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策划好一款APP,从而不成为植物大战僵尸appP

文| bartonlame笔者近日在手机上使用某知名商业银行的移动服务时,面临了两种选择:装官方的APP客户端,还是关注官方微信服务号。如果你不需要转账等专业服务,而只需要查账单、额度、积分等基本服务,两者功能几乎一样。但装官方APP客户端你得下载、安装,安装后还要威胁你&该程序会访问你的通讯录&&&,让你选择是还是否,对于选择恐惧症的人来说,实在是一件恐惧之事。因此几乎不怎么考虑,我选择了关注其官方微信。笔者的这个应用场景,是多数互联网用户在当下都会遇到的。业界把诸如此类依托于微信这种超级APP之上的服务应用称为轻应用,而轻应用无疑已经是当下的大势所趋。可以说,为移动互联网普及立下开山劈水之功的传统APP(NativeApp)黄金期已过,而取而代之的是轻应用(Light App)。其实,国内各大移动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开始推出各自的轻应用平台,如百度、360、等,均已推出了较为成熟的轻应用从开发到推广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开发者们如不认清这点,还在埋头苦干地开发出一些用户很少下载、下载了也没点开过几次的APP(俗称僵尸APP),无疑是吃力不讨好。如今,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经历了数年发展,渐入佳境之后,可以说,无穷无尽的APP混战已近尾声,王者显现。用户不再像几年前刚买了第一台智能手机一样,一阵混乱下载,装满了各种各样有用的无用的APP。成熟的用户们,手机里的APP精而又精,常用的APP无非就那几个。国内互联网巨头推自己的轻应用平台,此举的目的无非是希望继续像PC时代一样,继续把控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因为诸如目前主流的Android及iOS系统,苹果和谷歌的官方市场已经牢牢把控了应用分发的第一入口(虽然Play Store因某些原因发展的并不非常良好),国内常规互联网厂商要在其生态系统中继续发展,并构建属于其自身的生态系统,无疑是难上加难,而轻应用平台,则可有效的解决此项棘手的问题! Native App数量越来越多,但能长期呆在用户手机中的越来越少!各大互联网巨头的拥有海量用户数量的应用其实并不多,而通过此类应用构建起属于自己的轻应用平台,相比也是最简洁的轻应用推广方式,于是乎,手机百度、微信、点心桌面、UC浏览器、360手机浏览器...等等,寄生在此大众应用上的轻应用如雨后春笋,既满足了光大应用开发者的应用分发需求,又满足了那些想把控用户入口的互联网巨头再次构建生态系统的所谓的远大战略野心。说归说,笔者和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一些数据: 根据百度2013年Q1发布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显示,在全行业的移动浪潮中,Native 者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Native APP遇到的三大困境:1、虽然用户手机里的Native APP数量在增多,但日均启动个数却在减少;2、用户的使用时长不断向高频Native APP集中,加剧了头部效应;3、对于低频和不知名的Native App,则面临着更严峻的&分发&和&使用&长尾困境。这三大困境对开发者形成了较大的挑战。 其中,大部分低频和不知名Native App在应用商店少人问津,无法到达用户手机。数据显示,应用商店下载量最大的前1000个(数量占比不足0.1%)App,占据了总下载次数的一半以上。这说明用户在下载应用时&马太效应&明显。困境同样也体现在应用使用率上,用户下载之后极少使用,要用时却想不起或找不到它,甚至是六成的Native APP被下载安装后的一周内并未被使用,其中又有约1/3在一个月内都未被使用,逐渐成为&僵尸应用&。也因此,在这个用户趋势下,超级APP们利用聚合力,努力使自身成为一个新入口。远的不说,近期百度,360,UC以及点心桌面,都在利用自身庞大的用户规模,导入&轻应用&概念。而这种概念的导入,真正的意义和惊喜在于你不会知道它何时能够爆发,但完全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它将会是另外一场革命。为何轻应用会越来越热,而Native App却越来越没前途? 轻应用概念最早由360手机浏览器上首推,百度在2月后的百度世界上继续推广,不过按照百度的概念,轻应用是&无需下载、即搜即用的全功能App,媲美甚至超越Native App的,具备Web App可被检索与智能分发特性,将有效解决优质应用和服务与移动用户需求对接的问题。与无需下载、无需消耗流量的轻应用相比,传统APP因为通知栏骚扰、常驻内存使系统迟钝、隐私问题、应用下载需要消耗等问题而使用户体验非常不好。至此,百度在年初收购的点心的战略意义才被人重新审视,因为点心正随着&轻应用&的概念大热。因为百度收购的点心,其点心桌面作为一种移动终端的桌面系统,集合了上千种轻应用,形成系统级的分发和使用体验,用户在安装点心桌面后无需流量下载安装,即可使用各种具备客户端体验感的应用。和UC的浏览器内轻应用相比,点心桌面距离用户更近一步。 可见,轻应用和一般概念上的&Web App&还不尽相同。而对于开发者而言,无论是基于桌面系统的点心在集合了上千种轻应用的点心桌面平台上,亦是真正有了翻身的机会,与行业领先公司正在形成竞争。轻应用、Web App能够打破可替代需求的垄断。但在一些刚需产品如微信,微博等应用上,仍然是Native App的天下,轻应用、Web App和Native App会以不同服务需求同时存在。PC时代系统和芯片都聚合,因此产生了巨头微软和的绝对垄断。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移动互联网时代,轻应用的热潮,则又会把散乱的Native App割据势力聚合到轻应用平台。 同样,之前对移动互联网的疑惑会慢慢解开,好123的奇迹或许可以随着轻应用的兴起而移动端口重现。但移动互联网的魅力就在于消费者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选择,权威如果不及时适应消费者的个性需求,亦不会得到承认。
24小时报不停
阿里宣布高管调整:蒋凡任淘宝总裁,靖捷任天猫总裁
落后近两年,京东版的“盒马”7FRESH要在年底前开业
又一场人工智能围棋赛将至,柯洁“复出”再战AI
Google Home Max智能音箱有线连接被曝存在延时问题
新能源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延至2020年底
喜茶被上海食药监约谈,否认自己是“网红”
新东方网拟申请终止在新三板挂牌
继企业用户超500万后,钉钉宣布注册用户过亿
手游直播平台触手TV获5亿元新一轮融资,谷歌领投
顺丰进行国内首次大型无人机应急物流场景演示飞行
哈罗单车再获复星、GGV10亿元D2轮融资 “剑指”立体化出行大生态
首家聚合支付暂停收款功能,聚合支付成无证机构温床
电子身份证为公共服务“互联网+”打基础
点牛金融递交赴美上市招股书,上半年亏损53.8万美元
京东复活拍拍,二手交易市场“三国杀”
多家央企完成更名 电信业混改将成重头戏
23.79亿,第三方支付牌照再创新高
比特币“过山车”之年:全年暴涨13倍暗酿风险
苹果削减订单传言致概念股下跌,电池风波加剧危机
WhatsApp宣布将停止支持黑莓和Windows Phone系统
OLED面板需求大增,LGDisplay获韩国政府批准在华建厂
蔻兔母婴获得A轮融资,众海投资
Beepay获得天使轮融资,安赐资本参投
菁财资本完成百万级天使轮融资,估值达数千万元
国外调查机构:消费者对iPhone X各项指标感到满意
都市医药获得3000万元A轮融资,天亿投资集团投资
邻汇吧获得数千万元A轮融资,招商局投资
苏宁金融获得53.35亿元战略投资,深创投参投
猎芯网宣布完成B1轮数千万元融资
乐摩吧获得5000万元A轮融资,基石资本投资
食药监通告12批次食品不合格 天猫、苏宁、1号店被点名
消费者直采平台“大件会”获沸点资本3000万A轮融资,由经济学博士创办
掌门1对1完成D轮1.2亿美元 教师人数突破3万人
乐视移动前CEO阿木加盟联想,任中国区业务拓展副总裁
阿里巴巴:相关部门正调查阿里遭网络谣言攻击事件
补贴将加速退坡,新能源汽车能否摆脱补贴依赖
大多数消费者依然不会购买可穿戴设备,明年市场会更糟糕
躲在美国174天的贾跃亭三次被点名,7天内再不回国要被罚
马云入局苏宁金服,引14家战略投资者后估值323亿
淘车全面接入拍拍二手,张序安称会深化与京东合作
2017年电信业务总量增长69% 4G平均下载速率提高30%如何唤醒“僵尸APP”?
  近年政府部门频频“试水”移动互联网,据新京报记者统计,仅近两年,北京市至少有20多个政府部门推出官方APP。不过,记者22日体验17款“政府APP”发现,这些APP的下载量“冷热不均”,有的仅有几十次下载量。同时,一些政府部门开发的APP下载不够方便,此外,一些APP更新不及时,或者在手机系统升级之后无法使用,成为实际应用中的“僵尸APP”。(3月23日《新京报》)    移动互联网席卷之下,政府部门紧跟潮流开发APP,本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以北京为例,这些“政府APP”涉及各个生活领域,包括查地铁线路、发票真伪、社保缴费情况,还可以“赏玩”故宫文物,甚至是通过APP举报干部“四风”问题。如果经营得当,确实是方便百姓、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增强政府公开透明的好方法,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在APP被开发出来后,有不少后期维护乏力,沦为“僵尸”,这不仅有损政府公信力,更是浪费民脂民膏,有的部门花十几万开发一个APP,过了“蜜月期”后,APP就沦为面子工程了。    新媒体时代,APP是承载信息输出和输入的一个重要载体,“僵尸APP”的大量出现其根源还是政府定位的转变不够彻底。十八大报告提出转变政府职能,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一方面是信息的输出,保证公开透明;另一方面就是信息的输入,广泛收集民情民意,从而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而这两面的完成,在移动互联网时代,APP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从这个方面来说,“僵尸APP”的大量出现,是政府为民服务的不作为。    当然,“不愿”作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不会”作为。不少部门在花巨资请外包公司开发应用之后,如何运营却成了一个难题。政府部门没有专业运营新媒体的人才,这导致信息传播与收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发挥不了政府APP的真正作用,久而久之,沦为“僵尸”也就不难理解了。    政府APP沦为面子工程不仅北京有,在全国各地都不少;也不仅仅是APP,还有更多的是“僵尸网站”以及当下流行的僵尸公众号。笔者在微信公众号以关键词“南昌”搜索,就发现“乐行南昌”等数个公众号处于“僵尸”或“半僵尸”的状态。其中认证为南昌市公安交管局的“乐行南昌”,自日完成认证以来,2015年1月至三月分别发了3条、4条、3条信息,基本处于沉睡状态,是否发挥了为民服务和互动交流的作用就不得而知了。    要让“僵尸APP”苏醒其实不难,首先是转变观念,真正利用好新媒体,为民服务;其次是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培养一支得力的新媒体运营队伍,挖掘新媒体的潜力,成为行政的好帮手;再次,“僵尸APP”也是为政不为的表现,新媒体的运营也应放入相关考核中去。    文/梁云风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僵尸APP的反思:市场需求互联网化是关键
  “僵尸”APP的出现源于手机应用商店商业模式的兴起。曾有分析公司表示,苹果App Store应用商店中有三分之二的应用“从未被下载,未被评价”。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安卓应用商店。那些被闲置在在应用商店的APP,就像出嫁后被丢在家里不管不顾的丑媳妇,如果新郎官娶的是一个美娇娘,正常男性多半不可能熟视无睹将其当做了空气。
  现实中有感情的夫妻是不会强调所谓彼此容貌的匹配感,不过若仅仅只是顾客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大家更多考虑的还是这项服务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亦或是这项服务是否能比其他同类服务更有优势。
  一份来自艾媒咨询的调查数据中显示:“App的生命周期平均只有十个月,85%的用户会在1个月内将其下载的应用程序从手机中删除,而到了5个月后,这些应用程序的留存率仅有5%。”
  显然,每过几个月就会有一批的APP被淘汰掉,可见互联网竞争之激烈。在唏嘘之余,更是让人心生一问:“既然大多数的APP难以成功征服市场,为何还有那么多的APP参与到这波用户抢夺战争呢?”
  只能说是互联网这块蛋糕太大了,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6月底,中国手机网民人数5.94亿。这个数字意味着你的市场是面向一个近6亿人口需求的窗口,这也只可能是互联网才能创造的奇迹,APP自然是攻城掠地最好的武器,投资成本小,技术开发门槛低,受众面广,几乎只要你定位正确,针对性地进行市场投放,基本不太可能亏损。毕竟开发APP的成本风险很低,一次不行可以两次,两次不行可以三次,年轻人充满奋斗激情,允许失败的次数不只一次。至于那种技术含量较高需要大笔技术费用投入完成的一类APP,倒是可以采取概念推广,拉“风投”和“天使投资”支持,填补资金上的不足。
  回到正题,在这么大的一块蛋糕里,只要你幸运,哪怕只吃到一小块都能够创造想象不到的效益。而且随着现实服务平台的网络迁移化,你会发现,许许多多线下的服务项目在线上得到了更大发展的空间。这可能也给一些APP开发者造成一种错觉,认为只要自己的APP面世了就能创收。确实,若是换成几年前,APP应用还不是那么泛滥的时期,所谓洛阳纸贵,APP还是能够享受到“物以稀为贵”的优厚成长空间的。之所以如今会产生那么多的僵尸APP,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APP开发者对市场调研与用户体验做得不够充分。
  进入大数据时代,基于数据的深度挖掘带来了更有效率的市场调研。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都喜欢谈论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小小的数据却支撑起了对整个行业未来前景的判断与改良的基础,比如把用户群体分为青少年群体、中老年群体,分为高消费人群、低消费人群,分为保值人群、增值人群等等,经由这一系列的细分,然后就是对用户体验的具体把握,根据用户体验改进产品提高服务弥补不足,根据其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针对性的推荐或者研发新产品,使得自身更利于在行业竞争里生存下去。
  有一个经典案例是美国一家超市Target基于数据挖掘系统分析结果给一位高中女生寄去婴儿用品优惠券,其父亲发现后投诉Target误导未成年人,但却在之后了解到他女儿已经怀孕的事实。原来Target超市的数据库系统给每个顾客分配一个Target Guest ID,在该条目下详细记录顾客的信用卡信息、网上注册信、在Target官网浏览的每一个页面和停留时间长短、每次的购买行为等信息,数据挖掘团队专门分析这些收集到的历史信息,预测顾客将来的购物行为和需求甚至生活方式,然后发邮件给顾客。例如判断一个女性怀孕,线索是该顾客已经发生了的消费行为,她可能购买了维生素补给、大量的专用乳液、无水洗手液等典型的孕妇会购买的一些商品,在孕妇、婴儿用品页面停留较长时间等。
  由于美国人非常注重隐私,为了避免上述早于父亲发现女儿怀孕这种尴尬事件发生,Target针对性地改变营销策略,把母婴系列产品的优惠券和信息混合在其他产品的信息里发给顾客,掩人耳目,结果是Target的母婴产品销量猛增。显然,这就是根据用户心理与用户习惯的特点,在反馈而来的用户体验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调整战略,并收获成功的例子。只有对市场有着深入了解,才能够真正将其需求转变为自己成功经营的支持。
  毫无疑问,要想让数百万的APP都受到用户的青睐不太可能,因为每天的时间就那么多,手机屏幕就那么大,真正可以融入到我们的生活的APP并不多。但无论怎样,不同类型的APP功能上还是有所区别的,只是这种功能性的差异是否真正满足了用户的需要就很难说了,而同类型的APP又常常会涌现出一些巨头。
  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2015年7月移动APP排行榜TOP200》提供的数据,在即时通讯与社交类的APP中,微信以55647.7(万)活跃用户数(月),QQ以42427.5(万)活跃用户数(月),微博以8467.2(万)活跃用户数(月)成为其中的寡头,因为这些APP都有受众使用基础和使用习惯存在里面的,还有在市场里积累起来的口碑(知名度、用户数、存在时长),而这些口碑在数百万的APP应用中,几乎就成了脱颖而出的法宝。因为面对同款功能的选择时,大家自然会选择知名度更高、用户数最多、存在时间长的APP。
  可是,如果APP开发者无法通过APP获益,其积极性必然有所下降,尤其是在僵尸APP居高不下的市场前景中,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成本付出都易付诸东流,许多APP开发者更是会打消了通过APP进行创业的计划和打算,那我们又有什么办法使得这些APP能够物尽其用呢?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不适应市场不符合用户体验,或者说没有竞争优势的APP,是不可能真的存活下来,因为其满足不了或者提供不了市场需求。曾经有媒体以大学生创业用APP微信卖包子一年间营业额破亿的事件做了深度报道,突出了“互联网+”的巨大经济潜能,虽然其中的一些硬性条件的存在是许多创业者的硬伤,但是类似的新闻报道都给了我们启发:互联网+市场需求=APP属性。这个“APP属性”就是对整个APP开发初衷的构思,若是这个构思里缺少了对市场需求点的把握以及对互联网媒介推广的熟悉,将基本走向失败。因此,如果你的APP能够把线下的庞大市场需求转移到互联网上,通过线上渠道打通市场大门,那么你就能够收获成功。支付宝便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它所推动的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金融的消费模式,并且为绝大多数的用户所认可。在支付宝平台上,单日动辄数百亿人民币的交易额,足以让人高山仰止。
  简而言之,开发者在构思APP应用的领域时,应该要把市场需求考虑进去且是重点考虑,不能想当然地去开发一款APP。好些开发者自己觉得一个构思很有意义,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其实体化能够得到受众的普遍认可,这不过是一种傲娇的自满罢了,既不科学,也不可学。我们最重要的还是应该做好市场调研,至少得面向一定数量基础的不同人群进行分析,毕竟不同人群间的经济购买实力和潜在的市场开发价值是不同的。在这之后,同样是针对市场受众的需求(人们的需求不可能一成不变,会随着社会物质基础和科技力量的改变有所变化),对症下药地维护APP,挖掘APP的附加值。
  (未来网专栏作家 周成洋)
编辑:巩帅
&未来网为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下属中央级新闻网站 如有新闻线索请发邮箱
来源:中国新闻网  19: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16:48
来源:中新网  15:28
来源:中新网  15:08
来源:中新网  14:48
来源:中新网  14:29
看新闻不过瘾来这里吐槽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
&&|&&&&|&&客服电话:010-APP市场为何“僵尸”遍地_网易新闻
APP市场为何“僵尸”遍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有了一个改变世界的想法,就差一个APP了。”这个充满正能量的句子,目前正影响着在南京软件大道附近的众多年轻人,他们出入在这里大大小小的外包企业之间,将“走上人生巅峰”的希望,寄托在一款款手机APP之上。然而,一个他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他们“码”出来的绝大多数APP,最终都将无人问津,成为移动互联时代的“数字僵尸”。
APP市场遵循“二八法则”
“我们现在上线一个APP,从前期构思开始,第一个版本的制作周期大概在10个月左右。”南京泛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监王勇告诉记者,与之相对应的是,原本是十月怀胎的喜悦,却也常常是一个APP全部的生命周期,因为这个市场同样严格遵循着“二八法则”———20%的APP占领80%的份额,其余的部分只能为生存而战。
“i南京”APP创始人江明就经历过一场这样的优胜劣汰。“当我和我的团队,意识到可以将南京的吃喝玩乐聚集在一款APP上时,你无法想象我们当时的激动。”江明表示,2014年上半年,他们耗费了所有精力,终于使得这款APP得以上线,成本将近30万元。但一直到2015年,在各大APP下载平台上,这款APP的下载数量都没能达到4位数,和江明的预期相差甚远。“不得不承认,我们失败了。”江明说。
被市场冷落的不仅仅是“i南京”,记者统计苹果APP Store、360手机助手、豌豆荚等知名APP平台后发现,出自我省的APP大多下载率较低。数据显示,和“i南京”同类型的APP“在南京”,多个平台累计下载不到万次。而“江苏教育”、“江苏环保”等一系列有着政府背景的APP,下载数更是仅有几百次。
黏住用户依然是王道
“评价一款新的APP,下载量还并非唯一指标,还有一个更残酷的数据是次日留存量。”王勇告诉记者,按照统计,这个数据能达到20%就已经非常之高了,“接着是七日留存量,如果能达到10%就可以算做神奇。”
那么面临数据上的重压,如何才能避免自己的APP沦为“数字僵尸”?鬼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黄晓认为,前期的规划、调研,开发期间的质量控制,以及后期的营销推广,缺一不可,而贯穿每一个环节的重点就在于多方位地吸引用户。“比如目前我们正在开发一款针对特殊人群使用的社交类APP,仅前期就已花费5个多月进行调研,就是为了深入特殊人群,了解用户需求。”黄晓说。
“互联网时代,黏住用户的确才是王道。”王勇最近在开发的一款名为“美白日丽”的APP,它所具备的功能之一,就是提供平台让商家和用户产生联系,从而产生用户黏性。“这是一个美白淡斑产品的APP,但是如果单纯卖产品肯定不能长久,于是我们选择每天提醒用户几点该用哪款产品了,让她每天自拍一张,形成时间轴,前后对比,看出美白淡斑的效果。”王勇告诉记者,这样做不仅能黏住用户,还可以以此展开一系列线下活动,大大提高了APP的生存能力。
互联网巨头掌控话语权
虽然都明白用户为王,但是APP的开发者还得面临一个困境———用户太贵了。“轻型的APP一般都没有深厚的资金背景,但是现在要在网上买一个用户都很难,平均50块钱一个都算很便宜的了。”王勇告诉记者,这个价格之高,可能绝大多数用户都没意识到“原来自己这么值钱”。
而这个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业界普遍认为,主要源于目前互联网市场的巨头通吃。据黄晓介绍,目前,腾讯、百度、360等几大平台几乎完成对APP分发渠道的全面控制,不管是资源的倾斜、分成规则的制定、推广的力度等,都几乎全由它们掌控,APP开发团队很难掌握主动。由此导致很多优秀APP限于人脉和资金,不能被大众用户所熟知。
此外,国内手机厂商也开始注重对自有应用商店的发掘,除了预装众多热门APP以外,还把控着自有应用商店中APP的输出权。以小米为例,其自有应用商店2014年底单日下载量超过5000万。“由于小米天生对用户的绑定,因此它获取用户成本极低,普通APP根本无法获得话语权。”黄晓说。
“BAT赢家通吃,让我们非正常死亡的概率大增,更可怕的是短期内这种现状并无改变迹象。”江明无不忧虑地告诉记者,互联网给了我们改变世界的梦想,但互联网本身并不完美,它同样值得被改变。
江苏经济报记者 陈澄 张韩虹 实习生许馨妍
(原标题:APP市场为何“僵尸”遍地)
本文来源:新华报业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植物大战僵尸app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