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会议排位原则一般讲究什么?

沈阳凡星艺术培训中心
400-656-3385
会议主持人必须要遵守的注意事项
会议主持人必须要遵守的注意事项
[ 10:13:42]
浏览量:318
会议进行中会议主持人须密切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发言内容是否偏离了议题?
  2、发言者的观点是否出于各人的利害?
  3、全体人员是否都在专心聆听发言?
  4、发言者是否过于集中于少部分人?
  5、是否有从头到尾都没有发过言的人?
  6、某个人的发言是否过于冗长?
  7、发言的内容是否正在朝着得出清晰明确的结论推进?
会议主持人开会十大禁忌
  &发言时不可长篇大论,滔滔不绝(一般应以3分钟为限。)
  &不可从头到尾沉默到底。
  &不要谈到抽象论或观念论。
  &不可对发言人吹毛求疵。
  &不要漫无边际,离题万里。
  &一般不打断他人的发言。
  &不可不懂装懂,胡乱发言。
  &不引用不确切的资料。
  &不谈些期待性预测。
  &不要中途离席
会议主持人务必做到的事项:
  1、会议主持人要严格遵守会议的开始时间,不迁就迟到者。
  2、会议主持人要在开头就议题的要点做一番简洁的说明。
  3、会议主持人要把议题的进行顺序与时间的分配预先告知与会者。
  4、要引导大家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结论。
  5、必须延长会议时间时,要取得大家的同意并明确延长的时间。
  6、要把整理出来的结论交由全体人员表决确认。
  7、要把决议付诸实行的程序整理成文,加以确认
上一篇:沈阳沈河区口才演讲培训中街店招生简章
下一篇:主持人口才巧妙运用----沈阳凡星艺术培训
厚学为您推荐
厚学推荐学校
课程数量:6
人气:14348
培训机构:
&&&&机构导航: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厚学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55电话:86-2-830揭秘领导的座次安排,长见识!
我的图书馆
揭秘领导的座次安排,长见识!
  看了这篇文章,不得不感叹,排座位也是很有学问的啊!  如果你负责接待工作,那就经常遇到会议时领导座次问题。如何安排领导座次?不少人往往凭想当然办事,结果往往出了错不是不知道,就是不承认。  一、会议主席台座次  主席台座次排列,领导为单数时,主要领导居中,2号领导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例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座次排列图。  领导为偶数时,1、2号领导同时居中,2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可参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座次排列图:  二、宴席座次  宴请客人,一般主陪在面对房门的位置,副主陪在主陪的对面,1号客人在主陪的右手,2号客人在主陪的左手,3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右手,4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左手,其他可以随意。  三、仪式的座次  重要会议或仪式上,主人在左边,客人在主人的右边。  四、乘车的座次  小轿车1号座位在司机的右后边,2号座位在司机的正后边,3号座位在司机的旁边。(如果后排乘坐三人,则3号座位在后排的中间)。中轿主座在司机后边的第一排,1号座位在临窗的位置。  如果由主人亲自驾驶,以驾驶座右侧为首位,后排右侧次之,左侧再次之,而后排中间座为末席,前排中间座则不宜再安排客人。  主人夫妇驾车时,则主人夫妇坐前座,客人夫妇坐后座,如果主人夫妇搭载友人夫妇的车,则应邀友人坐前座,友人之妇坐后座,或让友人夫妇都坐前座。  主人亲自驾车,坐客只有一人,应坐在主人旁边。若同坐多人,中途坐前座的客人下车后,在后面坐的客人应改坐前座,此项礼节最易疏忽。  旅行车接送客人:旅行车以司机座后第一排即前排为尊,后排依次为小。其座位的尊卑,依每排右侧往左侧递减。  五、合影座次  安排与主席台安排相同。  六、会议室  (一)  (A为客方,B为主方)  (二)  酒桌的座次排列  亲朋聚会,客人来访,免不了要坐下来喝上几杯。然而,在酒桌上,谁坐在什么位置可是有讲究的。有时亲戚朋友在一起可能还可以随便些,而如果是接待客人就要讲究点规矩了。酒桌上到底如何来排座次,可能各地风俗不同,排法也不同。经历了这么久,还是不能完全领会。但总体来说,可以分三种情形。  1、家庭聚会。家庭聚会一般是要按照辈份高低、年龄大小来排序的。也就是就,不论谁请客,辈份最高或年龄最长者要坐在最里面面向门口的显要位置;接下来可按辈份或年龄依次一左一右地排列。有时还要在长辈旁边安排一位老人喜欢的小孩,一般都是隔代人。如果是长辈请客,可能要指派一人坐在靠近门口的位置,负责做好各项招待工作;如果是晚辈请客,请客者会自然坐在靠近门口的位置。  2、朋友聚会。朋友、同学、战友等聚会一般来讲是谁请客谁坐在面向门口的位置,也叫“坐东”或“庄主”,有时庄主也可能把此位置让给职位较高或德高望重者,其余的要可以按年龄大小依次一左一右排列。因为都是朋友,所以有时也不计较这些,谁坐哪儿都无关紧要,但庄主的位置别人是不会去坐的。  3、接待客人。接待客人属于外交范畴,讲究能多一些。一般来讲接待客人分主客两方。主方至少要有两人,一人是“主陪”,另一人是“副陪”。“副陪”一般是“主陪”的朋友、同事或部下。“主陪”要坐在正对门的地方,以尽地主之宜,“副陪”坐在“主陪”的正对面,也就是靠近门口的地方。副陪既是具体负责招待工作的,也是比较能喝酒的。主陪右边应该是主宾,左边是副宾;副陪的右边是来宾中的第三号人物,左边是第四号人物。其他人员基本可以随便坐了。服务人员倒酒的时候,从主宾开始按顺时针顺序依次进行。有时人多的时候,还有一位或两位边陪。一位边陪就坐在主陪的左方、副陪右方中间位置,右边是第五号人物,左边是第六号人物;两位边陪时,另一位坐在主陪的左方、副陪的右方中间位置,来宾也是从右至左依次排列。如果主方是四位在场,第四位边陪在主陪的右方、副陪的左方,另一位边陪的对方,四位呈十字交叉状。但在北方,来宾有依次按一左一右排列的。本人比较倾向于前一种排列方式,如图所示。  哪些场合需要考虑座次礼仪?  组织会议时,你需要考虑会场座次;  接送客人时,你需要考虑乘车座次;  和人交谈时,你需要考虑会客座次;  上下楼梯时,你需要考虑行进次序;  出入电梯时,你需要考虑先后次序;  商务谈判时,你需要考虑谈判座次;  双边签约时,你需要考虑签字座次;  参加宴会时,你需要考虑就餐座次;  工作生活中,你还需考虑更多座次礼仪……  座次礼仪基本理念  内外有别  礼仪规矩,更多用于招呼客人和正式场合。  家庭成员、熟人和自己人间则不必太过严格。  例如,没有哪位老公在家整天对太太说“坐、请坐、请上座”。  中外有别  国内政府会议及公务场合,座位讲究左高。  一般商务场合及国际交往中,座位以右为尊。  中国人常说男左女右,体现出一种男尊女卑,女性的地位不高。  但外国朋友如果看到中国人的结婚照片(男左女右),反而会以为女主人的地位很高。  遵循规则  地方交往、社交活动,要按照约定俗成的做法。国际交往中,要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表达。  如国内许多地方选举,通常以候选人姓氏笔画多少来进行排序,  而国际会议则是按照拉丁字母顺序。如联合国大会上各国的发言顺序,就是按照各国国名字母排列。  座次排序基本规则  以右为上(遵循国际惯例)  居中为上(中央高于两侧)  前排为上(适用所有场合)  以远为上(远离房门为上)  面门为上(良好视野为上)  开会座次排序  1、小型会议  面门而坐  居右而坐  居中而坐  自由择坐  2、大型会议  一般来说,主席台位置要面门设置。  主席台位次居中为上,以右为上,前排为上。  主持人可在前排正中,也可在前排最右侧。  发言席设在主席台正前方,或在其右前方。  乘车座次排序  商务面包车  上座位为车辆中前部靠近车门的位置。  此类汽车上座位置的确定,一般考虑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和上下车的便利性。  越野吉普车  前排副驾位置为上座位。  越野车功率大,底盘高,安全性也较高,但通常后排比较颠簸,而前排副驾的视野和舒适性最佳,因此为上座位置。  双排座轿车  情况一  主人或熟识的朋友亲自驾驶汽车时。  这种情况下,副驾位置为上座位。你坐到后面位置等于向主人宣布你在打的,非常不礼貌。  如果有两位客人,则与主人较熟悉、关系密切的一位坐在前面副驾位。  情况二  专业司机驾车,一般商务或公务接待场合。  这时,主要考虑乘车者的安全性和下车时是否方便,第二排司机斜对角位置为上座位。而前排副驾一般为陪同人员座位。  情况三  职业司机驾车,接送高级官员、将领、明星知名公众的人物时。  这种场合下,主要考虑乘坐者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司机后方位置为汽车的上座位,通常也被称作VIP位置。  会客座次排序  自由式  特点:不分身份、不分地位;  范围:适合非正式交往如亲友团圆、同学聚会,以及难以排列座次的时候,比如都是重要客户,无法分清主次时。  中心式  特点:犹如众星捧月,具有较明显的尊卑关系;  范围:适用于主题庆祝、给重要人物或长辈过生日、老师和专家小范围讲学等场合。  相对式  特点:相对而坐,有一定距离;  范围:主要用于公事公办,需要拉开彼此距离的情形或用于双方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  例如:部下向上司汇报工作、求职面试、洽谈生意等。  并列式  特点:平起平坐,亲密友善;  范围:主要用于会见朋友宾客或较为轻松的场合。  例如: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熟人或老朋友来访等。  行进位次排序  情况一:平面行进时  两人横向行进,内侧高于外侧。  多人并排行进,中央高于两侧。  对于纵向来讲,前方高于后方。  情况二:上下楼梯时  纵向:上下楼时宜单行行进,以前方为上。把选择前进方向的权利让给对方。  男女同行时,一般女士优先走在前方。但如遇到着裙装(特别是短裙)的女士,上下楼时宜令女士居后。  横向:陪同人员应该把内侧(靠墙一侧)让给客人,把方便留给客人。  情况三:出入房间时  出入房门时,一般客人或位高者先出入,表示对宾客的尊重。  如有特殊情况时,如双方均为首次到一个陌生房间,陪同人员宜先入房门。  出入电梯顺序  平面式电梯  游戏规则:单行右站。  无人操作升降电梯:  陪同人员先进后出。  陪同人员先进后出,以便控制电梯。先进去可以把按钮摁住,让客人进去方便,不会有被夹的危险。同时可以更方便帮客人按楼层。  有人操作升降电梯:  陪同人员后进后出。  陪同人员后进后出,但也不绝对。比如电梯里人太多,你最后进来已经堵在门口了,如果你还硬要最后出去,那别人就没法出去了。  谈判座次排序  双边谈判  使用长桌或椭圆形桌子,宾主分坐于桌子两侧。  若谈判桌横放,面门位置属于客方;背门位置属于主方。  若谈判桌竖放,以进门方向为准,右侧为客方,左侧属主方。  谈判时,主谈人员应在自己一方居中而坐,其他人员遵循右高左低的原则,按照职位的高低自近而远地在主谈人员两侧就坐。  翻译人员,就坐于仅次于主谈人员的右边位置。  多边谈判  参加谈判各方自由择座。面对正门设主位,发言者去主位发言,其他人面对主位,背门而坐。  签约座次排列  双边签字:  一般签字桌横放。  签字者面门而坐,宾右主左。  参加者列队站在签字者之后。  中央高于两侧,右侧高于左侧。  多边签字:  签字桌横放,签字座席面门而设,仅为一张。  签字者按照一定顺序依次上前签字。  宴会座次排列  座次安排,是宴会礼仪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中餐宴席桌次排列规则  排序原则:  面门为上,以远为上。  居中为上,居右为上。  临台为上,开阔为上。  桌次分布:  以主桌位置作为基准;  同等距离,右高左低;  同一方向,近高远低;  主位位置,各桌同向。  中餐宴席座次排列规则  排序原则:  以远为上,面门为上。  以右为上,以中为上。  观景为上,靠墙为上。  座次分布:  面门居中位置为主位;  主左宾右分两侧而坐;  或主宾双方交错而坐;  越近首席,位次越高;  同等距离,右高左低。  中餐座次案例  情况一:一位主人  宴请时主要是照顾好主宾。主人坐主位,主宾坐主位右手位置。  其他的随员和宾客可以对面坐也可以交错坐。  情况二:两位主人  此时,第一主位为右图面门位置,第二主位为背对入口位置。  1号、3号客人分别坐主位右手和左手,2号、4号客人分别坐副主位右手和左手。其他客人位置类推。  西餐座次原则  女士优先(女主人:主位/男主人:第二主位)  恭敬主宾(男女主宾分别仅靠女主人和男主人)  以右为尊(男主宾坐于女主人右侧,女主宾坐于男主人右侧)  距离定位(距主位越近,地位越高)  面门为上(面对门口高于背对门口)  交叉排列(男&女,生人&熟人)  座次: 中国人的主席台情结  我们这个民族是非常讲究座次排序的。  小时候看《水浒传》,好汉们是陆续上梁山的,每当一伙新的好汉到来,就要重排座次,规模大的似乎有四次:第一次林冲上山,连林冲共5位头领,因为坐地虎王伦狭窄的心胸,给林冲这个过江龙排的位置是第四,;第二次晁天王等人入伙,林冲火并王伦,十一个头领,按贡献大小排座次;第三次宋江上山,头领40个人,排座次较简单,除宋江坐了第二把交椅外,其余的老的坐在左边,新上山的坐在右边;第四次攻破东平、东昌二府,大军凯旋而归,梁山泊大小头领正好108位。都是有本事的人,宋江显示了极高的政治智慧和政客手腕,用一块石头就解决了极其复杂、棘手的座次问题,108人本来就是天罡地煞星下凡,他们的座次是上天早就安排好的,难怪梁山那么多英雄,被一个“孝义”黑三郎小小衙司摆弄得服服帖帖。  《红楼梦》里也写过封建大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座次问题,那也是相当地讲究的,在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第一次用餐时是这样描写的:“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旁四张空椅,熙凤忙拉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坐下,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和嫂子们是不在这里吃饭的。你是客,原该这么坐。’黛玉方告了坐,就坐了。……迎春坐右手第一,探春左手第二,惜春右手第二。”由此可见,按传统习惯,左为上,在同辈之间,左边的第一个位子应该是客人的座位,然后本家人依次而坐。  《西游记》里写玉皇大帝那里的秩序,活脱脱一个封建朝廷的翻版,孙悟空胆敢破坏现存秩序,便被打入五行山下压你五百年;而释迦牟尼那里,也是秩序井然,后来孙悟空随唐僧西天取经,修成正果,在西天极乐世界也找到了他合适的位置。  一直以来,中国的神仙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没有整体的编制,谁强谁弱好像也不明确,《封神演义》演绎出一个封神榜来。众神仙排定座次,从此以后,神仙都处于这个体系之中不再有僭越,新神仙似乎也不再出现了,可见三界之外其实也在三界之中。  古代的不消再说了。在当代官场,职务众多,层级复杂,官员的官职有大有小,资历有深有浅、地位有高有低、份量有轻有重,官员之间聚会频繁,关系微妙,要理出个头绪来很不容易。因此座次学在当代几乎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已成显学,谙熟于胸者事事通达,懵懵懂懂者处处碰壁,令人叹为观止。  会场是最能够体现官场秩序的地方,人们的地位、级别、分量在会场上表现得最直观。特别是主席台上的座次,那是官员的命根子,不但一、二、三号不能颠倒,就连四、五、六号、N号……都不容错乱。谁在排座位上出了差错,谁就会吃也吃不了,兜也兜不走。因此会务工作人员在这方面是特别小心的,根据规定首先按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组织机构排列;然后按正职、副职排列;副职较多,按资历排列;资历相当,按姓氏笔画排列;这样就排出次序了。接下来要摆放写有其本人姓名的桌签,桌签的摆放原则是前为上,后为下;中间上,两侧下,左为上,右为下。当领导人数为单数时,一号领导居中,二号领导排在一号领导左边,三号领导排右边,其他依次排列;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双数时,一号领导、二号领导同时居中,一号领导排在居中座位的左边,二号领导排右边,其他依次排列。有一些大型会议,出席的领导多,让领导自己找座位很不容易,解决的办法有二:一是会务工作者引导领导就座,二是印出座次表发给大家,领导们一看就知道自己在第几排,第几位,一目了然。有时候,由于会场条件限制,主席台地方小,只好请一部分领导屈尊到台下就座,而台下的座次仍然是不可疏忽的,这种会议的参加者就分成了三类人,坐主席台的、台下席前有小桌有桌签有人给倒水喝的、台下席前无桌随意坐的。有时某单位或某团体举行庆典,邀请兄弟单位或团体的领导参加,由于对到会的人数掌握不准,所以在把主席台的主要领导和主宾安排好后,还要把台下的前三排留下来备用,临到开会前坐不满,再让后面的人填补,经常开会的人就有了经验,一是不坐前三排,那是为主席台“蓄洪”的区域。二是不坐后三排,容易被叫起来填空。与此相仿的还有开完会照相的座次、照完相参观视察的行走次序、参观完吃饭的饭桌上的座次、晚上看文艺演出的座次……,都要以此类推。常搞会务工作的人算是深有体会:大型会议和活动,只要座次排好了,会议就成功了一半。  主席台这玩意儿,应该是中国的国粹了。坐在主席台上的,都是某一级别的领导,那位置、秩序都非常讲究,如果会议主办者万一考虑不周,主席台的位置安排出了问题,肯定挨板子,重的,可视为政治事故。尤其是座次问题,不搞清与会者身份,很难定下来。即便打听清楚了,也有个职级区别、主客区别、企事业及行政级别之间种种不同身份的区别折算问题,反复斟酌,请示领导,才定得下来。最怕的是某位领导突然缺席或临时莅临,于是原定的席位座次又要打乱,重新折算,重新排列,重新请示,才能定好座次问题。这种难处,不是张罗其事的人很难体味。  不熟悉的看官会问了:开会的功能无非是让与会者注意发言的内容,仔细听、深刻领会、以后贯彻云云,台上有一个席位不就够了吗?人多就轮流上去说嘛,增设个主席台干什么呀?坐主席台的多数并不发言,不过是亮亮相而己,不是多此一举吗?这给设置会场和主办会议不是增添了很多麻烦吗?  呵呵,看起来排座次好象仅是一个简单的会务安排,其实暗含了一个社会对人人平等这一理念的认识和实践。不排行不行?恐怕不行。在中国,主席台的设置并不在于其会议功能和会场效率,会议没有主席台,听众就不听了?或听不进去了?有了主席台,与会者对会议精神就听得进一些,吃得透一些?当然不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欲知主席台,妙味在官场。主席台的功能在于它传达了官场信息,展示了特定时空即某块地盘里权力的等级、规格、席位等,它传播的是官场价值观。  第一、主席台是官场排位图、职权座标系。它首先给了公众官场的信息:这一块地盘,你所在的时间空间,权力是由那些人行使的,达到这种级别的有多少、其排名如何。例如,书记第一,行政正职第二,管党群的书记第三,依次类推。谁比谁的职权要大些,多些,从主席台的座次一眼可知。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现代官场座次也关系到权力秩序,是万万不能乱的。  第二、主席台是权力示众台、政治晴雨表。主席台,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了权力的示众,权力的展示。它传达了一种政治信息:上面有坐位的,至少是权力的拥有者。因此,它是一种待遇,对官员来说,坐上去,是一种政治安慰,一种业绩肯定。在不安全的时候,一坐主席台,政治官能症、政治高血压、政治恐惧症等病情,一般可以缓和下来。在那史无前例的年代,发生过人已经病得奄奄一息,即将咽气,而子女和亲属却坚决将其扶上主席台的怪事。“那怕只有一口气,也得让他上主席台。”子女和亲属们的态度就是这样坚决。亲属们这样做,自然有他们的苦衷。因为你一旦不能在那上面坐一坐,亮一亮相,就有可能被认为已经发生问题,甚至被打倒了,在那时,从主席台消失,是完全可能祸及家属的。  第三、主席台是官场平衡木、心理按摩器。都是一个级别,凭什么你上台发言,我只能坐在下面听呢?你总得体现一下身份呀。让我跟大家一样,坐下面听,我不是沦为众生,就显摆你发言者一个人了?不行,得有个表示,向公众有个交待!于是,就有了这个办法,坐主席台。同等身份,或者达到某个级别、某个档次的都一起坐,一起亮相,这才平衡了。哈,坐在这儿,那感觉还真不错,就象心理上被舒服地按摩、烫熨了一般,值!  有这些功能,设置主席台,当然就在情理之中了。主席台价值观,从孔夫子的“礼”教开始,经几千年浸润,已经深入到中国人骨子里和灵魂中,变成了一系列规矩、一系列等级区别、一系列度量分界的行为规范,它开始以血缘关系纽带为基础,慢慢发展到社会各方面,使中国人特别注重于人际关系和行动范围。衡量价值,要用一定范围的人际关系座标作为参照,同一位置的,都要平等,因而在会议上,要设个主席台。至此,是以官为本,还是以民为本,就毋庸置疑了。人们经常责怪克拉玛依大火中那个喊“让领导先走”的人,其实对官本位已经浸透到骨髓里的国人来说,那不过是他下意识的喊叫,最应该责怪的是那些先走的领导,如果他们心里真的惦记着在场的少年儿童,尽管面临着死神的威胁,也不会先走了!  当官应该坐主席台,这想法,不仅仅是一定级别的领导才有,而是很多中国人意识或潜意识深处都存在着的想法。在很多方面有所表现。譬如说吧,饭桌上的席位。你到乡村里去,某家做好事请客,老人们把座次分得明明白白:舅舅坐哪儿,伯伯坐哪儿,姑爷坐哪儿,都有一定的规矩,都象网络座标一样,范定了每一个人的席位和活动范围。这不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主席台位次。再譬如说,亲戚称谓,也是主席台意识的反映。中国人的亲属称呼相当复杂,人家一个SISTER,我们得分别出若干种:姐姐、妹妹、堂姐、堂妹、姑、表姊、表妹、表姑、婶、表婶、堂婶等等,复杂得很。很多人不一定分得清,但也有不少人以分得清辈份和亲疏而自豪,而受到尊重。这种种称呼,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每个人在群体社会座标系上的定位点,你的言行、作为,必须跟这个身份相称,不能愈矩。中国人群体生活中这种尊卑长幼的区分已经成为一种习焉而不察的习惯,一种骨子里头的意识。人们习惯于社会安排给自己的席位,习惯于社会棋盘上的活动点,习惯于人际关系宝塔中的层次。不属于我的位次,我不想;有了那个位次,就得给我坐。不给我坐,就等于不承认我,那是不能忍受的。想法设法,大闹天宫,也得坐到那个位子上去。官场上,主席台的位次排列,也可以说是中国人这种价值观的反映。  中国人特别讲究论资排辈。君臣父子,长幼有序,不能有丝毫差池,否则就是大不敬,就是“竖子无知”。一句“你算老几?”足可以戗得你小脸黄里透白。座次,挑明了就是个论资排辈问题。高校排名、商家排名、演员排名、城市排名,凡事都得排排名次,讲讲位置。小时候学儿歌“排排坐,吃果果”,长大后才知道,这“果果”要想吃到嘴里,首先要论而排之,计而较之,马虎不得。  这种以家庭和社会为座标,安置每个人,框起每个人的价值观,已经深入到咱们骨髓里了。成为了一种超具体时代、社会的文化心理结构。这种主席台情结,它到底是枷锁呢,还是凝聚力呢?  
馆藏&35693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议排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