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房屋顶镇物 古庙再建侧殿屋顶应置何镇物?

组图:你没见过的日本人建房全记录
我的图书馆
组图:你没见过的日本人建房全记录
现场测量日本平成21年,即公元2009年 住宅的建造时间:日—日奠基、开工仪式房屋主人参加地镇祭仪式之前进行“净手”神社神职人员主持地镇祭仪式神社神职人员主持地镇祭仪式房主祭拜活动建房施工人员的祭拜活动建房施工人员的祭拜活动祭拜仪式合影祭拜仪式合影房屋家人在住宅地基的四角进行抛洒活动房屋家人在住宅地基的四角进行抛洒活动房屋家人在住宅地基的四角进行抛洒活动住宅地基现场已经清理住宅地基现场已经清理住宅水平高程,水准住宅地基土壤的地耐力勘探试验住宅地基土壤的地耐力勘探试验住宅地基土壤的地耐力勘探试验住宅地基基坑挖掘住宅地基基坑挖掘住宅地基基坑挖掘住宅地基基坑挖掘 控制挖掘深度的标尺细部特写带有数字显示仪的标尺,控制基坑挖掘深度地基基坑弃土运输住宅基坑挖掘完毕基底位置,住宅基础下部,给水、排水等管线的预先埋置施工基底位置,住宅基础下部,给水、排水等管线的预先埋置施工住宅基坑挖掘完毕 施工现场外侧蓝色的方形柜子为“工地厕所”—移动厕所基底位置,住宅基础下部,给水、排水等管线的预先埋置施工基底位置,住宅基础下部,给水、排水等管线的预先埋置施工基底位置,住宅基础下部,给水、排水等管线的预先埋置施工基底位置,住宅基础下部,给水、排水等管线的预先埋置施工基底位置,住宅基础下部,给水、排水等管线的预先埋置施工。绿线左侧,为住宅室外,地面以下,给水、排水管线,填埋土壤之后,只看到,部分检查井的情形。'住宅室外排水管线沟槽的挖掘'住宅基底水泥碎石混合垫层的铺设'住宅基底地镇祭镇物的填埋住宅基底地镇祭镇物的填埋'补充另外一个镇物的样式'住宅基底水泥碎石混合垫层材料的铺设'住宅基底水泥碎石混合垫层材料的铺设'住宅基底水泥碎石混合垫层材料的铺设'水泥碎石混合物垫层材料的夯实整平施工'水泥碎石混合物垫层材料的夯实整平施工'基础垫层上部,防水、防潮塑料薄膜的铺设'基础垫层上部,防水、防潮塑料薄膜的铺设'素混凝土垫层浇筑厚度控制'素混凝土垫层浇筑施工进行中'素混凝土垫层浇筑施工进行中'素混凝土垫层整平施工'素混凝土垫层整平施工'素混凝土垫层整平施工'素混凝土垫层整平施工'工程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墙体段,运进施工现场。'使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墙体段,围护成墙基础,剩余少量局部位置,需要现浇混凝土'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墙局部位置特写'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墙,高度、水平位置,控制施工,特写。'住宅基础施工现场一角'局部需要现浇混凝土的基础墙位置特写'一墙角位置,基础墙,配筋情况'住宅基础底板位置钢筋网的绑扎施工'整块预制基础墙段,围护之后,剩余小尺寸基础墙,围护上合适的预制墙板,准备向该处的内腔,现场浇筑混凝土'绑扎施工完毕之后的,住宅基础底板位置,钢筋网的尺寸校验。'预制基础墙段施工现场一角'局部基础墙现场浇筑震捣混凝土'住宅基础底板位置现场浇筑混凝土施工'钢筋混凝土板式基础上部,木材构件运进施工现场,现正在涂刷由动物加工而成的黄色的明胶液体材料,对木材构件进行防蚁、防腐处理。'现场搭建施工用脚手架体系'钢筋混凝土基础墙顶面,进行防水、防潮、通气处理,安放橡胶垫,现正在安装木结构“土台”,作为一层地面的承重骨架。'一层地面的承重骨架—土台结构,已经安装、连接完成,现正在搭建一层竖向承重柱子。土台结构下部空间的银白色金属物为:钢制土台支撑底座。'土台结构下部的钢制支撑底座'土台结构下部的钢制支撑底座'住宅一层空间位置的施工现场一角'住宅一层空间位置的施工现场一角'住宅屋顶位置的施工现场一角'住宅二层以上承重结构的搭建施工'住宅屋顶位置的施工现场一景'住宅屋顶位置的施工现场局部特写'住宅屋顶已经铺放安装了结构合板屋面板,现为屋盖下方,准备举行日本的“上栋式”—相当于中国的“上梁大吉”仪式。'住宅屋顶已经铺放安装了结构合板屋面板,现为屋盖下方,准备举行日本的“上栋式”—相当于中国的“上梁大吉”仪式。'日式“上栋式”举行现场'日式“上栋式”举行现场'住宅主体结构建造完成以后,房主的家人和施建人员的合影留念'局部位置有部分屋面,可见,屋架上部,铺放安装了木质屋面板—结构合板,结构合板屋面板的上面,铺放了墨绿色的柏油防水卷材。'局部屋面,铺放结构合板屋面板,屋面板的上面,铺放了墨绿色的柏油防水卷材。'屋顶墨绿色的柏油防水卷材上面,安装长条的屋面板板材罩面。屋面板材上的少量镀锌钢制件,为将来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做准备。'局部屋顶施工现场一角'局部屋顶施工现场一角'局部屋顶施工现场一角'局部屋顶施工现场一角'室内一层地板下部空间,承重木结构土台下面,钢制支撑座的调整。'白色薄膜为,单向透潮气(即:由里向外排出潮气,但不能由外向里渗透进潮气),具有防水功能的所谓的“呼吸纸”。'住宅钢筋混凝土板式基础位置的保温隔热施工-----即日本所谓的内断热工法。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材料。'现场发泡聚氨酯内断热。'住宅下方,钢筋混凝土基础上面,一层室内,墙角一节点位置特写。'住宅室内,楼层结构下面,墙角一节点位置的特写。'住宅室内墙体,保温隔热施工现场。'住宅室内墙体,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室内某房间,内门口位置的装饰施工现场室内某房间,内门口位置的装饰施工现场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住宅室内墙壁、天棚位置,现场发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施工现场。' 室外墙壁粘贴块材'接近完工时的住宅外观'竣工以后的住宅室内一景'竣工以后的住宅室内一景'竣工以后的住宅室内一景'竣工以后的住宅室内一景'
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 最美古村落候选名单
惠州市惠东县范和村
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一、 范和概况
范和是个自古丰饶的地方。地如其名,状似饭箩的风水形胜,枕山面海的地理优势,造就了富甲一方的村落。登山可樵,出洋能渔,垦地农耕,拦潮晒盐,吸引了各姓先人先后落户于此,安居乐业。民丰物阜自然百事可为,海陆便捷促进商贸兴旺、古港千帆竞发的盛况。三角市(聚)、妈前市、三板桥市、浮水莲花市的迭经变迁,彰显着“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聚财气魄,不但孕育了郭琰公、杨万兴、俊兴、德记等闻名遐迩的商贾,还演绎了“财帛星”吴祥财从“卤乖祥”到“祥财佬”的跌宕人生,更造就了当代范和人敢为人先的致富风貌。回顾历史,内外管巡检司、协标右营守备、平政司巡检官先后选择驻守于此,其扼山海之险、聚丁财两旺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时至今日,优良传统不曾断绝,范和仍旧以其村大、民富而蜚声惠邑。
范和是个充满神奇的地方。徜徉于范和村中,“无地无时无神仙”的浓烈感受油然而生,无论是山顶、海滨,还是街市、巷头,随处皆有神灵落脚;不仅各路神仙多,神话传说更是缭绕于村中的街头巷尾,置身这般氛围之中的范和人仿佛也熏染了一丝仙风道骨。石门山洞府大门的轰然关闭,却阻碍不了美丽善良的冯仙姑坐化升仙,留下一道神奇溪流滋润人间;谭公法力真神威,请来香火坐镇山顶,驱瘟逐邪、呼风唤雨,有求必应造福民众;周乾占卜算得准,不如桃花姑娘三言两语能消灾,两人斗法难分伯仲,终为玉帝收归帐下,玄帝宫里显灵通,于是有了“谭爷公的签诗,帝爷公的符”;三年一热闹,金榜题名时,文昌帝君坐守官地,能出“九举一枝花”,探花未曾出现,倒有陈鸿猷、沈敬德、杨沛霖中举三孝廉,谁能解个中预言怎灵验?非城无隍,却以一村建庙祀城隍,门口供奉“劝善大师”牌位尤其与众不同,谁又知内里因由有几重?
范和是个文化融汇的地方。数百年间,范和诸姓汇集,和睦生息,既是美谈,更是典范。先人自闽粤各地辗转海陆而至,福佬旧习与客家风俗磨合交融,汇流而成独树一帜的民系文化。天主教义也自西洋远渡传来,在本土万物有灵的诸神崇拜中亦能获得一席之地,华洋信仰相安无事。划着“龙船”迎新娘,头戴斗笠、腰挂小篓好拜堂;大摆筵席,宴请六十高寿老人齐“食福”,越食越有福;端午佳节,溪坝妈宫“抢炮头”,抢到竹筒必能鸿运当头;倘若撞上十年一度谭公醮会、龙景、扮景、扮戏、飘色、腰鼓、舞蹈巡游队伍穿街过巷,粤剧、潮剧、白字剧好戏轮番上阵,目不暇接,万人空巷;即便是五年一届的仙姑醮会,也能让人流连忘返。逛逛旧日闲馆,回味诙谐的风土故事,品尝一下肉蛋虾米炒水糍的别样美食,聆听一曲几成绝响的海滨渔歌,此等风情除了范和,当是别无它处可寻。
范和是个胜迹繁多的地方。敬神树庙,崇宗拜祠,族居建围,功名立匾,逢水搭桥,涌泉砌井。数百年来,造化的恩赐,勤劳的双手,妆扮着村庄的容颜,为这一方土地增添了灿若繁星的岁月痕迹。范和人如数家珍的时候,脸上洋溢的是引以为傲的笑意。逡巡雍正年间的巩宁桥;探访富商杨万兴的英雅书室;信步将军庙,瞻仰将军弯弓射虎保安宁;遨游雷公山,寻觅磨米石日涌升米救贫寒。雷鸣庵侧,古井仙水能解人间百病;城隍庙内,楹联警语可醒世态邪念。还有妈前烈圣宫、溪坝凤凰池妈宫、市场边天后宫、大路街妈庙点缀四周,城隍庙戏台、水仙爷戏台、妈前戏台三角分布,罗冈围、吉塘围、尚德围、长兴围四大围屋坐落其间,范和胜迹星罗棋布,岂非实至名归?
尤为人所称道的,罗冈围“四十八座屋,十条巷,一百四十八间房”的宏伟格局;陈氏祖祠“诒远堂”牌匾右观“金玉满堂”、左看“兰桂腾芳”的奇特技艺,还有那绝无仅有的南门瓮城、呈祥石狗、御赐匾额,若不亲临其境看上一看,可就断然枉费走一遭了。
这些年来,蕴含文化精髓的历史建筑走着日渐湮灭的不归路,有识之士的扼腕叹息时常可闻。古巷、古村、古居、古庙、古桥……点点滴滴,无一不是弥足珍贵的丰厚遗产,范和人不仅敝帚自珍,而且冀望继往开来。零散的珠子惟有穿连成链,方能愈加凸显它的价值与绚丽。为范和铭刻下难能可贵的永恒瞬间,但绝不希望是最后的留影。
二、 村名由来
范和村地处稔平半岛西北端,大亚湾畔,背靠莲花山脉狮头岭,距离惠东县城25公里,属惠东县稔山镇管辖。因地处港湾上游平原冲积地,土地肥沃,且自古坐拥优良天然港湾,海产资源丰富,加之阳光充足,海水浓度适宜盐业生产,农、渔、盐业为范和传统经济来源。同时,由于贯通潮汕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的海陆要地,交通便利,历来商贸活跃。全村现有常住居民11000余人,约占全镇人口总数的1/7。
范和古称“饭箩冈”,亦作“饭罗冈”,相传地理形貌酷似饭箩而得名,亦有取“富饶之地”之意。所能查阅的最早有关范和的文字记载,为嘉靖三十五年《惠州府志》“县属之署有巡检司四,曰内外管理,府东南一百三十里饭罗冈,洪武元年建……设官巡检各一人、吏各一人”。可见,早在明洪武元年(1368年),朝廷已经在范和设置巡检司,派驻官员进行管理。在明初,已有饭罗冈这一地方。
后来,由于在本地方言传播中,村名“饭罗冈”逐渐改易雅化为与其方言读音相近的“范和冈”。据清乾隆四十八年《归善县志》记载“平政巡司署,旧在内外管理,今在范和冈”;又据村中山顶文昌宫旁,嘉庆十三年(1808年)所立通乡《公禁界碑》“范和高岗,由狮坑山开屏,穿田起头”,可以推断,最迟至清乾嘉时期,村名已经改为“范和冈”。
“范和冈”作为村名被普通民众广泛使用,随后,在书面文字记载时,“冈”字又逐渐被有意识地去掉,简化为“范和”二字。据《惠阳县志》记载,“范和”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被作为正式地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范和村开始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始于明代,而它的历史,则应该可以追溯到元代末季之前。相传,最早在饭罗冈定居的是高、王、郭三姓。南宋末年,元兵入侵,中原战火纷飞,高、王、郭三姓先人与逃难大军南下,先后来到烟敦山下的田心仔,见此地背山靠海,清溪平川,深觉此地是非常理想的安身之地,便在此安家立业,垦荒造田,这就是饭罗冈最早的先民与村落。在随后600多年时间里,这里历经沧海桑田,随着海水不断往后退,村庄也紧跟着退海之地,不断向海滨延伸,日渐移至陇仔坎一带,最终建在山顶(即后山)旁,名曰饭罗冈。
元末明初,罗冈围陈氏迁入。据《范和陈氏二房族谱》记载,在元代末期,诸路义军揭竿抗元,局势动荡不稳,原为博罗县官的罗冈围始祖陈氏从仕公弃官归田,回闽途中经过饭罗冈,见此处“山环水聚,平原突起,峻岭苍翠”,便在此地定居下来。陈氏因当初是官宦身份,后来又善于经商,家境殷实,后人中又有考取了举人的,逐渐成了村中最为鼎盛的家族。
明正统年间,三角聚陈氏从芙蓉村迁回范和;明朝中后期,圳沟仔钟氏迁入;明末清初,水仙爷杨氏、关帝爷厅欧氏、山顶下吴氏陆续移居迁入;清顺治年间,吉塘围林氏迁入;清朝康熙初年,长兴围钟氏从海丰县迁入;清朝雍正年间,南门口庄氏迁入;清朝乾隆初年,尚德围肖氏从归善县多祝墟迁入……自范和开基建村后,发展蒸蒸日上,百姓诸家纷纷迁入范和繁衍生息,数百年间,使范和成为共有50个姓氏在此聚居的杂姓大村,村中人口长期保持上万。从族谱记载和口传故事剖析,范和村中的姓氏大多数是从福建莆田、泉州一带辗转迁徙而来,少部分则从粤东兴梅山区一带迁入,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融合,范和成了兼具客家、广府、福佬文化特色的古村落。
三、 历史沿革及村中大事
范和位于半岛向内陆过渡的地带,其海陆交通枢纽、扼山海之险的重要地位,成为朝廷司署驻地的不二之选。明初洪武元年(1368年)、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及清同治九年(1870年),归善县内外管巡检司与平政司巡检(相当现镇级政权)三度选址于范和。
明洪武元年(1368),隶属归善县内外管巡检司,建制名称饭罗冈村。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隶属归善县平政巡检司,建制名称范和冈村。巡检司署驻范和冈村。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范和出了第一位举人陈鸿猷。
清道光十七年(1836),传教士羊神父自香港渡海来到范和传教,落脚于新厝。
清光绪七年(1881年),碧甲场委员署驻范和冈村,自雍正十年(1732年)后,归善县平海盐课司派出盐大使充当碧甲栅委员,专管盐务。
民国十六年(日,英国政府借口“稔山居民劫掠英商船只”,派遣驻香港的“中国远征军”1000多人及5艘军舰、4架飞机入侵范和等5个村庄,造成民众死伤1000多人,房屋烧毁2000多间,史称“稔山惨案”。
民国二十三年(1931),建成一座西洋风格的教学楼,命名为惠阳县第十二区范和学校,即现在的范和小学。1958年,学校被评为全省、全国先进小学,校长刘汉忠曾到北京出席当年全国教育先进工作会议,领回有总理周恩来签名的,授予范和小学为“上游人民公社红旗学校”的国务院奖状。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隶属惠阳县第十二区,建制名称范和乡。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隶属惠阳县第六区,建制名称范芙乡。设范和村与芙蓉村。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隶属惠阳县稔平(第八)区,建制名称范和乡。
1951年,隶属惠阳县稔山(第十六)区,建制名称范和乡。设一村(南门)、二村(水仙爷)、三村(新厝)、四村(妈前)共四个村。
1957年,隶属惠阳县稔山乡,建制名称范和村。设群星、永光明、远景三个高级社。
1958年,隶属惠阳县稔山上游人民公社,建制名称范和营。分群星、永光明、远景三个片。
1963年,隶属惠阳县稔山公社,建制名称范和大队。盐业、渔业隶属稔山渔盐公社,设范和盐业工区、范和渔业大队,范和为稔山渔盐公社驻地。居民设范和居民小组。
1965年,隶属惠东县稔山公社,建制名称范和大队。
1983年,隶属惠东县稔山区,建制名称范和乡。
1987年,隶属惠东县稔山镇,建制名称范和村。
1999年,重修石门山上的三仙姑庙。除了雷鸣庵,还修建了一系列的景观建筑,形成大型神庙建筑群。
四、 古村落形成
随着诸姓人迁入范和,范和的发展建设逐渐以姓氏将房屋串联围建,显露“村中有围,围中有村”的布局,到鼎盛时期,有四大围屋以及围仔、六顺围等多座小围屋。规模最大、最著名的是罗冈围、吉塘围、尚德围、长兴围四大围屋,除尚德围因沧桑巨变而遭毁坏仅剩一座民居遗存外,其他围屋至今仍保存完好,成为范和村最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古建筑遗产。
(一) 罗冈围
罗冈围是范和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围屋,由陈氏族人所建,属陈氏围屋。整个围屋呈正方形,长、宽均为99米,围内建筑以祠堂为中心整齐排列。共有坐北面南的建筑八排,每排建筑并列六座房屋,作为围屋外墙的房屋正好有一百间,四十八座、一百四十八间房屋鳞次栉比,面积大小、设计风格和建筑构造基本相同。房屋排与排之间,隔着宽约3米的10条巷道,以花岗岩石板或河卵石铺砌路面。围屋在东、西、南、北方向各设一拱门,上砌门楼。南、北门楼特地仿效所城和县城,建有酷似箩耳的小瓮城,站在高处鸟瞰,箩筐形状异常清晰。后来北门被填堵,围屋剩其余三门可以进出。在南门的瓮城边摆放着一只用红砂岩雕刻的石狗,高57厘米,宽30厘米,身长37厘米,刻工粗犷,作蹲坐状,昂首前视,被视为镇围之宝,是惠东县境内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只石狗。古人认为石狗系“呈祥灵物”,常安置在村口、门口、路边等要冲之地,意在驱邪镇魔,祈求庇护安宁。
罗冈围的设计理念充分演绎了饭罗冈这一地名的含义,整个建筑如同一只装满米饭的箩筐。因为忌讳箩筐有洞,谷物外泄,所以围屋四周的墙面是不准开窗的,但因为采光问题,在解放后才凿了窗户。
罗冈围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前后,但是具体始建于何时,至今未能找到确切的文字记载。通过建筑用材考证,特别是砌墙用的青砖,规格较大,质地坚硬,也判定是明末产物。
(二) 吉塘围
吉塘围位于妈前,属林氏围屋,大约建于林氏第五代,乾隆初期(约1740年),但具体始建于何时,未曾留下文字记载。
吉塘围整体呈正方形,面宽60米,进深62米,围内正中央并排着16座双层潮式下山虎(爬狮)格局民居,四横四纵,坐北朝南,四周各有12间房屋环绕,合拢成“口”字形密实外围,只开一个南门,上盖门楼。房屋的墙角均用花岗岩条石砌筑,青瓦硬山顶,呈现显著的清中期建筑风貌。从总体布局观察,最初兴建时应有统一的规划设计,如今局部地方显得参差不齐,可能是后来房系强弱分化,改造扩建所致。
(三) 长兴围
长兴围位于新厝,该地旧称为沙公寮,原始一大块沙墩,随着外来人口不断涌入范和,后来者选择于此地落基建房,因为是村中新开发的地方,故而得名“新厝”。围屋呈长方形,长约50米,宽约30米,面积是四大围中最小的一个。围内有两排建筑,每排建有房屋六至七间不等,钟、吴、曾三姓祖祠镶嵌其里,围周三面密闭,只设南门一个出口。在南门相对的北边,建有一座祭祀北极真武大帝的玄帝宫,门口朝向与南门朝向相同且在同一直线上。
与罗冈围、吉塘围不同的是,长兴围不是单姓围屋,而是钟、吴、曾三姓同居一屋檐下。该围的始建年代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只从钟氏迁入的时间推断,最早可能建于清朝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前后,距今200多年。
(四) 尚德围
尚德围位于村中的东北面,与范和小学校区东边相连,为杨姓围屋,约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前后。围长宽各约60米,东、西两侧均设一座拱形门楼出入,围内房屋多为三开间三进深的民居。尚德围与村中的其他围屋有所不同,其本身并非通过屋舍相连而拼接成围,而是犹如修建城墙,在已有的民居四周用贝灰粗砂建起约2米多高的防卫性土墙。民国时期,尚德围遭受人为损毁,相传缘于瘟疫蔓延以及稍后的兵荒马乱,当年的繁华仅剩残垣断壁,荒废既久,遂被开辟为果园。如今所能见到的,只有一座三开间三进深的民居,还有彰扬举人公显赫身份的旗杆石。
五、 名胜古迹
(一) 诸神宫庙
范和依山而建,范和人将那座后山亲切地称呼为“山顶”,其形状仿佛一只形状可掬的小猪,故又名“猪山”。范和人素来视山顶为圣地,为了避免抢占风水和损毁山体,遂在山的周围兴建了不少神庙,城隍庙、玄帝宫、文昌宫、谭公祖庙、将军庙应运而生。
除此之外,范和同时作为一个海边渔村,也建有一些祭祀妈祖的庙宇,这不单是因为先人多来自福建沿海,更在于对海洋文化的浓郁海神崇拜。范和是客家文化与福佬文化的交汇之所,如果说客家文化的集中展示是围屋建筑,那么福佬文化的主要体现,则是散落在村中的四大妈祖庙——烈圣宫、凤凰池妈宫、天后宫(又称众神妈庙)、大路街妈庙。
另外,在稍远的石门山上,建有祀奉仙姑的雷鸣庵,因极为灵验而远近驰名。
1. 城隍祖庙
在范和这个从未有“城”这个概念的海边村庄里,由当时的四大乡绅陈氏、郭氏、王氏、高氏倡议集资,在明代泰昌元年(1620年)前后,建了一座城隍庙。城隍庙位于山顶的猪头处,据说是山顶最佳的风水位。
城隍庙布局规整,结构精妙,兼具广式和潮式的建筑风格。门楼两侧塾台展现广府格调,而前壁造型精美、色泽鲜艳的人物山水画,分布于殿宇屋脊的嵌瓷装饰,则是潮式特色工艺的缩影。整座建筑由前殿、后殿组成,前殿上方悬挂的“为善最乐”横匾,是明朝时普遍流行的城隍用语。庙堂大柱上悬挂的一对楹联,传说是驻饭罗冈的平政巡检司官员所撰。庙宇左侧连着闲馆,是村中族老商议大事的地方。在城隍庙旁建有闲馆,这在其他地方比较少见,如今闲馆已经改为老人乐园,供老人在此聚集消遣。
范和的城隍庙里供奉的神像与其他各地城隍庙对比,除了有一处与众不同以外,其余的都大同小异。正殿祀奉城隍大神,两旁分列八大将及十殿阎王等塑像,而不同的是,在一进庙门的左边,安放一位“劝善大师”的牌位和塑像。传说这位劝善大师是城隍庙里的庙祝,为保全村安宁而舍身纾难,村人为感念其恩,特为其在城隍庙里设立牌位以世代供奉。
文昌宫建在西侧山脚旁,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因建材精致,在解放时期曾被拆毁,椽木、檐头、瓦面成为兴建稔山人民广场的用料。现在的庙宇为1985年重建。
文昌宫大殿向南,但进出的大门不朝南而对西,表面上看正对西方,实际上子午角对准蛇山与黄布角沙窝山,取蛇山为笔、沙窝山为笔架之意。乡间传言,文昌宫建成,能使范和出“九举一枝花”,即九个举人(九是虚指,极言其多)、一个探花。后来范和也的确出了三个举人。
文昌宫按传统管理奉祀的主神是“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塑像左侧摆放着朱熹的塑像,朱熹与孔子齐名,素有“北孔、南朱”之称,南方人敬奉朱熹也就理所当然了。右侧是“魁星点斗”塑像,脚踏鲤鱼头,手持朱砂笔指点状元。
位于山的东边尚德围旁边、长兴围里面,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殿中祀奉民间最高神祗玉皇大帝,两侧供奉着名不见经传的周公和桃花姑娘的塑像。
玉皇大帝身为统御诸天、综领万圣的至尊之神,传说主宰者宇宙中的万事万物,统管天神地祗、人鬼及万物,支配日月风雨等自然变化和人间祸福、生死、寿夭、吉凶等人生命运。左右还有善于占卜的周公和善于化解凶煞的桃花姑娘辅佐,可谓一个算的准,一个不惧凶。正是这个缘故,玄帝宫的地位非同寻常,被村人尊为村中诸神庙之首。在村里流传下来的习俗中,客家人做事习惯于请人择日,而福佬人则喜欢求签来择日,村中民众每遇到大小事需要择日,都必定会到玄帝宫来求签,其它神庙每逢行事择日同样需到此庙来。玄帝宫属于道教派系,道教中的天使道除具有驱邪缚魅、捉拿鬼怪的神通外,还拥有符水治病、符章保平安的本领。故而,玄帝宫中的符章深受村民的追捧,有“谭爷公的签诗,帝爷公的符”之说。
4. 谭公祖庙
位于山的北坡。谭公是惠东本土最富盛名的神灵,世人公认的谭公庙源头位于惠东县平山九龙峰的谭公祖庙。范和谭公祖庙的香火,相传是在清末光绪年间,因为村中年景不好,牛瘟传播,村民千方百计从九龙峰引入的。初时,谭公香火只是寄放于山顶五谷帝庙中,文革时,五谷帝庙也被平毁,直至1986年,村中信众在山顶重建一庙,取名“谭公祖庙”,庙内遵照旧例,供奉五谷帝及谭公祖庙。2000年又大兴土木进行扩建,方形成现今堂皇庄重的谭公祖庙。
5. 将军祖庙
建于山的东北边,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庙宇虽不恢宏,但地位显赫,范和人称此庙为保护神。
庙里祀奉的将军神像是杨文广,一方面是为了纪念杨文广为民除害,但更主要的是利用其英灵不灭,镇住居高临下的虎头山。相传虎头山在距离村右后侧几公里的蛇山脚下,居高临下,虎视眈眈,对身为猪山的山顶极为不利,为避免虎吃猪,须有将军在这里把守。在动荡不安的旧社会,将军祖庙具有重要的地位。旧时每当村中遇到什么重大事情,耆老们都会齐聚在这里祈福求平安。
6. 凤凰池妈宫
凤凰池妈宫,又称溪坝妈,是范和历史最为久远的妈祖庙。由于神灵十分灵验,连游手好闲之辈也能得到好处,遂也被称为“贼妈”。
庙宇最早建在新厝大壆顶,后来庙宇被洪水冲毁,神像随着水流漂到巽寮的凤凰池边。当地人发现神像卡在岸边的石缝里,本想把神像取出来,但不管怎么弄都不成功,只好在原地烧香叩拜。由于灵应,当地人便在原址建起一座小庙,称“凤凰池妈宫”,引得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一次,一批范和人前来求福,无意间发现大殿供奉的竟然是被供水冲走的范和溪坝妈神像,范和村民便强烈要求把神像请回,巽寮人却心有不甘,于是双方发生了争执。最后双方达成协议,各自供奉半年,每年农历五月初二妈祖神像从巽寮请回范和,冬至前农历十月十五日由范和送回巽寮。从巽寮请回妈祖神像后,村民先是在溪坝地方搭一间小木庙供奉,木庙可以灵活拆迁,农历五月初二前搭好迎等,冬至前送回后即把木庙拆除。现在的凤凰池妈宫是2004年新建的,占地300平方米。
妈前烈圣宫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如今村人在修葺时在原来的筑材上贴上了现代的瓷片。
8. 众神妈庙
建在现在的市场边,始建于清朝光绪十八年(1893年)。
9. 关帝爷厅
建于清朝乾隆十六年(1751年),位于全村中心老米街中心上端。历史上村中有“两保合心”之说,“两保”即隍爷保、妈前保,“心”就是老米街的关帝爷厅了。全村以关帝爷厅为中心,右边属于隍爷保,左边属妈前保。
10. 水仙宫
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宫内横匾“万世永赖”相传为举人沈敬德所题。
11. 雷鸣庵
雷鸣庵坐落于石门山脚下,始建于清代嘉庆四年(1799年)。其实际占地面积不大,但在建筑技艺上,注重兼收并蓄各种庙宇风格的精华,造型玲珑,做工精巧。然而在建国初期的“破四旧”浩劫中,庙宇饱经摧残,仅剩断壁颓垣。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才由侨胞、港胞和范和村的热心人士捐献善款,重建了中间一小庙宇。1999年因地狭庙小,年久凋敝,善信再度募捐重建,虽然在建造时总体上保留原有的建筑基调,但也具有相当明显的现代风格。
雷鸣庵殿堂纱帐之内,前排有两个塑像,稍大的是正仙姑,旁边稍小的是王母娘娘;后排并列三位仙姑的塑像,中间粉衣的为冯仙姑,两侧分别是绿衣的张仙姑和蓝衣的何仙姑。
雷鸣庵右侧上方,有一个面积数平方米的天然石洞,洞内有泉眼自涌,后来人们砌起井台保护古井,称为“仙姑古井”。井水至今仍然喷涌不断,纯净甘甜,可供饮用,被人们视为圣水,范和人自古以来就有专程到此挑载井泉的传统。
(二) 古戏台
范和至今仍很好地保存着三座明清时期的古戏台,分别是城隍庙戏台、水仙爷戏台和妈前戏台,三座古戏台分布村中东、北、南三地,呈三角形。据查证,惠东全县现存类似的古戏台共五座,除两座为九龙峰谭公祖庙戏台外,其余三座正是范和的这三座古戏台。
1. 城隍庙戏台
城隍庙戏台是范和三座古戏台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始建于明代泰昌元年(1620年),坐东南向西北,与城隍庙相距不足百米,不正对城隍庙,意在避开遮挡城隍庙正对骆山尖峰的风水位。整座建筑面阔三间,歇山顶,四周带回廊,潮式与广府风格兼具。台基用青麻石砌筑,故称“石戏台”。台基内部为空心,上部铺设木板,初建时台基中心还放置了五个大瓮(缸),形成一个大音响。戏台前檐柱为四角石柱,金柱为八角石柱,采用前檐明间柱子移柱手法,使明间的宽度远远大于次间宽度,大幅度增加了舞台表演的空间。前后台用木板隔开,戏台两侧走廊供演员出入使用。后墙中间开一小门,后台两侧各开一圆形窗。戏台原高度为1.38米,据说此高度与城隍庙内塑像坐位及戏台东侧的关帝爷厅的牌坊楼成一水平线。
2. 水仙爷戏台
水仙爷戏台建于清朝道光十一年(1831年),与水仙爷宫正对约相距30米。戏台为砖木结构,布瓦歇山顶,绿琉璃瓦剪边,正脊中部置宝葫芦。戏台作敞开式,台高0.9米,面宽7.8米,进深10.6米。台边用青麻石砌筑,内铺木地板,前为戏台,后为更衣室,中间用木板隔开,两侧有拱形门通往后台,后墙中部开一圆形窗。前檐柱为四角石柱,上置抬梁式木构架,栋梁有纪年。20世纪50年代,村民在两侧各建了一间房屋,戏台被夹在中间,至今仍维持着这个格局。
3. 妈前戏台
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坐西南向东北,立面近似正方形,面宽6.62米,进深7.92米,为砖木结构,布瓦歇山顶,正脊中部置一宝瓶,绿琉璃剪边。戏台作敞开式,高1.6米,台边用青麻石镶嵌,内铺木板。戏台中墙开一圆形窗,两侧各有一个通往后台的拱形门,拱门上方分别横书“吟风”、“弄月”。前檐柱为四方石柱,前金柱为八角石柱,后金柱为圆木柱,两金柱之间上置抬梁式木结构,有明显的“三载五木瓜”潮式风格,栋梁有纪年,记载了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重修的详细时间。戏台前方是看戏的广场,正面遥对烈圣宫。
(三) 宗族祠堂
1. 罗冈围陈氏祖祠
陈氏祖祠建在罗冈围内,堂号“诒远堂”,堂中悬挂的一块木质牌匾,采用在匾内嵌入竖排薄木片,木片两侧分别书写文字的方法,营造出不同观看角度显示不同文字的效果。正面看是“诒远堂”三个字,从左侧看是“兰桂腾芳”四个字,从右侧看则变成“金玉满堂”四字。
如今祠堂内的脊饰壁画、石柱匾额都保留着原样,梁木则被重新上漆,令建筑看起来新簇鲜艳。陈氏族人在修葺时,除了在屋顶装上了一盏吊灯,以及在祠内墙面新铺现代的白色瓷片外,并没有破坏原来的墙体结构,所以整个祠堂基本保持初建时的模样。
2. 三角聚陈氏祖祠
三角聚陈氏与罗冈围陈氏本是一脉相承,陈氏始祖从仕公带着族人定居饭罗,次子获禄公居饭罗冈,三子获寿公则居芙蓉村,直至第四世隆基公时,才迁回饭罗冈,成为三角聚陈氏始祖。三角聚陈氏祖祠门口横匾上书漆金“亚元”二字,因陈氏族人中考取过举人第二名而得来。祠堂门前竖立着两对四条旗杆石,显示陈氏当年的辉煌与成就。
进入祠堂内,在大堂上方悬挂着一方圣旨牌匾。该匾为硬木质地,红底金字,四周雕刻六条鎏金翔龙,文字乃陈鸿猷所摹。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因陈鸿猷育才有方,受朝廷嘉奖,特颁发圣旨追赠陈鸿猷父母官诰,陈鸿猷将圣旨内容摹制成木匾悬挂在祠堂大堂上方,以显耀家声,世代保存。
(四) 范和小学
走进范和小学,正对着门口的是一栋具有明显西洋风格的建筑,墙体为白色,屋顶的墙面正中镶嵌着一枚大大的红星。它建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面积400多平方米,上下两层,共四间教室,两间办公室,楼面铺设木板,每个教室后面用木板隔出两间教师宿舍。
范和小学原名为惠阳县十二区范和学校,是民国时期涌现的新式学校。其原先设置在山顶文昌宫庙宇内,后来迁至天主教堂及伪乡公所(原范和乡政府旧址),取名“范和求实学校”。由于几经迁移,校舍简陋,与儿童入学需要及大村风范不相符,于是,村中的有识之士倡议选址新建校舍。时任区伪联防队队长副官郑集祥大力组织,举全村之力于民国二十年建成了一座崭新的教学楼,就是惠阳县第十二区范和学校。这座学校在解放前夕侥幸躲过了战火的摧毁得以保留至今。如今,范和小学在西式楼两旁新建了教学楼,而这座西式楼则用于行政办公。
(五) 天主教堂
在罗冈围外不远处,在其南门和西门之间的转角附近,有一座黄墙尖顶的哥特式天主教堂,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它虽于2005年新建,但这个天主教堂却拥有悠久的历史。
清朝道光十七年(1836年),传教士羊神父自香港渡海来到范和传教,天主教从此在范和占有一席之地。据相关地方史书记载,“天主教传入惠东,始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然而,范和的天主教会活动实际远比文字记载提前了38年。
传教士前期筹资在大路街购地修建了一座简易的老圣堂,随着信众增多,空间有限,在1925年终于建成一座西洋排楼式新教堂,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名曰“圣母堂”。由于教堂破败,2005年被拆除,就是如今所见到的哥特式大教堂。
范和的天主教会,从它诞生的那一刻直至解放前,一直隶属于香港教区管辖,而且是稔平半岛上唯一设有主教的教堂。现有教徒约170人,其中范和本地约占70%,以罗氏、粱氏居多。
六、 历史人物
相传范和村中曾经考取过四位举人,但是有确切文字记载的有三位,分别是陈鸿猷、沈敬德、杨沛霖。而在其他方面颇有成就的有被称为“财帛星”的吴祥财,还有乐善好施的郭琰公。这些人物因成就突出或影响力非凡,至今为范和人所津津乐道。
(一) 育才有方陈鸿猷
陈鸿猷,字蔚其,范和村三角聚人。他敏求好古,学问渊博,清乾隆五十四年己酉(1789年)拔贡,在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考取了甲寅科试第二名举人,即亚元、经魁,官至广东肇庆府高明县训导,领教谕衔。他是范和考取的第一位举人。
陈鸿猷的宗族与罗冈围陈氏原是一脉同祖,皆为从仕公派下胤裔。初始,从仕公次子获禄公居饭罗冈,三子获寿公则于芙蓉村开基,传至第四世隆基公时,又回迁饭罗冈,成为三角聚陈氏始祖。按照辈分,陈鸿猷属三角聚第十二世。
嘉庆四年(1799年)六月,刑部员外郎伊秉绶出任惠州知府,应所属十县士绅议请,迁建惠阳书院于丰湖(即西湖)黄塘。陈鸿猷与伊秉绶都擅长书法,彼此同道中人,有较好的文墨交情。伊秉绶倡议鸩工集费时,陈鸿猷急公好义,以丰裕家财慷慨乐捐,高达白金五千的总费用,多半是其鼎力襄助。在嘉庆五年(1800年)六月至嘉庆六年(1801年)冬的施工过程中,陈鸿猷被公推为董事,筹划主理具体事务。书院竣工,广达百亩,知府伊秉绶为之易名“丰湖书院”,陈鸿猷欣然受命提笔撰写了《迁建丰湖书院碑记》,并与其余捐田助银者各以神主入祀报功生祠。
嘉庆中期,新会人张保(又称张保仔)入海为盗,势力日盛,以海船数百艘、部众四万余人称霸于外洋,劫持洋人船只,挫败官兵围剿。由于盗船时常沿着广东水域神出鬼没,濒海乡镇屡屡惨遭蹂躏,富庶的范和更是首当其冲,陈鸿猷以毁家纾难的气概,集结乡人青壮练武自卫,凭借围屋高墙联防优势,屡次抵御盗贼犯境。又积极奏请官府批准,精心挑选海港隘口要地,独立出资创筑靖安炮台,对出入的盗船予以主动反击,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范和周边的紧张局势。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陈鸿猷出任肇庆府高明县训导,兢兢业业,悉心教诲县学诸生员,日常论文课艺,时刻不忘以“业精于勤,毋荒于嬉”殷切告诫,学子们在其严格要求下,无不自觉发奋攻读。陈鸿猷居其位、谋其政,其渊博知识与严正学风素得市民好评。陈鸿猷因育才有方得到朝廷嘉奖,不但俸升三级、领教谕衔,且父母也得到朝廷封赠。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朝廷特地颁发圣旨追赠陈鸿猷父亲为修职郎、母亲庄氏为八品孺人。
陈鸿猷卒于道光三年(1823年),在官署中不幸病逝,任仅五年。其棺木归乡护送出城时,当地士民皆泣不成声,纷纷沿路摆祭。即使时过境迁,史志仍赞誉道“至今犹追慕焉”。
(二) 才思敏捷沈敬德
沈敬德,清朝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科举人,是范和村考取的第二个举人,职授候补平远县儒学训导。沈敬德自幼聪明伶俐,才思敏捷,进入官学经过数载的学习后,终于考取了举人。
(三) 能文能武杨沛霖
范和村的第三位举人杨沛霖出身于一个耕读相传的贫寒家庭,两岁时,粗通文墨的父亲便有意教他识字,仅过一年,他已是唐诗宋词倒背如流,及后寒窗刻苦攻读,学业日有长进,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戊子科乡试榜上题名。相传朝廷原本委任其为某儒学训导,但杨沛霖无意仕途,终究没有赴任,选择了教书育人的道路,长期在归善县黄埠开馆授徒,门下弟子得其言传身教,多有科名成就。
道光三十年(1850年),潮州盗匪猖獗,时常袭扰海疆,甚至以海船远涉攻击平海所城。刚刚莅临归善知县的王铭鼎率领官兵紧急救援,不料久攻不下,只得就近致书求助杨沛霖。杨沛霖挺身而出,认为保家卫国责无旁贷,于是积极四处招募训练乡勇,为前方输送兵源,最终协助王铭鼎平定了匪乱。咸丰四年(1854年),三合会成员何六在东莞县拥众暴动,身着戏服,头裹红巾,造洪顺堂、洪义堂印,自称“洪兵”,清廷视之为“红巾贼”。由于“洪兵”势力发展迅速,邻邑乡堡多被占据,范和人心惶惶,杨沛霖沉着应对,联合附近村社订立乡约,集结丁壮团练自卫,于社会动荡不安的时局下,维护了一方安宁。
杨沛霖为人果敢,有勇有谋,然而毕生仅以舌耕糊口,后因中风病故,享年八十一岁。
(四) 跌宕人生吴祥财
被称为“财帛星”而为世人所熟知的吴祥财,因其凭着坚忍不拔的打拼精神,从原来的穷苦孤儿一跃蜕变成为声名显赫的大富翁,在范和一带至今仍旧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美谈。吴祥财是不是财帛星下凡,谁也说不清楚,不过这个称号出现在他还生活穷困潦倒时,后来他确实富甲一方。
吴祥财原非范和人,也不在本地出生。清初康熙年间,年方七岁的吴祥财跟随母亲从归善县山区辗转来到范和,孤儿寡母流落他乡,无片瓦可栖身,日子过得异常穷困。其母咬紧牙根,每日上午上山割草,下午到盐町挑盐,奔波操劳,才得以勉强维持生计。吴祥财小小年纪却很懂事,总是看准时辰,走到港口向出海归来的渔船讨要些小鱼虾,人家见他可怜,总会施舍一些。所讨之得,除了够母子俩食用,偶尔还有多出的,就拿去跟别人交换点物什,以备日常之需。
然而,某一天,其母外出劳作,由于劳累过度,挑盐途中倒地猝死于大墩桥附近的荒草丛,等到热心相助找寻的村人发现时,尸首早已被蚂蚁群搬运的土灰所覆盖,形成隆起的小土墩,人们靠着旁边遗下的破箩筐而最终确认其母葬身于此。孤苦伶仃的幼年经历,极大地磨砺了吴祥财的志气,他不但没有为苦难所折腰,而且依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奋勇拼搏,实现了人生道路的峰回路转,最终成为范和村史上久负盛名的大富商。
吴祥财人到中年,厄运离奇地一扫而光,而财气则从天而降,靠着从事渔业的机遇一举发迹,至四十六岁时臻至巅峰。其人生的起伏转折,或许有冥冥中的命数注定,但更离不开后天的努力。
长年累月到海边讨鱼的经历,使他对出海捕鱼的行业状况相当熟悉,在与渔民们的交谈中,他逐渐积累、掌握了范和港的渔汛规律。什么时候的季节,什么时候的天气,什么时候的潮汐,在什么地方才能捕到什么样的鱼,他都了如指掌。年纪稍长后,吴祥财颇有些力气,被渔船大户招揽去当了雇工,跟随渔船漂泊外洋劳作。捕鱼这行当也是靠天吃饭,一天撒网下来,倘若运气不好,半点收获都没有。每遇到这种状况,船工们只能望洋兴叹,吴祥财却凭借所记得的过往一些渔船曾经满仓归航的方位,加上自己长年的观察与思索,尝试指导船工行船捕捞,皆有所收获。
慢慢地,吴祥财在业内声名鹊起,礼请他随船出海的人纷至沓来,尤为神奇的是,只要吴祥财登临导航的船只,都比其他人的收益多出数倍。据说当年的范和港,只要船工们在渔船出海时说句“吴祥财有份的”,准能满载而归。为了留住吴祥财,不少船主大户不但聘金阔绰,而且允诺让其入股分成。随着身价日益看涨,吴祥财也成了范和渔港的第一大股东,单是每年股金收入就已钵满盆满。累积了丰厚财富的吴祥财,不愿只是“为他们作嫁衣裳”,于是斥资置造自己的船队,广购田地,兴建屋舍,壮大家业。以至于人们盛传只要站在大望山向下望,能看得见的田地几乎都属吴祥财所有。
(五) 乐善好施郭琰公
清朝康乾盛世之时,范和出了个郭琰公——一位在村史上颇具影响力的传奇人物。郭子琰,号春岩,乡人尊称为“郭琰公”。琰公生来体貌俊伟,天庭饱满,自幼勤奋好学,在同龄人中聪颖超群,及后经商有道,中年事业有成,晚年鹤发银须,乐善好施,以其德高望重而得仁声。
据乡间族谱等资料记载,琰公的家境初始并不宽裕,尤其是其父亡殁之后,“家业无几财帛”,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就落在他身上。于是琰公开始为生计奔忙,每天到渔港赶早选购鱼货,然后肩挑担子走街串巷贩卖,风里来、雨里去。艰难的日子造就了琰公勤奋俭朴的性格,在略有积攒后,他把握时机大胆投资,置造渔舟,获利颇丰,生意经营渐入佳境。靠着自己的拼搏,琰公从无名小贩一跃而成体面富商。
除了从商的先天资质与后天努力,琰公为人处事的娴熟技巧也给他带来了大量商机。当时驻扎在饭罗冈的平政巡检司官员,非常依赖郭琰公的能力与信誉,特地委派他代为征管渔盐等海税,其范围涵盖西起宝安县,东至海丰县的一线海域。由于琰公富甲一方,加之名望显赫,以至于后来历任巡检司官员在到任时没有不先行登门拜会的。
然而,家业殷实、如日中天的郭琰公,不仅严于律己,而且为富好仁。对于乡社倡议的公益捐助,他都会慷慨解囊,每每数额之多“捐题名常冠首”。凡是贫民废疾者,无论年景收成是否丰歉,每月照例施赠米钱。家族亲戚不分亲疏,一律固定提供日常所需,为叔侄们拔地兴建屋宅,改善居住条件,且给予生意本钱以供自立营生。至于外戚昆弟、六姨婆之子等,为之建宅、供养也是不计钱粟。
郭琰公因奉命征收各处税金,时常往来于芙蓉、大墩等地。其时溪流环绕,舟渡少而不便,又没有搭建桥梁相通,一旦淫雨霏霏,山洪来袭,商旅行人便屡屡受阻,无计可施。即使是平时水浅,身着长衫步履的郭琰公也不能不为此烦恼不已。思量再三,琰公终于下定决心,独立斥资建造芙蓉与大墩两座桥。桥用条状石板平铺砌成,尽管算不上规模宏大,横跨却也有30余米,而且选址刚好位于咸淡水交汇地段,受潮汐影响相当明显,造价之巨额、施工之艰难可想而知。
传说郭琰公大举营造芙蓉桥的时候,还曾有过一段小曲折。正当工匠们备妥石料、灰沙等着手动工时,当地村人却突然奔出阻拦,声言此处乃是他们的固有地头,建不建桥是自个村族的事情,无需劳烦外人;如果不慎坏了本村风水,你们如何担当得起?郭琰公寻思,自己造桥情切,未能事前与人家详细商议,确实礼有不周。于是坦诚致意,耐心劝解,期求村人通融支持,并慨然允诺,只要当地应承建桥大计,自己愿无偿捐出田地和盐町作为答谢。经过双方几番协商,当地人最终为琰公的精诚所打动,而琰公也信守诺言,让出半边风水山及盐町三漏,石桥工程顺利如期完工,水道遂成通衢。
《周易》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郭琰公生于清初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壬午,卒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乙巳,以八十四高龄寿终正寝。
七、 风土民情
(一) 婚嫁习俗
范和人的婚礼在遵循下定、择日等传统繁文缛节之外,迎娶仪式自有特点,别具一格。
如遇到良辰吉日,村中有多家同时举行迎娶喜事的时候,最早的一家按照常规程序进行,稍晚迎娶新娘的人家,新娘下了花轿,步入夫家,则需腰挂小篓进门。腰挂小篓是因为有“先行搞浑水,后来拾满篓”这一说法,寓意后到后得,既是避讳,也是祈福。
新厝林氏某房,新娘进门时,要头戴斗笠。相传是因为林氏祖先在迎娶时,恰逢天降滂沱大雨,为了不耽误进门吉时,匆忙中拿出斗笠让新娘戴上,及后家运亨通,财丁兴旺,自此一直沿袭至今。
旧时浮家泛宅的渔民,要划着“龙船”迎娶新娘。当天,十多位中年妇女分列两行,头戴凉帽,身穿花衣,手握船桨,用长布条制成的“龙船”围系一侧,边划木浆,边唱渔歌,以舟迎接新娘进门。
(二) 食福
每年,村中定时大摆筵席,六十高寿以上的耆老长者会齐聚餐,乡人称作“食福”。过去人均寿命较低,能活到六十以上便是有福之人,老人们能够享受此等待遇的时间有限,因而吃的次数越多,意味着寿越高、福越多。
旧时的“食福”也称“猪屎福”,牲畜粪便在农村是下田肥料,村社约定俗成,猪仔外面放养拉的屎属村集体所有,每年通过投标形式竞投,所得资金用于支付老人“食福”费用。如今“食福”的资金,基本来自于集体经济、庙宇油灯钱及慈善人士赞助。
(三) 端午节抢炮头
范和人很看重端午节。早在农历五月初二,就举行隆重仪式,从巽寮请回妈祖神像安放于村中祀奉。五月初五开始龙舟竞渡,五月初六举行抢炮头活动,各处神庙邀请戏班演出。“抢炮头”是惠东境内除了范和之外绝无仅有的民俗活动。
“抢炮头”于每年农历五月初六在村中溪坝妈宫前举行。由妈宫在特制的炮仗炮头处,插入一根约10厘米长、刻有标记的小竹筒。燃放炮仗时,炮头爆炸,将竹筒弹出腾空而降,村人以闲馆为单位,组织人员群起竞抢。相见历来传言,谁若是抢到竹筒,谁来年就会鸿运当头。每次燃放36枚炮,头炮最为抢手,如能一马当先抢得,必定贵人相助、财源广进,没有人不争先恐后一夺好意头。抢到竹筒后,随即交回妈宫确认,再由妈宫赠送一面镜子给该馆保存一年,以示荣耀喜庆。明年农历初四,镜子必须按时交还妈宫,重新进行抢夺。
历史上,村人过于激烈地抢炮头,不时突发纠纷及伤痛之事。为尽可能避免意外,如今端午节抢炮头改为随机抽签进行,谁抽到哪顿炮的签,哪顿炮弹出的吉祥竹筒就属于谁。而且因应生齿日繁,特地增加燃放炮数,满足更多村民参与的愿望。
(四) 醮会
醮会,又名打醮、设醮、建醮,是以酬神祈福、驱邪纳吉、娱人娱神为内容的传统民间祭祀活动。醮,本是古代嘉礼中的一种简单仪式,如举行冠礼、婚礼时,持酒念辞以祝贺。其后道教徒为求福禳灾而设道场祈祝诵经,亦作“醮事、醮祭”,世俗多称为平安醮会、太平清醮。范和村中醮会繁多,其中中元醮会、谭公醮会、仙姑醮会以规模大、规格高而最负盛名。
中元醮会,以赈孤普度活动为主,旧时每年于农历七月十四期间举行。中元节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诞辰,故称“中元地官节”,民间讲究对无所依靠的孤魂野鬼起坛超度,举行分衣施食仪式。范和是在农历十二日起醮,设立隍爷公醮坛与妈前妈醮坛。十三日晚,两醮坛组织人员于村中心圳沟边开始占河沟,以河沟为界,摇旗呐喊,互掷鞭炮,若率先占过对方河沟则为胜。十四日散祭,晚上举行普祭,随后进行打“大士”(用纸做的“大士爷”)及“抢孤”(普祭的祭品)活动,以送走游神野鬼,祈求国泰民安。
仙姑醮会,每五年举行一届,解放后一度中断,至1994年农历九月初四才得以恢复,并举行了第一届。最近的一次为2009年农历九月十六的第四届。醮期五日六夜,不设出会龙景。醮会期间,十八相邻敲锣打鼓贺大醮,千万信众欢天喜地祈平安,醮区有人如鲫,车水马龙,彩旗招展,鲜花锦簇,盛况空前。
谭公醮会,始于清末光绪十三年(1887年),每十年一届。解放后中断,1997年恢复,始为第一届。在几大醮会中,谭公醮会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尤以出会龙景引人入胜。七天醮会期间,三日打醮,三日出会,一日普祭。龙景、扮景、扮戏、飘色、腰鼓、舞蹈等队伍,到外村巡游,参与扮景人数达2千多人,这是本县其它醮会所不及的。
八、 民间音乐
惠东渔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日是全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这一天,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揭晓,惠东渔歌榜上有名,成为我市惟一入选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广东省惟一入选的传统音乐类项目。
惠东渔歌是我国岭南民族音乐文化的一朵奇葩,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历史悠久,据《惠州府志》和宋朝《太平环宇记》等史书记载,惠东渔歌于宋朝时期随惠东渔民的先祖从福建沿海一带传入,流行于惠东平海、稔山、盐洲、巽寮等沿海地区。早期的惠东渔民(疍民)社会地位卑微,疍民之间形成了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社会群体,长期过着艰难的海上漂泊生活,“出海三分命,上岸低头行”就是他们生存境况的真实描绘。面对大海、蓝天,他们用一些古老本土曲调来寄托情感,以歌自乐、以歌解忧。经过岁月的积淀,逐渐形成了疍家独特的曲调、风格和演唱形式,皆为无伴奏清唱,旋律优美、婉转且带有一点淡淡的伤感,这与他们当时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它曲调品种繁多,据目前收集到的就有29种。如:“妹仔调”、“哦哦香调”、“阮介姆调”、“啦打啲嘟啲调”、“哎哎调”、“咦嗳嗳调”、“乙尺上调”等等。惠东渔歌的艺术风格形成其曲调独特的艺术特点:
一、惠东渔歌音乐有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咏叹性。它的音调接近语言且在演唱中情绪平和,音乐旋律起伏不大,悠扬婉转,曲式较为短小,这是它与我国其他地区的民歌较为不同之处。
二、惠东渔歌的衬词、衬句和拖腔运用十分丰富,几乎每首渔歌都有,有在开头的,也有在歌曲的中间部分的,更有放在结尾处的,特别是在结尾处的衬词、衬句和拖腔,使歌曲的风格具有海洋气息的独特音韵。
三、惠东渔歌既保留了中国民族传统音乐调式特点,也善于吸收地方民间音乐和地方戏曲来充实自身。原生态惠东渔歌大多为五声音阶,且以“宫”、“徵”为主。但随着原生态渔歌的发展,吸收了当地(福佬地区)的民间音乐和戏曲,把7音和4音融入惠东渔歌,作为旋律的过门,从而丰实了惠东渔歌的音律。目前惠东渔歌少部分为五声音阶,大部分为七声音阶。
妹仔调《唱歌也要茶润喉》
3 3 7 6 1 2 3 5 3 2 2 — (1) 唱 歌 也 要 茶 润 喉 嘞
(3) 唱 歌 也 要 茶 润 心 嘞
3 7 6 1 2 3 5 7 6 5 5 5 —
无 茶 润 喉 嘞 声 喉 燥 啊
无 茶 润 心 嘞 声 喉 紧 啊`
6 1 1 2 3 5 7 6 1 2 3 2 1 1 1 —
阿 妹 仔 嗳 嗳 声 喉 燥 啊
阿 妹 仔 嗳 嗳 声 喉 紧 啊。
(2)“庵仔”抽筋拔桶索嘞,一身激成苦瓜篓啊,阿妹仔嗳嗳苦瓜篓。
(4)“俺仔”抽筋拔桶索咧,一身激成苦瓜藤啊,阿妹仔嗳嗳苦瓜藤。
咦嗳嗳调:《一双金竹标落河》
钟花园 徐石榴唱
6 1 1 2 3 2 3 0 3 3 5 3 5 3 2 1 6 3 2 1 1
一 啊的 双 啊 金 竹 标 落 河啊嗳 咦 嗳 呀
做 啊的 官 啊 之 人 你 唔 配啊嗳 咦 嗳 呀
一 啊的 双 啊 金 竹 标 在 旁啊嗳 咦 嗳 呀
做 啊的 官 啊 之 人 你 唔 爱啊嗳 咦 嗳 呀
6 1 1 2 3 2 3 0 2 3 2 1 6 1 5 6 7 6 2 7 6 6 7 5 6
一 啊的 对 啊 鲤 啊俚嗳 鱼啊俚啊 海呀 底 梳啊咦嗳 嗳
情 啊的 愿 啊 要 啊俚嗳 配啊俚啊 耕呀 田 哥啊咦嗳 嗳
一 啊的 对 啊 鲤 啊俚嗳 鱼啊俚啊 海呀 底 行啊咦嗳 嗳
情 啊的 愿 啊 要 啊俚嗳 嫁啊俚啊 耕呀 田 郎啊咦嗳 嗳
九、 传说·故事
(一) 冯仙姑石门升天
莲花山脉余脉逶迤西行,直抵大亚湾畔而止,一座葱郁秀丽的山峰拔地兀立,这就是石门山。石门山横卧北面,自成范和的天然屏障,相距仅4公里。山体层峦叠翠,幽谷松涛,半山腰间但见一巨石巍峨壁立,高约十数米,忽有一道弧状裂缝自顶端就势劈向底部,浑然生就一扇半月形石门,堵住了俗世通向仙家洞府的入口,石门山便是因此而得名。山间古木参天翠竹婆娑,溪流潺潺,钟灵毓秀。传说中的冯仙姑修炼得道,最终来到这里羽化升天,石门山于是平添了一段灵气,以地蕴仙迹而名扬四方。
冯仙姑的许多美妙奇闻在民间久传不衰。相传冯仙姑原是归善县平政司骆村(今属铁涌镇)人,姓冯,名唤亚莲,生于清代乾隆四十四年(1779)。因为家境贫寒,父母操劳过度而相继病殁,留下年仅两岁的冯女伶仃待哺,后由婶母含辛茹苦,扶养长大。冯亚莲自幼天赋超群,加之瑶池王母娘娘暗中点化,愈发出落得才貌绝佳,十三岁已是能歌善舞,吟诗作对更不在话下,乡邻们惊为天人下凡。每当与同龄姐妹相约上山劳作,别人顶着烈日挥镰割草,汗滴如雨,忙得不可开交,冯亚莲则径自藏身于树荫处纵情放歌,逍遥自若。迨到夕阳西下,她却也和姐妹们一样,肩挑着满满一担草料轻松往回赶,羡煞众人。
有一年,村里人为了便利耕作与出行,商议后决定在绕境的溪流上搭筑一桥,于是重金聘请风水先生择选佳地,随即破土动工。不料天不从人愿,不管村民如何百般折腾,数次易址,工程进展始终受阻,眼看着建桥愿景就要化为泡影,人们焦急万分。某一天,冯亚莲恰好途径该地,无意间闻知情状,不禁掩嘴而笑,自告奋勇上前指点。主持桥工的尊长一看是个黄毛丫头,心生鄙夷,不由分说便喝斥着赶她离去,冯亚莲不为所动,慨然直陈己见,赢得了在场绝大多数人的赞同,认为依言尝试一下也无妨。不久,石桥铺设竟然出奇顺利而圆满落成,冯女的贤名一时间遐迩皆知。其后,一风水先生云游路过,停留观察形胜良久,大赞此桥选址、设计的高妙。人们至此才恍然明白,原来该处及船形地,架桥如树桅,船的桅杆只能安插在中央而不能在头尾,故而桥没有恰如其分地建在合适地形是不可能成功的。
冯亚莲十八岁那年,因其秀丽贤惠,才貌远扬,提亲之人终日络绎不绝。在得知婶母不明就里把自己许配平海张氏之子。并即将择吉迎娶后,冯女泪如雨下,不食不眠不肯相从。亲人们继然不会想到,此时的冯亚莲早已修成正果,并与神仙约定于男方迎娶之日辰时,投奔范和石门山登仙。迨到出阁那天,不曾想迎亲队伍提前抵达,冯亚莲仓促间脱身不得。幸得神仙见状略施法力,一时乌云密布,雷霆万钧,大雨倾盆,迎亲队伍立马乱作一团。冯女乘机脱逃,飞奔石门山,她沿小路而上,无奈路岖地滑,行走异常艰难,到达山腰,时辰已过,仙洞大门訇然紧闭。冯亚莲只好倚着石门前一石,立地羽化成仙。
冯亚莲登仙之时,苍穹电闪雷鸣,白光阵阵震撼河山,惊动山神慌乱出来探个究竟。山神不识庐山真面目,厉声斥道:“你是何方妖孽?胆敢在此作祟,玷污仙山圣地!”冯亚莲不由杏目圆睁,应声说:“我奉王母诣旨在此得道升天,尔等小神休得无礼。”山神将信将疑,心有不甘地说:“你若是果真奉旨登天,位列仙班,当受小神顶礼而安然无恙,可敢受我三拜?”话音刚落,随即下跪三拜九叩。冯女稳如泰山,依旧倚石岿然不动,山神至此方才相信确实是上仙莅临,连忙下山一显神通告知人间善众。
归善县县衙方大人恰好清乡返程,途经王爷径,前方快马闻知奇事赶紧报上,方大人难以置信,遂下令改道直往石门山一探虚实。仪仗才到水磨溪畔,已远远可见迎面山上人影争相围观,于是下轿步行前往,到了山脚下,又脱鞋赤脚上山。走到石门之旁,一眼瞧见冯亚莲倚石而立,玉容不变,方大人上前作揖施礼,半天不见回应,端详片刻,忽以脚作欲踢状,冯女还是不为所动,转而退却官服,再度虔诚行礼,冯女仍旧岿然不动,这才真正相信她坐化升天了。方大人面朝冯亚莲真身,恭敬祈道:“你若果真雷鸣归位,得道登仙,当思庇佑一方,惠泽苍生,我愿倡议四方善者仁翁为你在此建造庙宇,世代香火供奉。”嗣后,石门山下便建成一座供奉冯仙姑的雷鸣庵。
(二) 范和妈祖的故事
范和的妈祖庙中,历史最为久远的要属凤凰池妈宫。凤凰池妈宫,又称溪坝妈,庙宇最早建在新厝大壆顶。当时新厝周围还是一片海滩,有一年山洪汹涌而至,冲毁了庙宇,妈祖神像随着水流进了大海,一直漂到巽寮的凤凰池边,卡在岸边的石缝里。当地人发现后,想把神像取出来,但不管怎么弄也没能成功,只好在原地烧香叩拜。说来也奇,一拜就灵,渔民出海捕鱼祈求有好收获就能满载而归;经商者祈求一本万利就能财源滚滚而来;身体欠佳者渴望消灾就能健康平安;甚至有些游手好闲之徒梦想能发一笔横财,也往往有意想不到的结果。由于灵应,当地人便在原址建起一座小庙,称“凤凰池妈宫”,慕名而来参拜的人络绎不绝。
有一次,一批范和人前来求福,无意中发现大殿供奉的竟是被洪水冲走的范和溪坝妈神像,于是范和村民强烈要求把神像请回,巽寮人却又心有不甘,彼此发生争执。最后双方达成协议,各自供奉半年,每年农历五月初二妈祖神像从巽寮请回范和,冬至前农历十月十五日由范和送回巽寮。在神像请送过程中,双方都以盛大仪式认真对待。从巽寮请回妈祖神像后,村民先是在溪坝地方搭一间小木庙供奉,木庙可以灵活拆迁,农历五月初二前搭好迎等。冬至前送回后即把木庙拆除。现在的凤凰池妈宫,是2004年新建的,占地300平方米。由于妈宫建在村中溪坝这一地方,妈宫神像又是在凤凰池重新请回,神明亦十分灵验,以至于游手好闲之辈也能得到好处,于是范和的妈宫又称溪坝妈、凤凰池妈、“贼”妈。
(三) 雷鸣庵仙踪
雷鸣庵坐落于石门山脚下,始建于清代嘉庆四年(1799)。民间历来传说,此处本是范和村中某氏千挑万选相中的风水福地,正当其将“金斗”暂且移放土穴之内,准备进一步营建墓基之时,却突然发觉“金斗”无端不翼而飞,施工遂被迫中止。不久,冯仙姑于石门得道登仙,一天夜里托梦与某氏,点明告知该处乃自己的“荷包地”,日后自有他用,不容凡夫随意亵渎。某氏醒来,话犹在耳,不同惊恐万分,仰天祷告,表示愿意让出。
其时,恰逢归善县衙方大人倡议修建庙宇,四方善者仁翁纷至踊跃乐捐,并由范和一陈氏商人主理事务,于是确定在“荷包地”上方修建供奉冯仙姑的庵庙。陈氏商人早年经营海产干货,频繁奔波往来于范和、铁涌之间,每次途经骆村,总能邂逅尚为凡身的冯仙姑,冯女如若指着货物说好卖,结果必定能够遇上好行情,卖个好价钱,陈氏屡试不爽,不由惊叹神女相助。及后陈氏远行外地经商,获利甚厚,携款返乡途中竟然意外迷路,忽见昔日冯女俏立云端挥手遥指,终得化险为夷。回到家中,才闻知冯女已经位列仙班,便毅然斥巨资鼎力襄助,且特制钟鼓一对答谢恩情。
庵庙落成,县衙方大人赐名“雷鸣庵”,并亲笔题书门联“地得山川秀,名传兰蕙芳”,笔力雄健,圆润饱满。方大人又规定每五年举办一届仙姑醮会,每届醮期五天六夜,与民同乐。由于有求必应,雷鸣庵香火旺盛,名震宇内。忽有一夜,范和村很多人不约而同做了一样的梦,说深圳南头有一何仙姑,升天已四百一十余年;又有潮州一张仙姑,得道已六百三十余年,皆以妙龄闺秀处子之身羽化成仙,久闻雷鸣庵得山川灵气深厚,有意与冯仙姑义结金兰,一同于此清幽圣境普施恩泽。信众们惊喜万分,赶紧筹资造像,将三位仙姑共奉一殿,雷鸣庵因而成了名符其实的仙姑道场。
(四) 仙姑古井
雷鸣庵右侧上方,有一个面积数平方米的天然石洞,洞内有泉眼自涌,其水甘洌,清澈见底,相传仙姑们每日晨起、黄昏都会结伴来此梳妆、沐浴,后来人们砌起井台保护水源,故而得名“仙姑古井”。井水至今仍然喷涌不断,纯净甘甜,可供饮用,范和人自古以来就有专程到此挑载井泉的传统。沾了仙气的井水,被视为胜过良药的圣水,民间盛传健壮者常饮可以延年益寿,病痛缠身的人喝了,转眼便能生龙活虎,完好如初。如今,涓涓细流从井口被导引流进水槽中,供迢迢赶来的香客游人洗却凡尘,以洁净之身拜祭仙姑。
据说古井曾经一度出有奇事,每天井水会定时缓缓涌出一升米于井台,足够凄苦的住持三餐食用。时日一久,原本面有菜色的住持变得脸色红润,有村人瞧出了端倪,怀疑内里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百般追问之下,住持害怕引发众怒,一五一十如实坦白,由于天机泄露,古井自此再也不曾涌米出来。
(五) 鱼塘坳京娘显圣
“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最早原是宋代瓦肆说书人口中的稗官野史,后来演变成民间故事而流传甚广。
据说当年赵匡胤护送京娘来到这里,刚过凰头山,便看到鱼塘坳林木茂盛,泉水淙淙,山谷幽静,不由得停步驻足,席地歇息。京娘千里同行,日久生情,钦慕赵匡胤的豪迈气概,悬于心中的爱意苦无机会表露。趁着大汗淋漓的赵匡胤下到塘里洗澡,京娘禁不住偷偷窥视真龙之身,愈加为天子本色而动容折服。渴望追求终身幸福的京娘,冷不防主动用双手圈住赵匡胤的颈项,含情脉脉地倾诉难以抑制的情感。突如其来的举动,让赵匡胤不免胆战心惊,转念又觉有悖礼节,非好汉所为,信口予以婉拒。京娘瞬时羞愧不堪,真爱无望,万念俱灰,于是奔赴山塘投水自沉,赵匡胤拦阻不及,伤心欲绝。京娘死后,为了答谢赵匡胤千里相送的情谊,亡魂化作火金龟,伴随着孤寂的赵匡胤返程。
本地人闻知此事,敬仰赵匡胤的正直节义,钦佩赵京娘的真挚坚贞,自发筹资兴建京娘庙以缅怀祀奉。随着四方善信云集,京娘庙的香火日愈鼎盛,贞义夫人灵通显圣的奇说异闻也越传越广。
据说旧时范和村中有一秀才,家境困顿,却奋发苦读,赴省城应试,借宿于京娘庙中,以求在殿堂长明灯下埋首夜读。一天晚上,守庙的老斋公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贞义夫人忽然开口跟他说:“你为我添置个隔墙或屏风吧,庙里的书生文气冲霄,他日保准是衣锦还乡的探花郎,我不过是卑微小神,理当退避三分。”不想老斋公记性欠佳,加之事过杂务缠身,顾此失彼,神明嘱托的话也便一再耽搁下来。
某日,村里一个阔绰的财主登门找上秀才,希望其编造言辞代写一张休书,欲将年老色衰的发妻休掉。秀才乍听,心生厌恶,始终不肯应承,训诫说:“此事于礼不合,若非七出之条,岂可轻言休妻,百年修得共枕眠,夫妻婚配乃前世缘分,君子劝和不劝离。”财主是铁了心喜新厌旧,却满腹委屈地回道:“我是粗人,斗大的字不识几个,秀才公说的圣贤道理我不懂,只不过我们的今世缘分已尽,我非把她休掉不可。你若肯相助,我保证奉送一笔可观的银子权当润笔费。”白花花的银子摆在眼前,让缺乏盘缠赴省城而苦恼的秀才怦然心动,提笔展纸,片刻立就,违心替财主写下了休书。
这天晚上,老斋公又得一个梦,梦见贞义夫人满脸怒色地说:“你无需再为我准备隔墙或屏风了,那秀才贪恋不义之财,替财主写了缺德的休书,坏人姻缘,自毁前程。岂不知举头三尺有神明,我已奏明天帝,罢黜其探花资格,无德之徒,怎值得他人礼敬有加。”及后,那秀才虽是赴省城赶考,却屡次名落孙山,果真没能考中功名,也未能出任官吏,终究只是贫寒一生的秀才。那则范和能出“九举一探花”的预言,因此也落得个水花镜月一场空。
(六) 石庙百年喜重光
自仙姑石门往上不到20米处,有座由天然奇石垒成的佛祖石庙,石庙由三块巨石垒成,高2米多,宽、深近2米,仿如天然石屋。石庙左边有一近10平方米、状如靠椅的大石,石椅中间有两个凹陷下去的小坑,形似椅中座位。石椅前一一石如小龟伏卧,景致别美,意境幽深。
话说2009年岁次己丑,为了迎接即将举行的仙姑大平清醮,范和村人忙着修缮庙宇,营建仙姑花园,铺设登山路道,各项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有赖于村中热心人士的捐助,通往石门的登山石阶路顺利完工,就在行将验收的那天清早,雷鸣庵的住持照例到殿中添灯油,一只小白兔不知从何而来,突然跑进殿堂,住持觉得奇怪,正想上前一手捉住,兔子却很灵敏地立即反身跑出殿门。住持有意一探究竟,拔腿紧追不舍,小兔左突右闪,拐过一个弯,一个劲地往石门路径跑,住持尾随前行。到了登山石阶尽头的石门,兔子又往右边的山上跑,最终钻进山腰的一片树林后不见踪影。住持原路返回后,将此事告知了村民,众人觉得事有蹊跷,于是组织人员劈开那片林木,赫然发现暗藏着的佛祖石庙,不由惊奇万分,遂认为是仙姑显灵指引。
相传清初康熙年间,一个云游四方的行脚僧来到范和地界,为石门灵秀、海潮梵音所陶醉,遂选择山麓的石窟栖息下来,饥餐野果,渴饮清泉,诵经念佛,禅坐苦修。出于佛门自度度他的宏愿,僧人不时也会下山为信众说法或超度亡魂,得到不少村人的敬重与供养,但他把全部功德捐献都用来修葺石窟,拓宽面前坪台,添置圣像法器,形成石室山寺。因为不立寺名,人们更习惯性地称之为“佛祖石庙”,庙虽简陋,却也凭着佛祖灵验而名闻远近。
某年夏季,僧人下山远行化缘,留下诚心的老斋公看守庙宇。不久,海上台风忽然来袭,狂风暴雨持续几天几夜,山洪犹如猛虎下山,汹涌澎湃,四周顿成一片水乡泽园,石庙倒是安危无恙,但被围困成孤岛,完全与外界隔绝。老斋公束手无策,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久久等不到有人前来搭救,米粮饮水消耗殆尽,只能绝望地坐等着活活饿死。不知道又过了多久,早已饿得头昏眼花的老斋公,有气无力地听到雨水仍旧梦魇般淅淅沥沥,及至天色蒙蒙发亮,他隐约闻到一股香火味,过后飘来一阵香喷喷的米饭香,尽管怀疑不过是自己饿极了的错觉,但他还是忍不住硬撑着爬起来。仔细环顾,果真发现一碗热气腾腾的油粘米饭横放在祭台,上面插着一束点燃的香火,碗边还有一个不明其意的明显记号。佛祖慈悲,绝处逢生!老斋公喜极而泣,深信这是佛祖怜悯自己守庙苦劳,命不该绝,因而大施灵通送来的,精神为之一振,连忙烧香上供,然后才安心坐下吃饭。说来也怪,等他把那一碗油粘米饭吃完,雨竟然停了,阳光灿烂,有村人从山下赶来救助,还带来了米面和香烛。
不知不觉过了几个月。一天早上,有个香客来到庙里烧香祷告,当他抬头瞥见祭台上的那个青花瓷饭碗,顿觉好生面善,于是大步上前端起,转动一周,赫然见到碗边的明显记号。“这不正是我家丢失的那个碗么?”自己亲手做的记号,绝对不会认错,他相当惊奇,赶紧找来老斋公询问详细。老斋公也分外讶异,遂将事情来龙去脉说上一通。原来几个月前,恰逢香客的老母亲六十大寿,他为庆贺寿辰而在家中大摆筵席,特意安排几碗油粘米饭供奉神灵,等到净手上香时,却发现无端端少了一碗,找来找去就是不见一丝踪影。为此,他还严责下人,疑心是被他们嘴馋偷吃了去,不承想竟是佛祖施法送到庙里救人一命。这事一传十,十传百,人们议论纷纷,无不赞叹佛祖灵应,救苦救难,善男信女愈加络绎不绝。
(七) 将军祖庙
位于山的东北边,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庙宇虽不恢宏,但地位显赫,范和人称此庙为保护神。距村右后侧几公里的蛇山脚下有座虎头山,居高临下,虎视眈眈,对身为猪山的山顶极为不利。为避免虎吃猪,须有将军在这里把守。
相传庙里祀奉的将军神像是杨文广。当年蛇山后面的掩鬼山,乃是一条千年老蛇精幻化而成,老蛇精为求长生不老,不惜残害路过无辜民众,以致附近的人们被搅得提心吊胆,惶恐不安。宋帝闻知地方奏报,特地指派杨文广率领杨家军镇守收服。杨文广浑身是胆,武艺超群,与老蛇精战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一直战了七天七夜。杨文广是越战越勇,老蛇精却渐渐不支,向虎头山落荒而逃。杨文广紧追不舍,在虎头山上一刀斩死老蛇精,但自己也不幸遇上虎煞,没过多久,卧病不起,撒手西去。
(八) 劝善大师的传说
各地城隍庙里的神像大同小异,正殿祀奉城隍大神,两旁分列八大将及十殿阎王等塑像。但范和的城隍庙却是与众不同,一进庙门,左边安放着“劝善大师”的牌位和塑像,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俗话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宋代以来,江西风水术以其寻龙点穴名闻天下,自称“形势派”(即赣南派)。据本村传说,有一江西术士,精通堪舆,身背父母骨灰四处流浪,誓要寻得风水宝地入土为安。某天来到范和地头,意外发现山顶这一宝地,连夜偷偷在后山挖土筑穴,并在周边暗自插上许多风煞符章防卫。此后数日,范和全村鸡不啼、狗不叫,反常现象频发,引起乡众的恐慌,有人联想到后山的神秘符章,怀疑是不是本村龙脉被人做了手脚。于是各宗族派出人员协同前往查看,发现果真不同寻常,有人无名火起,随即跑去扯掉符章,不料一扯人便倒地昏迷不醒。村中尊长不敢轻举妄动,重金聘来风水名师解救,风水先生一看,便知是江西套路,但其法术非常高强,自己也不是对手,只能点拨说,江西人的“风水”必须挖起,否则村中不得安宁,但挖的人定然性命不保。村人面面相觑,闻而却步,城隍庙里的老庙祝见众人无计可施,自思孤苦一身,了无牵挂,于是自告奋勇,愿意舍生取义。临行前,庙祝对村人说道:“我去必死,为全村乡亲而死亦无憾,但怜我无后奉祀,惟求一事,请在城隍庙旁给我安一灵位。”庙祝献身成仁,破了江西术士的“风水”后果然死去,范和人为了感恩纪念这位仗义纾难的勇士,听从其遗嘱,在城隍庙大门入口左边,安了个“劝善大师”神位永久祭祀。
(九) 罗冈围的传说
由陈氏族人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八年(1610)前后,是范和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围屋。其设计理念充分演绎了饭罗冈这一地名的含义,整个建筑如同一只装满米饭的箩筐,构思新颖,布局独特。
四个进出口的门楼,特地仿效所城和县城,建有酷似箩耳的小瓮城。站在高处鸟瞰,箩筐形状异常清晰,围屋依山顶旁而建,山顶犹如高耸的谷堆,围屋就是盛谷的箩筐,可谓匠心独具。
据说罗冈围当年动工打地基时,在围中地底深埋着两道对角线地砖,作为“箩签”筑牢基业。破土开线用的是谷壳而不是白灰,意在播入种籽,五谷丰登。围屋四周的墙面不准开窗,忌讳箩筐有洞,谷物外泄。墙的里面夹墙中装满谷壳,除了可用于防盗挖墙外,还包含米谷遍地的好意头。东、西、南、北四座门,北门已堵塞,个中原因相传与北门后面的竹篙巷(黄厝巷)有关。黄氏落基范和后,紧靠着罗冈围北门营造屋舍,由于得到高人指点,所建房屋故意设计低矮,形似白鸽笼,白鸽面前有谷堆充饥,能保不劳而获,风水可谓得天独厚。后为罗冈围陈氏察觉,遂把北门塞掉,以杜绝白鸽偷食米谷。
(十) 吉塘围的传说
位于妈前,属林氏围屋,具体始建于何时,未曾留下文字记载。根据德馨堂《林氏族谱》记载分析,其始祖林赐公,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人,生于明末天启元年(1621),壮年携带两子辗转归善县良井、白花等地谋生,在满清入关,寰宇一统之后,最终选择范和村新嘉里巷落籍创居,嗣后裔孙又进入吉塘围开基立业。族间传说,始祖妣颜氏严正淑德,教子有方。有一回,其儿赌博赢钱,买回山珍海味孝敬母亲,不想颜氏闻知详情,拍案而起,一手掀翻全桌佳肴,召集满堂儿孙训斥良久,义正词严,订立家规禁止不务正业,自此子孝孙贤,各求上进,世代人丁兴旺,家境殷实。
(十一) 巩宁桥逸闻
巩宁桥,又称市仔桥,始建于清代雍正六年(1728)。原桥全长35米,宽1.5米,砌有桥墩7个,每两墩之间,分别由三块各长5米、宽0.5米的花岗岩石板并铺成桥面,历来是范和周边地带通往稔山的主要交通要道。
关于此桥,村中尚流传一段故事。相传清雍正年间,朝廷某高官奉旨巡视东南海防重镇平海所城,途经磜头坳时,突然无故遭人刺杀。奏报千里传到京城,雍正皇帝闻知十分恼火,提起朱砂笔就往归善县舆图一点,下令火速缉捕,立斩不赦。由于御笔钦点的地方,正好落在稔山与平海之间,刑部尚书钟大人不敢怠慢,率领一队京兵风尘仆仆赶到归善县。在当地县衙的配合下,宁可杀错,不可放过,很快就抓捕了三百多疑犯交差。京兵奉命押解人犯准备前往稔山刑场,途经饭罗冈仙姑溪时,遭遇山洪暴发,进退两难,困于半道。
钟尚书忧虑误事,急召地方官吏询问对策,“通衢要道,因何久不造桥?”地方小吏答道:“税收连年不敷薪饷,造桥资金筹措困难,唯今之计,动员村中商民捐献兴许可为。”钟尚书听闻详情,若有所思,一言不发。当天黄昏时分,忽然下令斩了一名凶犯和三名旧狱逃犯,其它陪斩疑犯全部押回狱中,并以“杀一报百”的办法,连夜差人返京禀奏任务完成。次日,钟尚书派人张贴告示,允许担保领回良民,凡领一人须纳担保费十五两白银,即时生效,三日截止。结果不出两天,三百来人纷纷由亲人纳钱平安归家。钟尚书特地将这笔巨款托付当地官员,用于建造饭罗冈桥,临行寄以厚望,为之取名“巩宁桥”,意指江山牢巩,百姓安宁。
(十二) 五妈山奇闻
范和通往中径村的路旁,有座五妈山,因旧时曾有五块女性风水地而得名。相传当年本来有五只“金斗”要在该处并排入葬,第二天却都不翼而飞,无从寻觅。不久,山下沼泽地中的泥潭里,有人惊奇地发现有四只“金斗”浮出,因此该处其后只用了四块风水地以入葬。
很久以前,黄泥寨一带仍是潮水往返的海滩,吉隆通往范和的路道,只能由十八弯到中径,经五妈山,出龙头山,才到范和。相传某氏卜居开基五妈山附近后,日常耕作之余,常用自己采集的青草熬成凉茶,免费招待过往商旅,长年累月坚持下来,深得四方人众的称赞。有一罗浮道士,平素经常往返此间为人起坛做法,敬重某氏施舍的无量功德,有意知恩图报。一天上午,某氏的凉茶摊前忽然来了五个陌生的壮汉,其中一人肩挑着两瓮咸菜,说是另有事情未了,先把咸菜暂且寄放一下,下午再来取去。某氏心善,与人方便,便应允代为看守,不料等到日落西山也不见有人来取,又恐丢失无法跟人家交待,只好把咸菜也挑回家。次日早上,再度挑到路边,久候一天仍旧没人来取,如是反复,转眼半月有余。
某氏既纳闷又好奇,在家人的劝说下,于是亲手打开瓮盖一探究竟,只见薄薄一层咸菜之下,赫然是白花花的大银子,瞬时惊恐万分。心底寻思,这些钱财来路不明,自己不可不劳而获,更不能有非分之想,倘若日后物主平安归来,还是要完璧归赵的,遂逐一告诫家人不准沾手,将两瓮雪花银妥善藏于地窖,始终分文不取。某氏去世多年后,子孙确定物主已不可能归来取走,便使用这笔横财购田置地,兴建祖祠。
(十三) 财帛星现
吴祥财是不是天上财帛星下凡,谁也无从知晓,但他这一祥瑞称号的由来,却得归功于妈前林氏祖祠。据说某一年,妈前林氏族人购得风水宝地,大兴土木营建祖祠,等到准备上大厅顶梁的重要日子,专诚请来风水先生择选吉时。风水先生特别交代,当日清晨将有财帛星过境,是难得一遇的大吉时辰,能保后世财运亨通,届时必须见到头带铁帽、身缠麻衣索、腰挂宝葫芦的人路过,才可以燃炮竹上梁。
范和本地有一习俗,只要撞上建祠堂上顶梁的日子,过往行人都能免费得到一碗汤丸招待,以示同沾喜庆。穷困潦倒的吴祥财饥肠辘辘,一听说林氏祖祠上顶梁,想起有碗免费汤丸吃,不免垂涎欲滴。当天起了个大早,扛上捡来准备卖掉的烂铁锅,腰间挂上讨鱼用的小竹篓,因为冬天天冷,他还用根麻绳缠在破棉衣上,兴冲冲赶到林氏祖祠,吃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美味汤丸,然后心满意足地大步离去。
风水先生掐算时辰已到,外面半天不见动静,相当诧异,连忙跑出来责问。工匠们辩解道:“你所说的那个人还没有出现呀!”风水先生四处张望,一眼瞧见吴祥财的背影,大呼:“那个人就是!那个人就是!”于是众人急忙燃炮上梁,并派人去追回吴祥财,而吴祥财早就哼着小调踱到三板桥上。此后,吴祥财是“财帛星”的说法便在乡间传开了。
(十四) 名号炎凉
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当吴祥财还是一个小乞丐、小工仔的时候,受尽白眼、遭人嫌弃自然司空见惯,时常被鄙夷地叫做“卤乖祥”。待到中年渐有起色,人们竞相倚重其能,于是礼敬有加,纷纷改称其大名“吴祥财”。后期富甲一方,德高望重,时人无不尊称“祥财佬”。一个“祥”字,从末尾到打头的三级跳,虽然不过是名字位置稍有差异,却非常形象地刻画了吴祥财身份蜕变过程中的人生冷暖。
吴祥财何以能演绎如此跌宕的财富传奇,曾让许多趋之若鹜的人百思不得其解,也叫后来人可望不可及,也许这是一个苦尽甘来却又无法复制的特例。在他困顿之时,每遇新年,看着家家户户欢喜团聚,不由得倍感凄凉。曾有邻居馈赠一块年糕,他舍不得一下子吃完,但在夜里却被老鼠偷去了,当他将此事告诉别人,人家却怎么也不相信穷酸的他还能有年糕养老鼠。而当吴祥财家境殷实后,有一天漫不经心跟人说,昨夜家里下人磨豆浆,石磨忘记洗干净,让馋嘴的老鼠给咬去了一角,竟然没有不信以为真的,嚷着要跑过去看个究竟。世态从来多炎凉,或许至此,吴祥财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十五) 鳗鱼过壆
“鳗鱼过壆”这一家喻户晓的故事,叙说的是童年吴祥财的小聪明。当初吴祥财生活艰难,每天照例会到海滩捡鱼讨食,好心的渔家多少都会施舍点小鱼给他。有一年冬至,恰逢鳗鱼汛期,渔民捕到的都是肥美的大鳗鱼,满载而归。吴祥财看出了渔民的欢喜,晓得必定渔获丰收,于是赶紧上前道贺讨鱼,没想到渔民舍不得把大鳗鱼给他,一遭下来两手空空。
吴祥财自认晦气,却又不甘心无功而返,在渔船周围徘徊叹息。就在他无比彷徨的时候,忽然发现从船上掉下来一条大鳗鱼,口里还含着钓钩和钩绳。他立刻心生一计,捡起钩绳的一端偷偷跑到岸边堤壆上,顺势趴在壆下面,慢慢地拉动钩绳,鳗鱼便跟着往这边走。正在忙碌称鱼交货的人们,抬头瞥见这一情景,不由惊呼“鳗鱼过壆”,鳗鱼溜走不往海水里钻,倒向壆顶高处爬过去,怎么会有这样反常的怪事?众人纷纷跑去观看,才知道是吴祥财的“杰作”。从此之后,“吴祥财——鳗鱼过壆”就成了村人常挂在嘴边的歇后语。
(十六) 陈鸿猷与陈氏祖祠
陈氏祖祠,相传其所在地原本是一方水塘,而且归属村中郭氏所有,郭氏祖祠就兴建在水塘边上,为什么如此重要的地方,郭氏会让出与陈氏营造祠堂呢?说起来跟陈鸿猷还有一段密不可分的传奇。
其时,郭氏族内有一富商郭琰公,名望显赫,为人好善乐施,连驻守饭罗冈的平政司官员都要礼敬三分。陈鸿猷乃是郭琰公的外侄,自幼天资聪颖,深得郭琰公垂爱器重,平素常伴膝下高谈阔论。当陈鸿猷尚未有功名之时,有一回登门做客,两人信步塘边闲谈,陈鸿猷突发童趣,顺手拾起瓦片玩起掷水花来。郭琰公见状开怀大笑,指着水塘说:“外侄你若能在半年内用石子填平水塘,我愿做主将此塘送与你陈氏。”陈鸿猷如获至宝,连忙说:“此话当真?”郭琰公实则看得明白,偌大的水塘要在短期内填满,除非神仙相助,否则异常困难,便放心地回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怎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把水塘填平呢?这个现实问题的确很棘手,陈鸿猷废寝忘食始终不得良法,几乎成了挥之不去的心病。就在陈鸿猷无奈想要放弃的时候,忽然灵光一闪,计上心头,联想到往昔孩童玩的一种游戏来,不禁拍案叫绝。于是,他立即派人在水塘中各处插上木桩,桩上用钉子或绳子挂上许多小竹箩,并四处张贴告示,声言凡是能用石头掷中箩筐者赏一文钱。作为有名望的大户人家,陈鸿猷说的话,没人会怀疑,村里男女老少都觉得稀奇,不晓得究竟葫芦里卖啥药,纷纷闻讯前来掷石头、拿赏钱,结果是中箩筐者寡,落水塘内者多,没过多久,水塘就几乎被填平了。
郭琰公尽管为自己随性的一句戏言而懊悔,但是内心更为自家外侄的睿智而折服,便顺水推舟履行了承诺。陈鸿猷大公无私,把地献给了整个宗族,及后高中举人,又亲率族人于此建起陈氏祖祠。
(十七) 海底摸针沈敬德
举人公沈敬德,乙卯科举人。后职授候补平远县儒学训导。
据说沈敬德自幼聪明伶俐,读书过目不忘,极具天赋,童年时已能应童子试,临场镇定自若,对答如流,才思敏捷,让众考官不禁叹为观止。进入官学经过数载的学习后,沈敬德准备以生员身份赶赴省城参加秋闱。他的母亲特地前往村中早期的水仙爷宫虔诚祷告,为其问卜前程,结果求得一签,上写着“海底摸针”,大海捞针岂不是劳而不获?看来这一遭机会渺茫,其母因此闷闷不乐。
临行前的某一天,沈敬德独自收拾衣物包裹,偶然发现有件衣服掉了一颗纽扣,担心穿着不雅观,便请求母亲赶紧拿针线缝好。其母安坐内室中,隐约记得先前把针顺手插在客厅对联上,便让沈敬德过去看个究竟。等到将针找着取回,沈敬德无意中说了句“针是在厅联的‘海’字上摸到的”,其母一听,猛地想到签文所示的“海底摸针”,顿时恍然醒悟,大喜过望,连声念叨神明显灵,次日遂置办供品到庙里烧香还愿。不久,果真传来了沈敬德高中举人的喜讯。
(十八) 皇帝开金口
赵昺又称宋帝昺,是南宋末任皇帝,七岁仓促登基,次年投海殉国。相传当年宋廷风雨飘摇之际,他随同左丞相陆秀夫南逃,曾经到过大亚湾的范和港一带。如今,当地依然流传着许多和宋帝昺有关的故事。
一天,宋帝昺随陆秀夫来到范和的烟墩山下,由于路上饥寒劳累,一进草棚里倒头便睡。当时没有枕头,只好用瓢舀充当;天寒无被,只好把双脚塞进灶膛取暖。陆秀夫目睹落难君王的狼狈相,心底无限凄凉,不禁仰天悲道:“龙凰把水口,君王两头走。头枕瓢舀盖,双脚塞灶口。”宋帝昺已成惊弓之鸟,朦胧间惊闻人声,以为又是追兵到来,慌忙爬出草棚,直往山上跑。匆忙中被松树头扎破了脚,疼痛难当,狠狠骂了一句:“剐口么头!”自此之后,松树只要被折断,就再也不会长出新芽来了。
宋帝昺往山上跑的时候,天正欲晓,晨空初现鱼肚白,一队元兵发现山上人影晃动,便追了过来。恰好这时四乡八邻的妇女成群结队上山割草砍柴,她们各自肩扛一支用来挑柴草的“尖担”,这尖担用木或竹做成,有六七尺长,两头削尖,远看似长矛。元兵登高而望,以为宋的援兵已到,便不敢继续追赶。宋帝昺发现元兵没有追来,便问陆秀夫是什么缘故?陆秀夫说:“幸得村上一群妇女救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建房屋顶隔热三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