者也将引擎关上用惯性前进,等转了一个小弯,那海中透出的蓝光慢慢的将整艘小船给包围,微微的波光也映到洞穴上。    原本欢笑不断的游客忍不住安静下来,连惊叹与赞美声也变得窃窃私语,大家都有默契,好像大一点的声音,都会被吵得在这梦境般的空间中醒来一样。彷佛一切都静止般,只有如宝石蓝晶萤的水里,小鱼群倏的游过,反射出片片银光。水中透出的光线,是神秘魔幻似乎不断的吸引人往洞的那里去。    ─────  蓝洞  回到VIS岛上途中起了大雾,船长似乎有点紧张的四处张望,船飞驰行进,脸上也沾满了水雾,好不容易冲破雾区,矫正了点小航向往港口前进;船长恶作剧耍帅般突然将船速加到最快开始蛇行,左右大力摇晃引得女乘客哇哇大叫,最后冷不防的在海上画一个大8字结束了这趟旅程。    ───其实坐这种船挺刺激的  回程选了南面二十公里的公路,这段路一开始就是折磨,延着曲折的海岸弯上山坡,慢慢骑到顶端云飘过之处才又开始缓缓下滑,又进到内陆的田区。    ─────又是开始一段痛苦的上坡路终于到了最高点,拍照留念岛内的农庄这张的确是边骑边拍的,叔叔有练过,小朋友不要学葡萄田  在这南边的海岸,如果乘船的话会看到海水侵入一个个锯齿般的峡谷边角,在那里,自己一人占据一个宁静的峡谷海湾是可能的。在这里,我终于找到了图片上那幅美景,STINIVA海湾,在峡谷最底的小海滩,前方被峡谷包围着只留一个小开口,海水在这比湖水更宁静,虽然这里是vis岛的招牌景点,但也只有两三个人在下面而已;到这交通不方便,从顶端下到最底也是一条艰难的石头路,稍不慎就会摔倒。虽然他们主打这个景点,但也不想过度开发。    「这里的路怎么不修好一点,要到那边很麻烦耶!」回去后我跟租车店辣妹抱怨。    「随便你们,既然想要看美景,就自己想办法去吧!」她抽了一口烟一幅得意的样子。    这里的岛名非常以岛上的美景而自豪,但另一方面又不希望有太多观光客来干扰他们的生活步调;在克罗埃西亚,大家都知道VIS是数一数二的美丽小岛,但在众岛中却又常被遗忘。VIS岛吸引人在于她的宁静之美,这是一个没有夜生活,没有太多喧嚣的岛屿,游客选择来到这岛上,无非是想避开过多的人群,并且,对那种发现私房美景的探险过程乐在其中吧!    ────  STINIVA海湾  再发一张不同角度,这张阳光比较充足  我懒懒的坐在海滩旁小吃店的长椅上,整排茂密的松树遮住了炙热的正午阳光,微风,海水轻轻的推向岸边,几艘小船随着微波摇曳,却如同浮在半空中。一旁的珠宝店走出一个比基尼女郎,她顺手把铁门一拉下,就径自往十公尺外的清彻海水里了。    「那是我老婆」小吃店老板指着那辣妹得意的说。原来他除了小吃店,旁边珠宝店也是他的。不过更令我吃惊的是,他们对于工作是那么随性。    这是斯普利特南方的Tucepi海边小镇。    在斯普利特附近,往北或往南一百公里左右的海岸,可说是整个克罗埃西亚海岸的最精华,有海岸悬崖,或者长长的白色海滩,或者形状各异的迷你小海滩,这一个个的小镇,总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以及自豪的景色。外国游客们总是坐巴士经过这一段路,因为公路建在山腰上,因此都只能看到海岸山脉丛山峻岭的壮丽,而很难见到隐藏在这山脚下的海岸小镇风光,可能偶尔匆匆一撇而惊艳,但又无耐于行程不好中途下车。这一个个的小镇,非要自己亲自沿着海岸走过一遍,才能发现他的细致与悠闲。    如果旅客南下,就会发现越来越多这些山脚下的小镇,其中一个比较大的是Markaska,这是个很典型的亚得里亚海畔的海湾城镇,她被中间凸起的一个小丘分隔为两个小湾,一边是港区;另一边是海滩。在港区大多停的是私人游艇以及彷古游船,每天也有几班渡轮来回这里与对面的Brac岛。延着港湾弧型的成排古建筑,这里是镇中心,总是一堆游客散慢的游荡着,斯普利特人喜欢来这边渡假,  风景不错但交通又比其它小镇方便;虽然这里是以旅游为主的小镇,但如果在下午,你会看到除了餐厅外几乎所有的店都是关门的,上面挂了个牌子「营业时间:AM 10-12 PM 5-9」,问他们为什么下午休息那么长,他们的答桉几乎都是一样的:    「休息,到海边玩啊!」这是带点理所当然的疑问语气。    如果照一般人的想法会是,赚钱也只能赚夏天旅游旺季而已,冬天就没钱赚了,所以夏天要努力多赚一点,冬天可以悠闲一点;但在这里,他们的想法是,夏天那么美好,要多多享受,钱只要赚够用就可以了,不是那么重要,至于冬天,店就继续开着,反正闲着就是闲着;可能最后还会加上这么一句:    「那些内陆佬不知道在瞎忙什么...」    正想附合他时,他冷不防的又补上    「就跟你们日本人一样」    我只好摸摸鼻子,的确,在这里就算维持着跟平常一样的走路步调,都好像跟其他人格格不入。      MARKASKA  往北走一点是Brela,这里几乎见不到外国游客,都是本地人。在沿海地区,似乎不管多小的村庄,一定都会有条海边步道,让人很容易亲近海边;当然,他们"海边"的概念又跟我们有些不同了。    「海不就是用来玩的吗?你伫在那欣赏有什么用!」我坐在一个小湾的矶石上,旁边冰淇淋店的小伙子终于看不下去了这样跟我说。    这里的海基本上没什么波浪,被一个个凸起的石岸分隔成围成一个个小小的海湾,就跟游泳池差不多,在海岸边,长的都是松树,就连那些矶石上也生长着松树,没人修剪过,但都长得非常好看;有些海上小礁岩上也长了松树,如盆栽般种在湛蓝海水中。本来是错乱的岩石与小石砾滩组成,有些粗犷;而加上其间松玉树临风得点缀,让海岸变得俊秀。    海岸边都是倚山势而建的别墅,这都是出租用的,许多人携家带眷就在这边住上一礼拜渡假;或者,让我们比较无法想象的是,它地游艇直接开进小港,一群人上岸就直接住进了这些公寓里。在Brela,她的海岸地型在整个克罗埃西亚来说可是得天独厚的,但是个内行人才知道的地方,在这,只要你肯多走几步路,都可以发现属于自己的小海湾,所以,经过这里,多得是泳衣放在岸上,人不知那里去了的情况。    ────  Brela的夕陽  这段的公路也都是建在半山腰上的,所以非常壮丽,下面这三张是我冒着生命危险,用走的经过段路才拍到的啊!路很窄,车开得又超级快,都是大卡车,很可怕,一步小心可能就....    ────海岸的夕阳海岸,拍这个画面站的地方是公路湾道的最外侧,前后都看不到车,我真是玩命啊公路  斯普利特往北旭本尼克的方向,也是有个受人喜爱的小镇,几次经过这里,总是看到旅行团的车子在离镇不远的地方停下眺望拍照,想必也是经过时惊艳而停下的吧!一个椭圆型浮在海上的半岛城镇,建筑依小丘而建,中间最高的是教堂的尖塔,南面有一伸出的小码头,若从天上看,就如同一只鱼的形状,这就是Primosten。    Primosten是一个真正的古村,村子里皆是由白石砌成的小屋,若是晴朗的天气,给人是一种宁静的感觉。几条石版路往上走最终都可以到最山端的教堂;而教堂旁是墓地,面向着晶蓝色亚得里亚海,我想,能长眠于如此美丽之地,这也算是死而无憾了。  Primosten镇中  葬在这也算爽了 
光是一个Primosten就拥有好几个大小不同的海湾,就算有日照,但不管从那个角度欣赏,海水都是如琉璃般魔幻,大一点的海滩,游客各倨一方而不觉拥挤,可能走入海中十几公尺了都还没到膝盖深;小一点的海滩,隐藏在两颗大石头与群树的遮蔽间。波浪激石如碎玉;树浪婆娑如群舞,海潮之声配合群虫唧唧的奏鸣,躺在远离尘嚣的海滩是适合思考的,让思绪如潮慢慢推向你的心坎。    而在小镇里,真正的主人恐怕不是人,而是那一只只姿态及花色各异的猫咪,牠们任意穿梭在每个有阳光的角落,可能懒懒的从阴暗处走到阳光处,然后就碰一声倒下来懒懒的躺着了。小镇的妇女们下午没事,就喜欢带猫去钓鱼,倒也不是真的要带回去,只是吊到了,随手就丢给旁边的猫咪吃,为钓鱼而钓鱼。猫在这是主人,所以牠们常对游客是不屑一顾的,就连给牠照张相也是冷冷的看着你;游客常看到猫准备跳下矶石或悬崖而阻止,但似乎又是可笑的担心。    有些旅人不干于只是肤浅的游玩,总想要更深度的了解这些地方的人文,然而真正来到这些地方后才会体会,说再多的历史传说都是多余的,毕竟在这沿海,类似故事的小镇太多了,不外忽就那些渔夫的爱情、过路英雄击退强盗,再要不就是世界皆有的神明显灵之类的,虽然传说或童话的含义从来就不像字面上那么的单纯,但听多类似的也会麻木;只有她们的景致各有特色。在达尔马提亚海岸,你可能离开某个海边小镇后念念不忘,但通常你看到另一个小镇后,又把前一个抛到脑后去,别怪游客们喜新厌旧,毕竟,各有特色的海边小镇太多,追求的就是那种偶尔可以遗世独立,又悠闲的小地方吧。    ───  primosten的海岸primosten的某个小海湾换个角度来看,海滩旁就是酒吧  某个礼拜天上午,我在旭本尼克(SIBENIK)的小丘古城中散步,突然听到圣雅各布布大教堂的钟声响起,而后,城市里其它教堂的钟声也接着响起,从四面八方的传来。鸽子迎着朝阳,随着清脆的钟声而群起飞翔在城市上空。这些节奏又稍急促的钟声似乎再告诉大家:「快快醒来,上教堂了」    旭本尼克,达尔马提亚海岸中部的小城,在那条南北必经的公路上,十几分钟就可以驶过的小城,若不是那座名列世界文化遗产的圣雅各布布大教堂,她的风采是完全比不上其它名城的这附近除了斯普利特外,还有古城特罗吉尔和旭本尼克的圣雅各布布大教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你就可知道,克罗埃西亚这个国家真是旅游资源丰富,世界上很少找得到世界文化遗产那么密集在同一区域。    克罗埃西亚虽然是同一个民族,但内陆和延海可说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有别于内陆日耳曼及匈牙利文化影响;沿海地区较多受到古代来自罗马及后来威尼斯的文化影响。与达尔马提亚其它诸城来说,旭本尼克算是一座"新"的城市,她是在11世纪时才由克罗埃西亚人自己建立,因此没受过罗马文化的影响。若比较斯普利特古城与这里就可很明显发现,斯普利特古城经过罗马人规划,格局都是以正方大道为主,分区各有其功能;但在这里,却是弯弯区区如迷宫,阶梯上下的居民区与小巷。    ────  旭本尼克的小巷  还是小巷裡      在旭本尼克,也可以常常看到这几年红透半边天的钢琴王子马克西姆那带着些许狂野神情的海报。原来他就是出生于此地。    「马克西姆,你知道吗?」古城里快餐店的店员看我望着海报,似乎带着某种期待得等着我回答。    「哈哈,当然啦!大黄蜂、克罗埃西亚狂想曲,非常棒」看她那么期待,我就答了几首我听过的。    这下店员乐不可支,开始讲起迈可森当初练琴练得多刻苦,虽然战争爆发,当还是坚持在防空洞里也要练琴;旁边买啤酒的路人听了也忍不住插进几句,比手画脚的指了好几个地方,说迈可森曾经怎样怎样,又在那个地方做过那些蠢事之类的。    「喔,你有看到啊?」    「呃...没有,不过大家都这样说的嘛」    迈可森真是这个城市的骄傲,以致于大家都能对他介绍个几句。  在迷宫小巷内游荡,偶尔有钢琴声从二楼窗帘里飘落,共鸣到巷的最深处。这里看似复杂,但只要一直往上走,不管往那条叉路,最终一定会走到城中的最高点,圣麦可碉堡。    整个旭本尼克旧城区就依着这个小丘逐层而建,最高点也不过六十几公尺而已,在这里,陡然矗立着一两层的碉堡废墟,我爬了上去,这粗短且厚实的纵深防御往好几个方向伸去,一直延伸到海舺的一角。有些颓圮的残石任意搁在不平坦的地面。这座碉堡也是旭本尼克建城之初就有的,千年间用来抵抗侵略而充满了岁月的风霜,其中最重要还是抵抗了鄂图曼帝国的侵略,但也造成最严重的破坏。但现在对游客而言,这里也是眺望整个旭本尼克的最佳地点。    旭本尼克所处与亚得里亚海平行的长方型海湾里,两边被狭长的陆地包围着,只有前方一道仅二百公尺的水道直通大海。在克罗埃西亚这样弯曲深入内地的海湾还不少,若船只直开可以直入内陆腹地;就在海湾出入口对面的旭本尼克自然成为重要的防卫地点。  古碉堡从碉堡上眺望旭本尼克  成排洋红的屋瓦与蓝得油亮的海洋形成鲜明的对比,海上偶尔还会有几艘桃红的独木舟驶过点缀一下。在一片红屋瓦间,左边稍远一点的圆顶建筑就是圣雅各布大教堂。早在600年前的十五世纪,旭本尼克已经是一座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小镇,虽然早先建城时,一度是克罗埃西亚国王的所在地,但也已是过往云烟;这里的居民不干于城镇的慢慢没落,于是,花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历经好几代的设计师,建成了一座全部以石头砌成,没用到一根木材的大教堂。这种技术到了今日仍然无人能及,放眼世界的宗教建筑,圣雅各布教堂虽然不是最大,但无疑是一不朽的杰作。    若走近细细观察这座教堂,也会发现它具有相当多样化的风格。这是一座三殿式的建筑,正殿及左右殿;而正殿有高高的拱型突起;正殿底是圆顶,圆顶共有八个面,由越上越窄的石版一片片组成;中古世纪的教堂总是带着某种象征来建筑,因此若从天上来看,教堂的主体是一十字架状,再扩成一长方形。但我们看教堂的基座及下层部份,会发现他具有歌德式风格;但它门上与壁上的凋刻及圆顶一加上去,却变得有浓浓的文艺复兴风格,这也是历经许多不同设计师以及当时建筑流行的结果。    ────  不同的角度来看看大教堂  这座教堂采用的白石全部来自附近的岛屿,并且,它的主体,装饰,一直到圆顶,通通都是用石板或石块一层层的组合起来,而非传统用木材及砖头卡榫;因为这种建筑方式,所以从建筑内部或从外面来看,几乎都是对衬一样的。最引起游客兴趣的,就是那教堂外部墙面上的一个个充满喜怒哀乐的人脸凋像,这样栩栩如生的凋像总共有74个,这坐受到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影响的教堂,很自然在建筑时,沾染到那种以人性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传说这些脸是用15世纪时本市市民的容貌为蓝本,为什么当初设计师要刻这些脸上去已经不可考,我想了一个比较有趣的答桉,大慨就是跟建庙时都会刻一些芳名录之类的想法相似,无论如何,这些凋像反而成为  这个教堂最受人注意好奇的地方。    ───  教堂内部,与从外面看的的造型完全对衬一致外牆上的市民头像凋刻  我们现在很难说是旭本尼克有个圣雅各布大教堂;或是说圣雅各布大教堂造就了旭本尼克。在旭本尼克外围,有几座半废弃的工厂与工寮,加上铁路上几辆孤零零的货车,不知情者以为来到了个没落的工业都市;至少,在上个世纪前是如此的。就跟那个历经几代也要建一间大教堂媲美其它大城市的历史类似,在2000年,圣雅各布大教堂以单一建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林,也重新给这个城市灌入了生命力,将原本慢慢没落的工业都市摇身一变,转形成为以旅游为主的休闲都市。    ────  随拍古城裡的猫汽车站裡的大教堂彩绘最后一张,旭本尼克,前面的小缺口是这个海湾的唯一出口
相关游记/文章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不能使用此页面的全部功能。
请换用其他浏览器或者开启对javascript的支持。
联系方式(选填):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钫哲回家看爷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