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山墙的安妮主要内容读后感820字

已被0人收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google earth]
来自:保密
发帖:512+5141
顺化市作为统一制越南的首都建于1802年,在阮朝统治下一直延续到1945年。它不仅是政治中心,同时也是文化和宗教的中心。香河从这个帝国城,紫禁城以及内城穿越而过,给这个封建都市平添了许多自然姿色。
Complex of Hué Monuments
Established as the capital of unified Viet Nam in 1802, Hué was not only the political but also the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entre under the Nguyen dynasty until 1945. The Perfume River winds its way through the Capital City, the Imperial City, the Forbidden Purple City and the Inner City, giving this unique feudal capital a setting of great natural beauty.
Main Location:
16°32\'22\" N, 107°33\'53\" E
Hue Citadel
16°32\'22\" N, 107°33\'53\" E
Gia Long Tomb
16°32\'22\" N, 107°33\'53\" E
Minh Mang Tomb
16°32\'22\" N, 107°33\'53\" E
Thieu Tri Tomb
16°32\'22\" N, 107°33\'53\" E
Tu Duc Tomb
16°32\'22\" N, 107°33\'53\" E
Duc Duc Tomb
16°32\'22\" N, 107°33\'53\" E
Dong Khanh Tomb
16°32\'22\" N, 107°33\'53\" E
Khai Dinh Tomb
16°32\'22\" N, 107°33\'53\" E
Nam Giao Esplanade
16°32\'22\" N, 107°33\'53\" E
Thien Mu Pagoda
16°32\'22\" N, 107°33\'53\" E
Temple of Literature and Temple of Military Mandarins
16°32\'22\" N, 107°33\'53\" E
Hon Chen Temple
16°32\'22\" N, 107°33\'53\" E
Royal Arena
16°32\'22\" N, 107°33\'53\" E
An Dinh Castle
16°32\'22\" N, 107°33\'53\" E
Memorial House of 79 Phan Dinh Phung Street
16°32\'22\" N, 107°33\'53\" E
Tran Hai Fortress
16°32\'22\" N, 107°33\'53\" E
-------------------------------------------------------------------------------------------
...50楼...
来自:保密
发帖:512+5142
姬路城是16世纪日本城堡建筑幸存最好的典范,城堡由83座建筑物组成,它拥有高度发达的防御系统和精巧的防护装置。城堡也增加了我们对始于幕府时代的日本封建文化的理解。 姬路城地处兵库县南部交通要冲,风格典雅,名胜古迹很多,是日本的历史名城。 城堡建造在海拔45.6米的姬山之颠,主要城郭高31米,城堡外形好似一只高雅的白鹭,所以又称白鹭城,是日本现存的古代城堡中规模最宏大,风格最典雅的一座代表性城堡。 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1333年姬路一带已经驻扎军队;1346年开始建筑城堡;1580年战国时代末期的武将丰臣秀吉在这里继续兴建城堡;1681年,德川幕府的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的女婿池田辉政又重建城堡并扩大成今日的规模。 池田辉政兴建城堡的工程浩大,用木材387吨,还用75000块重达3048吨的瓷砖,以及大量每块重一吨的巨大岩石。城堡的设计,巧妙地柔和了军事需要和艺术取向,这在日本城堡建筑中是个创举。 这个城堡建成后有13个家族先后入住,历时530年。至今\'姬路城\'仍是真迹,这在日本是十分珍贵的。城堡中心部分是5层的天守阁,它纯白亮丽的外形和充满和谐的美感,越发显出姬路城的出类拔萃。 姬路城的结构严密,固若金汤,它的三重螺旋型战略防御工事包括外部、中部和内部壕沟。防御工事修筑得精巧,从3条同心圆护城河开始,城壕环绕高大曲折的石城郭,城郭之间设置几座大门和了望塔。城墙和了望塔上有射箭、打枪的小孔;城堡中内庭的道路,千迴百转,好似迷魂阵,从顶楼上却可以看得清楚。屋顶上装饰着动物状、巨大而华丽的鯱鉾,突出在屋檐上,这是防火的辟邪物。最大的城堡主楼海拔92米。三座较小的城堡主楼被独特的系列防御墙精巧地联为一体。起伏蜒绵的山墙与白色的灰泥墙达到一种优美的平衡,给予人们宁静、雅致的感觉。 姬路城堡是17世纪早期建筑保存最为完好的典范,而日本在这个时代的防御建筑技术则达到顶峰。包括主要城堡主楼的8座建筑被视为国宝,其余74座建筑被确认为国家的重要文化财产。保存完好的建筑物和外围工事在给世人展示了伟大遗产的同时,又体现了日本城堡建筑的精致和战略防御技能。
Himeji-jo is the finest surviving example of early 17th-century Japanese castle architecture, comprising 83 buildings with highly developed systems of defence and ingenious protection devices dating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Shogun period. It is a masterpiece of construction in wood, combining function with aesthetic appeal, both in its elegant appearance unified by the white plastered earthen walls and in the subtlety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uilding masses and the multiple roof layers.
34°50\'0\" N, 134°41\'59\" E
-------------------------------------------------------------------------------------------
...51楼...
来自:保密
发帖:512+5143
位于北本州的群山之中,该地区人迹罕至,它包括最后一个未被开发的寒带Siebold毛榉树森林遗迹,毛榉树曾经覆盖日本北部的丘陵和山脉斜坡,森林中共同生活着黑熊、鬣羚和87种鸟类。 白神山地是山岳地带的通称,它位于日本北部青森县和饱田县之间的边界地区,位于本州岛的北部,距日本海15公里,整个地区是一处国家森林,于1992年在自然保护法里被列入自然保护区。北部的一条狭长地带构成自然公园特殊保护区(1975建立)的一部分,1990年森林生态保护区建立,1993年该区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该区海拔100米到1243米,占地450平方公里,包括陡峭崎岖的山脉,山峰高度在米之间。山脉于第四纪时突然隆起,大规模的地质运动在该区极为频繁,50%以上的地区拥有深谷,山谷陡峭,斜度都在30度以上。因靠近日本海,冬季的暖湿气流和西伯利亚的冷气相交汇在该区形成大量降雪。其中170平方公里的毛榉森林于1993年10月被联合国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该区水资源丰富,许多小溪和河流都发源于此,地区河流的源头位于草木葱翠的野山之中,并延伸到广阔的山毛榉林地,而这一地区至今还没有遭到人类的砍伐。 在日本东部,山毛榉是占优势的阔叶落叶林。自古代起,人们就砍伐山毛榉用作木材或用于生火,因此除了保护区以内存在着原生毛榉林外,其他地方的毛榉林多是人工林或再生林。由于白神山地十分陡峭,远离都市,原生的毛榉林得到保存,是日本稀有的自然森林遗迹之一。山毛榉森林在欧洲、中国、北美、台湾和中美洲都曾出现,但仅有在欧洲发现的大量山毛榉原始森林可与日本的山毛榉森林相媲美。由于冰河时代的影响,欧洲山毛榉森林具有相对简单的生态系统和有限的多样化的植物种类。而日本的山毛榉森林与之相比较,具有丰富的生态系统和5至6倍的植物种类。白神山地山毛榉森林值得自豪的茂盛植物大约有500种。这一地区也是许多脊椎动物的家园,包括日本特有的两种哺乳动物:日本鬣羚和日本猕猴。此外,还有受到威胁而濒临灭绝的鸟类。这里也是许多无脊椎动物的栖生地,昆虫种类超过2000种。白神山地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系统。该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毛榉林原始森林,500多种植物生长于此地,尽管与其他山区相比,植物种类不算太多,但其中包括一些日本所独有的典型植物,还有一些苔原带和高山区的植物。本州岛地区存在的哺乳动物在该区都可以看到,至少两种以上的动物的生存地域因大量降雪而受到限制。目前已发现鸟类有87种,其中包括独一无二的一对金鹰,它们被认为是自然的纪念物,因其繁殖数量少,已成为日本的濒危物种。三对黑色的啄木鸟也被认作是自然的纪念物。日本黑熊在该区较为普通,已记录有7种爬行动物和9种两栖动物。昆虫也很丰富,已发现有2212种昆虫。此地区的猎人在长期的狩猎过程中发展了自己特有的狩猎技术和信仰。目前在保护区的中心地带没有居民,当地居民只在此地采集蘑菇、草药、砍伐竹子,季节性的狩猎和打鱼,以维持生计。山区没有路径,每年约有3000多人爬上此山。 该区是世界上毛榉林的唯一一处原始森林,它也是亚洲最大的一处毛榉森林。此地的保护任务划规林业部和环境部负责,1995年制定了该区的保护计划。世界遗产保护区联络组织也已成立,旨在促进该地的保护措施的加强和合作。保护区的核心区的进入受到控制,于保护区有损害的行为,如建筑房屋,挖掘土石受到禁止,周围地带也不充许砍伐树木。黑熊经常跑出该区在附近果园里遭到猎杀,附近的一座军事基地也经常在该区作低空飞行,这一地区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森林公路的修建也因会造成土崩、洪水,遭到有关人士的反对而搁浅。
Shirakami-Sanchi
Situated in the mountains of northern Honshu, this trackless site includes the last virgin remains of the cool-temperate forest of Siebold\'s beech trees that once covered the hills and mountain slopes of northern Japan. The black bear, the serow and 87 species of birds can be found in this forest.
40°28\'11\" N, 140°7\'47\" E
-------------------------------------------------------------------------------------------
...52楼...
来自:保密
发帖:512+5144
-------------------------------------------------------------------------------------------
...53楼...
来自:保密
发帖:512+5145
在北爱尔兰安特令平原边沿,沿着海岸在玄武岩悬崖的山脚下,大约由四万个巨柱组成的贾恩茨考斯韦角从大海中伸出来。这个著名的名胜就如同传说中的巨人跨过海峡到达苏格兰。三百年来,地质学家们研究其构造,了解到它是在第三纪(大约50-60百万年前)由活火山不断喷发而成的。这个状观景点同时推动了地球科学的发展。 巨人岬这个名字起源于爱尔兰的民间传说。 据说巨人岬是由爱尔兰巨人芬·麦克库尔建造的,他把岩柱一个又一个地移到海底,那样他能走到苏格兰去与其对手芬·盖尔交战。当其完工时,麦克库尔决定休息一会儿。而同时,他的对手芬·盖尔穿越爱尔兰来估量一下他的对手,却被睡着的巨人巨大的身躯吓坏了,尤其是在麦克库尔的妻子告诉他这事实上是巨人的孩子之后。盖尔在考虑这小孩的父亲该是怎样的庞然大物时,也为自己的生命担心,他匆忙地撤回到苏格兰,并毁坏了其身后的堤道。现在堤道的所有残余位于安特里姆海岸上。 巨人岬是这种独特现象的特别完美的表现-真正适合巨人的大通道。柱状玄武岩不限于北爱尔兰;另一最著名的例子是在苏格兰西海岸外的内赫布里底群岛。在斯塔法岛上,玄武岩柱在大部分地区均发育良好,而且有一巨大的岩洞,继神秘的巨人岬之后,那里的海水已将岩柱侵蚀成芬戈尔岩洞。芬戈尔岩洞有广泛的声誉,几个世纪来在诗歌和小说中有描述,而作曲家菲利克斯·德尔松在1829年去该岛的一次访问中,被激发创作了现被称作\"赫布里底群岛\"的著名管弦乐前奏曲。 北大西洋早期,在现已分离的北美大陆和欧洲大陆之间新形成的海道依然处在发展之中。北大西洋的主体位置已定,但它的边界则正在形成和变化阶段。大约8千万年前,格陵兰的西海岸与加拿大分离,但东南海岸仍与对面的不列颠群岛的西北海岸紧紧相连。 大约2千万年后,这些海岸开始分离,而在现在的斯凯岛、拉姆岛、马尔岛和阿伦岛上,以及在苏格兰本岛的阿德纳默亨角上和南部的爱尔兰的斯利夫·加利翁、克利夫登和莫恩均有大的火山。这些古老的火山在其初期景色一定十分壮观,但有关当时的情况所留下的最重要的记录就是洪水、高原和玄武岩。喷发出来的玄武岩是一种特别灼热的流体熔岩,曾记载的下坡流速每小时超过48公里。流体熔岩较容易散布于很大的面积,于是就有\"泛滥玄武岩\"这一术语,而且它们形成的大块熔岩,遍布整个火山活动区。类似的玄武岩其他地方也有,印度的德干高原,在万年前形成了70万立方公里的熔岩。任何热的液体遇冷收缩,熔融的熔岩概不例外。但当熔岩最终冷却到能够结晶的时候,它开始爆裂成规则的图案,常常是六角形图案,与炎热的夏天干涸的池塘中泥质底部形成的龟裂十分相似。 熔岩的主要特点在于裂缝直上直下伸展,水流可从顶部通达底部。结果形成了独特的玄武岩柱网络,所有的玄武岩柱不可思议地捆扎在一起,其间仅有极细小的裂缝。地质学家把这些裂缝称为\"节理\",就整体而言就成为\"柱状玄武岩\"。柱的典型宽度约为46厘米,但宽度也有更大些或小些的。
Giant\'s Causeway and Causeway Coast
The Giant\'s Causeway lies at the foot of the basalt cliffs along the sea coast on the edge of the Antrim plateau in Northern Ireland. It is made up of some 40,000 massive black basalt columns sticking out of the sea. The dramatic sight has inspired legends of giants striding over the sea to Scotland. Geological studies of these formations over the last 300 years have greatly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arth sciences, and show that this striking landscape was caused by volcanic activity during the Tertiary, some 50–60 million years ago.
55°15\'0\" N, 6°29\'7\" W
-------------------------------------------------------------------------------------------
...54楼...
来自:保密
发帖:512+5146
资本主义国家也不清楚,google加油阿
众所周知,乔治铁桥区是工业革命的象征,十八世纪在大环境发展的情况下,矿业到铁路工业等领域被人们逐渐认识了解。1708年创造的碎煤机的鼓风炉是发展焦炭工业前的预示。连接铁桥峡上的桥是世界上第一座用金属制成的,它大大推动了科学技术和建筑学的发展。 建于1779年的英国大铁桥是一个拱形结构,跨度一百英尺,高52英尺,宽18英尺,全部用铁浇铸,有好几百吨重,重量与罗德岛的巨人像可相抗衡。作为世界上同类大建筑中的第一座,英格兰的科尔布鲁克代尔的塞文河上的大铁桥有一种完全适合18世纪的古典的匀称和雅致,可它预示了将要出现的事物。 这在当时是个富有组织的工程。它是对构思设计那座大桥的铁器制造商的技术和勇气的一曲颂歌。来自什鲁斯伯里的托马斯·法诺·伯里卡特是一位建筑师兼桥梁设计师。 他在1773年向他的委托人约翰·威尔金斯逊提出了这项工程,约翰·威尔金斯逊在当地和威尔斯都有铁厂,他是一位铁器的推崇者,绰号叫\"\"铁疯子\"\"威尔金斯。他头戴一顶铁帽子,造了第一批铁船,安放在一口铁棺材里,墓前有一块纪念他的铁制方形纪念碑。他帮助计划开始实施。科尔布鲁克代尔铁业巨头年轻的阿伯拉罕也加盟此事,其他重要的合伙人有色拉爱德华特布莱克威,后业成为科尔波特的瓷器厂创始人之一。还有格斯特家族中的两位,他拉后业在梅尔瑟·蒂德菲创建了著名的铁工厂。 几次主持失败以后,达贝厂于1777年开始浇铸桥的拱肋和桥面的构件。主要的拱肋每根重达5.1吨,桥梁显然是伯里卡特扬设计的,他于当年晚些时候去世了,但这座桥同样,甚至更多地归助于达贝和他手下人的技术和经验。这座桥梁如木结构一样,是预制后再行装配的,用互相扣住的接头的楔子,而不是接起来的。 1779年在不中断河上交通的情况下,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把大桥树立起来了,陆上道路还需建造桥面和铺设,最后大桥1781年元旦通车。这座优美单跨桥的跨度为30.6 米,重量稍高于384公吨,它不仅在当时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和好奇,现在还是如此,人们都来观看它,艺术家画它;它也是铁器制造商与他们新技术的强有力的广告,这无疑正是他们所希望的。 在桥的北端出现了一个一周一次的市场。一直到现在,每周五都是很兴隆的,一个叫铁桥镇的小镇发展起来。1795年大桥毫无损伤地经受了塞文河上的一场可怕的洪水,除铁桥外,河上其他石桥都遭破坏,这件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科尔布鲁克代尔的工厂开始接到更多的铁桥订单了。 20世纪70年代对大桥进行了整修。现在成为乔治铁桥博物馆群的中心建筑,这个博物馆群也是世界业传统的展示厅,它包括科尔布鲁克代尔铁器博物馆。在老科尔波特厂的瓷器博物馆和一个设在兹克雷文·邓尼尔工厂里的装饰瓷砖博物馆,以及一个重建的19世纪90年代的布里斯特·希的工业小镇,吸引人的展品有阿伯拉罕·达贝一世用焦炭炼铁的熔炉,后业经改选用于浇铸大铁桥的部,还有什罗普郡运河上的斜被用来把船转送到运可的多个层面。早在大铁桥横跨塞文河之前,科尔布鲁克代尔就已经是一个工业中心了。 16世纪或更早些时候,这里有一个熟铁吹炼炉,制造熟铁坯。1708年一个名叫阿伯拉罕·达贝的贵格会教徒及铁锅的制造商在科尔布鲁克代尔租赁了一只熔炉,次年用焦炭代替炭作燃料成功地把铁熔化,这是工业界一项重要发明,它使达贝家族发迹。在科尔布鲁克代尔的铁器博物馆内仍可以看到那只熔炉。阿伯拉罕·达贝于1717年于去世,留下一个6岁的男孩,他就是阿伯拉罕·达贝二世,待他接管以后,扩展了业务。早期阶段的铁路就是在他的时代在科尔布鲁克代尔开始发展的。他造了第一批铁轨和火车。1763年他去世以后,他的儿子阿伯拉罕·达贝三世接替了他,当时他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但是后业他建造了大铁桥。他于1789年去世。年仅30岁。1802年,一位与达贝家族关系密切的名叫理查特·特拉维斯克的工程师在科尔布鲁克代尔铁工厂内造了世界上第一架蒸汽火车头。阿伯拉罕·达贝四世,这位家族的最后一位贵格会教徒则率领大伙为世界上第一艘铁制远洋轮\"\"大不列颠\"\"号压制船体钢板。1851年,作为英国最大的铸造工厂,是年它为在伦敦举行的大博览会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大门。如今在肯辛顿公园仍可以见到它。
Ironbridge Gorge
Ironbridge is known throughout the world as the symbol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t contains all the elements of progress that contributed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is industrial region in the 18th century, from the mines themselves to the railway lines. Nearby, the blast furnace of Coalbrookdale, built in 1708, is a reminder of the discovery of coke. The bridge at Ironbridge, the world\'s first bridge constructed of iron, had a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s of technology and architecture.
52°37\'35\" N, 2°28\'22\" W
-------------------------------------------------------------------------------------------
...55楼...
来自:保密
发帖:512+5147
沿海布里地群岛海岸的状观景色——圣基尔群岛,是一个火山群岛,它包括赫塔岛、丹村岛、索厄岛和博雷岛等岛屿,以及欧洲一些最陡峭的悬崖。它为稀有的物种和濒临灭绝的鸟类,尤其是海鹦和塘鹅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圣基尔达岛位于大西洋大陆架上,在尤伊斯特西北部64公里处,属于赫布里底群岛的外围,距离大陆160公里。日成为国家自然保护区;1981年野生生物农村法案第28项将其列入科学特别关注遗址;1976年6月成为生物保护区;198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圣基尔达岛的面积有853公顷,其中的生物保护区面积为842公顷。该岛屿在1957年由第五代侯爵比尤特遗赠给苏格兰国家信托银行,并且允诺租给现苏格兰国家遗产局使用。 该群岛包括四个岛屿,分别是赫塔岛、丹村岛、索厄岛和博雷岛。索厄岛和博雷岛的陡峭的悬崖高达370米,北部对面是科纳柴尔山。毗邻博雷岛的两块耸立的大岩石,是英国岛屿中最高的岩石。其中阿明岩高达191米,利岩高达165米。这儿的气候是海洋性的,属于凉爽的大西洋气候,湿度很大,风力很强。 这个岛屿有着很高的考古保存价值,其中包括青铜时代的一些迹象等。经考证,巴伊村落和莫尔河谷的人文文化大约持续了2000年。1836年和1865年,成功地建造了两个定居点。这些居民以猎海鸟为食物,同时还饲养了大约近2000只羊。由于受严重的受到外部影响,包括宗教传教士的影响、毁灭性的天花疾病的传染、旅游者的参观等等,这个岛屿最终于1930年消失了。 18世纪,主要群岛上的人口略低于200人,尽管在1930年,岛屿上的居民已经疏散,这个岛屿仍然是不列颠岛上最偏远的定居岛。该群岛中包括一些欧洲最高的悬崖绝壁。这一点为在此生活的珍贵而又濒临灭绝的鸟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栖息地和保护地。圣基尔达岛在国家的地理、植物和动物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位置。 整个的群岛被苏格兰国家秘书处指定为国家科学基地。同时,它还受制于地方法规,目的是保护自然文化,该群岛的所有权移交给了苏格兰国家历史机构,该机构在1957年的国家公园和乡村法案第16章中宣布将它作为国家自然保护区。赫塔岛实质性的进展是它现在已经成为一所古代遗址。1981年野生生物和农村法案和1991年苏格兰自然遗产法案中,苏格兰的自然历史机构对该岛屿的管理负有直接的责任,由联合王国提供财政支持。作为国家的科学研究基地,其发展还受到其它控制,任何有目的的开发必须得到苏格兰农村委员会和苏格兰自然遗产机构的许可。 1930年开始,野生生物就得到了保护,不受任何干扰。一般来说,为了保存遗址的价值,在此不得进行任何开发行为。
Initially inscribed o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for its outstanding natural features and wildlife in 1986, the site’s inscription was extended today to cover its cultural value, thus becoming a mixed site. This volcanic archipelago, comprising the islands of Hirta, Dun, Soay and Boreray, uninhabited since 1930, bears the evidence of more than 2,000 years of human occupation in the extreme conditions prevalent in the Hebrides. Human vestiges include built structures and field systems, the cleits and the traditional Highland stone houses. They feature the vulnerable remains of a subsistence economy based on the products of birds, agriculture and sheep farming.
57°49'2" N, 8°34'35" W
-------------------------------------------------------------------------------------------
...56楼...
来自:保密
发帖:512+5148
这个名胜古迹位于约克郡,包括喷泉修道院和喷泉城堡;建于十八世纪的花园、运河;建于十九世纪的种植园;和新哥特式风格的斯塔德利皇家公园。这都使其具有显著的价值。 斯塔德利皇家公园和喷泉修道院遗址位于英国约克郡北部,建于公元1716年到1781年。斯塔德利皇家公园是迄今为止能够保持原来建筑风格的极少数英国皇家园林建筑之一,它包括各种各样的人造湖、池塘、雕塑、塔、寺庙、新哥特式风格的宫殿以及饭店、门房等室内建筑。斯塔德利皇家公园中还有喷泉修道院及圣玛丽亚教堂。喷泉大厅建于公元1161年,它建在喷泉修道院的一角,考古学家在发掘时废了很大功夫才发现该处古迹。 斯塔德利皇家公园和喷泉修道院是英国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西多会古建筑之一。该建筑的建筑特点对随后的建筑的风格式样起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同时该遗址本身也是英国18世纪园林建筑中的精品。 1693年,约翰阿斯雷贝成为斯塔德利财产的继承人,他是一个野心十足的政治家,1695年,他首次加入保皇党,成为其中的议员,1718年成为英国财务署的大臣。1720年,灾难降临了,率领起草了南海公司草案,这次活动资金全是他个人承担的。当这场声势浩大的金融运动最终垮塌后,他被驱逐出议会,从此取缔了其为公众服务的生涯。阿斯雷贝回到约克郡,开始将毕生精力投身于1718年业已开始筹划的花园的创建之中。1742年,他不幸去世,自此,他的儿子威廉沿承了父亲的遗愿,购买了修道院遗址。此外,他还以其独特的浪漫风格,扩大了风景区,这一点同他父亲的拘谨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考证的是,父子共同创建了18世纪英国最为重要的水上公园。 1132年,一场有关位于约克角的圣玛利修道院的争执意外的引发了喷泉修道院的发现。13个僧侣希望复辟6世纪的圣Benedict理论,但未能取得成功,其后被放逐。在约克角的大主教庇护下,僧侣们在山谷中为找到了一席安身之所,这里被形象的描述为\"更适合于野兽栖居的地方\",但是这里有创建修道院所需要的一切必备物质。三年之后,放逐的僧侣成为西多会教会(1098年在法国成立)的成员。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严格遵守西多会的教规,长期保持沉寂,饮食上仅仅寥以维持生计,穿着粗制、未经丝毫渲染的羊毛制品,人们将其成为\"素面和尚\"。 西多会修士的引进成为修道院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通常,这些修士未受过教育,他们将僧侣们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许多人开始从事泥瓦业、皮革业、鞋业、和制铁业,但是他们的首要任务是看管修道院庞大的羊群,它们生活在巨大的庄园中。如果没有西多会的修士,喷泉修道院恐怕难以取得巨大的财富和经济学上的价值。13世纪中叶,修道院已经发展成为英国最富有的宗教建筑物之一。但是,在这个异常成功的体系中孕育着衰败的萌芽:西多会的修士们极力倡导僧侣们扩充个人的财产,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自给自足的水平上。14世纪发生的经济危机,引来了不好的收成,此外,苏格兰的侵袭和黑人死亡事件,加速了金融管理不善。西多会社区开始缩减,许多僧侣经营的农庄被牧场主租赁,15世纪后期,牛奶场日益取代了牧羊厂。尽管如此,喷泉修道院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西多会中有重要价值的教规。修道院取代了国会,在马默杜克胡比担任修道院院长期间(),喷泉修道院再次进入其繁盛时期。但是1539年,亨利解散了修道院,修道院的生命力也随之嘎然而止。在解散后的数月中,修道院内寂无一人,几经转手,修道院的建筑物财产最后卖给了喷泉礼堂的建筑师。1767年,威廉购置了这块遗产,从水上花园便可以观看到这片独特的风景。18世纪和19世纪在这里进行挖掘和修补工作,与此同时,考古学家认为,这块被常青藤覆盖着的遗址很可能是当时的娱乐场所,从19世纪中叶开始,修道院名声鹊起,成为众所周知的\"旅游胜地\",人们乘坐小汽车或大型游览车来此参观,络绎不绝。
Studley Royal Park including the Ruins of Fountains Abbey
A striking landscape was created around the ruins of the Cistercian Fountains Abbey and Fountains Hall Castle, in Yorkshire. The 18th-century landscaping, gardens and canal, the 19th-century plantations and vistas, and the neo-Gothic castle of Studley Royal Park, make this an outstanding site.
54°6\'57\" N, 1°34\'23\" W
-------------------------------------------------------------------------------------------
...57楼...
来自:保密
发帖:512+5149
牛津城附近的一个浪漫花园中,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名胜,就是由天才园艺师布郎建造的布莱尼姆宫。它是英国王为奖赏于1704年打败法国和巴伐比亚侵略军的马德罗第一位公爵约翰·邱吉尔而于年建造的公爵府。它吸收了来自各方面的灵感,并且成为以后王室建筑物的典范。它还是十八世纪王室建筑物中最状观、最漂亮的一个。 布莱尼姆宫这个名字起源于日在多瑙河北岸进行的一场具有决定性的战争。在多瑙河北岸附近有一个叫做布莱尼姆的小村庄,法国领导人马歇尔塔拉尔曾经在这儿修过防线;也是在这儿,马德罗第一任公爵,约翰·邱吉尔战败路易斯十四的军队,赢得了一场伟大的联盟胜利,从而在法国的统治下,拯救了欧洲。 为了表彰马德罗在保护霍兰和奥地利、防止法国入侵方面的功绩,慈善慷慨的女王安妮赋予其\"伍德斯托克\"的王室荣誉,并为其修建了\"布莱尼姆宫\"。该建筑于1705年开始施工,在东门上立有碑文,内容如下:在慷慨的君主幸运之光照耀下,这所房屋建给约翰马德罗公爵及其夫人萨拉,由温布勒先生在1705年到1722年建成。 \"伍德斯托克\"的王室荣誉称号及该建筑物均由女王陛下安妮赐给,并经议会所确认。 当马德罗公爵隔海继续为他的女王不断带来好消息的时候,其敌对势力则想方设法破坏女王对他的厚爱。结果,批准给他建造布莱尼姆宫的资金没有到位,使得他们拖欠了石工、雕刻者以及其他包括温布勒建筑师共£45,000。在1712年,建造布莱尼姆宫的所有工作被迫停止。女王安妮逝世后,马德罗公爵和夫人跟那些尚未付酬金的工匠和支持者协商用公爵自己的钱来完成这个宫殿的修建工作。 宏伟的大厅中最令人惊叹的是,由詹姆斯·桑希尔于1716年绘制由詹姆斯·桑希尔于1716年绘制的天花板:按照战争的顺序在布莱尼姆宫中展开,展现了马德罗的胜利。长长的拱形走廊一直延伸到大厅的南北两边,这是温布勒的典型之作。比如楼梯,为拱廊的东墙所隐藏。 国家餐厅中,桌子与银色的镀金明顿餐具摆放在一起。银色物件的中心,放置在一张隔离的桌子上,展示了马德罗在布莱尼姆战役胜利之后仍然骑在马背上的情景。在格林灵吉本斯制作的大理石门上面,饰有马公爵作为罗马帝国王子时的有两个头的鹰章。 长长的图书馆最初被设计为画廊,这个55米长的房间显示了一些宫殿内最好的粉饰灰泥装饰。室内放有女王安妮、国王威廉姆尔伯勒马德罗二世和第一任公爵马德罗的全身雕像。也许这个房间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便是在北部尽头的宏伟的威利斯政府机构。马德罗和女王安妮的大理石雕像均安置于此处。
Blenheim Palace
Blenheim Palace, near Oxford, stands in a romantic park created by the famous landscape gardener \'Capability\' Brown. It was presented by the English nation to John Churchill, first Duke of Marlborough, in recognition of his victory in 1704 over French and Bavarian troops. Built between 1705 and 1722 and characterized by an eclectic style and a return to national roots, it is a perfect example of an 18th-century princely dwelling.
51°50\'30\" N, 1°21\'41\" W
-------------------------------------------------------------------------------------------
...58楼...
来自:保密
发帖:514+5188
位于太平洋东南部的享德森岛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没有受人类破坏的、保存完好的生态系统的环状珊瑚岛之一。它与世隔绝的环境为人类研究岛屿进化发展的动力和自然是如何进行选择提供依据。现今享德森岛以十种特有的植物、四种鸟类而十分著名。 亨德森岛位于太平洋的皮特凯恩群岛中最大的岛屿,也是南太平洋中最为偏远的岛屿之一。 在方圆5000公里的领域之内没有主要的陆地的皮特凯恩群岛,包括四个岛屿:东北200公里处的亨德森岛;东部200公里处的奥埃诺岛;西部360公里的迪西岛;大拉帕岛。其中只有迪西岛和大拉帕岛(复活节岛)上的奇林岛以及萨拉-戈麦斯岛位于东部更远的波利尼西亚内。 亨德森岛占地面积为3700公里。皮特凯恩岛是联合王国的一个独立领域,亨德森岛屿则是一个王室领地。亨德森岛屿是一个升高了的珊瑚岛屿,它从一个只有3.5公里的深度升高成为一个圆锥形的小山,现在推测它为一个礁盖状的火山。岛屿表面大块的礁石与大部分被剖开的石灰石交错在一起,周围是陡峭的悬崖绝壁,除了北面以外,其余三面都很陡峭。有三个主要的海滨,北部,西北部和东北部。在大潮汐时海面大约会上升1米,此处潮汐是半日潮。中部的凹陷低谷被认为是一个抬升了的礁湖。这儿几乎没有新鲜水,只有岩洞下滴的水。在涨潮高峰时,北部还会出现一股泉水。该岛屿的地理情况是由福斯贝格在1983年总结得出的。他认为这些石灰石是第三纪晚期形成的。同时他指出岛屿内部的地形属于喀斯特地貌。在岛屿的北部、西北部和东北部,礁石的边缘至少有200米宽。背向北部和东北部是向海的礁石平台,没有礁石顶,也不是边缘礁石的典型情况。根据1987年收集的数据,亨德森岛屿上总共有19个属和29种珊瑚。有两个狭窄的通道可以通往北部的礁石和西北部的海岸线。亨德森岛屿位属于东南信风区,从1991年1月到1992年1月全年降水量是1623毫米。在这段时期里,月均最高温范围从一月的29.6度到六月的24.2度。月均最低温是从一月的22.2度到六月的15.7度。岛屿上植物的生长基本上没有受到外部环境的明显影响,岛屿的大部分表面都种植着密集的互相缠结的灌木和5-10米高的灌木林。在凹陷低地的中央生长的植物就更为稀少了。由于岛屿的面积特点决定了它有很突出的地方特色,岛屿上总共有51种开花植物,而其中的10种是当地特有的。 最近发现的考古遗迹表明,在公元12世纪到15世纪期间,亨德森岛曾是波利尼西亚人的殖民地。皮特凯恩岛屿居民每年都要登上亨德森岛一两次。该岛屿中出现的两次重要事件便是1922年的惠特尼南海探险和1934年的芒阿雷瓦群岛探险。年,彼得·斯科特这个纪念遗址探险者也参观了该岛屿。 亨德森岛屿是世界上升高的环状珊瑚岛生态系统保存最好的一个例子。与其它环状的珊瑚岛相比,该岛屿受到的干扰比较低,所以这一点就显得格外突出。国际生物圈计划和第15届太平洋科技讨论会以及科学家个人都明确指出亨德森岛屿的重要性。 亨德森岛屿现在仍然处于一种不为发展所影响的环境中,这主要是由于它那偏远的地理位置和荒凉的自然环境造成的。
Henderson Island
Henderson Island, which lies in the eastern South Pacific, is one of the few atolls in the world whose ecology has been practically untouched by a human presence. Its isolated location provides the ideal context for studying the dynamics of insular evolution and natural selection. It is particularly notable for the 10 plants and four land birds that are endemic to the island.
24°22\'0\" S, 128°20\'0\" W
-------------------------------------------------------------------------------------------
...59楼...
来自:保密
发帖:514+5189
具有罗马人建筑风格特点的白塔,是影响整个英国建筑风格的巨大建筑物。伦敦塔是威廉沿泰晤士河建造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伦敦,并宣称此地是他的领土。伦敦塔是围绕白塔建造的一个十分有历史意义的城堡,也是王室权力的象征。 伦敦是不列颠群岛最受欢迎的历史景点,每年接待250万参观者。其中最有吸引力的是珍宝馆,有全套的御用珍宝在那里展出。1994年3月,位于滑铁卢区底层的一个全新的珍宝馆由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宣布开放。珠宝陈列在一系列展室的明亮的玻璃柜中,参观者则在自动通道上缓缓通过。设于玻璃柜上方的巨大的屏幕显示出这些珠宝的历史全景,以及它们在加冕典礼中的作用。 加冕仪式要追溯到英格兰国王、忏悔者爱德华时代,参观者所看到的伊丽莎白女王加冕礼上的珠宝则来自1660年或晚些时候查理二世复辟时期。1650年代奥利弗.克伦威尔短命政体中的清教徒们蔑视君主那些闪闪发光的饰品,卖掉了中世纪的御宝。有一些幸存下来,最终回到了王室的藏品中。 顺序展现在参观者面前的有王室权杖、号角和御剑;大主教赠送给君主的饰有珠宝的佩剑;王室宝器中最古老的物品,君主用来涂圣油的中世纪金质圣油瓶和油匙;加冕长袍;王冠、节杖和顶上有十字架的圆球,其中有爱德华为查理二世制作的金王冠,在授权仪式上仍然使用;覆满贵重宝石的专为维多利亚女王制作的御室王冠,在召开议会等场合佩戴。王冠下层的十字架上还有黑王子的大红宝石,黑王子喜爱亨利五世在1415年阿金库尔战役中所戴的头盔,以及斯图亚特王室的蓝宝石,顶端的十字架上则闪耀着据说来自忏悔者爱德华本人戒指上的蓝宝石。在王室的节杖上,世界上最大的钻石\"非洲之星\"在闪闪发光。 来自卡昂的白色花岗岩 紧邻珍宝馆的是宏伟的白塔,最初由征服者威廉在11世纪末建造。这位在黑斯廷斯在大败撒克逊国王哈罗德的诺曼底国王在全英格兰修筑了坚固的城堡以巩固他的胜利。他为伦敦选的地址是在泰晤河岸的前罗马人营地,1078年,他将建筑工程委托给罗切斯特主教贡多尔夫,这一工程被威廉·菲茨斯蒂芬在他写于12世纪的《编年史》中描绘为\"十分伟大而坚固的马拉丁塔\"。同木制的撒克逊建筑不同,伦敦塔用肯特石灰岩建成,用来自卡昂的白色花岗岩修琢。 白色的伦敦塔的四角建有锥形塔楼,它仍然俯视着四周。附属结构的修建持续了几个世纪,最终包括了内场的13个塔和外场的6个塔和棱堡。 从前,陆地上唯一的进口是一个30米宽的带墙的堤道,通向狮塔的堡楼。这里游荡着国王豢养的野兽,塔的总管每天可得到14便士,另外还有6便士用来购买大量生肉,喂养那些狮子、豹子、熊和狼。 宫殿和监狱 今天,狮塔已不复存在,野兽在1834年被送到新建的伦敦动物园。现在的入口通过中塔大门,穿过铺在1834年排干的护城河上的另一条小一些的堤道,直达场边塔,那里有穿鲜红色上衣和黑色高顶皮帽的卫兵。 耸立在参观者面前的形形色色的塔唤起人们种种回忆:许多个世纪的残暴与痛苦、盛大的庆典,以及王国在这里完成的所有伟大业绩。对于伦敦塔的最初用途,没有比约翰·斯托在1598年出的《伦敦巡礼》中描绘得更出色的了。 这座塔是保卫或控制全城的城堡;是举行会议或签订协约的王宫;是关押最危险的敌人的国家监狱;是当时全英国唯一的造币场所;是储藏武器的军械库;是珍藏王室饰品和珠宝的宝库,也是保存国王在威斯敏斯特法庭大量记录的档案馆。 征服者威廉巨大的白色伦敦塔在召唤着我们。1993年温莎城遭到毁灭性的火灾,之后管理伦敦塔的皇家王宫管理处在第二层建了一个安全出口,可将在高峰期多达1000人的参观者疏散到一层一个标志明显的通道。还设置了一个火警检测和警报系统。珍宝馆有一个可控制全址的火灾控制中心。 圣约翰的小教堂占据着二层和三层的一部分,白塔则保藏着欧洲最精致的盔甲。亨利八世巨大的盔甲可在顶层的都铎式军械库中看到。文艺复兴时期和中世纪的盔甲在二层展出,马上比武用的盔甲在一层。 白塔在左侧是一片草地,称格林塔。那里按照维多利亚女王的命令立着一个标牌,指明断头台的所在。那些觊 王位的最高层人物在此被斩首。亨利国王两个不幸的妻子就葬身于格林塔。她们被控犯有通奸罪,但伊丽莎白一世的母亲安妮王后很可能是无辜的。她的刑期被推迟,因为安妮要求由一名来自法国的熟练的刽子手行刑,他携带一把利剑。 日,在安妮行刑这天清晨,她问塔内的军官是否看到过那把剑,还问剑是否锋利。军官作了肯定的回答。\"那么\",安妮说,\"我很满意,因为我有一个纤细的脖子。\" 当塔内枪声响起宣布行刑时,国王佩戴十字勋章,身空象征喜庆的黄色外套。他很快又娶了简·西摩。安妮在邻近的圣彼得及温库拉小教堂被焚化,那里也是卡瑟琳王后长眠的地方。 最后一个在这里丧生的是伊丽莎白女王的风流骑士、窥视王位的埃塞克斯伯爵。如今,丰满壮硕、羽手光滑的渡鸦在目睹过无数鲜血与苦难的格林塔上高视阔步,风在高大的悬铃木间叹息。传说那八只受到小心保护的渡鸦一旦离去,这座塔也将倒塌。 每晚十点举行古老的锁门仪式。仪式由一名看守长在一名中士和三名卫兵的护送下进行,他们身穿鲜红上衣和黑色高顶皮帽。看守长首先将最外面的大门上锁,然后锁上中塔的大门,最后是边堡的门。回到内城后,一名持剑军官向他挑战。卫兵们拿出武器;看守长则举起他的都铎式帽子高呼:\"上帝保护伊丽莎白女王!\" 钟声报时了,一名号手吹响了清亮的绵长的\"夜点名号\",回声在黑夜中穿越威严的伦敦塔900悠远的记忆。
Tower of London
The massive White Tower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Norman military architecture, whose influence was felt throughout the kingdom. It was built on the Thames by William the Conqueror to protect London and assert his power. The Tower of London – an imposing fortress with many layers of history, which has become one of the symbols of royalty – was built around the White Tower.
51°30\'29\" N, 0°4\'34\" W
-------------------------------------------------------------------------------------------
...60楼...
来自:保密
发帖:514+5190
爱丁堡从十五世纪就是苏格兰的首都,目前这座城市有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以中世纪堡垒风格占据主要地位的老城和一个是从十八世纪发展而来具有新古典主义形式的城市,它对欧洲城市建筑具有广泛的影响。这个统一合协的,又对照分明的并排排列的两个部分还包含了许多十分经典的建筑物。这就使其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无法匹敌的优势。 爱丁堡第一个永久的城堡可追溯到7世纪,它的地形,由与海岸平行的山顶和小峡谷构成。 爱丁堡座落于苏格兰东南的洛锡安地区,福斯河河口湾的南岸;河口湾的利斯港,与该城市连接。历史上起着教育与文化行政功能,现为苏格兰的首府。 历史: 遗址在史前时代就已有人居住。在马尔科姆三世()统治末期,在城堡内修建了一座宫殿。苏格兰国王定居在爱丁堡。在戴维一世统治时(),与欧洲的贸易发展了。爱丁堡,接受了其第一个特许状,被命名为皇家享有特权的地区。大约1125年距城堡1.5公里处的圣鲁德大教堂(Holyrood Abbey) 的建立,决定了其城市的发展方向。在斯图亚特的詹姆斯二世统治下,爱丁堡成为苏格兰的正式的首都城市。它被防御城墙包围着。随着英格兰在年的侵略和年法国的占领,城市重新开始活跃。1582年建立了爱丁堡大学而且在17世纪商业精英和贵族对城市建筑的丰富做出了贡献。1621年后,屋顶被盖上石板或瓷砖并且从1674年起石头被用于外面的墙。 当苏格兰王国和英格兰王国1603年统一时,皇室定居在伦敦。尽管1707年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创立导致了对爱丁堡的苏格兰议会的镇压,但也没有阻止城市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的扩展。在年间,新城镇相继以七个主要项目持续发展。爱丁堡成为欧洲知识分子生活的一个中心。 城市结构: 旧城和新城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旧城的不规则的中世纪设计和新城的几何图形的规划之间对比时,公园是二者的主要成分。两条要道决定了城市的规划。首先,高街,沿着最高的山顶,连接着旧城的两极:城堡的休憩场和以前的圣鲁德大教堂与宫殿的遗址。第二,普林斯街,与高街平行但距离更长,沿着一条峡谷,是新城的边界而且提供了观看旧城的极好的视角。爱丁堡整个城市由石头建成。其海角上的城堡,新哥特式尖顶建筑圣约翰教堂和圣吉尔斯大教堂塔,以其古典的和新古典的建筑物的文雅的与非常合理的安排,支配着延伸到新城的城市景观。在老城,由格迪斯爵士在19世纪末恢复的几座建筑物还幸存着。新老爱丁堡城表现了两种非常不同的城市现象:中世纪的有机生长和18、19世纪的城市规划的令人影响深刻的融合。新城的不断扩展和建筑的高质量已经为苏格兰及其以外建立了标准。
Old and New Towns of Edinburgh
Edinburgh has been the Scottish capital since the 15th century. It has two distinct areas: the Old Town, dominated by and the neoclassical New Town, whose development from the 18th century onwards had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European urban planning. The harmonious juxtaposition of these two contrasting historic areas, each with many important buildings, is what gives the city its unique character.
55°57\'0\" N, 3°13\'0\" W
-------------------------------------------------------------------------------------------
...61楼...
来自:保密
发帖:514+5191
位于伦敦的格林威治和附近的花园分别是17世纪和18世纪以科技和艺术两种风格建造的典型建筑物。伊尼哥.琼是在英国本岛上建造的第一个具有帕拉底奥风格的建筑物。皇家海军学院是由克里斯托夫.雷恩设计建造的。花园是以安卓的设计为基础的,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则是雷恩和科学家罗伯特.胡克二人的杰作。 离伦敦城8公里的泰晤士河畔,有一座闻名世界的小山峰-格林威治。从海上经过泰晤士河河口进入伦敦的船只,必须从这里经过。15世纪初,英国王室就将其作为防守伦敦的要塞,在这里设置炮台和了望塔,用来监视泰晤士河上的舰船。在这里还修建了许多宫殿。周围的山林草地,则是王室养鹿、放鹰和打猎的御苑,当时的国王曾把格林威治称为""逍遥宫""。1675年,英王查理二世决定在格林威治山顶的了望塔处建立英国皇家天文台。那时英国正在跨越大洋扩张势力,但海上航行只能凭借日月星辰来判断船只所处的纬度,而无法确定其经度。英王相信研究星象能为远洋航海提供保障,因此规定皇家天文台的任务是寻求确定经度的办法,改善航海与天文学。 到1767年,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格林威治的皇家天文学家们摸清了主要天体的准确位置和运行规律,制成世界上第一张海图。英国的海员可以根据星星的位置确定船的方位。日,国际经度会议通过决议,以通过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即零度经线,以此计算地球上的经度;以格林威治为世界时区的起点;以格林威治的天文台的计时仪器来校准时间。从此格林威治因其天文台而闻名于世。1924年,格林威治天文台第一次通过英国广播公司向太空播发时间信号,使世界无线电听众可以根据这种时间信号校正自己的钟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天文仪器的发展,格林威治天文台已经容纳不下大量现代化仪器,再加上伦敦的空气污染也影响对天象气候的观测,格林威治天文台迁到苏萨克斯郡,旧址改为英国天文博物馆。周围的山地建成一个大花园,有数千顷的大草坪、美丽的花坛和茂密的树林。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的大门旁的墙上,镶着一台1851年安装的24小时走字的大型标准钟,报告各国通用的世界标准时,也就是格林威治时间。天文台院子里保留着一条混凝土嵌着铜条的线,旁边的大理石上刻着醒目的大字""格林威治子午线"",表示地球在这里被分为东西两半球。博物馆内陈列有天文学家进行研究的天文仪器:星盘、旧时使用的天文望远镜、钟表、地球仪、天象图谱等。
Maritime Greenwich
The ensemble of buildings at Greenwich, an outlying district of London, and the park in which they are set, symbolize English artistic and scientific endeavour 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The Queen's House (by Inigo Jones) was the first Palladian building in England, while the complex that was until recently the Royal Naval College was designed by Christopher Wren. The park, laid out on the basis of an original design by André Le N&tre, contains the Old Royal Observatory, the work of Wren and the scientist Robert Hooke.
51°28'40" N, 0°0'0" W
-------------------------------------------------------------------------------------------
...62楼...
来自:保密
发帖:515+5193
莱纳冯周围地区完整地保存了包括煤矿、铁路和工人住宅在内的19世纪早期工业区的遗迹
Blaenavon Industrial Landscape
The area around Blaenavon is evidence of the pre-eminence of South Wales as the world\'s major producer of iron and coal in the 19th century. All the necessary elements can still be seen - coal and ore mines, quarries, a primitive railway system, furnaces, workers\' homes, and the social infrastructure of their community.
51°46\'34\" N, 3°5\'16\" W
-------------------------------------------------------------------------------------------
...63楼...
来自:保密
发帖:515+5195
德文特河河谷位于苏格兰中部,它拥有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兴起的大量棉纺织工厂,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和科技影响力的工业景区。在克劳姆弗德有现代工厂的原型,这儿是阿克莱的发明被第一次运用到工业生产规模中的地方。工厂的工人宿舍群和其他一些纺织厂仍然保存完好,见证了这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1771年理查德·阿克莱和他的合作伙伴在克劳姆弗德建立了一个工厂后,立刻开始着手完善机器和为水力棉纺织机提供新的方法。 在克劳姆弗德,阿克莱的工厂被当作模型被他的合作者和竞争对手所模仿。工厂如雨后春笋一般在英国的大部分地区涌出,尽管立法禁止技术输出,在其它国家例如德国和美国也建立了同样的工厂。目前,这里所有于1790年建好的重要的建筑都被完好的保存。 阿克莱家族日内除了仍然保留了克劳姆弗德工厂和马森附近的工厂外,卖出了他们的大部分棉纺织厂股份。1840年以后,克劳姆弗德工业区的价值造到了严重的破坏。因为快速产生的污染,主要能源的转移造成的水源短缺限制了生产。在十九世纪下半叶这个地区的部分转为其它用途。这些建筑物中有一个洗衣房,一个啤酒坊,在1920年期间这个地区的大部分地方被一个制造画画颜料的制造厂购买,这个厂至到1979年都出产产品。 克劳姆弗德工厂现在成为一个世界遗址。1979年阿克莱社团购买了这个地区后就致力于恢复旧工厂的原貌。大部分较小的现代建筑物已经被破坏,这个地区受到严重地化学和颜料的污染,大部分新的拥有者都对清除干净墙体和地面这个巨大的任务执行的很好。整个恢复计划受到了德贝郡议会和德贝郡溪谷地区议会的支持。这个工厂目前已经开放,每天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观光者。它拥有一个游客中心,许多商店,一个咖啡馆,一个筹建中的展示机械的重要展览厅,许多用于学术界和教育团体的会议厅,一个图书馆和一个研究中心。 面向马特洛克浴场,阿克莱家族其他工厂之一的马森工厂,建于1783年。尽管它是一个小规模的工厂,但是直到今日它都已一个棉纺织厂在运营着。这个工厂的大部分改为店铺。
Derwent Valley Mills
The Derwent Valley in central England contains a series of 18th- and 19th- century cotton mills and an industrial landscape of high historical and technological interest. The modern factory owes its origins to the mills at Cromford, where Richard Arkwright's inventions were first put into industrial-scale production. The workers' housing associated with this and the other mills remains intact and illustrate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area.
53°1'43" N, 1°29'17" W
-------------------------------------------------------------------------------------------
...64楼...
来自:保密
-------------------------------------------------------------------------------------------
記得當年年紀小,我愛談天你愛笑...
We go every day,說笑皆如常 ......
~the pain of every month~ce na,ha tong
...65楼...
来自:保密
发帖:515+5196
新科拉纳是十八世纪坐落在苏格兰风景最优美的地方的一个小村庄。十九世纪早期,正是在那里慈善家、乌托邦理想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创建了工业化社区的最早模型。令人难以忘记的棉磨坊、宽敞且装备齐全的工人社区、严谨的教育机构和良好的学校教育,这一切都称为欧文人文主义的明证。 新科拉纳这个小村庄是由大卫·戴尔于1785年作为一个完全的工业社区而建立的。当地的砂岩上建造了由克莱德河作为动力的水力棉磨坊,公寓风格的工人住宅。到1820年这个村庄的人口数量大约到了2500人,成为了这个国家最大的棉纺织中心。 在大卫·戴尔的女婿罗伯特·欧文的启发式管理下,从年期间新科拉纳开始以一种全新的的社区模式闻名。欧文开始着手于拓展经营范围,用所获得的利润进行社会和教育方面的改革,提高他员工的生活质量。他不允许小孩子在他的棉磨坊里工作,他在村子里筹建了进步学校,就是有名的“新和谐公社”,其中包括世界上第一所婴儿学校和夜校。他重视学生对历史、地理、阅读、写作、数学的学习,同时也特别强调对音乐、艺术、自然的学习,学校中不允许体罚学生。另外,公社里还实行免费的医疗,工作时间被缩短,同时公社商店提供的食物和家庭用品都十分便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由水轮提供的机械动力逐渐被由涡轮提供的动力所代替,从1898年开始棉磨坊有了自己的水力发电机。一直到1968年棉磨坊都在运营。 现在公社被认为是杰出的保守地区,是一个独立的慈善团体,新科拉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至今公社还有180人左右的常住人口。今天,如果你徜徉于公社之中,还是不难想象出两个世纪之前人们是怎样在这里生活的。 罗伯特·欧文生平: 罗伯特·欧文1771年出生于牛顿1858年去世,威尔士—五金商和女邮政员的儿子。当他十岁的时候他在一个布料商店当学徒,经历了种种磨练(包括开始他自己制作纺纱机器),在他二十岁的时候结束了他的学徒生涯,掌管了一个有500工人的纺纱磨坊。1797年他遇到了大卫·戴尔的女儿——圣安妮·卡罗琳,他的父亲在新克拉纳拥有一个大纺纱厂。随后他们结婚了,欧文(和他的合作者们)用£60,000(或者每年£3000,付20年)买下了纺纱厂(包括这个村庄和土地)。 在新科拉纳欧文开始着手建立他的社区模型——有坚固的房屋,学校和教育机构,改善工作条件,强调工作协作。大约用了十五年的时间,他才开始把它们变成具体的规划。在1813年,欧文和杰里米·本特姆以及其他人开始把新科拉纳变成一个新的公社。尽管有许多资金上的困难,欧文还是尽力维持了新科拉纳的运转直到十八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在那里他成立了许多合作社团(欧文主义者),其中最著名的是印第安纳州的“新和谐公社”。他继续参与了许多项事业的奋斗,1833年帮助成立了国家大贸易联合会。 罗伯特·欧文在英国的社会主义历史上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他是第一个领会到工业革命和教育在帮助工人阶级改造社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的人。 在新科拉纳欧文创建了第一所十分接近现代标准的公社学校:新协会(见公社学校)。它成立于1816年,是欧文新科拉纳镇的中心建筑。它是一种非学院派的教育,对2到14岁的青年人提供全日制的教育,设有成人教育班,教授公共演讲、舞蹈(冬季每周三个晚上),有时举行集会,同时也是一个向公众提供社交和休闲的中心。这些课程的设置保证达到一种职业教育和惬意休闲的平衡。 在欧文制定的许多严格的程序下,协会坚持了许多年,同时兴起了学多合作社团和周末学校。由于资金的缺乏和合作人之间严重的分歧,社团和教堂只有很少数坚持的时间比较长。其中最有名的是民族礼堂(伦敦),一直坚持到1842年。
New Lanark
New Lanark is a small 18th- century village set in a sublime Scottish landscape where the philanthropist and Utopian idealist Robert Owen moulded a model industrial community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 The imposing cotton mill buildings, the spacious and well-designed workers' housing, and the dignified educational institute and school still testify to Owen's humanism.
55°39'48" N, 3°46'58" W
-------------------------------------------------------------------------------------------
...66楼...
来自:保密
发帖:515+5198
西约克郡的索尔泰尔是保留完好的19世纪下半期工业城镇。这里的纺织厂、公共建筑和工人住宅风格和谐统一,建筑质量高超。城镇布局至今完整地保留着其原始风貌,生动再现了维多利亚时代慈善事业的家长式统治。 修建于年的小城镇索尔泰尔工业区位于利兹附近,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型工业住宅区。索尔泰尔的哥特风格却有助于使它融入乡村的环境中,这也证明了工业化并不会使大城市聚居区产生单调无情的状态。 布莱德福特地区最伟大的财富就是索尔泰尔。索尔泰尔是个杰出的工业城镇,位于希普利附近的艾尔河岸边,是富有的工厂主提图斯索尔特的杰作。提图斯索尔特虽然是商人,但也是个空想家,希望为自己工厂的工人创造一个生活乐园,因为同样是经历了工业革命,他赚取了大笔的财富,而这些工人却成为了革命的牺牲品。当他不愁生计,生活奢侈的时候,工人们却忍受着生活水平的降低,居住在拥挤、肮脏的街道中,卫生设施条件恶劣,疾病蔓延,犯罪事件层出不穷。 l851年到1876年,索尔特在25英亩的土地上创建了一个拥有22条街道、77所房舍和45所救济院的典范城镇,1853年在他50岁生日的时候,又在镇上建成了一个大纺织厂。这个大纺织厂,拥有14座锅炉,为4个蒸汽机提供动力,带动1200架纺织机,每天生产30.000码布。索尔泰尔的发展迅速,索尔泰尔被看成西约克郡的乌托邦,和距离几里外的贫穷形成强烈对比。 最后,1892年索尔特停止了自己的生意,而索尔泰尔也逐渐开始衰落,只保留下昔日乐园的一角,艰难的维持着,最终难逃那些蓄意破坏者的黑手。大约1个世纪之后,一个和索尔特有着同样思想的资本家约翰森怀着恢复其昔日兴盛的唯一目的买下了索尔泰尔。我们现在看到的索尔泰尔就是他买下后经过整修,恢复原貌的新索尔泰尔。820栋住宅呈网格状分布在工厂附近,学校和研究所建在左边,教堂高出工厂。环境卫生的改善颇为可观,在成排的住房和跨河公园之间建有服务区。居民点有4356名居民,居民区内有医院、俱乐部、学校、大型公园以及与工厂相连的医务室,等等,还有由二、三或四个卧室,一个起居室及卫生设施组成的住宅。住宅坐落在直接与铁路相通的网格状街道旁。
Saltaire, West Yorkshire, is a complete and well-preserved industrial village of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Its textile mills, public buildings and workers' housing are built in a harmonious style of high architectural standards and the urban plan survives intact, giving a vivid impression of Victorian philanthropic paternalism.
53°50'21" N, 1°47'17" W
-------------------------------------------------------------------------------------------
...67楼...
来自:保密
发帖:516+5206
基尤皇家植物园是18世纪到20世纪园林艺术发展最辉煌阶段的完美体现。现在植物园所拥有的极大丰富的有关植物学的收藏(包括标本、活的植物和植物文献)是经过了几个世纪的积累的结果。自从1759年建立起,基尤皇家植物园就不断地为植物学和经济植物学研究做出杰出的贡献。 2003年.经英国政府提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基尤皇家植物园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承认其作为一种独特文化景观的国际重要性。联合国决定授予这座花园与印度的泰姬陵和中国的长城同等的地位。 基尤皇家植物园坐落在泰晤士河畔的邱镇,因此也称邱园。这里原是一片荒滩,由于三面环水,18世纪初被选中辟为英国皇室别墅区。1841年正式成为英国皇家植物园,整体占地300英亩。现在每年吸引了超过100万的游客。这里收集有世界最多种类的植物和植物标本,还有两个维多利亚时期玻璃温室技术的最佳样板。 植物园内种植着英国和从世界各地移植来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和高山、湖泊、平原以及丘陵生长的植物4.5万多种。园内常年万紫千红,风光旖旎。几十所巨大的暖房给那些异乡植物造成适宜的生态环境,有些植物已经在这里生长了100多年。由德西默斯·伯顿设计、1848年最后完工的棕榈馆,建筑高大,内有一棵1843年移植过来的智利蜜棕榈,躯干高达20多米,据说是世界上最高的暖房植物。睡莲馆是培育水生植物的暖房,在人工湖岸边,生长着一片从埃及尼罗河畔移来的纸莎草,古埃及人曾用它来代替纸张,至今也是埃及造纸的好原料。在高温潮湿的“T”型馆里,有能捕捉小虫的原生长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猪笼草属植物。在多汁植物馆里,有一棵生长了40多年的拉丁美洲龙舌兰,叶长2米多,厚15厘米多,是罕见的大型观赏植物。这里的仙人掌树高达5米多,仙人球的直径接近1米。此外还有土耳其的栎树,日本的樱花、中国的月季、澳大利亚的袋鼠草、墨西哥的辐射丝兰等。园内设有现代化的植物博物馆、标本室(植物标本700多万份)、图书馆(关于植物学藏书有10万多册)和实验室。还有威廉·钱伯斯设计、建成于1761年的中国式宝塔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This historic landscape garden features elements that illustrate significant periods of the art of gardens from the 18th to the 20th centuries. The gardens house botanic collections (conserved plants, living plants and documents) that have been considerably enriched through the centuries. Since their creation in 1759, the gardens have made a significant and uninterrupted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of plant diversity and economic botany.
51°28\'54\" N, 0°17\'38\" W
-------------------------------------------------------------------------------------------
...68楼...
来自:保密
发帖:19+181
-------------------------------------------------------------------------------------------
活着是明媚
...69楼...
来自:保密
发帖:516+5208
利物浦是世界著名的沿海通商口岸,见证着18至19世纪世界主要贸易中心的发展历程。利物浦在英联邦的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曾经承担着运送大量殖民地物资和奴隶的责任,也曾经将大多数欧洲移民运往美洲新大陆。除此之外,利物浦还是现代船舶技术、运输系统和港口管理发展的先驱。
Liverpool – Maritime Mercantile City
Six areas in the historic centre and docklands of the maritime mercantile City of Liverpool bear witness to the development of one of the world’s major trading centres in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Liverpool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rowth of the British Empire and became the major port for the mass movement of people, e.g. slaves and emigrants from northern Europe to America. Liverpool was a pione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dock technology, transport systems, and port management. The listed sites feature a great number of significant commercial, civic and public buildings, including St George’s Plateau.
53°24\'23\" N, 2°59\'40\" W
-------------------------------------------------------------------------------------------
...70楼...
来自:保密
发帖:516+5209
位于威尔斯北部,圭内斯郡包括保存完好的由军事工程师圣乔治建造的博马里斯和哈勒赫城堡及卡那封和康韦防御工事。它们都是爱德华国王统治时期()建造的防御工事,也反映了当时军事建筑风格。 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统治期间修建了一系列的城堡与城墙,其中包括博马里斯和哈勒赫城堡,以及城堡式的卡那封和康韦。 哈勒赫城堡本身壮观的景象、神奇的预言以及所拥有的巨大能量似乎都不足以确保这个伟大城堡的声名,城堡还跟威尔士的神话和有魔力的女英雄布兰韦恩密切相连。 作为英国最著名的城堡之一,哈勒赫城堡也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从峭壁上放眼向城镇的南部望去,城堡的壮观景色、海水和山的相互映衬简直是美不胜收。哈勒赫城堡的建筑本身也是无可匹敌的。经历了7个世纪的沧桑聚变,它依然是天才的圣乔治·詹姆士大师的军事建筑奇迹。在这儿他将环境中的自然力量转为防御力,以便满足当时防卫的需要。该建筑奇迹将帝王的尊严和城堡外形的美丽完美的结合起来,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威尔士的北部,在国王爱德华一世的第二次战役中,哈勒赫城堡应运而生。它是围绕在斯诺多尼亚海岸边缘上的铁环城堡中的一部分。该铁环是用来避免该地区再次成为叛乱的集中地而建造的,它还是一个永久性的防御工地。在威尔士要塞城堡亚贝雷被攻克后,于1283年4月,爱德华国王的力量达到了哈勒赫,几乎在同时建筑工程也就开始了。在接下来的6年多时间里,一队由石工技师、采石工人、劳动者及其他工匠组成的建筑队开始投入了紧张的繁忙建造中。在1286年,工程建筑达到高峰时,大约有950人在詹姆士大师的指挥下工作。最后建成了一个完美无暇的同心城堡,一个城堡的警戒线包括在另一个城堡的监督范围之内。不幸的是,如今外墙被毁坏了,不能够展示出真正的13世纪的效果。 城堡岩石峭壁的自然力量意味着只有东方朝向是开放的,易于攻击。在这儿,门是力量的象征。门廊本身被七个以上的障碍所保护,其中包括三个吊门。在通道的每一边都有警戒室,并且在警卫室的上层还有在哈勒赫的主要私人寓所。一层肯定是为王室总管或政府官员所建的,在年间,不如说就是为詹姆士大师所建的。顶层舒适的房间也许用作高贵人物(包括国王)的套间。 城堡内部出奇的小,房间的很大一部分样式都被周围的国内建筑模仿去了。在后部,是大厅和厨房。对着北墙的是一个小唱经堂和面包房。南部是一个谷仓和第二个大厅。角塔提供了更多的房间,如今,旅游者可以小心地登上通往城墙过道的台阶,在那儿可以从任何方向上一览胜景。 唯一对城堡进行修建过的圣乔治詹姆士大师,在威尔士和欧洲大陆上的城堡建设方面具有许多年的历史。第一道防线是一个充满水的壕沟,大约18英尺宽。在南端有一个潮水船坞,它可以让载重40吨的船只直接通过主门。这个船坞有枪手通道的卧式射击保护。通过这个壕沟后,是一层外部保护,低低的掩蔽墙。它的圆周有16个塔和2扇门。在北部边缘,兰费伊斯门始终没有完工。靠海的那扇门,从另一方面讲,木门的牢固和令人胆战心惊的"杀人洞"的证据仍然得到了保存。即使通过此门,一个攻击者在进入城堡前仍然需要面对11个另外的障碍物。这些障碍包括:城门塔、另外的"杀人洞"、三个吊闸和好几扇门。如果一个攻击者失去了勇气,在内墙和外墙之间徘徊,那么,他活不了多久。因为,交叉火力会象倾盆大雨一样从各个方向落过来。令人惊讶的是内部保护区的巨大尺寸,它覆盖了一英亩的四分之三。还被另外6个塔和两个大型警卫室包围着。很清楚,它们有保护豪华套间的意图。在政府公寓的尽头的装修都很豪华壮观,这一点很象哈勒赫城堡。在远远边上的北门,只有大厅那么高,并且设计的第二层再也没有完工。即使它现在挺立在那儿,开着五扇大窗户,它仍然控制了整个庭院。另一处阻塞,计划建设在南门,但打好地基后,却再也没有接着建。在庭院的边缘还设计了另外的建筑物,肯定包括一个大厅、厨房、马厩,或许还有一个谷仓。尽管这些掩蔽墙是建筑物存在的证据,但它们是否被完成,不敢肯定。 坐落在塔中的唱经堂有拱形的天花板和尖形的窗户,这使它成为城堡里一个令人注目的地方。另外,在城堡中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展览,展出了爱德华一世在威尔士城堡时的情景,也提供了许多有关博马里斯建筑本身的背景知识。
Castles and Town Walls of King Edward in Gwynedd
The castles of Beaumaris and Harlech (largely the work of the greatest military engineer of the time, James of St George) and the fortified complexes of Caernarfon and Conwy are located in the former principality of Gwynedd, in north Wales. These extremely well-preserved monuments are examples of the colonization and defence works carried out throughout the reign of Edward I () and the military architecture of the time.
Main Location:
53°8'22" N, 4°16'36" W
Castles and Town Walls of King Edward in Gwynedd (old style)
53°15'51" N, 4°5'25" W
Castles and Town Walls of King Edward in Gwynedd (old style)
53°8'22" N, 4°16'36" W
Castles and Town Walls of King Edward in Gwynedd (old style)
53°16'48" N, 3°49'27" W
Castles and Town Walls of King Edward in Gwynedd (old style)
52°51'38" N, 4°6'35" W
-------------------------------------------------------------------------------------------
...71楼...
来自:保密
发帖:516+5210
建于十一世纪末十二世纪初的达勒姆大教堂证明了早期比德修道团体的重要性,也是在英国极具诺曼底式风格的最大建筑物。达勒姆教堂富有革新精神的拱顶迎来了中世纪的建筑风格。大教堂后面是一个古代诺曼底式的城堡,它曾是达勒姆王室大主教的住所。 达勒姆位于英格兰东北部,北距纽卡斯尔不到30公里。这一带山丘广布,韦尔河在山丘之间冲出一道"U"字型急转弯,留下一个三面环河的小半岛。这座小小的山城只有三万人口,而大学生却有六千多。它是牛津、剑桥之外的又一座大学城。 九百多年前,征服了英格兰的威廉一世看中了这个易守难攻的小半岛,下令在连接陆地的咽喉处修筑一座城堡。后来,半岛上渐成街市,达勒姆就这样出现了。 中世纪以来,达勒姆曾长期作为主教驻地。那时,达勒姆主教身兼诸侯,宗教和世俗大权一把抓,甚至还统帅军队,这在英国是绝无仅有的一例。不过,主教们对该城的教育事业倒也出力不少。15世纪时这里就办起了第一所文法学校,即今天的达勒姆学校。1832年,达勒姆创办了一所大学。论资格,这所大学在英格兰仅晚于牛津、剑桥,比著名的伦敦大学要早四年。达勒姆大学有十二个学院,校舍分布在全城各处,甚至已发展到郊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所大学东方学院的中文系,它在英国众多的大学中文系中,颇有声望。就是这个中文系的学生,曾用汉语演出过中国著名作家曹禺先生的话剧《雷雨》。东方学院还拥有一座对外开放的东方艺术博物馆。它是英国唯一的一座专门收藏东方艺术品的博物馆。 城中的名胜首推大教堂。它建于1093年到1130年之间,是英国最典型的诺曼底式教堂,具有窗高壁厚、柱粗拱圆的特点。西面屹立着两座对称的四方高塔,中间又耸起一座,造型即雄浑又壮观。教堂北大门上,装饰着一个鬼脸,口中含着被磨拭得很光亮的铜环。这是12世纪的遗物。中世纪时,不知有多少无辜的罪人,历经艰辛,来到门前,为的是握住这道门环,以求神的赦免。走进教堂可以看到当年主教诸侯的宝座和棺柩。英国最早的历史学家比德(673-735)的遗骨就藏在这里。古城堡(Castle)是达勒姆的又一处名胜。中世纪时,它是防御苏格兰人南下的要塞,也是主教诸侯的官邸,堡内诺曼底时代的小礼拜堂等古建筑仍完好如初。19世纪古城堡改为大学校舍,13世纪,大厅成了学生食堂。古城堡功能的变化,也正是达勒姆从中世纪的军事要地和宗教中心转变为现代大学城的一个缩影。
Durham Castle and Cathedral
Durham Cathedral was built in the late 11th and early 12th centuries to house the relics of St Cuthbert (evangelizer of Northumbria) and the Venerable Bede. It attests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early Benedictine monastic community and is the largest and finest example of Norman architecture in England. The innovative audacity of its vaulting foreshadowed Gothic architecture. Behind the cathedral stands the castle, an ancient Norman fortress which was the residence of the prince-bishops of Durham.
Main Location:
54°46'29" N, 1°34'33" W
Durham Castle
54°46'29" N, 1°34'33" W
Durham Cathdral
54°46'27" N, 1°34'34" W
-------------------------------------------------------------------------------------------
...72楼...
来自:保密
发帖:516+5211
位于威尔特郡的"巨石阵"、埃夫伯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巨石林,也是欧洲最大的史前古迹。这个由史前遗留下的糙石巨柱环绕而成的巨石林,它的巨大意义没有人能够说明白。这个圣地和周围各种各样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为研究史前时代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证据。 "巨石阵"、埃夫伯里位于威尔特郡,是世界上最大的巨石林,也是欧洲最大的史前古迹。在英国人的心目中,"巨石阵"、埃夫伯里是一处非常古老而又非常神圣的地方。这个圣地和周围各种各样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为研究史前时代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证据。 巨石阵坐落在伦敦以西偏南100多公里的索尔兹伯里平原上。一望无际的绿色旷野上,一群拔地而起的巍峨巨石,堆垒得井然有序,俨然是一处残缺的祭坛圣地。 来到巨石阵前,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三石门排成直径30米的大园环。这些三门石是由两根并立的沙石柱上面横架一根石樑组成的。石柱高度在5-7米之间,每根石柱重达30-50吨。大园环内还有较小的青石排成的同心圆。园环最外边另有一道低矮的土堤和一道浅浅的沟。在这奇特的建筑中央还有一块5米长的大石头。 面对着据说已历四千年风雨的巨石阵,人们困惑不解:史前人类是怎样把那些巨石从几十里甚至几百公里以外运来并竖立起来的呢?为什么他们要造这样的巨石阵?人们莫衷一是,众说纷纭。有说太阳庙的,有说祭坛的,有说陵墓的,还有说观象台的,最好的回答似乎仍然是英国19世纪名相格莱斯顿的一句名言:"这是一座崇高的、令人敬畏的古迹,它诉说着多少事情,同时又告诉人们,它隐藏着更多的事情。" 带着这千古疑谜南行,就到了十几公里以外的小城索尔兹伯里。这座小城中最宏伟的建筑--大教堂。它坐落在一块绿荫荫的草坪之中,面积非常宽敞。这昨教堂始建于1220年,围绕着它,才真正诞生了索尔兹伯里城。大教堂由银灰色的条石砌成,塔尖高耸入云,庄严而又美丽。所用石料来自20公里以外的采石场。估计整座教堂的巨石重达6万吨。中世纪时不少教堂的工程都是几百年的"胡子"工程。而这座大教堂的主体工程只用了38年。因而整个教堂的建筑艺术风格完全一致,即结构厚重的早期哥特式。这在英国建筑史上是十分罕见的。其尖塔高123米,为英国塔高之冠,而且可以盘旋而上,放眼眺望四周风光。
Stonehenge, Avebury and Associated Sites
Stonehenge and Avebury, in Wiltshire, are among the most famous groups of megaliths in the world. The two sanctuaries consist of circles of menhirs arranged in a pattern whose astronomical significance is still being explored. These holy places and the nearby Neolithic sites are an incomparable testimony to prehistoric times.
Main Location:
51°10'43" N, 1°49'30" W
Stonehenge and Associated Monuments
51°10'43" N, 1°49'31" W
Avebury and Associated Monuments
51°25'43" N, 1°51'14" W
-------------------------------------------------------------------------------------------
...73楼...
来自:保密
发帖:516+5212
位于威尔特郡的\"巨石阵\"、埃夫伯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巨石林,也是欧洲最大的史前古迹。这个由史前遗留下的糙石巨柱环绕而成的巨石林,它的巨大意义没有人能够说明白。这个圣地和周围各种各样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为研究史前时代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证据。 \"巨石阵\"、埃夫伯里位于威尔特郡,是世界上最大的巨石林,也是欧洲最大的史前古迹。在英国人的心目中,\"巨石阵\"、埃夫伯里是一处非常古老而又非常神圣的地方。这个圣地和周围各种各样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为研究史前时代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证据。 巨石阵坐落在伦敦以西偏南100多公里的索尔兹伯里平原上。一望无际的绿色旷野上,一群拔地而起的巍峨巨石,堆垒得井然有序,俨然是一处残缺的祭坛圣地。 来到巨石阵前,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三石门排成直径30米的大园环。这些三门石是由两根并立的沙石柱上面横架一根石樑组成的。石柱高度在5-7米之间,每根石柱重达30-50吨。大园环内还有较小的青石排成的同心圆。园环最外边另有一道低矮的土堤和一道浅浅的沟。在这奇特的建筑中央还有一块5米长的大石头。 面对着据说已历四千年风雨的巨石阵,人们困惑不解:史前人类是怎样把那些巨石从几十里甚至几百公里以外运来并竖立起来的呢?为什么他们要造这样的巨石阵?人们莫衷一是,众说纷纭。有说太阳庙的,有说祭坛的,有说陵墓的,还有说观象台的,最好的回答似乎仍然是英国19世纪名相格莱斯顿的一句名言:\"这是一座崇高的、令人敬畏的古迹,它诉说着多少事情,同时又告诉人们,它隐藏着更多的事情。\" 带着这千古疑谜南行,就到了十几公里以外的小城索尔兹伯里。这座小城中最宏伟的建筑--大教堂。它坐落在一块绿荫荫的草坪之中,面积非常宽敞。这昨教堂始建于1220年,围绕着它,才真正诞生了索尔兹伯里城。大教堂由银灰色的条石砌成,塔尖高耸入云,庄严而又美丽。所用石料来自20公里以外的采石场。估计整座教堂的巨石重达6万吨。中世纪时不少教堂的工程都是几百年的\"胡子\"工程。而这座大教堂的主体工程只用了38年。因而整个教堂的建筑艺术风格完全一致,即结构厚重的早期哥特式。这在英国建筑史上是十分罕见的。其尖塔高123米,为英国塔高之冠,而且可以盘旋而上,放眼眺望四周风光。
Stonehenge, Avebury and Associated Sites
Stonehenge and Avebury, in Wiltshire, are among the most famous groups of megaliths in the world. The two sanctuaries consist of circles of menhirs arranged in a pattern whose astronomical significance is still being explored. These holy places and the nearby Neolithic sites are an incomparable testimony to prehistoric times.
Main Location:
51°10\'43\" N, 1°49\'30\" W
Stonehenge and Associated Monuments
51°10\'43\" N, 1°49\'31\" W
Avebury and Associated Monuments
51°25\'43\" N, 1°51\'14\" W
-------------------------------------------------------------------------------------------
...74楼...
来自:保密
发帖:516+5213
1840年重建的威斯敏斯特是最显著的中世纪建筑物,它在原有的基础上保持了它的连贯性、完整性和新哥特式风格。直角的哥特式风格的圣玛格丽特教堂是小型的中世纪教堂,它和威斯敏斯特教堂从十一世纪就是王室权力的象征。这个文化遗址的历史意义和象征意义是十分明显的,是不可替代的。 威斯敏斯特宫坐落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它是英国的议会大厦,国会的上、下议院就设在这里。 威斯敏斯特宫东临泰晤士河,正门朝西,占地面积8英亩,主体建筑是前后三排长达287米的宫殿大楼没,两端和中间由7座横楼连接。宫殿西南角和东北角各有一个高塔。西南角的维多利亚塔高102米,长宽各22.9米,全部为石质结构,内部共分11层,因其防火性能强,所以被用来存放议会的重要的文件档案。塔顶的旗帜升起时,表示议会正在开会。塔楼下面有扇皇家大门只供英王召开会议时使用。东北角的方形尖塔是一座96米高的钟楼,塔顶有一口闻名全球的大本钟。钟楼建于1856年,大钟重13吨半,直径7米,时针长2。75米,分针长4。27米,钟摆重305公斤。每走一小时,就会报时一次,洪亮的钟声通过英国广播公司的光宝王传遍世界。大钟的监制人为本杰明·荷尔爵士,大本钟因此而得名。 威斯敏斯特宫是过去伦敦的西郊,曾建有一座教堂。11世纪中期,英王爱德华一世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宫殿并重建了教堂。此后400多年建威斯敏斯特宫一直是英国的主要王宫,1547年成为英国议会所在地。它几经火灾,几次重建。1834年的大火烧毁大半原有建筑,英政府决定建造一座举世无双的议会大厦,由著名建筑设计师查尔斯·巴里设计,1840年动工,1857年完工。第二次世界大战下院的会议大厅被炸毁,后于1950年重建。威斯敏斯特宫共有14个大厅和600多个房间,有一座圆形中央大厅将议会分成南北两部分,南面是上议院,北面是下议院。议会大厅是宫内最重要的建筑,上院的议会厅长27.5米,宽14米,正面讲坛上有英王宝座;下院议事厅长23米、宽14米。女王、上院议院和下院议员进入议会大厦时必须从不同的门进入。威斯敏斯特教堂在议会广场西南侧,正式名称为\"\"圣彼得联合教堂\"\"。最初由爱德华一世于1050年下令修建,1065年建成。现存的教堂为1245年亨利三世时重建,以后历代都有增建,直到15世纪末才告竣工。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全长156米,宽22米,大穹隆顶高31米,钟楼高68.5米,整座建筑金碧辉煌,前面两塔高耸,显得庄严神圣,被认为是英国哥特式建筑的杰作。教堂内有一张英皇加冕时用的宝座,那是1300年遗留至今的,宝座下面是一块来自苏格兰的称作\"\"斯库恩\"\"的圣石,两件东西都是英国镇国之宝。 威斯敏斯特教堂既是英国国教礼拜堂,又是历代国王举行加冕典礼、王室成员举行婚礼的大礼堂,还是一个国葬陵墓。从11世纪威廉开始,除爱德华五世和爱德华七世外,所有英王都在此加冕登基,当今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就是于1953年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举行加冕典礼的。作为英国的国葬陵墓,许多英国历史上的帝王和政界要人都葬于此地。著名的科学家牛顿、达尔文和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如莎士比亚、狄更斯、哈代的墓室也在这里。
Westminster Palace, Westminster Abbey and Saint Margaret\'s Church
Westminster Palace, rebuilt from the year 1840 on the site of important medieval remains, is a fine example of neo-Gothic architecture. The site – which also comprises the small medieval Church of Saint Margaret, built in Perpendicular Gothic style, and Westminster Abbey, where all the sovereigns since the 11th century have been crowned – is of great historic and symbolic significance.
Main Location:
51°29\'59\" N, 0°7\'43\" W
Houses of Parliament
51°30\'1\" N, 0°7\'25\" W
Westminster Abbey and St. Margaret\'s Church
51°29\'58\" N, 0°7\'37\" W
-------------------------------------------------------------------------------------------
...75楼...
来自:保密
发帖:516+5214
位于肯特郡的坎特伯雷大教堂是英国三百年来大教堂的精神领袖,圣奥古斯汀教堂是英国最古老的一个,圣马丁教堂从公元597年就在基督教传教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融合罗马式风格和直角哥特式风格的基督教堂,也是贝克特大主教1170年被暗杀之地。 坎特伯雷位于英国东南部,属于有\"英格兰花园\"之称的肯特郡,是座人口不到四万的古城。公元597年,传教士奥古斯汀受教皇的委派,从罗马赴英国传教。他在四十名修士的伴随下,来到作为萨克逊人的肯特王国都城的坎特伯雷。当时的国王是个异教徒,但王后原是法兰克公主,信仰基督教。在王后的帮助下,奥古斯丁在这里站稳了脚跟,成为第一位坎特伯雷大主教,并把基督教传播到整个英格兰。因此,在英格兰,坎特伯雷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基督教信仰的摇篮。 12世纪时,英王亨利二世任命他的臣僚和好友托马斯·贝克特为坎特伯雷大主教。但后者宣称,从此他不再是国王的奴仆,而只听命于罗马教皇。后来亨利二世的四名骑士将贝克特杀死于教堂。事隔三年,贝克特被信徒尊奉为\"殉教者\"圣托马斯。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难以计数的\"香客\"络绎不绝地涌入坎特伯雷,朝拜这位\"殉教者\",坎特伯雷也就因此成为英国的\"圣城\"。 声名远扬的坎特伯雷大教堂规模恢弘,长约156米,最宽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绿山墙的安妮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