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糖保姆姆的糖友故事板块,讲的都是真人真事吗?

血糖血压都高怎么办?来看看这位老糖友的经验分享!
我是一位家庭主妇,身高155cm,多年来体重一直在130多斤的样子,有点胖。但我的身体一直是不错的,很少吃药进医院。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身边的同龄人都陆续出现什么高血压、腰椎病、风湿等老年病,我依然感觉自己很健康。所以当有一天查出血糖、血压超级高的时候,我很长时间都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那次,儿子一个做医生的朋友来家里玩,顺便给我测了血压和血糖,却测出血压185/105mmHg,餐后血糖11.7mmol/L!天啊,就像晴天霹雳!为了验证,第二天我就去了医院,于是,被医生果断的确诊了高血压三级,2型糖尿病!开了降压药回来吃,降糖这块,让我先控制饮食减肥再看是否要用药。
说实话,那后面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一直没法儿接受自己得了病,心情也很糟糕。那段时间我的血压居高不下,血糖就更别提了。在外地工作的女儿很着急,专门为此回家了一趟,给我做思想工作。女儿陪我散心、做饭、逛街,终于让我决定勇敢地面对现实,正式发起对高血糖和高血压的挑战。女儿搜集了很多科学的资料,帮我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一周的时间,效果显现。
我总结了下面几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我改掉了吃咸食的习惯,饮食清淡起来(原来一盘炒菜差不多要2平勺盐,现在只放半勺,就是调料盒中的那种小勺),多年来一直是重口味,突然一下子清淡了,真的好不习惯,胃口都不太好了,不过正是因为这样,我的血压一周就下降到了140/90mmHg。
第二,早餐不吃稀饭了,先生会专门做杂粮饭,或者是头一天的剩饭热一下(千万不能油炒饭),浅浅一碗,再加一个炒蔬菜,一个鸡蛋,有时候再打一份不加糖的豆浆喝,能吃的很饱。有时自己在家用杂粮粉摊饼,大概吃个手掌大小一块,代替米饭。
第三,午餐和晚餐都跟家人一起吃饭,米饭还是浅浅一碗,多吃几种蔬菜、豆制品。肉也吃的,大概就是家里一块烧红烧肉那么大小,不过只吃瘦肉、鸡肉。一周吃两三次鱼虾类的。吃饭是按照先吃菜后吃饭的顺序,不在吃饭时喝汤了。有时候家里煲了汤,我会在正餐前1个小时之前喝一碗。
第四,加餐只吃黄瓜和西红柿,解决有时候肚子饿的难受的问题。
第五,遇见喜欢吃的东西,水果、面点、零食等,我也会吃一点,但是会把饭减掉差不多的分量。
第六,每天晚饭后半小时,我会和先生一起快走一个小时,下雨天就去体育馆的健身房跑步机步走,从不间断。而且现在,我爱上了这个运动,如果哪天没走那一定是睡不着觉的。大概也因为这样,我的心情好多了。
就这样持续了一周,我的餐后血糖从11.7降到了8.4,不到两周的时间就降到了7.5,而且后来一直保持的很好,血压也在药物控制下保持在140以下。两个月,体重减掉了13斤。我很幸运,在先生、女儿的帮助下,终于又恢复健康了。
这次很高兴能与万千糖友分享我的故事,希望大家都能积极控制好血糖,做个健康快乐的糖人!只要有信心、能坚持,控制血糖不是难事,当然我也希望自己能一直坚持下去!
更多糖友知识分享,欢迎关注糖人健康网!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糖友故事——我的博士男友
作者:小婷儿。89年出生。确诊一型10个月。国内重点大学研究生毕业生。曾为新东方国外部口语老师,现为省重点中学英语教师。
2013年暑假,我出现了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传说中的“三多一少”),当时并不是很在意身体的变化,以为只是忙于暑期上课累瘦了。
9月13日,从泰国玩了一周回来,回来就吃不下东西,爸爸以为是水土不服,就让我喝了几杯葡萄糖,于是很快半昏迷,因为酮症酸中毒住院。醒来躺在病床上,床边围了一圈关心爱护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我只是感觉自己睡了一觉,醒来就没事了,一点都不知道害怕。
我问医生,可以回学校了不?心里想着明天就要恢复正常的生活。我是在读研究生,学校还有课业待完成;我还是新东方的讲师,还有学生等着我上课;我有着强大的吃喝玩乐后援团,还等着接待学长游西安,去湖南参加好朋友的婚礼,然后回家落实我未来的工作。可是,我还没有意识到——我的生活就此改变了。
医生告诉我,我是一型DM(1型糖尿病)的一员了,要住院,要终身打针,有很多东西不能吃,有很多不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可怕的并发症。于是,从没跟医院打过交道的我,渐渐地,从毫无感觉到几乎崩溃,连续好几天做噩梦。真希望那只是一场梦,醒来后我还是原来那个健康的我。
就在我面临毕业、就业的时候,我失去了我的健康。接着,我又失去了爱情。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忽然觉得自己一无所有了。让我感到温暖的是,身边那些对我不离不弃关心着我的亲友们。我哭,他们落泪;我疼,他们也会难受。
我不能继续让大家为我担心、为我难过了!
我憋着一股劲,开始积极学习控糖知识,过上了一种健康规律的生活。一年不到的时间,我的三次糖化分别控制在了6.0、5.9、6.4。
毕业了,我同时拿到了优秀研究生、优秀毕业生和奖学金的奖章。论文答辩顺利,还在学院里做了个专题报告,就好像开了个成功的个唱,我辛苦并快乐着。
回归母校开始实习,我顺利通过重重考核,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我留校当了一名英文老师。
对于很多跟我一样的T1DM(1型糖尿病)来说,感情方面是一个不能轻易触碰的伤口。我的前男友是个很专情的男生,相恋五年,我曾经以为如果有一天他不爱我了,那就再也没有真爱了,但是他还是离开了我。我相信真正爱我的人不会离开我,所以我也不再去深究谁对谁错。
我一度再也不相信任何人能给我幸福,直到遇见了他。
我和阿哥相遇于五个月前,厦门是我的家,也是他的家。他大我四岁,是一个温柔体贴有担当的好男人。我是他的口语老师,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在星巴克从午后一直聊到晚上很晚才回家。当时只是觉得很聊得来很开心,因为貌似出院后从来没一口气说过那么多话。第二天,哥哥回上海念博士,只能通过网聊、视频和电话保持着每天的联系。
我喜欢他,但是我的自信严重不足;哥哥也喜欢我,一个月后我收到他真诚的告白。
我做好了再次被抛弃的准备,鼓足勇气,坦白了自己的身体情况。他沉默,然后告诉我:“给我时间。”我觉得这只是一种借口,或许哪一天他就会莫名消失,我好想大哭一场。
回家的路上我就收到短信:回家了吗?怎么没在线?哦,他还在关心着我。
绝望中找到希望,细小的感动一次次上演。喜欢夜深人静的时候打电话,和他分享彼此学习工作的各种小细节。简简单单的,我们开始了一段暧昧、甜蜜的时光。我们话总是说不完,说好只是聊几句,却一定会刹车不灵直到深夜。
早起上早课的时候会打个morning call,他考试的时候陪他练口语、改作文。我论文写不下去的时候,他会帮我提意见、做修改,论文答辩全过程都有他远程的陪伴和支持,做好饭把发照片给他的时候一定会得到肯定和赞赏。
就这样,他很了解我每天的生活,会时不时问我血糖的情况,督促我注意饮食,多出去走走。彼此间的喜欢、欣赏和依赖就在每一天的琐碎交流中,不知不觉沉淀、壮大。
我们确定关系,是在妈妈做甲状腺手术那天。我想,这是他表达支持和关心的独特方式。在人生的消沉时刻,他帮助我重新振作,越是关键的时候,就越能凸显他的存在对于我的意义。
我想,我是幸福的。
博士哥哥是我的男朋友了,我问他啥时候下决心对我表白的?他说:“不知道,不知不觉就习惯了有你的生活。”聊到婚姻生育问题,我再次问他会不会担心。他答:“其实我也没有专门去查过,但是看你发的1型宝宝帅帅的照片,觉得应该没啥问题。”我担心他的家里人反对,哥哥会安慰我:“当事人的意见更重要。家里的事情我会处理好,不用操心。”我说要给他一次当面补告白的机会,他只简单地说了一句:“你愿意做我的老婆吗?”,我“惊呆了”。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也知道还有很多问题要面对,但是有一个能包容我、理解我、爱护我的另一半同行就不会害怕了。DM对生活、学业、工作、婚姻的影响是可以大化小,小化了的,因为打针测血糖只是一种习惯,生活还有更多的精彩等着我们去挖掘。
所以,我一直相信,只要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就没有遗憾。那些因为DM告终的恋情的糖友们也振作起来吧,要相信真正爱你的人不会离开你。
送上咖啡姐姐的一句话:婚姻,只跟缘分有关。我觉得,大家要满怀希望期待爱情,同时,也要活出一个人的精彩。
(满怀感恩地写完这一篇文字,谢谢咖啡老师一型群的小伙伴们在过去半年内的互相陪伴和鼓励。谢谢我的家人朋友对我的付出和呵护。谢谢亲爱的北鼻的包容和支持。也谢谢自己的争气与坚强。)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糖友故事丨高龄产妇为了早产的二胎努力控糖,快为这位2型糖妈打Call!
“我家二宝豆豆生下来才4斤多,如果妈妈早点学会科学控糖,就不会让小家伙儿吃苦了。”
- 豆豆妈妈
我的控糖故事
我今年40岁,标准的高龄产妇,产前确诊的2型糖。豆豆是我家二宝,是个女孩。刚生下来的时候只有4.4斤,实在是太小了。
可爱哒二宝豆豆
我生活在北方的一个小城:山东潍坊,是风筝之都,风景也好。最近不是二胎政策开放了嘛,身边的人都在讨论要二胎的事,我和老公也动了心,不过当时我已经快40岁了,我家老大已经上初中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怀得上。
我家里有糖尿病遗传史,从姥爷到妈妈,包括舅舅和阿姨,全是2型糖。从决定要二胎以后,为了保险,就去医院做了孕前检查,毕竟是高龄产妇了,除了担心得2型糖,还怕身体适不适合要二胎。结果没想到,怀老大的时候还没啥事儿,到这个时候还是没逃掉,确诊了2型糖。
既然确诊了2型糖,就得在怀孕期间多多关注自己的血糖了,我就买了血糖仪,也在当地的医院开了二甲双胍。到怀孕16周的时候,胎儿基本稳定了,我害怕长期吃降糖药对胎儿有影响,然后开始尝试运动降糖。
当时真的是好辛苦,平时上班,还要照顾老大,同时还要运动降糖。更关键的是,也不敢吃太多东西,早上吃个50克的杂粮煎饼,血糖就能飙到11以上。怀孕中期一直靠控制饮食和运动度过的。
怀孕28周的时候,我去医院复查,跟医生说明了血糖不稳的情况,他们建议我开始用胰岛素,从4个单位开始一点点增加。想必每个孕后期的妈妈们都知道,挺着个大肚子频繁地跑医院有多麻烦。而且,医院里病人一多,医生压根没时间跟你多说话,血糖也调的时好时坏。
好在到怀孕30周的时候,通过糖友的介绍在微糖买了瞬感,不用再扎手指了,也可以看到每天的血糖曲线,而且还了解到微糖的调糖服务。我对比了下价格,30天的服务只要500块,比医院便宜多了(孕妈们都知道挂个特需的价钱),而且不用跑医院,可以随时帮忙解决问题,我就买了一个试试,结果非常惊喜,曲线马上平稳了好多。
另外最让我感到开心的是,我不用再像以前啥都不敢吃了。营养师明月跟我科普,糖友其实什么都能吃,但是要学会“怎么吃”。
可能是怀孕早期和中期的血糖一直没控制好,导致豆豆在34周+3天的时候就出发了,属于早产,而且体重也只有4.4斤,想来是因为营养不良,加上血糖控不好,压力又大,才造成了早产。
不过我现在已经掌握了日常控糖的技巧,以后会好好照顾豆豆,把体重增上去。
我的控糖心得
在这里,我想分享给孕妇和大龄糖妈一些切身体验,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大龄产妇本来就有更高的风险,所以大家一定要保重自己,能用胰岛素就用,尽量少运动;
血糖高或者低,对宝宝都有影响,大家一定要做孕前检查,也一定要时时关注自己的血糖情况;
要找到合适的调糖服务,想办法好好吃饭,别因为营养不良让孩子太小,影响孩子发育;
要有好心情,本来大龄产妇,特别是二胎,就非常辛苦,大家一定要尽量乐观,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最后,祝所有的姐妹们,都能顺顺利利的生下健康的宝宝!
我的控糖结果
服务前照片
服务后照片
健康管理师点评
“豆豆妈妈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很强,饮食和运动自律性很强,怀孕后期随着激素水平的变化,血糖比较难控制,豆豆妈妈通过一个月的学习,掌握饮食、运动、胰岛素三者的平衡技能,血糖控制比较平稳,很棒!为豆豆妈妈点赞!”
不管你是新糖友,还是老司机,如果你也像豆豆妈一样,需要专业的控糖教练来帮你,可以点击阅读原文,选择微糖定制的【轻松稳糖】服务。
▼点击阅读原文,选择轻松稳糖,轻松掌握日常控糖技巧。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糖友故事丨除了糖的陪伴,也希望等来另一半
我叫张三岁,是一名1型糖友,经常活跃于微糖的糖友群里,也会去微糖app的甜甜圈里和其他糖友交流。
除了这些,我还会参加糖友组织的线下聚会,比如今年就约见了很多糖友。
每次线下聚会的时候,除了一起控糖的话题,我们也会聊起糖友的感情生活。比如我熟悉的一些姐妹们,她们的感情状态也是各有不同: 有的爱情甜蜜、婚姻美满;有的一直单着,却也活得自由在快乐;有的即将步入神圣的婚礼殿堂;还有的,已经生出了可爱的宝宝…
前些日子,我突然有感,想要记录下我们的生活状态,投稿给微糖,同时也给其他糖友一些鼓励:除了糖的陪伴,我们也会等来爱的另一半。
NO.1: PC&HL
新婚不久的他们是如胶似漆,让和他们熟悉的我们羡慕不已。彭超曾和海兰这样表白:“如果没有遇见你,我的心像漂浮在大海里的航标,没有方向更没有目的地。而自从我的生命中有了你,我那颗无处安放的心有了居住的港湾。感谢上帝让我遇见了你,能和你携手走过以后的岁月是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两位新人在今年的10月10日喜结连理,开始了他们浪漫的人生之旅!
“不是我不想谈恋爱,而是我没有找到那个令我心动的人”。在LQ姐的眼里,爱情绝不能将就,哪怕自己是一个1型糖友,一样渴望心中完美的另一半。第一次见到LQ姐时,就被她的外貌深深地吸引:高挑的身材美腻的脸蛋,而且还有马甲线啊马甲线!
而且LQ姐也坦言身边一直不乏追求者,但是缘分这个东西捉摸不定,她愿意等到那个对的人出现。
潘姐现在是一名辣妈,有个一岁多的可爱的宝宝。潘姐从03年确诊至今,已经和糖走过了14年。14年里发生了很多酸甜苦辣,特别是糖妈从怀孕到生产的过程,那是一段难熬又期待的岁月,既期待宝宝的出生,又担心健康问题。“手术之前我一直跟医生说宝宝生下来一定要先测个血糖,听到他血糖正常的那一刻我悬了好久的心终于放下了,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如今的潘姐经常传授我们一些育儿知识,生活得很快乐。
我们经常在小说里看到这样一种人:自己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为了不拖累身边的人,会狠下心离开心爱的人。而XX就是这样的人,XX是个善良的姑娘,长得又美,男朋友一直很爱她,在知道她得了1型糖后非但不嫌弃,还一直安慰她。但在XX心里,一直过不去这个坎,相处越久,越觉得自己的病会拖累男友,狠心之下提出了分手。“其实我不想和他分手,我只是怕我会拖累他,我想他心里应该也不好受”。后来我们得知,男生虽然接受了分开,却惦记着她,一直默默的关注着。爱情本不易,希望xx和男友好好珍惜。
接下来出场的小仙女魏魏是个调皮活可爱的姑娘,坦言说我是她线下第一次约见的糖友,年龄相仿的我们自见面以后就有好多话想聊,还疯狂玩起了自拍,哈哈。说起个人感情,小仙女魏魏告诉我,有一个男生在追求她,并且是以结婚为前提的情况下想与她交往,她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告诉对方自己有糖的情况。我告诉魏魏说,如果他真的爱你的话应该不会介意这些,不妨选个合适的时间,从最基本的糖知识开始,慢慢地科普给他。在这里,我要祝福我们的小仙女:希望你幸福,可以找到接受并呵护你的Mr.Right。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还在爱情中迷茫的糖友们,爱情不容易,遇到了就要紧紧抓住,主动争取。
我们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会在你茫茫人海中相遇,相互依靠,一直走下去。
点击 阅读原文,下载微糖APP,发现更多糖友故事。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糖友百科丨你听说过高糖毒性吗?
高糖毒性与B细胞的不平等较量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美国科学院院士Unger就提出过高糖毒性的概念。
他认为当体内葡萄糖过剩、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时,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大大提升,这会迫使胰岛B细胞(胰岛细胞的一种,用于调节血糖含量,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70%)始终处于激活状态,其胰岛素存储量则逐渐被耗竭,最终无法再自主平衡血糖;而这样的情况又反过来加剧了高糖水平,既继续损害了B细胞功能,又使其陷入愈演愈烈的恶性循环中。
而高糖毒性作用,就是指在长期高血糖的作用下,胰岛B细胞受到的慢性的、进行性的、且不可逆的功能损伤。尽管目前还未证实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是2型糖尿病的初始致因,但其是该疾病后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此关联性已被公认。
高糖毒性有哪些危害?
前面有提到,高糖毒性会使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包括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抵抗增强等,无法再自主调节血糖,从而又加剧高糖毒性作用。在这种反馈机制下,极易导致诸如血管并发症等糖尿病合并症的出现。
另外,高糖毒性还会损害糖友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会发生类似“脆性血糖”等现象,如果之后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其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其实,严格来讲,高糖毒性并不能作为一种科学术语,因为葡萄糖对哺乳动物的机体来说是营养物质,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环境中,其对胰岛素基因的表达都有重要意义,而毒性作用仅是指因为葡萄糖过剩,伤害了胰岛B细胞。只是,高糖毒性的危害,却是可持续性、难以干预的。
令人生畏的「高血糖记忆」之说
所谓「高血糖记忆」,指的是由高血糖造成的微血管病变,表现出持续性特点,即使在某一阶段我们的血糖已经明显稳定、控制良好,但昔日已经发生过的高血糖致损程度,包括相关并发症的威胁,依然不会减少,因为其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如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在控糖方面有所放松,它很可能又卷土重来,并且后果可能更甚。
因此,糖友们在日常控糖方面,一定要打败惰性、严于律己,将「高血糖记忆」发生的可能性扼杀在摇篮里。
关注同名公众号,获取免费1对1健康控糖指导!
最后,祝大家生活愉快,祝糖友们都能【我糖平衡】,健康生活!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力资源六大板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