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曾经连续五次获得cf世界冠军军,他们的精神响彻中华大地,她们是

陕西省卫计系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陕西省卫计系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span style="COLOR: #17年11月6日(星期一)
本期主持:李亚斌(陕西省卫生政促会副秘书长)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上午好!今天由我代表陕西省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来发布信息。首先感谢中国卫生政促会搭建的这个平台,使我们可以与各兄弟省市相互学习,加强交流,共同提高。下面我将与大家分享陕西省卫计系统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深化医改、加强党建、典型示范、服务患者、健康扶贫等方面的一些内容。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本期主要内容:
8:30【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9:30【陕西医改】
10:00【医德楷模】
10:30【三秦最美护士演讲录】
11:00【健康扶贫】
14:00【基层党建】
15:30【医疗服务】
16:30【结束语】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陕西省卫生计生系统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热潮
10月18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省卫生计生委组织委直属系统全体党员干部收看十九大开幕式直播。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认真总结过去5年工作,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制定适应时代要求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从战略全局上对党和国家事业作出规划和部署。我们党明确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
委机关200余名党员干部职工在东四楼会议大厅收看了开幕式直播。会议厅内党徽闪耀,干部职工精神饱满,时而翘首聆听,时而认真记录,关注习总书记报告的分分秒秒。同志们纷纷表示,作为卫生计生工作者,我们要沿着十九大指明的方向,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胡志强同志要求,要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组织全体卫生计生系统党员干部职工,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切实传达学习好、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
省卫生计生委在家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参加了收看。委直属各党委、各支部在各自办公驻地统一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了收看,在基层参加扶贫攻坚——健康扶贫督查评估的工作人员也一同收看了十九大开幕式,聆听了习总书记报告。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喜迎党的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大型主题展览
10月18日下午,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党委书记李玉明,党委委员、副院长于辉瑶,副院长毕宇峰带领医疗、科研、行政后勤70余名党员干部到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喜迎党的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大型主题展览。
展览通过文字、图片、图表、数据等形式,清晰直观地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五年来,陕西全省人民共同努力,在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一幅幅照片、一个个数据、一张张图表,直观地感受到陕西砥砺奋进追赶超越的同时,对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五新”战略任务也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通过参观,大家共同回顾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和陕西省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国情省情教育,党员同志们近距离感受到了时代脉搏,更深层次理解了国家大政和陕西战略,表示要增强自信、凝聚力量,为健康陕西建设作出贡献,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走进下一个砥砺奋进五年。
党委书记李玉明同志在接受陕报记者采访时说,“在党的十九大召开的当天,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展览很有意义。我自己很激动也很感慨,感慨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变化,感慨陕西近五年来在追赶超越中取得的可喜成绩,感慨总书记提到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战略和对人民健康事业的重视,这必将鼓舞我们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省中医医院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用我们的研究成果,良好的医疗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90岁高龄的离休老党员老干部李生云同志也高兴地接受了《陕西日报》记者的采访,表示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继续为党的卫生事业发挥余热,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党员同志们纷纷表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进一步明确医疗卫生工作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中的责任与使命,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本职、努力工作,为建设健康陕西贡献力量。
西安市卫计委党委中心组组织专题学习十九大报告
10月20日,西安市卫计委党委组织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习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卫生计生工作主要论述。委机关副处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
会上,委党委书记刘顺智强调:第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委党委将对十九大学习做出重点安排。近期,委党委中心组成员及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要结合实际,及时关注央媒解读,做好自学。第二,《之江新语》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理论结合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指导我们工作的指南,是解决工作中遇到问题寻找答案的宝典。全市卫生计生系统要持续抓好《之江新语》《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学习交流活动。第三,全市卫生计生系统要紧紧围绕宣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卫计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热烈欢呼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开幕。上午9时,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卫计局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怀着期盼已久的激动心情,集中收听收看了党的十九大开幕式盛况,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出的重要报告。
报告结束后,机关干部进行了气氛热烈的学习讨论活动。通过学习讨论,使全体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党的十九大的重要意义。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总书记所作报告的内容紧贴国情,总结回顾了过去5年来的工作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巨大变革,报告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催人奋进,凝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表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区医院、妇保院、卫监所等卫生计生单位分别组织干部职工在本单位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收听收看了党的十九大开幕盛况。大家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令人振奋,催人奋进,今后要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十九大精神,从树立良好形象出发,以最高标准、最严纪律、最实作风要求自己,严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宣传纪律、保密纪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区卫生计生工作新局面。
局党委对十九大的学习贯彻工作高度重视,为了确保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员干部对党的十九大的学习情况和反映,局党委印发了《关于组织党员干部收听收看党的十九大盛况的通知》,要求局属各卫生计生单位高度重视十九大精神的宣传学习和贯彻落实,引导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动员广大干部职工为实现十九大确定的目标而奋斗。
据不完全统计,区卫计局党委27个支部350多名党员干部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收听收看了党的十九大开幕盛况。(刘小成)
渭南市中心医院党委多措并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为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掀起全院党员干部职工学习十九大的热潮,推动医院工作迈向新台阶,按照院党委部署,10月18日至10月26日,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党委通过集中观看十九大开幕式、举办主题党课教育、组织读书分享会、召开党支部书记工作会等多种形式,集中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10月18日上午9时,院领导班子成员、行政科室负责人及部分党支部书记约40余人在行政楼二楼会议室集中观看党的十九大开幕式。院党委书记鲁海燕在会上指出,各党支部要把学习大会工作报告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大任务,认真学习、领会报告内容,全面准确的把握精神,切实把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报告精神上来。通过念好“看”直播、“品”精神、“听”解读、“写”体会的“四字诀”,切实把会议精神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去,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10月19日晚,医院组织规培学员和实习学员共230余人在三楼学术报告厅组织了以“学习十九大报告,规划未来成长历程”为主题的党课教育活动。院党委书记鲁海燕带头讲党课,他指出,学习十九大报告是今后日常工中一项重要内容,每一名职工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和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首先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高度重视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意义,所有学员应积极加入到学习队伍行列;二是总书记三个半小时的报告包括了十三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党的使命、国家安全、民族强盛和人民幸福等问题,这些问题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只有紧跟形势,明确了方向、方针、政策和行为准则,才能不做糊涂事,不当糊涂人;三是实习学员既是未来的医学人才,也是国家的希望,更是各项方针、政策、制度的执行者和国家兴旺的参与者,所以,每一位学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习和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的重要性;四是希望每一位学员在加强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的同时,更加注重民族文化学习和道德修养,都能成为有文化、有理想、有作为、有担当、有道德、有纪律的新时代有用之才。
10月20日,院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在三楼报告厅举行"喜迎十九大o共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专题读书分享会。院党委书记鲁海燕出席了会议并讲话,院长张进社及院领导班子成员,党员干部群众近300人参加了会议。来自19个党支部的优秀分享者,结合自己的岗位和成长经历,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对该书的深刻体会。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青年习近平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将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清晰的呈现出来,生动的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就怀有志存高远怀家国、脚踏实地为人民、敏而好学无止境、勤勉务实敢担当的高贵品质和远大抱负,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追求、爱学习、能吃苦、有担当、做实事的青年形象。
通过学习分享,让大家全面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从而进一步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切实增强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10月26日,医院党办组织召开党支部书记工作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开幕会上所做的报告,并就加强党支部建设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出部署,党办工作人员及各党支部书记20余人参加会议。党办负责人从大会主题、历史成就、重大判断、重大思想等方面,带领大家对十九大报告进行深入学习,着重强调了习总书记所作的报告中关于医疗、健康、党建的讲话精神,与会同志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分别从不同视角、不同角度交流分享了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体会、认识与思考。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屋建瓴、气势恢宏、大气磅礴,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学习,把十九大精神融入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相结合,在实践中融会贯通,立足岗位,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全面投入到医疗事业的发展中,以实际行动为健康中国做出新贡献。
铭记初心共奋进&&继往开来谱新篇
宝鸡市中心医院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
10月18日上午,承载着8900多万党员的重托和亿万人民的热切期待,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及机关各党支部支委、小组长,在行政楼党员活动室集体观看了十九大开幕会直播。
在历时3个半小时的直播中,大家聚精会神地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重要报告。大家都被习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和全世界所展现的伟大构想、强国战略和宏伟目标所深深激励。尤其是报告中的新观点、新表述、新论断,让大家深受启迪。很多同志们深有感触地说: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是全体党员同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更是开启中国发展新篇章、引领人民走向新时代的一次盛会。习总书记报告中关于“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论述,更医疗卫生系统使干部职工备受鼓舞。院党委书记蔡顺兴在收看结束后,向全字党组织和党员提出了要求。他说,我们一定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进一步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为我院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国内现代化医院而奋斗。
据悉,医院各党支部、各科室也结合实际,通过网络、电视、电脑等多种形式组织本部门干部职工认真观看了大会开幕会直播。
西京医院全院人员认真收听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会盛况
10月18日上午9点,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西京医院组织机关和各科室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对大会盛况进行集中收听收看。18日上午,学校机关“双三”机制蹲点帮带领导,以及西京医院院部领导、机关干部、科室领导在教学楼学术厅,集中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会盛况。同时,在教学楼201教室,门诊大厅等设立公共收看点,各科室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所属人员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收听收看。大家表示,习总书记的报告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认真贯彻,将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与本职工作相结合,振奋精神、开拓创新,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强院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省卫生计生委召开全委领导干部大会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10月31日晚,省卫生计生委召开全委领导干部大会,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胡志强传达党的十八届七中全会和十九大、十九届一中全会以及省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委直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各项工作。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刘宝琴主持会议并传达省政府党组会、常务会议精神,安排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会议认为,党的十九大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十九大选举产生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集中体现了全党意志,充分反映了人民意愿,必将得到各方面的衷心拥护,必将团结全党全国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全省卫生计生系统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的重大政治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引导党员干部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努力在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大会精神上走在前列。
胡志强强调,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的首要政治任务。一是各单位迅速传达学习大会精神,各级领导干部要指导好组织好本单位学习,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二是深入宣传宣讲,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重中之重,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任务,在学懂上下功夫,在弄通上下功夫,做实上下功夫,营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浓厚氛围。三是抓好贯彻落实,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新要求,把党的十九大的理论创新成果贯穿到各项工作全过程,在工作中找准切入点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巩固提升特色亮点,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刘宝琴指出,要以习总书记报告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任务为核心,进一步明确措施、创出特色、培植亮点、树立典型,以实干实绩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一是全力抓好医改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医联体建设,稳步推进价格调整,采取综合措施做好医疗控费工作,全面推进健康信息化建设。二是持续推进健康扶贫工作,筹备做好全国健康扶贫冬季攻势现场会,加大深度贫困地区健康扶贫力度,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力争实现三级医院帮扶贫困县级医院、慢性病人签约服务、贫困户工作结对、干部帮助宣传兑现政策、政策执行监督、四个100%政策的“六个全覆盖”。三是加强监测预警,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联防联控,规范医疗救治,切实做好秋冬季传染病应急防控。四是突出抓好全年目标责任考核,对照省考核办下达的12项业务指标和4项共性指标,强化内部考核,在工作亮点、创新工作上发力。五是解决好卫生健康资金存在碎片化、分散化的问题,整合项目,提高效率。六是精心谋划明年工作,加强预研预判,为明年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基础,进一步推动我省卫生健康事业追赶超越发展。
在家委领导,委直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及委机关副处以上干部参加会议。
委领导、委直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及委机关副处以上干部共100余人参加会议
【陕西医改】
国家卫计委体制改革司领导调研陕西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
9月2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督察专员姚建红一行来陕西省调研指导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陕西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胡志强,副主任、省医改办主任刘岭一起参加调研。
姚建红一行深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省肿瘤医院现场调研,详细了解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医联体建设和发展、药品和医用耗材“两票制”实施、基本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综合监管制度落实等情况,征求医务人员和患者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建议,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卫计委及西安市卫生计生委、省肿瘤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等单位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任务落实情况汇报。
姚建红对陕西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要求今后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坚决有力的行动举措,持续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一是围绕国家确定的2017年10件“医改实事”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任务重点,健全推进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医改任务在关键领域和环节的落地。二是建立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密切关注各级各类医院改革进展,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对发现的风险点列出清单,挂账整改。三是继续抓好省上正在开展的“改善医院环境、提升医疗服务”百日专项行动,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监管,进一步巩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四是发挥敢为人先的精神,多做有利于改革的事,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坚决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扎实做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陕西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获得中央财政奖励
按照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的统一安排,月,陕西省开展了2016年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市县自评和省级复评,并接受了国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复核评价组的实地复核评价。国家复评组认为陕西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领导高度重视,部门配合密切,财政保障到位,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改革成效显著,总体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近期,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达2017年度第二批中央财政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补助资金,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结果作为重要绩效因素,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拨付我省1159万元用于支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陕西省财政厅、省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管理局以陕西省2016年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得分排名作为重要因素,将中央奖励资金分配至10个设区市和61个排名靠前的县(市),对考核排名后22位的县不予拨付以奖代补资金。通过改革补助资金的差别化奖励,进一步激发各市、县有关部门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中的内在动力,不断促进全省深化医改工作向纵深发展。
据悉,这是继陕西省2015年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获得国家400万元奖励后的又一次获奖。(载自《陕西卫生计生网》)
陕西省两条医改经验入选《中国医改发展报告》
本报讯(记者王国星刘汇)日前,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16)》,收录了陕西省两条医改典型经验,一是坚持“三医”(医保、医药、医疗)联动,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二是创新管理方式,强化药品监管。
报告指出,陕西将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作为综合医改试点省的重要内容,从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入手,积极推进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的“六统一”。在经办管理方面,推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的有效衔接,实现“一站式”结算服务。率先成立省级城乡居民医保管理结算中心,在全面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结算的基础上,全国第一例新农合跨省就医结算病例在陕西成功实现。在医保制度整合过程中注重发挥各级医改办的统筹协调职能,各项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初步达到制度设计目标。
报告进一步指出,陕西省在药政管理方面着眼医改大局,积极创新管理方式,从2014年起在省卫生监督所设立药品“三统一”督查室,主要对各级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配送企业、县级药款结算中心在药品耗材采购、配送、结算、使用等环节的工作进行督查。各市县也积极创造条件组建专兼职督查队伍,目前各级督查人员已达480名,先后组织综合督查8次、专项督查19次,覆盖10个市、27个县区和115个基层医疗机构,现场解决问题432件,处理投诉申诉和信访件15起。通过督查,促进了公立医疗机构药品供应保障政策的落实,缓解了招采脱节、药品配送不及时等问题,最大程度保障了临床用药需求。
据悉,中国医学科学院作为我国唯一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一直致力于医改智库建设,组织专业队伍长期跟踪、研究和评价医改。受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医改办的委托,已经连续3年发布《中国医改发展报告》。
宜君县精准实施健康扶贫为因病致贫群众健康兜底
自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始终将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战役的“歼灭战”来部署,围绕“1331”健康扶贫工程,扎实落实中省市政策措施,在破解因病致贫难题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使全县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保障,确保全县建档立卡因病致贫1551户,1965人如期脱贫,为贫困群众健康兜底做保障。
精准实施,医疗咨询服务工作常态化
宜君县地处山区,群众居住分散,就医不便。县委、县政府将其作为补短板、促提升的突破口,以让贫困患者“不跑冤枉路、不花冤枉钱”为目标,创新思路,成立医疗专家咨询服务队,进村入户主动服务。抽调县级医院中级以上职称的内、外、妇、儿科医师,组建10支县级医疗专家咨询服务队,实行分片包干,制定具体工作计划,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配合,每季度进行一次上门入户咨询服务,并采取绩效考核等办法,保证工作实效。通过每季度上门咨询服务,将所有患者病情分为常见病多发病、一次性可治愈疾病、慢性病、需维持治疗疾病四大类,建立了详细的因病致贫户工作台账,为每名患者制定疾病治疗方案,指导合理就诊,形成了“医生+贫困户”服务模式,有效降低了贫困群众因盲目就医产生的支出。
精准施策,帮助群众科学合理就医
根据医疗专家咨询服务队摸底调查情况,按照分类救治原则,对唇腭裂、白内障等一次性能够治愈的患者,由医疗专家咨询服务队负责联系有关医疗机构,指导合理就医;对患有结核病、肝炎等需要维持治疗的,推荐到定点医院治疗;对能够通过现场治疗的予以现场救治。医疗专家咨询服务队运用针灸、推拿、刮痧、小针刀等技术现场免费为患者治疗。同时,在入户服务过程中,医疗专家咨询服务队通过面对面交流谈心等形式,进行心理疏导,减轻贫困患者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使其坚定希望和信心;以卫生健康知识、常见病预防诊治知识、新合疗报销政策及就医常识等为主要内容,采取现场讲解教育、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群众健康意识,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疾病发生。积极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保障贫困群众健康底线,科学指导合理就医。
强化宣传,健康扶贫政策人人知晓
加大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力度,使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达100%。及时召开了全县健康扶贫政策落实宣传工作会。印发了《推进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工作的通知》和《进一步明确健康扶贫责任的通知》。印制了《宜君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册》《宜君县健康扶贫政策明白卡》、宣传挂图各7万余份。组织各乡镇“4支队伍”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对健康扶贫政策和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集中解读;动员各级干部、乡村医生进村入户,“一对一”、“面对面”地交流解答,确保每个贫困户家中有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册,墙上有宣传挂图和政策明白卡。8月份,陕西电视台《新闻联播》对宜君县健康扶贫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进一步强化了宣传力度。通过上街宣传、进村入户、微信平台、政府网站、电视台等各种方式大力宣传健康扶贫政策,实现健康扶贫政策人人知晓,健康扶贫政策全覆盖。
免费供药,为慢病患者脱贫加力
针对慢性病贫困户医疗负担重的问题,县财政筹措专项资金,对建档立卡慢性病患者全面实行药品免费供给制。经过摸底调查,县级医疗专家论证,确定先期为普遍存在的高血压、冠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结核、癫痫、糖尿病、脑瘫、重性精神病、肾病综合症、心脑血管后遗症10种慢性病贫困患者,按照供药目录,免费供给56种基本药物,药品由乡镇卫生院按照“三统一”相关政策从中标企业中带量采购。医疗专家咨询服务队按照“一病一方案、一人一处方”的原则,为贫困慢性病患者开具免费供药卡,患者凭卡到所辖乡镇卫生院免费领取治疗药品。乡镇卫生院医师和村医在患者服药后进行随访服务,监测病情,确保用药安全。
强化措施,健康扶贫政策落实到位
全面落实因病致贫户各项健康扶贫政策。一是政府全额补助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全县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参加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县合疗办建立了交纳台账。二是全面落实贫困户健康扶贫报销政策和“一站式结算”服务。认真落实省市健康扶贫报销政策,截止8月底,贫困人口住院新农合报销905人次680.11万元,提高报销35.34万元;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214人次41.27万元;银龄工程报销112人次7.75万元。县便民服务大厅、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各乡镇卫生院全部开通“一站式结算”服务。三是实行慢性病免费供药。为普遍存在的高血压等10种慢性病因病致贫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免费供给56种基本药物,1-8月,共为6257人次免费供药60余万元。
通过建立医疗专家咨询服务队、实行慢性病免费供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调整合疗报销政策等举措,有效遏制和减少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织牢了农村群众的健康“底网”,提高了贫困群众的健康水平。
以家庭医生为末端,陕西正在搭建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畅通就医渠道。让老百姓放心地将健康托付给家庭医生,是实现基层首诊的重要前提。
“家庭医生”很抢手
——医联体里的家庭医生群体调查
街边推销的保健品能治病吗?去问问家庭医生吧。&  最近血压控制得不太好,该怎么办?去问问家庭医生吧。&  越来越多的陕西人把家庭医生当成自己的健康管理师。&  2016年陕西在全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优先面向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进行签约。&  截至今年6月30日,陕西已有1452万人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其中重点人群中有578万人已签约家庭医生,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54.36%。&  8月1日,陕西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把家庭医生签约作为推进资源共享的重要方式之一,要求在医联体内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绿色转诊通道、特色专家门诊、健康讲座……依靠医联体的强大医疗资源,以家庭医生为末端,陕西正在为百姓搭建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畅通就医渠道。&  1&城市家庭,医生就在身边&  9月6日9时,西安市碑林区东关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工作室。&  73岁的碑林区曹家巷社区居民张福勋来到这里,找到他的家庭医生成路。“成大夫,我血糖控制得不错,以前我常吃的六味地黄丸还能继续吃吗?”&  因患糖尿病,张福勋1个月前进行过住院治疗。成路查看了他的血糖情况后说:“您这个月血糖控制得很好,还是应该继续按照医院开出的方案治疗。”&  成路告诉张福勋,按照计划,3个月后,她会再次联系张福勋,对他的糖尿病进行跟踪。张福勋放心地点点头说:“有你在,看病吃药,心里更踏实。”&  9月4日15时,西安市新城区胡一社区。&  新城区胡家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里的全科医生李永红、社区护师黄玲来到侯新建家。侯新建的妻子因脑溢血成为植物人,需要定期更换胃管、尿管。&  “刚开始很发愁,要带她去医院更换胃管、尿管,无论是坐车,还是上下楼,我们都感到非常困难。2016年,我们和胡家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了家庭医生,只要有需要,我们就给家庭医生打电话。不管刮风下雨,他们总能在1小时内上门服务,真是太感谢他们了。”侯新建说。&  西安市从2012年就开始依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探索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截至今年6月,西安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都开展了签约服务,组建签约服务团队636个,组建家庭医生工作室35个。全市有296万人签约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33.91%。其中,重点人群有107万人签约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50.62%。&  在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中,西安市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根据各自的情况,组建由家庭医生、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师等参与的家庭医生团队,采用多种服务形式,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  在碑林区,家庭医生工作室就设立在各个社区之中,家庭医生团队定期到工作室坐诊,将门诊下沉到社区内。&  碑林区东关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颜鸿说:“我们中心目前有8个家庭医生团队,每天都会有1个团队在中心一楼的家庭医生工作室为签约居民服务。同时,每个团队都会在每周固定时间,到设在社区内的家庭医生工作室随访。签约协议书上留有家庭医生的手机号码,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居民有健康疑问可以打电话咨询自己的家庭医生。”&  在新城区,胡家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多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受到了签约居民的欢迎。&  胡家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何彬说:“针对重点人群,我们推出了‘初级服务包’和‘尊享服务包’。在提供免费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上,我们针对空巢老人、失独家庭、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失能人群设置了‘特需定制服务包’,为他们提供导尿、插胃管、换药等服务。这些服务非常受欢迎。我们负责的社区共有400户需要这些服务的家庭,目前已经签约279户。”&  为了吸引更多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把首诊放在基层,胡家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推出基本医疗费用优惠政策,对中医、口腔等部分服务项目收费实行8折优惠,有的服务项目收费降到6折。据了解,仅通过家庭医生签约,2016年胡家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为签约群众节省了17万元治疗费用。& &&2&乡村家庭,得了病敢去治&  7月29日10时,汉中市镇巴县杨家河镇。&  一个120急救电话打到杨家河镇卫生院,要求找卫生院的副院长赵德志。杨家河镇王家河村72岁的低保贫困户陈忠秀几天前突然晕倒在地上,不能说话、不能行走,家里人只得向陈忠秀的家庭医生赵德志求助。&  赵德志与在杨家河镇支医的镇巴县人民医院内二科主任姚庭波迅速出诊。姚庭波对患者做了基本的检查后,初步诊断陈忠秀因高血压导致脑梗,急需到县级医院住院治疗。陈忠秀70多岁的妻子沉默了,贫穷的家境让她想要放弃对陈忠秀的治疗。&  赵德志和姚庭波耐心地给老人宣讲了如今的新农合政策,打消了老人的顾虑。山高路险,经过来回5个多小时的跋涉,老人被转移到镇巴县人民医院救治。&  在镇巴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11天后,陈忠秀转诊回杨家河镇卫生院,继续接受治疗,目前已能说话、进食。陈忠秀的治疗费用,已通过新农合、健康扶贫等途径全部解决。&  8月,镇巴县小洋镇白河村。&  68岁的贫困户王克福因为患有心包积液和肝腹水两种疾病感到身体不适,想到乡镇卫生院住院治疗。“家里墙上贴着家庭责任医师团队公示牌,上面有电话,有啥事直接找杨大夫就行。”王克福说。&  这个杨大夫就是王克福的家庭医生——小洋镇卫生院医生杨志平。自从家庭医生签约后,杨志平每个月都会来到王克福家里进行随访。接到王克福咨询电话后,杨志平详细地向王克福讲了相关政策,叮嘱他住院时带齐证件。随后,杨志平又帮忙联系了渔渡镇卫生院的医生,介绍王克福去看病。&  按照新农合和镇巴县健康扶贫的有关政策,王克福在镇卫生院住院看病报销比例高达95%。“看病能报销这么多,我不用担心花太多钱了,能安心在医院多治疗两天。”王克福说。&  在农村贫困人口中,因延误治疗导致轻病拖成重病、重病拖成绝症的例子并不少见。平时嘘寒问暖,要紧处治病救命,家庭医生给农村贫困群众打开了一扇通往健康的门。&  今年6月,镇巴县出台《镇巴县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在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镇巴县家庭医生团队采取“2+2+1”的方式组成,即村级2人(乡村医生及村卫生专干各1人)、镇级2人(镇卫生院医生及公共卫生专干各1人)、县级公立医院指导医生1人。其中,镇卫生院医生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家庭医生团队管理、疾病诊断、治疗转诊、与上级医师保持联系、预约专家门诊等工作。&  截至目前,镇巴县已在18801户贫困户中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惠及52935人。&  3&医院“联体”,&家庭医生“连心”&  西安市碑林区曹家巷社区居民曹福元患有糖尿病,他在东关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  他的家庭医生也是成路。&  2016年年底,在一次随访中,成路发现曹福元的血糖很高,已经到了需要住院治疗的程度。“当时我就给他开具了转诊单,建议他到我们医联体的上级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成路说。&  拿到转诊单的第二天下午,曹福元就住进了西安市第四医院进行治疗,病情得到及时控制。日,成路再次对曹福元进行随访,并把结果记录进曹福元的电子健康档案中,用于长期病情跟踪。&  要实现让群众首诊在基层的目标,就必须将好的医疗资源进一步下沉到群众身边。&  《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医联体中的牵头医院——三级公立医院要组建专家团队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查房、带教,开展医师团队逐级签约服务,帮助基层提高服务能力,方便居民基层首诊。&  为了充分发挥医联体的作用,陕西正在积极推广“1+1+1”的家庭医生签约组合,即签约家庭在自愿选择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的基础上,可再与1家二级医院、1家三级医院签约。&  “除了搭建起双向转诊、专家号预约等平台,目前,西安市第四医院已安排4位来自不同科室的主任或副主任医师,对我们中心的8个家庭医生团队进行指导。与上级医院的密切联系,能够帮助家庭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更好的健康管理服务,也能进一步增强居民对家庭医生的信心。”东关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颜鸿说。&  这一点在胡家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作为医联体中的上级医院,两年来,西安市第四医院和北方医院组织专家到胡家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群众近4000人次。&  “目前,在已有的家庭医生团队基础上,我们正在探索‘上级专家医师+社区全科医师+中医医师+公共卫生医师+护师+健康管理师’六师共管的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这样一方面能加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另一方面也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医疗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胡家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何彬说。(载自《陕西日报》)
【医德楷模】
白求恩在延安的故事&全球知名度最高的加拿大人:白求恩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延安时期,毛泽东的一篇悼念文章《纪念白求恩》,把白求恩精神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中国共产党员和全体中国人民学习的榜样,也使这个加拿大共产党员从此享誉全世界。
据说上世纪70年代中加两国建交,时任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访华之前,加方关于送什么国礼给中方产生了争论。有人说送一只加拿大特有的麋鹿;有人说送中国一些农业机械;有人说塑一尊华工的雕像,因为华工为加拿大修建铁路付出了很多努力。这时加拿大外交部的一位刚从法国回到加拿大的官员说,回国之前参加过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的一个猜谜语活动,其中有一道题目是:全球知名度最高的加拿大人是谁?很多人都没有猜出来,后来是一个华裔小学生猜出,说是白求恩。当时,这个回答令他很震惊,他说在加拿大也没有多少人知道白求恩。中国使馆工作人员解释道:“在中国有八亿人口,至少有六亿人知道白求恩,他当然是全球知名度最高的加拿大人。”特鲁多经研究后,派人到白求恩的家乡,得知白求恩家乡还有他的一些遗物,于是特鲁多决定就以这些遗物为中加建交加方送给中方的礼物,并将白求恩的故居开辟为博物馆
白求恩的名字是从延安传播到全世界的。那么,他是怎样来到延安,怎样从延安攀上国际主义精神高峰的?
“卢沟桥事变”爆发,白求恩说:“我要到中国去!”
诺尔曼·白求恩(Norman
Bethune),日生于加拿大安达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一个牧师家庭。青年时代,当过轮船侍者、伐木工、小学教员、记者。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曾在欧美一些国家观摩、实习,在英国和加拿大担任过上尉军医、外科主任。1922年被录取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会会员。1933年被聘为加拿大联邦和地方政府卫生部门的顾问。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医学界享有盛名。
白求恩上大学时,家庭经济越来越困难,他不得不自己想办法筹备上学的费用,在假期和业余时间去从事被富人鄙视的“下贱职业”。走向社会以后,随着生活领域的扩展,社会阅历的加深,白求恩越来越憎恨当时黑暗的社会,越来越关心那些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劳动人民。
1917年,十月革命的炮声,使白求恩看到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曙光,找到了被压迫民族走向解放的道路。于是,他开始关注各国的无产阶级的革命。1935年,国际生理学大会在苏联的列宁格勒召开,白求恩作为加拿大的代表之一参加了大会。回国后,他毅然加入了加拿大共产党。从此,他便把全世界人民的解放当作自己终身的责任。1936年8月,白求恩率领医疗队奔赴西班牙,抢救英勇的反法西斯战士……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者悍然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白求恩获知消息后,说:“西班牙和中国是反法西斯的同一个战场,我要到中国去,与中国人民一起战斗,那里迫切需要我!”
1938年1月初,白求恩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援华医疗队,从加拿大温哥华乘坐邮轮出发,历经十多天的艰险旅行到达香港,三天后又转乘飞机来到武汉。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亲自到机场欢迎医疗队全体人员。周恩来、博古在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热情接待了白求恩。周恩来向白求恩介绍了中国人民开展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对目前局势的正确主张。白求恩向周恩来讲了自己的抗日决心,提出了要到前方去,到延安去的请求。
在武汉的日子里,白求恩的住所成了国民党高级官员络绎不绝的地方。但当白求恩看到百姓遭殃,国民党官员昏庸腐败、穷奢极侈的情形后,他义愤填膺地说:“我决不为一具政治僵尸耗费宝贵的时间!”因此,他坚决拒绝了国民党政府高官厚禄的聘请。
“在延安,我见到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日,在周恩来的精心安排下,白求恩等人从武汉搭火车赴山西临汾,踏上了北去延安的征程。一路上,他们冒着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国民党的搜捕,历尽艰辛,于3月下旬到达了西安。在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朱德总司令接见了他们。
在去延安的路上,白求恩不但遇到许多奔赴前线的八路军战士,还遇上许多从全国各地向陕北进发的热血青年。3月底,白求恩一行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延安,受到了八路军卫生部部长姜齐贤、国际友人马海德等的热烈欢迎。看到他们早已守候在南门外欢迎的景象,白求恩非常感动。那时延安的条件非常差,白求恩被安排住在延安城中心巷的一个土窑洞里。晚上,中央军委的领导围着一个小炕桌,与白求恩共进小米干饭,为这位国际友人接风。但白求恩却从这里看出了他们朴素的本质和革命的热忱,看出了一个崭新中国的雏形。
白求恩在日记中写道:虽然延安是中国革命最古老的城市,但我立刻觉出它是管理得最好的一个城市。在汉口我看到的是一片混乱和优柔寡断、昏庸无能的官僚政治的种种令人懊丧的现象,“而延安的行政部门都表现出有信心和有目的。我一路上在大大小小的城市里看惯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种种现象——肮脏的住房、污秽的街道、衣衫褴褛的人们。可是在这里,在古老的建筑当中,街道是清洁的,街上是一片蓬勃的气象,来来往往的人们好像都知道自己是为什么目的而奔忙……这里有一个大学,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成千上万的学生;还有一个新成立的卫生学校;有一个正在发展的医院,医院的设备虽然简陋,却已实行了人人免费的医疗制度……”
“在延安,我见到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初次见面,白求恩拿出党证交给毛泽东
白求恩来到延安不久的一天傍晚,八路军卫生部部长姜齐贤兴冲冲地赶到他的住所。一进门,就握住白求恩的手,兴奋地说:
“白求恩同志,毛主席今晚要见你!”
白求恩急忙跑向里屋,穿上新发的八路军灰布军装,把帽子正了又正。然后,他打开皮箱,从箱子的最底层取出一个皮夹,郑重地放在贴胸的衣袋里。在凤凰山麓的一排窑洞前,毛泽东正站在石阶上等候着白求恩。白求恩跑步上前,举起右手,向毛泽东行了一个西班牙“国际纵队”的反法西斯的战斗敬礼,然后紧紧地握住了毛泽东的手。
白求恩激动得注视着眼前这位身材高大的人物。这位创造了世界奇迹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穿着十分朴素:一身在延安常见的黑布棉衣,袖口和膝盖上已经打了补丁,脚上穿着一双八路军战士穿的布鞋。
他又环视了这所窑洞的四周:一排三孔的石窑洞,是毛泽东的会客室、寝室。在这十几平方米的会客室里,摆设更是简陋:门上挂着粗布门帘,靠东墙的地方放着一张方桌和几把没有油过漆的木椅、木凳,桌上摆着北方农家常见的大茶壶和茶碗。
白求恩解开衣扣,从贴胸的衣袋里拿出了那个皮夹。他严肃而又缓慢地将皮夹打开,取出一件东西——党证。他双手将党证交给毛泽东的时候,神情显得很严肃,动作也特别庄重。
毛泽东欢迎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赞扬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义务。
在闪烁的烛光下,毛泽东和白求恩开始了极为亲切的谈话。
谈话快要结束时,白求恩向毛泽东提出了自己的请求:“到抗日前线去,到抗日战争的人民中间和士兵中间去!”他向毛泽东保证:一定将自己掌握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中国同志。只要批准他组成手术队到前线去,在战地附近实行初步疗伤,就可以使四分之三的伤员免于死亡,而且训练医务人员的工作也只有在前线,才会更有成效。
组织火线救护、训练医务人员,对于刚刚改编的八路军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八路军正处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又处在迅速发展之中,队伍的发展壮大以及减少伤亡,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毛泽东答应了白求恩的请求,并且预祝他获得成功。
时间在悄悄地流逝。毛泽东和白求恩的会见,一直持续到午夜以后。回到住所,白求恩在日记上倾诉出自己的感情:
我在那间没有陈设的房间里和毛泽东面对面坐着,倾听着他从容不迫的言谈的时候,我回想到长征,想到毛泽东和朱德在伟大的行军中是怎样领导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从南方到了西北丛山里的黄土地带。由于他们当年的战略经验,使他们今天能够以游击战困扰日军,使侵略者的优越武器失去效力,从而挽救了中国。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毛泽东能那样感动每一个和他见面的人。这是一个巨人,他是我们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不要这样对待我!我不是为生活享受而来的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到极其艰苦的阶段,各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与日军进行着殊死的斗争。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国民党竟然违背诺言,对八路军扣发、停发军饷,并且还对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实行残酷的经济封锁。抗日根据地的困难重重,边区工作人员几乎到了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被盖的地步。为此,毛泽东发动边区军民依靠自身的力量,开展“大生产运动”,实行自救。
在当时的情况下,延安的生活条件是非常艰苦的。白求恩来到延安后,有关部门为了照顾他,曾作过详细安排:白求恩每天可以吃到三顿小米干饭,每周可以保持吃到一盘肉或者一盘炒鸡蛋。但是,白求恩在检查伤员和中央首长的伙食卫生时,发现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不仅穿的是打补丁的衣服,而且每天吃的竟是几分钱的伙食,连青菜也吃不到,他难过地哭了。他让警卫员把八路军卫生部的领导叫来,主动要求取消中央机关对自己的照顾。考虑到白求恩的实际情况,姜齐贤没有答应他的要求,白求恩为此大发脾气。他对有关领导说,你们不要这样对待我!的确,我在加拿大有充足的面包、牛奶,优厚的待遇。可是他们(指劳苦大众)仍然有人吃不上面包,喝不上牛奶,过不上优裕的生活,我不是为生活享受而来的!需要照顾的是伤员,不是我自己!如果为这,我来中国干什么?来延安干什么?享受对我来讲至少目前是陌生的!他的话使中央军委的领导深受感动。况且,白求恩发起脾气来火药味很浓,谁也无法劝阻他。于是,只好在当天就取消了对白求恩的“特殊”待遇。
只要有一点希望,也要让他重新站起来
白求恩刚到延安不久的一天夜里,东临黄河的延长县给延安转来一批八路军伤员,八路军总医院的同志不忍心打扰刚刚睡下的白求恩,便组织其他医务人员投入抢救。可是,他们急促的脚步声还是惊醒了白求恩。白求恩发现后立刻起床,拿出自己的手术器械,赶到病房工作。他对伤员伤口的检查得非常认真,力求诊断准确,对症治疗。有位八路军战士的下肢受伤,多数医务工作者主张做截肢手术。白求恩全面检查后,持反对意见,他说:“只要有一点希望,我们也要让他重新站起来。”立即不辞辛苦地为这位伤员进行了手术治疗。术毕,他还守候在伤员床前,细心地观察术后情况。
第二天早晨,白求恩简单地吃了一碗小米稀饭,又到东二十里铺,为在平型关大捷后受伤的林彪看病去了。在此之前,江一真医生曾经陪着白求恩,对林彪身上的枪伤进行过认真检查。白求恩肯定了中国医生在外科方面的诊断治疗,并与中国医生共同研究了继续治疗的方案。当时,毛泽东非常关心林彪的治疗情况,不仅亲自去慰问,还派白求恩去过好几次医院,并要求把检查和治疗的进展情况报告给他。林彪外伤的治疗情况很好,至于内伤,白求恩也无良策。白求恩理解毛泽东的意思,自己的安慰是对林彪最好的精神治疗。当时,延安医疗条件很差,白求恩医生的到来,人们看得像神仙下凡,只要他说病情好转,人们马上就会觉得病痛已减轻了三分!
在延安期间,白求恩还应邀给抗日军政大学和陕北公学的师生演讲。1938年4月1日,抗大和陕公的师生在会场里静静地等待着白求恩的到来。上午8点,在翻译和校长的陪同下,白求恩准时来到会场。他登上讲台,首先用生硬的中国话问候道:“同学们好!”白求恩以自己多年的战斗生活和实践,给两校学员作了《理想之光》的演讲,主题是: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埋葬日本法西斯!报告的内容热情洋溢,充满革命的激情,会场上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八路军总医院的设备非常简陋,医院又缺乏专业人才。白求恩除每天抢救伤员、担任医务进修班主讲外,还利用业余时间写诗作画。当时,由于语言上的障碍,他便办宣传专栏,挥笔作画,用图画来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
白求恩在延安工作的时间虽然仅一个月,但他却以自己的勤勉、辛苦以及精湛的医疗技术和热情的服务,赢得了延安军民的信赖。&
为了尽快上前线,白求恩用椅子打碎了窗户的玻璃
白求恩来到延安,从4月中旬到5月初,除了积极投身医疗工作外,最重要的事就是请求组织上尽快批准他带领医疗队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毛泽东虽然早就答应过白求恩的请求,但考虑到前线战事吃紧,情况复杂,会危及白求恩的安全,组织上迟迟没有安排成行。可是,白求恩每当想起法西斯的残酷,想到许多勇敢的战士倒在血泊之中,心情就十分沉重和烦闷。
白求恩的最大优点是他能夜以继日地工作,精益求精地为伤病员治疗,全然不顾自己的苦与累。缺点是脾气急躁。急了,还会做出与身份极不相称的事来。上前线的日期一直无法确定,使他变得很急躁。一次,他在屋子里烦燥地举起椅子,用力向院外掷去,打碎了窗户的玻璃。响声惊动了警卫员和周围的干部,大家都好言相劝,但白求恩根本不听劝解,说:“军医的岗位在前线,不是在后方看病护理伤员!”“需要照顾的是伤员,不是我自己!”
终于,他要求到抗日前线的日期确定了。1938年的劳动节刚过,白求恩一行乘坐一辆装满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汽车,离开了延安,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
在抗日前线,白求恩出没在枪林弹雨里,奔波在炮火连天的烟雾中,把生命置之度外,不分昼夜地抢救伤员。他曾为重伤员献过血,曾在自己身上做过试验,并创造出许多新的治疗方法。他以精湛的医术,使许多八路军战士恢复健康,重返前线。他还创办了前线医院和学校,将自己的知识无私地奉献给真正抗日的中国军民,为人民军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医务人才。
白求恩虽然离开了延安,但他仍然想念着陕北山凹里的那座山城。他虽是一名著名的加拿大医生,但他却把自己当作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线上的普通一兵。他给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八路军总部、延安基金管理委员会写信,给毛泽东、朱德、马海德写工作报告,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为前线的医疗事业疾呼,并尽可能地搜集和组织资金、器材和药物。同时,他向世界各地的战友和亲属致函致电,宣传来自延安山沟里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主张和政策,宣传在这些政策指导下,中国抗日前线的战事,呼吁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和各国人民以实际行动支援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
当然,身在延安毛泽东主席也没有忘记白求恩。毛泽东曾指示前线给白求恩每月100元的津贴,甚至交待让部队为白求恩代付电报费。这些措施自然都遭到了白求恩的拒绝,但毛泽东对他的细微关切,却代表了中国人民的一片心意,深深感动着白求恩大夫!
不幸逝世,毛泽东亲自撰文:《纪念白求恩》
1939年10月下旬,白求恩在河北省涞源县抢救伤员时手指被手术刀割破,后来受到病毒感染。在这种情况下,他仍不顾伤痛,坚决要求去战地救护。他说:“你们不要拿我当古董,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随即跟医疗队到了前线,但终因伤势恶化,于日,不幸在河北唐县逝世。17日,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和驻地群众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11月21日,中共中央从延安发出了唁电和对白求恩家属的慰问电。
11月23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通令全军对白求恩的逝世表示哀悼。
12月1日,延安各界在中共中央大礼堂举行追悼白求恩大会。滕代远讲述了白求恩逝世的经过和他的动人事迹;吴玉章代表党中央致悼词;王稼祥、陈云发表讲话,号召大家向白求恩学习。
毛泽东亲笔题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
日,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写下了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号召中国共产党人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八路军总部为了缅怀白求恩,决定将延安八路军总医院改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白求恩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曾经说过:“即使我活不到胜利的那一天,我们以后的人将有一天……庆祝解放的中国人民的伟大共和国的成立。”这是白求恩生前对中国人民的衷心祝愿。
(原载《延安特刋》)
陕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尹贻明荣获“白求恩奖章”
[摘要]近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卫生计生系统表彰大会上,陕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尹贻明主任获得了“白求恩奖章”,这是该院自建院以来的首位获得者,也是陕西首位获得“白求恩奖章”者。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卫生计生系统表彰大会上,陕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尹贻明主任获得了“白求恩奖章”,这是该院自建院以来的首位获得者,也是陕西首位获得“白求恩奖章”者。
据了解,在此次表彰会上,共有19名“白求恩奖章”获得者,251个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698名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和58名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劳动模范受到表彰。“白求恩奖章”是国家对卫生系统模范个人的最高行政奖励。
尹贻明主任作为一名重症医学战线老兵,率领科室医护人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救治着病情最危重、最复杂的病人,一次次将他们从死亡线上救回;作为陕西省人民医院急诊急救系统这支“快速反应部队”中的重要一员,他时刻准备着投入到与死神搏斗的战斗中去,在各类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救援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他经常说:“ICU不是临终关怀病房,是为了和生命做最后一搏的地方。我们的职责就是与死神赛跑,抢回每一位危重患者的生命。”简单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名重症医学人矢志不渝的事业追求。
尹贻明同志是心系患者的好医生,也是锐意进取的科室带头人。他默默奉献,坚守临床一线,践行白求恩精神,视使命重于生命,爱患者胜过自己,以过硬的医疗技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病人“以生命相托”的信任。
西安交大二附院杨惠云荣获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
7月21日上午,第四十六届颁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名誉会长李源潮为云等6名中国颁发奖章,国务委员杨洁篪向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
南丁格尔奖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设立的护理届国际最高荣誉奖。今年共有22个国家的39名护理获得本届南丁格尔奖章。西安交大二附院护理部主任杨惠云是陕西省首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实现了我省南丁格尔奖零突破。
大会给予杨惠云的颁奖词是:“尊重,敬畏生命”,这是从事护理工作30多年来杨惠云同志的职业理念。她总说医患是战友,疾病是敌人,医身去其疾,医心赠其光,同心协力方可攻克万难。她倡导成立“一元关爱”慈善基金、组建“阳光天使”志愿服务队,参与者愈千众。她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正能量鼓舞着身边每一位护士,带领自己的团队率先实施科学化优质护理服务,以“积土为山,积水为海”的气势,将点滴关怀汇聚成汪洋博爱。
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会长在大会上讲话。陈竺指出,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表现出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优秀品质,体现出潜心钻研、精益求精的奋斗,展示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希望全国护理工作者和红十字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继承和发扬南丁格尔精神,再接再厉,勤奋敬业,在促进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崇高事业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颁奖仪式结束后,举行了获奖者事迹报告会,二附院护理部主任杨惠云作了题为做“阳光天使点亮患者康复之路”的报告。会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会长与杨惠云进行了亲切交谈。
(载自《华商网》)
中共陕西省委关于追授李长庆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
李长庆,男,汉族,1963年9月生,商洛市山阳县王阎镇卫计干部兼口头坪村党支部书记。日,因连续3周忘我工作,在口头坪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时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
李长庆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是我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基层党员干部的楷模、全省脱贫攻坚的表率。他在乡村工作30年,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心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勤恳工作、无怨无悔,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敢于担当,勇挑重担,面对口头坪村严重的贫困状况,毅然接受组织委派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在担任包村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制定脱贫发展规划,落实脱贫政策措施,狠抓产业发展、民居改造、基础设施改善和党的建设,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刻靠得住、冲得出、顶得上的先锋形象。他一心为民,尽职尽责,不顾自己的疾病,经常牺牲休息时间,时刻把群众脱贫放在心上,穿梭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彰显了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在脱贫攻坚战中的“领头雁”作用,体现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他舍小家为大家,不计得失,无私奉献,始终以投入工作为最大幸福,以服务群众为最大快乐,在当地群众中享有很好口碑。
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励全省党员干部坚定信念、履职尽责、求真务实、为民奉献,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省委决定,追授李长庆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李长庆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对党忠诚、爱岗敬业的优秀品格;学习他严于律己、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学习他扎根基层、情系群众的为民情怀;学习他恪尽职守、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全省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李长庆同志等先进典型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紧密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对标先进、见贤思齐,牢记宗旨、不忘初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打好全省脱贫攻坚战,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奋力谱写陕西追赶超越发展的新篇章。(载自《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
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记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范锁平
范锁平是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布生防科传染性疾病控制副主任医师。他长年从事鼠疫、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病媒生物防治以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工作,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与病菌作战,虽然是“看不见的战线”,但他对疫情毫不马虎。每次都圆满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多次受到表彰。
1987年,范锁平从陕西省卫校毕业分配到省卫生防疫站北方病科,从此他与人们唯恐避之不及的老鼠、跳蚤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鼠防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整整28年。几十年来,他始终奋斗在医疗卫生与疾病预防的最前线,承担着陕北毛乌素沙漠鼠疫疫区鼠疫防治重任,为保障陕北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做出了贡献。
范锁平常对科里的年轻同志说:“人一辈子总得干点实事,我就把预防疫情、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当作头等大事。鼠疫、布病和生物病媒的预防控制工作确实很辛苦,但是,咱干上了这项工作,就要以科学、严谨、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扎实地干好。防疫工作无小事啊!”为了及时掌握鼠疫菌在鼠间流行状况,准确预测预报疫情,保护人群健康。他和大家经常深入到陕北毛乌素沙漠,那里气候环境比较恶劣:春季沙尘漫天,炎夏骄阳似火,深秋是“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而在漫长的冬季,寒风肆虐,滴水成冰。连续28年,范锁平每年都亲自带队在鼠疫疫区踏洞、布夹、捕鼠、挖巢,早出晚归,跑遍了陕北的沟壑梁峁,曾经在23个县区135个乡镇开展了鼠情调查监测工作,涉及万余平方公里,同事亲切的称他为“陕北活地图”。
为了了解和掌握与鼠疫密切相关的媒介蚤感染情况,不仅要探鼠洞,还要深入1米以下的鼠洞捕蚤捡蚤。探取鼠巢时,范锁平就让同事们拉住自己的双脚,整个身体倒悬入坑,只用蹬腿的方式告知同事,上来时已是泥土糊面。夏季死鼠极易腐败生蛆,恶臭的鼠类标本令人难以忍受,但是他不怕脏、不怕累,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工作非常地认真。当地老乡看到他带队在野外辛苦的工作,风趣地说:“看起来,你们省城下来的专家们干的活儿比我们农牧民强不到哪里嘛!”。
范锁平担任着鼠防工作队疫情调查组组长,他经常每天徒步近20公里,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深入沙漠鼠间鼠疫疫区搜检患病和自毙动物。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01年、2006年,他都在第一时间发现了自毙鼠,经实验室检测确定了鼠间鼠疫的流行,他一个人捡回数十只染疫鼠类和其他动物。鼠间鼠疫流行,威胁着人群的健康安全,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两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很快打响,各级鼠防工作者奔赴疫区及周边地区开展消杀及灭鼠灭蚤工作。范锁平带领专业人员打桩画线、插旗布点,设防布阵、消杀掩埋,经过两个多月的战斗,遏制了鼠疫疫情的蔓延,将疫情锁杀于鼠洞,没有一名当地群众被感染,保护了疫区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范锁平在工作期间总是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同甘共苦,不厌其烦地对放牧、耕地等野外劳作群众讲解基本的鼠疫预防知识。他始终以第一时间发现和扑杀鼠间疫情为己任,以保障人民群众不被鼠疫菌感染为最高目标。
随着陕西省畜牧养殖业快速发展,一度时期,以羊为主要传染源的布病疫情持续上升,直接影响病区群众身心健康,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制约着农牧业发展。2011年,范锁平主动请缨,北进沙漠绿洲,中赴渭北塬壑,南上崇山峻岭,凡是养羊养牛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汗水,他进牛棚,钻羊圈,调查掌握牛羊布病动态,谋划人间防治对策。
2014年,佳县朱家洼村出现布病疫情,确诊患者14例。一时间人心惶惶,似乎变相的“非典”病魔又降临人间,村民走亲戚被婉拒,疫情发现地到处谣言四起,迷信思想严重的人说“老天爷收人了”。而更多的群众误以为饮用水源出了问题,周边邻村的人们见了躲,听了怕,这些淳朴憨厚的农民,在遭受病痛折磨的同时,精神和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范锁平接到疫情报告后,迅速带队赶赴疫情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他一家一户走访病人,挨个动员养殖群众采血排查,查看周围环境,描画疫情标点地图,绘制患者流行病学树状结构。在对疫情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本次疫情是由群众自购未经检疫的羊只而引起,排除了水源污染的可能。他们在很短时间内制定了一套布病防治技术方案。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疫情得到了有效处置,朱家洼村回复了往日的生机。
接着,他又在省疾控中心领导的支持下,大力制定并实施了“布病高危人群干预项目”。通过对养殖户检测筛查,饲养、放牧、屠宰等高危人群宣传干预,“以点带面”和“面对面”对群众进行防治知识培训,大大提高了农民群众对布病的认识和自我防护意识。他亲自给羊倌戴上橡胶手套,示范安全接羔和消毒处置胎衣血水。他先后消毒处理了数十起人间布病暴发疫情,检查病人,追溯传染源,扑杀布病羊。为了遏制疫情进入人间扩散,他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直到疫点达到完全消杀净化。
2008年,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特大地震。省政府决定派遣医疗防疫队奔赴救灾前线。还在陕北高原搞鼠疫监测的范锁平被单位紧急调回,由他担任曲河防疫队队长,随即开拔地震灾区,承担灾区消杀灭和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6月13日上午,曲河乡外出打工人员返家抄近路途经银洞沟时发现了一具遇难者的尸体,随即作了报告。由于银洞沟作为青竹江的一条支流,下游是青川、广元等几个城市居民的饮用水源。曲河乡请求范锁平和防疫队帮助去现场处理。银洞沟号称“死亡谷”。地势险峻,塌方严重,山大沟深,道路不通,人迹罕至。为了下游人民的饮水安全,范锁平带领队员们穿过湍急的河流,翻越嶙峋的乱石,冒着随时有落石和塌方的危险,顶着烈日一步步向前行进。平时只有30多分钟的路程,他和队员们足足徒步3个多小时才赶到到现场。发现遇难者尸体已经高度腐烂。在此关头,范锁平让其他队员原地待命,自己穿上防护服,向尸体走去,对遇难者尸体进行了规范消毒除臭处理,然后带领队员们和解放军、遇难者家属一起将尸者遗体抬离河道,消毒掩埋。
在曲河乡的日日夜夜里,范锁平和队员们通过对2个集中饮水点、3条过境河流的5具漂浮动物尸体以及简易厕所、垃圾集中收集点、畜禽圈养点等重点部位进行了集中消毒处理和整治,有效保证了灾民居住环境及饮水卫生安全。清除了疫病流行的隐患,受到灾区群众的好评。
在紧张艰苦的抗震救灾期间,范锁平还利用自己专业特长,首先在灾区开展了蚊蝇鼠密度监测,提出科学用药,避免“过度消杀”的理念,亲自起草编写了《“抗震救灾
卫生防病”歌诀》,由省卫生厅和省疾控中心编印发放二十余万份,广泛普及防病救灾知识,为大灾之后无大疫尽心尽力,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
范锁平是一个称职的防疫专家。他走到哪里,就把防疫工作带到哪里。2014年,在宁陕县江口回族自治镇进行啮齿动物调查期间,范锁平得知江口敬老院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敬老院的卫生防疫问题。由于敬老院地处河道旁,夏季蚊蝇成群,对老人健康构成极大威胁;二是敬老院老人们过冬棉衣没有着落。由于老人们都是夏季入院,只穿着单衣单裤,缺过冬棉衣。范锁平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亲自对敬老院周边环境进行了详细调查,组织并指导有害生物防治公司对敬老院及周边环境作全面防疫消杀处理,联系相关部门及时给敬老院配备了垃圾桶,对垃圾清运也做了安排,从源头上对蚊蝇孳生地进行了治理。之后,他又一趟趟跑企业,联系爱心捐助;一次次深入市场,调查棉衣质量和价格。严冬来临之前,当131套过冬棉衣送到敬老院时,老人们轻抚棉衣,喜泪盈盈。
多年来,范锁平为了完成卫生防疫任务,禅精竭虑,无私忘我,长年奋斗在第一线,不叫苦,不叫累,大家都觉得他很皮实。他工作一直很出色,贡献也很突出。单位里每年在评选表彰时,大家都不吝投他一票。因此,许多年来,范锁平总是被单位的同事们推举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他先后三次被省政府和省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评为“地方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四次被省卫生厅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前不久,他又被推上了“中国好人榜”。&
& & & & & & &&
(省疾控中心)
他从岐伯故里走来——记陕西省劳模名中医刘华为教授
陕西省岐山县位于八百里秦川的渭北塬上。由县城向西北行进20公里处,但见山岭两歧,双峰对峙,形如箭括,那便是代表岐山的天然标志—箭括岭,岐山县名由此峰而来。箭括岭海拔1600多米,岭上树木葱茏,花草丛生,悬崖挂柏,奇石林立。箭括岭南麓的山梁之上,顶部平坦,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至今盛产党参、黄苓、柴胡、穿地龙等百余种草药。“箭括岭”正南5公里处有一条河,便是著名的“岐水”。传说这岐山、岐水之地,正是远古时代最有声望的医学家、被后世尊为中华医祖—岐伯的故里。据史载,岐伯原居岐山之下,黄帝至岐山见岐伯,拜为师,一起研讨医学问题,咨之而作《黄帝内经o素问》。我国中医药治疗原理之学说,皆渊源于此。后人将“歧黄之术”作为中医的代称。
在岐山,岐伯的故事仍在民间代代相传。受岐伯文化的熏陶与影响,数千年来,岐伯的故里成长了众多以医为业者,也走出了不少颇有声望的好医生。他们以从医为荣耀,以为民疗疾为志向。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原副院长、国家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刘华为教授,就是从岐伯故里走出来的一位名中医。他刻苦钻研中医典籍,博采众家之长,学养深厚,医德高尚,成就斐然,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广大患者群众的信赖。
刘华为的家乡就在岐伯的故里——岐山“箭括岭”下。少年刘华为经常听大人们讲述黄帝与岐伯在歧山论医道、尝百草、采药为民医病的故事。岐伯的故事常常让他感动,岐黄之术每每令他神往。自小就富有同情心的他,每当看到乡亲们病痛求医的艰难困苦,心想,我要是能像岐伯那样,为乡亲们治病疗伤该多好啊!在小学期间,刘华为翻出了家中珍藏的那些纸色泛黄的中医书籍,成为了他甘之若饴的选择,甚至与医学相关的占卜、星相,他也很有兴趣。就这样,到了中学时代,刘华为不仅各门文化课都学得不错,同时也读了大量中医药书籍。而且积累了相当的中医药学知识。像《素问》、《灵枢》等理论典籍,《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临证经典,乃至《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方书,《本草纲目》等,他都认真地研读过,并坚持做了大量读书笔记。每逢周日或放学后,他就到城关卫生院去为中医大夫抄方,并借以揣摩经验。
无论是数九寒天,还是烈日炎炎,他常骑着自行车,带着干粮,外出学医。他甚至骑自行车跑到六七十里以外的眉县,去“偷窥”当地“名医”的中医诊病处方。他边看边记,一有空隙,他就把“偷”来的方药记在一个小本子上,回家后再琢磨思考,并翻看医书进行对照。那时候,刘华为的家境并不富裕,他要从父母给的零用钱中一角一角地“抠”着攒起来,去买他已经“踅摸”了很久的中医书;他常给自己仰慕的老中医打扫房间,提开水,那是为了得到一句半句的“真传”。从老家到县城,从塬上到塬下,他自己也不记得经历了多少次风雨的洗礼,走过了多少里摸黑独行的夜路。
冬去春来,爱好和执着终于带来了收获,他终于可以独立开方治病了,而且渐渐在县城有了小小的名气。1968年,县文教卫生局推荐刘华为到县医院学习。在县医院,他如饥似渴,孜孜不倦,这段经历成为他后来以治病救人为终身志向的关键一步。由于成绩优秀,也由于志愿到农村去,他来到当时最缺医少药的五星村,创建了该村的合作医疗站。在这家简陋的“医疗机构”里,他热情接待着每一位患者,尽心竭力地为乡亲们服务。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雪满荒原,只要得到病人的信息,他不分昼夜,背起药箱就走。有时刚端上饭碗就来了急诊病人,他立即放下饭碗,先行救治,当患者转危为安时,他却饿得几乎站立不住了。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也在渐渐地成熟着。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1972年,他走进了陕西中医学院的大门,曾经在心底里无数次翻腾的“大学梦”终于成为了现实。在校园里,他不仅成绩优秀,而且博览旁涉。由于青少年时期的学医经历,他也为人诊治疾病,患者有校内的同窗,也有校外的工农群众。实际上,这个时期的刘华为既是大学生,也是一位中医师。每逢学校安排到农村实习,他总是热情地报名,为患者诊病处方,并得到老乡们的众声称赞。
大学毕业后,刘华为被分配到宝鸡地区卫生局工作。198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陕西中医学院研究生,师从首届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攻读“温病理论与临床研究”专业。在此期间,他付出了很大努力。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门诊、病房,无数次地留下了他埋头读书或虚心请教的身影。他的一些至今仍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大多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1988年,刘华为在恩师的期许中,走进了陕西省委机关医院的大门。在这里,早年的积累成为进步的阶梯,而按中医思维诊治疾病,更成为他的特色。很快,患者的赞誉和社会的好评接踵而至,他渐渐地有了名气。2002年起,他虽然担负起了陕西省中医医院副院长的行政责任,但“治病救人”和“中医路数”仍是他不变的情结。他坚持出门诊,坚持每周到病房查房,同时,他坚持“中医路数”,并一有机会就向学生和同事讲授“中医路数”。2010年,刘华为退休了,却依然忙碌。除了每周在本院上固定门诊外,更多的患者则找到了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支持建设的“陕西省名中医刘华为传承工作室”。在这间不大的工作室里,刘华为一如既往地认真细致地关爱着患者,也一如既往地健谈和循循善诱,不仅得到患者好评,更赢得了学生们的敬爱。
刘华为不但在工作中坚持“中医路数”,而且也是一位中医理论的创新者。“气”,是中医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一般认为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六大功能,其他的都好理解,惟独“气化”,不仅使初学者挠头,专家们也多有不同观点。“气化”,似乎真有些“云里雾里”的感觉。
对于中医“气化”理论,刘华为琢磨了很多年。随着临床经验日积月累,他的心得体会日益丰富,思路逐渐清晰,观点逐渐形成。他根据《素问o气交变大论》中“气”是“承天而行之,故无妄动”,若“卒然而动者,气之交变也”的观点,以及《素问o六元正纪大论》中“非气化者,是谓灾也”的论述,提出了如下观点:第一,自然有自然之气化,人体有人体之气化,两者既不同,又相关,前者能影响后者,后者须适应前者;第二,人体是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筋骨、皮毛组成的整体,既是“气化”的主体,也是“气化”的客体;第三,五行的生克制化是气化的枢纽,人体的五行是气化过程的驱动力量,即《素问o藏气法时论》所说的“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这,便是“五行气化论”。刘华为认为,“五行气化论”既是理论,又不止是理论,其关键意义在于可以直接指导临床诊治,将“五行气化”与“辨证论治”乃至“辨病论治”结合起来,理论上有理有据,技术上执简驭繁,效果上事半功倍。
2014年,在一篇名为“刘华为教授五行脏腑气机气化理论及其实践意义”的论文中,“五行气化论”被表达为“五行脏腑气机气化理论”,这是刘华为将多年临证经验与理论思考融汇升华的结晶,也是他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的硕果。
刘华为认为,人体生理活动必须依赖脏腑的气机气化来完成,脏腑气机气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的运动方向,表现为升、降、出、入,而且出入有序,升降相因,以维护人体表里内外的动态平衡。气的运动变化及其所伴随发生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称为“气化”,是对人体物质代谢的高度概括。气机失司,气化失常,必影响代谢,留滞邪毒,耗伤正气,从而百病由生。治疗的关键则在于调节气机,促进气化,恢复脏腑正常的生克制化关系。
刘华为诊治疾病,始终以五行脏腑气机气化理论为指导,尤其强调脾胃与肝胆。他认为脾胃居于中焦,为三焦气化的枢纽,肝主疏泄而胆主决断,既关乎气机,也关乎情志,而饮食与情志正是疾病发生最常见的原因。因此他强调,要调畅脾胃,疏泄肝胆,保障中焦气机气化功能正常,从而协调脏腑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以达到邪去而正安。
刘华为还结合传统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出了针对某些疾病的临床辨治新思维。如他认为肿瘤多因机体局部“缺阳”而致;脾胃病以“虚为本质、滞为核心”立论;代谢综合征当从痰、水、湿“三瘀”论治;糖尿病从小肠寒热论治;肝病不独考虑相火过亢,也存在相火不及的病机;肺病外感者宜散邪气、宣肺气、顾胃气,内伤者宜消邪气、降肺气、促气化。此外,他还首次提出胆颈综合征、胃咽综合征等临床概念。
刘华为勤于著述,所涉广博,其中《试论传统哲学与传统医学的关系》一文,从建构中医学特定的思维方式、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开创中医的养生学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传统哲学与传统医学的关系,曾在学术界和医学界引起极大反响。
作为中医教授的刘华为,是一位中医人才的卓越培养者。他说,只有经历过吃苦的曾经,才会珍惜眼下的幸福。刘华为从青衿之岁走到花甲之年,从摸黑独行的夜路走到桃李芬芳的今天,所经历的艰难,只有他本人才能真正地体味得到。正因为如此,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了人才的培养。师承,是我国中医学术传承的主要链条。在历史记载中,扁鹊的弟子有子阳和子豹,华佗的弟子有吴普和樊阿。在当代中医教育与学术传承中,师承是不仅关键环节,还具有相对于院校教育来说的独特优势。
当年,刘华为在宝鸡地区卫生局工作期间,就非常关注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多次举办“西医学习中医班”、“中医进修提高班”。办班期间,他跑前跑后,安排各项事务,直到学员们带着实实在在的知识和感激的心情离开。久而久之,他不仅在宝鸡乃至整个陕西有了名气,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和关注。宝鸡市中医学校原本只承担中医人员的进修,为弘扬中医学术,也为培养人才,他四处奔波,呐喊呼吁,终于,才使宝鸡市中医学校取得了培养中医医士、针灸医士和中药专业人员的资质。为了推动工作,他放弃了被很多人羡慕的机关岗位,主动要求调动到学校任教。学校办学条件差,他就与师生们自力更生,在那个“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年代,刘华为倾注了几乎所有的心力。他曾经承担过每天14节课的教学任务,晚上还要带辅导,“熟能生巧”的谚语在他身上得到了别样的验证。今天的刘华为,仍能长篇背诵或讲授《中医基础理论》《医古文》《医学史》《中医方剂学》《中药学》《温病学》《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等课程的内容,不仅善于关联譬喻,还幽默风趣。
刘华为认为,“‘师带徒’是学习中医的最好方式,因为中医的理论不仅在“学”,而且在“思”,要“思学相长”。中医的临证不仅在“诊”,而且在“辨”。跟师时间久了,自然能触类旁通,进步也自然就快些。现今的刘华为教授已经先后带教硕士研究生12名,师承硕士研究生2人、博士2名,指导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4人。而在这些人中,已有享受国家特贴专家1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人、陕西省名中医1人、陕西省“三秦最美医生”1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科室主任2人。
为了培养中医人才,刘华为还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他认为,目前的中医队伍不仅后继乏人,而且后继乏术,尤其最缺乏的是能传承、弘扬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专科人才。他还认为,现行中医药高等教育制度,不仅导致中医药人才短缺,也导致中医人才的“异化”,甚至出现学历越高、离中医越远的怪现象。他认为中医人才的“异化”、中药材的“变种”、中医药评价体系的“西化”,是严重阻碍中医药学术发展和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三大“瓶颈”。为此,刘华为提出合格中医人才的“五条标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相关修养、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中医药学核心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古今中医名家的独到见解和成功经验、现代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并提出培养中医人才的“七种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多层次办学,遴选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进行再培养;改革培养机制,重点开设包括本科、专科层次的传统中医药班;加强师承教育,赋予名老中医选择学生的自主权;在研究生阶段注重临床专科、专病人才的培养,同时注重吸收现代科学的成果,培养复合型的中医研究人才;允许非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攻读中医,加强有关中医药学的边缘科学、交叉学科研究,创建新的学科;注重中医的文化性和艺术性,参照艺术院校附中的办法开设中医少年班,采取“术业有专攻”的方式;在中小学健康教育中加入中医内容。
刘华为教授认为,“中医是中国原创性的医学科学,几千年的实践证明,中医的作用是经得起考验的。至今,其许多理论、实践经验和方法仍处在世界科学的领先地位,引领着未来医药学发展的方向。因此,我们有义务将这一中华瑰宝更好地传承下去,更好地服务人类”。
现今的刘华为,是国家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四、五批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被确定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是陕西省中医医院肺病和肿瘤两个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他还担任着国家“天使工程项目”陕西中医肿瘤中心主任,并被有关机构评选为陕西省十大名医之一,海峡两岸十大名医之一。而这一切,既缘于他少时的梦想,缘于他对“中医路数”的信念,更缘于他对“大医精诚”精神的体悟和践行。&&&
(焦振廉辛玉岚)
按: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展现新时期我省护理工作者的精神面貌和时代风采,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健康陕西建设。陕西省总工会和省卫生计生委开展了“三秦最美护士”选树活动。她们是:马曼曼(省结核病防治院结核内科护士)、韩宇枫(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护士长)、王剑鹰(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产房护士长)、仲月霞(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金鲜珍(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普通外科副护士长)、惠春艳(西安市中医医院眼科护士长)、哈海霞(安康市中医医院儿一科护士长)、欧阳雪倩(咸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中心总护士长)、白燕(延安市黄陵县人民医院内一科护士长)、娄菲(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四科二病区副护士长)。
同时,省总工会授予马曼曼、仲月霞、哈海霞、寇晓英、张娟等5名护士“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陕西省总工会和省卫计委组织开展了“三秦最美护士”先进事迹巡回演讲活动,先后在西安、宝鸡、咸阳、榆林、延安、铜川、渭南、安康、汉中市进行巡回演讲,受到热烈欢迎。现将五位荣获“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模范护士的演讲录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马曼曼:用护士职业精神诠释美和爱
马曼曼,女,37岁,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结核内科护士,迄今已在传染病护理临床一线工作十年。她的主要事迹都是工作中平凡的小事:照顾孤寡老人、护理流浪的患者、给路远的出院患者寄送药物,患者“小陕北”在她的精心护理下战胜了病魔。她凭着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在平凡而特殊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诠释着白衣天使的真善美。
我非常荣幸,此次有幸被评为“三秦最美护士”和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这个荣誉称号是患者群众、医院和各级领导对我的鞭策、鼓励和厚爱,也是对于一名医护工作者的信任、褒奖和期待。站在这里,我对“美”、对“爱”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我从卫校毕业至今,一直坚守在传染病防治护理的第一线,在这个让很多人避之不及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10多年。我无数次感受到患者面对病痛的无奈,目睹过许多悲欢离合的场景,感受过患者信任的目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e世界冠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