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浮漂怎么用潭漂灵敏度与立式浮漂哪个高

关于漂的灵敏度与吃铅的个人看法【钓鱼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29,606贴子:
关于漂的灵敏度与吃铅的个人看法收藏
我在吧里看到吧友发表了关于漂的灵敏度与吃铅的个人看法,今天我就只说关于灵敏度的问题,不讨论那些什么风大用大漂,小鱼钓钝这类问题。
关于漂的灵敏度的“测量”我个人觉得跟吃铅量没关系(特别说明一下是灵敏度的“测量”)。我认为漂的灵敏度的测量的东西最好的就是鱼钩上挂的饵料,同样比重在钩上同样大小的饵料展现在水中漂上的目数越多灵敏度越高,这个不难理解,同样重量的饵料在不同的漂上展现不相同的目数,那么目数大的那只漂的灵敏度相对较高,单位重量的饵料在漂上所对应的目数或者长度越多灵敏度越高。举个例子,同样重量的两个饵料在不同的两只漂上展现不相同的目数,鱼在这两只漂的钩上吃掉了同样重量的饵料,目数高的那只漂在水面上升的距离就越多。
上面所说是在理想情况下的状况(就是漂的上升速度不受水的阻力影响,漂的重量忽略不计)。那么加上这些因素呢,其实很简单加上这些因素就行了呗:阻力越小、重量越轻、同样重量的两个饵料在不同的两只漂上展现的目数越多的越灵敏。
可能有些钓鱼就要问了你这样说不就是小、长、细身漂么?对啊,我就说的是它,哈哈哈哈哈哈哈!
但是我这里只是说灵敏度的问题,像什么快翻身、铅重下底快不在这里的范围内,钓友在选择漂的时候这个是一个参考,请广大钓友借鉴,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吃铅比,是浮漂的特性,吃铅大小也浮漂的特性。但两都不同。吃铅比,是浮漂与配比平衡的比值,吃铅大小,是不同漂之间的比值。吃铅比越大,漂的根本在铅上,铅动,漂更加动。且动的幅度较大。吃铅量,是浮漂大小的问题。同是吃铅1克的漂,如05的漂重,和1克漂重,再加上1克的铅重,在同样大小鱼吸力的基础上,当然是拉动1.5整个线组的反应,比拉动2的线组反应强烈。更容易看出动作。
接上。所以,同样吃铅的情况下,吃铅比越大越灵敏。只要能让悬坠动,漂一定会动。但,吃铅比小,铅动,因漂重,不一定会动,或动作小。这是浮漂本身的特性。如果选择吃铅小的,同 样也是吃铅比大的漂更灵敏。一块木头拴一个石头,与一块泡沫拴一块石头,同样的力去打石头,当然是泡沫反应更强烈。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当前位置: &
立式浮漂的选择和调试分析
作者:好人一个
时间: 11:01:35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push({id:'1136993',container:s,size:'660,170',display:'inlay-fix'})})();
浮漂是的眼睛,如何选择并调试好一支浮漂是钓好鱼的关键。(我本人是不喜欢拿一堆专业术语来忽悠人的,常言莫装B,装B遭雷劈,奈何讲解中确实需要用到,所以首先来了解一下浮漂的构成)一支浮漂由漂脚、漂身、漂肩、漂尾四部分构成。漂脚就是强势插入的那一截黑不拉几的棍棍,有长短之分;漂身是浮漂浮力的主要来源,就是浮漂中间最粗的那一段,有长短、粗细之分;漂肩是指漂身最粗的地方到视标的一段漂身,按照收肩方式有缓急之分;漂尾即带有红黄黑环状结构的视标,按材质分为硬尾和软尾(有空心和实心区别),按示目多少有长短之别。浮漂说穿了也没有什么神秘的,你只要记住以下几点关系:1、漂脚关系浮漂翻身速度,长脚慢,短脚快;2、漂身影响入水速度和浮力,长漂身入水慢,短漂身入水快;3、漂肩影响下沉和回升速率,急收肩下沉快、回升慢(信号真实稳定),缓收肩下沉、回升速度较均匀(灵敏);4、漂尾长度决定钓深,空心尾带有浮力较为灵敏,沉降均匀,实心尾浮漂动作大。硬尾漂信号灵敏,不易保存,软尾漂信号稳定,可适当过滤杂鱼信号,不易损坏。只要记住了以上几点,根据钓法需要在实践中注意练习和总结,浮漂的选择便可得心应手。浮漂材质的选择上次在群里聊天时也大概讲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了,同样有个总结:芦苇(荻类)漂放大信号,巴木漂(还有桐木漂)稳定浮力大,孔雀羽没用过(欢迎高手赐教),合成漂是渣渣。
说到浮漂,不得不说的就是调漂,这是台钓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台钓中最常用的是,这也是为什么早年台钓法又叫钓法的原因。无论你实际调钓的是几目,都是在调四钓二的基础上延伸和发展的(一般情况下调四钓二最容易上鱼)。下面以调四钓二为例给各位看官介绍一下我常用的调漂方法。首先是线组搭配要合理。这个不是废话,有的钓友一套线组对应的是几支漂,在这个基础上调漂调起来难度大,也不准确。所用的浮漂不同,对应的线号、线组、、、是不一定相同的,在一套粗线组上调鲫鱼漂,你会突然觉得你不会调漂了(具体你们自己想想)!所以调漂针对的线组一定要合理。调漂的具体操作方法是:1、找底,测水深。给足铅,让铅坠到底,移动浮漂至漂尾稍稍露出水面。2、下移浮漂,缩短水线,浮漂位置不动。缩短的距离为你的子线长度+整支浮漂长度。(不要半水调,水很深时,半水调出来的漂不准确)。3、剪铅。修剪铅皮,直至漂尾露出水面四目,此时获得的就是双钩离底10公分左右的调目,即所谓的调四。(每次抛竿查看浮漂示目时,都应压水线,这样调出来的漂更灵敏准确,特别是线号较大时)4、挂&饵&再次找底,确定钓目。为什么给饵打上引号呢?是因为在调漂时使用开出的饵料不容易把握,很多朋友开出的饵料松散、快,当抛竿动作变形或者不到位时,饵料更容易丢失,这样找不到底。我的方法是准备一块橡皮泥或者面粉和的饵料,搓成饵球大小(比重差不多,不易、掉落),同样抛竿压水线,根据浮漂出水移动浮漂至露出水面两目,这就是钓目,也就是钓二。至此,一次完整的调漂就完成了。(调漂是很重要的,最好是现场调,在漂桶里调出的漂换了水深、水质就不准了,另外别烦躁,你对饵比较满意,调钓目的时候可以直接调,这样相当于子)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push({id:'1082892',container:s,size:'300,250',display:'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push({id:'1082890',container:s,size:'300,250',display:'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push({id:'1082900',container:s,size:'300,250',display:'inlay-fix'})})();影响浮漂灵敏度的因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影响浮漂灵敏度的因素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影响浮漂灵敏度的因素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立式浮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