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颂中我要歌颂我要赞美歌谱了什么,指斥了什么

赣州上犹二中诗梦语文工作室
当前位置:&&&
《雷·电·颂》教案设计
上传: 施济平 &&&&更新时间: 16:55:55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7课《雷电颂》
作者及工作单位
&作者:施济平&&&& 工作单位:景德镇市浮梁县兴田学校(中学)
这篇课文是郭沫若写的历史剧《屈原》第五幕中屈原的一段长篇独白,也是散文诗。通过屈原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通过对一切&土偶木梗&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恨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指导学生大体了解《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以及《雷电颂》在《屈原》中的地位。以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课文在形式上并不压韵,但节奏分明,声调铿锵有力,朗朗上口,很适合反复朗读,应指导学生多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 1.知识和能力目标:掌握课文后面&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了解作者屈原和屈原和历史剧《屈原》;学会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课文;领会文章但是思想含义;体会象征手法对当时代的重大思想主题的作用;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依据散文诗的特点,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领悟屈原的爱国感情,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感受散文诗中的澎湃激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含义&;2.领悟屈原的爱国感情;3.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1.体会象征手法对时代的重大思想主题的作用;2.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作用。
预设学生行为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韩国向联合国申请注册&端午节&的事例,激发学生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永远的怀念,随后导入课文。
&激发学生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永远的怀念,同时把学生情感调动起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入课文角色。
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二、作者资料,背景提示
指导学生&查资料:生词,了解郭沫若、屈原、写作背景。
1.动手搜集资料:了解郭沫若、屈原、写作背景。
2.预习生字、生词。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收集资料的能力,扩大视野,融入文本的情感。
三、师生互动,课堂探究。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指导学生摘句欣赏。
例1.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
例2.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
例3.但是我,我没有眼泪。宇宙,宇宙也没有眼泪呀!眼泪有什么用呀?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这是我的意志,宇宙的意志。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1听录音,感知课文主要内容。2.自由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生自行摘句欣赏,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激发爱国主义感情。
4.问题探究:
例1《雷电颂》的舞台说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例2本文以强烈的节奏,铿锵有力的呼唤,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例3什么是象征手法,本文哪些语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分别象征了什么?
例4什么是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通过听录音,培养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熟悉文本色彩。.
2.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文本,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生自行摘句欣赏,培养学生赏析能力,加深对作者情感的挖掘,引起共鸣作用。
4.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更深层次了解文本内容和情感。
四、归纳总结,提领全文
1.概述课文内容;2.写作技法(全文想象奇特;象征手法的运用;拟人、呼告、反复、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运用)3.主题全解:全诗表达了两个方面的思想内容,一方面诗人呼唤与歌颂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量,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怒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另一方面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1.学生自行归纳主要内容:这篇课文是屈原的内心独白,面队黑暗现实,诗人呼唤雷,怒斥神鬼,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满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表现了他们忠贞不屈的浩然正气。
2.学生归纳写作技巧。
3.主题归纳。
1.培养学生归纳的能力,同时加深对文本情感的理解。
2.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其中&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象征手法的运用。&为今后的写作作好铺垫。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2.课外阅读郭沫若的《女神》。
1.课后背诵课文;2. 课外阅读郭沫若的《女神》。
1.加大对诗歌的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阅历。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渴望光明自由与正义,憎恶黑暗!
&七&& 雷电颂&
&&&&&&&&&&&&&&& 风
怒斥神鬼偶像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本次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为三个方面:
学生分组评价表:通过合作与探究问题,由学生分组选代表发言,然后由另外组次学生自行评价优、良、及格。
教师点评评价:学生的朗读评价,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评价,学生赏析句子的评价,学生归纳能力的评价。
课后学生作业的评价:通过课外背诵反馈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
本次教学设计通过实际课堂教学有以下反思:
(一)教学环节的反思
1、教学环节中的导入部分:有声有色,时间短,效果好。简短二分钟就把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起来。情境导入仍须加强。
2、教学环节中的搜集资料,熟悉文本部分:占用十分钟,此环节占用时间过长,学生的预习工作需要放在课前进行。此环节是本节课的疏漏。
3、教学环节中的师生互动部分:占用25分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合作与讨论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此环节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对文本感情的品味肤浅。
4、教学环节中的总结归纳部分:占时5分钟,写作技巧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同时对主题的归纳有些不完整。
(二)学生学习&方法&的反思
1、学生在本堂课中主要的学习方法有:自己预习并收集资料法;小组合作与讨论法;归纳与总结发;听读课文感知法。在这四种方法中合作与讨论得到了明显的效果,增强了学生对文本情感的意识,加深了对祖国的情意。
2、学生朗读的水平较低,影响了对文本快速概括内容的理解,从而影响了学习时间的紧张。
(三)教师教学方法的反思
1、本堂课教师主要的角色是引导学生熟悉文本,赏析句子的情感以及写作技巧。
2.、赏析句子的情感指导较好。
3、本次欠缺的地方:缺少课件,学生对人物的介绍缺少感性度。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1、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合作与讨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2、加强课外制作课件,丰富教学内容。
3、整体把握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吃透文本教材,加大自身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雷电颂》教案13--免费语文教学资料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您的位置: >> >>
《雷电颂》教案13
作者:zhangzhaojun&&加入日期:14-02-13
【学习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
2.理解并识记生字词
3.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感及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导入新课】
【指导自学】
自学指导一:&
• 1.了解作者和背景
• 2.消除生字词&&睥睨&pì&nì&&波澜&lán&&UUOO&tāng&tà&&祈祷&qí&
• 污秽&huì&&&&稽首&qǐ&&&&迸射&bèng&&&&罪孽&niè&&&
• 脚镣&liào&&咆哮&páo&xiào&眩目&xuàn&&&伫立&zhù&&&
• 木梗&gěng&&驰骋&chí&chěng&&&虐待&nüè&&郢&yǐng&
• 雷霆&tíng&&&徘徊&pái&huái&&&&&&忏悔&chàn
自学指导二:&
1、(1)你读过文章后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2)文章全部是屈原的内心独白,他赞美了什么,指斥了什么?
(3)文中写到了哪些景象?结合写作背景,想&&想这里用到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4)&《雷电颂》独白激情澎湃,气象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自学指导三:理解表现手法
文中写到了哪些景象?结合写作背景,想想这里用到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体)。
A&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文件大小:
文件格式:
zhangzhaojun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本地下载!
* 本站使用了防盗链处理,请直接点击下载地址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浙ICP备号&雷电颂导学案及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雷电颂导学案及答案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八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第二单元情感律动);姓名:李佳琦;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自主学习;第一课时雪组姓名;【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读准课下注释中3个注音的词语及文中;的7个词语;2.细读课文,在教师提示讲解下品析两幅雪景图的特;3.在教师的讲解下,学生联系自身经验理解文中蕴含;【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30分钟);1.大声朗读课文10分钟,圈画课文的生
八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第二单元
情感律动)
姓名:李佳琦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课下注释中3个注音的词语及文中易错的字音,正确读写课后读写中
的7个词语。
2.细读课文,在教师提示讲解下品析两幅雪景图的特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在教师的讲解下,学生联系自身经验理解文中蕴含深刻的语句,把握课文主旨。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30分钟)
1.大声朗读课文10分钟,圈画课文的生字词,并注音。
.....
) ....
2.解释下面的词语。(5分钟)
3.作者及背景资源:(5分钟)
(1)鲁迅(),原名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
。有小说集
,散文诗集
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2)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
。这本诗集收入年所作23篇散文
诗。《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静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式在蓬勃地发展,可谓春暖花开
之际,然而,北方却还处于一片寒冷之中,而对黑暗的现实和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
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找“革新的破坏者”,去争取“理想的春天”。本文就是鲁迅当时
内心世界形象化的表现。
4.朗读课文,通过勾画批注的方式完成下列要求:(10分钟)
在文中用黑色笔勾画出描绘江南雪景的语句并作批注,用蓝色笔勾画出描绘朔方雪景的
语句并批注。
二.课堂合作研讨
(一)展示检测课前自主学习(10分钟)
(二)课堂合作探究:(25分钟)品味文学之美
1. 作者在文中给我们描绘了几幅什么样的画面?分别用哪些段落呈现?请梳理文章脉络。
2. 作者在江南雪景图中展现了哪几个画面?总体特征是什么?
3. 作者通过怎样的具体描写展现江南雪景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4. 品读语言,体味情感。在第二至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动作与神情的
词语,体会其作用。
阅读课文第4、5、6三个自然段,品味朔方雪的特点,用圈点勾画法划出文中体现朔方
雪景特点的词语及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旁批自己的个人理解。
5. 朔方飞雪的总特征是什么?
6. 作者是如何具体描绘的?
7. 第四自然段,作者用什么写法来描绘朔方飞雪的?
(三)重点探究:感受情感之切
1、透过文中朔方雪景描写的语句,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方法指津: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景往往渗透了自己的个人情怀,人悲
景摧,人喜景美。
江南雪景与朔方雪景这两幅图景对比阅读,从中你体味到作者怎样的情怀?
思考提示:结合文章写作背景探究。
三.课堂达标检测(15分钟)
(一)阅读《雪》中的节选文字,完成1-5题。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联系全文,分析加粗的“但是”在文中的作用(
A.表示对江南美好雪景的进一步铺陈和渲染。
B.此处没有明显的转折意味,可以删去“但是”一词。
C.由江南的雪转到对“朔方的雪”的描述,表明作者在情感上更倾向于对北方雪的赞美。
D.由江南的雪转到对“朔方的雪”的描述,表明作者在情感上更倾向于对江南雪的赞美。
2.对文中最后一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雪是雨的精魂,是死掉的 雨升华而成的。 B.揭示了北方雪的内涵,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C.北方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体现出作者不惜孤军奋战的坚强斗志。
D.从“孤独的”“死掉的”“精魂”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对未来充满迷茫与失望。
3.鲁迅笔下“朔方的雪”有什么特点?
4.鲁迅对这使雪花永远“如粉、如沙”地旋转飞腾的朔方的冬天的感情是怎样的?
(二)根据课堂合作与检测情况,在原有错误与纰漏处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补充完善。(2分钟)
雷电颂(一)
【学习目标】
1.会读会写课后读写中的8个词语。
2. 学习文章抓住事物征展开想象,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有力地抒发了战斗的激情。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30分钟)
1.大声朗读课文10分钟,圈画课文的生字词,并注音。
.......
) ........
2.解释下面的词语。(5分钟)
拖泥带水:
3.作者、背景资源及文本链接:(5分钟)
(1)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
(2)《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
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揭露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他借屈原的独白,鞭挞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抒发了人民的愤恨。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全剧分为:“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雷电颂》,是屈原斗争精神的最
集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全剧高潮中最强力的一个音符。
阅读提示:请同学自主阅读课文第71页的参考资料
(3)文本链接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的文学部分,通
称为剧本,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
并列。剧本直接规定了戏剧的主题、人物、情节、语言和结构,是舞台演出的基础和根据。戏剧的种类很多:根据表演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本文属于
,以对话为主;根据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可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本文属于
;根据剧情和结构的不同,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本文属于
二.课堂合作研讨
(一)展示检测课前自主学习(10分钟)
(二)课堂合作探究:(25分钟)
1. 雷电颂其实是作者在颂谁?
2. 文章全部是屈原的内心独白,他赞美了什么,指斥了什么?
3. 文中写到了哪些景象?结合写作背景,想想这里用到了什么表现手法?
4.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赋予这些形象哪些象征意义?
(三)课堂达标检测:精读课文,用以下句式说话:
”,屈原赞美了
”,屈原赞美了
”,屈原痛斥了
”,屈原痛斥了
(四)根据课堂合作与检测情况,在原有错误与纰漏处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补充完善。(2分钟)
雷电颂(二)
【学习目标】
1. 理解分析瑰丽多姿、激情澎湃的语言。
2. 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20分钟)
找出文中运用修辞的优美句子,并点评批注,体会作者渗透的情感。
二.课堂合作研讨(25分钟)
(一)文本探究:多种修辞综合使用,品味激情澎湃、气象雄浑的情感美。
1. 《雷电颂》独白激情澎湃,气象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2. 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3. 说说这些独白表现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情感,应如何朗读。
方法指津:《雷电颂》是主人公屈原的长篇独白,也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
这篇散文诗,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撼动人心。学会朗读必定能启发我们更多的朗读技巧。
(二)重点探究:细读文本,领悟屈原的形象美: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课堂达标检测(15分钟) (一)请结合课堂所学赏析下面的语句:
1.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2. “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3.“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二)与以前学过的郭沫若的诗《天上的街市》《静夜》相比,《雷电颂》的抒情方式有什么
(三)根据课堂合作与检测情况,在原有错误与纰漏处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补充完善。(2分钟)
【学习目标】
1.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及蕴含的哲理,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鸨荚隆痹谖闹械暮濉
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30分钟)
1.大声朗读课文10分钟,圈画课文的生字词,并注音。
2.解释下面的词语。(2分钟)
3.作者及背景资源:(5分钟)
(1)巴金,原名
,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
》(《家》《春》《秋》)、《
》(《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和《海行集记》《还魂草》《龙?虎?狗》等散文集,“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反响。
(2)这两篇作品写于1942年,时间相隔一天。原载于散文随笔集
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怕牺牲。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
4.朗读课文,通过勾画批注的方式完成下列要求:(13分钟)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行业资料、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应用写作文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生用修改)02等内容。 
 八下第二单元导学案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6、雪 主备人:李丹 审核:张颖...2、 了解写作背景 3、 写出本文你不熟悉的生字词 4、 初读课文。你认为两篇...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_英语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学校高效课堂自主登山型语文...课题: 《细菌的启示》 【自研课导学】 学习目标:1、识记并理解文中生字词。...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二单元导学案_初二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1. 完成...它的景物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 ④雪罗汉是江南的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导学... 暂无评价 4页 1下载券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导...【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 巴金 1904 年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 成都人...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6-13课)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靖州三中...学习目标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 活的热爱...  八下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语文版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青” : 艾青生于十二月, “十、 二、月”三...  八下语文二单元导学案学生用 打古镇中学八年级 班...古荣华 3、第②段加线句中的“一定”能否改为“...1946 年生,浙江余姚人,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  八下第二单元学案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Unit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 第 1 课时 Section A 1a-2d 【学习目标】1.重点词汇用法及...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导学案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写 作 1.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2.学会用议论文的常用的两种方法:摆事实和讲...7.雷电颂;精彩开篇词;一直有着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魁梧,饱经风霜的脸上,;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抓住事物征展开想象,达到物我同化的境;2.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3.学习本文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理解分析瑰丽多姿;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每年农历端午,我们都会划龙舟、吃粽子,同学们知道;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指导学生积累字
精彩开篇词
一直有着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魁梧,饱经风霜的脸上,愁眉不展。腰系博带,佩陆离长剑,戴切云高冠,着雪白罗服。瑟瑟秋风下,踱步远方,似行吟泽畔,似引吭悲歌。他,便是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1.学习文章抓住事物征展开想象,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有力地抒发了战斗的激情。
2.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理解分析瑰丽多姿、激情澎湃的语言。
一、新课导入
每年农历端午,我们都会划龙舟、吃粽子,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一风俗习惯吗?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板书文题、作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睥睨(pì nì)
波澜(lán)
UUO(tāng tà)
污秽(huì)
迸(bang)射罪孽(nia)
脚镣(liào)
咆哮(páo xiào)
眩(xuàn)目伫(zhù)立
木梗(gěng)
驰骋(chí chěng)
虐(nüa)待
雷霆(tíng)
徘徊(pái huái)
(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踌躇:犹豫。
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驰骋:(骑马)奔驰。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鞭挞:鞭打。比喻抨击。
雷霆:雷暴;霹雳。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
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2.作者简介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
3.背景链接
《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
揭露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他借屈原的独白,鞭挞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抒发了人民的愤恨。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全剧分为:“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雷电颂》出现在《屈原》第五幕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他手足带着刑具,颈上系着长链,散发披肩,独身徘徊。这时,狂风咆哮,电闪雷鸣。面对这黑暗的世界,他想到祖国就要沦亡,听着风吼、雷鸣,看着闪电劈空,他感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他激愤的心情发展到极点,他的心像火一样燃烧起来,铸成了这大气磅礴、动人心魄的独白――《雷电颂》。它是屈原斗争精神的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全剧高潮中最强力的一个音符。
4.文体链接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的文学部分,通称为剧本,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剧本直接规定了戏剧的主题、人物、情节、语言和结构,是舞台演出的基础和根据。戏剧的种类很多:根据表演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本文属于话剧,以对话为主;根据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可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本文属于历史剧;根据剧情和结构的不同,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本文属于多幕剧。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雷电颂其实是作者在颂谁?
【交流点拨】屈原
2. 文章全部是屈原的内心独白,他赞美了什么,指斥了什么?
【交流点拨】第一层(1-8):歌颂风雷电,表达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第二层(9-13):怒斥神o,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二)瑰丽奇特-----品味想象美
1. 文中写到了哪些景象?
【交流点拨】写到了风雷电,洞庭湖、东海、长江,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土偶木梗”等景象。
2.结合写作背景,想想这里用到了什么表现手法?
【交流点拨】象征手法
3.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赋予这些形象哪些象征意义?
【交流点拨】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无形的长剑:坚定的信念;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祈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三)激情澎湃----品味情感美
1.《雷电颂》独白激情澎湃,气象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交流点拨】拟人兼呼告――爱憎表达最直接有力
排比和反复――句式整齐,感情表达更强烈
多用短句――语气急促,情感激烈
2.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明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四)形象高大----品味人物美
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交流点拨】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人。
(五)灵活多变---品味修辞句式美
1.说说这些独白表现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情感,应如何朗读。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交流点拨】这几句对风的呼喊,流露了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风即是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对风以及后面的雷、电的呼唤实际也就是对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的呼唤。朗读时应把握急切、渴望之情。
(2)“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交流点拨】一连串的反复,“爆炸了吧!爆炸了吧!”、“劈吧,劈吧,劈吧!”、“劈开,劈开,劈开!”一个比一个强烈、一个比一个坚决,我们朗读时语气应不断加快、加重,以表达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断的决心。
(3)“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交流点拨】这几句是屈原对光明的狂热的呼喊,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朗读时应把握那如火一般炽热的感情及雷霆万钧的气势。
(六)课堂小结
本文是历史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段,是主人公屈原的长篇独白,也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这篇散文诗,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撼动人心。
四、板书设计
歌颂风雷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东皇太一”等众神:象征人世间昏庸腐朽的当权者和官僚统治集团
浪漫主义诗风象征、拟人、呼告手法
屈原:光明与正义的化身
五、拓展延伸
与以前学过的郭沫若的诗《天上的街市》《静夜》相比,《雷电颂》的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与《诗两首》比较,在体裁上前者是诗,后者是散文诗式的戏剧独白。
《天上的街市》《静夜》都是借景抒情,通过意象,隐隐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清幽、典雅、含蓄,节奏徐缓,音调和谐,想象贴切新颖,有着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如一首小夜曲,流过人们的心田,给人美的享受。
而《雷电颂》是供舞台表演的人物的内心独白,所以它的抒情方式和前者不同。它不再是含蓄、婉转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如急风骤雨般直接有力地表达自己的爱憎情感,气势磅礴,酣畅淋漓,以求最有效地抓住观众,感染观众,获得一种现场感,达到最大的抒情效果。所以它多运用呼告、排比、反复、拟人等修辞手法,有利于将积聚在人物内心的情感激流直接喷泻出来,使观众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专业论文、高等教育、生活休闲娱乐、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35雷电颂导学案及答案等内容。 
 7雷电颂 导学案 配 答案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7. 雷电颂 精彩开篇词 一直有着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魁梧,饱经风霜的脸上,愁眉不展。腰系博带,佩陆离长 剑,戴...  《雷电颂》学案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雷电颂》学案学生: (第组号) 学习目标...预习导学: 1.阅读“知识链接”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常识并勾画重点识记。 2.快...  第7课雷电颂导学案_初二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平凉十中 八 年级 语文 ...授课班级: 审核: 学习目标: 1.了解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体会表达效...  《雷电颂》导学案【定稿】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雷电颂》导学案学习目标:...2015国考行测模拟试题及历年真题 2015国考申论押密试卷及答案 2015国考面试通关...  屈原系念的是祖国和人民的命运前途, 以 《雷电颂》 的形式迸发出了自己的满腔...雷电颂导学案教师版 6页 1下载券 7雷电颂 导学案 配 答案 4页 2下载券©...  7.《雷电颂》导学案_初二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雷电颂》导学案时间:...导练答案 1、昨夜 今晨 2、暴风雨变成小雨 3、D 4、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  屈原是正义和光明的化身,是战斗不屈的战士的形象。 合作探究(二) 结合时代背景...语文导学案《雷电颂》 暂无评价 5页 1下载券
《雷电颂》导学案答案 暂无评价...  《雷电颂》导学案_初二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雷电颂》导学案学 校单元...郭沫若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 呼声和时代的责任, 又从往昔的历史...  2、结合课文背景,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 三、深入探究 1...雷电颂的导学案 2页 1下载券 7雷电颂 导学案 配 答案 4页 2下载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要歌颂我要赞美 的文章

 

随机推荐