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城市2011秘籍农业问题

& 再求帮助特大城市2011问题,垃圾指数负的很厉害,咋办。 ...
查看: 4410|回复: 7
UID3441936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80金钱327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0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0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80金钱327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RT,指数负六,把赚的其他指数都交易换它了,还不够,是要多造垃圾处理场吗?好象加污染啊,求指教,谢谢。
UID1497363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10金钱3019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1079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1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10金钱3019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多造垃圾场好像更赔钱,垃圾场的维护费用很高,也期待达人解答
i7-860 OC 3.52G
南海自强版
技嘉P55-USB3L
12G金士顿DDR-3
蓝宝HD4850
antec EA500
UID3330028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84金钱580 荣誉1 人气0 在线时间99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6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84金钱580 荣誉1 人气0 评议0
還沒有試過
錢太多[伤心啊]
賣資源賣人出去 一回合幾十萬
AMD PHENOM II X6 1055T
GIGABYTE GA-890FXA-UD5
SUPER TALENT STT DDR3 1600 2G CL8 X4
SAPPHIRE HD5970 2G DDR5
LG GH22NS50 DVD WRITER
OCZ VERTEX 2 50GB
WESTERN DIGITAL 64M 1TB SATA 7200RPM BLACK SATA 6GB/S
ANTEC EA-750 EARTHWATTS POWER
LIAN LI PC-60FNB ALU. CASE (BK)
DELL ULTRASHARP U2711
UID901986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46金钱675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113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4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46金钱675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修一个垃圾城来专门收垃圾吧.....
工业+油+电城
一起供养一座金融+旅游城......
UID1497363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10金钱3019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1079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1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10金钱3019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多修垃圾场,修到能够出口就开始盈利了,如果垃圾不及时清理,市民们也不好干活,生产效率也很低,所以要多修垃圾场
i7-860 OC 3.52G
南海自强版
技嘉P55-USB3L
12G金士顿DDR-3
蓝宝HD4850
antec EA500
UID1005130主题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0积分1897金钱6486 荣誉21 人气34 在线时间1568 小时评议0
Lv.5游侠白银会员, 积分 18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3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897金钱6486 荣誉21 人气34 评议0
3个垃圾站,一个焚烧厂就解决了。。。。。。。。。。。。。。。。。。。
&img src=&/sig/img/12/01/12/9b7df.jpg&&&width=&557& height=&120& /&
UID1005130主题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0积分1897金钱6486 荣誉21 人气34 在线时间1568 小时评议0
Lv.5游侠白银会员, 积分 18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3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897金钱6486 荣誉21 人气34 评议0
话说兰州多少人口?我16万,够用了还。。。。。。。。。
&img src=&/sig/img/12/01/12/9b7df.jpg&&&width=&557& height=&120& /&
UID4695259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2金钱91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0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8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2金钱91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话说我都还没有安装好游戏
谁教我安装游戏啊
Powered by《特大城市2011》新手初阶玩后感 - 单机游戏技巧 - 齐云社区!
热门搜索:
您的位置 :
浏览次数:463573 次
更新时间: 13:32:06
所属专题:&
其实我现在真的是个很懒的人。本来好几次都想写一些玩后感什么的,但是每次都又懒得不想写。今天看到另一个帖子谈了一些玩后感,终于有点动力说一下差不多一个星期来的体会。
游戏是10月12日买的。因为澳洲的EB Game实体店号称到14日才会出货,实在等不及,买了下载版的限量版。因为我这个限量版附送半个月的planet offer,也就是网游版,所以也就一并体会了。如今只是在一个星球上建了3个城,最大的城都只到十几万的人口,也没有玩到出公交系统、铁路、高速。所以标题才是新手初阶玩后感。顺带说句,我没有玩过cities xl的前作。我是模拟城市系列的忠实拥护者,当时看到网上很多人都骂特大城市,所以没有玩。所以这篇文章也可以看成是和模拟城市4的比较。
--------------------------------登陆------------------------------------------------
首先是注册、登陆,游戏的登录界面需要填写用户名和密码,然后会登陆服务器,自动查找更新。第一次登陆,就更新了100多M的内容,貌似有5-6个包。这两天又有两次更新,截止到日,版本号是1.0.3.373,感觉M公司把这个游戏当作是网游在经营,更新好勤快。。。。。。。。
---------------------------------下面是正文了--------------------------------------
游戏有教学模式,玩通后,会对整个游戏有个大体了解,教学模式相当简单,但是章节很多,介绍了游戏的各个方面。但是如果真的要了解游戏,还是推荐看官网上下载的游戏手册。
-----------地图篇--------------
游戏分成2个部分,星球模式(联机模式),单机模式。
单机模式和星球模式的最重要的差别,是交易对象的差别。因为cities XL中引入了交易系统。也就是你城市的一切产出和需求都可以通过交易系统来平衡。单机模式里,交易对象只有一个,就是黑心的D公司(具体D什么,忘了!),他低买高卖,价格离谱,会让你好生不爽!另外,星球模式比单机模式多一些地图,单机模式提供5个大类25种地图,限量版会多加1大类5个地图,共30种地图,星球模式则提供40种地图。当然,需要澄清的是,这里我用“种”这个词是有问题的。其实只能用“张”来说,因为每种地图都只是一张而已。不像模拟城市系列中的地图,千变万化,随心所欲,更不用提那个”上帝模式“了!(那可以无上的作弊利器,种树!种树!)所以我对Cities XL的地图是很不感冒的。从这点来说,星球模式对我的吸引力并不是很大。
说到地图,就要说到地形和资源,地形对建筑物的限制,XL并没有模拟城市4那么严格。建筑的地形的适应力很不错。挺多斜坡上也能建造出房子。配合强大的造陆造桥工具,可以说,天上地下任我行。(夸张了一点,建悬空寺还是不允许的。)至于资源,就是XL中的重点了!基础的原材料分为石油、淡水、良田和旅游资源。这些都是天然资源,是每张地图的特性。不同的地图,资源有有有无,有多有少。所以选择不同的地图,为决定城市的不同走向。这4中资源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当然如果城市资源不足,可以通过交易系统购入。除了自然资源外,还有通勤资源。其实说白了,就是陆地边界要有公路、铁路、高速的链接区域,海洋地图要有适合建立港口的海岸线。
值得一提的是,和模拟城市4不同的是,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体现在地域上,比如说一块油田,如果你在其中建立了一个油井,那么他周围一定范围内都不能建立第二个油井了,同样性质的还有水、旅游资源和通勤资源。所以像模拟城市那样,边界无数外联道路,然后收取保护费赚钱的方式,在XL中是不可能的。当然农田资源,是没有这种困扰的。但是农业只能在农田资源的范围内建造。
------------------“写在后面文章的前面”篇---------------------
在写后面内容之前,先说明一点,游戏里,各种新的工具和建筑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一点点出现和解锁的。所以要想像模拟城市4那样,一开头就高密度+高速+铁路+地铁啥的是没可能的。只有循序渐进,徐而图之。当然最近还发现一个方法。就是先拼命发展人口和工业,不用太在乎居民的死活,发展到十几万人口,解开一部分市政和路桥工具,然后把建筑全拆掉,然后重新布局规划。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用高等级的路,先建立城市的交通骨架,确定城市的发展雏形,有理由以后的发展。具体的理由看下去。
--------------------路桥篇----------------
路桥系统是我超赞赏的。所有的路都分成三种建筑模式。直线、八向和曲线。直线、曲线顾名思义,八向,就是直建造米字八向的路。另外红色表示不能建造(废话),绿色表示可以建造(还是废话),蓝色表示要么是八向,要么是周围路的直线延伸方向。
说到这里其实都是平平无奇,接下来就是重点了。在建造桥的时候按shift,就可以控制路基高度!!!!通过这个工具,你想平地造座桥也可以,山上挖个隧道也行,建一条横穿市区的隧道也可以,或者建一座s型的桥也不在话下!
其次,值得一提的是,XL中的路支持改换车道布局,你可以将双向4车道的大道改造成单向4车道,也可以将中间的绿化带改成一根车道,这样对于高峰问题,会有很好的并且多样的解决方式。
--------------------安居篇+市政篇--------------
居民区分4个阶层:Unqualified workers(劳工,底层), Qualified Workers(技术工,中产), Executives(执行官,富人), Elites(精英阶层)。每个阶层的住宅都有3种密度。一般中密度和低密度占地一样大,高密度的会较大一些(地基大嘛)。说到这里,要说一下XL中的3种规划方式:方格模式(典型的模拟城市4的那种,4根马路围起几块地皮,密密麻麻的,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很不好),自由模式,就是自己定义地皮边界,然后会自动放入方块地皮,多余的部分用公园或者广场填充(这种方式其实是生态最好的方式),第三种就是单个放置方式。这里就要说一个缺点了,XL没有像模拟城市4那样的记忆功能,所以每次都要重新选,就好像nokia和索爱发短信的区别一样!
所有的居民都对生态环境敏感,无论是空气污染或者是噪音污染都会引起不快,此外,他们要求有购物设施(所以XL中购物区是一定要的,但是也不能很多,毕竟商店开着没人去还是要倒闭的),休闲设施(各种博物馆、体育场馆),各种市政设施(垃圾处理,警局,医院,学校,公园等等),当然一切一切的前提是要有工作!!!不同阶层有不同的岗位。其中需要技工的岗位是最多的,所以技工是城市的主力军。
因为污染的问题,一般都会把工业区放置在离居住区较远的距离。但是如果太远,小人们还是不会去上班。这个时候高等级的路,就有了作用。等级越高的路,可以使沿线设施的效果辐射到更远的范围。所以你会经常看到一些大路边的居民区,接受到了医疗服务,但是离医院相对较近,但是却在小路边的居民区,却对医疗问题诸多抱怨。道理就是这个。
-----------------------产业篇+资源+产业链----------------------
城市的产业,才是城市经济的真正来源。提供了那么多昂贵的市政服务,都是为了养活这帮小崽子,然后让他们生产!生产!再生产!(好邪恶)产业分为农业、重工业、制造业、高科技、办公室,五种。规划方式和密度种类和居民区类似。我重点向说的是产业链的问题。
其中,工业会需要农产品和燃料(fuel)或者电,电的生产需要燃料(当然是火力发电需要燃料),燃料的生产需要油田资源和废料,制造业需要重工业的产品,也需要高科技的支持。所有的工业都需要办公室的支持。而办公室也需要高科技。高科技还需要废料(Waste)。说的好乱,但是其实游戏中的产业链也确实错综复杂,少了任何原料,就会导致成本过高,然后企业破产倒闭。在加上,不同的工业类型需要不同的人群,所以作为市长,就真的需要小心翼翼,纵观全局。
----------------------贸易篇-----------------------------------------
贸易是游戏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管你是单机模式还是星球模式,你的城市的工业产出,或者是任何原料的多余产出,都需要销售渠道卖出存货,不然商品积压,就会导致产业破产,然后使产业链断裂。当然,不足的物资也可以通过贸易进行采购,前提是你要有大把的钞票,市政收支的顺差没有10000以上,基本是不可能负担得起一笔最小的贸易的。当然,单机模式只能和OmniCorp交易,价格也是超级辣手的。星球模式相对好一点,因为还有其他上千玩家的介入,使得价格相对比较低廉。但是不知道是我所在星球人数少的原因,还是游戏毕竟才出2个星期,大家都发展的不好的关系,市场上的可选合同还是不能用丰富来形容。
----------------------其他--------------------------------
肯定还有很多其他东西没有提到,毕竟年纪大了,现在也大半夜了。脑子不要用了。不要见怪!这篇文章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晚上XL的玩家一起来交流,我自己还有还多不懂,有的只能上线问其他玩家。
哦。对了。星球模式中还有一个特别,是有“蓝图”(Blueprint)这个工具,官方的解释是如果那个玩家通过每周(每周还是每日还是每月我也没弄清)抽奖得到蓝图,他就有权利建造这些特殊的超级建筑,这些建筑会对城市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因素(让我想起模拟城市4里那个强大的5w多高商业兼超级多维交通枢纽的世贸大厦,当然是MOD啦)。
在哦一次!XL中的画面那真的是很不错的!有白天黑夜的替换,全3D的镜头。还有!还有!还有!还有!还有!。。。。。。。无数个还有!还有从模拟城市2000,到3000再到4,众多市长们期盼的平视镜头,也就是说,市长们,终于可以从神坛走下,像一个路人一样,徜徉在自己的城市中,看风景,看八卦,看车祸,看大妈!当然星球模式里,你也能够随便去其他城市串门,甚至和其他市场在公园里约会。说到这里,就想起来,XL中还会让你建立一个自己小人的形象,这样你去访问其他人的城市,人家就会看见一个“人”而不是一个“手”。哈哈!
----------------------最后的分界线---------------------------
很晚了,睡觉了,睡的太晚对皮肤不好,明天看看,如果不懒的,就爬上来,配几张图吧。
---------------------我说谎了,刚才那根不是最后的分界线------------------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http://images.qiyun.org//article/410/_8kobem550_cs1.jpg" width="750" height="548" />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http://images.qiyun.org//article/410/_jc9vy1550_cs2.jpg" width="750" height="469" />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http://images.qiyun.org//article/410/_mufrro550_cs3.jpg" width="750" height="469" />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http://images.qiyun.org//article/410/_evgppbcs4.jpg" width="750" height="469" />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http://images.qiyun.org//article/410/_aufyercs5.jpg" width="750" height="469" />
【】【】【】
【】【】【】郑振源:摆脱农业发展困局的根本途径
要千方百计克服障碍,积极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农业经营规模化、现代化。这才是摆脱农业发展困局、保证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农业的困局
当前农业的困局: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粮食过剩,粮食营销部门亏损,财政负担加重,粮价下挫,谷贱伤农。
大概是建国后头30年的粮食匮乏和“大跃进”造成的大饥荒把人饿怕了,许多人养成一个观念,以为粮食越多越好。然而事实说明,粮食太多了也不是好事。
改革开放以来,1985年、1990年和2000年经历过3次卖粮难,粮食过剩。每次都造成粮食经营企业亏损,财政负担加重,粮价下跌,谷贱伤农。最严重的一次是2000年。经过年连续4年粮食丰收,人均年产粮都在400公斤以上。在按保护价敞开收购的政策下,国库存粮2.5亿吨,农民手里存粮也有2.5亿吨,库存消费比达到50%以上。库存过量,造成粮食系统6年亏损2140亿元(卢峰2004)。为消化库存,除扩大出口、推出补贴粮食退耕还林政策外,2000年降低保护价,若干粮食品种还退出保护价。粮价低迷,而种粮成本却仍逐年上升。种粮无益,农民便减少种粮面积,减少耕地,造成年连续4年粮食大减产。粮食收成减少,吃亏的又是农民。
经过4年粮食减产,过量库存消化完毕,2004年推行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制度,粮价回升,加上各种补贴。在这些政策激励下,粮食产量12年连增。2010年后连续6年人均产粮超过400公斤,2015年达到452公斤,远超《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2020年人均消费需求395公斤的水平。这次粮食增产还有一个新变数,就是在国内大幅度增产的同时,还大量进口主粮。小麦年还能出口,2009年后变成净进口国;一向都有出口的玉米、稻谷,玉米在2010年后、稻谷2011年后也变成净进口国。2012年三大谷物净进口量已达到国内产量的2%。
国内主粮丰足,还大量进口主粮,是由于国外粮价便宜,沿海米面加工厂宁用国外粮食,不用国产粮食。然而决策层有些人对此尚不以为意,还高估粮食消费量,认为是国内粮食供给赶不上消费需求的增长,继续大量进口主粮,以致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终于到2015年暴发,谷物库存消费比达到前所未有的70%以上(马晓河2016),远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建议的合理库存17-18%的水平。库存过量造成粮食系统高亏损、国家财政高负担和三大主粮价格全线下挫,尤其是玉米价格下跌20%以上,由此农民可支配收入估计损失1437亿(马文峰2016),又一次陷入粮食过剩的困境。更大的危险是国内外粮价倒挂,长此以往,谷物生产将重蹈大豆生产的覆辙,被国外廉价谷物打垮。大豆就是因为国内价格竞争不过国外转基因大豆,而98%的榨油厂又控制在外资手里,只买进口大豆,不买国产大豆,击垮了我国大豆产业,使大豆自给率直线下降,降到10%以下,由传统的大豆出口国变成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现在国外大粮商对我国粮食市场正虎视眈眈,蠢蠢欲动。这个危机不可不警惕!
农业困局的根源是劳动生产率过低
造成农业困局的根本原因不是水土资源制约,而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太低。
有关部门总结当前农业发展有四个难题:一、水土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资源、环境的约束加剧;二、土地、劳力、农资成本快速上升,使粮食价格居高不下,降低国际竞争力;三、“黄箱补贴”已逼近WTO的底线,难以为继;四、主要农产品国内外价格倒挂,以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价托市的政策难以为继,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
仔细分析,第一个难题是难也不难。据第二次土地调查,我国2015年耕地20.25亿亩(以前统计耕地18.3亿亩的信息不实),总人口平均1.5亩,农业就业人员平均8.9亩(有人说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人均耕地警戒线为0.8亩,那是假信息,粮农组织不曾发布过这样的信息)。在这些耕地上生产了6.2亿吨粮食,耕地并不短缺。今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耕地将会减少,然而经济转入新常态,耗地型重工业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耕地减少248万亩(09)的时代已经过去,加上建设用地节约集约使用,未来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和速度不会再多(年年均耕地减少87.8万亩)。20.25亿亩耕地,即便刨去8200万亩需要退耕的陡坡耕地和6500万亩可能因生态而调整的耕地,离18亿亩耕地红线还有远得很。耕地数量不会成为农业发展的制约。
人多地少也不是农业生产的制约,只是说明我国需要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生产率。改革开放以来,以实际耕地面积计算的粮食耕地单产(等于粮作播种面积单产×复种指数)已从1980-84年的每亩233公斤提升到2014年的440公斤,提高了89%,但只及气候生产潜力相近的日本上世纪60年代中期、英国、法国、韩国70年中期、德国80年代中期、美国90年代初期的水平(农业统计,2014年粮作播种面积单产359公斤/亩,因低估了耕地面积和播种面积,高估了单产,造成我国单产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假象,不足为凭);只及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的、以各地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已达单产为指标的单产潜力756公斤/亩的36%。我国单产的增产潜力还很大,并未透支地力。
我国耕地退化严重。土壤肥力有下降趋势,北方黑土退化、南方菜地酸化严重,水土流失的陡坡耕地尚有8200万亩,19.4%的耕地有土壤污染,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这些情况必须高度重视,积极治理。但这是不合理的利用土地所致,不是透支地力,也不是突破了环境承载潜力(不存在固定的环境承载潜力,防治了土地退化,也就提高了环境承载潜力),更不是造成农业困境的因素。
农业生产成本高是个问题,需要降低成本。但降成本不能简单的减少用水、用肥,而是要采用诸如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新技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在提高效率中节水节肥。农民没有采用此类新技术还有制度上的原因,即因承包期短,农民愿意采用简单易行、即时见效的技术措施,增施化肥、大水漫灌,而不愿采用增施有机肥、平整土地、整修渠系等复杂而长期见效的措施。至于土地、劳力成本高则有其更复杂的原因,将在下面谈到。
农业发展的难题主要在于上述三、四两条,而造成这两个难题的根本原因是劳动生产率过低。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已有很大提高。劳均产粮从1978年的1036公斤提高到2014年的2664公斤,提高了一倍半,但我国2014年以农业就业人数与农业增加值衡量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只及2006年高收入国家的9.9%、欧元区国家的11.8%、日本的14.4%、美国的41%。这些发达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已达到其工业劳动生产率的一半上下,而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有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4。
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劳动者收益就少。收益少,农村劳力便弃农而去,进城打工经商,因而产生谁来种地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并导致土地粗放经营甚至撂荒。农村劳动力短缺,工价就上涨。土地、劳力、农资价格上涨,种粮成本提高而收益少,必须抬高粮价、增加补贴,才有利可图,农民才有种粮积极性。这就是粮价和农业补贴居高不下的原因。抬高粮价,高到超过国外粮价,就失去了国际竞争力,导致国外粮食源源不断地进口。这就是之所以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库存过量,财政亏损,粮价下挫,农民减收的根本原因。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是扩大经营规模和增加技术投入,实现农业现代化
为摆脱农业困境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过程也就是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有扩大经营规模和增加技术投入两招,而扩大经营规模是采用新技术的基础。
为破解当前农业困局,有人提出要挡住进口。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靠关税配额来档进口,只能抵挡一时,不能抵挡长久。美国农业部高级经济师F. 盖尔说:进口量取决于出口国粮价是否继续低于国内粮价。要挡住进口,唯有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把进出口贸易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则必须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现代农业的主要指标是劳动生产率高。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加快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到发达国家水平之时,也就是跻身于世界现代农业之日。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有两招:扩大经营规模和增加技术投入。以扩大经营规模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以水、肥、土、种、密、保、工、管各方面的新技术提高物质投入的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扩大经营规模又是采用新技术的基础。小家小户的小农经营模式是难以采用机械化等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
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就提高了农业经营者的收益。能够扩大经营规模、掌握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收益的劳动者和组织,便是新农民、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农业的收益预期高,新农民、新型经营主体自会涌现,谁来种地的问题迎刃而解。政府只需做好政策引导、扶植工作,无需刻意专门培养。
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途径
扩大经营规模,必须加快承包经营权流转。承包经营权流转有5种方式,各有利弊。要提倡、鼓励转让这种流转方式。
要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实现规模化经营,必须加快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把土地从小农手里流转到新型经营主体手里。
2002年《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了承包经营权流转“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以及互换、入股、转包、出租和转让5种流转方式。
互换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间田块承包经营权的交换。互换可以将分散的小块承包地并成大块,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经营规模受制于农户承包地的总量。总量少,全国平均每一农户才7亩地(2009年调查,集体所有耕地18.14亿亩),互换对扩大经营规模的作用有限。
入股并不流转承包经营权,只是将承包经营权证劵化为股权,把土地经营的权能交给股份合作社(或股份公司)的经理,由经理统一经营土地,而承包人坐享股权分红。这种流转方式的经营规模取决于加入股份合作社的人数。而承包人是否愿意加入股份合作社,则要看承包人对经理经营能力的信任和获得分红的保障程度,不能强迫农民入股。
转包是将承包经营权流转给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亲戚朋友。因是熟人,承包方不收或收少量租金或粮食(实物地租),流转期限一般在农民工返乡时一年一定,有口头协议,没有正规的流转合同。这是农民自发创造的模式,简单易行,但受让户对收益预期不强,不会致力于提高产量。
出租是将承包经营权流转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个人或企业。一般采取市场交易方式,有流转合同,租金较高,期限由双方协商议定,但不能超过剩下的承包期。承租人可以是农民中的种粮大户、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即所谓“新型经营主体”。土地经营规模大小取决于承租人的经营组织能力。所谓适度经营规模的适度,要由承租人来定。
转包和出租都不改变承包人与发包人的关系,承包人不放弃承包经营权。
转让则是承包人将承包经营权交还发包人,承包人与发包人脱离承包关系,由发包人与新承包人另行签订承包合同,规定承包期限和租金等各自的权利义务,建立新的承包关系。
目前中央提出的“三权分置”:落实土地所有权,而将承包经营权的占有、使用、收益权能包裹为“经营权”,出租给经营人(承租人),而承包人保留的“承包权”,实际上是保留了剩余索取权,即收取地租的权利。“稳定承包权”是稳定了承包户的剩余索取权。承包人成了新型“二地主”,可以凭藉剩余索取权,年年提高租金,将经营人取得的规模经济效益转化为租金,收入囊中。这就是土地租金年年上涨的奥秘所在。承包人收取的租金就是经营人的土地成本。成本增加而还要有适当利润,就迫使经营人将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现在承包地的租金已经涨到一亩500至1000元以上,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大量发生。这决不是农业之福。
所以在5种流转方式中,对扩大经营规模最有利的是转让。现在以转让方式流转承包经营权的还是少数,应大力提倡鼓励、政策引导。
积极推行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引导农民转让承包经营权,助推农业规模化和农业现代化
政府要做好政策引导,让农民自主、自愿地选择对自己最合适的流转方式。为此,必须同步实行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业经营规模化和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使农业摆脱困境,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和流转方式,农民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这是其产权中处分权的体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自愿”原则,就是要由农民自主选择流转与否和选定流转方式。政府可以政策引导而不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推行承包经营权流转,越俎代庖,拔苗助长,损害农民的权益。
农民也是精明的理性经济人,都要追求其自身利益最大化。承包地,对于农民,具有财产效用、生产效用、保障效用、文化和心理安全效用(张学敏,1914)。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其土地利益的重置。当进城打工的收益预期超过其承包地的生产效益时,便转包、出租其承包经营权,进城打工,但保留其承包经营权。只有当进城落户,取得的财产补偿收益、就业收益、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的利益超过其持有承包地的全部效益时,才会放弃、转让其承包经营权。所以,要使承包户乐意转让其承包经营权,必须保证承包户能得到大于其承包地全部效用的利益。
犹如日本,土地、房屋自由买卖,人口能自由迁徙,进城能得到保障性住房,子女即时入学,享受全民社会保障。年平均每年有72,5万农民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农民工”占就业人数的64%(董小君2015)。尽管人多地少,总人口平均耕地只有0.044公顷(0.66亩),比我国少得多。在进入后工业时代的1984年每一农户平均有耕地1.07公顷(16亩),水稻经营规模户均0.59公顷(8.8亩),比1960年扩大1.1倍,谷物收获面积单产5901公斤/公顷(393公斤/亩),农业劳动生产率高,城乡收入差距小,农业进入现代农业行列。
所以,要实现农业经营规模化、现代化,必须同步实行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须要相互联动。
我国十八大以来推行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以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居住证制度,使获得居住证的居民能够享受与城市户籍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中央还一再发布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令,给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加快农业现代化送出许多利好消息。
然而现实中,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还有许多梗阻。一是许多城市不能为农民工提供其住得起的廉租、廉价房。二是地方政府财力不足或是有钱而不愿意朝这方面投,教育、医疗资源短缺,不能为农民工及其子女提供教育、医卫的公共服务和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三是只注意了在城市中稳定就业、长期居住的农民工的市民化;不注意进城初期,在城市和农村间、不同城市间漂泊的农民工的市民化。这部分农民工数量很大,在北京市万外来人口中居住时间半年以上、不到5年的占到6成;没有这部分农民工,又哪来稳定就业、长期居住的农民工。四是从小到大、梯级递进的户籍改革次序与农民工的流向不契合,大城市、特大城市聚集的农民工多,户改反要推后。尤其是特大城市,把控制人口与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对立起来。城市是二三产业及其劳动人口(包括抚养人口)的集聚地。有多少产业就有多少人口。控制人口要控制产业,疏散人口要疏散产业,以业控人。不能规定一个门槛很高的积分落户制度,只吸收高档人才,而把已经稳定就业、长期居住的低端外来人口拒之门外,甚至用以房控人、以学控人、以证控人等手段,把居住和纳税不足5年、但恰为城市生活必需的低端外来人口挤出城市。这就大大违背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宗旨了。
因此,当前需要克服种种阻力,更加积极的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办法是有的。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资金不足,可以采取国家、社会、市场合作的办法,将“小产权房”合法化、开放农村宅基地入市、兴办民办学校医院等,来解决农民工的住房、教育、医疗问题,不必都用国家投资的保障房、公立学校、公立医院包揽下来。办法是有的,只需要解放思想来采用它。
总之,要千方百计克服障碍,积极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农业经营规模化、现代化。这才是摆脱农业发展困局、保证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作者系中国老科协国土资源分会土地与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贵阳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声 明:本站原创文章,版权为作者和中国乡村发现网共同所有,只要注明出处为“中国乡村发现网”,便可自由转载。
本站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 站内文章及言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有版权问题敬请告知 我们会立即处理&&投稿邮箱: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浏河村7号&&邮编:410003&&电话: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特大城市2011汉化补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