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发说说,说开启崭新的生活活新的征途向前迈进吧!!!我个傻子!什么意思

欢然奔路福音书库|《
我的图书馆
欢然奔路福音书库|《
序 言放在读者面前的是一本思考死亡和人生的书。 提到死,人们大都采取回避的办法,死被看为一件最不吉利的事,因此,人们用许多别的词汇来代替提到死(好在中国文字很丰富,用以表达死亡的词据统计达数十个)。然而这只是一种掩耳盗铃式的态度,显出人们对死亡本能的恐惧。而死是一个与生俱来的事实,尤如一个人投下来的阴影挥之不去,死是那么普遍地存在,与每个人的命运又是那么密切相关。既然没法逃避,就应当有勇气去面对它。有一位着名的神学家对宗教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宗教是人生的终极关怀。”人生有太多我们需要关注的对象,而死亡作为人生终极的问题,更需要人们给予真正的关注。托尔斯泰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意是;一个有深刻思想的人,不论他在想什么,他最终总是想到死的问题。因此,我们探索死亡之谜,正是对人生积极而又负责的思考。 从文化比较的角度讲,中国人传统上受孔子“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等教导的影响,总是在有意无意地千方百计避免与死亡相关事物的接触,从而派生许多民俗意义上的禁忌,但死亡一旦真的临到时,便又显得那么不知所措和痛心疾首,甚至不惜以近似自虐的方式(如守墓三年)表达自己的悲情。传统对死亡的关注是以强调对死人的祭典和孝礼来进行的,轰轰烈烈讲究摆场的葬礼被誉为“哀荣”,“体面”,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葬礼、埋葬的“葬”一字在古代起始于 “藏”,系通假词,其意义很明显,即通过一定的礼仪来掩盖死亡的事实。可以说,中国文化倾向于以一种非理性的态度来对待死。相对来说,深受基督教影响的西方民族对待死亡问题似要理性得多,葬礼一般来说也较简单。从报章获息,北欧有的国家近年在学校中开设了有关死亡学的课程,向人进行“死亡教育”,以帮助人们在有生之年早早地思考死亡这一人生大限及与此相关的问题,这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人不应当是那种面临危险便把头埋于沙土之中的鸵鸟,而应理智地抬起头来,寻求对策,迎战敌人。但必须指出,要理性地对待死亡,一个人必须要有一种信仰(信念)作积垫。 基督教传讲的信息概括为“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这是非常独特的。首先,耶稣基督是信仰的核心,他的生、死、复活、升天、再来等构成了信仰的纲要,也就是说,基督教的特点乃是根据于一个人,一个有独特身份与工作的人,这就与“一般宗教”把教义定位于一套理论学说有所不同。耶稣不是教主,我们值得去看这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他自己曾宣告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这就告诉我们,对基督的信仰并不等同于在观念上认同某些教导,而是必须与基督在生命上相联属,与他建立个人的爱的关系,以达到一种真正的归属。 第二,所谓十字架是指耶稣死的意义,十字架本来为一种刑具,但它却成为众所周知基督教的标记,“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同样也是很独特的。根本原因在于基督的复活。基督教从早期的使徒开始,所传讲的内容核心,正是基督的钉死、埋葬、复活(见林前15:3-4)。复活是如此重要,以致使徒保罗曾宣称:“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林前15:14)。基督徒能面对死亡的勇气正是在此。这种确认的铁一般的事实,才使基督十二使徒们除了犹大(因自杀)和约翰(因照顾马利亚)之外,个个都为宣讲福音而视死如归,为福音捐躯,初期那种胆小懦弱、食生怕死的形象烟消云散。一个至今仍在的空的坟墓说明了一切。这一历史的事实难道不值得人思索吗? 这本《跨越死亡》从思考死亡问题开始,对基督教有关信仰内容作了开门见山的介绍。在第一部分“死亡思考”中,作者以他丰富的知识考察了古今中外历史名人对死亡的思索,其中不乏名言警句和生动的故事寓言。在后半部分“生之追寻” 中,作者把视角定位于如何着眼今生,把握今世,完整的基督信仰并非使人消极遁世,而是勇于面对人生所有的挑战,积极开拓进取,让人生按造物主的旨意而活,活得更丰富、更精彩。作者提醒人珍惜生命、珍惜时间。全书并不冗长,前后共20 篇,许多段落令人感到像在读文笔隽永优美的哲理散文,引人入胜。 作者计文(笔名)是一位年轻有为的牧师。一直来勤于思考动笔,常有文字发表。求主籍着他的灵便用本书,让每一位读者都得到祝福,让我们与复活在天的主耶稣一同跨越死亡,迎接生机盎然的新生命的黎明的到来。
  人人都有一死 & & & & & & (来9:27) & & 小时候,在上学路上,经过一个坟场。只见有一块石碑上 刻写着这样二个句子: & & “今朝吾躯归故土 & & 明日君体也相同”。 & & 幼年时只是惯性地每一次读这副并不那么工正的挽联, 熟视无睹,并不知道它所要揭示的乃是人生的一个基本规律。 若用《圣经》的话来表达则是: & & “人人都有一死”。(<<圣经·希伯来书》9:27) & & 如果说人的未来有一件事可以百分之百地准确预言,那 也只有是“人人都有一死”。 & & 早年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也许是真的。 & & 某城县官老爷老年得贵子,大喜。众人异口同声前去祝 贺。一个说:“老爷,你这孩子长得眉目清秀,将来必中状元!” 又一个说:“老爷,你这儿子肥头大耳,天生富贵相啊!日后不 是大官爷也必是大财主!”附近有一个穷阿三,走过来也凑热 闹,对县老爷说:“这孩子确实是一个宝贝。可是,他将来也一 定会死的!”一语既出,众人怒目,县老爷更是气得目瞪口呆 & & 穷阿三确实也太不分场合说话了。然而,仔细一想,谁的 话更准确些呢?谁能保证这孩子将来“必中状元”或“必发大 财”呢?可是,又有谁能保证这孩子将来一定不死呢? & & “星月之光长存,人间盛衰变迁”。(<<古城之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一个人在无限巨大的宇宙的一个点上只能存在一次。人生犹如在一个落日余辉的晴朗下午沿着河划船。花不常好,月不常圆。人类生命随着动植物界的行列永久向前走着。出生、长成、死亡,把空位让给别人。一代过去,一代又来,花开花谢,更换无常。 & 在《教义八讲》这本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马其顿的菲力蒲皇帝分配他的一个仆人每天一项固定的任务。就是每天早晨无论皇帝在干什么,他都得站在皇帝面前,认真诚恳地高喊:“菲力薄!记住,你一定会死的!” & 也许这仅是个寓言,但从中可见皇帝的良苦用心可嘉!人在富贵荣华中容易沉迷,“死亡”是对活着之人的警钟。这个寓言故事事实上是准对着每一个人而说的。无论是皇权贵族,还是贩夫走卒,有耳的都当听一听! & 古龙在他的《楚留香传奇·画眉鸟》中,有这样一句话: & “死亡,是公平的。在死亡面前,最伟大的人也会变得平凡”。 & “死生,天地之常理。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宋·欧阳修《唐华阳颂》) & 文坛巨星莎士比亚曾作诗道: & “那时,烈日严冬已逝,人们畏惧全消。 & 世务完毕,工价已得。 & 金童玉女和衣衫褴褛的清道夫同归尘土, & 权杖、学问和健美的体格一同归于尘土, & 热恋中的青年男女也要一同归于尘土。” & 世界上有太多的事因为环境条件以及主观因素的不同,而使人的遭遇不同。而面对死亡,没有人能够创造一个奇迹, 6使他与“死亡”的关系得以改善得与众不同。 & & “智慧人死亡,与愚昧人无异”。 & & “这个怎样死,那个也怎样死,气息都是一样。”(《圣经·传 & 道书》2:16 3:19) & & 在已故以色列的第一任总统的家里,存放着一只停止摆 & 动的钟。钟面上指针指的时刻就是总统死的那一刻。前去吊 & 念参观的人,看到这只钟,心里好像被什么刺了一下似的。因 & 为他们看到了时钟后面还有那只人的“心钟”。当心跳停止时, & 时钟也就应该停了。因为人生命的终止,就是他时间的终止。 &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不论你曾经是那么叱咤风云,墙上时钟指 & 针所指向的任何时刻,都有可能而且必然有一个时刻是你心 & 脏停止跳动的时刻。 & & 死是“世人必走的路”(《圣经·列王记上》2:2) & & 美国纽约曾有一位所谓的“玄学大师”,名叫克弗尔。他主 & 持“美国玄学学院”,专门传授“长生不老”的玄学。门生约有五 & 千。然而,这位声称自己永远不死的大师,享年五十九岁就撒 & 手尘世,不能不说是个讽刺。 & & “太阳纵然还很美丽,但最后都总要西沉——不管他愿不 & 愿意”。(海涅《诗歌集》) & & 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的典籍中,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传 & 说多而又多,而且都十分精彩纷呈,美妙得引人入胜。直到今 & 日,中国许多儿童的精神食粮中还不乏神仙的身影,不乏成仙 & 的说教,其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然而,不管你文学小说如何 & 喧闹折腾,严肃的史书告诉人们:长生只是一种企望、一种梦 & 想、一种潜意识的自然向往,甚至只是一种本能的追求。蝼蚁 & 尚且偷生,何况人乎?尤其是帝王贵族、高官名士,生活优裕、 & & & &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乘龙驭凤,春风得意,当然企盼“幸福生活万年长”,巴不得这自由享乐的生存环境像今日电视里的画面永远“定格”。 & 为求长生,秦始皇几次亲赴蓬莱,并挥兵于海上射姣求仙。结果,仙不得见,转而大兴土木,修造陵墓。 & 为求长生,汉武帝召见方士,礼遇有加,并习练长生之术,却仍然无法不死。 & 为求长生,唐太宗坚持服丹,不仅自己中毒身亡,五十三岁就告别人间。唐宪宗、唐穆宗、唐武宗、唐宣宗,个个也都步了他的后尘。 & “有养生之道,无长生之方”。 & 看来,这句俗语是在一个又一个死亡事实的面前所得出的一个并不情愿的归纳! & 还有一个很有趣味的故事: & 楚王到处求仙访道,欲求不死之药。某日,有人来楚宫献“不死之药”。不巧迎面遇到一个王宫卫队的射手。射手问:“这是什么?”答:“不死之药”。射手想,既然是不死之药,吃则永远不死,就一把夺过来把药给吞下了。楚王自然怒不可制,下令斩杀射手。射手有些辨白本领,就说:“皇上,这人说那药是不死之药,我刚下肚,你就要杀我,说明这是‘死药’,因而这人分明是在欺骗国王。要是今日杀了我这无罪亡人,无异让天下人皆知,国王宁愿听凭别人欺骗……” & 毫无疑问,死是无法改变的结局。死寓于生,生趋于死。日复~日,年复一年地活着,也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接近 死亡。 & & “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都晃动着一个小黑点,待看清楚时,才知道那原来是自己的一个坟墓”。(--契柯夫) & 8 & 死亡的脚步以铁的法则向前迈进,任何人最多只能延缓死亡或叫那个“小黑点”放慢走近自己的脚步。却无法从根本上阻止它前来与你“握手”。 & “无人有权力掌管生命,将生命留住,也无人有权力掌管死期。这场战争,无人能免,邪恶也不能救那好行邪恶的人”。(《圣经·传道书》8: 8) & 在生命与死亡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没有人能逃避这战火的漫延,无人能免疫这死亡的毒素。这曾经使多少英雄好汉感到悲哀。 & 武侠小说《射凋英雄传》中,成吉思汗比较睿知。尽管这位好汉武功盖世,但面对死亡的驾临,他显得百愁莫展,无可奈何。临终前,金国使者献明珠求降,然而成吉思汗叹道:“纵使明珠千颗,又怎能让我多活一口呢?” & 日头出来,回头落下,一代复一代,吹去多少雪月风花,卷走多少风云人物?有谁能保证自己是永不被尘封湮灭的那~个? & 人人都想追求长寿。然而,长寿的动物,口啤倒并不见好。民谚所谓千年的王八、一百年的老刺猬,便有着对老态之萎缩、枯朽的嘲讽。其实,不知有没有人注意,这个长寿的“寿”字里面有一个“寸”字?寿该希望是长的,为什么要在里面藏有一个明显具有“短”意的“寸”字?这不就在告诉热衷于追求长寿之人们一个并不中听的信息么? & 在某博物馆里,看见一个数百年前的沙钟,是用瓶子制成的。瓶的上部装满了细沙,中部是一个很细小的颈口,细沙由口慢慢漏下,按其速度计时。细沙漏下时,由中心部分开始,周围靠瓶的沙不见变动。但是当中心的沙漏完时,四周的沙便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然塌下——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了。人生也正是这样:突然来到尽头,一切都就完了。 &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余弗闻”。 & 仰望茫茫无垠之宇宙穹苍,回想人类个体的渺小和短暂。不得不使伟大的诗人屈原发出如此悲怆和孤寂的感喟! & 随着人类文明进展,人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食物渐渐充足,疾病得到控制。从而使非自然死亡率大大降底,寿命渐渐延长。于是,又有人萌发奇想:随着文明进展,人类是否可以把寿命增长到几百岁,乃至最终与死亡告别? & 无论从生物学、生命科学等研究结论,完全否定了这种人的奢望。科学的昌明和医疗技术的先进不可能超越人寿命的极限。 & 按旧约《圣经》的记载,旧约人物约伯他很早就提出了人类生命是由造物主所限定的: & “人的日子既然限定,他的月数在你那里,你也派定他的界限,使他不能越过。”(《圣经·约伯记》14:5) & 对一些特别的人,似乎上帝用特殊的方法为他们设计安排了一定的寿数。又用神权保守他们活到那个日子,直到息劳谢世!但无论何人,总归也有“日子满足”、“时候到了”的时限。以下是《圣经》对一些重要人物逝世的描述: & “以撒年纪老迈,日子满足,气绝而死”。(《圣经·创世记》35:29) & 大卫“年纪老迈,日子满足,享受丰富、尊荣,就死了”。( 《圣经·列代志上》29:28) & “约伯年纪老迈,日子满足而死。”以圣经·约伯记》42:17) & 10 & 我“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圣经·约翰福音》13:1) & “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圣经·提摩大后书》4:7) & 基督教真理承认人的生命由神掌握,但也不否认人类客观的卫生条件、主观的养生之道及个人的体育锻炼对人体质的影响。然而,人对自身寿命的争取和努力其果效显得多么的软弱!正如英国作家王尔德所说: & ‘现代人什么都逃避得了,就是死亡无法逃过。” & “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圣经·传道书》7:2) & 一位十分挚爱生命的朋友,健康偏偏很差。最后他只好听从医生劝告,换换环境,选地为良。于是外出旅行,便于选择合宜之地定居。他来到一个山明水秀的乡村,就问当地居民:“这里人的死亡率如何?” & “哦,这个么,还不是跟别处一样”。 & “到底怎么样呢”?这位朋友有些心急了。 & “每个人都得死一次!”那居民十分坦然地说。 & “人无论去那儿,无论去干什么。他忠实的伙伴——死亡,都会永远跟着他”。(一阿索尔·富加德) & 人无论如何富有,不能用钱向神买赎生命,要人长生不死需付出的代价极重,世上无人有能力办到,企妄长生的人,还是早些罢休吧! & “那些倚仗财货自夸钱财多的人,一个也无法赎自己的弟兄,也不能替他将赎价给神。叫他长远活着,不见朽坏,因为赎他生命的价值极贵,只可永远罢休!(《圣经·诗篇》49:6-9) & 传说有人曾与“死亡”订过协议,说他愿意到时随死亡而去。但讲定死亡必须预先有所通知。 & 后来,某日那人突然离世而去。他不服,对死亡说:“你怎 & & & & & & & & & & 11  么可以违约?一声不吭就把我带走了呢”? & 死亡道:“谁说我没捎信给你?你去照照镜子,看看你的头发,本来乌黑发亮的秀发如今怎么变得稀疏而发白?还有你的牙,还像过去一样洁白整齐么?你的腿还像过去一样灵活么?……” & “好了!我懂了。原来这就是信号啊,我怎么一点不注意呢?” & “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神,谨守他的诚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圣经·传道书》12:13)
& & & & & & (来9:27) & & 小时候,在上学路上,经过一个坟场。只见有一块石碑上 刻写着这样二个句子: & & “今朝吾躯归故土 & & 明日君体也相同”。 & & 幼年时只是惯性地每一次读这副并不那么工正的挽联, 熟视无睹,并不知道它所要揭示的乃是人生的一个基本规律。 若用《圣经》的话来表达则是: & & “人人都有一死”。(<<圣经·希伯来书》9:27) & & 如果说人的未来有一件事可以百分之百地准确预言,那 也只有是“人人都有一死”。 & & 早年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也许是真的。 & & 某城县官老爷老年得贵子,大喜。众人异口同声前去祝 贺。一个说:“老爷,你这孩子长得眉目清秀,将来必中状元!” 又一个说:“老爷,你这儿子肥头大耳,天生富贵相啊!日后不 是大官爷也必是大财主!”附近有一个穷阿三,走过来也凑热 闹,对县老爷说:“这孩子确实是一个宝贝。可是,他将来也一 定会死的!”一语既出,众人怒目,县老爷更是气得目瞪口呆 & & 穷阿三确实也太不分场合说话了。然而,仔细一想,谁的 话更准确些呢?谁能保证这孩子将来“必中状元”或“必发大 财”呢?可是,又有谁能保证这孩子将来一定不死呢? & & “星月之光长存,人间盛衰变迁”。(<<古城之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一个人在无限巨大的宇宙的一个点上只能存在一次。人生犹如在一个落日余辉的晴朗下午沿着河划船。花不常好,月不常圆。人类生命随着动植物界的行列永久向前走着。出生、长成、死亡,把空位让给别人。一代过去,一代又来,花开花谢,更换无常。 & 在《教义八讲》这本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马其顿的菲力蒲皇帝分配他的一个仆人每天一项固定的任务。就是每天早晨无论皇帝在干什么,他都得站在皇帝面前,认真诚恳地高喊:“菲力薄!记住,你一定会死的!” & 也许这仅是个寓言,但从中可见皇帝的良苦用心可嘉!人在富贵荣华中容易沉迷,“死亡”是对活着之人的警钟。这个寓言故事事实上是准对着每一个人而说的。无论是皇权贵族,还是贩夫走卒,有耳的都当听一听! & 古龙在他的《楚留香传奇·画眉鸟》中,有这样一句话: & “死亡,是公平的。在死亡面前,最伟大的人也会变得平凡”。 & “死生,天地之常理。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宋·欧阳修《唐华阳颂》) & 文坛巨星莎士比亚曾作诗道: & “那时,烈日严冬已逝,人们畏惧全消。 & 世务完毕,工价已得。 & 金童玉女和衣衫褴褛的清道夫同归尘土, & 权杖、学问和健美的体格一同归于尘土, & 热恋中的青年男女也要一同归于尘土。” & 世界上有太多的事因为环境条件以及主观因素的不同,而使人的遭遇不同。而面对死亡,没有人能够创造一个奇迹, 6使他与“死亡”的关系得以改善得与众不同。 & & “智慧人死亡,与愚昧人无异”。 & & “这个怎样死,那个也怎样死,气息都是一样。”(《圣经·传 & 道书》2:16 3:19) & & 在已故以色列的第一任总统的家里,存放着一只停止摆 & 动的钟。钟面上指针指的时刻就是总统死的那一刻。前去吊 & 念参观的人,看到这只钟,心里好像被什么刺了一下似的。因 & 为他们看到了时钟后面还有那只人的“心钟”。当心跳停止时, & 时钟也就应该停了。因为人生命的终止,就是他时间的终止。 &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不论你曾经是那么叱咤风云,墙上时钟指 & 针所指向的任何时刻,都有可能而且必然有一个时刻是你心 & 脏停止跳动的时刻。 & & 死是“世人必走的路”(《圣经·列王记上》2:2) & & 美国纽约曾有一位所谓的“玄学大师”,名叫克弗尔。他主 & 持“美国玄学学院”,专门传授“长生不老”的玄学。门生约有五 & 千。然而,这位声称自己永远不死的大师,享年五十九岁就撒 & 手尘世,不能不说是个讽刺。 & & “太阳纵然还很美丽,但最后都总要西沉——不管他愿不 & 愿意”。(海涅《诗歌集》) & & 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的典籍中,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传 & 说多而又多,而且都十分精彩纷呈,美妙得引人入胜。直到今 & 日,中国许多儿童的精神食粮中还不乏神仙的身影,不乏成仙 & 的说教,其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然而,不管你文学小说如何 & 喧闹折腾,严肃的史书告诉人们:长生只是一种企望、一种梦 & 想、一种潜意识的自然向往,甚至只是一种本能的追求。蝼蚁 & 尚且偷生,何况人乎?尤其是帝王贵族、高官名士,生活优裕、 & & & &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乘龙驭凤,春风得意,当然企盼“幸福生活万年长”,巴不得这自由享乐的生存环境像今日电视里的画面永远“定格”。 & 为求长生,秦始皇几次亲赴蓬莱,并挥兵于海上射姣求仙。结果,仙不得见,转而大兴土木,修造陵墓。 & 为求长生,汉武帝召见方士,礼遇有加,并习练长生之术,却仍然无法不死。 & 为求长生,唐太宗坚持服丹,不仅自己中毒身亡,五十三岁就告别人间。唐宪宗、唐穆宗、唐武宗、唐宣宗,个个也都步了他的后尘。 & “有养生之道,无长生之方”。 & 看来,这句俗语是在一个又一个死亡事实的面前所得出的一个并不情愿的归纳! & 还有一个很有趣味的故事: & 楚王到处求仙访道,欲求不死之药。某日,有人来楚宫献“不死之药”。不巧迎面遇到一个王宫卫队的射手。射手问:“这是什么?”答:“不死之药”。射手想,既然是不死之药,吃则永远不死,就一把夺过来把药给吞下了。楚王自然怒不可制,下令斩杀射手。射手有些辨白本领,就说:“皇上,这人说那药是不死之药,我刚下肚,你就要杀我,说明这是‘死药’,因而这人分明是在欺骗国王。要是今日杀了我这无罪亡人,无异让天下人皆知,国王宁愿听凭别人欺骗……” & 毫无疑问,死是无法改变的结局。死寓于生,生趋于死。日复~日,年复一年地活着,也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接近 死亡。 & & “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都晃动着一个小黑点,待看清楚时,才知道那原来是自己的一个坟墓”。(--契柯夫) & 8 & 死亡的脚步以铁的法则向前迈进,任何人最多只能延缓死亡或叫那个“小黑点”放慢走近自己的脚步。却无法从根本上阻止它前来与你“握手”。 & “无人有权力掌管生命,将生命留住,也无人有权力掌管死期。这场战争,无人能免,邪恶也不能救那好行邪恶的人”。(《圣经·传道书》8: 8) & 在生命与死亡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没有人能逃避这战火的漫延,无人能免疫这死亡的毒素。这曾经使多少英雄好汉感到悲哀。 & 武侠小说《射凋英雄传》中,成吉思汗比较睿知。尽管这位好汉武功盖世,但面对死亡的驾临,他显得百愁莫展,无可奈何。临终前,金国使者献明珠求降,然而成吉思汗叹道:“纵使明珠千颗,又怎能让我多活一口呢?” & 日头出来,回头落下,一代复一代,吹去多少雪月风花,卷走多少风云人物?有谁能保证自己是永不被尘封湮灭的那~个? & 人人都想追求长寿。然而,长寿的动物,口啤倒并不见好。民谚所谓千年的王八、一百年的老刺猬,便有着对老态之萎缩、枯朽的嘲讽。其实,不知有没有人注意,这个长寿的“寿”字里面有一个“寸”字?寿该希望是长的,为什么要在里面藏有一个明显具有“短”意的“寸”字?这不就在告诉热衷于追求长寿之人们一个并不中听的信息么? & 在某博物馆里,看见一个数百年前的沙钟,是用瓶子制成的。瓶的上部装满了细沙,中部是一个很细小的颈口,细沙由口慢慢漏下,按其速度计时。细沙漏下时,由中心部分开始,周围靠瓶的沙不见变动。但是当中心的沙漏完时,四周的沙便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然塌下——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了。人生也正是这样:突然来到尽头,一切都就完了。 &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余弗闻”。 & 仰望茫茫无垠之宇宙穹苍,回想人类个体的渺小和短暂。不得不使伟大的诗人屈原发出如此悲怆和孤寂的感喟! & 随着人类文明进展,人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食物渐渐充足,疾病得到控制。从而使非自然死亡率大大降底,寿命渐渐延长。于是,又有人萌发奇想:随着文明进展,人类是否可以把寿命增长到几百岁,乃至最终与死亡告别? & 无论从生物学、生命科学等研究结论,完全否定了这种人的奢望。科学的昌明和医疗技术的先进不可能超越人寿命的极限。 & 按旧约《圣经》的记载,旧约人物约伯他很早就提出了人类生命是由造物主所限定的: & “人的日子既然限定,他的月数在你那里,你也派定他的界限,使他不能越过。”(《圣经·约伯记》14:5) & 对一些特别的人,似乎上帝用特殊的方法为他们设计安排了一定的寿数。又用神权保守他们活到那个日子,直到息劳谢世!但无论何人,总归也有“日子满足”、“时候到了”的时限。以下是《圣经》对一些重要人物逝世的描述: & “以撒年纪老迈,日子满足,气绝而死”。(《圣经·创世记》35:29) & 大卫“年纪老迈,日子满足,享受丰富、尊荣,就死了”。( 《圣经·列代志上》29:28) & “约伯年纪老迈,日子满足而死。”以圣经·约伯记》42:17) & 10 & 我“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圣经·约翰福音》13:1) & “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圣经·提摩大后书》4:7) & 基督教真理承认人的生命由神掌握,但也不否认人类客观的卫生条件、主观的养生之道及个人的体育锻炼对人体质的影响。然而,人对自身寿命的争取和努力其果效显得多么的软弱!正如英国作家王尔德所说: & ‘现代人什么都逃避得了,就是死亡无法逃过。” & “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圣经·传道书》7:2) & 一位十分挚爱生命的朋友,健康偏偏很差。最后他只好听从医生劝告,换换环境,选地为良。于是外出旅行,便于选择合宜之地定居。他来到一个山明水秀的乡村,就问当地居民:“这里人的死亡率如何?” & “哦,这个么,还不是跟别处一样”。 & “到底怎么样呢”?这位朋友有些心急了。 & “每个人都得死一次!”那居民十分坦然地说。 & “人无论去那儿,无论去干什么。他忠实的伙伴——死亡,都会永远跟着他”。(一阿索尔·富加德) & 人无论如何富有,不能用钱向神买赎生命,要人长生不死需付出的代价极重,世上无人有能力办到,企妄长生的人,还是早些罢休吧! & “那些倚仗财货自夸钱财多的人,一个也无法赎自己的弟兄,也不能替他将赎价给神。叫他长远活着,不见朽坏,因为赎他生命的价值极贵,只可永远罢休!(《圣经·诗篇》49:6-9) & 传说有人曾与“死亡”订过协议,说他愿意到时随死亡而去。但讲定死亡必须预先有所通知。 & 后来,某日那人突然离世而去。他不服,对死亡说:“你怎 & & & & & & & & & & 11么可以违约?一声不吭就把我带走了呢”? & 死亡道:“谁说我没捎信给你?你去照照镜子,看看你的头发,本来乌黑发亮的秀发如今怎么变得稀疏而发白?还有你的牙,还像过去一样洁白整齐么?你的腿还像过去一样灵活么?……” & “好了!我懂了。原来这就是信号啊,我怎么一点不注意呢?” & “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神,谨守他的诚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圣经·传道书》12:13)
  因怕死而为奴仆 & & & & & & (来2:15) & 死亡,是众人的结局,但它是一个不受欢迎的结局;死亡,是每一个人生的终点,但它是一个似乎神秘的终点。 & 医学关注死亡,但无法医治死亡;文化关注死亡,但无法跨越死亡;哲学关注死亡,但无法解释死亡;人人都在思考死亡,但没有人不感到恐惧和困惑。 & 死亡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剑”始终悬在每一个人的头上,以致死亡意识犹如一张巨网紧紧笼罩着那些人生旅途日趋终点或垂暮老人的整个心房。本能的求生欲总是试图避开种种生命障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地为生命的延续苦苦挣扎、奋斗。甚至想与这些难以逃脱的死亡进行“讨价还价”。 & 也许有人认为这完全是一种求生本能的趋势。可什么是“本能”呢?《心理学词典》这样说: & “本能是动物遗传的、具有保证个体和种族生存的生物学意义的无条件反射活动”。 & 如果解释人为什么不想死,原来是因为“无条件反射活动”,那这个答案是否过于简单、抽象?因为这实质上是犯了“循还定义”的逻辑错误,等于没有说。 & 其实,人所以畏死,有许多可以具体体验或推知的各种因素。 & 首先,人有一种寻求“悬念”结局的心理需要。人生如戏,活着时往往平平淡淡,从从容容,好像没什么变化似的。一旦重病缠身,进入弥留之际而不久于人世,世界上所有的事都可 & 20能成为令人不可捉摸的“悬念”。至于对身后世界究竟如何更是把握全无。小孙子是否依然淘气?中国何时才能申办奥运会成功?这么多下岗职工怎么办?等等,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问题在他十分衰弱的心灵中涌起。活着时,可以“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人死了,好像是一个只看了半场电影的人,无法明了这“悬念丛生”的结局,真叫人受不了,更令他困扰不安的是,虽然,偶而也听见别人说过,死后可去什么“西方极乐世界”,又有说是“天堂乐园”,活着健康时赚钱都来不及,谁会理睬这玩意儿,可人到了现在这地步,不想去想这个问题。但时不时偏偏从脑海里冒出来。真后悔当初该打听个清楚!现在倒好,假如死后真有灵魂,我不知该去何方?没有着落,没有归处,这悬着的灵魂不知去向,怎能使其死而瞑目呢? & 莎翁在《恶有恶报》一剧中,让歌地奥叹露这样的心声: & “死是多么恐怖,死后不知要去何方。僵硬躺卧的身体不能动弹,直到完全腐化,温暖的身躯化作粘土……” & 即将从人生舞台上下台的人,对生命的“幕后”的迷惆常常是他们拒死的一大原因。这也难怪,有谁的家一旦被洪水冲走了而又一点不为自身的去向忧虑呢? & 在封建时代,有一位名叫叶衡的人。曾任过朝中宰相。到了晚年,因故而被罢免。回到浙江金华,结交了许多朋友,日夜谈古论今,作乐畅饮,借此消愁。有一天,他郁郁寡欢,朋友就问:“何事惹你不乐?”叶衡答道:“昨晚不知怎的,忽然想到人死后的问题,以致一夜难眠,心中好生忧闷!”朋友便道:“死是人人必经关口,所谓有生必有死,愁又何用?”叶衡说:“我已年逾古稀,发落牙脱。自知不久于人世,但不知死后好不好?”在座中~位好友应声就说:“死后一定很好!”叶衡转头便问:“何 & & & & & & & & & & & & & & & 21以见得?”好友答:“假若死后不好,那么谁都一定会逃回来,可是人死后都一去不复返啊!” & 这自然是一个无稽与怪诞的回答,实际上显出人类对来世的无知,这是人自己对自己的嘲弄而已! & 从前有一位青年病重垂危,在弥留之际,忽然问身边母亲:“妈,唐诗上有一首诗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下一句是…·”“‘低头思故乡’阿,你怎么忘了呢?”当母亲再要与他说话时,不料,他已与世长辞了。母亲悲痛欲绝:“伤心欲拍灵床问,儿往何处是故乡?” & 面对人人都必须面对的死亡以及死后归宿问题,人的知识显得多么苍白!生命是属于自己的,可是何时结束却由不得自己作主。 & 又有一位比较算是有学识的人。在病势严重,生命垂危时,一改他健康时那种傲慢盛气的状态,显得极度焦虑和惧怕,也许此时弥漫在他心头的是一片漆黑和恐怖不安,因此,当“死的请柬”接到手里时,他忽然从床上挣扎着起来,大呼三声:“谁能指示我一条光明大道呢?谁能指示我一条光明大道呢?谁能……”就在极度悲痛和恐惧中息了他的气。 & 今天活在世上有的人为了生存而奋斗,实际上也是为了怕死而挣扎。劳力,为糊口,事实就是怕饿死;辛苦,为衣暖,最终也是怕冻死;奔忙,为求医,到底还是怕病死……人的执着是挽留生命,可生命还是不理睬人的热情。相反,死亡并没有被邀请,可它却狰狞地破门而入。 & 都说那些没有骨气苟且偷生的人是“贪生怕死”者,可是,平心而论,除了少数对生活极度失望,感到无所归属的人,谁会去“贪死怕生”呢? 22   & 有一位村妇十分泼辣,要是夫妻吵架,她常用寻死来威胁丈夫,吓得大男人连连求饶!可是此方法用多了,也就不那么灵了。丈夫也不再被对方的“不想活了”而受到震慑。不料,有一天妇人真病了,医院检查结果令医生摇头,这下,妇人整天哭得像个泪人。丈夫在百般安抚无效后便埋怨地叹道:“你不是常说‘不想活了’么?怎么现在也没有……”妇人大嚷:“谁说我不怕死,那是我说给你这个没良心的人听的……” & 难怪有哲人说:“自杀的人是最怕死的人”。话的确有理,要是一个人连死都不怕,他还有什么可怕? & 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得好: & “人畏惧死,是因为爱惜生的缘故”。 &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命是维持现有社会关系的基础。活着时,人总有一定的社会角色。例如,是妻子的丈夫。儿女的父亲,部下的上司等等。可以享受因特定角色所带来的种种关怀、尊重和爱。但倘若人死了,一切都化为乌有,无法再收到生日贺卡了,无法再听到朋友的称赞和属下的拥戴了,无法享受家庭的天伦之乐了。死亡,是最大的孤独,永远被逐出了生活的“伊甸园”。单就这种失落感所带来的悲信已经够人难受了!这也就是那些身居高位或生活富有者比一般不被人尊重下流社会普通平民更畏死恋生的原因吧! & 余光中说: & “凡是天才,没有不怕死的,愈是天才,便越活得热烈,也愈怕丧失它。” & 还得再提秦始皇,他身历百战,统一中国后,仍要面对三种敌人:第一是知识分子。这班读书人因太有头脑,很可能成为他霸权的威胁。于是,就有了“焚书坑儒”的恶剧。第二是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寇。他怕外敌入侵中原,于是就不惜巨资修筑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为把外敌挡在墙外。按理,他可高枕无忧了吧!谁知还有第三类大敌虎视眈眈:每逢夜深人静,他总是隐约听闻死亡的脚步声在渐渐逼近。这是他千军万马所无法抵御的。这可恨的死会夺去他的宝座,嘶噬他的权力和享受,想到此,但巴不得马上采到长生丹。然而,历史的事实记载是,他专政共三十七年,终于被死掳去,崩于沙丘。 &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六尺巷》) & 春秋时代,齐景公和他的三个侍从官正在谈天之时,忽而相对大哭。号陶的声音惊动了晏子,问他们因何而哭?景公说:“我想到百年之后,锦绣江山,不能享受,不禁悲从心来;他们也是怕将来一瞑不视,舍不得离妻别子,于是陪我同泪。”晏子哈哈大笑,景公问他为啥而笑,晏子说:“我笑一个怕死的傻王和三个迎逢主人的官员,死有何可怕?好人有死,可以安息;坏人有死,好受报应;有什么可哭的呢?你爱江山,舍不得死,但若是前王不死,你祖你父哪有齐国江山?你祖你父不死,你又怎能坐这王位?” & 不知晏子这一顿话有否唤醒景公那班人面对死亡的悲泣?事隔二千多年,怕死的人不但无减而且有增。腰缠万贯有家有室的人怕死,贫困潦倒无牵无挂的人也同样爱生。身体壮健者不想死去,病入膏肓者又何尝想去? & “今天虽疲累病痛、困扰,但比起那死亡的恐怖,宁视今生的苦恼为天堂”。 & 说它珍爱生命也好,说它是十足的“好死不如懒活”也罢,总之,死是要被下逐客令的。 & 有人时常感到生活在这世界上有种种烦恼痛苦,觉得生 & 24  活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之事,甚至有时也会爆出一句:不如死算了!但是,一旦真要是与这“苦海”决别;登上死亡的列车,他又觉得活着真好!这世界的阳光、小鸟、花草多么充满诗情画意,生命大珍贵了! & 古希腊有这样一个神话。当俄底修斯和希腊最伟大的英雄阿喀琉斯在冥界相会,俄因阿在冥界享有崇高威望而向他表示祝贺。可是,阿喀琉斯说: & “不,不,伟大的俄底修斯啊! & 不要那么轻松愉快地向我谈论死亡吧! & 我宁愿在人世做一个帮工, & 跟随没土地、没财产的穷人干活, & 也不愿在所有死者中掌大权”。 & 神话毕竟是人创作的,其中所要透露的信息也不过是人的心声而已。 & 人活着的时候,一般不会觉得自己活得很平庸,死到临头时才会想到自己白白来世一趟,如许多名着还没读过,不少风景名胜也只有在电视上才见过。一生中没有留下值得骄傲的回忆……似乎~下子就跑出大多的遗憾来。是的,活着可以纠正以往一切错误,尽管再延长某个人的生命,他也不一定就会履行临死前的意愿,但更新愿望或说延长生命的欲望在临死前强烈地表现出来。 & “当我们告别这世界时,我们这颗备受折磨的心会颤抖起来,发出叹息,乞求活下去。甚至低声下气地说,对这世界还没有看够,还想再看一遍”。(《一本浅蓝色的书》) & 歌德在《浮士德》中,描写浮士德进入狱中准备搭救甘泪卿时,她在精神恍惚惚之中,把他当成了刽子手,于是甘泪卿痛 & & & & & & & & & & & & & & & 25苦哀号: & “啊!啊!他们来了,痛苦的死!” & 其哀求苦苦之声,嘶碎人的心肠: & “怜悯我,让我活下去吧! & 难道不能等到明天早晨吗? & 我还这么年轻,这么年轻, & 可是已经不得不死……” & 报载一位死刑犯人,法院允许他在枪决前十天内可提出上诉。这犯人觉得自己确实罪该万死,已没有上诉必要了。可是到了第十天,明天就要执行了,他忽然号淘大哭,叫嚷着非要上诉不可。其目的十分明显,因为只要他提出还要上诉,法院就得再延长10天时间。对一个不久告别人间的人,10天是多么宝贵啊!因此他是非争取不可的。曾看过一部描写死刑犯人枪决前心理状态的电影,发现一个等待死亡即将来临的人,他的恐惧感是何等强烈,为了延长那怕只有几分几秒,都会付出任何代价。完全听不到那种“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豪言壮语”了! & 正如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说的: & “宁愿每小时忍受着死亡的惨痛,也不愿一下子结束自己的生命”。 & 赖生畏死似乎是一种人人都具有的心态。当《圣经>>人物旧约中的希西家王得知自己“必死不能存活”的“噩耗”时,便转脸朝墙,向神苦求,不失皇帝尊严而涕泣成声,此情此景委实叫人感叹不已。约翰逊在一本叫《人类欲望的虚幻》中写道: & “给我寿命增添岁月吧!无论是健康的,还是多病的。祈求者这样祷告,他讳言自己的状况,而且不想知道延长了寿命 & 26  正是延长了痛苦。” & 诗人海涅晚年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观念,即:“宁为活狗,莫为死狮”。他在他的一首诗中道: & “上界最苦的农奴,也强似冥河的阎罗”。有人说,这是海涅及时行乐观念的表露。及时行乐,倒可以看作是挚爱生命的一种形式,古人所谓“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夜苦长,何不秉烛游”,即是一例。暮年的海涅从根本上失去了享受生命的能力。51岁的时候,他患了脊髓病,完全瘫痪。一张铺有6层垫子的床,成了他永无宁日的“坟墓”。此后,他又活8年,这大约只能算作是贪恋生命,或曰:“苟延残喘”。 & 其实他早已感受到了困于“床褥墓穴”的不幸。他写道:“死亡并非不幸,死亡前长达数年的折磨,才是真正不幸。”可是,他宁可备尝不幸,也不愿自动地退出生活的舞台。这位一度曾是风流倜悦的才子,后来成了辗转床塌形容憔悴枯槁的老弱病人。有传记作家形容他是“面如白蜡,一目已闭,一目黯然无神,鼻子尖尖的,嘴角因疼痛扭歪了,脖颈伸得长长的,以便透过几乎无法睁开,只有一条细缝的只眼向外望。”(路德维希·马库塞:《海涅>>) & “谁要是自称面对死亡无所畏惧,他便是撒谎。人皆怕死,这是有感觉的生物重要的规律”。(卢梭《新爱洛崎丝》) & 在农村早年在过春节时,各家门前都爱贴春联,示兆吉祥。有一个穷秀才,文才不缺,但缺钱财。过年时,他自拟了一副对联,贴于自家门前: & (上联)“年难过、难过年,年年难过年年过。 & (下联)人怕死、怕死人,人人怕死人人死。” & 这无疑是~副好对子!诙谐的语言道出了人生悲喜两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27是啊!人最穷也不致于过不了年,“年关”易闯。可最有办法的人也难越“死关”啊!也许正是因为死威如此厉害,死就显得更让人心惊肉跳! & 一位叫剑拔的诗人在论到死亡时,爽性向生命的赐于者发出追问,甚至用有些埋怨的口吻道: & “既赐生,何赐死?死既来,何太速?” & 一个渺小浮生又怎能理解死亡的意义呢? & 就是一个被神称为“义人”的约伯,当其遭受人生风霜雨雪的吹打时,也曾一度沮丧得欲求死来了却自己一生,并以诅咒自己生日来发泄心中的愤愤不平。可是,真的想到死亡时,却又寒意丛生: & “你为何使我出母胎呢?不如我当时气绝,无人得见我…… 我的日子不是甚少吗?求你停手宽容我,叫我在往而不返之先,就是往黑暗和死荫之地以先,可以稍得畅快。那地甚是幽暗,是死荫混沌之地,那里的光好象幽暗。”(<<圣经·约伯记》10:18一22) & 死亡的恐怖触目惊心,它掠夺走人生一切欢乐、友谊。每一个人的身后,始终伫立着一个狰狞可怕的东西,人生旅途的荒野上,处处可能满布了死亡的荆棘,致使人一生有可能在死的恐惧中度过,心灵上始终背负着死亡的焦虑在茫茫征途中踯躅独行。 & 在佩里亚耶夫的一本书上,有这样一则趣闻。 & 19世纪中叶莫斯科有一个地主N,由于平日里颇有点傻乎乎的样子,于是有一个着名的占卜者玛丽亚·列诺尔曼便借机嘲笑捉弄他。虽然N还年轻,但玛丽亚预言说:“你必死在自己的床上”。“什么时候?”N惊恐地问。“在你躺上床的时 & 28  候”。占卜者狡黠地笑了笑回答了他。 & 从此,地主N就把舒适的厚厚的褥子、天鹅绒枕头、鸭绒枕头、丝绸被子全扔出了房间……他的朋友当面笑他、怪他轻信,并不止一次地向他解释,你这样有钱,不会有别的死法,何况在自己家里,在熟悉环境中,在家人仆人陪同下死去——有什么不好?可是朋友的劝说无济于事,相反占卜者的话且日夜萦绕心头,想起来比丧钟还可怕。于是,N不论在何种场合,做客、戏院,只要不在自己床上,他就昏昏欲睡,甚至晚上要求一伙人一起过,因为他蜷伏着休息1个多小时,既感到无聊,也觉得难受。白天要求女仆陪他一起坐马车满城乱转,可是他根本无法欣赏风景,而是处于半睡眠状态。后来由于仆人给他开了一个可恶的玩笑,使他大吃一惊,神经受到刺激,不久就呜呼哀哉了。就在他奄奄一息之时,还坐在圈椅上打瞌睡。医生劝他躺到床上去,可他还是抱怨地蹶着腿。快咽气时已十分虚弱,所以尽管他眼泪汪汪哀求,人们最后还是违背他的意愿把他弄到了床上。占卜者玛丽亚的预言至终还是应验了——地主N自找自受遭了50年的罪之后果真死在自己的床上。 & 好一个“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 & 对死亡的禁忌,中国历来是十分讲究的。不同场合不同人物的死,居然有上百种不同说法。如皇帝之死,就说是“驾崩”、“登假”、“殂落”等。死意味着告别人世,故有“逝世”、“谢世”、“殁世”等婉语。还把“棺材”说成“寿材”,把“停尸房”说成“太平间”。更有趣的是,一些垂危病人临终时刻,同病榻边亲友交待后事时总是说“我恐怕不行了”,“我要走了”,“我要去见×X X了”等,绝不肯用一个“死”字,绝口不说。“我要死了”。说穿了,这都是对死亡的美化,是一种畏惧、讳避死亡的“文饰” & & & & & & & & & & & & & & & & & 29  心理而已。可是,回避“死”宇,却回避不了死亡。不希望死去,可并无办法使自己长生。这是人类若干困惑中首当其冲的困惑。 & 人们在感情上难以接受死亡,在心理上极力避开死亡,在生活上无法洞悉死亡。眼见活生生的人一个个变成僵冷冷的躯体,其中感想怎能不心潮澎湃? & 帕斯卡尔在他的《思想录》中这样说道: & “让我们想象有一大群人披枷戴锁,都被判了死刑,他们之中天天有些人在其余人的眼前被处决,那些活下来的人就从他们同伴的境况里看到了自身的境况。他们充满悲痛又毫无希望地面面相觑,都在等待着轮到自己。这就是人类境况的缩影”。 & 熙来攘往,芸芸众生。时时在聆听丧钟的哀鸣,处处会碰见死亡的幽灵。救护车的警笛声长鸣过市,殡仪馆的安魂曲撕心裂肺。死亡的恐惧、茫然、不安犹如狂风一般每每袭击赢弱而又乏力自救的人们,他们在那“离死不过一步”(<<圣经·撒母耳记上>>20:3)的羊肠小道上不住地挣扎、呻吟、呐喊: & “谁能常活免死,救他的灵魂脱离阴间的权柄呢?”(<<圣经·诗篇>>89:48) & 30
  叫人活的乃是灵 & & & & & & (约6:63) & 一司机酒后开车,在街市上横冲直撞。碾死了一位农妇和一只洋犬……人们把洋犬丢弃一旁不顾,却深深地为屈死的农妇深表同情和悲愤…… & 人犬同被压死,但死后“待遇”不一,为什么? & 一小女孩天真活泼,父母亲视为掌上明珠。有一日,突然女孩不幸暴病而逝,父母亲自然痛不欲生。躺在床上,女儿的相貌未变,肢体未缺,但为何情形与她生前大不一样呢? & 同是这个女孩,是什么东西从她身上失去了呢? & 人是有灵魂的。 & 可是,有人表示不信。认为宇宙中除了物质以外,不再有其他任何东西的存在。根本不存在灵魂,只有物质,所谓灵魂,就是人脑的功能,是物质最精细的表现:“小孩子脑子小,所以他的思想幼稚;一个人脑子有病,他的思想就病态;一个人脑子老了,他的思想也陈旧了;一个人脑子死了,他的思想也就终止了。所以,脑子就是灵魂。”他们还武断地说:“从来没人在手里捉住过灵魂。” & 果真如此么? & 不错,灵魂是没有被人捉到过。可是,人若认为捉到过的东西才是存在的,那是十分幼稚滑稽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你能把无线电信号捉在手里么?你能否认世上没有电视这回事么?也许你会说,人家这电波能感觉到,测试到的哩!但你怎么知道灵魂我们不可以觉察到它的表显呢? & & & & & & & & & & & & & 31   & 脑子是物质的,灵魂是属于精神的。物质不能产生精神,虽然精神需要物质来表现出来,但物质还是物质,精神还是精神。这犹如音乐家要藉着工具把音乐表显出来,但不能说音乐家就是工具。又好像汽油能发动汽车,但汽油不是汽车。人的物质头脑可以表显灵魂的活动,灵魂不是头脑。人有崇高的德性;伟大的爱心、宗教的观念等等无一不是灵魂的表显,无一不是精神层面所产生出来的种种感觉。这些绝不是猿猴和其他动物所能学到的。身体的表现一切都是生理的、感觉的,所以精神的表现不可能从身体的那一部分产生出来的。因此,一个健全完整的人,他的组成不单单是物质的身体,还有属于精神层面的灵魂。 & 人类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自我意识”,“我思故我在”!也就是说人能意识到“我”的存在,人都有“我”的自觉。因为有“我”存在,就与别人有了分界线。“我”是每天谈话间用得最多的一个字。因为人人都有“我”,在尘世生活中,“我”与“我”相挤相撞,就演绎出了一幕幕人间悲喜剧。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我”?或说“我”是什么呢?“我”究竟是谁?若按生理学来说,“我”是由几大生理系统组成,头颅、躯干、四肢、血肉、内脏等等。从化学来说,“我”是十余种化学元素造成的。例如:炭、氢、氧、氮、硫、磷、钠等等。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牛或羊死了,还值不少钱。而人死了,谁都不要。但是,“我”之所以为我,决不是那么简单。父母虽然生“我”,但并非造“我”,否则为何同父同母所生儿女,面貌可以相似,然而,思想、性情、命运……什么都难相同呢?芸芸丛生,找不出两个相同的“我”。 & “我”有身体,但身体决不完全能代表真“我”,一个人即便肢残不全,但“我”的概念并不残缺,“我”不会变成“半个我”或 & 32者变成“他”的,真我乃是生命:一个人的真我,要从他的言行、品格中观察出来。 & 按生理学家说,身体新陈代谢大约七年一换。就是说,因着细胞的死亡和再生,七年之后的“我”绝对不是七年之前我的身体了,但事实上五岁时的“我”,与八十岁时的“我”仍是一个“我”。可见在这个“我”里面有一个恒久不变的基础。我非物质,而是超乎物质。如果没有灵魂,就无法解释“我”的存在或由来。假如有一天身体死去,可想而知,“我”依然存在,依然故我! & 其实,从古到今,“灵魂永存”这一观念始终影响着人的思想。人世间有十二个活生生的女性,“大虚幻境”中有十二金钗永存。这便是曹雪芹《红楼梦》所描绘的灵魂长存图;给寺庙捐一根门槛,让众人践踏,以求得来生有福。这又是鲁迅笔下祥林嫂的灵魂来世观。古埃及金字塔中的“木乃伊”,他们称棺材是“活人的箱子”。考古学家还发现,古人在人尸体上撒些红矿粉,等等,都是对灵魂不灭、死后生命永存观念的自然流露。就是今天中国农村许多地区“禁而不止”的迷信活动如烧纸钱等,也逃不出人死后灵魂不死的朴素思想范畴。 & 有人曾说:人有灵魂,从宗教的立场上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假定。这个假定,对于端正世道人心大有裨益。但问题是,灵魂存在并非假定,而是铁般事实。 & 有一个很神秘的现象,被称作“距离感觉。(Tel-epathy),一个人的心思情绪,在某种特殊情形之下,能不用普通物质而传递到数千里外的另一个人。此种作用,不独发生在物体存在之时,而且发生于物体死亡之后那二者之中,一人已经死亡。有不少心理学家竞相研究,其中有以为这就是灵魂不死的明 & & & & & & & & & & & & & & 33  证。但无论如何,此种神秘现象对于灵魂问题研究,大有贡献。 & 《晨光》杂志曾载有这方面的例证,抄录如下,以飨读者。 & 某次有一外国读书少年,忽然觉得心里非常难过,寝不成眠,食不甘味。上课昏天黑地地难过非常,自己也感到莫明其妙。后接家电报说:父亲在昨日去世,临终时恳切想见他在外读书的儿子,死难瞑目。少年忆起自己十分难过之时,正是家父十分念儿又将断气之时。 & 印度孙达尔先生信耶稣,得圣灵重生后,常见异象。某次,他在异象中被主提到天上乐园,见主耶稣荣耀光明尊容,并有天使和去世的信徒在他周围,他身体也是光明灿烂,与主耶稣的身体相似,内中有几个他熟识的人。有一位他并不太认识的人突然叫他“孙先生”!孙达尔就问:“阁下是谁?怎么认识我”?对方回答说:“我是某麻疯病院的一个病人,前些日子,你到我们那儿讲道,你不记得有一个四肢不全,鼻子也烂落了的病人坐在你脚前?”孙达尔稍加回忆,正是不错,说起来果然认识。就问:“你几时到此地?”他答:“二月二十六日去世的,蒙主赐我灵体,现安居乐园,感谢赞美主!”孙达尔异像就此结束了。他随后马上写信给麻疯病院,查问此事究竟如何?院长回信的结果与孙达尔异像内容一模一样!孙达尔离这麻疯院路很远,而且死者又是一位无名病人,平时并不通信,这件奇事只有一个解释:人是有灵魂的! & “假如这种类似心灵感应的事例均是因为灵所引起,那么,灵无疑就是超越时空的东西”。 & 一位研究此类现象的杂志也这样说。 & 无独有偶的是,近几年前,温州有位供销员出差在外,在旅馆被恶人用榔头打死。几乎同时,妻子在家梦见他满头鲜血 & 34  立于身边,醒来一身冷汗。她把梦景告诉阿婆,大家都难以接受这是事实。谁知,可怜的婆媳第二天就接到了公安局的通知,叫她们立即赶赴出事地点认尸…… & 还有一本书叫《不可思议》,里面提到了美国前总统林肯的遇刺经过。 & 林肯总统为解放黑奴做出了贡献,同时他又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1865年 4月初的一个晚上,他梦见自己走进白宫草坪,见有许多人围在那里乱哄哄的,他就问士兵“发生了什么事?”那士兵回答:“总统死了!”他感到十分惊奇,又看见美国国旗遮盖着一个躺着的人,走近一看就是他自己。第二天,总统并无什么不安,将此梦对妻子和旁人讲述。可是到第四天,刺客的子弹无情地穿进了他的脑壳。 1865年 4月 15日,他逝世的梦终于准确无误地应验了。 & 有一本叫《梦幻世界》的书,也例举了类似上述事实的情形。人们不禁要问,究竟导致这类“异梦”产生的原因何在?谁能确认,一定不是灵魂的功能呢? & 此外,频死经验一直是人们确认灵魂不朽的有力佐证。 & 《飞蝶探索》85年第6期曾提及当代着名死亡理论家——伊丽莎白·屈布勒·罗斯博士。她被誉为二十世纪最着名的妇女之一。可与伟大的居里夫人齐名。她在芝加哥大学开设了一个名叫“频死经验”的课程。她常常说: & “我毫不怀疑,存在着死后的继续存在!” & 《青年报》85年4月12日报道了美国着名心脏病专家司梅克教授调查了共2300个频死经验者后,谅讶地发现,60%以上的人经历了几乎类似的经过。当生命临近极限时,听到医生宣布“死了”,接着听见亲友的哭泣声,随后也感到自己飘飘 & & & & & & & & & & & & 35  然经过了一个长而黑的通道。突然又像旁观者似的站在自己躯壳边,清楚看到医生及亲人所作的一切。 & 同样还有一个美心脏病专家迈克尔·萨博起初对濒死经验也持怀疑态度。认为它仅是迎合了人类的好奇心而已。萨博对自己的病人进行调查,许多人都异口同声地声称自己有过濒死经验。但此说并未改变萨博心中的疑窦,于是,他决定亲自“去地狱出差”。他建立了一个由无濒死经验和有濒死经验者组成的监督小组,同时组织一个高水平的抢救小组。事后经过这次“地狱考虑”,他就撰写了一本着名的论着:《死亡的回忆》,声称濒死经验是人类最大的奇迹,人们不可以“视而不见”。 & 最近新书《生死之门》也谈到“濒死经验”,它说,虽然处在生死临界线上生命弥留之际,究竟体验如何?科学家不会轻易下结论。但是大量的临床实践,不断有人起死回生,经常目击死者形象,又不能不引起人们有所思考和感受。 & 一位外国人,“死”而复生后,记起当她频死时,似乎坐在病床的窗户旁,观看医务人员在抢救她。还从窗子望出去,看见院子里有一些被单晾在绳子上,有一株圣诞树以及一对小孩在玩耍。而这窗外院子是她入院后从未见过的。她回复知觉后,她立即请一位护士观看窗外,证实了她“死后”所见。 & 又有一位中国人,新疆呼图壁县天山林场的伐木老工人,他曾“死过”。当他听到医生宣布他死之后,自觉离体出游,轻快无比,如鸟出笼,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而他“死后”所见,活过来都—一得到证实。 & 大家所熟知的长篇纪实文学《被绑架的女富翁》中,美国佩蒂·华格纳博士因发明专利而成为点石成金的女人。五十 36六岁那年,她被绑架、受尽折磨,被抛到钢台上传上电极,用240伏电流通过全身,鼻孔里冒出阵阵焦味,撕肝裂胆的全身震动,使他痉挛的躯体陡然躬起来,随即瘫软于钢台上。医生签发了死亡证书,好从凶手那里领取四万美金。可是六个小时后,她竟然奇迹般地坐了起来。清楚而愉快地描述了她死后灵魂到了乐园的美好经历!读后令人兴奋。 & 医生罗林是个科学工作者。原先一直认为“人死后仅有幻觉而已”。后来他在抢救室里接触了许多死而复生的人,使他的看法发生了改变。他相信人死后是有生命的,而且还存在着二个不同的去处:天堂和地狱。 & 肯尼思在《我的见证》一书中,详细述说了他如何成为一个牧师的奇特经历: & 日晚7:30,我心脏停跳,灵魂下沉到一个可怕的黑洞,里面有火烧着,它好像一块巨大吸石一样把我吸了进去。我的脸有被火烧着的危险。到坑底时,有一灵发出声音震动地狱,我又被拉回到我房间里,像穿裤子似地从自己口部滑到身体里面。不久,我便睁开眼睛与祖母说话。她说:“孩子啊!我刚才以为你已经死了,总以为你一去不复返了。谁知你又回来了,真是谢天谢地……” & 约翰·埃克尔斯博士79岁时仍精力旺盛。这位伟大的生理学家对脑的“突触”进行了开拓性研究。认为神经细胞在“突触”上互相联络,从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他的理论有力地维护了古老的宗教信仰,即人是由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精神巧妙地结合而成。这种“非物质自我”操纵着它的“联络中枢”,像程序员操纵机算机一样。他还大胆断言:“非物质的自我”在物质的大脑死去后依然活着……此事载于《科学博 & & & & & & & & & & & & 37  览》88年4期。 & “根据无可置辨的直接经验,我知道,‘我’总是在指导着肉体的运动,并能预见其结果”。薛定谔《生命是什么?》 & 设计飞向月球的“太空飞箭之父”范伯朗博士,是位超级科学家,但也是位虔诚的基督徒。他说到灵魂时曾有十分精辟的论断: & “物理上的质能守恒和转换定律已经全然确定了,但我也相信灵魂不灭定律”。 & 灵魂是不灭的,不是存在于象征性、纪念性的物质之中,如相片、文宇、纪念品等等。也不是存在于他人的记忆之中,甚至也不是“活在人的心中”,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继续存在着。 & 苏格拉底死前曾问:“人死了,是一死百了呢?还是另有存在?”他的同事们想了半天才回答说:“人死如琴破散,琴若破散,便归无有。”苏格拉底连连摇头:“不对,不对,琴可破散,成为无用,但是弹琴的人尚在啊!”他的意思十分清楚,身体会朽坏,但身体里面的主人——灵魂,就是那个“弹琴人”还继续存在的! & 伯特纳在他的《灵魂不灭》一书里用散文的形式阐述了灵魂不灭这个主题: & “秋天百花凋谢,树叶枯落。飞鸟昆虫离去。不久大地遮遍了冰雪,生命似已过去。死亡胜利成了主人。但~旦复始,万象更新,阳春带来温暖与生命,光秃的树木又吐出幼芽和嫩叶,埋在地下种子抽出新苗,绿草成茵。飞鸟复归,歌声四起,大自然又欣欣向荣。” & 在我国古代诗人中,不乏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 & 38  诵吟,所说的均是生生不息,循环不止的生命力量。低级生物尚且如此,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又怎能一死百了呢? & 二位留学欧洲的同学,一位信神和人有灵魂,另一位则接受无神论并不信人有灵魂。后者见到欧洲有那么多人信神,便甚感到惊奇。便问:“你还没有死过,怎么知道人有灵魂?”可对方也一针见血地反问:“你也没有死过,又怎么能肯定死后没有灵魂呢?”他接着又说:“退万步说,我信,死后灵魂可上天堂,而你不信。死后也无法上天堂。若真有灵魂的话,我就比你合算!”短短数语,让这位留学生佩服对方毕竟是企业家的后裔,很讲效益! & 一般研究一个课题,都要找有关权威性的着作为根据。如研究中医须读张仲景的《伤寒论》;研究中药,要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研究历史,汤恩比(Toynbee)的名着则不能不看。那么,当今日我们欲明白有关灵魂问题之时,《圣经》自然是最具权威性了,而且非它莫属。因为它是赐人灵魂的创造主所默示的,所要启示的正是属灵界伟大奥秘的事! & “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创2:7) & “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神……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圣经·使徒行传》17:24—25) & “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圣经·马太福音》10:28) & “我这皮肉灭绝之后,我必在肉体之外得见神。”(《圣经·约伯记》19:26) & “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圣经·希伯来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4:12) & “我们有充分的勇气,情愿离开这地上的身体,跟主一同居住。”(《圣经·哥林多后书》5:8现代中译本) & “愿赐平安的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体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摘”。(《圣经·帖撒罗尼迦前书》5:23) & 虽然有不少经文把“灵”与“魂”分开来叙述,但事实上二者很难绝然分开,只有身体和灵魂是两个不同的范畴,而且《圣经》明言人的灵魂比身体更要紧、更宝贵。 & “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圣经·雅各书》2:26) & 但假如把这句话翻过来说会怎么样呢?灵魂没有身体会死么?灵魂是不灭的,它完全可以远离身体而单独存在。人当初被造时,是神“吹生气”才使泥土变成“有灵的活人”!人所以有价值不是因为组成人身体的化学元素有多少贵重,因为单从这个方面讲,身体是一大堆由水、钙、铁、磷、钠、石灰、盐、矿等等不同化学元素组合而成的“高度污水”(Highly pollutedwater),实价所值无几。人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人里面有“灵魂”。这灵魂价值无法计算。 & “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灵魂),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圣经·马太福音》16:26) & 人死了,躯壳尚存,但别人掩鼻而过。尸骸若不埋则臭气四溢,后果堪虞。人贵在活,而“活”又不等于“动”,“行尸走肉”不能算作“生活”,人不同于一般动物,人要“活”得高尚又有情愫,要“活”出造他之主的形象,而这“活”的根本最终还在于“灵”。 & 一叫人活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圣经·约翰福音》 40  6:63) & “无益”不是说“无用”的,而是说不是最重要的,不是至关的。而“灵”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个完整的人,除了身体这有形的物质外,还有一个更重要无形的组成部分——灵魂。同样一个完全的,除了物质上需要之外,还必须有属灵上的需要: &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圣经·马太福音》4:4) & 自然,一个完美的人生,除了追求物质丰富外,还必须为看不见的、属灵的、永恒的事物而执着,因为: & “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圣经·哥林多后书>>4:18) & 不要再以为“有钱能使鬼推磨”了,灵魂的贫穷和饥饿不是金钱能解决的。《圣经·路加福音>>记录一个财主人家产丰富得要重新扩建仓库,他总以为从此可以一劳永逸,永享安舒了,谁知,由于他平时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只顾身体、不顾灵魂,只顾赚钱、不顾信仰。因此当上帝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此时,他必然是慌不择路,哀哭切齿,但为时已晚了! & 试想,他如果死到临头才知道自己有灵魂,那么,他的懊伤肯定不单单对生的依恋,对还未来得及享受的财富的眷念,一定也包括他对自己生前如此迷惘和无知的痛惜,一定也包括他对自己死后将奔向何处的担心和畏惧及恐慌。 & 每一个有灵魂的活人哪,今天你还来得及啊! & & & & & & & & & & 41
  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 & & & & & & (雅2:26) & 死亡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才算真的死亡了? & 在中国民间,死亡通常理解为“没气了”、“咽气了”。人活一口气,呼吸停止,就是死亡。 & 传统学术界的看法是心脏停止跳动才算死亡。 & 心跳停止和呼吸停止作为死亡的定义和标准,沿袭数千年之久,直到至今。 & 外国有的法律辞典把死亡的定义释为: & “血液循环的完全停止、呼吸、脉搏的停止。” & 我国《辞海>>也把呼吸、心跳的停止作为认定死亡的重要标准。但随着人工复苏术和器官移植术的进步。国际上对死亡标准进行新的探讨,提出了“脑死亡”的概念,即当脑电图出现一条表明电波已消失的平直线时,就可宣告人已经死亡。后来,医学界又进一步提出,当死者脑耗氧不再存在时,人才真的死了。 & 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机构国际医学科学组织理事会指定了“死亡”五大指标: & ①对周围环境失去反应。 & ②无反射和肌张力消失。 & ③自主呼吸停止。 & ④动脉血压急剧下降。 & ⑤脑电波出现一条平直线。(摘自《大众健康》) & 对于死亡标准的提出,一直存在着一些争论。目前世界上 & 42 & 有许多学者和机构专门对死亡的定义、标准进行研究。但从日常生活角度、从法律角度、从医学角度、从社会角度、以及心理学等角度去研讨,得出的结论就不甚相同。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其实《圣经》对死亡的标准早已作了一个浅显的注解: & “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圣经·雅各书》2:26新译) & 有的把这句译成:“身体在灵之外是死的”。 & 死亡,在希腊文里有“灵魂搬家”之意。死的意义就是“分开”、“分离”、“隔离”。当灵魂寄居人体内已到尽头,便要与那物体隔离,不再发生关系,这就是死!所罗门王对此的描述是: & “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神”。(<<圣经·传道书》12:7) & 这与《创世纪》记录神造人的事实正好是一个“还原”。人的身体从尘土而来仍要归于尘土,灵源于神依然要归回到神那里。而这个“归回”在诗人的笔下又变成“收回”,显出生命掌管的主权在于神而不是人自己: & “你收回他们的气,他们就死亡,归于尘土”。(<<圣经·诗篇》104:29) & “气”、“气息”、“生气”、“灵”实际上所指的是同一件事。常言道,人死了是“气化清风肉化泥”,而事实上应该是“灵归真神肉归尘”! & 一旦灵魂离开身体,继而发生一系列附带现象:气断了,脉息了,脑电波平直了,死的灾殃波及有机体诸器官停止一切的活动。 & 身体与灵魂“合”则是“生”,“离”则是“死”。这是《圣经》一贯启示的信息: & 雅各之妻拉结难产至死,《圣经>>说:“她将近于死,灵魂要 & & & & & & & & & & & & 43  走的时候……”。(《圣经·创世纪》35:18) & 保罗在论到自己对死的坦然时也说,他的灵魂“愿意离开身体与主同住”。(《圣经·哥林多后书》5:8) & 先知以利亚为一个寡妇的儿子代祷,使他从死里复生。《圣经》这样说:“耶和华应允以利亚的话,孩子的灵魂仍入他的身体,他就活了”。(《圣经·列王纪上》17:22) & 睚鲁的女儿,耶稣用大能使她复活,“她的灵魂便回来”。(《圣经·路加福音》8:55) & 还有那个听道不慎从三楼上往下掉的青年人犹退古,众人都为他捏了一把冷汗。但使徒保罗以敏锐的属灵洞察力对众人安慰说:“不要发慌,他的灵魂还在身上……。”(《圣经·使徒行传》20:10) & 在拔摩海岛约翰的异象里,身穿毛衣的二个见证人,因为“有生气从神那里进入他们里面,他们就站(复活)起来……”(《圣经·启示录》11:11) & 在基督教《圣经》里,找不到一处说,人死后非物质的灵与魂会随同物质的身体一同埋葬。在肉体死亡的那一刻,灵魂并不会因此而中断,灵魂仍将存在到最后审判,存在到永永远远…… & 死亡只是灵魂与身体的暂时分离,当躯体中的灵魂挥手告别地上“帐棚”后,各自在自己该去的地方“候审”,(死后却有审判!)其中那些跟随基督蒙主救赎的人们,等候和围绕着他们的丝毫不是惊恐和悲哀,而是“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圣经·彼得前书》1:8) & 《大众医学》95年某期曾刊载了冯志颖的一篇《神秘的死前感觉》,里面讲到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那些遇难脱险的幸存者回忆“频死体验”。近半数以上的人坚信有灵魂从自身脱 44  离出去的感受。他们忽然感到“我”走出了自己的躯体,游离到空中。有人称之为“体外经验”或“灵魂出壳”。他们都说自身功能的感觉是在身体之外的某处空间而不是在大脑。并认为生理的身躯是无活力和无思维的。有一位被调查者说:“当时我觉得自己身体分为两个,一个躺在床上,那只是个空壳,另一人是自己的“身形”,比空气还轻,晃晃悠悠地飘在空中,感到一种莫名的快活……” & 看来,人离世时,“人的灵往上升”(<<圣经·传道书》3:21)这个说法是生动形象的。对基督徒来说,常常用“归天”、“安息”等字眼来形容离世。因为蒙恩的信徒的灵魂那时必“往上升”到一个“荣美的家乡”,是一个“荣耀的乐园”,这信息所带来的事实对一个即将离开身体的灵魂是何等大的安慰和鼓励,告诉他灵魂离开身体之后用不着漂泊游荡,奄奄一息的人用不着担心和惧怕! & 浙江有位叫阿平的弟兄,他外祖母是位虔诚的信徒。年迈病重时,家里人为了不让老人忧伤,就没有把最近她的小女儿(在福建工作)突然去世的事告诉她。没过几天,老人突然感到自己“魂游象外”,去了天上乐园里游览,那里的悠扬歌声和良辰美景令老人激动不已。可突然,她发现自己的小女儿也在那里与天使一起出来欢迎她的光临……老人醒后速把此事告诉大家,众人希奇万分,莫不感谢主恩浩大。遂向老人把小女去世的事告诉她。老人闻后,一边唱诗,一边赞美,声音逾来逾弱,就安然归天了! & 相信神,做基督徒是何等有福!对每一个愿意有份于他救恩的人,当他走完人生之路时,主都会赐下宝贵的应许: & “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圣经·路加福音》23:43) & & & & & & & & & & & & & & & 45 & 这原是耶稣对一个与他同钉十字架的强盗因为提出要求耶稣“在得国降临时纪念他”时所应许的话。说话时的那天,强盗的尸体被挂在木头上,可见,耶稣应许的能“同我在乐园里”的不是强盗的躯体而是他的灵魂。事实上,这应许可以赐给每一个人,每一个肯“求”耶稣的人。 46
人归他永远的家 & & & & & & (传12:5) &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前,人们都以为西班牙的西海岸便是世界的尽处。所以西班牙兵士的军装上绣了三个拉丁字NePlus Vltra,意即“此外无陆”。但是勇敢的,不为人言所拘的哥伦布,终于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而且这新大陆有人认为是今天的“黄金国”。 & 许多人认为“死后乌有”,不会再有什么“彼岸世界”了,但其实并不如此。 & 当你送一亲人到远方去的时候,一面珍重道别,一面情不自禁地伤心。尤其当看到舟离岸边,耳闻气笛长鸣,船渐渐小了,人的影儿慢慢小了,直等到远方海天连接处,只剩一粒斑点之时,心里沉重得如铅塞着。可是,你想到没有,在岸的那一边,他们正在热切的盼望、等待着,一见远处漂来一点帆影,便欢呼跳跃,等不及船靠岸,早已展开久待的双臂,欢迎亲爱的人儿归来。 & 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给沉睡的大地送来温暖的阳光,它经过了高空,向西方落下,快到地平线的时候,好似一个血红火车轮,渐渐沉下去,晚霞布满了上空,好像在布置纪念追悼它一天来的劳苦功德。不久,大地冷下来了,黑暗笼罩了苍生。但是,你可知道,在地球的另一面,它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用它火热的嘴唇亲吻着大地。燕歌莺舞,万象更新。 & 人生莫不如此,今生与永世,物界与灵界,不过就是此岸与彼岸,这边与那边。死亡就是交界的门户,人生这里的脚步 & & & & & & & & & & & & & & & & & & 47停止了,在永世里的征途开始了……。 & 鸡蛋不过是一些胶体物质,但慢慢地能孵出小鸡。假如当初母鸡能告诉蛋壳里的小鸡说,今后你会走出蛋壳,会看见树木、小溪、青草、人物以及你的母亲,也许此时的“小鸡”根本不屑相信,哪会有此等事?有什么凭据呢?母鸡会说,你的翅膀和你的眼睛就是凭据!但你不能在蛋壳里飞,也不能看见什么,但将来在另一个世界里会发生美好作用。小鸡也许还半信半疑,但没多少时间,它终于走出了蛋壳,所经历所体验到的真如母亲说的一样。 & 身体与灵魂的分开就是死亡。那么,当“灵魂出壳”之后,不久就会看明未知世界的一切了。假如,人死后便一切归于无有,一切都烟消云散,那到也简单。但问题,人死后灵魂并不死,今日地球上人口快达六十亿,若一百年之后,所有活着的人都将走完人生道路。被誉为“臭皮囊”的身体当然已归于尘土,再也没有感触了。可是曾经是身体的主人——那个非物质的自我又将何去何从呢? & 如果把灵魂比作主人,那么身体就是人住的房屋。《圣经》也曾多次比喻身体如同房屋,人死便是拆房。今日国内不少城市为改善市容市貌,在许多沿路的居民旧住房的墙上用红漆写上一个个大大的“拆”字,表示此房近期必拆,要求住户“投亲靠友”去寻找新的住处(临时房或称“过渡房”)那些实在无法找到“过渡房”的人,真是上下不安,彻夜难眠,自然,政府最终还是为他们解决了困难。但是,一个人的灵魂的“房子”突然被“拆”,“我”将何处去呢?居所又在何方?这难道不当在趁还未“拆”前就当有“把握”的事么?况且,事实上每一人一来到世上就注定画上了必“拆”的字样啊! 48 & 古时有一国王,闲着空虚,便找一个傻瓜来逗乐,因他傻得出奇,王就封他为“傻子王”,赠他“傻瓜棒”一根,并命他即日起去走遍各地,若寻找到一个比他更健的,就将“傻瓜棒”转赠给他,并请来见王。 & 傻子奉命而去,走南闯北,可二年过去,仍找不到一个比他更傻一些的人。有一日,他垂头丧气一个人回来了,看见王上躺在床上,面容憔悴,气息奄奄,说话有气无力。傻子便问:“王上,您怎么了?”王说;“看来我要上路了!”傻子一听上路,便问:“你到哪里去?”王直摇头表示不知道。傻子急了,又问:“那您何时回来?”王又摇头。傻子又追问:“您去的那地方好不好?”王上又还是摇头。此时,傻子忽然拿出王上曾授于他的“傻瓜棒”,双手交给王上,恭敬地说:“王啊,您要我找的人我今天终于找到了,因为我一连三个问题,您都一问“三不知”,世上还有比您更傻的人吗?自己要出门了,还不知道要去哪里?那地好不好?何时回来?既然您比我还傻,就把这“傻瓜棒”赠还给您吧!” & 这自然是一个故事,是否真实,不必追究。但作为有理性思考能力的人,没有把人生终极的问题予以关怀和重视,总不见得是一件智慧的事吧! & 有人可能信奉“船到桥门自会直”的侥幸心理哲学,可是到了生活的尽头,这个关乎切身利益的大问题由不得他不考虑和担心,往往有人到此时才感到问题的严重,“前途”的渺茫,心灵深处升腾起一种莫名的惊恐、惆怅和无奈。 & 1890年,印度首相克劳福特在加拿大卡加立市附近逝世。他最后留下的一些话是: & “隔了不久,我就要走了,究竟上哪儿去,我也无法说。反 & & & & & & & & & & & & & & 49正我们从哪儿来,就往哪儿去。生活是什么?它是夜间萤火虫的闪光,是冬日水牛的喘息。它像那小小的幻影飞奔过草地,然后消失在落日的余辉里……”。 & 作为曾经是百姓的领袖,当到了死亡“大门口,尽管话里还透出几分哲理,但完全缺少了往日处理人世大事的那份自信和把握,露出了淡淡的茫然。 & 《圣经》是人生信仰的指南,也是有关灵界和来世光景最可靠最具权威的信息资料。对于踌躇徘徊在死亡浓雾中的人们,它必如清晨的日光: & “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圣经·提摩大后书>>3:15) & 人倘若能够在经历死亡的同时能看到得救的曙光,在身体这座“房屋”还未拆之前能够找到永久的居所,那该是件多么美满的事啊! & 《圣经》清楚指明,所有人都只有二个去处,而这二者之间,人必有取舍,不可兼得,也不可不得。耶稣在《财主与拉撒路》比喻中说: & “那讨饭的死了,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怀里。财主也死了,并且埋葬了。他在阴间受痛苦……并且……之间有深渊限定。”(<<圣经·路加福音》16:19一31) & 所谓“亚伯拉罕怀里”,实际上指与亚伯拉罕亲密地坐在一起。亚伯拉罕是“神的朋友”,贫穷得无人理睬的拉撒路死后却能坐在神的朋友旁边,就是与神同在,这是何等荣耀的事啊! & 灵魂离开身体,以另一方式存在。但彼此之间仍能认识,也能意识到自己的境况,并且还能回忆地上的日子经历。与亚 50伯拉罕共处的那地就是通常所说的“乐园”(路23:43),与此遥遥相对的就是罪人的另一个去处——“阴间”。乐园与阴间之间有“深渊限定”,互相不能交往。 & 有许多的经文证明,一个罪人倘若被神的儿子耶稣所救赎,那么,他死后灵魂的归宿便有“许多住处”(<<圣经·约翰福音>>14:2)。这种美好的盼望完全不同那些不可知论者(如英格索尔)的灰暗绝望。英格索尔在他兄弟的坟墓前说: & “永恒好像又冷又荒凉的山峰,人生是夹在过去与将来两座永恒山峰之间的薄纱。我们想透过它来看峰后的情景徒劳无功。我们呼喊,回答我们的只是我们自己悲呼的回响”。 & 基督徒的盼望是真实不是虚构的,使徒保罗在他书信里论到将来的盼望时,总爱用“我深知”等词汇来表达他的满有把握和笃信不疑。接受救恩因信称义的人,永远的家乡就是天堂乐园。它的美好不在于在它里面有多么舒适,而是与神同在的荣耀。《圣经·希伯来书》说那是一个“更美长存的天上家乡”,“是一个不能震动的国”,“是一座永不朽坏的城”。《启示录》又说,在那里没有眼泪、悲哀、疼痛、疾病、死亡,只有颂赞、敬拜、事奉、唱新歌、弹金琴和永远的福乐! & 《圣经》还表明,死亡分为肉体的死与灵魂的死二种,后者的死又称为“第二次的死”。肉体的死亡是人失去了使它具有活力的灵魂,而灵魂的死是指它失去了使之具有活力的神恩。肉体死亡时,人肉体五官感觉就丧失了。而灵魂死亡时,它丧失的则是灵的快乐和愉悦。但灵魂不会就此湮灭和结束,而仍存在于黑暗、悲惨和苦痛之中。与神永远隔离。但这绝不是信靠神儿子之名者的下场。《圣经》中的“地狱”一词,由旧约中的“欣嫩子谷”演化而来,原是焚烧动物及罪人尸体之处,喻义极 & & & & & & & & & & & & & & & & & 51 其污秽恐怖之处。人们说到“下地狱”时也许是一种戏谑,可 是,人的灵魂要是真下了地狱,可并不是一件愉快轻松的事, 《圣经》每每提到它时,总是与“疼痛”、“黑暗”、“哀号”以及“火 不灭,虫不死”等令人毛骨惊然的词句相关,因此,没有人真愿 去地狱。但那些被称为“恶人”的人,到那时也由不得他不去, 因为全地的主要施行审判: & & “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恶的,从他国 里挑出来,丢在火炉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圣经·马 太福音》13:41一42) & & “世界的末了也要这样。天使要出来,从义人中把恶人分 别出来,丢在火炉里……”(《圣经·马太福音》13:49—50) & & “那不认识神和那不听从我主耶稣福音的人。他们要受刑 罚,就是永远沉沦,离开主的面和他权能的荣光”。(《圣经·帖 撒逻尼迦后书》1:8—9) & & “唯有胆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杀人的、淫乱的、行邪术 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说谎话的,他们的份就在烧着的硫磺火湖 里,这是第二次的死。”(《圣经·启示录》21:8) & & 有人概括说,信耶稣的人是“生二次,死一次”。而不信的 人则是“死二次,生一次”,此话有理。基督徒除了肉体由父母 所生外,还必须经历从“上头来”属灵的“重生”。从此他们被称 为神的儿女,有份于神永远的生命。即使肉体生命结束了,但 属灵的生命从永远到永远,不必再有“第二次的死”了。相反, 一个未信福音不认识神的人,他由肉体生命,也要经历肉体生 命的死亡,但还不够,他还要承受审判,还必须痛受第二次的 死! & & 今生不同的信仰之选择,将决定来生不同的归宿。这是 & & 52《圣经》一贯劝勉的信息。 & 有人用十分狭窄的世俗眼光讥消天堂和地狱的忠告,说什么“人人上天堂,天堂有那么大吗?”又说“真有天堂么?真有地狱么?这是劝人为善的办法?吓唬人吧!”“谁也没去过?去过的人都没来过,谁能知道真的有否?”等等。 & 说这话的人,实在有太多的误解和不知,首先,《圣经》并没有说全世界所有人都可上天堂,它则是说: & “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圣经·约翰福音》3:18) & “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圣经·约翰福音》3:16) & 人得救没有苛刻的条件,但有一个前提就是“本乎恩”和“因着信”。“本乎恩”是神的工作,当耶稣在十字架上呼喊“成了”时已经成功了,不成问题。从对人方面的要求来看,只有“信”,信心是迈进救恩方舟的唯一“条件”! & 即便所有的人都信了,也不必担心天堂有多“拥挤”,因为天堂并非物质的构筑,它不受空间的制约,居住于那里的人也不再是属土的血肉之躯。《圣经》说: & “我们既有属土的形状(朽坏的身体),将来也必有属天的形状(荣耀的身体)……血肉之体不能承受神的国。必朽坏的不能承受不朽坏的。“《圣经·哥林多前书》15:49--50) & 是的,天堂的美好对行善的人是一种鼓励,地狱的可怕对作恶的人也是一种威慑。但这仅仅对一部分的人起一些有限的作用,对更多人可能是根本的“无所谓”。 & 美国一家叫《提问者》的杂志作了一项民意测验。一位记者站在热闹大街上,左手拿着20美元,右手拿着一张请自愿 & & & & & & & & & & & & & & & & & & & 53者签名的单张。旁边还有一个说明广告:凡愿将自己灵魂卖给魔鬼(下地狱)的人,只要签名,便可拿20美元。据称,一半以上的人签了名拿了钱。有人说,“我反正是下地狱的料,不拿白不拿”;又有人说“有没有地狱还不知道哩,拿了这20美元吧,实惠!” & 你看,一个连自己都知道自己一生作为将导致他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可见他不是不信有地狱,而是根本不怕下地狱。~个为了20美元甘心情愿将灵魂出卖给魔鬼的人,在这世上他还有什么事不敢作。即使他真知有地狱,又怎么样呢?所以基督教不是也没有必要用“地狱”去吓唬人,天堂、地狱不可能完全成为人信仰和善行的动力,但它却确实是一个人信仰和行为选择的结果。它是上帝预先对人的“通告”,要人负起自己选择的责任。 & 至于无人去过天堂、地狱,就以为它们根本不存在。那也显得太武断和简单。谁都会承认人的感觉能力是多么的有限,如果我们一定要坚持“眼见为实”,那么,你恐怕很难说清楚风和电是什么了! & 又有人担心,天堂里样样舒舒服服,难道坐在那里“享清福”么?如果真什么事也没有,那多无聊!其实《圣经》早就说了: & “以后再没有咒诅。在城里有神和羔羊的宝座,他的仆人都要事奉他”。(《圣经·启示录》22:3) & 不少人十分注意生前健康状况,但却忽略死后生命的光景,有人非常讲究地上居室的舒适与美化,但却丝毫不关心天上房屋的归处。不知道人生于世是多么短暂,死后要归的才是“永远的家”。有人精心设计地上那暂时的家,却从不考虑将来 54那“永远的家”,有人敢用自己永远的生命作赌注,其胆魄可敬可佩;可是,他有没有想过,要是赌输了,这可怎么办呢? & “人就是赚得全世界,却赔上了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圣经·马可福音》8:36—37) & 美国有个赌王叫班克,他曾忠告赌徒。 & “不要赌想要但还未到手的钱,只可赌自己输得起的钱。” & 可是,对于一个人最宝贵的生命(灵魂)谁能输得起呢? & 在信与不信的选择中,你也不是在赌么?“假如”真有天堂与地狱,你输得起么? & 有的人,赢得很出色。却也有人输得很惨! & 耶稣钉十架时,左右有二个强盗也被钉了十架。但这二个强盗表现和结局绝然不同。 & 一个说:“你不是基督么?可以救自己和我们罢”。死到临头,他还是不信与讥消。 & 另一个则说:“你既是一样受刑,还不怕神么?”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于是他还继而向耶稣发出请求: & “耶稣啊!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纪念我”。(《圣经·路加福音》23:42一43) & 在一片讥消、呼喊声中,这个强盗他与众不同的眼光与选择,得到了与众不同的赏赐: & “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耶稣应允。 & 也许他曾经是个恶贯满盈的强盗,也许此时并未完全认识基督的救恩。但对他来说,要生前来决定他死后的机会已迫在眉睫之间,他相信有神,他相信有死后的存在,他相信耶稣有“得国降临的时候”,所以,在一息尚存之前,他不得不来一 & & & & & & & & & & & & 55“搏”,谁知,他这一“搏”,带给他的好处远远超过其所求所想。他仅指望将来,耶稣却应许他”今日”,他只祈求“纪念”,耶稣却答应“同我在乐园”里生活。 & 强盗依旧在十架上死去,耶稣没有让这强盗同自己一起从十架上跳下。但变化的是,强盗不再是挣扎痛苦中死去,而是怀着对乐园的憧憬告别人世。他虽悔恨自己的过去,但不再绝望,十字架成了他得救的门槛。但是,同是强盗,同是被钉,另一个强盗则是带着茫然、带着痛苦、带着仇恨离开了这个在他眼中充满怒火的世界,像流星滑落于黑暗之中,同样应该说是归了他该归去的“永远的家”吧! & 每一个人都将会“归他永远的家”!但问题是何处才是你的家?主耶稣应许“同我在乐园里”的话也不单单赐给当年强盗,今天同样赐给每~个肯信靠神儿子之名的人。 & 其实,信与不信是每个人必须回答的问题,尽管这个问题的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崭新的生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