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连寒同山神仙洞玄女洞有什么传说

(1)“天书”传说:《阴符经》对《水浒传》的影响
我的图书馆
(1)“天书”传说:《阴符经》对《水浒传》的影响
&《阴符经》是道教基本经典之一,它对天人关系有深刻阐述,在隋唐之后被附会为“天书”。宋元时期流传的水浒故事,已受到《阴符经》相关传说影响。施耐庵、罗贯中在《水浒传》的创作过程中,有意用水浒故事来照应《阴符经》的思想,或者说,有意用《阴符经》的思想理念来整合水浒故事。本文从玄女天书的传说、替天行道的宗旨、盗亦有道的逻辑、天罡地煞的附会、误走妖魔的机缘、乱由上作的背景、整体结构的设计、排兵布阵的描写、奇门遁甲的秘术、梁山好汉的结局等十个方面,具体探讨了《阴符经》在水浒故事整合过程中的重要性。重视《阴符经》与《水浒传》的思想史关联,有助于深化对《水浒传》文本意蕴的认识。
&&天书 &《阴符经》&
《水浒传》& 思想史&
一、中国思想史上的《阴符经》
《神仙抱一演道章上》: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富国安民演法章中》: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而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强兵战胜演术章下》: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莫不蠢然。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八卦甲子,神机鬼藏。相胜之术,昭昭乎尽乎象矣。
引黄庭坚语:“《阴符》出于李筌,熟读其文,知非黄帝书也。盖欲其文奇古,反诡谲不经,盖揉杂兵家语,又妄说太公、范蠡、鬼谷、张良、诸葛亮训注,尤可笑。惜不经柳子厚一掊击也。”⑥其实,。“自战国以前有之,而《汉·艺文志》不载,盖毁于兵火。故《隋志》有《太公阴符钤录》一卷,又《周书阴符》九卷,未知孰是,当居一于斯。”31《战国策》载苏秦“得太公阴符之谋”(《战国策·秦策一》),而,“太公阴符”即“周书阴符”《战国策》与《史记》的记载并不矛盾。146146太公、范蠡、鬼谷、张良、诸葛亮所作的注,大多切合经文原意,而李筌自己的注反而有不少讹谬之处,这说明“六家注”并非全出于李筌伪托。
111213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变化顺矣”数语,“虽六经之言无以加”,朱熹亦深表赞同。14
二、《阴符经》与《水浒传》的思想史关联
&周衰道术裂,能为书者各为书,正言者或驳不纯,此书独用反言而合于正。”31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42《遁甲神经出处序》云:
昔蚩尤作乱,黄帝频战不克。帝曰:“闻伏羲治天下无兵,今蚩尤一庶人,生妖气,伐而无功,战而不克,吾之过矣。”忽目前五色云气从空而下,云中有六玉女持书,出二童曰:“奉九天玄女圣命,送遁甲《符经》三卷,告与伐之,愿传此文。乃天地福祸,是八卦之吉凶,辨风云之变动,识气候之成败,观日月之盈亏,论阴阳之顺逆,晓星辰之休咎,知人情之胜负,此术乃万变万化之法也。”黄帝遂得《阴符经》三卷,上卷乃神仙炼丹抱一之术,说长生之法;中卷安邦定国,抚安王民之法;下卷论战伐之事。43
《水浒传》中的好汉,大都是因为遭受奸人迫害,不得已而落草为寇,
《阴符经》云:“《阴符经》提倡的一种理想的人生范式。梁山好汉中,大多选择了功成身退的道路,只不过见机有迟速之别而已。如鲁智深、武松等遁入空门;李俊等人远投化外;阮小七、柴进等人归隐田园。而在征方腊归来的途中,燕青与卢俊义的一段对话,最能体现《水浒传》对功成身退的生命境界的向往。燕青劝说卢俊义归隐,卢俊义苦恋功名,没有听从劝告,结果惨遭奸臣毒手。作者感叹道:“若燕青,可谓知进退存亡之机矣。”
三、从思想史角度重新认识《水浒传》很有必要
认为“《红楼梦》与《西游记》属原型文化;而《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则属伪型文化。”57他轻率地用了“伪型”两字,就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思想价值和文化意义一笔勾销了。与此相似,刘再复认
[]1ab3a3a1b3b1b3b
21[]1958993
(本文正式发表于《人文论丛(2013年卷)》)
馆藏&5934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昆仑文化 弥勒佛是九天玄女的应身之一 九天玄女救世真經+治心消孽真经 中国原始母系社会的女神崇拜
我的图书馆
昆仑文化 弥勒佛是九天玄女的应身之一 九天玄女救世真經+治心消孽真经 中国原始母系社会的女神崇拜
&&&&&&&&&&&&&&&&弥勒佛---九天玄女的应身之一,表九九归一、万法归一、万圣归一、万教归一,这“一”就是九天玄女,其形象为未来佛弥勒菩萨。
&&& 昆仑文化博大精深,健康向上,是中华文化的龙头和本源,也是民族之魂和民族精神的主体内容。为便于朋友们了解、认识昆仑文化,进而热爱昆仑文化,窃以为有必要将青海扎麻隆凤凰山九天玄女祖宫内各圣像(即昆仑众神)的身份作一简介。
&&& 九天玄女正身---是神龙与天凤、战神与美神、元祖与母亲、天神与佛菩萨、天灵与人气的五大合聚身像,是黄帝的母亲、导师,故是至高无上、尊贵伟大、正义威武、仁义祥和、美丽智慧、战无不胜、母仪天下。
&&&&&&&&&&&&&&& (美神)&&&&&&&&&&&&&&&&&&&&&&&&&&&&&&&&&&&&&& (战神)
&&& 西王圣母---西方极乐世界教主,即阿弥陀佛,执掌西极乐土、昆仑仙籍、名册、门票,曾是西王母古国的女王,炎帝的生母,盘古天帝,妈祖(太元玉女)的女儿,玄龙的妹妹,九天玄女的最得力助手和天国第二大至尊、美神和战神。
&&&&&&&&&&&
&&&&&&&&&&&&&&&&&&&&&&&&&&& (即将于农历九月九竣工的西王母天缘宫)
&&& 大势至---阿弥陀佛(西王母)的右胁侍,常以独特的智慧之光遍照众生,使人们免除血光刀兵之灾,得无上之力。
&&& 观音---观音、八圣母、鬼子母的合聚体,亦是西王母的左胁侍。为九天、昆仑仙界、佛国、人间的护法天神之一。她神通广大,美丽而威猛,时现观音、鬼子母、欢喜母、爱子母身像,降伏妖魔鬼怪,护佑天下有缘、遇难的婴儿少年。
&&& 女娲---九天玄女的应身之一,曾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又与伏羲结合,繁衍人类,成为东方种族的母亲和保护神。
&&& 梵天大神---九天玄女用来创造世界的应身之一,她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时常惩恶扬善,维护天理、天道,创造万物,广播善慧,福泽四海,护佑万民。
&来源:() - 昆仑众神解析---九天玄女祖宫内圣像简介_曾经沧海_新浪博客
&&& 嫦娥---月宫仙子,古时羿的妻子,只因将西王母赠的长生不死药独自吞吃后飘升至月宫,变为蟾蜍,后九天玄女使她恢复了仙女玉体,成为月宫仙子,月宫之主是西王母。
&&& 后土---大地的主人,为坤首幽帝,亦是九天玄女的应身之一,主管大地、气象、幽界、各地城隍、土地、十殿阎君、太岁以及人的生死寿数、转世投生等诸般大事。
&&& 妈祖---最早称太元玉女,与盘古天王结合后生下玄龙(伏羲)和西王母,盘古天王成为第一代天帝后成为天王母后,后来投胎转世到福建,28岁时成为海神,即妈祖,主管海上救生和九宫内务。
&&& 斗姆---九天玄女的应身之一,亦是天皇、紫微、贪狼、巨门、禄存、文曲、谦贞、武曲、破军等北斗七星之母,是威武正义之武神。
&&& 大日如来---九天玄女的佛王法身。大日,即宇宙核心,亦即九天生命能量之元阳,是九天如来佛王,其命能、神通、法力均高,其佛光普照万世众生,惠泽善愿者、顺天者、心正者、正行者。
&&& 珠王---九天大圣之一,亦为九天玄女的得力助手之一,常化身金刚智菩萨、白度母降伏或吞食邪恶、瘟疫、五毒,并给有缘者、功德人、蒙冤人、悔罪人、遇难人赐福助佑。
&&& 青颈观音---九天玄女的菩萨宝像,普度众生,救人于危险,洞察世界,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即观其声,闻其音,救苦救难,救佑众生。
&&& 黑天大神---前像为九天玄女的至尊人格首神,后像为黑天威猛战神,主要是维护天理、佛法和天道,性爱三宝,主持正义,护持万众,加持有缘人和功德者。
&&& 七仙女---本是西王母的第七个女儿,由于聪慧、正直、善良,得道后成为九天玄女的得力天使,维护天道,弘扬天理,播降吉祥,给人幸福和美好。
&&& 弥勒佛---九天玄女的应身之一,表九九归一、万法归一、万圣归一、万教归一,这“一”就是九天玄女,其形象为未来佛弥勒菩萨。
&&& 碧霞元君---原是泰山仙主,得道后成为九宫大圣之一和玄龙大帝的右胁侍。
&&& 玄龙大帝---妈祖(太元玉女)之子,西王母之兄,第二代天帝,先为海龙,后升格为天龙,是龙祖,是九天玄女的义兄兼夫君,其天职是掌管九天卫戍、四海龙王、雷部气象和四方江河湖海。
&&& 青娘圣母---九天的吉祥天女,九宫大圣之一,九天玄女的特使,佛国的绿度母是她的重要应身,她的天职是播吉祥、传福音、驱邪气、除瘟疫、消灾害、助善良、赐财富、渡众生。
&&&&&&&&&&&&&& 上文网址:
&&&&&&&&&&&&&&&&&&&&&&&&&&&&&&&&&&&&&&&九天玄女祖宫
&&& 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西行30公里,有一个叫扎麻隆的村庄,村边的一座山叫凤凰山,座北面南。近年来,扎麻隆凤凰山可是名噪一时,这是因为凤凰山上有一座高大巍峨的“九天玄女祖宫”。
&&&&&&&&&&
&&& 据相关资料
介绍,扎麻隆凤凰山是华夏母亲、战神九天玄女的降生地,形状神似一只巨大的凤凰展翅欲飞。古时候人们为纪念九天玄女降生而在凤凰山上修建了一座九天玄女
庙,1938年被人拆毁。1998年,该村村民在放牧时,发现并挖掘出原九天玄女庙的古宝瓶。同年民间还发现了九天玄女的古圣像和女娲、伏羲龙蛇交合奇
石、西王母摇钱树奇石、盘古王命精圣石等珍贵天然圣物。自此,扎麻隆凤凰山人在省、市、县有关部门和省内外华夏儿女的热心支持下,开始抢救、发掘昆仑文化
资源,仅用七个月时间就建成了华夏三祖纪念馆和昆仑神话艺术馆,雕塑了华夏三祖圣像,并举行了隆重盛大的开光仪式。
&&&&&&&&&&&
&&& 近年来,全
国各有关省区市积极抢救、发掘和保护与九天玄女、昆仑文化有关的文化遗产,被称为万山之宗、江河之源的青海更是不甘落后,在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关心和支持
下,在扎麻隆凤凰山初步建成了九天玄女祖宫为主体的昆仑西都,每年都有一批又一批的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从海内外来到这里寻根让祖、拜请百福、旅游观光。
&&&&&&&&&&
&&&&&&&&&&&&& (昆仑西都---扎麻隆凤凰山山门)
来源:() - 九天玄女祖宫_曾经沧海_新浪博客
&&&&&&&&&&&
&&&&&&&&&(凤凰山镇山之宝---龙凤神石,许多专家公认的昆仑第一奇石。上面有天然形成的龙、凤、雀、鸽等百禽百兽,还有天女、佛、菩萨等隐形圣像)
&&&&&&(东方美神---九天玄女正身塑像)&&&&&&&&&&&&&&&&&& (东方战神---九天玄女铜像)
&&&& (台湾桃源县玉皇上帝尊圣宫捐赠的香炉)&&&&&&&&&&&&(九天玄女的乾坤万福铜手印)
&&&&&&&&&&&& 九天玄女救世真經+治心消孽真经&九天玄女救世真經    九天玄女天序    本行集乃敘吾出身履歷之由、歷劫修證之實。吾乃宇宙先天道統、一脈真傳,迄今三百五十萬年餘。屢逢國運衰微、蒼黎塗炭,仁君忠臣遇難,吾即統領九天神兵、駕起祥雲,在冥冥中扶助,除暴安良,驅邪逐疫,保國安邦,勵行固有道德倫常。歎乎如今,人心背道,世風日偷,奸邪日熾,惡俗猖獗,至使固有道德仁義之風日愈消沉,列聖諸佛不能挽止。吾玄女仁慈在抱,乃會集乾坤群仙,屢降寰宇,擇在龍穴鳳闋天樞之處,顯化設壇,無非欲堵塞狂瀾,掃除澆漓頹風,不良惡俗,恢復神州仁義孝悌純樸之風耳。幸有昆侖鳳山聖地、鸞門諸子,懇誠請旨,降著救世真經,與我玄女天人合一,廣度眾生,同歸於善,登上九天,光明大道,還本歸宗,共證菩提,豈不樂哉。        盼救世真經,早日布于四海,為復興固有道德作砥柱,普天之下共同持誦奉行。仁君奉之、四海干戈永息,諸侯奉之、一國人民壽考,仕大夫奉之、一家老幼安寧,士庶人奉之、一身災消病減,三教人奉之、為聖為佛為仙,億萬民眾奉之、卻病延年益壽,息卻千災而迎來百福,以維護國運隆昌,民安物阜,同樂升平,賜福祿于無疆哉。經著成矣,諸子乞序於序。西王聖母、太乙救苦大仙共撰            淨 水 贊    九天真水,淨洗靈台,楊枝一滴洗塵埃。仙境即昆侖,滌穢消災,香林法界開。    皈命 蕩魔解穢大天尊九天玄女        淨 香 贊    香焚寶鼎,氣達九天,威光煊赫接雲煙,降鑒此心虔。展誦靈篇,擁護仗雷鞭。    皈命 香林說法大天尊九天玄女        太上起經贊    祥雲初起,法界氤氳,羅天海島異香騰,到處覆慈雲,達信通誠,萬聖盡遙臨,達信通誠,萬聖盡遙臨。     皈命 寰宇大聖香雲浮蓋大天尊九天玄女        淨 口 咒    人言從口出 出納必謹慎 留心勿妄吐清心誦經章 急急如律令        九天玄女淨心咒    人心本善良 雜念必提防 虔誠無雜念仙佛降殿堂 急急如律令        九天玄女淨身咒    身在紅塵穢氣熏 但須沐浴對天尊身淨更衣無塵染 聖佛仙真即降臨 急急如律令        大戰神九天玄女護身護法除邪吉祥啟運乾坤神咒        天游地游,猛烈諸侯,上念北極,下臨九洲,身穿金甲,手持神劍,掛于金髻(jì頭頂的發結),火眼金睛。逢妖斬妖,逢鬼截頭。上帝敕(chì)令,不得停留。九天大戰神玄女,急急如律令。(此咒佩身常念終生吉祥平安)  九天九天,玄女天仙,乾坤元魁,一代戰神,頭戴金盔,腳踏火輪,身騎龍鳳在雲間。七星寶劍斬凶頑,臨凡濟渡救良民,何神不敬仰,何邪不膽顫。親身臨凡,護佑萬民,大悲大願,大聖大慈,四海顯威度善緣。玄珠妙道,玄女天母,度世大慈尊。&開 經 偈    九天清境 巍峨仙宮 仁慈博愛掀開天門,憐憫蒼生、告業沉淪:    混沌初開,大地朦朧,群靈混雜,人獸未分。仁慈布法雨、萬物初生,始奠陰陽、法度定乾坤。天皇地皇人皇氏,茹毛飲血,多生疾病命不長,教之取火以熟食,免除疾患早夭亡。奈何兇神惡煞常下降,擾民不安災禍降,煉石填北缺,堵阻凶神人間降。        怎奈何,人心多險惡,爭權奪利亂紛紛,奸梟橫行施強暴,善良無辜慘遭殃。憐憫蒼生遭劫難,聚集仙佛在九天,同發慈悲救蒼生。群真同發救世心,駕起祥雲察大千。處處煙障沖霄漢,群生造孽重如山,倫理道德全不顧,爭利負義且忘恩,喪良心不忠不孝,至惹災疾禍纏綿。但須回頭求懺悔,焚香懺悔禱蒼天。炎黃世胄德為榮,六欲所迷墮沉淪。固有道德須重振,大日光輝照人間。吾為救世降紅塵,手執寶劍斬妖邪,忠良義士逢厄難、吾駕祥雲護其身,仁君良將遇災厄、吾保厄難不臨身,亂臣賊子吾不保、難逃天譴禍相侵。            為人子當孝雙親,不孝父母罪不輕,祖傳父母方傳己,未來子孫照樣行。養育之恩深似海,忤逆之罪大如天,親病醫藥必自煎,亦須嘗過獻親前,不宜解衣勿離食,時時刻刻侍身邊。若要未來子能孝,汝當先孝奉親前。不孝之人須懺悔,無虧為人在世間。勿謂善惡無報應,遲早有期到身邊。        勸眾生,惜五穀。穀乃先天母之乳,胡為拋散罪不輕,須知五穀養命寶,一日三餐不能離。任汝金丹成仙佛,不以此養丹不成,一生惟此不可少。一朝無糧子不親,拋散猶如不孝子。惜穀即如孝雙親,古今血脈憑此養,否則那得生人身。不惜五穀蒼天怒,定缺衣食受饑貧。        勸眾生、敬惜字。蒼頡賢良功德澤,乃如日月萬世昌。五教經典字為成,敬惜聖字可為人。無知愚夫踐字跡,分毫不敬昧良心。無讀愚人尚且可,最惡儒門讀書人,踐踏書字逆天地,逆天逆地罪難容,君親師恩汝不畏,枉生塵世讀書人。見吾真經即速改,可免天地聖賢嗔,從今惜字根本固,上天護佑汝名成。        勸眾生、須保身。萬惡淫首宜先戒,乃可惜假來修真,且看古今狂淫輩,性命江山概滅亡。紂王寵倖妲妃女,諸侯會上滅成湯,幽王吳王亦如此,董卓呂布因嬋亡,貪淫敗節把命傷。聞我真經須懺悔,回頭禁戒姓名香。一靈真性先天物,體是動來靜是靈,悟者栽培及涵養,成仙成佛及成真。煉就真靈朝金闕,職司護國與佑民。迷人癡癡竟不悟,酒色財氣當寶珍,六欲七情迷真性,忘卻先天一點靈。吾今指點金光路,乃在經中仔細尋。        志心皈命禮    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仁慈救世賜福赦罪大慈尊九天玄女        玉皇大帝、道德天尊合贊曰:     九天玄女功德重,歷劫救世降九重。除奸佞、保仁君,亂臣賊子遭橫禍,死到陰司禁囚籠。        [玄女]:嗟歎群黎輩,負義忘恩背聖賢,迷于酒色若狂顛,聽罷真經須懺悔,孝敬雙親崇聖賢。莫貪酒、莫貪財,忍氣時常記在懷,倘有貪嗔癡愛欲,任汝懺悔亦徒然,執迷不悟甘造孽,難逃疾病禍纏綿,但能誦經存懺悔,自然清吉福綿綿。        文殊、觀音、普賢菩薩合贊曰:    玄女救世著真經,仁慈護國濟良民,忠臣孝子祈叩請,即駕祥雲降壇庭,遇難避難,迪吉呈祥。        [玄女]:孝子誦此經、父母增遐齡,家宅誦此經、闔家保安寧,行人誦此經、途路保平安,舟船佩此經、波浪即刻平,書生誦此經、虎榜定標名,商人誦此經、利途定亨通,婦女誦此經、賢慧且美容,若為過世父母誦此經,九玄七祖盡超升。但須身行心慕,切勿心違不遵,如有妄行詆毀,試吾寶劍無情。吾著真經為救世,廣渡閻浮世上人,但願蒼生心早悟,隨吾玄女回九天。        志心皈命禮 三拜九叩        大悲大願大聖大慈、無極無上大日佛王,九天玄女護國安邦救苦救難救世佑民一代大天尊。        西王聖母、玄龍大帝、關聖帝君合贊曰:    真經救世本乎仁,普度群偷出迷津,安邦定國護仁君,民安物阜享升平。 (偷:輕薄不莊重;苟且怠惰。)    [玄女]:寶劍光芒除奸佞,忤逆難逃禍相侵。但能誦經存懺悔,上天不加悔罪人。    匡扶正義宏天道,德配乾坤感天心。    [玄女]:歷劫堅修證金仙,免淪凡俗再下塵。    會同聖佛顯天下,點化靈泉救萬民,可除天瘟奇妙疫,濟世功恩海洋深,代天宣化辟法門,金光大道複中興。    [玄女]:四維八德盼宇內,澆漓頹風自消沉,救世真經布天下,大日光輝照萬民。        志心皈命禮    九天玄女護國安佑民救世大天尊。        釋迦牟尼、阿彌陀佛、彌勒佛共贊曰:    先天大道德無量,廣布十方放光芒,歷劫救世度迷津,慈悲與佛辟慈航,德澤配天功彪炳,億萬千秋顯仙鄉,鎮守乾坤施法雨,蒼黎感戴沐恩光。    [玄女]:吾今指醒諸眾生,功恩浩大不宜忘,方方闡教化愚頑,化迷醒悟振倫常,處處開堂播菩提,兆民康泰國運昌,恭誦真經皈依天,同赴慈航往天堂。        志心皈命禮    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九天玄女大戰神      三清天尊、文宣聖王合贊曰:    九天玄女著真經,護國濟良民,功德配天地,救世度迷津,歷經億萬劫,維護天道張四維。    [玄女]:儒釋道真傳,八德倫常,匡正人心,不偏不易達康莊,經聲朗誦驚神鬼,消災解厄賜禎祥。     志心皈命禮 玄珠妙道。仁慈救苦救難度世威鎮乾坤大戰神九天玄女。      媽祖、黃帝、炎帝、梓童帝君共贊曰:(梓zǐ)      真經功德無量,萬聖普臨蒼穹,一切妖魔拱首,諸般鬼崇潛藏。    萬道佛光普照,千層惡孽皆空,經聲諷誦,民康物阜,國運昌隆。    群黎赤子遵經句,普天之下呈瑞祥,救世真經功德義,殷勤諷誦度迷津。    志心皈命禮    仁慈救世護佑大天尊九天玄女      收 經 偈    真經誦成對,聲浪似海濤,民氣上九天,福澤降人間。    高真至尊元魁、慈悲救世、憐憫蒼生,慈光照大同,演教說法度,眾生勤懇化迷津。    弟子誦經已畢三拜九叩,稽首禮謝無極聖母大慈尊九天玄女。      回 向 偈    願以此功德 消除宿現孽 增長諸福慧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乃與饑餓等 悉皆盡消除人各皆禮讓    一切出資者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失亡獲超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同登無上道    昆侖龍鳳宮、仙山靈洞宮藏供《九天玄女救世真經》《九天玄女治心消孽真經》萬世通用,做人修行創業護身立命之法寶,唯有福氣善緣者得之。&&九天玄女救世真經+治心消孽真经九天玄女治心消孽真经恭请:九天玄女宝诰志心皈命礼& 三称&&&&&&&&&&&&&&&&&&&&&&&&&&&&&&& &&& 先天神女。元始女天帝。人类创造天母,东方大战神、美神。九天总教主,天地福禄寿财总星,正义武神,庄严万千妙相、变化无常,常在娑婆世界。时现大日佛王法身,早登梵刹琅环,驻宇宙中心。玄都九天,地宫凤山。凤阙水晶宫,系玉腰金,员峤方壶。蒸沙煮石,放无极之生命七彩光,普照群生,运玄元之灵气,化成天地万物,功垂万世,德配乾坤。位列九天诸天尊之首,掌天地造化之枢机及九天秘笈。灵通三界,司天国军部雷霆之号令。慈悲广大。变化无穷。配七星宝剑,持乾坤金光降魔万福手印,斩邪除恶。常足登七彩祥云,视察人间善恶,普度众善缘,救世降福,加持功德人,消孽治心疾。足踏金莲、居于九天瑶阙之中。宏慈宏愿。至显至灵。九天玄女、无极天仙、女娲真身、万圣至尊。三称&&& 恭诵:《九天玄女治心消孽真经》开 经 偈无极三千界 玄元运化功 法高居九天 妙相现三宫开 经 赞炉香作热,透上九天,氤氲瑞气绕前。奉请高真虔,普度四海众良缘,消孽治心田。皈命:九天玄女、无极元君、乾坤真主、万圣之元首。&&&&&&&&&&&&&&&&&&&&&&&&&&&&&&&& &&& 尔时玄女天尊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心:生命后天顺应环境之生存用心。道心:逆回先天永恒生命形式的用心。惟:有。)危者何?人心胜,而道心因之纷扰。微者何?道心失,而人、心因以梏亡。故心欲其自修自省、无任骛驰,道心欲其无怠无荒、时加积累。(修心恢复本有圆满觉知、要在自省自修)无如学道者多、而知道者少。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慕道之名、昧道之实,以此为学道、其不背道。噫,道在目前!人自不求耳,揆厥其故。(揆kuí揣测。厥jué昏闭。回归先天的大道在天眼前展现,徒做学问、神光不显无法得道。)&&& 人心用事、而道心无权。(人心好胜、人事权衡, 人当以先天道统争胜于天人之界。)&& 何者?克伐怨欲四端、业起迭生,而人心所由炽、道心所由昧也。&&& 克者、好胜之谓。人特患,甘为暴弃。自暴者、不足与有言,自弃者、不足与有为。果能有自胜之心,争胜于天人之界、赋畀赖以扩充。&&& (赋畀:赐赋或允许)求胜于克复之间、物累赖以消去。以视萎靡不振、怯懦弗前者、岂不远甚。好字未除,悻悻以争胜,所争者、愈失本真。忿忿以求胜,所求者、无关要蕴,此小丈夫所为、非吾法中人也。伐者、夸功之谓。&&&&& 古之大圣、不矜不伐、天平地成、建万古宏功、犹闻善言而拜受。圣德愈高、圣量愈广,圣不自圣、乃以为圣。圣门颜子,无伐善、无施劳。盖以善者、性分所当为、何伐之有。劳者、职分所当尽、何施之有。有若无、实若虚、欿然时怀不足、所由为复圣。&&&&&&&&&&&&&&&&&&&&&&&&&&&&&&&& &&& 捍三军之生命、成一将之功勋,试问伐者所伐何功乎,有创非常之功否,有建莫大之功否,有垂无穷之功否。古昔圣贤、功不敢伐。何井娃之见、啧啧自矜、不知量也,怨则尤、不足道。&&&&&&&&&&&&&&&&&&&&&&&&&&&&&&&& &&& 君子素位而行,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方为实际功修。(怨天尤人:抱怨上苍责怪他人)何则,怨尤之念一生,则侥悻之心胜、而诡诈中之;仰窥伺之心胜、而奸险中之;且讪谤之心胜、而浮薄中之。谓天可怨乎、而显道惟彰、天固不任怨也。谓人可怨乎、而公评具在、人固不任怨也。自怨而丧心,心量日褊(狭小)。自怨而汩性,性真日离&&& (汩:搅乱) 。恐怨则招咎,怨则造孽。尔、将以怨而受奇穷、膺奇祸也。&&&&&&&&&&&&&&&&&&&&&&&&&&&&&&&& &&& 诗三百篇温柔敦厚、怨而不怒、深得和平之旨。无论读书与未读书,童时蒙塾初入、有不读过风诗欤。欲固、为情之累。贪者、恋所欲而贪生。嗔者、拂所欲而嗔起。痴者、注于欲而若迷。爱者、溺于欲而弗返。&&&&&&&&&&&&&&&&&&&&&&&&&&&&&&&& &&& 理欲不能两立,欲胜则理亡。学儒者、以克己复礼、为祛私而存理。学佛者、以净根证果、为参禅而入定。学道者、以断障除魔、为明心而见性。欲字一关未破,则三教工夫无从下手。声色货利、日纷纷于征逐之场,得失穷通、时扰扰于观望之际。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越室之徒、殆不知羞。&&& 余自设筏,济度以来,无非以圣贤阶级、仙佛筌蹄,深有望于天下。&&&&&&&&&&&&&&&&&&&&&&&&&&&&&&&& &&& 人特患甘自鄙薄,克伐怨欲之心未加修治,甚非任道之器,有辜学道之名。道学何在?去其人心、而存道心。人心者、克伐怨欲所见端也。仙佛道心者、仁义礼智所同具也。偈曰:朝朝夕惕意精虔。勤诵经文句句鲜。立法度人崇天道。心明体洁绝尘缘。&&&&&&&&&&&&&&&&&&&&&&&&&&&&&&&& &&& 九天玄女至尊曰:无心者谓之过,有心者谓之恶。过出于不自知,恶成于有所恃。所以,有过、许其自新、忏悔之条自在。为恶、降之冥罚,祸淫之律难宽。要之、上天以好生为心,岂有生之而反杀之乎。天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避。非天之欲杀人也,实人自作孽而已。&&& 孽者、恶之积也。怙恶不悛,作孽滋重,或报自身、或报子孙,直至流祸无穷、殃咎叠至。因之、受刀兵劫、水火劫、疫疠劫,不特一身难保,而且子孙贻累。易曰: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殃未尽者、必不能昌,可为太息(根本规律消息)。人皆有天良,各具性理,断无明、知为恶。而故蹈之者,无如货利之心中之,邪念之心中之,因而憧憧扰扰汩溺无已。贪嗔之念胜之、痴爱之念胜之、因而倒倒颠颠沉迷罔悟。如是,则贪酷甚浸、而为刻剥之恶,淫荡甚浸、而为贪欲之恶,猖狂甚浸、而为强横之恶,傲狠甚、而暴虐之恶成,残忍甚、而险毒之恶成,狡薄甚、而诈瞒之恶成,奸宄甚、而吞噬之恶成,至若不忠不孝、元恶大凶,律在不赦,则不足言矣。&&& 噫,且三代下,世风日薄,人心不古。虽曰、运会使然,要亦人事不能无责焉。&&&&&&&&&&&&&&&&&&&&&&&&&&&&&&&& &&& 大抵皆习与性成,近君子日少,亲小人日多,交游不慎,比匪成群。圣人云: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正有感于斯。未闻善言、未见善行,所沾染者、无非恶类,所睹记者、无非恶事,以至善心日灭,恶心日炽。&&& 恶有成于不自知者,恶有成于不自检者。&&&&&&&&&&&&&&&&&&&&&&&&&&&&&&&& &&& 今示人曰:尔说某言是恶言,尔行某事是恶事,未有不拂然怒、勃然忿者。孰知尔不自以为恶、其恶实深,譬如鲍臭之腥、习于口鼻。不知不觉业恶为孽、积孽为祸,阳则遭王章、阴则受冥谴。高明之家,鸣钟列鼎、鬼瞰其室,华厦为墟,不传凌替。人生世上,数十寒暑,何不返思,与其为恶受殃、莫若为善造福。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上天云:感应之理昭然。尔等虽巧于盘算,岂能如天及圣佛之算、毫厘秒忽、一一不差。尔等虽工于度量,岂能如天及圣佛之量、抽补扣除、在在分明。人即可欺、天岂可欺,人即可夺、天岂可夺。所愿各存天良、各保性理,勿为情诱,勿为物动。平旦之气、无失几希,屋漏之神,勿贻谴责。勿以小恶为无伤、则小惩大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天何弃于斯人、拒之不已也,所知猛省可焉。偈曰:天堂地府路相通,升降由人立过功,作恶不如多积德,施仁乐善感苍穹。&&& 上天再曰:无心者、谓之过,有心者、谓之恶。过与恶介只一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出一言而过即伏之,所以贵守口也。行一事而过即乘之,所以贵守身也。口过由不自觉、一言有不及检,身过由不自知、一事有不及防,是则观过知仁,略迹在心,则口过可白也,身过可原也,(如此)戒慎不睹、恐惧不闻。慎独工夫、在于至微至隐处、深加检摄。亦谓守口之严、持身之密。一出言、而远口过。一行事、而泯身过,然此可为君子道。世人不必求其无过、而只求其能寡过,不必求其寡过、而只求其能悔过,不必求其悔过、而只求其能改过。知改过而悔过,知悔过而寡过。知寡过而无过,由勉近安,即难求易。&&&&&&&&&&&&&&&&&&&&&&&&&&&&&&&& &&& 圣人云:过而不改是谓过,所望于世人者矣。口有过、而易时已知、宜勿蹈夫前辙。身有过,而逾后已觉、宜勿袭夫迷途。往不可谏、来犹可追。所由守口如瓶、恐其满而易溢焉。持身如玉、恐其玷而难磨焉。谨省于未有之前、勿使潜滋暗长,痛惩于已有之过、勿使迭起丛生,是为改过大关键,因改知悔,因悔求寡,如此则无过,而不敢言无大过。不然,昏昧者、刚愎自是者、明见为过而坚意独行,抑有掩饰为工者、显知为过而操心莫测,于是获其过。讳避其过、未有不流为文过之。小人恐积惯自然、彼将不知为过。要之,不知为过、过所由而日深也。不见为过、过所由而愈积也,过既深、过既积,将不谓之过、而直谓之恶。无心有心、辩之不可不早也。为恶生孽,因以获咎,近报在身,远报儿孙。其始只由纤毫之过而起,岂不可惜可慨也。偈曰:圣佛慈悲渡善良,至诚合掌献心香,真经引路文虽短,凛守箴规万世昌。&&&&&&&&&&&&&&&&&&&&&&&&&&&&&&&& &&& 天云:德常无师,主善为师。善者所贵,口,出言必善;身,行事必善。判言诚伪,论笃色庄;正谊谋利,分事虚实。然言虽善不足为据也、事虽善不足为凭也,要在心善而已。时存善心,凡有言自无不善,即未有言,而善机无不默含。时存善心,凡有事自无不善,即未有事、而善念无不坚矢。所由说好话、行好事、在存好心而已。近世以来,运会递降,习尚愈下,未知伊底。要之,欲挽天心、在修人心。天心定固能胜人心,人心定固亦可顺天,天人一理。人心日存恶念、则戾气应之。雨阳失时、酿为疹厉,以为天降戾气(凶气),实则人心召之也;人心日存善念、则和气随之。和甘应候、兆为丰熟,以为天降和气、实则人心感之也。正心由于诚意,诚意本于慎独,戒慎其所不睹,恐惧其所不闻。原以静养此心、默敛此心、坚持此心。&&&&&&&&&&&&&&&&&&&&&&&&&&&&&&&& &&& 静养者,养心于平旦、期心保善。默敛者,敛心于清夜、期心扩善。坚持者,持心于暗室,期心储善。历观,仁者理学工夫、从实处修践。仙家玄妙工夫、从静处修持。释家空寂工夫、从虚处修证。究之,皆在心上用功、无非欲此心之无不善。圣曰:正心、心善则心正焉。天曰:净心、心善则心净焉。佛曰:守心、心善则心守焉。&&&&&&&&&&&&&&&&&&&&&&&&&&&&&&&& &&& 三教本自天道同理,彻上彻下,理无二致。世人自勉,不必言希贤希圣、不必言为仙为佛、只此讶天和而修人事,总由时积善心,由此心之声、言无不善,心之表、行无不善。如是优游,日享升平之福,岂不乐也夫。&&&&&&&&&&&&&&&&&&&&&&&&&&&&&&&&& 应 验&& 曰:诚诵治心消孽经,一家安泰获康宁。诚诵治心消孽经,魑魅魍魉永灭形。诚诵治心消孽经,父母寿算得延龄,诚诵治心消孽经,过世亲人可超升。诚诵治心消孽经,水火刀兵永不侵,诚诵治心消孽经,坐禅深夜内心清。诚诵治心消孽经,三灾八难永离身,诚诵治心消孽经,国泰民安庆太平。诚诵治心消孽经,善功圆满作神明。&&&& 完 经 赞&&&&&&&&&&&&&&&&&&&&&&&&&&&&&&&& &&& 治心消孽,福寿延绵,能量充沛,回归有门。经功完满乐无边,瑞气映金莲。真我九天升。恭送九天。济世泛慈船。&&&& 皈命三称&& 九天玄女、无极元君、东方美神大战神、万圣至尊、乾坤真主、诸天元魁。&九天玄女的丈夫《仙神劫》是由网络作者贪睡的龙所作的一部东方玄幻小说,小说中称九天玄女的丈夫是仙帝,他仙界的主人,也是天凡的父亲,修为逆天,威震诸天万界,太古一战,以一己之力生生毁灭了天人族数位始祖,是该族最忌惮的几人之一。另外,九天玄女是神话里的女神,神不以男女来划分,而是以阴阳划分,不是所有神都有配偶,九天玄女修成之时应该是没有丈夫的,。还有种说法,接近西方宗教“无原罪”的意思,就是说九天玄女是被无极老母(据说是宇宙起源的神)创造出来的,投胎为凡人的时候兴许有丈夫,估计丈夫没有成仙。九天玄女的儿子《仙神劫》中称九天玄女的儿子是天凡,重情重义,多愁善感,是仙帝与九天玄女的后代,继承了两人得最强血脉,成为天地间最强大的战魂之一,跨越了百万年的岁月,为了朋友和爱人,孤战天下,谱写一曲神话,最终踩着仙神遗迹,带出一桩震惊天地的上古秘辛。中国原始母系社会的女神崇拜&&&  &&&&&&&& 李素平&&&&&&& 内容提要:研究女神崇拜对识别人种群、民族起源有重大意义。它标示着该民族对种群文化基因的亲和认同和凝聚。&&&&&&& 关键词:母系社 会女阴崇拜 女神 女巫 王母娘娘&&& 据史学考证,中国历史上的大部族都是由母系氏族发展来的,对女始祖的崇拜,女阴的崇拜是原始社会的一大特色。那时人们对男性在繁殖后代中的作用缺乏认识,男性在部祖中所发挥的作用亦呈现弱势,但知其母不知其父,认为自己的部族是由女始祖感生而来。&&& 晋王嘉《拾遗记》卷1讲伏羲氏之母华胥氏,感履苍帝灵威仰之迹,有虹绕之而生伏羲;《竹书纪年》云黄帝母附宝,见电光绕北斗,枢星光照野,感而孕生之;《绛书》卷4引《帝王世纪》说炎帝“神农氏之母任姒(女登、安登),于华阳有神龙首感于常羊,而生神农。”《帝王世纪》曰庆都“感三河之赤龙负图而出,与之合,昏而生舜。”其他诸如少昊氏之母娥皇(女节)感太白之精而生少昊,颛顼氏之母女枢(高阳)见瑶光之星,如虹贯日,感己于幽房,而生颛顼于若水,禹之母女狄(女嬉、女志、修己)于水中得月精,神珠如薏苡,爱而吞含之,遂生夏禹。周始祖――弃(后稷)之母姜原践巨人足迹遂感而生之等,都是母系氏族女始祖崇拜的遗迹。或者说历史上的著名帝王的母亲都是感生女神,她们同其它女神一样,受到朝拜,享有香火供奉。&&& 女娲是我国史前最伟大的女神之一。《淮南子·览冥》中说:上古时候,四根柱子废了,九州也裂开了。天不能全部覆盖,地也不能全部承载。到处都是大火,洪水长期泛滥,猛兽吃人,大鸟也攫取老年和孩子为食。在这时候,女娲就炼五色石来补天,折下鳌足做柱子,杀黑龙来救济翼州,积起芦灰来止住洪水。她的功劳,上可以达到九天,下可以到达地府。《山海经·大荒西经》郭璞的注说:女娲是古代的神女,而又有“帝”的称号。《山海经》中记载的女娲是“人面蛇身”,就是说女娲的形象(图腾)是人面蛇身,一天中有七十种变化。《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王逸注:“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七十化本于《淮南子·说林训》:“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此传说是说女娲造人之际,黄帝、上骈、桑林诸神咸来帮忙。&&& 又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太平御览》卷78引《风俗通》:&&&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絙于泥中,举以为人。&&& 传说天地刚从浑沦分开的时候,地上没有人,女娲认为有了人,地上的生机会更好,就用黄土捏人。工作量太大了,她实在忙不过来,就用绳子蘸泥巴,掉下来的泥点子也就成了人。造出来的人得通过婚姻繁衍后代,因而女娲不仅造人,而且还热心人民的婚姻。《绎史》引用的《风俗通》说:“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谋,因置昏姻”。女娲是祷祠神,祈求她做媒人,这才有了婚姻。《路史后记》中说:因为女娲做媒人,所以后世人建立国家就把她祀为媒神。《礼记》中记载:仲春二月,用太牢的礼节,在高媒庙祭祀。《周礼·媒氏》中说:仲春之月让男女相会交合。在这时候,对私奔的也不禁止。由上可以看出,女娲氏不但造了中国人,还是中国人的婚姻之神。&&& 女娲有一女臣叫娥陵氏,《世本·帝系篇》(清张澍稡集补注本):“女娲氏命娥陵氏制都良管,以一天下之音;命圣氏为斑管,合日月星辰,名曰充乐。既成,天下无不得理。”&&& 中国有关女仙的记载中,以西王母为最早。《归藏》、《三海经》、《穆天子传》、《竹书纪年》、《汉武帝内传》都有记载。在道教众多的女仙之中,地位最尊贵、显赫的便是王母娘娘(又称西王母,金母,西姥),这一传说源于先民的女人崇拜,秦汉之际方仙道以为女人成仙必定要觐谒“金母”,与东王公并称。杜光庭在《墉城集仙录》说:&&& 西王母一号金母,乃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以主金灵之气,理于西方。&&& 西华至妙之气,化而生金母焉。金母生于神州伊川,生而飞翔,以主阴灵之气,理于西方,亦号西王母。母养群品,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者,咸所隶焉。&&& 仙人得道升天,当揖金母,而拜木公也。&&& 金母尊于兑泽,男真女仙之位,所治昭然。&&& 这就是说西王母为西华至妙之气幻化而成,凡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咸所隶焉”。她是掌管女仙名籍的首长,管理男真女仙,方法得当,成就卓然,是女性在神仙世界的尊贵显赫代表。&&& 《山海经·西次三山经》说:“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又《海内北经》说:“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由此可知,西王母作为神仙尊长,具有修道成仙者所不可比拟的自然神力。《淮南子·览冥训》说西王母已经掌握着不死之药:“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云笈七鉴》卷十八记载:“经曰:西王母者,太阴之元气也。姓自然,字君思。下治昆仑之山,金城九重,云气五色,万丈之巅;上治北斗,华盖紫房,北辰之下。人亦有之,在人右目之中,姓太阴,名玄光,字偃玉。人须得王父王母护之两目,乃能行步,瞻视聪明,别知好丑,下流诸神,如母念子,子亦念母也。精气相得,万世长存。夫人两乳者,万神之精气,阴气之津汋也。左乳下有日,右乳下有月,王父王母之宅也。上治目中,戏于头上,止于乳下,宿于绛宫紫房,此阴阳之气也。”&&& 《汉武帝内传》将王母娘娘形容为仪态婀娜、艳压群芳、伺仙如云、威仪天地的女神:“王母乘紫云之辇,驾九色斑龙,别有五十天仙,侧近鸾舆。”王母娘娘不仅掌管瘟疫、刑法,还是长生不死的象征。王母娘娘的三月三蟠桃会象征着和祥长寿、团结友爱、礼尚往来,是戏剧、小说的常有题材。魏晋时期,玉皇大帝的形象正处于酝酿阶段,尚无配,明清时期,民间便将王母娘娘由东王公的妻子改嫁许配给玉皇大帝作妻子,因为此时玉皇大帝成为最大的天神,王母娘娘这一最大的女神与他配在一块才相称,王母娘娘更成为母爱的象征,其母亲的慈祥和蔼、温柔端庄,生养、呵护天下生灵的慈肠善心,以及雍容华贵,都是民间所尊崇、敬爱的。《汉武帝内传》中有汉武帝刘彻向西王母及众女仙叩头求教的故事,这至少说明在道教仙话世界里皇权是不及威仪天地的女神的,皇帝老子也不过是匍匐在女仙脚下的庸人而已。也说明在汉朝以及汉朝前后一段时间,人们对天地之神的崇拜、敬畏是发自内心的。后来王母娘娘的皇权逐渐减弱,玉皇大帝权威直线上升,大概与儒教取得国家正统地位其“男尊女卑”思想的强力推行有关。&&& 王母娘娘的母亲太元圣母(亦称“太元玉女”、“玄妙玉女”)也是个拥有至高权利、母仪天下的女神,传说她出于天地构成之后,一出生便会说话。《元始上真众仙记》:&&& 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涧积血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资绝妙,常游厚地之间,仰吸天元,号曰太元圣母。……太元圣母生天皇十三头,治三万六千岁,书为扶桑大帝、东王公,号曰元阳父。又生九光玄女,好曰太真王母。&&& 九光玄女也叫九光云女,又称太真西王母,是否即上面所说的王母娘娘?因为一般认为王母娘娘的母亲是太元圣母,自然太元圣母所生的九光玄女即是王母娘娘了。可是在这里九光玄女似乎还不是王母娘娘。这是由于道教神仙谱系并无完全一致的构造说法,因而这里的传说是九光玄女为扶桑大帝东王公的妹妹,生了地皇。也有传说九光云女是天皇扶桑大帝东王公的女儿。&&& 也有称圣母元君为老子之母,是洞阴玄和之炁,凝化成人。据称太上老君历劫行化,应接隐显,不可称论。故散形分神,寄胎于元君,托孕八十一年而生,诞于左肋。因指李树为姓,成为老子,号元君为李母。后来老子得元君传授“五符九丹”而在世行化。元君乃乘八景之舆,白日升天。&&& 或说老子之母为“先天元后”,即是“太元玉女”、“玄妙玉女”,也即“圣母元君”。天师道奉老子为教主,故将老子以及老子之到加以神化,传说玄妙玉女是经元气之气的相因变化而生出来的,即玄妙玉女是气,其变化又生出老子。天师道遂将玄妙玉女尊为先天元后。天师道经书《道法会元》卷二:&&& 先天元后乃老子之母玄妙玉女,犹太宗以轩辕黄帝为始祖,故尊事黄帝为圣祖,先天太后即黄帝母也。&&& 圣母元君还有一个名叫“玄女”(也叫“元女”、“九天玄女”、“九天娘娘”)的女神弟子,相传她受王母之命为黄帝的老师,帮助过黄帝打败蚩尤,还教授黄帝房中术。《太平御览》卷十五《黄帝元女战法》中说:黄帝与蚩尤打了很长时间仗,都不能取胜。黄帝回到泰山,突然起了大雾。大雾之中,有一个妇人,“人首鸟形”。黄帝一再向她瞌头,趴在地上不敢起来。这妇人对黄帝说:“我是元女,你有什么要求?”黄帝说:“我想万战万胜。”元女就传授给他六壬、遁甲之术,以及兵符、图策、印剑等物,并为之制夔牛鼓八十面。结果黄帝大败蚩尤。《墉城集仙录叙》“西王母传”云:“昔黄帝讨蚩尤之暴,威所未禁,而蚩尤幻化多方,徵风招雨,吹烟喷雾,师众大迷。帝归,息太山之阿,昏然忧寐。王母遣使披玄狐之裘,以符授帝曰:太一在前,天一在后,得之者胜,战则剋矣。符广三寸,长一尺,青莹如玉,丹血为丈。佩符既毕,王母乃命一妇人,人首鸟形,谓帝曰:我九天玄女也。授帝以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一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遂克蚩尤于中翼,剪神农之后,诛榆冈于阪泉,而天下大定,都于上谷之涿鹿。”既然西王母的弟子能为黄帝这一伟大帝王作老师,那么,西王母自然也为帝王师了,《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拜见西王母一事可资证明。《穆天子传》卷三:“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白圭、玄璧乃世间罕物,通常只有帝王拥有,而周穆王将此宝贝奉献于西王母,可见,周穆王自认为西王母比自己高。也许道教关于周穆王拜见西王母有过多的神话色彩。非道教界的一些学者认为晋朝出土的《穆天子传》中所记述的周穆王所见的“西王母”可能为君主,但究竟为何国君主则争论颇多。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西王母不是中原一带的人,而是远在西垂边域甚至中东,燕京大学齐思和教授认为“西王母即示巴女王的说法,比较可信。示巴(Sheba)是阿拉伯南部的古国,以富庶著名。”[1]不过中国百姓一般喜欢西王母待在高高的“天”上,作为特别独立的女天神,她不是因为婚配给东王公、玉皇大帝才有了神的威力,才有了人们所想像的荣华富贵、权势显赫,而是由于她本身就是有独立神格的至上神,不存在任何依附和仰赖,她是她自己的,她与东王公、玉皇大帝的婚姻匹配,是平等的,不存在上下关系,更无从谈起依附、臣服关系,故而人间将所能想像的美丽、娇好、荣光都附加在她身上。&&& 传说王母娘娘有二十多个女儿,个个美艳绝伦,情意深长,乐于救助死伤,忠于职守,为人指点迷津,劝善引导,点化众生,是非常好的神仙。她们与男仙的不同,在于她们以真挚的情感动人,她们的温婉、美丽的感情故事,着实让人情迷神往,其中尤以“七仙女”的故事感人至深。其他为道徒所津津乐道的,如第四女“紫元夫人”(南极王夫人)、第十三女“云林宫右英夫人”、第二十女“紫微王夫人”、第二十二女“太真王夫人”、第二十三女“云华夫人”,等,她们的聪明美丽、多情挚爱、善良、才干、勇敢,实在是值得大书特书的。陶弘景称赞紫微王夫人:“才丰情綺,动言富逸,牵引始末,恒超理外”。[2]《历世真仙通鉴》说太真王夫人:“衣服奇丽,姿容绝世。尝降主东岳夫人,来往于岱宗山石室。四海仙人马明生,为贼所伤殆死,曾遇夫人救之,后令马明生师安期生,受金液丹,修炼升天。“杜光庭说云华夫人尝授予大禹“策召百神之书”,“忽化而为石,散为青云,继而聚为夕雨。或化游龙,或为翔鹤,千态万状,不可亲也。……非寓胎禀化之形,是西华少阴之气也。在人为人,在物为物,岂止于云雨龙鹤,飞鸿腾凤哉!”[3]《历世真仙通鉴》说瑶姬:“云华夫人者,金母之女也。夏禹治水,随山峻川。老君遣云华夫人,往阴助之。时驻巫山之下,大风卒至,崖谷振损!力不可制。忽遇云华夫人,禹拜而求助!夫人即褫授禹,策召鬼神之书,助禹诛害,为人力所不能制者,禹治水乃成功。”王母娘娘的女儿有那么大的本事也要遭遇不幸,其生活也充满悲戚、哀凉,怎能不令人深深感动呢?!&&& 王母娘娘还是个精通音韵的女神,传说她为茅山三君的茅盈作乐。她身边的伺女也是个个才华横溢,音乐舞蹈莫不精通,如王子登(王上华)“著青衣,美丽非常”,会“弹八琅之璈”;许飞琼善“鼓震(镇)灵之簧”;素女善“鼓琴瑟”;琬凌华(琬绝青)“拊五(吾)灵之石”;董双成“吹云和之笙”;石公子擅长“击昆庭之金”;范成君“拍洞阴之罄”;段安香能“作缠便之韵”;于善宝、李龙孙擅长歌玄云曲,等等。&&& 可见,西王母对中国人来讲,是完美的无所不能的神,而且是“善良”、“祥和”、“慈爱”、“宽厚”的“至善”女神。这一诠释定位是非常具有“普世”效应的:试想“母仪天下”的天神西王母以“善良”、“祥和”、“博爱”、“宽厚”、“慈爱”的形象牵引人们的念头、渴慕、信心,对动辄遭遇涂炭的天下生灵来说无疑意味着福音。而王母统领的各路神仙,主要是女仙,不像男神仙那样具有两面性,即可作善,亦可作恶。女仙作为单向度的“至善” 神,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即女的不管是天上的神仙也好,还是人间的凡人也罢,总是柔弱的,善良的,她们与男的就是有根本不同,女人终归是人类美好想像的开始和结束。&&&& 王母娘娘其地位、权利自从明清起,便被另一位女性最高神——“无生老母”所威胁,甚至有可能取而代之。无生老母被明代中叶的罗祖教教主罗梦鸿创造为“无极圣祖”,依据“祖就是母,母即是祖”的思路,无生老母被尊崇为人类的真正始祖,大地众生都是她的儿女。她是一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的女神,又是一位亲切慈祥、博爱谦和的老婆婆,她常常派遣神明下凡,有时亲自幻化成可爱可亲的老婆婆或者某某女神下临凡尘,救苦救难,点化众生。不过,懒得细究原委的信众最后终将无生老母当成西王母。毕竟,西王母的传说源远流长。&&& 一般道教宫观里建有斗姆殿,供奉一位三目、四首、左右各出四臂共八臂的斗姆元君(也称“园明道姥”、“先天都姥天尊”)神像。道经以斗姆居大梵天宫,综日月星辰,为北斗众星之母,焚炁妙文,敷成九章,而应北斗九星,以御璇玑,为道教之法主。其乃先天元始之阴神,主宰生命,治病救灾,安全胎育,《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 斗姆降以大药垂医治之功,燮理五行升降二炁,解滞去窒,破暗除邪,愆期者应期,失度者得度。安全胎育,治疗病屙,职重天医。生诸天众月之明,为北斗星之母。斗为之魄,水为之精,主生。&&& 也有传说斗姆元君原为龙汉年间周御王的妃子,名叫“紫光夫人”,明哲慈慧,“誓尘劫中已发至愿,愿生圣子,辅佐乾坤,以裨造化。”[4]神话传说她在春天百花荣茂的某个时候,在后院游戏,到了金莲花温玉池边,进去洗澡,“忽有所感,莲花九包应时开发,化生九子。其二长子是为天皇大帝,紫微大帝;其七幼子是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之星。或善或恶,化导群情。”(同上)既然天皇大帝,紫微大帝,北斗七星均为其所生,可见,斗姆元君应该享有多么崇高的地位和权力。由此也派生出与九子有说不清道不白关系的“九夫人”一说,按《上清众经诸真圣秘》卷8记载,九夫人亦称作九皇夫人,乃居于中天北斗九星中,有“变化之威神”的美称,她们不知为何有着不可捉摸的晦涩拗口的名称:天枢星元斗宫中魁精玄上真皇夫人;天璇星玄魁宫中灵精上玄皇夫人;天玑星上清宫中灵妃元皇夫人;天权星纲极宫中上灵神妃华皇夫人;玉衡星灵关宫中安上北上金盖中皇夫人;闿阳星紫极宫中安上晨华元皇夫人;瑶光星运天宫中玉华灵皇夫人;洞名星空真宫中帝大明常皇夫人;隐元星常宝宫中空玄变灵上皇夫人。大概这种名字能增添其神秘感,从而有某种神秘力量吧。&&& 在道教女神信仰谱系里不能不提到“骊山老姥”,也有的称作“骊山老母”,传说她是一位医药养生方面的女神。宋朝陈元靓《岁时广记》卷28引《集仙录》:说是有个名叫李筌的人,自幼非常喜爱神仙之道,稍大便四处巡游访仙问道。他行至嵩山得到黄帝《 阴符经》,抄读数千遍,仍然不得其中之义。后来他来到骊山脚下,碰到一位老太太,状貌神异。当时路旁正好有火烧树,老太太自言自语到:“火生于木,祸发必克。”李筌一听大吃一惊,说这是黄帝《阴符经》里面的话,您老人家怎么知道的?老太太说:“《 阴符》者,上清所秘,岂人间常典?日已晡矣。观子若有饥色,吾有麦饭,相与为食。”说完从袖子里取出一个瓢来,让李筌拿着去山谷中取水。李筌取水时瓢沉入水中。他沮丧回来,发现老太太已不见踪影。只见石头上有好几升麦饭。李筌吃了以后,从此不再饥渴。以后不知所终。&&& 也有根据《史记·秦本纪》的说法,认为骊山老母乃是由戎骨轩发展而来,据说此女子非常有才艺,为诸侯推服,传曾为天子。&&& 申侯言于孝王曰:昔我先,骊山之女,为戎骨轩妻。[5]&&& 骊山老母是到唐宋以后被当作神仙崇拜的。现在道教养生学里有“骊山老母绝谷麦饭术”,还有“骊山老母胎息诀”,教授如何保全真气精神,不动不静,常守本源,近乎仙道。&&& 这种原始崇拜女人风气,使得女人在道教各个仙境均有一席之位。如主春夏万物生长的神便是一位女神,名叫女夷,《淮南子·天文训》:“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兽草木。”&&& 风神叫“孟婆”或说司风之神叫“女姨”、“十八姨”。&&& 东海女神叫圣姑。&&& 司电之神叫电母。&&& 掌管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大地山河之秀的,也是女神,叫“后土皇地祉”。俗称“后土娘娘”、“后土夫人”。她的地位也比较高,居于四御之末位。&&& 据《云笈七鉴》载,主宰东西南北中五方的是五位女神,东方之女神名叫青腰玉女,南方之女神名叫赤圭玉女,中央之女神名叫黄素玉女,西方之女神名叫白素玉女,北方之女神名叫玄光玉女。&&& 《云笈七鉴》同样为日中青帝、日中赤帝、日中白帝、日中黑帝、日中黄帝相配了五位夫人,“头并颓云三角髻,发垂之至腰。”用“太上结璘”的名义“讳字服色”:&&& 月中青帝夫人,讳隐娥珠,字芬艳婴。衣青华琼锦帔,翠龙凤文飞羽裙。&&& 月中赤帝夫人,讳逸廖无,字婉筳灵。衣丹蕊玉锦帔,朱华凤落飞羽裙。&&& 月中白帝夫人,讳灵素兰,字郁连华。衣白珠四出龙,锦帔素羽鸾章飞华裙。&&& 月中黑帝夫人,讳结连翘,字淳厉金。衣玄琅九道云,锦帔黑羽龙文飞华裙。&&& 月中黄帝夫人,讳清营襟,字灵定容。衣黄云山文锦,帔绿羽风华绣裙。&&& 由此可以得知,道教中的女神衣饰服装,确实是美伦美涣的,人间无法企及,就是名字也起的不同一般。&&& 女宿星君为二十八宿星君之一。她的权利是:&&& 上应上明七曜摩夷天,照临吴国分野,掌海外竖发国、女国、狗国并九小国,下管人间裁缝衣物,嫁娶娉偶、阴凝大风之司。[6]&&& “泰山奶奶”碧霞元君相传是东岳大帝的女儿,神通广大,保佑农耕、经商、旅行、婚姻,能治病救人,还能使不育妇女生子,护佑儿童无恙,助老人长寿。道教东岳庙均供奉碧霞元君。《东方九炁青天真文》云:“碧霞郁垒,中有老人,总校图箓,摄炁举仙。”也有传说碧霞本为周武王的爱妃,黄飞虎的妹妹。姜子牙封功臣时,飞虎与妹碧霞均欲封泰山,两人争执不下。于是姜子牙让她们兄妹比赛登泰山。碧霞自然不如兄长有气力,灵机一动将绣花鞋率先抛上泰山顶,姜子牙判她获胜,受封于泰山之顶,号碧霞元君。《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生妙经》:“碧霞行满十方,功周亿劫,位证天仙之号,统岳府之神兵,掌人间之善恶,寻声赴感,护国安民。宋真宗封禅泰山,拜谒碧霞元君”。一般在北方的道观里都供有碧霞元君,香火很旺。尤其泰山的碧霞殿,香客如云。&&&& 《玉皇经》里说,元始天尊升光明座,宣说灵宝清净真一不二法门的时候,玉皇率领诸真圣、飞天大圣、无极神王、灵童玉女等恭迎。玉女身上散发出“微妙解脱自然之香:是香芬馥,周遍诸天极妙乐土,及诸大地,一切福处。六道一切众生,闻是香者,普蒙开度。所谓天道、人道、魔道、地域道、饿鬼道、畜生道。若诸天道,一切天人,或有能闻是此香者,五衰四相,永得除灭,转增天福;若诸人道,王臣兆庶,或有能闻是此香者,即得人天长寿之乐。身或灭度,乃得脱壳尸解之道。若诸魔道,一切诸魔,或有能闻是此香者,安处天宫,斗战之苦,各得休息。若诸地域道,一切众生,或有能闻是此香者,离地域苦,得净土乐。若诸饿鬼道,一切饿鬼等,或有能闻是此香者,即得饱满,无饥渴恼。若诸畜生道,一切畜生,或有能闻是此香者,脱畜生苦,得智慧乐。”不知这是一种什么香?但功用确实令人着迷。故而,道教仙话中的女仙个个具备体态芳香的特点。&&& 其余诸如玉清神母元君(道教最高天神元始天尊之后、玉清元始天尊为其子)、九天圣母(“即至阴之主,喜于成生,卫其房屋,拔除不祥也”[7])、六丁玉女(即六丁阴神)、太素元君(为修三元道存思召召神的主要神灵)、三素元君(太素元君的三个女儿)、白衣素女、太阳女朱翼,等等仙女的故事,都为原始母系女性崇拜增添了许多迷人的色彩。而“女仙崇拜是女性特殊生命力在观念形态上的一种反映和在礼仪上的一种表现。”[8]&&& 尚需提及在原始氏族社会中“女巫”的特殊性。《国语·楚语下》中称巫觋为“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巫觋承担着占卜命运、祈雨祈晴、预言吉凶、解梦圆梦、驱疫医病、祭祖祀神、占星等一系列神职之事,并具有相应的辅治国家、维持社会秩序的能力。实质上在原始氏族母系社会,女巫就是社会的领导者,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女巫是天神的代言人或化身。甚至可以初步断言“女巫本身即是神”。[9]&&& 案:女神崇拜的文化价值&&&& 对女神的崇拜,反映了中国人思维的一个定势特征,即将女人放置在“姽婳”的界面上,她是和美好、贤淑、奉献、牺牲、给予,宽宏大量、仁慈博爱、德行、聪慧睿智同义的。是不应该和嫉妒成性、阴谋邪恶粘连在一起的,因而,中国古代的女神是单向度的,凡是对人类、动物、植物、自然界有益的善事、好事,一定为女神所为,而不像男神那样具有两面性,他们即作善事,也作恶事,而他们一时“失误”所犯下的坏事、恶事,终究要让女神来弥补。也就是说,女神都是好的神仙。&&& 中国古代的女神崇拜至少在社会学上揭示一个道理:即古代原始母系社会的首领是女的,而不是像动物世界那样由一头青壮年的健壮的雄性动物来统领,她们不光担负组织氏族部落成员的饮食起居重任,还担负教化启蒙的艰巨工程。&&& 女神崇拜不光对土生的道教影响巨大,对整个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构造均有极大影响。女娲造人的故事说明女人是造就这个世界的生命之源头。王母娘娘掌握人的生死,还把持刑法、瘟疫,精通音律歌舞,试问,还有哪位神能与之媲美?&&& 在当今社会,研究女神崇拜对识别人种群、民族起源有重大意义。它标示着该民族对种群文化基因的亲和认同和凝聚。&&& [1] 《上古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见《释中国》第一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2] 《真灵位业图》&&& [3] 《墉城集仙录》&&& [4] 《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 [5] 《史记·秦本纪》&&& [6] 《洞渊集》&&& [7]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解》&&& [8] 《道教与女性》詹石窗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九一年。&&& [9] 《女巫与巫术》王鬼元 河北人民出版社& 一九九一年&&& 参考书:&&& 1《云笈七鉴》[m] 〔宋〕张君房纂辑& 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 2《中国道教史》[m]任继愈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 3《道教与养生》[m] 陈撄宁& 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4《道教概说》[m]李养正中华书局 1989年版&&& 5《道教与中国社会》[m]李养正中国华侨出版公司 1989年版&&& 6《天师道史略》[m]张继禺华夏出版社 1989年版&&& 7《道教与女性》[m]詹石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8 《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m] 杜维明& 生活 读书 新知 三联书店& 1997年版&&& 9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m] 汤一介 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释迦牟尼佛与弥勒佛弥勒菩萨比释迦佛更早发心成佛。也比释迦佛早四十二劫学佛修行,但是为什么释迦佛后来居上,比弥勒早成佛呢?在《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中,释迦佛说:“弥勒发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于其后乃发道意。于此贤劫,以大精进,超越九劫,得无上真正之道,成最正觉。” 成佛的因缘,一方面与他们的愿力有关,大家都知道,释迦佛发愿在五浊恶世的秽土成佛,为的是度化、解脱顽劣的众生,而弥勒成佛时的国土已充满福德之人,浊土乐土都是众生共业所感,但是成佛的愿力不同得证佛果也不同。另一方面,弥勒过去虽然值佛修行,却注重名闻利养,求名利无厌倦;常往来于豪门权贵之家,表面上看不专注修行。比如《首楞严经》中弥勒说自己在微尘劫前:“曾随日月灯明如来出家学道,但却心重名利,好游族姓。”在《法华经》中文殊菩萨也说:“(弥勒)常怀懈怠,贪著于名利,求名利无厌,多游族姓家。”后来因弥勒遇日月灯明佛教他修唯心识定,观察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使他明白一切处境无非心识之所变现——原来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所有都是如梦如幻,无一真实。从此以后,弥勒求名利的心,彻底被扑灭掉。往劫中,释尊与弥勒曾同在弗沙如来座下修行。观察二人善根基后,弗沙如来决心先度释迦成佛。于是在宝窟中人火光三昧,等待释迦菩萨到来。释迦菩萨上山采药,看见佛坐宝窟中放大光明,法相庄严,心里生起欢喜敬信,随即合掌向佛,一心谛观,七天七夜用一偈赞佛: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释迦菩萨七日七夜以一偈赞佛的功德,令他超越弥勒菩萨九劫成佛。这也是无始以来重视慧学并喜好从事社会活动的弥勒,在定学上勇猛精进不如释迦的结果。弥勒皈依释迦佛之后,释迦佛在他的众多弟子中,对弥勒总是另眼看待。虽然弥勒在修行上看起来不精进也比较懒惰。还有一些“毛病”,比如说爱吃穿、爱旅游、爱交有钱的朋友等。有一次,弥勒菩萨与释迦佛游化到迦维罗卫国时,大爱道比丘尼以一件金缕袈裟欲供养佛,释迦佛不受,释迦佛非常的慈悲,他想让大爱道比丘尼供养比丘僧众,以此增加他供养的福报,但当时没有人敢接受。唯有弥勒菩萨坦然接受,而且竟然穿在自己的身上,跟随佛游化。这件事引起一些比丘的议论,但是弥勒菩萨好象什么也没发生的一样,表现得无碍自在。  释迦佛不仅器重弥勒口授他一些密诀,还在众多弟子面前授记确定他为接班人:“弥勒十二年以后,将要到原来他出生的地方灭度,然后会往生到兜率天内院。他到内院后,自身光明照亮四层弥勒内院,各大天人护法迎请,仙乐齐鸣,放大光明,振动十方世界,他以最大的补处菩萨身份住于兜率天,为天人说法解疑。经过五十六亿万年,弥勒当下生于阎浮提,在龙华树下证得佛果,以救度众生。”由于弥勒将要代替释迦佛说法,所以暂时称他为“一生补处菩萨”,意思是未来的佛。等他成佛后,称弥勒佛。可见,释迦佛指定弥勒是法统的继承者,是未来娑婆世界里成就正等正觉的候补者。  弥勒被选作接班人、次当作佛的事情引起一些比丘的非议。从经中的记述我们可以看到:释迦佛持戒第一的大弟子优波离尊者,对佛以前授记阿逸多比丘“次当作佛”。似乎不大理解,就请教佛:这个阿逸多,是凡夫身,而且没有断离诸漏。最要命的是他虽然出家,却不修禅定,不断烦恼,而释尊授记说他成佛无疑,那么他命终后会往生什么地方呢?可见佛陀的授记在优波离等人的眼中是很难想得通的。他们认为弥勒是一介凡夫。因为从表象上看,弥勒作为佛的比丘弟子,不在十大弟子与一千二百五十常随佛行的大阿罗汉之列,至少还没有证到阿罗汉果,同时呢,弥勒在僧团中也没有什么威望,更谈不上什么名气。再看看佛身边有那么多出色的弟子,比如名望很高、智慧第一的舍利佛;神通第一的目键连等,这些力修戒定,断尽烦恼的大阿罗汉比丘们都没有荣膺候补佛位的授记,相反,在他们眼中还只是一个凡夫、不是很合格的弥勒,却被封为下一位佛,令人不解吗?当时很多弟子表示不满,在这种情况下释迦佛才召开法会,对弥勒进行了授记,大家可以仔细看看,《佛说弥勒上生经》、《佛说弥勒下生经》中都有授记的内容。  释迦佛自然具有无碍无漏的智慧和高远的预见,他知道自己灭度后有人会自称是佛,因而明确给予授记:下一尊佛是弥勒佛。他曾咐嘱迦叶尊者:大迦叶不应涅槃,须待弥勒出现世间。因弥勒所化尽是我弟子,由我遗化,得尽有漏。迦叶尊者现在就在鸡足山人定。佛预言说:弥勒成佛后,龙华三会说法后,人们又开始懈怠了。弥勒特意地带领众人来到鸡足山,诸鬼神打开山门,前往的众人都看见披着袈裟的迦叶坐定,那时,迦叶出定,奉上释迦佛所遗传的金缕袈裟给弥勒佛穿上,然后上升虚空,呈现种种神变。众多弟子见到这一景象都禁不住问弥勒佛:这是什么人呢?像人而身材矮小,身穿着法衣,却又能作出种种神变?弥勒佛告诉众人:这是过去释迦佛弟子,叫大迦叶,苦行头陀第一,得六神通大阿罗汉。他在世的时候人均寿命不超过一百岁,他那么小的身体却能办广大的事情。你们都是大身利根,为什么不做像他那样的大功德呢?在场的众人听到后,都惭愧地发起大菩提心,勤奋用功。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剑传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